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日關系的歷史與發展范文

2023-09-23

中日關系的歷史與發展范文第1篇

歷史上中日之間從未同時強盛,所以兩國誰強盛,另一個就是附庸或者被侵略,被壓迫?,F在兩國同時強盛,必然出現對立與分歧,可能要互相僵持數十年以上。未來我想大家都會明白和則兩利,戰則皆亡的道理兩國的關系可能像英國和法國,總的來說都屬于同一個東亞聯盟之中,然后在內部會在理性的規則中爭奪聯盟主導權,這一聯盟應包括東亞,東南亞以及太平洋一些國家,這一聯盟的首領之爭中,統一后的朝鮮,印尼,越南以及澳大利亞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力。中日關系集中體現和濃縮了國家關系的復雜性,它既是鄰國關系,又是大國關系;既是“東西”關系,又是“南北”關系;既有歷史上和平與對立的雙重關系,又有現實中依存和競爭的雙重關系。中日關系正處于歷史上的關鍵時期,正確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是兩國人民,特別是兩國政治家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從戰略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從戰略角度看待和處理問題,主要就是從歷史、全局、未來角度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

一、要善于從歷史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

“以史為鏡,可知興衰”。中日關系的現狀很大程度上與中日關系的歷史相關,“以史為鑒”就成為處理中日關系的基礎和前提。在中日邦交正?;臅r候,中國就把“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作為指導中日關系的基本原則。“以史為鑒”的“史”,即中日關系的歷史,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關系史,并從中找到可供借鑒的經驗教訓,將是兩國人民必須完成的歷史課題和現實任務。

提到中日關系史,歷史上的中日甲午戰爭和日本侵華戰爭就歷歷在目,它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刻骨銘心。難怪人們在中日關系上一提到“以史為鑒”,就會自然想到這一段歷史,并把這一段歷史上升到民族尊嚴和國家榮辱的戰略高度。這樣理解中日關系史并不算錯,但不能算全面和正確。周恩來總理當年曾用十個字說明中日關系歷史,即“兩千年友好,五十年對立”。“兩千年友好,五十年對立”,這是中日關系歷史最全面最準確的說明和表達。中日關系,從歷史的角度講,友好是長期的,對立是短暫的;友好是歷史主流,對立是歷史主流中的“艱難和辛酸”的一頁。只看見“五十年對立”而無視“兩千年友好”,或只看見“兩千年友好”而無視“五十年對立”都是不全面的,都會得出錯誤,甚至有害的結論。

“兩千年友好”使中日長期和平,并共同發展。中日兩國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唐朝是兩國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云集長安,又有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在漫長的交往過程中,中國的文化得以傳播,日本的文化得以迅速發展。在一衣帶水的地理關系上,慢慢地形成了具有許多相同因素的東方文化觀念和社會結構。就是到了近代,兩國也不約而同地開始了推動社會發展的“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充分說明了兩國在社會自身發展周期和韻律上的“近似性”。“兩千年友好”,使兩國人民長期享受和平邦交環境,長期享受彼此文化營養,長期享受社會文明成果。就是中日甲午戰爭后,仍然有孫中山、魯迅、郭沫若、周恩來等人為了革命及兩國友誼的需要,來往于中日之間。“兩千年友好”的歷史證明,“和則兩利”,和處才能共生,和諧就會共贏。

“五十年對立”使中日關系破裂,社會停滯不前。日本“明治維新”后,在其迅速強大的國力支持下,忘記了兩國兩千年友好的歷史傳統,擴張野心膨脹,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使中國人民蒙受恥辱。幾十年后的侵華戰爭,在中國人民

未愈的傷口上,日本軍國主義又犯下滔天罪行。兩場戰爭在半個世紀中發生,使兩國人民祖祖輩輩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瞬間破壞殆盡,使兩國“兩千年友好”的歷史傳統突然斷裂,使兩國人民失去了和平穩定,飽受著戰爭的煎熬和戰爭創傷的折磨。兩場戰爭使中國社會倒退、國家分裂,使日本的繁榮瞬間變成廢墟,國家主權受到限制。“五十年對立”的歷史證明,“斗則兩傷”,對立必然同輸,戰爭一定同敗。

如果說“兩千年友好,五十年對立”的中日關系歷史,僅僅證明了“和則兩利,斗則兩傷”的文明智慧顯然是不全面的。“兩千年友好”的關鍵是什么,“五十年對立”的關鍵是什么,今人必須認真總結。“兩千年友好”的關鍵在中國。在“兩千年友好”歷史中,中國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但中國并沒有利用領先地位向日本擴張,更沒有發動戰爭,而是信守睦鄰友好的民族傳統,結果于己于人都有利。“五十年對立”的關鍵在日本,在“五十年對立”歷史前后,日本發展快于和強于中國,日本在發展領先后有恃無恐,野心膨脹,向外擴張,結果于己于人都有害。如何看待和對待自己的領先地位,如何看待和對待自己的大國地位,正確的做法是:領先而不稱霸,強盛而不擴張;領先不忘睦鄰,強盛更要友邦。

二、要善于從大局的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

中日關系正處于關鍵的敏感時期,處理不當,就會對大局造成不利影響。從大局出發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最為重要。中共中央十六屆四中全會的決定指出,要把國家利益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作為判斷國際事務和國家關系的根本標準。何為大局?國家利益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是大局。和平和發展就是我們的國家利益,就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是中日關系中的共同利益。顧全大局,維護國家利益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成員的神圣使命。

和平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也是當今世界的大局。在飽受20世紀前半期的戰爭蹂躪和中期的冷戰恐嚇后的21世紀,人類最需要的就是和平與發展。和平與發展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在此大背景下,中日關系必須服從和服務于和平與發展的世界大局。中日關系既是重要的雙邊關系,又是重要的國際關系,既影響著雙方,又影響著世界,必須慎重處理。

進入21世紀后,中日兩國都進入重要的歷史時期。日本經過二戰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經濟上已經成為世界強國,由于二戰原因,日本的政治軍事國際地位受到限制,現在正積極推動從經濟強國向政治經濟強國的轉變;中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正在實現從傳統的政治大國向經濟政治大國的轉變。中日兩個國家都處于向更高的國際地位、更重要的國際角色轉變過程中,兩國的經濟總和對世界經濟影響很大。中日兩國都處于亞洲,又是近鄰,又有歷史遺留問題,必然產生各種各樣的摩擦。如果對兩國摩擦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勢必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成為世界和平發展大局中的消極因素。中日兩國應從世界和平發展大局出發,正確對待和處理兩國在向重要的國際角色、國際地位轉變過程中產生的摩擦。

