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移動學習遠程教育論文范文

2023-10-01

移動學習遠程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活動理論指導下,基于即時通訊軟件“釘釘(DingTalk)”,組建以移動4G通信網絡為基礎的相對封閉的移動學習系統,打造一個適用于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應用的移動學習系統,可以配合翻轉課堂進行教學,也可以進行移動學習、遠程輔導,應用模式豐富。以智能手機為學習工具實時指導學生學習,交互方式多樣,有視頻演示、電話會議、語音交流、圖片示范等溝通方式,高度模擬課堂教學,力圖讓移動學習成為學校課堂教學的延伸。從認知學習角度審視學生在微慕學習系統支援下的移動學習知識內化過程,提出了知識內化的第三條途徑——抑制式知識內化;從速度和次數來描述知識內化品質。為中小學義務教育翻轉課堂、移動學習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微慕學習系統;活動理論;移動學習;知識內化

一、引言

移動4G采用了4G TD-LTE標準,理論峰值傳輸速率可以達到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是目前國際上比較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據人民網2015年12月15日報道:中國移動已經建設開通了107萬個4G基站,預計年底將達到110萬個,覆蓋人口超過12億。[1]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94億,較2014年12月增加3679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隨著手機終端的大屏化和手機應用體驗的不斷提升,手機作為網民主要上網終端的趨勢進一步明顯。[2]《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平板電腦的娛樂性和便捷性特點使其成為網民的重要娛樂設備,2014年底本科及以上學歷網民使用率達51.0%。[2]以上數據表明,我國現階段手機及平板電腦的普及率已經很高,因此將手機、平板電腦作為移動學習系統的終端顯示設備已經具備了全民普及應用條件。

釘釘(DingTalk)是由阿里巴巴集團2014年12月發布的,主要針對企業用戶需求。但是我們在2015年的6月,發現這個軟件適合于中小學作為半封閉移動學習系統的應用平臺,時至今日已經更新至2.7版本。它集合了即時通訊、軟件傳送、視頻播放、電話會議、網絡儲存等諸多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市場占有率不高,這可以消除大部分的學習干擾,是目前最適合中小學生移動學習的軟件平臺。

各個學者因為研究的側重點不同,對移動學習有著不同的理解和闡述。綜合來講,移動學習就是學習者能在任意時間、地點、途徑下方便地獲取想要的學習資源,根據學習計劃和學習活動安排,有步驟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還能與教師或者其他學習者協作交流,開展學習評價。[3]中小學生的移動學習帶著與生俱來的課堂教學烙?。涸谝欢ǖ臅r間段內必須完成;學習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下載教師推送的微視頻、學案等學習資料;和教師、同學相互交流等。移動學習系統(Mobile Learning System)是由于人們地理空間流動性和彈性學習需求的增加而為學習所建構起的一種由支持網絡、資源平臺、移動學習設備組成的學習環境。[4]而活動理論認為一個完整的活動系統包括主體、客體、共同體三個核心要素及工具、規則和分工三個次要要素,因此筆者認為構建一套適合中小學生使用的半封閉性移動微課、慕課學習系統也應具備這六大要素。

二、文獻綜述

在中國知網以“移動學習系統”為篇名進行搜索,搜到343條數據,數據呈逐年上升趨勢,從2001年的1篇到2006年6篇,2010年27篇,2013年44篇,2014年64篇??梢婋S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移動設備性能的大幅提升,移動學習系統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但通過瀏覽文章我們發現:討論的多,設計出切實可行移動學習系統的少之又少,能將設計方案付諸于實施并有一定的實踐應用價值的更是鳳毛麟角。

田嵩、魏啟榮設計了基于公有云、私有云混合模式的移動學習系統,以微信公眾平臺為運行基礎,本地微網站作為資源中心。適用于大學教學,應用復雜,推廣難度大。[3]李云飛、王敏娟等設計了基于網站的移動學習系統,學習者通過瀏覽器訪問課程資源庫,點播或者下載,自動答疑。適用于成人、大學教學,建站復雜。[5]魏武華設計了基于智能手機的服務于成人遠程教育的移動學校系統。[6]華中師大碩士生翟利利別出心裁地研究面向農民工的移動學習系統。目前適用于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使用的移動學習系統研究,還是個空白領域,尚無專家學者取得研究成果。

三、活動理論指導下的微慕學習系統要素分析

微慕學習系統是指以手機、平板等數碼顯示設備為工具,通過移動網絡、即時通訊軟件組成學習群組,組織者將微視頻及學案推送給每個成員,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互動交流,并接受教師在線指導的小規模半封閉學習環境。

活動理論主要研究作為發展過程中的不同形式的人類實踐活動,而教學、學習活動即文化傳承的主要形式,也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7]因此,我們應以教育和辯證的雙重視角對微慕學習系統中的學習活動各參與要素進行解析。

微慕學習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1.主體

主體是學習系統中的核心要素,是具體學習活動的執行者,在整個學習系統中處于主動、中心的角色。微慕學習系統是學習者移動學習活動的環境總和,在這個系統中學生才是學習目標的體現者、學習任務的執行者、學習交互的協作者,是整個學習系統最為活躍的要素。教學組織者在這個系統中僅僅起引導的作用,幫助引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組織協調系統各參與要素的關系、協調學習共同體中各個體的學習活動。

2.客體

學習系統中的客體是指學習資源,包括學習目標、學習任務等隱性資源和承載于音視圖文等形式的顯性資源??腕w是教師輔助支持學生學習掌握的內容,微慕學習系統的客體可以分為釘釘即時通訊應用平臺,和教學組織者所提供的本課時的教學資源,后者一般做成.mp4格式的視頻短片,但和平常所指的視頻又有所不同,具有自身特征。

(1)容量精小。微慕學習系統以“釘釘”即時通訊軟件為平臺,整個學習過程和互聯網不發生直接的網絡鏈接。音視圖文等學習資源為了下載方便,一般是做成一個.mp4格式的微視頻,文件容量控制在50M以內,確保學生通過移動網絡能在一分鐘內下載完畢。

(2)目標明確。微慕學習系統是中小學義務教育課堂教學的延伸,高度模擬課堂教學而區別于一般移動學習系統的非正式學習。每一次的移動學習目標明確,教學三維目標表述完整,放在視頻的開頭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步驟和要求,一般將布魯姆目標分類中的低階思維目標層級作為移動學習的課時目標。

(3)推送方便。學習資源可以存放于釘盤,普通格式的圖片、文本還可以在線預覽。教師通過釘釘群、釘盤共享或者釘郵推送給學生。學生自行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鏈接4G移動通信網絡下載。下載后可以在線學習,也可以在沒有信號的任何地方學習。這個特點也使微慕學習系統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隨時隨地學習,特別是假期、旅游或者學生無法上課等特殊情況下同樣可以學習。

(4)部署簡單。和其他基于瀏覽器點播的移動系統或網站式學習系統不同,微慕學習系統的學習資源存放在共享文件夾中,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在旅途中用手機上傳。因此微慕學習系統具有推廣門檻低、技術要求低、部署難度低、費用支出低的特點。

