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熱點領域特殊教育論文范文

2023-10-20

熱點領域特殊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21世紀的電信技術正進主一個關鍵的轉折時期、未來十年將是技術發展最為活躍的時期。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以及IP技術的興起, 正深刻的改變著電信網絡的面貌以及未來技術發展的走向。未來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是寬帶化、分組化、綜合經、個人化、主要特點體現為以上幾個方面:

1.1 寬帶化是通信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隨著光纖傳輸技術以及高通透量網絡節點的進一步發展, 有線網絡的寬帶化正在世界范圍內全面展開, 而無線通信技術也正在朝著無線接入寬帶化的方向演進, 無線傳輸速率將從第二代系統的9.6Kbit/s向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最高速率2Mbit/s發展。

1.2 核心網絡綜合化, 接入網絡多樣化。

未來信息網絡的結構模式將向核心網/接入網轉變, 網絡的分組化和寬帶化, 使在同一核心網絡上綜合傳送多種業務信息成為可能, 網絡的綜合化以及管制的逐步開放和市場競爭的需要, 將進一步推動傳統的電信網絡與新興的計算機網絡的融合。

1.3 信息個人化是下世紀初信息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而移動IP正是實現未來信息個人化的重要技術手段, 在手機上實現各種IP應用以及移動IP技術正逐步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移動智能網技術與IP技術的組合將進一步推動全球個人通信的趨勢。

1.4 移動通信網絡結構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 隨著網絡中

數據業務量主導地位的形成, 現有電路交換網絡向IP網絡過渡的趨勢已不可阻擋, IP技術將成為未來網絡的核心關鍵技術, IP協議將成為電信網的主導通信協議。隨著移動通信通用分組無線業務 (GPRS) 的引入, 用戶將在端到端分組傳輸模式下發送和接收數據, 打破傳統的數據接入接式。以IP為基礎組網, 開始了移動骨干網IP應用的實踐。

2 無線通信技術熱點

全球無線通信領域主要包括3G、3.5GHz MMDS、WLAN、Wi Max、UWB等五大熱點

2.1 舉世矚目的3G

今天, 第三代移動通信3G格外引人矚目, 成為無線通信產業的最大熱點。

首先, 從技術角度來看, 3G主流技術已經基本成熟。cdma2000由于技術本身的平滑演進特性, 進入3G的障礙不大。WCDMA以前受版本不斷更新的影響, 阻礙了商用進程, 但目前主體標準已經定型, 具備了規模商用的基礎。TD-SCDMA技術要相對滯后一些。

其次, 目前歐美等運營商已經進入了3G網絡部署階段。3G網絡的商用部署正在全球一步步地鋪展開來。

第三, 部分運營商的3G用戶數量開始呈現快速增長的局面。最早推出3G商用業務的NTTDo Co Mo近期宣布, 在距離突破200萬用戶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內, 他們的3G用戶總數就增長至300萬大關。

第四, 我國3G處在黎明的前夕。我國對3G一直采取積極穩健的態度, 目前, 我國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的網絡技術試驗, 或稱外場測試。

應該說, 目前3G還存在一些問題, 主要表現在市場還處在啟蒙階段, 殺手級的業務還沒有呈現, 終端還不夠多。在我國, 政府將考慮對市場競爭度的把握, 涉及3G網絡發放幾張牌照的問題, 同時, 還將考慮設備國產化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屬于次要矛盾, 目前最重要的是要選擇恰當時機盡快推動3G網絡平臺的建設, 這才是解決以上矛盾的關鍵環節和引導環節。

2.2 3.5GHz寬帶固定無線接入的推廣應用

3.5GHz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MMDS, 是工作于3.5GHz無線頻段上的中寬帶無線接入技術。今年4月份, 第三批3.5GHz寬帶固定無線接入頻率評選 (招標) 工作在我國進行, 使MMDS技術在我國的應用進一步擴大, 這也使3.5GHz固定無線接入技術成為今年業界的熱點之一。

趨勢分析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因為其高帶寬、建設速度快、接入方式靈活等特點, 受到了業界的關注。但這項技術也有其局限性, 比如高頻段26GHz的LMDS技術受天氣影響較大, 而3.5GHz MMDS技術在我國又受到了帶寬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因此, 對于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 我們應該回歸理性的認識。它具有自身的優勢, 但也有其固有的缺陷, 因此在應用中要實事求是。

就目前重點推廣的3.5GHz技術來看, 運營商的經營經驗表明, 若單獨把MMDS技術作為一個獨立網絡來運作, 由于其技術、用戶規模和頻率帶寬的限制, 較難實現盈利。因此, 我們應該進一步放寬眼光, 把它推廣至更大的應用領域。比如可以考慮像現在某些運營商所采用的, 將之作為移動基站的回路。

2.3 寬帶無線技術新寵Wi MAX

有資料顯示, “Wi MAX”已經成為近期互聯網上搜索量最大的通信關鍵詞, 該項技術以其遠覆蓋和高帶寬特性, 成為無線業界的新寵。

Wi MAX全稱為World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 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統, 其技術標準為IEEE802.16。Wi MAX也組織了自己的聯盟。目前這個聯盟已經發展了數十家會員, 該聯盟由Intel牽頭, 我國中興通訊也名列其中。Wi MAX的目標是促進IEEE802.16的應用。

Wi MAX相對于Wi-Fi的優勢主要體現在Wi-Fi解決的是無線局域網的接入問題, 而Wi MAX解決的是無線城域網的問題。Wi-Fi只能把互聯網的連接信號傳送到300英尺遠的地方, Wi MAX則能把信號傳送31英里之遠。Wi-Fi網絡連接速度為每秒54兆, 而Wi MAX為每秒70兆。

對于Wi MAX技術, 它具有巨大的潛力, 但尚處在襁褓階段, 目前還難以對當前的全球無線通信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由于3G的實施, Wi MAX將可能成為未來3G網絡的補充手段, 在高速信息接入領域發揮其特性。但受其自身移動性和話音支持能力的限制, Wi MAX不大可能殺死3G。

2.4 超寬帶無線接入技術UWB

熱點領域特殊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1通信技術的優勢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 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在進入到信息化的時代后, 社會經濟建設也隨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在科技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 信息技術與網絡通信業有效的結合在了一起, 從而對于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更可靠的支持。通信技術結合了網絡技術后, 在各個方面都有了質的提升, 其主要優勢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內容:

1.1通信質量的提升。通信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 其傳輸的速率和傳輸的質量是通信技術發展的核心內容, 以往的通信技術速度慢, 并且容量小, 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 對于社會生產也產生了一定的制約。因此新的通信技術的發展需要更好的提高通信傳輸的速度和質量, 目前, 通信技術已經有效的實現了通信的寬度化, 信息傳輸的效率和傳輸的質量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1.2通信技術與網絡信息的結合。網絡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信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 并且在各個領域中都有著廣泛的體現, 在對信息技術進行完善的同時, 網絡信息技術的加入也成了現代通信技術發展的助力, 同時也極大程度的滿足了人們對通信的使用需求, 在這其中, 多樣化和綜合化的網絡通信方式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并且有效的解決了以往通信技術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這對于通信技術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1.3個人化信息的實現。在當前通信技術發展的過程中, 信息個人化技術的發展在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它不僅提高了通信技術的應用效果, 還滿足了用戶的通信需求, 促進了全球化信息發展建設。

總而言之, 在現代化通信行業當中, 人們為了使得通信技術的應用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人們也將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運用到其中, 從而實現了通信技術的寬度化、多樣化、綜合化以及個人化, 滿足了通信行業發展的相關要求。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人們也在對其通信進行不斷的優化處理, 進而讓通信網絡結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

