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態文明建設范文

2023-09-17

生態文明建設范文第1篇

生態稅是一個新的概念, 是指以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主要目的, 向所有因其生產、消費而造成外部不經濟的納稅人課征的稅種。農地生態稅是指以保護農地生態環境和效益為目的, 向所有因其生產、消費造成外部不經濟的納稅人課征的稅種。

農地生態稅設立的理論基礎:農地外部性

農地外部性, 是指在農地利用中產生了超越農民農業收入以外的外部影響, 即不通過價格機制 (包括農產品價格機制、農地轉為建設用價格機制和對農地污染等產品價格機制等) 反映的影響, 進而會產生不能全部反映到私人成本中的社會成本。從理論上講, 造成外部不經濟的最終原因是缺乏明確的產權界定。在產權界定缺乏和空洞的情況下, 政府應加以干預, 將損害者所造成的社會成本納入其私人成本。

農地外部性具有跨時空性。一是就農地外部性的時間維度來說, 農地的外部性不僅存在于當代人之間, 而且影響著后代人。如果不重視農地利用中的生態、糧食安全等外部性, 農地污染、侵占的惡果將會留給子孫后代, 危及他們的生存和發展。作為一個負責而理智的政府, 應通過征稅建立代際農地補償基金, 或通過征稅減緩當代人向后代人延伸“負”的農地外部性。二是就農地外部性的空間廣度來說, 農地外部性不僅存在于區域內部, 而且對相鄰區域、甚至整個國家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影響, 一些全球性的自然災害已經充分證明了這種危害的影響。

農地生態稅設立的事實依據:農地生態建設中的市場失靈

在市場經濟中, 由于任何個人或群體不能從公共物品的消費中排除出去, 而且一個人對公共物品的消費并不排斥他人對同一公共物品的消費, 因此就會產生消費者不會為消費公共物品而付費。消費者不付費, 企業就賺不了錢, 就不愿提供公共物品, 從而出現市場失靈。由于農地具有公共物品屬性, 既有生態效益, 又有經濟效益, 而以經濟為中心的市場以及市場公共物品失靈現象的存在, 因而出現農地生態建設中的市場失靈, 嚴重妨礙了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我國的市場經濟建設實踐也充分證明了農地生態建設中的市場失靈現象。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 我國雖已投入巨資進行了一系列跨地區、大規模、綜合性的生態體系建設, 改善了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但就全國而言, 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至今未得到根本扭轉, 治理的速度遠遠落后于生態環境惡化的速度。其深層原因在于未解決好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對立問題。一方面,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迅速發展, 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增強, 將農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客觀需求和潛在的巨大利潤, 誘使人們盲目追求農地的經濟效益, 而忽視了它的生態效益, 從而造成嚴重的農地生態破壞;另一方面, 由于我國至今對農地的生態效益未予以合理的價值補償, 承擔這種生態建設的農民將支付巨大的機會成本, 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這也是造成市場經濟中城鄉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農地生態稅的設計原理:庇古稅

農地生態資源具有的外部性使得農地生態資源的配置常常發生嚴重扭曲。面對這種外部性, 由于市場失靈, 為政府干預提供了理由。外部性的政府救濟主要有三種方法, 即庇古稅、許可證交易制度和管制。庇古稅就是通過稅收手段, 從生態受益者中合理征收稅費, 有效地將資金返流于生態環境建設, 變生態建設的經濟外部性為生態建設單位內在的經濟推動力。相對于行政管制, 庇古稅更高效;相對于交易許可制度, 庇古稅既公平又有效。因此, 庇古稅是環境外部性政府救濟最重要的方法。農地生態稅的設計原理依據庇古稅, 可充分體現農地生態稅設置的公正和效率。

在外部不經濟條件下, 外部成本為正, 表示農民的實際所得大于其應該所得。如某些農民的產出在一定程度上依賴生態建設單位建立的生態環境和生態資源, 卻不為此支付任何費用或只支付較少的費用, 其實際收入侵占或減損了他人的勞動成果, 形成該農民的社會成本。因此, 該類農民的社會凈效益由總效益減去企業成本, 再減去外部成本, 即表示對享受農地生態環境或消耗農地生態資源的企業必須課以農地生態稅, 以減少其利潤。其享受或消耗越大, 課稅越重, 迫使其合理補償生態效益。所以, 農地生態稅是將生態建設的外部性予以內在化的有效手段, 能夠很好地協調企業局部利益與社會總體利益之間的矛盾。

農地生態稅的稅制設計:征稅對象、納稅義務人、稅率

1. 征稅對象。

為了使農地生態稅起到調節人們生態行為的作用, 農地生態稅的征稅對象應為農地生態, 具體包括農地、農地植被、農產品等。

2. 納稅義務人。

按照“誰受益, 誰付費”和“誰破壞, 誰付費”的原則, 農地生態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兩類:一類是享受農地生態效益的單位和個人, 即農地生態環境受益納稅義務人, 包括城鄉用水單位和個人、水利水電部門、交通和航空航天航海部門、旅游部門、開采加工消費生物化石能源引起C氣體排放的單位和個人等;另一類是破壞農地生態環境的單位和個人、農地生態資源消耗納稅義務人, 包括將農地改為建設用地的單位和個人, 造紙、木材加工的單位和個人。

