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態文明對中國的啟示范文

2023-10-10

生態文明對中國的啟示范文第1篇

黨的十八大報告第一次用單獨篇章闡述了生態文明建設: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形成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布局,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為了更好地鞏固“五位一體”的總布局,我國提出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1. 對待自然的首要態度:尊重自然

尊重是一切良好關系的前提與基礎。生態文明理念中把尊重自然放在第一位,強調了尊重自然的基礎性地位。尊重自然是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的前提,是對人們思想上的要求,只有樹立尊重自然的觀念,才能對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進行思想上的指導,指導人們更好地進行實踐。尊重自然就是要改變人們作為大自然的索取者這種觀點,把人類和自然中的各種生物放在平等的地位,樹立起生態保護的觀念。

2. 生產活動的基本原則:順應自然

自然作為客觀存在,有其固有的客觀規律。面對人與自然矛盾的激化,我們應該警醒,要協調好人、自然與社會關系的發展。人類不希望成為自然的奴隸,自然也不希望成為人類的奴隸?,F實中人們不斷向自然索取,便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違背了自然規律。為此,我們在開發自然資源的同時,要堅持適度的原則,把是否對自然進行了過度的開發作為一切生產活動的準則,順應自然的規律,同時必須遵循自然的規律進行活動。

3. 生態文明的責任要求:保護自然

與人類一樣,自然也需要“休養生息”,而且工業化的發展已經對自然造成了難以恢復的傷害。這就迫使我們在今后的發展中必須采取措施對自然進行補償和保護。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對個人而言,都要樹立良好的生態意識,在生活中處處踐行生態文明的理念要求。

二、道家思想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1.“道生萬物”倡導尊重自然的理念

《道德經》中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在老子看來,“道”是凌駕于萬物之上的普遍的規律,是產生萬物的根源。道家崇尚自然,要求人們“觀天之道,行天之行”,就是指人們在向大自然進行索取的同時,不能違背自然規律?!按蟮婪嘿?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其意思是:“道”可以左右萬物,萬物都靠著它出生,但它卻不對它們加以限制;它在治理萬物的同時,卻不居功;它養育萬物,卻不主動干預他們?!吧搅峙c、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這里顯露出一種親近自然的情懷,實現人與大自然之間心靈的神會和情感的溝通,能融放生命情趣的是自然?!暗馈笔浅晃锿獾?但“道”并非是不作為,而是不主動作為,如果人們違背了天地之道,“道”必然會對人們加以懲罰?!暗馈钡臋嗤詻Q定了我們應對自然保持敬仰之心,對于解決生態問題、樹立尊重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方面我們應尊重自然。尊重自然是為了打破“規矩”的蔽障,這是老子思想中最有原創價值、對后來人最有啟示的一點。人雖然是萬千物種之中的佼佼者,但也只是自然之中的一部分,永遠不可能脫離自然而存在,這是對自然的一種深刻理解。所以,人類應禮待自然,尊重自然。另一方面我們應敬畏自然。敬畏自然是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老子認為人是自然界中最具有靈性的生物,應該擔當起偉大的使命。在中國文化里,認為人與自然是親密的關系,我們在“道”的包容之下生活,就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這樣才能保證人與自然的和諧。

2.“道法自然”強調順應自然的觀點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边@里這個“法”字是動詞,是效法、學習的意思。人要效法大地,大地則依法于天,這里的“天”,是指有形的太陽系統的自然物理的天。地依法于天,天則要效法道,那么道又以什么為效法的對象呢?“道法自然”,這里的“自然”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老子的自然之道,意在把自然當作一種信仰,當作一種社會規范來約束人類的行為。人類社會以外的那個環境,是深不可測、充滿活力的,自然的活力遠遠超過人的智力和理解力。這就引出了道家思想家一個重要的信念,就是人要信任自然的指引,人類在自然面前要時刻保持謙卑,這是道家最重要的一個原則。老子提出自然之道,主要的目的是想以這樣一個偉大的示范來糾正人類的錯誤,啟發人們該如何做。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順應自然之道,在經濟活動中要保持適度的原則,真正地從人類生存的觀點出發。

3.“無為而治”提出保護自然的措施

英國著名的科學史家李約瑟認為:“就早期原始科學的道家哲學而言,‘無為’的意思就是‘不做違反自然的活動’,即不固執地違反事物的本性?!币虼?“無為”我們可以理解為不違反自然的生長法則,順應自然而行動?!蛾幏洝吩陂_篇就對遵循“道”的思想做出了要求:“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边@也是我們現如今保護自然須堅守的原則?!坝^天之道”就是要認識自然,探索自然規律,“執天之行”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并利用自然規律。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為我們保護環境提供了借鑒,結合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新形勢,對國家、社會、個人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國家層面,除了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制定相關法規政策來約束人們行為以外,更要做好國家生態文明規劃,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一些,積極尋求高科技水平的工業化途徑。從社會層面上來講,要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的宣傳,讓每個人都樹立生態保護的觀念,要把生態保護意識上升到道德規范的層次,讓人們以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為恥。還要對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企業單位進行整治,關停浪費嚴重的企業,加大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新能源企業的發展。對個人而言,在觀念上,我們要樹立“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把自己當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來看待。在實踐中,把生態環保理念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自己的行動來影響他人的行動,共同努力。

當代生態倫理的建構要依據一定的科學和人文基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道家思想作為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蘊含了豐富的生態保護思想,對今天的生態文明理念的發展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老子.道德經[M].合肥:黃山書社,2012.

[2]劉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11.

生態文明對中國的啟示范文第2篇

人類正在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邁進??疾烊祟愇拿靼l展演進的歷史,交織著人與人、人與自然兩種關系的辯證發展,而人與自然的關系始終是推動人類文明演變至今最重要的動力。從最初的人與自然的未完全分化,到依附、到發展對立,再進化到和諧發展,原始文明的人類害怕自然、敬重自然從而導致對自然的盲目崇拜;農業文明的人類依賴自然、順應自然而消極地對自然加以利用;到了工業文明時期,人類對自然的了解逐漸加深,開始征服自然、駕馭自然,這一人類與自然的互動過程構成了人與自然關系史的主線。但是自從進入工業文明以后,隨著大規模的工業生產、科技進步的到來,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強,人類為了追求巨大財富,無節制地對大自然進行干預改造、掠奪榨取、征服統治。但是,在全球經濟規??涨皵U大、人們更多地享受物質文明成果的同時,由于人們在利用自然過程中的無序和短視行為導致大自然的報復接踵而至,出現了全球性的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人類的生存環境受到自然的挑戰,人類健康也受到了嚴重的危害,對人類未來的生存與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威脅[1]。因此,著力協調與平衡人與自然的辯證發展關系,建設人類與自然協同進化的生態文明,成為形勢所趨、現實所迫。

我們必須在深刻反思工業化沉痛教訓的基礎上,努力探索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路徑。為此,恰當的科學方法是這一探索成敗與否的關鍵。在認真聆聽了王志康教授關于“復雜性科學及其方法論意義”的專題報告后,又根據王志康教授的推薦學習了相關經典著作,深感:生態系統是典型的復雜系統,系統層次繁多,內部機制相互纏繞,各個子系統、組分之間關系錯綜復雜,各種反饋交互影響,我們要解決當前面臨的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全球氣候變暖、外來物種入侵等生態環境問題,必須面對生態系統的復雜性,把它作為復雜系統對待、管理。生態文明作為人類文明的新形式,以生態系統復雜性這一內在的特征和規律為依據,以復雜適應系統理論為指導,使經濟社會的發展并行于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這樣才能有效地協調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長期需求與生態環境系統供給,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延續人與自然的協同進化[2]。

