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海島地質災害論文范文

2024-02-10

海島地質災害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我國當前對于礦產資源的開發力度一直在不斷增加,由于過去對礦產資源開發時,存在很多不合理的開發現象,導致礦山地質災害問題越來越嚴重。本文針對貴州礦山地質災害現狀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對貴州省礦山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進行了闡述,并且提出有針對性的礦山地質災害防治措施,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參考。

關鍵詞:礦山地質;地質災害;生態環境;環境保護

我國一直以來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都比較大,但是過去對礦產資源進行開采時,過度開采以及不合理的開采方式,導致地質環境遭受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地質環境主要是指自地表面下的堅硬殼層,即巖石圈。人類和其他生物依賴地質環境而生存和發展,同時人類和其他生物的活動又不斷地改變著地質環境的化學成分和結構特征。在這整個變化過程中,很容易導致各種不同類型的突發情況,最終導致非常嚴重的自然災害發生?,F階段,如果無法從源頭出發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地質環境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那么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當前礦山地質災害頻發,防災形勢嚴峻,各級各有關部門必須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防護措施,積極行動起來,才能盡可能減少礦山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和影響,有效保護生態環境。

1.貴州省礦山地質災害現狀

貴州省目前的經濟發展現狀良好,其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就是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雖然礦業的大力發展,能夠促使當地的經濟實現有效增長,但是當地的生態環境也會因此遭受到嚴重的破壞。當前貴州省的礦山地質災害相對比較嚴重。在對當地的礦山地質災害進行分析時,發現該地區不僅地質災害的分布范圍相對比較廣,而且災害的種類多樣,更重要的是,礦山地質災害發生頻率有了非常明顯的上升趨勢。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勢必會威脅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甚至還有可能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相關不完全統計的數據,截至2019年,貴州省已經發生的礦山地質災害事故數量已經達到了1025起[1],災害共導致447人死亡和失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16億元。從災害種類來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都是貴州省比較常見的地質災害類型,以上幾種災害類型占貴州省已發生礦山地質災害總數的95.3%。從災害規模來看,主要以小型為主,小型災害占貴州省已發生礦山地質災害總數的92.9%。從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來看,坍塌、滑坡以及礦井突水為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災害類型[2],以上幾種災害類型占貴州省已發生的造成人員傷亡的礦山地質災害總數的80.24%。貴州省當前的礦山地質災害情況的詳細分析內容,如表1、表2、圖1、圖2所示。

2.貴州省礦山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分析

2.1崩塌

貴州省地處云貴高原東部,地形起伏相對較大,山高坡陡谷深,礦區巖體的切割破碎比較強烈,加上該地區構造發育,地質環境相對脆弱,很容易導致礦山崩塌的災害事故發生。與此同時,由于采礦活動的不斷影響,破壞了巖體原有的應力平衡,導致礦山發生崩塌的頻率有了明顯的提升[3]。對貴州省現階段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受到采礦活動影響而造成的崩塌災害事故數量比較多,已經達到了131處,這種類型事故在整個地質災害事故中的占比達到了12.78%。

2.2滑坡

采礦對地質環境和地質結構的穩定性有較大影響,極易導致巖土體失穩,誘發滑坡。根據統計結果,滑坡也是貴州省礦山地質災害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占貴州省已發生的礦山地質災害總數的6.14%,同時滑坡也是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的重要災害類型之一。

2.3地面塌陷

貴州省由于采礦活動導致的地面塌陷非常普遍,采礦活動大大降低了巖土體的應力平衡,加上地下存在大量的采空區,在強降雨的誘發下,極易產生不同規模的地面塌陷,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貴州省目前采煤誘發的地面塌陷尤為突出。根據數據統計分析結果,貴州省因采礦誘發的地面塌陷共452處,占已發生的礦山地質災害總數的44.1%。

3.針對貴州礦山地質災害事故提出的有效防治措施

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不僅會導致經濟損失、破壞生態環境,嚴重的還會威脅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所以加強對礦山地質災害的有效防治勢在必行。在當前社會經濟不斷快速發展的形勢下,要想保證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可以真正有效的落實到實處,就必須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對當前礦山地質資源的具體分布情況進行深入了解[4]。同時還要與當地的經濟狀況、生態環境、地質背景等諸多因素進行有效結合,這樣才能夠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有效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3.1建立礦山地質災害防治聯席會議制度

在對礦山地質災害問題進行管理和防治時,各級主管部門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加強督促指導,切實履行好監管責任。按照“誰誘發、誰負責”的總體要求,礦山企業要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加強對礦山地質災害的監測監控和治理,并將相關情況及時匯報相關主管部門,及時安排礦山地質災害防治資金,對能采取治理措施的災害隱患有效實施治理。能源部門、應急部門、自然資源部門、工商部門等主管部門之間要加強聯動、密切協作、聯合執法,構建和落實聯席會議制度[5]。對于拒不履行或履行礦山地質災害防治主體責任不到位的企業,要給予嚴厲的懲罰措施,同時還要保證各個主管部門相互之間的聯合執法力度能夠在實踐中得到強化,這樣才能夠有力推進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3.2將礦山地質災害納入到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中

貴州省是全國經濟發展中相對比較落后的省份之一,經濟發展水平也相對較低,財政壓力較大,加上近幾年煤礦企業不景氣,資金困難,很難實現對礦山地質災害的有效治理,同時也無法保證移民搬遷工作有序開展。針對這一現狀,需要構建和落實符合貴州省實際情況的群測群防體系,這樣才能夠實現對礦山地質災害的有效防治。與此同時,還要在實踐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以及各個省份提出的個性化要求,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能夠有序開展[6]。要將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真正有效的融入對應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中,積極構建和完善覆蓋“省、市、縣、鄉、村”的群測群防體系,努力營造全民防災的良好氛圍。

3.3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相關知識

很多礦山企業和群眾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并沒有真正地認識到地質災害的嚴重性和危害性,這樣導致很多地質災害的防治基礎工作無法有序開展。針對這種現象,各級各部門必須要不斷加強宣傳力度,積極采用新聞、媒體、廣播、電視、報紙、公眾微信號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地質災害相關知識,促使群眾以及礦山企業都能夠逐漸認識到地質災害的嚴重性和危害性,提升群眾和礦山企業的防災避災意識和能力。群眾和礦山企業防災意識和能力提升了,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將會事半功倍。

3.4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移民搬遷措施

分析貴州省現階段礦山地質災害防治現狀,要想對地質災害進行有針對性的防治,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移民搬遷。礦山企業要切實履行好防災主體責任,積極籌措資金,對礦區范圍內受威脅的群眾實施搬遷;各級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先搬遷,后開采”的總體要求;同時,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要對地質災害受脅群眾的移民搬遷工作給予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結合易地扶貧搬遷等政策,最大力度的落實受脅群眾的移民搬遷,測底消除安全隱患。

3.5強化工程治理

工程治理包括地質災害防治項目治理和生物工程治理。生物工程治理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其中植物治理技術手段的科學合理應用,不僅能夠對礦山以及周圍居民居住環境起到良好的改善和優化作用,而且還能夠從根本上實現對礦山地質環境的有效保護;地質災害防治項目治理是最徹底的治理手段,礦山企業要積極籌措資金,積極謀劃治理項目,對礦山地質災害進行有效治理,徹底消除隱患。在礦產地質環境保護工作當中,需要有效遵循“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工作原則,將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工作落實到對應單位的頭上,將責任明確化,全面提高礦產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效果,最大程度上防止礦山開發工作對地質環境產生嚴重的影響。

3.6建立礦山地質災害預警系統

礦山在開采作業時,勢必會導致周圍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影響,特別是周圍的植被會被嚴重的破壞,導致水土流失現象也比較嚴重。久而久之,不僅會導致地面塌陷等各種事故的發生,而且很容易在強降雨時,形成嚴重的泥石流等災害。這些地質災害一旦發生,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還會威脅到人民的人身安全。因此,礦山企業必須要加強與氣象、水利、自然資源、應急等相關部門之間的合作,通過對信息化技術的合理應用,構建和落實符合實際要求的礦山地質災害預警系統。利用該系統,實現全天候的監測和分析,保證礦山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的有效落實,這樣不僅能夠盡量減少由于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而且還能夠避免人員傷亡等嚴重的事故發生。

4.結語

貴州省是我國礦產資源非常豐富的省份之一,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效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但是過度以及不合理的開發,勢必會引發嚴重的災害事故,甚至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因此,各級各部門、各礦山企業必須積極行動起來,加強聯動,嚴格落實礦山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措施,多措并舉,對礦山地質災害進行有效的管控和治理,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我們要本著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理念,嚴守生態、發展、安全三條底線,保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參考文獻:

[1]臧貽州.大型礦山地質災害現狀及空間分布特征及治理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 2019(14): 109+111.

