<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智慧地球范文

2023-09-18

智慧地球范文第1篇

據稱, 這顆“巨型地球”重量為地球的17倍, 是一顆石質星球。據哈佛大學·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發布的消息稱, 該星球編號為“Kepler-10c”, 位于天龍星座, 圍繞一顆類似太陽的星球運轉, 周期為45天。

值得一提的是, 起初, 由于它體型巨大, 科學家們認為該星球最終會形成為氣體星球。為什么這一點如此重要呢?天體物理中心的研究員Dimitar Sasselov稱:“Keler-10c的發現告訴我們, 石質星球的形成比我們想象的要早得多。而既然它可以形成石頭, 它就可能孕育生命。”

智慧地球范文第2篇

1 區域地質背景

本區大地構造位置, 位于興安嶺-內蒙地槽褶皺區 (Ⅰ級) 中伊春-延壽地槽褶皺系內 (亞Ⅰ級) , 茂林-木蘭地槽褶皺帶 (Ⅱ級) 。

區域內侵入巖大面積分布, 構造發育, 地層出露很少, 呈孤島狀分布。

1.1 地層

區內出露的地層由老到新主要為早寒武系鉛山組 (∈1q) , 中奧陶系小金溝組 (O2x) 、大青組 (O2dq) , 中侏羅系太安屯組 (J2t) 、晚侏羅系帽兒山組 (J3mr) , 早白堊系板子房組 (K1b) 及第四系 (Qh) 。

1.2 侵入巖

區內分布有四期花崗巖。第一期為零星出露的晚元古代花崗巖, 同位素年齡為614~672Ma (Rb-Sr, Sm-Nd) ;第二期為加里東期花崗巖, 分三次侵入, 巖石組合為混染花崗巖、花崗閃長巖、二長花崗巖、鉀長花崗巖, 同位素年齡為400~460Ma (Rb-Sr, Sm-Nd, PbPb) ;第三期為印支期鉀長花崗巖和堿長花崗巖, 同位素年齡180~236Ma (Rb-Sr, K-Ar) ;第四期為燕山期花崗閃長巖和花崗斑巖。其中加里東期和印支期花崗巖出露面積最大, 均呈南北向帶狀分布。前者與主成礦期關系密切, 后者與疊加成礦期關系密切。

區域內所見脈巖有:花崗斑巖脈 (γπ) , 白崗質花崗巖脈 (χγ) , 花崗偉晶巖脈及細?;◢弾r脈 (γι) , 偉晶巖脈 (ρ) 和閃長巖脈 (δ) 。

1.3 構造

區內主要的斷裂構造為北關-伊林壓扭性斷裂, 該斷裂呈北東向展布, 受其影響而產生一系列次級斷裂, 對成礦十分有利。

區內褶皺構造有:二股-徐老九溝背斜, 其西南端被北關-平安-鹿鳴-伊林斷裂穿過切斷, 鐵88Hs-12 (二股異常) 和鐵88Hs-8 (徐老九溝異常) 位于該背斜軸部。

鹿鳴鉬多金屬礦體位于正地形上, 平面上呈月牙形, 地表腐殖土層下即為氧化礦石。東西控制最大寬度約1600米, 控制最大垂深510.20米, 礦體賦存與印支期二長花崗巖中, 平均品位0.114%, 礦石的結構:為半自形-它形粒狀結構, 主要為浸染狀構造、脈狀構造及細脈浸染狀構造。主要礦物氧化礦物少量, 有褐鐵礦、銅藍、鉬華。原生礦物為輝鉬礦、黃銅礦、黃鐵礦, 主要脈石礦物為鉀長石、斜長石、石英及少量黑云母, 礦石類型為斑巖型。

2 礦區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異常特征

2.1 土壤地球化學異常特征

鹿鳴異常經1:5萬查證后更加集中, 面積有所縮小到約30km2, 分為東西兩個異常中心, 其中東部異常中心強度略高于西部, 異常中心部位在740高地的山脊及其以西山坡直到紅旗崗溝的地段上, 面積約12km2。異常由Mo-1、W-1、Cu-1、Zn-1、Ag-1、Pb-1、Bi-1、Cd-1等八個異常組成。組合元素多, 且各單元素異常之間套合也很好。有明顯的濃集中心, 規模大, 面積大。梯度較陡, 與礦區I號鹿鳴鉬多金屬礦帶基本吻合, 經60、61線等少數鉆孔驗證為礦致異常, 土壤Mo、W異常特征見表1。

