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范文

2023-09-19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范文第1篇

《童年》在苦難中長大(前蘇聯作家高爾基)

主要內容:

小說講述阿廖沙三歲到十歲的童年生活。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如寫“我”剛到外祖父家時見舅舅們為爭奪家產而爭吵斗毆的情景,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殘暴;寫“我”在母親死后與外祖母相依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刻畫了外祖父的貪婪吝嗇(該他出錢買的那天,午飯照例要壞些;十分注意倒給他的茶的濃度;連敬圣像點的長明燈的油也是各買各的),外祖母的寬厚善良(該她出錢買的全是好肉;對著“我”掙來的錢默默流淚)等等。

閱讀感受:

讀來令人感到悲哀但不過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劇的氛圍中感受到人們戰勝悲劇命運的巨大力量。 人物形象、典型情節、性格特征:

阿廖沙:聽外祖母講故事,還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獻身于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都給過阿廖沙以力量和幫助,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外祖母: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還經常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民間故事給他聽。慈祥善良、聰明能干、熱愛生活、胸懷寬大、善于忍讓外祖父: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如阿列克謝因染壞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過去;狠心剝削工人,暗放高利貸,慫恿幫工偷東西。吝嗇、貪婪、專橫、殘暴。

“我”: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舅舅: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整日為爭奪家產真吵斗毆,瘋狂虐待自己的妻子。 相關練習:

1、《童年》最基本的主題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長。鞭撻俄國國民的小市民習氣是作者創作這部作品的第一主題。

2、《童年》這部小說不僅描繪了作者苦難童年的悲涼情景,而且折射出19世紀末期俄國生活的普遍情形,勾畫了俄羅斯底層人民種種生動的形象。請寫出小說中給你印象最深的兩個人物及其性格特點。

示例:外祖母:善良、慈愛、樂觀而剛強;外祖父:殘忍而吝嗇;茨岡:能干、愉快等。

3、童年刻畫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個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的人,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干、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著圣徒一般的寬大胸懷。作品中,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獻身于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都給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4、高爾基(人物名)被列寧稱為“無產階級藝術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傳體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5、《童年》中塑造的阿廖沙形象是俄國千百萬勞動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典型。

6、《童年》刻畫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我”(阿廖沙),善良樂觀的外祖母,自私殘暴的外祖父,貪婪惡毒的舅舅們以及快樂的“小茨岡”和執著的“好事情”。 習題訓練:

1、《童年》是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中的一部,這部小說生動地再現了十 1

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是:。

2、部曲是《童年》、《》、《》。

3、《童年》刻畫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善良樂觀的,自私殘暴的,貪婪惡毒的以及快樂的“小茨岡”和執著的“好事情”。

4、《童年》中塑造了的形象是俄國千百萬勞動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典型。

5、《童年》是作者創作這部作品的第一主題。

6、《童年》從寫起,到結束,生動的再現了 。

7、在如此艱難困苦、令人窒息的環境里,阿廖沙變成了一個什么樣得人?你從阿廖沙的變化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8、你最欣賞高爾基的名言是。

《昆蟲記》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法國作家法布爾)

主要內容:

介紹昆蟲鮮為人知的生活和習性,使人們了解昆蟲的真實生活情景。

閱讀感受:

《昆蟲記》除真實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

藝術價值:

《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認的文學經典。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昆蟲在作者的筆下,都賦予了人的性格。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著作者對人類的思考。

作者介紹:

讓•亨利•法布爾(1823—1915),出生在法國南部山區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作家。他深入昆蟲世界,懷著無限的熱情對昆蟲進行觀察和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著成了《昆蟲記》這部巨著。1885年,《昆蟲記》3卷本出版,直到1910年,《昆蟲記》10卷本才出齊?!独ハx記》(又譯《昆蟲物語》或《昆蟲學札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他被譽為“昆蟲詩人”, 《昆蟲記》作者被當時法國與國際學術界譽為“動物心理學的創導人”。

相關練習訓練:

1、一部真實記錄昆蟲生活,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它是名著《》,該作品中昆蟲們的一舉一動,都被賦予了人的思想感情。

(1)、有人說,昆蟲也是生靈,他們與人有著絲絲縷縷的相通之處。你的看法呢? (2)、該書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2、法國有一個人耗盡了一生的精力來研究昆蟲,并專為昆蟲寫出了十卷大部頭的書,這個人是;這本書是《》。這本書又譯為《》或《》,被譽為“”。魯迅把這本書奉為“”的楷模。我們學過其中的一篇課文叫做《》。

3、《昆蟲記》本書出了真實了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全書充滿了對,充滿了對。這本書是優秀的,也是公認的。

(二)填空題:

填空題一般考重要名稱,如人名(阿廖沙、外祖母、小茨岡)、地名、物品名(鞋跟高低、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敗鼓皮丸)、動物名(耶胡、鼴鼠)以及情節名(斗殺西門慶、雪夜上梁山、大鬧野豬林、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

1、《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兩部為《在人間》《我的大學》。

2、《童年》講述的是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3、童年刻畫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個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的人,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是一個慈祥善良、聰明能干、熱愛生活的人,對誰都很忍讓,有著圣徒一般的寬大胸懷。作品中,還有兩個粗野自私的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樂觀純樸的學徒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獻身于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快樂的麻臉保姆葉夫根尼婭。

4,“謝謝你,好孩子!咱們倆養活不了自己嗎?咱們倆?有什么了不起的!”這句話是《童年》中說的,“好孩子”指的是。

(答案示例:外祖母阿廖沙 )

5,根據高爾基《童年》的內容,在下面空白處填出相關人物。(2分)

每逢周六,都要懲罰一下本周以來犯過錯誤的孩子,然后他就去做晚禱。這時,廚房成了孩子們的天地。外祖母收養的棄兒弄來黑色蟑螂,大家玩得不亦樂乎。 (答案示例:外祖父小茨岡或伊凡)

6.《童年》講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因此小說的基調在整體上

得、;但也因為是以一個小孩的眼光來描述的,這樣就給一幕幕悲劇場景蒙上了一層的色彩,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在邪惡中看

