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態文明與生態文化發展論文

2022-04-21

本論文主題涵蓋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生態文明與生態文化發展論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摘要:綠色化發展是正確處理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關系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思路,也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新詮釋。

生態文明與生態文化發展論文 篇1:

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高校生態道德建設思考

[摘要]文章將科學發展觀與生態道德建設結合起來,在新的視角下探索高校生態道德建設的內容、途徑和方法,以提高高校的生態道德意識,建立健全高校的生態道德教育機制,引導大學生確立和實踐健康的生態消費觀,從而促進高校生態道德建設的發展。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高校生態道德建設全面發展

[作者簡介]梁萍(1971- ),女,廣西平南人,廣西工學院社會科學部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廣西柳州545006)

[課題項目]本文系2008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立項項目“科學發展觀視域下的高校生態道德教育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0804LX223)

改革開放以來,面對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和我國嚴峻的生態形勢,人們在深刻反思自己的觀念和行為的同時,也從人與資源、人與環境兩個方面進行了深刻的道德思考。倡導生態道德,已成為解決生態問題的重要途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研究和推進生態道德建設,已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從理論的高度確定了關注生態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再次將生態道德教育推向學校道德教育的前沿。高校應順應時勢,自覺將生態道德建設向更新更高的境界發展,成為推進當代中國生態道德建設的倡導者和先行者。

一、加強高校生態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生態道德是人類與自然關系的行為準則和規范。提倡生態道德,就是要規范人與自然的關系,使人類學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用人類的良知和內在的道德力量,自覺充當維護自然穩定與和諧的調節者。要建立起新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就必須開展生態道德教育,因此,高校在生態道德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加強高校生態道德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資源消耗過度、環境破壞嚴重、資源利用率過低、生產方式粗放、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科學技術落后和投入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凸顯出來。經濟發展、社會與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的不協調,以及這種不協調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不利影響,已成為阻礙我國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問題。胡錦濤同志在論述科學發展觀時指出:“發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政治文化相協調的發展,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边@一論斷的基本倫理意義就是,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應以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長遠利益為根本尺度。生態道德建設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其核心思想是強調在人與自然關系不斷優化的前提下,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最佳組合,從而保證人與社會,尤其是人與自然發展的可持續性。發揮生態道德的調節或抑制作用,促進發展、科技、消費與自然生態的和諧共生,便成為生態道德建設的重要目標。高校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高校的生態道德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2.加強高校生態道德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有政治和諧、經濟和諧,也有人與人的和諧,還有人與自然的和諧。其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道德基礎。生態道德問題的實質是人們應當如何運用科學理性和道德規范來指導、約束自己的需求,提升自身的文明水平,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與協調發展。這也是我們研究和推進生態道德建設的基本立足點。高校在生態道德建設中,只有培養大學生具有良好的生態道德觀念和生態道德意識,把道德關懷引入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樹立起人對自然的道德義務感,進而培養全民族的生態道德意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保護問題,為生態文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加強高校生態道德建設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和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基本要求。生態道德是人與自然之間道德關系的要求和體現。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納入道德關懷中,自覺承擔起對自然環境的道德責任,體現了人類道德的新境界和人類自我完善的新發展。加強大學生的生態道德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素質,是促進人的現代化和社會現代化的客觀需要。

二、當前制約高校生態道德建設的因素

1.生態道德意識和文化的缺失制約著高校生態道德建設。生態道德意識包括生態憂患意識和生態責任意識兩個層面。近些年來,人們的生態意識、環保觀念日益增強,參與生態治理、環境保護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但是,人們對生態問題的嚴重性認識不足,缺乏對生態問題的憂患意識。長期以來,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人們普遍把人作為單純的價值主體,認為只要對自己有利,人類對自然資源所采取的任何行為,都是合乎道德的。相當多的人生態道德文化水平低下,特別是有些國家干部的生態道德、環境意識差得驚人。據《中國青年報》2006年11月13日報道:某省環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眾認為環境保護應與經濟建設同步發展,然而卻有高達91.95%的市長、廳局長認為加大環保力度會影響經濟增長。生態道德意識的缺失還表現在消費領域追求奢華、過度消費、甚至揮霍浪費等方面。而我國長期以來的學校道德教育,主要強調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相對忽略人與自然、人與其他生物的關系,當代大學生普遍缺乏生態、資源和環境等方面的基本意識,他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都與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不太協調。這些問題深刻影響著高校的生態道德建設,使高校的生態道德建設任重而道遠。

2.生態道德教育機制的缺失制約著高校生態道德建設。生態道德教育是生態道德建設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種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動,它是指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從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處和互惠共生的生態道德觀出發,啟發、引導大學生為了人類長遠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覺養成愛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生態保護意識、思想覺悟和相應的道德文明習慣。①目前,我國高校還沒有建立良好的生態道德教育保障機制。首先,高校生態道德教育的目標不明確。長期以來,我國的德育教育特別是各級各類學校德育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圍繞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集體、社會、國家的關系而展開,相對忽略了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以及包括人類與其他生命之間關系的教育;決策者對環境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的重視仍然不夠,學校缺乏有關的總體目標和規劃。其次,高校的教育模式還比較傳統。學科與生態道德教育沒有有效整合,生態道德教育目標無法貫穿于學科教學中。再次,教師的生態文化素養有待提高。高校的多數教師缺乏對生態文化的深切體悟,缺乏“生態倫理”的基本價值取向。這些都嚴重制約著高校生態道德教育的實施。

3.大學生不正確的消費模式制約著高校生態道德建設。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大學生已經成為城市消費的一個重要群體,他們的消費行為對社會和自然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消費至上、享受至上的消費主義觀念對追求時尚、新潮的大學生消費群體產生了嚴重沖擊。過度追求享樂、消費遠遠超出實際支付能力等現象突顯,享樂型消費成為大學生的主要消費模式。這個消費行為導致了對物質的揮霍浪費,使高消費、過度消費、超前消費、一次性消費等成為大學生消費行為的顯著特征。不合理的消費造成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過度損耗與浪費,造成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如果對大學生享樂型消費模式不進行正確引導和教育,我們就要在這個過程中付出極大的代價。

三、加強高校生態道德建設的對策

1.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提高高校的生態道德意識。社會環境是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每個社會成員把對待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的態度提高到道德的高度,從保護和維護人類的整體利益與長遠利益出發,把生態意識內化為個人良心,把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道德責任,自覺增強生態環境意識,規范生態道德行為的社會氛圍。社會環境對高校的決策者和大學生生態道德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引導、激勵、規范等作用,是培養他們生態道德素質的基本前提。

首先,要強化人們的生態憂患意識和生態責任意識。針對目前我國生態問題的嚴重性和人們生態憂患意識薄弱的現象,要引導人們樹立生態道德意識,理智而友善地對待生態環境,尊重自然界的生存權和發展權,謀求人類和自然界在動態平衡中的協調發展。特別是要對大學生進行生態道德教育,以培養他們的環境意識、資源意識和人口意識。

其次,要重視生態道德文化觀的重建。文化對思想的滲透和影響作用為生態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視域,我國是具有悠久生態道德文化與倫理傳統的國家,傳統文化中蘊涵著豐富而樸素的生態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華民族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精神境界?!皩е哉?,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鄙鷳B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進步,只有文化發展才能從整體上將社會生活推向生態化。建立新的生態文化觀,要求我們實現一種深刻的文化戰略轉變,即在社會文化的各個領域,在人與自然統一的根本觀念基礎上,融合東西方優秀文化,建構嶄新的生態文化觀。在生態道德建設的過程中,還要重視開展生態道德文化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生態道德文化知識,特別要重視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生態道德文化水準。高校要從全方位、全過程和全員育人的要求出發,將生態道德教育拓展到教學、管理、服務的各個環節,通過生態道德文明建設進行生態道德文化教育,提高全社會的生態道德文化水準。

