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科普論文范文

2023-09-16

科普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科普;科技資源;科普化

科普即科學技術普及,是指采用公眾易于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推廣科學技術應用的活動。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普事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這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客觀要求,也是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公民科學素質、提升我國科普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舉措。

一、我國科普事業發展現狀

從我國目前科普事業發展現狀來看,首先,我國政府對科普工作支持力度較大,科普政策資源很好,近年來出臺了大量與科普事業相關的政策措施。步入新世紀,我國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等法律、法規。其次,科普隊伍有所發展,科普經費投入有所增加。我國科普人員近年來持續增長,2008年達到176萬余人,比2006年增加8.5%;科普場館建設得到廣泛重視,2008年全國共有500平方米以上的科普場館1098個,比2006年增長了27.8%。全社會科普經費投入2008年達64.84億元,比2006年增長38.5%。

科普事業發展良好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即:科普工作人員雖有所增多但數量有限且素質不高,科普創作人員缺乏;科普財力資源狀況明顯好轉,但總體還很匱乏,科普經費仍然不足,而且地區之間差別很大,發展很不平衡,從2009年度科普經費籌集額的總數看,科普經費投入仍呈現出不均衡發展,排名前5位的仍然是北京、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其資金額共計45.18億元,占全國總數的51.86%,而科普經費籌集額較少的5個省份(寧夏、吉林、甘肅、西藏、青海)的經費總額只有2.04億元,僅占全國總數的2.34%??破栈A設施總體薄弱,人均科普經費較少,2009年我國全社會科普經費籌集額87.12億元,人均科普專項經費2.10元,比2008年人均增加0.26元??破战涃M融資渠道較少,主要經費來源仍是靠政府投資,雖然近年來科普組織發展較快,但仍不健全且發展不平衡。

綜上所述,我國科普事業發展的總體情況是軟環境較好,硬件環境較差,國家對于科普發展的政策支持明顯,如何有效開展科普工作,切實提升我國科普實力則是我國科普工作人員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二、科技資源科普化分析

科技資源科普化是將科技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是在不改變科技資源本身功能前提下,從功能外延上對科技資源進行擴展,是發掘科普資源,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有效途徑,讓科技成果為更多的社會民眾所了解、提升廣大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近年來,我國努力增強科普能力,對于科技資源科普化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

(一)科技資源科普化的必要性

我國科技發展迅速,建國后國家對科學研究十分重視,幾十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科技資源,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科技成果,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專利申請122.2萬件,同比增長25.1%,2010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39.1萬件,同比增長24.1%。這些科技成果正是豐富的原始科普資源,但科技成果的知識性專業性太強,一般只有具備本專業背景的人才能夠理解使用,對于普通社會民眾而言不具備通俗易懂性,如不對這類原始科技資源進行處理,一般民眾很難對這些科技成果中包含的知識進行吸收、理解甚至運用,因此,在傳播的過程中,需對其進行再加工,將科技成果以淺顯易懂的形式向公眾傳播,使公眾能理解科學知識、領會科學精神,而這種對于科技資源進行加工并使之易于被公眾所理解的過程就是科技資源科普化的過程。由此可見,科技資源科普化是將科技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的橋梁,是高效開發科普資源、提升科普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科技資源科普化的障礙

雖然我國科技資源豐富,然而,在現實科普工作中,科技資源卻不能最大程度地轉化為科普資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我國科學研究和科普之間存在著斷層現象,很多科學研究中得出的科研成果不能順暢轉化為科普資源。部分原因是由科學研究的保密性決定的,而主要原因在于這些了解本領域的知識且始終站在科學前沿的科學家能否將深奧的科學知識用淺顯的語言向公眾傳達。

其次,從人員和經費投入上看,總體上我國仍然缺乏,2009年全國有科普人員180.84萬人,其中科普專職人員23.42萬人,科普兼職人員157.42萬人,每萬人口僅擁有科普人員13.55人;在資金投入上,科普工作仍然以政府為主,民間資本對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大。

此外,科技工作者參與科普活動人員較少,主要原因在于對科普工作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參與科普工作的科技人員缺少系統專業的培訓。

三、加強科技資源科普化的思考和建議

加快科技資源科普化,是提高我國科普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為有效促進科技資源科普化,筆者提出如下建議供參考。

(一)搭建科普資源共享平臺

“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工程”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提出的四大基礎工程之一,是加快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基礎和核心,搭建科普資源共享平臺就是為了更好地開發科普資源。國家可以鼓勵地方政府建立科普資源共享平臺,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整合科普資源,使科普資源能夠提高民眾的科學文化素質,使民眾切實感受到科學知識帶來的變化。如:上海寶山區在建設科技資源共享平臺上做出一些有益嘗試。寶山區科普資源共享平臺自2009年啟動以來,經過兩期的建設,已形成市區科普資源共享、科普資源實時配送、電子屏遠程控制管理三大特色,擁有信息資源共享、集約資源管理、科普課程管理、科普電子地圖、電子臺帳管理、科普宣傳品流通六大主要功能。廣大市民可以通過這個網絡平臺,了解科技信息,提高科學素養。

(二)國家科技項目及科研場所的科普化

加強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科普工作是《關于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的一項重要舉措,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要注重科普資源的開發,并進行科技成果向廣大公眾傳播與擴散等相關科普活動??蓮膰铱萍柬椖繉用嫔弦幎?,國家科技計劃項目須兼顧科普工作,在重大科研項目或政府資助力度較大的項目經費中劃出一部分資金用于與項目相關科技成果的科學普及工作,或從中提取一部分經費,由科普管理部門、科技團體,或由項目實施單位和科學家,開展科普活動。按涉密級別對國家一些科研場所分類,定期向公眾開放,對保密級的國家科研場所,要依照國家有關部門統一規定來管理,對非保密級的國家科研場所,要在有關部門指導的前提下制訂具體的規章制度有步驟有計劃地向公眾開放、進行科學普及活動,還可采取一些方法讓公眾了解科研項目和科研場所,如:將一些科研基地科學重大事跡通過記錄片或圖文的形式搬上電視電影屏幕、互聯網、手機等。

(三)加強科普人力資源開發及培養

《關于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完善科普獎勵政策和建設一支專兼職結合的高素質科普人才隊伍。在科普人力資源開發上,可將科普工作納入到評價體系當中,引導更多科研工作者投身到科普工作當中。長期以來,科研工作者都是將注意力放在科研工作中,因為這關系到職稱評定等問題,如將科普工作納入到科研人員的評價體系當中,對在科普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予以相應的獎勵或在職稱評定中認可科普工作的成績,吸引更多科研工作者參與科普工作。在職科普人員培訓工作上,應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加科普工作者的科普培訓經費,鼓勵培訓機構加大對于科普工作隊伍的培訓力度,提升科普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提高科普工作效果,如:定期對科普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參加一些科普類的講座交流活動,并對科普工作人員在科普工作中的業績進行定量評定。專兼職結合,建設高素質的科普人才隊伍。

科普事業發展任重道遠,在科普工作中,將科技資源同科普資源合理結合,通過多種手段高效地促進科技資源科普化,為我國科普事業發展提供源源動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科普產品工程研究中心

作者簡介:李美景(1984— ),男,漢,安徽合肥,安徽省科普產品工程研究中心,南京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創新管理與績效評估。

參考文獻:

[1]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任福君.新中國科普政策的簡要回顧[N].大眾科技報.2008,12,16.

[3]任福君.關于科技資源科普化的思考[J].科普研究.2009,3:60-65.

[4]黃丹斌,姚小明.共建共享科普理論在創新科普基地的實踐應用[J].科協論壇.2010,8:14-17.