到,在冷酷無情中看到,在悲劇的氛圍中感受到答案:嚴肅、低沉天真爛漫光明善良人性的光芒人們戰勝悲劇命運的巨大力量

7.《童年》中奧夫相尼科夫家的三個孩子玩捉迷藏時,阿廖沙看到 ________,就_________ ,于是他們成了好朋友。

答案:‘老三掉到井里縱身跳到井里,與老大老二一起把老三救了上來

1、《昆蟲記》昆蟲學家法布爾畢其一生觀察研究昆蟲,寫出《昆蟲記》(又譯《昆蟲物語》或《昆蟲學札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2、《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認的文學經典。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魯迅把它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3,《昆蟲記》它根據大量第一手資料,將昆蟲的生活和習性揭示出來,如蟬在地下潛伏4年才能鉆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5個星期;蟋蟀善建巢穴,管理家務;蜘蛛善于捕食、織網;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樵葉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圓葉片做巢穴蓋子„„在作者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

4、法布爾的《昆蟲記》除真實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

5,法國有一個人耗盡了一生的精力來研究昆蟲,并專為昆蟲寫出了十卷大部頭的書,這個人是;這本書是《》。這本書又譯為《》或《》,被譽為“”。魯迅把這本書奉為“”的楷模。我們學過其中的一篇課文叫做《》。

答案:法布爾《昆蟲記》 《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昆蟲的史學》講昆蟲生活《綠色蟈蟈》

6.本書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全書充滿了對,充滿了對。這本書是優秀

的,也是公認的。

7.《昆蟲記》的作者是______, 被譽為“________”

答案:法布爾、“昆蟲的維吉爾”

8,《______》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______也由此獲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桂冠。

《昆蟲記》、法布爾“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

9,《昆蟲記》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除了真實地記錄了,還。

答案: 社會人生 生命的關愛之情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科普著作文學經典

10,《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認的文學經典。魯迅把它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在作者筆下,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為它的后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

的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

答案:楊柳天牛;小甲蟲;小麻雀

11,蜜蜂、貓和紅螞蟻都具備同一種本領,那就是答案:辨認方向

三,選擇題:選擇題一般就是直接考《名著導讀》當中的內容,或者是《名著導讀》中的內容拿來翻新

(三)選擇題:

選擇題一般就是直接考《名著導讀》當中的內容,或者是《名著導讀》中的內容拿來翻新;

1、對下列文學名著的點評正確的一項(B)

A、《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這部小說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狀況。

B、《魯濱孫漂流記》的主人公魯濱孫熱衷于航海,性格堅毅。他在小人國、大人國歷險多年,吃盡千千辛萬苦,終于得到了可觀的財富。

C、《昆蟲記》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布封所著,這部書除了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范文第2篇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人教版(含試題,重點歸納) 一.復習提綱

1、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589年,隋朝滅掉陳朝統一南北。

3、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6、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7、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8、我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9、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作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為著名的諫臣

10、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11、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后人稱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為“茶神”。

12、由武則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業在唐朝有重要發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14、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15、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訪是居民宅區,市為繁榮的商業區。

16、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統治時期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于隋文帝時。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19、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最為重要。 20、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則天。

21、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22、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區先后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23、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24、唐朝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25、8世紀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了。

26、8世紀中前唐玄宗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唐玄宗封南詔首領為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云南王。

27、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

28、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專心翻譯佛經,還寫成《大唐西域記》。

29、玄宗時,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長安是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0、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特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3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32、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3、唐朝杰出的醫學家孫思邈,畢生心血寫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稱為“藥王”

34、石窟藝術在隋唐時期大為發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35、10世紀初,契丹首領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

36、11世紀前期,黨項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

37、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38、1127年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39、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在堰城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

40、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發達的造船業。

41、唐朝時從越南引進的優良品種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推廣。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茶樹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區。

42、北宋時蜀地絲織品“號為冠天下”。江浙的絲綢產量高,朝廷用的絲綢,有很多來自江浙。

43、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制的冰裂紋瓷器,給人以別致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后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

44、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它的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

45、宋朝的海外貿易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僑胞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46、元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7、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產生,有利于商業發展。

48、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足的陋習。

49、北宋的肉食中以羊為多;南宋吃魚多。宋代時,北方以面食為主,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南方以稻米為主。

50、今天的傳統節日,像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稱春節為元旦,最為重視。

51、1206年,蒙古貴族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他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

52、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軍占領臨安,南宋滅亡。

5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馬克可?波羅的著作《馬可。波羅行紀》。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54、元朝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還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55、北宋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它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四百年。

56、指南針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明,早在戰國時期,人們制成“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制成了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南宋時海外貿易發達,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

57、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主要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

58、我國北宋時期的科學家沈括的科學成就有《夢溪筆談》、創制“十二氣歷”。我國元朝時的著名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郭守敬的科學成就有《授時歷》測定一年為365.2425天,與現在公歷的公歷基本相同,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但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約三百年。

59、北宋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編寫《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60、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家郭熙、李公麟人稱“宋畫第一”、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元代最著名的畫家是趙孟滏,他 的作品被稱為“神品”

61、人稱“宋四家”指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62、1368年初,朱元璋以應天為都城,改稱南京稱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63、明朝的特務機構: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朱棣設立東廠進行對臣民的監查、偵查。明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

64、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稱帝。1421年遷都北京,以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

65、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鄭成功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他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

66、元末明初明政府派戚繼光抵抗倭寇平息東南沿海的倭患。 6

7、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在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懷抱。

68、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自立為汗,國號為金,史稱后金。遷都沈陽,后改稱盛京。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69、皇太極繼承汗位改女真族名為滿洲。1636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金”為清。1644年遷都北京,對全國的統治。

70、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乾隆帝時撤銷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滴?、雍正和乾隆三朝的 “文字獄”最為嚴重。

71、明朝后期(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占了我國寶島臺灣,1661年鄭成功率兵進入臺灣,1662年初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臺灣設置府縣,加強管理。

72、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73、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修建城堡??滴醯勖钋遘娝懖⑦M,擊斃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被迫投降。

74、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75、順治帝接見西藏的佛教首領**五世賜予“**喇嘛”封號、康熙帝賜予另一個位西藏佛教首領為“**額爾德尼”的封號。 7

6、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共同管理西藏事務。**和**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政府批準。

77、乾隆帝時下令調兵討伐回部上層族小和卓與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設置伊犁將軍,對整個新疆地區進行管轄、設置哨所,加強對西北地區的管轄。

