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日語課程范文

2023-09-23

日語課程范文第1篇

當一個學期結束后, 有的學生看到自己考試成績不佳才意識到自己學習不足, 雖說可以通過繼續學習來補救, 但畢竟蹉跎了一個學期, 而且每天都有新的學習任務, 所以一旦掉隊, 以后就很難趕上來, 只能是越差越多。尤其是零起點的外語專業學生, 由于不了解外語專業的學習特點, 再加高考之后的學習懈怠心理, 很多學生忽視日常的自覺學習和練習, 直接影響了學習效果。面對這樣的實際狀況, 我們認為傳統的一學期一考試的固有模式難以督促零起點學生的學習、達到檢驗學習效果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緊密結合過程性與終結性考核

考試并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 而是推進教學活動的一種手段、調節教學過程的一種有效機制。不應讓考試成為學生的包袱和壓力, 而應通過考試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 發現學生的學習成果,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外語專業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認知心理學認為, 學習是信息加工、知識建構的過程。學習者不只是記錄信息, 更多地是理解信息, 構建知識體系。自主學習正是學習者主動的、建構性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學習者規劃自己的學習活動計劃, 監控自己的學習效果, 進而調整自己的學習活動。有效的考核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反思自身的學習情況, 并作出相應的改變。專業日語教學需要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荚囎鳛橹匾慕虒W環節之一, 對于激發學習者的已有能力, 使其具備完成預期學習任務的學習能力, 發揮著有效的調節作用。對于專業日語教學來說, 傳統的考試模式, 即采用學期末的一套試卷來評價十八教學周的學習和教學情況, 這種終結性考試方式不能充分發揮考試的評價功能, 更無法實現考試的反饋功能, 與專業日語學習的實際需要相差甚遠。

檔案袋評價法有利于持續記錄學生語言學習的過程狀態, 幫助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及時把握學習狀況, 進而完善學習方法。檔案袋評價法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為完成某個學習任務所進行的相關考核材料的有組織呈現, 通過這些資料可以展示學生完成相關學習任務過程中知識的累積情況, 提供給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自我評估和反省的機會, 進而有助于學生反思能力、自我評判能力、自我監控能力的發展, 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習慣, 完成預定的學習目標。

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合理安排考核內容的結構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獲得主要通過三個途徑:教學、觀察他人和個人學習經驗。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 學習者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獲取信息, 而且還要通過對于他人和自身的經驗整理, 積極進行信息的建構。檔案袋評價法的使用, 既可以幫助教師及時、準確地掌握每個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 指導教師調節教學內容和節奏, 又可以讓學生自我評估學習狀況, 明確學習目標, 改善學習策略。

僅在期末進行總結性考核的評價指標主要局限于基礎知識積累的評價, 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實踐能力、努力方向等無法涉及。多數學生為了應付期末的考試, 突擊復習, 忙于背誦, 學習越發成為枯燥乏味的任務, 學習興趣蕩然無存, 厭學情緒由此而生。根據日語專業基礎課的教學需要, 初級日語課程考核檔案袋的設計應以評估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水平為根本目的, 在形式上應盡可能采用標準化模式, 以便作為學生學分獲得的判斷基準。標準化書面閉卷的模式, 雖然保證了評定的客觀性, 但一張試卷定高低的考核方式難以滿足教學活動的需要。因此, 考核內容除了期中、期末的標準化測驗之外, 綜合性鞏固練習、課堂表現、月考、單詞測驗等一切實踐活動也可以作為評價手段, 將動筆與動口相結合、客觀與主觀相結合、平時與集中相結合。這樣不僅可以達到考核的目的, 同時也充分發揮考試對教學的導向作用, 使其成為培養學生注重日常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渠道。

三、保證實施公平公正, 合理設置各項比例結構

過程性考核的任務以用為主, 考核結果要能反映每個學生的真實狀態??荚囆问郊皟热荼壤残韬侠碓O計, 保證考試的公平性、穩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初級日語的教學內容結構以課為單位, 內容涵蓋基礎詞匯、初級語法、基本功能表達等部分。詞匯和語法是初級階段學生、特別是入門階段學生的學習難點。學生僅憑學習熱情簡單背誦, 難以應對專業教學的要求。“語言的學習不同于數學學科, 不能僅依靠邏輯關系, 需要通過培養自身的語感來理解其中的意味。”對學生學習狀況的評價不能僅憑借一兩次的集中測試成績, 而應結合日常的教學活動, 將考評滲透到每一課、每一講。

在初級日語的教學過程中, 嘗試設置“每課一評”、“每單元一考”、“單詞測試”和“期末綜合”的測試環節, 不同環節的考核側重點各有差異。在“每課一評”中, 注重單詞積累的測試和功能表達的口語應用測試。采用單詞小測和自主對話的方法, 督促學生積極應用所學知識。在“每單元一考”中, 重點測評學生的語法基礎掌握情況, 特別是助詞、用言活用形、副助詞、副詞等的靈活運用。采用客觀性試題、限時完成的方式, 鍛煉學生對于語法應用的反應速度。“單詞測試”采用循環多次的方式, 目的是鞏固日語基礎詞匯的記憶。在“期末綜合”中, 可省略基本詞匯和語法基礎內容的考核, 通過文章讀解、翻譯短句、完形填空等形式, 著重測試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除“期末綜合”外, 其他各環節的測試成績根據平時測試的平均分數產生??紤]到學生日常狀態的差異, 計算平均分數時, 選擇總測試次數的80%成績作為基準, 并且這些成績為最好成績, 也可根據學生積極參加口語表達練習的情況, 適當設置加權1—2分, 不參與或不積極的給予相應的扣分, 積極參與并表現突出的給予相應的加分。各環節所占分數比例采用2:2:1:5的形式, 每次測試都以百分制計算。即“每課一評”的總分為20分, 若學期內共測試15次的話, 可選擇其中12次的最好成績計算平均分后再乘以20%。綜合各環節的打分結果, 產生“學期考核”的最終結果, 該結果滿分100分。這個成績要結合每課的學習狀況、每單元的學習狀況、單詞的水平狀況和期末綜合測試狀況。