[2]鄒銀先,鄒鳳釵,黨杰,楊元麗.六盤水市礦山環境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環??萍?, 2019, 25(03): 61-64.

[3]劉軍,王壽成,楊自安,徐國端,于長珠,鄒林,宋亞新.河北張家口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生態修復治理對策[J].礦產勘查, 2019, 10(02): 370-377.

[4]牛磊,趙志芳,曾詩卉.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研究綜述[J].科技資訊, 2018, 16(25): 31-35.

[5]張永雙,孫璐,殷秀蘭,孟暉.中國環境地質研究主要進展與展望[J].中國地質, 2017, 44(05): 901-912.

[6]王梅芳,胡明揚,周德全.基于地質地貌特征的貴州礦山地質災害防治管理研究[J].中國礦業, 2017, 26(07): 91-95.

海島地質災害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地質災害;災害防治;地質環境;環境利用;工程地質環境;區域地質環境 文獻標識碼:A

地質環境就是人們生活中周圍的地理環境,地質環境在出現變化的當下可能會導致一定地質災害,對人們會造成十分嚴重危害。近年來,地質災害的發生率正在逐漸增加,地質災害的防治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通過有效措施積極防治地質災害十分有必要。但是,地質環境同時也會產生有利影響,因而對地質環境的利用也十分有必要,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前社會的發展建設。

1 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分析

地質災害所指的就是在地殼自然運動作用下或者人為不合理作用下,導致土地有移動情況出現,地質災害的發生往往會導致人們生命財產出現很大損失。就當前實際情況而言,地質災害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科學研究課題,其已經成為當前社會公共學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宏觀方面而言,在防治地質災害方面,不但要將地質災害所存在的危險問題解決,同時還應當對地質環境實現可持續性利用,從而使地質問題能夠在根本上得到緩解。當前,社會上所關注的內容主要是地質災害的防治問題,這一點也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就長遠角度而言,更加關鍵也是更加重要的問題是如何使地質環境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因此,在當前情況下,不但要對地質災害的防治加強研究討論,從而使地質災害所產生的危害減少,同時還應當對有關地質減災問題加強研究。在實際研究工作中,應當從兩個方面出發,使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地質環境的利用兩者實現有效結合,將保護與防治兩個方面研究同時進行,這樣一來,才能夠使地質災害的防治真正取得理想效果。

2 地質災害防治分析

2.1 地質災害現狀分析

我國幅員遼闊,具有較長邊界線,然而這種情況的存在導致地質災害所產生的影響也比較大,就災害規模、強度以及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等方面而言,其受災程度在全世界范圍內都相對比較嚴重?;?、泥石流及地震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對人們生命安全有著十分嚴重的威脅,并且對災害發生地區交通及通信也會造成很大威脅,對社會經濟發展會造成十分嚴重的不利影響,會造成我國整體發展水平降低。因此,為能夠有效加強地質災害防治,政府在人力、技術及資金方面均應當加大投入力度,對于重大災害地區應當設置地質災害防治系統,實施地質災害防治預測,從而使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均能夠得到有效保證,使社會能夠得以和諧發展。

2.2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分析

2.2.1 地質災害調查區的建立。就當前我國實際情況而言,為能夠有效防止出現地質災害,使由于地質災害而導致經濟損失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在地質災害發生頻率較高區域,相關部門應當將地質災害調查區建立起來,同時應當安排專業調查小組對地質災害發生頻率較高區域的氣候特點以及地質地貌特征進行研究調查,從而對地質災害發生進行準確預測,并選擇相關緊急應對措施,同時應當依據地質災害實際特點實行等級劃分。在專業調查小組經過一段時間研究之后,可對不同地質災害發生頻率較高區域的時間頻率及特點進行科學研究,并且選擇有效措施對地質災害進行有效防范,從而為地質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有效依據。

2.2.2 地質災害警報裝置的建設。為能夠對重大地質災害發生區域的防治效果更好進行分析研究,在地質災害頻發區域應當注意設置地質災害預警系統。在地質災害預警系統建設方面,其重點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預警管理與預警技術,利用先進檢測技術檢測災害,在地質災害發生之前對地質災害發生特點及時采集,并且報告給有關部門,同時給予災害報警預示,從而將解決對策及時給出,使發生災害頻率能夠得以有效降低。

2.2.3 建立并健全搬遷機制。若地質災害發生區域發出災害預警,有關部門應當對災害信息及時進行分析,其分析內容主要包括地質災害波及范圍及其危險等級,若災害波及范圍比較廣,并且其等級比較高,則應當積極采取有效搬遷措施。有關部門應當對災區居民合理安排,使其能夠有組織地搬出危險區域,使其達到預先設置的安全區域,從而使受災區域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證,使地質災害所導致損失能夠有效減少。在地質災害之后,依據受災區域實際特點,相關部門應當注意適時合理災后重建,應當使人文環境及自然環境兩者之間實現有效結合,對居住房間應當加強質量建設,從而使災后重建工作的開展能夠得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2.2.4 地質災害應急處理機制的建立。就當前形勢而言,我國綜合國力已經達到較強水平,當前經濟水平及科學技術水平仍在不斷發展,在發生地質災害之后可及時處理相關工作,合理進行相關各個方面操作。在當前建設災害應急處理系統方面,其中心內容就是在嚴重地質災害出現區域,在其居民服務方面應當選擇先進技術,與當前人力、財力以及其資源之間實現有效結合,將災害應急響應機制逐漸建立起來,并且不斷進行完善。通常情況下,災害應急響應機制所包括的內容主要有應急處理技術體系、網絡信息技術平臺以及應急設備,在發生地質災害之后,可較快進行應急反應,盡快組織相關工作達到受災區域,實施相關賑災活動,從而使受災區域人們生命財產安全能夠得到有效保證,使地質災害所造成損失能夠得以有效降低,使受災區域社會穩定能夠得以較好維持。

3 地質環境利用分析

3.1 工程地質環境安全建設

在地質環境利用方面,工程地質環境安全建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具體而言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作為入手點:

3.1.1 應當詳細分析工程所處環境相關地質信息,同時應當詳細分析周邊地區地質影響因素,在對工程建設地質環境中相關風險及風險類型充分了解基礎上,能夠有效實現工程地質環境安全建設,因此在工程地質環境安全建設過程中,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可有效防止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有地質災害出現。

3.1.2 在工程地質環境安全建設過程中,建設人員應當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這一點在地質災害發生率降低方面也屬于重要內容。就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在地質災害發生方面,人為因素影響已經成為一個主要原因,由于這種情況的存在,在利用工程地質環境方面,應當對人與自然資源之間有效融合加強重視,在實現該目標的基礎上,在人們實行經濟發展過程中可使得與利用生態環境之間所出現沖突有效降低。

3.1.3 在工程地質環境利用體系構建過程中,不能只評估工程方面及地質方面安全性,應當以可持續發展理念使地質環境利用效果得以有效提高,相關工程建設人員應當綜合分析各個方面相關研究成果,同時還應當分析工程地質安全建設過程中相關要求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有關注意事項,從而使工程地質環境安全建設得到保證,使地質環境利用能夠得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3.2 區域地質環境利用分析

在評價區域地質環境利用方面,應當注意對工程建設自身特點進行充分考慮,具體而言應當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3.2.1 對工程建設區域地質環境安全情況進行分析及判斷,并且應當根據區域地質環境利用評價體系,對所監測區域地質環境進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礎上工程建設可依據區域特點,并且有針對性地實施分類建設。

3.2.2 在對地質資源進行充分了解基礎上,便能夠實現科學利用其他地質環境。根據實際情況可知,對地質環境利用進行細化,可在社會發展以及經濟建設過程中使自然資源得以更好利用,更好服務于社會發展以及經濟建設。在該過程中,對于地質災害發生頻率較高區域而言,在實施建設過程中可區別對待,這樣一來,可使地質災害波及范圍以及危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有效降低。所以,對于區域性地質環境開發利用而言,其所具備特點就是實用性以及可操作性。

3.2.3 在調查地質環境利用過程中地質災害危險性工作之后,其下一步工作就是對該地區地質環境實施可持續性建設。在該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研究視野以及價值思維范圍內,應當對相關先進科學技術進行積極探索,從而對發展思路進行積極創新。在分區域建設地質環境過程中,可分析探討工程地質環境質量問題、地質環境工程建設范圍以及工程地質區域功能性劃分等方面相關內容,從而使分區域地質環境建設能夠得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在防治地質災害基礎上使地質環境的利用能夠得到更好效果,促進當前社會進一步發展。

4 結語

在當前形勢下,社會上地質災害發生率正在不斷增加,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已經逐漸成為一項社會性任務。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充分認識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義,分析地質災害發生現狀,在此基礎上選擇有效措施防治地質災害。然而,在防治地質災害的同時,也應當注意對地質環境進行有效利用,通過在工程地質環境安全建設及區域地質環境利用方面選擇有效措施,從而真正實現地質環境有效利用,進而對當前社會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閆國芹.地質災害防治策略和地質環境應用探討[J].價值工程,2016,(10).