3.稅率。按照庇古稅原理, 最佳的農地生態稅稅率應使單位稅收額等于最佳資源配置下每單位的生態資源的邊際社會收益或邊際社會成本。對享受農地生態環境或消耗農地生態資源的企業和個人, 根據其無償享受和消耗農地生態部分課以農地生態稅, 以補償農地生態外部正效益。根據“誰受益, 誰補償”的原則, 享受或消耗越大, 課稅就越重。但在實際設計稅率時, 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稅率適當原則。稅率高低對于稅收設立的目標能否實現具有關鍵影響:如果稅率太高, 不僅會抑制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 而且還會導致社會為“過分”清潔而付出太高代價;如果稅率太低, 不能適當彌補生態外部正效益, 籌集不到足夠的生態建設資金而有效地制止對農地生態的破壞。對此可采用先試點、再調整, 最后確定一個合理的稅率。二是稅率高低與生態質量等級掛鉤原則。農地生態效益的補償必須與生態質量相聯系, 稅率的大小必須與生態環境建設的質量掛鉤, 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公平和效率。因此, 生態質量好則稅率高, 質量差則稅率低。三是稅率適時調節原則。農地生態稅的稅率應根據生態環境的變化和社會經濟的變化而變化, 因此需要在一定期限內加以調整, 這也是確保農地生態稅保持良好調節效應的重要條件。

設立農地生態稅的意義和作用:促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

1.農地生態稅的設立可為國家農地生態建設提供較充足的保障資金。借助政府的力量引入農地生態稅, 對無償享受和消費農地生態的單位和個人課以稅收, 以使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建設主體的付出得到應有補償, 為國家農地生態建設提供充足的保障資金。這既符合“誰收益, 誰付費”的公平原則, 又促進生態建設主體持續進行生態建設, 從而為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 農地生態稅的設立可有效抑制對農地生態環境的過度消費。

建設用地大量增加、耕地面積不斷下降、森林過度采伐和林地大量占用, 使得森林資源銳減、水平衡嚴重失調、表土大量剝離和生物多樣性急劇消失。這種外在不經濟的行為, 使得農地生態面臨嚴峻挑戰。對消耗農地生態資源的單位和個人課以農地生態稅, 可補償其外部負效應。其消耗越大, 課稅越重;消費越少, 課稅越輕。因此, 農業生態稅是將生態建設的外在性予以內在化的有效手段, 可很好地協調單位和個人局部利益與社會總體利益之間的矛盾。

3. 農地生態稅的設立可促使農地生態環境建設在保護農地數量的基礎上重點保護農地質量。

生態文明建設范文第2篇

關鍵詞:生態行政,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

河北省的生態文明建設, 近期面臨著三個棘手問題:第一, 被稱為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的京津冀經濟圈, 河北省作為重要成員之一, 它日益凸顯的資源環境問題已成為了障礙發展的短板;第二, 從2014年至2015年第一季度, 河北始終是霧霾和PM2.5的重災區, 導致國人對河北生態文明的口碑和美譽度下降, 甚至質疑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成績何在;第三, 2014年中央決定把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 河北省既要承接京津的產業轉移, 又要承接首都的部分行政功能疏解, 還要加速建設“環首都生態示范區”。那么這一大動作新形勢, 河北省該如何協作聯動實施跨區域生態建設呢。圍繞這些問題, 筆者結合生態行政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的功用, 以及當前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中生態行政的著眼點和著力點等進行一些探究。

一、河北省生態行政的時代軌跡與生態文明進步

生態行政或曰綠色行政、環保行政、環境友好型行政等, 它是政府圍繞自然生態環境發生的行政, 是政府進行生態環境管理和服務的行為。自20世紀90年代生態行政這一概念出現后, 學者高小平給它的定義較被認可:生態行政“是指政府要按照統籌人與自然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遵循生態規律與經濟社會規律, 依法行使對生態環境的管理權力, 全面確立政府加強生態建設、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態安全的職能, 并實施綜合管理的行政行為?!?/p>

河北省是實施生態行政較早的省份。從“九五”到“十二五”的20年間, 生態行政引領省、市、縣各級政府把綠色現代化作為追求的目標, 把綠色政績觀作為干部考量的標準, 把綠色執政力作為提升的重點, 徹底改變片面追求黑色GDP忽視綠色GDP、忽視綠色公正和生態環境公平的局面, 樹立生態相對優先的理念, 有效解決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沖突的難題。

在“九五”期間, 河北省制定并實施了“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渤海碧海行動計劃”、“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取締關?!笆逍 ?、“新五小”, 開展“一控雙達標”行動。而且率先啟動實施生態示范區建設, 并逐步擴展到以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生態鄉鎮、生態村、生態工業園區等6個層級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創建工作。

在“十五”期間, 河北省啟動“十百千”環保宣教工程, 在全省遴選10個縣、100個鄉鎮、1000個村, 進行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和知識的宣傳教育試點, 引導人們用符合生態文明的方法去改變自己的行為。

