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態文明煤炭工業論文范文

2023-10-04

生態文明煤炭工業論文范文第1篇

從今年4月開始,原本每噸售價為850元左右的5500大卡煤炭,售價連續六個月往下掉,現在一噸只能賣到600多元了。目前利潤不到100元/噸。面對煤炭售價大幅下滑的現狀,以及來經濟下行的壓力,國內煤炭市場持續萎縮。

雖然近期動力煤市場平穩回升,但煤炭經濟總體仍面臨兩大壓力,一是市場下行壓力呈加大趨勢,二是煤炭企業的開采成本、資金壓力等逐漸加大。在此背景下,國家行政性淘汰落后產能措施將加快推進,而市場性“大魚吃小魚”的并購或將加快。煤市持續萎縮將改變煤炭行業全行業盈利的非正常局面,迫使煤炭企業步入更加良性發展的軌道。

煤市仍呈下行 煤企困境加劇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9月2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國煤炭產量和銷量增幅均出現回落,煤炭庫存繼續維持高位。中國煤炭價格指數由年初的199.5點降至目前的169.9點,下降29.6點。

面對煤炭售價大幅下滑的現狀,以及來自省內煤礦企業兼并整合的壓力,省內不少中小煤礦老板打起了退堂鼓。因此,省內不少中小煤炭企業紛紛開始尋求下家轉讓煤礦。

“這是一個設計年產3萬噸優質煙煤礦,證照齊全,因為煤礦太多,現請人管理不放心,特優價200萬元以下轉讓?!?/p>

今年8月前后,在邵陽開煤礦的廖老板在多家網站上掛出了自己煤礦的轉讓公告。

廖先生表示,掛出轉讓公告的想法早就有了,“按目前的形勢看,煤礦行業可以說處于‘內憂外患’的生存狀態中?!彪娫捓?,廖先生表示,如果公司有錢想找項目,最好不要投資煤礦,還不如去投資一個有色金屬礦山,比投資煤礦回報強多了。他還稱,開采煤礦的黃金期已一去不復返。

在湖南煤老板圈子中,類似廖先生想法的煤老板不在少數。

在長沙從事產權交易服務工作的老彭,早在今年7月就幫辰溪縣一家煤礦掛出了采礦權轉讓公告。與廖先生不同的是,為讓煤礦找到下家,公告開出的條件頗為寬松,稱既可轉讓,也能租賃。如果轉讓,參考價為7000萬元,包括有效所有權證和地上地下現有的設備和房屋財產等;而選擇租賃,一年租金為2500萬元。

老彭說,現在公告掛出去兩個多月了,還沒有落實接盤的人,估計價格還會要往下調。

9月24日,在省國土資源廳官網看到,僅在9月18日當天,網站就掛出了三家煤礦的采礦權轉讓結果公示,具體為:攸縣蘭村鄉愛塔煤礦、湖南中元礦業有限公司煤炭沖煤礦、攸縣蘭村鄉塔前村窯家坡煤礦。

從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獲悉,不僅僅是民營煤礦,國資背景的湖南省煤業集團馬田礦業有限公司下屬兩家煤礦,近日也對外發布了“部分資產轉讓”公告。轉讓的資產中,很重要的一塊是煤礦的采礦權。

在不少轉讓采礦權的煤礦中,不少條件都屬于中等以上。

邵陽市興隆煤礦在其轉讓公告中稱,這家煤礦評估價值高達1.1億元,另有可擴展資源高達5000萬噸,價值數十億元,煤質方面,熱卡可到6800大卡左右,而轉讓費用僅需3600萬元。

9月25日,國土資源部公布了《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指標要求(試行)》,對煤礦采區回采率、原煤入選率、煤矸石與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作了明確要求,而且要求煤礦在發布之日后兩年內達到本指標的規定要求。這意味著煤礦需要在開采設備方面加大投入成本。此外,《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對煤礦礦區生態環境的預防、保護和治理作了大篇幅闡述,按照“誰開采、誰治理”的原則,煤礦企業須付出更大的生態恢復和預防成本。目前市場局面供大于求,煤礦企業無法將成本壓力通過價格傳導到下游行業,企業的融資壓力、應收款增加的壓力將加大,企業困境持續加劇。

供求“緊平衡”打破 調控“失靈”是重要原因

山西省煤炭工業協會理事長王守禎判斷分析說,近幾年來,國內煤炭市場維持著“緊平衡”狀態,但這種狀態能夠維持的原因是這個時期煤礦多、小、散、亂,安全隱患大,政府采取措施進行整治,也正值重組整合提升水平之時。煤炭供應不足,但市場需求較大,處于緊平衡狀態,煤礦企業獲得了高利快速發展。

然而,近十年來煤炭產量每年遞增約2億噸,同時,國家在安全生產、生態環境方面的政策約束越來越緊。在產能快速釋放的情況下,煤炭行業逐步面臨三大制約因素:一是面臨經濟增長放緩,需求萎縮的市場約束;二是面臨能源結構調整和控制消費總量以及節能減排和資源環境約束;三是面臨裝備、安全和人力投入以及資源稅改革等投資增長導致的成本約束。所以,煤炭行業過去發展靠投資、增長靠增量、贏利靠漲價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需求。

“這么多煤炭老板想轉手,賺錢難肯定是一個重要原因?!绷卫习灞硎?。

從今年4月開始,原本每噸售價為850元左右的5500大卡煤炭,售價連續六個月往下掉,現在一噸只能賣到600多元了。煤炭利潤也一路下降,目前一噸利潤還不到100元。如果遇到煤炭事故,還要停產。

讓小煤礦老板頗為憂心的是,來自于印尼等國的海外煤炭,開始頻頻向本土煤炭發起沖擊。

廖先生稱,目前一噸產自印尼的煤炭,到港價才580元左右,比本土煤炭便宜了好幾十元;除了價格占優勢,海外煤炭煤質更好,熱力更高,更受用煤大戶如火電廠的青睞。

從今年初開始煤炭市場持續下跌,雖然國內外經濟發展放緩是主要原因,但國內煤炭企業沒有充分運用資源整合后集中度提高的優勢對市場萎縮進行及時調控,成為煤價加速下跌的重要原因。有專家認為,如果從今年初煤市下跌苗頭出現之時,國內動力煤生產“巨頭”提前聯合減產、縮量,煤炭市場完全有可能維持“緊平衡”狀態,但企業大多采取“寧丟價格、不丟市場”的戰術,導致價格連續下跌。

而正在全省緊鑼密鼓推行的煤礦兼并整合政策,更讓不少缺少實力的小煤礦老板對未來感到迷茫。

市場下跌是煤炭行業深度調整良機

公開資料顯示,從去年8月起,湖南省就開始部署全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目標是到2013年底,將全省煤礦企業總數控制在180個以內。兼并重組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形成一批年產100萬噸以上的煤礦企業集團,使全省80%以上煤礦企業年均產能達30萬噸以上,并還要組織驗收。

上述產權交易服務人士老彭稱,以辰溪縣這家等待轉讓的煤礦為例,目前年產量為6萬噸,根據主管部門的兼并要求,小煤礦要想整合成立公司,產能必須達到30萬噸?!叭绻较@個煤礦要成立公司,必須要和鄰近的幾家煤礦整合,這中間涉及到很復雜的利益調整?!?/p>

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市)之一、湖南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的耒陽市,今年將在政府主導下整合煤炭資源,現有的77對礦井將被整合成22個煤業集團公司。

根據耒陽市的部署,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依法依規”的原則,由企業相互評估,協商解決股權分配,全市77對礦井將在今年內組成22個煤業集團公司。耒陽市明確規定,一個公司必須只有一個法人,一個經營主體,一個管理機構,統一管理,統一經營銷售,統一財務收支,統一利潤分配。