78、1771年初英勇的扈特部眾,在杰出的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毅然踏上了回歸祖國的征途。乾隆帝先后接見了渥巴錫并妥善安置了土爾扈特部眾。

79、清朝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南至南海諸嶼。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

80、明代從外國引進的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在不少地方推廣種植。 8

1、棉紡織業在明代已從南方推向北方,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中心;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暢銷海內外。

82、明清時期 ,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貿易城市。

83、明朝中期以后,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中,出現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他們開設機房,雇用機工進行生產,出現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生產方式。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雇用工人。他們之間這種雇用與被雇用的關系,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84、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清朝統一臺灣以后開放四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后來下令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關閉其它港口。

85、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組成。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蜿蜓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86、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寫的一部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寫了一部《天工開物》總結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徐光啟關于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歐洲的水利技術的著作《農政全書》。

87、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端疂G傳》的作者施耐庵,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朝中期的《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紅樓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地位。

88、湯顯祖是明朝后期最負有顧盛名的戲劇家,代表作出《牡丹亭》。清朝中后期以微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了其它劇種的一曲調和表演方法,在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8

9、明朝書法家董其昌的作品兼有“顏骨趙姿”之美。明末畫家徐渭的作品《墨葡萄圖》,清朝的“揚州八怪”,其中鄭板橋《蘭竹圖》最為有名。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二.相關知識的整理與貫穿

1、時間、人物、朝代 都城

2、少數民族的首領與政權

契丹族

契丹

耶律阿保機

581年

楊堅

隋朝

長安

黨項族

西夏

元昊

618年

李淵

唐朝

長安

女真族

完顏阿骨打

960年

趙匡胤

北宋

東京

1127年 趙構

南宋

臨安

3、重要城市及相關內容

1206年 鐵木真

蒙古國

斡難河畔

冰裂紋瓷器

浙江哥窯

1271年 忽必烈

元朝

大都

南宋最大的商業都市

臨安

1368年 朱元璋

明朝

南京

聞名世界的宋朝大商港

廣州

1636年 皇太極

清朝

北京

北宋都城

東京

4、作者與作品

5、作品及地位

《過零丁洋》

文天祥

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三國演義》

《夢溪筆談》

沈括

我國第一部以農民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水滸傳》

《資治通鑒》

司馬光

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

《西游記》

《竇娥冤》

關漢卿

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

《紅樓夢》

6、重要城市及地位

7、朝代、都城及古今地名

明代的絲織業中心 : 蘇州

唐朝

長安

西安

清代后來居上的絲織業中心: 南京

北宋

東京

開封

明清全國的制瓷業中心: 景德鎮

南宋

臨安

杭州

8、年代與事件

1662年

鄭成功收復臺灣

618年

隋朝滅亡

1553年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門居住

589年

陳朝被滅

1421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

907年

唐朝滅亡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1368年

明軍攻占大都,結束元朝在全國的統治

605年

開通大運河

9、人物歷史上的稱呼與人物的代表作

10、人物與相關事件

詩仙

李 白

《早發白帝城》

魏 征

敢于直言,進諫二百多次

詩圣

杜 甫

“三吏”、“三別”

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畫圣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對唐太宗在洛陽修建宮殿

任用“房謀杜斷”

11、容易忽視的政權的建立

件與人物

10世紀初

契丹國建立

明太祖

960年

北宋建立

抗倭

戚繼光

1206年

蒙古國建立

臣會議

乾隆帝

1276年

南宋滅亡

改國號為清

皇太極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武則天

張玄素

唐太宗

12、容易忽視的事

設殿閣大學士

轉戰東南沿海

撤銷議政王大

在盛京稱帝,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三.重要問題的回答

1、簡述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

(1)北宋時遼宋議和,訂立澶淵之盟;宋與西夏連年交戰后議和,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2)南宋時,宋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

2、簡述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情況。

(1)南方農業有較大發展。水稻躍居宋朝糧食作物首位。棉花種植地推廣到長江流域。茶樹栽培也有很大發展。

(2)南方手工業興旺。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織業在南宋時已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江南地區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宋朝造船業居當時世界首位。

(3)南方手工業繁榮,有開封、杭州等商業都市,有廣州、泉州等外貿商港,是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

3、宋太祖是如何加強中央集權的?

(1)宋太祖即位后,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將的兵權。

(2)宋太祖將地方的政權、財權、軍權,收歸中央,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4、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歷史意義(作用)是什么? (1)目的:為了加強和海外各國的聯系。

(2)意義:鄭和下西洋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鄭和是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偉大航海家。

(3)作用: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

5、簡述《尼布楚條約》的簽訂的歷史意義。

《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領土。

6、隋唐時期,我國取得的居世界領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哪些? (1)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修建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2)唐都長安規劃整齊,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

(4)唐朝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7、清朝前期對外實行什么政策?清政府為什么要實行這種政策?實行些政策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1)清朝前期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

(2)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是:第一,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主要地位,統治者認為天朝的物產豐盈,無須同外國互通無關;第二,害怕外國商人和沿海人民往來會滋擾生事,威脅其統治。

(3)閉關鎖國造成的危害是:使中國失去對外貿易的主動權,阻礙了手工業的進步和發展;清政府看不到世國界形勢發展變化,不能同外國進行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交流,中國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8、簡要分析經濟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南方戰亂較少,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增加了那里的勞動人手

(2)加上自然條件的優越性,江南地區的農業發展較快,逐漸超過北方。

9、明朝前期加強君主專權制的措施:

(1)政治方面:①中央廢除丞相和中書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②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三司;

③設立錦衣衛、東廠等特務機構,加強對臣民的監督;④遷都北京,加強對北方的控制;⑤執行削藩政策。

(2)文化方面:采取八股取士,從思想上控制知識分子。

四、 簡單的列舉題,要做到識記

1、列舉唐朝三位著名的詩人及代表作:

李白《蜀道難》

杜甫 “三吏”“三別”

白居易《新樂府》

2、列舉北宋時少數民族政權和都城:

契丹,都城上京 ;黨項,都城興慶; 金,都城會寧。

3、列舉17世紀我國進行反侵略的歷史事件:

鄭成功收復臺灣、戚繼光抗擊倭寇、第一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第二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4、列舉明朝三位著名的科學家及其著作:

李時珍《本草綱目》 宋應星《天工開物》 徐光啟《農政全書》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五、材料題的分析與技巧掌握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這句話是誰說的?

