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魯迅散文解讀范文

2023-10-02

魯迅散文解讀范文第1篇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頭發已經蒼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顫抖著,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靈魂的手一定也顫抖著,頭發也一定蒼白了。

然而這是許多年前的事了。

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滿過血腥的歌聲:血和鐵,火焰和毒,恢復和報仇。而忽然這些都空虛了,但有時故意地填以沒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雖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陸續地耗盡了我的青春。我早先豈不知我的青春已經逝去了?但以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墜的胡蝶,暗中的花,貓頭鷹的不祥之言,杜鵑的啼血,笑的渺茫,愛的翔舞。……。雖然是悲涼漂渺的青春罷,然而究竟是青春。然而現在何以如此寂寞?難道連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聽到PetfiSndor?1823-49 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甚么?是娼妓:

她對誰都蠱惑,將一切都獻給;

待你犧牲了極多的寶貝——

你的青春——她就拋棄你。

這偉大的抒情詩人,匈牙利的愛國者,為了祖國而死在可薩克兵的矛尖上,已經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詩至今沒有死。

但是,可慘的人生!桀驁英勇如Petfi,也終于對了暗夜止步,回顧茫茫的東方了。他說: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倘使我還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這“虛妄”中,我就還要尋求那逝去的悲涼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滅,我身中的遲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現在沒有星和月光,沒有僵墜的胡蝶以至笑的渺茫,愛的翔舞。然而青年們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縱使尋不到身外的青春,也總得自己來一擲我身中的遲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現在沒有星,沒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愛的翔舞;青年們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沒有真的暗夜。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

解讀

《希望》寫于1925年元旦。一年之始,有望于新的一年,這是常有的事。魯迅后來說,“驚異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這是《希望》立意之所在。作《希望》是為了破除當時的寂寞,對青年作一番鼓舞和鞭策。魯迅同時也回顧了自己半生的追求,正像裴多菲“回顧著茫茫的東方”一樣,他也在展望黎明,尋求希望。

希望和青春是聯系在一起的。魯迅對生活懷著熱烈的希望,在希望中“耗盡了我的青春”。青春耗盡,希望渺茫,周圍依然是暗夜。這時,他一面寄希望于后來的青年,一方面要親自同暗夜短兵相接。使他痛苦的是:“青年們很平安”。這里的“平安”是“平安舊戰場”上的平安,也即寂寞和消沉。他寫道:“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縱使尋不到身外的青春,也總得來一擲我身中的遲暮。”這詩句是多么有力呵!惋惜、惆悵,又義無返顧。“肉薄”和“一擲”寫盡老戰士的氣魄。但“肉薄”的不過是“空虛中的暗夜”,而“一擲”的乃是“身中的遲暮”,這就給人愴然之感。

《希望》中響徹一個調子,就是“尋求那逝去的悲涼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這所謂“身外的青春”指何而言呢?有的解釋是:“青年們的進步言行。”我想,也許指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令人懷念的事物。這里的“青春”是一個廣泛的象征意義的概念。在魯迅沒能從當時的青年中找到足夠的“進步言行”時,暫把目光轉向過去,懷念那“逝去的悲涼漂渺的青春”。于是,他接連寫了以下的三篇,追求記憶中的美好的“青春”。

魯迅散文解讀范文第2篇

故而,本著為人民、為歷史負責的態度和精神,更作為一個有良知、有道德的中國人,就很有必要及義務不計個人的勞而不獲之得失和榮辱,也得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為人們再徹底理清這“一味抹黑”與“鞭擊黑暗”之概念的根本性區別與不同,并據之而對魯迅作一個全面的、客觀的歷史性評價與定位,以令那些生性刁滑奸詐又能說會道的走資派對之無可辯駁而沒法再混淆視聽、顛倒黑白。

大凡擺事實、講道理的實事求是之人源于立場及觀點的使然,都必然懂得倘使想正確地評價與定位一個人并以此作出公正的論斷,首先就必須得從該人所處的環境、氛圍入手,只有當弄清了該人究竟是處的什么樣的又屬什么性質的環境、氛圍,繼而才可根據了這特定環境、氛圍來分析、研究該人的所作所為之意味及意義——此處所得出的意味及意義尚是該人針對了這特定環境、氛圍而言的所作所為之意味及意義,接著就依據這個意味及意義再經過了嚴密的邏輯與情理互為印證的推斷——過程中絕對實事求是而決不可絲毫的添油加醋!來進一步得出該人到底有多少能耐與本領——亦即:觀察力和思想以及不屈不撓、應時處勢的程度與水平,最終通過這能耐與本領就將能夠完全明白也徹底領悟到:憑著此等能耐與本領,該人倘處在不同的環境、氛圍中將會做出如何不同的所

記事散文這種文體主要通過記事來表現人物性格或者時代特征。它具有真實性、不虛構不夸飾的特點。所記之事可完整也可零散,而零散的更多見。記事散文是最能顯出作者本人的性格氣質的一種文體。

魯迅的記事散文在創作上主要采取現實主義的手法,圍繞作者自己的生活經歷,用真實的語言記述經過作者自我感情浸染、洗煉過的人和事,以此來反映中國近代以來歷史變動的某些側面,表達作者的愛憎情感。他的記事散文從內容上看主要有兩種。一類是像《朝花夕拾》集中的《我的第一個師父》這樣回憶性的記事散文。這類散文記事懷人,有著濃郁的鄉土色彩和自敘性的色彩。作者以深情舒展、平易清新的筆調,展示了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斷,語言親切動人,平實淳樸。另一類是像《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憶韋素園君》《憶劉半農君》這樣的紀念性記事散文。這類散文直接同現實的斗爭緊密結合,表達了作者對亡者的深刻悼念之情和對反動政府的憤懣之意。如在寫《記念劉和珍君》時,作者激憤難抑,而沉痛之情付諸文字又造成凝重與沉著之感。這類散文的語言在平實的背后還有著尖銳犀利、辛辣諷刺的特點。

魯迅在這些散文中創造了一批個性鮮明、并有著一定典型概括意義的人物形象。在創造這些人物形象時,魯迅先生嚴格運用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對他所深切懷念的人物,不虛美、不隱惡,既寫出他們身上美好的一面,又寫出他們作為現實生活中的人不可避免的弱點和缺點,勞動婦女長媽媽、歷史風云人物章太炎、心愛的學生劉和珍、共產主義戰士柔石都是如此。“他那種敏銳脆辣的滋味多半是文言中特有的成分,但從他的筆下出來的自然就帶上了一種個性的親切的色彩。”葉公超的評價概括出魯迅記事散文的語言特色,那就是對古典文化的吸收和運用。雖然魯迅極力提倡白話文,但他自己文字的優美卻是脫胎于文言的。

虛詞的使用是魯迅記事散文的又一明顯特征。這些虛詞的使用有助于表達深沉曲折的意思,既能長話短說又別具韻味。比如《記念劉和珍君》中:“我才見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見。”“至于”二字若不用,也通,但“黯然泣下”四個字卻不能完全表達“黯然„„終于泣下”的動態,而這一動態恰恰重現了劉和珍君的情感過程,真切動人。“此后不曾相見”,是普通自然的表達方式。“似乎”二字又傳達出這樣的信息:劉和珍君并沒有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許沒見,也許見了但不曾注意,尤顯出劉和珍君的沉靜與不平凡。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人物,他的文章語言尖銳犀利、辛辣老到,同時又飽含深情。他的文風或嚴峻凜然,或清新雋永,或鋒芒畢露,或潑辣犀利,不拘一格。這些多彩的語言風格構成了他記事散文的鮮明個性。

雜文是魯迅(1881--1936)一生運用最多的文學形式。通過雜文,魯迅顯現出他不屈不撓與舊勢力戰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他的雜文多收于《三閑集》、《二心集》、《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和《且介亭雜文末編》中。

魯迅雜文所含甚“雜”,主要內容有兩大特點:

1、它反映的中國社會具有相當的深度和廣度,從中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近、現代社會的歷史面貌。如單從某一篇看,他的雜文所評述的多是具體、細小、平常之事,但匯在一起卻是一個完整的社會形象。因此,他的雜文又很具概括性和代表性。

2、魯迅的一生關注中國的國民性改造問題,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雜文來完成的。

魯迅雜文形象性很強,他文章中的說理、論辯、批判、駁論等邏輯力量都是透過鮮明的形象來體現的,因而他的雜文具有濃郁的藝術色彩。魯迅雜文的文體自由多變,短評是他常用的形式。他的文風或嚴峻凜然,或清新雋永,或鋒芒畢露,或潑辣犀利,或意味深長,多姿多彩不拘一格。他的雜文是現代文學中有重大影響的一種文體。

魯迅還是現代散文詩的重要的開創者,這部分作品收于《野草》集中?!兑安荨匪瑑热荩?,是對世俗世態的嘲諷和對黑暗政治的抨擊,如《狗的駁詰》、《復仇》、《淡淡的血痕中》;2,是寄托自己在黑暗中摸索的苦悶與掙扎,如《秋夜》、《過客》、《影的告別》等。

《野草》是一部象征主義的藝術精品,其中最具藝術特色的是運用象征方法而創造的各種形象。

魯迅的回憶散文收于《朝花夕拾》集中。部分散文較多地繼承了傳統散文的特點,寫人記事均于平淡質樸的筆墨間蘊藉著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對舊日情懷的回顧時,還常常發表議論,抒發對現狀的某些不滿之情

一)藝術特色

1、 形散神聚的寫作技巧

品讀《朝花夕拾》,魯迅先生寫作題材的廣泛性、題材的廣泛性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同時,它們又無一不是緊扣思想懷舊、社會批判的中心。

《朝花夕拾》題材廣泛,筆隨心動?!栋㈤L與<山海經>》寫幼時的保姆,涉及過年風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記錄童年玩樂與讀書事宜,其中美女蛇的故事充滿神秘;《藤野先生》儲存對恩師的敬仰、懷念,摻雜“清國留學生”的不學無術;《貓。鼠。狗》因近些年的委屈而發,批評不滿的現實;《無?!啡〔挠诿耖g風俗,寄予對勞動人民的同情......。眾多的題材,魯迅先生俯拾皆是。

《朝花夕拾》結構隨意,風格馳騁。請把目光逗留:《無?!?、《貓。鼠。狗》、《瑣記》等?!稛o?!飞⑽睦?,時而道說各類神角色;忽而提及恐怖陰間;轉而分析表演場面;晃而訴說民生疾苦......《瑣記》中忽而列舉衍太太的種種罪行;忽而涉及南京迷信學校;忽而展示接受西方思想過程;忽而寫到日本留學情況......隨意的機構,馳騁的風格溢于字里行間。閱讀《朝花夕拾》,自由行走、無拘無束。

雖然《朝花夕拾》題材廣泛、結構隨意,但卻僅僅圍繞思想懷舊、社會批判的圓心運動。比如說《瑣記》形似散亂,但卻直指靶心:作者求學中對其人生有重要影響幾個波折。真所謂:形散神聚、有的放矢。

2、 娟娟緩緩的情節描寫

《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但在散文里面也不乏娟娟緩緩的情節描寫。這些情節并沒有像小說一樣波瀾起伏卻似一位鄰家阿婆在絮絮叨叨地讓你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比如說,《阿長與(山海經)》里面睡相“大”字形的長媽媽常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甚至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對人指手畫腳,讓魯迅先生心生厭惡。然而當得知她有偉大的神力時,魯迅先生從此對她有了敬意,甚至認為自己應該退讓她的“占領全床”。后來,當魯迅先生知道她謀害了自己的隱鼠之后,魯迅就把長媽媽看成事成可惡的阿長。最后,當魯迅那夢寐以求的《山海經》被長媽媽購回時,魯迅先生全身縈繞著說不出的感動。由此看出,魯迅先生對長媽媽的感情態度經歷了幾個回合的變化。他對長媽媽的喜惡完全出自一個孩子的主觀意愿——敢愛敢恨,那是一個多么自由的世界,可以由得自己的感情任性,由得自己的愛恨表露無遺。長媽媽啊,就是滋養著魯迅先生童年的肥料,魯迅懷念著。行文流水般的情節描寫將魯迅對長媽媽的感情變化娓娓道來。