2.構建高效的生態道德教育機制,提高高校生態道德教育的實效性。生態道德教育是整個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填補生態道德這個真空地帶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最可靠保障。推進循環經濟必須開展生態道德與環境危機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高校應該逐步培養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保護家園的責任感,培養出具有環境保護意識的新一代建設者。而且,這樣可以通過教育影響學生,通過學生影響家長,通過家庭影響社會,通過青少年影響成年人。因此,高校應全方位構建高效的生態道德教育機制。

首先,要更新生態道德教育的目標。要針對學生的認知目標、情感目標、行為目標和發展目標,對大學生開展環境與發展的沖突、人與環境的互動過程、環境變化的歷史進程、當前的生態熱點問題、相關的環境立法和政策等認知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態度和對自然的熱愛,最終改變大學生對生態的行為模式,在生態道德過程中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其次,要整合生態道德教育資源。要通過學科與生態道德教育的整合、生活與生態道德教育的融合等手段,開拓生態道德教育的資源,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教育和跨學科的研究,使高校師生在各個領域接受生態道德教育。

再次,要構建合理和諧的師資結構,提高教師的生態教育能力。生態教育是跨學科的教育活動,旨在培養大學生的生態意識,使他們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將生態文明教育與各專業的課程緊密結合起來,強化學生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態意識,使他們自覺地防止環境污染,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因此,高校教師是否具有生態文化素養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生態道德教育能否順利進行。建設一支既有專業資質又有良好的生態文化底蘊和修養的教師隊伍,對生態道德教育的開展至關重要。

3.提倡合理的生態消費模式,創建良好的生態道德消費環境。生態消費是一種綠色化、生態化的消費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質生產的發展水平,又符合生態生產的發展水平;既能滿足人的消費需求,又不對生態環境及社會環境造成危害的一種消費行為。②生態消費模式提倡當代大學生在滿足生活需要范圍之內,以夠吃夠用為原則來消費,而不是采用過度欲求的模式;要提倡過簡樸的生活,并提高以知識和智慧價值為尺度的生活質量的模式;要提倡大學生選擇使用對環境和校園健康無害的綠色產品。生態消費模式除了滿足大學生基本的物質生活需要外,還會提供社會關系和休閑的需要、提高生活方式的“文化”含量,要鼓勵來自較為富裕家庭的大學生不擺闊氣,貧困學生不盲目消費和追求物質享受。

首先,高校要加強生態消費的教育與宣傳,培育當代大學生生態消費理念與意識。消費行為本身具有社會性,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正在形成中,這一時期形成的道德觀念可能會影響他們一生的消費行為,并且與其人生觀、價值觀、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關。要通過宣傳,讓當代大學生認識生態消費的目的,了解生態消費的內容,自覺地養成生態消費的習慣。要通過對當代大學生生態消費的宣教工作,改變當代大學生對消費的認識,改變種種不健康的消費習慣,改變當代大學生的各種不健康的消費行為,從而培育當代大學生的生態消費意識與理念,提高生活質量。要普及生態消費知識,共同推動校園乃至全社會生態消費觀念深入人心。

其次,要提倡適度消費、合理消費、生態消費,創建良好的生態道德消費環境。提倡符合生態道德的消費,就是倡導適度消費,崇尚節儉生活。適度消費是對環境友好的正確、合理消費。合理消費則要求我們以獲得基本需要的滿足為標準,而不是鼓勵對物質資源的無止境占有。無節制的高消費是一種脫離現實生存環境與合理需求的消費方式,它以揮霍、浪費為特征,使人們對物質與能量的消耗最終增加到自然界無法承受的程度,既有害于自然生態,也有損于家庭經濟和個人健康。因此,高校應大力倡導“綠色消費”與“生態消費”,使大學生做到適度消費,反對一切揮霍性、奢華性、鋪張性的消費觀念和行為。要引導學生在消費觀念上進行深刻的革命,不僅要把個人的消費行為同國家和社會相聯系,還應同我國的自然環境相聯系;不僅要同當代人的需要相聯系,還應同子孫后代的利益相聯系。讓學生以綠色消費為時尚,應該成為他們實踐消費道德的一種新境界。

[注釋]

①王世民.高校生態道德芻議[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3(3):55.

②尹世杰.關于生態消費的幾個問題[J].求索,2000(5):14.

[參考文獻]

[1]陳壽朋.生態道德建設淺議[J].求是,2005(14).

[2]蔡紅英.大學生的消費特點與正確的消費觀教育[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作者:梁 萍

生態文明與生態文化發展論文 篇2:

綠色化發展視域下“兩美”浙江建設的社會文化效應

摘要:綠色化發展是正確處理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關系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思路,也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新詮釋。為紀念習近平同志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提出十周年,文章以“兩座山”論斷為指導,從生態公正和社會、文化建設的視角對綠色化發展與社會文化發展的關系,以及通過社會文化建設推動“兩美”浙江建設進行初步探討,進一步明確“兩美”建設本質上是社會問題,文化建設是靈魂,既需要社會公平也需要生態公正,還需要樹立生態文化價值理念,從而才能形成全面、公正和長效的機制。

關鍵詞:“兩座山”論斷; “兩美”建設;生態公正;社會文化效應

建設“兩美”浙江,核心就是要在“兩座山”科學論斷指引下按照綠色化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基于共同價值理念生態文化的發展,實現山、水、人、文和諧共榮和永續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是“兩美”建設的基本條件,文化是靈魂,而充分發揮公眾的主體作用是力量源泉。把“兩美”建設融入到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之中是實現“兩美”浙江目標的重要途徑與措施。

一、“兩座山”科學論斷的發展與“兩美”浙江實踐

(一)“兩座山”科學論斷的提出與發展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2006年3月他又對“兩座山”之間的關系及其認識過程、實踐階段作了精辟的論述:“第一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不考慮或很少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一味索取資源。第二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這時候經濟發展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人們意識到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燒。第三階段是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種的常青樹就是搖錢樹,生態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形成渾然一體、和諧統一的關系,這一階段是一種更高的境界”習近平:《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頁。。他進一步指出這三個階段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是發展理念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人與自然和社會關系不斷調整、趨向和諧共振的過程。2013年9月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他又對“兩座山”作了更加經典的闡述:“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绷暯娇倳浽诓煌臅r間和場合從不同的角度系統地剖析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在演進過程中的相互關系及其內在機理,并把自然生態環境納入到生產力和財富源泉的范疇,這在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史上還是第一次。山東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以“四個全面”為指導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求是》,2015年第16期。習近平總書記以“兩座山”來闡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為美麗中國、美好生活建設指明了方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譜寫了綠色化發展的新篇章,已成為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總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今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進一步明確新常態下推進綠色化發展的新要求。作為發展中的大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為誰發展、怎樣發展,以什么樣的自然觀生態觀來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重大的指導思想問題。綠色化發展是我們探尋新的發展路徑、處理好人與自然關系的最新理念。綠色化發展作為生態規律、科學規律和社會規律相融合的文明形態,涉及生產力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其根本目的是實現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推動綠色化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民生福祉和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要求要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進一步破解了可持續發展中人對物質利益的追逐與其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的關系、生態環境與生產力關系等一系列理論難題,并明確了正確處理這些關系的必要性。2015年3月,他在參加全國“兩會”審議時又特別強調,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督察方案》等四個文件,在抓住“關鍵環節”和“關鍵人”方面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動向,確定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底線”。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對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健全資源有償使用與生態補償制度、建立健全環境治理體系和生態保護市場體系作了具體要求。所有這些,都為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綠色化發展的理念提供了法治和制度保障。