(2)唐太宗對君與民的關系做何比喻?兩者關系怎么樣?

答案:唐太宗;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夠承載船行走,也能夠把船掀翻。 (3)他為何會產生這一認識?

答案: 因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訓,從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力量的強大。

(4)為此,在他執政后,采取了哪些緩和君民關系的措施?

答案:重視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提倡節儉,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虛心納諫。

2、“機戶出資,機工出力”

(1)“機戶”指什么人?“機工”指什么人? 答案:早期的資本家 ; 早期的雇用工人。 (2)“機戶”和“機工”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

答案:雇用與被雇用的關系,是資產階級生產關系性質。 (3)材料中的現象出現在何時何地?

答案:出現在明朝中后期蘇州和松江一帶地區。

3、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產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1)材料中的“天朝”和“外夷”分別指什么?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如需請下載!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答案: 天朝指清朝;外夷指外國。 (2)這句話是誰說的?答案: 乾隆帝說的 (3)這奪段話反映了清朝統治者什么思想?

(4)據此清朝采取了什么對外政策?

答案:重本抑末,壓制打擊工商業發展的保守思想; 采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

技巧:做分析題,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膽大”,就是相信自己,“心細”就是一定要認真審題,抓住相關的知識要點,聯系課本知識進行突破。

精心收集

精心編輯

精致閱讀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范文第3篇

拽泅瞅雛鉸抽覷鬣

確鑿菜畦桑葚臃腫腦髓蟬蛻驪歌花圃丑陋訕笑

幽寂延綿狂瀾屏障哺育懊悔祈禱逼狹陰抑熾痛

嗥鳴斑斕讕語怪誕亙古默契田壟蚱蜢污穢宰割

籌劃彷徨仰慕衰微赫然迭起重荷深邃躊躇巴望

鎖閉歸省行輩攛掇鳧水飛濺亢奮晦暗羈絆驀然

冗雜燒灼幽暗愜意疏密包羅朱砂清揚咿啞端凝

顰蹙粲然嗔視無垠癲狂凜冽吞噬銷蝕羸弱告磬

斫痕日規抵御砭骨履踐崔巍垂蔓眼瞼眸子抽搐

溝壑不羈剽悍窺伺瘡痍闊綽觀瞻妍麗庇陰遒勁

獷野顎骨

人跡罕至人聲鼎沸來勢洶洶荒草萋萋亦復如是

可歌可泣鮮為人知當之無愧鋒芒畢露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馬革裹尸鍥而不舍兀兀窮年瀝盡心血

潛心貫注心會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

氣沖斗牛惹人注目雜亂無章不見天日博學多識

一拍即合尋歡作樂忘乎所以義憤填膺大徹大悟

參差不齊本色當行離合悲歡低回婉轉叱咤風云

渾身解數高視闊步盡態極妍息息相通毛骨悚然

怏怏不樂憂心忡忡疲憊不堪凍餓之虞知足安命

聊以自慰斑斑駁駁生意蔥蘢相得益彰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有過之無不及

二、課文理解(將重點地方畫上橫線,便于鞏固):

1、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文章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種不同生活的描寫和感受,表現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身心發展的束縛。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篇小說《阿Q正傳》,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且介亭集》《二心集》等。

2、《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臺灣作家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愛花的爸爸離開人世。語帶雙關。小說以此為題,含而不露,哀而不傷。本文有兩條線索貫穿全文,一是關于爸爸愛花、對花兒的描寫貫穿始末,另一條線索就是畢業典禮,圍繞畢業典禮這一中心事件,作者采用插敘手法,表現爸爸對女兒的關懷。這兩條線索,前者是主線,后者是副線,后者起著烘托、映襯、推動的作用。

3、《丑小鴨》是一篇帶有自傳色彩的童話。作者安徒生,丹麥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話大師。他的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丑小鴨》等。在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經歷為基礎,采用童話這一靈活的藝術形式,塑造了一只“丑小鴨”的形象: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鴨子,一出生就伴隨著別人的嘲弄和歧視,但是,在經歷過種種挫折和打擊之后,他終于變成了一只美麗的天鵝。從文中可以看出,丑小鴨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他啟示人們:只要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也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文章以丑小鴨的遭遇和奮爭為線索,按時間順序展開故事。

4、《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普希金詩集》。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勸說的口吻直抒胸臆,闡明了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之時要關于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未來是幸福、美好的。這首詩以平等的娓娓的語氣寫來,語調親密和婉,熱誠坦率,詩句清新流暢,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

普希金,是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他被認為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著名詩作有《自由頌》《致大?!贰吨虑∵_耶夫》等。課文《假如„„》是他在鄰居女兒的紀念冊上題下這首詩。 攢拗巔叟哽憚踱棹撇蘸

《未選擇的路》選自《中外哲理詩精選》,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了一個面臨選擇的人物。描繪了他選擇時的心態,告誡人們人生只能選擇一條路,而且沒有回頭路可走,因此應獨立思考,自主選擇。這首詩有著特別的意蘊,它是借寫自然界的道路來表達對于人生之路的思考。作者弗羅斯特,美國詩人,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因他處在傳統詩歌和現代詩歌交替的一個時期,也被稱為“交替性的詩人”。著名詩集有《山間》《新罕布什爾》等。

5、《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文章以“傷”為題眼,意在表明對方仲永的“哀傷、嘆惜”之情。方仲永從5歲到20歲之間,他的才能每況愈下,告訴人們: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學習是天才成長的關鍵因素。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世稱臨川先生。

6、《黃河頌》選自組詩《黃河大合唱》第二部《黃河頌》?!饵S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而寫的組詩。在選文中,詩人以時代的歌手出現,代表祖國英勇的兒女,身著黃河唱出了頌歌。他歌頌黃河氣勢宏偉,源遠流長,并且要以它為榜樣,像它一樣偉大堅強。這首詩具有直白、豪邁的風格。

7、小說《最后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所作。作品寫的是法國阿爾薩斯地區被德國普魯士軍隊占領以后,侵略者強迫當地學校改教德語的事件。文章以一個淘氣調皮的男孩小弗朗士作為主人公,并以他的視角來觀察、描寫韓麥爾先生這一形象,通過無知而稚氣的口吻以及心理變化,間接地寫出了阿爾薩斯地區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對侵略者無聲的抗議,表現出他們對祖國的深情。