2無線通信技術熱點

全球無線通信領域主要包括3G、3.5GHz MMDS、WLAN、Wi MaxUWB等五大熱點。

2.1舉世矚目的3G

今天, 第三代移動通信。3G格外引人矚目, 成為無線通信產業的最大熱點。

首先, 從技術角度來看, 3G主流技術已經基本成熟。cdma2000由于技術本身的平滑演進特性, 進入3G的障礙不大。WCDMA以前受版本不斷更新的影響, 阻礙了商用進程, 但目前主體標準已經定型, 具備了規模商用的基礎。TDSCDMA技術要相對滯后一些。

其次, 目前歐美等運營商已經進入了3G網絡部署階段。3G網絡的商用部署正在全球一步步地鋪展開來。

第三, 部分運營商的。3G用戶數量開始呈現快速增長的局面最早推出。3G商用業務的NTTDo Co Mo近期宣布, 在距離突破。200萬用戶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內, 他們的。3G用戶總數就增長至。300。萬大關。

第四, 我國3G處在黎明的前夕, 我國對3G一直采取積極穩健的態度, 目前, 我國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的網絡技術試驗, 或稱外場測試。

應該說, 目前, 3G還存在一些問題, 主要表現在市場還處在啟蒙階段, 殺手級的業務還沒有呈現, 終端還不夠多。在我國, 政府將考慮對市場競爭度的把握, 涉及。3G網絡發放幾張牌照的問題, 同時, 還將考慮設備國產化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屬于次要矛盾, 目前最重要的是要選擇恰當時機盡快推動。3G網絡平臺的建設, 這才是解決以上矛盾的關鍵環節和引導環節。

35GHz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MMDS, 是工作于3.5GHz無線頻段上的中寬帶無線接入技術。今年4月份, 第三批3.5GHz寬帶固定無線接入頻率評選 (招標) 工作在我國進行, 使MMDS技術在我國的應用進一步擴大, 這也使3.5GHz固定無線接入技術成為今年業界的熱點之一。

趨勢分析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因為其高帶寬。建設速度快接入方式靈活等特點, 受到了業界的關注。但這項技術也有其局限性, 比如高頻段26GHz的LMDS。技術受天氣影響較大, 而3.5GHz MMDS技術在我國又受到了帶寬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因此, 對于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 我們應該回歸理性的認識。它具有自身的優勢, 但也有其固有的缺陷, 因此在應用中要實事求是。就目前重點推廣的3.5GHz技術來看, 運營商的經營經驗表明, 若單獨把MMDS技術作為一個獨立網絡來運作, 由于其技術。用戶規模和頻率帶寬的限制, 較難實現盈利。因此, 我們應該進一步放寬眼光, 把它推廣至更大的應用領域。比如可以考慮像現在某些運營商所采用的, 將之作為移動基站的回路

2.2寬帶無線技術新寵Wi MAX。Wi MAX相對于Wi Fi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Wi Fi解決的是無線局域網的接入問題, 而Wi MAX解決的是無線城域網的問題, Wi Fi只能把互聯網的連接信號傳送到。300英尺遠的地方, Wi MAX則能把信號傳送31英里之遠。Wi Fi網絡連接速度為每秒54兆。而Wi MAX為每秒70兆對于Wi MAX技術, 它具有巨大的潛力, 但尚處在襁褓階段, 目前還難以對當前的全球無線通信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由于3G的實施Wi MAX將可能成為未來3G網絡的補充手段, 在高速信息接入領域發揮其特性。但受其自身移動性和話音支持能力的限制, Wi MAX不大可能殺死3G。

結束語

由此可見, 通過對現代化通信技術特點和熱點的分析, 人們已經將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應用受到引入到了其中, 這樣不僅使得通信技術的應用效果得到提升, 還很好的滿足了現代化通信行業發展建設的相關內容。不過, 從目前我國通信技術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 其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因此我們還要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 來對其進行優化處理, 從而促進我國通信行業的發展。

摘要:通信技術的發展對于信息的傳輸帶來了質的飛躍, 同時也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過程中, 通信技術領域也在不斷的改進和完善, 并且形成了通信與網絡相互結合的模式, 這也恰好滿足了網絡信息通信時代的發展要求, 這對于通信行業未來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無線通信技術相關內容的分析來詳細說明通信技術領域的相關熱點。

關鍵詞:通信技術,特點,熱電,討論分析

參考文獻

[1]辛福貴.對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熱點的簡要研究[J].民營科技, 2008 (9) .

熱點領域特殊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民航領域,網絡熱點發現,single-pass聚類,網絡熱點話題

1 引 言

互聯網新聞媒體已經被公認為是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 雖然互聯網進入我國的時間不長, 但是發展十分迅速。CNNIC在2010年7月發布的《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6 月底, 我國網民規模達4.2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持續上升增至31.8%。我國當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期, 各種社會矛盾時有涌現, 互聯網本身所具有的匿名性和自由性使得網絡成為人們表達自己的意愿, 發泄自身情感的一個最佳場所。近幾年來很多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公眾事件都是最早在網絡上被曝光進而引起全社會關注的。通過這些事件的研究表明, 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監控和監管力度, 建立合適的疏導機制, 對于構建和諧社會, 穩定社會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熱點事件的發現和跟蹤是網絡輿情監控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但是目前對于熱點事件發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面向全體公眾的熱點事件的研究, 很少有學者針對某個特定的行業領域的熱點事件進行研究。事實上不同領域的從業人員可能更關注本領域的熱點事件, 而且面向全體公眾和面向特定領域的熱點事件研究在信息源的獲取和后期處理方法上均有不同之處。本文提出利用single-pass聚類方法, 結合民航領域特點, 實現對網絡上關于民航領域熱點事件的及時發現。

2 文本聚類

基于互聯網新聞報道流的話題發現過程就是一個無指導的文檔聚類過程。文檔的聚類實際上就是將相似文檔劃入同一組、不相似的文檔劃入不同組的選擇過程, 其算法的輸出一般為不同類文檔集合的劃分。在所有的文檔聚類算法中最常用的是基于層級的聚類和基于劃分的聚類。層級式聚類可以表示為樹形結構, 樹的葉子節點代表了初始的聚類樣本, 樹的非葉子節點代表了所聚成的類。根據層級分解是自底向上的還是自頂向下形成的, 層級式聚類方法可以進一步分為凝聚的 (agglomerative) 和分裂的 (divisive) 層級式聚類。劃分式聚類不同于層級式聚類, 其類別結構簡單, 一般沒有清晰的層次關系, 算法通過不斷的迭代來完成樣本數據的最優分配, 但其本質是一種貪心算法, 容易陷入一種局部最優解。這類算法的典型代表是K-means聚類算法、KNN聚類算法等。

熱點話題發現的信息源是互聯網上連續不斷的新聞, 因此除了一般的聚類所必須滿足的條件之外, 話題發現中使用的聚類算法還需要滿足以下要求:

第一, 快速聚類。

雖然我們采集的對象僅是網上信息很少的一部分, 但其數量依然較大, 而且網上的新聞是不斷產生的, 所以算法的效率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

第二, 增量式聚類。

網上的新聞是以一種流式的方式到來, 如果每來一條信息就將以前所有的信息和新的信息放在一起重新聚類顯然是不可取的, 因此選取的聚類算法必須是一種增量式的聚類, 即新信息的聚類無須對已聚好的類進行更改。

為了滿足以上兩個特點, 我們采用single-pass聚類算法, 其實質是求與當前文檔距離最近的一個類, 在single-pass聚類中一般用類的中心代表該類, 而類的中心定義為該類中所有文檔的平均向量。其算法的具體步驟描述如下:

①選擇某個文檔作為初始類的中心;②按照某種次序, 從尚未分配的文檔集合中選擇一個新的文檔;③計算該文檔與當前所有類的距離, 從而得到一個距離最近的類及其與該類的距離值;④如果該距離值小于某個給定的閾值, 則將文檔劃入該類中, 并更新類的中心;否則以該文檔為中心建立一個新類;⑤重復步驟②~步驟④, 直到文檔集合中的所有文檔都已經被分配給某個類。

single-pass聚類是一種增量式的聚類算法, 具有線性的時間復雜度。single-pass聚類結果的好壞與文檔選擇的順序直接相關, 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閾值, 來獲得不同粒度大小的文檔劃分。

3 面向民航領域的熱點話題發現模型

3.1 基于民航專業詞庫的網頁過濾

從專業的民航網站上抓取的網頁基本都是和民航相關的, 因此無須進一步的過濾。但是從普通的網站抓取的網頁中大部分都是和民航無關的, 因此在進一步的處理之前必須首先過濾掉無關網頁, 否則會產生大量的噪聲數據。為了便于過濾我們收集了一個民航專業詞庫, 該詞庫共計549個詞條, 主要由五個部分組成:民航專業術語、民航機構、航空公司及其縮寫、機場及其縮寫、民航業內領導及知名專家。

在抓取到普通網站的網頁后, 將其網頁的內容和民航專業詞庫進行匹配, 如果發現在網頁中出現過3次以上民航專業詞則認為它和民航相關, 予以保留, 其余的則不作進一步的處理。這種處理方法雖然比較的簡單, 但是在處理大量的網頁時非常的有效, 準確率也較高。

3.2 熱點話題的量化

話題需要量化后才能進行排序, 也就是說需要采用一定的指標對話題進行打分排序, 進而才能將最熱點的事件推薦給讀者。通常一個熱點話題的發展趨勢如圖1所示, 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熱點話題都會經過發生、發展、高潮、衰落四個階段, 因此在選取衡量熱度的指標時必須考慮到時間的約束。

根據熱點事件發展的特點我們利用如下的指標來考慮一個事件的熱度:

•一段時間內同話題i相關的報道數RNi;

•單位時間內同話題i相關的報道數RFi;

•同話題i相關報道的網頁訪問量VNi;

•同話題i相關報道的評論數CNi。

由于各個指標之間的數量跨度相差很多, 報道數可能只有幾十條, 而訪問量卻有可能達到幾千甚至上萬, 如果直接采用絕對數值來計算必然會導致很大的誤差, 因此在計算之前必須采取某種方式將各個指標的度量統一起來。設抓取到總的網頁數為TOTALRN, 單位時間內抓取到的總的網頁數為TOTALRF, 總的網頁訪問數為TOTALVN, 總的評論數為TOTALCN, 某個話題第一次出現的時間為TFIRSTi, 當前時間為TNOWi, 單位時間以1天來計算。結合上述的指標可得話題i的熱度計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

公式中充分考慮了上面的四個指標及時間在熱點話題發現中的作用, 并且將各個指標的具體數值用其在各自指標中所占百分比來代替, 以此達到消除各個指標之間數量跨度較大的問題, 式中的α和β是兩個可調參數, 分別代表當天的報道數和所有的報道數對于話題熱度的影響, 這里我們認為當前的報道更能體現話題當前的熱度, 因此設置α=0.6, β=0.4。

3.3 熱點話題發現模型

圖2是本文的熱點發現模型, 主要由信息采集、預處理、聚類和熱度計算幾個部分組成。

(1) 選取特定的網站作為系統的監控源, 由于該監控系統是面向民航領域的, 因此將網站又細化為普通網站和民航類網站。利用Nutch的爬蟲模塊從網上采集到原始的網頁。

(2) 原始的網頁需要進行一定的預處理, 對于民航類的網站直接利用HtmlParser解析出網頁內容后, 利用中科院的ictclas4j進行分詞, 然后利用向量空間模型對網頁內容進行表示, 其中權重的計算采用TF-IDF。而對于普通類的網站則首先利用民航專業詞庫從所有網頁中提取出和民航相關的網頁, 再完成后續的處理。所有處理后的結果保存在文本文件中。

(3) 利用上述介紹的single-pass算法進行聚類, 得到所有的話題。

(4) 利用上述的熱度計算公式分別對每個話題計算熱度, 按照得分的高低進行排序, 輸出最終的結果。

4 實驗與結果分析

4.1 實驗數據

我們采集的信息源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民航類網站主要包括民航局官方網站、民航資源網、中國民航信息網等。普通類網站主要包括國內的三大門戶網站sohu、sina和163在內的知名網站。

對于民航熱點事件并沒有一個權威的統計標準, 為了能衡量我們的效果, 我們采用民航業內比較權威的民航資源網上的48小時熱點民航新聞作為熱點新聞的一個標準。為了方便對比, 我們也采集48小時的數據來和該網站上的進行對比。

最終我們從網上采集到2010年9月28號到9月29號的相關新聞共1967條, 去除不相關網頁后剩余273條, 這將作為我們后續實驗的數據來源。

4.2 實驗結果及分析

通過single-pass聚類一共從273條新聞中得到話題31個, 采用我們的熱度計算公式對這些話題分別計算熱度, 利用話題中權重最高的3個關鍵字來代表該話題, 最終得到的熱度排行如表1所示:

民航資源網上2010年9月28號到9月29號這48小時的熱點新聞如表2所示:

對比表1和表2不難發現, 我們模型得到的熱點話題和民航資源網上的熱點新聞基本一致, 表2中的10個熱點新聞中有7個主題和表1中的話題是吻合的, 這說明我們提出的模型準確率是比較高的。3個未出現的話題主要是由于我們的模型在熱度計算方式上和表2中的計算方式不同, 表2中熱點的計算主要是依靠點擊量和回復數, 而我們除了考慮這兩個因素之外還考慮了其他一些指標, 更加的全面和合理。

5 結 論

研究特定領域的熱點發現既有學術價值, 也有很廣泛的應用前景。本文對面向民航領域的熱點事件發現進行了初步的研究, 得到的效果基本令人滿意, 但是在民航相關網頁過濾上過于簡單, 后續的研究中會考慮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更加準確的過濾無關網頁。在聚類算法上single-pass基本能滿足要求, 但是要想進一步的提高話題發現的準確度必須對single-pass算法進行改進, 盡可能避免其前期聚類錯誤會不斷累積的問題, 這也將在后續的研究中做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孫學剛, 陳群秀, 馬亮.基于主題的Web文檔聚類研究[J].中文信息學報, 2003, 17 (3) :2-26.

[2]CNNIC.CNNIC發布《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 (2010-07-15) .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10/07/15/5921.htm.

熱點領域特殊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情報學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其社會重要性日益增強。情報學的研究熱點隨社會的不斷發展而變化,因此對其研究熱點及演進趨勢的分析,有利于我們了解情報學領域的關注重點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詞頻分析法能夠利用文獻關鍵詞或者主題詞在某一研究領域文獻中出現的頻次高低來確定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及發展方向。本論文即采用共詞分析法來探析近五年來情報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及其演進趨勢,為科研人員選擇研究課題提供借鑒方向。

二、數據收集和整理

(一)原始文獻的選定

本研究的文獻源于CNKI數據庫,檢索主題為“情報學”,年限為“2010.1-2014.12”,期刊為“《情報學報》、《情報科學》、《情報雜志》、《情報理論與實踐》、《情報資料工作》”。結果得到397篇文獻,去除如無著者的,主要包括征稿啟事﹑來稿須知等,經整理之后共得到文獻數321篇。將其按作者、題名、文獻來源、年份、關鍵詞順序導出到excle表格中。