為了使中日關系處理中具有大局意識,至少有兩點需要重點加以解決:一是正確認識世界大國應當承擔和履行的國際責任。中日都是世界性大國,主觀和客觀上都在向綜合性世界強國邁進,但在成為世界強國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心理

準備。這個心理準備就是對世界和平發展大局有深刻認識,對歷史問題有深刻反思,愿意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貢獻。對日本來講,首先就是對歷史上給世界和平發展造成的破壞進行真正反省,對其侵略行徑對亞洲各國造成的傷害進行懺悔和道歉,并用其和平發展道路及對世界,特別是對周邊國家的睦鄰富鄰實踐,取得相關國家和人民的信任,真正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世界和平發展的推動者和建設者。對中國來講,首先要以世界和中日大局為重,正確認識和處理中日關系中的摩擦,不以暫時的關系緊張而犧牲未來,不以局部的不和諧影響兩國的全面關系。多作有利于和平發展的努力,不作激化矛盾擴大緊張的舉動,是中日兩國必須履行的國際義務,也是大國形象的基本要求。二是中日兩個世界大國在各自向世界強國轉變過程中,必須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中日同屬亞洲,又都處于東北亞,在各自向世界強國轉變中不可能沒有競爭關系,不可能不產生摩擦,關鍵在于如何理解和處理這種競爭關系及摩擦。從世界格局演變的歷史看,區域發展和區域一體化,既有以美國為單一核心的北美自由貿易區,也有以法德為雙核心的歐洲國家聯盟,還有多核心的東南亞國家聯盟。中日兩國在亞洲,特別是在東北亞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未來的亞洲一體化,特別是東北亞一體化過程中,中日應當成為雙發動機,共同推動包括東北亞在內的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中國在21世紀的大局及國家利益很清楚,那就是維護和平的國際環境,保持國家穩定,促進社會發展。和平的國際環境,特別是和平的周邊環境,是當前中國的重要國家利益,這是因為和平的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是保持國內穩定和促進社會發展的基本條件和前提。沒有和平的環境,什么都談不上。中日關系是周邊環境和周邊關系的重要因素。保持國內穩定是當代中國的根本利益,社會穩定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又是人民和諧生活的保證,更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周邊關系摩擦會影響國內穩定,國內人們情緒不穩更會威脅穩定。促進社會發展是當今中國的核心利益。“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位于世界后列。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位于世界前列,發展對于中國的重要性遠遠比對日本更重要。發展問題解決不好,中國就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國,日本與美國、歐盟一起成為中國的前三大貿易國,經濟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存在著巨大的共同利益。中日關系直接關系到維護和平國際環境、保持國內穩定、促進社會發展的國家大局和國家利益。在此大局面前,人人必須清醒,處處必須理性,一切愛國情感和行為必須服從和服務于國家大局和國家利益。有利于大局和國家利益的感情和行為,就是愛國,否則就會走向愛國的反面。

三、要善于從未來的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其中“以史為鑒”是前提,是基礎,“面向未來”是目的,是根本。中日作為亞洲乃至世界上的兩個大國,應該對亞洲的未來和世界的未來作出貢獻。必須以未來目標和未來要求引導過程行為、制約過程行為。對于中國來講,從未來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就顯得極端重要。

未來的世界應當是和平發展的世界,未來的國際秩序應當是公正合理的新秩序。中國是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倡導者和推動者,應當為建立國際新秩序作出努力、

作出貢獻。用理性和和平方式解決國際關系和國家爭端,是建立國際新秩序的重要實踐。亞洲,特別是東亞的持續發展,必將在未來國際秩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發揮重要的作用。中國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理應從亞洲開始,東北亞新秩序的建立定將首當其沖。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在處理東北亞國家關系和新秩序建立中接受著考驗。不以現在代表未來,不以當前犧牲長遠,不以情感代替理智,不以對抗犧牲合作,就是我們應當具備的正確態度。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年學生,應當理解、支持國家和政府在建立國際新秩序、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方面所作的任何努力,決不能因為一時沖動作出的過激行為使我國建立國際新秩序和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努力遭受挫折,甚至成為他國誤解和攻擊的理由。

一體化是亞洲,也是東北亞未來的基本走向,東亞各國在這個問題上存有共識,并且在作著各種努力和實踐。中國是其中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亞洲一體化,東北亞一體化符合中國、符合地區各國的根本利益。中國和日本是亞洲有重要影響的大國,是東北亞的核心國家,兩國關系直接關系到亞洲未來一體化,東北亞未來一體化的建設。中國和日本都是“10+3”的成員,都是未來這一地區自由貿易區主體國家,都是自由貿易區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中日關系如何,直接影響到這一地區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和一體化的進程。從亞洲未來和東北亞的未來著眼,中國和日本應當徹底解決歷史問題,放下包袱,共同融入區域一體化進程中,在一體化進程中發展,在一體化進程中強大。區域一體化對中國更為重要,它既可以保證中國和平的周邊環境,又可以改變世界不合理的經濟政治格局;既可以促進中國的發展,又有利于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樹立,更有利于國際新秩序的建立?;诖?,我國應當妥善看待和處理當前的中日關系,善于用大智慧看待問題,善于用大勇氣處理問題。大智大勇的核心就是以地區和平穩定、地區一體化的未來大勢巧妙解決中日摩擦和化解各種消極因素。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些都是未來中國的核心利益。這些未來核心利益的實現,都依賴于從現在起“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任何松懈、怠慢或者被其他因素干擾,都將嚴重影響或阻礙未來中國核心利益的實現。鄧小平曾明確指出,除非發生了大規模的外來入侵,否則我們都應當牢牢抓住發展生產力不放?,F在,實現未來中國的核心利益,恰遇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抓住機遇,促進發展就是我們的當務之急。鄧小平講,我們曾經喪失過大的機遇,現在再也不能失去機遇了。20世紀50年代以后,世界出現了有利于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我們沒有抓住,日本則抓住了,當我們“噩夢”醒來的時候,我國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而日本則在戰爭廢墟之上,發展成了世界經濟強國。21世紀初,世界又出現了有利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對于中國來講,真是千載難逢,只能抓住,不能放棄,也不能受干擾。當前中國正處于實現未來民族核心利益的關鍵時期,任何局部的暫時的不和諧因素都要關注和重視,決不能使不和諧因素影響到未來中國核心的實現。“小不忍則亂大謀”。中日關系雖然復雜,雖然責任在于日方,但處理不好,對中國影響更大。我們要善于從未來中國的核心利益出發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從暫時看,問題很大、麻煩很多,但從未來中國核心利益看,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中日關系必須妥善處理,從戰略高度,即從歷史、大局和未來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當是理性選擇和最佳方式。