(5)相對封閉。手機或移動終端之中只安裝釘釘軟件,不安裝瀏覽器,徹底消除網絡不良信息的侵蝕。選用釘釘作為軟件平臺的另一個好處是釘釘主要針對企業用戶群,市場普及率低,垃圾信息少,師生在教學的時候受到外界的干擾相對較少,沒有微信煩人的那么多外聯接口。

3.共同體

微慕學習系統中與主體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其他學習參與者,一般指教師、學生。移動學習中主體與教學組織者進行溝通,接受指導,教師扮演著學習過程參與者、協作者、引導者的角色,促進學習主體對新舊知識的練習與反思。學習主體與同伴協商、討論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在相互交流和練習過程中,不斷影響著主體知識的內化、意義的建構,從而完成整個學習過程。學習組織者為學習共同體提供主要資源,各參與者也為主體提供學習所需的幫助及討論資源。

微慕學習系統中的共同體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

(1)個別式。學習主體為某一個特定的知識點向學習組織者求證的時候,可以單向聯系,接受一對一的溝通指導。

(2)小組式。學習組織者在和群體溝通中發現某一部分學習主體對某一知識點存在學習障礙的時候,可以另行拉群,組成臨時的學習小組進行統一的再次指導,或者另行提供學習資源,進行拋錨式教學。

(3)群體式。這是移動學習中的常態,各學習主體先自行學習后再開展討論,學習組織者針對疑點、難點、熱點問題進行引導。這種形式可以作為翻轉課堂的線上學習部分。

4.工具

工具是指在移動學習過程中為達成學習目標,所利用到與學習相關的學習材料要素之和。微慕學習系統中的工具可以分為硬件工具和軟件工具,智能手機、平板電腦、PDA等為硬件工具;存放學習資源的釘盤、即時溝通的釘釘為軟件工具?;谝韵聨追矫娴目紤],硬件工具首選大屏智能手機,其次是平板電腦。

(1)功能齊全。智能手機拍照、攝像、通話、播放視頻,安裝第三方軟件,樣樣精通,可以滿足學習的多方面要求。平板電腦也可以,但攝影、攝像是性能短板,學生將自己的作業提交給教師的時候,或者動手實驗類連續操作性的作業需要提交攝像的時候,會影響所提交視頻、圖片的清晰度。

(2)教育責任。手機是家長的隨身之物,低年級學生要在家長的視線之內活動,增強家長對學生學習的責任感,學生因為識字量的關系對理解題意會有難度,必須在家長的指導下學習。作業提交的時候需要攝影或攝像,低年級學生需要家長的協助,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也有利于家校溝通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3)普及率高。手機的全民普及可以形成硬件資源的共享,個別特殊家庭因種種原因家長暫時或長期不在學生身邊,學生可以就近組成三人學習團隊由一個家長陪同學習,同學之間還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促進。

(4)溝通方式。釘釘軟件平臺可以應用的溝通方式非常豐富,常見的有文字交流、語音對講,如果覺得語音還不能表情達意,可以用即時視頻電話。如果覺得部分學生存在同一問題,還可以拉群開個電話會議指導。發現某個學生不在線,可以通過釘釘的信息必達功能,以自動語音電話或短信強制提醒。

5.規則

移動學習中需要主體及共同體成員共同遵守的規則、約定、標準等,包括移動學習中的目標、任務及學習要求、協作交流規則等。

(1)學習要求。對學習主體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規定的作業,然后將作業拍照發給教師。有時候還可以開展學習競賽,先簽到(教師可以看到每個學生的具體地址信息),確保每個學生獨自獨立完成作業。然后發放學習視頻和學案等資料,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作業。

(2)學習紀律。對學習紀律的要求:獨立自主學習,作業問題可以在群里討論,完成后的作業不能發在群里或私下發給其他同學。

6.勞動分工

學習組織者的工作貫穿始終,學習前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編制練習,制訂學案。學習中對學習主體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引導、解答。學習后將作業進行分類,對潛能生進行及時彌補輔導。有時候教師也可以將個別潛能生的問題轉給優生解答,以達到學習參與者之間的相互促進。

學習主體先解讀學案,明確本次學習的目的任務,反復觀看視頻,理解傳授的知識點,依據教師設計的學習步驟,逐項完成習題作業,構建知識體系,完成初步的知識內化。對學習中的困難、自己無法解答的問題,及時在群里發表疑問,或者直接求教于教師,最后將完成的作業傳給教師。

學習參與者對群里發表的學習求助、學習疑問,做出多種形式的應答。

四、微慕學習系統的交互及應用模式

1.微慕學習系統學習交互

2001年,恩格斯托姆在活動系統結構基礎上,引入活動系統之間的交互,使活動系統更加開放。[8]微慕學習系統交互設計主要包括學習者與教學組織者的交互、學習者與教學資源的交互、學習參與者之間的交互三種類型。學習系統的交互主要是基于釘釘通訊平臺而實現,學習參與者之間可以通過在線文字討論、發送圖片、音頻等方式表情達意,在群里開展溝通和交互。教學組織者可以通過視頻演示、在線答疑、學習檢測、作業分析、瀏覽圖片等方式,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實時反饋與指導。

2.微慕學習系統應用模式

微慕學習系統針對義務教育中小學的移動學習而設計,但應用不僅僅局限于中小學生,幼兒園和大學生同樣適應,還可以用于教師的進修學習及平常的教科研活動,應用非常廣泛。以學習者在學習系統中主體性的發揮程度和教學組織者在學習系統中主導作用的發揮,我們可以將微慕學習系統應用分為以下幾種模式。

(1)伴導型學業輔導模式。潛能生將不懂的地方畫圖或語音通過釘釘向教師發送請求,教師不管身在何方只要有網絡就可以實時應答。這種模式師生一對一輔導,以視頻演示為主,效果類同于當面輔導?;蚴墙處煂⒈仨氄莆盏闹R構建體系,逐一細化為知識點而編制梯度練習,讓學生逐一解答,然后再彌補知識缺陷,學習上主導性更強一些。

(2)主導型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先學習視頻,然后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出問題,各學習參與者一起討論,共同探究、合作解答,教師再適時點撥完成知識的內化。也可以從學生提問暴露出的問題中,針對所存在的知識缺陷設計相應的練習、進行二次講解,或者采用支架式教學法,設計難度相對較低的習題,反復練習多次內化,進行鞏固,整個教學流程類似于課堂教學。

(3)引導型新知預習模式。這種模式比較常用,各科采用比較普遍,教師制作微視頻和學案讓學生對照學案逐一完成預習任務。比如語文學科在課堂教學之前先將生字新詞的筆順、讀音、意思以及應用讓學生初步掌握,整篇課文先初讀感知,整體理解,有了移動學習的鋪墊,課堂教學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進入分析環節了。

(4)指導型舊知復習模式。一般在階段復習和期末復習的時候,側重于學生整冊或單元知識體系的掌握。以學生提問、討論,復習練習、總結性練習為主。教師處于搜集掌握學情的角度將學生的知識疑問整理、總結、歸納分類,小問題在移動學習的時候馬上解決,普遍問題在課堂上解決或另行組群教學。