科普論文范文第2篇

1 農業科普期刊衰落的原因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農業科普期刊發展的黃金時期。由于我國農村實行家庭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掀起了學科技、用科技、走致富路的熱潮。農業科普期刊順應時代而生,受到農民讀者的熱捧,各家期刊的發行量在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成為農業類期刊中一朵耀眼的奇葩。90年代中后期,農業科普期刊開始走向低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農業收益低下,導致農民減少對科技知識的投入 9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市場需求變化與農業生產結構滯后,農民來自種植業的收入開始下降。1996-2000年,農民收入的增幅由9.60%降至2.10%。據當時一項調查顯示:667m2田一年種兩季水稻,可產稻谷700kg,按當時市場平均價格1.50元/kg計算,產值為1050元。而每667m2需要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耕牛等投入約400元。在不計算抗旱、勞力工資等成本的情況下,每667m21年收入僅有650元左右。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下,導致農民“有田不愿種”,拋荒、撂荒土地現象嚴重。進入21世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業問題,連續幾年的中央l號文件提出加強農業生產,并且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取消農業稅,使農民種糧積極性有所回升。但由于農民收入持續低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擴大,農業比較效益長期低于其他行業,農民難以分享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增量效益時,采用高新科技改變農業單位產量的辦法自然變得毫無意義,由此也就失去了獲取農業科技知識的濃厚興趣。

1.2 農村知識勞動力轉移,使農業科普期刊讀者流失 農業生產效益低下導致的另一個結果就是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大量有知識的青年進城務工。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建設現代農業,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據我省統計局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00-2004年我省外出打工農民分別為152,22萬人、153,45萬人、185.43萬人、212.08萬人、213.16萬人,外出打工農民人數每年凈增15.23萬人,年平均增速為8.78%。從我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基本特征看:18~40歲之間的中青年人群是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的主體。18歲以下的占4.18%,18~30歲的占38.49%,30-40歲的占38.29%,40~50歲的占14.48%;男性是勞動力流動市場中的主力,占轉移農村勞動力的74.21%,女性只占25.79%。2003年我省出外打工的農民文盲及半文盲只占4.56%,初中、小學文化程度占64.24%,高中及以上占31.20%。

18~40歲之間的中青年人群是農村從事勞動生產的主力軍,也是農村文化程度較高的一個群體,更是農業科普期刊的現實或潛在讀者。他們進城務工,也帶來了負面影響,使承擔現代農業建設的重任交給了留守農村的婦女、兒童、老人(俗稱“三八、六一、九九部隊”),成為從事農業勞動的主要力量。他們文化素質較低、年齡偏大,學習、接受和應用農業科技的能力相對較弱,大量先進實用的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無法推廣,直接影響了現代農業建設。同時,青年讀者群的流失使農業科普期刊的發行量萎縮,農業科普期刊走向下坡路。

1.3農民獲取信息渠道的多樣化使讀者群進一步分化 近年來,由于國家加大了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金農工程”、農村信息化建設工程等實施,使電視、電話、電腦在廣大農村得到了廣泛普及,農民通過上農業信息網,撥打“12316”為農服務熱線等渠道,可直接獲得新鮮準確的農業科技與市場信息。農民獲取農業科技信息渠道的拓寬,將農村科技信息市場進一步分化,一大部分以前依賴訂閱農業科普期刊的讀者被分流。

2 農業科普期刊衰落的表現形式

農業科普期刊經營普遍存在不景氣的現象,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2.1 更名轉型 為了生存與發展的需求,一部分農業科普期刊縮短刊次,增加出版周期,走一刊多版的發展思路,出版窄眾化刊物,通過多種經營來維持期刊的正常運行。如《北京農業》由原來的月刊變成了旬刊,上旬為農業實用技術版,中旬為種業動態版,下旬為學術論文版;《農業知識》變月刊為周刊,出版了致富與農資版、瓜菜版、科學養殖版、科技與三農版;《山西農業》也將原來的月刊改為旬刊,出版了致富科技版、畜牧獸醫版、村委主任版刊物。一部分刊物更改刊名,開拓新的市場。如:《農牧產品開發》變成了《中國乳業》,《河北農村金融》變成了《農村萬事指南》,《農村研究》變成了《現代鄉鎮》,《北京農業科學》變成了《農業新技術》,《貴州農學院學報》變成了《山地農業生物學報》等等。還有一部分期刊改變辦刊宗旨。原先是技術期刊,現在變成了學術期刊;原先是科普期刊,現在變成了技術期刊;通過收版面費,維持雜志的簡單發展。如貴州出版的《農技服務》已由科普期刊轉為技術期刊;我們主辦的《農業科技與信息》也由科普期刊轉型為技術期刊,成為出版種植養殖版和林業水利版的半月刊雜志。

2.2 刊物質量難以提高 農業科普期刊目前普遍存在內容老化、定位不清晰、針對性不強、缺少創新的問題,各期刊欄目設置雷同,排版設計相似,千面一孔。其原因是現在編輯人員很少深入農村,對日新月異的農業科技發展、不斷調整的農業產業結構了解甚少,對農民在市場競爭中需求變化缺乏觀察,整天在辦公桌、電腦上想象著農民的需求,閉門造車。另外,體制原因、從業人員素質等問題導致缺乏創新動力,相互爭奪稿源,出版的刊物脫離農村生產的實際需要。

2.3 缺乏高質量的稿件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高質量的稿件,就沒有高質量的文章。輕視科普期刊現象在任何時期的單位及人們的思想中都普遍存在,總認為它屬于“小兒科”,難登大雅之堂?,F在這一現象更愈演愈烈?,F在的各級科研、推廣單位的職工晉升職稱、業務考核都需要論文,如果一個業務能力很強的人員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科研上,撰寫科研論文,那么在單位里加薪、晉職就較為容易。如果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科普創作上,盡管付出了很多艱辛的勞

動,也會被人看輕,認為是“小兒科”,不屑一顧。這就造成了人們對科普創作普遍缺乏原動力。另外,科普文章往往稿酬偏低,而且不能作為評職、晉級的依據,許多專家學者以及科技人員不愿進行費時、費力、收益少的科普創作。

3 農業科普期刊發展的深層思考

農民的科技培訓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各級農技部門推廣普及和農民自學掌握。農業科普期刊長期以來一直是農民自學農業科技知識的首選材料。盡管紙質媒體在當今傳播載體、發布渠道高度發達的趨勢下已顯落伍,但由于都市、機關類報刊無暇顧及農村,電視、廣播宣傳“三農”的針對性不強,互聯網在農村還是鏡花水月,導致許多農村成為“信息孤島”,黨和政府的政策到達不了農村社區,實用的農業技術、信息到達不了農民手中,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受到掣肘。這也就為農業科普期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如何辦好農業科普期刊,筆者通過多年的辦刊實踐,對此問題有幾點深層思考:

思考一:應加大農村教育公共產品的投入力度

由于農業屬于弱質產業,使農業期刊先天受到影響,辦農業科普刊物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投入,僅依靠市場來解決生存問題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農業科普期刊在上世紀80年代大放異彩的主要原因除各級政府重視、各刊社發行網絡健全外,政府為廣大農民訂閱雜志是一個重要原因。隨著財政包干體制的實施,減輕農民負擔呼聲日益高漲,各級政府大幅削減了為農民訂閱的報刊,以至于完全取消農業科普雜志的征訂。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我們已進入了工業返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時期,具備了加大農村教育公共產品的投入力度能力?!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建設現代農業,最終要靠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大力提高農民素質,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政府應當積極調整政府財政支出結構,統籌各方力量,加大對農村教育等公共產品的支持力度。農業科普期刊以其具有出版周期短、報道深入、信息量大、閱讀便利、攜帶方便等方面的優勢,能夠很好地承擔發布信息,提供服務,引導輿論的功能,彌補農民在生產中需要缺乏指導的不足。建議國家將農業科普期刊列入農村公共產品投入范疇加以專項扶持,使其做大做強,更好地服務新農村建設。如同各級政府提供貸款貼息、稅收優惠等對農業龍頭企業予以扶持,是為了激勵企業發揮技術、信息、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帶動小農進人大市場以幫助農民增收一樣。如果國家在上述方面扶持農業科普期刊,最終受益的也將是農民,因為農業科普期刊受到扶持后,必然會爭取擴大市場份額,而擴大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不外乎是增加刊物出版頻次、降低期刊售價和提供農民針對性更強、喜聞樂見的內容等,這些都將讓農民受益。

思考二:研究農民需求變化,及時調整辦刊思路

農民是生產經營的決策者,也是農業科技與信息使用的主體。目前制約農民增收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農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雖然也應用新技術,但受到文化素質、傳統農業意識的影響,對農業科技成果的認識不足,接受能力差,嚴重阻礙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迅速普及推廣。所以,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農業科普期刊必須牢記樹立以農民為中心,以滿足農民需求為目的辦刊思想,為農民提供先進實用的生產技術,讓他們充分地掌握市場動態和農業新技術,應對市場的變化。

