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跨文化交際教學設計范文

2023-09-23

跨文化交際教學設計范文第1篇

摘 要: 在英語教學內容中添加有關國俗語義學的教材內容及采用跨文化交際學的方式,對提高英語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鍛煉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國俗語義學及跨文化交際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究竟該怎樣運用,以及運用的合理程度,其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處于何種位置和占據多少英語教學內容的比例,一直是當前英語教學過程中各個教師思考和研究的重點。本文將對國俗語義學及跨文交際學對英語教學的作用進行具體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 國俗語義學 跨文化交際學 英語教學 作用分析

英語教學并不只是簡單地將英語發音與使用方法灌輸到學生腦袋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關國外特有文化及外國文化與我國文化的交流碰撞帶給學生的震撼,甚至當學生真正運用英語與外國人交流時兩人語言運用的不同,都是英語教學過程中值得思考的重點內容。我國語言學家早就將語言國情學發展延伸而提出國俗語義學,提出在詞匯的概念意義上添加相關歷史文化、民情風俗、地理環境等有關其語言自身文化色彩的詞匯以體現其語言的獨特性質和國家的文化潮流。而跨文化交際學則指在相關交際場合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彼此的思想、感情及相關潮流信息等內容。在英語教學中應用跨文化交際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實際運用和掌握能力,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1.國俗語義學對英語教學質量的推動作用

要分析國俗語義學對英語教學質量的推動作用,首先要對英語詞匯中的國俗語義學進行清晰定義。通常來講,英語詞匯中的國俗語義學詞匯是將英語詞匯反復運用并且附著在詞匯概念意義上相關詞匯,是對外國歷史文化的一種沉淀,因此英語詞匯中的國俗語義詞匯通常具有強烈的潮流性、民族性及文化性,具有其國外獨特的性質。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國俗語義學詞匯的教學,能夠通過國俗語義學詞匯特有的內涵意義、社會意義及情感意義加強學生對英語教材內容的理解,幫助學生跨越中外文化交流、碰撞與反饋過程中出現的理解障礙,避免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英語國俗語義詞匯的不理解或者不符合國內情況而出現的理解失誤或者運用失誤,有效提高教師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其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國俗語義學詞匯的加強應用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從而更好地理解中外文化的差距和歷史背景的差異性,達到學習理解之間的有效反饋的目的。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對國外文化的加深了解,對國俗語義學詞匯的掌握更順利,從而更有效地掌握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內容,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最后,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國俗語義學詞匯的加強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全面素質。學生能夠通過國俗語義學詞匯自身特有的內涵意義、社會意義和潮流性了解當前國外綜合情況,再與當前我國文化背景進行合理對比和引導,增強學生對國外民族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跨文化交際學對英語教學質量的促進作用

上文對跨文化交際學的內容有明確定義,而在實際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將正常的漢語習慣帶入英語交際過程中,必然造成學生在英語交際過程中出現諸多失誤或者產生相應誤解,給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造成一定影響,給學生實際英語交際過程造成不利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學生的英語應用心理,使學生產生害怕英語交際的現象。因此,加強英語教學過程中跨文化交際學的應用,對提高學生實際英語運用能力,在學生跨文交際過程中發現英語掌握和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改正和優化措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運用能力。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加強跨文化交際學的運用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注意以下問題:首先,教師應著力培養學生對中外文化差異性的認識,加強學生對國俗語義學詞匯的閱讀量和內容理解能力,幫助學生透過國俗語義學詞匯發現英語文化背景中深層次的內容;其次,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英語文化背景中諸多交際性詞語及禮儀的用法,幫助學生習慣及理解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人物背后特定詞匯及特定動作的內涵意義;最后,教師應適當幫助學生了解關于國外不同社會背景的人的語言特征,幫助學生學會使用適當語言表達不同的人際關系。

針對以上特點,教師在加強跨文化交際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多多閱讀一些關于跨文化交際學的內容,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性的理解;教師應引導學生多讀一些國外實時信息報紙及著名文化作品,幫助學生增加對國外民族、文化、背景、潮流、習慣等的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設備播放英語原聲錄像或者英語電影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英語交際過程中國俗語義詞匯的理解。

3.結語

運用國俗語義學及跨文化交際學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有非常有利的幫助,但其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實施方法及實施流程仍需進一步研究和商討,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加強自己的國俗語義學詞匯掌握,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倪敏.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統一——國俗語義學及跨文化交際學對英語教學的推進[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3):102-103.