四、有效結合課堂學習與自主學習, 重視后考試階段

大學生課堂區別于基礎階段的教育課堂, 傳統的閉卷考試難以體現學生的真實能力發展狀態, 反而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學心理。單純的開卷考試雖然較為適宜文科理論課程, 但對于外語基礎類課程, 則難以保證教學的質量, 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設定過程性考試的內容和形式時, 既要對學生學習外語的過程進行觀察、評價, 又要促進學生有效地自主學習。為了充分發揮考試對教學的導向作用, 結合過程性考核的結果, 要強調學生在各階段進行自我反思。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還可以變被動參加為主動參與, 達到“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理想狀態。特別需要重視每次考核結束后的總結, 這種總結不是單純地修改錯誤, 修正語法理解, 而是結合考核的內容和結果, 從聽、說、讀、寫、譯五種基本技能方面, 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表現、收獲等進行反思。同時教師自身也要通過分析學生整體的考核結果, 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側重點, 提高課堂教學的實踐效果。將貫穿教學始終的過程性考試看做既是測評學生日語基本水平的手段, 又是鞏固學生學習成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措施。

緊密結合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 既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 又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不同的考核方式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 并及時反饋給學生, 以便其調整自己的學習活動, 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效果。通過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的并舉, 實現考試評價目標的多元化、評價手段的多樣化, 變限量考試為變量考核, 達到全方位考查學生外語應用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林偉杰, 鄒瑩.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檔案袋評價法[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 2008, (11) .

[2]王秀霞.檔案袋評價法的應用[J].中國教育資訊報, 2002, (20) .

[3]祁宏玲.檔案袋評價法簡介[J].西安教育學院學報, 2003, (12) .

日語課程范文第2篇

關鍵詞:日語精讀,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綜合能力

目前, 隨著社會對高層次日語人才的需要越來越大, 原有的教學方法難以適應需要, 必須進行改革調整。在日語精讀課教學中, 日語精讀課程是日語專業的主干科目, 在整個專業課程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傳統的日語精讀課程的教學僅僅是向學生傳授教科書的知識, 教學模式呆板生硬, 難以培養新時代需要的日語人才。通過精讀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實踐, 在精讀課程教學中不僅傳授教科書的知識, 還要注重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階段性”教學模式、現代化教學手段、啟發式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的運用, 能有效地推動這一理念的貫徹實施。

一、“階段性”教學模式

“階段性”教學就是將四年的教學過程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教學階段。1、2年級為第一階段, 3、4年級為第二階段。這里提出的階段性教學與傳統的基礎教育階段、提高階段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本文中所提出的“階段性”教學, 前后的兩個階段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有較大的不同。

“階段性”教學的第一階段, 即基礎日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改進教學方法, 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提高教學效果。本階段教學中全面系統地進行語言基本訓練, 以聽、說、讀、寫為重點, 以交際日語為主要內容, 配備語言實際能力強, 語感好的中英文老教師, 進行高強度的強化訓練, 而且任課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改變了傳統教學單一的授課方式, 更新了知識內容, 擴大了學生的信息量, 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營造身臨其境的語言氛圍, 提高學生學的興趣, 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將課上的語言活動和課下的自主學習結合起來, 將語言知識變為語言技能, 做到優化課內、強化課外。使學生通過兩年的學習, 能自如地運用所學日語進行交流, 基本上通過語言實踐這一關。這一階段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兩年的教學, 要求學生達到以往經過四年學習所具有的語言實踐能力。

第二階段是指3、4年級的高級日語課程。高級日語課是一門以全方面提高學習者的聽、說、讀、寫和翻譯等多種技能的綜合課程。然而, 在不同時期, 該課程對某一技能培養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如在80年代初, 該課程主要以幫助學習者掌握筆譯為主, 開設該課程的目的是能教會學生看懂日文資料及進行初步的寫作, 主要側重的是語法和翻譯的學習;90年代, 由于受到國外最新教學法理論的影響, 在我國的高級日語課教學中逐步開始重視聽說領先的理念, 越來越把聽說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從90年代后期起, 在精讀課教學中開始注重功能交際的原則, 教學者逐漸意識到語言作為交際工具的應用意義, 擯棄了以前那種培養“啞巴”外語人才的弊端, 開始向培養交際型人才的方向努力。

第二階段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豐富知識、發展能力、提高素質培養。整個教學與第一階段有明顯的不同, 在鞏固日語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 培養學生自己發展知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促使知識、素質、能力等品質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協調發展。

高級日語課程教學改革是一項包括確立培養目標, 更新與轉換教學思想觀念、完善課程體系和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重大工程。高級日語課教學的成功與否關系著整個日語專業教學的成敗。這為廣大日語工作者, 尤其是高級日語課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高級日語課程教學中, 我們開始把各種教學方法中合理的部分均借鑒過來, 同時, 我們舍棄了以往教學方法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改變了以往那種“填鴨式”教學方法, 開始把學生看作是教學的主體, 在教學中提倡精講多練的原則, 讓學生發揮最大的潛能, 力求把高級日語課的教學效果提到最佳水準。

我國在高級日語課教學中日益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中始終貫穿人本主義的教學理念, 注重對學生文化意識的滲透, 大力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科學研究的意識。加大高級日語課教學體系的改革力度, 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等多方面對高級日語課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梢灾v, 本項改革是一個漸進的、動態的過程。從目前的現狀看, 高級日語課的改革已經收到了十分明顯的成效。