在“十一五”期間, 河北省開始探索具有本省特色的環保新道路。2006年省政府頒布《河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 2008年提出“三年大變樣”戰略規劃以及“雙三十”等舉措。河北污染減排走在了全國前列, “雙三十”作為全國節能減排典范, 入選了中央組織部主持編寫的科學發展觀系列案例教材《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案例選編》。2009年《河北省實施“百鄉千村”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啟動。連續3年集中實施“百鄉千村”環境綜合整治, 全面推動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進入“十二五”后河北省在生態文明建設更加系統化。2012年河北省委、省政府發布《關于著力改善生態環境的實施意見》, 圍繞生態環境建設明確了“生產轉型、天藍氣爽、水凈河暢、地綠山青、環境安全”五大任務、六大工程和8項保障措施。近年來, 又圍繞建設生態河北, 堅持以“細胞工程”為抓手, 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等環保創建工作呈積極發展態勢。廊坊市、秦皇島市完成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 燕郊等三個城鎮建成國家環境優美鄉鎮, 圍場等5個縣 (市) 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建成生態農業示范縣 (市) 27個, 示范鄉 (鎮) 400個。

二、當前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中生態行政的著眼點和著力點

以生態行政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 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保障。當前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中生態行政應該著眼于:解決好一個矛盾, 即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樹立起一個觀念, 即生態保護紅線觀念;解決好一個問題, 即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完善好一套制度, 即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

當前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中生態行政的著力點應從如下方面發力:

1. 強化生態行政決策行為, 制定生態環境保護的頂層設計方案

河北省人口眾多, 資源相對貧乏, 生態環境極其脆弱, 承載力低, 資源環境問題已經明顯成為阻礙河北經濟發展的短板。因此, 河北省必須以建設生態文明為導向, 加快調整經濟結構, 優化產業布局, 構建生態產業新體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要從宏觀戰略層面切入, 搞好頂層設計, 從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再生產全過程入手, 制定和完善環境經濟政策, 形成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探索走出一條環境保護新路。省政府要通盤考慮讓哪些透支的資源環境逐步休養生息, 哪些區域擴大森林、湖泊、濕地等綠色生態空間, 如何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環境容量, 如何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 劃定并嚴守生態紅線。制定出政策來, 并要求全省一體遵行, 決不逾越。

2. 強化區域生態治理行為, 解決關系民生的突出問題并提供最公平的公共產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因此, 如何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 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公共產品, 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當前, 河北省應以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為抓手, 用鐵規鐵腕強化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 優先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以實際行動逐步改善環境質量。特別要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深入實施2013年9月國家環保部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 以細顆粒物 (PM2.5) 和可吸入顆粒物 (PM10) 治理為突破口, 做好源解析這個基礎, 抓住產業結構、能源效率、尾氣排放和揚塵等關鍵環節, 健全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新機制, 實行區域聯防聯控, 在大氣污染防治上下大力、出真招、見實效。

3. 強化生態制度建設行為, 建立健全與新《環境保護法》相適應的環境政策法規和環境管理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 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 必須追究其責任, 而且應該是終身追究。李克強總理也強調, 要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 切實做到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目前, 對于河北省來說, 需要補充和完善的已有地方法規外, 目前還應建立環保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環境與健康風險評估制度、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管理制度、企業環保誠信制度、生態行政問責制度等。

4. 強化生態理念教育行為和生態市場培育行為, 提高公民的綠色、環保的文明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河北省的每個公民都要確立這種意識。河北省人口近7000萬, 農村人口多, 貧困人口多, 人們的生態意識和生態道德素質有待大幅提高。同時, 以電視、互聯網、報刊、雜志等為主要載體, 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價值意識、生態憂患意識和生態責任意識。積極推行文明消費方式, 盡快出臺綠色產品的激勵購買政策, 建立健全綠色產品服務體系。大力推行公交優先, 提倡綠色出行。通過大量宣傳和創建生態文明示范基地等形式, 引導廣大群眾關愛自然、關愛生命, 珍惜生態環境。

5. 強化省際間生態合作行為, 作好京津冀一體化生態文明建設文章

河北省與京津共居一個生態環境單元, 共享一地自然資源。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中的生態文明建設問題, 需要三地打破“條塊分割”、自成一家的“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 而應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在生態建設中, 必須從更大區域考慮研究京津冀環境容量承載力, 劃定生態紅線, 研究京津冀自然保護體系, 維護生態安全;著力研究京津冀植被空間格局, 恢復森林景觀;全面研究京津冀濕地資源, 構筑濕地保障體系;加快研究建立生態文明體制和機制, 實現綠色發展。針對環首都貧困帶、生態脆弱區的耦合, 應該考慮多種解決思路, 包括跨區域生態補償、異地開發、生態移民等。

參考文獻

[1]論我國生態行政建設.本文摘自中國論文網, 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1/view-4972036.htm.

[2]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河北實踐.中國環境報, 2010年12月28日.

[3]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以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為統領開創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工作新局面——在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現場會上的講話.2014年5月20日.

[4]打造生態行政制度體系.中國環境報, 2010-05-29第2版發表.

[5]京津冀一體化應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中國科學報, 2014年04月23日.