2.2 磁異常特征

本區輝鉬礦的幅頻率為中等強度, 視幅頻率值在2.4%~6.0%之間與礦體吻合較好。從電阻率統計結果 (ρ) 上看, 強輝鉬礦化石英脈電阻率最高;其次為強硅化二長花崗巖;二長花崗巖和強輝鉬礦化二長花崗巖居中;強黃鐵礦化二長花崗巖略低。二長花崗巖電阻率值中等, 為1264.3Ω·m, 當二長花崗巖發生輝鉬礦化后, 電阻率有所下降, 為1051.6Ω·m, 下降了17%;當二長花崗巖發生強黃鐵礦化后, 電阻率值明顯下降, 降至973.7, 下降了23%, 當二長花崗巖發生硅化后, 電阻率值明顯增高, 為1976.4Ω·m, 增高了56%;強輝鉬礦化石英脈電阻率最高, 為4858.2Ω·m, 比二長花崗巖增加了3.8倍。

因此本工區利用雙頻激電法尋找輝鉬礦石的找礦標志為中高電阻率中等幅頻率。

3 鹿鳴鉬多金屬區域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普查找礦評價標志

(1) 在地質構造上, 鹿鳴鉬多金屬床賦存于本區大地構造位置, 位于興安嶺-內蒙地槽褶皺區 (Ⅰ級) 中伊春-延壽地槽褶皺系內 (亞Ⅰ級) , 茂林-木蘭地槽褶皺帶 (Ⅱ級) , 礦化主要賦集在北礦體賦存于印支期二長花崗巖中。 (2) 輝鉬礦化構成工業礦體, 硅化與輝鉬礦化關系密切, 二者呈正相關關系, 大量的輝鉬礦產于石英脈的邊部或其內部。 (3) 礦化區內巖漿活動頻繁和強烈, 侵入巖發育, 區域內分布大面積侵入巖, 主要分四期:晚元古代花崗巖、加里東期、印支晚期和燕山早期。其中印支晚期二長花崗巖組和燕山早期花崗閃長巖巖組為本區成礦最有利的母巖之一。 (4) 鹿鳴鉬多金屬圍巖蝕變強烈, 主要為要蝕變為硅化、絹云母化、鉀長石化、白云母化、黃鐵礦、綠泥石化等。綠泥石化, 分布在礦區的外圍, 主要表現為巖石中的黑云母蝕變為綠泥石, 并有鐵質析出。內部為硅化-鉀化 (黑云母化) -輝鉬礦化帶, 中間為黃鐵礦化-絹云母花帶, 外圍為綠泥石化-云英巖化帶。這些明顯的分帶可做為巖礦物地質找礦標志。 (5) 該鉬多金屬床礦化區呈現出Mo、W、Cu、Zn、Ag、Pb、Bi、Cd等微量元素高背景含量特征 (伴有Mo、W、Cu、Zn多金屬礦點產出) , 其中Pb、zn、Mo尤為顯著;而賦礦的侵入帶又是高背景含量中的高背景地帶。這一特征在礦產勘查中, 可作為勘查該類礦化的地球化學普查找礦標志。 (6) 鹿鳴礦床地球化學異常具有一套以Mo、W、Cu、Zn、Ag、Pb、Bi、Cd為主的較復雜的多元素組合。Mo、W、Cu、Zn、Ag、Pb、Bi、Cd是該礦床成暈的主要指示元素, 且這些指示元素異常相對礦化賦存地段具有相似的層狀、似層狀空間分布關系。 (7) 高極化率同時伴有低阻特征的異常應當是尋找鉬、鉛、鋅、銅礦體的找礦目標。

智慧地球范文第3篇

掌握地球與地圖的基本知識, 逐步建立起地理空間概念, 是七年級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兜厍蚺c地圖》一章教學內容抽象難懂, 如果教師只是空洞地進行講解或一味地讓學生觀看地球儀, 不僅難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而且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筆者嘗試將橘子引入地理課堂, 把橘子作為教具和學具, 引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 這一方面, 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躍了課堂氣氛, 另一方面, 則實現了地理教學的生活化, 提高了學生實際運用知識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一、運用橘子自制簡易地球儀