2 生態系統是典型的復雜系統

復雜性科學研究開始的標志是1973年莫蘭《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一書的出版,而有組織地推進和大量成果的取得則是1984年美國圣塔菲研究所成立以來的近三十年。由于研究者關注的領域不同,關于什么是復雜性科學依然沒有統一的說法,但大家幾乎一致認為它不再是一門具體的科學,而是具有統一方法論的科學群。復雜性科學是研究“復雜性涌現機制”的科學,包括了一般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耗散結構理論、突變論、協同論、混沌機制、分形理論以及動力系統論等的科學群[3]。

復雜適應系統理論的提出,基于的是對系統演化規律的思考。美國圣塔菲研究所的科學家認為“復雜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s,CAS)是復雜問題和復雜現象的行為的自組織、自適應、聚現過程,存在于經濟、生物、物理、化學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科學領域和社會科學領域。復雜系統具有以下特征:(1)開放性,即該系統與周圍的環境有物質、能量、信息的相互交換;(2)個體自主識別性,即該系統的演化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本質性的規律能夠被自身自主、自動地識別;(3)信息適應性,即該系統能夠采用隨機信息的處理方法來對待無規律信息;(4)能動性,即系統在發展過程中具有記憶功能、學習功能和自主產生對策的能力。系統產生自組織行為的根本原因是復雜適應系統具有異質性、非線性、等級結構和流。通常情況下,系統中個體在自適應過程中形成分化,個體之間具有顯著的異質性,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不是簡單的、線性的、直線式的因果鏈,而是各種反饋交互疊加、相互影響的復雜關系。系統通過異質個體的非線性交互,自發組織而生成支配各個體之間進行能量、物質和信息流傳輸的等級結構,這一結構又同時受各組成部分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自組織性是復雜適應系統最本質的特性,由自組織帶來的局部成分之間通過非線性相互作用、正負反饋作用,演變出系統的支配參量,役使系統動態運行,是系統發展的基本機制[5]。

Brown認為生態系統具有組成成分多樣性,進行能量、物質和信息交換的開放性,對環境變化做出行為或遺傳上響應的適應性,系統發展的歷史不可逆轉性和交互作用的非線性,符合復雜性特征,是復雜系統。Brown指出復雜適應系統的中心思想是適應造就復雜,復雜適應系統的一個共性就是“革新”違背守恒定律的必然結果,從而沖破系統的束縛,導致系統復雜性逐漸加深。即是說,進化革新打破了原先的有序狀態的制約,使有機體獲取到更多的能量,從而使系統更加遠離熱力學平衡態,進入更高形式的有序狀態,與外界的信息、物質、能量的交流越發頻繁,系統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更高。Levin進一步指出,在生態系統和生物圈這樣的復雜巨系統中,高層次的子系統是由低層次的子系統或者個體相互作用、相互選擇、相互適應過程中所產生的。Levin認為,并非所有的生態子系統都是復雜適應系統,農田和林地等這樣的人類經營的系統就不是完全的復雜適應系統,因為這些生態系統的結構是人為設計的,不是通過系統自組織自發生成的,更多的是人類介入的他組織,因此,這類系統明顯缺乏自調節能力和自適應性,當有外界干擾和侵入時,應對能力和抵抗力很弱,諸如病蟲害的爆發就很容易地破壞系統的功能和結構[6]。

傳統理論在進行生態系統分析時,多數基于還原論的觀點,忽略了生物的多樣化和空間的異質性,難以描述系統中各組份自主的應變性和自適應性對系統宏觀行為特征的影響,從而無法從根本上解釋生態系統的涌現行為[7]。與此不同,強調多樣性、異質性及適應性對系統宏觀行為特征的影響是復雜適應系統理論主體內容,這一理論觀點為研究非線性動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動態演變提供了一個新途徑。Bonabeau討論了社會性昆蟲群體自組織格局的形成及其維持機理,認為螞蟻通過個體間的交流和自組織產生社群行為,體現了CAS 的一個重要特征,即聚現特征。Jansen討論了如何用CAS 去管理相互作用和協同進化的社會與生態系統,并用遺傳算法模擬了兩種管理情況下系統的適應行為。顯然,生態系統與復雜適應系統在概念上吻合。

國內學者成思危認為地球系統和生物圈行為模式都是開放的復雜系統,系統具有聯系廣泛而緊密的異質單元,各個單元的變化都會受到其他單元的影響,并引起其他單元的變化;系統的結構具有多層次、多功能的性質,每一個層次都整體地表現為上一個層次的單元,并實現系統的某一功能;系統在演變過程中能夠不斷地通過記憶和學習來完成層次結構與功能的重構和完善;系統是開放和動態的,通過與內外環境的相互作用,不斷向更適應環境的方向發展演化。

綜合以上論述,生態復雜性是指生態系統內不同層次上的結構和功能的多樣性、自組織性、適應性和有序性。具體來說,復雜性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生態系統中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因素、非線性因素,宏觀上表現出復雜的演化特征,相干效應、臨界效應并存,涌現、多重均衡、彈性、突變、不可逆性等復雜性突出。第二,生態系統的高度非線性、非結構化導致系統演化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如何在不確定性條件下確保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核心問題,這就需要破除傳統的確定性理論模式和線性思維慣性,用復雜性理論對待生態系統出現的問題。第三,生態系統的演化是時變的、動態的,存有顯著時滯作用的,不同時空截面的系統的運行方式和運行機制都千差萬別,因此,與時俱進的、辯證的、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生態系統并應對生態環境問題是非常必要的[3]。生態復雜性已經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最大挑戰。目前,我國不僅在生物復雜性和生態系統功能方面研究極為缺乏,而且我國管理工作者還沒有意識到生態方面的復雜程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當前對生態系統的認識,對于生態退化的根源所在、生態系統的功能與結構的關系及其和自然界的關系、和人類活動的關系,等等,都缺乏了解,因此在實施管理時,手段未免過于簡單和武斷,意識不到生物系統的復雜性,沒有充分尊重生態系統的生存發展原則,忽視生物鏈群的交互影響,從而致使管理出現真空狀態甚至陷入誤區[7],例如,在退耕還林過程中推行極為簡單的單一物種(或簡單幾種)種植方式,并不利于生態的恢復。同時沒有意識到結合生物復雜性的管理手段可能給經濟發展帶來的收益,例如運用符合生物復雜性的生態農業技術手段,擯棄過去簡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有蟲就用殺蟲劑、缺肥就施用化肥等方法),將有效提高生產水平并減少污染。因此我國急需要積極從多個學科入手,聯手開展生態復雜性方面的研究,并將這些概念引入到國家相關部門的管理之中。

3 生態復雜性研究思維的創新

生態系統是典型的復雜系統,復雜多樣是自然生態穩定發展的基本模式。與此相適應,生態學的科學研究思維必須從簡單性范式向復雜性范式轉變。美國是最早有組織推進生態復雜性研究并付諸實踐的國家。美國國家科學基金于2000年啟動了環境生物復雜性研究計劃,啟用各個學科的最新科技和成果,重點研究以生態、環境為核心的生物學、地理學、社會學等學科,包含涉及生物系統內部、生物系統與其他外部環境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各種復雜現象[6]。環境生物復雜性計劃的研究對象包括微生物、人體、極地、火山口、森林、耕地以及城市中心的社區和工業區的環境類型。這個計劃使人類獲得了對包括全球氣候變化和新技術開發等不同領域的新認識,這些知識將有助于人類更好地理解全球碳、氮和水循環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以及人類行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影響。這一計劃在遺傳學、納米和分子水平等方面也將有助于人類來探索環境演變中的復雜過程,并加快對遺傳信息和生態系統功能相關性的研究步伐,有助于建立復雜系統模型所需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計算策略的研究與開發。

