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表達自由與司法獨立論文范文

2023-09-24

表達自由與司法獨立論文范文第1篇

新聞媒體在個人與社會之間架起了快捷、迅速的溝通橋梁。若新聞媒體公正客觀, 所報道的事件均符合事情的本質, 原本媒體自由與司法公正之間不會產生任何的沖突。然而, 畢竟媒體是由人操作的, 報道是由人撰寫的, 人并非全知全能的上帝, 即使內心再想符合事件本質的報道, 客觀上也未必能夠做到每件事情均符合客觀事實。況且, 我們不能排除媒體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私利引導, 渴望利益最大化。近年來自媒體等新興媒體強勢興起, 傳播速度之快是過去任何時代都難以比擬的。然而新興媒體中也常傳播一些未經證實的言論, 誤導、混淆視聽。

近年來一個又一個由于媒體報道而發生巨大審判結果變化的案例都存在媒體過度干預司法公正的嫌疑。相對來說影響較大的案件有“許霆案”、“彭宇案”、“吳英案”。這些案件的共同特點是: 首先, 媒體并未介入司法審判, 法官根據案件事實和相關法律規定給出裁判結果; 其次, 裁判結果出來后, 由律師或者其他人員將案件引入媒體視野, 媒體通過導向性的報道吸引了公眾眼球; 再次, 在“民意”和“媒體輿論“的監督下, 法院和主審法官均會承受相當的輿論壓力, 為追求社會效果對原判決做出了極大的修正, 比如許霆案就從無期徒刑變更稱為5 年有期徒刑; 最后, 案件的事實往往并非如媒體當初報道的一般, 比如“彭宇案”的案件事實就一波三折, 近期報道顯示彭宇當初的確撞人了。

二、媒體自由應當以職業倫理為前提

媒體自由是指媒體在報道社會現象, 發表相應評論的過程中意志是自由的, 不受外界政黨、人員等因素的影響, 根據自己的職業操守予以相應報道。由此, 媒體自由也并非是肆無忌憚的自由, 職業操守應當是其“自由”的“防線”。

媒體可以讓報道的內容達到多種傳播效果。[1]第一層次: 客觀事實。即報道即事實。第二層次: 理解事實。即觀眾根據報道認為這個事實應該是什么樣的。第三層次: 傳播事實。即媒體通過自己的報道方式, 言語措辭, 希望讓觀眾認為事實應當為何。媒體和觀眾由于自身背景不同, 報道的結果往往都是客觀事實+ 媒體傳播+ 觀眾理解的綜合結果。新聞媒體的傳播過程對最終結果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 新聞媒體應當在自由傳播的過程中秉持下列職業倫理。一是, 以客觀真實為原則。新聞媒體在報道之前需要竭盡全力的發現客觀事實, 并以符合真實的文字將事件報道出來, 而不以極強的導向性誤導觀眾。二是, 以社會責任為己任。新聞媒體是為社會普通大眾服務的, 其身上肩負著巨大的社會責任。所以新聞媒體運作過程中需要符合真實的服務于社會大眾, 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三是, 不以獲取私利為唯一目的。商品經濟社會, 追逐私利成為了很多行業的目標。然而在社會責任的制約下, 媒體不能夠過度的通過自己的媒體傳播手段獲取私利, 否則新聞報道將存在遠遠偏離客觀事實軌道的危險。當媒體監督司法時, 這三項職業倫理尤為重要, 因為司法案件本身就必須以客觀事實和法律規定作為裁判前提, 若媒體報道嚴重偏離客觀事實, 并引導觀眾認為報道事實即客觀事實則很有可能妨礙司法公正。

三、司法應在媒體監督中尋求公正

如若媒體能夠保證秉持上文所述的職業倫理進行客觀的司法案件的報道, 那么司法公正就有可能在媒體監督中實現。

首先, 司法工作人員需要在司法獨立中保持自身的職業倫理。司法獨立是司法公正的一個前提, 即法官審判案件只依據客觀事實和法律規定。司法工作人員的職業倫理至少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尋求客觀事實; 中立裁判; 公開平等; 獨立審判。

其次, 媒體須在符合客觀真實的前提下對司法進行媒體監督。[2]沒有監督就沒有公正, 若司法沒有任何監督則極易滋生司法腐敗。所以媒體應在遵從自身職業倫理的前提下對司法工作做出監督, 對于枉法裁判案件及時曝光于社會大眾的視野之下以此監督司法工作公正客觀。

最后, 對于不符合真實的媒體報道司法機關應及時辟謠。有些司法案件的媒體報道并不符合事實真相, 此時為了司法公正, 司法工作人員不應盲目屈從于媒體, 而應積極的將事實真相等告知社會大眾以此遏制媒體的扭曲報道實現司法公正。

四、結語

綜上, 媒體自由與司法公正是兩個不同社會領域追求的價值理念, 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只有在新聞媒體界和司法界的工作人員都秉持自己的職業操守為相關工作才能兩相促進、兩相收益, 最終實現此兩價值理念。

摘要:現代社會在不同領域追求不同價值觀念的實現:于新聞界, 我們追求媒體自由;于法律界, 我們追求司法公正。然而不同領域至高無上的價值理念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沖突。如果新聞媒體在報道討論具體司法案件時, 存在過強的媒體導向性, 以至于影響到社會大眾的普遍認識則有可能影響司法公正的實現。而司法若沒有媒體的有效監督也很難真正意義上實現公正。問題的關鍵在于, 在媒體自由與司法公正的沖突之中尋求平衡, 以最終實現社會正義。

關鍵詞:司法公正,媒體自由,輿論監督

參考文獻

[1] 李萌.論媒體自由與公正審判的實現——以職業倫理為視角[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5 (02) :46-51.

表達自由與司法獨立論文范文第2篇

一、私權語境下的股東表決權交易

私權自治、私權自由是私法上的一項重要的理念, 貫穿并指導著私權的運行規則, 形成了法律中私法域特有的運行秩序。股東表決權作為私權, 表決權交易屬于私主體行使私權的一種行為適用于這一理念, 并且在這樣的私權規則和秩序下運行。在這樣的背景下, 股東表決權交易被認為是股東的自由。

(一) 股東表決權屬性

股東表決權, 是指股東依法以自己的名義享有的參加股東會, 并就股東會上的議案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股東表決權是股東權的一項核心子權利, 對于股東來講是重要的利益。股東通過行使表決權來做出關乎公司經營管理上的重大決議, 實現自己的利益, 鞏固自己的地位。上面已講到股東表決權屬于私權。進一步講, 股東表決權應當具有身份性和財產性兩種私的屬性。顯然, 要行使股東權需要股東的身份, 當然代理行使也是以被代理股東的身份行使股東權的。股東表決權的行使能夠給股東帶來利益, 本文中所探討的股東表決權交易就是一種很現實的積極的利益。

(二) 股東表決權交易自由

在公司股東權實務中, 往往股東為了控制權的爭奪會收購其他股東的表決權, 將一定比例的表決權匯集于一人。從上面的股東表決權的屬性分析來看, 股東權屬于私權, 在私法域中對于權力的交易是持一種自由的態度。也就是, 股東表決權交易是股東的權利, 是股東自身基于表決權享有的利益, 股東徑可行使。這樣, 股東可以收購其他人的表決權, 也可以將自己的表決權賣于其他股東, 來實現自己的利益和目的。

二、經濟語境下的股東權表決權交易

公司中的股東雖然被法律賦予了股東平等、股權平等的權利和地位, 然而在成本風險以及利益權利來看, 這些對每個股東的激勵卻都是不同的。大股東對于經營的事情就積極地多, 小股東相對就要消極些??梢栽O想在發生表決權交易的情形下, 將會產生什么樣經濟上的后果。

(一) 股東表決權交易的代理

根據公司的代理理論, 公司各主體所實施的一些行為是受其他利益主體委托而為, 都應當為了公司的經營目的, 爭取公司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不應當憑借自己的身份和權利的行使而損害公司和其他股東的利益而增加自己的利益。股東表決權交易將導致表決權的集中, 使得表決權集中者具有了代理其他股東行使表決權的權力。由此, 表決權的集中者應當本著公司利益去行使權力, 盡職盡責、忠誠勤勉不使公司和其他轉讓表決權的股東利益受到損失。

(二) 股東表決權交易的經濟后果

股東表決權的交易后, 收購一方會不會忠誠的行使代理事務, 具有不確定性。一般在公司中, 各股東均占有公司股權的不同比例。從經濟的成本利潤風險利益角度看, 顯然出資較少的占公司股權比例較低的股東的風險承擔能力更強。反之出資較多占公司股權比例較高的股東的風險意識會更強, 會更關注公司的經營、事務的執行及盈利。所以股東表決權交易后可能產生三種經濟后果。

1.“好代理人”。表決權集中目標股東以公司經營大局為重, 忠誠勤勉行使表決權, 為公司贏得最大的利益。這種結果顯然是受歡迎的, 是一種理想的狀態。

2.“不好不壞代理人”。如果表決權集中目標股東是一個出資較少占公司股權比例較低的股東收購占公司控制性比例的表決權, 可能造成的結果是該股東懈怠其他股東的委托, 不為公司的利益盡力計算和爭取。因為“干好干壞一個樣”, 自己所占的股權比例較低, 所以分紅較少, “何必那么賣力!”。這種結果是由股東的出資 (成本) 分紅 (利潤) 模式所決定的。由于股東所有的股權比例的不同, 各股東付出的成本不同而承擔的風險各異, 由此導致的盈利激勵和利潤分配不同。