參考文獻:

中日關系的歷史與發展范文第2篇

對企業員工來說,只有企業發展了,才可以為個人發展提供許多資源,能讓員工更充實、更安心工作,個人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企業的成功不僅僅意味著這是企業的成功,更意味著每個員工的成功。每個員工都應該明白這樣的道理:只有企業發展壯大了,你才能夠有更大的發展。企業和你的關系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有認識到這一點,你才能在工作中贏得企業的賞識和尊重。

企業發展是個人發展的基礎,企業的命運就是你的命運。然而,有些人總是認為自己是在為企業打工,至于企業如何發展,與

自己沒有任何關系,心里想著如果哪一天企業走向衰落,自己換個企業就是了。持這種觀念的人實在可悲,他們從來沒有認識到企業與自己的命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不知道企業的發展不僅有利于企業,也有利于自己。

通俗來講只有企業贏利了,你的工資和獎金才能得到相應的提高,如果沒有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利潤的增加,哪里有你的豐厚薪酬?企業發展是個人發展的前提條件!反過來也可以說個人發展也是企業發展的前提條件。

中日關系的歷史與發展范文第3篇

1 個人發展的內涵、目的、動力與意義

1.1 個人發展的內涵

本文所說的發展, 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發展, 也不完全是哲學意義上的發展, 而是發展理論所講的發展。發展理論中的發展不是對原有發展的簡單延續與擴展, 而是賦予了新型特殊內容和形式的發展, 這種發展在本質上屬于創新。列寧說:“發展顯然不是簡單的、普遍的和永恒的生長、增多 (或減少) 。”因此, 個人發展的內涵不是簡單的量上的擴張, 而是應當有新質的產生、新型質態的形成, 即個人發展應該看作是人的活動及其能力的全面發展、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發展、人的個性的全面發展三個方面。

1.2 個人發展的目的

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使人過上一種自由幸福自主的生活。在根本的價值追求上, 人類社會的全部發展活動都是為了這一終極目的而進行的。

個人發展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而個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可分為三個方面:其一是人的活動及其能力的全面提升, 包括人的體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會力、個體能力和集體能力、現實能力與潛在能力等各種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二是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拓展, 即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高度豐富、展開和占有, 包括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文化關系、道德關系、交往關系、家庭關系等。其三是人的個性的全面完善, 即個人活動及其能力的全面提升、個人社會關系的全面拓展具有普遍性和全面性, 它不再受到壓抑, 不再僅限于少數人身上, 而是每個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都不斷得到提高, 個人素質都不斷完善。

1.3 個人發展的動力

個人全面自由的發展既然分為三個方面, 那么個人的發展過程也就是追求各種能力不斷提升、社會關系不斷拓展和個性不斷完善的過程, 因此個人發展的動力應來自于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及其產生的需要。個人發展的根本動力則是人的需要:即需要各種物質和精神手段來不斷提升其各種能力, 拓展其社會關系, 完善其個性。人的需要與滿足需要的不可分性、多層面性、廣泛性、不斷升級的無限性, 構成了人類行為的根本原因。

馬克思認為:“需要是人對物質生活資料和精神生活條件的依賴關系的自覺反映”。1847年在《哲學的貧困》一書中, 馬克思又一次指出:“要仔細研究一下:……在每個世紀中, 人們的需要、生產力、生產方式以及生產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樣的;最后, 由這一切生存條件所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馬克思在這里強調的還是依次研究人們的需要、生產力、生產關系等, 可見需要是人們進行社會實踐的直接動機, 是人全面發展自己的直接動力。需要的滿足又引出新的需要, 從而產生新的行為, 使人不斷地投身到社會實踐活動中, 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為的是提升自己、拓展自己、完善自己, 從而全面自由地實現自己, 并由此不斷地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

綜上所述, 人的需要進入了人的意識領域并以動機的形式表現出來, 各種需要的提出、實現和滿足, 就意味著人們趨向于自身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人的需要是人類一切活動的根源, 是個人發展的根本動力。

1.4 個人發展的意義

人是一種最為追求意義的社會性動物。人的發展是追求意義的, 人對意義的追求同時體現在個人發展過程的至始至終。從形式上來講, 個人發展的意義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對發展主體“自我”的價值意義;二是對“他人”發展活動的價值意義。在內容上, 個人發展的價值意義也分為兩種:一是個人發展的物的意義;二是個人發展的人的意義。個人發展的意義既屬世界觀的范疇, 也是發展觀的重要內容。沒有意義對這一內容的支撐和推動, 個人發展觀將是不完整的, 也是盲目的。所以, 個人發展既要創造物的意義, 更要創造和突出人的意義。

2 社會發展的內涵、目的、動力與意義

2.1 社會發展的內涵

“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的過程, 從宏觀層面上說, 社會發展是指國家或社會由落后到先進、由低級向高級、由不發達向發達、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化的進步過程, 具有自然屬性。從具體層面上講, 社會發展首先表現為一種新的重組, 主要包括經濟、政治、文化、民生、生態等五大方面之間及其內部的重組, 具有歷史屬性。社會發展的具體過程可以分為量變和質變, 量變往往表現為社會生產規模的擴大, 而質變則表現為生產資料所有制、社會分工和社會階層結構的重新組合, 直至社會形態更替, 只有質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發展和進步。

2.2 社會發展的目的

人是構成社會有機體的基本要素, 是社會發展的主體, 因此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中心內容、動力源泉、價值標準和最終目的。社會的一切發展都是為了滿足人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人的發展程度是社會發展的尺度和標準。