在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生產力得以空前解放和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同時也導致嚴重的環境危機。此時此刻,恩格斯二百多年前對人類無限制利用自然界的行為的警示再次大聲呼吁:“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自然辯證法》)[7]可以作為佐證的是,我國1998年突發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天災其實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于長江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壞,洪水之后,政府才又不得不投入巨資,退耕還林、退地還草,可謂得不償失。2003年的非典事件,給全世界都帶來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對于SARS病毒,依舊讓許多人談虎色變。盡管自然宿主是否是野生果子貍迄今還在探究過程中,但學術界公認的是SARS病毒確實由市場或餐館的果子貍傳給人類[8]。因此,在黨的“十七大”上,我國遵循人類文明發展的規律,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正確目標。

建設生態文明要求我國生態學家進一步認清生態系統是典型的復雜性系統,相應地以復雜性科學范式創新思維和研究:一是要把生態系統看成是一個復雜系統。一方面,把人類與自然藕合成一個復雜系統,加強人類與自然之間的聯系、關系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另一方面,把生態系統作為一個復雜系統來對待,將思維的重心從“單個要素”聚焦到“系統整體”,關注生態系統的重要部位和關節點。二是確立起復雜性思維,包括整體思維、非線性思維和過程思維等,主要是形成以下觀點:生態系統是有機的系統整體,具有整體涌現性;生態系統各組成部分間存在著復雜的因果關系,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生態系統與生物圈行為不可分離,包括人在內的生物與環境、生命個體與相同和不同生命群體之間不斷地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等。三是復雜性思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應用前景廣闊。我國急需要積極從多個學科入手,聯手開展生態復雜性方面的研究,并將這些概念引入到國家相關部門的管理之中。

4 基于復雜性視角對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生態系統是一種典型的復雜性系統,表現出主動適應性、多層次性、開放性、非線性等特征。從復雜性視角,生態文明是人類與生態系統和諧互動,或者說自組織、強藕合的過程和結果,它與復雜性理論的結合有利于對生態文明的特征及規律做出更為完整和系統性的抽象,對于改進和規范人類行為,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協調發展無疑具有重要價值,在實踐上也有助于我們在更廣闊的空間對各種資源進行合理、有效地配置,使生態環境建設和管理從無序到有序、從不平衡到平衡,最終達成國家的生態安全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4.1 強化生態文明理念

生態文明強調的是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協調。我們知道,生態系統的各個要素和子系統都由活動著的人群或者人群活動的積淀組成的。生態系統無所不在地帶有人的印記,“人”是整個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而人類是有意識、有思想的,可根據環境的變化和自身的意愿進行建設和管理策略的調整。對于給定的生態環境及環境的不確定變化,人類為了生存必須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適應性,以利用有利的資源和機會,避免有害的影響因素。因此,建設生態文明,作為行為主體的人類必須從意識上尊重自然,深化與自然和諧相處、合理利用自然的文明思想,進一步認識生物環境對人類持續發展的幫助和制約,認識生物系統的復雜性,認識生態問題的嚴重性、長期性和解決問題的艱巨性,從而在全人類范圍重視生態環境的管理、保護[9]。

4.2 加快建立生態建設與保護的綜合治理機制

生態系統作為典型的復雜性系統,具有突出的層次性和開放性,且由于存在大量的非線性因素,導致其在結構、功能、行為和演化等方面都很復雜。理論上的不清晰導致實踐上的欠缺,治理上存在著多部門分割、上下缺乏聯動的現實。按照復雜科學范式的特征和要求,治理復雜性生態系統,必須盡快建立統一、高效、有序和協調的治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政府的治理能力不僅要體現在政府對生態系統單方面的控制操作,而且要致力于構建適應各層次、不同功能的“網絡結構”,還必須具有強勁的調控功能。Bak 等人用著名的“沙堆模型”生動解釋了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蝴蝶效應”,即輸入的細微差異可能很快成為輸出的巨大差別。這種現象被稱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作為復雜適應系統,生態系統內部各個主體之間存在非線性關系,非線性相互擾動會對非線性產生關聯放大效果,若某一個變化環節或因素得不到合理引導或控制,就可能會產生“蝴蝶效應”,就會導致整個生態環境新的危機產生或者新的系統特征涌現,尤其是在生態環境問題已經非常突出的當下,某一特定區域或某方面的環境生態問題都可能釀成全球性或災難性的后果,對政府調控管理能力形成考驗和壓力。

4.3 完善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政策體系

政策體系是政府調控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過程的最重要手段,由一系列具體政策組成?;谏鷳B文明的復雜性特征,要求這一政策體系必須具有更大時間尺度的超前性、更寬范圍或更廣領域的綜合性、目標更一致的協調性。國家應從新的思路、新的角度、更大的范圍、更長遠的總體利益考慮政策的取向、政策的重點和政策的強度,特別要對政策的可能效果作出預先評價并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加以調整,保證政策體系的連續性和長期有效性。

4.4 全力提高生態科技創新能力

生態文明對中國的啟示范文第3篇

近年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生態環境系統受到巨大破壞,農業與工業污染日益嚴重,鹽堿化、干旱化、沙漠化、沙塵暴、霧霾天氣愈演愈烈,食品安全問題突出,瘦肉精、違規食品添加劑、毒大米……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凸顯出強化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性。在國外,濫觴于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范式下的農業生態問題,早在1962 年蕾切爾·卡森《寂靜的春天》一書就給以透徹揭露:農田、森林和菜園因過度使用化學藥品引發土壤污染,造成人類和各種動物深受無盡毒素的傷害,河中無魚,再也沒有鳥兒歌唱,公共健康問題頻現。面對當前全球性生態環境依舊惡化的態勢,對西方馬克思主義中最有影響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進行研究,吸收和借鑒其合理成份,對于我國建設農業生態文明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深刻啟示。

1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現實緣起與邏輯進路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20 世紀60、70 年代在應對生態危機的綠色生態運動中產生,它通過對資本主義反生態本性的剖析和批判,認為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所造成的危機已從經濟危機轉變為生態危機,從生產領域轉向消費領域?,F代社會的生態危機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技術的非理性運用造成的,只有變革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生態社會主義,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生態危機。

1.1 生態危機的困境聚焦:人類生存隱患的嚴重訴求

20 世紀后半葉以來,一個幽靈在地球上四處漫游。這個幽靈就是生態危機[2]。數十年過去了,全球范圍的環保理念在宣傳,環保措施在推行,環保運動在開展,可生態危機這一幽靈不僅沒有消逝,反而愈演愈烈。大氣、土壤和水污染,重金屬、有毒化學品污染,災難性氣候等全球性公害或災難性事件在此消彼長的發生著,威脅著生態環境,異化著人與自然,構成人類生存的嚴重隱患。對這一嚴峻問題的擔心和焦慮,已從學者、政府決策者蔓延到普通百姓。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到底怎么了?癥結何在?西方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的危機理論、新陳代謝斷裂理論和生態問題、生態學聯系起來,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立場,對資本主義技術中心主義,資本主義生產的生態后果進行批判性分析,針對資本主義的生態危機提出自己的理論體系,認為生態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和工業生產的必然產物;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存在著“雙重矛盾”(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矛盾、人與自然的矛盾)和“雙重危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生態危機),資本主義社會持續發展是一個綠色騙局,建設一個沒有人對人的剝削,同時也沒有人對自然剝削的和諧、公正的生態社會主義社會是必要和現實的[3]。

1.2 生態危機的產生根源:資本主義制度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將生態危機與資本主義制度聯系起來,批判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自然的破壞,認為資本主義本質上是反生態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攫取利潤,而不是滿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在利潤支配下,人和自然都處于被異化狀態。而“存在于資本的自我擴張和自然界的自身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總體性矛盾”[4],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這一總矛盾日益突出,導致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全球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對落后國家的生態殖民,不僅使大量不可再生資源的短缺和枯竭,而且隨著資本的全球性擴展,繼而引發全球性過度生產和消費異化、全球性生態失衡和生態污染。同時,資本主義的逐利本性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不可能放棄自身利益而去保護環境,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成本外在化”發展趨勢下,資本主義更是以犧牲發展中國家環境利益來換取自身利益,可見,全球性的生態危機正是根源于資本主義的這種只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置生態環境于不顧的反生態本性。只有變革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生態社會主義,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生態危機。