二、基礎日語教學中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在基礎日語教學中和傳統的教學模式有明顯區別的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A日語教學中有效利用多媒體課件, 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大量的練習鞏固課文中的語法, 大大地提高了答題的準確率, 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日語語法的興趣和學好語法的信心, 增強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不僅能把枯燥乏味的語法教學變成真實、生動、互動式的直觀有聲畫面語言教學, 而且可以把學習難度大的疑難語法問題, 梳理鏈接成一個完整貫通的知識鏈。從根本上解決了語法教學中系統性差、實用性不強、創造力低的問題。多媒體課件的運用, 它不僅是教學方法的創新, 而且是教學理念和模式的突破。

由于多媒體課件教學能充分體現直觀、生動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創新學習方式, 以及知識傳遞的完整準確、快捷多樣、真實多視角的特征, 因此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高級日語教學中的研討式教學法的運用

高級日語教學改革中, 把教改重點置于強化知識向實際運用能力的轉化上, 強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圍繞課程目標, 對協作學習、課堂討論等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研討式教學, 已見成效, 大致歸納為:

1. 充實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課堂討論中迫使每一個學生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如果學生發表了他的意見和觀點, 那就證明他對課堂知識進行了認知加工, 或者他關注了課堂學習。

2. 加強了學生之間學習的合作。

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有助于形成他們的社會

化價值和態度。民主的社會價值觀不能靠直接傳授, 而是通過一定的實際學習情境體驗和操作才能構建起來。在小組討論中, 通過人際互動, 澄清觀念, 形成標準, 體驗他人對知識的理解。

3.

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 這是教學的基本目的。

4. 提高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研討式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討論中, 學生們能夠各自發表獨立的見解, 集體開展腦力震蕩, 互相啟發。

5. 產生了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

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是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它不僅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且還可以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 運用研討式教學法, 是高等教育教學中解決教與學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

6. 培養了學生學習、解決問題、創新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也就是說整體素質的加強, 才能更好更完善地運用外語能力去服務社會, 駕馭生活。研討式教學法的運用, 能有效地推動這一理念的貫徹實施, 加強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

四、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基礎日語課程和高級日語課程教學中, 排除以往的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 重視實踐教學環節,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日語人才。

1. 精讀課中把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在教學過程中, 始終貫徹“聽說領先”這一原則, 克服傳統教學帶來的各種矛盾和困難, 堅持小班化教學, 在課堂上給每位學生更多的練習機會, 要做到教師要精講多練, 課堂教學形式多種多樣, 如背誦課文、口頭翻譯、敘述課文內容、課前3分鐘演講、雙人對話、小組座談、疑點提問、歸納總結、班級討論、看圖說話、單詞接龍等等。

2. 定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日語課外活動與競賽。

主要組織學生開展日本文化節、日語講座、表演日語劇、日語演講比賽、日語作文比賽等一系列日語課外活動, 給學生提供與日本人接觸, 跟他們面對面地用日語交流的平臺,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教學質量, 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對增加鍛煉機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日語課程范文第3篇

對考試的評價, 是一種特殊的評價。因為考試原本就是教學評價的手段或形式之一, 而對考試的評價, 就是對一種“評價”的評價。

課程考試的評價, 其依據來自教學目標的設定, 考試質量的分析是考試評價的主要內容。它以考試作為評價的對象, 通過對考試的科學性、目的性、合理性以及是否合乎考試規律進行評價, 并對學生水平進行分析, 為進一步改進教學和完善考試提供決策依據。

本文將以對日語課程成績考試評價為主, 針對學期課程考試試卷功能和學生水平質量做出分析和評價, 以期改善學生今后的學習, 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

一、對考試試題的評價

課程考試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獲取反饋信息的主要方法和衡量學生是否達到規定的教學目的以及評價學生成績的重要手段。通過一次高質量的考試, 教師可以檢查自己的教學質量, 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改進教學方法, 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以利于拾遺補缺, 改進學習方法, 爭取更佳成績。測試還可以督促學生系統整理和復習所學內容, 進一步調動學習積極性。

1. 成績考試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應在教學計劃中有所體現。

考試需要解決這樣三個問題, 即:考什么、如何考以及考試標準的確定??荚嚨膬热輵c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和目標相一致。

日語考試的形式有筆答、聽力解答及口答等形式??荚嚨膬热菘梢愿鶕虒W目的分為聽、說、讀、寫、譯幾個方面;還可以根據授課項目, 分為“文字、文型、文法、語彙、會話”等。

當教師制作試題時, 必須了解和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第一, 測試的交際能力、技能及知識點是什么;第二, 怎樣才能了解學生是否具備和掌握了交際能力、技能及知識點;第三, 如何認定學生已具備和掌握了交際能力、技能和知識點。語言能力水平, 可以分為要素水平 (語法、功能、詞匯、文字、辨音、發音及敬語表達) 、技能水平 (聽解和讀解、寫作、翻譯等) 和實際交際水平 (一定目的下的一系列行為的綜合) 。此外, 在測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 注重對學習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考核, 不僅要掌握和應用知識, 還要知道知識、規律的獲取過程和方法, 體現對科學思維、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測試。

2. 命題及考試。

首先要確認本課程的學習目的和教學內容, 選擇測試內容后, 采取適當形式制作試題并實施考試。

閱卷及試卷分析:通過閱卷, 了解學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所學知識點以及能否運用。同時, 要檢查試題內容、題量、難易程度是否合適, 教學方法是否妥當, 了解存在的問題。

課程成績考試的主旨在于考核是否達到了某個基準, 即課程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如果未達到目標, 必須及時分析, 查找不足之處, 這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 要分析未達目標的學生, 其問題出在學生自身還是教師或課程上;其次, 要分析這種問題在課前準備階段的信息收集中是否難以預測;最后, 還要檢查教學法、學習活動及教材中是否存在問題。