(5)隨導型遠程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模式充分體現了網絡移動學習的開放性,只要家長、教師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和同級段孩子有差異需要另行關照,家長可以提出申請讓孩子加入高一年級或低一年級的班級釘釘群;同理,一個孩子可以申請加入遠在千里之外的某位教學組織者開設的教學群,實現教育優質資源共享,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開放教育、個性化定制。

(6)議導型教研研討模式。這個學習系統不僅僅適用于學生,同樣也適用于區域教育教研。一個縣市的同學科教師可以組成一個群,教研活動之前在群里發布教研信息、公開課教案、ppt課件等資料。上課時可以直播,讓無法參加現場教研的教師也可以參與視頻聽課,課后的研討可以音視圖文等多媒體形式進行討論,最后指導總結。

五、微慕學習系統支援下移動學習知識內化

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習環境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知識的獲得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通過協作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過程。[9]美國高等教育協會支持的一項研究表明,有效教學的七項原則的第一、第二和第四項就是鼓勵師生互動、鼓勵學生之間互動合作、提供及時反饋。[10]因此微慕學習系統特別重視交流互動,意圖改變、克服其他學習系統那種單向人機交流的缺陷。重視交流互動的另一個原因是,微慕學習系統模擬課堂教學重視學生知識的形成及建構、內化過程,移動學習也要讓學生學有所得。

1.知識內化的第三條途徑

知識內化在英文中一般用Knowledge Construction表示,重在強調學習者個體如何利用現有知識和經驗感知理解外界的新知識?,F有的理論認為知識內化有兩種途徑,一是同化,二是順應。通俗地講同化就是學習者將新學習的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的過程。順應就是學習者改變原有的知識建構,適應學習新知識的過程。趙興龍博士認為還有一種途徑是漸進式內化。[11]漸進式內化是知識內化的一個持續的過程狀態,在這個過程中知識的同化還是同化,順應還是順應,并沒有產生第三種途徑,將這個持續的知識內化狀態視為一種途徑有點牽強。

筆者認為知識內化的形式有同化式內化、順應式內化和抑制式內化。抑制式內化是指學習者掩蓋、擦除已有的錯誤知識結構納入或者適應新知識的過程。這個過程比同化和順應都要艱難,因為原先建構的概念是錯誤的,在接納正確概念之前需要把這種錯誤的前概念抑制并盡量擦除,然后再重建新概念,并形成長時記憶、終身記憶。因此我們在應用微慕學習系統時就要加強交流互動,極力避免學生錯誤知識的內化。而學生獨立自學或沒有教師主導的交流互動狀態下的微視頻學習,容易出現錯誤知識的內化,這也是人機單向交流之類的學習系統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所在。

2.移動學習中學生知識內化的過程

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學質量并給以足夠的時間使學生在認知和情感上做好準備,就有可能使絕大多數學生(90%以上)都能達到掌握水平。[12]課堂上不可能為每個學生提供不同的時間以適應學生學習,但這在微慕學習系統中是可能的,學生可以自己把握學習進度,為自己提供足夠長的時間進行反復學習。因此從理論上說,微慕學習系統比課堂教學能更好地落實因材施教,更適合于學生成績的提高。

微慕學習系統中學生的知識內化是如何發生的?微慕視頻學習可以分為三個環節。

(1)視頻學習環節。學生獨立觀看視頻接受微視頻所傳授的知識,這個環節是知識內化的第一個環節,我們應該確保微視頻所傳授知識的正確性,因為正是從這個環節,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和新概念開始發生認知作用。如果在這個環節激活了正確概念隨即產生了同化式內化或順應式內化,新概念將在大腦皮層慢慢地沉淀下來,再經過提取應用、分析概括、創新等高階應用將成為長時記憶固定下來,如果這個環節的知識是錯誤概念沉淀在大腦皮層,那么接下來將要進行艱難的抑制式同化。

(2)應用練習環節。知識傳授之后要編制淺顯的模仿練習,將剛才微視頻傳授的正確概念鞏固下來。接下來需要提取已經初步內化的新概念來解決實際問題。應用練習環節的目的是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持續對大腦皮層進行刺激以鞏固內化效果。并在鞏固的基礎上努力將這種概念痕跡固化下來,將知識傳授時的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終身記憶轉化。

(3)交流互動環節。這里的交流互動專指師生、生生通過微慕學習系統平臺進行雙向溝通,采取音視圖文多種形式,教師此時的任務是找出學生普遍性的錯誤,即時進行矯正,以防錯誤概念在學生認知結構中留下痕跡。比如學生將S=πr2理解成S=πr2,而將作業傳給教師后,教師又沒有發現,在他的認知結構中就認為r2和r2是一樣的都是表示r和2相乘,并因為教師沒有發現,學生覺得自己作業沒有錯而得到強化,這個錯誤概念在大腦皮層留下印記。因此,移動學習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即時學習交流互動非常重要。

3.知識內化的品質

知識內化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同一個學習材料不同的學生內化所需的時間不一樣,這可以從單位時間內的速度來描述;同一個學習材料不同的學習者需要同化的次數不一樣,這可以用數量來描述,因此學生內化品質的高低可以用速度和次數來評估。交流互動環節應該是最能體現教師主導作用的時候,對于內化速度比較慢、需要反復內化才能完成知識建構的學生,教師要另行拉群再提供難度相當的學習材料,反復進行知識內化,以鞏固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黎穎欣.中國移動4G網絡覆蓋人口超12億[DB/OL].http://gd.people.com.cn/n/2015/1215/c123932-27324715.html.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5次(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

[3]田嵩,魏啟榮.混合云模式下移動學習環境的設計與實現——以微信公共平臺下阿拉伯語課程學習為例[J].開放教育研究,2014(6):103-110.

[4]郭紹青,黃建軍,袁慶飛.國外移動學習應用發展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11(5):105-109.

[5]李云飛,王敏娟,王加俊,謝偉凱,申瑞民,杰森·吳.移動學習系統及其相關模式[J].開放教育研究,2012(1):152-157.

[6]魏武華.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系統開發技術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5(16):88-93.

[7](美)戴維·H·喬納森著;鄭太年,任有群譯.學習環境的理論基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8]Engestr?觟m,Y.. Expansive learning at work: Toward an activity theoretical reconceptualiz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01.14(1):133-156.

[9]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3):3-9.

[10]Chickering A W, Gamson Z F. Seven Principles for good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J].The Wingspread Journal,1987(2):1-11.

[11]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12]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52.