(二)高頻關鍵詞的選定

一篇論文的關鍵詞能夠大致反映出該論文的研究內容及其研究方法,是整篇文章的縮影。同樣一個研究領域文獻的高頻關鍵詞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折射出本領域的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诖吮狙芯繉⒃嘉墨I表中的關鍵詞列復制到一張新表中,對其進行處理:一是對其進行分列處理,將所有列的關鍵詞合并為一列,即A列,共得到有效關鍵詞1406個,刪除一些與本研究無關的非實質性的關鍵詞,如創新﹑分析﹑內涵等。處理后共得到關鍵詞1329個;二是將A列復制到B列,并對B列的關鍵詞刪除重復項,共得到612個單一關鍵詞。用COUNTIF函數計算B列關鍵詞在A列中出現的次數,即C列。將C列的詞頻按照降序排列,選取頻次大于10的關鍵詞,一共是14個,繪制高頻關鍵詞表。

三、情報學領域研究熱點分析

(一)構造高頻關鍵詞矩陣

高頻關鍵詞表中“情報學”出現的頻次最高,但是其與本研究的內容完全重合,故舍棄;圖書情報學與圖書館學情報學的意義相同,故將它們合并為圖書情報學。在此基礎上共計得到12個高頻詞作為共詞分析的原始數據。

將這12個高頻關鍵詞進行兩兩組合,統計出它們同時出現在一篇文獻中的次數,形成共詞矩陣。該矩陣為對角矩陣,對角線上的數字代表任一關鍵詞自身出現的頻次,非對角線上的數字代表兩個關鍵詞同時出現的次數。為了更清晰地表示關鍵詞之間的關系,我們將用Ochiia系數計算關鍵詞相似矩陣,“Ochiia系數等于AB兩詞共同出現的頻次除以AB各頻次乘積的開方[1]?!薄按讼嚓P矩陣中0值太多,以后做統計分析時容易造成較大誤差,因此為了方便統計,將相似矩陣轉化為相異矩陣,即用1與相似矩陣中所有值相減[1]?!?/p>

(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簡單地說就是用少數幾個因子來描述原始多個變量因子之間的聯系,能反映原始資料的大部分信息?!耙蜃臃治鲇幸韵?個特點:提取的因子個數小于原有變量數;因子可代替原有變量參與數據建模,減少了計算量;因子能夠反映原有變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之間的線性關系不顯著;因子具有命名解釋性[2]?!?/p>

本研究用SPSS19.0對共詞矩陣進行因子分析,具體操作步驟為:將高頻關鍵詞的相異矩陣導入到SPSS19.0中,選擇分析———降維———因子分析,在出現的對話框中把左邊的所有要分析的變量選入右邊變量處,依次按照提示設置分析內容及方法,即描述統計﹑抽取(本次采用主成分抽取法并且特征值大于1)、旋轉(最大方差法)、得分、選項。最后點擊確定即可生成因子分析的各類圖表。

相關系數矩陣圖中多數高頻關鍵詞的相關系數較高,并且每個變量都具有較強的線性關系,因此我們能夠從中提取公共因子,進行因子分析。

1. 提取公因子

本研究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要求選取的因子特征根大于1。

公因子方差表中多數因子的方差都比較高,說明這些因子能夠反映原始變量的大部分信息,如引文分析的因子方差為86.9%,說明提取的公因子對關鍵詞引文分析的方差作出了86.9%的貢獻,表明原有矩陣轉化為公因子矩陣后保留了原始數據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因子分析的效果整體比較好。因子變量的總方差圖中旋轉后的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3.078%,表明公因子能夠涵蓋原有變量63.078%的信息,信息丟失較少。碎石圖清晰地描述了因子特征值的變化情況,圖中前四個因子特征值的變化較為明顯并且都大于1,之后因子特征值的變化趨于平緩。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將提取的公因子數定為四個。

2. 因子的命名解釋

因子載荷矩陣表示的是提取的公因子對原有變量的解釋比例,該矩陣中公因子變量在多數變量上都有較高的載荷值,所以公因子代表的含義就比較模糊,故我們按照方差極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旋轉,旋轉后的每個公因子的含義大致清晰,因子1基本反映了研究熱點、知識圖譜、共詞分析;因子2基本反映了圖書館學、文獻計量學、核心期刊;因子3基本反映了社會網絡分析、合著研究;因子4基本反映了被引分析、圖書情報學、引文分析。這些因子的關鍵詞代表了他們的研究內容概況,可以用來總結出情報學研究領域的幾個主要部分及其相互關系。

(三)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是研究“物以類聚”這類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它的實質是建立一種分類方法,將一批樣本數據按照它們在性質上的親密程度在沒有先驗知識的情況下自動進行分類,同類間較為相似,不同類之間區別較大[3]?!本唧w操作步驟為:一是將相異矩陣導入SPSS19.0中,選擇分析———分類———系統聚類(即是層次聚類);二是將所有變量選擇到右邊的變量列表中,依次設置聚類分析的選項,包括統計量﹑繪制﹑方法,輸出內容為統計量和圖。

生成的聚類表中第一列表示聚類分析的第幾步;第二、三列表示本步聚類中哪兩個變量或者小類聚為一類;第四列表示變量距離或者小類距離;第五﹑六列表示本步聚類中參與的是變量還是小類,0表示變量,非0表示由第幾步聚類生成的小類參與本步聚類;第七列表示本步聚類結果將在以下第幾步中用到。如:首先進行合并的是第九和第十二個變量,他們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886,此聚類結果將在以下第四步聚類中用到。

樹狀圖更加客觀清晰地展現了聚類分析中每一次類合并的情況,首先合并為一類的是研究熱點和知識圖譜,依次按照距離大小合并為一類的是圖書館學和文獻計量學,圖書情報學和被引分析,合著網絡和社會網絡分析,各變量合并之后,就是變量與小類及小類與小類之間的合并,最終所有小類合并為一類,此時類間的距離已經非常大了。

(四)多維尺度分析

“多維尺度分析和因子分析一樣都是降維分析,在多維尺度分析中,各數據點在空間中的位置是分析解釋的重要內容,聚類分析可以確定組別,但是無法在空間中標出觀測值,因此可以用多維尺度分析對聚類分析進行補充說明[4]?!本唧w操作步驟為:將相異矩陣導入SPSS19.0中,選擇分析———度量——多維尺度;將所有變量選擇到右邊的變量列表中,對模型,選項依次進行設置。

二維圖中這12個變量分布于四個象限,大致分為四類:研究熱點﹑知識圖譜﹑共詞分析;圖書館學﹑文獻計量學﹑核心期刊;社會網絡分析﹑合著研究;被引分析﹑圖書情報學﹑引文分析。需要指出的是理論研究這個因子,其與其他因子間幾乎沒有任何關系,自行一類,結合原始的數據表可以發現基礎理論研究與情報學聯系最為緊密,共現的頻次也較高,由于數據處理時將情報學舍棄,故而導致理論研究成為孤立的一個關鍵詞。為整體研究的合理性,將在下文研究熱點及趨勢的分析中添加上情報學理論研究。

經以上研究本文將情報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分為以下四類,一是基礎理論研究。理論研究是其學科確立的根本,5年來,情報學基礎理論研究成果不斷豐富。二是社會網絡分析法研究。社會網絡分析法通過定量分析方法,擴散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目前合著網絡的研究是情報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三是共詞分析法研究。共詞分析法屬于內容分析法的一種,其原理為統計一組詞兩兩出現在一篇文獻中的次數,對其進行聚類等分析,得到研究領域的主題。四是文獻計量學研究。引文分析及被引分析都屬于文獻計量分析法,引文分析一直以來都是文獻計量學方法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為其提供了可視化支持,使研究結果更加科學直觀。