3. 評價。

對試題評價, 是對考試的測試工具進行評價。其評價具體對象是將卷面所有試題作為總體, 以分析和判斷其測試功能是否按考試性質及其命題原則給予了合適的表達。該評價以考試大綱和教學大綱為尺度, 通過對試卷進行分析, 判定成績的可靠性、是否達到目標、每個試題的質量等。具體要進行的分析包括:試題的難度、區分度、標準差、信度和效度等??荚囋囶}的評價, 要依據考試標準判斷試卷總體特點, 分析試題結構是否合理, 試題的難度控制如何, 是否反映了日語教學實際和基本要求以及試卷總體測試功能表達狀況如何, 做了哪些新的嘗試, 對教學改革有什么作用以及試題的典型分析及存在的問題, 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今后命題的建議。

二、對學生水平的評價

對學生水平的評價是對測試結果所反映的學生掌握課程知識及所具備的語言能力及運用能力水平狀況的分析與判斷。其評價對象是將全體學生作為總體, 以分析和評價學生語言能力及運用水平的展現狀況。該評價也是以考試大綱、考試說明、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要求為尺度的, 它通過比較、分析和歸納對學生的學科能力水平及教學效果做出價值判斷。

學生水平的評價, 主要依據考試標準判斷學生水平是否達到了既定的要求, 對學生水平的真實性做出分析和基本判斷。同時, 還要判斷學生總體水平是否符合大綱的要求狀況, 了解學生水平的差異狀況, 學生總體水平的特點, 并進行學生水平的結構性特征分析, 及時查找學生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 針對學生水平所折射出的教學問題提出教學建議。

除了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之外, 學生對考試結果的自我評價也是十分必要的。

自我評價, 從學生各自心理上的成就感、滿足感來講是十分重要的, 學生的自我評價也是日語教學中一項很重要的學習內容。人們常講, “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清楚”, 即使再熟悉學生的教師, 也未必能同學生本人一樣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學生只有很好地了解自己的成功點和問題所在點, 才能夠明確下一步的學習目標, 并且有針對性地安排和組織自己的學習計劃。

學生自我評價所依據的標準, 當然是在該課程中所設定的自己的學習目標。自我評價可以按照聽力解答、會話、閱讀理解、寫作、翻譯和基礎知識等幾方面進行, 每一項設幾個具體的水平段, 以聽力解答為例, 可以設以下幾個水平段:

0:完全聽不懂;

1:能夠聽懂慢速的、結構簡單的語句;

2:能夠聽懂日常用語;

3:對一般題材的短文, 能夠聽取其大意;

4:能夠聽懂語速較慢的播音, 并理解其概要;

5:能夠聽懂正常語速的播音, 并掌握其內容。

教師除了通過測試和課堂講解過程中學生表現出的反應, 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的好壞和課程目標是否達到, 還可以通過對課程和教學的問卷調查、訪問、作業、與學生座談以及學生筆記, 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對教學的感受, 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三、命題時的留意點

命題時的首要留意點, 就是不應與教學目標及教學大綱有沖突??荚嚸}應依據課程目標, 杜絕設置偏題、怪題的現象。命題要由知識為主立意轉化為以能力為主立意, 試題內容遵循課程標準, 不應脫離教學實際, 要圍繞課程所講授的內容展開, 但也不應拘泥于課本, 要課內和課外相結合, 聯系學生實際、社會科技、社會實踐, 考核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同時, 還要考慮試題內容的趣味性, 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命題教師還必須考慮到考試內容所要求的語言的背景知識, 一定要把握好試題的難易程度。教師要注意, 測試內容不要涉及個人情感, 不要要求學生提供個人信息。一個理想的考試, 可以使學生確認自己的能力與水平, 增強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因此, 教師應盡量避免考試對學生造成挫敗感。

沒有反饋的考試是沒有意義的考試??荚嚱Y果可以反映教學計劃、教學方法, 也可以促使學生調整學習方法。因此, 教師應在閱卷結束后, 及時向學生反饋考試情況, 如果考試的結果不理想, 其責任應由教師、課程及學生三方面共同承擔。

考試如同教學過程, 也需要不斷加以改善, 尤其對試題的合理性, 考試結束后應進行充分的討論。驗證其合理性有多種方法, 但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在每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 經常分析和評價每一階段的考試是否真正測試到了需要了解的東西。此外, 試題本身和考試實施過程中, 是否存在影響對考試評價的不穩定因素, 也必須加以充分考慮。

命題時還應充分考慮到要使試題評價有穩定性、可信度以及妥當性。妥當性的要點在于教師所要測試的東西實際上得到了多少測試。例如, 會話能力的測試, 如果以筆答形式進行便欠妥。另外, 學生往往通過考試來判斷教師所要求的學習內容, 出于對考試成績的考慮, 考試之前會把學習放在語言要素的復習上, 而忽略運用能力的學習。因此, 需要教師命題時充分考慮到試題的妥當性, 并時時更新考試內容。

參考文獻

[1]國際交流基金.日本語國際センター.日本語教授法, 1992 (3) .

[2]古川.ちかし.日本語教育評價法, 1988 (1) .

[3]張警鵬等.考試研究的新課題:對考試的評價.教育學研究, 2005 (12) :19-22.