(二)“兩座山”科學論斷在浙江的生動實踐

“兩座山”論斷提出以來的十年間,在綠色浙江、生態省、生態浙江、美麗浙江的不同建設時期,浙江人民按照習近平同志指出的方向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始終以“八八戰略”為總綱,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干,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放在突出位置,連續十多年實施了三輪“811”行動計劃,在傾力服務大局中凝聚“綠色動力”,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中同筑“金山銀山”胡堅:《綠色青山怎樣才能變成金山銀山—對浙江十年探索與實踐的樣本分析》,《浙江日報》,2015年8月10日第14版。。特別是圍繞“兩美”浙江建設中的突出矛盾打出了“五水共治”、“兩化融合”、“四換三名”、“三改一拆”、“四邊三化”、“特色小鎮”、“互聯網+”和“綠色化發展”等組合拳,不斷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倒逼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在綠色化發展中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傅企平:《“兩山”路上的不懈追求》,《浙江日報》,2015年8月7日第14版。。習近平總書記今年5月下旬到浙江調研時不僅予以充分肯定,而且希望浙江“繼續發揮先行和示范作用”,“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水平上更進一步”。在聽取舟山綠色生態旅游景區建設規劃匯報時,他高興地說:“這很好。我在浙江工作時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話是大實話,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這個觀點,這就是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我們就是要奔著這個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新要求,深入挖掘和創造性發揮浙江的發展優勢和生態優勢,深度演繹“兩座山”論斷指導下的浙江樣本,不僅是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新作為,也是“兩美”建設的新戰略。

為使“兩座山”理念深入人心并能夠久久為功、常抓不懈,中共浙江省委于2014年6月又作出了《關于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的決定》,把“綠色浙江”、“生態浙江”提升到“美麗浙江”、“美好生活”的高度,強調美麗浙江是美麗中國、美好生活的有機部分,既體現為生產集約高效、生活宜居適度、生態山清水秀,也體現為百姓人文精神彰顯、社會和諧穩定;明確既要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又要把綠水青山護得更美,還要讓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生活更加幸福之江平:《照著這條路走下去——寫在習近平同志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之際》、《浙江日報》,2015年4月1日第1版。。從生態浙江到美麗浙江,再到中國夢,無論是形式、內容,還是本質、內涵,都是一脈相承的,承載著每個人擁有天藍、地綠、水凈美好生活的夢想。由此可見,“兩美”浙江是“兩座山”論斷的升華,集成了“綠色化”發展的理念,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體現了美麗中國在浙江的生動實踐。

浙江不僅有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的戰略部署與科學定位,有“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統籌和從“兩座山”到“兩富”再到“兩美”思想的指導,而且有作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達省份的物質文化基礎,還有“走在前列永無止境,干在實處要謀新篇”的責任擔當,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將“兩美”建設納入決策與政策議程,為把浙江建設成全國綠色化發展、美麗中國先行區和“兩座山”科學論斷的示范實踐區既指出了明確的方向,也提供了不竭動力。

二、“兩美”建設同時也是社會、文化建設

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五位一體”協調發展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不僅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而且也對生態文明融入社會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皟擅馈苯ㄔO形式上看代表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實質內容上則體現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社會與文化建設是“兩美”建設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也為其提供了動力與保障。

(一)“兩美”建設與社會建設的辯證關系

首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社會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共通之處。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早在2004年7月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會時就強調,要建設一個經濟更加發展、政治更加穩定、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浙江,就要不斷強化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意識,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重視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皟擅馈苯ㄔO不僅要求生態環境美,而且還要有民生安康、公平正義、誠信友愛、社會和諧。一定意義上講,“兩美”建設就是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基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為核心、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為目標的社會。其中,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質,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是二者的共通之處??v觀人類社會發展史,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歷了從敬畏到依賴再到征服的過程,相應地經歷了原始、農業和工業三個文明階段,面對資源匱乏、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和日趨頻發的自然災害,人類開始反思工業化的結果,重新認識和全面定義人與自然的關系,提出了生態文明的新理念??梢?,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文明形態,包含著與這種形態相應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等內涵,生態文明應當涵蓋生態文化、生態倫理、生態社會、生態政治等各個方面。這就要求人們不僅要在開發利用自然的同時克服有可能產生的資源浪費、污染排放等生態負效應,還要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進而形成和維護一個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人類生存方式等方面成果的總和余謀昌:《繁榮生態文化》,《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卷)》,學習出版社2014年版,第397-407頁。??梢?,社會建設與“兩美”建設不僅緊緊相連,擁有共通之處,而且相互影響、互為條件。

其次,污染加劇、生態形勢嚴峻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環境的公共性和資源的稀缺性,傳統工業文明下逐利性規模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從而破壞和污染了自然環境,當無節制的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超出自然和人類所能承載的范圍時,就會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劉曉紅、隗斌賢:《環境資源交易理論與實踐研究—以浙江為例》,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版,第2-11頁。。事實上,“兩美”浙江也正是基于發展“瓶頸”和環境趨于惡化的背景下對工業文明傳統發展模式的反思而作出的自主合理選擇。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具有強大的精神凈化作用?!皟擅馈苯ㄔO,作為一種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重大變革,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它不僅汲取了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總結了國內外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經驗教訓,而且著眼于人類未來的可持續福利,代表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其基礎是從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走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相處的綠色化發展的可持續之路;其實質是追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統一,切實增強人民的生活幸福感、社會認同感和心靈歸屬感;其核心是實現人的現代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兩美”浙江建設不僅包括生態文明建設與社會建設兩大方面,而且需要通過后者促進前者,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它不僅包括物質的外在建設,而且更加注重內在的精神建設,不僅應重視文明對話,而且要推動與五大文明的互動。

此外,“兩美”建設為和諧穩定社會的構建奠定了生態環境基礎。古人曰:山可鎮俗,水可滌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既是“兩美”建設的本質內涵,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要求。缺乏一個穩定、健康、均衡的生態環境,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進而危及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缺乏可持續、良性互動的資源環境,也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就會出現經濟停滯、失業、貧困和社會不公平等社會問題。一個安全、健康的生態環境還是人類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自然環境的破壞與污染、以強凌弱的環境不公行為都會引發人們對政府的不滿和社會的恐慌,從而激發矛盾與沖突潘家華:《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再思考》,《人民日報》,2015年6月29日第22版。。實現生態公正并通過生態公正可以更好地促進社會公平與和諧穩定。我們只有從不同層面上去調控人類的社會行為和改變支配這些行為的思想觀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二)“兩美”建設與文化建設的內在機理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就指出:“從文化淵源來看,崇尚和諧,企盼穩定,追求政通人和、安居樂業的平安社會、和諧社會,這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頁。。中華文明五千年傳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樸素的自然觀閃爍著睿智的光輝,至今仍啟迪和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汲取傳統生態智慧、吸收西方生態文化的合理成分、結合我國綠色化發展實踐而構建的當代生態文化使綠色化發展與文化建設相融合,可以為“兩美”建設夯實思想文化基礎、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理念。