四、情報學領域演進趨勢探析

結合以上研究熱點的分析及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本文預測情報學未來的研究方向。一是以理論研究為主。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對理論的深入研究能夠促進該學科的長久發展。因此廣大情報學工作者重視對情報學理論的研究,并且有的學者將其他領域的理論知識與情報學相結合,使得情報學的內容更加豐富。二是圖書館學研究。圖書館學一直以來都是情報學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從高頻關鍵詞表可以看出,其居于第三位?;诖丝梢灶A測圖書情報研究依然是未來情報學研究的熱點。三是定量的分析法。無論是文獻計量法還是社會網絡分析法都是定量研究法,當前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分析軟件被廣泛應用于情報學的研究之中,鑒于此定量的研究方法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必將成為日后研究人員的主要科研領域。

摘要:情報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在信息化發展的社會中其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以CNKI為數據源,以2010-2014年發表的情報學領域的文獻為研究對象,以共詞分析法為理論依據,以SPSS19.0為分析工具,研究了近5年來情報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及演進趨勢。經研究分析歸納出情報學領域的四大研究熱點:基礎理論研究、社會網絡分析法研究、共詞分析法研究、文獻計量學研究。并預測情報學未來的研究方向是以理論研究為主、圖書館學研究和定量的分析法。

關鍵詞:情報學,研究熱點,演進趨勢,分析

參考文獻

[1]劉濤.關于我國圖書館學研究熱點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余建英,何旭紅.數據統計分析與SPSS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3]邱均平,呂紅.近五年國際圖書情報學研究熱點、前沿及其知識基礎——基于17種外文期刊知識圖譜的可視化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13(3):4-15+58

熱點領域特殊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張軍老師是北京市第八中學信息技術特級教師, 從事中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的教學工作。

張老師從小酷愛無線電制作活動, 從制作電視機, 到自行設計晶體管特性圖示儀, 他總能夠找到樂趣, 樂此不疲。這些一方面鍛煉了動手能力, 為張軍老師從事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從這些制作活動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使他受益終身。除此之外, 張老師興趣廣泛, 參加過北京的環城長跑和冬泳表演, 至今還堅持鍛煉, 看書和上網學習更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

張老師為人謙遜, 熱心指導青年教師, 深受教師喜愛。在培訓過程中, 張老師侃侃而談、深入淺出, 從教學案例入手, 深入探討、分析學科教學基本問題:從分析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如何面對新課程到如何進行課堂教學, 從指導教師如何說課到如何寫教學論文, 從指導教師做公開課到為教師講解評課的藝術。此外, 張軍老師被北京師范大學聘請為免費師范生的兼職導師, 被首都師范大學聘請為特級教師指導中心成員。張老師還多次在中央電教館、中國教師研修網、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進行高中新課程的講座和現場直播答疑工作。張老師嚴謹的態度、務實的作風, 帶動和影響了一大批青年教師。

張老師在教學崗位上不斷探索教學方法, 已經成功地創建了一套適用于培養學生不斷獲取新計算機知識能力的教學方法。他創新性地提出,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要進行角色轉換、恰當地創設教學情境、互動、培養自學能力, 這四個方面不是互相孤立的, 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教學中, 張老師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張軍老師重視知識更新, 不斷自我完善, 時刻關注前沿的知識、課題, 并與學校教學相結合。1999年將單片微型計算機引入中學課堂;2000年策劃創建了機器人實驗室和八中業余電臺;兩次被中央電視臺教育節目部聘為科技講座的主講教師, 講座的內容已在全國播放三次;多次參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組織編寫的《計算機》、《計算機教程》、《高中信息技術》等教材的編寫工作;編寫了《計算機輔助設計——中望3D輕松入門》、《樂智機器人簡明教程》、《走進電子世界》等著作。

此外, 張老師分別被市區人民政府和教育部門授予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骨干教師、優秀園丁、優秀科技園丁、學科帶頭人等稱號。

所謂的技術學習領域是高中新課程的一種提法, 它包括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兩門課程。在此, 我們將分別對大家在這兩門課程的教學中所遇到的一些比較困惑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進行課堂教學

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進行課堂教學, 是當前每位教師最為關心的問題。近些年,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 新課程的很多理念已悄然進入我們的課堂, 影響著我們的教學模式。在此我想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1. 角色轉換

傳統意義的課堂, 教師是當然的主講教師, 學生的任務就是認真聽教師講課, 教師讓干啥就干啥, 教師教、學生學是必然的。

新課程所倡導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不再是主講教師, 而是引導者, 學習的指路人, 帶領著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獲取知識。在學習過程中, 教師對學生經過努力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加以適時指導和講解;對學生經過努力獲取的知識, 進行多角度地提問和安排相關任務, 以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深化。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對課堂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安排。而這種設計絕不是第一步講什么, 第二步講什么, 怎樣講。這種課堂設計是一種全新的理念, 在確定好教學目標后, 應考慮如何導入, 展示問題, 凸顯問題和任務, 引導學生怎樣去解決問題, 完成任務。為了適應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 可以有多種方法, 為學生自學創設一些有益的環境和資料。整堂課應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的安排, 為此教師為這一節課的安排 (教學設計) 要付出比以往多幾倍的艱辛。正是如此, 很多教師對新課程理念下教學模式的實驗, 表現出畏難情緒。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為目前學校對教師工作量的考評與課程改革的實際情況不匹配。但是也有很多教師克服重重困難, 已經設計了很多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課例。大家的感受是:這樣設計一節課, 好比寫一個小劇本, 進入課堂時, 教師相當于一名“導演”, 整個課堂教學完全是圍繞怎樣安排和帶領學生去完成學習目標。

案例一:北京44中楊翠英老師在講授《體驗、發現、思考——揭開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紗》一課中關于人工智能的魅力的片斷, 就是按照以上思路設計的。楊翠英老師備課時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下載了一些體驗人工智能的軟件, 親自實踐后篩選出其中的三個, 并為每款軟件設計了體驗報告, 以引導學生操作。為了節約時間、提高效率, 各組體驗不同內容, 然后進行交流。四組分別體驗了五子棋博弈 (人機大戰) 、手寫識別、機器翻譯 (中英文互譯)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 動手試驗, 興趣濃厚。隨后各組推選代表發言, 闡述學習感受及體會, 各組發言后教師針對學生操作中的一些問題給予了指導, 起到了總結的作用。在這個環節當中, 教師由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 讓位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一個“學習共同體”。教學變成一種動態的、發展的、開放的、探索的過程, 學生們在教學中收獲了知識, 體驗了探索的樂趣, 增強了信心, 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教學真正成為了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案例二:北京31中牛英會老師在Excel應用教學中, 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生活中家庭擁有電腦、汽車、寵物等情況, 在各班小組范圍內開展調查, 然后各班將小組調查結果用Excel建立數據表并進行統計, 再將統計結果數據表上傳到教師機。教師再將各班統計結果數據表發送給學生, 學生應用Excel建立年級數據表 (注:年級數據表中的數據引用的是各班統計數據) , 并進行統計。最后, 學生根據年級統計表創建圖表進行分析, 學生們在分析中感受到:“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 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 寵物數量的增多, 不僅會造成地面環境的污染, 還會浪費資源。如果每一個人有一只寵物, 那么全世界就會有N多只寵物, 每天將會為這些寵物花多少精力、時間和金錢呀!”“汽車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方便, 但是汽車數量的快速增加, 排出的尾氣會污染空氣, 傷害人的身體, 能源會不斷地減少, 堵車的‘長龍’也會越來越長。”“電腦這一類高科技產品所占比例較大, 消耗電能較多, 淘汰的廢舊電腦無法處理, 將成為電子垃圾。”本節課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 引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 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

我認為教師要從以下幾方面扮演好學生學習引導者這一角色。一是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掌握學習策略;二是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 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動力,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各種便利, 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四是創建一種接納性的、支持性的、寬容互助的課堂氣氛, 采取各種適當有效的方式, 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 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五是與學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六是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 并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七是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 教育學生與他人友好相處,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我認為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首先應成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促進者。