[2] 王亮,劉長憲.解析地質災害防治及其地質環境利用[J].建材與裝飾,2016,(11).

[3] 張紅衛.淺析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利用[J].低碳世界,2016,(14).

[4] 張朝月.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利用問題研究[J].科技展望,2015,(6).

[5] 周惠.淺論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利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5,(10).

作者簡介:孫瑞剛(1966-),男,山東招遠人,山東省第六地質礦產勘查院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礦區水工環地質勘查。

(責任編輯:秦遜玉)

海島地質災害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地勘單位和地質工作在綠色發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做出了充分努力,本文探討地質檔案在綠色發展與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開發研究,充分發掘地質檔案信息,積極做好地質檔案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的開發利用,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檔案,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檔案數據庫并深度開發利用,促進企業結構轉型升級,創造經濟效益,提升企業形象,促進安全生產常態化管理,力爭最大化發揮地質檔案的信息價值。

關鍵詞:檔案;地質檔案;地質災害;開發研究

地質檔案是地質工作活動的記錄和成果,它是在地質調查研究、礦產勘探等活動中形成的科技檔案,是地質工作最基本的資源,是地質工作的直接成果,也是地質工作不可或缺的參考內容,是地勘單位的生命源泉,在地質工作中意義重大。一般可劃分為區域地質調查檔案、固體礦產地質檔案、石油地質檔案、海洋地質檔案、物探和化探檔案、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檔案,是地勘單位的重要成果和資產。

地質災害指的是以地質動力活動或地質環境異常變化為主要成因的自然災害。在地球內動力、外動力或人為地質動力作用下,地球發生異常能量釋放、物質運動、巖土體變形位移以及環境異常變化等,危害人類生命財產、生活與經濟活動或破壞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資源、環境的現象或過程。地質災害防治是指由自然作用或人為因素誘發的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象,通過有效的地質工程手段,改變這些地質災害產生的過程,以達到減輕或防止災害發生的目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方針,按照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的原則進行。地質災害檔案正是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產生的檔案,是根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自然規律,收集、形成并服務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地質檔案。

在綠色發展背景下,開發利用地質科技檔案,對開展地質災害預防與治理工作,對地勘單位轉型發展都有重要作用。

1 地質檔案在綠色發展要求下開發利用的可行性

1.1 綠色發展、轉型升級需要

新時代地質工作要符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要求,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起,提出綠色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各行各業和社會進步都要轉變思想,從綠色發展和諧共生的角度探索發展之路,地質工作也要根據自身特色,維護生態文明,謀求長遠發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日益增加。地質檔案工作要緊隨時代,不斷創新,反映時代發展中的地質工作特性,為先進理念下的地質工作提供信息價值,為綠色發展做貢獻,為地質災害防治做好基礎工作。

1.2 地勘單位社會定位與自我實現

地勘單位主要從事礦產地質勘查、石油勘查、地質鉆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地下取水工程、灌注樁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勘查的綜合性專業地質工作,具有豐碩的地質成果,成熟的地質技術。以地質工作為基礎,地勘單位擁有類別多樣、內容齊全的地質科技檔案,在地理信息、地質條件、地勘工作等方面具有明顯的信息優勢。在新時代地勘單位應發揮地質信息價值,樹立相應的社會定位,履行相應的社會職責。

1.3 檔案基礎工作完善

1.3.1 地質檔案組織健全,制度完善。地質檔案作為地勘單位的重要成果和無形資產,建立起固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由總工程師整體領導,由專人負責地質檔案管理,由地質人員進行業務指導,由監督部門進行檔案歸檔監管,分工明確,結構合理,人員專業。建立并落實地質檔案歸檔、管理、借閱、保密等制度,多方面指導落實地質檔案工作,組織齊全,制度完善,為地質檔案深度開發、服務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奠定了組織基礎。

1.3.2 地質檔案信息化進展順利。對地勘單位來說,通過專業掃描設備和電子存儲設備,地質檔案基本實現電子化,基于檔案管理系統和辦公軟件,對地質檔案歸檔、管理、借閱、開發利用進行電子化管理,實現地質檔案電子化檢索查閱,實現對地質檔案的高效開發與利用。通過進一步對OA系統的建設和基于大數據、網絡云對地質檔案管理軟件的研究開發,建立地質檔案數據庫,進一步開發地質檔案數據,有效整合抓取地質檔案信息,發揮地質檔案價值,為地質檔案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發揮作用提供強有力的信息保證和技術手段。

1.3.3 地質檔案編研工作。地質檔案信息深度開發利用,根據地質檔案類別,能夠分別建立區域地質調查檔案、固體礦產地質檔案、石油地質檔案、海洋地質檔案、物探和化探檔案、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檔案資料匯編;能夠進行區域地理信息數據提取、整合、匯編、分析利用;能夠進行區域地質工作要素提取、整合、匯編、分析利用;能夠進行地質技術方法、手段的整合分析;能夠進行地質工作趨勢分析預測、展示行業變遷等,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研究能力,能夠為地質檔案工作順利展開、為地質工作順利完成提供助力,為行業發展提供方向、為人才培養提供依據,能夠利用地質檔案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信息保證。

1.4 災害頻發,防患未然

近年來,由于氣候、環境、季節等因素,受高溫、汛期、地理地形、以往地質工作等影響,地質災害時有發生,嚴重影響到人身和財產安全。出于對地質工作特殊性的考慮,從環境保護、災害防治、行業前景、經濟發展等多方面進行相關工作,提前預防,災后治理,以消滅安全隱患,杜絕風險,是地勘單位貫徹落實國家方針政策、業務拓展的新方向,也是地勘單位充分發揮行業特長、開發利用地質檔案信息價值的體現,是地勘單位應盡的社會責任。

2 地質檔案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內容

2.1 地質檔案前期收集、整理工作

做好地質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包括找煤、調查、儲量核實、普查、詳查、勘探等地質工作的不同階段檔案,煤田地質、水文地質、水源井、地熱、測繪、其他礦產資源等不同類別檔案,各世紀礦區、各地區礦區等不同區域類別的檔案,根據鉆孔資料、原始資料、區域地質地形、地理條件、工作量等建立不同內容的檔案,按文字報告、附表、圖件、文件等建立不同表現形式的報告。這些分類檔案從多角度多方面整合抓取地質檔案信息,為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和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檔案的建立提供了充足的數據。

2.2 收集地質災害工作信息需求

根據國家關于地質行業相關政策和生態文明建設新思路要求,結合以往地質項目工作和地質檔案管理工作經驗,參考新的工作標準和技術手段,根據煤礦隱蔽致災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項目、汛前隱患排查項目、地質災害核銷等工作的各自特點,由地質檔案部門向地質項目工作者收集地質災害工作中有已經使用、需要使用及有可能使用到的檔案資料,再根據收集到的資料需求,有針對性地收集相關資料,系統整合,分類整理,為建立地質災害專題檔案做準備。

2.3 建立專題檔案

根據收集的檔案資料,結合地質災害工作的地質資料需求,充分發掘地質檔案資料信息,初步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3.1 相關文件。地質安全生產及地質災害相關文件,以陜西省內地質工作相關文件為例,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3]99號)、《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關于煤礦隱蔽致災因素地面普查現狀和需求情況的通知》(煤安監司函技裝[2013]11號)、《關于全面開展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工作的通知》(陜政辦發[2014]74號)等。

2.3.2 相關報告。地質災害工作可能應用到的相關報告材料,如《礦井設計安全專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等。

