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范文

2023-10-0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范文第1篇

本課程是機械機械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工程計算與簡單機械零部件的設計,并初步具有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具有機械設計的初步能力和為專業學習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通過本課程各知識模塊的學習和能力項目的訓練,使學生在課程單項實驗實訓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系統性的強化學習和訓練,特別強調專業基礎理論和技能的學習,既提高了學生的機械設計和創新能力,又培養學生工作適應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培養良好的工程技術人員職業道德、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本課程是在學生學完《機械制圖》、《工程力學》、《工程材料》等課程和完成認識實習、課程單項實訓后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學生在學習本課程前,須掌握機械制圖和機械CAD的基礎知識,了解金屬材料特性及熱處理常識。具有機械制圖和工程圖紙識別的基本能力;該課程將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專業技術基礎。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通過設計工作整體過程的崗位綜合訓練,將學生按課程順序和教學環節進度分散掌握的知識、能力、素質貫穿起來,并將職業能力和崗位技能有機聯系,讓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之前就有一個對真實機械設計工作環境的全面了解和對技能的綜合訓練。通過這一綜合實訓,讓學生對前期學習成果進行一次綜合、總結和提升,為進入企業頂崗實習和零距離上崗奠定基礎。2工作任務和課程目標

2.1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

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工作領 域工作任務職業能力學習項目 能對不太復雜的機械設備進行改 機械設

計機械設計機械裝置

開發造和設計;能根據產品功能及性能要求正確設計和選用傳動系統與聯接控制部件并對其試制與安裝過程進行技 術指導

機械設備 設備維

護維修、產品售后服務具有機械的故障分析和排除能常用機構設計聯接件設計傳動件設計軸系零部件設計常用機構設計力;具有機械產品及主要部件的安裝、聯接件設計調試、運行管理與維護能力傳動件設計 軸系零部件設計 2.2課程目標

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達到如下具體目標: (1)知識目標

基于工作崗位的能力要求,根據我校的辦學定位和高職學生“理論教學以應用理論為主、突出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培養”的實際,本課程知識目標應使學生明確機械設計基礎在機械專業職業能力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加深知識的理解和綜合運用。

1)了解本課程的應用領域;

2)掌握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特性及應用,掌握通用機械零部件設計 創新基礎知識;

3)掌握常用聯接機構的工作特性,掌握機械安裝、維護工藝技術規程; 4)掌握各種傳動的工作原理和機構工作特點; 5)了解現代創新理念和設計創新思想; (2)技能目標

1)具有在設計過程中,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解決機械工程力學與材 料力學相關問題的能力;

2)具有機械傳動系統的機構分析、設計創新和排除故障能力; 3)具有生產機械的安裝、調試、運行管理與維護能力; 4)能對常用機構、通用部件進行改進和優化設計;

5)能根據礦山工程實際,正確設計、選用和拆裝常用礦山機械及其零 部件,并能夠對其進行改進和優化設計;

6)具有一定的工裝與工藝設計、工程應用的能力; 7)初步具有機械產品的設計開發與應用創新的能力。 8)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9)具有一定的質疑能力,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和交流、合作能力;

10)能自覺評價學習效果,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11)具有開拓創新的思維能力。 (3)態度目標

通過工程案例分析、項目驅動教學、現場體驗等實踐教學培養學生 1)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及有關規定; 2)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

3)嚴格執行工作程序、工作規范、工藝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 4)工作認真負責,培養團結協作和環境適應能力; 5)培養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6)著裝整潔,符合規定,保持工作環境清潔有序,文明生產;

7)關心國內外科技發展現狀與趨勢,有振興中華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有將技術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3教學組織

根據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為使學生會干機械裝置的設計工作,本課程設計了四個學習項目,在項目的教學實施中,進一步分解成十一個學習型工作任務。 教學組織表學習項 目編號

1常用機構設計1.常用機器和機構功能認 識

2.自由度與19學習項目名稱學習型工作任務學時 機構運動簡圖 3.連桿機構設計 4.凸輪機構設計 5.其它常用機構

2 3聯接件設計傳動件設計1.螺紋連接1.帶傳動與鏈傳動的設計 2.齒輪傳動設計

4軸系零部件設計1.軸承選擇及軸承組合設 計

2.軸的設計及軸轂連接 3.聯軸器、離合器選擇 考核

合計27017626 4教學內容與能力要求 常用機構設計4.1項目一

(1)項目概述:常用機構設計、19學時,分為5個學習型工作任務:常用機器和機構功能認識;自由度計算與機構運動簡圖繪制;連桿機構設計;凸輪機構設計;其它常用機構。 (2)項目的任務

1)常用機器和機構功能認識 2)自由度與機構運動簡圖 3)連桿機構設計 4)凸輪機構設計 5)其它常用機構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本課程學習對象、內容,增強感性認識;機械零件的常用材料與結構工藝性。

理解機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設計計算準則。 掌握機器的組成及特征。

理解平面機構、運動副、自由度等基本概念。

掌握機構運動簡圖繪制的基本方法和自由度的計算。 掌握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

了解四桿機構的類型、演化及變換,理解曲柄存在的條件。

理解四桿機構的極位夾角、行程速比系數、傳動角、壓力角、及死點的概念。掌握圖解法設計四桿機構。

了解凸輪機構的組成、類型及應用。

理解從動件常用運動規律,掌握位移曲線的繪制。 掌握圖解法設計凸輪輪廓曲線的方法。 理解基圓半徑、滾子半徑確定的基本原則。 了解其它常用機構 2)技能目標

具有判別機械類型的能力。

具有閱讀、繪制一般機構運動簡圖的能力

能正確判斷四桿機構的類型;能用作圖法按給定的運動規律設計四桿機構。 能夠用反轉法設計盤形凸輪輪廓 3)態度目標

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及有關規定; 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

嚴格執行工作程序、工作規范、工藝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 工作認真負責,培養團結協作和環境適應能力; 培養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著裝整潔,符合規定,保持工作環境清潔有序,文明生產;

(4)項目的教學實施

以內燃機為對象引入教學內容 (5)項目教學內容

通過參觀和多媒體課件展示,進行機械類別特征學習,運動簡圖繪制,設計內燃機的凸輪機構,曲柄滑塊機構。 (6)工作方法

參觀,講授,討論,動手設計。

(7)工作成果 設計計算文件 (8)考核評價

對設計成果進行評價并計入項目成績 4.2項目二聯接件設計 (1)項目概述

聯接件設計、6學時,分為1個學習型工作任務:螺紋及螺紋聯結知識,聯結結構、強度計算。 (2)項目的任務 螺紋連接設計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螺紋的主要參數,螺紋的預緊、防松。 理解螺紋聯接的主要類型及應用。 掌握螺紋聯接強度計算方法。 2)技能目標

能進行螺紋連接的結構設計和強度計算 3)態度目標

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及有關規定;

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

嚴格執行工作程序、工作規范、工藝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 工作認真負責,培養團結協作和環境適應能力; 培養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著裝整潔,符合規定,保持工作環境清潔有序,文明生產; (4)項目的教學實施:

以減速器引入螺紋連接結構設計和強度計算 (5)項目教學內容

螺紋連接的基本知識和設計 (6)工作方法

課件演示減速器,引入螺紋連接。 (7)工作成果 設計連接結構

(8)考核評價

對設計成果進行評價并計入項目成績 4.3項目三傳動件設計

(1)項目概述:傳動件設計、學時26,分為2個學習型工作任務:帶傳動與鏈傳動設計;直齒輪、斜齒輪、圓錐齒輪、蝸桿蝸輪機構設計。 (2)項目的任務

1)帶傳動與鏈傳動的設計 2)齒輪傳動設計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v帶標準規格,鏈傳動的類型、特點、滾子鏈的主要參數。理解v帶傳動工作原理及類型。

掌握v帶傳動設計方法。

了解齒輪傳動的特點和類型,理解齒廓嚙合基本定律,漸開線及其性質。了解齒輪的加工方法和根切現象。

了解齒輪的失效形式和齒輪常用材料及計算準則。

了解斜齒圓柱的嚙合特點及強度計算。理解斜齒圓柱齒輪的受力分析。了解直齒圓錐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受力分析和強度計算。

理解齒輪正確嚙合條件、標準安裝、標準中心距和連續傳動條件。掌握漸開線直齒、斜齒圓柱齒輪幾何尺寸的計算。

掌握直齒圓柱齒輪的受力分析、齒根彎曲強度計算、齒面接觸強度計算、齒輪參數選擇和設計方法。

了解蝸桿傳動特點、類型,動強度計算及熱平衡計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其主要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理解蝸桿傳的受力分析 2)技能目標

具有設計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能力 3)態度目標

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及有關規定; 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

嚴格執行工作程序、工作規范、工藝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 工作認真負責,培養團結協作和環境適應能力;

培養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著裝整潔,符合規定,保持工作環境清潔有序,文明生產; (4)項目的教學實施:

以減速器設計引入帶傳動和鏈傳動設計、齒輪傳動設計 (5)項目教學內容

帶傳動、齒輪傳動的知識和設計方法 (6)工作方法

以減速器設計引入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的知識和設計方法 (7)工作成果

設計出帶傳動、齒輪傳動 (8)考核評價

對設計成果進行評價并計入項目成績 4.4項目四軸系零部件設計 (1)項目概述

軸系零部件設計、學時17,分為3個學習型工作任務:軸承選擇及軸承組合設計;軸的設計及軸轂連接;聯軸器、離合器選擇。 (2)項目的任務

1)軸承選擇及軸承組合設計 2)軸的設計及軸轂連接 3)聯軸器、離合器選擇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軸的功用及分類、軸的材料。理解軸的結構設計。掌握軸的強度計算方法。 了解滑動軸承的結構、材料及分類。

理解滾動軸承的組成、主要類型、代號及類型選擇。了解解向心滑動軸承的設計計算。

理解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 掌握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

了解用聯軸器與離合器的工作原理、類型及選用。掌握平鍵聯接的設計方法。 2)技能目標

能設計軸及軸系組合 3)態度目標

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及有關規定; 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

嚴格執行工作程序、工作規范、工藝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工作認真負責,培養團結協作和環境適應能力;培養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著裝整潔,符合規定,保持工作環境清潔有序,文明生產; (4)項目的教學實施:

以減速器設計引入軸及軸系組合設計 (5)項目教學內容

軸、軸承、平鍵選擇和軸及軸系組合設計 (6)工作方法

課件演示減速器獲取信息,講授基本知識,設計方法。 (7)工作成果 設計軸系。 (8)考核評價

對設計成果進行評價并計入項目成績 5教學方法與手段

在項目一中安排一次參觀進行現場教學,以后進行多媒體教學、分組討論教學。 6考核與評價考核類型 課程考核期末考試 實驗成績

作業成績100100100權重0.70.10.2課程整體成績100 7說明與建議

7.1課程的設計思路

(1)以專業教學計劃培養目標為依據,以崗位任務為基本出發點,以學生發展為本位,設計課程內容。

(2)讓學生在了解常用機構及零部件的基本知識及設計方法和設計理論的基礎上,能進行簡單機械及傳動裝置的設計,培養學生初步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充分利用課程特征,加大學生工程體驗和情感體驗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學習興趣。 7.2重點、難點

項目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機器、機構、構件和零件等概念 機構運動簡圖繪制 圖解法設計四桿機構 1常用機構設計

圖解法設計盤形凸輪輪廓。 難點:對虛約束的識別與處理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重點:螺紋連接的基本知識; 螺紋連接的預緊與防松; 2聯結

單個螺栓連接的強度計算; 難點:螺栓組連接的結構設計 重點:V帶傳動的設計。

漸開線直齒幾何尺寸的計算。 直齒圓柱齒輪的受力分析、

3傳動件設計齒根彎曲強度計算、齒面接觸強度計算、 齒輪參數選擇和設計方法。

難點:漸開線及其性質。齒輪傳動的受力分析。 輪系傳動比計算

重點:軸的結構設計,軸的強度計算。 軸系零部件設計

4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

難點:軸的強度計算,軸承的設計計算。

7.3建議教材

《機械設計基礎》

《機械設計基礎》王少巖主編陳立德主編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書》王少巖主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書》陳立德主編 《機械設計基礎》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范文第2篇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根據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特點和學業發展的需求,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這段對于高中英語課程總目標的描述中,明確指出了高中英語課程與義務教育課程之間的關系和不同的側重點,如何深刻地理解這個目標,對于高中教師如何很好地實施高中英語新課程是至關重要的。學生用英語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思維和表達的能力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完全必要的。這是根據社會和科技發展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發展水平以及英語課程循序漸進的發展規律提出來的,關鍵是教師如何理解這些能力的具體含義和如何在具體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為學生的發展提供空間和平臺。

(2)關于如何認識高中英語課程的基本目標問題

高中英語課程包括五個維度的基本目際,即語言技能目標、語言知識目標、情感態度目標、學習策略目標和文化意識目標。這五個目標的具體內容是:

①語言技能目標包括聽說讀寫四項技能,聽和讀是理解技能,說和寫是表達技能。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語言交流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交流情感和信息的重要基礎和渠道。在高中階段,對于語言技能的教學應注重使學生在有意義的情景中通過聽、讀、觀察和動手獲取信息,通過思維、組織、篩選、提煉等處理信息,通過說和寫傳達信息和表達見解。通過這一過程,使學生發展口筆頭交流的能力、思維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組織協調的能力。②語言知識目標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等五個方面的內容。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高中階段語言知識的學習要以語言運用為目的,服務于語言的理解與表達,服務于信息的收集和處理,服務于思維和交流的需要。教學不能為了教知識而教知識,而要把知識的學習與語言實踐活動以及語言的實際運用和所在的情境緊密結合起來。

英語新課程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作為培養目標,并將情感和策略首次列為課程的目標,對情感和策略目標作了分級的目標描述,充分體現了課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新理念。我們不再把學生看成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是有情感、有需求、有思維、有自主性的獨立個體,有自己特定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方式,也就是說學生學外語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學習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而情感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師要學會積極發現和挖掘學生的各種潛能,調動他們的學習情感和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學生的發展提供空間和有利的條件。