1.3 生態危機消解的理論探索:生態社會主義模式的建構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指出資本主義工業生產所造成的生態危機不可能在資本主義的工業文明范式內解決,需要建立生態社會主義來消解,認為生態社會主義是生態文明的社會形態,是一種理想的關于未來社會主義前進的新方向;是綠色社會;也是一種新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社會發展理論;更是對資本主義和以前蘇聯為代表的傳統社會主義忽視人與自然平等、“為了生產而生產”模式的超越。法國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拉比卡指出: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第一次揭示了資本主義的邏輯,從而為我們認識生態危機的實質、根源和解決出路奠定了基礎[5],生態社會主義的實現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通過生產關系的制度變革和生產技術的理性應用,克服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人與自然的矛盾,改變人類對自然的不當控制,減少人類對生態資源的破壞,克服資本主義的反生態本性,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2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主旨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依據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文本,從新的視角、新的路徑致力于生態危機的求解,提出許多合理的,有價值的生態文明新理念和經濟發展新范式。

2.1 倡導適度生產、合理消費的生態踐行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認識到消費主義生活方式的危害性,并以此為邏輯起點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弊病。認為人類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對物質生活的需求,是一種使用價值的理性消費,但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卻是實現價值或剩余價值,是一種交換價值的追逐,這必然會導致過度擴大生產;生產過度和消費不足的脫節造成資本主義生產危機頻發;為了消彌生產危機而轉向大肆宣傳消費主義文化價值觀。用廣告、包裝、產品的升級換代及消費貸款等手段激勵消費,制造虛假需求。用享樂主義的價值觀故意引導人們把消費和幸福生活等同起來,進而誘導和操縱人們過度擴張消費。不合理的消費欲望膨脹與“自然界的自身有限性”碰撞,最終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過度消耗,生態危機隨之而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消滅異化消費,進行適度生產,合理消費,才能有效減輕生態危機,實現人、社會和自然的持續發展。為此崇尚“小的是美好的”消費觀念;倡導技術小規?;?、分散化;重構需求理論和消費理論;民主控制過度生產,有計劃地縮減工業生產;使生產過程分散化和民主化;要公平合理地分配勞動產品,限制過度生產和過度消費等思想主張。

2.2 提出平等正義的生態倫理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提出: 生態社會主義是一種生態合理而敏感的社會,這種社會以對生產手段和對象、信息等的民主控制為基礎,并以高度的社會經濟平等、和睦以及社會公正為特征[4]。其理論從人與自然的關系維度出發,深入到人與人,人與制度層面,認為資本主義生態問題實質上是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公平正義的生態價值觀的缺失, 根本上是人類危機。資本主義資本本性中包含了對人與自然的雙重剝削;資本主義的正義是“分配性的正義”,不是“生產性的正義”,更不是“生態環境正義”;資本主義利用本國高新技術和資本進行生態危機輸出和轉移的“生態帝國主義”行徑更是對發展中國家的非正義和不公平。指出人作為生態系統中主導性生態因子,只是自然界平等的一員,人不能為了自己利益而犧牲其他動植物的生存權益;不能為了自身當前利益而犧牲子孫后代利益。無論國別、貧富、地域、代際都平等享有環境權利,要善待和尊重自然。為此,強調社會公正、基層民主、社會責任感;追求環境資源分配的正義;堅持從環境資源中獲益權與承擔環境保護義務的正義;維護國際政治經濟制度的正義。

2.3 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關系新范式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人與自然異化、人與自然分離的批判,重構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與自然的關系范式是和諧統一而非對立。自然是一種先于人的社會存在,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體化、對象性的關系。人類的各項活動都應該立足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基礎上[6]。人與自然的異化關系,環境走向惡化和對人類的報復是由于人貪得無厭地追求物質享受而過度濫用自然造成的,強調人對自然的利用要理性,只有將人類的利益和生態的持續發展統一起來,才能避免生態危機;人與自然是平等的、休戚相關的,人類保護生態環境即是維護人類自身的生存和利益;主張技術是適應所有自然的,而不是對它造成破環。為此,提出要在不超越自然的限制和規律的前提下,通過集體的民主的及合理的控制方式,有意識地調整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破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無視自然權利,轉向尊重、關心和善待自然,以平等、多元共存和循環再生為特質的改造和利用自然方式,形成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關系新范式。

2.4 主張經濟、社會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批判了資本主義人類中心主義通過技術最大限度的控制和利用自然,為攫取最大利潤而不顧自然“新陳代謝斷裂”后果的發展圖式,提出生產是我們與自然關系的中心,我們不應該在試圖超越自然限制和規律的意義上支配或剝削自然[7],強調發展經濟不能以破壞環境、耗竭資源為代價,人類生產生活需要在尊重自然規律和生態規律的前提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為此,要建立一個既能滿足人的需求又能保證環境不遭破壞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

3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我國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福斯特指出馬克思提出的關于資本主義農業新陳代謝斷裂理論,即由于資本主義農業對土壤構成成分的“掠奪”,使自然界物質新陳代謝中出現了一種“一個不可修復的斷裂”,從而導致馬克思稱之這是“人類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條件”的物質異化。福斯特依據這一思想,重構新陳代謝斷裂理論,主張需要轉變人類和土地之間的關系,有計劃的通過土地營養物質循環而實現土地恢復與改良,“合理地調節生產者與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8],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其對我國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扎實展開,農業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全面推進具有重大的現實和借鑒意義。

3.1 堅持農業開發與自然生態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指出,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過度生產是不可持續的,其所帶來的苦果己有目共睹,農村環境污染愈演愈烈,各種有害物質殘留進入食物鏈,滋生有害病毒,引發各種惡性或流行疾病,人類為此已付出慘痛代價, 這對我國農業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借鑒作用。十八大指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1],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關系上,目前由于部分企業,部分農民欠缺生態危機意識,片面注重產出和利潤,使水環境深受各種污染的危害(表1),形成對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質量的潛在威脅;農地開發利用強度大,人地矛盾突出,“18 億畝耕地紅線”告急,農藥、化肥、除草劑、農膜等大量使用(表2)造成的耕地污染非常嚴重;農村大氣質量由于能源燃燒、車輛尾氣、揚塵、工業排放、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散發等而面臨嚴重威脅。當前,認真做好農村生態文明意識的可持續宣傳和培養,大力推進循環農業是維護農業與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相對于城市,我國農村生態意識較為淡薄,這與缺乏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和教育密切相關。生態文明意識的可持續宣傳和培養,一要充分發揮新聞的監督作用和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強化農民的資源、環境和生態意識,提高節約能源和合理使用資源的自覺性。二要從小學抓起,開展生態知識的教育,使青少年從小就樹立良好的生態文明觀。三要在農村進行環保知識和政策法規的常規化教育和普及化宣傳,進一步增強民眾對搞好農村環保和生態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讓農民樹立起農業資源的憂患意識、環境保護的參與意識;提高農民生態文明意識的同時,向農民傳遞綠色致富信息和農業科技創新知識;將科技興農和農村脫貧致富、環境教育同提高農民素質有機結合起來,力使農民把環境保護意識內化到農業生產之中。

注: 普查對象總數592. 6 萬個,包括工業源157. 6 萬個,農業源289. 9 萬個,生活源144. 6 萬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4790 個。