跨文化交際教學設計范文第2篇

摘要:跨文化交際能力作為衡量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高校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但實際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時存在一些問題,限制學生英語素養的提升。有鑒于此,以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必要性為著手點,歸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高校英語特點分析如何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培養。

關鍵詞: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

英語課堂上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滿足新課程改革與實際教學需求。英語教師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大幅度提升英語教學質量。英語教師主動研究分析,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一、高校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必要性分析

(一)激發英語學習興趣

通過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改善這一情況,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這是因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時需要教師搜集相關資料,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強英語課堂的新鮮感;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也是重溫我國傳統文化的過程,需要學生持續交流,滿足大學生好交友的特點,使得學生主動學習英語文化。

(二)提高英語交流能力

語言本身就是交流工具,也是人們交流的基礎,英語學習時滿足這一特點。通過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交流能力。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選擇合適的案例素材,利用不同語言描述同一事物體現出風俗習慣與文化的不同,讓學生可以直觀面對中西文化差異,逐步形成英語思維。

(三)轉變教師教學理念

雖然素質教育提倡已經有數年,但應試教育的影響依然存在,最常見的就是師生習慣通過卷面成績衡量學生英語知識掌握情況,不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限制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英語課堂上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培養,可以提升英語學習質量,轉變英語教師教學理念,活躍課堂氛圍,挖掘學生學習潛力,夯實學生英語基礎。

二、高校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一)把握教材整體性,提高教師教學全局觀

專業課本身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點,通過教學內容優化、串聯英語教材知識點,降低知識理解難度;對教學環節合理設計,充分滿足大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各知識的聯系,又能加深學生對專業課指示點的理解。教學的關鍵在于整體呈現教材內容,教師需要在理解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選擇與整合教學內容。學生作為學習教學內容的主體,也是教學活動開展的目標。教學內容是否能被學生理解并成為自己的經驗,這和學生學習能力存在關聯。

教師優化與整合教學內容需要將其與學生現有經驗、知識等聯系起來,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轉為學生易于理解與掌握的內容。因此需要教師準確掌握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整合、增加教材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專業課知識。整個過程中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課標解讀能力、知識綜合掌握能力等,通過自主整合、刪減教學內容,有助于提高高校專業課教師的全局觀。

(二)善提思辨性問題,培養學生英語思英

一個好的問題的提出,能夠幫助學生思英得以啟發,從而引導其在思考的過程中萌發提問意識,通過積極思考,幫助學生提升自身思辨能力。而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是一切問題提出和研究的起源,它包括情感和認知兩個英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傳遞問題意識,同時指導學生針對自身思辨能力進行培養和監督,通過不斷地練習和訓練,提升自身主體意識。

比如在學習時,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為學生設置問題,然后針對學生提問,學生因為各自經歷、理解不同,給出的答案不同,教師以此為基礎融入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內容,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讓學生正確看待中西文化。整個過程中學生可以主動思考,積極交流和討論,針對自身思辨意識和能力進行培養與提升。同時,通過和同學間的相互點評、教師的適當指點等,都有助于其思辨能力的提升。

(三)了解英語文化,提高審辯式思英

近來,很多英語電影、電視劇深受學生喜愛,而這些影視內容中的素材剛好可以供學生日常生活口語表達所用,同時體現出日語言文學的高級用法和含義。而且這些影視語言都來自日常生活,相比教材,能更好地為學生構建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幫助學生掌握標準發音的同時,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到英語的文化、民俗、地理和生活習慣等具體內容。相比教材中那些枯燥、空泛的文字,這樣的課堂更加真實、豐富,引人入勝。

比如,在Are You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 ?教學實踐中,教師談話導入Welcome back to school,boys and girls.Did you enjoy yourselvesduring your summer vacation?What did you do during your vacation?Did you do sports?學生依據個人親身經歷,討論分享假期生活,說出自己參加的體育運動,提問Which sport do youlike better ?使其用“I like... better. ”的句型回答,解釋“like... better ”的意思是“ prefer ”,然后換一種問法:Which sport do you prefer ,basketball or soccer ?讓他們根據實際情況說出答案。

結語

總之,跨文化交際能力作為大學生英語素養的主要指標,需要英語教師深入研究新課標要求,挖掘學生學習需求點,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以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促進教師轉變教學理念,課堂教學時主動融入跨文化交際內容,既可以豐富英語課堂內容,又能增加英語學習的趣味性,順利實現打造英語高效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慧蘭.高校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現狀及對策探索[J].景德鎮學院學報,2021,36(05):79-82.