當前,有部分老師認為新高中英語課程僅僅是提高了對學生語言知識與技能方面的要求,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認識。新高中英語課程在整個課程的設計和思路上都發生了本質的變化,絕對不是僅僅提高了對語言知識和技能的要求的問題。前面我們已經談到了課程目標綜合性發展的問題;我們的英語課程目標不再是僅僅瞄準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提高,我們需要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實現對人的教育,促進人的發展。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的基礎,是我們英語教學要實現的教學目標。此外,從語言的角度出發,我們對于語言知識和技能的要求也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學生僅僅記憶一定量的詞匯、懂得一些語法知識是不能夠達到高中英語教學的標準的,學生必須學會運用這些知識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進行思維和表達,能夠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達到這個能力,單靠過去的教學方式,講、練、譯是不能達到這個目標的。教師必須認識目標的重要性,改進教學方式,變學生被動學習、機械記憶的過程為主動實踐、積極探索的過程。這需要教師的合作與研究,需要教師創造性的發揮,需要教師的實踐和探索。還需要指出的是,教材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媒介,是教材編寫者對課程標準的認識的體現,教學目標的真正實現還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水平,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教學的條件和環境來確定,不能僅僅為教教材而教教材。學生是人,是有個性差異的人,更是發展中的人,這應該是我們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和立足點。

(1)為什么把情感態度列為英語課程的目標之一

學生的情感在學生的學習中可以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沒有動機,學習就根本不可能發生。如何使學生對英語有興趣,樹立穩固的學習動機是我們教師的重要任務。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有興趣,想學,樂學,教師首先要設法使學生對學習英語保持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這樣他們才會付出努力,進而取得進步和成功。而進步和成功反過來又會進一步激發興趣和動機,使學生更加主動和努力,也必然會帶來更大的成功。興趣和動機分內在和外在兩種,外在的興趣和動機來源于外界的影響,老師的表揚、考試的壓力、社會的環境等。當外界的影響不再存在時,動機也就很容易消失。相反,內在的興趣和動機來自于對學科本身和學習的興趣,這種興趣和動機來自于學習中所獲得的樂趣、對知識的渴望得到滿足以及獲得成功的體驗。研究表明,內在興趣和動機具有更強的影響力,也更具有持久性。作為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保護他們的自尊心,通過豐富的、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水平的、與學生生活貼近的課堂活動設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培養學生的內在動機。學生保持積極的情感和良好的學習自信心是學習獲得成功的重要基礎。

基礎教育階段是青少年情感態度發展的重要時期?;A教育中的每—個階段、每一門學科都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幫助他們發展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這不僅有助于他們學習好學科,而且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是非常重要的??赡苡行┙處熣J為,情感態度不應是某個學科的教學目標問題,而應該是思想品德課程的目標;其實不然,從根本上說,情感問題是人的發展問題,而關注人的發展就不可能不關注人的情感健康。對于人的情感教育是不可能僅僅通過一門思想品德課來完成的,而應該是各個學科的教師都要特別給予關注的,在很大程度土也是通過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來實現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的,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就像實施素質教育不可能僅僅通過課外活動來完成一樣,每一個課堂都應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園地。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促進人的發展,而情感是人的發展的極其重要的方面。過去的教育非常關注學生的智力因素發展,但忽視了他們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使學生情感受到很多的挫折和傷害。在新課程中,我們對于學生的情感關懷必須滲透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每一門課程都應該盡可能結合學科的特點,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情感融化到平常的教育教學之中。

(2)為什么要把學習策略列為課程目標

過去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基本上不重視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師只管教,學生只管學。學生普遍習慣于跟著老師走,聽老師講課,記筆記,復習筆記,下課記憶、背誦、寫作業是比較常見的學習方式?,F在的很多學生就等著老師留作業、出練習題,好像沒有考試、沒有練習,學生就沒法學習了。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顯然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在現代信息化社會中,學會學習比掌握具體的知識和技能更加重要,是今后人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條件,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關鍵的能力。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將來走人社會以后實現終身學習創造條件,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因此,在本次課改中各個學科的課程標準都把學習策略列為課程目標之一。就高中英語課程而言,把學習策略列為課程目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終身學習是當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終身學習得以實現的條件。這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特別強調,所有課程都要有利于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使學生能夠學會設定學習目標、制定計劃、選擇有效的學習策略,調整學習目標、計劃和策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并有能力參與自我評價等等。具備了這些能力,學生離開學校后也同樣能夠根據工作的需要,積極有效地進行學習。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范文第3篇

課 程 標 準

(7-9年級)

- 1

第一部分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發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它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7-9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為了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幫助廣大中小學教師、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管理人員理解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特制定本綱要。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背景

兒童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綜合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命運。高度關注兒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深化以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成為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使命。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學會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等基本關系,發展學生的科學精神與創新意識、信息意識與技術意識、勞動觀念與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為實現素質教育的宏偉目標,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亟待改革與創新,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是適應這一需求的重要舉措。

綜合實踐活動反映了學生個性發展的內在需要,體現了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都具有獨特性、具體性,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特長,都有自己的認知方式和學習方式,他們的發展不僅僅是通過書本知識的學習而獲得的。綜

- 3

(二)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超越封閉的學科知識體系和單一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其課程目標和內容具有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過程;關注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表現,其學習活動方式與活動過程、評價與結果均具有開放性。

(三)自主性

綜合實踐活動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它客觀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性學習的全過程,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反思。指導教師對學生實踐學習的全過程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活動。

(四)生成性

綜合實踐活動注重發揮在活動過程中自主建構和動態生成的作用,處理好課程的預設性與生成性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學生的活動主題、課題或活動項目產生于對生活中現象的觀察、問題的分析,隨著實踐活動的不斷展開,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豐富和深化,新的活動目標和活動主題將不斷生成,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形態隨之不斷完善。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理念

7-9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發展

- 5

(三)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注重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規定。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與實施強調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和勇于實踐,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要求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第二部分

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

與其他類型的課程一樣,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也涉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維度。但與其他類型課程的目標相比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強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維度的目標,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實現課程的發展價值。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通過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學校與社會的聯系,引導學生在積極參與實踐的過程中獲得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提高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7-9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注重發展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與交流的能力,發展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具體目標包括:

- 7勞動習慣。

(四)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探究的態度,了解并學習運用問題解決的基本方法;發展信息素養和技術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活動方案,并組織實施活動方案 ?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具有信息素養和技術素養

?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了解與學習問題解決的基本研究方法,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第三部分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領域

綜合實踐活動是由國家設置、由地方指導和學校根據實際開發與實施的課程。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著眼于宏觀指導而研制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加強管理并提供必要的專業支持。學校要根據綱要所設定的基本框架規劃學生活動的基本類型、基本內容和具體活動方案。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范圍

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內容領域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方面。

(一)研究性學習

- 9運用獲得的信息描述或說明問題,并做出恰當的解釋。

(4)學會分享與合作

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既獨立思考、積極主動,又樂于與伙伴互相幫助、彼此協作;自覺遵守合作規范,正確對待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學會處理人際關系,主動與同伴分享信息、創意和成果等。

(5)養成科學態度與科學道德

學生在探究活動中,要形成“崇尚真理、尊重科學”的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不盲從、不迷信;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認真踏實、善始善終,勝不驕、敗不餒;善于對學習過程與結果認真反思和自我評價;了解并嘗試運用問題解決的基本科學方法,具有一定的方法意識,體驗研究的基本過程;尊重他人的思想與研究成果等。

(6)增強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心

通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個人成長與社會進步的關系,學會關心科學和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初步形成維護社會進步、承擔社會義務、服務社會的公民意識。

2.研究性學習的內容

7-9年級研究性學習強調通過學生對生活中實際問題的主動探究來獲得直接經驗,因此主要從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選擇和確定專題。