3.“壞代理人”。如果表決權集中目標股東有“異心”, 收購大量的表決權后進行利益輸送就會造成公司和其他股東利益的巨大損失。這種情形可能發生在本身就占很少股權比例的股東, 因為其“權利”和其“代價”不相稱, 所以自己將表決權收購集中起來“應當由所作為”, 就會想各種“貓膩”。當然這種損人利己的結果也可能發生在較大股東身上, 利用表決權集中進行關聯交易或者“權力尋租”等等。

三、公司法的選擇

基于以上的闡述, 在公司法層面上應該給予如何的回應?公司法對于股東表決權交易的規制, 應當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給予一錘子買賣或者一棒子打死的簡單處理, 而應當于私法自由之于公司自治和以公司最大利益計算保障公司及股東利益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符合公司法上的正義分配。

(一) 規制的功能定位

以功能論, 公司法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營利法, 公司法就是幫助公司以最小的成本去獲取最大的利益。公司的合約理論認為, 公司法就是公司合同的鏈接, 公司法為公司提供了一個范本, 以減小公司經營的成本, 為公司爭取最大的利益。反過來, 公司的表決權是對公司法這個范本的彌補的機動方式。所以公司法應當是為了追求公司及其股東的最大利益。

(二) 規制的價值選擇

從主體而言, 公司是一個多元主體存在的組織, 例如股東、董事及高管、雇員、債權人等。公司法就是在這些主體中尋求平衡點, 保護每個人的利益不受侵害而受到損失。這就是公司法在權利人之間所建立起來的正義標準。公司法必須確保權利的分配在相關主體之間是正義的?;蛟S可以稱作讓每個人得到他因該得的。

(三) 公司法對股東表決權交易的規制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 在私權自由的理念下股東表決權交易被認為是一種權利, 在代理理論及經濟角度看則會導致公司經營成本的增加以及滋生機會主義的道德風險, 但并不絕對導致不經濟的后果。

絕對的禁止股東表決權交易, 顯然與私權自由的理念想違背, 剝奪了股東的私權;完全認可股東表決權交易將可能導致增加公司的經營成本及機會主義行為的發生給公司及股東帶來利益上的損失。因此, 公司法上的規制是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處理方式。

為了公司及股東整體利益的表決權集中應當為公司法所支持, 非為公司和股東整體利益的表決權集中應當為公司法所否定, 即非為公司及股東整體利益的表決權集中的表決權交易行為無效。這樣將兼顧到相關權利主體的利益, 使權利得到妥當安排。

四、結語

公司作為一個組織, 利益相關的主體呈現多元化, 如何平衡相關權利人之間的利益是公司法的核心的永久的主題。公司法怎樣規制其中的關系和行為, 需要公司法理念指引、價值的取舍及功能的實現。公司法的正義分配不僅需要法律上理念、價值及功能的考慮而且需要借助經濟分析這個有力的杠桿所產生效應來完成公司法的使命。

摘要:股東表決權的自由交易, 在私權自由角度來看天經地義, 然而從經濟行為角度來看則可能產生經濟消極主義及經濟機會主義的危害。公司法的選擇應該是:一方面要求在權利的分配上符合法律正義的標準, 積極促進股東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則要防止不必要代理成本的增加及機會主義行為的滋生, 確保股東利益不必要的減損。這兩方面在股東主體利益中相互博弈, 公司法在規制應當尋求一個平衡點, 以保障股東的利益均衡化。

關鍵詞:股東,表決權交易,私權自由,代理成本,公司法

參考文獻

[1] [美]羅伯塔·羅曼諾編著, 羅培新譯.公司法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4.

[2] [日]前田庸著, 王作全譯.公司法入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

表達自由與司法獨立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班主任;主題班會;自由與法治

【作者簡介】陳瑜,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江蘇南通,226000)教師,一級教師,南通市優秀班主任。

一、班會背景

“自由”從哲學層面上講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和行動自由;從社會學層面上講是指人的存在和發展的自由?!白杂伞笔巧鐣髁x核心價值觀中的一個重要主題詞,如何使它融入學校教育,關鍵在于解決好“融入什么”“怎么融入”“融入如何接地氣”的問題。這就要求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自由”的本質內涵,辯證地看待自由與法治之間的關系,努力使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可以“內化于心,外踐于行”?;诖?,我們開展了此次主題班會活動。

二、班會目標

1.通過厘清“自由與法治”“自由與敬讓”“自由與自律”的關系,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2.在學生心中播下“自由”的種子,讓學生懂得自由是美好的、珍貴的、充滿理性的,學會在生活中崇尚自由、珍惜自由、捍衛自由。

3.嘗試哲學啟蒙。

三、班會準備

1.關于“自由”的問卷調查。

2.相關課件。

3.板書磁貼。

四、班會過程

(一)畫面導入

師:這堂班會課老師想和你們一起探討一個話題(師在黑板上貼磁貼:自由),是什么?

(生齊答:自由。)

師:說到自由,你們會想到些什么呢?

生1: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們到田野里去玩,我們就會自由自在地奔跑。

生2:我會想到幾匹馬在草原上自由馳騁。

生3:我會想到一群鳥兒在藍天中自由飛翔。

師:自由真是美好,讓人充滿了向往!我們再來看幾個畫面。(出示課件)這是拉斐爾的名作《雅典學院》,畫中的古希臘先哲們都特別崇尚自由。這是世界名畫《自由引導人民》。這是什么雕塑?(生齊答:自由女神像)那這位是?

生4:曼德拉。

師:你認識曼德拉啊,真不錯,他是南非總統曼德拉,被稱為“自由之父”,他為南非黑人的自由平等奉獻了畢生的心血。(師繼續出示圖片)這是位于北京的中國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粗@些畫面,你們又想到了什么?

生1:自由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要珍惜現在的自由生活。

生2:我們現在的自由都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珍惜。

師: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嗎?

生3:他們都很向往自由,哪怕用畢生的心血來追求。

師:是啊,從古希臘的先哲到今天的人民,都在追求自由,渴望自由,把自由看作和陽光、空氣、水一樣珍貴。那么,自由究竟有著怎樣豐富的內涵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和自由牽手。

(出示完整標題課件,并將黑板標題補充完整。)

【設計意圖:先由“自由”想到的畫面勾起學生對“自由”最直觀的理解——它是美好的;再從幾幅圖片中解讀古往今來人們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它是珍貴的。以此引出班會主題也就水到渠成了?!?/p>

(二)初識自由

師:什么是自由呢?課前老師在咱們班上做了一份問卷調查,我梳理了一下,發現同學們基本上是持這樣兩個觀點:

(課件出示:(1)自由就是在規定的范圍內,做自己想做的事;(2)自由就是不受約束和限制,開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師:你贊同哪一個觀點?為什么?

生1:我贊成第二個觀點,因為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很開心的。

生2:我贊成第一個觀點,如果一直不對自己進行一定的約束和限制的話,很多時候人就會變得肆無忌憚,還是有一定約束比較好。

生3:我也贊成第一個觀點,我知道一句話叫作“學得好才能玩得好”,只有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學習任務,才能玩得很開心,如果不能及時完成,玩的時候也會有牽掛,這樣玩得就不盡興了。

師:大家各持己見,說得都挺有道理的。德國有一位大哲學家叫康德,有一次他和他的學生也像我們現在這樣討論什么叫“自由”。當時很多學生認為“自由就是我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康德聽了以后說了一句非常耐人尋味的話,你們想知道他說了什么嗎?

(出示課件:“真正的自由不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不要做什么就能夠不做什么。)

師:同學們讀一讀,雖然有點兒繞,但是很有意思??梢哉f,理解了這句話,就能把握住“自由”的真諦,下面就讓我們一步一步去走進“自由”的真諦吧。

【設計意圖:此環節我試圖在和課堂情境極為相似的故事情境中引出主題班會的主要觀點,康德的這句話雖然比較拗口,但這更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利于接下來的活動開展?!?/p>

(三)明理導行

1.自由與法治——熱愛生命,遵守法紀。

(課件出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師:你們看,這是我們熟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我們一起讀一讀吧。(生齊讀)我們來想一想,為什么要將“自由”和“法治”放在一起提出來呢?

生1:有自由就會有法治,僅有自由而沒有法治,會給社會造成一定的危害。

生2:有了法治,能讓我們的自由更有保障。

師:同學們善于思考,發現了它們之間的必然聯系。如果沒有法治的約束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呢?我們來看一首二戰時期被關在納粹集中營中的一個10歲的女孩寫的詩。

我想飛翔,可是能去哪兒,又能飛多高?

假如我也掛在枝頭,既然樹能開花,

為什么我就不能?

我不想就這樣凋謝!

師: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生1:悲傷的情感。

生2:追求自由的情感。

師:嗯,你們的感情非常細膩,體會到了這個小女孩內心的悲傷。她是用詩歌來表達自己對自由的渴望,正是因為希特勒的個人自由沒有受到有效的限制,才會出現毫無約束的法西斯納粹,才會有那么多猶太人的生命被剝奪。因此,自由必須要和法治聯系在一起。(貼磁條:自由與法治)法治就是對自由最大的保護,對生命最好的呵護。因此,國家必須制定法律法規約束公民的行為,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權利。

師:(課件出示《憲法》封面)這就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其中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大家一起讀一讀吧。

生(齊讀):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

師:在《憲法》的基礎上,我們國家還制定了許多法律法規,大家知道有哪些嗎?