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作者是李大釗,他不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而且是學者和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課文圍繞著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之間的關系,以長江大河,旅途征人作比,闡述了艱難的國運一定要有雄健的國民這一道理,鼓勵國民“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著進行曲調”,迎接崎嶇與險阻。這篇文章通篇使用比喻增強了說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動性和語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蘊、文字的含義同時豐富了起來。

9、《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漢文),遼寧昌圖人,現代作家。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從文章來看,標題的要點應在于“誓言”。這“誓言”是作者對著土地發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壯懷激烈地發誓:“我要回到她的身邊„„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面前——或我的墳前。”因此,本文是“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

10、《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她的傳奇故事。以時間為序,采用比興的手法,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奔赴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鄉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巾幗英雄的形象。這首詩與《孔雀東南飛》一起,被譽為樂府民歌的 “雙璧”。

11、《鄧稼先》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是美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作者采用“橫式結構法”,巧立主題式的小標題,運用“板塊”并列結構將看似形式散的內容組合在一起,表現一個主題: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孕育了鄧稼先,鄧稼先這類杰出人物又使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鄧稼先是我國研制和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技術領導人,為我國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兩彈’元勛”,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兩彈一星”指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

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以“說和做”總領全文,前半部分重點寫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后半部分重點與聞一多是“大勇的革命志士”,文章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記敘了離一多先生說和做的事跡,表現了聞一多先生說做統

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本文的作者臧克家,著名詩人,以一篇《老馬》成名,第一本詩集《烙印》,并因《老馬》的流傳被譽為“農民詩人。”

13、《音樂巨人貝多芬》按照訪問的順序,以貝多芬對厄運的態度為中心,從外表逐步深入到貝多芬的內心世界,成功地表現了貝多芬的獨特氣質和堅強個性。本文的獨特之處就在于:把貝多芬這要一個偉人還原為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著重表現他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貝多芬,德國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園交響曲》《命運交響曲》。本文的作者何為。

14、《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以時間為序,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著重刻畫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現了他們各自的思想和性格特征。作者莫泊桑,法國作家,被稱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等。

15、《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由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顿Y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點明學習對健全人格的作用。

16、《社戲》以“我”到趙莊看戲為線索,先略寫在平橋村的快樂生活,再詳寫到趙莊看戲的全過程,表現了農村人的善良,反映了“我”對自由快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選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

17、《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頌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全文以“好一個安塞腰鼓”為線索,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個階段展開描寫。不僅表現了安塞腰鼓這種民間藝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特點,而且反映了陜北人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征。作者劉成章。

18、《竹影》的作者是現代畫家、散文家豐子愷。全文以“竹影”為線索,以幾個少年充滿童真童趣描描畫畫的游戲,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說明藝術并非高不可攀,關鍵是要培養在生活中感受藝術的能力。

19、《觀舞記》由正題與副題組成。正題點明中心話題——觀舞,副題充滿感情,是對正題的具體化說明。文章先從一個觀賞者的角度寫自己對卡拉瑪姐妹舞蹈的總的印象,然后具體描寫他們的舞蹈,最后寫出觀感。文章運用比、排比等手法形象地表現了卡拉瑪姐妹精妙地舞蹈。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現代作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

20、《口技》作者林嗣環。本文以時間先后為序,先寫一家人由睡而醒,再寫一家人由醒復睡,接著寫一場大火災突然而至,再從賓客的神態、動作等方面烘托,從正面和側面表現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藝。文章選自《虞初新志》,這是清代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

21、《偉大的悲劇》作者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創作方面。本文是一篇傳記,寫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筋疲力盡卻又滿懷希望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頭喪氣地踏上歸途,最后一個個悲壯地死去。課文頌揚的是一種人類勇于探險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

22、《荒島余生》節選自《魯濱孫漂流記》,作者是英國作家笛福,課文所選部分主要寫了魯濱孫被陷荒島之初那種絕望而又盡力尋求希望的矛盾心情。從生存問題、物質問題和精神問題這三個方面表現了魯濱孫遇到的困難后意志極為堅強、生存信念十分執著,而且務實肯干,勤于創造的品質。

23、《登上地球之巔》作者為郭超人。選自《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全文以四名隊員克服重重困難攀登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的經過為線索,以時間先后為序,著意描寫登山隊員在登山中面臨的三大困難:寒冷、黑夜和缺氧。表現了這些困難在嚴峻的考驗面前堅強的意志和大無畏的精神。他們是靠意志、毅力、團結合作和犧牲精神來克服三大困難的。

24、《真正的英雄》是一篇聲情并茂的悼詞,演講者是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從感情脈絡來看,全文可以分為前后兩大部分,前部分主要抒發了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則主要表達化悲痛為力量。文章用“真正的”強調“英雄”,表達了對這次罹難者英雄行為的肯定。文章以此為題,是對七名宇航員偉大行為的贊頌。

25、《夸父逐日》選自《三海經》,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在這篇神話中,巨人夸父敢于與太陽競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為桃林。這個奇妙的神話表現了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人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意志。后來,人們常用“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有時也用“夸父逐日”來比喻不自量力,但這是從消極方面理解這個神話?!秲尚恨q日》選自《列子·湯問》,舊說是周朝列御寇作的,但不可靠。這篇短文寫兩個小孩兒對太陽在早上和中午時離地球上人的遠近有不同的看法,爭執不下,連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斷,以此說明人們懂得的東西總是有限的,知識無窮盡。既使是博學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這篇短文還反是映了古人為認識自然、探索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26、《珍珠鳥》是當代作家馮驥才的作品,文章通過寫我與珍珠鳥從相識、熟悉、親近,到相依相伴的關系變化過程,將自己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融注在對珍珠鳥的描寫之中。最后一句點明中心。

27、《斑羚飛渡》選自《和烏鴉做鄰居》,作者沈石溪。文章描寫的是一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表現了斑羚在危難之中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

28、《華南虎》寫于“十年**”期間,作者牛漢,當代詩人。這首詩以參觀動物園的老虎的過程為順序,以寫實和猜測的筆法,寫了有著不屈的生命、執著靈魂的華南虎的形象。表現了華南虎維護尊嚴、向往自由、蔑視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爭的個性。

29、《馬》是一篇科學小品,作者是法國博物學家、作家布封,他曾用40年時間寫成36巨冊的《自然史》。本文用文學的筆調,采用對比的寫法,描繪了馬在兩種生存狀態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的由衷贊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使用”的馬的深刻同情。