2.3.3 原始資料。地質工作從開始階段累積的地質臺賬、報表等,包括項目相關工作起止日期、完成工作量、工作面準備情況,項目原始記錄臺賬、工程圖件。

2.3.4 成果報告。地質災害項目工作完成得到的最終成果報告,包括項目相關的文字報告、文件、附表、附圖等。

2.3.5 其他資料。包括人員配置、工作計劃、完成情況、說明文件等資料。

2.3.6 電子文件。地質災害項目工作中產生的電子文件,以及地質檔案工作中對地質災害相關檔案進行電子化的資料。

2.3.7 編研成果。包括對地質檔案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匯總,對地質災害結論的收集整編,災害預防宣傳冊等。

2.4 開發利用信息化資源

基于地質檔案管理系統和辦公軟件,對地質災害檔案進行信息化管理,對地質災害相關原始數據進行電子化掃描,錄入數據信息,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檔案數據庫,系統整合,按需抓取,按照區域因素對地質檔案內容進行整體架構,按時間因素對地質檔案進行前后關聯,化零為整,按地質條件對地質檔案進行對比分析,按工作方法、技術手段進行分類關聯,按資源量、項目成果、歷史問題進行系統整合,按問題和建議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時間、空間、前因后果的有效聯系;對勘查區范圍、資源量、鉆孔等數據進行單獨錄入,方便對數據進行單獨抓取和對比分析,從整體到局部,由面及點,滿足多維度、多層次、多種類的地質檔案數據需求。根據地質災害檔案的特色和開發利用需求,進一步研究開發相關檔案管理軟件、數據分析軟件,建立地質災害檔案數據庫,研發地質檔案管理系統,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數據信息和分析預測。

2.5 加強涉密資料保密,保證專項檔案安全

地質災害檔案涉及區域地質及地質構造、地質測繪等多方面問題,在地質檔案開發利用中,必須加強地質災害檔案的保密。根據《檔案法》《保密法》等法律,按照地質工作內容和涉密測繪資料使用規定,地勘單位必須建立相應的涉密測繪資料保密制度,界定涉密地質檔案的范圍,規定涉密地質檔案的保存、管理辦法,以及借閱及開發利用的流程和使用守則,保證地質檔案在保守國家秘密的基礎上,能夠在地質災害工作中合理應用,充分發揮檔案價值。

2.6 地質災害防治專項檔案宣傳與推廣

開展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災害檔案開發利用的宣傳,利用網站、公眾號、宣傳頁以及現場宣傳等方式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的作用和地質災害檔案開發利用的必要性,在當地做好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開展演練,提高地質災害安全意識,發揮地勘單位的工作優勢,承擔地勘單位的社會責任。

2.7 加強地質災害檔案人員素質建設

地質災害檔案是地質災害項目中形成的科技檔案,是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產生的原始記錄、報表、總結和有關的依據、指示性文件,以及成果報告和有關的圖件、附表等,具有極強的專業性,這就要求地質災害檔案管理人員必須要具備專業的地質檔案管理知識和地質災害工作知識,并且能夠不斷更新方法與思想,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對檔案人員進行培訓學習,并由地質工作者對檔案人員進行大量業務指導,使檔案工作者對地質災害工作有充分了解,更好地勝任地質檔案在地質災害防治中的開發利用工作。

3 效果及影響

3.1 能夠完成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檔案的建立與開發利用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檔案建立和開發利用的探究,能夠對地質災害防治檔案進行整合管理,為后期大量地質災害工作的開展提供參照,也為地質工作提供相關區域地質數據,為地質災害防治檔案的科學長效管理歸檔提供了模板。能夠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檔案數據庫,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高效利用地質檔案資料提供技術保障,對地質檔案開發利用提供新方法、新思路,對地質檔案數據應用與分析提供內容和技術保障,對地質檔案管理系統的研究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檔案的建立,為其他地質檔案的深度開發利用提供參照,促進檔案工作整體推進。

3.2 促進結構轉型,創造經濟收益

地質檔案在地質災害防治中的開發利用,能夠大力促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探索和拓展,大力開展了地質災害防治相關項目,在地勘單位工作全面緊縮的情況下,開拓新的道路,促進結構轉型,更改收益結構。并且打開思路,進一步促進相關工作理念、工作內容的形成與發展,進行人才培養,大力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一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3.3 促進生產安全科學化、常態化管理

地質災害防治檔案的開發利用,能夠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順利進行提供有力保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拓展也促使地質災害檔案管理更加科學合理。目前,高溫、汛期等特殊時期引發地質災害隱患排查預防工作日益增多,生產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日益突顯,檔案安全工作日益受到重視,地勘單位增加了安全隱患意識,能夠建立生產安全科學化、常態化管理制度并不斷完善。

3.4 提升了企業形象

地質災害防治檔案開發成果的宣傳利用,提高了個人對地質災害的認識水平和災害防治的技術手段。對地質災害檔案的開發、宣傳與利用,對當地人進行宣講教育,科普地質災害知識,進行災害演練,都極大提升了地勘單位的企業形象,樹立了地勘單位在新時代應有的社會定位,履行了地勘單位的社會義務。

參考文獻:

[1]李妍花.提高自然資源檔案管理效率的幾點建議[J].蘭臺內外,2021(07):62—63.

[2]何惠云.大數據時代企業檔案信息資源整合與利用研究[J].蘭臺內外,2021(08):33—34.

[3]郭鵬,孫超,李晟洲.水工環技術在地質災害防治中的應用策略[J].華北自然資源,2021(06):53—55.

作者簡介:楊爽(1989— ),大學學歷,陜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質水文地質有限公司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

海島地質災害論文范文第4篇

*收稿日期:20191120修訂日期:20200115責任編輯:葉海敏

基金項目:江西省省級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項目(2019年度)資助。

第一作者簡介:劉云,1981年生,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及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工作。Email:69580747@qq.com。

通信作者簡介: , 年生, ,,。

摘要: 江西省是我國地質災害高發、頻發的主要省區之一。2002年,原江西省國土資源廳與江西省氣象局合作,首次在江西衛視天氣預報節目中發布了全國第一個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產品。江西省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工作歷經十余年的發展,預警等級劃分主要采用圖層疊加法,經歷了無預警等級、五級預警等級、四級預警等級3個階段,預警信息越來越精準。2002年至2019年年底,共發布預警信息298期,其中紅色(五級)預警9期,橙色(四級)預警80期,黃色(三級)預警190期,藍色預警15期,無等級預警4期;2002—2005年為預警發布嘗試階段,發布的預警信息較少; 2006年始,發布的預警信息有較大程度增長。2002年至2019年年底,成功預報地質災害事件856起,避免可能的人員傷亡8 885人,預警成效顯著。對2011年以來172期預警命中率和空報率的年均值進行統計,發現命中率尚可,但空報率較高。預警工作主要存在的問題為預警信息仍為手工制作、預案對預警等級劃分已出現不適用情況、未制定預警校驗要求等。后期預警工作將向自動化、精細化及短臨預警方向發展。

關鍵詞: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江西省

文獻標識碼:A

江西省具備地質災害發育的地質環境條件,是我國地質災害高發、頻發的主要省區之一。江西省也是我國江南丘陵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形高差為地質災害的形成提供了基礎的能源來源;廣泛的巖土風化為地質災害提供了初始的物質來源;村鎮大量的人工切坡建房或修路形成臨空面為地質災害體能量的釋放提供了空間;集中的強降雨使巖土體飽和,重量增加,摩擦減小,觸發了地質災害體能量的釋放[1]。

2003年5月29日,原國土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于2003年6月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中正式發布[2]。2002年6月12日,原江西省國土資源廳與江西省氣象局合作,首次在江西衛視天氣預報節目中發布了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這也是全國第一個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產品[3]。自2003年起,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逐步建立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理論方法,指導全國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工作[4],預警模型由最初的臨界雨量判據法(隱式統計模型)修正、發展、完善為現在的多因素判據法(顯式統計模型)[5]。各地根據局部氣候和地質環境條件等,建立了諸多的區域預警模型[69]。但預警效果的評價標準和方法較少,近年來參照氣象預報、地震預報評價方法[1012]探討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效果評價方法提出了命中率、漏報率、空報率、準確率等概念[1314]。但上述方法均是基于有較多地質災害發生的條件,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卻難以適用于地質災害偶發的較小空間尺度或較低等級預警的效果評價。本文對江西省十余年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以下簡稱“預警”)工作的技術方法、成效進行分析與展望。