注:《中國統計年鑒》( 1999—2010 年) ;國家統計局網站;《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業統計資料匯編》,《環境統計數據》( 2008 年、2009 年) ,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hjtjzl/index.htm。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踐行農業生態文明的關鍵。農業循環經濟是在既定的農業資源存量、環境容量以及生態閾值綜合約束下,從節約農業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和提高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運用物質循環再生原理和物質多層次利用技術,實現較少廢棄物的生產和較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閉環農業生產系統。其以“資源—產品—廢棄物再利用或再生產”的循環機制實現農業資源利用最大化和環境污染最小化。為此,要在農村大力推廣沼氣池利用技術,太陽能利用技術和秸稈利用技術;形成獨具特色的區域循環農業模式,能源綜合利用模式,生態養殖模式,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綠色和有機農業模式;發展的生態農業,深度利用農村種養加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化害為利,變廢為寶,減少各種廢棄物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恢復受損的耕地;促進農村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實現農業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提高的相統一,實現農業開發和自然生態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3.2 倡導農產品的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工業化生產是建立在對商品的虛假需求和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基礎上,是對自然的一種非正義剝奪,要求人類轉變生產和資源利用的方式。當前我國一些地方還存在濫用農業資源現象,如亂砍亂伐,亂占耕地,破壞植被,秸稈焚燒,農藥的過量使用或不當濫用等,造成農業生態環境的退化、污染的不斷積累,嚴重制約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需要推廣農業清潔生產,倡導農產品的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在農業資源緊約束條件下形成一種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

(1)推廣農業清潔生產。農業清潔生產是一種以污染預防為原則,以清潔的能源、清潔的生產和清潔的產品三個環節的全過程控制,從源頭上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消除對農業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危害的綠色生產方式。為此,一要不斷縮減現代農藥、化肥、地膜等農用化學品的使用,特別是不合理使用。二要開發替代品,用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綠色肥料,推行配方施肥,精準施肥等新方法和新技術,以減少物質投入。三要利用循環生產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大可降解地膜等技術研究開發力度,避免農業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保護生態環境,提升農業經濟收益。

(2)堅持綠色消費。農業生態資源的綠色消費就是以兼顧維系農業生態系統的協調,農業資源的可持續性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現代消費方式,是一種高層次理性消費,包括生產性綠色消費和生活性綠色消費。資本主義的工業生產及其倡導的消費文化誤導人們無視資源極限,非理性的追求過度費消,甚至把消費和幸福相等同,造成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或浪費。在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要抵制這種錯誤的生活與消費方式,大力宣傳自然、節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既滿足人的消費需求,又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的適度的和理性的綠色消費新理念。一要提高農民農業生產的環保意識,自覺購買綠色農產品,如優先購買高效低毒、低殘留綠色肥料、農藥及綠色無公害生活用品,使用低污環保的農用機械等。二要倡導一種新型的社會主義需求文化來遏制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引領綠色消費,杜絕奢侈性消費和享樂主義生活方式,節約利用自然資源,明確消費的價值標準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以健康、需求的適度滿足為高。三要加強管理的法規制度機制建設,建立統一的綠色檢驗標準、認證機制,加大對綠色農產品市場上存在的一些魚目混珠,以次充好亂象的依法整治。

3.3 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協同共進的綠色發展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指出:以一個綠色的、生態與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沒有剝削和壓迫的、實現社會公正的社會主義制度取代資本主義[7],許多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曾經走過的“資源的高消耗和生活資料的高消費來支撐和刺激”的經濟發展范式己不再適應我國當今和未來農業發展的要求,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生態文明建設要轉向走農村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協同共進的綠色發展之路。

清華大學國情中心主任胡鞍綱指出,綠色發展是強調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的統一與協調,即更加積極的、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10]。國農村經濟、社會和生態的綠色發展,面臨著許多長期不容忽視的制約因素,農業產業的弱質性,農業資源約束愈趨緊張,農業的勞動邊際收益率低于非農部門,農民種地長期收益低或不掙錢;農村優質生產要素單向度城市流動,現有農業從業者素質低下,環保意識淡薄,農業開發粗放,農業農村能源污染;農業種養加成本不斷上漲,為降低成本增加利潤,部分生產者不當使用各種化學藥品等正在威脅著農村生態安全,同時,農業還要面對城市垃圾“入侵”或大量工業生產帶來的水土或大氣污染等環保問題,這些都在制約著農村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協同共進的綠色發展。為此,一要進行頂層設計,通過政治、經濟、技術等多種路徑,加快發展農村經濟、促進社會公平和效率,健全保護環境的體制機制,調節社會資源分配均衡關系,消滅城鄉差別,倡導環境的公平與正義。二要改變傳統農業生產和消費模式,形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增加效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生態良好的體制機制。三要強化農村教育宣傳,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使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內生為人們的自覺行為。四要形成農業生態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并重、利用與補償并重,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農村生態環境利用、保護與綜合治理機制。五要完善有利于發展農業生態產業的市場機制,大力扶植生態農業,綠色市場和綠色消費,使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各環節良性循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摘要:西方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依據馬克思的基本理論對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進行剖析與批判,從新的視角、新的路徑揭示了全球性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制度,提出建構一種新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主張。其對我國農業生態文明建設有著深刻的啟示:強化農村生態文明的宣傳教育,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倡導農產品的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實現農村經濟、社會與自然生態環境協同共進的綠色發展。

關鍵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農業生態文明,生態危機,農業與生態協調,綠色生產與消費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09.

[2]布賴恩·巴克斯特.生態主義導論[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3]李世書.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研究[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4]詹姆斯·奧康納.自然的理由:生態馬克思主義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16,440.

[5]李其慶.法國學者拉卡比談“生態學社會主義”[J].國外理論動態,1993(2):8.

[6]吳海金,張慧.對生態社會主義的多維分析[J].社會主義研究,2007(2):37.

[7]戴維·佩珀.生態社會主義:從深生態學到社會正義[M].濟南:山東人學出版社,2005:355,5.

[8]約翰·貝拉米·福斯特.馬克思的生態學——唯物主義與自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188.

[9]饒靜,許翔宇,紀曉婷.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現狀、發生機制和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1(8):82-83.

生態文明對中國的啟示范文第4篇

一、生態設計將引領未來的設計走向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及人類對大自然的大肆掠奪和對環境的嚴重破壞, 自然資源被人類的開發與破壞日益加劇, 瀕臨自然所能承受的極限, 地球已經開始向人類宣戰。環境污染、資源匱乏、極端天氣頻發、自然災害日益加重等生態問題已經日益凸顯, 開始嚴重困擾著人類, 人類的生存環境正面臨著極大的危機。這種危機是生態危機、文化危機, 也是設計危機。環境問題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焦點, 也成為現代生態學的核心內容。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 設計師們開始反思自己肩負的職責, 將設計重點轉向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關系上。產品設計作為聯系生產與生活的一個紐帶, 對當前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問題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 未來設計的走向, 必須轉向對自然生態高度重視的設計, 即走向生態設計。“生態設計”也稱為“綠色設計”、“生命周期設計”等。它強調的是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和規律, 它必將引領未來的設計走向。

二、中國傳統生態造物觀對現代生態設計的啟示

(一) 中國傳統生態造物觀的研究意義

生態學是一門起源于西方的學科, 但是在中國古代生態設計思想早就存在。中國傳統生態觀念的形成時間相對來說較早, 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注重生態平衡觀念的民族。在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里, 有著比西方更加豐富的、深刻的、系統的、獨到的生態思想和生態觀念。

隨著生態學的發展, 中國傳統的可持續的生態思想正日益得到西方學者的廣泛認同。西方不少的著名學者認為, 征服和控制自然的西方人類中心論, 正是造成現代人類生態危機的思想根源。與西方的理性主義思維方式不同的是, 兩千年前的中華民族思維則具有全局性、系統性的特點。中國傳統生態造物觀對自然的理性認識和合理的開發利用, 以及與自然相容共生、和諧統一的觀念是有遠見的、可持續發展的, 且富有現代啟示意義。它對現代的生態設計有很好的啟發性和借鑒性, 為我們現代科技與自然生態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開啟了一扇智慧之門。