(1)研究性學習內容的基本特點

研究性學習內容的基本特點是開放性和探究性。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既可以由學生自行確定,也可以由教師提供選題建議;可以來源

- 11科技發展的最新成就,如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計算機技術、環境保護、新材料新能源等,并把這些內容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以滿足學生的探究需要和興趣,啟迪思維。通過這些活動增進學生對科學發展的了解和認識,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激發他們參與研究的興趣和熱情,從而拓展研究性學習的領域。

●重視與各科知識的聯系

進入初中階段,學科門類逐漸增多,學習難度逐漸增大。研究性學習活動要注意創設各種情境和條件,加強與各科知識內容的聯系。要注意從學科知識的拓展和應用中生成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在研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各科知識。

(二)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超越單一的教室空間,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培養社會服務意識、增強公民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設置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強化課堂、學校與生活、社會的聯系的重要紐帶,是增強學生對他人、對集體、對社區乃至整個社會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的重要舉措。

1、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目標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在服從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目標的基礎上,更為注重發展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和公民責任感。7-9年級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階段目標是:

(1)增強服務意識,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和充實進取的生

- 13振興中華的光榮使命時刻準備著。這對于實現學生在認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領域的全面、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改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習質量

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最大追求不是授人以書本知識,不是記憶、背誦,而是培養學生不斷地領悟世界的意義和人生的意義。因此,要特別注意促使學生在實踐中、在服務社會、幫助他人的體驗中尋求學習的動力,克服重分數輕發展、重書本教學輕社會實踐的現象,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把學習場所從教室拓展到社區乃至整個社會,改變單一的學習方式,使課堂知識學習和社會體驗學習結合起來,加強學校與社會、教學與生活的聯系,發掘蘊藏于鄰里、社區乃至整個社會的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教育資源,充實學生的學習生活,全面提升學習質量。

2、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內容

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內容領域是開放的,非常廣泛。選擇內容時應著重考慮:

(1)密切聯系社會生活。應從學生接觸的生活世界出發,從學生熟悉和關注的社會實際中選取主題,把學生所學知識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對于初中生來講,選擇的內容可從日常生活擴展到地區、國家乃至世界范圍的一些問題,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和發展空間。

(2)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應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利,引導學生適應課程目標的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特長去選擇和設計內容,在活

- 15年級的學生人人必須經歷的實踐活動內容。接受勞動與技術教育、獲得勞動與技術的學習經歷是每個學生的基本權利。勞動與技術教育應當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應當從促進學生積極勞動體驗的產生和著力促進學生技術素養的形成這一基本任務出發,形成活動內容、活動方式上的多樣化和選擇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應當在注重勞動教育的多學科滲透和多渠道實施的同時,注意勞動教育與技術教育的有機聯系和有序整合,努力發揮勞動教育在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并注意引導學生用良好的情感態度與積極價值觀,融入勞動與技術世界;應當重視學生的手腦并用,注重學生的技術探究、試驗與創造,強調以技術內容為載體的“做中學”和“學中做”,強調心智技能與動作技能的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它不應只重視操作技能的訓練,還應重視操作活動中學生對技術原理與方法的探究與試驗,重視對技術的文化特性的理解與感悟,重視對技術作品的設計與創造;根據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考慮到綜合實踐活動中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特性,提倡以具體的技術項目為單位來設計和組織學生的勞動與技術教育的活動。一般地,一個具體技術項目包含著一系列具有綜合特性的學習內容,蘊藏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學生通過系列性的實踐活動,能夠獲得相應的工具應用、材料認識、簡易設計、作品制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發展。

1.基本目標

(1)認識勞動世界,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 17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倫理意識、審美意識以及推動當地經濟建設的意識。

(5)關注職業領域,增進職業認識,形成初步的職業選擇意向和初步的創業意識

了解從事職業活動必須具備的勞動保護知識和相應的職業道德;關注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才需求,進行學習或就業的初步選擇;知道創業過程的艱辛和樂趣,形成初步的創業意識。

2.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內容范圍及主要活動形式 勞動與技術教育內容可以在以下范圍組織: (1)勞動實踐活動

包括校園內的自我服務勞動、公益勞動;在社區進行的社區公益勞動;在當地廠礦企業或在農村的農田、林場、牧場、漁場等場所進行的簡單生產勞動等。

(2)技能練習活動

主要有常見的工具使用、常見材料加工、常規構件或部件的連接,日常生活中的技術產品的使用、簡易維護與保養;具有一定技術特征的生活技能,如日常烹飪、衣物縫制、常見洗滌等方面的技能學習,以及一些簡單的、通用的工農業生產的基本技能練習等。

(3)工藝制作活動

主要指體現技術特征、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品的制作活動,以及紙塑、泥塑、編織、印染、雕刻、刺繡、電子等項目作品的制作等。

- 19影、養殖技術、農副產品貯藏和加工、農作物良種繁育、樹木種植等基本技術項目;家政有營養與烹飪、服裝與縫紉、家用器具使用與保養、家庭理財與購物等項目。各地區、各學??筛鶕嶋H,選擇其中3個以上的項目作為載體實施勞動與技術教育;職業引導可結合學生的畢業教育、社會調查和技術基礎學習確定具體內容;此外應結合課外活動、社區活動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

(四)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教育是為了適應技術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而設置的學習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為主要目標,以操作性、實踐性和探究性為特征的基本學習領域之一。

信息技術不僅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信息技術教育具有特殊性。初中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實施可以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有效開展各學科學習和探究活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主動進行終生學習的能力;可以拓展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所需的信息技術技能,鞏固信息素養和技術創新意識;對于培養國家建設和國際競爭所需的信息技術人才、提高全社會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1.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目標

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是:發展學生積極學習和探究信息技術的興趣,鞏固良好的信息意識和健康負責的信息技術使用習慣,提高

- 21整合:應注意從各學科學習任務中設計活動主題,引導學生以學科學習任務為載體探究和掌握信息技術;同時,加深學生對信息技術在學科學習中價值的理解,推動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學科學習,解決研究性學習問題,實現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對象與學習工具的雙重價值。

(4)適應地區差異、體現地域特色:在達到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各地在內容選擇及其難度設置上,應適應本地設備、師資及學生的現狀;活動選題要體現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體現地域特色,鼓勵多樣但不失合理的選題。

(5)體現個別差異,鼓勵技術創新:學習內容應豐富多樣,要求要分水平,以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和特殊發展需求;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活動主題、討論確定合適的活動方式,活動空間要打破教室和書本的局限,鼓勵更自主的技術實踐與更開放的科技探究與技術創新。

3.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內容結構

初中信息技術教育內容分為基礎性內容和拓展性內容?;A性內容是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學科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必要基礎,是必修內容;拓展性內容是針對信息技術條件較好的地區以及在信息技術方面學有余力的學生設置的選擇性學習內容,以引導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的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發展。

4.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內容及目標要求

(1)了解信息社會的含義,體驗和分析信息技術對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影響,表現出良好的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術使用習慣

?結合學習和生活經驗,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討論衡量

- 23指標計對計算機功能的實際影響。學會根據學校、家庭或工作場所的具體需要,設計計算機的軟硬件配置方案。

?討論分析操作系統在計算機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認識操作系統的重要性;

?學習或進一步熟悉資源管理器的有關功能及相關步驟和命令(例如:格式化、恢復格式化;建立目錄、復制、移動、搜索;常用硬盤管理功能;設置安全與共享等)。通過實踐,加深對資源管理的認識,養成資源管理的意識。

