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分析范文

2023-09-25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分析范文第1篇

2012年國際形勢的風云變化,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繼續“發酵”、部分地區局勢激烈動蕩、以及美國推行“重返亞太”戰略,對中國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提出了新的挑戰。中國應進一步調整戰略,積極應對。

緊緊把握國內、國外發展兩個大局,努力為國內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國內的發展是我國根本戰略利益所在。我們要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著力加強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強我國抵御國際金融危機的能力,減少對海外市場的依賴,實現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外交外事工作的首要目標就是努力化解因國際金融危機、部分地區局勢動蕩、以及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對我國所帶來的各種挑戰和壓力,努力化解由此而產生的各種矛盾,為國內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特別是穩定的周邊環境。為此,我們應當始終不移地堅持和平發展的戰略方針,不因為眼前局勢的變化而發生動搖。盡量避免矛盾的激化、危機的加劇。

綜合運用我國的實力和優勢推動國家關系的發展。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世界,離不開同各國的經貿合作與交流。同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及其對外經貿合作與交流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對鄰國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這是中國同各相關國家長期保持友好關系的基石。面對來自外部環境的挑戰,通過繼續深化同各國的經貿合作與交流,穩定同相關國家的外交關系和友好往來,逐步破解外交難題。發展經貿合作與交流要服務服從國家大局,要堅持實現平等合作,互利共贏;要妥善處理合作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相互關系,避免野蠻式開發,避免因此而激化與當地民眾的矛盾。要提高對外經濟援助的效率,講究方式方法,符合國際規范,多參加由聯合國主導的國際多邊援助。要加強文化交流,政黨外交,多角度、多層次促進國家關系的緩和與發展。軟實力的增強和國際文化影響的擴大,不能急于求成,避免授人以柄。當前,美國擁有世界獨一無二的軍事力量,但經濟卻陷入危機當中。它已經不可能像二戰后、冷戰時期那樣援助歐洲和亞洲的盟國。在西方遭遇二戰后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時,美國自顧不暇,無力救援其他國家。“重返亞太”更多的是炫耀軍事力量和軍事存在,不僅不能幫助亞太地區重振經濟,而且還會導致地區的局勢動蕩,危及地區的和平與發展。東盟國家對美國的“重返”態度就不完全一樣,有些國家就擔心美國的介入會加劇南海緊張局勢,使小國成為中美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分析范文第2篇

鑒于此, 本文首先闡述了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概念, 接著對電子商務對國際經濟貿易產生的正面影響以及負面影響進行了探討, 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 供以借鑒。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概念

所謂國際經濟與貿易, 簡單的說是在全球范圍內各國之間進行經濟往來亦或是產品交易, 使得各個國家以及地區的人民群眾亦或是行業從業者各取所需, 也可叫做全球貿易。一般而言, 國際經濟和貿易的最主要方面分為進口和出口, 尤其是在最近幾年里各國之間的交易以及經濟往來愈來愈頻繁, 加快了全球一體化發展的腳步, 為各國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電子商務對當前國際經濟貿易產生的正面影響

(一) 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產業鏈逐漸增長

電子商務在互聯網平臺的快速發展下, 國家和國家之間得以高效的開展進出口貿易, 解決了以往國際經濟貿易環境中時間與地點的約束, 促使不同參與主體能夠實現在線溝通的目的, 要求馬上回應, 有問題馬上處理。在國際經濟貿易中, 因為供應商和銷售商能直接進行交易, 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傳統存在的諸多步驟。隨著國際經濟貿易的產業鏈逐漸增長, 建立了一個有效的產業鏈結構。

(二) 大大增強了國際經濟與貿易中的附加值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 貿易活動在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的基礎上能提供“一條龍服務”。將我國國情當作論述對象, 我國有淘寶、京東等相關電商平臺, 其中商品類型琳瑯滿目, 為消費者提供了很大的選擇空間, 只要動動手指頭, 就能完成所需物品的選購。針對商家來說, 可以將自身銷售的產品分享在相關界面上, 這樣消費者就可以和商家達到實時交流的目的, 有疑問也可在第一時間解決。與此同時, 當消費者成功收到產品以后, 如果有任何不滿意可以在線和商家溝通進行退貨或者是換貨, 為消費者的售后服務提供了應有的保障, 同時也是電子商務無法媲美的優勢之一。

(三) 國際經濟貿易的交易速度逐漸提升

在電子商務的形式下, 無論是針對企業還是個人來說, 其交易均可以借助于互聯網平臺實現在線交流的效果, 準確無誤地提供相關信息。就傳統貿易形式而言, 業務往來會花費很多的人力資源以及物力資源, 跨國之間的業務通常要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顯然這樣不僅效率不高而且還會浪費很多的資源, 對推動經濟的健康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電子商務的出現妥善彌補了這一缺陷, 可以全面掌握客戶信息, 熟知客戶需求, 提供與之相匹配的服務。顯然這樣不但可以將各個貿易之間的交易水平加以提升, 而且還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強而有力的來源保障。

三、電子商務對當前國際經濟貿易產生的負面影響

(一) 國際經濟與貿易過程中的風險系數被迫提高

就網絡交易環節而言, 電子商務銷售形式相關法律法規依然呈現出不健全的狀態, 倘若有某方因信譽度亦或是其他因素而做出某些影響到另一方發展的行為, 導致另一方經濟受損時, 那么這個損失究竟找誰承擔呢?與此同時, 在這種網絡盛行的背景下, 信息安全問題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 用戶信息被隨意篡改也紛紛發生在各大報道之中, 所以商業機密被篡改、竊取等在當前國際經濟貿易當中依然是一個不容小覷的風險因素。