(二) 中國傳統生態造物觀的啟示

1. 中國傳統生態保護觀——悠久持續

古人對物種的繁衍和發展有著長遠的眼光和積極的保護思想, 中國古代先民追求事物的持續恒久, 認為自然世界本就是持久延續的, 老子就有“天長地久” (《老子·十七章》) 的永恒思想。古人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 一定程度地看到了人類生活同自然環境的依賴關系, 重視對自然資源的保護、開發和使用。

孔子提出了宏觀的生態保護思想, 主張“子釣而不綱, 弋不射宿” (《論語·述而》) , 即捕魚用釣竿而不用網, 避免將魚兒一網打盡, 不射殺巢宿的鳥, 避免把鳥一巢射盡;要保持生態資源的恒久持續, 遵循自然萬物的生長作息, 保證自然萬物的生生不息, 必須有所節制, 避免一味亂捕濫殺, 不以殺雞取卵的方法去獲取眼前的短暫利益, 而應為人類與生態資源的長遠發展作打算, 從而維持生態資源的持續存在和延續發展。

可以看出, 中國古代先民很強調對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要保持自然萬物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采取合理的開發計劃, 遵循自然生長規律, 禁止過度和不合時宜地開采。合理并有節制地利用生態資源, 這就是古代生態可持續觀中的悠久持續觀。

既然生態資源可以悠久持續, 我們也希望產品的循環發展也如同自然循環一樣, 來源于自然, 又回歸于自然。在現代生態設計中, 產品應選擇更清潔、可再生、再循環的材料。目前國內外生態設計都將原材料的選擇和使用放在尤為重要的位置。在生態設計的原材料選擇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和添加物, 并考慮替代材料的使用;避免使用不可再生及需很長時間才能恢復的原材料;盡量使用品種相同的原材料, 以便回收利用;減少原料在采掘和生產過程中的能耗, 盡量使用再循環的材料;盡量減少原材料的使用量, 方便產品的運輸和儲存;采用低能值原料等。

以染料為例, 自從1856年合成色素被發明, 長期作為紡織品染料的天然染料被認為既費時又費力, 逐漸被取代。但是, 科學家隨后發現這些合成染料有致癌、致畸變和致敏性, 于是, 從1996年便開始禁用某些染料。目前, 人們又開始把視線轉向環保健康的天然染料, 而在我國民間使用的正是這些天然染料。這些染料大多數是直接從自然中獲得, 一般都是從植物和礦物中提取的, 如植物染料中的紅色可以從茜草、紅花、蘇方木等中提取, 黃色從梔子、姜黃、槐花中提取, 黑色主要從胡桃樹、柿子樹、櫟樹等中得到, 青色是采用藍草制成的靛藍。礦物燃料中的紅色可從赤鐵礦和朱砂提取, 黃色可從石黃和黃丹取得, 青色從天然銅礦石中獲取, 黑色來源于炭黑。這些礦物、植物染料不僅色彩豐富, 色澤艷麗, 而且不易褪色, 色牢度好。古人已經非常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染料的組合、配方, 染料品種豐富, 染色工藝多樣, 古籍中已有記載的色譜就有幾百種。更重要的是, 無論是植物染料還是礦物染料都是對環境無污染、對人無危害的。天然環保型染料的再度利用, 使得民間印染工藝為紡織行業開拓天然印染產品市場開辟了新的商業機遇。

簡而言之, 要維持生態資源的悠久持續, 在現代生態設計中, 一方面要積極采取適當措施, 有節制地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 維持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在原材料的選用上, 積極開發和利用更健康環保、可再生、再循環的材料, 從而做到開源節流, 維持人與自然的不斷循環發展。

2. 中國傳統造物觀——天時地氣、材美工巧

《考工記》提出:“天有時, 地有氣, 材有美, 工有巧, 合此四者, 然后可以為良。”這就是說, 在工藝制作中, 應在順應“天時”、“地氣”的前提下, 強調“材美”與“工巧”。中國古人素來講究應天之時運, 承地之氣養, 主張人與自然的溝通融合。所謂“材美”, 是要求工匠根據實際需要對材料的質地品性進行選擇, 發揮材料本身的自然美感, 而“工巧”, 就更多的是對人的技藝和創造才能的要求, 必須合理利用材料的性能。通過因地制宜的方式實現本地資源的合理利用, 也提高了資源利用的效率。“天時”和“地氣”是造物的兩個基本客觀條件, 而“材美”和“工巧”則是對制器者提出的要求。一件器物, 只有當它具備這四個條件, 既包含了人對天然材料的尊重, 又發揮了人對天然材料的主觀創造性, 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它才能成為一件好器物?!犊脊び洝分械倪@段論述, 強調了“天”、“地”、“材”三種自然因素與人的和諧統一, 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造物觀念中的一個深刻的造物原則, 并在中國幾千年的器物藝術史上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古代的手工藝制作有許多成功的范例, 如我國古代的明式家具, 就是天時、地氣、材美、工巧的集大成者。明式家具十分注重木材的質地和天然紋理, 在選材上選用優質的硬木材料, 這種硬木材料本身就具有自然雅致的色澤和優美豐富的紋理, 在制作過程中充分體現木材的色澤紋路, 通常不加多余的修飾。對于這些優質硬木材料的自然色澤和紋理, 家具工匠們并不以色漆涂飾來做后期修飾, 而是以獨到的方式用打磨或擦蠟工藝, 使其質感更加雅致, 紋理更加清晰, 色澤更加透亮。同時, 明式家具采用的框架結構還吸取了我國古代別具風格的木質建筑結構的優點, 并根據實際需要創造了許多榫撐結構, 增加了功能的堅固合理性, 將內容與形式的融合統一推到了極致。圖1為明代黃花梨交椅。它上承宋式。此椅因其兩腿交叉, 可以折疊, 選用黃花梨材料精制而成, 將黃花梨溫潤如玉的質感, 行云流水的紋理表現得淋漓盡致。其透雕分三截:上為如意形潘螭紋;中為麒麟葫蘆, 山石靈芝;下為亮腳, 起卷草紋陽線。只有對材料本身有著充分地重視和利用, 對結構功能有著深入地了解和掌握, 才能顯示“材美工巧”的設計意匠。

3. 中國傳統生態和諧觀——天人合一

中國古代哲學是一種生存哲學, 它深刻地認識到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者, 主宰者是“天”。中國古代生存哲學思想可以概括為“天人合一”的哲學觀, 這種哲學觀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上, 在維護生態系統的均衡發展上, 比西方的哲學觀具有優越性。無論從古代哲學思想的角度還是從造物思想的角度, 無不體現出古人高度的生存智慧。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的主干, 也是中國生態平衡思想的核心, 各哲學流派的思想都受“天人合一”這一哲學思想的影響。在道家的思想學說中, 老子認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 這句話就是試圖說明天、地、人之間法則的相通, 主張天道自然, 強調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 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 與萬物融為一體, 這無疑蘊含了他們探究和諧社會與天人之際的智慧。而后莊子又進一步發展了老子的天人觀?!肚f子·齊物論》中的“天地與我并生, 而萬物與我同一”則表明了從自我得道的一種精神境界。

日本現代設計在設計文化領域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他們注重技術、關注人文、思考文化、重視自然、關懷未來, 在設計中注重恰當地處理人與自然的微妙關系。這正與生態設計的理念不謀而合。典型的代表人物有日本著名設計師黑川雅之、三宅一生等。黑川雅之在他的著作《20世紀設計提案——設計的未來考古學》中提出21世紀的設計是走向回歸自然的時代, 是人與自然融合的時代, 是一種體現人文與自然精神的設計, 開創了當代設計研究之先河。他從“新型環保”的設計理念出發, 把自然界的思想融入設計創作里, 賦予材料以生命與情感, 傳達出東方人注重人與自然溝通的審美理念, 設計出的作品簡潔、優雅、感性, 達到了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 深受好評。圖2為他的設計的一款Tetu茶壺, 當人們觸摸到這件作品時, 就會感受到遠古的、自然的、質樸的、本真的氣息。這件茶具作品的誕生無疑成為現代設計與傳統工藝的邂逅之作, 喚醒人們對傳統生活方式的美好記憶, 找到自然的回歸。