首先,“兩美”建設是一種新的生態經濟與生態政治文化。習近平同志早在浙江工作時就強調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原因是文化,他在2005年8月提出“兩座山”科學論斷的同時指出:“文化賦予經濟發展以深厚的人文價值,使人的經濟活動與動物的謀生行為有本質的區別;文化賦予經濟發展以極高的組織效能,促進社會主體間的相互溝通和社會凝聚力的形成”?!拔幕α繉φ沃贫?、政治體制的導向和引領作用十分明顯。一定社會的文化環境,對生活其中的人們產生著同化的作用,進而化作維系社會、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習近平:《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頁。。事實上,生態環境本身既是經濟的生產力,也需要文化生產力的作用,它為人類提供了生產力三大基本要素中的多種自然因素,從而影響生產力結構、布局、規模及其系統的運行。文化賦予經濟發展和生態治理更強的生產力,先進文化與生產力中最活躍的人的因素的有機結合,人類改造自然、發展經濟和治理環境的能力就會成幾何級數增加,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樣具有發展生產力的意義?!皟擅馈苯ㄔO也是一種新的生態政治文化理念,因為綠色化發展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而正確的政績觀必須把環境質量的改善作為重要方面,發展的目的是要更多地關注民主、造福人類,最終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把“兩美”建設內容納入黨政考核、監督與責任追究有利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發展觀和政績觀。

其次,“兩美”建設需要生態文化的支撐。習近平同志在提出“兩座山”論斷時還強調“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關注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進一步明確經濟發展以社會發展為目的,社會發展以人的發展為歸宿,人的發展以精神文化為內核”習近平:《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頁。。這就深刻地揭示了“兩美”建設與文化建設的內在關系。生態、自然與文化、文明是屬于兩個不同領域的范疇,前者為天然,后者乃人為。但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社會又是以生態系統文化的形式組織起來的,社會使二者處于樸素而密切的關系之中,并協調起來。人類文化已經歷“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學文化”三個階段,現在正向生態文化新階段發展,并將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新動力。生態文化就是生存于自然和生態中的文化,就是在充分認識自然生態系統及其多重價值的基礎上,遵循生態規律,讓自然價值充分實現以滿足人類的多重需要,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文化隗斌賢:《要重視生態公平道德文化建設》,《浙江日報》,2010年5月24日第10版。。這種文化既不以人為中心,也不是以自然為中心,而是既遵循生態規律“客觀尺度”又遵循人的需求的“主觀尺度”并使二者和諧發展,可以說是克服生態危機的文化出路?!皟擅馈苯ㄔO不僅要求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而且更加需要理念的引領和制度的保證。

三、“兩美”浙江社會文化建設的途徑與對策

從“兩座山”論斷看“兩美”建設,需要國家治理綠色化、生產與生活方式綠色化、技術創新綠色化和制度建設綠色化,推動綠色化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協同互動。而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看,“兩美”建設需要虛實結合、內外兼修,尤其要改變社會、文化建設滯后于經濟建設、生態建設的局面,實現社會、文化建設與“兩美”建設的統一與融合。

(一)重新審視和重建對自然價值的認識,努力實現發展成果全體社會成員共享

習近平同志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梢?,美麗建設與美好生活的目標是一致的,與“兩座山”論斷的要求也是統一的。當前環境污染的持續趨勢,首先是由于人們對環境的認知和態度以及對進步與發展的認識出現偏差,從而導致人類社會面對著日益增高的全面風險。因此,通過社會建設推進“兩美”建設的首要之意就是要進一步拷問進步和發展的真正內涵,切實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化發展新理念,更加重視家庭、社區、親友、人與自然之間的密切互動以及基本生活需求的滿足,努力促進人自身的全面發展和人的現代化。而當今粗放式的發展與發展成果分配嚴重失衡并存已經扭曲了發展的目的,并且制造了進一步“發展”的強烈欲望和強大動力,特別是在越是占有發展成果者越是恃強凌弱以及社會成員難以共享發展成果的情況下,著眼于長期和整體利益的生態環境保護主張難以形成社會整體的共識,甚至可能淪為占有發展成果者限制他人發展的一種工具,由此進一步加劇社會的不公、摩擦和沖突嚴耕等:《生態文明理論構建與文化資源》,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115頁。。因此從政府層面要通過建立健全和完善資源環境產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與規劃、資源環境總量管理與全面節約、資源環境有償使用與生態補償、環境治理體系與生態保護市場機制、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等制度,以資源環境用途管制與生態紅線管控、環境保護監察與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與損害賠償改革、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等重大舉措為突破口,將“兩美”建設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用嚴苛的法律、完備的制度來保障“綠色化”的推進隗斌賢:《節能減排促進機制研究—基于企業生態責任在和利益相關者的視角》,紅旗出版社2015年版,第227-231頁。。要著力建立以政府財政支持和企業繳費為主的覆蓋全體公民的基礎社會福利制度,著力于滿足公眾生計、住房、就業、教育、醫療衛生、養老、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構建有效的社會安全網,防止社會成員因為無力抗拒風險和環境影響帶來的損害而陷入生存困境,并促進全體社會成員生活質量和人力資本的提升。

(二)將文化、創新等人文元素融入“兩美”建設,使生態文化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價值理念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就強調,文化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政治、社會力量之中?!凹訌娚鷳B文化建設,在全社會確立起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價值觀,是生態省建設得以順利推進的重要前提”習近平:《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頁。。事實上,文化、創新是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要素,也是踐行“兩座山”論斷的基本要求和“兩美”建設的應有之義,不僅可以體現美麗、表達美麗,還可以推進美麗,起到“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的“靈魂過濾”功能,更重要的是培育人們超越實用的對天地宇宙的敬畏覺悟和精神信仰。為此,我們一方面要努力挖掘傳統生態文化的內涵和“浙江基因”,積極培育生態文化、生態道德,創新生態文化形態,開發生態文化產品,發展生態文化產業,開展綠色環保教育,著力養成生態自覺,建設引人入勝、養人心志、育人情操的生態文化事業,切實優化“詩畫江南”、“人文浙江”的優美環境,將美麗浙江的生態文明理念與人文因子植根于人們的心中,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基于對天命和天道的體認與崇敬的價值理念。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科學理論武裝人、正確輿論引導人、高尚精神塑造人、優秀作品鼓舞人,使“兩美”浙江與綠色化發展觀水乳交融地滲透到思想理論、文化教育、文學藝術、媒體傳播等各個領域,使人們能夠正確對待改革開放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近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關系,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規范,發揮“以文化人”的功能林紅梅:《生態文明與和諧社會理論研討會綜述》,《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年第5期。。

創新是時代的潮流,是應對生態環境問題的利器,是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生態領域的技術創新是與生態系統結合的創新,致力于減少對環境影響或以更加高效和理性的方式使用資源。我們還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方法,特別是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推進相關業務部門數據共享,提升社會治理信息化水平,進一步完善社會治理的結構與方式。要開辟政務微博、手機報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發布信息,推進大氣、土壤和水等環境信息的公開、排污單位的信息披露、環境執法信息的公開,增大信息透明度。需利用網絡正義締造生態信息文明,發揮網絡媒體在“兩美”建設中的正能量。

(三)協調“兩美”建設之損益分配,從生命共同體的視野強化社會公平和生態公正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這就強調了生態環境是系統性的整體,是人類生命利益與非人類生命利益相互依存的整體,人類對生命共同體既具有維護自身生態環境的義務又具有對非人類生命及其生存環境的義務。從生態公正的角度來看生命共同體,我們還要明確整體的生態環境是差異的多樣化的局部環境的有機統一。生態公正是指人類在保護生態環境時,對不同地區、不同群體之間應該公正對待相互間的環境權利與生態責任,必須結合不同地區、不同發展程度的人群的特殊和多樣性實踐的需要佘正榮:《生命共同體:生態倫理學的基礎范疇》,《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發展的不均衡和不同群體的生存需求、環境意識的差別,為“兩美”建設的實際成本在不同區域和人群之間轉移提供了機會。如果缺乏完善的制度安排和公眾參與監督機制,弱勢人群由于在社會經濟結構中處于弱勢位置,拒絕環境污染、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較弱,容易成為犧牲品。為此要全方位的加強法治建設,將“穩評”嵌入政府決策過程,強化政府利益與風險平衡思維,有效協同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推動應急管理、事后管控轉向綜合治理、風險預防。尤其重視對建設項目和環境政策的社會影響進行科學評估,確保相關項目和政策執行的公平性。所以,不僅要有社會公平,還要保證生態公正,并推動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洪大用:《關于中國環境問題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思考》,《探索與爭鳴》,2013年第10期。。