然而, 人們對于社會發展的本質和目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我國改革開放前的傳統發展觀過于看重經濟和政治的量變過程, 甚至單純把經濟總量或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作為衡量社會發展的唯一標準, 使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 結果導致了自然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破壞、社會公德淪喪、民生水平停滯等多重危機, 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嚴酷的現實和慘痛的教訓促使人們不斷反思并逐漸認識到社會發展的本質和核心是人的發展以及為人的發展提供保障條件的社會各方面的發展。

2.3 社會發展的動力

中國先秦時期儒家的“財富”動力論認為:人們將廣義的行為規范與具體的利益結合起來, 形成了當時人們利益獲取行為的道德準則, 也形成了對財富和欲望本身的認識、追求和滿足, 從而構成了較為穩定的發展觀念。明朝時期著名思想家李贄的“私欲”動力論肯定了人的私欲, 肯定了謀利的合理性并主張個人私欲與集體之欲、人類之欲結合起來, 從而推動社會的發展。

西方德國著名的辯證法大師黑格爾創立了一套獨特的社會動力理論體系, 即“絕對精神”動力思想。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任何事物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它們的本質都是精神上的, 任何事物的更替、發展以及永恒的生命過程, 都是“絕對精神”在運動。“絕對精神”動力論雖然屬于典型的客觀唯心主義立場, 但“絕對精神”的運動過程——辯證法, 卻揭示了世界上萬事萬物之間的矛盾關系和矛盾本質, 而這一點, 也深深影響了馬克思。

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動力思想主要體現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 他提出并驗證了一個著名的社會學假說:透過任何一項事業的表象, 可以在其背后發現一種無形的、支撐這一項事業的時代精神, 與特定社會的文化背景有著某種內在的淵源關系, 在一定的條件下, 這種精神力量決定著這項事業的成敗。“新教倫理”發揮了道德規范的職能, 為資本的生產經營者的意志、興趣、情緒, 甚至心理狀態編制了一個道德程序。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斯的“統治者”動力思想在《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一書中得以體現:制度的發明與創新正是來自這些統治者, 這些統治者在不斷的發明創造, 構建新的社會意識形態, 制定新的社會活動的各種博弈規則。因此, 這些統治者才是在真正意義上推動了社會制度的變遷和社會歷史的進步, 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動力。

當代德國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的“社會進化”動力論認為“學習機制”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并堅持認為“除非我們知道社會學習過程的一般結構和發展邏輯, 否則是無法根據社會的發展狀況去劃分社會的組成的”。

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馬克思的“社會動力系統論”認為社會是一個有機系統, 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 這才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先秦時期儒家的“財富”動力論和明朝李贄的“私欲”動力論, 傾向于樸素唯物史觀;黑格爾的絕對精神是典型的客觀唯心史觀;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動力思想傾向于主觀唯心史觀;道格拉斯·諾斯的“統治力”動力思想是典型的英雄史觀;當代德國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的“社會進化”動力論也是唯心主義的。只有馬克思既從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出發, 確認了經濟因素對社會發展的動力作用, 同時也確認了構成社會系統的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和互為因果的關系, 從而構建了以經濟發展為始因, 以人的發展為目的的綜合動力系統。

2.4 社會發展的意義

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人類社會發展也正遭遇一種危機, 這種危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外在的物質結構危機, 如日益嚴重的自然危機、社會危機 (包括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結構失調、社會關系不和諧等) ;二是內在的精神危機——主要表現為發展價值錯位、發展方向迷失、人在發展中異化、精神空虛感和失落感卻日趨嚴重。

人類經歷了或正在經歷兩次重大的意義危機, 第一次危機是“上帝死了”。19世紀中后期德國哲學家尼采發出了一個聲音:“上帝死了。”于是人們的信仰崩塌了, 陷入了可怕的信仰虛無之中, 感到了焦慮、迷惘、荒誕、絕望和無意義。第二次危機——“增長的極限”。1972年, 米都斯等人在向羅馬俱樂部提交的《增長的極限》的研究報告中指出, “如果在世界人口、工業化、污染、糧食生產和資源消耗方面以現在的趨勢繼續下去, 這個行星上增長的極限有朝一日將在今后一百年中發生。”人們終于認識到單純的經濟發展之路是走不通的, 僅有科學并不能消除人類的苦難, 沒有信仰和倫理制約的科學有時反而充當了害人的工具。

當今社會發展觀中主要存在兩大價值取向和思維模式:物本取向和實證方法與人本取向和理解方法。注重物本取向和實證方法的人們往往以一種高代價的發展模式, 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 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實現了人的階段性發展, 但也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 使得人們開始質疑自己所尋求的發展的合理性, 從而加劇了社會發展的意義危機。注重以人本發展取向的人們, 強調社會發展對人的價值意義, 注重文化價值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他們批判前者的物本取向的片面性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對自然的破壞和人性喪失的惡果。社會的發展不在于某些外在的可量化的指標, 而在于這些量化的指標對于人發展的意義, 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質量, 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社會的發展最終是為了實現人的發展。

3 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對立統一

3.1 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是互相對立和區別的

首先, 當我們把社會或國家與個人作為一對范疇提出來考察的時候, 可以把他們看作是一對主客體之間的關系:當我們把社會或國家作為主體的時候, 那么客體就是單個的人, 所以說離開了社會主體, 單個人是無法存在的;同樣, 當我們把個人作為主體, 社會作為客體時, 則可以說離開了一個個活生生的個人, 那么構成社會機體的細胞基石也就不存在了。其次, 當我們從價值判斷的角度看時, 個人發展是目的, 社會發展是手段。從根本上說, 人作為社會的主體, 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 而作為社會客體的社會結構體系發展則是手段。人們致力于發展生產力、變革社會關系、推動社會結構體系發展和進步, 最終還是為了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最后, 個人發展是內容, 社會發展是形式, 如果將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割裂開來, 孤立的考察個人發展或社會發展則是沒有意義的。

3.2 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是互相依存和緊密聯系的。

首先個人發展依賴于社會發展。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 將社會發展劃分為三大形態:“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 是最初的社會形態, 在這種形態下, 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疇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 是第二大形態, 在這種形態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 全面的關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階段”。馬克思從個人的發展角度考察了社會形態的變遷, 說明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個人發展受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制約, 個人發展的層次和狀態與他所處的社會文化和教育等發展程度密切相關。