生1:《婚姻法》

生2:《刑法》

生3:《未成年人保護法》

生4:《環境保護法》

……

師:我們班的學生個個都是法律小達人??!對于我們來說,法律無處不在,它就在我們身邊,保護著我們的自由和生命。我們小學生也有適合自己年齡特點的要遵守的規則,例如最近我們都在學的新版《中小學生守則》中第八條就談道:珍愛生命保安全。

(課件出示: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

師:這里有兩幅漫畫,就是關于守則中提到的交通和毒品問題。你能讀懂其中自由與法治之間的關系嗎?(課件出示漫畫。)

生1:這兩個成年人跨越柵欄,不通過斑馬線過馬路,一不小心就要被車撞到了。

師:你說的是這幅畫的內容,誰來具體說說自由和法治之間的關系呢?

生2:法律并不是限制我們的自由,而是限制那些會危害我們生命的自由。這兩個人跨欄會造成危險,而遵守法律就可以避免危險。

師:為了少走幾步路就不遵守交通法規,自由地翻越隔欄。生命若沒了,還談什么自由呢,大家說是不是呀?現在誰來說說第二幅圖?

生3:他沒錢吸毒就偷別人的錢,最后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生4:他為了吸毒這樣一個“自由”,違反了法律,反而失去了自由。他就是為了一開始的小小的“自由”,最后犯了大錯,徹底失去了自由。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如果違法吸毒,當時可能覺得自由、放松、快樂,最終卻把自己送進了監獄,永遠失去了自由。正如愛爾蘭哲學家伯克所說:“我認為,與制度結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僅要同制度和道德并存,而且還須臾缺不了它們?!边@里有個詞“須臾”,指極短的時間。大家一起讀下這段話吧。

(生齊讀。)

師:自由即生命,法治下的自由才是真正自由。我們只有熱愛生命,才能享受自由;我們只有遵守法紀,才能得到自由。(貼:熱愛生命,遵守法紀)

【設計意圖:新版《中小學生守則》是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規則,從中選擇主題進行漫畫解讀,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行為?!?/p>

2.自由與敬讓——敬重自然,禮讓他人。

師:同學們,當我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權利時,必然會和他人或者周圍環境產生聯系。那么如何處理好這些聯系呢?我們先來走進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生活情境。

師:(出示課件)這天午餐,有大家愛吃的雞米花。小雷很快吃完分好的午餐后,跑上講臺又給自己添了兩大勺。一個同學說:“你添這么多,別人想吃就沒有了?!毙±渍裾裼性~地說:“我想添多少就多少,這是我的自由?!蹦阏J同小雷所說的自由嗎?

(生齊答:不認同)

師:你會怎么勸說他呢?

生1:你這樣不行,你要是多吃了,別人就會少吃,你損害了別人的利益。

師:是啊,你要是自由了,就會侵犯別人的自由。每個人的自由都要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界限。

生2:你這樣做,別人都會跟著做,那么雞米花該怎么分???你應該做他人的榜樣,大家一起吃不是很好嗎?

師:是的,共同分享才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生3: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如果別人多拿了雞米花,而你吃不到了,你樂意嗎?

師:是啊,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每個人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權時一定要學會“禮讓他人”。

(貼:禮讓他人)

師:“禮讓他人”從更深層意義上去說,就是不侵犯集體的利益和情感。老師這兒有一首小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體會體會。

自由是每個人的追求。

當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自由時,

這個社會,

必然會喪失自由。

自由是人類的夢寐(mèi)。

當每個人都在尊重他人的自由時,

生命的空間,

才可以有真正的自由。

師:人與人之間要有自由的界限,那人與大自然之間呢?我們來看一個短片,它是由發生在校園里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拍攝而成的。(出示:一只蜜蜂)這是一位老師和她的學生因為一只蜜蜂的死而引發的一場關于“自由”的對話。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生1:不僅我們人類有自由,動物、植物也有自由,我們應該尊重它們的自由。

生2:我們應該尊重它們的自由,不能因為我們一時的自由而去傷害它們。我們應該去保護他們。

師:大自然里的動物和植物都有著鮮活的生命,敬重它們,熱愛它們,才是我們人類該有的情懷。其實,萬物有靈,草原森林、大海山巒,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但現在,人類為了自己生存和發展的自由,毫無節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課件出示生態遭破壞的圖片)看著這一幕幕生態被破壞的景象,我們該怎么辦?

生1:我們應該主動保護自然,不讓大自然繼續被人類破壞。

生2:雖然我們看不到一些生命的存在,但一旦破壞它們,暴風雨、沙塵暴等就會來懲罰我們。

師:是啊,我們要敬重自然,保護自然,不要因為自己的自由而傷害自然。只有這樣,人類才會收獲最終的自由。(課件出示生態文明景象的圖片)

師:這才是真正的自由。因此,我們的自由一定要和“敬讓”聯系在一起。(貼:自由與敬讓)

【設計意圖:通過熟悉的生活場景的呈現,引導學生勸一勸、辯一辯,逐漸走進對“自由”的理性思考?!?/p>

3.自由與自律——學會律己,張揚個性。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討論了自由與法治、自由與敬讓的關系,現在讓我們來討論討論自由和自己的關系。首先老師想問問大家,你們覺得自己自由嗎?

生1:我覺得我挺自由的。因為我每天做完作業之后都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生2:有時候我不是很自由。完成很多作業之后,媽媽還會讓我做一些其他的作業,比如閱讀理解和英語等等。

師:老師總結了一下問卷調查情況,發現其他同學也覺得自己“不自由”。(出示課件:(1)有寫不完的作業;(2)課外輔導班占據大量的課余時間;(3)家長不支持我的興趣愛好;(4)沒時間看課外書;(5)家長限制我玩電腦……)哲學家盧梭就曾說過: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社會中,會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約,這制約就像給自由套上了“枷鎖”。但這“枷鎖”又是可以打破的,下面我們就前后四人一組,討論討論如何調整自己,打破這“枷鎖”。等會請每小組推選一個代表做匯報。

(學生討論、交流。)

生1:我平常作業寫得很晚,我決定調整我的計劃,我打算一回家就開始寫作業,盡快完成。

師:這樣可以提高你的學習效率,也可以為你贏得更多自由安排的時間,這個方法很好,你要堅持下去哦。

生2:如果家長限制我們玩電腦,我們可以和家長溝通,規定玩電腦的時間,這樣既有了自由的空間、時間,成績也不至于掉下去。

師:通過合理溝通為自己爭取自由,老師很欣賞你積極解決問題的個性和勇氣。不過,老師要提個建議,溝通時要注意你的情緒,知道嗎?合理地表達你的訴求,我想你的愿望會更容易實現。

師:同學們通過各種方法獲得自由,那么假如有了閑暇時光,你想怎么安排呢?

生1:我會和小伙伴們一起去郊游,感受大自然的風光。

師:到大自然中去,詩意的情懷本來就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生2:我會多看一些書,在書海里遨游。

師:你真是一個酷愛讀書的女孩。

生3:我要多彈彈我的古箏,在音樂的天地中徜徉。

師:在高山流水中陶冶自己的性情,很好。

師:同學們,你們真的非常聰慧,謝謝你們的分享。我想用“學會律己,張揚個性”這八個字總結大家的發言。

(課件:學會律己,張揚個性)

師:如果說個性張揚如同火車奔馳,那么自律就是軌道,在律己的前提下,盡情地張揚個性,才能享受到自由的幸?!,F在我們來分享幾個問卷調查中的精彩回答。

(課件出示三位學生的問卷原稿。)

【設計意圖:學生在“打破枷鎖”和“安排閑暇時光”這兩個環節中可以暢所欲言,積極地調適自己的內心,從而對自由與自律有更深的體會?!?/p>

(四)總結升華

師:今天這節班會課,我們對自由進行了探討,一步步走進自由的“真諦”?,F在,讓我們回過頭來再來讀讀康德這句話,你又有了什么新的體會?

生1:自由雖然很重要,但是不能以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為代價。

師:你覺得自由需要一定的約束。

生2:在這個世界,自由招手即來,但是我覺得不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有了不自由的約束才能更好地享受自由。

師:可以加個詞,叫適當的不自由,適當的不自由可以換來真正的自由。

生3:我們在約束自己的情況下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師:自由是有限度的,有邊界的,世上沒有絕對的自由。

師:此刻,老師不由得想到了風箏。(課件:風箏)我們就像風箏,如果想在藍天下享受飛翔的自由,就離不開手中牽引你的那根線。這根線就是——(生齊答:法治),就是——(生齊答:敬讓),就是——(生齊答:自律)。最后愿各位同學崇尚自由、珍惜自由、捍衛自由,因為——(出示課件,生齊讀:自由是人類得以自豪的唯一珍貴物品?!刨枺?/p>

【設計意圖:在班會課的結尾,我們回到一開始提出的解讀自由的話題,借此讓學生們明白:自由是美好的,是珍貴的,也是充滿理性的。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以后就不做了,這樣,真正的自由也就來到了學生們的身邊。最后以“風箏”這一隱喻作總結,可以加深學生們對自由與法治的理解?!?/p>