1 江西省地質災害概況

江西省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與區域極端降雨天氣呈顯著的相關性。根據統計數據[1,15],截至2016年6月底,江西省共發生有具體記錄可查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事件25 587起,災害類型以滑坡為主,崩塌次之,泥石流較少;規模和災情等級以小型占絕對優勢(99.67%),中型罕有發生(0.29%),大型以上則極少發生(僅11起)。江西省崩塌、滑坡、泥石流易發程度劃分為高、中、低、不易發4個等級。其中,高易發區(約5.21萬km2)主要分布省界附近的武夷山、羅霄山、南嶺、九嶺、幕埠山、白際山、懷玉山區及省內雩山山脈,零星分布且面積較小的高易發區有廬山和上栗2處;中易發區(約6.16萬km2)主要分布在山麓丘陵區,基本圍繞或相間高易發區分布;低易發區(約2.95萬km2)除環鄱陽湖平原和吉泰盆地有較大面積分布外,在較大水系寬闊溝谷平地及山間盆地亦有零星分布;不易發區(約2.39萬km2)分布在環鄱陽湖沖積平原、贛江中游吉泰盆地及贛江上游贛州盆地[15]。

與西部省份地質災害相比,江西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特征顯著:一是規模和災情等級絕大多數為小型;二是汛期集中發生,且具有突發、多發和群發性;三是與人工切坡等人類工程活動密切相關。根據江西省目前經濟技術條件,在不可能對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專業監測預警、實施工程治理或搬遷避讓的情況下,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不失為一種宏觀層面簡單、經濟、有效的重要防災減災手段。

2 預警技術和方法

預警信息由預警范圍、預警時間和預警等級3個要素構成。其中預警范圍根據降雨范圍圈劃;預警時間以降雨時間為基礎,參考地質災害的滯后性確定;預警等級的確定和劃分,目前國內常用的有圖層疊加法和指數法(柵格法),均是基于區域地質環境條件和過程雨量開展評價或計算,雖然方式有異,效果是異曲同工。

因指數法涉及空間網格劃分、網格賦值計算等,計算略為復雜,在尚未實現自動化預警的情況下,江西省預警等級劃分采用圖層疊加法。圖層疊加法根據預報雨量等級疊加地質環境條件圖層(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區圖)確定預警等級(圖1),具體疊加分析見表1—表4。預警等級劃分是預警信息制作的技術核心,根據時間先后,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概述如下。

2.1 無預警等級劃分階段(2002年)

2002年為江西省預警信息制作元年。預警信息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預報雨量疊加江西省地質災害區劃圖(1∶75萬,2000年)[18]形成。由于缺乏具體的預警等級劃分標準或參照,預警信息只明確了預警范圍和預警時間,未有預警等級劃分(圖2)。預警文字中多以“可能發生地質災害”作為預警描述。對于極端強降雨天氣,則補充“有的災情可能比較嚴重”或“局部地段災情可能比較嚴重”的描述。

2.2 五級預警等級劃分階段(2003年—2012年7月13日)

參照國家地質災害預警等級劃分方法[16],結合江西省降雨特征和地質環境條件,江西省地質災害預警等級可劃分為五級:一級為可能性很小,二級為可能性較小,三級為可能性較大,四級為可能性大,五級為可能性很大。其中,三級在預報中為注意級,四級在預報中為預警級,五級在預報中為警報級(圖3)。預報降雨量參考江西省各降雨量段的頻率和致災性,按過程降雨量和日預報降雨量劃分為5個區段。早期的地質環境條件圖層仍采用江西省地質災害區劃圖 (1∶75萬,2000年)[18]作為疊加圖層,2009年開始采用“江西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9—2020)研究報告”[19]的易發程度分區圖作為疊加圖層。

2.3 四級預警等級劃分階段(2012年7月15日—2019年年底)

從2012年第21期預警(2012年7月15日)開始,采用顏色進行預警等級標識和劃分(表3,表4,圖4)。預警等級由弱到強分別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17],按降雨強度區段分別對應五級預警等級劃分中的二級、三級、四級、五級,略去了原有的一級預警等級。

2013年第2期(2013年4月28日)按照對應關系仍采用原有描述,以“可能性”為基礎,按很大、大、較大分別描述紅色、橙色、黃色預警等級。2013年第3期(2013年5月14日)開始采用《江西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20]確定的等級描述:紅色預警,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很高;橙色預警,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高;黃色預警,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藍色預警,有發生地質災害的一定風險。地質環境條件圖層替換為“江西省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綜合研究報告”[21]形成的易發程度分區圖。

3 預警信息制作與發布

3.1 預警信息制作

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預報雨量數據,由預警信息制作單位初步確定預警區域和預警級別,完成預警信息初稿,必要時與氣象部門會商確定。預警信息包括文字和圖件兩部分。預警文字包括降雨趨勢預報、預報依據,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時間、區域和預警等級,可能受威脅的對象及防治建議等內容;預警圖件標示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時間、區域和預警等級。

根據歷年的預警信息對比,可以發現如下特征:一是預警等級的劃分由無到有;二是預警信息文字描述由較為簡單轉向豐富,圖件由粗線條(如2002年的預警信息范圍僅以線條勾繪)轉向精細化;三是預警時間的精準化,從2004年第2期預警開始,預警時間由“日”改為“時”進行描述;四是預警范圍發生調整,早期預警信息不反映較低等級(一級和二級)的預警范圍,從2013年第4期開始在圖面和文字出現藍色預警(三級以下)等級范圍,從2014年第3期開始將最高等級為藍色的預警信息列入考慮發布范圍。

3.2 預警信息發布

經審簽后的預警信息,由江西省自然資源廳(原江西省國土資源廳)和氣象部門聯合發布。早期信息發布的渠道主要是電視臺的氣象節目、電話、傳真、廣播等,后來增加了網絡、電子郵件、短信等方式,目前QQ、微信也納入預警發布和傳遞范疇,信息的受眾也由寬泛兼顧向預警區的村鎮責任人和群測群防員精準傳遞。

預警信息發布后,將對氣象和地質災害發展趨勢進行跟蹤、分析和研判,必要時對預警信息進行調整,按程序審簽發布。為減少不必要的工作流程,一般情況下預警周期結束后,預警信息自動解除;必要時,按程序審簽后發布解除預警。

4 預警成果

4.1 預警信息數量

2002—2019年年底,江西省共發布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298期次。

(1)預警等級分布。按期次的最高預警等級計算,其中紅色(或五級)預警9期,橙色(或四級)預警80期,黃色(或三級)預警190期,藍色預警15期,無等級預警4期。數量分布趨勢以黃色(或三級)為主,橙色(或四級)次之,紅色(或五級)較少。早期藍色(或小于三級)預警原則上不對外發布,但是隨著對預警工作的重視,2014年以來,共發布15期藍色預警,其中2019年發布10期,成為當年數量最多的預警等級(圖5)。

(2)年度分布。2002—2005年為預警發布的嘗試階段,這4個年度發布的預警較少(共17期),但總體預警等級較高,以四級(橙色)預警為主,對預警信息的發布持審慎態度。2006年開始,預警信息數量有較大程度增長,最多的年份(2010年和2016年)發布預警信息32期,最少的年份(2013年)也發布了9期(圖5)。

(3)月度分布。地質災害的分布與強降雨呈顯著相關。根據已發布的298期次預警信息統計,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在每年的4—7月(汛期)為高發期,約占總期次的87.25%;5月和6月分別約占總期次的21.48%和39.26%,為預警發布的高峰月;8—10月季節性降雨減少,預警信息發布主要受臺風影響,發布數量相對較少;3月可能因汛期提前而發布預警,如2019年因汛期提前在3月份發布了5期預警,但預警等級較低;11月至次年2月為枯水季,發布預警數量極少,其中11月和12月無預警信息發布記錄(圖6)。

4.2 預警準確率評價

4.2.1 評價方法

采用預警效果評價方法中常用的命中率、漏報率、空報率[1314]3個指標進行評價。命中率(Pht)表達的是預警區范圍內準確預報的地質災害點所占比例,定義為地質災害預警區內災害點數(NA)與研究區內災害點總數(NA+NB)的比值,用公式表達為

Pht=NANA+NB。(1)

漏報率(Put)表達的是預警區范圍外未能準確預報的地質災害點所占比例,定義為地質災害預警區外災害點數(NB)與研究區內災害點總數(NA+NB)的比值,用公式表達為

Put=NBNA+NB。(2)

空報率(Pft)表達的是某級別預警區內沒有災害發生的預警單元面積(SSA)與預警區總面積(S)的比值,用公式表達為

Pft=S-SAS。(3)

4.2.2 有關說明

(1)因2011年前未建立明確的地質災害報送制度,本文僅對2011—2019年發布的172期預警按命中率、空報率2個指標進行準確率評價。漏報率與命中率之和為100%,因此漏報率不再贅述與計算。