而藤野先生為什么成為魯迅先生人生的力量之源?這里也有交代。文章展現他那讓人迂腐、老套的出場;然后再聊聊這位先生的可笑生活。然而,藤野先生對待自己的教學、學生的學業卻有著令人你難以置信的嚴謹精神。他對魯迅先生講義的認真修改令人情不自禁想起葉圣陶先生對肖復興的關懷。改動的講義就包含著藤野先生那份沉甸甸的關愛。當得知魯迅先生將不學醫學時,“悲哀、凄然、嘆息、惜別、叮囑”幾個帶著傷悲與希望并存的字樣出現在藤野先生身上。足見其無奈,可知其真誠,可見其仁厚!藤野先生是博大無私的,他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他讓魯迅先生看到了東京春天般的和風。藤野先生對魯迅先生的影響又是深遠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藤野先生的支持一直是魯迅先生源源不斷的動力。欲揚先抑的情節里,我們看到了一位生活隨意、工作負責的先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3、 冼練簡潔的人物畫像

冼練簡潔的人物畫像在《朝花夕拾》里也得以彰顯。這得益于他優秀小說家刻畫人物的積極遷移?!冻ㄏκ啊肥腔貞浶陨⑽募?,里面所有的人物都確有其人。魯迅先生只是寥寥數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便“站立起來”。請看:《瑣記》里一個例子就足見衍太太陰險為人:假如她看見我們吃冰,一定和藹地笑著說,“好,再吃一塊。我記著,看誰吃的多?!栋㈤L與<山海經>》那“哥兒,你牢牢記住!”、“鄭重其事”、“還得吃一點福橘”幾個詞句勾勒出一位有封建迷信思想的長媽媽?!短僖跋壬分杏校涸瓉砦业闹v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只是簡單的一個細節,這位嚴謹治學、殷切期待的先生躍然紙上。粗略的幾筆,人物的性格、特點全出來了。魯迅先生冼練簡潔的筆鋒,勾畫眾多人物的神韻。

4、 交融滲透的現實回憶 作為偉大的革命家,處于風云四起的社會里,魯迅不可能忘懷現實的風暴。雖然《朝花夕拾》更多是溫情,但也不乏針砭時弊。比如說《貓。鼠。狗》開頭寫道:從去年起,仿佛聽到有人說我是仇貓的。這是現實境況。而后文:“再一回憶,我的仇貓......也許是還在十歲上下的時候......吃了我飼養著的可愛的小小隱鼠。”一會兒躍到幾十年前,一會兒有轉會當前。魯迅解釋了仇貓的原因:久怨新仇。作者在追憶往昔事件中批判現實。這種筆法在《朝花夕拾》里面也比比皆,交融滲透的現實回憶藝術手法是一大閃光點。

5、 爐火純青的對比手法

對比手法在《朝花夕拾》內也用的爐火純青,比如快樂天堂“百草園”與乏味空間“三味書屋”的對照,關愛孩子的沈四太與滿肚壞水衍太太的反差......

(二) 作品價值

1、 豐富的知識寶庫

《朝花夕拾》的閱讀價值和社會價值只要體現在其蘊含的知識性,它是一座豐富的知識寶庫。浙江紹興的風土人情、有趣的民間傳說、當時的教育體制、兩半社會里中國接受外國文化的思想過程、日本留學生的不端心態......。這些都顯露無遺。特別是關于民間傳說方面,“美女蛇”傳說讓人發怕、“老鼠娶親”充滿童真?!冻ㄏκ啊泛w了巨大的知識量。“這本書既是優美的散文,有很強的可讀性,又有很高的認識價值和教育意義,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①

2、 生命體驗的詮釋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記敘了他過去的生活足跡,是其個人的生命體驗。散文凸顯出一部魯迅的生活史和精神發展史。它的文獻價值不言而喻。 《朝花夕拾》文學價值的一個剖面是魯迅先生生命體驗的詮釋。魯迅的雜文素有投槍匕首之稱,而《朝花夕拾》更多的是溫情。投槍匕首直擊敵人,溫情浸潤自己及所有懷愛之士。魯迅的《朝花夕拾》舊事重提,更多重提那些溫暖的記憶,期待“在紛擾中尋出一些閑靜來”。顯而易見,《朝花夕拾》寫作目的天平偏向了自己。它創作于“五四”運動開始后。“作為‘五四’時期文學的‘個人性’和作家‘人格’的最集中體現,即是‘五四散文。”②郁達夫也說過:“五四”運動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個人”的發見。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應時代潮流,正是個人生命體現的詮釋。

《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1、把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如描寫百草園的景致,繪聲繪色,令人神往。

2、在對往事深情的回憶時,作者無法忘卻現實,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筆法”(即對現實的議論),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如《狗·貓·鼠》一文既有作者對童

年時擁有過的一只可愛的小隱鼠的深情回憶,又有對祖母講述的民間 故事生動的記敘,同時揭示了現實中那些像極了“貓”的正人君子的真 實面目。

3、常攝取生活中的小細節,以小見大,寫人則寫出人物的神韻,寫 事則寫出事件的本質。如在《無?!分?,從無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實 中,作者既寫出了無常富于人情味的特點,又巧妙地諷刺了生活中那 些虛偽的知識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諷刺封建舊制度、舊道德時,多用反諷手法。表面 上很冷靜地敘述事件的始末,其實是反話正說,在敘述中暗含著“言在 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諷刺。如在《父親》中,對庸醫的行醫過程細細道 來,沒有正面指責與諷刺,但字里行間處處蘊含著作者激憤的批判和 諷刺。

魯迅散文解讀范文第3篇

一、思想的自由馳騁:有溫馨懷舊的回憶,有嚴格的自我解剖,有對社會的批判,也有對人性的呼喚,有對國民性的深刻剖析,也有對韌的戰斗精神的頌揚,„„

二、內容的自由馳騁

讀魯迅的《朝花夕拾》,你就像走進一個豐富的知識之林,科學的道理、歷史的知識、生活的掌故、故事、神話、傳說……無所不包,古今中外,無所不談。既然是“散文”,那就散一些吧。魯迅當年曾對讀到《朝花夕拾》初稿的青年說過,要鍛煉著撒開手,只要抓緊轡頭,就不怕放野馬,過于拘謹,要防止走上小擺設的道路。要知道:戰戰兢兢地抓住馬鬃,亦步亦趨地蝺蝺而行,生怕離開劃定的軌道一步,這樣的“走馬”是不會給人以任何美感的;只有在天邊的原野上,撒開蹄子自由地飛奔,這樣的“奔馬”,才會給人以壯美,要寫好散文就學習魯迅,放開手,飛奔吧!

三、藝術創作上的真善美

魯迅的散文則同他的所有其他作品一樣,把真實放在第一位,拒絕任何粉飾和安慰,拒絕給現實涂上一層詩意而自我麻醉。

“無私才能無畏”——魯迅之所以能夠無畏地解剖自己,就是因為他“無私”,他的真誠向善,這是他的散文真善美的體現。

四、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

翻開《朝花夕拾》,順著次序,從《阿長與山海經》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到《父親的病》、《瑣記》,再到《藤野先生》,最后到《范愛農》,處處都洋溢著人文主義精神。對長媽媽的懷念,對閏土父親的回憶,對藤野先生的尊敬感激„„所有的這些,我們追隨著魯迅的回憶,看到了兩個字“人本”。

二、《朝花夕拾》解讀新探

(一)《朝花夕拾》特色:散文集《朝花夕拾》,原題《舊事重提》。此時魯迅已由彷徨的啟蒙者姿態轉變為明朗的戰士姿態,因而,對于童年、青少年時期的回顧之中,也多了明朗、純真、親切的情味,境界也顯得開闊?!冻ㄏκ啊穫戎赜谑缿B人情的描畫,既側重于生機盎然的自然情境與滿含生趣的少年行動的真切憶述,又側重于帶著寬厚的親情刻畫活生生的人物。作者沒有生硬的用道德家的視角寫他們,而是以感情帶動回憶的筆。相形之下,其中對舊日生活中枯燥、荒謬、愚妄的世相的不滿,則顯得并不突出。舊日的美與愛,既可看作是魯迅思想苦悶時的精神避難所,也可視為“為現在抗爭”的疲累身心的憩園。

(二)魯迅《朝花夕拾》與冰心“童年回憶式”散文的比較 魯迅的《朝花夕拾》是成人視角與兒童視角結合的產物,時而用成人的口吻大發議論,時而又擺脫成年人的思維,跳回孩子的眼光來描繪童年的風物。冰心關于童年的回憶性散文則多為單純地以成年后的心態,滿懷深情地去描摹幼時的見聞,透出純潔的愛與溫情。

以下從三個方面簡單分析二者描繪童年的不同方式。

一、冰心之“文氣”與魯迅之“童趣”

冰心的散文中,童趣不多。她常常在寫祖輩父輩的事情,或是細細地描述居所的形狀,她對曾經的人和住過的屋都有一份深沉的懷念和愛,因此筆調從來都是緩緩道來,少有波瀾。然而由于冰心使用的成人視角,她描繪出的都是成年人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偶爾提到有孩子的玩意,她幾句話便帶過。比如《我的童年》中寫到“過家家”,只是這幾句:“我開始學會了‘過家家’,我們輪流在自己‘家’里‘做飯’,互相邀請,吃些小糖小餅之類。”這是以一種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們玩的東西,沒有寫出趣味,還帶著一點笑其幼稚的口吻?!锻觌s憶》中寫到“過關”的篇幅較長,也寫了孩子們“哄笑著穿走了好幾次”,但是怎樣哄笑,為什么要哄笑,到底“過關”有何趣味卻沒有詳細地寫出來。 童趣雖然少,冰心的回憶中卻一直充滿著很濃的文學氣息,這種文學氣息在一般人的童年回憶中很少出現。這大概與冰心的家學淵源有關。她的《我的故鄉》中連續寫了幾幅對聯,認為“這些掛幅中的確有很多很好很值得記憶的”。在《我的童年》中,她還記錄了父親的幾首詩,有很多她記不全句子的也收錄在上面?!锻觌s憶》的“讀書”一篇,是冰心“文氣”的集中體現。即便是在回憶中,她仍忍不住要評價《聊齋志異》如何是本好書,并引出因為讀書而耽誤洗澡的笑話。這笑話是頗具有童趣的,是少年人缺乏自制力的表現,然而終究是由書生氣的讀書而起,沒有孩子跳動的活潑。 魯迅也寫讀書,但是“文氣”全無,反倒是童趣盎然。童年時渴望讀《山海經》,不是為了知識,是為了上面的畫和有趣的故事。三味書屋里一段讀書聲的記錄更加令人噴飯。

魯迅筆下的童年給人的感覺是熱鬧的,即便是在人跡罕至的百草園中,還有各種色彩的爭艷和鳥飛蟲鳴。在描寫這座童年的樂園時,他用了簡單羅列的辦法,把園中所有的東西一樣樣加以描繪,再一起堆到讀者面前來。這可以說是充滿孩童視角特點的。孩子不會思考眼前事物之間到底有什么深刻的聯系,也沒有把內心的情緒投射到現實風景中的習慣。他們涉世未深,用單純的眼睛看世界,會感到什么都是多彩而新奇的,景物一件件撲面而來。讀者隨著作者用孩子的視角來看百草園,自然也像孩子一樣覺得這個地方充滿神奇的樂趣。而后面所寫的“美女蛇”的故事和捉鳥則更使人感到孩童的趣味,這兩件事是舊時孩子的童年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概每個人都曾被長輩講的這類故事嚇過,捉鳥又是曾經男孩子喜歡玩的游戲之一。

二、冰心的“純愛式回憶風格” 與魯迅的“批評式回憶風格”

“愛”是冰心作品一直延續的主題。“冰心的‘愛’的源泉來自于她的和諧的家庭和美好的童年記憶”,在她回憶童年的散文中,讀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所受到的愛和她賦予別人的愛,正如她自己在《童年雜憶》中寫道:“該得的愛,我都得到了,該愛的人,我也都愛了”。

冰心的愛是純潔的,包容一切的。她寫童年所感受到的愛也是站在現時回首過去,帶著成人那顆理解、寬容甚至感恩的心。她寫父母為她穿“小鞋”而小作爭吵的事情時,看似站在父親一邊,感激父親給她的自由(一般的孩子在小時候都覺得站在自己一邊的人是好的,因此父母總有一方是“惡人”)。其實她也并沒有一絲埋怨母親的意思,反而理解母親。母親是愛她的,怕她長出一對“金剛腳”。

