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電氣工程導論總結范文

2023-10-03

電氣工程導論總結范文第1篇

電氣工程的外延具體體現可歸納為電氣產品設備和電氣工程系統兩類:電氣產品設備,比如說家庭中用到的空調器,冰箱,電動車,飲水機,廚房電器等,建筑中使用到的 配電柜,開關,插座,電燈,電梯等;工廠礦山中使用到的電動機,電氣儀表等都屬于電氣產品設備。對于電氣工程系統方面,主要分為強點系統和弱電系統三個方面:1.發、輸、變、配電,照明等電力系統,稱為強電系統;2.對強電系統和建筑物等進行監視,測量,控制,保護等的弱電系統;3.設備電氣傳動與控制系統,如工廠礦山、車輛,艦船,飛機,衛星上的相關設備的電氣傳動與控制系統。

電氣工程的內涵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關于電能的生產、傳輸、 分配、 利用的系統;2.基于電氣的控制系統;3.電工理論新技術:4電氣學科與其它學科相結合的產物,如超導電工技術,脈沖功率技術,生物電磁技術等等。

電氣工程是現代社會的重要支柱。不論是電氣時代還是信息時代,都是建立在對電

能的利用與控制上,電是能量轉換的樞紐和信息的載體,電能普遍應用在人民生活和社會生產中,為提高現代社會的生活水平及文明程度奠定了物質基礎。將來主要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工作。電氣自動化在工廠里應用比較廣泛,可以這么說,電氣自動化是工廠里唯一缺少不了的東西,是工廠里的支柱。本專業畢業生具有較寬厚的技術理論理出和比較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電氣工程基本技能和較好的電氣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具備一定使用市場經濟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與本專業完全對口的行業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電力系統行業,一個是電氣裝備制造行業。

本專業的三大主干學科是:電氣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本專業以前稱為強電專業,而強點必須通過弱電來實現和控制,進一步實現用途的拓展,性能的提升。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有: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工程電磁場、軟件技術基礎、微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網絡 、電機學、自動控制理論、信號分析與處理、管理學、工程經濟學、電力系統(暫態、穩態)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發電廠電氣主系統、高電壓技術等。各年級可根據社會需要設置柔性的專業方向模塊課及選修課。

下面就從三大模塊來介紹電氣工程的專業技能主要有哪些。

電力電子技術

電子技術包括信息電子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兩大分支。通常所說的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都屬于信息電子技術。信息電子技術主要用于信息處理。電力電子技術是應用于電力領域的電子技術。具體地說,就是使用電力電子器件對電能進行變換和控制的技術。目前所用的電力電子器件均用半導體制成,故也稱電力半導體器件。電力電子技術是通過靜止的手段對電能進行有效的轉換、控制和調節,從而把輸入電源形式變成所希望得到的輸出電源形式的科學應用技術。

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它不僅用于一般工業,也廣泛用于交通運輸、電力系統、通信系統、計算機系統、新能源系統等,在照明、空調等家用電器及其他領域中也有著廣源。這種對電源進行變換的技術就不得不借助于電力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還大量用于冶金工業中的高頻或中頻感應加熱電源、淬火電源及直流電弧爐電源等場合。

電力工程

電力工程,即與電能的生產、輸送、分配有關的工程,廣義上還包括把電作為動力和能源在多種領域中應用的工程。電能因易于轉換、傳輸、控制,從19世紀80年代以后,已逐步取代蒸汽動力,成為現代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技術基礎。20世紀以后,電能的生產主要靠火電廠、水電站和核電站。有條件的地方還利用潮汐、地熱和風能來發電。電能的輸送和分配主要通過高、低壓交流電力網絡來實現。作為輸電工程技術發展的方向,其重點是研究特高壓(100萬伏以上)交流輸電與直流輸電技術,形成更大的電力網絡;同時還要研究超導體電能輸送的技術問題。20世紀出現的大型電力系統將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諸環節綜合為一個有機整體,成為物質生產部門中空間跨度最廣、時間協調嚴格、層次分工極復雜的實體工程系統。

電能的使用已滲透到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一切領域,成為工業、農業、交通運輸以及國防的主要動力形式和人們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在拖動、照明、電熱、電化學和通信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電能作為一種產品,和其他類型的產品不同之處是它不能儲存。所以,由發電廠、輸電線路、變電所和配電網組成的電力系統每時每刻

所生產、輸送的電能,都必須和用戶電能的消費量相一致。這就使得電力生產與國民經濟、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即便是短時的停電也帶來很大的危害,大面積停電更會給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損失,給人民生活造成不便。因此,在電力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中都必須注意保證供電的高度可靠性。

智能電器

微處理機和計算機技術引入電器設備,一方面使電器設備具有智能化的功能,另一方面使開關電器,包括智能化斷路器和智能化電動機控制器實現與中央控制計算機雙向通訊。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計算機信息網絡的發展,配電系統和電動機控制中心已形成了智能化監控、保護與信息網絡系統。

智能化斷路器與電動機控制器是開關柜和電動機控制中心實現智能化的主要電器元件。微處理器引入斷路器,首先使斷路器的保護功能大大增強。諸如:它的三段保護特性中的短延時可設置成I2t特性,以使與后一級保護更好地匹配;接地保護可實現選擇性,對斷續的電弧接地故障可帶記憶功能。