(2)部分災害點坐標有偏差,且預警成圖比例尺?。?∶200萬)。因此,將預警區界限外附近的災害點也納入預警區計算。研究區以江西省行政區范圍計算。

(3)僅計算崩塌、滑坡、泥石流3個類型災害,與強降雨無關的地面塌陷等不納入計算范圍。

(4)對面積或跨度很大的預警單元,計算面積時根據災害點的分布進行了適當的分割。

(5)當研究區內災害點總數(NA+NB)為0時,命中率(Pht)按0計算。

4.2.3 評價結果

由于計算的預警期次較多,對2011年以來172期預警命中率和空報率再以年為單位進行了平均值計算(圖7)。根據計算結果,預警的整體命中率(平均值0.51)尚可,但空報率(平均值0.71)較高。其中有25期次預警命中率為100%,有48期次預警(藍色9期,黃色33期,橙色6期)為空報,即命中率為0,空報率為100%。導致空報率較高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降雨的時間、范圍、強度等預警前置條件發生變化導致空報;二是人為擴大預警區范圍,增加了空報的概率,但擴大預警區范圍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命中率值,兩者存在一定的此消彼長關系(圖7)。

4.3 防災減災預警成效

預警信息的發布為提前轉移可能受威脅群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爭取了寶貴時間。成功預報的數量和避免可能傷亡人數情況是檢驗預警效果的重要考核因素。2002—2019年年底,江西省共統計地質災害成功預報事件856起,避免可能傷亡人數8 885人,遠高于同期因地質災害人員傷亡人數978人(表5),預警成效顯著。

對2006年27期次預警信息分析,實際發生地質災害的主要集中時間、區域與預警的時間、區域基本一致[22]。根據江西省氣象臺2015年開展的預警效益評估,預警服務效益貢獻率為44.03%,減少人員傷亡貢獻率為67.76%[23]。根據歷年數據對比結果,發現江西省地質災害死傷人數、災害損失呈顯著下降趨勢(表5)。

4.4 成功預警案例

(1)2002年6月13日,宜黃縣地質災害防災預案中的黃陂鎮豐產村豐產組滑坡隱患點,在接到地質災害短期預報后,組織撤離了受威脅的11人。6月16日,滑坡快速下滑,推倒了3棟18間房屋,未造成人員傷亡。

(2)2002年6月18日,永豐縣地礦部門接到地質災害短期預報后在汛期地質災害巡查中,發現沙溪鎮坪上村白沙潭村小組的村后山體開裂,隨時可能下滑成災,當地政府及時組織受威脅的8戶30人和重要財產轉移。7月1日,村后約4 500 m3土石下滑,推倒房屋20余間,未造成人員傷亡。

(3)2006年6月,黎川縣國土資源局和熊村鎮政府接到地質災害氣象預報后,在巡查中發現邱源村武林峰村小組滑坡隱患點有活動跡象。6月4日前將全村17戶71人安全撤出,6月6日凌晨發生山體滑坡,5萬余立方米的泥沙在暴雨中傾瀉而下,掩埋了38間房屋,沖毀農田200余畝,直接經濟損失50余萬元,未發生人員傷亡。

(4)2008年6月13日,安遠縣天心鎮政府接到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后,于當日上午10時,在持續強降雨的情況下,該鎮緊急啟動轉移和疏散群眾方案,鎮村干部組織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進行轉移和疏散。11時50分,最后1戶被轉移出危險區,10分鐘后,該戶房后的山體發生滑坡,滑坡體將房屋全部掩埋,該戶成功脫險[24]。

5 問題與展望

5.1 主要問題

(1)預警未實現自動化。江西省作為全國最早開展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的省份,目前預警信息卻仍停留在手工制作階段,工作手段已遠落后于其他地質災害重點防治省區,且預警信息的手工制作將制約精細化預警和短臨預警的發展。

(2)現有預警等級劃分已出現不適用情況?!督魇⊥话l地質災害應急預案》[20]預警等級劃分主要存在3處不適用的地方:一是對前期降雨的時間范圍、降雨量的計算取舍等未有規定。雖然在實際預警信息制作時會考慮前期降雨量的影響,但全憑制作人員依據主觀經驗而定,導致不同制作人員制作的預警信息可能存在等級和范圍差異;二是降雨強度過程劃分較簡單,僅分為過程降雨量和日(24 h)降雨量,但過程降雨量(時間跨度多從1天到4天)的降雨量等級范圍差異較大,應細化過程降雨量的時間和雨量劃分,如按24 h、48 h、72 h、≥96 h等進行劃分,以實現降雨量劃分的平緩銜接;三是未規定 3 h、6 h、12 h、18 h等短臨強降雨雨量的等級劃分,短臨預警目前無據可依。由江西省應急管理廳修訂的《江西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2020年6月)》[25]則直接刪除了雨量等級劃分等內容。

(3)未制定預警校驗要求。預警校驗是預警工作的后評價,是降雨過后對比實際的降雨量、范圍和時間,結合地質災害發生的時間、范圍、規模、災情等情況,對發布的預警信息時間、范圍、等級等要素進行驗證,記錄有關問題和注意事項及??贝嬖诘恼`差,為后續預警積累寶貴經驗。截至2019年年底,江西省尚未制定預警校驗要求。

5.2 工作展望

(1)預警自動化。雖然預警信息的制作流程及內容都較為簡單,但自動化制作可以實現更精準的分析和研判,減少人為主觀性的干擾,為推進精細化預警和短臨預警夯實基礎。2013年,原江西省國土資源廳部署“江西省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項目”,將預警自動化納入建設內容。截至2019年12月底,預警自動化建設已開展測試和試運行工作。

(2)預警精細化?,F有預警信息勾畫的預警區范圍多在數百平方千米至數千平方千米,與縣級行政單位面積大體相當。在目前沒有具體預警準確率分析或考核指標的前提下,似乎是預警區范圍越大,準確率越高,但是也意味著大范圍的預警響應區需大量基層工作的投入。因此,有必要開展預警的精細化工作,這也是預警工作的重要發展方向。

2015年,江西省氣象臺和江西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合作開展了“江西省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精細化技術研究與示范區建設”項目,在江西省修水縣、瑞昌市、廣豐縣、永新縣、宜黃縣、崇義縣、尋烏縣各選擇1個鄉鎮作為示范區,開展精細化預警研究與建設,但項目進展緩慢,效果有待驗證。

(3)短臨預警?,F有的預警時間跨度多為1~4天,最短預警時間為24 h。但是,過程降雨的降雨時間(或強降雨時間)往往集中在幾個小時內,導致地質災害突發、多發和群發。因此,在過程降雨中加密短臨預警能起到突出提示的作用。另外,突發性的雷暴雨等天氣,短臨預警非常必要。2017年7月2日和8月9日,江西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嘗試性地發布了1期12 h和1期6 h的短臨預警,但預警效果有限。目前,短臨預警已列入預警工作計劃,對于短臨預警的等級劃分已有初步考慮,有望成為日常預警工作的組成部分。

6 結 論

(1)江西省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工作歷經十余年的發展,預警等級劃分經歷了無預警等級、五級預警等級和四級預警等級3個階段。

(2)2002年至2019年年底,江西省共發布預警信息298期,每年4—7月(汛期)為預警信息高發期。預警命中率尚可,但空報率較高。成功預報地質災害事件856起,避免可能的傷亡人數為8 885人,預警成效顯著。

(3)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工作主要存在的問題為預警信息仍為手工制作,預案對預警等級劃分已出現不適用情況,未制定預警校驗要求等。后期預警工作將向自動化、精細化、短臨預警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云,康卉君.江西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空間分布特征分析[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20,31(4):107112.

[2] 李曄,張淑月.地質災害預警明起在央視發布[N].中國氣象報,20030531(4)[20191120].

[3] 嚴春銀,袁正國. 江西將發地質災害風險預報[N].中國氣象報,20020606(1) [20191120].

[4] 溫銘生,劉傳正,陳春利,等.地質災害氣象預警與減災服務[J].城市與減災,2019(3):912.

[5] 劉艷輝,劉傳正,溫銘生,等.中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模型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15,23(4):738746.

[6] 郭富赟,宋曉玲,謝煜,等.甘肅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技術方法探討[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15,26(1):127133.

[7] 朱昳橙,李益敏,魏蘇杭.怒江州滑坡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模型研究[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8(4):610619.

[8] 溫智熊,藍俊康,梁一敏.廣西龍勝縣崩塌和滑坡地質災害的氣象預警預報[J].桂林理工大學學報,2018,38(3):464468.