冰心筆下的愛并不都和她有關,她也寫父母間真摯的愛(《我的故鄉》)、親友間的愛(《我的另一個名字》)以及海軍將帥間的愛(《我的童年》)等等。她有時對事件詳加描寫,有時一筆帶過,總之都比較節制,沒有添加大段的自己的抒情。但每個讀者都能從字里行間搜尋出令人感動的東西,找到平靜流淌的愛的溫暖。 冰心“童年回憶”散文中還有一類特殊的愛,那便是她時時滲透在文中的愛國情懷。她的父親是愛國的海軍軍官,他有時忘情地把女兒當成“一個平等的對象”,傾訴愛國的情懷(《童年雜憶》之“煙臺是我們的”)。他把對國家的愛傳達給女兒。冰心忠實地成為父親言論的記錄員,在文章中寫下父親的話,連她自己的反應也省略不寫。這大概是因為父親的一番話是她深以為然的,已經表達了她的感情。文章最后,她以現時的身份呼喚“煙臺是我們的”,為了自己和父親,當然也為祖國感到喜悅。

冰心沒有冷靜地分析如何可以救國,要怎樣才能強國,她只是憑著一顆愛心去呼喊著,代替她的父親、奶娘、海軍士兵等人抒發他們的情感。

相對于冰心的“泛愛”與“純愛”,魯迅則顯得“是非分明”,有批評,有愛,也有愛中融合著批評與思考。

魯迅似乎從來沒有對任何東西完全滿意過。他對他認為該批判的東西毫不留情地加以諷刺,用幽默的筆法將它們刺得體無完膚。這些議論多數是他以成人的口吻發出的,不必贅言。有特色的是魯迅把心中所愛的人和事物的好壞兩面都寫出來,好的大加贊揚,壞的也加以批評,從而使讀者感到他所說的人就生活在自己周圍,他所講述的事就是現實中的事情。

關于長媽媽的回憶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特色。魯迅愛長媽媽,在《阿長與山海經》的結尾,他跳出了一直在使用的孩子的視角,深情地呼喚“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然而他寫長媽媽,居然是值得批評的事件多于令他感到敬佩的事件,倘若讀者不仔細,還以為他又要批判一個壞人。

這些被他批評嘲諷的事情細細看去都不是十惡不赦的大事。它們給年紀幼小的“哥兒”帶來小小的煩惱,也給長大的魯迅帶來回憶的好資料。長媽媽的切切察察,擠占他的床鋪,都是粗陋婦女們常有的毛病,作者以孩童的視角去看,更讓讀者感到的有趣多于厭惡。作者批評長媽媽的諸多規矩忌諱,其實是通過表示對長媽媽的不滿來表達對舊的繁復的規矩習氣的厭煩,長媽媽只是那些規矩的代表和護衛者罷了。而他把那些阻礙他童年玩耍的規矩禮節列得如此詳細,多少也有一點追憶童年的成分。魯迅夸張地寫自己對于長媽媽具有對付“長毛”的本領的敬畏,寫得很幽默,是因為他要嘲諷那些迷信??傊?,長媽媽是好的,有趣的,要批評的是那些造就她的思想和背景。直至最后,長媽媽為他買來了《山海經》,真正成為了他的英雄,作者毫不吝惜地表達他對長媽媽的敬愛了。

魯迅的文章一向以思想深刻批判有力見長,而《朝花夕拾》中見到了他充滿愛的一面和他對童年深情回憶的獨特表達方式。冰心則在她回憶童年的散文中延續了一貫的純潔和“愛的哲學”。

(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新解

1、王家康就借用了錢理群“看與被看”的雙向對立模式和設置“無知者”視角的小說理論,從改變敘述的角度來對《從》進行多義性解讀。他認為《從》用的是兒童視角,敘述了魯迅兒時上學前后的兩段生活,以及這種生活變化對他的感情、思想的影響。兒童的敘事是真實的,是無知的,成年人的敘事是復雜的,所以,兒童往往不能對成年人敘事的真假做出判斷,而成年人卻大多可以明白兒童行為的含義,成人的教誨和兒童自己的生活體驗總是有著反向的結果,這種由成年人和兒童在敘述角度上構成的反向意圖的比照,構成了《從》文本意義上的沖突和張力。

2、王富仁則從“回憶”的角度對《從》進行了全面的重新解讀。他認為作為一篇回憶散文,必須同時在兩個層面上感受它的意義和價值,一是事情或事情的細節對過往作者的影響,二是現在的作者對這種影響的感受和見解。從這兩個層面出發,他對文章進行了條分縷析的解讀,并推導出社會、教育與人的關系。

一個活潑潑的兒童在一個活潑潑的世界上活潑潑地成長著——這就是我們從《從》前半部分的描寫中獲得的整體印象。童年是美好的,因為童年是自由的。正是在這樣一個意義上,他不能理解為什么家里的人要把他送進書塾里去,并且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但從成年的作者看來,那時的生活卻不僅僅是快樂的,同時也獲得了豐富的知識。自然的知識、人生的經驗、實際的技能,身心是和諧的,求知欲是旺盛的。作者當然已經知道家里的人為什么要把他送進書塾去讀書,但那不是從人的教育的角度出發的,而是從社會的功利目的出發的。僅僅從人的教育出發,把他從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里送到一個枯燥呆板的書塾中去讀那些枯燥呆板的四書五經,實際是不合理的,是戕害了他的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活潑的生命力,而不是有助于他知識的增長。從童年到成人是社會功利性目的的出發,而不是從教育的目的,教育只是為著實現社會功利性目的的手段。

3、傅書華從兒童天性與成人社會的矛盾沖突中解讀《從》的文化意義。認為百草園的生活體現的是人的本真的天性,在這種本真的天性中人可以不為現實的功利目的纏繞,可以體會到將生命欲求至于現實之上的愉快。而三味書屋的生活則是走向成人世界的開始,是對人的本真天性進行提升的必經階段。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之間的距離,實際上是人的本真天性和人的社會性之間的距離。魯迅對三味書屋的批判,實際上是對更高層次的人的本真天性的渴望和呼喚。

4、張初吳認為:從中讀出的卻是作者少年時那一顆孤獨的心。少年的魯迅有親兄弟三人,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他的周圍也應該還有一些其他的同齡人,但作者在文中除了長媽媽、閏土父親及他的先生(這三位都是成年人)外,從沒有提到他人的名字;即使是同窗好友(如果有的話)的名字,他也沒有提到,這是一個不能不引起我們關注的現象。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作者那時確實沒有親密的玩伴,沒有貼心的朋友。這首先從作者玩耍的對象上就可以略知一二,作者在文中寫道:“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鳴蟬 …黃蜂…叫天子……”,大家清楚的看到,作者玩耍的對象中,他只提到了一些植物或者是小動物;在冬天里他就玩捕鳥;到了三味書屋后,“我就只讀書”或者“最好的工作是捉蒼蠅喂螞蟻,靜悄悄的沒有聲音”“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我是畫畫兒,”大家注意到,作者消磨時間的方式都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事,絕不需要他人幫助;其次我們注意到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人稱代詞,一直用第一人稱“我”( “我們”只用過兩次,一次是寫同學們在三味書屋讀書;一次是寫先生讀書入神時,學生們玩的情形。)我想作為像先生這樣嚴肅的作者,他不可能不注意用詞的分寸。唯一的解釋就是他所寫的是事實,或者他傾向于這樣用。

是什么原因讓作者一直生活在這種孤獨之中呢?認真閱讀他的作品,我們可以從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首先是他感受不到來自家庭的溫暖,在回憶早期生活的文章中,如《阿長和<山海經>》里,他反復提及的是他并不喜歡的阿長陪伴他度過了童年和少年,在文中提到母親僅有幾次,而父親提到的次數就更少了,他們之間有著一次厚厚的隔膜,這種隔膜淡化了來自父母的愛;其次是父親的生病和過早的去逝,讓魯迅比起同齡人要成熟得多,使他較早的知曉了生活的艱難與辛苦。讓他這個家庭的長子潛意識中以一家之主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其三,我以為這與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長媽媽講的故事不無關系,長媽媽講的“赤練蛇的故事”給“我”的教訓是“做人之險”,這個故事在文章中占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足見作者對此印象之深,對“我”少年心理的影響之大。加之作者的耳聞目睹、親身體驗——“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敘》,這也是造成作者少年孤獨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這種孤獨的性格伴隨了作者的一生,這我們可以從作者的雜文以及他的日

5、童年的快樂 人生的無奈

對此文主題的新認識:此文通過對“我”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種生活的記敘,表現了童年生活的快樂,同時也體現出了一種人對生活的無奈。

從寫作此文的背景來看,此文寫于作者從北京到廈門大學后的一段時間里,作者在北京遭到反動政府的迫害,“流離”到廈門大學。此時的魯迅正處于人生的低潮期,在輾轉流徙中,心情最為苦悶,在各種各樣的壓力下,使他對生活、人生產生了一種無奈的感覺。他寫作這組回憶自己青少年時代的快樂生活的散文,是為了“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他把此組散文比做晨光里綻開的花朵,晚上拾來自賞、自慰。就是作者記憶中的那美好的童年生活,給作者寂寞中一點欣慰,作者就是寫這組散文來聊以自慰。

從文章的內容來看,文章的前一部分寫作者在百草園的生活情況,后一部分寫作者在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這中間有一個過渡段,這三部分都滲透這“無奈”這一主題。開頭說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園,相傳叫百草園,現在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表現出了那種無奈的心情,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世事變遷,多么無奈啊!在百草園里快樂地玩著,家里的人又要送我去書塾里去了,多么的無奈,因為去書塾里就不能再常常到百草園玩了。一句“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把孩子離別自己樂園的那種無奈的依依之情寫出來了。接下來就是寫在三味書屋里的生活,“我”聽說先生博學,所以就向他討教“怪哉”這蟲的問題,無奈先生又不愿意告訴“我”。三味書屋后面的小園里,可以去折臘梅花、尋蟬蛻、喂螞蟻,但去的人不能太多、太久,無奈不能玩得太多。整篇文章從頭到尾都貫穿著一種“無奈”的悲涼心情。

從文章的細節處看,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后,“我”也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無奈“直到現在,總還沒有得到”。長媽媽告訴“我”,倘若有陌生的聲音叫名字,萬不可答應他,“叫我名字的陌生聲音自然是常有的”,“我”也答應了他,但“我”至今“也沒有見過赤練蛇和美女蛇”,無奈生活中的假話也很多。“我”的樂園,—春夏秋三季都美好,無奈冬天是無味的,下雪可就有味了,但別人玩的拍雪人、塑雪羅漢這里不能玩,因為這里是荒園,無奈只能用來捕鳥。 文學是現實生活的反映,魯迅先生當時由于現實生活的苦悶、寂寞,他對現實生活感到無奈的時候,寫作時他也就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品中,滲透作品的內核之中。借輕松愉快的美好回憶,反映深刻的人生哲理,借寫現實生活的轉變來反映人成長的無奈,由此可見魯迅先生寫作的匠心。應從這篇散文的優美的意蘊中讀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四)、兒童成長故事中的兩種視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中的成人和兒童的反向敘述

一、反向敘述的形成及模式

因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對自然喜愛和對上學生活不滿的描寫,人們多認為文章是對舊式教育的批判,這也許只是皮相。事實上,這時魯迅已經年過不惑,經歷了無數的思想交鋒,見過了眾多的新舊學派。他自己的思想,正在蘊釀確證過程中。離開生活多年的北京,來到遼遠的廈門海邊,使他有時間安靜思考。在返觀兒童時視為是痛苦的學塾生活時,他懷有一種相當溫馨的眷念之情。同時,他在描寫兒童舊事時,對于現代世界也在作著隱隱然的比較和批判。所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回憶性的少年的成長故事。 錢理群先生曾指出;魯迅有意利用“看/被看”二項對立模式和設置“無知者”視點來寫小說。如《孔已己》等運用不同的敘述角度的變化來造成作品的多義性 。同樣,他的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也有許多篇幅利用了對立模式和兒童視角(無知者)來敘述故事?!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就是主要利用了兒童視角,敘述兒時學前自在的生活和上了私塾以后感到拘束的生活,在回憶往事時,既描寫了自己少年時代的生活,又表達他個人的成長經歷中情感思想的變化過程,而且還發表了對于當時社會和文明的看法。兒童的敘事是真實然而是無知的,而成年人的敘事是復雜多義的。成年人的行為,少年多不能判斷真實與否;而少年的行為,成年人多是清楚其含義的。兩種敘事方式是不同的,因年齡不同而產生了敘述真實程度的差異。這種兒童和成年人思想和行為方式的反向差異,構成了本文文本意義上的沖突和張力。由于成人的角度和兒童的構成了一種反向意圖的對照,從現象上看,是相互否定的,所以,我們可以把這種敘述稱為反向敘述。