日語課程范文第4篇

一、日語翻譯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時代與科技的發展, 翻譯工作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翻譯工作是以少數翻譯工作者為中心, 采取獨譯或合譯的方式, 而在高度信息化的現在, 這顯然不足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翻譯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 必須高效快捷, 只有如此信息才能快速傳播, 并保證時效性。 而顯然, 相比獨譯或合譯, 團隊合作的工作方式則更符合市場的快捷高效的需求, 在一個翻譯項目團隊中, 翻譯工作者根據個人的能力與特長分工合作, 各司其責, 更能有效利用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揮出個人的最高水平, 并最終完成翻譯的目標。

我們的翻譯教學是否能培養具備翻譯、團隊 (項目) 管理、審校、協調、總結等能力于一體的, 有一定語料儲備的翻譯人才, 是檢驗我們翻譯教學的重要標準。 在沒有條件接觸實際翻譯項目或任務的校園環境中, 翻譯課的考試則是檢驗教學成果的主要標準。 眾所周知, 考試是教學一個重要環節, 作為檢測教學效果與督促學生學習的有效有段而存在的, 有助于教師分析課堂教學調整教學計劃, 有助于學生自查并整理學習的重難點, 考試內容、形式可以改變, 但是效果必須保證。

在本年度的翻譯課前, 筆者就教材、課堂教學、考試幾個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 在調查中, 教材方面, 學生認為課程使用的教材涵蓋了理論部分與實踐部分, 分量厚重, 但是翻譯實踐或示例中, 選自文學作品的示例、基于翻譯技巧應用的示例比重較大, 講解性強, 但翻譯素材、 課后練習的實踐性不強, 與學生的翻譯體驗、與日常所需相隔甚遠。 課堂教學方面, 學生普遍認為翻譯課因講授技巧而充實, 因教師補充示例的語境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且通過翻譯了解到了很多中日表達、 用詞等的差異, 對語言的表達嚴密、謹慎等有了深入感受, 但是在實際翻譯實踐時卻發現似乎翻譯課并沒有如同想像中那樣具備強大的、實時有效的指導性。 考試方面, 學生認為翻譯的課程考試除開翻譯理論外, 幾乎可以以綜合日語水平為準繩, 綜合日語能力高的學生, 翻譯課考試成績必定優秀。 即學生認為翻譯課程的教學未能夠有效指導翻譯實踐, 而考試并沒有達到檢測學生翻譯能力, 指導翻譯學習的目的。 一言蔽之, 在學生眼中, 翻譯課變成了詞匯、語法、寫作、文學示例的背景分析的綜合課, 翻譯的考試則成為了囊括對詞匯、語法等的讀解、寫作測試。

可見, 無論是從市場的翻譯人才需求, 還是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 日語翻譯課程改革已經勢在必行。

二、翻譯課程改革的內容及具體實施

在本次翻譯課程中, 為使學生能逐步適應改革, 無抵觸情緒, 筆者嘗試從翻譯課程設置的第一學期教學開始改革其課堂教學和考試。

1. 翻譯的課堂教學改革的內容及具體實施

翻譯的課堂教學的內容主要是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 我們在翻譯教學中, 通常只能給學生訂購一本或兩本翻譯教材, 翻譯理論講解的部分在各版本教材上主要涵蓋翻譯史、翻譯的標準和原則等各種理論內容, 為增加理論部分的吸引力, 將對學生有所了解的翻譯大家進行補充講解, 例如研究和翻譯大量村上春樹作品的林少華先生、翻譯大量推理小說的葉榮鼎先生、翻譯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等多部日本作家作品的葉渭渠先生及其夫人唐月梅, 以及獲得“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的翻譯家文潔若等。 學生以教師為媒介, 將會走進一個翻譯的世界, 從今天往后不僅僅作為讀者, 更作為翻譯學習者、翻譯工作者的角度來閱讀日本的各類作品, 從而深入理解到翻譯課并不只是詞句、表達的問題, 而是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 是一個建立在語言基礎上, 基于出發語的文化理解上的, 再創作的藝術過程。 而要求學生站在翻譯理論的立場閱讀至少一部優秀的翻譯作品, 能更加促進學生對翻譯理論精髓的理解, 同時增加對翻譯實踐的興趣。

在進行翻譯實踐活動的過程中, 課堂形式有教材示例翻譯的推導、 教材練習及譯文的演習鑒賞、以及補充的翻譯素材。 教材上的示例多出自文學作品, 句子經典但缺乏語境的理解, 在推導過程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該句的翻譯, 往往要導入介紹其出處甚至梗概, 這占用了課堂的時間且對學生而言素材單一、陌生。 為了貼近學生的實際接觸的信息, 應充分利用網絡等條件, 使用近幾年市場需求比較大的、熱門的話題素材, 包括商務、旅游、軟件等翻譯素材進行翻譯演練, 更能讓學生深刻理解到翻譯離生活并不遙遠, 可以說無處不在, 小到日本制造物品的說明書, 大到媒體報道的日本經濟政治內容概要, 翻譯實踐本身具有極大的實時性與實用性。

在教材譯文鑒賞或補充素材演練時, 擅長單兵作戰的有優秀翻譯能力的學生固然好, 但是能調整自己與他人合作、分享的學生更值得贊賞, 畢竟 “雙拳難敵四手”, 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 充分利用時間, 互相配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大量有針對性的練習, 尤為重要。若如想進行個人的挑戰也可在課后單獨進行。 翻譯實踐中, 可以使用精選專題素材, 指定組長后, 組合成不同團隊。 在翻譯組組長管理下, 根據組員的能力將語料準備、翻譯、審定、錄入排版、總結等任務分配到人, 以團隊 (項目) 的形式進行翻譯實踐。 而后的集體討論中, 鼓勵學生踴躍發言, 大膽提出自己的翻譯見解并闡明理由, 展開討論甚至辯論, 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突破語法基礎等局限, 打破思維定式。 誠然在語言的基礎能力上, 個體存在著差異性, 但翻譯作為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外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過程, 影響翻譯的因素有很多, 諸如出發語與接受語的語言基礎、 個體理解能力、語境、創造力等, 或許個人在某一方面有著不足, 但是通過團體的翻譯活動, 恰好能夠彌補這個不足, 在課堂上應該引發學生關于“我擅長什么? ”“我能做什么? ”“我怎么做才能配合好大家做好這個翻譯工作”的思考, 讓每一個學生明確自己在翻譯團隊中的定位, 并進而通過練習提升自己在團隊項目中所需的能力。

