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

2023-09-23

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隨著大學畢業生數量的增多,就業市場漸趨飽和,就業競爭日趨激烈,貧困大學生群體的就業難問題尤為突出。引導貧困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實現貧困大學生順利就業,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貧困生;就業;對策

解決貧困生就業問題,事關貧困大學生的切身利益,更關系著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解決好這一問題,需要學生、高校、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筆者通過對山東省某高校的部分貧困生進行問卷調查,對貧困生就業難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了應對策略。

一、貧困大學生就業難原因分析

1.就業形勢嚴峻,就業期望值偏高,自主創業意識不強

面對將來的就業形勢,91.52%的學生認為就業形勢相當嚴峻,甚至非常困難。在調查中我們發現:(1)貧困生就業取向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47.66%的貧困生認為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穩定,會成為他們就業的第一選擇,這也是家庭對學生的期望;二是面對就業競爭壓力,41.25%的學生選擇繼續升本或考研深造,以期在畢業后找到薪酬更高、發展空間更大的工作。(2)選擇面向基層回農村就業的比例低,只占2.13%。68%的學生選擇在大中城市工作。(3)61.85%的貧困生對月薪期望值較高。對于剛剛就業的貧困生來說,一開始就想要就獲得高薪酬的思想容易造成他們工作心態的不穩定,心理落差大,從而失去對工作的興趣和信心。(4)貧困生自主創業意識不強,只有1.21%的困難生選擇自主創業。究其原因,一是缺少創業啟動資金;二是缺乏相應的知識儲備及行業人士指導,擔心一旦創業失敗,會給家庭帶來更多的經濟負擔,存在創業恐懼心理,因此選擇自主創業的貧困生比例不高??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較高的就業期望值導致貧困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相對被動,就業困難程度增高。

2.家庭經濟困難,就業成本偏高,個人素質較低

調查發現,64.57%的貧困生會將大學期間通過參加校外兼職或勤工助學的收入作為生活費,而學費主要依靠助學貸款或親朋借款。相對于貧困生而言,一是面對日趨增高的赴外地求職差旅費、參加面試的著裝費、簡歷制作打印費、電話信息費等不能自足,減少了面試機會;二是沒有充足的經濟保障來參加各種培訓班,獲取行業執業資格,失去了一些就業機會;三是有42.64%的學生表示,因需要部分時間和精力用來打工或勤工助學,而在社會實踐、專業實習、人際交往及協調能力培養方面不夠,導致貧困生綜合素質得不到充分提高,影響了就業成功率。

3.幫扶效果不明顯,經費支持有待增加,政策落實存在差距

政府、高校和社會為幫扶高校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F行的以“獎、貸、助、補、免”為主體的資助政策體系,解決了部分貧困生上學難的問題,但是因地域差距明顯,貧困生絕對人數增多等原因,對于貧困生就業方面幫助效果不明顯。高校對貧困生貧困程度掌握不全面,評困機制不健全,很多資助工作不到位。經調查,88.51%的貧困生認為政府有必要建立貧困生精準就業扶持機制。

二、解決貧困生就業難的幫扶對策

1.引導貧困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鼓勵學生到基層就業

(1)引導貧困生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新時期的就業觀。鼓勵貧困生從基層做起,從小崗位做起,從小企業做起。逐步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職業規劃,從實際出發走出自己的職業道路。(2)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培養敬業、吃苦、協作和創新精神,掌握就業主動權。(3)充分利用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發揮自己的才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創新創業,開拓出屬于自己的事業。

2.高校要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完善針對貧困生的就業幫扶措施

(1)高校要應對市場需求調整專業結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模式。(2)設立針對貧困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機構,健全評困機制,對品學兼優的貧困生加大推薦力度,增加創業培訓與創新意識等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有針對性地開展求職技能和技巧的訓練,幫助他們提高就業技能;積極開展對貧困生的心理咨詢、網絡咨詢,使大學生以正確的心態積極就業。(3)不斷拓寬就業渠道,加強與企業聯合辦學,建立訂單式培養模式,達到入學即就業的效果。

3.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施行更多的就業扶持政策

(1)政府要從規范就業市場著手,完善就業市場法規體系,逐步把貧困生就業工作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2)制定針對貧困生就業傾斜政策,減輕貧困生群體的就業負擔。

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貧困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一定能夠得到妥善解決。

參考文獻:

趙建新.農村貧困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與對策[J].農業考古,2007(6):255-257.

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針對當前高校學生就業指導過程中存在的非專業化、脫離實踐、忽視校園外部因素的效用等問題,提出完善就業指導教育體系建設、強化就業指導的實踐環節、利用新技術開展個性化就業指導、構建高校就業指導育人“共同體”、構建三級就業咨詢服務機構等方面對策。

【關鍵詞】高校  學生就業指導  問題  對策

近年來,伴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逐步擴大,大學生畢業人數快速增長,導致就業競爭日趨激烈。而企業的人才需求標準的轉變,亦使得大學生成為就業市場上的“弱勢群體”,大學生就業指導與就業工作成為高校關注的重點工作。多數高校在開展專業課程教育的同時,逐步關注和強化大學生的個性化就業指導,對緩解大學生就業難題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方式存在以單純就業率數據提升為重心,就業指導集中化、單一化的問題,忽視了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實際效用提升,從而導致畢業生無法實現優質就業,甚至是畢業即“失業”。為此,探討大學生就業指導有效策略,勢在必行。高校只有結合學生個體的個性化需求,有的放矢地提升學生就業能力,才能培養出具有競爭力的社會人才,逐步緩解畢業生的就業難題,對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繁榮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高校學生就業指導的突出問題分析