移動學習遠程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對移動學習資源的概念進行了剖析,重點研究狹義移動學習資源中的學習材料。在此基礎上闡述了移動學習以及移動學習資源的特點,并與開放大學傳統網絡學習以及網絡學習資源進行比較,最后對開放大學移動學習資源的建設原則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關    鍵   詞]  移動學習;移動學習資源;建設原則

隨著互聯網技術、移動計算機技術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學習作為一種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開展的學習方式,勢必在現今倡導的終身學習體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2000年,英國伯明翰大學的移動學習研究專家Sharples指出,先進的移動技術使數字化學習(E-learning)向移動學習(M-learning)轉變。

諾基亞公司于2007年5月推出了中國第一個互動在線移動學習服務平臺“行學一族”(Mobiledu),真正開啟了我國在行走中的、隨時隨地的交互學習模式。作為實施遠程開放教育的開放大學,是一種新型高等學校,其承擔著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創建學習型社會的歷史使命,因此必須重視對移動學習的研究。隨著2014年9月國家開放大學移動學習平臺進入試點使用階段,更是要求不斷加強對移動學習資源建設的研究。

一、移動學習以及移動學習資源的定義

(一)移動學習的定義

很多國內外學者給移動學習下過不同的定義,如,通過使用支持無線技術并且能夠良好呈現學習材料的移動設備來進行學習的新型學習模式;移動學習(M-learning)是數字化學習(E-learning)、遠程學習(D-learning)發展過程中延伸出的新的發展階段?;诓粩嗤晟瞥墒斓幕ヂ摼W、無線網絡以及多種媒體先進技術,學習者和知識講授者在交互式教學活動和信息交流當中,可以利用功能越來越齊全的智能移動設備。由于移動學習屬于新興發展中的研究領域,對移動學習的概念當前還沒有形成較統一的共識?,F今對移動學習定義的研究既有主流的以技術為中心的移動學習理論,以及從遠程教學和傳統正規教育中面對面的教學視角研究移動學習。也有考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移動性問題的研究。綜合當前對移動學習概念的理解,我們將移動學習定義為學習者有效利用移動技術的數字化學習,或者是在不固定場所發生的學習??梢允蔷W絡環境下的線上學習,也可以是沒有網絡環境的線下學習。不僅是簡單地利用移動技術獲取學習資源,還應高效地執行學習流程設計的學習任務。其核心是學習者結合移動技術和其他學習方式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完成學習需求。

(二)移動學習資源的定義

學習資源是指學習者在學習環境中可以利用的各種資源,包括人員、學習資料、信息、支持設備技術和學習環境等等。針對移動學習情況下的學習資料部分,廣義上的移動學習資源是指一切能夠通過網絡和相關學習設備滿足學習者學習需求的學習資源和支持服務;狹義上的移動學習資源是指在分析研究學習者特征和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方法設計符合移動終端學習特點的學習資源和支持服務。本文的研究對象正是狹義的移動學習資源中的學習資料。

二、移動學習資源與網絡學習資源的比較

相比較傳統意義的課本、教輔資料等書面學習資源。移動學習資源和網絡學習資源同屬于數字化學習資源,它們具有許多共同點,比如資源形式的多媒體性,以及大都以電子信息資料為主等。由于移動學習存在一些區別于網絡學習的特點,開放大學長期開展網絡教育所建立的大量優質的網絡學習資源并不是簡單地移植到移動學習平臺上就能滿足學生移動學習的需求。

(一)移動學習的特點

1.靈活性

學習者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的自主性增強。數字化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者學習時間和地點的靈活性。移動學習則更進一步幫助學習者徹底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學習。具體到學習活動上同樣體現出移動學習的靈活性,學習者不僅可以通過智能移動設備對已下載的學習資源進行學習,而且可以在網絡條件下隨時獲取所需要的學習資源。

2.及時性

移動學習在學習時間和空間方面不受任何限制。隨著移動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移動設備日趨先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非常便捷和實時,時空所造成的隔閡和障礙日漸縮小。在獲取資訊信息、學習交流上不僅容易,而且迅捷。知識共享、協作等已經實現,學習者只要需要就可以馬上學習。因此又可稱移動學習為及時學習。

3.碎片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學習時間、空間從以往的連續和固定轉變為靈活和開放。人們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認知都呈現碎片化的特點。移動學習能夠滿足這種碎片化的學習需求,可以提供適合零星時間使用的學習資源。比如候車、坐車甚至上廁所時都能更有效地利用時間進行學習。

(二)移動學習資源的特點

1.呈現形式

目前,常見的移動學習資源形式主要有微信、短信、網頁、流媒體、Flash等幾種。由于學習者主要利用智能移動設備通過無線網絡獲取移動學習資源,并且移動學習具有靈活性和及時性,這就要求以微信、短信、網頁、流媒體、Flash等形式呈現的移動學習資料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微型化,不會因為網絡連接速度或設備計算速度等客觀原因影響學習資源的獲取速度,進而影響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2)簡明扼要,突出知識點,盡量減少多余的信息,幫助學習者及時學習到需求的知識;(3)可交互、個性化,可以讓學習者將學習活動與工作、日常生活等很好地進行融合。

2.承載內容

網絡學習資源往往是以一門完整的課程作為單位進行建設,一般知識結構完整并且系統性比較強,承載了大量的學習內容。但是移動學習具有碎片化的特點,過大的信息量和過多的學習任務使得學習者在不斷變化的學習情境中和不固定的學習時間內很難進行有效學習。移動學習的靈活和及時性,要求內容盡量簡單,在文字數量和操作步驟上都應體現快速瀏覽和及時反饋的特點,其所承載的內容應短小精悍。因此,不是所有的課程內容都適合制作成移動學習資源進行移動學習,移動學習資源要以相對獨立、簡單的知識點為單位,再由若干知識點構成一個完整的學習模塊。

三、開放大學移動學習資源建設的原則

(一)要以學習者的實際需求為依據

歸根結底,開放大學建設移動學習資源是為學習者服務的。哪些課程或者哪些知識內容適合建成移動學習資源,讓學習者進行移動學習?最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就是學習者的實際學習需求和學習體驗,也就是“學什么”的問題。學習者報讀學校,他最希望了解專業的知識、需要學習哪些課程、課程學習要求、進度要求、學分獲取情況等。開放大學根據學歷教育需求、英才教育需求、職業教育需求、愛好教育需求等提供給學習者多種選擇。即學習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完成課程學習要求,取得課程學分,獲得專業學歷的畢業文憑;或者提高認識,分析和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處理工作中的深層次復雜問題;以及通過學習推動自身興趣愛好發展,等等。無論是學歷教育還是非學歷教育,了解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都是移動學習的內容。移動學習資源的建設不僅局限于學歷教育課程,還包括職業培訓等非學歷教育的課程。

(二)要以合適的知識點劃分學習內容

確定了“學什么”的問題后,在后續開發及設計移動學習資源的內容上還要結合學習者的需求確定學習內容的深度和范圍。學習者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學習這些內容的順序是什么,哪些是關鍵知識點,哪些是難點,需要達到什么水平,對學習知識點的框架設計,在移動學習當中有著特殊的要求。在移動學習的零散學習時間內很難一次性完成包含很多知識點的學習,因此需根據具體情況將學習內容劃分為一個個的知識點。有內容結構不可再分的知識點,也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元知識點。知識點的劃分,既要考慮各知識點之間的相對獨立,又要保證知識點之間的彼此聯系,并形成連續系統的知識結構。進一步使知識類型中的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有所區別,合理地劃分知識點。一般認為,學習的知識點相對獨立,語言簡短,易利用圖形、動畫或者聲音進行描述的學習內容,較適合開發設計移動學習資源。

(三)要能有效地促進學習者自主學習

一方面,移動學習屬于學習者非正式的自主學習行為,這種學習模式不能僅依靠學習者自身不斷保持強烈的學習動機來維持,而要采取措施使移動學習資源能夠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例如,每個學習模塊都指向一個小而明確的學習任務,通過完成學習任務給予學習者成就感,從而達到刺激其持續進行自主學習的目的。另一方面,目前開放大學的學習者以成人、在職學生為主,他們大多已經長時間脫離了正式學習,普遍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如何引導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把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脈絡,掌握自學的方式、方法,提升學習的效率,是移動學習資源建設中不能忽視的。