五、班會反思

本節班會課的主題是“自由”?!白杂伞弊鳛槿祟愊蛲妥非蟮囊环N美好價值形態,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層面的一個主題詞,如何將時代的活水融入到主題班會中呢?我廣泛搜集資料,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自由”的本質內涵。我從哲學話題“自由”入手,以“自由與法治”“自由與敬讓”“自由與自律”三個方面統領課堂,通過圖片展示、詩歌品悟、漫畫解讀、案例辨析、話題辯論等多種形式,引發學生對自然、社會和人生進行思考。自由,應該熱愛生命、遵守法紀;自由,應該敬重自然、禮讓他人;自由,應該學會律己、張揚個性。

另外,在探討“自由與自律”的關系時,我設計了“打破枷鎖”和“安排閑暇時光”的討論環節,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理解,于是我們形成了一個以共同思考為目的的“探究團隊”。沒有標準的答案,不以知識為最終目的,可貴的就是這個探究的過程。很多學生活潑地參與其中,覺得自己的思考受到了極大的尊重,各種不同的意見共同推進思考的過程。學生們真切地感受著自由是美好的,是珍貴的,也是充滿理性的,道德生命在潛移默化中被喚醒,哲學的種子也悄然生根。

表達自由與司法獨立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自由是人擺脫內外限制、壓迫、奴役而掙得解放的一種特定價值目標和自在自為的存在狀態。

道德自由是道德主體在道德實踐中根據自身意志或愿望作出道德選擇的自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意志覺解和境界、人類永恒追求的一種價值精神。它是主體自律與他律的統一、道德實踐的前提和條件,更是道德人格的特殊象征、主體克服道德恐懼的表現和結果。人只有提升道德認知,錘煉自由意志,明確并勇擔道德責任,勇敢實踐、創造,才能克服道德恐懼,實現道德自由。

關鍵詞:自由;道德自由;道德恐懼

一、何謂“自由”?

“自由”一詞內涵豐富?!白杂墒莻€具有兩百種定義的概念?!盵1]英語liberty(自由)源自拉丁文 libertas,原義“從束縛中解放出來”,與解放(liberation)同義。胡適說“自由”在中文里是“由于自己,不由于外力,自己作主”,在歐洲則含有“解放”之意,是從外力制裁下解放出來。[2] 概言之,自由是克服外在障礙按照自己意志進行的行為,是人擺脫內外限制、壓迫與奴役掙得解放的一種特定價值目標和自在自為之存在狀態。在道德哲學上自由、意志自由、道德自由相通。

古希臘人重視自由。伊壁鳩魯認為唯一無條件的善是一切生物努力追求的快樂,快樂不是奢侈放蕩而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人應打破迷信、消除恐懼,只有出于自由的行為才可以給予獎罰。亞里士多德說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表現為一種經過慎思而主動決定、選擇善惡的能力?!暗滦栽谖覀兡芰χ畠?。惡也是一樣”,“做一個好人還是壞人就是在我們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情?!盵3]德行并非完全取決于知識,還取決于意志,美德或惡行依賴人自己,這正是人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前提。所以,意志自由是一種有意愿的理智或有理智的意愿,包括人理性上的自覺和人意志上的自愿兩個因素。

中世紀神學家奧古斯丁等提出意志自由論,人本有意志自由,人為善或為惡關鍵在于意志是否以道德責任為依據;由于亞當、夏娃濫用意志自由觸犯戒律,連累后人自由意志遭受毀壞,人永遠失去意志自由,既不能自擇善也不能得拯救,只有依神恩獲救贖。這一自由意志論難脫神學宗教窠臼,但自由意志可以為善或為惡的觀點卻具啟發意義。西方近代以降,自由的價值甚至超過生命存在,與平等、博愛成為最高信念、追求,“不自由毋寧死”。洛克說意志自由的作用表現為抑制盲目草率行為,自由行為必須慮及事情過程、結果;絕對君主制認為人們天生都是奴隸,“沒有人是生而自由的”,否認了人類的天賦自由權。[4]

霍布斯提出不受權力控制的消極自由觀。盧梭說自由的核心是自主,意味“人一旦達到有理智的年齡,可以自行判斷維護自己生存的適當方法”,“人都生而自由、平等,他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會轉讓自己的自由”[5]。貢斯當說古代人享有豐富的政治自由而只有極少的個人自由,個人在公共事務中幾乎永遠是主權者,但在所有關系中都是奴隸;現代人的自由首先表現為享有一系列受法律保障的、不受政府干預的個人權利。[6]功利主義者密爾宣揚“自由只能為自由自身所限”,“人類所有其他福祉都依賴于其精神福祉?!彼炎杂煞譃榫褡杂桑ㄋ枷胙哉撟杂桑┡c行動自由,強調包括言論出版自由的精神自由。[7]

柏林區分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前者是“做……的自由”即肯定的自由,后者是“免于的……自由”即否定的自由,消極自由先于積極自由?!白杂桑ㄏ麡O地說)單純就是不受阻止地做自己愿意做的不管什么事情”,“自由這個詞的含義并不僅僅是包含挫折之不存在(這可以通過消滅欲望來獲得),而且包含可能的選擇與活動的阻礙之不存在”,“自由的根本意義是掙脫枷鎖、囚禁與他人奴役的自由?!盵8]哈耶克則提出自由理論的兩種傳統:新自由主義歸結于英國經驗主義傳統以來的自由,法國啟蒙運動以來笛卡爾思辨理性主義、百科全書派和從柏拉圖到黑格爾、馬克思的理論等,稱為理性主義傳統的自由。自由是“一個人不受制于另一個人或另一些人因專斷意志而產生的強制的狀態”[9]。

綜之,在道德哲學上自由是主體克服外在障礙、按照自己意愿進行道德心理活動與行為選擇的一種狀態。人具有道德實踐理性,總在謀劃超越主觀內在限度、客觀世界制約,向往和追求自由。自由既是人類活動的前提,也是人具有自由意志、主體性和創造性的標志與體現。自由是自律與他律的統一、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的統一。自由具有自主性、自愿性和平等性。

二、何謂“道德自由”?

在道德哲學上,自由即是人的道德自由,道德自由是人的一種價值精神追求,是人類認識和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道德自由既是道德自律的前提、道德行為選擇的出發點,又是道德規范、主體性精神的高度體現和結果。

第一,中國傳統倫理學中的道德自由。中國傳統倫理學強調主體自由是主體道德的自然展現,實質即道德自由??鬃犹岢觥皬男乃挥饩亍钡牡赖伦杂删辰纾ā墩撜Z·為政》)。人之所以能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因為人通過學習修養,將道德規范轉化成人格結構、內在德性。孟子提出人通過人“集義”、“養氣”的修養方法“存心養性”,可以保護、擴充“四端”,達至“誠”即人內在心靈、愿望等無遮蔽地真實呈現(《孟子·公孫丑上》)。人開拓內在仁德精神身體力行,“盡心事天”,建構美好人生、社會,“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終至天人合一的理想至善境界。程朱理學認為人通過“格物致知”即能“窮理”。朱熹說“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四書集注·學而篇》),即達“人-理”合一的道德自由境界。陽明“心學”提出“心即理”“理即心”,強調“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道德踐履。人“致良知”、“破心中賊”可達“從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處”之理想狀態。

老莊道家倡導自然化精神,在本質上主張自由是人不依賴任何外在條件、在本初層面上最大限度地認同自然,自由是自然自在之狀態的“逍遙游”??梢?,在中國傳統倫理思想中道德自由是指一種自由、圓滿的道德境界。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德自由還是“天人合一”思維觀念的集中概括。由于天人同構,天、道、理內在于人心、人性,因而無須外求,只要排除感官干擾,反身而誠,“存心養性”,“盡心存心”、“盡性”就能“知天”、“致良知”,達至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所以,道德自由在道德修養上體現為人的一切言行皆符合天道要求即道德必然性,而人符合天道的行為皆是出于人的自覺自愿。

總之,中國先哲們更多地是在道德修養角度上提出道德自由是人在一定道德認識與實踐基礎上內化道德追求而達到的一種自由狀態。中國傳統倫理思想提倡道德修養,道德個體自覺自愿服從整體利益,與西方重視個體價值的意志自由論存在重大區別。

第二,康德、黑格爾思想中的道德自由??档乱砸庵咀杂烧搧黻U述道德自由,說明道德所指的自由存在于理性法所決定的意志的內在與外在活動中,理性法即是道德責任,道德自由維系于道德責任,自由意志與合乎道德的意志同一,自由“構成了純粹的,甚至思辨的理性體系的整個建筑的拱頂石”,“自由是道德法則的存在理由,道德法則卻是自由的認識理由”,“道德法則向我展現了一種獨立于動物性,甚至獨立于整個感性世界的生命”。內在自由是,一旦自由確立,人們深感恐懼的莫過于反省到自我的可鄙無恥,同時德性善良意向便能嫁接到自由上去。[10]這是鼓勵人擺脫塵世限制,向往無限自由世界,擔負責任,追求道德理想,體現人類的價值和尊嚴。

康德認為實踐理性高于思辨理性,倫理學研究自由意志與行為規范間的關系問題,自由具有至高價值。人“應該是他自己的主人”,“只有一種天賦的權利,即與生俱來的自由?!彼麆澐殖鱿麡O自由和積極自由,“有意選擇行為的自由,在于它不受感官沖動或刺激的決定。這就形成自由意志的消極方面的概念。自由的積極方面的概念,則來自這樣的事實:這種意志是純粹理性實現自己的能力”[11]。