學生若想深入認識人類的家園———地球, 并建立起地球空間概念, 就必須要熟悉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读x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在《地球與地圖》一章內容的活動建議中指出: (教師可引導學生) 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簡易地球儀模型。在教學這章內容時, 我則讓學生用事先準備好的橘子來動手制作簡易地球儀。具體做法如下:首先, 在橘子上確定南極、北極和赤道位置, 每隔30°畫一條經線和緯線。然后, 用色筆標出0°經線和180°經線組成的經線圈。最后, 做穿過地心 (橘心) 的地軸。

在學生制作過程中, 教師要適時給他們講解經線、緯線的特點, 使其掌握高、中、低緯度的分布范圍, 以及南北半球、東西半球劃分的依據。其間, 教師可給出北京、紐約、莫斯科、倫敦等地的經緯度, 讓學生來判定其所在的半球位置及相對方位。此外, 教師還應及時發現學生制作出的優秀模型, 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交流, 以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做, 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而且使他們在動手制作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加深了對經線、緯線、經緯網知識的認識。

二、運用橘子使學生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狀況

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狀況, 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位置, 是學習地理的基礎。雖然大部分初中學生對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都耳熟能詳, 但如果讓他們脫離地圖說出其具體的分布位置, 則很少有學生能夠回答出, 不少學生甚至會張冠李戴。為解決這一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 我則告訴學生可借助橘子來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狀況。首先, 讓學生在簡易地球儀 (橘子) 上繪制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幾何輪廓, 引導他們從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來認識和熟悉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對位置。然后, 誘導學生觀察簡易地球儀 (橘子) , 使其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狀況 (除南極大陸之外, 其他大陸基本上呈南北對稱分布, 且大陸的形狀多為三角形) , 并就大陸南北對稱分布、形狀相似的現象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學生討論過程中, 教師則不失時機地對他們予以點撥、鼓勵, 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最后, 讓學生嘗試用一根毛線從不同角度平分簡易地球儀 (橘子) 。學生經過一番嘗試后就會發現:無論怎樣平分, 簡易地球儀 (橘子) 上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中, 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從而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地球為什么會被稱之為“水的星球”的原因。

三、切割橘子讓學生了解繪制地圖的基本方法

智慧地球范文第4篇

地球的運動》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用了四至五個課時才基本講完,具體課時安排是,第一課時: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第二課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第三課時:地球自轉與時差;第

四、五課時:晝夜長短與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四季更替與四季。

地球運動是地理環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環境各要素運動變化的基礎,因而也是高中階段地理學習的基礎。該節內容是在初中階段了解地球運動現象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學習地球運動現象的規律性及其成因??梢?,該部分內容無論是對學習者還是教學者,要求較高,內容較多,難度較大。尤其學生的接受能力呈現出很大的差異,這給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各課時的難點較多,如:黃赤交角與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以及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晨昏線的判斷、時間的計算方法、日照圖的判讀技能、晝夜長短與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等。突破這些難點的辦法主要通過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適時播放課件。對重難點知識的傳授主要有以下幾點反思。

1、自轉的方向。

學生在初中地理課中已經學過地球自轉的方向,但僅要求從地球的側視圖中學習。高中把這一知識點做進一步拓展,讓學生想象在地球上空看地球自轉方向是怎樣的。在教學中,結合課本中的“讀圖思考”,要求學生用筆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學生在自己的演示探究過程中得到順、逆時針旋轉的重要結論。

2、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這是一個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學生難于理解為什么公轉速度在近日點較快,而遠日點較慢?教師要能準確把握該內容講解的深淺。該內容重點在于說明地球公轉速度變化的事實,而不是過多地探詢原因。教師應從“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與地球公轉軌道形狀,以及日地距離變化有關”層面講解,學生才能易以理解。如果有程度較高的學生再有疑問,教師可以課后個別輔導,從更深層次分析,與開普勒行星運動第三大定律有關系。即行星的向徑(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單位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因而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是不等速的,近日點地球運動的速度快一些,而在遠日點慢一些。運用課本中的“讀圖思考”的問題(1月份地球離太陽最近,而為什么北半球是冬季?7月份地球離太陽最遠,北半球卻是夏季?”。“北半球每年夏半年(從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日數為186天,冬半年(從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的日數為179天。造成這種日數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啟發學生思考,活學活用新知識。