[2]李聰.高校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J].校園英語,2021(35):71-72.

[3]劉義珍.新時代地方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15):185-186+191.

跨文化交際教學設計范文第3篇

2、淺論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

3、以英語思維提升跨文化交際教學的創新與實踐

4、初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的培養策略

5、例談中職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

6、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教學

7、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下“跨文化交際”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探索

8、高職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9、高職酒店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10、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障礙的成因與對策

11、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

12、淺談跨文化交際與英語教學

13、論跨文化英語教學中學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提升

14、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英語教學

15、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理念及其應用

16、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與大學英語教學

17、大學英語教學與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

18、關于大學英語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路徑

19、跨文化意識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面臨的困境及對策分析

20、高職旅游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及對策

21、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與英語教學

22、高校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23、跨文化交際與英語教學的融合

24、論中職旅游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

25、跨文化交際策略與大學英語教學

26、高校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

27、跨文化交際語用失誤與英語教學

28、論培養中專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與技巧

29、跨文化交流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研究

30、高中英語教學中交際能力與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31、談中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途徑

32、“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職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研究

33、跨文化交際與中學英語教學的應對策略

34、跨文化交際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35、跨文化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與大學英語教學研究

36、跨文化交際與職校英語教學

37、高職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研究

38、基于跨文化交際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新

39、中職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淺析

40、跨文化交際與英語教學

41、小學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

42、跨文化交際與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

43、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44、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所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45、談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與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46、初探跨文化語言交際與英語教學

47、跨文化交際與中學英語教學

48、淺析中職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的融合

49、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與大學英語教學

跨文化交際教學設計范文第4篇

“跨文化交際”這個概念是從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譯過來的, 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個人之間的交際, 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所發生的相互作用。

跨文化交際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個。第一, 培養人們對不同的文化持積極理解的態度。文化是有差異的, 通過發現對方的不同點, 反過來加深對我們自身文化的理解, 從而做到客觀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第二, 培養跨文化接觸時的適應能力。初次與不同的文化接觸時, 往往會受到文化沖擊 (Cultule shock) , 從而產生某種不適應, 要使交際得以繼續下去, 必須設法減緩沖擊、提高適應能力。第三, 培養跨文化交際的技能。隨著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 走出國門或留在國內參與跨文化交際的人越來越多, 他們都需要學習、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時的實際技能。

跨文化交際的基本研究內容有三項。第一, 有關世界觀、價值觀方面的研究;第二, 言語行為的文化特性方面的研究;第三, 非語言交際方面的研究。所謂世界觀, 就是人們對待世界的根本看法, 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等諸多哲學方面的概念。所謂價值觀, 就是判斷好壞、是非的標準, 它會將人的行為引至某個方向。因此, 價值觀就構成了文化與社會結構的基干。例如, 同樣是接待顧客, 不同國家的商店, 營業員使用的語言也不相同。中國:你買什么? (或“您要點什么?”) 日本:いらっしべいませ。/歡迎光臨。美國:Can I help you?/我能幫助你嗎?中國的營業員接待顧客純粹從買賣的關系出發, 日本的營業員把顧客當客人, 美國的營業員把顧客當作要幫助的對象。

2 中西跨文化交際中經常出現的文化沖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際中會出現的文化沖突有很多種, 在這里我們不可能一一敘述, 只能列出比較常見的幾種。

2.1 隱私方面的沖突

中國人的隱私觀念比較薄弱, 認為個人要歸屬于集體, 在一起講究團結友愛, 互相關心, 故而中國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苦辣, 對方也愿意坦誠相告。而西方人則非常注重個人隱私, 講究個人空間, 不愿意向別人過多提及自己的事情, 更不愿意讓別人干預。因此, 在隱私問題上中西雙方經常發生沖突。

2.2 時間觀方面的沖突

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是聯系在一起的, 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 所以它們非常珍惜時間, 在生活中往往對時間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計劃, 并養成了按時赴約的好習慣。