耒陽組建煤業公司后,力爭利用三年時間進行全面改造升級,每對礦井年產煤炭要達到9萬噸以上,每個公司至少要有一對礦井年產煤達到15萬噸以上。

在過去煤炭市場的“黃金十年”,無論大礦與小礦,安全水平較高的與較低的,人力成本高的與人力成本低的煤礦都處于盈利狀態。業內人士認為,煤炭行業所有企業盈利的現象本身并不正常。這說明行業企業還沒有完全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當前煤炭經濟雖然處于下行階段,市場整體需求未有好轉,仍將處于弱勢整理階段,但這個局面將為煤企通過實施結構調整,實現行業良性發展帶來契機。

(資料來源于《經濟參考報》、《瀟湘晨報》等)

生態文明煤炭工業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山西是全國最重要的煤炭資源生產基地,煤炭經濟舉足輕重,不僅對全省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民生改善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而且對全省文化理念、政治生態有深刻而廣泛的影響。這種局面的形成,與煤炭資源與煤炭管理體制的市場化改革滯后有深刻的聯系。按照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深化煤炭管理體制改革,對全省推進煤炭資源市場化配置、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政治生態,形成弊絕風清、富民強省的局面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煤炭管理 體制改革 調查報告

文獻標識碼:A

山西是全國最重要的煤炭資源生產基地,煤炭經濟舉足輕重,不僅對全省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民生改善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而且對全省文化理念、政治生態有深刻而廣泛的影響。這種局面的形成,與煤炭資源與煤炭管理體制的市場化改革滯后有深刻的聯系。按照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深化煤炭管理體制改革,對全省推進煤炭資源市場化配置、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政治生態,形成弊絕風清、富民強省的局面有深遠的意義。為此,近期我們對全省現行煤炭管理體制進行了調研,現將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山西省煤炭管理體制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山西煤炭管理體制,歷經上述多次改革和演變,目前,形成為由國家、省、市、縣多層次分體系,資源配置、投資審批、行業管理、煤炭銷售、安全監督等多部門管理的格局。全省專司煤炭管理的部門主要有三個:省煤炭工業廳、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和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省煤炭工業廳主要履行全省煤炭工業宏觀調控和對煤礦建設、生產、安全全過程的行業管理職能,在原有職能基礎上增加了煤礦礦長資格、礦長安全資格以及煤礦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發證職能和煤礦安全監管職能。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隸屬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實行垂直管理,負責全省煤礦安全監察工作。至2007年末,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在全省設有8個分局和2個安監站(朔州、忻州設為安監站,臨汾分局覆蓋運城市)。主要行使國家煤礦安全監察職能。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與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合署辦公,主要負責全省煤炭工業的安全監督管理,組織指導安全培訓和指導煤礦災害預防、應急救援、事故搶險救護,參與煤礦事故的調查處理等。同時,省國土資源、發改、經信、國資等管理部門以及煤炭交易市場、晉能公司也分別承擔了煤炭行業管理的部分職能。

現行的煤炭管理體制,對加強煤炭行業集中統一管理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用發揮好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和政府宏觀調控作用的尺度來考量,用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確立企業市場主體地位的要求來審視,其存在的問題和弊端仍然比較突出。

(一)管理體制上機構重疊,職能交叉

煤炭工業廳、煤礦安監局、安全生產監督局以及國土、發改等部門重疊設置,各種管理職能相互交叉,形成了多頭管理體制,給行業與企業健康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行業難解之困是政出多門、部門掣肘、職責交叉,煤礦建設項目審批缺少統一的程序規范,審批服務項目散、程序亂、時限長,審批事項中有關部門缺少協同審批機制。煤礦主要領導的精力幾乎全部用在應付層層組織的檢查和辦理有關部門層層設置的所謂安全評價、評估、準入和認證上,經常無暇顧及企業生產,往往是上一輪換證尚未結束,新一輪又開始進行,搞得企業無所適從,經常游走在不規范生產的邊沿。此外,管理職能混亂的局面還突出體現在,連晉能集團這樣的企業和煤炭交易市場這樣的事業單位也履行著行政管理權利。

(二)資源配置上市場化程度不足,有欠公平

山西省是較早進行煤炭資源有償使用的省份,是唯一對煤炭資源單獨制定市場配置政策的省份。但是,現有體制和政策在市場制度、監管制度、資源收益分配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矛盾。資源配置市場化程度不足,一級市場行政劃撥仍嚴重存在,二級市場仍能處處看見行政的影子,資源配置招拍掛機制很不健全,通過競價方式取得礦業權的較少,以致資源價格不能真實反映市場的供求變化,資源無法配置到效率最高的經營者手中。據調查,2003年8月以來,全省煤炭資源礦業權一級市場未發生一起公開出讓的,是全國主要產煤省份中的唯一省份。資源收益分配不公,無論在資源價款的征收上還是在資源價款分配上都有深刻體現。全省2003年實施資源有償使用制度至今,五大集團仍在無償使用著2003年以前設置的礦業權;2014年七大集團拖欠的資源價款占到全省拖欠總額的94%。在資源收益分配中,資源價款分配在省內的比例是省市縣3∶5∶2,煤炭可持續基金分配比例是6∶2∶2(地方礦)、8∶1∶1(省屬礦),明顯不利于縣鄉村等資源所在地。此外,資源管理制度尚未完善,采礦權人對其權益沒有長期穩定預期,資源可持續利用問題仍未得到解決,還存在著煤炭資源配置與環境生態保護、城鎮建設、伴生資源開發的矛盾,亟需進一步解決。

(三)安全管理上多頭監管,責任不明

煤礦安全監察監管體制設計不盡合理,煤礦監察是上面有頭,下面缺腿,而煤礦監管在一些地方則是下面有腿,上面無頭,國家監察、地方監管這種體制在行政資源配置上存在著部門職能交叉、權責不明、多頭執法的問題,國家監察有權無責,地方監管有責無權。同時,煤炭安全管理體系不夠健全,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的安全監管責任劃分不夠清晰、合理,中央、省屬、地方煤礦分屬于不同的安全監管主體,地方政府安全監察和監管的作用難以有效發揮。行業安全監管機制不通暢,煤礦安全生產涉及煤礦監察、行業管理、國土資源、安全監管、工商、公安、勞動保障等多個部門,這些部門分別負責采礦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礦長資格證、礦長安全資格證、工商營業執照等多個證照和工商保險、勞動合同等,但是統籌協調不夠,沒有形成聯合執法的機制。

(四)運銷體制上政企不分,生產與市場脫節

煤炭運銷體制存在的問題,是全省煤炭管理體制問題的集中表現,是制約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主要“瓶頸”。突出表現為:一是煤炭銷售管理部門(單位)林立,爭權逐利現象嚴重。目前,全省煤炭運銷管理職能主要由四個部門(單位)承擔。省煤炭廳負責全省煤炭經營監管和煤炭銷售票的管理;省經信委負責公路煤炭運銷統一調運單的印制、核發和回收以及獨立洗煤企業經營資格證的發放;晉能公司履行煤炭公路運銷合同、票證、貨款、收費等管理職責;煤炭交易中心履行煤炭鐵路運輸計劃的安排、立戶開戶、購銷合同匯總及交易等職能,并參與公路煤炭運銷統一調運單的發放管理。二是政企不分,行政收費性流通體制特征鮮明。煤炭銷售本應是煤炭企業經營的基本權利和職能,煤炭賣給誰、價格是多少、貨款如何走都是企業自己的事,然而一些煤炭企業這一基本權利卻被剝奪。三是煤炭流通環節多、路徑長,生產與市場嚴重脫節。這種煤炭生產企業與市場被隔離的狀況,使企業遠離市場,生產處于盲目狀態,難以適應激烈競爭的市場要求。

(五)法制建設上立法滯后,執法困難

法制建設滯后、行政執法職能交叉和為企業營造良好法律環境不夠。全國至今沒有出臺《煤炭法》或《煤炭資源法》,《山西煤炭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已經與變化了形勢不相適應,甚至有些內容與全面深化改革相關要求相抵觸?!渡轿魇〉V產資源管理條例》側重于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和保護環境等礦產資源等行政管理,而對礦業權公開出讓轉讓等礦產資源的市場化改革,以及礦產資源綜合勘查開發和采礦權依法退出等體制辦法缺乏應有的規范。對與煤炭產業發展息息相關的煤層氣產業、煤層氣礦業權與煤炭礦業權的重疊設置以及如何理順二者的相互關系更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依據。在行業行政執法方面,存在執法依據不充分、執法力量不足、執法主體混亂等問題,再加上少數執法人員投資入股、失職、瀆職、收受賄賂、官商勾結,往往使一些煤礦成為監管盲區。