通過理論教學讓學生了解、走進翻譯世界, 進而通過團隊 (項目) 翻譯的實踐活動, 讓學生領會到現代翻譯工作方式的內涵, 熟悉其流程, 逐步地提升現代翻譯工作者所必需的素養和能力。

2. 翻譯課程的考試改革的內容及具體實施

為了測試翻譯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 提高日語翻譯課程的質量和學生的翻譯能力, 根據 《基于翻譯項目管理理念下的日語翻譯教學改革 》 這一校級課題的目標設定, 結合實際教學情況, 遂在翻譯教學的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 筆者嘗試進行了考試方式的改革。

改革前的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 分別考查翻譯理論與基本翻譯實踐能力, 其中基本翻譯實踐主要是翻譯技巧的運用, 涉及考查日漢詞匯的差異、 生活中常用詞匯表達、翻譯考試考級高頻表達等。 作為初步的改革, 考慮到學生的適應性, 改革后的考試方式將閉卷的內容減少到70%, 同時增加30%的開卷內容 (今后逐步增加開卷部分) 。閉卷部分依然考查翻譯理論, 以及日漢語言表達的差異、翻譯技巧的使用, 此外增加譯文的鑒賞及修訂題等。 開卷的部分, 允許攜帶并使用紙質的詞典, 內容選取與閉卷內容部分難度相當的專題素材, 設置的題型為日語詞匯解釋, 翻譯內容背景知識理解, 專題新聞或其相關內容的日漢互譯等。

該改革的前提是翻譯課堂教學中, 進行過熱點專題資料的翻譯講解、自由組隊專題翻譯實踐活動等。 考試的目的在于考查學生是否掌握翻譯理論與技巧, 此外是否掌握了日漢不同語言表達的特點, 是否除卻一般翻譯外也具備了一定的審校、修訂能力, 是否了解了翻譯實踐所需要的語料儲備的必要性, 是否能在課余關注專業相關素材進行語料儲備等。

三、改革的效果及出現的問題分析、應對策略

在本次日語翻譯課程的改革中, 筆者發現改革后的翻譯課堂, 確實是成為了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學生似乎從日漢互譯中當中找到了樂趣, 也初次發現原來很多表達的對譯并不機械呆板, 而是有據可查、有理可循的。 相比聽眾或讀者的角色, 他們更樂于換一個新的角度思考問題, 并樂于分享自己的見解。 在課后的翻譯作品閱讀中, 甚至有學生能勇敢地對于譯者的譯法能做出自己的評價, 提出一定的看法。 可見在翻譯課堂上, 作為主體的學生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確了翻譯的價值和意義, 享受翻譯的樂趣, 并且開始可以跳出種種束縛自由地思考問題, 能站在更高角度宏觀地把握翻譯實踐活動。 甚至可以說, 從今后以后句子是有內涵的完整句子, 不僅僅是各種詞匯的規律組合, 段落是能營造語境的完整段落, 不僅僅是不同意義句子的綜合體, 終于文章或作品不再被分解得支離破碎, 能夠作為完整的、充實的語言文字藝術被閱讀、 被理解了。

但是, 在本次改革中出現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 特別是通過期末考試, 暴露了一些教學中被忽視的問題, 需要教師進一步引導、解決, 這引發了包括筆者所在的課題研究組成員們更多的思考。

1.管理能力不佳

在課堂教學的翻譯實踐中, 鑒于學生之間更為互相了解, 教師只指定組長, 由組長對翻譯小組進行管理, 主要管理的內容是挑選組員、分配任務、監管翻譯環節、上交翻譯成果等, 意在模擬翻譯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 通過實踐發現小組之間差異較大, 有的小組快捷高效, 而有的拖沓無比, 更有的甚至沒有辦法完成翻譯的任務。經過詢問分析, 問題主要在于學生組長存在畏懼心理, 沒有管理的自信或經驗, 不能有效下達各個流程任務, 監管每個環節的時間等。今后, 在進行此類的團隊 (項目) 模擬實踐時, 第一步教師應該做到引導學生學會如何管理一個小組, 加強其自信心。

2.語料儲備不足

外語教學的一個重要養成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國際化的視野, 因此教師們在課內課外十分強調對學生對國內外信息的了解和積累, 在教學中選取實時的素材, 啟發學生關注這些信息, 但是顯然并沒有引起學生的重視, 學生只是走馬觀花式了解, 沒有深入研究信息的內涵, 這造成的明顯后果就是語料儲備的量不足, 質不高。在考試當中體現出來的就是, 對于一些高頻慣用表達, 學生使用得是是而非;對于翻譯素材的背景及走向不甚了解, 譯文脫離了現實等。在今后的教學中, 要把課后閱讀與翻譯課緊密結合, 并且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儲備語料, 并以電子形式呈現, 實現班級、專業的語料貯備共享。

3.工具書使用不擅

考試開卷部分是試行的限時翻譯, 部分學生由于過度的依賴于工具書, 未能答完;也有學生所帶的工具書不適用, 未能很好答題;還有學生雖然有合適的工具書, 但是卻不能很好使用。在學習中使用工具書, 值得推崇, 但是大部分學生都是在自己摸索中學會使用了工具書, 加之在學習中習慣使用電子工具書, 或者沒能把工具書的使用與詞匯構成規律等聯系起來, 造成工具書使用效率低。如何選取工具書, 如何正確有效地使用工具書, 對學生而言也是個問題, 需要任課老師進行進一步指導。