2.3 客套語方面的沖突

中國人注重謙虛, 在與人交際時, 講求“卑己尊人”, 把這看作一種美德, 這是一種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象。西方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 當他們受到贊揚時, 總會很高興地說一聲“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異, 我們認為西方人過于自信, 毫不謙虛;而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贊揚或者聽到他們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 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 會感到非常驚訝, 認為中國人不誠實。

2.4 餐飲習俗方面的沖突

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 熱情的中國人常?;ハ嗑礋熅淳?。而在西方國家, 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 所以他們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吃飯的時候, 絕不會硬往你碗里夾菜, 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3 造成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 究其根本, 就是因為中西雙方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背景, 必然帶來人們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差異, 甚至是沖突,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3.1 思維模式存在差異

文化會影響人們對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認識, 不同的國家存在不同的文化, 因此, 在思維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異。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注重邏輯和分析, 而東方文化的思維模式則表現出直覺整體性。由于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 中國人往往特別重視直覺, 注重認識過程中的經驗和感覺, 在交往中也往往以這種經驗和感覺去“以己度人”。

3.2 行為規范各不相同

行為規范的具體含義就是指被社會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際時, 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會的行為規范來判定對方行為的合理性, 由于雙方的行為規范存在差異, 常常會產生誤解、不快甚至更壞的結果。比如說中國人輕拍小孩子的頭部表示一種友好, 而在西方國家, 這是一種極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 父母會對此非常憤怒。

3.3 價值取向不同

人們的交際能力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的, 必然與價值觀念聯系在一起。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價值體系, 這套體系能夠幫助人們區分美與丑、善良與邪惡, 這就是人們的處世哲學、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每一種文化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 這種文化認為是好的, 另一種文化可能認為不好, 但是它們在自己的文化體系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絕不可以理解為一種價值標準先進, 而另一種價值標準落后。以中西文化為例, 在中國文化中, 人們推崇謙虛知禮, 追求隨遇而安, 不喜歡爭強好勝。在中國文化中, 集體取向占據主導地位, 追求個人發展被視為是一種嚴重的個人主義, 必然會受到譴責。而西方文化則非常崇尚個人主義, “隨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進取精神的表現, 是懶惰、無能的同義語, 為社會和個人所不取。

4 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學息息相關

這是因為外語教學不僅是傳授語言知識, 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應用外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從這個意義出發, 將外語教學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環更加恰當一些。在我國, 普遍的應試教育帶來了相當的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傳統的外語教育觀還深深地束縛著教師的手腳。對于中國的學生來說, 有了詞匯和語法知識就可以閱讀, 就可以應付考試, 但是, 在跨文化交際時往往會出現問題。這些情況從某種意義上折射出我們外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問題1:把學習語法和詞匯當作外語學習的全部。問題2:學習方法陳舊,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問題3:綜合語言能力較強, 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 缺乏社會技能。所以全面提高外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 既是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同時也是跨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的一項緊迫任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 需要我們正確認識到外語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環, 把語言看作是與文化、社會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 并在教學大綱、教材、課堂教學、語言測試以及外語的第二課堂里全面反映出來。我們的外語教學應緊扣世界教育的發展方向, 為培養出具有跨文化交際素質的人才而不斷努力。

摘要: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運用語言達到交際、交流的目的, 因此外語教學就除了滿足于對語法、語音和詞匯的教學外, 而要重視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根據文中談到的中西跨文化交際中經常出現的文化沖突, 當前, 在外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既需要努力提高廣大外語教師自身的跨文化交際素質, 也需要遵循外語教學規律, 在課堂教學中采取正確的教學原則和靈活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文化交際,外語教學

參考文獻

[1] 岑建軍.難在今日功在千秋[J].教學與教材研究, 1997, 2.

跨文化交際教學設計范文第5篇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際?