康德進而揭示道德責任的內外雙重規定性。道德責任就其外部形式而言具有普遍有效性。道德責任還具有內在規定性:意志自律,即道德律令不是外乎主體“我”的絕對命令而是發自“我”的內心?!白杂杉词抢硇栽谌魏螘r候都不為感覺世界的原因所決定。自律概念和自由概念不可分離地聯系著,道德的普遍規律總是伴隨著自律概念?!盵12]只有外在道德責任內化為主體責任感,自律性道德感完全自由地內化、支配行為,人才能實現意志自由。所以人可以也應當以道德之身生活,“符合理性的自由意志之實現,正是人道德上的完善”。[13]這實質上提出意志自由是人的意志自律,人只有按照道德理性或律令行動才有意志自由。

黑格爾強調一種活的、自我實現的意志能力。黑格爾認為,自由是認識論問題,意志自由主要是倫理學問題,自由是意志的同義語,自由即意志,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在“法哲學”中包含抽象法、道德、倫理三大環節,每一環節都是自由在不同形式和階段上的體現。在抽象法階段只有抽象的形式的自由,在道德階段有了主觀的自由,倫理階段是前兩個環節的真理和統一?!白杂删蜆嫵煞ǖ膶嶓w和規定性”;“法的體系是實現了的自由的王國”;自由是意志的根本規定,“意志沒有自由,只是一句空話;同時自由只有作為意志,作為主體,才是現實的?!盵14]10-12

黑格爾還指出人生來自由,在基督教義里人在上帝面前都自由平等,自由不是有限的而是獨立自在的,內在的必然性就是自由?!八枷氲淖杂墒钦軐W和哲學史起始的條件”,“現實的自由和政治的自由之發苞開花,必與自由的意識相聯系著?!彼u東方專制階段里“恐懼一般地是主要的范疇”,“這種否定之感——感覺著某種東西不能長久支持下去——就是恐懼”,“在東方只有一個人自由(專制君主),在希臘只有少數人自由”,“但在東方那唯一專制的人也不能自由,因為自由包含別的人是也自由的。而在東方只看見私欲、任性、形式的自由”,“在中國人那里,道德的本身就是法律、規律、命令的規定”,但“這種義務的實踐只是形式的,不是自由的內心的情感,不是主觀的自由”[15] 。

總之,康德、黑格爾的自由思想具有現實意義?!昂诟駹柕谝粋€正確地敘述了自由和必然之間的關系?!盵16]120黑格爾的立足點是人,是人對自由的追求,追求自由是從康德到黑格爾的德國古典哲學的核心和靈魂。

第三,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中的道德自由。馬克思、恩格斯揚棄黑格爾哲學,強調自由精神是人的重要價值向度,是人的一種“類的特性”?!霸谏鐣v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薄叭藙t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識和意志的對象……僅僅由于這一點,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薄白杂傻挠幸庾R的活動恰恰就是人的類特性”,“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17]“不談所謂自由意志、人的責任能力、必然和自由的關系等問題,就不能很好地議論道德和法的問題?!盵16]119這即強調自由發展是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個體自為自主、自由自覺的主體交互性活動,其中個體通過交往與他者相遇,通過他者認識和確證自己,構建道德的我-你關系?!叭瞬粌H像在意識中那樣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動地、現實地使自己二重化,從而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盵18]

總之,馬克思、恩格斯闡明人的自由本質與類特性:人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具有社會屬性、自主性、創造性和自由自覺追求價值意義的實踐存在;在人與社會的關系上是一切現實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本質是人對自然與社會的超越又是自身能力的提高,前者指向人的精神理性,后者指向人的道德生活?!暗赖碌幕A是人類精神的自律?!盵19]道德自律是自由與社會規范及人類普遍意志理性的統一。道德自由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達到的一種狀態,是社會發展和精神發展的一種結果。

第四,現當代倫理學視域中的道德自由。在現當代倫理學上,朱貽庭等認為道德自由是道德修養所達到的高度完滿境界,是基于對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和對反映人類進步的崇高道德的高度自覺遵守;當人們認識到社會利益與自己利益不可分割時就自覺自愿地在沒有外在強制下履行道德義務,從而獲得完全的道德自由。唐凱麟說道德自由與道德人格的實現和完善實質是道德自由和道德必然的關系問題;主體能夠自主作出道德抉擇,主體將道德抉擇付諸實踐而無阻礙的現實狀態,這兩個方面相互聯系,共同構成道德自由的結構。

霍耐特論述法定自由、道德自由、社會自由的關系,提出道德自由價值高于法定自由價值,后者只擁有不受干擾去改變自己生活的權利,前者是我們擁有權利對道德規范的公開解釋施加我們的影響。如果社會成員體系性地誤解社會機制性規范的理性意義就會形成社會病態:社會理性在機制化了的行動體系中代表了“客觀精神”,就會形成冷淡的道德主義者人格類型和以道德為理由的恐怖主義者。[20]高兆明說尋求自由與規范的和解是人類面臨的永恒問題之一,自由與規范的和解是一開放的歷史過程,人只有在自我立法、自我規范的意義上才能打碎枷鎖并獲得自由。

三、道德自由何以可能?

道德自由何以可能?在道德心理學、道德哲學上,道德自由是主體在自我價值目標指引下擺脫不良意志干擾、束縛,自覺自愿、堅定按照道德法則行動。所以,主體提升道德認知,錘煉自由意志,明確并勇擔責任,勇敢實踐、創造,才能克服道德恐懼,實現道德自由。

第一,提升主體道德認知。在認識論上,主體認識道德規范價值的程度決定其道德自由的深度、廣度,影響其發揮與創造道德能力,進行道德實踐。主體認知越是全面深入、與社會規范認同一致就越能獲得較大道德自由度。蘇格拉底說無人有意為惡,美德即知識,即說正是主體特有的道德意識與認知能力才使其體會道義內涵,確立道德理想,實踐道德自我。

道德認知是主體把握社會規范的依據,取決于主體對具體道德情境的分析。情景認知與分析是連接社會規范和自我選擇的中介。道德認知轉化為主體信念并通過實踐才能實現道德自由?!霸谏鐣畹囊磺袆恿χ?,最強大并最終獲勝的總是道德觀念這股力量,因為它同時又是一種道德意志?!盵21]康德提出自由法則是道德法則,有別于自然法則。如果一種行為與法律的法則一致就是它的合法性,如果一種行為與倫理的法則一致就是它的道德性。前一種法則所說的自由僅僅是外在實踐的自由,后一種法則所說的自由指的卻是內在的自由。

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自覺運用,道德自由本質在于人按照對以道德必然性形式出現的歷史必然性的認識來采取行動的能力。道德必然性通過道德原則、規范并以行動實現道德目的表現出來。個體把握道德必然性即歷史必然性的廣度和深度,就是衡量個體道德人格發展水平和實現程度的尺度。個體道德人格完善過程就是道德必然性轉化為道德自由的過程,是道德主體從不自由到比較自由再到完全自由的發展過程。

第二,錘煉主體自由意志。道德自由與主體意志密不可分?!耙庵尽豹M義上表示自我對自己觀念的態度,構成決定的因素、命令或禁止;廣義上是一種精神力量,表示意識的沖動性質、行動傾向、靈魂的自我決定能力?!白杂梢庵尽痹谏鐣W上是人與生俱有的一種沖動或能力,人之為人的“類”特性;在心理學上意志與自由相關,特指人有意識確定目標、調配行動、克服困難、實現目標的心理過程;在哲學上是指人的內在欲求、生命沖動,人的精神生命固有的自我規定、自我發展的強烈愿望。

可見,意志是自由意志、道德意志,是人的一種原始本原的類本質,是道德主體的基本特征之一。人只有錘煉意志才具備主體資格,具備道德權利進行道德評價、自律,作出道德選擇。王海明提出自由必與意志相關而未必與知、情相關,是能夠按照自己意志而不是按照思想或愿望所進行的行為。人擁有自由意志表明人開始自在體認、自覺擔當自我尊嚴、權利與責任,在本體論上領悟道德的評價、判斷、選擇等關系,為個體和倫理共同體生活尋求規范依據、本源和旨歸。

第三,明確并勇擔道德責任。自由與責任密不可分。自由意味著責任、擔當;責任在本質是自由的,是道德動機和實踐的結合點,是道德行為的限度即道德自由度。道德自由并非絕對的無責任與無限度、絕對的任性的自由,而是意味主體自由選擇、勇擔責任、實現意志的整體過程。在根本上道德主體置于自由之中,一切行動都是出于道德責任的意志決斷,責任作為道德意志自由度是對自由意志的限定又是實現自由的根本條件。道德的力量就在于主體將責任內化為信念、意志并勇敢履行義務,在責任和意志自由的雙重機制作用下體現自我價值,充分實現道德自由。放棄責任就等于放棄自由,是主觀盲從的隨意放肆、黑格爾所說的主觀片面的“任性”。

道德自由是道德人格的內在要求和基本特征,與道德責任相關聯,失去責任擔當也就無道德人格。道德主體把自由權能的“是”和普遍有效的社會規范“應該”統一起來,確立合理科學的價值基礎,勇敢行動,才能創造道德自由??档绿岢龅赖伦杂呻m然排除外在因果必然性但仍然不是任性的,而是受自律支配的?!白月筛拍詈妥杂筛拍畈豢煞蛛x地聯系著,道德的普遍規律總是伴隨著自律概念”。[12]所以,道德自由展現在責任義務和規范約束之間,其特點是“在于人不與自然和社會現象過程中的客觀必然性的直接表現發生關系,而是與調節行為的一定規范發生關系”[22]。