二《從帶草原到三味書屋》中兩種視角的反向敘述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前半寫自己童年在百草園的快樂時光,后半寫學塾中的上學生活和老師。在對自然和學塾場景描寫以外,還寫了三個不同身份的故鄉人物。

“我家的后園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做百草園?,F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未次的相見也已經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文章首先破題,從百草園講起。這百草園雖然早已經是別人家的了,“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是以成年人的語氣講出百草園在作者記憶中的親切感覺。 接著的一大段描述一個生機盎然的百草園。魯迅先用概括的方法寫百草園的物什之多。他筆下的植物,“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這一層是靜物描繪,以各種植物最有代表性的特征進行粗線條的描寫。“不必說”三個字正說明這些物什是平常之物,有兒童式的夸張語氣,也是引出下文精彩描述的伏筆。“也不必說”引出百草園里的動物,長吟的鳴蟬,肥胖的黃蜂,輕捷的叫天子,簡單地選取三種動物,各以其叫、伏、直竄的代表性動作來描寫,說明這些動物在百草園中的生活是多么地自由。這里雖然用的也是鋪開的寫法,但是魯迅用得卻很簡明。“也不必說”也是欲揚先抑,為下文作鋪設。魯迅這廖廖幾十個字,百草園里各物的形影聲色便如活了一般。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魯迅極為出色的繪影圖形的描寫能力。

接下來“單”字一轉,引出園子的泥墻來寫。不寫園子而寫墻,墻竟然也是能給孩子帶來樂趣的場所,用的是烘托旁襯法。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彈琴,既是擬人狀物,又暗示出園子里既是各種小生物的天堂,也是孩子的樂園。從蜈蚣、斑蝥到何首烏、覆盆子,這里的動物植物都讓孩子感到新鮮。單是泥墻就有如許的樂趣,我們自然就會想到,這百草園會給孩子們帶來多少快樂了。

這一部分是描寫兒童在自然中的樂趣,重在表述自然給孩子的啟示和快樂。 這段中一句不大經意的話,為下一步進入成人的教育作了一個鋪墊:

“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

這里,成人所說的話,引出了“我”的興趣。我拔何首烏的經歷,卻讓我對成人的教訓產生了懷疑。成人的教誨和兒童自己的生活體驗總是有著反向的結果。這是魯迅這篇文章的基本框架。我們也知道,成人的教誨和我自己(兒童)的理解力之間總是有著差距,但是,這篇文章的許多地方講的都是一個相同的經歷模式:兒童從成年人那里接受教誨,按照教訓到生活中去體驗,結果卻多是錯誤的。這是用反諷的方法說明成人在兒童教育上失敗,是一種典型的反向敘述。這種敘述類似于一個證明的程序,其中包含著一些隱蔽的結論,即知識不是教出來的,而成人也多是不可為師。

所以,在下面的段落里,魯迅就談到了成人教育兒童的方法在兒童中的反應,并引出長媽媽和閏土父親等故鄉人物,美女蛇故事和捕鳥的敘述則分別寫出了鄉下人迷信的思維和高超的捕食能力。重點雖然在寫作者和他們之間的深厚的情感,照應的卻是題目,“百草園”——鄉間和自然。魯迅用了一種情境突轉的手法,在這種對自然的敘述漸入佳境時,在情緒達到高潮時,引出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講述他的學生生活:

“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作者先以兒童哀傷的語氣發問,家里大人為什么送他入學。然后,連用三個“也許是”外加“…… 都無從知道”,來加強兒童對成年人意圖的懷疑和不信任感。“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的語氣是孩子式的,但是用了成人式的戲仿。強烈地表達了作者離開百草園時依依不舍的心情。而對書塾和老師的描寫,也是運用兒童無知的視點。下面我們來看魯迅對他的老師的描寫。

“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的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就知道,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這里魯迅先用幾個代表性的特點(高而瘦、須發花白、和藹)對老師作了簡要的交待,然后,用了很經濟的三個場景,很傳神地描繪出了老師最精彩的幾個側影。

先說他的博學。“我”正好有典故去請教,卻不料老師說“不知道”“臉上還有怒色了”。這里暗中有著與和藹和博學的交待的照應。

“我這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說。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

這里又是一種反向的敘述。雖然兒童是在自我解剖,可是,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對“博學”這種名號的揶揄。當然,這里并不是判斷老師是否博學。雖然是寫往事,卻是在戲謔當世成人的各種成見。在兒童看來,全城里大人以為是的,定然不錯,因為都是大人們教導孩子事理。從兒童的角度,暗中點出成年人也有許多和兒童一樣的信仰。這也是從兒童的幼稚來推知世人對名人尊崇現象的反諷。 而最精彩卻是對老師讀書的描述:

“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

這幅人物描寫,抓住了老師的幾個動作,便活動了一個質樸而有情性的先生。他的老師—一個鄉下的私塾先生,在現代社會,已經成了逝去的風景了。椐魯迅弟弟周建人回憶,魯迅老師名叫壽鏡吾,確是紹興城內有名的秀才,正是個方正的塾師。想來魯迅的正直,也會有這位先生的影響吧。而魯迅,雖然有過在大學教書的經歷,卻總是不能和許多名流教授相容。他內心深處,一定有著這個老師的影子吧。

在這篇回憶少年生活的文章中,他對于曾對他的少年心靈產生影響的鄉下風景和人物,都給了以溫馨筆致加以描寫。

(五)、《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體現的文化內涵

,無論哪一種主題觀念,其立足點都建立在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兩個具有對比意義的人物活動舞臺的分析認知上。事實上,這兩個舞臺所代表的兩種文化——兒童文化與學校文化及其沖突,才是更值得思考的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命題。

一、百草園與三味書屋:兩種不同文化的載體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百草園,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想到“樂園” 。“草園”變成“樂園”,其間就充滿了童趣,作品即以這為中心進行構圖。兒童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自然的形態,自然的情調,自然的聲音,必然萌發起他們的興趣,勾起無窮的聯想。百草園里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 那蟬的“長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彈琴”,都是孩子們對昆蟲“語言”的好奇想象。作者在這里可以牽連不斷地拔何首烏、摘又酸又甜的覆盆子、捕鳥。魯迅在百草園里描繪的就是兒童在自然環境里的極樂世界。在作者筆下,百草園是一個充滿了顏色和聲音的生命世界,連那青青的野草叢里,也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這故事極有聲色,但見金光閃閃,風聲颯颯,鬼影幢幢,妖氣重重,恐怖極了,又生動極了。所以,盡管百草園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它的的確確是兒童的樂園。究其原因,就在于兒童擁有著獨特的心理。

一方面,兒童具有獨特的存在感覺,這種感覺表現在他們所具有的獨特的時間感覺、獨特的空間感受和獨特的價值觀等方面。在兒童的認知世界里,時間的觀念是模糊并且感性的,是不連續的可跳躍的塊狀結構,所以在兒童的心中,古老的何首烏傳說和美女蛇傳說同樣存活在當前,可以引起他神奇的遐想,帶給他驚險的刺激,讓他熱衷于尋找人形何首烏,理所當然地擔憂著做人之險并向往著擁有一盒飛蜈蚣。兒童對空間的變化十分敏感,他們常常主動創造空間的變化,以使自己擁有一個嶄新的天地。所以光滑的石井欄在兒童的眼中未嘗不是古老的城墻,而從上面跳下來也許正是一位英雄催馬揚鞭殺入敵陣。兒童還有著與成人相矛盾相沖突的價值觀,并且兒童的價值觀往往更接近于自然標準。比如為了找到吃了能成仙的人形何首烏,毀壞泥墻對兒童來說無疑是在所不惜的,但這卻可能成為成人要將他們送入學校接受教育進而養成合乎成人價值規范行為習慣的一個原因??傊?,在兒童自我中心的思維方式的觀照之下,他們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是奇妙而感性的,都勃發著本能的親切,散發著人性人情的光輝。

另一方面,兒童具有獨特的人生態度。成人往往認為未成年的兒童不諳世事,不懂得如何認識生活、面對生活、把握生活,這不免低估了兒童的生存能力??梢哉f正是因為感性沒有受到理性的遮蔽,兒童才更可能保持獨特而又健全的人生態度。他們質樸無華的童心和感性直覺的思維形式,更善于忠實地記錄生活的原生態內容。與成人相比,兒童視角中的人生與世界充滿了更多的詩意、美和快樂。在百草園里,有的只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童真游戲。這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游戲,便是兒童人生態度的精髓所在。兒童的這些獨特的人生態度,在百草園生活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作者童年時在這里的一切生活行為,實質上都是不受任何羈絆的完全意義上的游戲?;谶@些,我們完全可以認為,作者所描繪的百草園,事實上就是兒童文化的載體。

三味書屋的況味就完全不同了。三味書屋絕不是和百草園一樣是兒童的樂園,它是一所名副其實的“最嚴厲的書塾”,兒童在那里要受到規矩的束縛,自由是沒有的;但魯迅也沒有把書塾寫成兒童的囚牢,這不是他創作的本意。讀這篇作品,誰都會真切地感到,在那枯燥乏味的三味書屋里,卻有一股親切的氣氛流動其間,這就是兒童的稚趣。有三幅明麗的圖景,值得注意,一是“園戲圖”,書屋后面有一個小園,學生有時偷偷地從課堂里溜出來到里面玩耍。再就是“讀書圖”,師生都放開喉嚨讀,可讀到后來,學生的聲音漸漸地低下去,以至靜了下來,只有老師一個人在那兒搖頭晃腦大聲地朗讀著,這情景實在有趣極了。最后是“課嬉圖”,在課堂間隙,當先生獨自“讀書入神”之時,孩子們便調皮起來了。這三個充滿稚趣的圖景,和“最嚴厲的書塾”似乎有點不大相稱,反差很大,但這恰是透露了魯迅的創作意圖,于“嚴厲”的環境中,表現了兒童不可壓抑的天性和本能??傊?三味書屋的生活實質上可以概括為:在一定理念的指導和一定規則的約束下,按一定的時間安排,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實現一定的學習目標。這是傳統的學校文化所具有的典型特征,而且這種特征依然體現于今天的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我們從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之中,處處可見這種學校文化所特有的印跡,相對于作為兒童文化載體的百草園而言,三味書屋就是學校文化的載體。

二、百草園與三味書屋:兩種不同的文化沖突

魯迅先生所描繪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兩種不同文化氛圍下的生活狀況,清楚地表明兒童文化與學校文化是互相沖突的。事實上,當兒童在走進向往已久的學校大門之后,他們雖然明白學校生活會給他帶來許多前所未有的快樂,但他們也感覺到自己正開始失去自由。所以,童年魯迅以充滿留戀與無奈的感情發出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的嘆息。在進一步的三味書屋生活描寫中,這兩種文化的沖突仍隨處可見。當“我"急于想知道“怪哉”這蟲是怎么回事時,得到的回應卻是“不知道”和老師的怒色。因為“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只要讀書”。“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說。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好幾回了。”這種述說表面上看是兒童內心的自我解剖,究其內涵,卻仍是兩種文化沖突對兒童的傷害;三味書屋后的一個小園里雖也有折臘梅花、尋蟬蛻、喂螞蟻等兒童的樂趣,卻要屈從于老師的一聲大叫;而“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和用“荊川紙”蒙在小說上描繡像,也只能在“先生讀書入神”忽略了對孩子們的約束這樣的短暫時刻。文中“我”的迷惑和不理解,事實上就是兒童的自然人性格遇到學校理性文化規范后所呈現出的前所未有的內心不適應。就象走進三味書屋后的童年魯迅,即使再次回到百草園,也終究不會再去牽連不斷地拔出何首烏的根毀壞泥墻了。這就是學校文化與兒童文化的沖突及其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他們寶貴的自然本性被蒙昧了,代替它的是對規則的服從及服從規則后整體生命發展的扭曲變形。因此,怎樣處理好學校文化與兒童文化的這種沖突,使學校文化由兒童發展的約束力量變成推動力量或引導力量,成了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兩種文化沖突的啟示:保護天性、弘揚個性、完善人性