(六)稅費體制上亂象叢生,企業負擔沉重

社會對煤炭行業、企業普遍存在“唐僧肉”心理,無論是行業管理部門還是其他相關單位,都想參與到煤炭或涉煤企業的管理中,目前全省涉及管煤礦的部門達26個之多,并且都有涉煤審批項目和收費項目。煤炭企業承擔的稅費和其他與企業生產經營無關的各種費用為各行業最高,始終居高不下。省政府開展涉煤收費清理規范工作,整理出的比較規范的涉煤收費就達27項之多,具體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16項、政府性基金6項、經營服務性收費2項和其他收費3項。同時,承擔所謂的“社會責任”也是煤炭企業的沉重負擔。國有煤炭企業,具有深厚的行政部門特性,黨政社團大都要設立委辦處科室,并且要花費很大人力、物力、精力辦本應是政府承擔的社會公益;而私營企業,應付各種攤派、捐助,給企業帶來巨大負擔,成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嚴重羈絆。

二、山西省煤炭管理體制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山西省煤炭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表現在對煤炭資源和產業、企業的管理上,根子則是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大趨勢下,煤炭資源配置和企業主體地位確立的市場化內在要求與行業行政管理體制嚴重滯后的矛盾,具體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現有管理體制機制是體制背景反復變化的結果

新中國建立以來,山西煤炭管理體制歷經了多次改革和演變,而每一次變化都與國家對煤炭管理體制的調整緊密相關。僅改革開放以來,山西煤炭管理體制先后經過了五次“重大調整”,總是處在管理機構分分合合、管理權限收收放放之中,直到2000年以后,各大煤礦的管理權限才歸于地方政府。但對山西來講,管理體制不順的問題并沒有解決,在國家層面,由于國家煤炭部撤消,煤炭行業管理、安全管理和煤炭安全監察職能等分別歸屬于不同職能部門,形成了多頭管理體制;在省級層面,各職能機構與國家各部門設置大體一致,但機構重疊和管理職能交叉的問題反而更加凸顯,同時也暴露出了中央與地方、主管與監管、行業主要管理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的權責不相匹配的問題,導致部門之間相互掣肘、互相扯皮。

(二)利益格局的調整和糾葛導致行業管理體制始終難以理順

煤炭黃金十年,煤炭產業成為投資的熱土。煤炭投資首要的是占有資源,由于煤炭資源開采監管體系不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不完善、礦業權設置與礦區規劃脫節、煤炭儲量家底不清及資源回采率界定缺乏科學性,導致管理部門權力膨脹,圍繞煤炭資源發生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甚至于引發很多腐敗問題。而對于煤炭企業來講,看到煤價上升、銷售好轉,又開始盲目鋪攤子、上項目,擴大生產規模,而全省這一輪的煤炭資源整合又恰恰為此提供了“機遇”。加速擴張的結果是造成資金不足,專業技術人才不足,內部管理特別是技術管理滑坡,企業負債率高。與煤炭管理體制問題相伴隨的還有煤炭運銷體制,全省煤炭運銷體制是長期計劃經濟形成的產物,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又得以強化?!拔褰y一”時期的管理辦法,至今還在以“設卡收費”和“經手交易”的方式在全省煤炭運銷中延續,而隨著煤炭交易中心的建立,行政對煤炭運銷的控制更為徹底,“計劃平衡”形成了政策上的不公平,伴隨著統一運銷的是企業自主經銷的空間越來越小、業務環節更加繁雜,企業的負擔越來越重,市場化程度越來越低。

(三)認識不到位、管理方式滯后制約了煤炭管理體制的健全完善

煤炭資源是國家戰略資源,其勘探、開發、利用、配置需要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有序進行。然而,這是否意味著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機制在煤炭這一戰略資源領域就不起作用?需要政府宏觀調控是否意味著在一級市場不需要招拍掛、仍是行政直接劃撥?政府的宏觀調控采取什么方式?特別是對國有大型煤炭企業的資源管理又該如何?所有這些問題至今沒有一個清晰、統一的認識。煤炭經濟、煤礦生產安全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怎么高估都不為過,各級黨委、政府始終將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也十分必要,因此建立煤炭行業政府管理部門也算是正確決策,但對如何管、管什么、采取什么樣的方式管等問題的認識一直在調整變化中,由此導致煤炭管理體制反反復復,一時設立、一時取消,一時為委管局、一時為政府組成單位,一時以條管為主、一時以塊管為主,等等。目前,煤炭工業行業管理部門,是全省政府設立的唯一工業行業管理部門,這種單為一個工業行業設立管理部門的體制全國也沒有幾個。然而,要不要設立行業管理部門、政府如何履行行業管理職能,至今仍有不同聲音。再則,煤炭企業項目審批、安全管理、運銷管理等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也與認識不到位息息相關。比如煤炭運銷體制,為了防止利益流失、取得所謂的話語權,就剝脫煤炭生產企業的直接銷售權,就是認識不到位的結果。

(四)煤炭資源與煤炭工業的特性以及國家據此實行的政策也是影響煤炭管理體制的重要因素

煤炭資源為不可再生資源,是工業的原料和重要動力源泉,煤炭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占70%以上,煤炭工業為上游產業,煤炭能源價格、供求狀況的變動,都會對下游產業乃至居民消費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國家對煤炭資源、煤炭能源和煤炭工業始終采取嚴格管控的政策,市場化改革相對滯后,直到2013年由國家發改委主持召開的指令性計劃嚴重的全國煤炭計劃訂貨會才停辦,重點合同煤指標成為計劃經濟的“最后堡壘”受到社會的廣泛詬病,而煤炭運輸受鐵路計劃控制的體制2014年才有所松動,允許煤炭生產企業在鐵路開立戶頭。這種政策背景,勢必影響全省煤炭資源以及煤炭管理體制的市場化改革進程。

三、對深化山西省煤炭管理體制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是建立符合市場化要求的行業管理體制。借鑒世界上發達國家和主要能源生產國家的做法,根據全省目前經濟管理水平和客觀條件,建議設立統一的政府管理機構,加強對煤炭行業的統一管理,同時建立煤炭行業協會進行輔助性的工作,形成符合發展市場經濟要求的行業管理體制。這個管理體制的內涵是,煤炭行業主管機構通過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充分發揮煤炭行業協會和各類行業監督機構的中介作用,為煤炭企業創造寬松、和諧的良好外部環境。在這個管理系統中,煤炭行業管理部門主要負責產業的系統管理,具體包括資源優化配置協調、市場準入制度安排與審批、安全生產監管、行業標準的頒布、政策研究實施與檢查、信息收集整理與披露、煤炭市場的預測調控等。煤炭行業協會是中介組織,是連接政府與煤炭企業的橋梁。主要在保護煤炭企業合法利益、行業統計、技術服務、市場咨詢和開發、行業發展、信息咨詢服務等方面發揮作用,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據,為煤炭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二是建立簡便高效的項目審批體制機制。按照轉變政府管理職能,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的要求,厘清煤炭企業投資行政審批權利邊界,減少和下放投資審批事項,減少和下放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和認定,公布審批事項清單,建立分層分級企業投資管理體制。對于企業不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一律不再實行審批制,區別不同情況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其中,政府僅對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從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角度進行核準,其他項目無論規模大小,均改為備案制。對于企業使用政府補助、轉貸、貼息投資建設的項目,政府只審批資金申請報告。企業投資建設實行核準制、備案制的項目,也應簡化手續、簡化環節、簡化相關文件。擴大晉能、焦煤等大型企業集團的投資決策權。試行園區項目打包審批和產業鏈條審批。建立健全協同配合的企業投資監管體系,發改、煤炭、資源、環境、安全監管等部門應加強對企業投資項目的事中和事后監督檢查,對于不符合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標準的項目,以及不按規定履行相應核準或許可手續而擅自開工建設的項目,要責令其停止建設,并依法追究有關企業和人員的責任。