為社會輸送優質人才,是高校所肩負的重大使命,是加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要求。為此,高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同時必須指導學生樹立合理的就業目標,積極制訂就業規劃,幫助學生實現合理、優質就業,真正實現學有所長、學以致用,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建設。但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就業意識模糊、就業觀念陳舊,甚至是畢業之時的“主動失業”,無不折射出部分高校在學生就業指導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就業指導存在非專業化現象。就業指導的“非專業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部分高校就業指導開展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專業特性與個體化特征,開展常規化、千篇一律的就業指導,導致學生無法對此類教育方式產生共鳴,無法借助高校就業指導真正實現個人規劃,并產生就業迷茫、就業意識淡薄等現象,致使高校就業指導缺乏實效,無法發揮其原有的教育、引導效應。其次,“非專業化”也體現在部分高校存在著的就業指導課程設置不合理和缺乏專業人才的現象。以皖南地區高校為例,基本上均是在大一階段開設生涯規劃課程,大三階段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從而導致就業指導的過程性間斷。并且,許多高校未能專設就業指導人員,缺乏專業的人才隊伍為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就業指導;缺乏專業教師并由輔導員兼任班級就業指導教師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由于輔導員知識差異與工作思維固化,使得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無法發揮應有效用。這些問題的存在,造成就業指導過程“斷層”與主體的脫離,從而導致高校無法實現精準就業指導與大學生就業指導缺乏實效等問題的顯現。

(二)就業指導過程脫離實踐。脫離實踐的教育引導是空洞無力的,就業指導也不例外。當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多以“第一課堂”為主,缺乏實踐教學環節,這對高校學生的就業能力提升是極為不利的。雖然大部分高校均開設了就業、創業指導培訓等活動,并主動推動相關競賽,但依然存在學生受助面較小、活動體系混亂并流于形式、脫離企業發展等共性問題存在,從而致使學生求職能力薄弱,綜合能力難以提升等現象的出現。當下大學生忽略專業與企業求職,盲目推崇公務員、事業單位等所謂“鐵飯碗”崗位的原因也是因此而造成。許多在校學生無法了解企業的經營模式,無法應對企業的專業性招聘,甚至是沒有企業就業信心,均是因為沒有樹立正確的就業理念與就業心態,這一問題不是僅僅依靠課堂教育可以解決的。

(三)忽視校園外部因素的效用。高校肩負著教育、引導學生的職責,教育、指導學生就業也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責任,但這并不是意味著,高校在開展就業指導的過程中可以忽略社會發展、家庭指導等校園外部因素的影響。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各行各業都開始重視并利用網絡的積極因素推動工作,但卻鮮有高校采取“互聯網+就業指導”的工作案例產生,多數高校只是將網絡作為信息推送的媒體或者是比賽的形式。與此同時,高校也存在著無法與學生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的現象,在就業過程“主動”忽略家庭引導的重要作用,影響了高校就業指導的實效性。

二、對策分析

前文中已經對目前高校學生就業指導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進行了分析,要實現高校學生個性化就業指導,就必須結合當下所存在的突出問題,有的放矢地采取改善措施,拓展和完善學生個性化就業指導開展途徑。

(一)完善就業指導教育體系建設。結合對在校學生的調研發現,絕大部分學生就業理念需要引導。對此,高校應結合就業指導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多方面完善就業指導教育體系:一是強化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招聘專業就業課程講師,成立專業化的教學團隊,提升就業指導課程的實效,結合學生專業開展個性化就業指導。二是發揮就業相關部門效用。依托校就業指導中心,開展小規模的群體化咨詢輔導,過程中做到分類型、分群體做實大學生生涯規劃引導與就業指導,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就業目標與就業規劃,改變以往的就業指導“一把抓”現象。進而改變當下許多高校僅僅依靠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和就業規劃比賽等宏觀指導的方式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窘境。

(二)強化就業指導的實踐環節。高校就業指導應注重就業指導的實踐式與體驗式開展,并在開展的過程中細分和縮小參與群體范圍,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就業需求開展個性化的實踐環節。結合目前高校的現狀與調研,可確保實施的就業指導實踐有如下幾種方式:其一,發揮“第二課堂”效應。建構符合校園需求和專業需求的素質拓展活動體系,如開展師范生無生授課比賽、文科學生的模擬筆試與理工科學生的模擬實踐操作等活動,幫助學生查找就業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不斷完善個人就業規劃。其二,強化校企合作。除開展高年就業實習工作,積極探索、實施低年級就業實習模式,結合社會實踐、創業比賽等載體,讓低年級學生走進企業、貼近就業,幫助低年級學生在就業實習中將就業指導過程中所學習到的理論在實踐中踐行出符合自身的就業規劃,樹立合理的就業目標與就業理念。其三,設立企業家發展論壇。結合專業邀請對應的各行業從業人員到高校針對不同就業訴求的學生群體開展講座與交流,拓展就業指導開展的途徑,提升教育成效。

(三)利用新技術開展個性化就業指導。當今社會面臨著各項技術快速發展和變革的挑戰,高校教育也不斷面臨著教育方式改革的沖擊。傳統的、單一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的教育發展形勢。想開展個性化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就必須重視網絡、新媒體技術等因素的積極作用,主動利用新技術、新途徑開展就業指導。在開展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意見與建議,開展網絡就業指導,避免簡單地將新技術作為轉播途徑的現象產生,如前文中提及的簡單地將網絡作為傳播途徑的現象。目前已經有許多高校開始制作就業指導APP、就業指導慕課等網絡平臺,在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同時,可以結合新技術為個性化的大學生群體提供“量身定制”的就業指導。這可以極大程度提升高校就業指導的教育實效。