目前自動化控制中使用大量的軟起動器、電力電子調速裝置和不間斷電源等,這些裝置都會使配電系統產生高次諧波,而模擬式電子脫扣器一般反映故障電流的峰值,因而電源的高次諧波會造成斷路器的誤動作。而帶微處理器的智能化斷路器的中央處理單元能準確反映負載電流真實的有效值(RMS值),它的采樣和保持電路能消除輸入信號中的高次諧波,因而能避免高次諧波造成的誤動作。

智能化過載繼電器與傳統的雙金屬熱繼電器相比,具有一系列的優點,它能保護多種起動條件的電動機,具有很高的動作可靠性。它不但可保護電動機過載與斷相,并可保護接地、三相不平衡、反相或低電流等。在智能化電動機保護繼電器基礎上進一步開發的智能電動機控制器,兼有監控、保護和通訊的功能。

由智能電器單元與中央控制計算機組成的網絡系統與傳統的配電系統與電動機控制中心相比有以下優點:實現中央計算機集中控制,提高了配電系統自動化程度;使配電、控制系統的調度和維護達到新的水平。由于采用數字化的新型監控元件,使配電系統和控制中心向上提供信息量大幅度增加;監控元件和傳統的指示和指令電器相比較,接線簡單、便于安裝,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可以實現數據共享,減少信息重復和信息通道。

綜上所述,要學好工程技術類課程,必須具有求實、求真精神,有理性的批判意識;

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辨證思維、形象思維的能力和科學的、務實的思維方法,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工程實踐中具有市場意識和價值效益意識。另外,在大學中,要養成自學的能力。大學學習與中學學習截然不同的特點是依賴性的減少,代之以主動自覺地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只講難點、疑點、重點或者是教師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學生自己去攻讀、理解、掌握。大部分時間是留給學生自學的。因此,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本領。

結合我自己的情況,在未來的十年內,我想要成為一名電氣工程師。首先,在大學四年內成為具有扎實的電氣工程系統知識和良好素質,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成熟的個體。能夠在團隊環境中去構思-設計-實現-運作較復雜的電氣工程產品、過程和電氣系統。爭取達到見習電氣工程師技術能力要求 ,能夠從事電氣產品、過程和電氣系統工程的初步設計、制造、檢測、施工、運行和管理等工作,并具備電氣工程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基本素質。畢業后在工作中學習,爭取在六年內拿到電氣工程師證。

電氣工程導論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近海工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一、引言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由于海洋中蘊含豐富的資源,比如水資源、海洋生物質資源、礦產與油氣資源、海上航運資源、海上能源資源及海上空間資源等,各國都在大力發展海洋工程。海洋工程是指應用海洋基礎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所形成的一門綜合性技術學科,狹義上講,也指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環境和某些特殊用途所需的各種建筑物、建筑群和其他工程設施[1]。海洋工程主要包括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其中近海工程主要是在近海較淺水域的海上平臺、人工島等的建設工程,和在近海較深水域的半潛式平臺、鉆井船、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采平臺、浮式貯油庫、浮式煉油廠、浮式飛機場、張力腿平臺、牽索式平臺等的建設工程。近海工程技術除傳統的土木建筑工程技術外,還包括造船工程技術。隨著我國沿海地區開放程度的加大以及“一帶一路”海上絲綢戰略的提出,海洋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為了實現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就必須在高等院校培養一批國際一流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人才。然而由于我國海洋工程建設起步比較晚,目前國內具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高校較少。另一方面,作為傳統的土木建筑工程專業,主要學習的課程局限在陸地上的建筑結構,一般不開設海洋工程結構相關課程。由于這兩方面的原因,極大地限制了我國海洋工程人才的培養。眾所周知,海洋工程的建設離不開土木工程專業技術,因此作為21世紀土木工程專業的本科生,也必須肩負起海洋開發建設部分責任。在海洋強國建設的大背景下,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學院為土木工程專業高年本科生開設了《近海工程結構導論》這門專業選修課,旨在拓展傳統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背景,了解和掌握近海工程的海洋環境、結構特征及近海工程結構的最新進展,重點掌握波浪及波浪荷載的相關理論,初步掌握海洋平臺等近海工程結構的分析和設計能力。