三是建立資源配置的市場化體制機制。切實發揮市場配置煤炭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堅持政府調控、市場決定、有償使用,在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礦區總體規劃、煤炭生產規劃、煤炭工業發展規劃和礦業權設置方案的前提下,依法公開、公平、公正進行市場化配置。建立“兩權”流轉的礦業權交易市場,礦業權一級市場實行完全市場化,取消一級市場中對不同所有制礦業企業差別待遇的政策,給予不同所有制礦業權人平等取得煤炭資源的權利;礦業權二級市場允許礦業權人依法進行流轉,包括出售、作價出資、股權轉讓、出租、抵押等多種方式;建立和完善礦業權退出機制,對原探礦人因政策原因不能探轉采的,鼓勵進入礦業權有形市場公開交易,采礦權競得人無法實施項目建設的,可以在礦業權有形市場交易轉讓。積極推進市場體系的發育和成熟,大力發展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礦業權市場交易平臺,培育社會化的礦業權評估、代理、法律咨詢等中介機構,探索建立礦業權評估、代理、法律咨詢等中介機構,探索建立礦業權證券化市場,培育礦業權資本市場,最終形成比較完善的礦業權市場交易體系。

四是建立健全市場主導的煤炭銷售管理體制。緊緊圍繞企業市場主體地位、激發市場和社會的活力,形成職責明確、統一協調、務實高效的煤炭銷售管理體制和監管機制。全面放開煤炭公路、鐵路運銷,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干預,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落實企業市場主體地位,促進企業公平、有序參與市場競爭。全面取消鐵路運銷煤炭計劃管理,由企業直接向鐵路部門申請煤炭鐵路運輸計劃和立戶開戶。規范交易中心運作。取消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承擔的煤炭銷售管理職責,劃歸省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履行,省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可以委托交易中心承辦煤炭銷售方面的具體工作;支持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按國家發改委《關于深入推進煤炭交易市場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的交易市場的功能定位和基本作用,加強煤炭交易市場建設,開發煤炭交易產品,推進現代化煤炭交易。清理規范涉煤管理票據。按照“精簡票據、合并功能、管理有效、服務企業”的原則,對涉煤管理票據進行合法性審查并清理整頓,取消沒有法律、法規、規章依據的票據,將所有票據的功能都整合到《煤炭銷售票》上,形成“源頭控制、途中監控、終端查驗、事后追究”的新型煤炭運銷票據體系,實現對煤炭運銷票據的一體化管理。

五是加強煤炭行業管理體制立法和執法工作。目前山西正處于經濟轉軌、體制轉換、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煤炭管理體制改革深化。加快推動煤炭立法。盡快修訂出臺《山西省煤炭管理條例》《山西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研究制定《山西省煤層氣開發利用辦法》,加快出臺《山西省露天開采煤礦辦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確規范煤炭行業各管理部門的性質、地位、職責、權利義務以及行為方式。建立健全煤炭綜合行政執法體制,將分散在政府各部門的煤炭資源配置、勘查、生產、經營、安全等行政執法職能進行整合,統一行使。完善煤礦安全監管監察機制,加強各監察分局(站)的機構建設,完善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文告.2014.10.20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山西太原 030031;作者簡介:王啟業,山西大學商務學院管理學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山西省經濟咨詢協會主席,研究方向:企業戰略管理。)

(責編:賈偉)

生態文明煤炭工業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已經結束,其在整合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值得我們思考,山西煤炭資源整合過程中所發現的一系列問題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同時,煤炭資源整合過后的一系列問題也需要我們繼續探討。并且在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后期新政策(山西綜合改造區建設)的出臺背景下,山西的煤炭資源整合后續法律問題研究被賦予了更高的期望,對其深入的研究會為我國全面實現煤炭資源整合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煤炭資源整合 法律問題 山西綜合改造區

一、引言

在工業化迅速發展的今天,能源成為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能源的保障。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能源結構包括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氣。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煤國,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費國。2012年,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占到了73.3%,而石油比重為17.0%,天然氣比重為2.9%,水電、核電、風電共占6.8%。煤炭在發電、供熱等各項經濟生活中都發揮著巨大作用,煤炭的重要性決定了煤炭工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基礎地位。山西作為全國最重要的產煤省分,一直以來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國家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山西作為能源大省,承擔著能源供應的重任。為了提高煤炭產量,滿足國家建設需要,山西省鼓勵煤炭企業加大生產力度,同時支持地方政府積極發展鄉鎮中小型煤礦,一時間,山西全省煤炭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煤炭產量持續增長??梢哉f,山西的煤炭資源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后盾和保障,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但是山西在為全國經濟發展提供保障的同時,也給自身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諸如,環境保護問題、煤炭企業安全生產問題等,并出現了“多、小、散、亂”的特點。國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于2007年開始出臺對山西的煤炭企業整合的相關政策方針。到目前,這一政策在山西試點執行已經結束,并且已經拓展到我國的其他省份,山西的寶貴經驗將會對全國的煤炭資源整合起到指導的作用。同時,在山西煤炭資源整合的后期,一個新的綜合改造區在國務院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應用而生,即山西綜合改造區,這是全國第一個以省為基礎的綜合改造區,將會對山西的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包括山西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正是因為山西發展的可持續性,所以在此背景下重新研究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后的相關法律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對其充分的研究不但可以完善我國煤炭資源整合的綜合法律制度建設,也有利于山西煤炭資源在綜改區背景下的進一步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二、山西煤炭資源整合過程綜述

1.山西煤炭資源整合背景及其社會評價。如前所述,為了解決山西煤炭資源產業分散的現狀,增加煤炭企業競爭力,避免資源浪費,山西省相繼制訂了煤炭資源整合的相關戰略方針,其目的就是希望煤炭企業之間兼并重組,最終使煤炭企業集團化,從而實現煤炭行業的合理分布最終實現節約型社會的宏圖。在2001年山西焦煤集團公司成立,標志著山西煤炭企業整合的開始。在2005年山西省發布《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煤炭企業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的意見》和《山西省煤炭工業資源整合聯合改造實施意見》標志著山西煤炭企業整合步入規?;?。2012年山西煤炭企業資源整合階段性告一段落標志著山西煤炭資源企業開始步入資源整合后時代。煤炭資源整合的10年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評價,其中包括積極評價以及消極評價。積極評價普遍認為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可以優化山西煤炭行業的產業結構,實現產業有效升級,提升煤炭企業安全水平與管理水平,為全國煤炭資源整合起到示范作用。消極評價普遍認為山西煤炭企業資源整合思路勢必會加大政府干預,并且將所有的中小型煤礦通過資源整合合并到國有企業之中,不利于市場競爭的良性發展,也違背依法行政的理念。

2.山西煤炭資源整合運行價值分析。目前,山西煤炭企業資源整合已經階段性結束。就其運行價值而言主要包括:

(1)煤炭資源整合可以改善資源浪費的現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煤炭企業主要采用的是被西方媒體稱之為“蝗蟲式”的開采模式,也就是說只選擇開采條件好、煤炭種類相對較優質的煤田。這樣的開采模式勢必會導致資源開采的隨意性,沒有形成良好的規劃,浪費了更多的優質資源。同時,這樣的開采模式也會大大降低我國煤炭資源的回收率,破壞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煤炭資源整合可以使這些中小型煤炭企業擴大自己的企業規模,完善自己的各項設施,形成一定的開采規模,在開采的同時能夠更好的保護環境,最終做到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煤炭資源整合有利于緩解礦難發生的機率。安全生產問題一直是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雖然作為煤炭企業都在盡可能的采取措施來降低礦難的發生。但是由于國家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經營者經營風險性,使得一些中小型煤礦企業經營開始趨于短期化。也就是說,這些煤礦企業會將企業的經濟利益排在安全生產之前,為的就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因此在這種利益的驅動下煤炭企業勢必會降低安全防范的成本,因而增加了企業發生礦難的概率。煤炭資源的整合就是通過資源的整合將小企業合并為大企業,提高企業的集中度,促使企業加大安全生產的投入,最終減少礦難的發生。