賞析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文化內涵,啟示正在于此。

(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絲毫沒有批判壽先生之意

1、從情感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前后兩部分的情感是一致的。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于1926年9月,當時魯迅已經46歲。而此時年輕的女學生許廣平走進了她的生活,兩人不久就碰撞出愛情的火花。面對這種感情,魯迅曾一度不安,但不久還是墜入熱戀的愛河。對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以往的分析和解讀中,恰恰忽視了這一個關鍵的地方,那就是,他又有一個特殊的隱含讀者——當時正與魯迅熱戀的許廣平。 聯系魯迅當時生活背景,我們不難分析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寫給自己摯愛的女人許廣平看的,是一個男人寫給自己戀人的絮語,是46歲的魯迅清理自己的人生歷程、消除內心苦悶的一種情感釋放與心靈慰籍的文字。文中的敘述情感是統一的,無論百草園生活和三味書屋生活,作者都是以一種愉快與詩意的語調,敘述自己小時侯讀書生涯的趣事,貫穿全文的是一種歡快、溫馨的情感。

2、從內容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壽鏡吾先生是持肯定態度的。 魯迅在文中寫道“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就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對照課文,先生的和藹方正,屋后的梅園,壽先生“不常用戒尺”,“不常有罰跪的規則”,連孔子的牌位也沒有, 這都讓人想起那個儒家的“仁”字。這些也從側面反映了他的寬厚和藹和開明以及魯迅對他的尊敬。 文中更令人感嘆的是壽鏡吾與學生一同讀書的情景: “先生自己也念書。后來,我們的聲音低下去了,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 ”;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出自清人劉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崗賦》引文中的聲浪號表聲音起伏,持續不斷“噫”、“嗬”指念書時加在句尾用來加強感情的聲音,意思是:拿著鐵如意,指揮比劃,瀟灑自如。用金杯喝酒,痛快淋漓,喝得很多而未醉。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壽鏡吾先生自甘淡泊的情感。他如醉如癡的情態是那么投入。從內容上看,誦讀而入醉的不是什么所謂情致高雅的正宗詩文,倒是那種充滿狂放情致的近代詩賦。從這里,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壽鏡吾先生潛心從事蒙學教育,遠離官場仕途,自甘淡泊的正直的知識分子的清白品格。一個被我們現代人認為滿腦子“綱常禮教”的人,在面對知識時,卻能放棄尊者的架子,與學生一同沉醉在知識的美好中。

《野草》解讀新探

(一)、《野草》特色:背景: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是其前期極有思想與藝術內蘊的作品,創作于1924年至1926年間,思想基本處在彷徨、過渡的發展時期。散文詩這一獨特文體形式恰當的承載了他此時內在的復雜情緒和矛盾狀態中的苦苦追索。此時新文化運動呈消散狀態,加之與周作人兄弟失和,魯迅深深的處在痛苦、孤獨和陰郁的境地。情感:時代的苦悶與私生活的苦悶糾結于一身,使魯迅的創作不再像吶喊時期那樣激昂,而流露出相對悲觀的調子。但是《野草》的基本精神特征卻是苦悶中求索、失望中抗爭、孤獨中前行?!兑安荨放c魯迅其他作品相比,其獨特處在于強烈的主觀性,是自我情緒的集中表現。其他樣式的作品如小說,其主觀性寓于客體呈現之內;雜文所針對的主要是文化現象與現實斗爭;回憶性散文則將童年的自己當做了另一個我,依然不是直接訴諸心靈的東西。只有《野草》,是“心事浩茫”的主觀心靈世界的集中表現。

《野草》表現了如下幾種傾向:

一、自我靈魂拷問中的猶疑與痛苦?!队暗母鎰e》以“彷徨于無地”為核心感受,是在黑暗與光明的歷史進程之間自我充滿疑惑的掙扎;《風箏》在近似散文的筆致下進行了內心的自責,“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

二、孤苦的自我價值認定中的決絕與感恩?!肚镆埂?、《雪》、《過客》、《這樣的戰士》等篇都帶有一種象征意味?!哆^客》尤其具有深刻而準確的涵蓋力,是魯迅此時精神意志的象征;《這樣的戰士》中對于身處其中的“無物之陣”進行了高度的抽象,充滿了心靈轉折時期的自我激勵。

三、向著內心理想對立面得厭惡與抗爭?!豆返鸟g詰》、《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表露對奴性的反感,戰斗的激情已在自我意識中上升為主導傾向。

《野草》總的特征是內斂的抒情傾向,它所表露的是靈魂的“真”與“深”,是對于“人”自身存在困境的自覺體驗與突圍。魯迅借鑒吸收并成功的運用了象征主義手法,取得了藝術表現手法探索上的極大成功?!兑安荨芬员憩F主題的不確定性,幾乎包含了魯迅情緒、性格甚至整個內心世界的各個側面,它更是啟蒙時期的文化批判者魯迅向啟蒙時期后的戰斗者轉折過渡階段的心靈史。這種不確定帶來了藝術表現上的豐富的可能性,從這一點來說,《野草》是恰逢其時產生的杰出藝術作品。早在一九二五年,魯迅就明確地告訴朋友,說他的哲學都包含在《野草》里。他的畢生摯友許壽裳也認為:“至于《野草》,可說是魯迅的哲學”,還說《野草》“內含哲理,用意深邃”。[11]由此可見,《野草》是一部哲理性很強的作品。

(二)《 野草》的生命哲學與象征藝術

一.《野草》的價值

薄薄的一本散文詩集《野草》,是魯迅先生送給中國新文學的一份厚重的禮物?!兑安荨吩谖膶W界始終被認為是魯迅創作中一部最美的作品。它有如《吶喊》、《彷徨》那些敘事書寫作品所沒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它在整體上有一種難以破解而又可以永遠引人沉思的藝術美的魅力。對《野草》從20世紀二十年代最初產生的零散浮泛的感言,到20世紀

八、九十年代的眾說紛紜的理論詮釋,人們都可以做言無不盡的論說,而又覺得言猶未盡。一些難懂的晦澀篇章和抒情的意象、語言,至今很難做出無可辯駁的解釋。但有一點卻是大家公認的:到現在很難有人敢言,我已經把一本《野草》都說清楚了??梢赃@樣說,《野草》已經成為魯迅全部文學創作中留給后人的一個世紀性的“文學猜想”。

二.《野草》的生命哲學。

《野草》區別于魯迅其他創作的一個最大的特征,是它隱藏的深邃的哲理性與傳達的象征性。不滿足于當時一般閑話或抒情性美文來傳情達意,而將從現實和人生經驗中體悟的生命哲學賦予一種美的形式,創造一種特異的“獨語”式的抒情散文,是魯迅先生寫作《野草》時的一個非常自覺的追求,這里先講哲學性。

魯迅曾說,“他的哲學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了。由此,魯迅自己是毫不遮蔽他對于《野草》生命哲學承載的創作追求與傳達意圖的。

因為大都是針對不同緣由而各自獨立寫成的“小感觸”,寫作時間又拉得比較長,就很難說有一個什么統一不變的內涵,可以成為籠罩全書支配性的命題,比較大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韌性戰斗的哲學,反抗絕望的哲學,向麻木復仇的哲學和愛憎與寬容的哲學等等

,這些生命哲學,都是屬于獨特的個人精神的開掘與顯現,它構成了《野草》中魯迅作為一個孤軍奮戰的啟蒙思想家的豐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韌性戰斗的哲學,主要是指對于舊的社會制度與黑暗勢力,對人和人性摧殘壓迫所采取的生命選擇和心理姿態?;趯Ω母镏袊鐣D難的深刻了解,對于五四以后青年抗爭黑暗勢力過分樂觀和急躁的觀察,魯迅以一個啟蒙者獨有的清醒,提出堅持長期作戰的韌性哲學。他說他佩服天津青皮的“無賴精神”。他主張同敵人戰斗中,要堅持“壕塹戰”,盡量減少流血和犧牲,他告訴人們:“正無須乎震駭一時的犧牲,不如深沉韌性的戰斗。”《野草》第一篇〈秋夜〉暗示的就是這個思想。

《過客》中,具有這種韌性戰斗精神的棗樹,變成了一個倔強的拔涉者的動人形象。對于過客的形象,在他心里已醞釀了十余年的時間,用短小話劇形式寫的《過客》,一致公認是《野草》的壓卷之作,這里包含了魯迅自辛亥革命以來,所經歷所積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峻的人生哲學的思考。在寫完《過客》的兩個月后,魯迅在一篇文章里說:“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東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著我自以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淵、荊棘、峽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負責。”

《這樣的戰士》、《淡淡的血痕中》,或是“有感于文人學士們幫助軍閥而作”,或是憤慨于“段祺瑞政府槍擊徒手民眾”的聲音,也都能在具體現實斗爭事件的關注與介入中,進行詩性的想象與升華,抒發和贊美了一種永無休止、永遠舉起投槍的生命哲學。

第二個講和這種哲學相聯系,反抗絕望的哲學,韌性戰斗是魯迅面對那樣一種舊的勢力,舊的世界的時候,產生的一種生命哲學。反抗絕望的哲學就是他進入自己內心世界的這種開掘思考的時候,就是反抗絕望。所謂反抗絕望,并不是一個封閉世界的孤獨自我精神煎熬和咀嚼,而是堅決進行叛逆抗爭中感受寂寞感受孤獨時候,那種靈魂自我抗爭,自我反思。

《影的告別》,影子對形,對一個人的形訴說自己前來告別的原因。這本來就帶著一種虛無的觀念,整個這篇散文是講自己內心世界的那樣一種虛無絕望,而本身自己又有一種抗爭這樣虛無絕望的思想,這樣的矛盾狀態。他用自己的沉默,向虛無黑暗做最后的悲壯的抗爭。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所以是一種反抗絕望的一種追求。

復仇的哲學。這是魯迅出于改造國民精神,而對于麻木群眾的一種憤激和批判情緒的升華和概括。對那種麻木的庸眾復仇,第一是對社會,黑暗的社會。第二點是對內心,復仇是對麻木的群眾,庸眾。這里邊《野草》里邊突出有兩篇,叫《復仇》,《復仇其二》。第一篇的目的是憎惡社會上旁觀者之多,后者呢是有感于先覺者與群眾之間那種可悲的隔閡。就是傳達的那種復仇的哲學。

三.《野草》的象征藝術

象征主義的特點就是它有一種多意性。有一篇散文詩《頹敗線的顫動》,里面寫了“我”的兩段夢:第一個夢,是一個年輕的媽媽怎樣忍著羞辱與痛苦,靠出賣自己的肉體養活自己兩歲的女孩。媽媽看著女孩,欣慰于今天會有燒餅給自己的女兒吃了。她同時卻為自己付出的代價時而“無可告訴地一看著破舊的屋頂以上的天空”。“我”被沉重的空中的旋渦呻吟著壓醒了。“我”在一間緊閉的小屋里接著再續著殘夢,但這已經是隔許多年以后了,屋的內外已經這樣整齊,里面是一對青年夫妻,一群小孩子,他們都怨恨鄙夷地對著一個垂老的女人。男的氣忿地說:“我們沒有臉見人,就是因為你,你還以為養大了她,其實正是害了她。倒不如小時候餓死的好!”女的說:“使我委曲一世的就是你”,還指著孩子們說:“還要帶累他們哩!”。最小的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玩著一片干蘆葦葉,這時便向空中一揮,大聲說道:“殺”,那個垂老的女人,口角痙攣,登時一怔,接著,冷靜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來,邁步在深夜中走出,遺棄了背后一切的冷罵和毒笑。

比較流行的觀點,如李何林所說,這是一篇現實主義的散文詩,同《祝?!分邢榱稚┮粯?,它的旨意,是在描寫中國下層社會婦女命運的悲哀。我在重讀中發現,這是一篇典型的象征主義的散文詩。這個故事在一定的氛圍中展開了一個多義性的象征世界。作者對于忘恩負義這種人類丑惡道德行為的憤激批判與復仇,才是這篇象征散文詩的最核心的意旨所在。

《野草》中的24篇作品,并不能說都是象征主義作品。但就其大多數來講,就其整體藝術追求而言,它是一部運用象征主義方法創造的杰作。這種象征主義方法,主要通過以下形式體現:第一,通過象征性的自然景物的意象和氛圍,構成象征世界、暗示作者的思想和情緒。如《秋夜》、《雪》、《臘葉》等;第二,通過編造幻想中的真實與想象糾纏的故事,構成象征的世界,傳達自己的思想和哲學,如《求乞者》、《復仇》、《復仇(其二)》、《好的故事》、《過客》等;第三,完全用非?;恼Q的現實中不可能發生或存在的“故事”,傳達或暗示自己的旨意,如《影的告別》、《死火》、《狗的駁詰》、《失掉的好地獄》、《墓碣文》、《死后》等,這一部分作品由于過分怪異和晦澀,往往難以弄懂。