(二) 關于網絡交易稅收的問題

針對互聯網下的網絡平臺來說, 電子商務雖得以高效率的進行多方面交易, 但很多國際經濟貿易企業會使用更為“特殊”的手段進行漏稅, 顯然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我國稅收監管的難度系數, 無法得到科學控制。與此同時在網絡虛擬環境中, 相關部門不能熟練掌握貿易單位的利潤情況, 這樣就無法結合相關稅收政策對國際經濟貿易企業進行科學稅收, 導致稅收難度增加, 致使國際經濟貿易企業在實際交稅期間雖有法可依, 但也有可趁之機。

四、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對策

(一) 從政府的角度出發--國際貿易的宏觀與微觀調控

首先, 政府層面應當緊跟時代的腳步, 并在此基礎上優化基礎設備, 加快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腳步, 為增強網絡信息的可靠性提供應有的保障。針對電子商務來說, 倘若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 那么就要采取針對性的手段強化安全網絡環境, 只有這樣才能為國際經濟貿易的健康發展提供應有的保障。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 我國網絡基礎設備已經較為健全, 然而依然存在網絡信息安全問題,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網絡技術發展和創新的腳步,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網絡基礎設施和國際接軌, 繼而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妥善處理國際經濟貿易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繼而從根本上加快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腳步。其次, 對法律法規體系和監管制度加以完善與優化。站在客觀的立場來看, 電子商務在最近幾年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大有完全替代以往貿易形式的趨勢?;谶@種背景下, 倘若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制度的建設腳步跟不上去, 那么會在很大程度上致使電子商務形式下的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 不能為國際經濟貿易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個可靠的環境。鑒于此, 我國相關部門以及單位應深刻意識到建立法律法規體系以及監管制度的重要性, 把建立安全網絡信息環境、推動電子商務發展、促進國際經濟貿易進步當作核心任務, 在全面了解現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 對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加以優化與完善。不僅如此, 還應當加大監管的力度, 將相關法律當作參考標準, 并在此基礎上把客觀問題當作基準點, 堅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不動搖, 營造出一個安全、舒適的網絡環境, 以此來促進國際經濟和貿易的健康發展。最后, 建立與之相匹配的誠信管理制度及其爭端矛盾處理制度。在最近幾年里, 電子商務在實際發展的進程中, 始終離不開誠信機制的限制。在國際經濟貿易企業運作期間, 一旦發生網絡爭端的情況, 那么一定要借助于誠信機制及其問題處理機制進行妥善處理。對此筆者結合自身經驗, 認為應當從以下幾點入手構建與之相匹配的誠信管理機制:首先, 應當在指定的時間內開展誠信機制的宣傳工作, 在靈活運用各種宣傳平臺的基礎上可以促使誠信經營理念家喻戶曉, 促使誠信經營得到所有貿易主體的大力支持;其次, 建立切實可行的誠信評價機制與管理機制;最后, 為所有貿易主體構建與之相對應的誠信檔案, 無論對于哪次貿易活動來說, 貿易對象都可以借助于相關平臺隨時隨地瀏覽誠信檔案。主動開展各種培訓活動, 以此來激發國際經濟貿易參與主體的積極性, 并在此基礎上將信譽等級不高的貿易主體剔除掉。

(二) 從企業的角度出發—緊抓機遇、從容應對挑戰

第一, 主動參與國際貿易的主體需要實現貿易成本的重構。和以往形式的國際經濟貿易進行對比可以看到, 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會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交易成本逐漸減少, 這就貿易主體而言何嘗不是一種新的挑戰與機遇呢?基于這種背景下, 國際經濟貿易企業一定要緊跟時代的腳步, 抓緊發展機遇, 以此來實現貿易成本的重塑, 繼而從根本上促進企業利潤率的全面提升。

第二, 實現國際經濟貿易模式的創新發展。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 國際經濟貿易中的市場運作形式也發生了質的改變, 這針對從事國際經濟貿易的企業而言無疑不是一把“雙刃劍”, 倘若能夠準確把握機遇實現創新, 那么一定會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倘若按部就班缺乏新穎性, 那么終將會被市場所淘汰。由此可見, 為了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 國際經濟貿易企業一定要順應時代的腳步, 實現營銷模式與服務模式的創新。針對當前B2B、O2O等相關模式的快速發展, 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 以此來實現服務體系的健全及其服務的個性和增值。

五、結語

綜上所述, 電子商務對當前國際經濟貿易所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其為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同時也是國際經濟貿易日后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國際經濟貿易企業只有靈活運用電子商務所帶來的便利, 緊跟時代的腳步, 采取針對性的手段對當前管理理念、營銷模式進行大膽創新, 才能實現更加快速的發展。本文從以上幾個方面圍繞著電子商務對當前國際經濟貿易的影響展開論述, 供以借鑒。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電子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 一種新型的商務模式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模式, 這就是電子商業產業。迅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因具有較低的貿易成本優勢, 因此對當前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結合具體的實踐研究之下, 可以科學運用電子商務策略。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圍繞著電子商務對當前國際經濟貿易的影響展開論述, 供以借鑒。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貿易,影響,對策

參考文獻

[1] 陳荔晉.電子商務對當前國際經濟貿易的影響研究[J/OL].品牌研究, 2018 (S2) :66+75.