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整體思想, 使中國兩千多年來的設計載體呈現出整體、井然有序狀態, 是人文生態平衡和自然生態平衡的完美統一, 是人類設計的理想境界。在現代設計中, 將自然與人的巧思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以達到“天工”與“人工”渾然一體的境界, 也是傳統對于現代設計的最好啟示。

三、結語

對于設計而言, 生態設計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因為設計的未來在一定意義上是人類的未來, 設計是人類邁向未來的手段與工具, 當人類的發展已進入可持續發展的階段, 設計也應當是可持續發展中的一環。

中國古代的可持續生態思想是一種強調人的自覺和自律, 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生共融的生態哲學思想。傳統造物觀中蘊含著人們對自然生態的認識、開發以及合理利用, 盡管這種認識在當時的社會歷史階段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其所蘊含的技術理性與人文精神, 至今仍然閃爍著燦爛的光輝, 為現代設計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參考文獻

[1]周曦、李湛東.生態設計新論——對生態設計的反思和再認識[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3

[2]唐家路.民間藝術的文化生態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3]佘正榮.中國生態倫理傳統的詮釋與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4]朱立元主編.天人合一:中華審美文化之魂[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

生態文明對中國的啟示范文第5篇

一、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基本內容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不可分割的, 人本來就是自然界的存在物, 人依靠自然界生產、生活。自然則是人的“感性的外部世界”, 人與“感性的外部世界”的紐帶就是人類的實踐活動, 自然成為人類實踐活動和科學活動的主體。

(一) 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

馬克思指出:“人作為自然存在物, 而且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 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 人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 和植物一樣是受動的, 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也就是說他的欲望的對象是作為不依賴于他的對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鄙钪腥说哪軇有员憩F在人對自然的開發, 利用, 甚至是破壞, 受動性與制約性表現為人對自然的辯證關系, 如人的生產活動受到自然的制約, 同時又由于人的生產活動制約著自然, 人類合理利用自然, 自然也會以最好的結果回報人類, 人類破壞自然, 自然同樣會制約人類的發展。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 必然決定了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 達到統一, 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二) 人與自然關系的紐帶是勞動, 要按客觀規律辦事

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認為人類在現實的生產實踐活動中“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 來支配自然界”時, “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 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卻發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 長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人類對自然規律的把握不是一蹴而就的, 從知道了解甚少到知道了解很多, 從不會利用規律到科學合理的利用規律這樣一個過程。人類只有在認識規律之后, 才能把握自然規律, 從而遵循自然規律, 按客觀規律辦事, 反之, 人類社會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與報復。

(三) 人與自然之間的對立根源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與自然之間對立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是最大限度地獲取剩余價值, 卻沒有從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角度上進行考慮, 在工業化過程中對自然界造成的各種程度的損害?!吧a力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達到這樣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上產生出來的生產力和交往手段在現存關系下只能造成災難, 這種生產力已經不是生產的力量, 而是破壞的力量?!? 說明生產力在帶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在破壞生態環境, 這種破壞度是在生產力毫無前提條件進行的, 沒有束縛和顧慮。

二、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對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倡導綠色農業、綠色農村、新型農民充分體現了我國新農村生態、綠色的觀念, 展現出未來農村優美、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前程, 這是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在我國農村建設中的引導和實踐。

(一) 堅持把以人為本和保護農村生態統一起來

農村的生態文明就是農民、社會、自然的和諧相處, 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 最終實現農村社會的和諧, 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 在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 在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的同時, 提高科學文化素質, 促進農民的全面發展。其次, 農民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雖然是處于主導地位, 但是不能隨心所欲的安排自然。最后, 在利益分配方面, 要把農民的切身利益作為工作的重點, 維護好農村社會的公平正義, 發揮農民建設新農村, 建設生態文明的積極創造性。

(二) 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

依照馬克思主義生態觀中, 人類要尊重自然, 按自然的客觀規律辦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第一, 在建設新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 提倡農村農業生產無害化, 增加有機肥料, 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 也就是說倡導“綠色農業”。農村工業發展方面, 規范企業廢棄物的處理, 對給環境造成危害的企業給以嚴厲的處罰。第二, 大力倡導循環經濟, 把農業生產中的秸稈可作為板材加工, 養殖業產生的糞便作為新型能源使用, 保證對農村環境影響小, 經濟效益高。第三, 調整農村經濟結構, 發展農業工業的同時, 加大第三產業的發展, 增加旅游業開發, 提高農民收入。堅持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 保護環境;在保護環境過程中, 使經濟與環保達到和諧統一。

(三) 全面提高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理念

構建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 農民和政府機關思想意識對領導和支配整個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們應該樹立起正確環境意識, 指導農村生產生活活動, 達到人與自然持續發展。第一, 加強宣傳, 通過生態教育途徑。改變農村人口陳舊的觀念, 提高自身素質, 實現農村和農民的全面發展。第二, 農民通過自身權益與生態保護之間權衡后, 自覺投入到生態保護環境中, 利用個人合理的方式方法尊重自然, 改造自然。第三, 實行獎勵制度, 對于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表現突出中的個人或集體, 給予獎勵。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對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認真處理好農業與自然、農民與自然、農村社會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有利于實現農村的和諧發展, 有利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加快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會讓我們的農村變得更加優美, 向著“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前進。

摘要: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深刻闡述了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 對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大意義。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 運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引導解決困難。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09) .

[2]馬克思思格斯文集 (第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559-560) .

生態文明對中國的啟示范文第6篇

一、生態環境與企業發展互動的理論依據

(一) 馬克思恩格斯對自然與社會關系的經典論述

隨著經濟社會的深入發展, 人們對企業性質及功能也不斷產生新的認識。除了按照傳統認識企業創造經濟利潤、開拓新的就業崗位等之外, 生態環境對企業生存及發展的牽制力成為關鍵環節。自然生態, 在廣義上是指大自然中一切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所有生態都自成系統, 繁衍相依。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人與自然是統一的, 人類社會是整個自然界的一個特殊部分, 是在自然界發展一定階段上隨著人類的產生而出現的。馬克思說:“在人類歷史中即在人類社會的生產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因此, 通過工業——盡管以異化的形式——形成的

●羅曼予黃約

自然界, 是真正的、人類學的自然界。”恩格斯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 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 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 但是, 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 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自然生態環境是指是未受人類干擾或扶持, 在一定空間和時間范圍內依靠生物及其環境本身的自我調節來維持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它存在于人類社會周圍, 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從本體論意義上說, 人類社會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 人類與自然生態環境有著存在的同一性, 它們之間不是主客對立的關系, 而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往、理解、相容關系。

(二) 企業開發自身環保功能的理論局限

人類改造自然的能量不斷擴張, 人類的本質力量越來越表現為自然界的對象化, 自然界已經從純粹狀態演化為人化自然, 增添許多人類思想與行為的烙印。自然界在為企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時候, 企業卻缺乏回饋自然界的責任及義務。缺乏認識“人化自然”存在的各類風險及危機, 片面傾向于人類統治自然, 偏重從物的方面去認識自然, 把自然界功利化、目的化, 認為自然界只是各種自然資源的組合, 是企業的生產要素;或者企業是為實現某一經濟目標, 獨立作出統一經濟決策的經濟單位;或者把企業視為價格機制的替代物, 是替代市場進行資源配置的組織, 是現代人類社會經濟行為和經濟活動的主體, 自然生態環境被看作是企業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的客體。上述觀念往往會導致企業在發展中違背自然規律, 只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過多地向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無限地索取, 重視物類價值勝過人類價值, 或將人類價值歸于物類價值, 忽視或歪曲人類的根本價值。企業的發展壯大使得人類改造自然規模的擴大, 卻加劇了整個地球的生態危機, 并衍生出各種人類社會發展問題。