生態文明建設范文第3篇

關鍵詞:綠色生態空間,林業生態文明,建設

1現代林業發展的內涵和屬性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認識的不斷加深,林業建設逐漸成為改善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現代林業在實踐和探索中不斷發展成熟,并積極促進自然生態環境質量的提升。通常來說,現代林業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對生態的建設,提高對森林資源各種功能和作用的利用效率,引導社會群眾廣泛加入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的建設中,并在先進科學技術的有效支持之下,在和諧社會中建設“和諧林業”,以期更好地滿足人類生活的各類需求。

現代林業具有多種層面的重要屬性,除了作為國家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現代林業還能發揮自身巨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文化功能,承載著文化的內涵。在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過程中,現代林業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中,現代林業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場經濟不斷成熟發展的背景下,現代林業的發展也從木材生產供應為主,逐漸轉向以生態建設為主,并在新的歷史時期,不斷發展林業的多種重要功能[1]。

2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歷史任務,為了不斷克服歷史發展改造過程中產生的負面效應,并合理改善人與自然之間的各種關系,生態文明建設勢在必行。林業發展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承擔著重要的生態任務,并逐漸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通過發揮植樹造林、保護濕地等功能,極大促進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在維護生態安全方面,現代林業的發展能夠極大程度上促進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的建設。在我國西部干旱地區,林業建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林業的發展在緩解森林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生態危機方面更是不可替代。在新的歷史時期,林業的建設發展逐漸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領頭羊”,不斷創造出價值豐富的生態文明成果,推動著生態文明的良好建設[2]。

作為國家重要的公益事業和重要的基礎產業,現代林業的發展不斷煥發出新的動力。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生態文明建設對林業發展建設提出了新的歷史要求,同樣也為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現代先進的林業技術科技,林業發展中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效益將得到不斷地提升,西部干旱地區的林業生產力也將不斷提高,為當地環境、社會、經濟帶來巨大的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并提高西部地區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3加強綠色生態空間與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策略建議

3.1宣傳生態安全知識,引導社會形成生態文明理念

首先,從文化意識的層面引導社會廣大群眾的生態文明意識,通過對生態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普及以及生態優先政績觀而體現,在社會各階層中樹立生態文明的觀念。這種方式能夠在國家政策方面體現出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從而良好引導群眾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并進一步重視林業生態文明的建設,形成綠色生態空間。

3.2加強林業生態文明建設重點的實踐和探索

林業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戰場,在我國西部干旱地區,林業建設對于改善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和荒漠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建設林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應當統籌規劃,突出建設的重點,并積極進行實踐和探索,加強林業資源保護,促進林業建設的綠色發展,維護林業生存空間,加強物種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積極推進林業生態文明和綠色生態空間的建設。

3.3加強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激勵機制建設

在促進林業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應當重視相關激勵機制的建設,并規范實施細則。林業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應調動中央和地方的工作積極性,發揮政府和市場機制的力量,加強對于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投資和鼓勵。并在此基礎上,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分工,制定出相應的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經營方案以及林業生態建設的實施規范和細則。通過國家政府層面的有效資金支持和各省級政府的高效實施,以及對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經濟“無形之手”的良好協調,才能最大程度上獲取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支持和保障,在多種層面上推動我國林業生態文明的建設和綠色生態空間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沈茂成.關于推進我國林業又好又快發展保障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J].林業經濟,2015(10)

生態文明建設范文第4篇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生態環境觀

我國生態環境觀是不容忽視的, 必須高度重視。如何正確理解和認識生態文明, 如何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如何快速實現可持續發展都已經成為一大重要課題。目前, 人類的頻繁建設已經對自然界造成負擔, 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 因此生態文明的建設這一理念必須高度重視。要了解生態環境觀的思想淵源和可持續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然后需要在具體實踐中尋找實施方法, 否則只是紙上談兵。

1 生態環境觀

1.1 生態環境觀的思想淵源

1.1.1 馬克思主義和生態學。

“生態學”這一概念是德國動物學家恩斯特·??藸栍?866年首次提出的。生態學要求阻止毒化污染生物圈, 反對核技術;要求阻止現代工業社會發展對自然資源的破壞, 發展良性的再生性生產, 發展促進與環境相互依賴的技術, 以從根本上保護人類的生存。

1.1.2 建設資源節約型, 環境友好型社會。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我國的奮斗目標, 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 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放在工業發展等的首要地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建設生態文明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就是以能源資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進行生產, 以節約的方式進行消費為根本特征。是一種全新的社會發展模式。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 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來促進人與人, 人與社會的和諧, 追求社會的協調發展。

1.2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涵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重要的新興流派之一。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派別較多,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之間的具體觀點比較一致。

2 可持續發展觀

人是文化的創造者, 是文化的享有者, 傳承者, 可持續發展是經濟, 人類, 社會, 生態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結合體, 人類文明的發展不要只追求經濟效益, 還應該追求生態和諧, 應該為后人創造條件, 最終全面協調的發展可持續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走上以人為本, 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軌道, 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面臨幾個主要問題:經濟問題, 社會領域問題, 人口危機和貧窮問題。

實現可持續發展應解決的幾個主要問題

第一個是經濟問題。經濟增長破壞了生態環境穩定的自然機制發展并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危機。同時生態危機又是造成經濟效益下降、增長速度放慢、貧困增加、人的健康受損的長期趨勢的原因。在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 人類仍然停留在掠奪型經濟的范圍內, 實際上不僅是在無償地獲得大自然的恩賜, 而且是在不顧后果地破壞生物圈———人類生存的基礎。