(3)利用因特網有效獲取信息,支持學科學習,解決實際問題 ?根據學習或實踐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網搜索、瀏覽和下載信息的能力,體驗超鏈接在網頁中的作用,提高信息獲取能力,學會合法、合理地使用網絡工具和資源

?能根據學習主題或實踐任務,識別網上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相關性,能討論網絡信息獲取與其他信息獲取形式的異同點。

?能利用BBS、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網絡交流工具傳遞信息、表達思想、輔助學習。學會判斷不良信息、主動抵觸不友好網絡交往的必要方式,如學會管理電子信箱和反垃圾郵件的方法、學會在BBS、QQ、MSN等工具上判斷并主動防止不良信息的方法等。

(4)學會制作動畫作品,直觀地表達動態信息或描述過程 ?欣賞分析動畫作品,比較動畫與其他信息表達方式的聯系與區別,分析動畫在信息表達方面的獨特性。

?通過剖析作品,了解動畫的制作原理,熟悉動畫制作的基本概

- 25素材進行初步的編輯、加工。

?使用自己熟悉的多媒體制作軟件(有條件的可學會使用一種新的多媒體著作軟件),集成各類素材,制作多媒體作品。

?能根據作品特點和受眾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演示或發布電腦作品,表達主題和創意。

?能討論形成多媒體作品的評價標準,對自己和他人的多媒體作品及其制作過程進行評價,能在評議的基礎上對電腦作品進行有效的優化以增強表現力;能比較利用信息技術制作電腦作品與傳統制作過程和傳統作品的異同。

?討論所用信息技術工具的優缺點,提出可能的技術改進建議,形成技術創新意識。

(7)通過網站設計與制作進行合作學習,開展健康的社會交往 ?結合自己使用網站的經驗,比較網站與其他多媒體作品之間的異同,比較網中和網頁的關系,了解網站的基本結構。

?學會根據學習或社會交往的需要,設計學習支持網站或其他主題網站,學會合理規劃網站的內容欄目和必要的交互功能。

?學會使用合適的網站制作工具(如所見即所得工具)制作網站,嘗試使用常用網站制作技巧支持課程學習、合作研究或健康的社會交往,例如,利用表格對網頁進行布局,了解和使用導航功能,設置超鏈接,初步了解(如,能看懂簡單標識)超文本標志語言(Html)的作用。

?在使用網站及相關現代通信技術開展學習和交往的過程中,能

- 27用程序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

小學階段已開設機器人選修課的初中學校,可參照下述要求組織相關教育活動:

?在制作和操縱簡單機器人的基礎上,探究機器人的機械裝置、電子裝置,了解計算機程序控制機器人做出各種動作的簡單流程,體驗機器人對信息技術多個門類的綜合運用。

?通過使用和剖析一段機器人(仿真)程序,感知程序和程序設計語言;了解“確定算法-編程實現”這一計算機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

?通過剖析機器人教學平臺中的程序實例,理解程序的基本結構。 ?學會使用一種機器人編程控制軟件編制小編程,在仿真環境中運行或導出到實物機器人中運行程序,觀察計算機運行程序的結果。根據運行結果對程序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優化。

?開展機器人創意實踐活動,學會搭建實物機器人(在不具備搭建實物機器人時,學會規劃搭建機器人的創意實踐活動,能描述搭建常用機器人的方法);初步了解復合結構的機器人機器搭建方法。

?了解機器人領域的發展前沿,分析我國在機器人領域存在的差距,樹立責任感。

?通過合作設計、搭建機器人及參加有關競賽活動,學會分工協作,培養團隊精神。

5.實施建議

(1)重視結合學生經驗,突出實踐性

信息技術的學習和活動要求學生能將獲得的操作技能遷移到實

- 29理和方法,更需要學生通過信息處理、設計制作作品等技術活動表達自己的創意、想法和認知活動結果。理解和建構等認知活動是有效技術操作的前提,也是技術操作的提升與經驗總結,更是探究科技奧秘的必要過程;而技術操作是認知活動結果的外在表達與實踐檢驗。

信息技術教育要注意“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引導學生在思考、探究和理解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應用技術;在操作過程中,鼓勵學生探究原理、總結方法、積累經驗。在技術活動與認知活動的互動中培養科技創新精神,提高技術實踐能力。避免脫離思考與探究的機械操作和簡單模仿,或者脫離技術實踐的“紙上談兵”式的信息技術教學。

(3)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有機結合,培養交流能力、形成良好信息意識

信息技術學習不僅需要個體的自主探究和建構,更需要表達交流、討論合作。信息技術不僅提供了有力的探究和學習工具,還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工具,計算機網絡更是提供了跨時空互動交流的環境,使隨時、隨地、隨需的合作學習和研究成為可能。

信息技術教育要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學會運用信息技術,分享資料、合作交流,通過討論深化理解,通過合作促進社會建構;引導學生學會在合作過程中合理表述個人觀點,恰當地應用他人觀點,在利用社會公共信息的基礎上共享個人的信息資料,培養與信息時代相適應的交流能力和信息共享意識。

(4)活動要兼顧趣味性和挑戰性,提高信息加工深度,促進高水平思維

- 31逐步適應學習進度,減少挫敗感,確保所有學生都得到適度的發展。盡量保證學生有機會選擇適合自己水平和興趣的內容,避免“基礎差的學生跟不上,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

信息技術創新的關鍵期明顯早于其他領域,初中學生已經開始在信息技術方面表現出較高的創造性。應通過必修與選修結合、課堂學習與課外實踐結合的方式,創造條件發展學生興趣,挖掘學生潛力。教師在引導學生實踐的過程中,要多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少些對主題的統一要求;多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少些機械模仿;對學生富有個性的操作方式或問題解決方法,要多些接受和認可,少些打擊和漠視。

6.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活動評價建議

(1)綜合運用各種過程性評價方式,全面考察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操作能力

在對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進行過程性評價時,應針對不同評價內容和相應的課程目標,適當選擇和靈活運用表現性評價、成長記錄等評價方式,以學生在操作或實踐活動中的實際表現和成果作為評價依據,全面記錄和評價學生在信息素養、操作能力、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實際表現,避免采取一次測驗或考試評定學生一學期或整個學段學習情況的局面;評價以診斷學習、鼓勵進步為主,弱化學生之間的橫向比較和分數排名。

除成長記錄之外,信息技術活動的評價主要以典型作品評價和項目型實踐活動評價為主。典型作品評價主要是通過作品,分析學生的作品設計思路、制作過程以及技術應用的合理性,而不能只評價作品

- 33是否合理,或把握學生對相關社會問題的看法。避免假借機考之名,實際考察對缺乏實際應用價值的知識和命令的機械記憶,杜絕通過“偏、難、怪”的選擇題、填空題來誤導學生死記硬背書本知識,甚至使信息技術教育誤入“只重應試,不重實踐”的誤區。

7.信息技術教育設備和資源建設建議 (1)基礎設施與設備的建設和使用建議

?必要的計算機設備和網絡條件是信息技術教育實施的物質基礎。要盡量配備滿足教學需要的計算機房或多媒體教室,配備數量合理、配置適當的計算機和相應的外部設備(打印機、投影儀、掃描儀等);

?盡量建設滿足學習和活動所需的局域網,盡量連接因特網。 ?務必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營造安全的信息環境,提供健康有用的信息,通過技術防護過濾與人員監控相結合的方式,主動預防網絡不良信息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侵蝕。