本次日語翻譯課程的改革, 確有收獲, 最大的收獲, 就是讓學生們了解到了翻譯的實用性重要性等, 接觸到了現代的翻譯工作方式, 建立了翻譯團隊 (項目) 管理的理念, 懂得了語料儲備的重要性。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 值得深思, 但幸好改革并沒有結束, 今后, 要結合實際情況, 進一步深入改革, 不斷提升學生各項能力, 提高學生翻譯水平。

摘要:隨著信息化社會的高度發展, 外語教育也在不斷改革以期適應社會。日語翻譯課程必須培養滿足市場需求、適應社會發展的翻譯人才。為此, 根據現代翻譯的工作方式, 我專業對日語翻譯課程進行了改革, 就其教學效果及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 有助于教學改革的深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翻譯,改革,課堂教學,團隊管理,考試

參考文獻

[1]凌慶強, 日語翻譯教材改革淺議[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科版) , 2008 (s3)

[2]周虹, 關于應用型日語本科翻譯教學的思考[N], 常州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2 (3)

日語課程范文第5篇

大部分老師有這樣的經驗:剛教完五十音圖, 學生之間就小有差距, 一個學期結束, 甚至會出現不及格的學生, 而這部分不及格的學生在第二學期如果不及時跟上, 基本當學期會繼續掛科, 而到了第三學期, 學生簡直回天無力, 直接放棄學習了。

在我們不斷強調教師教學方法的同時, 如何引導學生重視初學階段的學習,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成效也成了當務之急。本文就這一問題試著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一、擺正心態, 了解大學是什么

很多學生非常憧憬大學生活, 認為所謂的大學就是隨便混一混, 不掛科就行。于是在這種心態作祟下, 許多學生熱衷于參加社團活動, 上課隨便聽一聽, 課后不復習不預習不練習。

但是外語學習畢竟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更需要扎扎實實的功夫, 今天記住一個單詞才會表達一個單詞, 反之一輩子都不會講這個單詞。并且語言的學習連貫性非常強, 有了五十音圖做基礎才能看懂讀會單詞, 有了基礎的語法知識才能造出各式各樣的句子, 有了相應的造句能力才能組織一篇文章。各個環節的學習環環相扣, 缺一不可。而大學四年本科教育, 扣除最后一年的論文寫作及社會實踐, 真正的學習時間僅僅三年。在這三年時間里要從零開始到掌握一門語言的聽說讀寫譯, 將其作為謀生的手段, 其艱辛程度可想而知。尤其大一大二的基礎課程安排非常緊湊, 一個環節脫落, 則會節節敗退, 最后喪失信心, 甚至因學分不足而無法畢業者也比比皆是。所以大學并不是用來混的, 而仍是高中式學習的延伸。

二、區分大學與高中教育模式的不同

中國式的教育模式是從幼兒園到高中, 一切學習由家長和教師把控, 尤其在學校, 學生成績的好壞, 升學率的高低直接與教師的考核掛鉤, 所以教得好負責任是好老師的唯一標準。于是乎教師們督促學生學習, 精講教材, 布置配套練習, 試前進行完整的綜合復習。

而大學作為培養學生慢慢自我獨立的場所, 教育模式與高中階段截然不同。大學的學習用一句俗語來總結就是“師傅引進門, 修行靠個人”。雖然傳統的中國大學教育模式中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還是占主導地位, 但與高中階段學生被動接受所不同的是, 大學更要求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拿日語基礎學習的最核心課程精讀課來說, 課程所安排的時間只夠教師講解單詞、語法及課文的重點部分。而如初高中英語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課文帶讀, 逐個糾正發音, 檢查背誦, 布置并講解配套練習, 指定課外讀物等雖有所涉及, 但大部分均需學生自己完成。如果學生依然停留在高中思維, 認為老師沒有布置作業課后就不用花任何工夫, 那么勢必會造成學習的嚴重滯后。

高中學習的目的非常明確, 即考大學;而大學學習的目的在哪兒?很多學生對此非常茫然。因此在沒人管一切靠自己的大學里, 最需要建立和鍛煉的就是目標和自我管控能力。

三、教學與學習方法的介紹

在引導學生重視初學階段學習基礎上, 教師還可通過一些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效。這里淺訴簡單卻行之有效的方法。

1. 鼓勵學生多看動漫和日劇。

對出生于網絡時代的90后來說, 影視作品對他們有莫大的吸引力。針對不同階段, 可推薦不同的作品助其輕松自然的學習日語, 如前期可推薦國人非常熟悉的《哆啦A夢》《櫻桃小丸子》, 一定水平后看《灌籃高手》《火影忍者》, 再晉升到《海賊王》及各類日劇。

2. 課前5分鐘的日本介紹。

按順序, 每課安排一個學生花5分鐘介紹日本。內容不限定, 可以是日本的社會經濟文化思想, 也可以是最新的流行語流行服飾, 當然還可以小到介紹幾個實用口語。5分鐘的時間既不影響課程安排, 又可以讓學生增長知識, 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等。

3. 邀請學長介紹學習方法。

大一新生學習日語一兩個月后, 神符一樣的五十音圖, 深奧的促音撥音和聲調, 每課一兩百個的新詞, 都會令他們處于崩潰的邊緣。而邀請有過同樣經歷的大二大三學生及時給他們上一趟經驗課則顯得尤為重要。從學長學姐那里他們更容易找到共鳴, 并從各種經驗談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4. 制作錯題集。

日文和中文雖都使用漢字, 表達方式卻千差萬別。教師和學生都可從日常學習中將誤用錯用的單詞句子制成錯題集, 避免再次落入相同的陷阱。

總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大學并非天堂, 向學生分析大學與高中的不同之處, 在提高教師教學方法的同時, 通過課前發表, 制作錯題集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讓學生在初級階段夯實基礎, 才能順利晉升至中高級的學習中去。