魯迅很早就接觸過西方象征主義文學思潮。2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學等院校講課,又講過并翻譯了日本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征》,里面就介紹和提倡廣義上的象征主義。魯迅還接受了波特萊爾、屠格涅夫的一些象征主義散文詩的影響。80年代初發現了他在1919年發表的一組小散文詩,可以說在五四新文學發生時期,魯迅創造新的現代散文詩的文體意識,是非常自覺的。魯迅自覺而不留痕跡地借鑒西方散文詩的藝術方法,吸收中國寓言或短小散文傳統的營養,不僅使他的這本薄薄的《野草》,成為中國現代散文詩的開山性的珍貴果實,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個藝術珍品,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現代象征主義散文詩中一座難以超越的喜瑪拉雅山峰。

《雪》的解讀

魯迅的散文創作即寫作《野草》與《朝花夕拾》的1924年至1926年間,都是他個人生命面臨疾病與死亡的威脅,心境最為“蕪雜”、陰暗、寂寞的時刻,產生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的心理與情緒的需求,要用“愛”的呼喚來醫治心靈的創傷,平息內心的痛苦。我們結合原文,再回味《雪》的前三段寫滋潤美艷的江南的雪,情趣盎然的雪地塑羅漢,原來是作者這種“愛”的、如夢幻般溫馨可人的需要被撫慰的心理與情緒的需求。但魯迅畢竟是魯迅,面對肅殺的、凜冽的、孤獨的、無人理解的現實,他作著更為冷峻的思考,并像朔方的雪一樣,“蓬勃地奮飛”,“旋轉而升騰”,以達到個體生命的升華與超越。

相比江南的雪,作者明顯偏愛“朔方的雪”,可為什么花大量的筆墨寫“江南的雪”,甚至于用兩個小節寫塑雪羅漢的情景?這不僅僅是“對故鄉的深情懷念與熱情贊美”和“對童年生活美好的回憶”,更是作者療治創傷心理與情緒的需求。王蒙認為《雪》是魯迅作品中少有的溫情之作?!兑安荨分薪^大多數作品的氣氛和基調或是陰冷、或是激憤、或是悲觀、或是絕望,而《雪》卻給人一種珍貴的暖意和亮色。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魯迅精神世界中那少以示人的一面。魯迅在《雪》中塑造了兩個形象: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使我們聯想起兩種性格:童年和青春的美艷與脆弱,戰士和公民的堅強與孤獨;敷染了兩類美學色調:玫瑰的和斑駁的,親切的和嚴峻的,鮮活的、深重的、怡悅的和粗獷的、溫馨的、悲壯的……由此,我們可以大概地得知:“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是人生意義上和美學意義上的兩種象征。比如文中說魯迅雖懷念童年和青春的美麗,但也沉重地感覺到、清醒地懂得:童年和青春雖然美麗多姿,卻也有它軟弱、不定、短暫的一面,“童年和青春是要長大的,長大了就要變化,也應該變化,魯迅是最不喜歡老了還要裝小孩的老菜子的”。文中如粉如沙決不粘連燦燦生光旋旋升騰的“朔方的雪”,也如《秋夜》中的“棗樹”一樣,可看作是當時魯迅的自我象征。“孤獨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這些都該是魯迅有意無意中的自我定性吧,那是經歷大磨難之后的堅定和從容,那是經過苦痛洗禮之后的成熟和驕傲,那是一種美麗而高貴的人生境界。

如《雪》開頭寫“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 魯迅把“朔方的雪”稱作“死掉的雨”,稱作“雨的精魂”,恰恰是為了凸現朔方雪的獨立“精神”與“靈魂”,這也正是文本所散發的人生的一種靈魂奔放無畏、精神超邁獨立的境界。再讀“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此葡蛲?,看似贊美,卻透著一股“夢終要做醒”的清醒。

例如網上一個叫錢小明的教師從《雪》中讀到了三種人生:“暖國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象征著三種人生——“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讓“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是自己應該感到“不幸”而又不一定不幸的人生;“滋潤美艷之至”,是如小丑般媚俗而受寵,卻終究因沒有靈魂而成為匆匆“過客”的人生;“蓬勃地奮飛”“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是永遠獨立獨行卻必須忍受“孤獨”的人生。

《風箏》解讀

我想說的一點是:魯迅在文中批判了中國人善于忘卻的國民劣根性。對于這一點,魯迅表現的很含蓄,不細細品味,是很難覺察到的。

《風箏》——在故事、細節、景物中表述自己的內疚與悲哀

(一) 故事——敘述自己的內疚

《風箏》的故事很簡單,它敘述的是“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帶給“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經歷。作品中的“我”向來不愛放風箏,甚至不準喜愛風箏的小弟弟放,還把他苦心孤詣做好的風箏粗暴的毀掉。多年后因偶爾讀到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這事忽然出現在記憶中。而當“我”向小弟弟祈求寬恕的時候,小弟弟卻什么也記不得了。

從這件小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痛苦和沉重,因為這件事是如此強烈的吞噬著“我”的心靈,因為“我”毀掉的不僅僅是一只風箏,而是一顆稚嫩的心靈,扼殺的是童真。作者在文中把這種行為稱之為“精神的虐殺”,這是非常深刻的自我反省。而這使“我”心頭更加的沉重的是當“我”渴望得到補救時,但弟弟卻全然忘卻。

(二) 細節——再現昔日情景

在這篇散文中有這樣兩個經典的細節:

“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

“很驚惶地站起來,失了色瑟縮著。……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折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

仔細品讀這兩個有對比意義細節描寫,就可以發現作者這樣寫的深意。第一個細節描寫的是弟弟對風箏的喜愛:“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驚呼”、“跳躍”,這些都只是他看別人的風箏的表現,可以想像如果他擁有自己的風箏會是怎樣的喜悅呢?第二個細節描寫是“我”對弟弟最喜愛的風箏的毀滅:一個“折”字,一個“擲”字,一個“踏”字,傳神地寫出了“我”的一連串動作,十分形象地表現出了“我”的盛怒和狂暴,“我”的“傲然”與他的“絕望”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也就不難想像出當我毀壞他“苦心孤詣”的制作的風箏之后,對他會是怎樣的打擊?從這里我們就不難感受到細節的真正魅力。

(三) 景物——深沉情感的依附

景物描寫在這篇散文中既是深沉情感的依附,在文中又起到了線索的作用,在文章的開頭、文中、結尾分別有三處典型的景物描寫:

“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在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

“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在這里,景物描寫的目的不只是景物本身,而是在借景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文章從在北京看風箏寫起,由眼前景回憶起兒時江南放風箏的境況。而寫北京的冬季

①這篇散文中,,有游戲之于兒童的意義,,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有魯迅的自省精神②文章說的是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戲之于兒童的意義,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對于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③有魯迅的兄弟之情,從手足之情上看,當年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為小兄弟有出息,那種恨,是恨鐵不成鋼。一旦明白自己錯了,雖是幾十年前的往事,雖為兄長,也要討小兄弟寬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④從游戲的意義上看,“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游戲實在出于兒童天性,游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游戲,無異于虐殺兒童天性。魯迅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主張,認識到中國舊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國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后的偏見,愿兒童精神從此不受壓制,從此能夠健康成長。 ⑤從魯迅的自省精神看,魯迅是嚴于解剖自己的,嚴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絲不茍,知錯必改,鄭重其事,這種精神非??少F。

⑥從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這種現象上看,魯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腳在這一點上,留下無盡的悲哀和發人深思的問號。小兄弟為什么全然忘卻?原來他偷做風箏,自己也并不認為正當,以為兄長該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懷。

①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初讀后,可以感知魯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傳統觀念有落后的一面。但是魯迅先生可貴的是,一旦接受科學思想,是知錯必改的,魯迅先生充滿了自省精神。魯迅又感嘆被虐殺者的健忘和毫不抗爭,在他看來,這正是虐殺者之所以能夠肆意虐殺的原因。 ②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怎樣理解?

“我”過去認為,放風箏“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作為兄長,嚴格管束弟弟,原是為弟弟有出息,現在反思起來,當年為落后觀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徑實在是“精神虐殺”的行為。從這一幕里,我們可以看出魯迅童年時代長幼之間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論長幼,論力氣,他是敵不過我的”,可見作為兄長的粗暴行徑是以暴力為基礎的。魯迅把自己寫得很粗暴,字里行間深含自我譴責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長不許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風箏,被兄長發現,驚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風箏被兄長踐踏,也毫無抗爭的意思,除了絕望,沒有一句抗辯的話。 ③“我”懂得游戲的意義后,心情沉重,總想補過,這說明什么? 魯迅一旦接觸科學思想,就認識錯誤,設法補過,并不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也不因為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為時間相隔久遠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見他是多么嚴厲地解剖自己,他的為人是多么嚴肅認真。

④“我”討弟弟的寬恕,弟弟全然忘記了,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著”? “我”討弟弟的寬恕,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輕松,只得沉重著,這又翻出一層意思。被虐殺者并不認為被虐殺,把兄長的行徑視為合情合理,做風箏要偷著做,正說明自己也不認為游戲是“正當”的,一旦被兄長發現,自認該罰。被虐殺者的麻木使虐殺者可以恣意妄為,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魯迅只覺得這世界一片肅殺和寒威。

⑤“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怎么說春天“久經逝去”?為什么又說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蕩漾了?

這里所說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故鄉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看見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想到故鄉風箏時節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⑥看到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為什么說是“不幸”?

魯迅散文解讀范文第4篇

一、 簡筆傳神的語言風格

“中國現代小說在魯迅手中開始,在魯迅手中成熟”固然是一個奇跡,中國現代白話文學語言在魯迅手中開始,在魯迅手中成熟則是一個更大的奇跡。

魯迅是新文學運動以來第一個用白話寫小說的。他主張:“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他的小說的語言具有文約意深、簡筆傳神的風格。具體來說,有以下三點特色。

(一)錘煉字句,準確、精煉。例如《藥》中寫:“華大媽在枕頭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錢,交給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裝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這一段話用了“掏”、“掏出”、“交給”、“抖抖的”、“裝入”、“按了兩下”等動詞和形容詞,形象地描寫勤勞儉樸的華老栓夫婦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血汗錢,要拿去買人血饅頭治兒子的癆病時小心謹慎地沉重心情。

(二)聯辭結采,出神入化。魯迅運用比喻、借代、對比、排比和反復等修辭手法,使作品出神入化,耐人尋味。

1.比喻:如《藥》中寫:“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后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用提著頸子的鴨來比喻人們踮著腳伸著頭,擁擠在刑場周圍看斬首的情形,反映了他們愚昧、麻木。比喻新奇、貼切。

2.借代:如《孔乙已》中寫:“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喝。”用“短衣幫”指代窮苦的人,用“穿長衫的”指代當時有錢的上層分子。用不同的衣衫代替不同的人們,發人深思。

3.對比:如《故鄉》中寫閏土少年形象是“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項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二十年后的閏土形象是“他頭上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采用對比手法描寫閏土的少年和二十年后變成一個“木偶”人,表現了魯迅對閏土的無限同情。

4.反復:如《孔乙己》中第

三、第四和第六節有:“才可以笑幾聲”、“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反復了三次,說明孔乙己在人們的心目中只是一個笑料。還有掌柜講:“還欠十九個錢呢!”“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等四次反復,說明掌柜不關心孔乙已的死活,只關心孔乙己“欠十九個錢”,表現孔乙己的可悲命運。

5.排比:如《傷逝》中有幾處排隊比句式:五個“這樣的”、二個“我憎惡”、三個“我要”,表現涓生傾吐對子君的思念和悲傷的心情,抒情色彩很濃。

(三)標題簡潔,高度概括。例如《傷逝》可以理解為“傷悼死去的子君”,也可以解釋為“傷懷流逝的時光和逝去的子君”?!端帯?,不是治病的藥方,是由革命烈士的血染的饅頭作“藥”治癆病,含義深長?!豆适滦戮帯钒似臉祟}是《補天》、《奔月》、《鑄劍》、《起死》、《非攻》、《理水》、《采薇》、《出關》,其中《補天》原名《不周山》,《鑄劍》原名《眉間尺》,改后的標題更能表達作品的主題思想?!堆a天》寄托作者造就新人、補天救民的宏愿,《鑄劍》表現作者鑄劍報仇的戰斗精神。