?各地可根據本地的設備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靈活選擇具體的技術平臺和學習工具,不必拘泥于一種技術平臺;鼓勵學生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工具,避免教師統一指定所有活動工具。

?加強學校與家庭、社區之間信息設備和信息資源的共享,欠發達地區的學校應充分發掘和利用當地條件較好的家庭、當地中心學校、圖書館、信息中心等場所的計算機設備和數碼相機、掃描儀等信息技術工具,為學生的上機實踐和動手操作創造必要條件。

(2)信息技術活動材料和學習資源的選擇和使用建議

- 35開,注重整合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學生的心理健康活動、環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等內容,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是學生活動主題,因而具體內容應由學校根據學生需要來確定。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需遵循下列要求:

1.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不是教師或課程編制者預先具體設計的,而是學生自己提出的感興趣的問題或主題。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準備階段、開展的過程、總結與交流等環節都應該尊重學生的實際,關注他們的興趣、愛好和需要。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準備階段,應由學生自主地提出活動主題或問題?;顒又黝}或問題的提出,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從他們的實際出發。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明確活動主題或問題的意義。

2.體現學校和社區的特色

學校不僅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者和實施者,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重要基地。每所學校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社區背景各異,學校發展的理念和學校傳統不盡相同,因地制宜,關注學生發展的需要是學校確定綜合實踐活動具體內容的基本要求。初中學校要充分開發和利用學校內部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選擇并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統整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內容領域,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一方面,學校應在人力上,充分調動學校教師

- 37題、能源研究、環境保護等等。各學校結合周圍的自然環境狀況,引導學生自主地從自然中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通過觀測、考察、實驗、探究等多種活動,走進自然,感受自然,探究自然,獲得豐富的體驗。

2.人與社會的關系領域

要增進學生的社會認識和社會實踐能力,需要引導學生接觸社會,走入社會,通過學生自主地從生活中提出關于人與社會問題的活動主題,在參觀、訪問、考察、實際參與、探究等活動中了解、探究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體會自己與社會、與他人的關系,養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

3.學生與自我的關系領域

初中學生的自我意識正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可引導學生反思自我,探究自我和同伴生活中的問題。使初中生通過暢想、感悟、交流、體驗、探究等活動,提高自我認識,發展反思能力;學習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發展生存能力,樹立自信、自尊、自立等良好的品質。

第四部分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是一種個性化的過程,它充分體現了課程對學校、對學生的適應性。與其他課程的教學過程不同,它更強調妥善處理好教師與學生、認識與實踐、內容與形式、過程與結果、規范性與生成性,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系,創造性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

- 39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的教師,而應通過有效的方式將所有教師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協同指導。

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應處理好學生自主活動與教師有效指導的關系。教師既不能“教”綜合實踐活動,也不能推卸指導的責任、放任學生,而應把自己的有效指導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二)處理好認識與實踐的關系,克服形式化傾向

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基本方式。實踐的過程是學生基于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運用必要的工具,作用于客觀對象的過程。學生實踐的方式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大類:一是以研究為主要活動方式的實踐。包括制定方案、調查、訪問、觀察、實驗、統計、信息收集與處理等。二是以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活動為主的活動方式。包括參觀、服務、宣傳、義務勞動、經濟活動等。此類實踐活動一般要在特定的社會情景中進行,如社區福利院、孤兒院、小區、農村或農場、文化古跡、社會有關機構、街道、商店、公園等場所。三是以技術實踐為主的活動方式。包括技術實踐和勞動實踐兩大類。具體有設計、制作、研制、種植、養殖、信息發布、出版(小報、墻報等)技術實踐并不等于科技小發明和小創造,而是實踐過程的必經環節。

學生的實踐過程要建立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克服盲目的實踐的局限性。認識是實踐的基礎,真知來源于實踐,學生通過實踐形成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并形成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整體認識。要切實克服活動形式化、表層化的局限性,需要處理好認識與實踐的關

- 41信息技術教育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和特殊領域,應注重信息技術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要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范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為學生進行跨地區、跨學校、跨班級的合作探究開辟空間,為教師進行跨地區、跨學校、跨班級的合作指導提供條件。

綜合實踐活動的中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某些內容,可根據需要在初中階段某一學期或學年獨立開設。7-9年級信息技術教育的總學時為72學時,但不能完全用信息教育取代綜合實踐活動。在實施過程中,要體現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理念,注重信息技術手段的設計與運用要致力于為學生創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和問題情境,防止陷入純粹信息技術知識教學或技能訓練。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與組織形式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

一般來說,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可分為活動準備、活動實施、活動總結與交流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具有不同的基本任務。

1.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階段的活動的主要任務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問題,明確學習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組建活動小組;制定活動方案;準備必要的活動條件等。

準備階段尤其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發展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引導學生組建活動小組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認識

- 43程,實現綜合實踐活動的生成性目標。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形式

7-9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組織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必須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安全、有效地開展。一般可采取兩種組織形式:

1.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初中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己協商后確定,教師不過多介入他們的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于班級內,為使實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并鼓勵各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

2.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于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允許初中學生獨立進行的活動,并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后,應組織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采取全班活動的組織形式。允許并鼓勵不同班級、不同年級、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時間安排

綜合實踐活動要求的課時安排應體現彈性課時制。即將每周3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根據學生活動主題或課題的實施需要,可以將每周的時間集中在

- 45案。指導教師在要求學生制定活動主題實施方案的同時,應針對學生活動主題的展開過程及其需要,設計教師指導方案。教師指導方案應包括:學生活動主題的具體目標、學生活動過程與具體方法的指導、學生活動主題必要的資料與工具準備、學生活動評價策略等。制定教師指導方案,有利于教師明確指導任務,落實具體的指導行為。

(二)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指導的基本行為規范或指導常規 要初步建立起來教師指導行為的基本規范?;顒訙蕚潆A段的教師指導應包括提出問題、形成活動主題的指導;制定活動方案的指導;必要的活動資料與活動工具準備的指導等?;顒訉嵤╇A段的教師指導主要包括進入活動情境的指導、方法論的指導、搜集與處理資料的指導等;活動總結與交流階段的教師指導主要包括活動結果總結的指導、活動過程總結的指導、活動體驗總結的指導、表達與交流的指導等。建立教師指導行為的基本規范和指導行為常規,有助于增強教師指導的有效性。

第五部分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新的評價理念與評價方式。它反對通過量化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的評價方式,主張采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評定。

一、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基本原則

(一)注重整體評價

- 47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多種多樣。但無論何種方式,其運用的先決條件為觀察。通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這是綜合實踐活動各種評價方式運用的基本要求。在具體操作中,“成長記錄評價”與“協商研討式評定”等方法被認為是非常有效的評價方法。教師在運用這些方法時要注意用文字說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教師要鼓勵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以便使學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悅。

學生評價的途徑主要有成果展示、研討答辯、訪談觀察、成長記錄等。通過各種途徑來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態度、情感和價值觀進行綜合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的方式主要有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個別評價與集體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發展要作為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一部分,納入初中畢業和高中招生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定的重要依據,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評價和學校評價

對教師的評價,側重于對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組織、規劃、管理、指導等方面的能力、實效。

對學校的評價,側重于對學校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狀況的評價,包括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師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學校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范文第4篇