(四)構建高校就業指導育人“共同體”。就業指導“共同體”是為了增強、提升就業指導實效,強化大學生就業能力而形成的協同育人體系,它不僅包括就業指導的實施主體高校,也包括就業指導的源頭企業與學生所在家庭。這就要求高校在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時,要聯合企業與學生家庭,針對每個單一的學生個體,開展具有學生個性化就業方向的就業指導,這樣才能避免高校畢業生就業抵觸心理與畏難情緒的出現。每個學生都是單獨的教育個體,具有鮮明的個性化體征,從而導致了每名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就業的過程中都存在不同的顯性或者隱性問題出現。目前許多高校能積極重視這一現象的產生,但采取的方式多是依靠班級輔導員開展一對一的就業指導談話來解決。這樣的方式,雖然屬于個性化指導,但是缺乏實效。為此,如能積極構建就業指導育人“共同體”,邀請企業和學生家庭共同介入和關注學生個體的就業指導,那么將改變目前就業指導的輔導員單一教育局面,使得個體化的就業咨詢服務工作得到有效的實現。具體的實施模式,可以根據各學校情況自定,主要方式為召開就業動員家長會、學院就業交流座談、就業問題的網絡疏導等。

(五)構建三級就業咨詢服務機構。在校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有就業相關的問題,熱切希望“過來人”能給予他們解答,但出于種種原因他們一般很難主動去咨詢。鑒于此,高校需要構建針對就業的咨詢服務三級機構。其中,一級機構主要是由學校負責就業指導部門的人員組成,成立專門的校級就業咨詢服務部門,把學校的就業咨詢工作開展起來,并指導二、三級網絡開展工作。二級機構主要是以各個院系的就業老師為主,負責本院系的就業咨詢有關任務,同時還要配合校級的相關工作。三級機構主要由班級的主要成員組成,每班可以推選兩名學生來負責就業咨詢工作,主要任務是收集班級同學比較關注的就業問題,上報給院系就業指導老師,這樣有利于老師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問題,并及時地為之排憂解難。三級就業咨詢服務機構的構建,可以使學校對就業咨詢工作實現統一指揮、合理分工、層層負責的局面,使得個體化的就業咨詢服務工作得以實現。

高校就業指導肩負著幫助畢業生走好就業“最后一公里”的重任,是大學教育的社會驗證環節,因此進一步做好高校就業指導,不但可以實現大學生的就業目標,幫助大學生做好人生規劃,也可以提升學校的育人質量。雖然目前的就業形勢較為嚴峻,但是只要能根據社會發展創新就業指導工作途徑與機制,借助合理設置就業指導類課程,聯動企業、學生家庭開展聯動育人等途徑,幫助學生樹立良好就業理念、打牢就業基礎、提升就業綜合素質,就能幫助大學生實現合理、優質的就業。

【參考文獻】

[1]徐德斌.高校職業指導模式個性化創新探索[J].長春大學學報,2009(2)

[2]郭捍華.高校就業生涯個性化指導實用模式探析[J].就業,2010(35)

【作者簡介】許曉峰,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師范大學數計學院團委書記,講師,輔導員;梁 倩,女,安徽阜陽人,安徽師范大學經管學院輔導員,講師。

(責編 蘇 洋)

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農業高校輔導員是農業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擔者,集教育、管理、服務等功能于一身。本文以河南農業大學為例從分析輔導員隊伍在農業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出發,指出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若干思考。

【關鍵詞】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問題;思考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比欢捎诙喾矫娴脑?,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當中存在一些問題。結合對我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調查,本文在分析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探尋了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若干路徑,以充分發揮輔導員在農業高校育人工程中的重大作用。

一、輔導員隊伍在農業高校工作中的作用

輔導員為農業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輔導員制度是為了加強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而建立的,他們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用自己的知識、經驗輔導學生,用人格力量感悟學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以河南農業大學為例,學校的輔導員隊伍是一支思想作風過硬、工作能力高強,具有奉獻精神和富于戰斗力的優秀隊伍。學校有今天這樣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很多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離不開全體輔導員在一線的辛勤工作、拼搏奉獻。而且有很多工作的進步與成績,直接來自輔導員的聰明才智和不懈努力。近年來,學校很多工作上了層次、上了水平,取得了一流的業績:一是長期保持了學校的安全穩定形勢,特別是在防治“非典”、“甲流”,“反日游行”、“茉莉花革命”等事件中,學校的各項工作,受到上級充分肯定;二是學風建設取得優異成績,在兩次本科教學評估、每年的行風評議以及上級開展的調查、檢查中得到專家和上級的充分肯定,尤其是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三是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成績顯著,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5%以上,獲得全國就業50強單位;四是“綠色通道”成效顯著,學生資助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廳的多次表彰和獎勵;這些工作成績的取得各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值得強調的是學生教育管理部門、教學院部的黨政班子,特別是在一線的輔導員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可以說,沒有輔導員這支特別能戰斗的隊伍,在一線積極有效的努力工作,上述工作成績的取得是不可以想象的。當前,學校正在全力以赴地創建全國一流農業大學,學生工作也是創建全國一流農業大學的重要內容。一流的學風建設等工作,也離不開一支一流的輔導員隊伍。

二、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高校輔導員任務較重

凡是與學生相關的,必然與輔導員有關。因此,輔導員在工作上雖然投入很多精力,但工作成效往往不顯著,不僅感到精力分散,疲于奔命,難以繼續提升自己,也無法對學生的思想、學習動態進行認真調研和系統分析,更難以體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輔導員工作面對學校多個部門領導,多頭管理給輔導員的工作帶來許多不便,日常工作頻于應付,效率不高。近幾年高校擴招規模的不斷加大,輔導員隊伍雖然隨著擴招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輔導導員隊伍的增加力度不夠。就形成了任務和力量的不均衡發展,難以保證農業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行政事務性工作高質有效的運轉。