以我們《農業科技與信息》為例,《農業科技與信息》是甘肅省農牧廳主辦的綜合性農業科普期刊,以“選編科學性、實用性、指導性農業科技精華,突出新技術、新品種、新信息引導農民富裕”為宗旨,創辦至今已24年,為我省農業技術推廣、農民素質的提高作出了一定貢獻,發行量在我省科技類刊物中名列前茅。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速度加快,農業產業化不斷升級,農民的需求發生深刻變化,農村社會層級的“碎片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讀者因地域不同、年齡不同、從事的種養類別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文化程度不而形成了不同的群體。我刊這種綜合性的刊物已遠遠不適應農業發展和農民對科技期刊的需求,導致刊物發行逐漸萎縮。期刊業發展的大趨勢和大方向是要向讀者提高更加精準的“專業化”和“碎片化”服務。為了雜志的生存發展,通過對市場研究,我們及時調整了辦刊思路,將刊物的讀者對象由原來的農民改為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農業產業化企業,由月刊改為半月刊,縮短出版周期,刊物定位明確,上半期為種植養殖版,下半期為林業水利版,成為廣大科技人員進行科學研究、學術思想交流的園地,刊物由此起死回生。

思考三:提高刊物質量,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農業科普期刊要想在激烈的農村報刊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轉變舊的辦刊觀念,拓寬新的辦刊視角,提高刊物質量,打造核心競爭力。所謂核心競爭力,是一個期刊所獨自具有的特質,這個特質能使它跳出于眾多期刊之上,成為讀者的鐘愛,讀者的首選。我國著名的出版家鄒韜奮說過:“沒有個性和特點的刊物,生存已成問題,發展更沒有希望了。”期刊要獲取市場份額,即訂閱量、轉載率、引文率、點擊率等等的多寡,取決于以期刊個性為中心的核心競爭力的強弱。因此,在農業科普期刊的編輯過程中,必須牢牢把握辦刊宗旨和讀者定位,加工稿件的過程中要反復推敲,使文章做到通俗易懂,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記得一位農民朋友曾說過一句十分精彩的話:“不要告訴我為什么,只要告訴我怎么做。”它準確地反映了農民讀者的心聲。

提高期刊質量應抓住以下幾方面:首先是重視欄目內容的策劃,欄目的設計要有獨創性、連續性,貼近讀者,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從選題到內容質量上力求報道成果具有普遍較高的先進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期刊才有較高的影響力。通過培育特色欄目,擴大稿源范圍,吸收外圍優秀稿件,提高期刊對來稿的選擇水準,增加優秀文章的刊登比例。其次縮短出版周期,加快信息傳遞;再次嚴把審稿關、文字關、校對關,確??萍嘉恼碌目茖W性、準確性,要嚴格把好刊物出版發行中的各個環節,逐步形成期刊權威度。最后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重視期刊的外形設計、裝幀、排版、印刷,應從內到外把關,努力做到版式美觀大方、標題醒目、字體多變、版面合理、裝幀精美,給讀者在閱讀時帶來舒適和愉快,滿足讀者多方面的審美心理和愿望。

思考四:創新辦刊思路,走跨媒介合作的發展方向

當前,數字媒體對紙質媒體的沖擊力很大,紙質媒體數字化已經是發展趨勢。要想創新辦刊思路,必須走跨媒介合作的發展路子。農業科普期刊可以借助數字媒體的聚合力量,發展網絡版、手機版,實現跨媒介合作,擴大雜志的影響力,在優勢互補中將自己做大、做強,提高期刊的競爭力和水平。網絡平臺的特色價值之一就在于“長線”和“拓展”,幾乎每個網絡平臺內部都有一支專業的團隊在打理技術市場、讀者市場和資金市場以及傳統期刊力所不及的海外發行市場。

思考五:創新經營體制,增強雜志的競爭能力

農業科普期刊衰落除了有市場因素外,體制性因素占有很大比例。要創新體制,搞活經營,建立激勵機制。如建立項目管理機制,在出版界叫做出版人制,也就是承包制。確定出版人及一個核心團隊,全權負責刊物的投資、策劃、實施、廣告、發行等工作。

通過目標的設置有效地影響編輯的行為,支配編輯的行動,激發編輯潛在的體力、智力、技能,提高編輯對期刊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貢獻率;使編輯獲得成就感,同時進一步刺激編輯的自尊和自我實現的愿望。且成功實現目標的編輯還會傾向于未來設置更新、更高的目標;激發編輯之間的競爭心理,通過編輯部內形成的良性競爭,使編輯發現自身不足,進而達到相互促進的目的;編輯分工明確的目的,也就很自然地杜絕了編輯之間工作相互依賴,責任相互推諉的現象。

科普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分析以科普教育為目的的科技館展板設計思路。在實地調研和文獻研究的基礎上,以武漢科技館和廣東科學中心的展板設計為例,總結科普目的下展板設計方式。從“闡釋性手段與體驗性手段結合”、“運用教育模式”、“科普教育的多維表達”三個方面,增加觀眾科技館學習體驗,提高科普教育效果。文章希望為未來科技館展板設計的發展方向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展覽 科普教育 展示設計 展板設計 科技館

引言

科普教育類展示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展示形式,科技館是其重要載體。作為大型的在地科普教育活動場所,科技館基于廣泛而豐富的文物館藏為公眾提供了重要的科普教育學習機會,在參觀學習過程中,閱讀圖文展板是觀眾了解展覽內容,獲取展品信息,學習科學知識,提高文化素養直接的途徑。在科普教育職能日益受到重視的當下,對科技館展板設計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從文字編排和圖文排版的視覺傳播方式、展示內容構建、發揮科普教育功能、滿足觀眾需求等方面,都對展板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文章以武漢科技館和廣東科學中心的展板設計現狀為例,簡要闡述在科技館科普教育中展板的設計特點,探究以科普教育為目標的展板設計新思路。

一、科技館的教育特征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釋義》(2002)指出,“科普是國家和社會采取公眾易于理解、接受、參與的方式,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科技館作為重要的科普教育場所,以科學普及和文化教育作為其核心功能??萍拣^通過各種展示手段,為觀眾提供多樣化的科普教育活

動機會,以此推動社會科學文化事業發展,提升公民的科學素養,實現終身教育、全民教育的目標??萍拣^教育的非正規性,體現在與正規教育機構一學校相對比的基礎上。相較學校教育在教育對象、學科、教育模式上的固定性而言,科技館教育具有全民化、終身化的特點。在教育目標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受教育者自身的需求,觀眾可以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及學習方式,并不是根據年齡和學科固定劃分。而在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上,科技館教育以觀眾自主學習、探索學習為主,并且會引進“做中學”、“寓教于樂”、“建構主義教育學習”等新穎的教育理念。

科技館的科普教育活動,是以科技館豐富的科學內容和實物展示、提供互動體驗機會、主題式展示模塊為亮點,通過展示內容設定與展示方式結合的手段,引導觀眾進行自主性的體驗、探究、協作型學習。這正是區別于學校以老師的灌輸式課程教學為主要教學模式的優勢所在。因此“博物館是典型的、自由選擇的學習場所,它們往往提供觀眾許多機會來選擇和把控。當博物館太過模仿義務教育或是強迫公眾進行特定學習時,它們會削弱自己的成功,以及作為學習機構的價值?!薄?】

二、科技館展板設計特征

科學教育是科技館的使命和擔當。作為科技館科學教育的載體,不同的展示手段為其帶來了豐富的教育方式和參觀體驗。作為以動植物、礦物、等自然科學內容和技術科學、實用科學等人文科學內容為基礎的博物館,在展示方式上普遍強調展示內容的科學性與參觀過程的互動性。展示手段上目前主要分為闡釋性手段與體驗性手段兩個方向。闡釋性手段通常是對科普信息內容進行事前設計編排,通過展板、展墻、音頻、視頻等方式進行展現。體驗性手段目前廣泛地運用在科技館展項的設計之中,通過具體的科學道具、機械、互動展具等方式通過反映真實或虛擬的科學現象的過程。