其次, 社會發展又受制于個人發展。馬克思說過:“人是歷史的劇中人和劇作者。”人是社會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社會發展程度受人類整體素質的制約。早期社會由于人類素質不高而受制于自然資源, 工業革命以來, 人類素質有了較大的提升, 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強, 人類由此進入工業文明時代。由此可見, 個人的發展推動著社會的發展, 個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終極動力和最積極因素。

最后, 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社會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基本細胞是個人發展;而個人發展又以社會發展為前提, 只有在社會發展中才能得以豐富和完善, 因此, 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互為前提和基礎。社會發展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是個人發展的有機綜合, 而個人發展在于社會性的發展, 也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 物質資料不斷豐富, 大大減少了個人花費在謀生上的勞動時間, 這使得個人獲得了相對較多的自由發展時間。因此, 社會發展為個人發展提供了必備的物質基礎和前提。

4 我國在對待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上的認識和實際

改革開放前的近30年里, 我國經濟基礎差, 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社會主義, 形成了單一的公有制結構:農村以集體所有制為主, 城市以全民所有制為主。這一時期片面強調高積累, 過分強調集體利益, 從某種程度上講, 國家只注重社會發展而忽視了個人發展, 個人利益被看作是資本主義尾巴, 必須切除。在這樣的背景下, 個人發展缺乏物質基礎更沒有社會支持, 一切以集體利益為重。這在當時雖然有其合理性, 但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人民的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改善, 在自然災害的三年里餓死很多人, 社會發展的成果沒有充分的惠及到每一個人。從發展目的和手段的價值意義上, 個人發展成了社會發展的手段, 而社會發展應把個人發展作為最終目的卻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 由此造成了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在目的和手段關系上的錯位。

改革開放后, 鄧小平同志提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 發展生產力, 消滅剝削, 消除兩極分化, 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糾正了以往的片面發展觀, 承認了個人利益, 從一定層面上看, 這是在社會發展的前提下肯定了個人發展。把個人發展當作社會發展的目的, 讓社會發展為個人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共同富裕的目的是要使每個人都富起來, 而不是少數既得利益集團的富裕。

可惜好景不長, 30多年的改革發展在成就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 社會中個人貧富差距日益擴大, 各種矛盾不斷凸現, 大多數個人發展的目的沒有得到實現。中國的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45 (早在2003年, 就已經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0.40) , 占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只有4.7%, 而占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高達50%。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超過了3.2倍, 考慮到非貨幣因素, 實際收入差距為世界之首。

我們肯定共同富裕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但是在實際的發展中, 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實現。以致于在目的和手段的關系上, 我們又步入了大多數人成了極少數人發展的手段的誤區, 與改革開放前相比, 可以說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中國的改革是漸進式的, 盡管官方和主流媒體一直都在抵制私有化, 但私有制從一開始被當作洪水猛獸, 逐漸地被看作是公有制的有益補充, 最后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并在在憲法中得到了與公有財產同等的保護。這是中國對轉型經濟理論與實踐所做出的一個重要貢獻。較好的說明了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是互為目的和手段的, 他們是并重的, 這也體現了改革開放后黨和國家肯定了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辯證統一。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 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意味著我黨在發展觀上實現了由“物本”到“人本”的價值取向的轉變。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把現實的人, 即廣大人民群眾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十八大報告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論述, 濃墨重彩地描繪了一幅民生發展的幸福畫卷。報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從這個無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還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實際上都貫穿著切實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這條主線, 都以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為目標和歸宿:強調物質文明建設, 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強調政治文明建設, 為精神進步和人的價值實現創造有利條件;強調精神文明建設, 促使人的素質全而提升, 在人格修養方面不斷發展和完善;強調民生建設, 切實保障每一個人的發展;強調生態文明建設,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由此看出, 黨和國家更加強調了以民生為重點的個人發展, 更好的體現了個人發展在社會發展中作為最終目的的地位。

無論從個人發展的內涵、目的、動力與意義來看, 還是從社會發展的內涵、目的、動力與意義來看, 正確對待個人發展與和社會發展的辯證關系, 清醒認識到:個人發展是目的, 社會發展是手段;個人發展是內容, 社會發展是形式;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互為前提和基礎;個人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終極動力和最積極因素。只要正確的處理好個人發展與和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 隨著民生中國、民意中國、美麗中國愿景的實現, 一個人民幸福、政通人和、社會和諧、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一定會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東方。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 理論工作者們對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辯證關系的研究做出了不懈努力, 從不同時期和不同角度的發展進行了各種解讀。進一步研究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對于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我國在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在對待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上的認識和實踐有何不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該如何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黨的十八大以后該如何貫徹好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研究好這些問題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本文試圖就以上問題淺作探討。

關鍵詞:個人發展,社會發展,辯證關系,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

參考文獻

[1] 楊立新.發展內涵及其馬克思主義重點論定位.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9第8卷第5期.

[2] 列寧.列寧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3]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1.

[4] 羅道友, 需要——人的內在發展動力——從馬洛斯需要理論看人的發展, 湘潭大學.2007.

[5] 邱耕田, 發展的意義:基于發展哲學視域的一種分析.天津社會科學.2008

[6] 楊玉鳳.先秦儒家的財富動力思想及其現代意義[J].龍巖學院學報, 2005

[7] 任冠文.李贄建立在平等思想上的私欲動力說[J].學術論壇, 2000

[8] 鄧龍奎.社會發展動力觀的變革[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

[9] 蘇國勛.理性化及其限制:韋伯思想引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10] 道格拉斯諾斯.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革[M].陳郁, 羅華平, 譯.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 1991.

[11] 趙順龍, 周一帆, 曹逸之.諾斯制度變遷理論的演變[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

[12] 哈貝馬斯.交往與社會進化[M].張博樹, 譯.重慶:重慶出版社, 1989.

[13] 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尹溟譯, 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14] 丹尼斯米都斯等, 《增長的極限》, 李寶恒譯,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 劉傳遠, 論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38卷第5期.