摘要:日語中的文字是借用漢字發展起來的, 因漢字繁多, 許多人認為日語是極其好學的??烧Z言的學習連貫性非常強, 如果不重視基礎學習, 往往容易導致學生連續掛科。因此在我們不斷強調教學方法的同時, 如何引導學生重視初學階段的學習也成了當務之急。本文就這一問題試著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日語課程范文第6篇

關鍵詞:高級日語,教學方法,日語能力

當前我國日語專業學生大一剛入學時大部分為零起點, 因此在基礎日語階段對語音、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比較重視, 而高級日語教學則更側重于小說、詩歌、古文等文學文化上的學習, 更加重視日語理解力的培養和提高, 注重文章的解讀。教師也開始在指導學生分析文章、句子結構以及語言文化背景知識, 拓寬知識面上花費很大功夫。但當前我國日語教學現狀是由于學生在大一大二階段學習比較倉促, 導致在聽說方面存在很多缺陷, 跟不上老師的節奏, 也就是說學生日語水平還亟待提高。而教師在高級日語教學上仍然沿用初級日語的教學模式, 只重視詞匯, 語法, 忽略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這樣的高級日語教學只是基礎日語教學的延長線, 達不到提高日語整體水平的目的, 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思考了以下教學方法。

一、鞏固所學知識, 提高日語應用能力

雖然進入高級日語學習階段, 但很多學生在使用和駕馭日語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 因此教師應該著力加強學生日語聽說能力的培養。語言作為交流的工具, 需要學生通過說日語來表達, 而“聽”與“說”的過程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 需要學生大量練習才能實現, 因此聽說訓練需貫穿學生大學四年的始終。許多教師在高級日語階段只注重文章解析和語法解說, 且解說用漢語較多, 這樣無形中就降低了學生日語課堂的集中度, 因為用漢語來解說, 漢語作為母語較容易理解, 就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惰性和上課的倦怠感, 上課容易走神課堂效率不高。所以教師應該在高級日語課堂上盡可能的使用日語, 給學生創造合理的日語環境, 通過“問”與“答”, 與學生互動, 既能讓學生集中精力聽課, 又鍛煉學生日語應用能力, 不失為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師生產生良性互動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是很多教師已經注意到的問題, 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卻是很難操作的。比如教師在講完一部分后問大家有沒有問題, 肯定很多情況下學生會回答沒問題, 而這樣的回答卻是最大的問題。教師沒辦法把握學生具體掌握到何種程度, 因此需要通過教師提問和學生作答的方式來檢驗, 而檢驗過程也不一定是一個問題就一個答案, 應該鍛煉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問題, 回答出不同的內容, 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概括, 讓學生通過上課真正學到東西, 整個問答過程應該盡量全部用日語。上課不能讓學生隨大流, 一節課很輕松就過去, 這樣學生沒有提高, 教師也沒有成就感。很多學生喜歡自己學習, 不喜歡與他人交流, 這樣對外語學習是沒有幫助的, 任何一門語言學習都是通過跟別人交流才能發現問題, 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才能有所提高。所以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是一個重要而且需要教師長期帶領鍛煉的過程, 通過教師長期引領, 讓學生逐漸將問題意識成為一種自覺的意識, 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日本大學里會有學習小組或課題小組 (ゼミナール) 活動, 就是教師引領學生研究一個問題或課題, 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通過查閱資料或實際調研, 發現問題加以研究得出結論, 然后學生將自己的研究或總結拿來發言與他人討論, 老師給予一定的指導, 達到鍛煉學生問題意識, 鍛煉分析能力的目的。在我國大學里這樣的活動相對較少, 課堂主要是教師授課學生被動聽課的模式, 學生發言機會也比較少, 學習小組的方法引入到我們的日語教學課堂, 也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精選教學內容, 提高課堂效率

大學課堂相對中小學課堂教師有很大的自由度, 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讓學生感覺到上課的內容豐富有趣, 學有所用。在講高級日語時很多學生會感覺到乏味, 晦澀難懂, 學習興趣較差。這跟教材選取有很大關系, 許多高校多年都用一種教材, 內容陳舊且教材錯誤很多, 導致學生對教材產生不信任感, 并且產生厭學心理, 因此選取合理教材對學生非常重要。而教師上課時應該發揮引導作用, 在教學內容上下工夫, 簡單重復課本上的東西既簡單又輕松, 但對學生是不負責的。精選教學內容, 就應該將授課內容精心準備, 讓學生感覺到每節課都有收獲。在日語教學中應該適度選擇學生都感興趣的話題 (如環境問題) , 通過課堂上的日語講解, 讓學生掌握環境問題的相關術語和基本知識, 然后帶動學生將具體問題與日語應用結合起來, 達到日語應用與學習其他領域知識相結合的目的。高級日語階段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生活中的簡單會話, 更應該說出有內容, 有一定水平的話語, 不能只會簡單的打招呼, 這樣培養不出合格的日語人才。高級日語學習就應該讓學生既提高日語應用能力, 又能在其他領域知識上也有所涉獵, 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所以精選教學內容, 上出有內容的高級日語課是非常重要而且是有難度的, 需要有能力的教師并且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準備和研究。

以上從提高日語應用能力, 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改進教學內容三個方面對高級日語進行探討, 雖然這些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教學模式, 但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搞活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有一定幫助。同時我們注意到教學過程是師生雙向的, 教師教學模式的改進對學生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兩者配合得當就會使教學多一份樂趣, 學生也會收益良多。

參考文獻

[1]于洪璋, 李云智.新時點上的教育視點[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2]霍益萍.研究性學習:實驗與探索[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電路基礎教學范文下一篇:海綿城市的手段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