[9] 德慶卓嘎,張國平,胡駿楠,等.西藏公路交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18,29(4):121129.

[10]張國民,劉杰,石耀霖.年度地震預報能力的科學評價[J].地震學報,2002,24(5):525532.

[11]矯梅燕.關于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的幾個問題[J].氣象,2007(11):38.

[12]倪化勇.地質災害預報預警水平的評價[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6,28(2):130133.

[13]溫銘生,王連俊,連建發,等.區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效果評價[J].工程地質學報,2011,19(6):839843.

[14]劉傳正, 劉艷輝, 溫銘生,等.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應用[M]. 北京:地質出版社, 2009.

[15]劉云,劉修奮.江西省地質環境圖系編制項目成果報告[R].南昌:江西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2019.

[16]劉傳正,溫銘生,唐燦.中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初步研究[J].地質通報,2004,23(4):303309.

[17]劉傳正,劉艷輝,溫銘生,等.中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實踐:2003—2012[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15,26(1):18.

[18]劉修奮,白細民.江西省1∶50萬環境地質調查報告(1996.4—2000.9)[R].南昌:江西地質工程勘察院,2000.

[19]白細民,劉修奮.江西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9—2020)研究報告[R].南昌:江西省勘察設計研究院,2009.

[20]江西省自然資源廳.江西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S]. 南昌:江西省自然資源廳,2013.

[21]甘增亮,劉修奮.江西省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綜合研究報告[R].南昌:江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2010.

[22]周玉才,雷萬榮,余廣文,等.江西省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系統研究[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8,30(2):6770.

[23]唐春燕,朱星球.江西省地質災害氣象監測預警服務效益評估[J].江西科學,2015,33(5):666670.

[24]彭曄,紀仁剛.預報預警在地質災害防治中的應用[J].資源調查與環境,2009,30(1):6265.

[25]江西省應急管理廳.江西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2020年6月)[S].南昌: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0.

Analysis on the meteorological early warning of geohazards in Jiangxi Province from 2002 to 2019

LIU Yun1, KANG Huijun2

(1. Jiangxi Provincial Geological Disaster Emergency Center, Nanchang 330025, China;

2. NO. 268 Brigade of Jiangxi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Bureau, Shangrao 334700, China)

Key words:geohazard; meteorological early warning; Jiangxi Province

海島地質災害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煤礦地質災害的頻發以及其高破壞性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針對煤礦地質災害的基本特征,從問題的根源入手,提出合理有效利用資源、保護礦山環境等相應的防治措施,保證煤礦在開采和閉坑后的安全性,幫助解決我國煤礦事業目前面對的困境。

【關鍵詞】煤礦;地質災害;防治措施;迫切性

1.煤礦地質災害的研究背景

煤礦地質災害是指由于人類采煤生產活動而引發的一種破壞地質環境、危及生命財產安全,并帶來重大經濟損失的礦區災害。它是地質災害的一個分支,也是自然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礦開采開煤棄石,加速水土流失,引發地表塌陷、山體滑坡;煤礦抽排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礦區周圍地下水資源枯竭;地下開采誘發地震、巖爆、冒頂片幫突水、瓦斯爆炸、地面開裂及沉陷等;煤礦剝離堆土、尾礦廢渣堆積引起地表環境污染,及其失穩滑移造成嚴重的泥石流災害等,凡此種種,均是煤礦地質災害的具體表現。

2.煤礦地質災害特征及誘因分析

煤礦開采不像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那樣,可以根據地質情況針對災害可能多發地段,采取“能避讓則避讓,能預防則事前預防”的原則進行避與防,大多數情況下采礦不得不在明知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進行,從而易于產生和誘發各種地質災害,具體煤礦的災害特征如下。

2.1煤礦在開采過程中潛在的災害特征

①山體滑坡:煤礦的開采、矸石的堆放破壞了坡體的原始應力平衡,是誘導滑坡崩塌災害的重要因素。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此類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以數億元計。

②地面沉降與塌陷:地面沉降與塌陷是煤礦開采后經常出現的一種地質災害。在煤礦的開采過程中,地下開采工程破壞了采空區圍巖的初始應力場,使采空區的巖石發生破碎、冒落乃至地表發生位移。另外。采空區不斷擴展和大量抽排地下水,造成采空區和影響區的地下水重新分布,形成大面積的降落漏斗,相應出現地表的沉陷。

③瓦斯突出:瓦斯可以在儲氣封閉系統中,以吸附或游離狀態賦存于煤層的孔隙、裂隙、縫隙之中,當地應力作局部平衡調整時,破壞儲氣封閉系統,使蓄積的氣體外溢釋放。在自然和人為的某種作用下,亦可造成瓦斯突出的爆炸、火災、人員中毒等災害。

④礦井突水:煤礦突水事件在煤礦生產中也是常見的,并且直接影響煤礦的生產、效益和安全。

2.2煤礦在閉坑后采場潛在的災害特征

由于礦山災害治理的短效性及不可預見因素的存在,故礦山閉坑后必然會留下災害隱患。露天采場閉坑后留下的潛在災害類型主要有滑坡、崩塌,這是由于露采后留下了高邊坡,雖然在坑底進行了一定的廢石回填,但留下高邊坡仍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露采很深的情況下更是如此,這樣的邊坡在后期誘發因素的作用下很可能再次發生災害。

地下采場閉坑后留下的潛在災害類型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甚至也有因地面變形而誘發的山體開裂,繼而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這些災害的發生往往具有滯后性,即在開采期間不發生或發生得不徹底,尚未達到穩定狀態,待閉坑后一段時間內繼續發生或在特定的條件下突然發生。以上災害一旦發生,如果采場內已經進行了土地復墾,則復墾好的土地就可能因災害的發生而再次破壞甚至廢棄,造成本不應有的損失。

2.3煤礦地質災害的誘因分析

煤礦地質災害誘發因素各不相同,有些是開采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如開采深度的增加,使得地應力相應增大引起冒頂、片幫、脫盤甚至巖爆的嚴重地壓災害;有的是開采中忽視預防或開采不規范、管理不科學導致的,如采空區不及時充填、廢渣廢水隨意排放、水文地質及構造不了解、巷道偏離、盲目指揮、違章作業、私挖亂采等,非穩定因素積聚到一定限度引發各種災害;有的煤礦片面追求經濟利益或為擺脫一時的經營危機,擯棄常規,如采富棄貧、求近避遠,結果為后期發展埋下災害隱患;曾一度泛濫的民采風潮掠奪式的開采活動也對部分國有大中型煤礦造成嚴重干擾和資源、環境破壞。

3.煤礦地質災害的防治及生態恢復措施

3.1煤礦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

①加強地質災害宣傳教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對防御煤礦地質災害工作予以高度重視,開展各種形式煤礦地質災害預測和提出防范措施。

②合理開發利用,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避免或減少煤礦地質災害事件發生。

③提高建筑物防災能力,減輕煤礦地質災害,在科學技術指導下,提高煤礦區民宅建筑材料和砌筑質量,增強地基、上部結構牢固性,提高民宅建設總體抗災性能,加強農民建筑隊伍的整頓和管理,因地制宜地對其施工負責人進行工程抗災知識重點培訓。

④建立通風系統,減少礦井瓦斯爆炸,無論國有、集體煤礦,還是個體小煤窯,都應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配足風量和實行機械通風、分區通風、上行通風,建立瓦斯檢查制度,及時處理超限和積存瓦斯礦井;禁止攜帶香煙及點火工具下井,在瓦斯礦井應選礦用安全型、礦用防爆型或礦用安全火花型電器設備,放炮前后進行瓦斯檢測。

⑤查明活動構造,規劃煤礦工程活動,做好減災防災工作?;顒訕嬙焓钱a生各種地質災害的地質背景,人類工程活動使致災速度加快,致災程度更為嚴重。為此,應查明煤礦區內新構造運動性質、特點及活動程度,尋找出活動構造或不穩定的復活斷裂,分析、認識各種地質災害產生的原因及分布規律,合理規劃煤礦區工程活動。進行煤礦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按地質災害類型圈劃未來潛在地區,并作好災害的預測,制定防治方案,切實做好減災防災工作。

⑥因地制宜綜合防治,各種地質災害在空問地域分布上具有一定規律,因而不同災害類型區應制定相應的治理措施和施工標準,增加有形抗災、防災能力。工程措施要嚴格,生物措施也要同步發展,做到以生物措施為根本、以工程措施作先導的綜合防治。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目的。