《新課程標準——初中英語》試題

單位 學號 姓名

一、判斷題(請在題后的括號內打“√”或“х”,每題2分,共20分)

1、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十分重要,是英語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首要任務( )

2、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

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文化意識和國際視野。( )

3、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關注過程,使對學習過程和

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 )

4、語言與文化有密切的聯系,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教師應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努力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特別是英語國家文化;幫助他們提高理解和恰當運用英語的能力,不斷拓

展文化視野,加深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 )

5、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

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思想,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

6、形成性評價可采用描述性評價、等級評定或評分等評價記錄方式。無論何種方式,都應注意評價的正面鼓勵和激勵作用。教師要根據評價結果與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

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

7、現在的外語教學基本上是以語言知識的學習為主,重視詞匯和語法的教學和書面考試的成績。()

8、課程目標級別完全等同于基礎英語教育階段的各個年級的教學要求。( )

9、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等三方面的內容。

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 )

10、在某些教材中,教學活動的難度過高或過低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果教師認為某個活動太難,就可以擴展活動的步驟,增加幾個準備性或提示性的步驟,從而降低活動難度。如果活動太容易,教師可以對原有的活動進行延伸,比如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展開討論或辯論、增加詞匯訓練、進行寫作訓練等等。

()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填在題后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

共20分)

1、語言技能目標以學生在某個級別 " ( ) " 為主要內容

A.聽、說、讀、寫四個方面 B.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C.能做什么 D.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

2、在英語課程中實現情感態度目標的最重要的環節和過程是:( )

A.把情感態度的發展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是 B.教師首先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C.教師要盡可能把情感態度的討論滲透到外語學習過程之中

D.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從事這些活動必須與他人合作

3、()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

基礎上。

A.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B.文化交際能力

C.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這五個方面共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

D.終身學習能力

4、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改革評價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倡( )方式。

A.終結性評價 B.過程性評價 C.綜合性評價 D.標準化考試

5、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 )

A.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B.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

C.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

D.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

6、在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至少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文化知識的傳授,

一是()

A.文化導入 B.利用本國文化 C.了解異國文化 D.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7、()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

基礎上。

A.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B.文化交際能力

C.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這五個方面共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

D.終身學習能力

8、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 )

A.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B.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 C.使學

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

D.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

9、教師了解一些常用的教學統計方法,除了對于考試分數進行一些簡單的統計計算之外,將它們合理應用在教學研究中,例如,調查不同教法、不同材料等對于教學效果的影響等等,從而更好地理解(),

把語言教學與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結合起來。

A.言語規律 B.語言發展的規律 C.語言學習的規律 D.語言教學的規律

10、教師在教學中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別是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取舍和調整( )

A.需要轉變思想,端正對教材的認識 B.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取舍和調整

C.采用結構合理、內容豐富、活動靈活多樣的教材

D.更好地認識教材的作用

三、教學設計分析(35分)

下面是關于外研社新標準初一年級下冊Module 4 Life in the future. Unit 1 Everyone will study at home. 的教學設計,請根據新課程理念分析該教學設計中包括教學設計的結構、設計理念、語言表述的

準確性、設計的合理性等方面的合理之處及不當之處,并修改你認為不妥之處。

1.教學內容

本課是外研社新標準初一下冊第四模塊第一單元,本單元的語言目標是 “to understand

conversations about future life; to process information of future life in the listening material; to talk about the prospect of one’s own school”,學習一般將來時: will + 動詞原型。本單元是以學校為題材,貼近學生的生活經歷。通過想象導入將來時態,使語言學習與學生能力培養相結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十二三歲的中學生富于幻想,鼓勵他們描述自己想象中的未來學校,也許是他們

心中期望的學校,這樣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

本單元以“討論未來的學校”為主要內容,通過聽、說兩種形式使學生能聽懂談論未來的簡短對話,

能判斷未來事實,能用will來表達自己的想象。

2.教學目標

按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文化意識五個方面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細化:

(1) 知識目標:學習掌握詞匯cable TV, calculator, cell phone, chalk, Internet, satellite,

everyone, no one和句型 will + 動詞原形

(2) 能力目標:在語言輸入的同時完成語言輸出,在聽說中提高語言技能,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著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還包括分析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能聽懂談論

未來的簡短對話,能判斷未來事實,能用will來表達自己對未來的想象,并能向同學們描述自己對未來的

設想,如對未來學校的設想。

(3) 情感目標:通過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培養樂觀向上的精神。

(4) 文化意識:高科技和文化之間的關系,在享受高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能注意民族文化的傳承。

(5) 多元評價:初中生很在乎他人的評價,自我意識卻不斷增強。因此,在本課教學過程中,在注重啟發引導,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同時,更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性,通過任務型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樂于接受,易于接受。在給出恰當公正的評價同時,增強英語學習

的自信心和興趣。主要采用生生評價,師生評價和自我評價的口頭評價方式。

3.教學策略:(1) 開放式教學策略。以有限的課堂為載體,帶學生進入廣闊的知識天地。(2) 興趣激發策略。只有讓學生真正有了參與的欲望,才能點燃他們的思維火花。(3) 任務型活動策略。在做中學,在做中練,在做中鞏固往往有良好的效果。(4) 循序漸進和尊重差異策略。由簡到繁,由難及易,為有困

難的學生搭好梯子,讓有能力的學生“跳起來摘到果子”。

4.學習策略:(1) 有信心,熱情地參與課堂上各種活動:能聽懂本單元聽力的內容和含義,訓練學生細節辨認能力,培養學生細節聽力技巧。(2) 合作學習,任務要求要明確。學會收集,學會思考,學會表達,學會討論,學會傾聽,學會評價。注意學習方法,及時提問并注意傾聽他人意見。在小組合作中,學習他人之長處,學習溝通技巧。(3) 課前能作延伸學習,如:小組成員共同查找一下學校中常見事物的英

文名稱,并設想在未來的學校會見到的東西。

5.教學手段

本課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同時輔助多媒體教學。用音樂,圖片使抽象的語言變得直觀,為學生運用

英語進行交際創設情景,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人機互動的多向交流。

6.教學重點

(1) 重點詞匯cable TV, calculator, cell phone, chalk, Internet, satellite, everyone, no one

(2) 聽懂并使用一般將來時來表達自己想要做的事

7.教學難點:一般將來時態的理解和運用。

8.學習任務:(1) 課前任務:了解學校用品的名稱。(2) 中心任務:學生能夠用will表達對自己的設想。(3) 可操作性任務鏈:任務①聽對話,完成表格。任務②讀對話,選擇合適的回答。任務③能夠根據對話的內容,小組進行問答。(4) 拓展任務:運用will談論十年后我們學校的情景。(5) 課后研究性

任務:運用will 描述自己對未來的設想。

9.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

Step 1 Lead-in (Activities 1 and 2) 10’

1. Listen to a song “Top of the world”. 3’ 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導入新設計意圖 First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a song “Top of the World”. 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After that, let the students tell me what they are feeling.

them? (Activity 1) 3’ 學習新課打下伏筆。 2. Look at the pictures. Which words can you use to describe 用猜謎游戲把學校中容易出現I will say, “OK. Just now, we listened to the song ‘Top of 的擺在學生面前,之后展示圖片和單the World’, and now we feel very happy. If we think about something 象。以這種直觀的方式來解決在后面about the school in the future, we will also feel happy. This class 的詞匯障礙,為聽對話做準備。 let’s study something about the school in the future. Now let’

s play a guessing game.”