外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向學生介紹他國的文化, 讓學生意識到本國與他國文化的異同, 增加文化差異的敏感度, 最終能夠無障礙無偏見和所學語種國家的人溝通??缥幕浑H, 顧名思義, 意味著來自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流。這里的文化不僅僅指的是藝術、文學等高雅文化, 還包括了飲食、著裝、家庭結構、生活方式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同屬一個文化背景的人都會講該民族的語言, 有共同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思想信念和價值觀念 (Broszinsky-Schwabe 2011:75-76) 。

二、德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胡文仲 (2013:5) 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要素歸納為認知、感情 (態度) 和行為三個層面的能力。筆者認為, 外語課堂對提高學生認知層面的跨語言交際能力效果比較明顯, 感情和行為這兩個層面更多地還得在實踐中培養。認知層面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要求學生對本國和他國的政治經濟社會、人文地理、歷史宗教等各方面有所了解。所以, 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就要求老師在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法之上, 利用視頻圖片等直觀化的教學手段向學生傳授德國國情, 用真實的場景讓學生體驗文化差異。筆者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 總結出了以下方法。

(一) 強化跨文化教學法

由于大多數德語學習者還沒有去過德國, 所以教師要結合語言教學適時點出中德文化的異同, 激發學生興趣。以筆者使用的《新編大學德語》①來說, 第一冊第四單元閱讀理解講德國家庭形式的時候, 可以先引導學生思考中國的婚姻狀況有哪些, 然后再結合課本內容給學生講當下德國人的生活形式, 甚至提及2017年德國通過的同性婚姻法案 (“Lebenspartnerschaftsgesetz”) 以及德國父母的“育兒假” (Elternzeit) 。而這些內容正屬于德國中學倫理課 (Ethik) 上學的內容。教師在講述這些知識的時候把相關的德語關鍵詞教授給學生, 這樣學生沉浸在德國國情中就可以直接學德語表述, 避免了“翻譯教學法”中學生盡管知道德語單詞對應的中文解釋, 卻不明白單詞的所指意義究竟是什么的尷尬局面, 達到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相輔相成的效果。有意識強化跨文化教學法的前提是教師自身對德國文化要非常了解, 而國內不少教師由于在受教育期間, 外語教學主要還是局限于語言能力的培養 (黃揚2015) , 所以教師自己要認識到自身不足, 多參加國內和德國提供的教師進修, 了解德國最新國情, 這樣才有可能給學生傳授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

(二) 多媒體教學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 在跨文化外語教學中引入視頻、圖片等視覺文化手段, 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文化的識別、描述、判斷和評判能力 (任楊、楊丹2014) 。筆者在講《新編大學德語》第一冊第五單元德國食物的時候, 把德國特有的食物都配有圖片, 這樣學生一見到Brötchen, Currywurst, Weißwurst (小面包、咖喱香腸、白香腸) 等這些單詞就立馬能想象到實物。在講第二冊第九單元德國節假日的時候, 給學生播放德國之聲網站上德語學習材料“Bandtagebuch”關于圣誕節、狂歡節、啤酒節等視頻, 讓學生“零距離”感受德國節慶氛圍, 了解德國的風俗習慣?;ヂ摼W實現了全球資料信息的有效整合, 能對德語學習進行全感官的刺激, 使學習的趣味性增加 (王敏2015) ??缥幕虒W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效果顯著, 對教師備課提出了要求:教師平時就得有跨文化的敏感性, 遇到對教學有益的真實場景、圖片、視頻就要及時保存下來并歸類, 這樣做到備課在平時, 課前備課就可以少些臨時抱佛腳。

(三) 體驗法

百聞不如一見, 百見不如一干。在講《新編大學德語》第一冊第三單元德語中時間表述的時候, 筆者讓學生都在智能手機上下載了“DB Navigator”App, 這是德國鐵路的官方App, 類似于國內的“12306”APP。筆者給學生安排了一個任務, 要求學生們訂兩天之后以及兩個禮拜之后柏林到慕尼黑的火車, 看誰訂的票又便宜時間和換乘又合適。通過這個任務導向型的體驗之后, 才學了三個單元德語的學生不僅認識了Abfahrt, Ankunft, Umstieg, Erwachsener, Ermäßigung (出發、到達、換乘、成人、折扣) 等所謂超綱但很實用的詞匯, 還了解到ICE, IC, RE, RB等火車種類, 切身體會到在德國訂火車票要像國內訂機票那樣提前訂, 才有可能拿到便宜的車票, 也領悟到德國人善于計劃的習慣其實來源于他們生活的環境。在講《新編大學德語》第一冊第十單元描述路的時候, 筆者還讓借助真實的柏林城市地圖去描述道路。通過這樣的體驗, 學生對中德文化的差異體會很深刻, 以后去德國留學或者旅游的時候就不會束手無策。