3、光照圖的判讀是本節重點知識,教師在“講”的同時,要突出對學生“練”的及時要求,并從學生的練習反饋中加以指導。

從學生作圖的反饋來看,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尤其淺薄,僅有的初一地球地圖知識早已淡忘,在作圖中頻頻出現錯誤。

①如晨昏線的畫法出現錯誤。學生將北半球或南半球誤畫成夜半球;或不考慮節氣隨意畫出以地軸為對稱點的晝夜半球。教師應以作圖為契機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強調太陽光線與晨昏線垂直,并且晨昏線所在平面必經過地心。

②如不認識晝弧和夜弧。學生對夏至日或冬至日時的南北半球“晝長夜短或晝短夜長”的總體狀況可以明確,但對具體的求晝長或夜長幾個小時、日出或日落的時間等問題則一頭霧水。這時教師應指圖告訴學生,晨昏線將地球上得緯線分為晝弧和夜弧兩部分,晝弧和夜弧的長短決定晝長和夜長。在光照圖上估算某地的晝夜長度并不難,只要沿著某地緯線算出晝弧(夜弧)所跨經度數乘以2,再除以15便得。

智慧地球范文第5篇

全球攜手熄燈一小時,共同應對全球變暖,以此為材料,談談你對這項活動的看法,要求用上本冊書所學短語

The Earth Hour

The night of March 26 was one of them. Many people one-hour darkness by ended at 9:30.

智慧地球范文第6篇

題組1 地圖三要素

1.[2014北京文綜卷,8,4分]圖a為某校地理小組設計的校園景觀指示牌,圖b為校園圖局部。指示牌在圖b中的位置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14重慶文綜卷,12,4分]下圖示意某GIS軟件顯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圖窗口及其屬性(如用途、建筑面積、建筑高度等)的瀏覽窗口(面積單位:m2;高度單位:m)。若在該GIS軟件中量算到學校局部用地的長為300 m、寬為220 m,要將此用地的平面圖用1∶1 000的比例輸出,則選用紙張幅面最小的是 (

)

A.A4紙(29.7 cm×21 cm) B.B4紙(36.4 cm×25.7 cm) C.A3紙(42 cm×29.7 cm)

D.B3紙(51.5 cm×36.4 cm) 題組2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2017江蘇地理卷,9—10,4分]我國東南沿海某地擬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庫。下圖為“擬建水庫附近地形示意圖”。讀圖回答3—4題。

3.建設成本最低的水庫大壩宜建在

(

) A.甲

B.乙

C.丙

D.丁

4.水庫建成后能夠

(

) A.改善航運條件

B.開發河流水能

C.增加徑流總量

D.消除地質災害

[2016江蘇地理卷,3—4,4分]5月初,幾位“驢友”到我國東南部某山區旅游。下圖為該山區地形示意圖,圖中①—⑥處為露營和觀景的備選地點。讀圖回答5—6題。

5.最適宜作為露營地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最適宜觀日出的地點是 (

) A.③

B.④

C.⑤

D.⑥

7.[2015福建文綜卷,10,4分]下圖示意某地的等高線分布,從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層均由老到新。若a、c兩河的支流相連,則流量顯著增大的地點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15江蘇地理卷,11,2分]新疆牧民季節性地轉場在冬、夏牧場之間。下圖為新疆某地冬、夏牧場分布示意圖。圖中四條轉場線路最合理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5上海地理卷,15—16,4分]等高線圖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地貌特征,下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單位:m)圖。

9.圖中兩條400米等高線之間部分表示的地形單元是 A.山脊 B.陡崖

C.斷塊山脈

D.峽谷

10.圖中310米等高線相鄰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 (

) ①崩塌堆積物 ②突出小基巖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2014山東文綜卷,11,4分]圖a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實習的觀測點分布圖,①—④為觀測點編號。圖b為該班某小組在其中一個觀測點所做的記錄卡片。根據圖b中記錄的信息判斷,卡片中“觀測點編號”應為圖a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3四川文綜卷,7—8,8分]下圖示意我國黃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狀況,圖中相鄰等高線之間高差均為30米。讀圖回答12—13題。