企業認知生態環境另一個誤區, 人們經常關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聯系, 因為彼此是有思想有行動的主體客體, 可以相互制約和作用。最難以處置的是人與自然之間協調相處, 因為自然界缺乏與人類直接溝通的渠道, 況且自然界反作用于人類社會是一個相對歷史過程, 無法理解企業與自然無法分割, 企業的存在離不開自然環境, 企業的生產和發展也離不開自然資源。從存在的本體論上看, 企業的主體是人, 企業的行為也是人的活動, 企業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也是主體間關系, 兩者之間也是相依互動的。企業的發展是否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協調, 會影響到人們生活質量和經濟社會的正常發展。所以, 我們認識企業的主體性, 不能只是看到企業的所有者 (出資者) 追求利益最大化, 不能把企業只看成是所有者盈利的工具, 而應看到企業也是所有利益相關者 (包括出資者、經營者、員工、供應者、政府、區域居民等) 的利益共同體。企業的主體性影響并不僅是影響它本身的經營和盈利, 往往會影響到一個地區的整體發展情況和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同時, 我們應該正視自然生態環境的主體性, 須知“自然界不是存在著, 而是生成著和消逝著……”自然生態作用于人類社會是動態的, 發展的, 歷史證明人類社會所處的自然環境在千百年的演化中, 已經發生深刻變化。自然生態發展失衡, 必然導致人類社會出現各種災害和災難, 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梢哉f, 自然界的發展影響著企業的發展。若是自然生態蓬勃發展, 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機, 給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反之, 則一損俱損。所以, 應從馬克思主義視角審視以往對于企業追求利益、利潤等的片面理解, 正確認識企業和自然的關系, 在經濟和企業發展中樹立培養企業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雙贏的生態自然觀。

二、生態文明對北部灣經濟區企業發展的特殊價值

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在自然與社會生態關系上的具體體現, 是人類對傳統文明形態深刻反思的結果, 是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要建設我國沿海地區新型現代化港口群、產業群, 建設高質量宜居城市。因此, 推進北部灣經濟開發區的生態文明, 不僅關系北部灣經濟開發優良環境, 也涉及到廣西各族群眾的生活質量, 還關系國家生態安全、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 必須從戰略高度來認識生態文明對于北部灣經濟區企業發展的特殊價值。

(一) 生態文明建設是企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

從生態文明角度解讀科學發展觀, 不僅體現“以人為本”本質要求, 還包括生態環境保護等豐富內涵。生態文明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 引導人們走可持續和諧發展道路。北部灣經濟區的自然資源豐富, 生態系統優良, 可開發空間廣闊, 發展潛力較大。在北部灣經濟區企業發展中, 構建生態文明有助于企業尊重生態環境, 處理好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 統籌兼顧好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在北部灣經濟區的企業發展規劃方面,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進一步提升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 在企業內部牢固樹立起生態文明觀念, 實現高起點發展, 著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二) 生態倫理建設是推進企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的迫切需要

生態倫理是生態文明的核心, 企業生態倫理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之一。企業生態倫理是企業精神文明的具體表現。加強環境保護的責任感, 合理利用資源, 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 提高員工的思想境界和綜合素質, 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全球經濟競爭的新挑戰突出表現:在于改善環境與企業發展并存。這就要求企業不斷創新, 提高資源生產率。企業有必要運用生態倫理規范其經濟行為, 在新的競爭形勢下合理利用環境、降低資源成本, 自覺遵守生產、創新、競爭力三者之間隱含的基本經濟邏輯, 無疑對企業提升競爭力、可持續發展有很大裨益。另外, 企業生態倫理建設也有利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在北部灣經濟區企業產品的研發及生產方面, 企業可借鑒自然界的生態循環, 研發建立對原料的循環利用鏈, 形成生態良性循環, 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三) 生態文化建設是企業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

生態文化的建設有助于企業形成人與環境和諧共處、持續生存、穩定發展的企業文化。企業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的構建是現代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在北部灣經濟區推進生態企業文化的構建, 是一件具有深遠戰略意義的大事。企業不應把自己的經營目標和理念固定在追求企業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上, 以長遠的目標去看待這個問題, 深入思考如何建設企業文化為社會生態文明作出積極貢獻。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 對于北部灣經濟區的新興企業來說, 很有必要用科學、系統的觀點去觀察分析經濟社會發展, 運用科學的態度去認識人類文明進步, 在經營管理中重視生態文化建設, 提升企業形象和企業文化, 建立科學的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人與自然和諧進化的理念, 并以此提高產品內涵、市場營銷、員工素質、企業內部的凝聚力等, 這對企業品牌的打響和產品的營銷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建立北部灣經濟區企業發展與生態文明良性互動的機制

(一) 提高思想認識, 在企業發展戰略層面上將企業的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企業發展意志, 在企業文化中形成企業生態文化體系

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企業應審視自己的經營理念, 思考自身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將生態文明貫穿于企業的整體性、長期性發展策略, 進一步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正確處理加快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環境、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系。企業也應當將生態文明教育列為員工素質培訓的重要內容, 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 倡導生態企業文化, 將生態文明的觀念滲透到企業的生產、生活各個層面, 增強企業員工的生態憂患意識、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

(二) 監管部門推進北部灣經濟區企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加強地方立法, 充分發揮立法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引導和規范作用, 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加大環?;A設施投入, 為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制度和物質保障。對相關企業負責人進行宣傳、教育, 對比較典型的、具有生態文化特色的企業加以宣傳、推介。由相關政府部門在政策、資金上偏重于注重環保的企業, 制定逐年提升的環保標準執行方案, 提高污染處理費的征收, 并給予企業相關的環保資金支持, 鼓勵企業創新環保生產方式。

(三) 企業轉變思維方式, 致力于建立穩定可靠的生態安全保障體系、

先進高效的管理決策體系, 并通過一系列手段鼓勵創新和提高資源生產率

企業應認識到低效利用資源的機會成本, 偏重于那些有利于創新解決污染的源頭和提高生產率的生產方法, 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企業應致力于提高自身生產的技術標準和環保標準, 實施清潔生產, 積極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低碳經濟, 將改善環境視為獲取經濟利益和增強競爭力的機會, 形成協調發展的生態效益型經濟體系。

(四) 企業聯合當地政府、社區, 推動北部灣經濟區大力開展生態文明的實踐活動

如政府積極組織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范活動, 將生態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縣等建設活動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 鼓勵企業參與其中。引導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感, 嚴格遵守有關生態環境保護、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的法律法規, 贊助和參與將生態文明宣傳教育作為重要內容的各類群眾性創建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 踐行環保觀念, 推行“綠色”、“低碳”等環保行為準則, 弘揚中華文明優秀的傳統價值觀念。

(五) 引進公眾參與及輿論導向監督企業的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既有利于公眾公民意識的成長和自身修養的提高, 也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積極引導社會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企業定時采用邀請媒體和相關專家參觀訪問、研討會和社會公示等形式, 擴大公眾對企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強媒體或輿論對環保方面的傳播和監督, 提高公眾對企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度。

[本論文為2010年廣西教育廳科研課題 (桂教科研10號) “探索北部灣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的綜合模式”階段性成果]

摘要:分析北部灣經濟區企業發展與生態倫理的互動關系, 倡導走生態型工業化道路。深刻認識生態文明、生態倫理對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特殊作用, 從企業規劃、生產及營銷、企業文化建設等主要環節上, 全面滲透生態文明、生態倫理意識。

關鍵詞:生態文明,北部灣經濟區,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方網站: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http://xbkfs.ndrc.gov.cn/qyzc/t20090118_256832.htm

[2].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1844年4—8月)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第128頁。

[3].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1873年—1883年)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2版第4卷第383頁。

上一篇:食堂人員培訓管理制度范文下一篇:散文詩集鋼筆行書字帖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