在科技館展板設計上,目前還是以闡釋性手段為主,體驗性手段為輔。以闡釋性為主的展板設計作為對展品進行介紹的輔助手段,展板與展品的關系在形態上較為獨立,展板作用是闡釋展品信息,傳遞科學知識。而融合了闡釋性與體驗性的復合型展板,一部分借助互動性展具創造體驗過程,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等闡述性傳播方式,將科學內容進行綜合表達。另一部分,將兩種手段進行結合的復合性展板,是通過事前對展項內容進行規劃,通過對展板造型進行設計創造體驗方式,結合文字、圖形、模型、多媒體等輔助理解。

三、展板在科技館的設計現狀

(一)武漢科技館展板設計。武漢科技館以不同主題將展區劃分,基于科技館“參與”、“互動”、“體驗”的展示理念,館內多數展示項目的設計都可以讓觀眾參與其中,互動體驗。展板作為將科學信息進行表達和呈現的直接媒介,是觀眾接受信息、學習知識、進行博物館教育的第一線。

圖1“蛇的紅外線感知”展項融合了多種設計手段:展板上蛇的形象卡通圖案;以紅圈來代表紅外線;展示信息的文字描述;顯示屏和紅外線接收器的裝置。在展示方式上初步結合了闡釋性手段與體驗性手段。在闡釋性手段上運用了色彩、圖形這類抽象符號元素,使參觀者,尤其是科技館中占據多數的青少年對展示內容產生興趣;在走近展項后閱讀展墻上解釋說明的文字,通過語言符號準確把握內容。在體驗性手段上,運用紅外線接收裝置模擬自然界中動物利用紅外線進行感知和活動的行為,當參展觀眾以不同的距離站在紅外感知區域內,視頻中的動物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在信息展廳的關于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的展項中,如圖2信息交換技術展項設計是以展品為中心,通過文字解析、圖案符號、互動項目這幾種展示方式相結合,對信息交換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進行科普。

然而武漢科技館的展板設計也存在著一定問題。雖然展項普遍強調互動性,在實物展陳或圖文視頻的基礎上結合互動方式可以讓觀展人和展示內容形成交互,這種互動性強,游戲性和娛樂性豐富的展項常??梢晕芏嘤^眾上前“試玩”。但在實際觀展過程中,觀眾更加偏向于進行操作體驗,尤其青少年觀眾更注重“娛樂性”而忽略文字解析,且在實際展陳中,展板和展簽這類闡釋性標識面積不大,沒有設置在便于觀眾閱讀和學習的區域,導致部分觀眾在一番互動之后也無法得知到底是什么知識內容,無法形成互動模式和展項信息的有機結合,給科普信息的傳遞帶來了障礙。

(二)廣東科學中心展板設計。廣東科學中心座落于廣州大學城,是大型綜合性科普場館,其展覽內容豐富,常設展廳眾多,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多方面的展示內容。臨時展覽的主題內容緊跟當下熱點,為觀眾創造了一個非常新穎且全面的科普教育場域。2020年中期,廣東科學中心緊跟時事,在二層入口展區進行了以COVID-19病毒為主題的科普展覽。展示內容包括對不同冠狀病毒的介紹及COVID-19病毒相關的主題內容。如在應對COVID-19病毒時,醫療行業的相關設施用品,包括口罩、急救設備等實物陳列,同時還有COVID-19病毒如何在人體內和人際間進行傳染,醫療人員如何對病毒造成的癥狀進行治療的過程等相關內容的科普展陳。

圖3中的冠狀病毒科普展區以闡釋性手段進行展示。展板的主要形態雖以平面為主,但是通過層疊的造型方式進行不同內容的分區,同時加上電子屏幕,讓觀眾可以從靜態和動態兩種展示手段中獲取不同信息團塊內的科學知識。同時利用模型,通過透明的半球形材料,將病毒的放大版實物模型固定在展板上,讓觀眾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到不同病毒之前的形態、大小、顏色、狀態差別。

圖4關于病毒繁殖方式科普的展板以闡釋性手段為主,在圖文展板基礎上結合博物館教育手段。在信息內容的表達方式上和傳統展板的平鋪直敘不同,通過融入“提出問題一深入思考一給出答案”的教育模式,首先激發觀眾好奇,借助問題引導觀眾帶著疑惑加深對展示內容的興趣,從而增加觀眾逗留時間進行更深一步地學習思索。而在展示內容信息團塊的表現上利用屏幕、圖表、文字、模型、色彩和實物照片,將信息進行多維度整合,從而讓觀眾增進對科學內容的理解。

通過圖3、4可以看出以闡釋性為主的展板設計,在同一主題下展項內容的表現上,將復雜的信息進行分層次、分區塊、多維度進行處理是一種有效的展示手段。將信息團塊進行多種方式的表現,首先可以降低觀眾對接受大量、深入科學信息的陌生感。其次,根據參觀習慣,越到觀展后期觀眾的注意力會持續降低,而對內容進行多維呈現可以抓住觀眾眼球,降低參觀疲勞,讓參觀興趣在一定時間段保持穩定。信息的分散便于不同興趣的觀眾對不同內容進行重點抓取,有的放矢。并且在科普展示中,展示內容通常會進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進行規劃,對內容的分層處理可以讓不同知識層級的觀眾可以從不同層次進行學習,同時結合“設問一思考一回答”的教育模式引導觀眾學習過程,對青少年群體而言有利于形成自發的學習模式。

四、科普教育目標下的科技館展板設計思路

(一)闡釋性手段與體驗性手段結合。

當下,展板設計手段的構成朝著多維度,多元化方向發展。作為展示活動中運用廣泛的展示方式,傳統展板主要以闡釋性手段為主的平面造型展板。在展品中心制下,展板是作為對展品進行介紹、解析和說明的輔助形式。而隨著以觀眾為中心的設計思路轉變和現代展示方式的不斷演進,在科技館主題化的展示中,展品作為科普內容的一種表現形式以“科學證據”的身份表達展示內容。圖文展板也向著結合視頻、音頻、3D投影等多種技術方式演進,而小型造景、互動裝置等體驗性手段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展板設計中。而單純的體驗性手段主要是通過互動性展示道具反映科學過程。但在實際的科技館調研中發現單純的體驗性手段在科普效率上有一定缺點。青少年觀眾更偏向于進行娛樂性互動,忽略對科學知識的接受,無法達到提升公眾科普文化內涵的目的。因此,闡釋性手段與體驗性手段在展板設計上進行結合,是降低傳統圖文展板在科普中說教性的同時,在注重參與體驗展項中增加科普內容的傳播效率的一種手段。

展覽內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展覽的呈現形態,展覽內容的多樣性對應了展覽形態的豐富程度。強調闡釋性手段與體驗性手段相結合,是因為展板可以在對展示內容進行事前設計的基礎上引導觀眾參觀過程的同時豐富參觀體驗。通過色彩、圖形吸引觀眾,利用圖文語言作為內容的解析和引導,同時借助模型、觸控版面、展板造型等體驗性手段,其次,可以讓觀眾在有一定科學認知的基礎上進行有目的的體驗活動,將兩種手段進行復合,有利于觀眾在潛移默化中用多維度感官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強化科學認知。

例如圖5廣東科學中心人體奧秘展板設計融合闡釋性手段和體驗性手段,同時操作簡單、內容直觀。該展板的展示內容是人體消化系統和其運作過程。在形式上以平面展板為基礎,通過抽象圖案表現成年人的輪廓,借助文字進行內容說明。該展板運用管道將口腔、食道、胃部和腸部造型的模塊連接并使用生活中常見的球體置于管道內部,留出開口,讓觀眾可以通過手指將球體“運輸”到展板中不同“消化器官”,模擬食物消化過程。在參觀過程中發現,因為操作方式熟悉、過程簡單,青少年觀眾在互動過程中無需講解就可以進行互動,而管道設計也在每個器官的部分進行了曲折,讓球體停留的同時觀眾的注意力會被旁邊的文字內容吸引,了解科學信息。同時在實際參觀過程中,青少年觀眾會不斷地與其他觀眾進行交流,運用語言的方式進行知識點的鞏固學習。整個展板通過“互動操作”、“文字輸入”、“語言輸出”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在多媒體技術手段被廣泛運用的當下,該展項的表現形態雖然非常簡單,但其基于常見的形態,讓觀眾通過簡單基礎的互動模式,結合文字這類闡釋性手段進行科學知識的學習,也能獲得良好的科普學習體驗。