30、《狼》選自《聊齋志異》,是清朝蒲松齡的代表作,“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本文以狼為主線,通過寫屠戶與狼相斗的故事,著力表現狼的狡猾,最后一段議論點明主旨:狼無論多么狡詐陰險,最終還是要初機智勇敢的人戰勝。

三、文言學習:

(一)、詞義(每個詞的意思都要理解):

1、實詞

未嘗:從來沒有。異焉:對此感到詫異。焉,兼詞,相當于“于之”。

收族:團結同宗族的人們。自是:自從這之后,從此。

立就:立刻完成。稍稍:漸漸地。

賓客其父: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邀請他父親去做客)。

乞之:求取他的詩。日扳:每天拉著。“扳”通“攀”,牽,引。

隸耕:世世代代以耕種為業。環謁:四處拜訪。

不能稱:不能與(之前)相當。自為其名:自己題寫上自己的名字。

泯然:消失的樣子。通悟:通達聰慧。

彼其:像他那樣。奇之:以之為奇,認為他是奇才。奇,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賢于:比„„優秀,勝過于。父利:他的父親認為„„有利可圖。

當戶:在窗戶旁。惟聞:只聽見。何所憶:在想什么。

市鞍馬:買馬和馬具。戎機:戰場。策勛:記功。

百千強:許多財物。出郭:出城。扶將:扶持。

帖花黃:“帖”通“貼”,貼飾物。

火伴:“火”通“伙”。同伍的士兵,當時規定若干士兵同一灶吃飯,所以稱為“火伴”。

當涂:當道,當權。見往事:了解歷史。即更:應當重新。

非復:不再是。見事:認清事物。會賓客大宴:正趕上大宴賓客。廳事:大廳,客廳。施屏障:設置屏風。少頃:一會兒。

但聞:只聽見。滿坐:“坐”通“座”,指座位。滿席位。囈語:說夢話。既而:不久,緊接著。婦撫:婦人拍著。一時:同時。

未幾:沒多久,一會兒。少舒:稍微放松、舒展了。中間:其中夾雜著。

曳屋:拉塌房屋。雖人有百手:即使人又上百只手。

不能名其一處:不能說出其中的一處。奮袖:揚起袖子。兩股:兩條大腿。

幾欲:幾乎想要。逐走:競跑,賽跑。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止:“止”通“只”。綴行:緊跟。如故:像原來一樣。

大窘:非常窘迫。苫蔽:覆蓋,遮蔽。徑去:徑直走開。

變詐:欺騙。假寐:假裝睡覺。

2、虛詞

父利其然(代詞,這樣)也泯然(„„的樣子)眾人矣(語氣詞)

養父母、收族為(作為)意卒之(助詞,無意義)為(成為)眾人

傳一鄉秀才觀之(代詞,指詩)問女何(什么)所思

見往事耳聞(罷了)蒙乃(于是,就)始就學

婦拍而(連詞,表并列,相當“又”)嗚之此不為(是)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孰為(認為)汝多知乎其(其中)一犬坐于前

投以(把,介詞)骨蓋(原來)以(用)誘敵

意將隧入以(連詞,表目的,相當“來)攻其后也

(二)、翻譯:

1、 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譯:別人漸漸地請他父親去作客,有人花錢求仲永題詩。

2、 卒之為眾人。譯:最終他成為普通人,是因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沒有達到。

3、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譯:從此別人指定事物讓他作詩,他能夠馬上完成,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看的地方。

4、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譯:他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帶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

5、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譯: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為一人平常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6、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譯:雄雌兩兔一起并排著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7、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譯:與有志之士分別幾天,就要用新的眼光重新認識他。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譯:你現在手握重權處理大事了,不可不學習。

8、不能指其一端。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

9、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譯:在這時,賓客沒有不(被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的,(他們)揚起袖子,露出手臂,兩腿發抖,幾乎要搶先逃跑。

10、中間力拉崩倒之聲。譯:其中夾雜著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

11、河、渭不足。譯:黃河和渭水的水不夠。

12、棄其杖,化為鄧林。譯:(最后)棄掉自己的手杖,化作一片桃林。

13、孰為汝多知乎?譯:誰說你見多識廣呢?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范文第4篇

一、新、舊課標的對比

1. 行為動詞、條件有變化。

在世界地理的認識區域部分, 可以看到內容標準分為認識大洲、認識地區、認識國家三個部分。行為動詞和條件在這三個部分均有變化, 如“運用地圖說明某一大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將“說明”改為“簡述”, “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 描述某一地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 說出地形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將“描述”改為“歸納”, “說出”變為“解釋”, 這樣的變化還有很多, 由此可以看出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學生學習的水平在課堂教學中變得可操作、可觀察及可測量。行為動詞在變, 行為條件也稍有變化, 較舊課標更加完善, 教師在具有實施操作中比較明確, 如“運用地圖……”在新課標中地圖之后, 相應地加上了“其他資料”, 盡管地圖被稱為地理的第二語言, 但在現代教學中, 地圖也逐漸為一些其他資料, 如文字、視頻、音頻等所代替。在實際操作中, 教師不再局限于地圖, 而是有多重選擇, 教學方法也較靈活。

2. 內容標準有增減。

新課標在內容標準上的變化較為明顯, 小到詞語的更換, 大到整句的刪除, 總體呈現出兩方面特點。一方面降低教學要求, 如舊課標中的“運用地形圖說明某一地區主要河流概況, 以及河流對城市分布影響”, 將“主要河流概況”刪去, 依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 適當降低教師的教學要求。另一方面考慮到八年級上冊《河流與湖泊》的教學, 對主要河流概況具體分析講解, 也是避免重復。再者, 語言表達明確, 易于操作。舊課標中的“說出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的特殊性, 以及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兩極”變換成“南北極”, “開展科學考察”改為“開展極地科學考察”, “環境保護”變成“保護極地環境”, 可以說這些地方的改動都屬于細節變化, 但還是為了讓教師能夠精確把握課程標準, 實施操作有針對性。