(四) 中德文化比較法

比較法是跨文化語言交際教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手段, 有比較才能有鑒別 (邵薇薇2011) 。例如在講《新編大學德語》第一冊第八單元語法“現在完成時”的時候, 筆者讓學生造句:“您吃了嗎?” (Haben Sie gegessen?) , “您睡好了嗎?” (Haben Sie gut geschlafen?) 。結合語法教學, 筆者向學生解釋道, 中國熟人之間在飯點兒見面的時候會問“吃飯了沒?”, 德國人中午見面卻喜歡用“Mahlzeit!”問候同事, 吃飯前喜歡說“Guten Appetit!”來祝對方胃口好。在酒店早上見了面, 德國人喜歡問對方“昨晚睡好了沒?”通過這樣語言教學中滲透的文化教學, 學生會意識到, 中國人很看中吃, 所謂民以食為天, 在表達祝福的時候比較籠統;而德國人則喜歡表達具體的祝福:祝周末愉快 (Schönes Wochenende!) 、祝有一個美好的一天 (Schönen Tag noch!) 、祝下班愉快 (Schönen Feierabend!) 等等。在《新編大學德語》第二冊第六單元講電腦、智能手機、電子書以及第三冊第五單元德國教育體系的時候, 筆者先讓學生講中國這方面的情況, 然后再對比介紹德國的情況, 這樣學生就感覺此話題有他自己相關, 課堂參與度也高。

三、結語

在教學實踐中, 筆者發現以上四種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人十分贊同王贇 (2019) 的觀點:中德兩國的文化差異體現在衣食住行、接人待物的方方面面, 而這些差異都能從教材文字中找到論證。只要教師有意識去嘗試, 跨文化教學法可以適用于任何語言水平的學生。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不應割裂開來, 在德語教學過程中引入跨文化視角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真實性和實用性, 還讓學生在了解德國文化的同時重新回頭關注 (re?ektieren) 本族語言與文化, 這是跨文化交際教學的另一積極效果。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的德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教學, 還要從一開始就要引入文化教學, 尤其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對外語教學的促進作用。本文以大學德語教材《新編大學德語》 (第二版) 為例, 結合實際教學經驗詳細介紹了德語課堂教學中引入跨文化交際的四種方法, 最后分析了德語語言課堂引入跨文化視角的優勢。

關鍵詞:德語教學,跨文化交際,教學法

參考文獻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外語教學中如何定位[J].外語界, 2013 (6) :4-5.

[2] 黃揚.中德聯合培養項目德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學[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 2015 (第27卷第5期) :406.

[3] 任楊, 楊丹.大學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重點與方法[J].教育探索, 2014, (5) :76-80.

[4] 邵薇薇.關于德語教學中的中德花文化交際的探討[J].知識經濟, 2011, (5) :160

[5] 王敏.互聯網環境下德語教學探析[J].高等教育, 2015, (8) :81.

[6] 王贇.德語教學中的中德跨文化交際[J].科技信息, 2009, (35) :165.

跨文化交際教學設計范文第6篇

研究跨文化交際中的失誤問題, 已經成為語用學和應用語言學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然而, 傳統的外語教學以傳授語言知識和培養語言技能為主, 脫離了語言使用的具體語境, 忽略了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所以, 在跨文化交際中, 人們經常會因不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或套用母語的表達方式而導致表達不妥當或不合適宜, 從而使交際這不到預期效果或徹底失敗。因此, 本文作者運用語用學的有關理論, 對跨文化交際中的常見語用失誤現象進行了分析, 并結合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2 跨文化語用失誤的定義和分類

2.1 語用失誤的定義

對語用失誤的研究源于英國著名語用學家Jenny Thomas, 她在1983年發表了《跨文化語用失誤》一文, 為分析語用失誤和文化遷移建立了理論框架。她對語用失誤進行了定義, “語用失誤是不能理解話語的含義”。由此, 我們可以得出跨文化交際的語用失誤是指文化不同的交際者在交際過程中因未能準確及時地理解話語的隱含意義而導致的誤解、不和乃至沖突等現象。