12.林木生長與土壤水分條件相關,圖中林木密集區位于 (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頂

13.圖示區域內東、西兩側最大高差可能是 (

)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題組3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

[2014上海地理卷,18—19,4分]讀某地區等高線示意圖(單位:m)和地形剖面圖(單位:m),回答14—15題。

14.左圖中剖面線AB和MN的交點在右側兩剖面圖上所對應的位置分別是 (

)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15.若該區位于一個擬建水庫的庫區內,當最高蓄水位達海拔150米時,圖示范圍內將出現 (

) A.一個島

B.兩個島 C.三個島

D.無島

[2013天津文綜卷,2,4分]某中學地理小組對下圖所示區域進行考察。讀圖回答下題。

16.在同學們繪制的地形剖面圖中,依據圖中甲、乙兩處連線繪制的是

(

)

題組4 等值線圖的判讀

17.[2014北京文綜卷,11,4分]下圖為我國北方某冶煉廠周邊土壤中污染物銅含量等值線圖。土壤銅含量 (

)

A.因河水稀釋而逐漸變小 B.從冶煉廠向北遞增幅度小 C.高值區沿盛行風向延伸 D.在居民點大于200 mg/kg [2013大綱全國卷,10—11,8分]某種生物的種密度指單位面積該種生物的個體數量。下圖為北美洲部分地區某種動物的種密度等值線圖。據此完成18—19題。

18.H、K、Q、R四地中,該種動物的種密度可能相等的兩地是 A.H、R B.Q、R C.Q、H

D.H、K 19.該種動物的種密度與年均溫的空間分布呈正相關的地區是 A.Q、R之間

B.N、M之間

C.S、R之間

D.S、K之間

(

) (

)

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 下圖為某風景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1—2題。

1.若圖中急流段高差為55 m,則甲地與丙地的高差可能為 (

)

A.355 m B.400 m

C.445 m D.490 m 2.某日一登山者到達甲地,他可看到 (

) A.山頂懸崖峭壁林立

B.急流段漂流者向西漂去 C.湖畔乙地游人戲水

D.丁地地勢最低

三葉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向陽、年降水量800—1 000 mm、排水良好的環境,平均根深20—33 cm,最大根深可達120 cm。下圖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風景區等高線和等潛水位線(潛水位海拔相等的點連成的線稱作等潛水位線)分布狀況,景區內有一較大溪流發育,該溪流徑流量季節差異明顯。景區內廣泛種植三葉草。據此完成3—5題。

3.純天然條件下,該區域三葉草生長最為旺盛的地點最可能是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圖示區域 (

) A.①④兩地的相對高度可能為3 m B.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東北 C.③地可開發一個瀑布觀景設施

D.③地夜晚可看到電視塔頂的指示燈 5.此時圖示地區 (

) A.日落時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B.河流水補給地下水 C.河流挾帶泥沙量較小

D.三葉草種植區需注意排水

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寬度的比叫作坡度,可以用坡角(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的大小來表示。下圖為我國東南某地區等坡度(以坡角表示)線圖。據此完成6—8題。

6.圖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圖示區域

A.丁地地表最平緩

B.河流流向為甲→乙→丙 C.適宜發展林、果業

D.Q地位于背風坡,土壤水分條件較差

8.沿河道甲—丁繪制的河床地形坡面圖可能為

(

) (

)

(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玉米為喜溫農作物,春玉米一般在春季中后期播種,夏季末收獲。下圖為某地區春玉米生育期(作物播種到成熟所需的天數)等值線圖。據此完成9—11題。

9.圖示區域春玉米生育期的大致分布規律是 A.海拔越高生育期越長 B.自東向西生育期變長 C.降水越多生育期越長 D.自南向北生育期變長

10.M、N兩地春玉米生育期存在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緯度 B.地形 C.土壤 D.洋流

11.該地區春玉米生育期內,我國??跁冮L的變化規律是 A.逐漸增長 B.先減短后增長 C.逐漸減短 D.先增長后減短

(

)