3. 活動建議“12”變“1”。

活動建議的變化是最明顯的, 舊課標在活動建議中呈現出12條, 教師在具體實際中落實起來比較困難, 要讓這“12”全部達到完成課標要求是不實際的, 初中地理課堂課時有限, 且有些學校本身就不重視地理, 部分活動開展起來對教師、學校要求較高, 對于師資水平較低的學校是不現實的。本著讓師生減負的要求, 在新課標中, 教師可根據活動類型自主選擇適用于活動的方式。新課標活動建議提出“選擇一個教科書沒有介紹過的區域”進行綜合分析, 體現出教學中學生是否對區域研究方法的掌握, 不僅是知識的學習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要求, 同時鼓勵學生質疑, 真正在應用中落實課標要求。

4. 說明要求有詳略。

從語言上看出, 說明要求更明顯易懂, 具體從一些細節中可以看到。較以往的要求看, 研究區域地理的方法一般停留在初步掌握的基礎上, 新課標在這里提高了對學生的要求, 即學生要學會探索學習, 同時世界地理中區域學習的最低數量由“5”變為“4”, 這樣的變化也是給教材編寫者及教師留有余地, 在學生減負的基礎上, 給兩者更多的空間精選內容。說明要求將南北兩極視為必學區域, 也是順應時代發展和科技的需求, 目前南北兩極已是學生不可不知的地區, 通過地理的學習, 希望學生未來能致力于我國的科學事業并能夠作出貢獻。說明要求是對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的補充, 也是為了照顧各地區學生的差異, 在說明部分對哪些內容選學作了明確說明[1]。

二、新教材的變化

1. 章節設置稍變, 框題變化明顯。

新教材在章節安排上緊扣課標內容, 具體設置上稍有變化。新課標在大洲部分明確刪去“運用有關資料說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環境、發展等問題”及“通過實例說明某一大洲內部的經濟發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以往舊教材將第六章亞洲共分為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兩節, 而在新教材中第六章包含的兩節為位置和范圍、自然環境。舊教材的第七章和第八章的標題“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將“國家和地區”換為“地區與國家”, 從小尺度到大尺度, 由近及遠, 更符合學生的認知。每節的內容框架也有變動, 提煉出來的標題直接反映了該區域的特征, 具有鮮明性及時代性。如《印度》這節內容的標題由舊教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水旱災害頻繁—自給有余的糧食生產—發展中的工業”轉變為新教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迅速發展的服務外包產業”, 盡管我們看到的變化是細微的, 但是標題在提煉過程中還是經過深思熟慮加工的。

2. 重視活動質量, 突出能力培養。

新教材在活動內容上有大量調整, 可以說這種調整是保留了原來教材的精華部分的。從活動的具體設置看, 與以往不同, 問題中的每一條更加簡潔, 數量上大概是3~4問, 數量的減少也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中盡可能完成。新教材中將活動的背景知識用圖片或是文字的形式予以交代, 給學生的認知起到鋪墊作用, 并給予他們一定的思考空間。從表1看出, 新舊教材在活動內容的數量變化上稍有減少, 這也是因為在原有基礎上精煉修改的結果。另外, 有些活動也比較有亮點, 如《東南亞》中第二個活動, 由原來的探討東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換成探討日常消費行為與東南亞熱帶雨林的保護, 以方便面與紅猩猩的故事引入, 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同樣這種新鮮感也會在學生活動中體現?;顒拥拈_展為學生提高能力打造了一個平臺, 使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和地理思維。

3. 文字內容增加, 圖片變化均一。

教材章在節原有內容的基礎舊教上材全面進行了調新整教, 材適當增加了地理特第六征章、結論、方法等文19字內容, 旨在加強1學5生的基礎知識, 從第而七為章更好地學習相關56內容提供條件。文5字6內容變動的地方很第八多章, 如《日本》多火山42、地震的島國的標44題下, 刪去“日本面第積九3章7.7萬平方千米, 3人1口1.27億 (2000年) 29”, 增加“山地、丘陵廣布, 沿海平原狹小”, 將“日本國土面積雖小, 但是經濟十分發達, 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改為“日本工業高度發達, 很多工業產品出口國外”, 這樣的變動使表達更清晰明確, 地理特征感更強。

從表2看出圖片的數量沒有多大變化, 依舊保持圖像比重較大的特征。在一些小的方面圖像略有調整, 地圖圖像的使用安排幾乎沒有增減, 但在地圖的比例尺上有所增大, 如日本的地形由“1:600千米”變為“1:400千米”, 東南亞地形圖由“1:1200千米”變為“1:920千米”, 等等。圖片的選擇也體現出了時代章性節和與文字之間的舊教對材應性, 如《澳大利新亞教》材中“坐在礦車上的第六國章家”, 除了礦產資6源的分布圖外, 新教4材還加入“澳大利第亞七煤章礦開采現場”、“澳14大利亞準備出口的13鐵礦砂”及“2001—第20八08章年澳大利亞礦產15品出口占商品出1口3總額的比重”折線第圖九, 章使這個標題更全8面, 讓學生真正做到6講一個標題落實一第個十章內容, “貪多”必定3“嚼不爛”。3

4. 明確區域研究, 符合學生認知。

2012版的教科書從大洲—地區—國家不同的尺度給學生提供了認識區域的載體, 相較于2006版的教材, 在認識區域的研究過程方法上, 更突出區域研究的培養。教材在認識大洲、地區、國家的章首頁, 課文內容表述, “活動”內容設計等, 突出在案例學習中掌握“認識區域”的基本方法, 做到由此及彼, 遷移運用到認識其他的大洲、地區和國家[2]。不論是整體標題文字內容, 還是活動整個設計的安排上, 都體現出區域分析的連貫性, 這種連貫也是和學生的地理認知順序一致的。如《俄羅斯》整體沿著從自然環境到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影響, 再由人文環境到人類對環境的改造, 綜合各種因素對區域地理進行分析, 教師明確區域分析能夠整體把握教學思路, 學生也在具體學習中體會認識區域的方法。

三、教學策略

1. 吃透課標, 精研教材。

課標是教師實行地理教學活動的依據, 起著綱領指導作用。新課改實施后, 教師不斷對課堂教學進行完善, 努力落實課標理念, 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觀念。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 而不是教教材。教師的教學過程不是教材再現的過程, 更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 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 使教材具有“生命力”, 知識的教學在培養態度、能力的過程中呈現[3]。例如教師講解《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這一章時, 定會發現教材是按照先講位置和范圍、自然環境, 進而分析歸納出大洲的區域特征的順序安排的。教師通過對區域地理要素的分析, 逐漸建構起區域特征的整體認識, 研讀教材的同時, 教師清楚認識到分析區域地理的暗線, 也是教給學生如何展開探究, 并將探究過程歸納成一個認識發展過程, 師生雙方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2. 聯系生活, 激發興趣。