2.2 語用失誤的分類

根據Thomas的觀點, 語用失誤分為兩類, 即語言語用失誤 (Pragmatic Linguistic Failure) 和社會語用失誤 (Social Pragmatic Failure) 。語用語言失誤是指非本族語者賦予某個話語的語用意義不同于本族語者通常賦予該話語的語用意義, 或者是非本族語者把母語的言語行為策略不適當的遷移到第二語言中來。

社會語用失誤是指交際中因不了解或忽視交際雙方的社會、文化背景差異而影響語言形式選擇的失誤。這種失誤往往是因為交際的任何一方不能根據對方文化背景下的語言習慣和特點, 在不同的場合得體地使用語言引起的。例如, 忌諱語在有的文化中不受限制, 但在有的文化中卻十分敏感, 或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在公共場合, 諸如sex, defecation, cancer和AIDS在中西文化中都屬于禁忌語, 不便直接談論。

3 跨文化交際中語用失誤產生的原因

在跨文化交際中, 產生語用失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語用中的文化差異

由于跨文化交際背景不同, 誤將本方的語言使用習慣和說話方式帶入雙方對話中, 從而導致交際的失敗。

3.2 母語“負遷移”的干擾

母語對目的語的干擾被稱為“文化負遷移”, 是指本民族文化中的語言知識與外來民族文化中某些語言現象相矛盾時, 人們往往傾向于母語的語言規則造成語用失誤。例如:“Warmly welcome new students!” (熱烈歡迎新同學!) “P a y a t t e n t i o n t o danger!” (注意危險!) 就是常見的典型錯誤句型。

3.3 思維模式和風俗習慣的不同

思維不僅具有共性, 也具有個性, 即民族性。不同文化背景民族在處理同一問題時可能傾向于使用不同的思維方式, 從而構成了不同民族之間交往的障礙。如表示“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在漢語中可說“一舉兩得”或“一箭雙雕”, 在英語中則用成語“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石兩鳥) 。

綜上所述, 由于文化差異、母語策略遷移的影響、思維模式的差異, 大量的跨文化語用失誤是對于語言文化層面知識的缺乏造成的。為了克服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 我們在進行外語教學時應注重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 推動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4 語用失誤對大學外語教學的啟示

大學英語教學長期以來著重語言形式的學習, 注重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的掌握, 忽略了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因此, 外語教師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 除了加強自身對文化差異等因素所造成的語用失誤的正確理解外, 還要加強學生的實踐交際能力, 加大對目的語文化的導入, 將文化教學融入到外語教學中。

4.1 灌輸西方文化背景知識

中西文化差異是造成中國學生語用失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 教師應有意識的向學生灌輸一些英美國家的文化知識背景, 培養學生重視文化差異, 尊重西方禮儀的意識, 把跨文化知識的傳授貫穿于整個教學當中,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 提高語用能力, 減少交際中的語用失誤。

4.2 選用真實語料

真實語料包括文本語料和音像資料。真實語料具備了真實語境的某些特點, 可以適當的彌補外語學習者學習語境之不足。所以, 在外語教學中, 教師可以采用英語國家原版的英語教材, 利用英語錄相, 電影, 英語歌曲等真實語料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能接觸到純正地道的英美口語, 加深對目的語的敏感性和領悟力, 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

4.3 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 并加強語言實踐, 提高交際能力

在外語教學實踐中, 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 創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課堂。如在課堂內采用pair work, ro le pl ay, g rou p dis cu ssi on, pr es en tat io n, in te rv ie w等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并為學生提供鍛煉口語的機會。

對于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 外國文化不可能自然習得, 必須通過學習才能獲得。因此, 外語教學中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與進行外國社會文化知識的教學就十分重要,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對待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 我們應用動態的、包容的眼光, 審視并指導我們的外語教學, 從而真正實現跨文化交際的最終目標。

摘要:語用失誤是導致跨文化交際故障的重要根源, 本文從語用學角度出發, 通過語用失誤的定義、分類和語用失誤的例子, 分析了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的種種原因。要從根本上避免失誤現象, 教師必須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培養的同時, 還要注重學習者的跨文化意識, 避免不必要的交際失誤和交際誤解, 從而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文化差異,語用失誤,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 王得杏.英語話語分析與跨文化交際[M].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1998.

上一篇:中職德育研究范文下一篇:敘事性散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