二、教學內容設計

《近海工程結構導論》是面向土木工程專業高年級開設的專業選修課,總課時為24學時。由于課時較短,需針對傳統土木工程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的知識背景,同時兼顧課程知識體系的連貫性和邏輯性,合理安排課程的教學內容,使學生不僅了解海洋工程結構概況及前沿,還能夠初步掌握海洋平臺等近海工程結構的分析和設計能力,基于此,該課程設計為5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設計授課時長2學時。由于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對海洋工程的了解較少,因此在緒論中需較全面地介紹海洋工程的重要性和發展狀況以及與傳統土木工程的異同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使命感。重點介紹世界和我國海洋資源的稟賦條件、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所需要的海洋工程技術及其發展狀況、海洋工程面臨的海洋環境特征;海洋工程結構所遭受的環境荷載類型及近海工程結構的災害類型;近海工程結構分析和設計方法。第二章為海洋平臺結構,設計授課時長2學時。針對土木工程專業學生主要接觸城市建筑結構,對近海工程結構缺乏基本概念,專門介紹近海工程結構的特征、拖運和安裝形式,使得學生對海洋平臺結構具有較全面的認識。本章重點介紹固定式、移動式、半固定式海洋平臺使用環境和結構特征。第三章為海洋環境荷載,設計授課時長8學時。任何一種結構的設計,都首先需要確定作用在結構上的荷載,在這一點上,傳統土木工程建筑設計與海洋平臺設計沒有本質的區別。然而由于海洋平臺處于更加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其荷載形式異常復雜,比如其主要環境荷載形式為波浪荷載或風浪聯合荷載。本章首先重點介紹波浪理論及其作用在結構物上的波浪力,其主要課程內容包括:回顧流體力學基本方程及勢流理論;建立液體表面波基本方程,重點推導及闡述常深度小振幅簡單波動解及特征、簡單波動疊加特性、傾斜海底上波浪的傳播特性;簡要介紹有限振幅波(非線性波)理論;重點推導作用于小尺度結構上的波浪力,簡要推導作用于大尺度結構體上的波浪力;簡要介紹隨機波浪理論及作用于海洋工程結構體上的隨機波浪力。其次介紹風荷載、流荷載、地震荷載及其冰荷載,最后介紹荷載組合規則。第四章為固定式平臺(導管架平臺)設計,設計授課時長10學時。雖然目前海洋平臺向具有更深水深作業能力的半潛式平臺、張力腿平臺和Spar式平臺發展,但導管架平臺仍然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種平臺,不論從設計理論還是從建造技術上來看,它都是一種最成熟和通用的平臺形式。因此本章重點介紹導管架平臺的基本設計過程。課程內容包括:導管架平臺的總體設計要求;海洋平臺結構的基本設計方法;樁基設計;導管架設計;平臺結構的動力反應分析;圓管構件的強度和穩定性計算;管節點的設計與疲勞分析。本章課程內容較多,是該門課程的主要部分。由于土木工程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具有一定的結構設計先導知識,因此該章節主要介紹導管架設計的基本方法與流程,重點強調與傳統土木建筑結構設計方法的異同。第五章為移動式平臺設計,設計授課時長2學時。由于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世界各國都將油氣資源的開發投向了深海,傳統的固定式平臺逐漸被深水浮式平臺所代替,海洋平臺朝著深水和超深水發展[2]。該章節將簡要介紹浮式平臺的設計要求和基本方法,基本內容包括:浮式平臺重量和重心計算、浮式平臺漂浮穩定性計算、錨泊系統設計、半潛平臺設計。

三、教學方法設計

針對課程內容多、授課學時較短的特點,本課程將采用“講授式”和“啟發式”相結合的教學法。“講授式”教學是指教師利用利用各種教學工具,通過口頭語言講解的方式,直接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方式。該教學法的優點是:在“講授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定論的形式直接向學生傳遞知識,從而排除學生對知識的神秘感和畏難情緒,使學習真正成為輕松的事情,還可以避免認識過程中許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難[3]。這使得傳授知識變得簡捷和高效,非常適合課程內容多、授課學時短的課程。然而這種教學法下學生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不去主動思考傳授知識的內涵,并且“講授式”教學容易使學生產生依賴和期待心理,從而抑制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了克服這些缺點,強化該教學法的優點,“講授式”教學還需堅持啟發性教學原則,教學過程中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建立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傊處熢诮虒W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直接快速地講解專業知識,同時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鮮活的事例、新穎活潑的形式活躍教學氣氛,啟發學生思考,增強教學效果。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課堂上授課教師需多與學生互動,讓學生發言,發表其對所講知識的認識與疑問等。本課程采用“多媒體+板書”的授課方式。通過PPT、影視、動畫等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快速地將平面、抽象的知識轉化成立體、直觀的認識,同時也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緒論中,通過適當的圖片和影視資料,學生能夠直觀地認識到海洋資源、海洋環境及海洋工程的特征;在海洋平臺結構中,運用多媒體手段,使得學生全方位了解海洋平臺的結構特征及建設、拖運、安裝全過程。然而對于本門課而言,除了概念性知識外,還有理論知識部分。理論知識部分具有較多的公式推導,單純采用PPT介紹一方面不利于學生理解,另一方面比較枯燥,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公式推導方面,板書教學具有很強的引導性和指引性,同時具有啟發性,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四、考核方法

為了評價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采用課堂提問、課后作業、隨堂考試、讀書報告及期末考試相結合的形式,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多樣的考查方式一方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綜合考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

五、結語

《近海工程導論》是面向傳統土木工程專業高年級本科生開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旨在拓展傳統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背景,初步掌握海洋平臺等近海工程結構的分析和設計能力,為建筑海洋強國戰略貢獻力量。本文根據近海工程結構設計的專業知識體系,結合傳統土木工程專業高年級本科生所學土木建筑知識背景,設計了面向傳統土木工程專業的《近海工程導論》課程內容,根據課程內容特點探討了“講授式+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及“多媒體+板書”的授課方式。

參考文獻:

[1]薛鴻超.海岸及近海工程[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

[2]陳建民,婁敏,王天霖.海洋石油平臺設計[M].石油工業出版社,2012.

[3]陳菊梅,張祖榮.探究式教學與講授式教學的有機整合研究——“受迫振動和共振”的教學案例[J].物理與工程,2014,(s2):23-27.