二、以顯示個性為準則的小說結構形式

魯迅小說不以故事情節的曲折離奇取勝,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個性著稱。他的小說結構以顯示人物個性為準則,結構形式豐富多彩。魯迅小說的結構形式主要有:

(一)單一線索結構。以一個中心線索貫串整個故事情節。如《一件小事》分撞車前和撞車后來寫,結構分明?!渡鐟颉窂目磻蚯皩懙娇磻蚝?,按時間順序組織結構?!缎腋5募彝ァ钒亚嗄曜骷业臉嬎寂c現實的紛擾交叉起來寫,反映了知識分子的困難處境?!斗试怼穱@著“把皂”與孝女的關系展開故事情節,巧妙地揭穿了四銘的假道學面目。

(二)兩條線索結構??梢灾骶€和副線出現,也可以明線和暗線出現?!豆枢l》主線寫“我”,副線寫閏土;同時又以對比的方法來組織故事情節。通過二十年前天真活潑的看西瓜的小閏土與二十年后凄苦的閏土形象的對比,反映了封建社會農民窮困的生活現實;二十年前閏土喊“我”為迅哥,親密無間,二十年后閏土叫“我”為“老爺”,前后稱呼的對比,突出了階級的存在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還通過宏兒與水生的關系、兒時的“我”與少年閏土關系的對比,表現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追求?!端帯酚忻骶€和暗線兩條線索,明線是華老栓買人血饅頭給小栓治癆病,暗線是革命者夏瑜被統治者殘殺,兩條線索通過人血饅頭貫串成一個故事情節。這樣明暗線的情節結構是很巧妙的,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截取生活片斷結構。這是通過幾個典型事件來表現人物的寫法?!犊滓壹骸穼儆诳v向片斷型結構,按先后順序寫孔乙己幾次到咸亨酒店的情景?!栋正傳》從總體看是縱向片斷型結構,但其局部寫“優勝紀略”、“戀愛的悲劇”、“生計問題”、“從中興到末路”、“革命”“不準革命”和“大團圓”,寫阿Q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是橫向片斷型結構。

(四)采用倒敘和補敘的筆法。先寫結局,然后補敘、追憶人物的悲劇過程。如《祝?!?,先寫祥林嫂之死,然后補敘她悲劇的一生?!秱拧窂匿干峄貢^、追悔子君之死寫起,然后回憶他和子君認識、相愛、同居、分離、子君死亡的悲劇過程。

(五)按事物的內在邏輯關系來組織情節結構?!犊袢巳沼洝吠ㄆ际菍懣袢说牟B心理,但可以從中理出一條線索??袢藦臍v史上研究,發現字縫里是“吃人”;而且看現實社會是人吃人的社會,看出吃人者的虛偽手法;最后,狂人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呼吁大家都來推翻這人吃人的社會。這篇小說層次分明,邏輯性很強。

(六)采取側面烘托與正面描寫相結合、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手法安排小說的結構?!独硭返谝还潓懍F實文化山上的學者議論到底有沒有禹這個人;第二節寫紳士和學者恭迎大禹;第三節寫大禹治水的英雄形象。寫文化山上的學者和水利考察大員的腐敗,從反面烘托了大禹的一心為公,同時把歷史和現實結合起來,組成渾然一體的結構。

茅盾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評價魯迅小說的結構形式時說:“在中國新文壇上,魯迅常常是創造‘新形式’的先鋒;《吶喊》里的十多篇小說幾乎一篇有一篇的形式,而這些新形式又莫不給青年作家以極大的影響,必然有多數人跟上去試驗。”

三、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

魯迅小說中,有些篇章是以農民為題材的。這些作品描寫了二十世紀初中國農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們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掙扎,塑造了許多真實的農民形象甚至馳名世界的典型。在這長長的農民形象的畫廊中,有以精神勝利法著名的阿 Q ,有懷著恐懼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強潑辣的愛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有背負著生活重擔,憂郁的閏土。對他們的描寫,魯迅多是擷取他們生活中的一個斷片,或所謂“半生事跡”,或是從童年寫起,直到二三十年后的種種切切。這樣人們也就可以從他們身上更清楚地看到一個時代農民生活的歷史,看到魯迅對造成他們災難的社會根源的探索。我們不知道阿 Q 童年是怎樣生活過來的,但閏土少年時代的生活風貌,卻被寫的生動具體,有生有色。他是那么智慧、勇敢,心胸開朗,說起海邊農村的事來,無論是田里看瓜、刺猹或海灘上捉跳魚、揀貝殼,無不滔滔不絕,娓娓動聽。從《故鄉》里這個活躍在瓜田海灘上,健壯、活潑,見多識廣,口齒伶俐的閏土,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社戲》中搖著航船生氣勃勃,敢于闖蕩的雙喜、阿發、桂生„„,這群農民的孩子和閏土一樣,雖然小小的年紀,卻都有適應農村生活的本領,他們除了放牛、撐船、釣蝦外,“沒有一個不會鳧水的,而兩三個還是弄潮好手”。勞動生活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大自然廣闊的天地豐富了他們的智慧,而且他們都有著勞動人民傳統的淳樸、厚道和熱情。長年生活在這偏僻的海邊小村上的農民,十之有九都不識字,不懂得那么多的圣賢經傳。小朋友們在一起玩樂,雖然年紀相仿,“但論起行輩至少來,卻至少是叔子,有幾個還是太公,一村老老小小,也絕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倆個詞來”。村里的農民們,都是慷慨好客,友愛熱情,一家有客人,都是大家的小朋友們在田野里放牛、釣蝦,釣的蝦都是小客人。這些農民的孩子,千方百計地勸說大人,讓他們搖著船帶小客人去看戲,并盡心地照料途中的安全??磻蚧貋淼暮匠讨?,偷羅漢豆吃是《社戲》最引人興趣的場面。因為煮豆是要請客吃的,所以阿發興奮地說:“偷我們的吧,我們的大得多呢”。這樣淳樸、厚道的思想,在“人不為已,天誅地滅”地舊社會里,象一粒光明的火種,使人心明眼亮,看到生活地未來和希望。 主要農民形象有阿Q(《阿Q正傳》)、祥林嫂(《祝?!?、單四嫂子(《明天》)、愛姑(《離婚》)、七斤(《風波》)、閏土(《故鄉》)等。 魯迅的小說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義的罪惡,描寫了知識分子的命運,并對他們的前進道路進行探索。所以孔乙己、陳士成的人生悲劇都是封建制度走向崩潰時期的歷史悲劇,因為科舉制度是依附于封建制度的,封建制度一崩潰,走科舉之路的知識分子就必然會有“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悲劇。魯迅不選科場上的得意者丁舉人做主角,而讓窮困潦倒的孔乙己們做主角,就反映了他對這一時期知識分子歷史命運的認識,魯迅正是要通過這一類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告訴人們:隨著封建社會走向歷史行程的末尾,曾經給廣大中下層知識分子帶來過希望的科舉之路,早以成了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如果說《吶喊》中的孔乙己和陳士成,作者是含著眼淚為他們送葬的話,那么《彷徨》中的四銘和高而礎,作者是毫不憐惜自己的憎惡和諷刺,竭力詛咒他們的死亡。不論四銘、高而礎或者他們那伙狐群狗黨,表面上都是道貌岸然,滿腹經綸的正人君子,但骨子里卻荒淫無恥,庸碌無為。他們仇恨一切新事物,瘋狂咒罵“五四”新文化,口口聲聲要“挽頹風”“存國粹”,作者用漫畫式的手法,揭穿這伙“做戲的虛無黨”的齷齪本性。對這類封建衛道者的有力鞭撻,是同文化界階級關系的新變化相適應的,在五四運動高潮時,統一戰線中的右翼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以胡適為代表就已經開始了反馬克思主義的活動。隨著革命斗爭的深入,統一戰線內部的分歧逐漸發展成為分裂,在這次分裂中,魯迅一方面在深入地思索和探求,一方面繼續著“五四”前期的戰斗,向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封建軍閥和他們的奴才展開了規模巨大的斗爭。主要知識分子形象有狂人(《狂人日記》)、呂緯甫(《在酒樓上》)、魏連殳(《孤獨者》)、涓生、子君(《傷逝》)、陳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銘(《肥皂》)、高爾礎(《高老夫子》)等。

四、從容的敘事方式

敘事是小說最重要的表達方式,而敘事方式的特點則是小說作者個人風格的最直接的彰顯。作為一位在理論上完成《中國小說史略》,實踐上以30多部中短篇小說垂范的小說家,魯迅在小說敘事方式上不斷探索、創新,從而形成極具個性特征的敘事風格。準確把握魯迅小說敘事方式的特點,對于我們實施魯迅小說的教學,無疑有著重要的實際指導意義。魯迅小說敘事方式主要具備簡潔、冷峻、從容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 簡潔。

簡潔體現小說家敘事時信息呈現的高效。魯迅繼承中國文學語約意豐的傳統,在有限的篇幅里多角度多層次呈現豐富的信息,表達深厚的情感,傳達深刻的思想。其小說文字的投放量與呈現的信息基本成反比,顯示出同時代及后世小說家難以企及的經濟和高效率。他一生雖然沒有完成一部長篇小說,留存的三十多部中、短篇小說,就承載的信息量而言,大多可視作長篇巨制的濃縮。為臻此效率,魯迅的敘事力求簡潔,在內容的剪裁、文字的刪削、敘述角度的精選、結構的安設等方面殫精竭慮、慘淡經營。他的小說多采用第一人稱作為敘述視角,有意識地“簡化”旁觀者對當事人行為的反應?!蹲8!酚纱硕兂梢粋€“我”所知道的苦女人的故事,《孔乙己》記錄的是一個酒店伙計眼中的落魄讀書人的遭遇?!端帯凡捎秒p線結構,讓夏瑜的革命活動與華老栓一家的瑣碎生活構成對比,在突出主旨的同時,省卻了不少的篇幅。否則,茶客談話中的夏瑜獄中生活,改為正面描寫,既費筆墨,又不能見出當時民眾對夏瑜事跡的反應。至于魯迅通過詞語的推敲打磨造就的“簡潔”,教學中可沿襲古典詩詞的“煉字”傳統。杜甫《兵車行》“牽衣頓足攔道哭”七個字,寫了四種動作,表達三種情感。魯迅小說中敘事詞語的簡潔,也在追攀這樣的高度?!犊滓壹骸防锉憩F孔乙己為“回敬”別人對自己的奚落而“排出九文大錢”,被打殘后的“摸出四文大錢”;《藥》里面華老栓在裝錢的衣袋外反復“按一按”,康大叔“抓過洋錢”后還要“捏一捏”;„„凡此種種語詞的選用,都可看出魯迅對文字最大表現力的有意追求。在教學魯迅小說時,應當留意這種有些“刻意”的追求。

(二) 冷峻。

冷峻指的是小說家敘事時情感表達的高度節制。簡潔的外在標志是文字的投放量,而冷峻的標尺是情感投入的深度。小說家的情感越深厚,其敘事越能收斂情感的偏向或外溢。魯迅小說敘事的冷峻,是對中國文學似淡實濃外癯內腴傳統的繼承和光大。在教學中,我們尤其要扣緊魯迅作品里那些貌似無情實有情的文段和句子?!蹲8!分杏羞@樣一段對話,是“我”問四叔家的短工祥林嫂“怎么死的”,結果短工這樣回答:

“怎么死的?——還不是窮死的?”

這就是典型的“冷峻”!反問里蘊涵著短工的憤苦和無奈。讀者正是從這樣的“無情”處感受到“有情”。

《藥》里面當茶客們談完夏瑜的獄中生活,為華老栓、華小栓的“好運氣”進行廉價恭維時,魯迅寫道:“小栓也趁著熱鬧,拼命咳嗽。”這句話真是“陰冷”到讀者的心里,激出卻是作者對普通民眾“哀其不幸”的一腔熱血!