(3)煤炭資源整合有利政府監督調控對煤炭資源開采實行保護。在我國有學者指出:“為了國民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我們應該從經濟健康和和諧發展的高度,對煤炭資源進行保護性開采”。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政府監督調控,制定煤炭企業開采標準,制定強制性政策,促使煤炭企業不斷的自我完善各項設施,提高煤炭的利用率,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煤炭資源整合政策的實施,可以督促煤炭企業按照要求進行生產,以便于政府的監督調控。

(4)煤炭資源整合有利增強煤炭企業綜合競爭力。如前所述,我國煤炭企業長期以來一直以“多、小、散、亂”為特點,并沒有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煤炭企業。這些煤炭企業由于規模的限制,市場占有率相對較低,限制了煤炭行業的總體發展。因此,通過煤炭資源整合可以促使煤炭企業開始轉化為規?;洜I,從而增加市場占有率,為企業國際化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綜合改造區背景下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后續法律制度的建設

如前所述,2008年,山西省作為煤炭大省率先在全國實施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并重組,成為全國煤炭改革的“鮮活經驗”。歷時三年,現已全面完成煤炭資源整合、兼并重組工作。2012年,山西省整合煤礦已全面開展技術建設改造,由整合接管的重組階段進入改造提升的建設階段,再用2~3年時間,山西省將逐步轉入正規循環的生產階段。國家發改委2010年12月1日正式批復設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批文標志著山西綜合改造正式提上日程,這是我國設立的第九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也是我國第一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主要任務就是要通過深化改革,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步伐,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統籌城鄉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眾所周知,山西煤炭資源整合方案的運行過程正是在山西綜改區的建設提出背景下進行,雖然目前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已經宣告完成,但是其后續的法律問題同樣值得我們去認真探討,以應對經濟建設的需求。

1.完善我國煤炭資源整合后續的環境保護法律問題。在綜合改造區的背景下,我國煤炭企業整合過后的環境保護問題所產生的法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在煤炭資源環境保護方面,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建議值得我們借鑒,從而使我國煤炭資源環境保護達到制度上的完整化。在美國,在源頭上對于露天開采設置了審批嚴格的許可證制度準入制,較好的控制了不達標企業對于煤炭資源的開發。同時,在過程監控中,美國政府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的對于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并且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制度完善土地復墾工作,大大的激發了企業參與復墾的主觀能動性。在德國,嚴格的許可證制度加大了煤炭企業的準入門檻,同時相對完善的法律制度為煤炭企業環境保護提出明確目標。因此結合美國與德國的經驗,筆者認為,我們需要在綜合改造區背景下以及煤炭資源資源整合后建立一套從煤炭資源源頭控制、再到過程監管和到末端治理一系列完善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使得煤炭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明確各自的管理職能,使得煤炭企業在整合過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建立我國煤炭資源整合后續的社會責任法律問題。目前,我國煤炭資源整合后續社會責任的立法并不完善,也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因此筆者認為關于我國煤炭資源整合后續的社會責任體系構建主要包括:1.制定完善社會責任法律法規。我們可以參考國外的先進立法經驗并結合我國的現有特點制定出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發展的法律規范。2.構建完善社會法律責任監督體系。從監督的主體來看,將其確立為企業自我監督、社會監督以及政府監督相結合的監督體系。3.完善企業社會法律責任的評價體系。我們應該引進國際的社會責任認證體系,出臺相應的社會責任量化考核標準,努力與世界對接,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3.構建我國煤炭資源整合后續的煤炭企業安全生產法律體系。

(1)建立完善的煤炭安全生產立法體系。由于我國當前的煤炭安全生產的法律體系并不健全,因此我們應當建立從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地方性法規的完整的法律體系。

(2)構建完善的煤炭安全生產監管法律機制。關于煤炭安全生產監管制度,我們應當建立以行政主體與社會團體協會以及煤炭企業相結合的監管體制,形成以政府行政干預與社會監督以及煤炭企業自我監督相結合的監督體制,從而最大程度的保證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

四、結論

目前,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已經結束,伴隨著綜合改造區的建立,為了能使煤炭資源以及煤炭企業得到可持續的發展,有必要對山西煤炭資源整合過程加以研究,從中找出在綜合改造區背景下的煤炭資源整合后續法律制度的建設,從而使煤炭企業在新一輪的經濟建設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本文為山西省法學會2012年省級課題《煤炭資源整合過程相關法律問題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SXLS(2012)B26]

參考文獻:

1.齊晉.論我國非再生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的社會法律責任——以山西省煤炭企業為例[J].太原大學學報,2012(2)

2.陳新玲.強化公司社會責任.推進和諧社會建設[J].太原大學學報,2006(2)

(作者單位:太原大學 山西太原 030036)

(責編:呂尚)

生態文明煤炭工業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時期轉向高質量發展新時期,進入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階段,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新舊動能持續轉換是經濟發展質量變革與動力變革的必然選擇。然而當下社會各界對新動能和新舊動能轉換尚未形成統一認識,造成區域經濟發展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沒有及時構建工業經濟增長動力機制。所以通過分析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工業經濟增長動力機制的壓力,探究其構建策略,旨在加快推動工業新舊動能轉換進程,提高工業經濟發展質量。

關鍵詞:新舊動能轉換;新動能;工業經濟;動力增長機制

舊動能即傳統動能,新動能是指形成于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社會經濟發展新動力,包括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等等,兩者是相對的,新舊動能轉換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發展社會經濟,推進社會進步。在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如何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升級舊動能、大力培育新動能,促進工業經濟的轉型升級發展,推動經濟全面發展,這是一項重要課題。

1.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工業經濟增長動力機制的壓力

轉換工業經濟動能的過程不僅是新動力與新動能的培育過程,還是加快釋放各種風險與矛盾的過程。隨著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持續深入推進,轉換新舊動能的難度越來越大,面臨的一些壓力需要引起關注。

1.1 投資回報不夠

工業經濟增長的投資回報不夠主要體現在:投資工業制造業能否促進經濟增長,這一點并不確定,企業在投資之后沒有取得較好的效益,將不愿意繼續投資;投資開發房地產的資金不足,逐漸減少投資;投資基本建設時也因投資缺乏連續性、落實不到位以及預算不足等因素,雖然使其高速增長,但基礎不穩。

1.2去產能壓力大

煤炭對很多區域而言都是發展工業經濟的基礎,但煤炭去產能需要將正常運行的一些煤礦關掉,煤礦協商難度較大;對于去產能出現的失業人員,企業安排的難度越來越大,并且產能企業依舊有利可圖,利潤可觀,不允許建立的產能以及已經停止的設備均有可能重新運行,增加去產能的壓力;對于去產能的早去產能,國家財政部門從政策上多加獎勵,但當企業的收入比獎勵更多時,去產能政策也就失去鼓勵和激勵的功能。

1.3轉換力度不足

盡管各區域正在快速發展新興產業,但和傳統產業比較,新興產業發展規模遠遠不夠,新舊動能轉換力度不足[1]。與此同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所增加的經濟收入的資金具備可替代性,制約在穩定發展中提高經濟增長速度。并且新動能屬于新領域,國家不僅需要培養人才、強化技術、投入大量資金,還要改革法律體制,較為費時費力。

2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工業經濟增長動力機制的構建策略

近年來,國家工業經濟發展持續好轉,在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呈現出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傳統產業持續改造提升的特征,在此基礎上工業投資平穩增長、消費逐漸增長,大大增加出口量。但對于構建工業經濟增長動力機制的壓力,還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緩解。