電氣工程導論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學科導論;教學;電子工程

電子工程基礎作為電子信息類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隸屬于學科導論范疇。主要是通過學科發展歷史、現狀、前景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就業前景。通過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及前沿技術講座,傳授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培養學習興趣,為學生日后成為合格畢業生并走向社會成為祖國的棟梁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教學目的

我校的學科導論課程安排在大一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個學期,本著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教授學習方法的原則,我們用心開展了電子工程基礎的教學工作。大一新生入學后,面臨著從緊張備戰的高中生活到輕松愉快的大學生活之間的關鍵過渡,能否做好這個過渡將會影響學生在整個大學階段甚至涉及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身份,需要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引領學生適應大學里的學習。而電子工程基礎作為一門引導性的基礎課程,在此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傳授專業基礎知識。據調查了解,大多數的大學新生在步入大學校門的時候對于自己所選報的專業都是知之甚少。電子工程基礎作為電子信息類學科導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向本專業的學生傳授專業基礎知識,讓學生知道這個專業有什么、大家可以學什么、將來能夠做什么以及大家應該怎樣學。

2.培養學生專業興趣。美國的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興趣是認知事物和探究知識的心理傾向,是求知的先導。興趣能夠激發學習的動力,引領學生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里馳騁遨游。專業興趣能夠帶動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形成專業創新能力。尤其在電子信息這樣涉及科技最前沿的專業,更需要學習上的積極主動及研究上的自主創新。電子工程基礎為大家提供專業基礎知識和前沿技術講座,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引起學生對于這些知識的好奇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

3.指導轉變學習方法。從高中階段家長老師嚴格監管的狀態到象牙塔般的大學校園里自由快樂的生活,大學新生的學習狀態自然由緊張步入輕松,相應的學習方法就需要從被動到主動的改變。主動、獨立、自主成為優秀大學生的代名詞。在大學期間,大學生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培養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電子工程基礎作為引導性基礎課程,為教師指引學生、改變學習方法、適應大學學習環境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應用平臺。

二、教學方法

在現代教育中,學生是主動學習者,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出于傳授專業基礎知識、培養專業興趣、指導轉變學習方法以及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的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設計了一套與傳統教學方法(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聽)不同的教學方案。該方案采用“以課下自由學習,課堂教學為輔”的模式,分為兩大主要模塊。其中第一模塊以教師為主導,主要是向學生講授本課程涉及到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前沿技術課題,闡述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以及就業前景,激發學生的專業熱情,引起專業興趣與思考。第二模塊則是以學生為主導,主要是由學生通過自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在自由組合的學習小組內討論確定最感興趣的課題,并圍繞課題搜集整理相關資料,最終以PPT形式向同學和老師宣講。為了檢驗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每個小組的宣講都由老師和同學提問與評分。最終的考核成績由平時課堂表現、PPT宣講評分以及期末小論文按照一定比例組成。

三、教學效果

在實施上述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我們曾經擔心是否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第二模塊的教學,對于剛剛邁入大學校門,幾乎沒有一點專業知識的大一新生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為此,在學期期末,我們設計了問卷調查,考察了同學們對課程教授內容以及本專業的了解程度,搜集了大家對于該課程的教學意見和建議。結果發現,盡管前期專業基礎知識的講授所占課時并不多,但教學內容涵蓋了學科發展歷史、現狀和前景的方方面面,對于學生后期確定課題、搜集整理相關資料和制作PPT并進行宣講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表1列出了同學們的部分宣講題目。

表1中的題目充分體現出了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情。實際上,第二模塊的教學,特別是宣講題目的確定、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及PPT制作宣講過程,使同學們對所感興趣的問題加深了了解,鍛煉了同學們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提高了同學們的文字組織能力和演講水平。通過導論課程的教學和實踐,我們發現只要教師教給了他們正確的方法、明確了具體的任務,給他們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大多數學生都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多數學生對課程持滿意甚至非常滿意的態度,并建議這種教學模式繼續下去且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

這次教學方案的實施效果總體上是比較好的,但仍舊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面向大一新生所教授的課程以理論知識為主,學生在課堂上介紹的內容以當前的先進技術為重點,這樣容易造成“理論囊括專業”的印象,對此,有很多學生建議在課程中加入動手實踐操作的環節。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雖然我們盡最大努力向學生傳授知識,進行課業介紹,但是鑒于教師的身份,我們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學生的視角思考問題。因此,有不少學生建議在課程中加入學長的親身經驗講解,以便為大學階段以后的學習生活做出更切合實際的規劃。針對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和建議,我們將會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慎重考慮,完善教學方案,并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在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參考文獻:

[1]萬方杰,孫紅勝,胡君杰.“電子線路”導論[J].中國電子教育學會高教分會2012年論文集,2012.

[2]任艷.《計算機導論》課程教學研究[J].大陸橋視野(下半月),2011,(2).

[3]楊玉民,孟憲梅,王海修.對開設專業導論課程的認識[J].吉林工商學院報,2012,(5).

[4]高海霞.工商管理類專業導論課的教學心得[J].科技視界,2012,(7).

[5]畢秋娟.試論《藝術導論》課的課程定位與教學方法[J].高等教育,2011,(12).

電氣工程導論總結范文第4篇

對于航空電子領域的入門者而言,擁有一本有助于他們理解現有的和還在不斷發展之中的航空電子系統的工具書是十分重要的。同樣地,對于這個領域的從業者而言,在進行設計時擁有一本闡述該領域成熟方法的概論性手冊也是十分必要的。航空電子系統導論至今已是第3次修訂出版,在全球各地受到工程師的廣泛喜愛,被許多大學定為航空電子學領域的教材。吳文海等本著國家精品課程建設以及努力服務我軍航空武器裝備建設,為航空裝備研制和技術保障盡一份微薄之力的目標,曾將本書的第2版譯為中文,在中國讀者中取得了不錯的反響。但是,從第2版發行的2003年至今,元件級電子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技術上出現了許多重要的進展,因此作者在第3版中進行了詳細的修訂,介紹了自第2版出版以來最新的研究動態和技術革新。