(二)結合教育學習模式。

科技館科普教育展覽的本質,是在給觀眾傳播科學信息的基礎上讓觀眾在參觀過程之中增強自身的科學文化內涵。而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基礎的觀眾對科普教育信息有著不同程度的學習需求。理想狀態下的展板是在滿足不同觀眾的學習需求的基礎上,讓觀眾在參觀過程中提升文化素養??萍拣^的展示形態為教育模式的實踐提供了基礎,科技館作為非正式學習場所帶來的學習優勢,相比學校更容易進行強調自主性、體驗性、參與性的實踐學習活動。傳統展板的教育方式是跟學校教育類似的說教式教育,而現在的科技館科普教育活動越來越多地運用到體驗式學習模式。

體驗式學習的探究過程可以概括為設問質疑、實驗探究、思考答案、回應改正這四個步驟。在展板設計上融入探究四步驟,可以設定為:第一,提出與科學信息相關的問題,引導觀眾帶著問題進行參觀;第二,通過將多媒體互動裝置或互動性展示道具的結合,讓觀眾通過操作來得到認知過程;第三步,在操作結束后,觀眾通過操作體驗得出一定成果;第四步,最終展板將完整的知識結論通過文字、圖案、視頻、音頻等方式傳遞。

讓觀眾在這個流程中經歷“得到問題——實踐互動——自我解答完全理解”的思維過程,與傳統的說教式展板僅僅學習知識的“教育”相比,更進一步地獲得了學習方法。因此,在展板設計中運用體驗式學習理論,可以讓觀眾在觀察、觸摸、感受的過程中結合內容學習和互動方式強化體驗。其次,在展板設計上結合教育模式,不僅可以引導觀眾進行自主學習,還能讓觀眾知道如何進行“學習”,在科技館中通過這種方式“授人以漁”,是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的有效途徑。

(三)科普教育的多維表達。

在科技館受眾的年齡層、教育背景、社會文化程度、參觀目的各有不同的情況下,為不同的觀眾提供多維度的參觀體驗是提升科普效能的一種好的選擇。一方面,科技館科普教育是通過知識面廣,科學性強的展示內容體現,將復雜自然科學知識和人類對其進行探索的過程普及給公眾,這是科普教育的基本目標,也是科普教育科學性的體現。另一方面,在強調科普活動需要推進公民人格素養與社會進步的當下,科技館對觀眾情感需求的滿足上也需要緊跟時代,讓科學普及體現人文關懷,表達人文精神。

如何通過科普展板體現科學精神的人文底蘊?廣東科學中心在兩方面為此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第一,和傳統科普展示一樣,在展板內容上選擇與展示主題相關的人物進行介紹。如圖6通過圖文的方式介紹了面對COVID-19病毒時臨危不懼的一線工作者,同時用漫畫的形式描繪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爆發后涌現令人感動的平凡人物的事跡。第二,如圖7中,在參觀的最后設置了一面寄語墻。通過留言的形式作為在結尾升華情感的點睛之筆。這種形式讓單向傳播的科普形式增加了雙向交流可能的同時通過觀眾參與完善基于科普人文性的情感體驗,來滿足在教育內核中更高層次的情感訴求。通過對展板中主題性展示內容的脈絡梳理和環節設計,為觀眾參與過程中理性層面的學習需求和感性層面的精神需求服務,可以進一步對科普內容進行解析,升華主題內容,帶給觀眾更加多維度的學習體驗。

結語

科技館作為大眾科普教育活動的重要陣地,在深受觀眾喜愛的同時,也擔負著播科學文化、科學思想、研究方法、普及科學知識的重要使命。隨著博物館教育職能重要性的提升和國民精神需求的增強,科技館展板在滿足觀眾需求和科普教育功能上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在參展過程中,展板與觀眾的交流密切,觀眾通過展板了解展品信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進行博物館科普教育活動。文章以武漢科技館和廣東科學中心兩處科技館的不同主題下不同表現形式的展板為例,對以科普教育職能為主的科技館展板設計進行了分析??隙苏拱宓脑诳萍拣^教育活動中的優勢,提出在展板設計上,從闡釋性手段與體驗性手段結合,運用教育模式,通過科普教育的多維表達這三方面,進一步滿足不同觀眾的觀展需求,讓展板能更好地服務于博物館教育活動。

參考文獻

【1】劉鬻.論展示設計中的美學問題【J】.設計,2015(04):64-65.

【2】武楠.論多媒體展示設計在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應用【J】.設計,2017(19):117-118.

【3】黃晨.展品解說牌對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作用的解析【J】.科技資訊,2018,16(20):236-237.

【4】李博關于科技館展覽中展板功能與設計的思考【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8,3(03):54-62.

【5】陳玉海.論科普的科學性與人文性【D】.東北大學,2012.

【6】鄭奕.博物館教育活動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01.

【7】陸建松:博物館展覽策劃:理念與實務:【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5

【8】鄭奕著.博物館教育活動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01.

【9】朱麗蘭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釋義.【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2.

科普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資優教育

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資優教育的基本概念有相似性特征,但也有著細微的差別,本文在理清其本質內涵的基礎上,總結對教育發展的啟示。

1.基本概念辨析

1.1超常教育

我國超常教育的概念是1978年“少年班”這一事物發展而來的教育,超常教育對象是對某方面有超常能力學生的教育,超常教育為了適當教育對象的超常發展提出的教育。超常教育在本質上貫徹了差異化教學與分層教學的理念,強調在集體教育的理念下滿足學生的特殊發展需要。首先,超常教育有加速教育的特征,以個別錄取的方式進行某領域的快速教育,跳級學習、提前畢業是超常教育的重要表現形式。其次,超常教育有短期培訓的特征,有時超常教育不脫離正常的集體授課制,把超常生集中起來進行短期培訓。例如,我國風靡一時的奧林匹克數學班教學等。但是,超常兒童的鑒定仍然是制約超常教育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后天教育環境中有效的改變超常兒童的弱點是教育工作的難點。

1.2英才教育

英才教育由于地域不同,因此對英才的理解不同。一方面,英才教育是流于歐美的教育理念,英才教育主要指的是某方面獲得高度評價的群體。英才教育關注受教育者的社會價值,強調從受教育者的權力、財產和地位等構建教育類別,英國、美國、德國等國家是英才教育的主要倡導實施者。另一方面,英才教育的理念通??梢岳斫庥谐鯇こ5哪芰?,能夠完成高水平的任務,具有較好的創造性的教育對象。英才教育的概念是不斷拓展的,英才主要指的是在某一領域有特殊能力的專才。英才教育是與大眾教育相對應的理念,但其本意更多的指的是對有天賦才能的人的教育,現代英才教育理念更多的指向于對幼兒的某項專長進行培養,注重每個孩子都是專才,“天生我才必有用”成為新時代英才教育理念的最好注解,注重培養幼兒的使命感和做人做事性格魅力。例如,德國的職業教育發展較好,德國在倡導優化職業教育的過程中更注重運用英才教育的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性與專業性技能。

1.3天才教育

天才教育主要指的是針對高智商天才開展的教育,通常指的是對智商超過140的群體開展的教育。這些天才在某個特殊領域通常有獨特的本領,天才即是后天學習的結果,也有一個根據天才特點進行獨特培養發展的過程。歷史上英國的牛津、劍橋兩所大學在天才教育理念下培養了牛頓、達爾文、英王伊麗沙白一世等科學、政治等精英。美國與前蘇聯也開展過天才教育。天才教育的理念不應理局限在天才兒童教育的觀念里,天才教育本質上是特殊教育,是針對兒童的身心特點,優化資源配置而制定的獨特培養策略,天才教育不是通過遺傳因素來決定開展的教育。當前天才教育的范圍還小眾化,是對智力處于中上等且身心健康兒童開展的教育。天才教育主要培養兒童的特殊才能,注重發展幼兒的某些天賦,現代天才教育的理念逐步的轉變為全面發展的教育,天才教育的內涵也由單一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注重關注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價值,從而實現個體與社會價值的整合,達到從關注傳統的自然稟賦到關注后天學習環境的目標,注重以多種方式推動幼兒智能多元發展。如果說天才教育是注重發展幼兒的某些天賦,那么超常教育則賦予天才教育以具體的形式,基本質上都是對幼兒某些特征的培養。