3. Work in pairs. Say what you use to study English. (Activity

2) 4’ 本活動呈開發性,使學生有很大度,便于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

I will give them three minutes to discuss in pairs what they 景知識詞匯。

use to study. And then, each pair tells me the answer. But they mustn’t tell me the same things.

Step 2 Listening and reading (Activities 4, 5 and 6) 25’

1. Listen and check the true sentences for Daming and Betty. 8’ First, ask four students to read the four sentences. And then, two exercises.

2. Listen and rea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each question. (Activities 5 and 6) 17’ 本活動是進行聽力和口語訓訓練學生細節辨認能力,培listen to the dialogue between Daming and Betty carefully and finish 技巧。

聽力信息的再處理,展示will的一Listen and read the dialogue. And then, finish the questions in 及回答??此普`判斷題,其實是pairs. Act the dialogue. Let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 school they 的聽力的同時對一般將來時態的一like in the future. In the end, have the students know how to use the 及其回答做了很好的展示。 Simple Future Tense by themselves.

Step 3 Speaking (Activity 8) (10’)

Work in pairs. Talk about what your school will be like in 10 years.

First, work in groups to draw a picture about the school in the 藝。 future.

四、請談談您現在參加的基于網絡學習的遠程研修的教師繼續教育模式對初中英語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提高的促進作用及不利之處,并提出您

的改進建議??膳e例說明。(25分)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范文第5篇

10/21/2010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

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使外語,特別是英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是對21世紀公民的基本要求。

近年來,小學開設英語的地區日益增加,規模迅速擴大。教學實驗項目的開展為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提供了經驗和基礎。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適應21世紀我國國民綜合素質提高的需要,教育部決定從2001年秋季起,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為指導全國小學英語教學,特制訂小學英語課程基本要求(試行),作為小學英語課程實施、教學評價、教材審查和選用的主要依據。

一、課程目的

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發展需求,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起始年級與課時安排

小學英語課程開設的起始年級為三年級。為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應遵循長短課時結合、高頻率的原則;保證每周不少于三次教學活動。

三、四年級以短課時為主;

五、六級長短課時結合,長課時不低于兩課時。

三、教學目標與要求

目前對小學英語教學共提出兩個級別的要求:一級為小學

三、四年級的教學目標要求,二級為小學

五、六年級的教學要求。有條件的地區可以超過二級的要求,有困難的地區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后可以適當降低要求。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

級別 目標類別 目標描述

●能根據聽到的詞語識別或指認圖片或實物

●能聽懂課堂指令并做出相應的反應

聽、做 ●能根據指令做事情,比如指圖片、涂顏色、畫圖、做動作、

做手工等

●能在圖片和動作的提示下聽懂小故事并做出反應。

●能聽錄音并進行模仿 一 ●能相互問候●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如姓名、年齡等說、唱 ●能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如喜歡和不喜歡●能夠根據表演猜意思、說詞語●能唱簡單的英語歌曲15-20首,說歌謠15-20首 級 ●能根據圖、文說出單詞或短句

●能用英語做游戲并在游戲中用英語進行交際

玩、演 ●能做角色表演

●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簡單的童話劇、小紅帽等。

●能看圖識字 讀、寫 ●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詞語

級 ●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 ●能正確書寫單詞和句子 ●能看懂語言簡單的英文動畫片或程度相當的教學節目。視視聽 聽時間每學年不少于10小時(平均每周20—25分鐘) ●能在圖片、手勢的幫助下,聽懂語速較慢但語調自然的話語或錄音材料 聽 ●能聽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 ●能聽懂課堂活動中簡單的提問 ●能聽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作出適當的反應。 ●能在口頭表達中做到發音清楚、重音正確、語調達意 ●能就所熟悉的個人和家庭情況進行簡短對話 說 ●能恰當運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語,如問候、告別、致謝、致歉等 ●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講述小故事。 ●能認讀所學詞語 ●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 ●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 讀 ●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信息 ●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能根據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

●能模仿范例寫句子 寫 ●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

●寫句子時能正確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

●能按要求用英語做游戲

●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單話劇

玩、演 ●能表演歌謠或簡單的詩歌30-40首(含一級要求)

視聽 ●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

●能看懂英文動畫片和程度相當的英語教學節目,每學年不

少于10小時,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鐘

注:

1)小學英語的話題范圍包括數字、顏色、時間、天氣、食品、服裝、玩具、動植物、身體、個人情況、家庭、學校、朋友、文體活動、節日等。

2)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詞匯以話題范圍為主,總量控制在600-700單詞。本教學要求對詞匯不作具體規定

四、教學模式與方法

根據小學生學習的特點,小學英語教學要創建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小學英語教學不講解語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用聽、做、說、唱、玩、演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側重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唱、演的能力。 小學

五、六年級的英語教學,在進一步加強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發展初步的讀寫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五、教材與資源

小學英語教材應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與語感;要有利于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培養他們對異國文化的正確態度。教材還應有利于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做事情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認識世界的能力。小學英語教學應盡量采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錄音機、VCD機、廣播、電視、網絡等設備和技術,創設良好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

六、教學評價

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評價形式應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的興趣、態度和交流能力為主要依據。

三、四年級的期末或學年評價基本不采用書面測試方式,應采用與平時教學活動相近的方式進行,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和與學生交流等方式評價學生。

五、六年級的期末或學年考試可采用口筆試結合的方式??谠囈疾閷W生實際運用所學語言的能力,考查要貼近學生生活。筆試主要考查聽和讀的技能。

終結性評價可采用等級制或達標的方法記成績,不用百分制,不要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排隊,并以此作為各種評比或選拔的依據。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

(四)

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

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二)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度罩屏x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將課程目標設定為九個級別并以學生“能夠做某事”具體描述各級別的要求,這種設計旨在體現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能力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和課程要求的有機銜接,保證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三)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

(四)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

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五)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技能

和語言應用能力。評價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范文第6篇

一、填空題:(20分,每小題2分)

1英語課程總目標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構成。

2、4等。

5 _______、動機 、自信 、______ 、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__________ 雙重性質。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

_________、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

6

務教育階段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以及用于表達常見話題和功能的語言形式等。

7在英語教學起始階段, 1 三略 語言技能

3 工具性

5

4 認知策略

_________ 來進行。

2控策

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合作 6

模仿 語音、詞匯、語法、功能、話題 7二(20分,每小題2分)

1、“面向全體學生礎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

2、基礎英語語言知識是綜合英語運用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

3、評價的內涵得到極大擴充段。

4、任何一門現存的自然語言都包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至單個的詞到大至語篇的各個層面都體現出文化內涵。

5、提倡探究式學習是排除語言知識的學習,

6

,

78

910發展的重要途徑。

3三 41

5 6

7

8

本題答案 1 9

10

21)

,

,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

從小

2) 3) 4)

5)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2

1評價理念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2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結合與平衡。 4勵、重發展、重能力。 3 2則。 。4201

1

3

4 3

1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過去進行時、現在進行時、現在完成時。

5Say it louder,please. Let’s read the text aloud. Let’s do a role play. Take out your books,please. Listen to me carefully. Listen to my questions . Turn to Page 20. Let’s act out our play. Sing along with the tape. Work in pairs. Work in groups of four.等等。

學活動、課前準備、教學過程

上一篇:應收賬款追收管理制度范文下一篇:語文主題閱讀學習心得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