本書闡述了現代民用和軍用飛機的核心—航空電子系統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理論,涉及到飛行員的頭盔顯示器、數據輸入和控制系統、飛行控制系統、慣性傳感器、大氣數據系統、導航系統、自動駕駛儀和飛行管理系統等方面。為了滿足高度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要求,這些系統使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集成。本書運用諸多專業領域知識,使航空機載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航空電子(控制)系統成為一門引人入勝、充滿挑戰的學科領域。本書第3版對諸如直升機飛行控制、電傳飛行控制等方面做了修訂和更新,并在適當的地方進行改進,增加了系統的覆蓋面,直升機飛行控制中增加了新的一節。

本書共分10章:1.緒論,包括航空電子學的重要性和任務、航空電子環境和單位的選擇等;2.座艙顯示和人機交互,包括平視顯示器、頭盔顯示器和顯示技術等;3.空氣動力學和飛機控制,包括空氣動力學基礎、飛機穩定性和飛機動力學等;4.電傳飛行控制,包括電傳飛行控制的特點和優點、控制律和數字實現等;5.慣性傳感器與姿態控制,包括陀螺儀與加速度計和姿態測量等;6.導航系統,包括慣性導航和GPS全球定位系統等;7.大氣數據和大氣數據系統;8.自動駕駛儀和飛機管理系統;9.航空電子系統集成;10.無人機。

本書工程實用性強,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并輔以嚴謹的解釋,便于工程技術人員理解和應用。本書既可用作航空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又可供相關工程技術與研究人員參考使用。

本書作者R.P.G.Collinson致力于航空電子學領域并取得了豐碩成果,他個人努力完成了這本緊跟技術前沿的權威性著作。

孫培培,博士生

電氣工程導論總結范文第5篇

摘要:針對安全工程專業“科研導論課”內容設置及教學中的難點和不足,分析了該課程合理設置教學內容的重要性,提出了該課程教學內容優化的思路和具體實施方案,對教學實踐上一些有意義的探索進行了總結,并提出建議幫助學生培養實踐能力。

關鍵詞:安全工程專業;科研導論課;教學實踐

“科研導論課”作為先導性必修課程,為大學生順利進行和完成科研訓練而服務,但其內容設置和教學實踐一直都處于探索階段。對于安全工程專業來說,由于該專業涉及學科門類多、依托行業多,其“科研導論課”的內容設置存在一定困擾。筆者作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安全工程專業“科研導論課”的主講人員,對該課程的內容設置和教學實踐進行了一些探索,得到了一些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安全工程專業設置“科研導論課”的必要性

1.“科研導論課”對安全工程專業的重要性。“科研導論課”是面向大一學生的專業必修課,主要介紹科學研究的意義、方法、步驟、學術道德等內容,以培養大學生的基本科研素質、樹立正確的學術道德觀,使他們掌握論文撰寫、專利申請、課題申報等基本科研技能。因此,這門課是大學生邁入科研大門的指向標,其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術成長歷程。安全工程專業作為一門綜合交叉學科,目前約有120所高等院校開設了該專業,涉及采礦、石油、交通、軍工、建筑等行業。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以下簡稱“我校”)為例,由于我校的煤炭行業背景,安全工程專業的建設長期以煤炭企業為依托,科研方向多為解決煤礦井下“一通三防”難題(一通指通風,三防為防塵、防火、防瓦斯)。因此,我校安全工程專業的“科研導論課”定調為以介紹安全采煤的科研為主,從而確立了該門課的內容設置和教學思路。

2.該課程內容設置及教學中存在的難點。(1)課堂學時少、教學內容多,知識覆蓋面與教學深度的矛盾比較突出。該課程只有16學時,但課堂上既要全面講解相關理論和方法,還要結合專業實際進行深入探討,造成講解的覆蓋面與講解深度存在一定矛盾。(2)參考教材少,缺少針對安全工程專業的內容。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陳中文等編著的《大學生科研導論》,其內容很全面,但該書是面向所有本科生的科普類教材,沒能聯系具體的專業實際。(3)教學內容上文字多、實例少,培養方案上理論多、實踐少,降低了學生學習興趣。“科研導論課”具有一定科普性質,教學中理論、原理性內容居多,難以抓不住學生的注意力。

二、內容設置思路及實踐

1.該課程內容設置和優化。(1)強化教學重點內容,鞏固學習知識要點。該課程的教學內容一般為科研意義、科研步驟及方法、文獻檢索、科研選題、科研立項、科研成果發表等,但是對于本科生來說,首要任務是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環節,核心任務是要掌握論文的撰寫與發表;其次,文獻檢索也是科研的基本技能,需要掌握。(2)增加安全專業的應用實例。介紹當前安全學科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筆者在教學中選取了“瓦斯吸附解析實驗”作為科研應用實例,在舉例過程中展開科研訓練相關的方法、步驟、環節等內容的教學工作。(3)闡述學科交叉,啟發學生的創造力。筆者以所在科研團隊發明創造的一些新產品為例,講述學科交叉在瓦斯防治、礦井降溫方面的應用。