(二)多校區辦學增加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工作的難度

隨著農業高校的發展,辦學規模擴大,農業高校實行多個校區辦學。校區與校區之間有一定的空間距離,學生分布在各個校區,有實行按院系分布,有實行按年級分布,或者兩者兼有。農業高校實行統一的行政管理,有統一的領導架構,這就存在著條、塊管理并存的要求。與單一校區辦學的學校相比,學生工作需要投入的人力、財力、精力要大得多,管理的難度也大得多。這種情形和要求與當前高校壓縮機關編制,精簡人員的改革形成一定的矛盾。專職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按比例定編,顯得比較緊,使多校區的學生工作面臨人手不足的困難。有的新建校區,由于沒有教師職工居住,放學下班后,校園就剩下少量的值班教職工,這給輔導員工作帶來很大壓力。

(三)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知識結構不合理

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中24—30歲的人數成為隊伍的主要力量。在職時間超過五年的輔導員人數占整個輔導員隊伍的比例不大。且多數的輔導員是在研究生畢業后留校做輔導員的。經驗不足,工作時間較短,閱歷較淺,實踐經驗不足,與實際工作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以河南農業大學為例,多數的輔導員只有初、中級職稱,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只有一部分的輔導員具有“思政、教育類”相關專業背景,而“農學、理工類”專業背景的輔導員占大部分。受專業背景的影響,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難以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在思想政治工作領域里難以發揮自身的特長。

三、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主要思考

(一)按照“專職為主、專兼結合、優勢互補”的原則,優化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結構

1.全方位、多渠道,擇優選拔配備農業高校專職輔導員

專職輔導員的優進高配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教育和有效管理的根本保證。對農業高校專職輔導員的選配除明確要求學歷外,應注重政治素質、理論修養、道德品質、知識水平、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科研和創新精神。還應從知識結構上考慮專職輔導員的配備,要從政治學、哲學、社會學、歷史學、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的優秀研究生中選拔配備專職輔導員,還要做好專職輔導員的交流工作,確保農業高校專職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2.盡量豐富兼職輔導員的來源,保證農業高校輔導員數量

(1)選聘農業高校新進專業教師擔任兼職輔導員

首先,新進專業教師擔任兼職輔導員其專業知識優勢巨大。在工作中,可有效利用自己的雙重身份,對農業高校學生進行長期密切的專業指導和引導,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學習積極性。其次,新進專業教師擔任兼職輔導員可有效利用專業教師的資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梢愿奖愕貙W生納入科研團隊中;可以更有效“阻止”學生利用過多空閑時間娛樂玩耍,在校園樹立起良好的學習風氣。最后,新進專業教師擔任兼職輔導員對學生完成職業規劃,順利就業有很強的指導和引導作用。

(2)選聘農業高校優秀機關青年干部擔任兼職輔導員

機關青年干部擔任兼職輔導員自身優勢明顯。一是接觸面寬,熟悉學校綜合情況。二是來自不同學校,受不同學校文化傳統、學術風格、辦學傳統等的影響,具有多學科特色的優勢。三是政治上、工作上比較成熟,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四是兼職人員專業精、富于工作經驗、生活閱歷足的。五是青年機關工作人員年齡與學生差距不大,易于相互溝通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六是機關青年干部受原有工作條條框框限制和束縛相對較少,工作的創造性相對更大,有利于創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3)選聘離退休干部、教師擔任農業高校學生兼職輔導員

在農業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離退休干部、教師有著獨特的優勢。離退休教職工大都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在處理學生思想問題時,他們都能從歷史到現實,從正反兩個方面有比較有針對性的予以解決。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時,能夠準確地做到抓中心、抓關鍵、抓本質、抓主流,使問題能夠迎刃而解,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工作方法上有著經驗豐富、穩重老練的優勢。他們有治校治教的豐富經驗,能自覺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認真剖析不同層次學生思想上的復雜性、多樣性,采取切合實際而又富有成效的工作方法。

(4)在農業高校新校區構建“朋輩輔導員制”

所謂朋輩是指包括“朋友”和“同輩”的雙重意思,“朋友”是指有過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賴的人,而“同輩”是指同年齡或年齡相近者,他們通常會有較為接近的價值觀念、經驗、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齡相近、性別相同或者關注的問題相同等特點。

對于學生,“入住新校區的新生,缺乏對學校原有文化的承襲,他們在遠離主校區或原文教區域的狀況下,急需文化的指引與人文的關懷”。而“朋輩輔導員”都是曾經的新生,有過相似經歷的他們更能理解新生的無所適從感,他們的“傳、幫、帶”可以使新生少走彎路,彌補不足,促進素質的全面發展。

對于專職學生管理人員來說,盡管新校區情況較主校區更加復雜,但目前很多學校新校區學生管理人員的配備基本與主校區一樣。由于新校區的教師大部分都住在市區或主校區,空間上無法克服的障礙,以及缺乏必要的時間,使他們在面對突發或者繁瑣事情時,經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芭筝呡o導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專職學生管理人員的工作難度和強度。

(二)努力建設一支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的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

1.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明確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目標

河南農業大學在廣泛調查和認真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并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輔導員與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兑庖姟访鞔_了建設一支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的輔導員隊伍的基本思路,確定了“高進、嚴管、精育、優出”的培養原則,規范了輔導員的定位與職責、配備與選聘、管理與考核、培養和獎勵,并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崗位津貼待遇等方面明確了相關政策規定。