2.恰當地創設教學情境、更好地承載教學任務

好的課堂導入, 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其思維量充分發揮到最大值, 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情境展現在學生眼前時, 就應成為學生感知的刺激物。呆板的、常見的、多次重復的事物, 往往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此時學生的學習意愿幾乎為零, 這種抑制的狀態是不利于學生智力發展的。當刺激物發生了變化, 具備了新異的特點時, 將會引起學生的注意。中學生對新鮮事物特別敏感, 容易被課堂上新奇情境所吸引, 這是一種好奇心理。

案例三:北京八中李寧寧老師在講授《圖像合成》一節課時采用如下方法創設情境:教師采用TOP2000進行廣播教學, 展示一張本人在西藏背景中的照片。教師問:“大家看老師展示的這張照片, 是什么地方呢?”學生集體回答:“西藏布達拉宮。”很多學生齊聲說:“啊!老師什么時候去的西藏呀?”教師說:“老師沒去過西藏, 那照片中怎么會出現我呢?”學生答:“修改過了。”教師說:“怎么修改過了?通過什么軟件修改的呢?我們在網上能看到很多這樣的照片, 我們把它們叫做合成照片。剛才大家看到的照片就是老師合成的。”通過一張照片, 創設了一個小的教學情境, 幾句對話引出了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學生的感受是自然、明了。

案例四:北師大實驗中學的馬靜老師在講授《電子表格的應用》一節課時, 為了讓學生對電子表格的一些常用功能留下深刻印象, 創設了一個警察抓小偷的破案情境:在這個情境中教師扮演警察, 某學生扮演報案人。一上課報案人向警察報案, 家里被盜, 警察 (教師) 首先讓學生根據報案人的描述, 提取出作案人的許多特征, 然后給出一個有若干犯罪記錄的人的電子檔案, 該檔案包含這些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身高、體態、發色等特征, 接下來讓學生對照已提取作案人的特征, 利用電子表格的篩選、查找等功能, 找出最有可能的犯罪嫌疑人。在這一破案情境中, 學生很自然地掌握了電子表格的一些常用功能的應用, 使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這一教學情境很好地承載了教學任務。

引發思考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是啟發式教學的核心。有疑才能激發學生認識上的矛盾, 使學生處于提問的狀態, 從而激發強烈的求知欲, 點燃思維的火花。在一般情況下, 可以把結果事先展示給學生, 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他們會在心里想:“老師是怎么做到這種效果的呢?我應該怎么做呢?”恰到好處的設疑, 可造成懸念, 引發學生思考, 尤其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層層推進式設疑, 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散性思維。比如在教學生利用Flash制作雨滴效果時, 可以先把自己做好的效果用大屏幕展示給學生看, 然后分析是如何一步步制作的, 層層遞進, 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 情境教學的設計還有很多種。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環境、不同的學生群體, 設計出適當的情境, 做到師生同步、互動, 就能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3.開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如何具體體現的呢?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空間和機會, 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同時, 積極實踐與探索, 把學習間接知識的活動變為學習直接知識的過程, 精心設計問題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 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 用學生自己的語言歸納結論, 教師適時點撥、評價和積極引導, 及時地“推波助瀾”。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間的交流活動, 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不輕易表態或下結論, 讓學生暢所欲言地發揮想象力, 對學生出現的明顯錯誤, 正確對待, 在分組交流與討論中讓學生自我鑒別, 總結規律與思想方法, 既要鼓勵學生“愛講”, 還要引導學生“會聽、會講”。實施以“活動——探究——發現——交流——反思”為主的教學基本模式, 進一步完善在反思中創新的教學理念。

案例五:北師大實驗中學董玥老師在講授《視頻剪輯——蒙太奇剪輯手法》一課時, 教學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并掌握蒙太奇的剪輯手法, 讓學生提高視頻剪輯的藝術性。為了能把通過觀看就比較容易理解的知識介紹給學生, 本課采用學生自學、教師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先提供給學生相關的知識講義, 同時讓學生觀看視頻素材, 并布置任務, 讓其找出每一個視頻例子所對應的蒙太奇剪輯手法 (平行式組接、平行交叉式組接、積累式組接、比喻式組接) 等, 然后再由教師進行引導, 讓學生說出自己的選擇理由和各種蒙太奇剪輯手法的特點。由于自學材料對概念和特點的敘述簡單明了, 學生是在帶著任務的情況下學習, 因此課堂氣氛緊張有序, 每一位學生都全神貫注地看視頻素材, 而后又非常認真地在自學材料上找對應于視頻短片中的蒙太奇剪輯手法。在教師的引導下, 學生通過自學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案例六:北京八中李寧寧老師在講授《數字化圖像加工及簡單合成》一課時, 采用貫穿任務驅動與評價相結合的良性互動模式, 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教學流程依次是:看圖分析——摳圖——合成——評價——提出創意——引起興趣——自主學習——思考實踐——互相觀摩、增長知識——激發靈感。在這個過程中, 教師引導學生發現現成作品的問題、讓優秀作品的作者介紹自己的做法、讓學生互評作品成為當堂課的亮點。

當然, 我們也發現學生對于明顯的問題比較敏感, 對于復雜的問題還難以發現, 拿出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也還不多。還有學生在評價他人作品時不夠全面、易受其他同學影響。這說明什么呢?不是教學模式有問題, 而是學生的適應性不強。長期以來受“師講生聽”模式的影響, 不愛思考, 懶于發現, 被動接受成為這一代學生的通病, 尤其在學習比較復雜的信息技術課時, 學生的畏懼心理更為明顯。因此, 教學時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大膽放手, 要讓學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討的時間和空間, 圍繞信息技術的主干知識, 提出一些有利于學生思維培養的, 特別是能激發學生探究欲望、激勵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價值的問題, 讓學生在探究中自主得出結論, 并且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這樣掌握的知識才是學生“習得”的知識。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熱點問題

1. 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學沒有課標怎么辦

信息技術是一個發展中的學科, 目前從全國看, 在義務教育階段各地都不同程度地開設了信息技術課, 也有信息技術教師。但由于信息技術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科的位置始終沒有確定。因此到目前為止, 教育部還沒有頒布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這對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據悉, 有關專家正在努力做這方面的工作, 有望近期得到解決。

在此我建議, 在沒有課程標準的情況下, 各地區教研部門應建立本地區的臨時性的課程標準。這個標準的建立可參考2000年教育部頒布的《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學指導綱要》和2004年頒布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 同時參考眾多版本的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課本和參考書, 因地制宜, 結合本地區的情況制定一個臨時課程標準。如果當地沒有人做這事, 教師還可根據本校情況自己確立一個臨時性的課程標準??傊? 這是有利于教學和教學研究的大事。

案例七:北京西城小學信息技術教研員朱慧老師經過多方調查, 組織了部分小學兼職教研員和骨干教師, 經過學習2000年教育部頒布的《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學指導綱要》和2004年頒布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 編寫了《西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標準參考》。經過三年的使用, 大大方便了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和教研工作。

2.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 學生之間計算機知識差異不斷擴大, 怎樣解決

信息技術教學中, 學生之間計算機知識差異不斷擴大是一個普遍問題。曾經有人提議分班教學, 但在實際操作時學校管理部門很難實現。為此, 我們也做過多種實驗。新課程倡導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經實驗, 我覺得只能在教學設計上想辦法, 應采取任務分層的方法來滿足不同水平的學生。這樣做同樣加重了教師備課的工作量, 教師要應對不同水平的學生, 設計很多不同水平的任務, 來滿足全體學生。對于有顯著專長的學生, 還可以請他做專題講座。