[2] 杜麗麗.電子商務背景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的新趨勢研究[J].現代營銷 (下旬刊) , 2019 (01) :28.

[3] 焦玉秋.淺談電子商務對當前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 2018 (18) :330.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分析范文第3篇

題目: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分析成績:姓名:張琴學號:20111702310039班級:班

任課教師:吳新(講 師)

摘 要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平穩,但也面臨多年未有的錯綜復雜局面。全球經濟復蘇艱難,仍然不提供“增長紅利”;國內經濟發展中的“兩難”問題增多,進入“結構性減速”階段。應對這一局面,需要智慧和勇氣,仍然要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優先考慮的選項,從激活經濟內在活力入手,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字:經濟發展經濟發展矛盾

一、當前國內經濟形勢

總的來看,近年來, 中國經濟增長在高位回調后逐步趨于平穩, 宏觀經濟保持了回穩向好的基本態勢, 經濟運行正在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一)經濟增長持續回調, 內在增長逐步趨于平穩

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 中國經濟從 2008 年下半年開始受到嚴重影響, 實體經濟增長明顯下滑。

(二)結構調整力度加大

在應對危機、 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以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 汽車及零部件等產業為重點的 50個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正抓緊進行,一大批重大裝備、 核心關鍵技術和產品研制成功, 科技對經濟發展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產業結構升級步伐加快。

(三)消費增長保持穩定

推動消費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將繼續成為支持消費增長的重要動力。擴大消費需求,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的重點。二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將提高社會消費意愿。農村居民人均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時有所增長。三是世博會召開將刺激消費增長。世博會在上海舉行,使其周邊地區旅游、會展等生活性與生產性服務消費將大幅

增加。

(四)工業生產繼續快速回升

企業利潤大幅增加。推動工業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基數因素抬高工業增速。二是庫存回補將拉動工業增長。三是先行指數走高顯示工業處于景氣上升期。四是出口形勢好轉將有利于工業出口交貨值增加。我國工業出口交貨值增速隨著外貿出口的恢復由負轉正,并且不斷增加。外需增長將促使工業出口交貨值提高,推動工業生產穩步上升。

二、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的突出矛盾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金融支持經濟增長的效率下降,系統性金融風險上升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達10.1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38萬億元,但對實體經濟支持效率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負債增長較快,大量貨幣資金被用于“借新還舊”。而且,不少社會資金“避實就虛”,包括部分資金通過理財產品等形式在金融機構之間互相持有,并未用于實體投資;一些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的矛盾長期累積,一旦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發生變化,就會出現短期流動性不足。這些原因引起了6月中下旬國內銀行間市場資金驟緊,同業拆借利率大幅飆升,引發股票市場恐慌性暴跌。

(二)是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剛性財政支出增加。

上半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同比增長7.5%,增幅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教育、科技、文化、社保和醫療衛生等領域支出剛性大。上半年,全國公共財政支出同比增長10.8%,增速高出財政收入3.3個百分點。財政赤字壓力加大,政府債務負擔和財政風險上升,財政政策空間明顯收窄。

(三)是制造業產能過剩嚴重,化解任務艱巨

產能過剩行業已從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造船等傳統行業擴展到風電、光伏、碳纖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許多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75%,處于嚴

重過剩。

三、經濟增長下行的外因內因

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經濟仍然不提供“增長紅利”。發達經濟體中,美國經濟預期也被調低。、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認為今年一季度日本經濟將有所增長,預計全年實際經濟增長率將超過2%。安倍政權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支持公共投資等一系列經濟支援預算案的通過,起到了日元貶值、股市上漲效果,將提高經濟增長率0.5個百分點。但這些政策措施均非安倍原創,別國經驗早已證明其效果并不持久。

國際社會曾津津樂道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雖初現端倪,但未成氣候。一些重要科技領域顯現出發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但這個新事物要成為引領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經濟景氣的強大動力則云路尚遙。

從內在原因看,我國經濟增長進入“結構性減速”階段。研究表明,世界上大多數經濟體都經歷或將經歷“結構性增速”和“結構性減速”這兩個過程。1978年至2008年我國經濟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9.8%,這是“結構性增速”過程,其經濟機理是生產要素結構和產業結構都推動“增速”。從生產要素看,勞動投入增長和勞動參與率的提高、資源要素資本化和資本形成能力的增強、工業技術的廣泛采用;從產業結構看,資源配置從效率低的一次產業向效率高的二次產業轉移,這些經濟活動都支撐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但現在這些因素都發生了變化,勞動投入和勞動參與率趨向下降;資源資本化已基本結束,資本報酬遞減導致資本投入增速亦呈下降之勢,二次產業的技術創新面臨瓶頸;產業結構緩慢向三次產業轉移,但三次產業中的技術創新以及傳統行業的效率提高都面臨動力不足的挑戰,這些因素都導致我國經濟進入“結構性減速”階段。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增長將進入一個位于7%至8%之間較以往略低的速度水平上。我們要正確認識到當前增長速度下降是客觀經濟規律使然,片面追求快速度,已無經濟規律依據,唯有強調質量和效益,追求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增長。

這些信息表明,雖然我國經濟增長速度下行,但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趨于改善,而這正是今后要著力追求的目標。