2.1深化政策改革,創造競爭新優勢

工業經濟進入增長新階段,標志著國家迎來發展工業經濟的新機遇,是否能利用該機遇釋放潛能,形成競爭新優勢,這主要由政策體系能否滿足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工業經濟增長的實際需求。所以應深化政策改革,加快政策調整和相關領域的改革、創新,快速構建城鄉銜接與統一的制度,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深化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和征地制度改革,從法律層次有效維護農民承包土地的權利、使用宅基地的權利、自有處置財產的權利等,提高土地出讓收益分配中被征地農民的份額;鼓勵地方政府立足區域工業經濟發展實際,探索能推動城鄉生產要素雙向流動、優化配置資源的有效路徑,確保不斷增加農民的勞動收入、資產收入,持續提高他們的消費能力,促進區域經濟平衡發展。

2.2革新體制機制,促進配置的增長

體制機制是國家工業生產效率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其革新能促進資源配置的增長,為在新舊動能轉換時期的工業經濟增長釋放出巨大功能。第一,加快革新混合所有制,這是當下和以后促進國資國企改革的關鍵,基本思路是快速推動國企尤其是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股份制改革,優化其股權結構,在國資與民資之間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大幅優化國企治理機制,顯著提升國企經營管理水平,從而形成更多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大型企業集團,提升工業經濟發展水平。第二,加快革新壟斷行業,因為產能過剩與供給不足在當下的工業經濟發展中是共存的,部分競爭性行業產生嚴重過剩,導致資源配置低效率甚至無效率,但部分壟斷行業則面臨供給不足的局面,很難滿足市場所需,需要盡快把資源從產能過剩的行業轉移到供給不足的行業,大幅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工業經濟內涵式增長。第三,市場競爭秩序的革新與優化。在發展工業經濟時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市場微觀主體對政策有太強的依賴性,投入太多精力爭取政策優惠,即很多企業表現出短期化、功利化和投機化等行為,缺少自主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限制其釋放可持續發展潛力。應通過優化市場競爭秩序讓企業回歸創新,將創新作為經營管理活動的核心,更充分地體現市場機制優勝劣汰的作用,在工業經濟增長中形成內生動力[2]。

2.3推動存量變革,大力發展新動能

在經濟換擋期和新常態下,產能過剩是突出問題,部分區域過剩的產能里涵蓋大量無法繼續適應工業經濟發展與市場所需的落后產能,所以推動存量變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淘汰落后產能,為發展新動能挪出更大的市場、土地、資本與生態空間;加強對產品、工藝、市場和管理等的創新,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和品牌影響力,增加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升產品或服務和市場之間的匹配度,從而使低端轉型為高端、粗放轉型為高效、污染轉型為綠色,尤其是要推動現有產業的結構調整與產品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效對接,為其提供新型原材料或零部件、延伸服務等;在知識、技術、數據、信息等生產新要素的支撐下促進互聯網、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之間的深度融合,推動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新模式與新業態的發展,提高供給能力,適應需求端的變化;注重開拓新市場,針對國外高增長國家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提高國際競爭力,拓展工業經濟發展新空間。

除此以外,應重視培育有較強根植性的本地企業,設立總部、營銷中心和研發中心等關鍵職能部門、高附加值環節,堅持推動區域增量崛起。培育本地企業不但能促進既有企業向新興領域投資、創業企業快速成長,還能從外地引進先進科技,實現本土轉化[3]。當然,這樣的無中生有絕不是完全脫離本地實際而超前發展,仍然要立足本地產業基礎或資源優勢等條件發展新動能產業。

3.結語

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各部門改造技術的物質基礎,是經濟增長龍頭和源泉之一,主導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的經濟與技術發展水平直接取決于工業發展水平。在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各個區域在構建工業經濟增長動力機制時面臨投資回報不夠、去產能壓力大、新舊動能轉換力度不足等壓力,必須將十九大精神落到實處,不斷深化政策改革,創造工業經濟市場競爭的新優勢,同時革新體制機制,促進資源配置的增長,通過存量變革大力發展新動能,堅持增量崛起,從而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促進工業經濟升級發展,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巴曙松.中國經濟進入新舊動能轉換期[J].商業觀察,2017(12):10-15.

[2]鐘齊鳴.內生動力繼續增強 工業經濟平穩增長[J].商業文化,2016(36):11-15.

[3]張德軍.工業經濟增長動力機制轉變及轉型升級研究[J].中國市場,2018(03):61-65.

生態文明煤炭工業論文范文第5篇

據《證券時報》在今年5月的統計數據表明,在今年二季度以來漲幅最大的前十只股票中,有基金重倉或參與的達到了四只。其中由于重倉大同煤業,交銀施羅德基金成為二季度以來的最大贏家。該篇文章中稱,大同煤業大漲令重倉該股的基金凈值狂飆突進,交銀施羅德成最大贏家。據天相投資的統計,截至5月5日,二季度以來開放式偏股基金單位凈值平均上漲7.70%,其中由于重倉大同煤業,交銀穩健和交銀精選單位凈值分別大漲14.49%和13.24%。高居漲幅榜前兩名。

眾所周知,全球經濟危機對我國煤炭工業產生一定影響,加之一直僵持不下的煤電價格之爭,令我國煤炭板塊的股票走勢似乎充滿玄機。作為我國煤炭產業的長子——大同煤礦集團的一舉一動都成為整個行業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大同煤業的漲幅跌落,亦成為煤炭板塊走勢的關鍵信息。

良好的資本運作奠定同煤擴張的基礎

大同煤業是國家股權分置改革后推出的第一只滬市大盤股,2006年6月2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開盤價為9.98元,后來股價一路上揚,并且在2008年連續收購了內蒙召富、華富兩個露天煤礦80%的股權和鄂爾多斯集團色連礦70%的股權。良好的資本運作,給同煤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一系列資源整合按計劃、按步驟順利完成。大同煤業的迅速“膨脹”,標志著大同煤礦集團正以大集團、大基地建設為目標,加快資源擴張步伐,成為地跨晉、蒙兩?。▍^)的特大型煤炭生產集團。

與新中國同齡的大同煤礦集團,是我國煤炭工業的長子,從最初的8礦1廠發展為擁有48座煤礦54對礦井的特大型煤電化能源航母,可以說同煤的成長是中國煤炭行業騰飛的輝煌典型。

以大集團大基地建設為重點新同煤實現戰略騰飛

2003年,同煤集團確立了建設大集團、大基地的戰略目標,成為同煤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年。

2003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位煤礦代表疾呼:“中國如不盡快組建一批實力強大、能夠控制全國煤炭市場、能與跨國公司相抗衡的大集團,就會危及煤炭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危及國家的能源安全大局?!?/p>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油氣資源短缺的國家,煤炭是重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占70%以上。但是我國的煤炭產業集中度很低。2001年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排名前17位的煤炭企業年產原煤3.3億噸,僅占全國煤炭產量的26.60%。我國大約有2.5萬個煤炭企業,其總數比世界上其他所有產煤國家的煤礦總和還多,但平均每年企業市場占有率才4‰。如此低的產業集中度,導致無序競爭、經營分散、安全狀況差等一系列問題。因此,組建煤炭大集團勢在必行。作為我國煤炭業的長子,大同煤礦集團的重組成為重要試點。

2003年12月21日,新重組的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仿佛一個“新娘”,在我國最大的能源基地山西嶄新亮相。新同煤以大同、寧武、河東煤田為基地,以大秦、京包、京原、朔黃鐵路為運輸依托,以大同動力煤為品牌標志,將山西北部的煤炭生產和運銷企業進行重組,并由6家股東共同出資(2005年變更為7家股東)組建,產權機構也由國有獨資公司向股權多元化轉變。

從此,大集團、大基地建設成為新同煤的發展重點,這一歷史跨越讓同煤在兩年時間里,產量一下躍升至億噸,2006年公司上市,發行了2.8億股A股。

在新的平臺上,同煤加快了騰飛步伐,跨上了新建大礦井與整合改造中小煤礦相結合的路子,先后投資16億元,為10多個重組中小煤礦改革采煤方法、裝備綜采和掘進機械化作業線,進行環節系統改造,工作面回采率平均提高近50%,提升了產能1100萬噸。