案例八:北京八中××同學, 對計算機病毒特別感興趣, 見我面經常問:“張老師, 最近有什么新病毒嗎?”他到處收集病毒, 有些癡迷。這位學生上課聽課不夠全神貫注, 因此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 在班里也不受關注。通過聊天我感覺他對計算機病毒的知識懂得很多, 有一次我和他商量, 請他為全班做一次關于計算機病毒的講座。他聽了很振奮, 在家足足準備了一個多星期, 甚至家長都找來問我:留的是什么作業, 孩子天天在看計算機的書。講座那天, 他從容地給全班同學介紹了病毒的形成、發展趨勢、如何判斷和防治等, 全班同學聽得非常認真, 結束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這掌聲是每一位同學發自內心的真實的掌聲。事后很多同學很感慨:××同學是怎么學的, 懂那么多病毒知識。同學們有緊迫感, 覺得一定要認真上信息技術課, 比起××同學, 感到自己太無知了。××同學對我說:“老師, 我這次可感受到當好學生的滋味了。”我鼓勵他說:“如果你認真學習各門功課, 同學們對你會更佩服。”××同學由于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學習的內動力被調動出來, 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反過來又得到同學、家長和教師的認可形成了良性循環。畢業時, 他考入了自己理想的軍校。

通用技術課的熱點問題

1.什么叫通用技術?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是怎樣的關系

媒體上經常這樣報道:開設通用技術課是新課程的一個“亮點”, 同時也是“難點”。亮在什么地方呢?這門課的開設引人矚目, 體現了我國教育的一大進步。隨著科技的進步, 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國民的科技素養和技術素養?,F在自動購票系統和自動取票系統等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智能手機也悄然進入我們的生活, 一定的科學素養和技術素養是現代人生活所必須的。那么什么叫“通用技術”呢?它與“信息技術”是什么關系呢?

在技術課程標準中, 對通用技術有一個說法:除了信息技術以外的, 所有技術都叫“通用技術”, 在課標解讀中同時有這樣兩句話:通用技術不是專業技術教育, 也不是職業技術教育。而通用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根據以上這些要點, 我認為, 開設這門課, 不是必須讓學生學會某種專業技術, 而是將盡可能多的技術介紹給學生, 對重點的技術加以體驗, 從而達到提升技術素養的目的。信息技術是當前最大的通用技術, 由于內容很多, 又很重要, 因此被單獨分出來, 成為技術領域的一個分支。

2. 通用技術課和勞動技術課的關系

高中新課程中, 將原有的勞動技術課取消, 隨之而來的是通用技術課。由于勞動技術課的取消, 很多學校都安排原有的勞技教師教通用技術課, 這些教師有很好的優勢, 他們動手能力很強。但通用技術課與勞技課有本質的不同, 勞動技術課以勞動技能的培養為主, 而通用技術課是理論和實踐并重, 不但對重點的技術要加以體驗進行實際操作, 而且要明白很多科學原理, 并學會設計方法。因此通用技術課對教師要求是很高的, 既要對重點技術有較好的操作水平, 又應有比較寬泛的、多學科的知識。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教研部門的努力, 相信通用技術教師隊伍也會逐漸成熟。

3. 很多教師感覺, 技術與設計1和技術與設計2, 教材內容空泛, 缺乏教學載體

通用技術教材和教師一樣年輕, 由于是一門新開創的課, 編寫這樣的教材是一件很難的事, 是創造性的工作。技術與設計1和2教材中理論知識較多, 教師處理不好就會變成純理論課的講解, 因此在講解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教學載體進行教學。

案例九:月餅盒做外殼 (廢棄物) 制作的電容充放電學具。

我校使用的是地質版的教材, 我們將第三章《體驗設計實踐》、第四章《展現設計成果》、第五章《再創設計新意》三章內容選擇了一個作品為載體, 即“電容充放電實驗學具”的制作。

圖1為電容器充放電的原理圖。電路接通后, 先按下K1, VD1紅色發光管亮, 表示充電的過程。松開K1后, 電源斷開, 此時按下K2, VD2綠色發光管亮, 表示放電的過程。

制作內容:自行布元件、布線;焊接元器件;設計外殼 (包括選材料) ;選寫使用說明書。

教學目的:學會根據原理圖安裝實物 (鞏固設計的“表達與交流”這部分內容) ;通過實驗觀察電容器充放電現象 (很好地配合了高二物理教學, 同時認識了發光二極管等元器件) ;學會布元件、布線 (體驗設計實踐) ;學會焊接、安裝元器件 (練習焊接技術、學會使用工具、體驗工藝的一般過程) ;學會設計外殼 (體驗設計實踐、畫草圖等、學會使用工具打孔等、選擇材料并學會加工、體驗工藝過程) 和撰寫使用說明書。

在制作選材時我們提倡廢物利用, 下面展示的兩個作品分別是選用月餅盒 (圖2) 和壞鼠標殼 (圖3) 制作的“電容充放電實驗學具”。

熱點領域特殊教育論文范文第6篇

當今世界是知識全球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 需對個體創新進行整合, 透過資源的共享和優勢互補, 提高創新的效率。在此背景下, 協同創新已經成為當今時代創新發展的主流模式, 任何一個創新組織都不能獨立于某一特定的創新系統之外而發展。在日益激烈的國際化競爭中, 協同創新的開展逐漸成為了國家和企業關注的焦點, 學者們也對協同創新展開了廣泛的討論和研究。李東方認為對學科集群與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探討需要借助系統研究、實證分析、文獻研究等方法[1]; 全利平和蔣曉陽認為, 如何通過協同創新整合社會資源, 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 為新興產業的興起尋求新的源頭變得尤為重要[2]; 張方構建了協同創新對競爭優勢影響的概念模型, 并明確了企業形成和實現持久競爭優勢的新路徑[3]。

本文以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數據庫 ( CSSCI) 為數據來源, 以關于協同創新的學術論文為研究樣本, 對文獻分布、研究熱點與前沿和高影響力學者與文獻等進行文獻計量分析, 通過對協同創新的研究現狀進行文獻回顧, 總結概括我國協同創新領域的研究進展, 厘清研究熱點與趨勢, 以期為后續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1. 1 研究方法

科學計量學是運用數學方法對學科各個方面和整體進行定量化研究, 以揭示其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4]。國際上一些科學計量學者嘗試將信息可視化與科學計量學相結合, 力圖將日趨龐大的文獻數據信息用可視化圖像展現, 繪制成直觀的“知識地圖”??茖W知識可視化圖譜是顯示科學知識的發展進程與結構關系的一種圖形, 已經成為科學計量學的一個新熱點。陳超美是可視化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開發的Citespace成為近幾年來在信息分析中最有影響力的可視化信息軟件[5]。本文采用Citespace和Ucinet軟件對數據進行了熱點關鍵詞共現分析、關鍵節點引文分析及作者共被引分析并繪制相應圖譜。對關鍵詞共現進行圖譜分析, 可以找到某一學科或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 并且有可能發現研究熱點的轉移趨勢;對關鍵節點引文分析, 可以尋找學科或研究領域演化的關鍵文獻及演化動力; 對作者共被引圖譜進行分析, 可以發現該學科或研究領域的重要核心人物及相互之間的學術親緣關系。本文在進行數據分析時, 主要用到網絡密度、度數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等指標。

1. 2 資料來源

CSSCI是我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領域的權威數據庫, 檢索到的文獻多為協同創新領域受關注的核心文獻, 因此, 這些文獻也自然成為梳理協同創新研究熱點主題的樣本來源。本文數據采集于CSSCI期刊論文數據庫, 以“合作創新”和“協同創新”為關鍵詞, 共檢索到相關文獻445 篇。