3.2煤礦環境生態恢復

由于礦山廢棄地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目前,我國用于防治地質災害的工程措施對災害的防治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一般情況下只考慮了確保礦山工程的安全運營,未能通盤考慮礦山閉坑后生態環境如何恢復、土地怎樣再利用及潛在災害在特定條件下復發性與防治的問題。因此迫切需要對礦山廢棄地進行生態恢復與重建。要恢復生態系統的功能.必須恢復系統的非生物成分的功能,進行植被的恢復及動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的構建。目前我國礦山廢棄地的復墾工作總體上還處于初期階段,因此在我國大力開展礦區廢棄地的復墾工作是當務之急。

4.結論

我國煤礦分布廣、戶數多、規模大小多樣話,由于技術、管理及效益等原因的影響,資源開發中引起的地質災害相當嚴重,給礦區的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影響。各個煤礦的地質環境條件是復雜的,單獨的強調任何一種誘發因素和只采取某項防治措施都是片面的。因此,合理有效的利用資源、保護煤礦環境,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煤礦地質災害,實現煤礦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海島地質災害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地質災害問題持續加重,大部分都為突發性的災害,不僅會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還會威脅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隨著測繪學的快速發展,研發出多種現代化的新型測量技術,能實時高效地對地質災害進行準確預測,從而加快搶險救災的速度,因此使用測量技術對地質災害進行調查十分重要。本文將對地質災害監測中測量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加強測量技術的應用效果,增強我國地質災害預判準確性。

關鍵詞:測量技術;地質災害;監測;應用

前言:運用各種技術和方法,通過直接觀察和儀器測量記錄地質災害發生前各種前兆現象的變化過程和地質災害發生后的活動過程,對地質災害形成有效監測與預警,從而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各方面損失與危害。

一、地質災害及其造成的主要危害

地質災害,通常指由于地質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的災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為作用(多數情況下是二者協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層比較強烈地破壞人類生命財產和生存環境的巖土體移動事件。地質災害在成因上具備自然演化和人為誘發的雙重性,它既是自然災害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屬于人為災害的范疇。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誘發的稱為自然地質災害,由工程開挖、堆載、爆破、棄土等引發的稱為人為地質災害[1] 。

常見的地質災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六種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我國的經濟水平快速提升,工業、交通、建筑等相關行業獲得了快速發展,但對自然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危害,尤其是工業生產過程,最終造成我國地質災害情況日益加重,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形成嚴重威脅。

二、地質災害監測的目的

1、及時掌握災害體變形動態,分析其穩定性,超前做出預測預報,防止災難發生。

2、為災害治理工程等提供可靠資料和科學依據。

3、為政府部門對在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經濟建設、環境治理等方面的規劃和決策提供基礎依據。

4、向全社會提供崩塌、滑坡監測信息服務。

三、地質災害監測方法

地質災害的監測方法有簡易監測和儀器監測。

簡易監測方法:變形位移監測法、裂縫相對位移監測法、目視檢查監測法等。

(1)變形監測法:通過監測點的相對位移量測,了解掌握地質災害的演變過程。

(2)裂縫相對位移監測法:通過監測災體中拉裂兩側相對張開、閉合變化,了解地質災害體的動態變化和發展趨勢。

(3)目視檢查法:通過定期目視監測地質災害隱患點有無異常變化,了解地質災害演變特征,及時發現斜坡地面開裂,剝脫落,地面鼓脹,泉水突然渾濁,流量增減變化,樹木歪斜,墻體開裂等微觀變化,及時捕捉地質災害前兆信息。

儀器監測:重要危險隱患點應采用儀器監測。

四、傳統測量技術的應用現狀

測量技術的應用在地質災害監測的過程中,主要采用各類專業儀器對災害產生與發展過程進行測量,同時記錄相關數據并將其傳輸到預警中心,將數據分析與研究后找尋災害的發展規律,同時判斷是否要進行災害的預警信號發布。使用傳統測量技術進行地質災害監測過程中,地質形變作為主要的監測對象,還可以將監測形變劃分成內部形變監測、外部形變監測。監測的對象會采用測量技術當作主要的監測方式,即外部形變的監測[2] 。開展外部形變監測過程中,經常使用的測量方式為在平面上利用經緯儀與三角測量法完成監測,對高程進行測量的過程中會使用全站儀、三角高程法、水準測量法進行測量。之后會構建小型平面控制網絡與高程控制網絡,其誤差單位為毫米級別,之后將其作為基礎對監測樣本中每個控制點的垂直、水平方向發生微小位移情況與形變方式進行測量,最終獲取相應的形變數據,可達成地質災害的防治效果。

雖然使用傳統測量技術可以對地質災害進行監測,但還存在眾多問題與漏洞。主要表現為,監測過程中需要設置專業工作人員完成實地的觀測工作,同時記錄生成的海量數據,還要完成大量的計算工作。與此同時,還會消耗很長的工作時間,成本十分高,從而降低工作質量與效率。另外,如果監測地點處于環境十分惡劣的荒野、深山等地點,無法采用實時與實地的測量方法。

五、現代測量技術在地質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一)GPS技術的應用

GPS的主要含義為全球定位系統,主要負責接收衛星傳輸的信號,完成測試定位、導航等下感官工作,同時結合靜態差分定位技術,減少觀測工作時間,加強工作精確性,避免誤差的發生。在地質災害監測過程中使用GPS技術,可以不受通視條件的影響,遠程不間斷、準確地傳輸回數據,通過數據分析來對評估各地質災害點的形變、位移情況及速度,以指導防災救災工作。通過采用GPS系統可以完成連續監測,從而進行目標的實時自動監測。相比于傳統的測量方法來說,應用GPS技術可以減少工作強度與難度,減少工作周期,加快獲取相關數據信息的速度與精確性,還可以節省大量的監測成本。

(二)GIS技術的應用

GIS技術也稱之為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其中主要包含地理學、地圖學、計算機技術、測繪技術等方面技術,應用GIS技術的主要優勢為,充分發揮計算機技術的作用,高效處理采集后的地理信息數據,形成更加系統化的分析與處理,使各類地理要素形成快速轉換。工作人員可以將測量工作實際要求作為基礎,應用GIS技術快速獲取相關數據信息,之后利用數字、圖形等方式表達最終的計算結果。GIS技術應用過程中,還可以發揮綜合分析空間數據的優勢,加強決策、預警的及時性與準確性。應用GIS技術還可以使各項數據的處理更加動態性、空間性,由于地理數據主要以符號的形式存在,可以使工作人員明確地理特點與現象之間存在的關聯性,還可以使地理要素以文字、數字圖像等多種方式充分表達,明確其實際的分布規律。在地理數據中主要包含時域特點數據、空間位置數據、屬性數據三種。應用GIS技術進行地質災害檢測可以避免發生記錄量與計算量較多的問題,通過采用標準矢量化掃描方式與數字化的攝影測量方式對地球表面物體形成有效測量,為工作人員提供迅速、精確、標準的數字信息數據。同時在使用過程中還可以結合相關功能完成空間的定點分析、基于不同比例尺繪制專題圖像等操作。

(三)RS技術的應用

RS技術還被稱之為遙感系統技術,應用這種技術的主要優勢就是可以為工作人員提供同步觀測與實時數據信息的服務,具備很強的綜合性優點。使用RS技術開展地形感測、資源勘查工作過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質量與效率。RS技術可以在全天候充分獲取相關數據信息,同時不會消耗過長時間,視域更加寬廣,信息量十分豐富,還可以使地表物體的實際大小、形狀與顏色更加真實地展現處理在,使立體直觀影像具備更強的觀察效果。目前在地質、農業、林業、軍事等相關領域已經開始廣泛使用RS技術。應用RS技術進行地質災害監測過程中,RS技術可以對災害進行更快的應急范圍,在幾小時中就可以完成災情數據的獲取,對其進行準確評估,若想進行詳實評估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個星期。

結語:雖然我國已經掌握了多種測量技術,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傳統的測量技術已經無法順應時代的發展,也無法對地質災害進行全面監測與有效預判。因此應積極研發并使用新的測量技術,才能對地質災害形成正確評估、監測、預警,為社會的和諧穩定奠定基礎,促進我國地質災害監測事業獲得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紅生.GPS測量技術在地質災害治理及環保方面的應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8(05):200-201.

[2] 翟代廷.無人機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監測中的應用[J].世界有色金屬,2018(17):279+281.

(作者單位:昆明工程勘察公司)

上一篇:社會法制建設論文范文下一篇:虛擬企業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