2.構建“1+X”的培養模式,突出農業高校輔導員發展導向

農業高校在輔導員培養的過程中,可以嘗試“1+X”的培養模式?!?”即依托馬克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加強專業化培訓,強化輔導員的基本素質培養,實現輔導員的專業化、職業化;“X”即結合輔導員的個人特點和職業傾向,突出個性、強化機能,全面整合資源,幫助輔導員著重掌握一至幾門專業知識與技能,“按照大學生日常思想教育各個方面的要求不斷凝練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研究方向,在每個方向上建立一支輔導員專業化發展學術梯隊,由一名德育教授擔任學術帶頭人?!睘檩o導員職業發展開拓新的方向。學校鼓勵輔導員報考心理咨詢師、就業指導師等職業資格考試,對取得證件者報銷全部學費。

3.加強專業化的培訓進修,提高農業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素質

農業高??蓪徢芭嘤?、日常培訓和骨干培訓緊密結合,建立分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體系,抓好輔導員職業化培訓工作。農業高校每年可安排新選聘的輔導員參加由學校舉辦的新進教師培訓班,參加學校學工部和省高校輔導員培訓基地舉辦的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網絡管理等培訓。農業高校還應重視輔導員隊伍的學位教育,創造條件積極鼓勵輔導員通過各種方式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努力為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工作水平創造條件。

4.開展教育技能大賽,帶動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的進步

農業高??蓢L試舉行輔導員教育技能大賽。以輔導員教育技能大賽為抓手,一是可以為輔導員做好工作確立一個科學的標準,突出輔導員工作的導向;二是可以從側面測評學校輔導員的素質和能力,考核輔導員的日常工作,發揮大賽的評估功能;三是可以為平時各自忙碌的輔導員能夠在一起相互交流溝通、觀摩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機會;四是可以促進輔導員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

5.落實待遇,搭建平臺,保障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健康發展

農業高校為保障輔導員隊伍的發展,首先應提供政策支持,在輔導員晉升專業技術職務和職員職級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每年每月按一定的標準發放輔導員津貼,確保輔導員的收入不低于專業教師的平均收入。其次應進行嚴格考評,將學生滿意度作為評價輔導員工作的核心指標,將學生事務公開作為輔導員工作考核的基本要求,將與學生的民主溝通作為輔導員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嚴格考核,達到“以考促建”的目的。再次是評優激勵,學校在對輔導員工作進行考核的基礎上,每年可評選若干名優秀政工干部,單列指標評選學校先進個人宣傳優秀輔導員的先進事跡。第四是搭建科研平臺,學校應鼓勵輔導員申報課題,單列課題資助輔導員科研,拿出專項資金資助輔導員結合工作實際開展學術研究,對輔導員公開發表的論文進行獎勵。

總之,農業高校政治輔導員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我們要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全面提高輔導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要像選拔培養學術骨干一樣,選拔培養優秀的輔導員,要盡量豐富兼職輔導員的來源,努力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這支隊伍,從而建設和培養出一支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的農業高校輔導員隊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24號令,2006.

[2]劉如.淺談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教育創新(市場周刊.研究版),2005(10).

[3]張敏,李海洋,郭娜,謝輝.“朋輩輔導員”在高校學生管理的作用[J].才智,2009(24).

[4]申國勇.多校區辦學模式下新校區大一新生適應能力研究[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8(9).

[5]徐峰,唐寅,呂靜.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制度保障[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3).

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第4篇

一、現有就業指導體系的弊端

大學是學生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過渡時期, 大學的基本功能是在教育學生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發展其他非專業能力, 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職業教育, 但盡管如此, 我國大學生就業仍是社會一大難題。就目前國內大學生就業的形勢來看, 民辦高校構建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的實踐還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 思想認識不到位

早年間, 我國教育普及程度低, 大學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 在大學生缺乏而就業崗位充盈的年代, 大學生就業往往采取“統包統分”的政策, 這樣既彌補了崗位專業人才的缺陷, 又實現了大學生的充分就業。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 我國大學教育發展極其迅速, 就業崗位與大學生人數的比例隨之增大, 但在此種情況下, 部分家長和學生仍堅持老一輩的統包統分思想, 從而導致大學生行事懶散、學習懈怠。同時民辦高校和老師因學校性質特殊導致部分渠道受限, 無法第一時間接收到先進的就業信息和變革, 加之師資力量的薄弱, 其整體思想認識與公立大學還存在一定差距, 這是導致其大學生就業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組織機構不完善

民辦高校是由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 不同于國家政府或地方政府資助創立維持的普通高等院校, 民辦高校的資源相對缺乏, 能夠接觸的廣度和深度遠不及公立大學的高度, 這也是目前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原因之一。盡管學生有想法, 卻缺乏相應的平臺, 就算有創新創業基地、就業指導課程、學生實訓中心、SYB培訓課程等的設立, 卻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 不能較好的發揮出它的作用, 起不到為學生構建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的初衷。

(三) 運行機制不健全

組織機構與運行機制相輔相成, 可以說組織機構的不完善直接導致了運行機制的不健全?,F在許多民辦高校逐漸發展起來, 部分甚至可以與公立學校媲美, 但同時就業教育跟不上其發展速度, 導致教育中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學校多采取教師直接授課的方式進行教學, 重理論而輕實踐的運行機制忽略了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大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學校的改革寸步難行。學校運行機制的問題直接影響學生對就業的態度和學習, 導致學生僅學習專業知識, 逃避個人就業能力的培養和對其職業生涯的思考, 從而致使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難以運行發展。