(三) 從容。

從容體現的是小說家在敘事過程中對觀點傳達的隱藏能力。中國古典小說由于與說唱表演的密切關系,好議論,愛說教。在故事的敘述過程中,作者總是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急于對故事人物的言行進行評判,急于按照作者的意愿去決定人物的命運和故事的走向。魯迅的小說創作在技巧上有一個走向“圓熟”的過程,其中就包含了其敘事方式漸趨從容的自覺追求。他對《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議論成份較多、創作意圖較明顯的作品都做過反思,《藥》、《孔乙己》以及收入于《故事新編》里的一些作品的敘事方式,其從容的特點已能顯現。倍受關注的《藥》結尾寫到的夏瑜母親、華小栓母親見到一只烏鴉的情節設置,作者似信手寫來,不作一語雌黃,卻讓讀者搜腸刮肚勞神焦思去尋求作者的用意。有人說是為了渲染墳地荒涼,有人說意在揭示迷信的破產,還有人說烏鴉是孝鳥,此時出現在墳場,可加重老年喪子的悲劇性,„„這些見解的出現,正是“從容”的敘事方式帶來的“碩果”。

同樣,在《孔乙己》的結尾作者沒有明確直白地交代孔乙己的結局,而是不厭其煩地敘述掌柜在年關、第二年的端午、中秋、再到年關對孔乙己所欠十九個錢的態度,末了加上一句著名的“我到現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說明作者在敘事時充分注意到人物命運與自身性格發展邏輯之間的關系。

五、排除了悲觀、痛感的悲劇美

從某種意義上說,小說就是寫在紙上的人生戲劇。人生戲劇的兩大類型,是悲劇與喜劇。魯迅的小說兼有這兩種類型。悲劇題材在魯迅小說中占有的比重,是人們有目共睹的?!端帯?、《明天》、《白光》、《祝?!?、《在酒樓上》、《長明燈》、《孤獨者》、《傷逝》,等等,都是悲劇性的故事。它們示人以悲,卻又感人以美;它們是哀痛的藝術之花。

(一)由于魯迅從事文學活動的目的是“改革國民性”,所以他的小說創作,大抵不是以偉大的英雄人物,而是以有弱點的普通人物為對象的。魯迅筆下的悲劇,幾乎都是普通人物的悲劇。

在新年“祝福”聲中死去的祥林嫂,是地主家普通的女傭;在未莊“革命”之日冤哉枉死的阿Q,是農村中普通的雇農;在“孽風和毒焰”中悲慘毀滅的子君,是普通的知識婦女;等等。他們的身上有太多的弱點,冷酷的人生難以容許他們存在。所以,這一類小說的悲劇美,主要地不是由悲劇人物本身的精神美點,而是由作者的美學評價中體現出來的。

(二)由于悲劇人物大抵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而魯迅又從“改革國民性”目的出發,對之采取善意批評的態度;所以,魯迅的某些悲劇小說往往夾帶有喜劇因素。 《孔乙己》、《阿Q正傳》這幾篇小說,乃是悲喜劇交融的邊緣題材。小說中的孔乙己和阿Q,本來是喜劇性的人物;但他們無法掙脫社會的桎梏,不得不走向悲劇的毀滅。因此,我們對他們發出的是“含淚的微笑”,悲劇的美感中摻進了喜劇的美感。

(三)魯迅在“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時,掌握著審美閾內的分寸感。

他小心地避開了那些兇殘的、流血的,引起人痛感的場面,代之以折光后的含蓄的形象。無論是阿Q與祥林嫂的死亡,他都這樣做了。比較明顯的是《藥》里面革命者夏瑜的被斬,作者雖然竭力去渲染氛圍,但卻不去正面描畫悲慘的瞬間。夏瑜的就義,是通過華老栓與劊子手康大叔“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細節來交代的。于是,排除了“恐怖”的悲劇美,反而增強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魯迅的悲劇小說,多數也是與悲觀主義絕緣的。

在他早期寫的《藥》中,雖然有著他自己的“安特萊夫式的陰冷”,但夏瑜墓上的花環,從墓上飛走的烏鴉,還是杳冥中希望的象征?!豆枢l》的收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思想;月光下的路在向前伸延,作者把宏兒、水生托付給未來?!堕L明燈》中的放火者,盡管被永遠地囚禁了,但結末卻是孩子們呼應的歌聲:“„„火火火,點心吃一些,戲文唱一出。”《孤獨者》中的魏連殳,死后“含著冰冷的微笑”,它使人聯想到一匹嗥叫的“受傷的狼”,“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我們還要看到,《傷逝》并非單純地“傷逝”;一切都逝去之后,涓生畢竟喊出了這樣的聲音:“我活著。我總得向著新的生路跨出去„„”。由此可見,在魯迅的悲劇小說中,反抗的音響是一篇比一篇強了。“文學是戰斗的!”魯迅的詩神不是悲哀的安琪兒,而是“舉起了投槍”的戰士。所以,魯迅創造的悲劇美,最后就化為執著人生的、戰斗的激情。

六、寫實手法與象征藝術的成功結合

魯迅的小說不以奇巧的情節驚人,卻以高度的真實感人。他說:“蓋敘述皆存本真,聞見悉所親歷,正因寫實,轉成新鮮。”他號召:“真誠地、深入地、大膽地看取人生并且寫出他的血和肉來”,創造“真的新文藝”。他的小說善用寫實手法,生動地描寫人物的富有特征的言語和行動,刻畫人物的精神狀態。

魯迅主張真實,善用白描手法,但不排斥象征藝術。他采用寫實手法與象征藝術相結合,熔鑄出豐富多彩的形象。他翻譯《域外小說集》時期,魯迅對安特來夫“調和象征主義和寫實主義”的小說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翻譯的《謾》和《默》,寫實帶有了象征意味,大大強化了表現的力度和深度。魯迅把寫實手法與象征藝術融會貫通,相輔相成,尋求寫實中的超越和真實中的深刻,使作品更具有藝術感染力。

《狂人日記》就是寫實與象征的產物。魯迅在1918年8月20日致許壽裳的信中談到《狂人日記》的成因:“„„偶閱《通鑒》,乃悟中國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種發現,關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吃人”是舊制度舊禮教本質的形象化身,狂人對周圍目光(包括狗和死魚的眼睛)是疑慮和緊張,對周圍景物荒謬怪異的感受等,是狂人產生“吃人”臆想的心理圖象。作者以寫實手法為狂人展示了生動逼真的心理圖象,它是真實的。但它對于常態而言,又是變異的、夸張的。而這真實性的變異、夸張又恰是象征手法的起點,是深入表達作者主觀情感意念的有效途徑。在小說中,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是狂人指稱古老傳統的陳腐習慣的象征符號;趙貴翁等眾多的眼睛暗示著“吃人”的威脅。所以說,《狂人日記》是寫實手法與象征藝術的成功結合。

魯迅小說的寫實手法和象征藝術相結合,既使讀者感到自然親切和生動逼真,又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

魯迅散文解讀范文第5篇

若能乘風遠去,我愿一襲青衣,于這塵世,揮手告別,尋一凈處,獨自生息?;蛘呓K日經文誦讀。伴于佛前,忘記舊事。奈何世間,感情二字,延伸出曲曲道道,將心束縛。所謂看破紅塵,只是鏡花水月的殘夢一般。所謂結局,或悲或喜,所謂歡喜,一種情緒。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我們只能做別人的智者,而對于自己,也只好苦笑而已。一顰一笑,一語一曲,都會不經大腦的刻在心底,縱使只是想像中的情節?;蛟S,誰都不是誰的唯一,不過,誰都有自己的唯一,即使,藏在心底。即使,只在過去。

弱水三千,只取你一瓢。時間的風帶走了繁華,變更了風景,蒼白了年華。而唯一堅守的,是那抹淺淺卻深深的痕跡,你的氣息,你的光影,不知何時葬在了心底,從此,未挪,未離。一曲離殤葬了天涯,蝶舞悲歡只為相聚。而我,不求不奢,只盼可以靜靜觀望,那份未經風雨的唯一。

陌上花開時,極目遙望,那片蒼茫之后是否有著,伊人靜立,彎了嘴角,笑那遠方,癡癡飛去的比翼。街角繁華,燈紅酒綠。眼角保留的唯一一份清晰,便是獨留予你。只許夜靜無眠時,想著你的一切,帶著笑意,渴望在夢里,邂逅那場唯一。又或是,蕭蕭暮雨時,憑欄靜聽,品讀著紅塵里,靜謐對喧囂的一場反擊。而你,就在雨里,靜靜的看著,正如我,閉眼,靜靜的聽著,想著。

魯迅散文解讀范文第6篇

首次捧起魯迅的《散文集》,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魯迅與閏土的童年,可以說是人間比地獄。因為是當時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從小就要受苦受難。而魯迅正家境不錯,所以過上了相對比較幸福的生活,但卻不及閏土的生活有鄉土樂趣。而今,我們生活的21世紀。再與魯迅的生活相比,可謂是天上人間啊!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園》的生活,我們的生活真是毫無樂趣可言啊!沒有端詳過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烏似乎聽說過……被嚇唬到的神話故事總算是聽到過幾個,但是卻再也想不起來。至于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連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紛飛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只是現在,倒寧愿忘記那場雪了呢,因為沒有樂趣,只有被約束的難受!

與我們的生活相比,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許要難過上許多倍。能在百草園爛漫多年,也許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時只能呆在書院里讀書,會覺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實,相對于以前的孩子,我們已經是站在金字塔的較上方了,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思想品質。有朦朧的思想,看著實事的動蕩,體味著生活給予我們的甘甜,我們的生命里也有無數的活力。又相對于那個封建的年代,現在生活是多么的寬松??墒?,也不得不說,以當事人孩子們的眼光來看,中國的教育,仍然讓人快樂不起來。接受所謂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沒有一點興趣,很累,很累。不再能夠體會,究竟什么才是我們的快樂。

《朝花夕拾》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有真摯的情懷,有無奈的感傷。歡快的時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襲來;郁悶不樂的時候,我感到無名的寂寞前來吞噬。這一切,確實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魯迅散文精選讀后感2

魯迅是個完美主義者,他終生都在追求理想的完美、人格的完美、道德的完美。他論敵的議論,總是鋒芒畢露,直入對手骨髓。

在《復仇》、《復仇其二》兩篇散文詩中,魯迅復仇的矛頭卻直指百姓——那些他一心想喚醒、想拯救的人。魯迅的這種“復仇”精神,是對愚昧百姓“怒其不爭”的體現,也是為了“引起療救的注意”。

《復仇》魯迅在《野草》的英文譯本的譯序中說:“因為憎惡社會上旁觀者之多,作《復仇》。”所謂的“旁觀者”及那種看客心態,在他的幾個小說中屢有描摹,但這文章里面的被看者,倒是有些特別。

“他們倆裸著全身,捏著利刃,對立于廣漠的曠野之上。”“裸著全身”,是指向愛,指向全身心的偎倚、接吻、擁抱;“捏著利刃”,當然是指向殺戮,是恨的體現。他們復仇的方式非常奇特:既不擁抱也不殺戮,即實現了復仇??纯蛡冇墒浇^望,終于“面面相覷,慢慢走散”,這時,干枯而立于曠野的男女則反過來賞鑒路人的干枯與死亡,而且因為生命的飛揚而大喜。

《復仇其二》這首散文詩所寫的故事情節和細節,均取材于《新約全書•馬可福音》,但魯迅竭力把神之子手足被釘的痛楚,同玩味著神之子被釘殺的可悲憫可詛咒的人們的歡喜,作了鮮明而強烈的對照,這就使宗教神話故事獲得了新的意蘊。

在散文詩的主體部分,一共八次出現了“神之子”的字樣,反復渲染耶酥是“神之子”,到散文詩的結尾,突然來了一個大轉彎,說出了他是“人之子”。人們釘殺的是“人之子”,而“釘殺了„人之子?的人們身上,比釘殺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這是文章真正的意蘊所在。

《復仇》表現了他對庸眾的幾乎沒有復仇的復仇,是魯迅式的黑色幽默,《復仇其二》則借用宗教神話故事,表現先覺者在被他希望拯救的庸眾迫-害的大痛楚中,以對庸眾的悲憫和詛咒來作為復仇,他痛得“柔和”和“舒服”,都因為這玩味——復仇之故。這種復仇當然更沒有復仇意味,只是犧牲自己以期庸眾將來的醒悟。

《復仇》與《復仇其二》在思想上是統一的,但在藝術上卻呈現出迥異的風采?!稄统稹肥且环鶐缀蹯o止,幾乎無聲的藝術畫面?!稄统鹌涠穮s充滿動感和聲響,就連復仇的大悲憫和大詛咒,也是通過“他腹部波動了”的肢體形象和喊出“我的上帝,你為什么離棄我”的聲音形象來表現的。

上一篇:礦山測量技術范文下一篇:煤耗指標測算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