事實上,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下,如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得不到滿足、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仍過于強調物質財富效用價值、市場規則過于泛濫、恃強凌弱現象客觀存在等,一些人就會傾向于采取短期行為以獲取生存、生活所必需,從而成為美麗建設的阻力。對此,我們要在強調環境保護重要性并積極推進“兩美”建設的同時,對相關人群的行為予以深入的分析,提出穩健的有助于改善其生計的產業和制度安排,而不是簡單地給其貼上破壞環境的標簽,甚至采取過激手段禁止特定的生產生活行為。否則不僅不公平,而且往往失效,甚至引發沖突和對立,反而在更大程度更廣范圍上阻礙“兩美”建設進程。我們還應當看到社會成員所負生態責任實際上是差別化的,在長期的生態環境問題積累過程中,有的集團從環境破壞中獲益較多,有的人群則是受損較大,故應分析不同社會群體的責任情況,本著誰破壞誰付費、誰受益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的基本原則,促進“兩美”建設之責任分擔的公平性。同時,發達地區和利益集團也理應承擔恢復生態環境與對欠發達地區和弱勢群體進行生態補償的雙重責任。還要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和賦權,切實防止“兩美”建設的實際成本轉移到社會弱勢群體身上,使他們遭受社會與環境的雙重不公正待遇錢巨炎:《做大兩山護美浙江——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財稅實踐》,《浙江日報》,2015年8月21日第2版。。

(四)發揮社會組織在“兩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重視公眾和媒體的理性民主參與

在政府與市場兩種力量之外,組織化的、理性的公眾參與是推動“兩美”建設的重要力量。它不僅可以監督、督促政府和市場關注生態環境,而且可以幫助政府把綠色化發展落到實處,減少政府的監管成本。有效的溝通與參與還有利于增強不同利益相關者對風險的容忍性、彌合公眾與政府間的感知差異鮑健強、隗斌賢:《生態文明建設讀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144頁。。專業領域可以論證PX是“低毒化合物”,但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安排絕非天然居于主導地位,何況直接損害公眾利益的嚴重污染和公共安全事件比比皆是,而法律既不健全也沒有得到公正嚴格的執行,在項目立項、論證、環評、執法的全過程,民眾參與嚴重不足,也缺乏真正獨立的第三方評價與監督機制。圍繞PX生活垃圾、危險化學品等“鄰避”項目的社會心態已存在明顯的“選擇性相信”的機理,這恰恰反映出目前政府治理的嚴重缺失呂忠梅:《論公民環境權》,《法學研究》,1995年第6期。。這也表明,沒有公眾參與和經過民主協商形成共識的決策不僅不是好的決策,也是難以實施的決策。地方政府應該同公眾真正成為“一家人”,在棘手項目的立項之初就同他們站在一起,不僅想他們之所想,而且有能力幫助他們實現自身綜合利益最大化。這就需要在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基礎上,以民主協商、科學論證等為平臺,通過誘導、合作等方式推動公眾與政府的互動合作并構建共識、形成全社會自覺的氛圍王樹文等:《中國城市生活垃圾公眾參與管理與政府管制互動模型構建》,《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年第4期。。

“積力所舉無不勝,眾智所為無不成?!辫b于我國現階段社會組織發育不健全、作用發揮存在體制機制障礙,以及公眾和媒體參與的嚴重不足,我們應從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的高度重視社會組織在提升社會公眾生態環保意識、參與生態環境公共政策、開展環境監督與維權、推動綠色生產與消費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公眾是“兩美”建設的最終受益者,同時也是環境污染的受害者,公眾必須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主人。我們要從切實維護公眾利益、保障公民環境權利的角度出發,通過更加有效的制度創新和組織創新進一步規范公民、法人、社會組織和政府的行為,并推動“兩美”建設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優勢互補、協同互動。同時要積極發揮大眾傳播媒體在“兩美”建設中的輿論導向、監督和宣傳教育、示范引領作用,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酰ㄘ熑尉庉嫞菏楸螅?/p>

作者:隗斌賢

生態文明與生態文化發展論文 篇3:

城鎮化視角下長江經濟帶城市生態環境健康評價

摘 要: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如何實現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將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核心議題.本文以長江經濟帶的36個城市為研究對象,從生態環境壓力、狀態、恢復潛力三個維度出發構建生態環境健康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熵權綜合評價模型,對各城市生態環境健康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表明:長江經濟帶城市生態環境水平存在明顯的空間差異,長江下游城市生態環境綜合指數整體高于長江中游和上游.根據長江沿江36個城市生態環境各指標的差異,借助PCA排序對其進行分類,將36個城市大致分為六大類型.最后,利用相關分析探討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壓力、狀態、恢復潛力等指標的關聯性,了解城鎮化背景下長江經濟帶城市生態環境水平的差異,結果表明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壓力呈現指數曲線變化;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城市間生態環境與城鎮化的耦合特征不同.

關鍵詞:生態環境健康;綜合評價;PCA分析;城鎮化;長江經濟帶

Eco-Environment Health Assessment of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in Economic Zone Based on Urbanization Approach

WANG Xu-xi1,2, PENG Li1, SU Chun-jiang1, MA Yu-xiang1,3, XU Ding-de1,2

(1.Chengdu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Sichuana 610041,China; 2.Univ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China;

3.Sichuan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Ceater, Chengdu,Sichuan 610045,China)

Key words:eco-environment health;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urbanizatio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城市是人類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產物,具有開放性、依賴性、脆弱性、復合性等特征[ 1].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這種現象隨著城鎮化進程的進一步發展而日益突出,許多研究表明城鎮化和生態環境之間存在著極其復雜的交互耦合關系,即城鎮化對生態環境有一定的脅迫作用,生態環境對城鎮化有一定的約束作用[ 2-5].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城市生態環境健康研究已成為相關領域的研究熱點[ 6-9].國內外學者已經從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城市可持續性、城市生態和諧與生態安全等角度對城市生態環境健康進行了深入研究,主要是通過構建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建立適宜的評價模型進行評價[ 10-13].從評價指標的選取上看,國外學者Ulanowicz[ 14]提出用物種多樣性、生態位分化、發達循環、全局反饋來評價生態環境健康;Costanza[ 15]采用活生態力、組織結構和恢復潛力3個指標對生態環境健康進行綜合評價;Jorgensen等[ 16]采用活化能、結構活化能和生態緩沖容量來評價生態環境健康;Jerry等[ 17]采用驅動力壓力狀態-暴露-影響-響應(DPSEEA)模型對哈瓦那城市生態環境健康評價理論以及方法進行了探討.國內學者官冬杰[ 18]等從結構功能、可持續利用能力、動態變化3個方面對重慶市生態環境健康進行了評價;陳克龍等[ 9]和趙帥[ 19]等都從活力、組織結構、恢復潛力、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人群健康5個方面建立了城市生態環境健康評價的指標體系,對城市生態環境健康進行了評價.但不同學者對不同區域生態環境健康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差異較大,同一維度評價指標的選取不同、同一指標歸屬維度不統一.本文在參考上述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研究區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從生態環境壓力、狀態、恢復潛力3個維度出發構建生態環境健康評價指標體系,對研究區生態環境健康進行評價.從評價模型上看, 目前關于城市生態環境健康評價的模型主要有綜合評價模型、模糊數學評價模型、集對分析模型、投影追蹤模型等[ 11,12,19].總體而言,由于各城市生態環境的復雜性與差異性,目前關于城市生態環境健康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需進一步研究.