第二個是社會領域問題?,F在的社會經濟制度導致了20世紀文明同自然界的沖突。在20世紀最后10年間, 窮人數量增加了5億。每個國家中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差距, 全世界中窮國與富國之間生活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大。這一切意味著, 全球的社會經濟制度不符合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第三個是人口危機和貧窮問題。我國地域遼闊, 由于歷史, 地理位置及其經濟基礎等原因, 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 現在富人越來越富, 窮人越來越貧窮, 還有城鄉差距也比較明顯。人口日益增加, 對地球造成一定的負擔, 人類的活動對生態的惡化造成了威脅。由于人口急劇增加, 人均耕地減少, 糧食產量減少。因此要不斷協調各方面的差距, 統籌考慮未來人口分布, 經濟分布, 國土利用等。向著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道路前進發展。

3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統籌當前的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需要, 積極實現可持續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改革開放以后, 經濟快速發展, 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同時對環境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出現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對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破壞, 各種資源短缺?,F在我國意識到, 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文明觀念是很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建設生態文明是全世界應該共同努力的偉大事業, 中國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生態文明是人類必須尊重的, 是社會與自然的客觀規律。生態文明對未來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3.1 中國的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 是對中國共產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對于新時代的中國, 正處于歷史轉型時期, 要建設生態文明社會, 立足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 總結我國發展實踐, 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 借鑒外國經驗, 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因此要基于生態優先考慮原則, 尊重自然, 并且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2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生態環境

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 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建設中國特色主義生態環境對中國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我國的經濟發展無論蓬勃到什么程度, 都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 如果因此犧牲了生態環境, 對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那么就會受到大自然對我們無情的報復, 我們要友好的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尊重自然規律為前提, 以人與自然, 環境與經濟, 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 建設環保型社會, 節約能源資源, 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 增長方式以及消費結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生態環境人人有責, 要樹立生態文明的新理念, 運用科學技術改造人類, 自然與社會的關系, 發展綠色科技。

3.2.1 建設有中國特色生態環境的觀念保障

生態文明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全新理念, 建設生態文明就要專版以往傳統的思想觀念, 做到與時俱進。中國特色的生態文化就是要建設社會主義生態精神文明。國人對這一理念的認知程度遠遠不夠, 因此就要加強生態文明的教育, 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 讓人們對生態有一種危機感。使人們意識到擁有良好的生態系統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對后代人造福, 具有深遠的意義, 要充分調動全民進行生態環境保護, 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倡導綠色科技, 綠色消費, 努力引導人們積極投入到環境保護這一終身性事業當中, 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肩部提供動力。

3.2.2 建設有中國特色生態文明的科技保障

馬克思根據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 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一部分, 生產力中包含科學的診斷, 強調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人類完全運用快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對自然進行改造, 創造了物質和精神文明。進入二十一世紀, 世界新科技革命發展的勢頭更加迅猛, 正在孕育著新的重大突破。然而,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 就像一把雙刃劍, 它給人類帶來進步的同時, 它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阻礙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面對資源的日益短缺, 我們人類必須做出反省, 找出應對之策, 發展高層次的綠色科學技術, 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

結束語

生態文明建設范文第5篇

中國共產黨在十六大以前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主要集中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 十七大將其拓展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 也就是加了一個社會建設, 所以稱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 從過去的三位一體變成了四位一體。在十八大報告上又從四位一體拓展到了五位一體, 增加了生態文明建設。

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重要議題, 這在中共歷次代表大會政治報告中, 足見高層對中國生態環境的憂慮與重視。報告第八部分專門闡述了這個問題, 有些提法令人振聾發聵。比如說, 提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實現“天藍、地綠、水凈”關乎到中華民族復興大業, 關乎到“全球生態安全”。

一、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嶄新階段

(一) 人類已經歷了多種文明洗禮。從原始文明發展到農耕文明, 再到工業文明, 最后到生態文明, 人類經歷了百萬年。

1. 原始文明

原始文明時期, 歷時上百萬年。當時人們懼怕自然, 必須依賴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 物質生產活動主要依靠簡單的采集漁獵。

2. 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持續了七千年至兩萬年。鐵器的出現使人類改變自然的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人們學會利用自然, 出現了傳統的商業城市。

3. 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僅有300年左右的歷史。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現代化生活, 歷時三百年。這個時期是人類歷史上物質財富極為豐富的時期, 因為我們認為依靠科學技術發明, 人類可以創造一切, 可以挑戰自然?,F在要重新反思工業革命以后的現行發展模式。這個發展模式中, 從資源的采掘、利用、消費, 最后變成垃圾, 這個過程是不可持續的。

4. 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的兩大核心要義, 一是強調生物的多樣性。各類物種, 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應該共生共榮, 形成一個生態鏈, 不能因為一種物種的發展而侵害, 甚至毀滅其他物種發展。二是強調循環發展。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資源, 都是可以再生利用的, 是循環發展的。

當代生態危機表明, 以往的文明模式, 即工業時代的文明模式, 已不適應當代人類的實踐, 也無法正確處理當代人與自然的關系。在“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思維方式下, 人們可以為了人類自身的利益而善待自然, 可以采取某些措施阻止破壞自然生態的行為發生, 但是由于工業文明模式的內在局限和缺陷, 它不能解決全球性的、整體性的生態危機。

正如人類歷史上經歷過狩獵與采集文明、農耕文明的先后更替一樣, 工業文明的時代已經走向衰落, 過時的文明形態必須終結, 而應該代之以新的、生機勃勃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

(二) 生態文明是對工業文明的反思

生態文明的提出促使我們工業文明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挑戰自然, 發展到與自然和諧相處。