第四,勇敢實踐、創造道德自由。德性是一種創造力量,呈現人性的理性意志和道德光輝。主體為擺脫自然、社會和自己本能的奴役,必須發揮理性作用抑制不正當沖動,積極勇敢實踐、創造,才能克服道德恐懼,知善擇善行善,實現道德自由。

道德自由不可能出現在恐懼、逃避中,若僅停留于主體人格意志上就仍只具有形式的規定性,主體道德實踐中的無阻礙才是道德自由的真實狀態。所以,道德自由表現為主體意志活動的獨立性、無條件性和現實超越性,主體實踐中的無阻礙自由又表現為主體活動的相對性、條件性和現實限制性。對主體道德人格而言,前者是其形成前提條件,后者是實現現實表征,兩者統一構成道德自由的內涵,而兩者統一只能建立在把握和自覺運用道德必然性的基礎上??鬃铀啤皬男乃挥饩亍钡牡赖伦杂烧沁@兩者的統一。黑格爾說“自由只有在自身目的中,即在善中,才對它自己說來是真實的”[14]126。

根據馬克思主義觀點,推動人類歷史進步的是社會主體自由意志對客觀世界的整體合力,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耙庵咀杂芍皇墙柚趯κ挛锏恼J識來作出決定的能力?!盵16]120“人只有在他以完全自由的意志去行動時,他才能對他的這些行動負完全的責任?!盵23]阿馬蒂亞·森認為,人類自由發展的目的是至高的?!耙粋€社會成功與否,主要應根據該社會成員所享有的實質性自由來評價?!卑l展是擴展人們享受自由、實現目的自由的過程,而5種類型的工具性自由(政治自由、經濟條件、社會機會、透明性保障、防護性保障)作為手段對目的自由之實現具有重要實效性作用。[24]13、31

因此,要勇敢實踐、創造道德自由。一,堅持道德的自發自由,重在自覺自由。自發自由是主體認識與實踐活動的一個特點,因其來自感性經驗,往往具有潛在現實性與首創性,但還不是真正的自覺自由。在正確理論指導下自發自由才由潛在現實性、首創性轉化為具體現實的、有普遍創造性的自覺自由。二,通過制度法制安排,保障、激發個體自由,防止少數人的自由成為其他人自由發展的障礙?!吧鐣才艑Υ_保并擴展個人自由可以具有決定性意義?!盵24]34三,堅持自發自由與自覺自由、良心自由與意志自由、形式自由與實質自由、個人自由與社會自由、目的自由與工具自由等的辯證統一,充分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社會的活力。其中,良心自由是個體道德原則和善惡觀念的形成與完善的必要條件,也是個人抵制制度和法律上惡的重要手段,意志自由是個體為其行為承擔后果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英]阿克頓.自由與權力[M].侯健,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14.

[2]胡明.胡適精品集(第14卷)[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0 :68.

[3]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廖申白,譯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72.

[4][英]洛克.政府論(上篇)[M].瞿菊農,葉啟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2.

[5][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4、5、6.

[6][法]邦雅曼·貢斯當.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M].閻克文,劉滿貴,譯.商務印書館,1999:17、18.

[7][英]密爾.論自由[M].顧肅,譯.南京: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56、17.

[8][英]以賽亞·柏林.論自由[M].胡傳勝,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35、36、54.

[9][德]F·A·哈耶克.自由憲章[M].楊玉生,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82;自由秩序原理[M].鄧正來,譯.北京:三聯書店,1997:4、6.

[10][德]康德.實踐理性批判[M].韓水法,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2、177、178、176.

[11][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學原理[M].沈叔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50、78、17.

[12][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M].苗力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6.

[13][美]維塞爾.萊辛思想再釋——對啟蒙運動內在問題的探討[M].賀志剛,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7.

[14][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范揚,張企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15][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1卷)[M].賀麟,王太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51-52、95-96、93-95、99、125.

[1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422.

[1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

[1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20][德]阿克塞爾·霍耐特.自由的權利[M].王旭,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182、183.

[21][俄羅斯]C·謝·弗蘭克.社會的精神基礎[M].王永,譯.北京:三聯書店,2003:124.

[22]陳瑛,廖申白,主編.現代倫理學[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89.

[2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

[24][印度]阿馬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展[M].任賾,于真,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吳 勇)

表達自由與司法獨立論文范文第5篇

一、公司的人格自由主義

公司法起初是對公司的人格予以限制的, 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各項制度和法律的健全, 人們開始意識到公司人格不應該遭到限制, 應該隨著現代化發展予以解放。我國公司法原則上是承認公司的人格獨立的, 但是卻仍然存在一定的束縛和缺陷。

( 一) 公司法對于公司權力能力的限制

我國雖承認公司的自主經營, 但是卻在很多地方限制了公司的經營范圍和經營約束條件, 但是這種限制毋庸置疑已經影響到了公司的發展, 不利于公司在市場環境中的健康長期發展, 承認公司可以經營一切合法的項目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比如我國公司法中12 條就對轉投資做出了限制, 不能轉投資于合伙企業; 還有60 條中提到的對擔保、代課的限制到底是想限制公司還是想約束董事、經理的行為并不十分明確。這些都是需要在日后的法律修正中予以增減、補漏。

( 二) 公司法對公司經營范圍和權力范圍的限制

公司人格自由的前提基礎就是自己應該享有財產權利, 沒有財產權利的公司相當于沒有牙齒的老虎, 是無法實現自己的人格獨立的。我國公司法第四條第二款中雖然提出公司享有股東投資而成的全部法人財產, 但是在第三款中卻追加了公司資產所有權屬于國家, 該條實際上違背了公司的獨立財產權利, 也從根本上動搖了公司的人格獨立, 因此在日后的法律制度修訂中應該予以重視。

二、公司的設立自由主義

公司法律政策關于公司設立方面的改進體現了公司法向著先進、現代化發展的趨勢, 法律對于公司設立的限制在不同時期有所不同, 早期的企業在設立的時候受到政府的極大干預,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 政府干預越來越弱, 準則主義開始盛行。但是我國公司法對于公司設立的要求卻十分嚴苛。

( 一) 設立公司需要政府予以批準

我國公司法第8、27、77 條規定, 股份有限公司想要設立必須經過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或者是國務院授權的特定部門允許才可以。這種規定對于私人有一定的不公平性; 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 在滿足各種法律法規的要求下還必須經過行政部門的審批和應允, 顯然這種規定對于私人想要設立公司也是存在很大的弊端的, 尤其是在與國家或者政府投資者相競爭的情況下。

( 二) 設立門檻高

我國公司法中第19、73 條嚴格明確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條件, 但是其中卻存在很多不合理之處。比如, 對股東或者公司發起人有最低人數的限制, 也決定了“一人公司”不得出現的局面; 公司法定資本制和出資實繳制也有一定的限制; 公司的經營條件和經營方式也應該完全遵循公司的發展, 而不應該由政府進行干涉; 再有, 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也有一定的限制, 必須過半數為中國境內有住所, 這也是一種身份限制的體現。

三、公司資本自由主義

傳統的公司法設立了公司資本形成、維持和退出等機制來確保公司債權人的合法利益, 但是這種機制顯然已經不能和現代化的發展相匹配, 在很多國家這些制度已經開始被廢除或者進行了修正, 但是我國目前仍然堅持這種制度, 因此出現了很多問題:

( 一) 法定資本制的不足

所謂的法定資本制是指公司的期初資本必須滿足一定的限額, 這種制度的確立有效的保證了公司的正常啟動和初期的維持運營, 同時也保證了公司債權人的合法利益, 但是最低注冊資本同時也增加了公司設立的難度, 而且我國還堅持公司資本實繳制, 這種制度更加限制了公司的自由經營。因此在日后的法律政策方面, 我國應該考慮修訂法定資本制, 推進企業進行融資以及自由經營的局面。

( 二) 出資形式比較單一

我國公司法第24 條規定了公司的出資形式———貨幣、實物、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以及工業產權。這種強硬性的規定公司的出資形式無疑會阻礙公司組建時的靈活性和自由性。但是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將出資形式進行了多元化的處理, 融入了信用、債券、已經履行的勞務等等, 實踐證明, 這樣也更加有利于公司的自由運營和資本的獨立性發揮。這也是我國公司法日后需要改進的地方之一。

四、公司的自由交易主義

公司的運營離不開交易, 因此公司法的設立不僅要充當組織法還是交易過程所依據的制度之一, 有交易就必須保證其自由, 我國公司法在交易自由方面做出了很多限制, 也導致了現實中公司交易自由的不順暢。從公司法法條中不難看出, 公司股票的轉讓、股東出資的轉讓、股份回購的限定以及公司的合并和分立條件等等都明確顯示了公司的各種交易已經受到了很多限制, 我國公司法的法律政策應當注意這些地方。

摘要:我國公司法的設立體現了政府干預職能, 對于公司自有做出了一定的限制, 這些限制恰恰阻礙了我國市場經濟的自由發展, 因此本文從公司法應該確立自由主義的精神出發, 并提出了以此為基礎的制度構建。比如公司人格自由、公司設立自由、公司治理自由以及公司交易自由等等。

關鍵詞:自由,企業,公司法,自由主義

參考文獻

表達自由與司法獨立論文范文第6篇

2011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早期收獲計劃實施,兩岸互利合作進一步深化,各領域交往更加常態化、機制化,雙方在共同追求經濟合作制度化建設目標上見證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成果由兩岸同胞共同享有”的成效。2012年,既有新的挑戰,也蘊藏了重大的機遇,相信兩岸能繼往開來,拓展跨域經濟整合的新局面。