二、當今大學生就業的趨勢

由于大學生就業市場和就業機制的缺陷, 當今大學生就業愈發呈現出供過于求和專業結構性的趨勢, 因此就業力的培養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成為民辦高校構建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的重中之重。大學生的增多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而與之相適應的就業指導體系與實際就業市場脫軌導致“僧多粥少”的局面;加之我國民辦高校對專業的細化和社會分工的不明確, 學生從業受到專業的限制, 往往出現搶人或無業的極端現象。大學生就業力是個人因素、實踐因素和外部支持三方交互作用的結果, 促進就業力提升需要加強自我支持、教育支持和社會支持, 隨著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日益突出, 針對大學生就業力的研究逐漸成為研究領域關注的熱點, 就業力作為大學生就業的決定性因素, 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2]。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為就業力的基礎性教育, 其內容呈現出完整、全面且系統的特點, 涵蓋了個人和社會的多個方面。當大學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后, 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 不論是學校還是學生, 只有具有憂患意識, 對自己的未來做合理的規劃, 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并采取措施, 才能有效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獲得發展和成功, 真正達到社會求才、高校育才、大學生成才的高度統一。民辦高校構建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應與當今大學生就業趨勢保持高度一致, 走科學化、信息化道路, 與時代接軌, 為民辦高校的轉型發展和社會就業市場助力。

三、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的變革

(一) 社會間接助力

社會是一個集經濟、政治、教育、消費娛樂等的群體結構, 就業是民生之本, 既來源于社會又服務于社會, 一個國家的就業水平往往體現了其經濟實力和生活質量。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很強的社會性, 它的有效實施離不開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 在充分挖掘校內資源的基礎上, 還要緊密結合社會的用人需求和職業發展, 適當的引進社會資源, 著力組建一支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就業指導工作隊伍。因此在我國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的構建中, 社會作為最有“資歷”的老師, 往往發揮著其強大服務性功能, 間接助力大學生以提升就業力, 加速大學生社會化發展, 改善當前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

(二) 學校直接引導

民辦高校作為國家的重要教育機構之一, 承擔著為社會、國家培養出具有較高從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待就業人員的重擔。健全的就業指導機構和體系, 是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基礎, 也是就業指導工作獲得實效的重要保障。就業教育是一個較為抽象且系統的學科, 它包含了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等多個方面,

學校在學生就業中主要作為理論參考和就業引導, 應當注意激發學生的自主就業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遵循大學生行動原則, 做到一般性與個性化的指導結合, 同時做好專業與非專業教育之間的權衡, 建立起考核機制, 加強實踐環節以適應當今社會對于大學生通用性、全能型、專業化的要求[3]。

(三) 學生自我提升

學校和社會對于大學生就業都只是引導作用, 就業還需學生自身去學習、提升和突破。當今大學生普遍存在著就業目標不明確、就業方向受限、就業能力不足的問題, 大部分大學生對于今后從業還處于懵懂時期, 沒有明確的目標。尤其是民辦高校的學生, 他們介于??婆c重本之間, 綜合能力不及重本學生, 技術能力又比不上??茖W生, 其就業前景堪憂。

大學生就業能力是專業能力、自我提升能力、職業規劃能力、社會融入能力和通用性能力五個維度的有效結合, 現實就業中往往缺乏同時掌握多種技能的人才, 而職業崗位對其要求較高, 因此學生自身就業能力的提升才是關鍵。學校和社會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就業信息, 學生要做的就是不負眾望, 升華自我, 為學校、為社會建設盡一份力, 為自我價值的實現奮斗終生。

四、結語

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僅僅是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對國家和社會需求滿足程度的重要標志, 同時也關乎國家經濟的發展和政治的穩定。在“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新時代背景下, 大學生就業壓力在不斷增大, 通過對我國當前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 找出對策和解決的辦法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不斷向前發展有著重要、深刻的影響和作用[4]。積極、正確的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創業, 努力培養創業型人才, 順應當前國情和時代潮流, 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對于全面建設和諧社會主義小康社會,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

摘要:大學生就業是社會就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 大學生就業不僅是強校之策、社會和諧之基, 也是民生之本, 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家的人力資源水平。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近年來社會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和要求逐步提高, 加之民辦高校自身對于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的實踐落實還未到位, 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和就業困難日益凸顯。提升大學生就業力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實現高等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具體性和整體性的統一、歷史性和未來性的集成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1]。文章基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環境, 就當今大學生在就業中面臨的問題做出探討, 淺析民辦高校構建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的現狀和趨勢, 同時展望未來并提出解決辦法。

關鍵詞:就業力,職業生涯規劃,就業信息率

參考文獻

[1] 趙淑芳.在校大學生就業力現狀調查與提升策略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 2018.

[2] 崔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12.

[3] 鄭路.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 2012.

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以及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大學生就業工作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但由于目前大學生就業的嚴峻形勢往往造成許多高校疲于應付而忽視其專業性、系統性的要求,從而對高校就業指導隊伍建設缺乏長遠規劃。文章分析了大學生就業和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及其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啟示,并提出了加強高校就業指導隊伍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高等教育就業指導隊伍建設對策

[作者簡介]白劍波(1965- ),男,河南輝縣人,河南新鄉醫學院基礎醫學院黨總支書記,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管理。(河南新鄉453003)

一、大學生就業的現狀

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建設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勞動力市場已經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尷尬局面,大量畢業生處于一種“漂浮”的狀態。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共有應屆高校畢業生413萬人,比2005年增加75萬人,增長了22.2%,畢業生供需比例從2005年的1∶0.93下降到2006年的1∶0.83。2007年,全國應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已達到500萬人,供需比例進一步下降。根據人事部的有關統計,近幾年大學畢業生的需求量不斷下降;而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近幾年大學畢業生人數不斷上升。有關調查數據顯示,有近40%的畢業生表示“就業形勢堪憂,擔心找不到工作”,對能否就業表現出很大程度的擔憂。由此可見,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已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上述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這一現狀,近些年來,各高校普遍加強了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工作力度,而且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大學生就業指導隊伍建設也被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并且得到了政府、高校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教育部部長周濟在200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所有高校都必須成立專門的就業指導服務機構,調集精兵強將充實工作隊伍,在人、財、物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要加快建設素質高、業務精、有愛心、講奉獻的工作隊伍,加快開展就業指導教師培訓和認證工作。努力提高就業指導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水平,建立起一支職業化、專業化和專家化的就業指導隊伍?!?/p>