工業文明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城鎮化。目前, 城市以占全球2%的表面積容納了全球約50%的人口, 在創造全球80%以上GDP的同時, 也消耗著全球85%的資源與能源消耗總量, 排放著同等規模的溫室氣體。

伴隨著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愈演愈烈, 我們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城市既是環境問題的肇事者, 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1. 中國面臨城鎮化高速推進的挑戰

中國高速的經濟發展和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已經迅速改變了中國的產業結構、城鄉格局、資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結構, 對世界能源、資源、生態環境格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每提高1%城鎮化率, 新增城市用水17億m3;每提高1%城鎮化率, 新增能耗6000萬噸標準煤;每提高1%城鎮化率, 新增建設用地1004km2;每提高1%城鎮化率, 新增鋼材、水泥、磚木等建材總重量達6億噸。

2.“城市病”的主要表現

(1) 城市災害頻發, 城市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2) 城市頻現大面積、持久性灰霾, 區域大氣污染嚴重威脅人體健康。

(3) 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依然較為嚴重, 城市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

(4) 城市交通擁堵日益加劇, 停車難問題突出。

(5) 城市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 中小城市集約度較低, 部分城市中心城區密度過高。

(6) 房價的過快上漲和投機性炒作大幅增加房地產業風險和社會不穩定性。

(7) 城中村環境、安全問題突出, 成為城鎮化進程中城市建設的詬病。

(8) 城市居住空間分異, 貧富差距拉大, 城市的整體性被肢解。

(三) 生態文明是人類歷史嶄新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歷史一個嶄新的文明, 生態文明中我們追求建設什么樣的城市, 是健康城市、宜居城市、魅力城市、田園城市、山水城市、綠色城市、低碳城市或者是生態城市?

我們城市轉型要實現從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為特征的褐色發展轉向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綠色發展;發展的方式要實現由“從搖籃到墳墓”的線性發展轉向“從搖籃到搖籃”的循環發展;城鄉空間要實現從粗放、無序、非均衡轉向集約、有序、均衡的發展方向;發展模式要實現從對A、B模式的揚棄轉向新型C模式的探索。

人類必須結束的是產生危機的文明觀, 而不是文明的歷史。人類文明的歷史是一條連綿不斷的長河, 每一種新晉的文明形態都是對前一種文明形態的揚棄。

生態文明對于工業文明既有否定, 也有承續。工業文明時代所創造的輝煌的科學技術、偉大的思想理論、不朽的藝術成就和空前的社會發展, 我們必須充分肯定和繼承。工業文明時代關于要做自然的主人、要主宰和控制自然的思想, 需要進行根本性的改造。

我們要終結的是一個時代的文明模式, 而人類文明的歷史不會終結。

二、生態城市是實現生態文明的空間載體

20世紀70年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與生物圈 (MAB) 計劃”中提出了進行人類聚居地的生態綜合研究的倡議, 旨在世界范圍內推動生態學理論廣泛應用于生態城市、生態社區、生態村落的規劃建設與研究。

(一) 生態城市是追求的目標

1 9 8 4年, 前蘇聯生態學家O.Yanitsky提出生態城市思想。生態城市的本質是城市經濟、社會、環境系統的生態化, 也就是人類向自然生態系統學習的過程。

在我國生態學家馬世駿先生倡導下, 國內也進行了大量生態城市理論研究。如馬世駿先生認為, 城市生態系統可分為社會、經濟、自然3個亞系統, 各個亞系統可分為不同層次子系統, 彼此互為環境。

遵循現階段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 對于中國城鎮化的戰略目標基本設定為:到2050年, 中國的城鎮化水平達到70~75%, 全國經濟中城市經濟的貢獻率達到90%。中國城市的單位能量消耗和資源消耗所創造的價值在2000年基礎上提高15~20倍, 爭取到2040年實現能源消耗的“零增長”, 爭取到2035年實現溫室排放“零增長”。爭取提早實現聯合國提出的“四倍躍進”的目標 (見表1) 。

(二) 生態城市是追求的過程

生態城市的建設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 他是一個長期的理論探索和實踐驗證的過程, 至少需要20年 (見圖1、表2) 。

中國的生態城鎮建設始自江西宜春于1986年提出的生態城市建設目標。已經有越來越多城市開始嘗試這方面的規劃建設實踐。

截至2012年2月, 提出以“生態城市”或“低碳城市”等生態型的發展模式為城市發展目標的地級 (含) 以上的城市共有280個, 占相關城市比例的96% (見表3) 。

(三) 生態城市是發展模式

這種發展模式倡導一種低成本、低代價, 同時也是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更持續的發展方式。這種發展模式區別于工業化過程中以“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資源、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小汽車、城市蔓延式發展、貪圖舒適奢華的個人享受和丟棄式產生垃圾”為特征的不可循環的發展模式。

這種發展方式是由褐色轉向綠色, 由線性轉向循環, 由粗放非均衡轉向集約均衡。生態城市的發展模式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滿足人類基本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下, 有節制地獲取資源, 減少化石燃料使用, 減少小汽車的使用, 是一種新型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循環經濟旨在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 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見圖2—4) 。

(四) 生態城市是一種價值理念

1. 發展理念的認識

生態城市核心價值觀就是強調自然為本, 尊重自然, 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強調多樣循環, 多元多樣發展、循環利用、和諧共生;強調和諧幸福, 以人為本, 提升生活和工作條件。