一、2011年兩岸經貿關系的新進展

2011年,世界經濟處于不確定的急劇變動之中,受到日本震災核災、美國經濟疲弱,歐債危機加劇、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新興國家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環球透視機構(GlobalInsight)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皆看淡全球經濟前景。處此形勢之下,大陸經濟發展一枝獨秀,既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巨大的機會與動力,同時也面臨愈來愈大的轉型升級壓力,此種特點既有力地推動了兩岸經貿關系發展,又對兩岸經貿合作提出新的要求。在外部經濟情勢相對嚴峻的形勢之下,兩岸致力于ECFA早期收獲清單的落實,以及相關協議的后續協商,對于維護臺灣經濟的穩定,讓島內廣大的中小企業、農業,乃至于廣大基層民眾從中受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呈現出新的特點。

(一)兩岸經貿關系邁向正?;?、機制化和制度化的進程

1、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的架構基本成形。兩岸各項協商與交流合作循序進行、成效顯著。根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第十一條規定,2011年1月,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正式成立。

大陸海協會與臺灣?;鶗猿侄ㄆ诘闹贫刃詤f商,并達成新的合作協議;兩岸政黨舉辦的“兩岸經濟文化合作論壇”和以突顯民間基層交流為特色的“海峽論壇”皆如期召開;兩岸各項交流有序地推動并有所深入。2011年上半年,大陸有多個省市組織了大型參訪團赴臺從事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圍繞著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也頻繁進行;陸生入臺就學成為現實,強化了兩岸青年的相互了解;6月21日,兩岸兩會完成《海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修正文件三》換函確認。兩岸分別增加了臺灣臺南與大陸的鹽城、蘭州、溫州、黃山客運共計5個航空客運航點;客運班次雙方每周各增加94班,連同原有班次合計總班次已達到每周558班;貨運班次各方每周增加4班,合計總班次為每周56班。6月28日,大陸赴臺個人游以北京、上海及廈門三個城市為試點正式開放,7月29日又啟動了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地區個人游項目,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的人數也明顯增加,更把兩岸民眾的交流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2、兩岸經濟合作內容進一步擴大。2011年11月,兩岸兩會第七次領導人會談并簽署了《海峽兩岸核電安全協議》,同時就三年多來簽署的其他15項協議的落實情況進行了深入檢討,有力發揮了已簽協議的應有效益。兩岸產業合作論壇等專項活動取得更多的共識與進展,雙方重新確定了以LED照明、無線城市與物流業等為產業搭橋的優先合作項目,產業合作向深層次推進。在金融合作領域,兩岸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先后在臺北與北京舉行了兩次磋商,實現了兩岸銀行業監管合作機制的創制,為兩岸銀行業的審慎經營和合作體系的穩定奠定良好的基礎;2011年10月底,兩岸有關方面宣布,年內大陸將有兩家銀行獲準在臺灣設分行,4家臺資銀行也將獲準在大陸設分行。

(二)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保持增長勢頭,是撐托臺灣經濟的關鍵因素

1、臺灣經濟越來越依賴大陸市場,這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鑒于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超出預期,歐債危機仍在擴大,美國經濟并未明顯回暖,全球可能陷入長期經濟衰退,對于外向型的臺灣經濟而言,如何抵御世界經濟危機的威脅,是嚴峻的考驗。根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民眾的心聲是,“全球經濟那么壞,如果沒有與大陸的經貿生意,臺灣的經濟會更慘?!备鶕箨懙慕y計,2011年,大陸(含香港)與臺灣貿易總額為1693.4億美元,同比增長11.2%,占大陸對外貿易總額約4.4%。其中,大陸對臺灣出口425.8億美元,同比上升20.5%;自臺灣進口1240.5億美元,同比上升8.1%,臺灣獲得貿易順差高達787.7億美元。從臺灣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以及未來展望,其內需經濟的最高能量只不過占整體GDP的12.5%以內,其它的87.5%需依靠外來的挹注或輸給。目前,臺灣每年對大陸市場出口的依賴度已超過40%,兩岸經貿關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2年臺灣領導人選舉時,臺灣的選民愈來愈理性,他們思考的就是兩岸經貿關系所衍生的利益,維持兩岸關系和平穩定才能保證臺灣經濟的穩定。

2、ECFA早收清單的落實。2011年1月1日ECFA早期收獲計劃實施,促進了臺灣產品對大陸的出口,惠及面的成效已逐漸顯現。根據ECFA早期收獲計劃,貨物貿易部分大陸向臺灣開放539項產品,包括農產品18項,臺灣向大陸開放267項;服務貿易方面大陸向臺灣開放了銀行、保險等11項服務業,臺灣向大陸開放9項。根據大陸海關的統計數字,1至11月,臺灣方面早收清單內貨品對大陸的出口額為182.7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32%,獲減免關稅逾1.14億美元。根據臺灣方面的統計,早收清單內臺灣工業品對大陸的出口,拋光機床增長了5.47倍,塑料造粒機增長了3.67倍,乙烯脂共聚物增長了1.66倍,在享受早收優惠關稅的臺灣企業中,有超過一半的廠商是首次向大陸出口早收列表范圍內的產品,這些受惠產業中,工業產品核發件數前五名產業分別為石化(12352件)、機械(9863件)、紡織(4433件)、運輸工具(3744件)、金屬(3365件);工業產品核發金額前五名產業分別為石化30.78億美元(58.58%)、機械9.82億美元(18.70%)、金屬5.37億美元(10.22%)、紡織2.69億美元(5.12%)、電機1.24億美元(2.35%)。尤其是農產品貿易更是獲得了快速發展,據臺灣農業主管部門統計,1-12月ECFA早收清單中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的出口量為20317噸,比上年同期的10828噸增長88%;出口值為1.256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5532萬美元大幅增長127%,其中冷凍秋刀魚增長了10.61倍,文心蘭增長了7.69倍,活石斑魚增長了1.92倍最為顯著。從ECFA貨品貿易原產地證明件數看來,不僅申請廠商家次持續增多,申請的金額也逐漸增加,呈現新商機。據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統計,從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5日,累計核發38789岸航線取得更大進展。2011年開始,從臺灣到大陸一線及二線城市幾乎都實現了直航,大大縮短兩岸的實際距離與人民的心理距離,可以說兩岸交流互動日趨常態化。自2008年7

月開放大陸居民赴臺觀光,至2011年12月底,入島的大陸游客已超過305萬人次,據臺大陸事務主管部門的保守估計,已為臺灣帶來50,59億美元的觀光收益。2011年6月28日開放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試點,7月29日又啟動了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地區個人游項目,截至12月底,個人游入境者達29187人次。

二是經濟合作的緊密化程度已達相當高的水平,遠超過許多雙邊自由貿易區的區內貿易互賴程度。從兩岸貿易的規模及兩地市場的相互依存度觀察,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已高達27.63%,出口依存度甚至超過40%。(參見表1)從臺商對大陸投資來看,依臺灣“經濟部”的統計,至2010年底臺商對大陸的投資金額累計達949.3億美元;臺商對大陸經營活動的發展,逐步形成海峽兩岸產業合作與新型的產業分工經營模式,構建出一個以臺商為紐帶的獨特的區域經貿網絡以及共同開發國際市場的循環體系,不僅成為帶動臺灣產品對大陸出口逐年提升的基礎,也是保障臺灣經濟增長的關鍵。此外投資雙向互動打開新的局面。根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11年10月底,大陸累計批準臺資項目85251個,實際利用臺資537.8億美元;實際使用臺資占大陸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4.7%;自2009年6月30日正式開放陸資赴臺投資開始,至2011年12月底止,已有204家大陸公司經過核準赴臺設立分公司,審核通過投資金額約55.3億元(新臺幣)。盡管目前陸資入臺投資仍在探路階段,投資的金額還很有限,但其意義重大,為兩岸經貿的正?;c跨域整合開創了新契機。這種日益緊密的兩岸經貿關系,為兩岸經濟合作的件,總金額約52.55億美元。其中,農產品1020件、2347萬美元,工業產品37769件、52.31億美元。

在服務貿易早收計劃部分,臺灣金融監管部門已核準11家島內銀行赴大陸設立分行,其中6家已開業,另設有8家辦事處。證券期貨業部分,已有13家島內券商赴大陸設立25家辦事處,2家投資信托業赴大陸設立辦事處,并核準4家投信與大陸證券業者合資申設大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業部分,已核準9家島內保險業赴大陸參股投資,其中6家已營業,另并設有15家代表人辦事處。非金融早收開放領域中,臺灣已有5家會計師事務所申請獲得有效期為一年的《臨時執行審計業務許可證》,82家企業獲準設立獨資或合資企業,合同臺資金額4.1億美元。另外大陸還核準引進5部臺灣電影,其中2部已經在大陸院線公映。

二、兩岸經貿關系展現的新特點

第一,大陸“向南行、向下沉”惠臺政策的效果逐步顯現。

近20多年來,在李登輝、陳水扁意識形態的操弄下,將省籍與族群包裝成“本土意識”,成為民進黨擴展政治勢力的不二法門,近3年多來,大陸推出多項“向南行、向下沉”的惠臺政策,直接鎖定傳統的農工階級,并從臺灣民眾關切之事契人,已讓臺灣中南部的基層社會、中下階級、中小企業看到兩岸往來的實質利益,感受到兩岸和平所衍生的好處。從臺灣2012年選戰觀察,善于操弄“省籍與族群”議題的民進黨人前所未有地遭遇來自理性思維的挑戰,事實證明,大陸的惠臺政策是正確的。