(四)要選擇合適的媒體形式呈現學習內容

移動學習者最希望在短時間內獲取重要的學習信息,因此呈現學習內容的形式非常重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承載學習內容的媒體形式非常多,包括文本、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等。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合適的媒體形式,以滿足不同的學習需求,呈現適度的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等都是必須考慮的。如果媒體形式選用不當,不僅會影響學習內容的恰當表達,甚至會分散學習者的注意力,達不到應有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建設移動學習資源時,根據文本、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各自的優勢,選擇單一媒體形式或者多種媒體相結合的形式視不同的學習內容需求而言。

不同的學習內容需要不同的學習場景、學習過程、學習技術支持,等等,基于移動學習的前提,流暢的學習、簡潔的信息獲取、簡便的操作都是最根本的原則。

參考文獻:

[1]黃榮懷,Jyri Salomaa.移動學習:理論·現狀·趨勢[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2]張思明.基于SECI模型的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李龍.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移動學習遠程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1 移動學習的概念及特征

移動學習作為一個新興的概念, 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共識。研究人員對移動學習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 北京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的魏順平老師認為:“移動學習是指學習者在自己需要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和無線通信網絡獲取學習資源, 與他人進行交流和學習。”移動學習具有靈活性、便捷性、零散性、無線性、個性化等特點, 可以提供給人們隨時隨地的學習, 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因此, 移動學習將有助于遠程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2 移動學習的應用模式

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節奏較快, 遠程教育學生多為在職成人, 流動性大、工學矛盾突出。學習者希望進一步利用零碎時間進行移動學習, 目前在遠程教育中移動學習主要有2種方式。

2.1 基于手機短信的移動學習

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服務器之間都可通過短信, 實現一定字符、圖像的傳輸。教師將部分教學內容以短信形式發送給學習者, 學習者也可將短信發送到教學服務器進行轉發。這樣學習者與教師通過無線移動網絡和互聯網完成一定的學習活動?,F在開展遠程教育的各高校網絡教育學院、各級廣播電視大學很多都開展了移動教學服務, 但主要是應用于遠程教育的輔助教學。例如:發布各項教學教務管理的通知、課程學習進程提示等內容, 方便學校和學生的及時溝通。

2.2 基于連接瀏覽的移動學習

學習者利用移動學習終端, 經過電信網關后接入互聯網, 通過WAP、HTTP等協議訪問教學服務器, 進行瀏覽、查詢、實時交互, 不僅可以傳輸文本, 還可以傳輸圖像、視頻等。例如:上海廣播電視大學的移動學習平臺為8萬余學習者提供教學支持, 平臺開設有移動閱讀、移動聽力練習、移動網上課程、移動學習測試等功能。同時一些移動學習網站, 如“一起學習網 (ht t p://w ww.3 gs t u dy.c om.c n/) ”將網站頁面設計為適合移動終端瀏覽的形式, 方便登錄學習并參與討論。上海交通大學的移動學習平臺 (http://www.daydaymobile.com/) 提供了適合移動終端播放的學習資源, 供學習者下載學習。隨著在3G網絡的到來和終端設備的推出, 移動學習在方便性、快捷性等方面將發生空前變化, 實現多媒體課件在線瀏覽、播放學習將是水到渠成的事實。

3 移動學習的不足

移動學習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 進行相關研究是社會和個人發展的一種需求。同時, 作為一種新興事物, 移動學習還面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3.1 網絡通訊技術有限

基于GPRS連接的網絡速度太慢, 使學習者在移動終端設備在線瀏覽或者收聽教師講課的音視頻時出現斷斷續續, 導致學習者有視覺和聽覺上的疲勞, 學習效果不夠理想。所以, 移動學習中一定要提高移動終端設備的配置質量, 保證學習者有一個暢通的通信網絡。相信隨著3G網絡通信技術和移動終端的發展, 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3.2 移動終端兼容性的問題

學習者的終端設備, 譬如說手機、PDA、MP3/MP4播放器等型號是不同的, 屏幕的大小、協議以及分辨率等是不同的, 這就需要在建設移動學習的資源時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現在的移動設備樣式各不相同, 技術也不一樣, 在給學習者帶來不同選擇的同時, 也給移動學習的應用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目前移動學習具備的兼容性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3.3 缺少適用的學習資源

移動學習資源建設剛剛起步, 缺少經過實際驗證的、適用于移動學習的學習資源。移動學習的最直接應用方式就是通過移動設備提供數字化學習。因此, 開發、設計適用于不同需求的移動學習資源是移動學習的首要前提。移動學習資源庫與網絡課程資源庫有著很大的不同, 要支持移動設備遠程訪問、瀏覽、檢索等功能, 要滿足移動學習內容短小精悍要求, 有效地利用移動通信系統支持遠程教學活動并開展師生交互。

3.4 移動學習環境不佳

學習者往往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 這樣才能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和思考。然而移動學習一般發生在車上、地鐵上、候車室等環境中, 學習者很難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同時交通工具的顛簸, 環境噪音的騷擾, 也使得學習者的學習受到影響。另外, 在“移動”的環境中學習還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問題, 如交通安全, 坐車忘記時間, 學習時頭暈, 視力受到影響等問題。因此, 一個相對比較安靜、合適的學習環境也是移動學習所需要的, 同時要求單個學習內容是短小精悍的, 能夠很快完成, 不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3.5 缺乏有效的學習模式

移動學習與現有的學習有所不同, 需要專門的教學設計, 現在有的學者也在研究移動學習模式的問題, 如基于內容推送的移動學習、基于情境學習的移動學習、基于個性化學習的移動學習、基于協作學習的移動學習等學習模式的研究。同時, 也設計了一些學習案例和學習模型, 如日本德島大學的LOCH (語言學習輔助) 系統, 我國臺灣中央大學的BWL (蝴蝶觀察學習) 系統, MCSCL模型等。這些學習案例和模型都只是在有限的范圍內進行研究實踐, 除了基于內容推送的移動學習服務, 其他的移動學習并沒有在遠程教育中得到大規模的實踐、應用。學習者由于受習慣學習方式的影響, 在沒有實踐的情況下, 也很難適應移動學習這種嶄新的學習方式。

綜上所述, 移動學習很難在短時間內取代E-learning學習成為遠程教育的主要學習方式, 但是因為移動學習提供了隨時隨地學習的可能, 移動學習必將成為遠程教育中主要的輔助學習方式, 在教學支持服務中起主導作用。

4 移動學習研究的建議

通過對移動學習的局限性分析, 為了促進移動學習在遠程教育中的快速發展, 有必要集中精力深入研究以下一些課題。

4.1 移動學習設備學習功能的標準化研究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 移動學習設備日新月異, 不僅有各種類型的學習設備, 如手機、PDA、PPC等, 而且同一種學習設備的學習功能差異也很大, 如手機的分辨率、大小各不相同, 手機的操作系統也有多種。因此, 如何標準化各種學習設備的學習功能是移動學習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只有當移動學習設備的學習功能得到標準化, 我們建設的移動學習資源才會有更好的通用性, 才能實現移動學習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4.2 移動學習資源建設研究