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

第12期王旭熙等:城鎮化視角下長江經濟帶城市生態環境健康評價

隨著中國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提出,城市群成為推動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合理發展大城市、鼓勵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和小城鎮,形成城市群與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發展新格局[ 20].在此背景下,關于多個城市以及多個城市群之間生態環境健康的評價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部,沿江有多個城市群,且沿江城市群發展已具備經濟支撐帶基礎條件,也成為了中國新型城鎮化戰略主戰場,并對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口的集聚,資源的消耗,環境的污染造成城市生態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且由于長江經濟帶各城市城鎮化發展程度不同、以及地理特征、時空布局、人口規模、稟賦條件等的差異,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生態環境健康狀態不同.因此,本文選取長江經濟帶的上海、蘇州、無錫、常州等36個城市為研究對象,從壓力、狀態、恢復潛力3個方面構建城市生態環境健康評價指標體系,將綜合評價法與客觀的熵權法有機結合,對其生態環境健康進行評價,比較城鎮化視角下36個城市的生態環境水平差異,分析其生態環境水平空間格局,并初步探索各區域城鎮化與生態環境水平之間的關系,以期為長江經濟帶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1 研究區域

本文參考2011年《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中關于長江沿江地區發展態勢評估所確定的城市,并根據研究需要進行調整,選取了長江經濟帶的36個城市為研究單元,其中位于長江上游的城市包括成都、攀枝花、瀘州、宜賓、重慶,位于長江中游的城市包括九江、武漢、黃石、宜昌、鄂州、荊州、黃岡、咸寧、岳陽,位于長江下游的城市包括上海、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泰州、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池州.本文中城市的概念是指行政區,是一個區域,重慶指的是重慶主城區,即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大渡口區、渝北區、巴南區、北碚區.城市大小級別不一樣,對于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不同.如上海、武漢、重慶等中心城市人口與GDP遠遠高于池州、恩施等一般城市(圖1),在帶動長江下游、中游、上游區域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另外,不同城市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力也不一樣.如長江上游城市在長江經濟帶水源涵養、水土保持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1].

圖1 長江經濟帶36個城市分布圖

Fig.1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36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2 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以及處理

本文中36個城市的數據主要來源于2013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中國國土資源統計年鑒、中國環境年鑒.其它數據以相應年份各?。ㄊ?、區)統計年鑒中的數據加以補充.為消除不同量綱數據對綜合評價的影響,須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本文采用極值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具體公式為式(1)和式(2):

2.2.3 主成分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對長江經濟帶36個城市的生態環境數據進行排序分析,了解長江經濟帶城市生態環境各要素空間差異及其分布特征.測試分析在軟件CANOCO 4.5中完成.

3 結果與分析

3.1 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生態環境水平

3.1.1 壓力、狀態與恢復潛力

長江經濟帶城市生態環境水平在壓力、狀態與恢復潛力3個分維度上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

1)壓力指數(YL).長江經濟帶各城市YL值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性,長江上游<長江中游<長江下游(表2).長江經濟帶各城市之間YL值變異系數最大,在長江下游各城市中,上海和蘇州YL較高,其值分別為0.575 1,0.478 9,常州、揚州YL相對較低,其值分別為0.169 7,0.163 0;長江中游城市中,武漢YL最高,值為0.401 5,黃岡、九江、岳陽、宜昌、黃石、鄂州、咸寧、荊州YL值依次降低;長江上游各城市中,成都的YL較高,其值分別為0.455 9,攀枝花、宜賓、瀘州、重慶次之、恩施YL最低,其值為0.140 9(圖2).

2)狀態指數(ZT).從表2得出,長江經濟帶城市的ZT值為:長江上游<長江中游<長江下游.相對于壓力和恢復潛力兩個維度來說,ZT值變異系數較?。?.238 8),長江上游各城市中,成都和重慶的ZT值較高,宜賓、瀘州、攀枝花、恩施、依次降低;在長江中游各城市中,九江、岳陽ZT值較高,其值為0.564 2,0.551 3,宜昌、鄂州、荊州、黃石、咸寧、黃岡和武漢ZT值依次降低;長江下游各城市中,池州ZT值最大(0.748 5),杭州、湖州、寧波、舟山、上海、南通、蘇州、紹興、常州、鎮江、嘉興、無錫、銅陵、泰州、揚州、馬鞍山、蕪湖、南京、合肥、安慶ZT值依次減?。▓D2).

3)恢復潛力指數(HF).長江經濟帶城市的HF值為:長江中游>長江下游>長江上游(表2).長江上游各城市中,重慶HF值最大(0.504 7),恩施、宜賓、瀘州、成都、攀枝花HF值依次減??;長江中游各城市HF值以鄂州市最高(0.690 0),岳陽、九江、宜昌、咸寧、黃石、武漢、黃岡、荊州依次降低;長江下游各城市HF值以銅陵市最高(0.811 7),無錫、蘇州、泰州HF值相對較低,并依次降低(圖2).

城市

圖2 長江經濟帶36個城市的生態環境綜合評價結果

Fig.2 The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of 36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表2 長江上、中、下游城市的生態環境綜合評價結果

Tab.2 The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of cities in upstream, mid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Yangtze River

流域

壓力指數

狀態指數

恢復潛力指數

綜合指數

長江上游

0.266 4

0.403 1

0.429 1

0.438 4

長江中游

0.276 3

0.450 4

0.467 7

0.468 7

長江下游

0.312 8

0.536 7

0.457 2

0.488 3

3.1.2 生態環境綜合指數(ZH)

從表2得出,長江經濟帶各城市ZH值存在一定的地域差異,長江上游<長江中游<長江下游.在長江經濟帶各城市中,長江下游銅陵、寧波、池州、揚州、湖州、嘉興、舟山、南通、常州,長江中游鄂州、岳陽、九江、宜昌以及長江上游重慶的ZH值高于各市平均值(0.481 7),且以銅陵市最高,而紹興、咸寧、恩施、安慶、宜賓、荊州、南京、蕪湖、成都、瀘州、無錫、合肥、泰州、上海、馬鞍山、黃石、蘇州、武漢、攀枝花、黃岡的ZH值依次減小,并低于平均值.

3.1.3 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生態環境水平空間分異

利用ARCGIS軟件的統計學分析模塊中(Geostatistical Analyst)的趨勢分析工具(Trend Analysis Tool)對壓力、狀態、恢復潛力、生態環境綜合水平的全局趨勢進行三維通視分析,即分別將長江經濟帶36個城市的YL,ZT,HF和ZH值作為高度屬性值(Z值),采用二次多項式擬合生成三維通視圖,揭示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生態環境壓力、狀態、恢復潛力以及生態環境綜合水平空間分異的格局特征及趨勢,其中X,Y正方向分別表示正東、正北.

從圖3(a)得出,YL值在X軸方向上呈現出U型趨勢,這說明長江經濟帶各城市壓力指數在東西方向上呈現出較強的由中心向邊緣遞增的趨勢;ZT值在東西方向上呈逐漸指數遞增的趨勢,在南北方向上呈逐漸指數遞減趨勢(圖3(b));HF值在東西方向上呈現出較強的由中心向邊緣遞減的趨勢,而在南北方向上無明顯的空間分異形態(圖3(c)); ZH值無明顯的空間分異形態(圖3(d)).