四、 怎樣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

不刻意追求快速度、但保持經濟的合理增長速度仍然是重要的。怎樣保持我國經濟的合理增長速度是經濟發展指導思想上的一個重大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的基本經驗是兩條:一是依靠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來激活經濟的內在活力;二是通過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適時、適度地調節經濟活動中的各種變量關系,使之達到新的平衡。從目的和效果上觀察,前者著眼于長遠的體制與機制建設,調整的是結構關系,通過改革達到結構優化的目的,但在不少情況下,它難以對經濟增長速度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還需要國家采取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措施。通過這些調控措施較快地改變經濟運行中的數量關系,特別是內外需求的數量關系達到刺激經濟增長的目的。但這些調控措施往往都只有短期效果,不解決經濟內在活力問題。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分析范文第4篇

題目: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分析成績:姓名:張琴學號:20111702310039班級:班

任課教師:吳新(講 師)

摘 要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平穩,但也面臨多年未有的錯綜復雜局面。全球經濟復蘇艱難,仍然不提供“增長紅利”;國內經濟發展中的“兩難”問題增多,進入“結構性減速”階段。應對這一局面,需要智慧和勇氣,仍然要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優先考慮的選項,從激活經濟內在活力入手,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字:經濟發展經濟發展矛盾

一、當前國內經濟形勢

總的來看,近年來, 中國經濟增長在高位回調后逐步趨于平穩, 宏觀經濟保持了回穩向好的基本態勢, 經濟運行正在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一)經濟增長持續回調, 內在增長逐步趨于平穩

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 中國經濟從 2008 年下半年開始受到嚴重影響, 實體經濟增長明顯下滑。

(二)結構調整力度加大

在應對危機、 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以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 汽車及零部件等產業為重點的 50個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正抓緊進行,一大批重大裝備、 核心關鍵技術和產品研制成功, 科技對經濟發展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產業結構升級步伐加快。

(三)消費增長保持穩定

推動消費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將繼續成為支持消費增長的重要動力。擴大消費需求,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的重點。二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將提高社會消費意愿。農村居民人均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時有所增長。三是世博會召開將刺激消費增長。世博會在上海舉行,使其周邊地區旅游、會展等生活性與生產性服務消費將大幅

增加。

(四)工業生產繼續快速回升

企業利潤大幅增加。推動工業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基數因素抬高工業增速。二是庫存回補將拉動工業增長。三是先行指數走高顯示工業處于景氣上升期。四是出口形勢好轉將有利于工業出口交貨值增加。我國工業出口交貨值增速隨著外貿出口的恢復由負轉正,并且不斷增加。外需增長將促使工業出口交貨值提高,推動工業生產穩步上升。

二、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的突出矛盾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金融支持經濟增長的效率下降,系統性金融風險上升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達10.1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38萬億元,但對實體經濟支持效率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負債增長較快,大量貨幣資金被用于“借新還舊”。而且,不少社會資金“避實就虛”,包括部分資金通過理財產品等形式在金融機構之間互相持有,并未用于實體投資;一些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的矛盾長期累積,一旦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發生變化,就會出現短期流動性不足。這些原因引起了6月中下旬國內銀行間市場資金驟緊,同業拆借利率大幅飆升,引發股票市場恐慌性暴跌。

(二)是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剛性財政支出增加。

上半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同比增長7.5%,增幅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教育、科技、文化、社保和醫療衛生等領域支出剛性大。上半年,全國公共財政支出同比增長10.8%,增速高出財政收入3.3個百分點。財政赤字壓力加大,政府債務負擔和財政風險上升,財政政策空間明顯收窄。

(三)是制造業產能過剩嚴重,化解任務艱巨

產能過剩行業已從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造船等傳統行業擴展到風電、光伏、碳纖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許多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75%,處于嚴

重過剩。

三、經濟增長下行的外因內因

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經濟仍然不提供“增長紅利”。發達經濟體中,美國經濟預期也被調低。、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認為今年一季度日本經濟將有所增長,預計全年實際經濟增長率將超過2%。安倍政權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支持公共投資等一系列經濟支援預算案的通過,起到了日元貶值、股市上漲效果,將提高經濟增長率0.5個百分點。但這些政策措施均非安倍原創,別國經驗早已證明其效果并不持久。

國際社會曾津津樂道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雖初現端倪,但未成氣候。一些重要科技領域顯現出發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但這個新事物要成為引領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經濟景氣的強大動力則云路尚遙。

從內在原因看,我國經濟增長進入“結構性減速”階段。研究表明,世界上大多數經濟體都經歷或將經歷“結構性增速”和“結構性減速”這兩個過程。1978年至2008年我國經濟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9.8%,這是“結構性增速”過程,其經濟機理是生產要素結構和產業結構都推動“增速”。從生產要素看,勞動投入增長和勞動參與率的提高、資源要素資本化和資本形成能力的增強、工業技術的廣泛采用;從產業結構看,資源配置從效率低的一次產業向效率高的二次產業轉移,這些經濟活動都支撐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但現在這些因素都發生了變化,勞動投入和勞動參與率趨向下降;資源資本化已基本結束,資本報酬遞減導致資本投入增速亦呈下降之勢,二次產業的技術創新面臨瓶頸;產業結構緩慢向三次產業轉移,但三次產業中的技術創新以及傳統行業的效率提高都面臨動力不足的挑戰,這些因素都導致我國經濟進入“結構性減速”階段。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增長將進入一個位于7%至8%之間較以往略低的速度水平上。我們要正確認識到當前增長速度下降是客觀經濟規律使然,片面追求快速度,已無經濟規律依據,唯有強調質量和效益,追求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增長。