[16] 馬克思,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中日關系的歷史與發展范文第4篇

----以平遙古城為例

1古城簡介

1.1 區位介紹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地處汾河東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與另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祁縣相毗鄰,隸屬晉中地區。歷經兩千多年的發展,從一個傳統的北方小城鎮發展為晉商的起源地,到如今成為舉世矚目的歷史文化名城,被列入世界最值得前往的一百個城市之一,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業是當地的主要產業。

1.2 發展歷程

平遙,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御外族南擾,始建城墻,洪武三年在舊墻垣基礎上重筑擴修,并全面包磚。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歷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臺??滴跛氖暌蚧实畚餮猜方浧竭b,而筑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墻總周長6163米,墻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墻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墻以外稱新城。

平遙古城最鼎盛的時期是明清兩朝,當時的晉商發展為中國經濟的最強勁有力的一股勢力,平遙曾是清代晚期中國的金融中心,山西商人引導著當時中國的經濟一度走上繁榮,“祁太平”金三角中的“平”即指當時的平遙,平遙城當時的富裕程度也可見一般。

1.3 規模形制

平遙古城是按照中國傳統“禮制”思想規劃建設起來的,反映了明清時期漢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小城鎮的形態特征。在封閉的城池里,以市樓為中心,以南大街為中軸,有四條大街、八條小街及七十二條小巷經緯交織在一起,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條。城內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磚灰瓦的四合院,軸線明確,左右對稱。此外,城池內還建有一些大小廟宇,老式鋪面亦是鱗次櫛比,自明朝發展到現在城內面積基本未變,一直保留著明清時期的風貌,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原汁原味地勾勒出明、清時期市井繁華的風貌。

1.4保護類型

平遙古城屬于傳統風貌型歷史文化名城,保留著幾個歷史時期積淀的完整建筑群,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文明財富,應當對其實行“整體保護”。平遙古城歷經千年,經受住了炮火的洗禮,比較完整的保存了下來,卻在文革中收到了破壞,近年來,隨著環境的惡化和人們的保護意識淡薄,一些古跡文物已經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好在人們的意識有所覺醒,經過搶救性保護和政府有力保護政策的出臺,古城正以一個全新而又真實的面貌展現給世人。

2.發展現狀

2.1 文化方面

晉商文化作為古城的主流文化,延綿至今,平遙當地人也很有經濟頭腦,依靠旅游業,直接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平遙人一直遵循勤儉持家的生活習慣,民風淳樸,又接受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文化侵染,呈現出多元化的文化形態。

2.2 建筑方面

平遙現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0處,以及待批的文物211處,堪稱中國古典建筑的活標本,大部分的建筑被完好的保存了下來,有的被開發成旅游景點,有的經內部改造變成沿街商鋪,部分破舊難以維修的建筑,拆除之后仿造之前的結構重新修建,整個城內的建筑格局一直保持著初建時的風貌。

2.3 習俗方面

平遙古城在明清時期的大繁榮,促使了其各方面的發展,傳統的民間禮制,逢年過節的習俗,歷經千年,依然被人們所遵從。符合當今社會文化的習俗都被流傳下來,近年來,每

年的新年都會有“平遙中國年”活動,吸引來自國內外的友人來平遙過年,體會傳統的平遙年味。在一些旅游景點也有傳統的明清時期大院生活的重現表演,讓人仿佛置身舊朝,感同身受。

2.4存在的問題

平遙古城歷經千年,經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整修,已經基本實現了古代與現代的融合,經過調研,發現其中不乏有些問題:①部分新建建筑影響了城內的風貌。城內的大部分建筑都是舊時所建,只有部分年久失修的建筑被拆除,但新建的建筑與周圍的環境不甚和諧,影響古城風貌。②城內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小街小巷,仍有一部分基本處在原始落后的狀態。部分沿主要道路的院落內破舊不堪,有礙觀瞻。③環境綠化。整個古城內缺少綠化設施,顯得沒有生機,對于改善環境還需做進一步的工作。④交通組織不力。古城內為了給人營造古樸的氛圍,不準機動車通行,但停放機動車的城門口距離景點門口有一定的距離,擺渡車數量有限,交通存在一定的不足。

3.保護目的

3.1 遺產保護

平遙古城是人類共有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個真實的、綜合的、系統的“大文物”,古城街巷的保護自是十分重要。除有完整的城墻外,城內街道、商店、衙署等也較完整地保持著傳統格局和風貌,樓閣式的沿街建筑、四合院民居以及市樓、文廟、清虛觀等古建筑都很有特色。這些文物古跡既屬于我國人民, 也是全人類可以共享的文化財富, 所以,對文物古跡的良好保護, 也是對世界文化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更可以造福百姓,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3.2 原真性保護

歷史城鎮的保護不僅僅是文物古跡的保護,而仿古一條街等“假古董”的建設更是與世界文化遺產的原真性原則背道而馳的錯誤做法,是對歷史文化遺產潛在的破壞。所以,歷史城鎮的保護更要從根本上出發,杜絕或減少假古董的產生,還古城一片純樸與寧靜。

3.3 經濟發展保護

再者,舊城的保護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新城的發展,為了讓整個縣城的天際線看起來符合古城的面貌,古城外的新城建筑高度也都做了一定的限制,一個有著如此得天獨厚歷史遺存的地方,一定要大力利用現有的資源,發展旅游業,帶動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樣才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最終目的。

4.保護策略

4.1延續功能

在舊城改建和保護的過程中,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間形式,建筑物和綠化、曠地的空間關系,歷史性建筑的內外面貌,包括體量、形式、風格、材料、色彩及裝飾等,地段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環境的關系,地段在歷史上的功能作用,這些均做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4.2貼近風貌

對舊城區內各種損壞較嚴重的建筑和設施采取改建、擴建、部分拆除、維修養護、改造內部功能、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等措施,改善原有環境質量,保護原有風貌特色,提高土地利用價值。

4.3更新組織

經過上世紀八十到九十年代的整修,古城的各項基本市政和公用設施以及環境都有了較大的改善,在最近幾年的發展中,古城的面貌又煥然一新,讓古城在夜晚也能亮如白晝,一改以往的風情,讓古老而又現代的小城變成一座“不夜城 ”。

5 個人觀點

中日關系的歷史與發展范文第5篇

(-)古代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幾乎和正規教育具有同樣長遠的歷史。早在西周時期,就有文獻記載了周王命令靜在學宮中掌管射獵,并在一段時間后考驗其教學效果和賞賜他的史實。我國古代最早一部教學論專著《學記》中記載:“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返,謂之大成”。表明當時的學校已建立了穩定的具有明確內容和標準的“考校”制度,即教學評價體制。這可是最早的教學評價思想。