此外,新同煤在大力發展煤炭主業基礎上,還積極打造電力、煤化工、冶金、煤機制造等非煤產業。其中,電力是整個非煤業的龍頭,大力度加快電廠建設,變輸煤為煤電并舉,結束了有煤無電的歷史。在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同時,提升了企業的經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多元化產業格局,為新同煤成為世界級煤炭企業做足了充分準備。

塔山工業園區的科技騰飛新同煤如虎添翼

迅速的發展與擴張,讓新同煤的“雄心”與日俱增。除了要坐穩煤炭老大哥的位置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特大型煤電化新型能源航母,成為同煤的未來發展目標。塔山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的建立,猶如蛟龍躍出煤海,為蓄積力量奔跑的猛虎添加了一對羽翼,在驚濤駭浪的市場經濟中,為同煤這艘大型煤炭戰艦快速升級為新能源航母邁出重要一步。

2008年我國煤炭產量突破27億噸,位居全世界第一。但是這一連串產量捷報的背后,卻隱含著巨大的資源浪費。我國煤礦的回采率一直處于低水平,平均比國際水平低10~20個百分點。尤其小煤礦、小煤窯落后的開采方法,嚴重“蠶食”著煤炭資源。有的小煤窯甚至每采出1噸煤,便要浪費10噸資源。如果生產10億噸的煤炭,實際消耗的資源可能在50億噸左右!一邊是可怕的浪費,一邊是煤炭資源的枯竭,如不開發及建立高效、綠色的礦井,后果不堪設想。同煤塔山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的拔地而起,不僅成為我國煤炭工業的“新標桿”,也讓人們看到煤炭工業發展的新希望。

同煤塔山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坐落于大同市南30公里的塔山腳下,在這曾經一片荒蕪的野嶺中,一座創造無數奇跡的高科技特大型工業園區,為新同煤闊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區別于傳統開采的侏羅紀煤系,塔山礦開采的是伴生著大量高嶺巖的石炭二疊紀煤系。在采訪塔山礦井時,無論是公司領導、工程師還是普通工人,“吃干榨盡”是他們的口頭禪?!俺愿烧ケM”指的是將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最大化,即循環經濟。相對回采率低、觸目驚心的巨大資源浪費,塔山“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閉路循環,讓人們看到,下游每一個生產單位生產的廢棄物都是另一個生產單位的主要生產原料,從而實現逐層減量利用,循環使用。

塔山可以說是一座看不見煤的煤炭工業園區,園林噴泉掩映著現代化全封閉輸煤棧橋,把開采出的原煤,密閉輸入洗煤廠;入洗后變成精煤,就地裝入萬噸專列或儲煤罐外運;中煤、煤泥以及矸石,輸送到電廠發電發電產生的熱量經過熱電聯供系統,取代鍋爐對居民供暖。而伴隨產煤生產的高嶺巖,經加工后可廣泛用于造紙、陶瓷等行業。煤矸石和電廠排出的粉煤灰,可作為水泥廠的原料。水泥廠排出的廢渣,進入砌體材料廠用于生產新型砌體。礦井排出的工業廢水以及生活污水,全部進入污水處理廠,凈化處理后再進入電廠復用。選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煤泥水,經濃縮機沉淀處理后重復使用,一部分廢水經深度處理后可用于礦區生活、消防及井下灑水。一套完整的生產鏈,讓煤炭資源回收率高達80%,伴生資源和各個產業廢棄物的利用率高達95%以上。由于廢棄物都得到充分利用,整個工業園基本無污染。

同煤塔山工業園區實現了高科技的“綠色開采”,產量增加的同時保護了環境,并且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年產設計能力1500萬噸的塔山礦井,所需工作人員僅為600人。同煤塔山的成功投產,揭開了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的新紀元,填補了我國煤炭工業鏈規?;a的空白。

在跨越中發展 在機遇中騰飛

如果說2003年是同煤的轉折年,2008年則是同煤的跨越年。經過一系列資源整合后,大集團、大基地的建設成績不菲,在做強做優煤炭的同時,大力發展電力、化工、冶金、煤機制造幾大產業,實現了由傳統資源向綜合能源集團的跨越,由傳統發展模式向新型工業化的跨越,由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文化強企的跨越。在雪災、地震同時發生的這一年中,同煤高度發揚“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不僅給災區人民雪中送炭渡過難關,更在安全生產、煤炭營銷、經營管理、員工收入等十個方面創造了歷史之最,煤炭產銷量達1.22億噸,連續4年突破億噸大關;銷售收入505億元,同比增長154億元,提前兩年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目標。

有著60年歷史的同煤,歷經紅色年代的政治動蕩、改革開放的迷茫摸索、市場經濟的轉型磨難……無論困難多少,憑借著心齊人和,間過了一道又一道難關。雖然這艘能源航母目前遭遇到了金融危機的沖擊,但是飽經風霜的同煤,已經歷練成為勇猛的戰士。同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吳永平對目前的經濟形勢樂觀地表示說:同煤一定會堅定信心,轉“?!睘椤皺C”,抓住資源價格回落的機遇,堅定不移進行低成本擴張:抓住供需關系緩解的機遇,堅定不移加快結構調整:抓住當前財政和貨幣政策機遇,堅定不移實施資本運作。同煤有能力度過這段非常時期,企業會平穩較快發展。

未來的路,相信還一定有許多波折,但我們同樣相信,同煤這艘能源航母會更加強大。無論是市場風云的激蕩,還是相互競爭的殘酷,同煤都會秉持信念,沖破一道道艱難險阻,在歷史浪潮中揚帆騰飛!

美編 黃靜

生態文明煤炭工業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通過比較國內外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模式,企圖尋找和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找到我國生態工業園區管理上的不足,提高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績效,以利于生態工業園區健康穩定的發展,促進我國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

【關鍵詞】生態工業園區 管理模式

一、引言

1992年美國Indigo發展研究所首次提出生態工業園(Eco-Industrial Park,EIP)概念以后,生態工業園已經在世界各國迅速發展。我國自1999年啟動生態工業園區項目以來,形成了一批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包括廣西貴港(制糖)、廣東南海、包頭(鋁業)等,這些園區試圖探索出了我國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本文主要從中外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模式上來探討我國生態工業園區發展中的問題,促進我國的生態工業園區的進一步發展。

二、中外生態工業園區管理模式的特點

世界各國的生態工業園區都有自己的特點,這里主要介紹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模式的特點。同是,也介紹了我國的生態工業園區自己的發展特點。

1、國外生態工業園區管理模式的特點

美國是首先提出生態工業園區概念的國家,美國可持續發展總統委員會(PCSD)組建了生態工業園區特別工作組,推動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美國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主體包括政府和私人部門,包括城市政府、城鎮政府或它們的開發組織、地方經濟發展公司、私人產業和其他的社會組織。生態工業園區具體管理上涉及物業管理者和社區管理者兩個管理主體。管理實踐中,物業管理者和社區管理者各司其職,但由于物業管理公司的優先關注園區投資者的利益,而社區管理機構關注的則是整個社區的健康發展和各個成員單位的利益。為協調不同主體的利益,一些生態工業園區在組織建設時,通過物業管理和社區管理機構互設代表來解決這些問題。物業管理者多為生態工業園區的開發者,主要是保持生態工業園區的商業績效,保持園區的穩定以及園區對于進駐企業的吸引力,同時,為社區和進駐企業提供一些具體的服務;社區管理者是維持社區企業的凝聚力,主要是溝通企業間的創新性項目,有效利用社區內企業的資源,降低社區內企業的成本等。

歐盟是生態工業園區的發源地,丹麥的卡倫堡共生體系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態工業園區。歐盟的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得到歐盟的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歐盟生態工業園區發展可分為規劃建設與自發形成兩大類。丹麥卡倫堡工業共生體系是自發形成的典型案例;荷蘭、芬蘭、法國、英國等歐盟國家則采取政府規劃方式建設生態工業園區。同時歐盟各國民間規劃方式也逐漸成為生態工業園區發展的主要力量,在民間規劃中,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門以及科研部門不占主導地位,只承擔間接管理、協調和咨詢服務等職責。民間規劃方式有利于企業根據自身需求以及市場形勢靈活地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活動,取得了很好的生態和經濟效益。歐盟各國居民的環保意識高,也積極投身到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管理中??梢钥闯?,歐盟的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主體多元化,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主體多由融資方組成,但它們很少參與園區內部管理,當地居民正逐漸參與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派出代表參與園區內部管理。