這些信息表明,雖然我國經濟增長速度下行,但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趨于改善,而這正是今后要著力追求的目標。

四、 怎樣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

不刻意追求快速度、但保持經濟的合理增長速度仍然是重要的。怎樣保持我國經濟的合理增長速度是經濟發展指導思想上的一個重大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的基本經驗是兩條:一是依靠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來激活經濟的內在活力;二是通過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適時、適度地調節經濟活動中的各種變量關系,使之達到新的平衡。從目的和效果上觀察,前者著眼于長遠的體制與機制建設,調整的是結構關系,通過改革達到結構優化的目的,但在不少情況下,它難以對經濟增長速度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還需要國家采取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措施。通過這些調控措施較快地改變經濟運行中的數量關系,特別是內外需求的數量關系達到刺激經濟增長的目的。但這些調控措施往往都只有短期效果,不解決經濟內在活力問題。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分析范文第5篇

一、 中國經濟發展現狀

1、 經濟復蘇速度出乎意料。

首先,GDP的加速增長。中國GDP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在世界主要國家中排名第一。

其次,工業止跌回升態勢明朗。受去庫存化影響,今年以來工業經濟并未隨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而快速升溫,增長速度始終保持在較低區間運行。但是從發展趨勢看,工業增長振蕩向上的趨勢明顯。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創去年10 月以來增速新高。工業景氣止跌回升態勢還得到了以下二方面的證據支持:一是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已連續6個月升至50 上方,顯示了制造業已處于景氣擴張軌道。二是作為經濟“風向標”的發電量連續3個月增長,6月份同比增長了5.2%,7月份增速略有回落,但增幅仍達到4.8%,8月增長9.3%。

第三,投資持續高速增長。今年前8個月,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增幅高出去年同期5.6個百分點,按不變價計算高出幅度則應該在15個百分點以上。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已經連續5個月保持30%以上的增速。其中,6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43.2%,更是達到了改革以來歷史高位。為了落實4萬億投資計劃,各地開工項目快速增長。新開工項目234906個,同比增加69223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96739億元,同比增長81.7%。這為固定資本持續快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四,消費加速增長,農村消費增長罕見地快于城市消費。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呈現平穩加速增長態勢。前8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6.5%,同比加快3個百分點。 這一增速是1986年至今23年來的同期新高。8月份,城市消費品零售額6935億元,增長15.3%;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3181億元,增長15.5%。農村消費連續7個月快于城鎮。

第五,兩大市場出現意外回升。從汽車市場來看,汽車增長逐月加速,連續6月超過100萬輛,連續8月新車銷售世界第一。上半年,我國汽車銷售608.81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7.66%;7月份,我國汽車銷售108.56萬輛,增長63.57%;8月全國汽車銷113.85萬輛,同比增長81.2%。按此態勢,2009 年中國汽車銷量超過1200 萬輛幾無懸念。從房地產市場看,1-8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42.9%,與1-7月相比加速6.2個百分點,與1-6月相比加快5.4個百分點。3-8月價格環比上漲0.2%、0.4%、0.6%、0.8%、0.9%和0.9%。

2、 經濟熱點詞

*房地產

第一、中國的房地產價格是虛高的,尤其表現在一線城市

此點無論用“租售比”還是“房價收入比”來衡量,都只能得出肯定的答案。比如一般認為良性運行的房地產市場,租售比為1:200到1:300,房價收入比為4至6倍。我們看北京的情況?,F在北京五環內新盤均價已達3萬,一套兩居面積80平方米,總價需240萬,而月租金不過4000元(略高于市價)。假設房主是一對夫婦,他們年收入合計12萬元(略高于北京平均職工工資)??梢缘玫奖本┑淖馐郾葹?:600,房價收入比為20倍。都遠遠落在可以接受的區間外。

第二、房價虛高的原因

房價虛高的原因,我們認為首先在于社會巨大的貧富兩級分化。如我多次引用的資料,關機構在2009年發布了中國3000家族財富榜總榜單,3000個家族財富總值16963億,平均財富5.654億。套用一句

樓市中人的口頭禪,叫“窮人知道自己有多窮,不知道別人有多富。”考察印度、俄羅斯等貧富差距同樣很大國家的情況,發現孟買的房價高者也要6萬人民幣左右每平方米,莫斯科的房地產均價約為25000元每平方米。

第三、房地產調控措施,既無目標,哪來結果?

有些人奢談什么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實際上放下桃紅色的幻想,我們不難發現,房地產市場調控連目標都還沒有,哪來結果?

據說需要“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請問何謂部分城市,何謂過快上漲?有無明確指向?難道這是個心理學概念嗎?如果要明確上述兩點,最起碼我們需要一套全國房價預警數據,至少包括:全國城市住宅類建筑物的存量面積、全國城市每年新增住宅類建筑物總面積、全國累計已售商品房出租率和空置率、全國新增商品房中的非首套房比例和出租率、空置率,等等。實際上這套系統現在還沒有。據正在參與上述系統建設的工作人員說,他們“不過是為了做一個東西而做一個東西”!