科舉考試從公元606年開始,在中國持續近13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種教學評價形式,是一種通設科考試并根據學科考試成績錄用官吏的考試制度,主要也是針對考核學生學力水平而言。隋煬帝大業六年(公元606年),置進士科,創立科舉考試制度。自此以后,科舉考試就成為我國封建社會教育教學評價的主要方式??婆e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儒家經典,在形式上,“唐取士以詩賦,宋取士以經義論策,明、清取士用八股文”。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廢除科舉考試??婆e考試前后歷時1300年,在世界上開創了文官考試的先河,是古代社會最有影響的教學評價體系。它能破朋黨之私,對選拔統治人才有積極作用。但它題少面窄,評價標準的客觀性不強,并且容易導致士子醉心于功名利祿、荒廢學理,使學校成為科舉的附庸。這是一種典型的突出管理性功能而犧牲教育性功能的教學評價制度。

西方,考試制度建立要稍晚些,大學考試用口試是在1219年,中學筆試是在I599年,畢業考試論文式作業考試是在1787年,法國于1791年參照我國科舉制度建立文官考試制度。

在很長時間里,考試作為一種鑒定和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起積極作用,且對檢查記憶性知識、檢驗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也是比較有效。但這種傳統考試存在許多嚴重弊端,如考試內容大多是有關陳述性知識,偏于記憶,命題缺乏科學性,評分標準不統一,不夠公正、客觀、準確。為改進考試方法,教測驗便應運而生。

現代教學評價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實驗心理學個體差異研究的進步和教育統計學的發展,教育理論工作者們開始探討如何將心理測驗的方法應用于教學領域,實現學業成績考核客觀化、標準化與數量化?,F代教學評價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確立的,并在隨后的歲月中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美國學者e.枯巴和y.s.林肯研究指出,現代教育評價經歷了四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形成了四代不同的教育評價理論和方法。與此相聯系,現代教學評價的發展也可以區分為相應的四個基本階段。

1.1900~1930年左右是現代教學評價的第一個發展階段

這一時期的特點是測量理論的形成和測驗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美國學者萊斯1894年開始研究兒童學習拼音的成績測量問題,并于1897年發表了測量量表;l905年心理學家桑代克發表《精神與社會測量導論》,提出"凡存在東西都有數量,凡是有數量東西都可測量"。1909年又發表"書法量表"。桑代克被稱為"教育測驗之父",拉開了美國教育史上著名測驗運動的序幕。在此期間,各種學科學習量表先后問世,形成教育測量熱,例如,斯東(1908年)和克梯斯(1909年)發表了算術成績測量量表,有關拼字、作文、語文等方面的學習成績量表也紛紛出現。各種學績量表產生后,很快為許多學校所采用,例如,1911~1912年,紐約市曾對 3萬名兒童進行了多種學科的學績測驗。俞子夷1918年編制《毛筆書法測驗》,開我國編制教育測量量表的先河。20年代,教育測驗和心理測驗(尤其是智力測驗)量表編制和試驗工作在我國取得了較大進展??偟膩砜?,這一時期的教學評價,基本等同于教育測量,評價者在評價中僅扮演測量技術員的角色,評價的中心任務是“用科學的

方法,求客觀的標準,以矯正主觀方法的弊端”,對教學評價中如何科學地解決教學信息的收集問題作出了貢獻,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考試主觀、籠統和偏于事實性知識與死記硬背,但也存在明顯不足。它企圖用數字來表示受教育者全部特征,難免流于形式機械化。學生態度、興趣、創造力、鑒賞力等是十分復雜,很難全部量化。

2.1930~1940年前后是現代教學評價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最早倡導從"測驗"轉向"評價"的是美國教育評價與課程理論專家泰勒。在美國的“八年研究”中,由泰勒領導的評價委員會的工作是這一時期教學評價領域最有代表性的工作。泰勒認為,評價必須建立在清晰地陳述目標基礎上,根據目標來評價教學效果,促進目標實現??莅偷热苏J為,這一時期的特征是對測驗結果作描述,評價的目標不再是學生本身,而是什么樣的學習目標模式對學生學習最有效。例如,泰勒他們編制了許多測驗去測量學生是否掌握了教師要求他們學習的那些東西,據此辨別、區分有效的目標模式。

3.現代教學評價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是50年代至70年代。這一時期注重了真正的價值判斷問題。目標參考測驗在這一階段發展起來。目標參考測驗以教學目標為評價標準,關注的是教學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它和教育目標分類學的出現聯系在一起,關心教學目標的實現,注重以目標為參照系進行價值評判,是教學評價第三個發展時期的突出特色。這一階段對評價標準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4.80年代以來,教學評價又有了新發展。項目反應理論把教學評價引向了計算機化和因人施測的方向。模糊評價法發展了教學評價的數據處理技術??莅偷热颂岢龅?ldquo;第四代教育評價”,突出了教學評價中的人文主義精神,強調評價者和評價對象之間的不斷交互作用、共同建構、全面參與,對教學評價作了有益的反思和建設性構想。阿莫納什維利在總結六七十年代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實質性評價理論。實質性評價是貫穿于教學過程始終的特殊教學活動,包括教師的評價、在集體的學習一認識活動中的評價、在學生個別獨立的學習一認識活動中的評價三種形式,特別重視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形成以及教學評價的良好心理氛圍的設計,強調了教學評價中的定性和描述等側面??偟恼f來,80年代以來的教學評價,比較關注教學評價的人文精神和教育作用,可視為現代教學評價的第四個發展階段。

(三)教學評價的發展趨勢

考察教學評價的歷史發展和現實狀況,有助于我們觀察教學評價的未來走勢。從當前教學評價改革所顯示的信息看,今后一段時間內教學評價發展可能會呈現出以下若干重要趨勢和特征。

1.評價模式的多樣綜合。迄今為止,已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教學評價方法和技術。不同的教學評價方法、技術,各有不同的優勢和不足。為了保證教學評價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必須把各種不同的評價技術進行必要的綜合、組合、改造和創新。事實上,當前的教學評價改革已注意到了評價模式的多樣綜合問題,比如強調定性和定量結合、模糊與精確結合、日常觀察和系統測驗結合、他評與自評結合,等等。這種評價模式多樣綜合的特點在今后將更加明顯。