2.該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與改進。(1)教學過程中,把培養學生的“數學翻譯”能力放在首位。這里的“數學翻譯”指用數學語言描述物理現象的過程。本科生在大學期間培養自身的科研能力,其核心是能熟練運用高等數學的相關知識。安全相關的科研工作,多數要求把實際工程問題轉換為微積分方程式來表述。為此,筆者在課堂上以導熱微分方程、流體連續方程的推導過程為實例,向學生展示高等數學在實際工程物理問題中的應用。(2)以科研成果總結與發表為核心的教與學。本科階段的科研成果主要是指學術論文和發明專利。筆者在講解論文寫作時,提出了“九步走”的概念,涉及題目、署名、摘要、關鍵詞、引言、正文、結論、致謝、參考文獻等各部分的寫作方式及技巧。同時,借鑒新東方英語寫作的培訓模式,創建了“摘要五句話”、“引言要轉折”、“結論要點題”等一系列好記、易理解的要點短句,幫助學生消化學習。在專利介紹方面,著重講解實用新型專利的撰寫要點,說明專利請求書的填寫過程,從而讓學生快速掌握專利的寫作技巧。(3)借助多媒體、網絡技術等豐富教學手段。該門課中“學術規范與道德”部分的概念較多、抽象度高,借助于多媒體教學平臺列舉具體事例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講解學術不端行為時,以“美國舍恩事件”、“韓國黃禹錫事件”等進行說明,讓學生銘記這些造假、篡改數據等行為的危害。而“文獻檢索”部分則需要借助網絡技術手段。該部分是科研訓練中很重要的一塊,良好的文獻查閱習慣可使科研工作者受益終身。目前多數學生還停留在網站查閱階段,檢索文獻費時費力,所以熟練使用文獻管理查閱工具軟件也是必備科研技能。筆者引入Notexpress軟件,就其檢索、查閱、下載文獻進行現場連網講解,并對一些實用的特殊功能進行現場演示,讓學生了解專業文獻管理軟件所帶來的方便和快捷。(4)優化考核方式、突出考查重點。“科研導論課”因其科普性質,一般為考查課程。采用多元化的成績評定指標,綜合學生課堂、課后的綜合表現來給定最終成績。由于考查內容具有導向性,將直接影響學生對該門課的關注點。論文寫作是教學重點,更是考查的核心內容,前述的大作業就是要求學生寫一篇5000字左右的學術論文。論文格式的正確性、結構的完整性、內容的創新性、文筆的流暢性等是評判成績的指標,以此培養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

3.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方案。“科研導論課”雖然概念較多,但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科研能力,而能力的培養必然要求進行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發現發展新的理論。因此,這門課必須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1)培養實驗動手能力。我校有“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深部巖土力學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等2個國家級實驗室,配備了國內外最先進的檢測儀器以及大量自主開發的科研專用實驗平臺。該課程立足于這些先進的實驗設備,除了在課堂上對重點儀器進行講解外,還在課下組織學生參觀實驗室,并實際操作瓦斯吸附解析儀等儀器,加深學生對科研的理解,為大學生創新訓練做準備。(2)培養科研競賽意識。目前安全專業本科階段也有一些科研競賽,如“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高等學校安全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大學生實踐與創新作品大賽等。這些競賽既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筆者在教學方案的制定上向競賽這一塊有所傾斜,如列入競賽申報條件、參賽流程、獲獎案例等相關教學內容,使學生對競賽有所了解,消除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心理障礙。

三、結語

“科研導論課”是安全工程專業學生所接觸到的第一門專業課。該課程內容設置的優劣、教學質量的高低都將影響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的實施效果。因此,這門課的內容需要不斷優化、教學方法需要不斷改進,以適應新形式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需求。

本文對安全工程專業“科研導論課”的內容設置和教學難點進行了剖析,闡述了科學設置教學內容的思路,并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和實踐。結果表明:在內容設置上,應以科研環節和成果發表為教學重點,以安全專業的科研實例介紹為主,以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為核心;在教學方法上,把培養學生的“數學翻譯”能力放在首位,把科研成果的總結與發表作為教學關鍵;在教學方案上,以實踐應用為導向,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科研競賽意識。通過這些具體措施的實施,學生基本科研能力的培養質量得到很大提高,希望這些教學實踐能為其他院校安全專業“科研導論課”的內容設置和實踐提供思路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楊小平.《科研導論課》教學改革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30-31.

[2]楊軍,石海洋.淺談《科研導論課》教學內容創新及實踐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4,(51):74-75.

[3]吳建松,秦躍平,楊小彬等.“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優化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4,(23):41-43.

[4]項建斌.基于項目驅動的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前沿,2013,(04):176-177.

電氣工程導論總結范文第6篇

關鍵詞:軟件工程;教學改革;實踐教學;轉型發展;應用型學院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 OSID):

1 引言

2016年,經上級部門批準,我院獲批重慶市“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學院建設項目”,建設周期為四年。“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學院”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在學院轉型發展的背景下,學院要求課程教學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本文在響應學院轉型發展的要求下,結合《軟件工程導論》課程教學本身存在的問題,開展了《軟件工程導論》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和實踐。

1.1學院整體向應用型轉型發展的概況

“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學院”建設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深化改革,攻堅克難;積極圍繞“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發展主線,立足重慶、面向西部,以信息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努力提高學院辦學水平和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推進學院學科專業方向優化、培養模式轉變、教學方式創新、雙師雙能型隊伍建設、實踐教學環境建設,全面提升我院服務地方信息產業、技術進步和社會管理創新的能力。

學院整體轉型發展總體目標是:通過改革、建設和發展,在提高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培育應用型辦學特色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立足重慶、面向西部,緊密對接信息產業發展,培養高層次IT行業企業應用技術技能人才;到2020年,將學院建設成為辦學水平高、特色鮮明的應用技術型學院。