1.4資優教育

資優教育屬于地域性的概念,資優教育主要指的是我國臺灣和香港地區開展的優質兒童的教育。泛指對有一定的思維力、能夠進行思考、判斷、推于是活動幼兒開展的教育。資優教育與天才教育從本質并沒有太大的區別,資優教育也不是針對特定集團兒童開展的教育活動。但是,資優教育不會使人們像天才教育一樣產生誤解,資優教育的概念更有科學性,資優教育強調做好教育準備工作,注重集中教育工作的注意力,強調構建符合幼兒發展需要的環境。資優教育更注重滿足幼兒的自主發展需要,強調培養幼兒的多種興趣,注重在提高幼兒思維清晰性的基礎上達到優質教育目標。資優教育的分類多樣,包括智能資優教育、藝術資優教育、創造力資優教育等。資優教育更關注幼兒的特殊才能。港臺地區的資優教育還是大眾化的教育,不設置教育門檻。

2.指導啟示價值

2.1尊重學生個性

無論是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還是資優教育,都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資源供給,從而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教育在信息化、創新化的時代已經發展到新階段,現代教育強調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注重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層次進行教育資源的供給。首先,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與資優教育都有階段性的特征,都注重個人潛能素質的開發。其次,四種教育方式教育注重對學生個體的鑒別,強調挖掘出學生身上最優勢的資源,針對性的開展教育活動。第三,多維評價與以用為本成為新時期教學的指導理念。因此,超常教育、天才教育更注重向資優教育與英才教育的方向轉換,我國更注重拓展英才教育的理念,強調在滿足大眾需要的基礎上,更好的挖掘學生的特長,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目標。

2.2優化教育模式

無論是天才教育、超常教育、英才教育或資優教育,其本質上都是圍繞著幼兒的性格特征和資源稟賦給開展才針對性教學活動。從本質上都強調在后天給優質幼兒以積極的影響。為了達到更好的培養幼兒的目標,首先,應當設置彈性的教育機制,注重合理的調整優質幼兒的教學進度,能夠以適當的方式,豐富的教學資源,高效的教學形式來壓縮減化教學內容,控制不利的教學因素,達到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的目標。其次,資優教育與英才教育更注重分組教學,強調構建有效的班內分組或者自組教育群體。超常教育與天才教育更注重某些特別課程的供給,強調強化提供超越一般的教學內容,教師更注重運用個別指導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并且根據學生的特征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學計劃。第三,現代教育更注重在微課、慕課機制下打造興趣培訓班,強調建立各種教學實驗班,豐富各種類型的活動,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體驗和學習相關知識的目標,引導學生全面提高個性化活動能力水平。

2.3強化資源配置

提高教育工作有效性,還要在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資優教育理念辨析的基礎上優化學制,科學的設制課程,在優化知識供給的深度與廣度方面下功夫,注重以必修課為主,開設豐富的選修課程活動內容。其次,實現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更好的發揮班級授課制與個體指導的具體價值,從而形成完善的指導體系,滿足學生不同發展需要。

結論: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資優教育概念在本質上有相近的特征,應當順應每個人的具體教育需求,注重將天才教育與專才教育結合,在挖掘學生潛質的基礎上,全面提高教育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曹原.美國英才教育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11.

[2]施建農,徐凡.超常兒童發展心理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5.

[3]蔣明珊.普通班里的資優教育之一:我的研究經驗與觀點[J].資優教育季刊,2010(115):1-7.

科普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信息傳播環境的變化,科普傳播工作也進入了新媒體傳播時代。與傳統科普傳播媒介相比,利用新媒體進行科普傳播具有獨特的優勢,也適應了時代發展和科普受眾的需要。對此,廣西科技情報研究所充分利用傳統媒體科普傳播的品牌優勢,打造科普微信公眾平臺,形成“以科普微信公眾號為核心,以期刊媒體與線下科普活動為兩翼的全方位互動輻射”模式,為新媒體環境下科普傳播新模式的探索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科普傳播;模式

1 新媒體時代科普傳播方式的轉變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發展的概念,是相對于過去的傳統媒體而言,而現在所說的新媒體是指在數字化信息時代,利用計算機處理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無線技術等手段,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工具,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模式和媒體形式。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3.2%,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6.95億人,增長率連續3年超過10%。以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為代表的新媒體正以驚人的發展速度改變人們的生活,因此借助新媒體技術手段開展科普工作是當前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

在圍繞新媒體開展科普傳播的方法上,江蘇、上海等地推出了集門戶網站、手機APP、信息科普大屏、微博、微信于一體的“科普云”的信息服務系統,為民眾學習科普知識開辟新渠道;北京則開拓了科學傳播新做法,聯合各大新媒體傳播平臺發起了“科學家直播”,將大眾視野拉回科學本身。但相對于發達地區,國內一些相對落后地區的科普工作仍面臨著形式單一、缺乏針對性和時代性、科普傳播內容陳舊、傳播方式缺乏創新等局面。鑒于以上的因素,如何利用新媒體的有利條件,轉變科普傳播方式,拓展科普渠道和路徑,增強科普傳播效率,已成為當前科普工作的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2 廣西科技情報研究所科普傳播概況

廣西科技情報研究所是廣西科學技術廳直屬事業單位,設有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知識產權服務中心、戰略發展研究中心、科技普及中心、信息資源服務中心、單位管理與服務中心六大中心,是目前廣西規模較大、服務功能較強的綜合性科技服務機構。其中,科技普及中心期刊社主辦的《農村新技術》雜志是以宣傳農業科普知識和技術為主要任務的全國優秀農業科普期刊,曾獲得“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中國百強報刊”“中國出版政府獎”等榮譽稱號。多年來,廣西科技情報研究所作為科技服務機構每年堅持履行科普宣傳的社會責任,依托《農村新技術》雜志開展針對不同科普受眾的科普活動,例如在科技活動周期間開展清潔生產、重金屬污染防范等不同主題的科普宣傳活動,以及每年針對農村貧困地區開展科技下鄉活動。進入新媒體時代,廣西科技情報研究所致力于創新科普傳播模式,通過課題實施,開展針對科普傳播內容、媒介、受眾、效果等多方面的研究,力求借助新媒體、新技術提高科普傳播的效率。

3 新媒體時代廣西科技情報研究所科普傳播模式探索

2016年10月,廣西科技情報研究所整合期刊社、聲像室、網絡部3個部門資源,開展《新媒體視野下科普傳播模式研究》課題研究。課題實施借助期刊社科普內容創作和編輯加工優勢及《農村新技術》科普雜志多媒體平臺,結合聲像室的專業影視制作技術,利用網絡部微信制作和傳播技術,打造和建設科普微信公眾平臺,面向全區群眾進行農業生產和生活的科普傳播。

3.1 打造科普微信公眾平臺

課題組利用期刊社和聲像室多年科普作品創作經驗,廣西科技情報研究所豐富的科技文獻資源,以及期刊社主辦的《農村新技術》雜志品牌影響力,在此基礎上打造面向全區農民、青少年、城鎮勞動者、社區居民等群體進行科普傳播的科普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公眾平臺報道的內容涉及生活科普、政策指導、農業生產等各個方面,報道形式以圖文消息為主,個別文章還結合視頻進行講解。

3.2 科普微信公眾平臺內容建設

為更好地為科普受眾提供權威、可靠、實用的內容信息,課題組根據新媒體傳播特點及受眾需求,設計具有針對性的科普傳播欄目和內容,并突出科普的互動性,使原本枯燥的科普內容活起來、動起來,變得有思想、有溫度。

(1)微信內容的制作。不同于一般文章內容和科普音像片,在微信平臺上上傳的文章和視頻內容不是大而全,而是要求短而精,同時又要具有一定的互動性,因此課題組需根據其特點制作適合的微信內容。課題組除針對特定人群編輯和推送相關的科普知識、科學生產等科普電子微刊外,其下還設置一些受眾喜聞樂見的欄目。例如,針對家庭日常生活科普開設《科普大眾》欄目,報道內容涉及生活中常見現象的科普解讀;同時,針對目前我國科普傳播的表現形式單一的情況,微信公眾平臺還開設《鄉村音畫》欄目,將傳統媒體的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影像等多種符號合為一體,使科普受眾更易接受傳播的科普知識內容。