第二,交流互動的常態化與經濟合作的緊密化。

一是海峽兩岸人流、物流、金流、信息流、技術流互動更加頻繁,大陸赴臺旅游與兩機制性與制度性建構打下重要的物質基礎與必要條件。

第三、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建設成為兩岸共同追求的目標。ECFA簽署后,兩岸合作的領域越來越廣,雙方受益的企業越來越多。2011年,兩岸在經貿、金融、文化、互聯網等眾多領域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如兩岸銀行業監管機構自2011年4月舉行首次磋商以來,不斷加強經驗交流和信息共享,促進兩岸金融合作的活躍化。近期,大陸方面批準了永豐商業銀行、臺灣工業銀行、臺北富邦商業銀行等3家臺資銀行在大陸設立代表處,批準了“中國信托商業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等2家臺資銀行在大陸籌建分行;臺金融監管部門亦批準4家大陸銀行到臺灣設立代表處。再如根據《海峽兩岸證券及期貨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兩岸證券及期貨監管機構將在信息交換、機構設立、協助調查以及人員培訓和交流等方面開展監管合作,有利于共同維護兩岸證券期貨市場的穩定發展;兩岸證券交易機構的制度化合作也在積極推進之中。還有兩岸兩會第七次會談就推動兩岸產業合作達成共識,兩岸產業合作也邁入了制度化、機制化的新階段,通過加強共同研發、共創品牌、共建標準等,爭取搶占全球產業制高點,在全球產業新一輪發展中占據有利地位。

第四,大陸與臺商共同努力面對經營的難題。隨著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廣大的臺商在兩岸經濟關系中的作用愈益突出。由于外部市場的變化和大陸加快經濟結構轉型的要求,臺商也面臨著轉型或升級的課題。2011年,大陸各地都成立了“臺商轉型升級服務團”,在融資、用工、租稅減免、開拓內銷市場及臺商轉型升級等方面給予幫助支持,如廣東東莞、遼寧及江蘇都宣布“六個進一步”的優惠臺商措施,福建、上海、浙江等地也陸續推出更具體的惠臺政策及相關輔助措施,使臺商企業能克服經營困難,在2011年取得新業績。

二、2012年兩岸經貿的新局面

2012年臺灣領導人選舉,大陸因素史無前例地成為影響的“正面能量”,臺灣民眾用選票展現了對于臺灣未來的選擇:沒有人可以對兩岸和平發展說“不”;沒有人愿意關上兩岸協商合作、互利互惠的大門。面對這一局勢,國民黨必須抓住未來4年的機遇。

展望新的一年,如何運用新的思維推動兩岸關系向深度發展,收獲更豐碩的成果,確保臺灣政治更加穩定,經濟更加繁榮,對馬英九是嚴峻的挑戰,這就要求馬英九應更進一步推灣內部的問題也很重要,如失業率居高不下、房價物價高漲,尤其是青年就業不易、利益分配問題,以及民眾的不滿與不耐情緒。這就必須思考更宏觀的格局。一是應提升兩岸經濟合作的戰略層次,攜手做大經濟“蛋糕”,共同面對歐債危機、世界經濟衰退所造成的沖擊與影響;二是在兩岸政策上邁開大步,加快兩岸產業分工和深度對接,以利于產業界以兩岸合作為基礎的全球布局,為臺灣經濟發展、就業改善帶來更為積極的效用,對臺灣來說,尤其應擺正心態,正視陸資人臺的積極作用,優先檢討大陸資金人島投資創業的開放政策。三是必須讓和平紅利更為合理地分配,使島內“主體意識”強的那部分民眾能更務實地看待兩岸關系。

3、加速推動兩岸經貿協議的執行進度及ECFA后續協商??梢灶A見,馬英九將尋求與大陸建立更長久的和平穩定關系,依靠大陸市場來保障臺灣的經濟增長與社會穩定。努力的方向:促進兩岸貨物和服務貿易進一步自由化,擴大兩岸貿易,促進雙向投資;支援大陸臺商進行轉型升級,一方面加快向內陸與中西

部的投資布局促進,拓展內需市場。另一方面促進兩岸在新興技術產業與綠能產業,以及服務業方面的合作;兩岸共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一起制定國際標準也是未來很重要的工作之一。至于ECFA后續協商談判將逐步深入,如何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模式,將會是2012-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包括:在投保協議、海關合作、貨品貿易與服務貿易、產業合作及爭端解決等六個方面的協商;盡快簽署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盡快解決重大臺商投資糾紛,協助臺商轉型升級;另外,“推動建立貨幣清算機制”已明確寫入“十二五規劃”。

4、不可忽視的困擾與挑戰。由于兩岸政治互信不足,兩岸跨域經濟合作關系一直深受兩岸政治關系的制約,也存在臺灣內部政經因動兩岸經濟合作,加緊推動ECFA的后續談判,為臺灣經濟發展、就業改善帶來更加積極的效用。

在新的一年里,兩岸經貿關系將會有新的突破,分析如下:

1、大陸將繼續保持和推動兩岸關系“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局面。預計未來4年,大陸將繼續推出惠臺、利臺的政策,并更加注重深入臺灣社會基層、全方位推動與臺灣的交流。國臺辦主任王毅在龍年春節問候臺灣同胞時已指出:將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繼續推進兩會商談,首先要如期簽署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將加快推進兩岸金融合作,盡快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探索兩岸銀行相互參股等新的合作方式;把兩岸產業合作提上重要日程,爭取有所突破;將與臺灣有關方面加強溝通,切實為陸資入島提供必要環境和條件;將會同各地各部門繼續支持大陸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拓展內銷市場;將繼續面向包括中小企業和農漁業者在內的臺灣基層民眾,多辦實事,多辦好事;還將持續推進海西經濟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歡迎和鼓勵臺灣各界朋友積極參與,互利合作。海協會會長陳云林也發表新春賀辭指出:海協會將繼續以兩岸關系發展和兩岸民眾需求為依歸,以深化經濟合作為重點,積極推動ECFA后續協商;逐步增加兩岸文教相關議題,擴展兩會協商空間;繼續發揮海協會授權民間團體的優勢,加強與臺灣社會團體和各界人士的聯系,促進各領域交流,協助處理好兩岸同胞交往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切實維護兩岸同胞的合法權益??傊?,2012年,將在兩岸經濟關系初步實現正?;?、制度化、機制化基礎上,夯實根基,縱深推進,拓展新局。

2、兩岸經貿關系對臺灣經濟的重要作用將更加突顯。馬英九表示將繼續拼經濟,一方面必須應對艱難的全球經濟環境,另一方面臺素的干擾與影響。爭取臺灣民心依然是是兩岸經貿合作健康穩定發展的重中之重,努力讓兩岸經貿合作更加緊密,讓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不斷深入,讓兩岸政治分歧有效化解,2012年的工作都應該于此著墨。但我們也注意到,馬英九連任所獲得支持率大大低于2008年,仍有約600萬的臺灣選民對于馬英九的政策心存疑慮,尤其是民進黨在臺“立法院”獲得突破1/3的席次,未來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必將在“立法院”遭遇朝野激烈對抗的麻煩。馬英九在選后即提出未來“兩岸政策三原則”(先經濟后政治、迫切的優先、容易的優先)就是對現實的妥協。如何消除島內將選票投給蔡英文的約45%選民的疑慮,讓兩岸“和平紅利”為更多的人所認同和分享,也是馬英九第二任上必須努力以赴的課題。

(作者單位: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臺灣研究所)

注釋:

①見臺灣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編:《兩岸經貿》2011年第2期。

②在2009年4月26日第3次“陳江會談”中就陸資赴臺投資達成共識,臺灣方面逐步放開陸資準入項目以及投資的金額上限:2009年6月30日,臺“經濟部”公告開放陸資赴臺投資的192項業別;2010年5月20日再開放銀行、證券、期貨等12項;2011年1月1日配合ECFA服務業早收清單再開放其他運動服務業1項;2011年3月7日,“經濟部”再公告第二階段開放部分業別項目42項,至此累計開放247項(包括制造業部分89項;服務業138項;公共建設部分20項)。

③“六個進一步”優惠臺商措施:1、支持臺資企業的轉型升級,企業可申請相關產業貿易資金;2、政府加速打造臺商產品交易中心的建設及名品城、開發區的投資管理,簡化手續以及租金優惠;3、金融合作,如江蘇省將鼓勵臺金融業開設業務總部或區域總部及法人機構,在申報、稅務等方面都有便利和優惠,特別是對臺灣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4、加強大陸企業的對臺投資發展;5、優化環境實施細則,保護臺資企業的合法權益,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和招聘指導;6、對臺資企業及企業家的生活配套服務。

④陳云林:《祝福兩岸同胞,展望光明前景》,見《兩岸關系》雜志2012年第2期。

⑤目前,臺“經濟部”正積極擬定第三波松綁陸資項目,包括制造業在內至少近百項,其中擬開放展覽館、過境旅館、港埠等基礎設施建設21項(7項無限制開放,遇有限制開放)。

(責任編輯:張潔)

上一篇:考研失利畢業生就業論文范文下一篇: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