3.1.4 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生態環境水平的PCA排

序分析

本文通過PCA排序分析各城市生態環境壓力、狀態、恢復潛力、生態環境綜合水平的相似性及其差異.在PCA分析中,第一排序軸的特征值為0.594,第二排序軸的特征值為0.265,前兩個排序軸特征值占總特征值的85.9%,說明原始數據中大部分信息可以被PCA降維后得到的前兩個因子呈現出來.PCA排序將36個城市大致劃分為Ⅰ,Ⅱ,Ⅲ,Ⅳ,Ⅴ和Ⅵ等6種類型(圖4).類型Ⅰ:包括長江上游的成都以及下游的上海、蘇州、無錫、泰州、紹興,其YL、ZT值高,HF、ZH值較低;類型Ⅱ:包括長江上游的攀枝花、宜賓、中游的武漢、黃岡以及下游的南京、合肥、馬鞍山,其YL值高,ZT,HF和ZH值低;類型Ⅲ:包括長江上游的恩施、瀘州、中游的荊州、咸寧、黃石與下游的蕪湖、安慶,其YL,ZT,HF和ZH值都較低;類型Ⅳ:包括長江中游的鄂州、上游銅陵、揚州、鎮江,其YL,ZT值低,HF,ZH值高;類型Ⅴ:包括長江上游的重慶、中游的九江、岳陽、嘉興、下游的嘉興、寧波,其YL, ZT,HF和ZH值較高;類型Ⅵ:包括長江下游的常州、南通、杭州、湖州、舟山、池州,其YL和HF值低,而ZT和ZH值高.長江下游大部分城市屬于類型Ⅰ,Ⅳ和Ⅵ.因此,長江經濟帶沿江城市開發策略應根據不同城市生態環境狀況進行調整,特別是對綜合指數值低,而壓力指數高的城市.

注: 圖3中灰色為樣本點,淺灰色、黑色分別為灰色點在ZX面、YZ面的投影、灰色直線長度表示樣本點數據值,淺灰色曲線表示東西走向樣本的投影趨勢,黑色曲線表示南北走向樣本的投影趨勢

3.2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健康水平與城鎮化水平

3.2.1 長江經濟帶各城市城鎮化發展水平

洛倫茨曲線是經濟學上研究地區之間收人差距或財富不平等的一種分析手段,它利用頻率累計百分數繪制成的曲線來描述和刻畫不公平(集中或分散)的程度.本文以城市人口的累計百分比為縱軸,總人口累計百分比為橫軸,繪制洛倫茨曲線(圖5).研究得出,長江經濟帶各主要城市城鎮化的洛倫茨曲線分異較不明顯,且基尼系數值為0.11.部分參考聯合國有關組織對基尼系數的劃分標準,并根據城鎮化的發展規律,長江經濟帶整體城鎮化水平發展較平衡.但長江經濟帶各城市之間仍存在明顯差異,上海、南京、無錫等城市城鎮化率達70%~90%,而恩施、安慶、黃岡等城市城鎮化率只有30%~50%.

總人口累計百分比/%

3.2 2 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生態環境水平與城鎮化

水平的關聯性分析

選取長江經濟帶各城市城鎮化率與生態環境壓力指數、狀態指數、恢復潛力指數、生態環境綜合指數進行相關性分析,探討城鎮化發展與生態環境水平的關系.結果表明,城鎮化率與生態環境壓力指數(R=0.588,P<0.01)具有明顯的正相關.圖6為城鎮化率與生態環境壓力指數的非線性擬合結果,從圖6得出城鎮化率越高,生態環境壓力值越大.

3.2.3 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生態環境綜合水平與城

鎮化的分異特征

以36個城市的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值和城鎮化率的平均值確定臨界值進行制圖分析(圖7),揭示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生態環境水平以及城鎮化水平的差異特征.在橫軸線以上的兩個象限內的城市最多,且主要分布著長江經濟帶下游的大部分城市,這說明長江下游城市整體城鎮化率高于長江中游和上游.長江經濟帶的上海、成都、武漢三個大城市都分布在左上象限內,即城鎮化率高,而生態環境綜合指數較低,而一些小城市安慶、恩施、宜賓、瀘州、荊州等分布在左下象限內,城鎮化率與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平都低,這表明長江經濟帶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在經濟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環境治理方面等存在很

大的差距.另外,在四個象限內,右下象限分布的城市最少,包括湖州、九江、池州等.

城鎮化率

4 結論與討論

4.1 結 論

1)從生態環境壓力、狀態、恢復潛力3個維度綜合對長江經濟帶主要城市生態環境健康進行了評價,研究表明長江經濟帶城市生態環境壓力指數、狀態指數、恢復潛力指數以及生態環境健康綜合指數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其中壓力指數變異系數最大,長江下游城市壓力指數、狀態指數、生態環境綜合指數的平均值都高于長江中游和上游,而恢復潛力指數長江中游大于長江下游和上游.

2)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生態環境壓力指數在空間上呈現出“U”型曲線的分異形態,而生態環境恢復潛力指數在空間上呈現倒“U”型曲線.長江經濟帶各主要城市生態環境狀態指數在空間上呈現指數曲線的分異形態.

3)通過PCA排序將36個城市大致劃分為Ⅰ,Ⅱ,Ⅲ,Ⅳ,Ⅴ和Ⅵ6種類型,類型Ⅰ:壓力、狀態指數值高,恢復潛力與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值較低;類型Ⅱ:壓力值高,狀態、恢復潛力、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值低;類型Ⅲ:壓力、狀態、恢復潛力、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值都較低;類型Ⅳ:壓力、狀態指數值低,恢復潛力與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值高;類型Ⅴ:壓力、狀態、恢復潛力、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值較高;類型Ⅵ:壓力、恢復潛力指數值低,而狀態和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值高.

4)本文初步探討了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各指標的關系,了解城鎮化背景下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的生態環境水平差異.研究表明城鎮化水平越高,生態環境壓力越高,且長江經濟帶各城市城鎮化水平與生態環境水平差異較明顯,如上海、無錫、合肥等城市生態環境綜合水平低,而城鎮化水平高;九江、池州、湖州等城市生態環境綜合水平高,而城鎮化水平低.

4.2 討 論

1)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生態環境壓力指數在空間上呈現出“U”型曲線的分異形態,而生態環境恢復潛力指數在空間上呈現倒“U”型曲線.這可能是因為在我國東部的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進程中,由于中西部產業結構不合理、區位優勢不強,多數是承接一些東部的資源依賴型產業的遷進,導致對中西部環境污染較大[ 25],生態環境壓力逐漸增加,生態環境恢復潛力逐漸降低.因此,中西部地區應該結合本地的主導產業,注重發揮要素的集聚效益,保護生態環境,進而做好東部產業的承接.