(來源 烏鎮之鄉網文)

*通貨膨脹

端午節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環比回落0.9個百分點,引發了市場一片議論。經濟出現滯脹?會不會“硬著陸”?通脹能否控制在合理范圍?經濟增速放緩能到什么程度?下一步宏觀政策調控走向如何?這些疑問表明了大家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擔憂。從經濟數據看,PMI環比回落已成事實,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出口同比增速預計也都將小幅回落;從物價角度看,根據商務部和農業部監測的數據,受長江中下游地區干旱影響,5月份食用農產品價格開始結束小幅回落的過程,重回小幅上漲,同時非食品價格仍維持高位。

“近期由于CPI構成要素中各類商品價格的上漲此起彼伏,使得短期內CPI上漲幅度難以有效回落,不排除未來幾個月CPI同比還會再次創出新高。預計在物價高點出現之后,下半年CPI同比漲幅應該會有所回落。但由于通貨膨脹預期已經形成,物價有全面上漲的趨勢,加上非食品價格漲幅持續維持高位,使得下半年物價回落的時點及幅度有較大不確定性。”交通銀行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判斷認為,5月份CPI同比漲幅將可能達到5.5%,超過3月份的5.4%,創出年內新高。

一方面經濟增速在放緩,另一方面物價卻出現反彈,因此“滯脹論”和“硬著陸”成為影響市場的主導觀點。

實際上,在對5月CPI普遍看高的情況下,業內專家認為,我國經濟增速略有放緩,通脹壓力也會減輕。與此同時,經濟增速略有放緩,也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轉型。何況,與全球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經濟增速仍然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勢頭。

“5月份PMI雖然有所回落,但52.0%繼續保持在了50%以上。從走勢上看,持續的小幅回落,顯示出經濟增速呈平穩回落態勢。”興業銀行魯政委認為,當前經濟可能正進入到一種不溫不火的“平臺期”。這種變化意味著,前期的緊縮政策正在收到成效,未來經濟可能溫和減速,這將為未來一至二季度內通脹的回落奠定基礎,中國經濟由此將可避免“滯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余斌認為,“十二五”時期經濟增長總體上仍然處在9%左右的較高水平,其中2013年經濟增長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中國經濟不會在2013年之后出現“硬著陸”。

而摩根士丹利的報告認為,中國今年全年GDP增速為9%,三季度環比增長仍會趨弱,年中通脹觸頂時將達到5.5%至6%,四季度經濟增長將反彈。未來經濟將“軟著陸”,在緊縮政策作用下,經濟增長放緩是一個很自然的結果,并沒有什么意外。隨著通脹壓力緩解,激進的緊縮政策也會消減,經濟增長很可能會再度加速。

魯政委也認為,緊縮有效,溫和減速,不是“滯脹”,不會“硬著陸”。當前的經濟減速,總體仍

然溫和,“硬著陸”的說法言過其實。而“滯脹”則是指經濟增速下落到“蕭條”的水平上而物價依然高企,當前經濟增長即便減速也仍在景氣區間,此時稱為“滯脹”并不嚴謹。目前的經濟減速,正是2010年以來政策持續緊縮逐漸顯效所帶來的,符合政策調控預期和需要,有利于未來物價水平回落;一些企業在此過程中感覺壓力不斷增大,也是控制通脹預期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他預計,6月份仍存在繼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

6、7月份可能繼續加息。

對于未來政策走勢,唐建偉則認為,未來貨幣政策緊縮的力度和頻率將取決于物價回落的時點及幅度。他說:“根據我們的預測,由于今年二季度CPI同比的平均漲幅將維持在5%以上的高位,因此預計二季度利率仍有可能再提高一次,同時公開市場操作的力度也不會減弱。為抑制輸入性通脹,匯率升值的幅度也將會有所擴大。如果下半年物價上漲壓力如期減輕,則貨幣政策緊縮的力度和頻率也將明顯放緩。”

最近央行發布的《2010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和《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1)》都強調切實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從社會融資總量的角度衡量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如此看來,“控通脹”和“穩增長”的平衡調控仍在朝預期方向發展。短期通脹壓力雖然有所加大,但下半年回落趨勢不改。目前經濟的合理適度回落是主動調控的結果,緊縮政策滯后效應還將繼續顯現。實現平穩較快的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的回落仍是可以期待的。

(來源:金融時報 鋼之家資訊部采編 )

二、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存在的問題

1、經濟復蘇嚴重依賴于政策效應

從投資看,國有及國有控股完成投資48729億元,增長39.9%,高出整體增長6.9個百分點;國家預算內資金增長82.7%,國內貸款增長47.4%,自籌資金增長33.3%,利用外資下降12.1%。

從消費看,全社會零售總額中增長最快的政府消費和企業、居民消費明顯慢于總體水平;農村消費加快主要是“家電下鄉、電腦下鄉”等一系列政策所致;汽車銷售加速主要是政府對節能、低排放汽車進行補貼所致;房地產則是超寬松的信貸環境所致。

2、經濟復蘇速度呈現前快后慢格局

來自政府投資項目節奏和銀行信貸的變化是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并對房地產、股市走勢帶來相應影響。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6月78098億元,增長33.6%;7-8月增長31.7%;幅速放慢了近2個百分點;社會零售總額:實際增長在7月份達到今年以來最高點17.3%,8月為16.8%,回落0.5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今年第一季度增長5.1%,第二季度為9.1%,加速4個百分點;

7、8月在6月份10.7%的基礎上分別加速0.1和1.6個百分點。GDP: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加速增長1.3個百分點;預計三季度9%,四季度10%,全年8.4%左右,均加速增長1個百分點。