二、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

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畢業生和家長等多方面的協同配合。目前,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尚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在高校招生制度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推動下,高校積極開展就業指導講座、舉辦校園招聘會等,但總體上就業指導工作還比較薄弱,在學校教育中所占比重偏小,尚未將就業指導工作貫穿于高等教育的全過程。

1.對就業指導工作的內涵理解不夠全面。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怎樣培養學生早已成為高等院校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然而,就業指導工作在許多高校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對就業指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許多高校雖然建立了就業指導機構,但人、財、物配備不足,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就業指導課也并未作為一門課程列入教學計劃。行政管理職能較為突出,而服務職能有所欠缺。有的甚至狹隘地認為就業指導就是找工作、落實具體單位,沒有把就業指導作為高校教書育人的重要環節來抓,忽視了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教育功能,低估了就業導向對高校專業設置等內部改革的重要影響,沒有切實發揮就業指導對學生進行合理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

2.就業指導工作形式單一、內容空洞。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沒有就業指導工作的全局考慮和總體安排,開展就業指導的隨意性大、內容空洞、方法單一,僅停留在講解就業政策、分析就業形勢、傳授擇業技巧和收集需求信息等方面,關于學生個性的塑造、潛能的開發、創業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業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引導、職業生涯的規劃等方面的內容較少。

3.就業指導隊伍建設薄弱,人員素質亟待提高。就業指導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從事此項工作的教師需要掌握就業政策、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學、教育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識。目前,大多數高校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人員多為黨政干部,且多為從事學生工作兼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全校專職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人員一般很少,同時,就業指導人員又缺乏完整的、系統的培訓,個人素質和工作能力參差不齊。

三、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啟示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直接關系到學校的聲譽和學校的生存與發展,也是學校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成果的反映。高校在全面提升畢業生質量的同時,應轉變觀念,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理念,建立完善的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對學生的就業進行全面的指導。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認清形勢,轉變觀念,就業指導工作常抓不懈。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形勢嚴峻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作為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就必須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把畢業生就業當做一項戰略性和日常性工作來抓。把這項工作的開展情況作為對學校的辦學水平與辦學質量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下大力氣組織專門的隊伍從事這項工作,建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長效機制。此外,高校開展就業指導工作,除了具有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理想職業、實現充分就業的功能之外,還應具有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等作用。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們對職業和社會的了解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具有教育過程的長效性和對象的全員性等特點,是一項系統工程,應貫穿于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過程之中。

2.增強服務意識,轉變就業工作觀念。不論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所屬的就業指導機構,還是學校設置的就業指導機構,所從事的都是非行政化的工作,這些機構的性質類似于事業單位,本質上是完成高等教育領域的公共就業服務職能。為此,要淡化和祛除就業指導工作中的行政色彩,樹立以學生為中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熱心為學生服務的新風貌,不斷增強為學生提供信息服務、咨詢服務等功能;承擔起就業指導必修課的教學工作,加強對學生的就業形勢、就業準備、就業程序、就業技巧、就業政策等方面的全面指導;實現由管理到服務的職能轉變,通過快捷、可靠、優質的服務,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全面展開。

3.搭建網絡服務平臺,實現就業服務的信息化。近年來,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早已融入社會的方方面面,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正在向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化管理模式轉變,就業指導工作的手段也正在向信息化、網絡化的目標邁進。由此,在大學生中開設就業指導課,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發展,是大學階段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最好時機和方式。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圍繞就業現實,注重方法的研究和運用,增進學生感性認識和實際體驗,使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教育富有成效。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術網絡化為這一目標提供了可能。因此,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必須緊緊跟上這一新的發展趨勢。

四、加強高校就業指導隊伍建設的對策

通過對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其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啟示的分析,我們認為,加強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隊伍建設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成立專門的就業指導服務機構。高等學校要認真落實教育部頒發的關于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法規條例,充分認識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性,為就業指導工作提供組織保證。各高等院校應成立由學校主要領導掛帥,集教育管理和服務職能于一體的、獨立的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形成一個學校領導重視、主管部門支持、各個院(系)積極配合的就業工作新局面。最終促進畢業生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2.促進就業指導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加強就業指導隊伍建設是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關鍵,擁有高素質的就業指導隊伍是開展高水平就業指導工作的人才保障。各高校應該按照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配備具有專業水準的就業指導服務人員,提高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建設一支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的就業指導隊伍。同時,他們還應該掌握與職業指導相關的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法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熟知有關大學生就業政策、就業管理業務和就業教育方法,從而真正地為大學生就業服務。

3.建設優秀的兼職就業指導隊伍。高校在建設好專職就業指導隊伍的基礎上,可以培養一支兼職就業指導隊伍。兼職就業指導隊伍的建設可以分為校內兼職人員和校外兼職人員兩類。校內兼職人員主要從事收集信息、發布信息、反饋信息等各種事務性的服務工作;校外兼職人員主要聘請著名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高級職業指導師、心理輔導專家和人力資源專家等擔任。聘請校外人員兼職,一方面可以為學生帶來新的社會信息,使在校學生更早地了解社會對勞動者的要求,開闊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也解決了高校師資不足的問題,彌補校內就業指導隊伍在專業和市場經驗上的不足。