移動設備面臨屏幕小、分辨率低、計算性能有限、輸入不方便等問題。在這些限制條件下, 如何設計和開發適合的、短小精悍的、吸引力大的移動學習資源, 以符合移動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規律, 將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如果說要在遠程教育中借鑒游戲模式的話, 那么在移動學習的資源建設中借鑒游戲模式將是恰當的切入點。

在移動學習資源建設中, 標準也是研究的重要課題。因為標準對于現代社會的任何系統都是最重要的, 我們有必要創建開放式的移動學習資源標準體系, 促進移動學習的標準化。

4.3 探索適合移動學習的學習模式

移動設備與情境很好的結合性, 移動技術對社會關系網絡的增強, 移動設備由于移動帶來的普適性, 使移動技術在支持情境認知、社會性學習、非正式學習等方面更具有優勢。雖然已有一些移動學習的案例和移動學習模式, 但是真正在現代遠程教育教學中施行的移動學習模式還很少。建立適合遠程教育的移動學習應用模式將是我們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4.4 移動學習支持服務研究

遠程教育要求教育實施過程必須能夠提供較為完善的教學支持服務, 由于移動學習是最便捷的學習支持服務方式, 所以移動學習將成為遠程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學支持服務方式。然而, 正是由于移動學習可以隨時隨地發生, 移動學習的學習資源也非常寬泛, 所以對移動學習支持服務的要求更高, 不僅要求學習支持服務隨時發生, 而且要求學習支持者擁有非常寬泛的知識面, 這是當前的學習支持服務難以達到的。因此, 智能化、非人工的學習支持服務將是移動學習支持服務的主要方式。智能化、非人工的移動學習支持服務將是移動學習的一個重大課題。

在移動學習的應用和研究探索熱潮中, 我們應以科學發展的態度看待移動學習——移動學習是遠程教育中主要的輔助學習方式。我們既要看到移動學習的優勢, 也應注意移動學習的不足。我們要看到移動學習發展的廣闊空間, 深入研究移動學習的內涵, 在立足遠程教育應用實際的基礎上, 科學合理的推動移動學習的發展。

摘要:移動學習作為一新的學習方式, 經過近10年的發展, 在遠程教育領域的應用逐步擴展。本文主要介紹了遠程教育中移動學習的應用現狀, 分析了移動學習存在的不足, 并結合移動學習的不足之處提出了研究的建議。

關鍵詞:遠程教育,移動學習,思考

參考文獻

[1] 劉建設, 李青, 劉金梅.移動學習研究現狀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 2007 (7) .

[2] 孫耀庭.移動學習和移動服務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 2008 (8) .

[3] 李乾, 高鴿, 孫雙.移動學習應用模式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技術, 2008 (10) .

移動學習遠程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插畫在國內國外都有非常豐富的發展歷史,海報插畫也是現代設計的重要部分。中國的插畫藝術,歷史悠久,中國傳統文化是插畫的靈感來源。但是現在有很多插畫師還是盲目的去借鑒外國的作品,既失去了中國的風格,也沒有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缺少了獨特性和創造性。所以說,中國傳統文化需要繼承和發揚,而插畫海報需要發展創造。在世界經濟化和科技發展的時代,各個國家文化互相學習,互相融合。因此,我們更應該加強自己國家的風格特色,讓中國插畫海報等設計逐漸走入更大的世界舞臺。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文化元素;插畫海報。

一、當前國內插畫海報的現狀。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和科技的快速發展,插畫的表現形式和手法也越來越多,在之前,人們都是用傳統的畫筆來進行創作,現在轉變成了用電腦等電子產品進行創作,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技法。中國插畫最早時期是通過版畫的形式呈現出來的。而現在大多都是使用電腦制作,慢慢變得商業化,它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從古時候以來,插畫就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有最早出現的版畫,發展到之后的黑板報,宣傳畫等等,又伴隨著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應用,使得中國的插畫可以快速發展,從而擴大我們國家插畫的應用范圍,對于插畫的應用范圍大致可以分為幾個方向:1.影視媒體:包括影視劇,網絡,廣告等環境設計或界面設計。2.游戲設計:包括游戲宣傳插畫,場景設計等。3.商業宣傳:包括商品包裝設計,商品形象設計,廣告設計等。4.出版物品:包括書籍的封面,書籍的內部,書籍的外套等所使用的插畫,還包括報紙和雜志等出版物上所使用的插畫。

雖然我們國家的插畫快速發展,但是和其他的國家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只有我們國家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才能加速國內插畫的發展。所以說,大量的中國元素使得國內插畫形成了中國的風格,也宣傳了中國的本土文化。在這個多媒體飛速發展的時代,國內插畫海報也在不斷發展當中,但是現在形成中國風格的作品還是有些缺乏,很多作品還是盲目的借鑒外國的作品,既失去了中國的風格,也沒有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缺少了獨特性和創造性。

二、常見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及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也包羅萬象: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皮影、京劇扮相、武術等等都代表了中國深厚的文化歷史,版水印、甲骨文、鐘鼎文、文房四寶(硯臺、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漢代竹簡展示了我們國家的文字藝術。木茶和中藥是中國不可或缺的標志,佛教、道教、儒家、陰陽、禪宗、觀音手、太極、素衣、紙錢等體現出了中國人民的信仰和理念。秦磚漢瓦、兵馬俑、銅錢、玉雕、中國漆器、古代建筑、榫卯結構、紅燈籠(宮燈、紗燈)等突出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運用于多方面,包括建筑,娛樂,樂器,裝飾品,服裝,等等。

龍鳳紋樣也有許多,例如龍紋就代表了皇權,權利的象征,饕餮紋就是代表一些長壽,富貴之意,如意紋就是代表吉祥如意,其他的還有雷紋、回紋、巴紋等。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是古代的傳統樂器,彰顯了古代人民的音樂涵養。國畫、敦煌壁畫、寫意畫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傳承當中起了重要作用。紅旗、天安門、五角星、紅領巾、紅太陽、長江、黃河等是中國的特征。餃子,對聯,年畫,鞭炮等也是中國傳統節日必不可少的物品。還有大熊貓是中國的標志之一。

三、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插畫海報中的運用

“中國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而“中國風”就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運用中國傳統元素來進行藝術表現的形式。中國風插畫主題性創作,使得畫面更加有趣生動,更具“親切感”,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注入也給插畫創造了很多靈感。將龍鳳紋樣,書法,彩陶,樂器等加入海報,特色一目了然,主題明確,讓觀眾可以下子抓住海報的重點風格。中國想要發展自己的文化,最重要大就是運用好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好傳統文化?,F在許多設計師都在嘗試將中國傳統元素加入當代海報插畫設計中,將現代設計與傳統元素相結合或許會成為我們在我們未來文化競爭的突破口。當然,設計師也必須深入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才能更好了解其內涵,運用于設計。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創意設計進行改造和組合,形成新的創意,海報等插畫是一個無語言障礙交流的一個國際化平臺。