3、經濟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產能過剩。今年上半年,電力、有色金屬行業投資增長幅度均超過了20%,造船工業超過50%,水泥業甚至接近80%。上半年,我國制造業產能過剩大約30%,其中,鋼鐵行業產能過剩26.9%,鋁冶金過剩34.3%,鐵合金過剩29.6%。

其次,投資和消費比例關系進一步失衡。我國的投資率從2000年的35.3%上升到2008年的43.5%,大大高于多數國家20%左右的水平。今年以來,雖然居民消費增長速度也有所加快,但是由于投資增長的加速度更快。根據上半年的統計數據,在7.1%的經濟增速中,投資對GDP的貢獻率達到87.6%。如果不考慮進出口貿易的情況,投資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率已上升到了62%比38%。

4、泡沫經濟跡象顯現

首先,體現在房地產業。人們對于未來中國通貨膨脹的預期,使得大家加快持有房屋等實物資產,以期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貨幣貶值。

我國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放大的原因是:降息、給第二套房貸松綁、土地出讓金可延緩繳納、戶型比例限制放松、利率打折優惠、調低房地產業項目資本金比率,降低了開發商的貸款條件和進入房地產行業的門檻。上半年商業性房地產貸款余額新增8826億元,同比多增4860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新增4039億元,同比多增2210億元;購房貸款新增4793億元,同比多增2633億元。其中二季度房地產業從銀行獲得的信貸資金總量同比增速高達82%,遠超整體信貸增速水平。投資企業投向出現了“房產業熱,工業冷”的現象。統計顯示,1-7月,外資投向重慶工業54.17億元,同比下降4.1%,投向房地產業87.76億元,同比增長62.3%,投向房地產的資金是工業的1.62倍。

目前房地產業潛在的風險:兩大全國性房地產協會的一份報告預測,2009年末,全國商品房空置面積可能達到3億~4億平方米。隨著中央9000億元保障性住房投入掀起的保障性住房建設高潮,樓市將不可避免地進入深度調整期。不管是從美國上世紀70年代滯脹時期的經驗看,還是目前美國房地產的走勢看,以住宅作為保值投資手段是不成立的。

其次,中國股市的泡沫。在幾年內企業業績無法明顯提高的情況下,股市今年最高漲幅達到60%多。股市泡沫的跡象:一是多數股價已經透支業績;二是資金推動型;三是利空當成例好炒作。

目前股市的潛在風險:這次是由信貸主導的資產泡沫,其破滅將直接導致資產負債表型衰退,更集中地體現在銀行身上,對股票市場和經濟的傷害將比過去更大。

第三,新能源成為最容易忽視的泡沫經濟。中國新能源快速發展對于國家來說意義重大:既能提高我國未來低碳經濟時代的國際競爭力、保護環境和增強經濟可持續增長、又能促進內需,保持經濟快速穩定增長。

但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大躍進”現象:中國在2008年的綠色能源投資超過156億美元,比2007年上漲18%。北美洲可持續能源的新投資與2007年相比下降了8%。中國連續四年實現新增容量翻番,2008年突破2千萬千瓦大關。目前,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光伏設備制造者。中國已躍居成為世界第二大風能市場。

目前潛在的風險:

成本大。據初步估算,若以煤電成本為基數,生物質發電成本為1.5倍,風力發電成本為1.7倍,而光伏發電成本更高達11-18倍。

市場容量小。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雖然在2008年底已突破1200萬千瓦,但其中僅有8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入網發電。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目前我國風電市場的容量,遠遠不能滿足眾多風電企業的需求。”

大量企業虧損: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風能分會的初步調查顯示,全國70%至80%的風電場發電量遠遠低于計劃,這一切源于匆忙上馬、不嚴謹地進行前期可行性論證,目前排名稍后的企業已經處于半停產階段。投資效益較低:同樣的財政補貼用以改造常規能源和發展農村沼氣,無論是從經濟效益還是從增加就業看可能更合算。

我們需要對我國新能源發展具有正確的定位:新能源不是刺激內需的主要手段。提高低碳經濟時代國際競爭力、保護環境和增強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方式應以循環經濟、新型工業化等為主,新能源發展為輔。

第四,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增大。財政部曾表示,今年地方政府為中央項目的配套資金在6000億元,但地方債只有2000億元的規模,余下仍有4000億元的缺口。

據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測算,目前中國地方債務總余額超過4萬億元,約相當于2008年地方財政收入的174.6%,這還不包括“隱性債務”。

三、 中國當前經濟形勢存在問題的對策

1、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影響;

2、從適度寬松貨幣政策轉向穩健或適度從緊貨幣政策的影響(“緊貨幣”);

3、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擴大內需”單獨成章,由重外向轉向重內向;

4、提高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比例,降低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比例;

5、由重GDP增長轉向淡化GDP指標,轉向重民生;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分析范文第6篇

根據調查顯示,大學生的就業心理狀況總體上是積極和健康的。他們能夠科學合理地定位,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充滿自信,對職業前途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能正確面對并積極準備就業。在就業的過程中,有44%的同學樹立了明確的就業目標與方向;45%的同學做了人生職業規劃;32%的同學看過求職有關方面的書;21%的同學考過與職業相關的技術證書。但調查也反映出在大學畢業生群體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理想性、依賴性、盲目性和思維慣性等不良就業心理特征,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畢業生的擇業行為和擇業成功率。有88%的同學現實地感受到了就業的壓力,有81%的同學對自己的職業前途感到茫然無措和悲觀失望,有61%的同學不知道自己適合往哪些職業方向去發展。