(2)微信專題片制作。課題組在實施課題的過程中,圍繞相關科普主題,制作適合在微信平臺上播放的專題片。據統計,課題組在實施期間共制作微信專題片36個,內容涉及農業生產、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

3.3 科普微信平臺的推廣宣傳

為宣傳推廣科普微信平臺,課題組豐富推廣手段,采用立體式的推廣手法,線上和線下同步進行推廣,線上采取微信群推廣、精心設計發放宣傳單頁等方式,線下采取策劃有獎互動的推廣活動、到農村社區宣傳等方式,吸引廣大科普受眾關注。同時,課題組還充分利用期刊社主辦的《農村新技術》雜志平臺,針對全區讀者進行農業生產生活科普微信平臺的宣傳推廣,在每期雜志上刊登微信平臺二維碼等相關信息,同時還將微信平臺推廣互動活動刊登在期刊上,提高活動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期間主要開展有以下活動。

(1)舉辦“關注平臺贈科普期刊”活動。為增加科普微信公眾平臺的關注人數,課題組在課題實施期間開展“關注平臺贈科普期刊”活動,活動受到廣大科普受眾的強烈反響,紛紛發送朋友圈集“贊”領取科普期刊。據統計,活動期間,科普微信平臺關注人數上漲了將近800人次。

(2)舉辦主題為“新媒體、新科普”的科技下鄉活動。課題實施期間,課題組成員深入廣西南寧市隆安縣南圩鎮古信村開展主題為“新媒體、新科普”的科技下鄉活動?;顒又饕嫦蜣r民宣傳科普知識獲取的新途徑、新方法,指導農民利用手機獲取最新農業資訊和科普知識。

3.4 開展新媒體時代科普可持續發展研究

項目實施過程中,課題組通過整合科普資源,延伸科普服務,培養科普內容創作隊伍,為新媒體時代科普傳播的可持續發展探尋新模式。

(1)延伸科普服務內容。課題組依托新媒體平臺為受眾提供以下服務:①開展科普內容的用戶定制服務??破諆热莸挠脩舳ㄖ剖侵赣脩舾鶕陨硇枨笾鲃酉蚩破罩黧w訂購特定內容的定向服務。用戶通過個人移動智能終端可隨時隨地有選擇地對所需服務內容進行定制,甚至可以便捷地“訂購”某一項只針對某用戶個體需求的特定服務。②開設科學技術咨詢服務。例如,課題組利用期刊社《農村新技術》雜志多年來收集積累農業種植、養殖、加工等方面的專業技術數據資源,主辦單位廣西科技情報研究所眾多的文獻資源,以及區內一些農業企業、科研機構、農業技術推廣單位的專家資源,針對農民開設農業技術查詢服務,為其提供相關咨詢指導。

(2)培養科普內容創作隊伍。為適應新媒體時代科普需求,培養課題實施人員科普創作創新能力,課題組先后派遣課題組相關人員到區外參加業務學習,同時還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內部交流學習。通過業務培訓,課題實施成員正逐步成為新媒體時代科普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

4 新媒體時代科普傳播的對策建議

從傳統的科普到現今新媒體時代下的科普,不但進一步深化科普傳播的理念,也很好地滿足了民眾日益增長的科學文化需求。我們通過研究“以科普微信公眾號為核心,以期刊媒體與線下科普活動為兩翼的全方位互動輻射”的科普傳播模式,總結出新媒體時代科普傳播的一些對策建議。

4.1 科普內容要靈活表達受眾需求

在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科普傳播中發現,無論采取何種方式進行科普傳播,其目的都是為了吸引科普受眾關注科普傳播平臺。對此,應加強對科普受眾需求的調研,更加關注民生,在社會熱點中尋求科普落點,將其深化為科普熱點。同時,針對新媒體平臺的傳播特點,借助多種媒介的有序協作,整合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符號形式,制作多感官、立體化、差異化的科普內容。在強調科普傳播信息的真實性、豐富性、權威性和時效性的基礎上,滿足不同科普受眾的需求。

4.2 促進與科普受眾間的良性互動

科普傳播是具有一定規律性的信息流動,也是沒有盡頭的傳播過程,因此要想實現預定的科普傳播效果,需要傳播者和科普受眾間的良性互動。而與傳統的期刊、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相比,較強的互動性是新媒體特有的功能,它滿足了現今科普受眾相互交流的需求??破帐鼙娍梢酝ㄟ^新媒體與他人進行交流、互動,及時發布自己對某一科學現象、事件、知識的不同看法,科普傳播者也可以從中挖掘出受眾對于科普的需求或意見,并把需求作為下一步科普創作、傳播的指導方向。

4.3 加強不同媒體間的融合

期刊、報紙、圖書、電視等傳統媒體曾經是科普傳播重要的工具和手段,隨著新媒體的出現,雖然這些傳統媒體的科普傳播處于邊緣化狀態,但是傳統媒體也并非是可以立即淘汰的事物,一是傳統媒體尚有它忠實的科普受眾,二是新媒體完全替代傳統媒體尚需一定的過程。因此,現階段利用新媒體進行科普傳播,還要加強與不同媒體之間進行融合,整合傳統媒體強大的科普資源與新媒體的社交功能,方便潛在科普受眾及時、準確地找到所需的科普信息,進一步擴大科普傳播的范圍,提高傳播效果。

4.4 培養和壯大科普人才隊伍

在科普傳播的新媒體時代,科普人才的缺乏已經成為制約科普事業發展的瓶頸,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缺乏與新媒體發展相適應的科普內容創作隊伍,二是缺乏新媒體科普服務項目開發、科普活動策劃等維護新媒體科普平臺正常運營的人才。因此,科普傳播部門在當務之急需加強新媒體科普傳播人才隊伍的培訓工作,培養一支適應新媒體科普內容創作的隊伍,同時還要適當引進新媒體技術開發人才,壯大適應新媒體發展的科普人才隊伍,為新媒體時代科普的有效傳播提供技術支持。

參 考 文 獻

[1]秦楓.新媒體環境下科學傳播分析[J].科普研究,2014,

9(1):20-25.

[2]羅子欣.新媒體時代對科普傳播的新思考[J].傳媒,2012

(10).

[3]孫靜,湯書昆.新媒體環境下“微信”科學傳播模式探析[J].科普研究,2016,5(64):10-16.

[責任編輯:鐘聲賢]

科普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當代社會環境諸如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以及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推動,國際國內社會環境的影響促使國內外創新現有突發性公眾事件應急科普模式,而應急科普模式綜述研究成為應對突發性事件和建設中國特色應急科普模式的首要理論因素,在具體研究目的、理論實踐價值探討基礎上,有必要對國內外研究狀況、發展趨勢作出合理性評價。

關鍵詞:突發性;公眾事件;科普模式

Summary of public events at home and abroad sudden emergency mode science research

Yuan Gui Juan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Key words: Unexpected; public events; science mode

一 研究目的

如今,科學技術已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驅動力,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推動對國家公民的科學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利益沖突和社會矛盾不斷凸顯,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實踐、社會安全事件等不同形式的突發性公眾事件。近年來,國際、國內社會已經進入突發性公眾事件高發期,諸如雪災、地震、禽流感、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突發性公眾事件,究其原因,除了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外,在很大程度源于突發性公眾事件的傳播模式對公眾認知的影響以及公眾本身缺乏科普知識和技能,沒有做到防微杜漸。國外諸如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在科普事業方面已取得較好成就,因此,總結和借鑒國外應對突發性公眾事件科普模式的研究,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科普模式,完善突發性公眾事件的傳播模式,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以促進公民適應社會的現代化,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和發展能力,提高公民對個人和社會事物的決策能力,成為當前科普問題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 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科學的先進性和時代性、科學精神的理性光芒、科學家的探索創新和奉獻精神具有的震撼力和感召力,是引領社會思潮的優質文化??破兆鳛榭茖W共同體與公眾展開的對話,也是公眾對科學技術的理解和參與科學技術的社會實踐活動。特別是在突發性公眾事件的高發期,科普理論體系的建立和應對突發性科普模式的形成,成為當前科普事業發展的方向。因此,對國內外突發性公眾事業科普模式的研究,掌握其內在統一性,完善中國特色科普模式,實現科學惠及全體公民,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時也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