之前中國本土現代設計越來越盲目跟風借鑒國外畫風,使得許多插畫失去了中國特有的風格,所以說我們應該加強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海報當中的運用,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創造并加工,形成中國獨特的風格。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傳統文化風格的內容和形象呈多樣化的發展,有利于在制作海報插畫時的使用。

四、中國傳統文化與插畫海報結合的未來趨勢

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就包括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由中華文明在慢慢經過時代的磨練之后演變成為了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需要繼承和發揚,而插畫海報需要發展創造。我們國家經歷了好幾千年的沉淀,形成了燦爛的上下五千年文明,為我們現在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我們對待傳統文化要張弛有度,不能向之前一樣閉關鎖國也不能崇洋媚外。在當今社會中,我們要發揮自己的民族特色,學習各個國家的優點,形成中國獨特的風采。在世界經濟化和科技發展的時代,各個國家的文化需要互相學習,互相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和插畫海報既要向其他國家學習吸收,又不能一味盲目的去借鑒其他國家。我國的插畫海報必須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吸收各個國家的優點和長處,來進行自我完善,才能使我國文化進一步發展。

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帶有中國元素的作品在世界舞臺上展出,插畫海報則是中國文化傳入世界的重要因素。在移動媒體發展的時代,插畫海報等現代設計會越來越普遍,所以我們更應該加強自己國家的風格特色,讓中國插畫海報等設計逐漸走入更大的世界舞臺。

作者簡介:

倪一惠(2003-),女,山東青島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學生,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

左玉潔(1991-),女,湖南婁底人,碩士研究生,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美術教研室教師,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學。

移動學習遠程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移動互聯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遠程教育發展形勢也發生了變化。針對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遠程教育創新措施進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移動互聯網傳播的社交化、本地化、移動化特點。然后,對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遠程教育的流動化、片段化、及時性、定制化優勢進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進一步創新遠程教育提出了4項措施,即端正學習者態度、創新教育內容、完善教育資源建設、完善服務平臺。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遠程教育;創新

在移動互聯網傳播時代,人們越來越喜歡用移動平臺學習、閱讀、交流。為了迎合人們的學習需求,遠程教育行業也應當創新。無論是課程資源開發、學習資源傳播,還是教學模式、授課方式,都應得到創新,保證能滿足人們的多元化學習需求。

1 移動互聯網的傳播特點

現如今,我國已經進入全民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網民日益增多。尤其是在智能終端設備的加持下,移動互聯網的受眾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在這一背景下,移動互聯網信息傳播也發生變化,且形成了新的特點:(1)社交化。主要就是指移動互聯網的社會屬性不斷增強,移動終端的信息也逐漸出現個性化特征。如微博、微信之間的互動,都是建立在人們對移動終端認可且對移動互聯網信息產生認同的前提下。這種方式直接代替了人們的社交,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社交方式。(2)本地化。主要是指移動互聯網中的信息傳播是依賴于位置關系。也就是說,人們之間的交往、信息交換都是通過地理位置建立的。如微信的搖一搖,就是通過篩選不同地區的人,使其建立社交關系并進行信息傳播。微博中的附近動態就是依靠地理位置關系,給人們推薦社交信息。(3)移動化。主要就是指信息傳播是隨時、隨地的即興傳播,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最重要的是移動互聯網承擔了更多的學習、生活信息傳播。這一方式更注重人們對信息的需求。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碎片化信息的傳播,方便人們隨時、隨地提取信息。

2 移動互聯網下的遠程教育優勢

正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社交化、本地化、移動化信息傳播特點,遠程教育才有了新的改革思路及發展優勢。具體來說,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流動化的學習時間、場所

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人們可以攜帶體積小的手機、平板等智能移動終端,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無論在是校園、家里,還是在公交車、飛機上,都可以進行移動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都是移動的,無需再受到傳統遠程教育的資源、設備的限制。顯然,這種流動式的學習時間、場所更能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

2.2 片段化的學習過程和內容

由于大部分移動終端設備還具有通行功能,人們在學習過程中還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對移動教育內容進行了整合,創造出了片段式的學習內容,而且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添加了暫停、繼續等功能,這樣人們就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學習[1]。

2.3 及時性的交流、互動

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遠程教育的空間限制被取消,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利用互聯網技術還可構建出動態式的學習過程,保證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能隨時互動、交流,如發語音、上傳圖片及文檔等。這樣就能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進一步提升遠程教育的便捷性。最重要的是,當學生不必再拘泥于傳統的學習方式時,就能充分表現出學習積極性,且師生關系也會得到有效改善[2]。

2.4 定制化的學習方式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利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還可以為人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滿足每一個人的學習需求。此時,學習者就可以結合自己的需求,靈活調整學習計劃、內容,從而有效保證人們能找到適合自身實際的學習方法。

3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遠程教育創新

雖然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遠程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優勢,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若要充分發揮出遠程教育的優勢、促進人們的學習,應繼續加強遠程教育的創新,從而促進遠程教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3]。其局限性及創新措施如下所示:

3.1 端正學習者的學習態度

雖然移動互聯網為人們的學習提供了便利,但是移動互聯網設備還具有通信、娛樂等功能。若是學習者學習態度不端正、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開小差,利用移動設備娛樂。況且,遠程教育與傳統課堂教育不同,并無教師監督。也就是說,學習者必須具有良好的學習態度、自控能力,才能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高效利用移動設備進行學習。否則,遠程教育就會成為空談。

針對上述問題,最重要的就是端正學習者學習態度,并采用有效的措施加強對學習者的約束。比如,由遠程教育工作者引導學習者依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基礎能力,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并盡量細化到每一天、每一節,保證學習者能自覺完成學習。也可以對教育內容進行深加工,保證學習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新知識的學習。還可以組建移動合作小組,要求小組成員相互監督、檢查,進一步約束學習者的行為。另外,可嘗試制定練習內容,以定期檢查練習內容的方式約束學生??傊?,只有規范學習者的行為、態度,才能提升遠程教育的成效。

3.2 創新教育內容

雖然人們越來越離不開移動設備,但是從實際來看,人們大多利用設備進行娛樂,并不重視利用移動設備進行學習。并且,現有的遠程教育內容有些落后、欠缺,并不能真正激發人們的學習興趣、滿足人們的學習需求。另外,有些教學軟件的內容還比較混亂,單元順序缺乏邏輯性,非常不利于人們的學習。

現如今,移動互聯網遠程教育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人們擁有足夠的技術、資源渠道進行教育內容的創新。對此,可采取以下措施:(1)可從技術角度入手,創新定義內容結構、擴展內容服務。比如,在重新定義內容結構方面,可以用描述性文件的方式對教育內容進行構造,并采用交疊、順序方式進行內容時序的規劃。在擴展內容服務方面,可利用設備GPS模塊,采集用戶地理位置信息;利用語音輸入功能,增加語音交互。這樣就能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學習內容服務,方便用戶學習。(2)可從產品入手,調研現有的教學過程,并添加合適的教育內容。如開展教師調研,掌握教學內容設置經驗,進而優化遠程教育內容,提升內容質量。(3)充分依據用戶需求。如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用戶學習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并以此為基礎,增加人們更需要的教育課程內容。