2. 生態城市發展與展望

(1) 生態城市理念需要不斷深化。生態城市強調尊重過去, 著眼未來;遵循平衡、共生、發展、循環原則;以全壽命周期思維方式來比較和選擇產業類型與生態技術。生態城市建設需要將生態學最小干預自然、讓自然做工理念貫穿到整個規劃、設計管理全過程。要以人為本, 把人的因素與生態并重, 確立人是生態的保護者。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 積極倡導低碳生活, 傳遞生態理念, 在衣、食、住、行、用等各個方面都體現綠色生活理念。

(2) 生態城市技術需要不斷創新。生態技術的研發、推廣與應用是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生態城市建設技術涉及城市規劃與設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設計、產業發展選擇、綠色建筑規劃設計、廢棄物處理與管理、綠色交通規劃與管理、能源生產與利用、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數字信息技術等方面。當前迫切需要對各項生態技術開展系統性、整體性的嘗試與整合, 形成生態城市建設集成技術, 進一步指導生態城市建設。

(3) 生態城市發展政策需要不斷提升。低碳生態城市仍處于不斷探索中, 當前對生態城市起促進和保障作用的法規政策體系還很不完善, 政策、市場、技術三方聯動的體制創新仍需不斷探索。低碳生態城市建設涉及的能源、資源、土地、水、環境保護、經濟等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銜接, 應形成明確的引導生態城市發展的法律規劃體系和技術導則。

三、結語

浩瀚無垠的宇宙中, 地球孕育了神奇的生態系統, 孕育了這個星球上最美麗的花朵——生命, 正是這種強大的生命力使人類歷史得以延續, 創造了人類的偉大文明。

生態文明建設范文第6篇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 建設生態文明, 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 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黨和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思想要求我們全面深刻地學習與貫徹馬克思生態思想。雖然馬恩對生態問題的闡述也并不那么系統。但解讀其文獻, 我們可以看出, 他們理論中所蘊涵的生態思想, 對于我們認識和解決當今的生態問題, 對于我們的生態文明建設, 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馬克思生態思想的內涵與主要觀點

(一) 自然先于人類存在, 人類對自然具有依賴性

馬克思認為:“人作為自然存在物, 而且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具有自然力、生命力, 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1] (P120) 因此, 人類就是自然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次, 人類對自然界具有依賴性。沒有自然界, 沒有這個外部的世界, 人類就無法勞動, 無法運用勞動來進行生產和創造。再次, 馬克思認為, 自然界不僅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物質資料, 也為人類提供寶貴的精神資料。

因此, 馬克思辯證的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 不僅把人看成是與自然界休戚相關的存在體,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而且人還要積極的適應自然界。因此, 人類不能把自己凌駕于自然之上, 肆意的破壞和掠奪自然資源, 否則, 將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人類只有掌握自然界的規律, 尊重自然、愛護自然, 人類社會才能最大限度的發展與繁榮。

(二) 人與自然統一的實現形式是勞動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類依賴自然界而生存, 人類也要通過認識和改造自然以獲取自身生存所必須的物質資料。而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就是勞動。勞動是連結人與自然的媒介。人類通過勞動來實現與自然之間物質、能量的交換。一方面, 人類通過勞動來獲取生存和發展必需的生活資料;另一方面, 人類又通過勞動來改造自然。因此馬克思說:“勞動作為使用價值的創造者, 作為有用勞動, 是不以一切社會形式為轉移的人類生存條件, 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即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2] (P56)

當然, 在人類勞動的過程中, 要協調好與自然的關系, 以實現自然系統的良性循環, 更好地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做貢獻。馬克思認為:“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物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塑造, 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物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 并且隨時隨地都能用內在固有的尺度來衡量對象;所以, 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1] (P50) 因此, 人們在生產生活的過程中, 要尊重自然, 遵守自然界固有的屬性和規律, 然后根據自身的需要來進行生產與勞動。

(三) 注重科學技術的作用, 用科學技術實現生態發展

在馬恩時代, 科學技術還遠不如現在發達, 但是馬恩已經能夠看到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但是, 馬克思和恩格斯也同樣意識到,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它既能為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帶來技術與變革, 從而造福人類;但也會帶來環境和生態的破壞, 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不良的后果。他們認為, 要想克服科學技術的消極作用, 發揮其積極作用, 要從兩個方面著手解決:首先, 要把科學技術與先進的社會關系聯系在一起。只有這樣, 科學技術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其次, 要利用科學技術的力量來減少和有效的克制廢棄的氣體和物質的排放, 以減輕對環境的壓力。馬克思肯定了科學特別是化學的作用。他認為通過化學, 不僅可以增加有用物質的數量, 而且可以使得有害的物質轉變為有用的物質, 從而在新的生產過程中繼續加以利用, 節省了很多成本與資源。這樣的方法為改良生態與環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另外, 馬克思還提出了對資源的循環利用。“生產廢物再轉為一個產業部門或另一個產業部門的新的生產要素”, 通過這個過程, 這種所謂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產從而消費 (生產消費和個人消費) 的循環中”, 使“這種廢物本身重新成為商業的對象, 從而成為新的生產要素”[3] (P95) 。馬克思的這些循環利用的理念, 對于我們今天這個環境與生態問題日益嚴重的社會, 大有益處, 值得我們學習和利用。