1.2《軟件工程導論》課程性質

《軟件工程導論》課程是軟件工程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程,也是計算機類專業的重要課程,同時也是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和國家軟件考試的考試大綱核心內容?!盾浖こ虒д摗氛n程主要從軟件開發的需求調研、系統分析、系統設計、軟件實現和軟件測試等各個階段介紹軟件工程的相關理論與技術方法。在一些專業的課程設置上,該課程也稱為《軟件工程》。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的能力和素質主要體現在:建立軟件開發的工程化和規范化意識;能運用軟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模型、方法和過程開發項目的初步能力;具備項目管理的初步能力。本課程的具體教學目標為:掌握軟件與軟件工程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掌握生命周期模型與軟件過程模型;掌握結構化的分析、設計和實現方法;掌握面向對象的分析、設計與實現方法;掌握有關軟件的評審、測試與維護,項目計劃與項目管理方法;能用軟件工程的原理、技術和方法進行項目的分析、設計、實現和維護。

1.3《軟件工程導論》課程教學的現狀

經過幾年的教學,《軟件工程導論》的教學過程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課程理論性強、枯燥,課堂教學效果不好;課程抽象,理解起來好像不難,但學習后感覺比較茫然;由于在校生缺乏項目實踐經驗,理論與實踐難以結合,當用學到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人手困難;在編制軟件工程的文檔時,學生缺乏工程化、規范化的指導,編制的文檔粗糙、不規范。這一現狀在其他高校也普遍存在。

人們為了提高軟件工程課程的教學質量,做了相關的教學改革研究。如采用校企合作方式進行《軟件工程》課程授課,采用項目化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以企業真實需求為導向進行教學改革[1];以“卓越計劃”的軟件工程實施為背景,提出多層次階梯型教學目標、基于案例的虛擬需求方監督、過程與綜合性雙重考核方式等解決方案[2];以案例庫為導向的現代軟件工程案例庫教學模式,使課程內容更接近企業和社會需求[3];以及針對應用型高校的《軟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4]。

2《軟件工程導論》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

《軟件工程導論》課程的教學改革是在我院向應用型轉型發展這一背景下,并結合軟件工程課程本身的特點而開展的。其教學改革的目標為:

1)夯實基礎知識。該課程是軟件工程專業的基礎課,該專業后續還有《軟件過程與管理》《軟件測試與質量保證》《軟件需求工程》等專業課程,教學改革仍要保持該課程的“基礎性”,要讓學生掌握軟件工程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為后續課程打好基礎。

2)教學改革要突出實踐性。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為響應我院向應用型學院轉型發展的要求,教學改革要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課程教學要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

3)提高教與學的互動性?,F在的課堂教學多數是單向“教”的過程,而學生的“學”基本處于被動狀態,教學改革應改進《軟件工程導論》課程的課堂教學方式,提高教與學的互動性。

4)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軟件工程是指導計算機軟件開發和維護的一門工程學科,教學改革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與設計能力,學生初步學會用工程化、規范化的方法來開展軟件設計和開發,并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及團隊協作精神。

3《軟件工程導論》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3.1 課程設置和學時的修訂

我院的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構建了“通識課+學科基礎課程+專業主干課程+專業方向課程+獨立實踐教學環節”的課程體系。軟件工程導論課程定位為專業主干課,采用的教材為清華大學出版社的《軟件工程導論》(第6版)[5]。

《軟件工程導論》最初開設在第5學期,但由于后續需開設《軟件過程與管理》《軟件測試與質量保證》《軟件需求工程》等軟件工程類課程,并且學生在第7、8學期有畢實習、畢業設計環節。所以開設在第5學期相對較晚,導致學生后期課程緊張。經研究,把《軟件工程導論》課程開設在第4學期。在該課程的前期,開設《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面向對象建模與分析》等課程,以保證該課程開設時有相應的基礎知識。

在學時分配上,該課程的理論學時一直為48學時,但實踐學時從16個學時調整為32個學時。具體為:2016級、2017級軟件工程專業本科生設置為48個理論學時+16個實踐學時;2018級變更為48個理論學時+32個實踐學時;2019級軟件工程本科生仍按2018級的方式設置。這一變更主要是響應學院整體向應用型轉型發展的要求,加大實踐學時,從而加強學生的實踐環節,以期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3.2 課程的理論教學改革

《軟件工程導論》的課程內容分為四大板塊:1)概述,關于軟件工程的誕生、基本原理、生命周期及軟件過程。2)結構化方法,從軟件生命周期分階段介紹相關方法。3)面向對象方法,從面向對象分析、設計和實現三個方面介紹相關方法;4)軟件項目管理,介紹有關軟件度量、進度計劃、質量保證等項目管理知識。

針對該課程理論性強,課堂枯燥乏味的缺點,在課程授課時采用新的信息化工具——“雨課堂”進行教學。通過“雨課堂”進行課堂的學生簽到和點名;在講授完一個知識點后,采用“雨課堂”設置一定的題目,如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等,課堂上發送給學生,學生通過手機答題,并用手機給答對的同學發“紅包”以活躍課堂的氣氛。采用“雨課堂”進行課堂教學,可以避免單向的教師授課,增加課堂的互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課堂在線答題記分也督促了學生課堂聽課,并強化了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雨課堂”可以自動記錄學生的出勤、學生的答題情況,根據學生的得分,作為課程考核的一部分,其考核比重占10%。