2.注重教學評價的教育性功能。在教學評價中,人們最初重視的是管理性功能。歷史發展表明,過于關注管理性功能而忽視教育性功能的教學評價,往往給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消極影響。這樣,在現代教學評價發展的過程中,教育性功能就逐漸受到了重視。它強調的是,教學評價作為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應自覺地服務于教學宗旨,成為實現教學目的的促進性力量,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當前,教育性功能已逐漸突出出來,形成性評價和實質性評價的出現和發展,是有力的論據。今后,這一方面的功能將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3.重視學生的評價能力的發展。在現代社會,人們面臨著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只有具有良好的評價能力,才能合理地選擇和行動。幫助學生發展評價能力,是現代社會對學校提出的重要要求。學生的評價能力需要通過評價活動才能發展。在整個學校教育活動體系中,教學評價是最基本的評價活動,是發展學生評價能力的基礎性活動。教學評價的未來發展和

改革,將突出通過評價培養學生評價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說,要通過教學評價,使學生掌握有關評價的原理、標準和方法,給予學生評價自我和他人的機會,從而提高評價能力。

中日關系的歷史與發展范文第6篇

教育和經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兩者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都有特定的規律性, 經濟規律反映經濟運行中各要素及其發展趨勢間的關系, 而教育規律是反映內部因素間關系及外部發展條件關系, 它們運行方向都以社會發展為共同軸心, 具有區別又有聯系。

2 教育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2.1 教育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敘述了教育的資本價值, 斷言受過教育的勞動力具有較高生產效率。數字化、網絡化、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產業在全球范圍內迅猛發展, 工具工藝與管理方法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生產效率, 對教育知識生產、傳播、應用依存度越來越高, 它向人們昭示著勞動者知識與技術水平將取代資本和自然資源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

發達國家教育知識經濟形成及發展啟示錄表明, 知識經濟是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后, 逐步形成的一種經濟形態??茖W技術日新月異, 富裕國家的人們對消費品需求以追求質量、個性、功能為目標, 渴望產品知識和技術含量日益增多, 而以大規模、高耗能為特征工業化時代已經趨向極限, 經濟發展能力呈邊際效益遞減現象。經濟增長放慢迫使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通過向發展中國家輸出資本和傳統技術產業, 利用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獲取利潤。同時, 科學技術發展, 使得技術的經濟存在期越來越短, 要求從事新技術產業開發的經濟組織不斷加大研發經費投入, 促使生產、教育培訓等產業蓬勃發展。

2.2 教育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人力資本理論認為:教育具有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等功能, 在經濟發展中居于先導性、全局性、基礎性地位, 對促進生產率的提高和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當今世界競爭最激烈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 科學技術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是依靠人的知識和才能來實現的, 教育培養出的人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源, 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在我國, 西部國土面積占全國面積71%, 各類專業人才只占到全國的15.5%, 人才的困乏, 導致西部經濟發展瓶頸突出, 阻礙了西部經濟的發展空間。而東部國土面積占全國面積11%, 各類專業人才卻占到43.2%, 相對充裕的人才儲備, 涌現出了一批禹作敏、吳仁寶式的領軍人物, 為東部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 人才的競爭遠強于對資本和自然資源的爭奪, 金字塔上方掌握高端教育知識的人, 才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弄潮兒、頂梁柱。

3 經濟發展對教育的作用

3.1 經濟發展水平影響著教育的普及程度

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 對教育的普及程度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建國初期, 我國高等學校有205所, 中等學校5216所, 在校生139萬人, 因經濟規模小, 教育經費投入只有3.76億元, 形成小規模經濟辦小規模教育現象, 造成受過教育培訓的勞動者嚴重不足, 極大制約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導致群眾基本生活用品憑票供給。為了擺脫貧困, 增強國家的實力, “文革”結束后我國進行了經濟制度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2016年GDP達到了74.4萬億元, 教育經費投入達3.9萬億元, 占GDP比例5.22%, 超過世界投入平均值5.1%。高等院校2879所, 在校生2696萬人, 全國受過大學教育程度的人口達1.96億, 為我國經濟領域各行業提供專門知識和技能人才做出了貢獻。當然, 在經濟發展的海洋中沖浪, 總會嗆到水, 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轉向中低速發展, 為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 高校逐年擴招, 但高校的資源是有限的, 擴招不等于知識的普及, 持有學歷證書并不代表能力的提高, 一定要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不能人為割斷教育與生產力之間的聯系, 使教育功能只能集中在信息甄別的方面, 從而導致教育供給不足, 對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3.2 經濟發展水平影響著對教育的投入力度

從世界各國教育投資的歷史和我國教育投資的歷史發展趨勢看, 教育投資的絕對量和一國的經濟發展呈正向比關系, 即隨著經濟的增長, 對教育投資的絕對量也相應增長。1913年美國的人圴GDP超過英國, 達5000美元, 居世界第一位, 持續發展的經濟為教育的投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教育經費所占GDP比例一直維持在7%左右, 豐富的教育經費使美國最早實現了普及初等和中等義務教育任務, 高等教育最早進入大眾化、普及化, 實現了全民教育的目標。改革開放前, 我國經濟發展規模小, 對教育投入力度低, 但隨著經濟制度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經濟發展進入高速增長期, 2016年GDP達到約11.3萬億美元, 增速達6.7%, 成功保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巨大的經濟成就, 為鞏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發展普及高中義務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為我國的教育發展注入了強大生命力。

4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教育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系

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 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究竟怎樣發揮作用, 需要進行認真的思考。經濟發展是改變貧困的基礎, 是實現精準扶貧、國富民強的必由之路。同時為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教育發展也不容忽視, 它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源泉、動力, 是提高民族素質的條件, 是開發人力資源的根本途徑。經濟發展與教育相輔相成, 密不可分, 經濟發展為教育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教育為經濟發展提供了高素質勞動者及各種專門人才。兩者之間呈螺旋式上升非對稱均衡性互動關系, 單靠發展經濟或教育事業, 是不可能建設成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的發達社會。

摘要:教育與經濟發展兩者相輔相成, 呈螺旋式上升非對稱均衡性辯證關系, 一方面教育的源泉和動力是為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經濟發展離不開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經濟發展為教育提供物質基礎, 經濟發展促進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經濟發展,教育規律,辯證關系

參考文獻

上一篇:綜掘機拆解運輸及安裝范文下一篇:icu??谱o理質量標準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