日本從1997年就開始規劃和建設生態工業園區,并把它作為建設循環型社會的重要舉措。日本生態工業園區在園區管理和運作模式上形成了產學官一體化的模式,建設以地方自治體為主體,國家和地方政府共同輔助和管理,企業、研究機構、行政部門積極參與。日本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和管理主要由環境省和經產省共同負責,實行雙重管理制。環境省負責廢棄物的合理處理工作,而經產省主要從產業方面進行管理,負責對可回收資源的管理工作。日本政府對生態工業園區建設進行直接的財政支持或補助的力度不夠,因此,日本的生態工業園區由民間自主投資、自己經營。日本兩個發展最好的生態工業園區都是民間自主投資、自主經營。例如,藤澤生態工業園區由EBARA公司獨立投資和獨立經營,整個園區由EBARA公司擁有和管理,所有的廢物交換都在EBARA公司下屬企業之間進行,整個流程為EBARA公司所管理。

2、我國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情況和管理模式

我國的生態工業園區項目雖然起步較晚,但這些園區試圖探索出我國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打造出新型工業化及生態工業示范基地,樹立了循環經濟典范。

我國的生態工業園區的宏觀管理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環保部門進行管理。2006年9月1日起,我國生態工業園區將依照相關標準進行建設、管理和驗收,三年內發生重大污染事故和企業超標排放的工業園將不會被驗收?!吧鷳B工業園區標準”是指《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試行)》、《行業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試行)》和《靜脈產業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試行)》。加強環保工作的統一監督和管理,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的透明度,加強國家和各地環保部門和監察部門對環境執法的行政監察,對生態循環工業園區的健康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在園區的微觀管理方面,園區建設完成后成立園區管理委員會來管理生態工業園區,園區管理委員會一般隸屬于園區所在的市區,園區管理委員會具有濃厚的行政色彩。大多采用“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依托重點企業在園區成立循環經濟聯誼會的形式推進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園區政府的主要工作是:首先,發揮政策優勢,完善政府的服務職能,制定發展政策和規章制度,培育共同的組織文化;其次,發揮“第三方”的功能,協調企業間的各種矛盾和沖突,充當企業治理制度中的“第三方”;最后,制定總體發展方案,進行積極維護和管理。例如,廣東南海國家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是由佛山市南海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管委會和佛山市南海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有限公司來管理,園區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處理園區的日常管理工作,園區有限公司負責園區的招商工作和園區經營。

三、中外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模式比較研究

從以上內容可知,決定運行那種管理模式,取決于政府、企業、居民等之間的利益關系的協調,因此,下面將從這兩個方面來比較國內外園區的管理模式的差別。

1、政府在生態工業園區管理中的角色比較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各國政府都十分重視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尤其是在推動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園區的管理中的角色卻不一樣,在美國、歐盟和日本政府在園區的管理上主要是宏觀層面的管理。美國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主體包括政府和私人部門,包括城市政府、城鎮政府或它們的開發組織、地方經濟發展公司、私人產業和其他的社會組織;歐盟各國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門以及科研部門不占主導地位,只承擔間接管理、協調和咨詢服務等職責;日本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以地方自治體為主體,國家和地方政府共同輔助和管理,企業、研究機構、行政部門積極參與,形成了產學官一體化的園區管理和運作模式。在園區的微觀管理中主要是企業、社會組織和居民個人。

我國政府在園區的管理上既有宏觀層面的管理,也有微觀層面的管理,管理部門在協調企業利益和企業與社區利益方面的能力有限,造成許多企業對自己的原料來源、數量、性質、能源的種類和消耗量以及排放物的種類和數量存在著一定的隱瞞,使整個生態園區的管理和資源協調不夠透明,這種管理組織上的缺陷導致生態工業園區的運作存在不少問題。園區管理委員會具有濃厚的行政色彩,管理效率不高。同時還要充當企業治理制度中的“第三方”的功能,政府在園區的管理中扮演了幾個角色。

2、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主體的比較

生態工業園區管理主體決定于園區管理模式。如企業自發形成的生態工業園區,其管理主體一般由各企業派出代表組成管理機構,同時配合當地政府協調各種公共事務。注重企業的利益。由政府規劃的生態工業園區,其管理主體一般是當地政府,在企業間出現矛盾時,政府處在中立位置協調矛盾,比較注重當地公共事務的管理,強調整體規劃和環境保護。

國外的生態工業園區既有自發形成的也有政府規劃的,園區的形成方式多樣,園區的管理主體也呈現多樣化。美國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主體包括政府和私人部門,包括城市政府、城鎮政府或它們的開發組織、地方經濟發展公司、私人產業和其他的社會組織;歐盟的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主體多元化,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主體多由融資方組成,但它們很少參與園區內部管理,當地居民正逐漸參與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同時派出代表參與園區內部管理;日本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以地方自治體為主體,國家和地方政府共同輔助和管理,企業、研究機構、行政部門積極參與,形成了產學官一體化的園區管理和運作模式??梢钥闯?,這些國家的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主體包括政府、投資方、社會組織、企業、當地居民,管理主體多樣化。多樣化的管理主體有利于根據自身需求以及市場形勢靈活地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活動,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保證生態工業園區內企業和居民的參與園區管理和和建設的積極性,較好的協調了各方利益,提高了整個園區的管理績效。

我國的生態工業園區主要是由政府規劃建設的,在園區的建設和管理上采用“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依托重點企業在園區成立循環經濟聯誼會的形式推進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各級政府和環保等主管部門主要在編制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方面給予指導,從政策、資金和技術上予以支持。我國的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主體主要是政府,有行業協會和企業的參與,但是參與度比較低,居民基本不參與園區的管理??梢钥闯鑫覈纳鷳B工業園區的管理主體比較單一。單一的管理主體,沒有企業和居民的參與,企業和居民的積極性都不高,園區的管理績效不高,各方利益協調困難,加上管理部門在協調企業利益和企業與社區利益方面的能力有限,生態園區的管理和資源協調不夠透明,這種缺陷導致生態工業園區的運作存在不少問題。

四、結論

通過上述對國內外生態工業園區管理模式方面的比較,認識到不同的管理模式對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管理有不同的影響。歐盟的一些研究表明,由公共部門計劃創建的生態工業園區對市場的反應靈敏性不高,且規劃成本過高。國外的生態工業園區政府在園區的管理中主要是宏觀層面的管理,不對園區的微觀層面進行管理,而且,國外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主體多樣,尤其是企業和居民參與到園區的管理中,發揮了不同主體的積極性,園區的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我國的生態工業園區政府既參與宏觀層面的管理,同時也參與微觀層面的管理,園區的管理委員會行政色彩過濃,企業、居民等其他組織和個人在園區的管理中參與度不高,管理主體比較單一,沒有發揮不同主體的積極性。因此,我國的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不但要繼續發揮政府的作用,同時也要吸收更多的和園區相關的組織和個人參與到園區的管理中,促進我國態工業園區更加高效的管理。

【參考文獻】

[1]文娛、鐘書華:美國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特點及發展趨勢[J],科技管理研究,2006(1).

[2]王志華:工業園的發展終結——生態工業園[J],科學與管理,2004(1).

[3]國家環??偩挚萍妓荆荷鷳B工業園區如何搭臺唱戲一日本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現狀和管理模式[EB/OL],hzhb.gov.en/eic/649096689457561600/649096689457561600_235.Html,2005-9-16.

[4]張賓、王紹文: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生態工業園區建設[J],基建管理現代化,2006(3).

[5]馬榮、周宏春:生態工業園的實踐與經驗[J],經濟研究參考,2006(46).

上一篇:股市收益會計準則論文范文下一篇:鄉村工業發展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