3.3 完善資源建設

資源建設是遠程教育的基礎。只有移動互聯網設備擁有足夠的學習資源,才能真正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但是從實際來看,很多遠程教育機構并沒有建立移動互聯網設備學習資源平臺或數據庫,只是設計了基本的教學內容,而忽略了師生交互、評價等教學資源的建設。這種不完善的教學體系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進行移動學習資源的建設:(1)完善教學設計。簡單來說,依據移動互聯網教育的流動性、碎片化等特點及學習者群體特征,開發與其相適應的學習內容及教學流程,并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將其制作成微課程。如同課堂教學一樣,進行知識講解。需要注意的是課程內容要精簡、短小,以免時長過長,影響學習者的學習。(2)完善課程設計。即針對某一門課程,將所有章節內容進行融合,并重新設計章節教學內容,保證學習者能逐漸掌握課程知識。比如,可篩選出每個章節的重難點知識,然后規劃重難點知識講解的內容、目標。(3)完善交互設計。即設計能夠促進師生交流的內容,并將其納入到教學設計中,從而加強師生互動,確保學習者能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4)完善評估設計。即結合教學內容、學習者群體特點,設計可進行自測、評價的題目,幫助學習者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另外,為了促進學習者學習,在完善資源建設的過程中還需做到定期更新教學內容、不定時革新課程體系、及時給學生反饋。

3.4 完善服務平臺

目前,在創新移動遠程教育時不能只重視教學內容、教學資源的開發,還要重視服務平臺的建設,增強學習者的學習體驗。尤其是要從學習者學習需求入手,開發出完善的服務功能,從而為學習者提供更加周到、全面的服務。

首先,一定要完善網絡教育方式的資源服務平臺,保證各種移動終端都能接入服務器,提取學習資源。尤其是保證現有的主流設備系統能訪問服務平臺。其次,努力建設下界面友好、交互良好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平臺,保證學習者能享受到便捷、齊全的學習服務。最后,還應與社會教育機構合作,整合教育資源,搭建教育資源訪問入口,從而方便學習者學習。

4 結語

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遠程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并借助其優勢提升移動遠程教育水平,保證能為人們提供流動化、片段化、及時性、定制化的教育服務。同時,還應進一步創新移動遠程教育的內容、資源建設、服務平臺,并努力采用可行性手段端正學習者的態度,真正促進移動遠程教育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莎.移動互聯網視域下遠程教育創新探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6(11):74-76.

[2] 戚蓉,劉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遠程教育內容創新[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35):76-77.

[3] 張坤穎,王娩娩,張家年.“互聯網+”視域下新技術對遠程教育的影響與思考[J].遠程教育雜志,2016,35(2):82-89.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measur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mobile Internet

Li Haoran

(Gannan County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Center, Qiqihar 162100, China)

Key words:mobile Internet; distance education; innovation

移動學習遠程教育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互聯網+教育”的提出,直接影響到了當代大學的教學模式的變革。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使得大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成為了可能。通過碎片化學習,可以極大提升大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通過我校自主研發的《多媒體網絡課程復習互動中心(手機版)》的學生使用體驗,總結出利用碎片化教學的特點,并探討碎片化學習平臺今后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移動設備; 碎片化學習

2018年4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里面明確指出:要“因信息技術特別是智能技術的發展,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堅持應用驅動和機制創新的基本方針,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機制,構建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盵1]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傳統的人才培育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師主導,學生被動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模式,并利用網絡推動教育領域的變革,是當下教育領域的難題。針對這一情況,我校自主研發了《多媒體網絡課程復習互動中心(手機版)》,并且投入了教學應用。該軟件通過碎片化的視頻教學資源,成為了我校教師傳統授課模式下的有益補充。那么碎片化學習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碎片化學習的概念

碎片化學習,是基于“互聯網+”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該學習方式依賴于移動設備。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移動設備,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碎片化的閱讀或者觀看碎片化的學習視頻、音頻,獲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

二、碎片化學習的主要特征

1.學習內容離散性

由于碎片化學習的特性,要求教師必須將連貫的知識體系,分裂成一個個的小知識點,供學生在零散時間學習,因而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學習內容的離散性。

2.學習時間分散性

由于當今社會信息更新的速度明顯加快,使得人們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

3.學習地點隨意性

碎片化學習要求在一個互聯網覆蓋的區域中進行,所以學生可以在校園的網絡覆蓋區域中的任意地點進行學習。

三、“互聯網+”下碎片化學習平臺的發展方向

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碎片化學習方式已經不可避免的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碎片化學習的模式,強調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知識需求來選擇內容進行主動的學習,這也是碎片化學習能夠取得比較好的學習效果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碎片化自身的特征,使得在學習的過程中構建完整知識體系顯得有些困難。為此,教師要從以下方面完善碎片化學習,以期能夠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

1.轉變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

傳統課堂的主要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師主導式互動形態”。在傳統教學觀念中,教師處于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相對就導致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更多的是對教師的行為被動的做出種種回應?,F在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慕課、微課程、翻轉課堂等等網絡教學模式的發展,使得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呈現多元化、碎片化的特點。針對學生自主學習意愿不高的特點,教師應該主動引導學生,為學生的碎片化學習提供輔導,統籌安排學習的進度,幫助學生梳理碎片化資源,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

2.針對同一學科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教學資源體系

網絡資源繁多而雜亂,學生自己很難能夠找準學習方向。因此,在進行碎片化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結合自己的學科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建立起更加高效的多元化教學資源體系。比如在《多媒體網絡課程復習互動中心(手機版)》之外,通過微信公眾號等等,將對本學科有用的補充內容進行定時的推送。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擴展眼界,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學科知識討論,提高知識水平,真正實現碎片化教育的初衷。

3.鼓勵學生采取分組合作式的學習方式

學生的個體行為容易受到群體行為的影響,所以通過分組合作式的學習,可以讓同學們就某些碎片化知識點進行討論,不但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參與輿論的主體意識、契合學生表達自我的心理,還能夠滿足學生體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價值需要。

4.健全學生的學科學習評價體系

傳統的單一以考試成績為主要標準的學生評價方式,顯然已經不適合當今教學的發展要求了。這就要求當代教師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要更加多方位的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教師應該通過《多媒體網絡課程復習互動中心(手機版)》的學生提問、以及分組合作式的學習表現、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結合最終考試成績,做出全方位的綜合評價。

四、結語

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碎片化學習的方式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成為了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當致力于碎片化學習與教學工作的有機結合,繼續完善資源平臺的內容建設,建立數據分析機制。同時還應該增強平臺網站視覺性的建設,帶給學生良好的使用體驗,讓學生可以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進入學習狀態。

基金項目:2017年承德醫學院立項校級教育科研項目“基于移動設備的醫學知識碎片的網絡在線教學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740);2018年承德市科技局立項項目“基于互聯網的醫學專業知識服務體系構建及其共享與應用”(項目編號:201802B003);2015年承德醫學院立項校級教育科研項目“利用私有云升級網絡多媒體教學管理系統”(項目編號:20150004) 通訊作者:謝利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2018-04-18/2018-11-08

上一篇:煤礦綜采機電設備論文范文下一篇:拓展訓練校園文化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