3.3 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

我院的《軟件工程導論》課程的實踐教學分為上機實驗課+課程設計。

上機實驗課是根據理論課的課程進度,在每次上機課上,布置相應的實驗任務讓學生完成??偟恼f來,上機實驗任務主要是讓學生采用軟件工具進行軟件設計。該課程的實踐學時現為32學時,實驗任務一般有:數據流圖、實體一聯系圖、軟件結構設計等,主要采用微軟的Visio工具進行軟件設計。通過該方式,將教材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得所學知識更具有可操作性,也訓練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如表1是《軟件工程導論》課程的實驗設置。

課程設計由老師給定幾個項目案例,給學生軟件文檔編制的模版,要求學生按照文檔編制的規范和要求,編制軟件工程中的文檔,如可行性研究報告、需求規格說明書及總體設計說明書。課程設計一般在期末進行,一般設定兩周的時間,要求學生采用工程化、規范化的方法開展軟件設計,以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

3.4 課程考核方式改革

“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學院建設項目”要求對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實現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偟目己嗽瓌t是推行“模塊考核、過程考核、多樣考核”,變期末考核為過程考核,變一次考核為多次考核,變封閉考核為開放考核,將知識、能力、素質考核融為一體,突出考查學生技術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為響應考核方式改革的要求,以及《軟件工程導論》課程的特點,對考核方式也進行了改革。傳統的考核方式為上機實驗考核+期末試卷考核。平時上機實驗考核是在每次上機課上考查學生的上機實驗作業情況,占總成績的40%;期末考核是在期末以筆試試卷的方式考核,而且以期末考核成績為主,占總成績的60%。由于軟件工程偏理論性,試卷中一般有考查基本概念的題目,如名詞解釋、簡答題、填空題,這類題目需要學生死記硬背教材上的基本概念。而對于軟件工程這種工程性學科,這種考核方式意義不大。

為此,對考核方式改革為以過程化考核為主,具體為:課堂考核(占10%)+上機實驗考核(占30%)+平時測驗(占40%)+期末課程設計(占20%)的方式。1)課堂考核在課堂上以“雨課堂”方式考核學生課堂答題情況;2)平時上機實驗考核仍然是考查學生的上機實驗作業情況;3)平時測驗是將原來的期末試卷考核分解為三次測驗,在教學進度到某個階段的時候進行一次小測驗,主要是考核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學生靠平時的理解即可答題,學生不需花太多時間死記硬背教材上的基本概念,而且可以督促學生加強平時的學習;4)期末以課程設計的方式考核。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在從課堂教學、理論、實驗、課程設計幾個方面開展考核,課堂考核促進學生加強平時學習,理論考核學生不需死記硬背,實驗考核體現動手實踐能力,課程設計體現了課程的工程性,相比傳統方式更為合理。從考核方式所占的比重上可以看出新的考核方式重視基礎,突出實踐性和工程性。

在考核工具上,在考核的各個環節均采用“雨課堂”進行,即采用“雨課堂”進行課堂答題的自動記分,采用“雨課堂”進行上機實驗作業、課程設計的提交和批閱,采用“雨課堂”進行在線測驗、批改、自動記分和匯總。采用“雨課堂”進行考核,實現了考核的電子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

4 結束語

《軟件工程導論》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在教學中,既要夯實課程的基礎知識,又要強調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本文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通過加大實踐學時、設置有效的實踐教學的方式,以及改革課程考核方式來突出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另一方面,該課程理論性強,學習過程枯燥,在教學方式上采用現代信息化技術“雨課堂”,有效提高了教與學的互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肖淑蘋,孫亞紅.《軟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18):165-166.

[2]王辰尹,衣楊,面向應用型IT人才培養的軟件工程教改關鍵問題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4(8):27-31.

[3]王靜.以案例庫為導向的“現代軟件工程”教學模式探索[Jl.教育教學論壇,2018(16):139-141.

[4]韓業紅,應用型高?!盾浖こ獭氛n程教學改革研究[Jl.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8(4):65-69.

[5]張海藩,牟永敏.軟件工程導論(第6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通聯編輯:王力】(上接第119頁)

3 結束語

此次對云計算輔助教學下混合式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其目的是推進混合式學習的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應用領域,提高教學質量。由于此次研究時間有限,并且受主客觀條件的制約,此次研究尚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比如教學模塊單一、教學活動趣味性較低等,今后還需要在該方面進行深層次的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陳郡,李梅,孫健敏.“互聯網+”背景下基于混合式學習的教學設計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56(4):33-35.

[2]謝敏,雙修海,池素雙.混合式學習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為例[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9,26(4):127-132.

[3]朱振荻,李紅波,混合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應用的問題與策略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9,6(65):208-210,230.

[4]馮姝彬,馬秀,帥菲等.攀枝花學院混合式學習應用調研分析——基于學生視角[J].智庫時代,2019,68(25):152-153.

【通聯編輯:張薇】

基金項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YJAZH084,18XJC880002);重慶市基礎研究與前沿探索研究(cstc2016j cy-jA0419);重慶市研究生教育優質課程《偏微分方程數值解》(49)資助;重慶師范大學校級科研項目(16XLB006,16XZH07)資助

作者簡介:冉瑞生(1976-),男,重慶市萬州人,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軟件工程、機器學習、科學計算;馮驥(1986-),男,博士,天津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張守貴(1974-),男,四川瀘州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偏微分方程數值解。

上一篇:東莞農村商業銀行范文下一篇:第五單元課文積累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