大學生的具體表現大致有三種。一種是焦慮急躁心理。就業焦慮是指畢業生擔憂自己不能達到就業目標或不能克服困難,從而形成的一種緊張不安、嚴重時帶有恐懼色彩的就業情緒狀態。對于就職畢業生來說,適度的焦慮可以增加其就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但是過度的焦慮則會導致情緒異常和心理障礙,嚴重影響畢業生的心理健康,使其在求職過程中無法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理性的思維,甚至會導致行為失控。根據統計顯示,有40%的畢業生存在就業焦慮,這在眾多就業不良情緒心理的選項中居于首位。產生就業焦慮心理的原因是多種的,有的畢業生湮沒在茫茫的求職人海中,所投的簡歷石沉大海,杳無回音,因此感到失望和不安;有的畢業生因家庭經濟較為困難,擔心找不到好的工作來回報父母而感到緊張和急躁;有的畢業生在就職過程中屢次被用人單位拒絕,因失去了信心和動力而感到沮喪和懊悔。調查還發現,畢業生中女生較男生焦慮傾向更為明顯。本科畢業生有焦慮傾向的占50%,而高職畢業生僅占22%,反映出在不同就業期望值下,本科生與高職生在就業心理上所產生的不同的就業心理壓力。

第二種是抑郁孤獨心理。抑郁是一種過度憂愁的、傷感的、持續時間較長的

情緒體驗,常伴有孤獨、無助等不良情緒反應。“處于抑郁狀態的大學生認知灰暗、缺乏興趣、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思維遲鈍,對自我評價偏低,又對前途悲觀失望,體驗不到生活的樂趣。”就業抑郁孤獨心理主要指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因各種原因產生的情緒低落、意志消沉乃至悲觀厭世的心理狀態。調研中通過和部分學生閑談,我發現畢業生就業抑郁心理的產生有的是由就業認知的偏差產生的自卑、自負心理轉化而來的;有的是由就業利益訴求始終得不到實現的焦慮急躁心理轉化而來的;有的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我行我素,缺乏同用人單位、學校老師及同學有效溝通,由心理自閉所導致。畢業生的就業抑郁心理必然會產生心靈上的孤獨感。調查還發現,有就業抑郁孤獨心理的畢業生往往會產生逆反心理,帶著有色眼鏡看社會,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總是持懷疑態度,在求職過程中聽不進去任何意見,喜歡一廂情愿地行事。

第三種是知行矛盾心理。“知行”首先是一個哲學概念,“知行”更多的被用于德育教育的探索實踐中。筆者將“知行矛盾”引入大學生就業心理加以分析,其原因在于“知行矛盾”反映部分大學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科學的就業觀念與現實的就業實踐的矛盾沖突。究其原因,在于大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是一種純粹理想化的、傳統的道義教化方式,而現實生活中,他們卻不得不面對大量的世俗化的價值選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脫離與割裂,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沖突與錯位,導致了大學生在就業價值認知與就業價值實踐中產生了“知行矛盾”心理,這種矛盾在大學畢業生中普遍存在。“他們希望自主擇業,但又不愿承擔風險;渴望競爭,又缺乏競爭的勇氣;胸懷遠大理想,卻不愿正視眼前現實。職業目標上理想和現實的反差,自我認知上自傲與自卑的并存,職業選擇上獨立感和依賴感的錯位,使得部分大學生在就業中感到十分矛盾、迷惘和困惑。”調查中,多數學生對大學畢業后擔任服務西部建設的志愿者表示敬佩,但具體到自己的職業選擇時卻傾向于環境好、待遇高的就業崗位。但是導致崗位空缺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學畢業生就業“知性矛盾”心理的存在。

導致這些現象發生的原因,我覺得有學生的自身因素,像自我認識的偏差、知識面過窄等原因;家庭因素,主要是家長對子女寄予了過高的期望;社會因素,當前國際形勢不容客觀、社會一些單位或企業對應屆生存在一定的偏見。

針對目前的情況,我覺得有如下較好的應對措施:

一、大學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21世紀經濟、科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市場經濟條件下畢業生在人才市場的競爭主要是綜合素質的競爭,大學生在大學四年里應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質的培養,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自己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心素質等,培養自己的交際能力,創新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大學生要進行擇業心態的自我調適。在擇業中,大學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困難,挫折矛盾和沖突,畢業生應學會全面了解社會,客觀地分析、評價自我,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使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統一起來,根據社會需求正確解決自己就業定位問題,確定自己的擇業目標,特別要注意培養自身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奉獻精神,創業精神和艱苦奮斗精神等。

三、學校應加強全方位的擇業指導工作。大學生的擇業指導工作是一項系統而科學的工作。學校不但要深化教學改革,更新狹隘陳舊與實際需要脫節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而且學校應設專門的擇業指導機構,通過專題講座,心理輔導活動,心理咨詢、心理測試、信息咨詢等多種形式對大學生的擇業能力進行專門和科學的指導。

四、大學生在大學階段所要重點的努力方向是培養自己的主體意識、發揮主體精神、培育主體人格,大學生作為接受信息的個體在與外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并不是被動的。之所以會形成就業心理的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主體意識的缺乏。因為缺乏主體意識才導致主體目標模糊,自我認識、自我選擇、自我發展的獨立、能動、創新過程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和制約。

上一篇:黨建工作座談會的流程范文下一篇:黨群工作調研匯報材料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