(

) (

) 答案

1.B 結合比例尺、校訓碑等圖例與指示牌的相對位置關系可知,指示牌應在圖b中的②處。 2.B 由題干可知,平面圖所采用的比例尺表示圖上1 cm代表實地距離10 m,故該學校局部用地的長和寬在圖上的長度應分別為30 cm和22 cm,對比各選項即可判斷出B選項符合要求。 3.A 根據等高線的彎曲方向及海拔可以判定,甲乙一線為河谷,甲地位于峽谷處,在該地建設水庫大壩成本最低。丙地位于鞍部,海拔比甲地高,不適宜建設大壩;丁地位于鞍部外側的山谷中,在此地建壩無處蓄水。

4.B 水庫建成后,可以利用水庫的落差,在甲地大壩處開發河流水能,B項正確。水庫建成后,甲乙一線河流的落差還存在,水流湍急,不利于發展航運;水庫蓄水,可以調節河流流量的季節變化,但不能增加徑流總量,更不能消除地質災害。

5.B ①地位于河岸,易遭遇洪水;②地海拔較低,且平坦開闊,適宜露營;③地位于陡崖下,易遇滑坡、崩塌;④地位于河流源頭附近,海拔較高,且交通條件較差,露營條件遠不如②地。 6.D 5月初,太陽直射北半球,圖示區域日出東北。③地東北方向有高聳的陡崖,看不到日出;④地位于山地的西坡,看不到日出;⑤地的東北方向有海拔較高的山頂擋住視線;只有⑥地處于山地東北坡,適宜觀日出。

7.B 如果a、c兩河的支流相連,則c河支流的河水注入a河。圖中a河由①處流向②處,因此②處的流量顯著增加,①處和③處的流量不變,④處的流量有所減少。

8.C ①線路北部等高線很密集,坡度很大,不利于牧民轉場;②線路南部等高線密集,坡度較大,不利于牧民轉場;③線路等高線較稀疏,經過坡度較緩的山谷,有利于牧民轉場;④線路北部要翻越山峰,不利于牧民轉場。

9.D 圖中兩條400米等高線處以陡崖的圖例進行標注,則兩條等高線之間為兩側陡峻的峽谷。 10.A 310米等高線位于圖中陡崖下方,部分與圖中代表陡崖的圖例重合。圖中灰色部分是310米等高線與陡崖圖例斷斷續續分開的原因。此灰色部分應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積物或突出的小基巖。

11.B 由圖b中信息可知,該觀測點位于甲山西南,且高程為120 m,圖中①②兩地位于甲山西南,而①地海拔低于100 m,②地海拔為100—200 m。

12.B 林木密集區應是土壤水分條件較好的地區,黃土高原地區以干旱、半干旱氣候為主,山谷土壤水分條件較好,為林木密集區。

13.C 由上題分析可知圖示區域林木分布在山谷地區,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彎曲,因此該區域西高東低。由材料可知圖中相鄰等高線之間高差均為30米,假設圖中西側海拔最高的等高線數值為x,則西側最高處海拔大于x米,小于(x+30)米,東側最低處海拔應小于(x-180)米,大于(x-210)米,故圖示區域內西側與東側的高差大于180米小于240米,故C項正確。

14.D 根據圖中等高線的數值可知,AB剖面線與MN剖面線的交點海拔為200—250 m,對應于右圖中的②點和④點。

15.D 若該區位于水庫的庫區內,當最高蓄水位達海拔150米時,圖示范圍內海拔低于150米的地區將會被水淹沒;由圖中等高線的數值可知,該地的中部將被淹沒,中間的水體將該地分成南北兩部分,但沒有島嶼出現。

16.C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一般需要考慮兩個端點的海拔、最高點和最低點及其他地勢起伏轉折點的位置和海拔。根據等高線的彎曲規律可以看出,從甲處向乙處依次經過山谷、山脊、山谷、山脊、山谷,其中從甲處向乙處的第一個山脊坡度和緩,高度略低于400米,由此可以判斷C項正確。