2 協同創新領域研究熱點與前沿分析

2. 1 協同創新領域文獻分布

以CSSCI的發表年度資料為基礎, 繪制1998—2012 年間我國協同創新領域文獻年度分布統計圖, 結果見圖1 所示。由圖1 可知, 發表文獻的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 2004 年及之前有關協同創新的研究很少, 并在2004 年達到最低值, 之后則逐年上升。2008 年發表文獻數量達到最高, 是十幾年間我國協同創新研究領域研究的高峰年度, 并且之后幾年的發文量也處于很高的地位, 逐漸引起學者的廣泛關注, 這與我國推進協同創新發展的政策有關。

2. 2 研究熱點分析

首先將下載的相關資料用劉盛博博士開發的軟件轉為Citespace可以分析的格式, 然后將資料錄入并進行相關選項的設定。依據分析內容的不同選定相應的網絡節點。

2. 2. 1 關鍵詞分析

關鍵詞的作用在于表明文獻的研究主題, 通過高頻關鍵詞, 可以確定某一學科領域的研究熱點。使用Citespace, 以關鍵詞為節點, 采用最小生成樹算法, 繪制高頻關鍵詞共線網絡, 即我國協同創新領域研究熱點知識圖譜, 結果見表1 和圖2。

表1 為高頻關鍵詞的頻次與中介中心度。根據統計, 從頻次排序看, 技術創新最高, 故其節點年環明顯最大, 從節點的中介中心度看, 技術創新的中心度也最高, 占核心地位。這表明, 我國協同創新領域中, 技術創新的研究最廣泛, 也是相對突出的研究熱點。

中介中心度是測量某一節點被其它節點之間最短路徑穿過的程度。中介中心度高的節點, 對其他節點兩兩之間的聯系起到控制作用, 體現了其在整個網絡中的重要地位[6]。由圖2 中的關鍵節點分布可知, 1998—2012 年間我國協同創新領域的研究熱點可以確定為: 技術創新、自主創新、知識轉移、知識共享、創新模式、創新網絡、產業集群和知識產權等。

由于技術的進步及社會和時代的發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 關于協同創新的研究內容也會隨之變化, 具體體現在該領域研究內容的詞匯或短語出現的次數變化。對研究熱點分布做進一步的時間線圖分析, 用Citespace繪制出1998—2012 各年度的研究主題變化的時區圖譜, 見圖3。從時間線圖可以看出, 技術創新雖然中介中心度最高, 但主要是2000 年以前研究的關注重點。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環境的改變, 2005 年之后出現很多新的時代性研究熱點, 說明我國協同創新領域的研究方向逐漸增加、逐漸成熟。

2. 2. 2 關鍵節點引文分析

Citespace軟件提供的被引文獻共引分析, 是對現有研究狀態的知識基礎領域的關鍵文獻進行研究。利用Citespace進行文獻共引分析, 運行軟件選擇出380 個關鍵被引文獻節點及1 256 條共引連線構成文獻共被引網絡可視化圖譜。每個節點都表示一篇被引文獻, 各節點間聯系的平均密度為0. 0174, 與一般的社會網絡密度分析相比, 這是一個比較低的數值, 這意味著在協同創新領域, 各知識點之間低關聯, 聚集性不高。這與我國協同創新領域缺乏清晰的研究脈絡與重點, 研究內容太過寬泛有關。

根據數據處理結果, 得出網絡中有6 個主要關鍵節點, 關鍵節點是共引網絡中連接兩個以上聚類群組且具有中介作用的節點。一般而言, 關鍵節點的度數中心性比較高, 在整個網絡中所起的橋梁作用也很大, 對其他節點有更為重要的影響。關鍵節點文獻通常是在該領域中提出重大理論或是創新概念的文獻, 也是最容易引起新的研究前沿熱點的關鍵文獻。本文高被引文獻的相關信息見表2。

從表2 中可以看出中心度最大的是清華大學教授傅家驥1998 年出版的《技術創新學》, 該文的被引頻次也最高, 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其從技術、知識和能力方面深入探討了自主創新的內生性, 以及自主創新的優缺點和實施自主創新戰略應注意的問題, 并強調了創新的持續投入問題[7]。為后續發展起來的協同創新研究提供了很多可能及借鑒意義。其次是王毅提出, 對于我國企業來說, 通過產學研合作, 把外部知識轉移到企業內部并創造價值是贏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粘滯知識是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 而在知識轉移過程中, 它正是轉移的關鍵和難點。羅煒從合作創新的概念界定、動機和優勢、沖突、經濟學分析以及合作創新過程中的技術學習與核心能力等幾個方面評述了國內外合作創新的研究進展, 為該領域的研究建立了一個理論框架, 并提出深入研究的若干設想[8]。張維迎的《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一書, 涵蓋了對政策完美均衡、序貫均衡這些適合用來分析中國經濟體制的對策模型, 而且對委托—代理人模型、效率工資、各種“逆向選擇”模型有深入的介紹, 為協同創新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思考[9]。許慶瑞突出了技術創新的戰略管理及自主研究成果, 綜合反映了國外著名學者在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增加了國內外大公司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經驗、案例與實例[10], 為我國協同創新研究的發展提供了借鑒的經驗。

2. 2. 3 作者共被引分析

將采集數據導入Bibexcel軟件, 以被引作者為關鍵詞段進行提取、統計后, 選取頻次>3 的107 名研究學者資料, 生成Excel類型共現矩陣, 將Excel文件輸入Ucinet軟件, 輸出##h類型的數據集。然后, 導入Ucinet集成軟件Netdraw進行可視化分析, 對合作網絡去除非主成分并進行布局優化, 結果見圖4。

由圖4 和表3 可知, 我國協同創新領域學者間的合作較為松散, 在整個作者被引圖譜中, 傅家驥、羅煒、王毅、汪忠、趙蘭香等的中介中心度較高, 在整個網絡中具有明顯的橋梁作用。其中, 傅家驥作為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創新與管理研究所所長, 研究方向為技術創新管理, 積極進行技術創新研究。他還是我國技術經濟學科的三個學派之一的代表人物, 是我國技術經濟及管理學科早期的開拓者和持續推動者之一。趙蘭香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專家, 長期以來, 致力于科技政策、創新政策、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工作。曾主持多項部委重點項目、國家軟科學計劃重大項目。從度數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來看, 傅家驥、羅煒的影響程度也較高, 是被引作者網絡中的代表人物。

3 結語

本文利用科學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技術和社會網絡分析方法, 總結了近10 多年來我國協同創新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最有影響力的引文及高頻被引作者。從網絡文本分析可知, 學者們對協同創新中的諸多問題進行了相應的深入研究。如趙立雨提出了技術創新網絡擴張的概念模型、機制與策略建議[11]; 龔著燕等構建了金融介入的政產學研用技術創新協同模式, 旨在解決產學研利益協調和風險機制問題[12]。

綜上可知, 眾多學者比較關注基本理論體系的建設, 具有豐富的研究對象和范疇, 亦形成適應于該領域發展的諸多研究前沿方向, 但整個領域中的研究合作程度較低, 并且多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但基于協同創新研究的最終目標還是為了促進協同創新能力的提升, 并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服務, 因此本文認為, 應通過總結影響企業協同創新的因素, 重點關注不同經濟環境、不同情境以及不同行業乃至不同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并進行實證分析, 再根據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的結果, 找出加強協同創新的途徑與方法, 將可能且應當成為下一步研究的重點方向。

摘要:近年來, 協同創新成為社會經濟關注的熱點話題, 也是經濟和管理學研究領域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以CSSCI數據庫作為數據來源, 以1998—2012年共445篇協同創新的論文為樣本, 采用科學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技術和社會網絡分析方法, 繪制出國內協同創新研究熱點的知識圖譜, 對我國協同創新領域的研究熱點及研究進展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分析、總結和概括, 為其他學者快速有效地了解我國協同創新領域的研究熱點提供了較為可靠的研究參考, 同時也為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

上一篇:集體安全國際貿易論文范文下一篇:新聞學報發展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