2)在長江經濟帶各城市中,類型Ⅰ,Ⅱ的城市(特別是上海、蘇州、南京、武漢、合肥、成都等長江經濟帶的重要城市),這些城市生態環境壓力指數高,而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值低,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區域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形式較嚴峻,應在經濟發展中,采取合理措施降低生態環境壓力如適當將產業向生態環境壓力低而生態環境綜合水平高的區域轉移(類型Ⅳ和Ⅶ特別是池州、湖州等城市化水平較低的城市)、優化自身產業結構與發展方式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增加生態環境恢復潛力如加強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等,進而提高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類型Ⅳ和Ⅶ的城市大部分位于長江下游,屬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態環境綜合水平高,壓力指數低,而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上海、蘇州、南京壓力值高,生態環境綜合水平低,因此,在今后實施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綜合發展規劃時應重視區域環境保護與生態安全問題,促進各個城市功能的相互銜接,優化各城市功能要素,實現整個城市群地區各城市有序、合理、協調發展.類型Ⅴ的城市如重慶既是長江經濟帶下游的中心城市,又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雖然生態環境恢復潛力、生態環境綜合水平較高,而生態環境壓力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區域生態環境存在潛在危險,在以后的發展中增強環境污染防御,減少生態環境壓力,實現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3)近年來,中國政府提出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在宏觀層面上為實現區域經濟與人口合理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性指導.國務院2010年頒布實施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了我國國土開發的三大戰略格局.在“兩橫三縱”為主體的城市化戰略格局中,長江經濟帶是我國國土空間一級開發軸線[ 26],沿江城市的開發應該嚴格按照國家功能區要求進行產業、人口、城鎮布局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其次,新型城鎮化是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和平臺,隨著新型城鎮化的實施,推動長江經濟帶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產業在沿海向內陸轉移的過程中,應該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首要地位,根據內陸城市生態環境壓力、恢復潛力、生態環境綜合水平等選擇合適的產業承接城市,也應根據長江經濟帶城市的發展需要進行差異化定位,不能走盲目開發,同質化競爭的路線.最后,在長江經濟帶生態恢復中,應繼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健全完善生態功能區,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 WANG R S. Toward ecopolis: urban ec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J]. Journal of City and Planning, 1991, 18(1): 1-17.

[ 2] MARC A.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7(4): 9-26.

[ 3] SHEN W J,WU J G,GRIMM N B, et al. Effects of urbanization-induced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 in the Phoenix Metropolitan Region, USA[ J]. Ecosystems, 2008, 11(1):138-155.

[ 4] ASTARAIE-IMAMI M, KAPELAN Z, FU G,et al. Assessing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on the river water quality in an integrated urban wastewater system in the UK[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2, 112(24):1-9.

[ 5] WU J G, BUYANTUYEV A, JENERETTE G D, et al. Quantifying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urbanization: The case of the two fastest growing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Ecological Complexity, 2011, 8(1):1-8.

[ 6] LIU G Y, YANG Z F, CHEN B, et al. Emergy-based urban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Baotou, China[ J].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09, 14(3): 972-981.

[ 7] SU M R, YANG Z F, CHEN B. Set pair analysis for urban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J].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09, 14(4):1773-1780.

[ 8] GUO X R, MAO X Q, YANG J R, et al. Application of ecosystem health cost-effect analysis in eco-planning in Guangzhou City, China[ J].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7, 1(3): 299-304.

[ 9] 陳克龍, 蘇茂新, 李雙成,等. 西寧市城市生態系統健康評價[ J]. 地理研究, 2010, 29(2): 215-222.

CHEN Ke-long, SU Mao-xin, LI Shuang-cheng, et al. The health assessment of the urban ecosystem of Xining city[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2): 215-222.(In Chinese)

[ 10]郭秀銳, 楊居榮, 毛顯強. 城市生態系統健康評價初探[ J]. 中國環境科學, 2002, 22(6): 525-529.

GUO Xiu-rui, YANG Ju-rong, MAO Xian-qiang. Primary studies on urban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2, 22(6): 525-529.(In Chinese)

[ 11]蘇美容 楊志峰, 王紅瑞, 等. 一種城市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方法及其應用[ J]. 環境科學學報, 2006, 26(12): 2072-2080.

SU Mei-rong, YANG Zhi-feng, WANG Hong-Rui, et al. A kind of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urban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06, 26(12) : 2072-2080.(In Chinese)

[ 12]桑燕鴻, 陳新庚, 吳仁海, 等. 城市生態系統健康綜合評價[ J]. 應用生態學報, 2006, 17(7): 1280-1285.

SANG Yan-hong, CHEN Xin-geng, WU Ren-hai, et 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urban ecosystem health[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6, 17(7): 1280-1285.(In Chinese)

[ 13]SU M R, BRIAN D F, YANG Z F. Urban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A review[ J].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0,408(12):2425-2628.

[ 14]ULANOWICZ R E. Growth and development-ecosystems phenomenology[ 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6: 69-79.

[ 15]COSTANZA R. Toward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health [ J]. Ecosystem Health, 1992, 6(5): 239-256.

[ 16]JORGENSEN S E, NIELSON S N, MEJER H. Energy, environ, exergy and ecological modeling[ J]. Ecological Modeling, 1995, 77(2):99-109.

[ 17]JERRY M S, MARIANO B, ANNALEE Y, et al. Developing ecosystem health indicators in centro Habana: a community-based approach[ J]. Ecosystem Health, 2001, 7(1): 15-26.

[ 18]官冬杰, 蘇維詞, 周繼霞. 重慶都市圈生態系統健康評價研究[ J]. 地域研究與開發, 2007, 26(4): 102-120.

GUAN Dong-jie, SU Wei-ci, ZHOU Ji-xia. Study on evaluation of ecosystem health in ehongqing metropolis[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7, 26(4): 102-120.(In Chinese)

[ 19]趙帥, 柴立和, 李鵬飛, 程宏鑫. 城市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新模型及應用——以天津市為例[ J].農業工程學報, 2013, 33(4): 1173-1179.

ZHAO Suai, CHAI Li-he, LI Peng-fei, et al. Urban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A case study of Tianjin[ 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13, 33(4): 1173-1179.(In Chinese)

[ 20]鄭德鳳, 臧正, 張雨, 等. 基于新型城鎮化視角的區域PRED系統綜合評價——以大連為例[ J]. 地理科學進展, 2014, 33(3): 364-374.

ZHENG De-feng, ZANG Zheng, ZHANG Yu, et 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regional PRED system based on new urbanization approach: a case study in Dalian[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4, 33(3): 364-374.(In Chinese)

[ 21]伍新木. 應將長江經濟帶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10, 19(10): 1157-1158.

WU Xin-mu.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hould be developed into a national strategy[ 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0, 19(10): 1157-1158.(In Chinese)

[ 22]PERRY R I, SCHWEIGERT J F.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the carrying capacity for herring in NEPacific marine ecosystems[ J]. 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2008, 77(2/3): 241-251.

[ 23]胡永宏, 賀思輝. 綜合評價方法[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0: 1-15.

HU Rong-hong, HUO Si-hui.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M]. Beijing: Science Press,2000: 1-15.(In Chinese)

[ 24]胡芳, 劉志華, 李樹丞. 基于熵權法和VIKOR法的公共工程項目風險評價研究[ J]. 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 39(4): 83-86.

HU Fang, LIU Zhi-hua, LI Shu-cheng. Research on the risk appraisal of public project based on entropy method and VIKOR method[ J]. Journal of Hum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2, 39(4): 83-86.(In Chinese)

[ 25]雒海潮, 苗長虹, 李國梁. 不同區域尺度產業轉移實證研究及相關論爭綜述[ J]. 人文地理, 2014, 29(1):1-8.

LUO Hai-chao, MIAO Chang-hong, LI Guo-liang. Review o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related controversies of different regional scale industrial transfer[ J]. Human Grography, 2014, 29(1):1-8.(In Chinese)

[ 26]趙琳, 徐廷廷, 徐長樂. 長江經濟帶經濟演進的時空分析[ 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13, 22(7): 846-851.

ZHAO Lin, XU Ting-ting, XU Chang-le. 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is of economic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3, 22(7):846-851.(In Chinese)

作者:王旭熙 彭立 蘇春江 馬宇翔 徐定德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產業集群與投資環境研究論文下一篇:整合形式下幼兒數學教育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