17.C 讀圖可知,由河流上游至下游,土壤中銅含量先減小、后增大、再減小,并不因河水稀釋而逐漸變小,排除A項;從冶煉廠向北,土壤中銅含量呈遞減趨勢,排除B項;土壤中銅含量的另一個高值中心出現在冶煉廠的西北部,且等值線的走向以東南—西北走向為主,與我國北方盛行風的風向基本一致,C項正確;居民點附近土壤中銅含量在150至200 mg/kg之間,排除D項。 18.A H點外圍等值線數值可能為180,也可能為200,如果是180,則160

19.B 從圖中可知Q、R兩地緯度相當,兩地之間氣溫變化不大,動物種密度不同,不符合題目要求;從圖中可知S、R兩地位于不同緯度,兩地之間緯度越高,平均氣溫越低,但種密度也越大;從圖中可知N、M兩地位于不同緯度,兩地之間,緯度越高,平均氣溫越低,種密度也越小;從圖中可知S、K兩地緯度相當,但動物種密度不同,不符合題目要求。

1.D 根據等值線的遞變規律,判斷出兩地的海拔范圍,再計算出高差。根據圖中等高線數值判斷,甲地海拔為800—900 m,若圖中急流段高差為 55 m,則丙地海拔為300—345 m。故甲地與丙地的高差為455—600 m。

2.B 位于陡崖上面的甲地,不能看到懸崖峭壁,且懸崖峭壁位于山腰,A錯;結合指向標可知,急流由東向西流,在山頂甲地可以看到急流段漂流者向西漂去,B對;乙地在凸坡下,從甲地無法看到該地的景象,C錯;根據等高線的遞變規律可知丁地海拔為500—600 m,D錯。

3.B 根據等高線的彎曲方向可知,②位于山脊(凸低為高)的陽坡,符合三葉草生長所需的溫暖、向陽、排水良好等特點,B正確。①位于陰坡;③位于山谷(凸高為低)的陰坡,光照條件差;④地海拔為763—764 m,而潛水位為761—762 m,地下水埋深為1—3 m,由于三葉草平均根深20—33 cm,所以該處不適宜三葉草的生長,排除A、C、D。

4.D 根據“凸低為高,凸高為低”的判斷規律可知,③地位于山谷,電視塔位于③地旁邊的山脊上,透視性好,因此③地夜晚可看到電視塔頂的指示燈,D正確。讀圖可知①地的高度為761—762 m,④地的高度為763—764 m,因此①④兩地的相對高度大于1 m小于3 m,不可能是3 m,A錯誤。溪流發育在山谷中,流向應為從東北向西南,B錯誤。瀑布應發育在斷崖處,圖中無斷崖,因此無瀑布發育,C錯誤。

5.C 在圖中山谷處垂直于等潛水位線方向從高值指向低值作出地下水的流向,由此可知當地地下水補給河水,河流應為枯水期,河流流量小,含沙量小,C正確、B錯誤。根據降水量及位于非洲西北部特點可知當地為地中海氣候。河流枯水期為夏季,降水少,三葉草種植區需注意灌溉,D錯;夏季日落于西北,塔影朝向東南,與溪流方向不一致,D錯誤。

6.A 據材料可知,坡角越大說明坡度越陡。據圖可知,甲處數值最大,說明坡度最陡,河流流速最快。

7.C 由圖可知,丁地不是最平緩的地區,A錯誤;該圖為等坡度線圖而不是等高線圖,所以無法判斷河流的流向,B錯誤;僅從坡度無法判斷Q地位于迎風坡或背風坡,D錯誤;該地區有一定坡度,適宜發展林、果業,C正確。

8.B 該圖無法體現海拔的變化,但能體現坡度的陡緩。據圖可知,甲處數值大,說明坡度陡,丁處數值小,說明坡度緩,據圖可知①③正確。

9.B 由該區域春玉米生育期等值線的分布可知,越往西,春玉米生育期越長,說明自東向西生育期變長。

10.D 由經緯度可知,圖示地區為非洲南部,M地位于西海岸,受沿岸寒流(本格拉寒流)的影響,降水少,氣溫低,春玉米生育期長;N地位于東海岸,受沿岸暖流(厄加勒斯暖流)的影響,水熱條件好,春玉米生育期短。

上一篇:彎彎的月亮范文下一篇:繼續教育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