首先,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科普理論研究層出不窮,但基本著眼點比較碎片化,主要是\"科普\"內涵爭辯、中國科普歷史回顧、發達國家科普體制等,其呈現形式也趨于零碎化和段落化。而本研究主要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在界定科普內涵的基礎上,系統闡述國際國內科普發展現狀,進而在總結國內外科普發展模式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實現了科普理論體系的完善。其次,從目前科普工作研究方向看,大部分是從理論層面探討科普含義和內容,缺乏其解決具體問題體制和運行機制的研究,本課題在總結科普模式的前提下,在結合具體突發性事件案例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啟示性的借鑒,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科普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缺失。

總之,對國內外突發性公眾事件應急科普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價值,是科普事業發展的理論訴求。

三 國內外研究狀況、發展趨勢與評價

(一)國外應急科普模式研究狀況、發展趨勢

1.研究現狀

理論層面,國外對于科普工作的相關理論的研究起步較早,研究范圍比較寬泛。美國學者埃弗雷特·羅杰斯從傳播學的角度將科普工作的開展視為\"創新擴散\",必須經歷認知、說服、決策、實施、確認五個步驟。而國外很多學者關于科學普及的研究大致經歷了\"公眾接受科學\"(Public Acceptance of Science)--\"公眾理解科學\"(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公眾參與科學\"(Public Participation of Science)。公眾接受科學強調科普的重點是普及和傳授科技知識,實現公眾對科學的接受為主要目標以及尋求公眾支持和參與科學教育;公眾理解科學從美國米勒教授提出的科學素質的三個\"理解\"到杜蘭特批評\"缺失模型\",國際科學協會理事會(ICSU)支持并實踐\"民主模型\"無論是學者還是科普工作者都逐漸傾向于促進公眾理性地看待科學研究和科學技術的外溢性作用,實現雙向傳播;公眾參與科學以公眾參與科學為主要目標,強調公眾對科技的體驗,強調科學與人文的融合性,強調公眾對科技決策的參與性。

政府實踐層面,政府部門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將應急科普工作合法化,美國安全部2005年制定了《國家應急反應計劃》,這項計劃為美國處理天災人禍、恐怖威脅及襲擊等國土安全事件確立了統一標準,重視公民組織和團體在危機預防、應對、善后中的作用。德國聯邦民眾保護與災害救助局組建的\"共同報告和形勢中心\"和開發的\"德國緊急預防信息系統\",方便找到有關民眾保護和災難救助的背景信息,也可以了解危險情況下如何采取預防措施等信息。此外加大對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60年代以來,日本每年都有大約3座科技館投入建設,而同期美國每年的建設數量達到5座。

2.發展趨勢

如今,西方發達國家的應急科普已成為全社會的行為,其發展趨勢表現在如下領域:一是內容方面的創新,強調現代科學技術與本土知識結合,如90年代成立的國際研究組織\"國際公眾科學技術傳播網\",泰國國家科技局2002年實施的研究如何運用現代技術解釋本土食品和手工藝;二是方式方法上的創新,以學習為中心,注重參與互動,如美國70年代建立的舊金山探索館,通過親歷科學的方式,在互動基礎上實現科學與人類的觸碰,美國學者勒德曼提出\"動手做探究式學習\"的科教模式,提高了科學知識和社會活動能力;三是對象方面的擴大化,除了青少年、學者專家外,應該重視女性的應急科普建設,美國在這方面發展迅速,在2005年有近乎占勞動力總數一半的女性的科學教育;四是主體領域的轉化,實現由小科普到大科普的轉變,加入網絡科技普及主體,實現傳播手段的多樣化,逐漸走向職業化、專業化發展道路。

(二)國內應急科普模式研究現狀、發展趨勢

1.研究現狀

理論層面,掌握中國科普研究的發展史對科普模式建設具有重要意義,1950年成立了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成立,中國文化部成立科學普及局;1958 年中國科協的成立;1978年\"科普學\"概念誕生,為此高士其、章道義、周孟璞、曾啟治、葉永烈、鄭文光等人在1981年就\" 科普學\"的概念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1980年科普創作研究所成立并設立了《科普創作》雜志編輯室;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公眾理解科學\"的概念進入中國,吳國盛、張開遜、劉華杰等學者關于公眾理解科學的觀點進行了大討論,得出讓公眾理解科學的合理性和普適性;1990年科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始關注國外著名學者關于科學素養的概念、理論和研究方法,使得中國學者對西方科學傳播的新理念和研究方法有了了解,在學者們爭論博弈聲中,全面科學素質建設悄悄登上中國舞臺;2007年以來,針對一些與科學普及相關的突發性公眾事件來開展應急科普工作已經成為國內學界的共識,朱登科將應急科普定義為針對突發事件,根據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所展開的科普,此外學者們還結合禽流感、\"蘇丹紅\"、生態環境、地震等公眾事件的研究,提出科普轉型的重要意義,如高峽認為轉型科普研究使科普工作由自在轉向自覺,從社會邊緣轉向社會基礎性工作,黃永明認為公眾事件是雙刃劍,突發性公眾事件給公眾帶來傷害,但在一定程度上卻為科普宣傳帶來機遇的同時能吸納公眾參與進來。

實踐層面,政府依舊是處理突發性公眾事件的主體,其主體性地位決定了當前存在著政府指令型、政府主導型、社會調節型以及政府社會互動型的四種科普模式。為此學者林兆彬提出在具體實際活動中要建立政府為主體、以黨政部門和社會力量為連接線、以事業發生地區為底面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科普體系,堅持全面性和針對性、應急性和日常性、傳統型和時代性、預防性和救援性相結合的原則。

2.發展趨勢

按照社會發展趨勢看,最適應應急科普事業的發展模式是擺脫傳統\"填鴨式\"的科普模式轉向政府與社會互動型的\"情景式\"科普模式,在此狀態下,中國應急科普模式的發展趨勢是:資金投入主體有單一向多元化轉變,包括政府、非政府組織、民間社會以及企業等;運行機制和管理機制的創新;公眾的參與意識增強,增加企業商業科普模式,大力發展經營性科普事業;走品牌化、職業化和專業化發展道路,增強科普知識的趣味性;從事科普事業者的科普素養越來越高。

(三)對國內外研究的綜合評價

西方發達國家對科普工作研究較早,因此相關理論的發展趨于成熟,關于\"科學人\"培養計劃、政府當局和企事業的共同參與以及公益性和盈利性等相結合的科普發展模式,對發展中國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總體框架下的應急科普模式發展相對滯后和缺乏系統性的應急科普模式,比如美國的9.11事件以及日本的核輻射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當前科普模式完善的必要性。研究國外應急科普模式的最終目的是應用于中國實際,借鑒西方的\"公眾理解科學\"的先進理念發揮了很好的典范,讓我國開始反思單向\"填鴨式\"科普模式的不足之處,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理念對于我們解決當前存在的科普資金、科普人員素質、科普運營機制和管理機制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 周孟璞,曾啟治:《科普學初探》.中國科普著作程度研究小組,《科普學文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2] 章道義:《傳播科學技術的學問--試論科普及其研究方向》.《科普學文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67.

[3] 吳國盛:《從科學普及到科學傳播》.《2000年中國國際科普論壇論文集》.北京:中國科普出版社,2001:30.

[4] 高峽:《以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統領科學素質建設》.《科普研究》,2007(3):11-16.

[5] 朱登科:《突發公共事件中網絡媒體應急科普的作用和分析--以人民網、新浪對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相關報道為例》.《科技傳播》,2010(2):226-229.

[6] 李大光:《外國\"公眾理解科學技術\"理論及實踐發展趨勢》.《科普研究》,1996年第3期.

[7] 林兆彬:《建立突發事件中應急科普體系的思考》.《科普基礎理論和政策》, 第70頁至75頁.

[8] 李健民,劉小玲:《科普能力建設理論思考與上海實踐》.《科普研究》,2009年12月第6期.

[9]瞿咬根:《化工園區突發事件全流程應急管理研究--以上?;瘜W工業區為例》,2009年,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作者簡介:袁桂娟(1988-),女,江蘇南通人,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上一篇:歐債危機論文范文下一篇:質量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