(四) 人與自然的關系被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所制約

馬克思指出:“人們在生產中不僅僅同自然界發生關系, 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結合起來共同活動和互相交換其活動, 便不能進行生產, 為了進行生產, 人們便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 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 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關系, 才會生產。”[4] (P486) 也就是說,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表現出來的。而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中, 最基本的關系就是生產資料掌握在誰的手中, 也就是生產資料是公有制還是私有制。這個影響到人們通過怎么樣的方式去面對和改造自然。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 生產資料掌握在少數資本家手中, 他們進行勞動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使用價值, 而是為了榨取更多的利潤與剩余價值。這樣必將把人與自然的關系推入到一個尷尬的境地。大規模的生產與開發, 使得植被破壞, 水土流失, 生態與環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所以說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自然之間的不平衡關系尤為突出。因此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 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和進步, 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和進步, 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進步, 同時也是破壞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進步。[2] (P552-553) 所以,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 個人對土地私有, 濫用土地資源將帶來巨大間的社會關系, 只有進行社會變革, 只有推翻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度。

三、馬克思生態思想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一) 運用辯證的方法思考和處理環境問題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如果人類的發展無視于自然的關系, 必將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近年來, 黨和國家對生態與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十八大更是明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而馬克思和恩格斯運用辯證的方法論來分析環境問題, 對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 對于我們處理當今社會的環境問題, 對于我國今后的社會發展都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自然界為我們提供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料。“因此, 我們必須時時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 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民族一樣, 決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樣, ———相反地, 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統治, 是在于我們比其他動物強, 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5] (P518) 所以,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相互統一、不可分割的, 我們要借鑒馬克思關于人和自然的辯證關系思想, 樹立正確的生態觀, 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規律, 正確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 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基礎。

(二) 通過科技的進步發展循環經濟, 促進可持續發展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 科學技術的應用, 可以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茖W技術可以改良機器、提高生產效率, 實現資源價值利用的最大化;也可以使得原本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物品甚至有害的物質變為無害甚至有用的物質。因此, 科學技術的利用可以實現工業產品的循環利用。馬克思說:“化學的每一個進步不僅增加有用物質的數量和已知物質的用途, 從而隨著資本的增長擴大投資領域。同時, 它還教人們把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中的廢料投回到再生產過程的循環中去, 從而無需預先支出資本, 就能創造新的資本材料。”[7] (p698-699)

循環經濟是按照自然生態物質循環方式運行的一種經濟模式。在工業生產的過程中, 將廢棄物通過科學技術的運用變為再生資源, 繼續投入到新的生產過程中或者其他產業鏈條上。我們要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 加大力度來發展循環經濟。具體到我國的三大產業中, 我們要發展高科技、無污染或者少污染的新型企業;有些能耗大的產業, 要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來進行技術上的革新, 使其達到循環產業的標準, 以適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而一些污染嚴重落后而不及時治理或者不具備治理條件的產業, 要堅決予以取締, 這樣, 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才能走出一條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而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 全國各地要結合本地區的氣候、土壤等特點, 調節農業的產業結構, 堅決淘汰落后的、污染嚴重的農業生產模式,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 發展綠色農業。另外, 我們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協調三大產業之間的比例與關系, 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走上多種途徑結合的道路。

(三) 不僅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 還要提高全民的生態環保意識

當前, 我國很多地區的生態效益和經濟利益在環境的破壞者與受害者之間進行著不公平的分配。破壞者沒能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而受害者也得不到相應的補償。因此, 我們要通過制度的構建來激勵和約束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有益或有損于生態環境的行為。一方面我們要注重制度的供給, 以解決生態制度的缺失問題;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制度的創新, 根據各地區的具體情況, 因地制宜的來改進和改革生態制度。我國尚未形成完整的相關生態問題的法律體系。因此, 政府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相關環境保護問題的法制日程, 對違反法律的相關企業或者個人進行強制性的約束, 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法律支撐。

當然, 保護環境更需要公眾的參與。首先, 利用各種媒介來普及和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培養公眾的生態環保理念。其次, 開展各種實踐活動, 在實踐的過程中加強和強化生態觀的培養, 用實際的案例和切實的行動來讓公眾意識到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再次, 要大力發展民間環境保護組織, 為環境保護增加更多的、有效的社會力量。

(四) 變革社會制度以最終解決生態問題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 在以私有制為前提的資本主義制度下, 資本家對自然界進行的不合理的開采與利用, 必將破壞自然界的環境。因此, 在資本主義私有制這樣的前提下, 人與自然的關系必將是不和諧與充滿矛盾的。而要解決這個矛盾, 就要從根本上進行社會制度的變革, 即“對我們的直到目前為止的生產方式, 以及同這種生產方式一起對我們的現今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8] (p385) 也就是說, 只有用社會主義制度取代資本主義制度, 才能徹底解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只有在社會主義這種嶄新的制度下, 才有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所具備的生存條件和社會條件, 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 人類才是自然界和自己的主人。”聯合 (下轉第16頁) (上接第99頁) 起來的生產者, 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 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 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 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6] (p928-929) 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資本主義制度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這讓我們堅信, 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一定會取得驕人的成績, 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必將擁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參考文獻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7]馬克思.資本論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數學家的故事范文下一篇:生物考試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