4.加強在職培訓,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為推動就業工作隊伍向職業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學校應從多方面努力,制定就業指導隊伍的培養和教育規劃。通過各種形式對現有的就業指導人員進行培訓,為現有就業指導教師的學習、深造提供條件,合理安排他們的工作和進修,使他們通過在職業余學習、進修或短期脫產學習,或者到有關院校深造,系統地學習有關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從而改進他們在就業指導工作上的不足。

5.強化考核,進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切實可行的管理評價體系是加強就業指導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建設的重要條件。因此,必須在就業指導人員崗位職責范圍內,根據就業指導人員自身特點,加強對就業指導人員的管理,對他們履行職責提出嚴格的要求。同時,應該研究制定客觀、科學的考核評價辦法,對不稱職的工作人員要及時調離工作崗位。通過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考評,實現就業指導隊伍的嚴格管理,建立能進能出、競爭擇優、充滿活力的聘用機制。

6.解決好專職就業指導人員的出路問題。高校要對從事就業指導教師的長遠發展做出統籌安排,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就業指導教師予以重點培養,條件成熟時,根據工作需要逐步提拔到領導崗位。有些教師可以作為骨干進一步加以培養,繼續留在就業指導崗位,也可輸送到教學科研工作或行政管理崗位。一般來說,凡在高校就業指導教師崗位上工作滿三年者,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及本人的條件和志向,進行有計劃的定向培養,以解除其工作的后顧之憂??傊?,要在動態中不斷優化高校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建立起良好的選拔、培養機制。

[參考文獻]

[1]劉建平.增強責任意識.全方位加強畢業生就業工作[J].中國高等教育,2004(6).

[2]金曉明.浙江省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現狀研究[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03(4).

[3]袁貴仁.深入貫徹十六大精神開創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新局面[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3(23).

[4]河南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的意見[EB/OL].http://www.zepc.edu.cn/bys/renzheng/rz_Show.asp?id=216,2007-11-13.

[5]孫英浩.歐美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及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04(11).

[6]周濟.統一思想,狠抓落實,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J].中國高等教育,2004(6).

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對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以及就業競爭力有著極大的作用,通過讓學生了解社會的發展趨勢以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等,能夠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促進學生良好的發展。

【關鍵詞】就業指導  高校  問題  對策

近年來,在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就業指導體系不健全、學生就業率低、綜合素質培養體系的缺乏等,對學生的就業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對此,本文主要對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

一 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就業指導體系不健全

就業指導體系對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以及促進大學生就業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是當前高校的重點工作。但是,對當今一些高校就業指導體系的分析發現,就業指導體系不夠健全,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大多都推遲到學生實習前一年或半年,就業指導工作開展較晚,學生就業發展的思想還不夠完善,不利于學生的就業發展。

2.學生就業率低

高校為了提升學生的就業率,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但有很多高校雖對學生的指導工作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學生的就業率依然較低,也使得很多高校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失去了信心。而這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就業指導工作未能結合市場的發展形勢進行,導致所培養的學生并不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就業率。

3.綜合素質培養體系的缺乏

高校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主要是引導學生、培養學生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F階段用人單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非常重視,然而這也是當前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非常薄弱的環節,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缺乏對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就業發展。

二 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所存在問題的對策

1.建立健全的就業指導體系

通過以上對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所存在問題的分析了解到,由于高校學生就業指導體系的不健全,使得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效率不高,影響到學生的就業發展,對此應建立健全的就業指導體系。首先,應以院系為單位,組織就業領導小組,針對學生就業工作的情況進行調查,并由院系領導人統一對就業指導工作進行組織、指導、規劃,確保學生能夠接受更為專業的就業指導。其次,要以年級、班級為單位,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分別成立由輔導員、班主任、教師以及學生干部等組成的就業指導工作組,對學生展開全面的就業指導。再次,學生就業指導體系不應畢業前才施行,應從學生走進高校的第一天就要做好學生未來就業的工作規劃,以促進學生的良好就業。

2.加強市場調研,提升學生就業率

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過程中,如果不能了解和掌握市場發展的情況,會導致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偏離市場實際,對學生的就業產生極大的影響,對此應加強市場調研來提升學生的就業率。首先,要正確認識高校的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從本質上來分析,對高校學生的就業指導,主要是為了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確保培養出的學生能夠被社會所接受,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社會中有更好的就業發展。其次,要保證所培養的學生能夠被社會接受,就必須加強對市場的調研工作,了解市場的用人需求、對人才專業技能的要求以及其他素質的要求等。再次,結合市場調研的結果對學生的就業指導進行改進創新,從而有效地提升高校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效率,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更有利于高校的長期發展。

3.強化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現階段,很多高校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但卻找不到適合自身專業發展的工作,甚至不如專業素質較差的學生發展得好。通過調查發現,當前市場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不僅要求專業技能,對綜合素質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這卻是就業指導工作中經常忽略的環節,對此,應強化綜合素質,進而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筆者認為,在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更要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如敬業精神、職業道德、團隊協作能力等,這都是當今市場用人單位對人才評定的重要指標。通過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對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有一定的作用,更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三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也逐漸發生變化,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性技能,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著一定的要求,而這必須由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培養。通過對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分析,提出建立健全的就業指導體系、加強市場調研、提升學生就業率、強化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等,進一步促進學生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月華.構建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探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

[2]陳增壽、趙小萍.國內外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比較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4(4)

[3]劉世斌、米建軍、張秋波.論制約師范院校大學生就業的幾個因素[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2)

〔責任編輯:龐遠燕〕

上一篇:宏觀經濟影響分析論文范文下一篇:農村金融土地流轉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