地理是與實際生活聯系最密切的學科, 身邊的事物、現象和規律都與地理有關, 學生從生活出發, 有利于提高生活質量和生存能力, 用陶行知的話就是“生活即教育”。教學設計從生活中來, 又高于生活, 從生活中提取需要的信息。學生帶著生活中的疑問走進課堂, 可以說是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到《中東》時, 中東地區的產油國家靠出口石油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但是石油資源是不可再生的, 所以產油國家未來面臨繼續發展的問題。我國的大慶也同樣如此, 學生能否為大慶獻計獻策呢?學生的思維需要不斷啟發, 教師也應該相信學生有這樣的潛力。

3. 優化方法, 明晰區域。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選用都是為了使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促使學生有效地學習, 以便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 從而最終達到教學目的。教學有法, 但無定法。不同的教師對不同的學生采用的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適當選擇有利于教學的方法, 往往是將多種方法組合, 靈活運用于地理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主要從四個方面出發:地理教學目的和任務、地理教學內容、學生及教師的實際情況。區域地理的學習同樣需要多種方法的結合, 區域地理教學一般遵循“表象的感性認識 (圖像、圖表、文字材料) —分析處理表象之間的關系 (理性知識加工) —形成結論 (區域特征) —知識的檢驗和應用 (評價區域) ”的模式[4]。

4. 學會會學, 啟思會想。

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方法, 使學生學會了知識, 明白了區域地理的認識過程, 但最終還要學生自己對所學方法進行“消化”, 做到舉一反三。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教師提出問題要求學生探索、思考、發現, 這樣有利于發揮學生思維的優勢及主動性, 如果學生能夠自己提出問題, 說明學生已經進行思考, 這些問題最能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例如筆者在講授我國氣候時提到秦嶺—淮河一線, 該線也是我國南北冬季結冰與不結冰的界限, 但是有生活在南方農村的學生提出自己家鄉的河流在冬天也是結冰的, 生活的觀察和課堂的學習讓學生聯系起來并學會思考。

5. 眼到手到, 自主學習。

在傳統的課堂學習中, 教師盡可能講解詳細, 普遍教師都認為教給學生的越多, 學生學得就越好, 這樣的學生在課堂中不需要動腦, 只要觀看老師“表演”就行?,F代教師關注在課堂中調動學生的眼、耳、手、腦, 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 不應是教師的“獨角戲”。自主學習不等于放羊式教學, 最佳手段是優化課堂教學中的反饋與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自主學習具有很大影響[5]。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留有余地”, 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補足課堂中的不足, 如東南亞的華人、華僑文化在舊教材中屬于必學的一個標題, 而在新標題中成為閱讀材料, 教師在課程安排中可讓對這部分知識感興趣的學生自學學習。

在具體教學實施的過程中, 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 應用恰當的教學策略, 正所謂教無定法, 貴在得法。

參考文獻

[1]崔娜娜.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修訂稿與實驗稿比較[J].教學與管理, 2013, 15:76-77.

[2]吳岱峰.初中地理新課標下教材的“變”和“不變”及教學策略——以七年級《地理》 (人教版-下冊 (2012版) “撒哈拉以南非洲”一節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13, 6:11-14.

[3]趙義.怎樣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課程教育研究 (新教師教學) [J], 2013, 35:370.

[4]李家清.地理課程與教學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0, 7:229.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范文第5篇

第一節 中東

1、在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有個地區稱為中東。中東地處„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亞、歐、非洲,五海中的里海是個湖泊。中東范圍包括西亞(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2、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資源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運往西歐、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

3、中東地區氣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資源缺乏。中東的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蘇伊士運河位于埃及。

4、中東人種主要是白種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蘭教。被伊斯蘭教尊為圣城的是麥加,被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尊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國家:A伊拉克,B伊朗,C埃及,E 沙特阿拉伯

E所在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

圖中三個被伊斯蘭教稱為圣城的城市:

①麥加,②耶路撒冷,③麥地那。

海洋:

④波斯灣,⑤阿拉伯海,

⑥紅海,⑦地中海,⑧黑海,⑨里海。

海峽、運河:⑩霍爾木茲海峽,⑾蘇伊士運河,⑿土耳其海峽,⒀尼羅河

第二節 歐洲西部

1、歐洲西部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其經濟為多元化,以制造業為主的工業,傳統的畜牧業和繁榮的旅游業。

2、歐洲聯盟是一個區域性的國際組織,政治經濟聯系強。目前共有25個成員國,使用統一貨幣歐元。

3、英國首都倫敦,法國首都巴黎,意大利首都羅馬,德國首都柏林。

4、歐洲西部大部分為北溫帶,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地形以平原為主,畜牧業發達,人們稱牧草為„綠色金子?。英國畜牧業占全部農產值的70%。荷蘭、丹麥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國。

5、歐洲西部旅游地多,英國的倫敦塔橋、荷蘭風車、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西班牙的斗牛、挪威的峽灣風光等。

國家:B西班牙 C法國 D英國 E德國 F意大利

地形、半島:A斯堪的拉維亞半島 ①西歐平原 ②波德平原 ③阿爾卑斯山地 ④亞平寧半島海洋、海峽:⑤挪威海 ⑥北海 ⑦波羅的海 ⑧英吉利海峽 ⑨地中海 ⑩直布羅陀海峽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大部分位于熱帶,90%以上是黑種人,有“黑非洲”之稱。居民集中在幾內亞灣沿岸和剛果盆地。

2、由于殖民主義的長期占領和掠奪,該地大多國家形成了“單一商品經濟”,出口價格低廉的初級產品,進口價格昂貴的工業制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

3、非洲自然增長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眾多。加上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干濕兩季分明,農業生產落后,居民經常忍饑挨餓。

4、非洲氣候主要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分布特點為: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5、A索馬里半島 B剛果河 C剛果盆地

D埃塞俄比亞高原 E馬達加斯加島

F幾內亞灣 G撒哈拉沙漠 H好望角

I東非高原 附近有東非大裂谷 J南非高原

第四節 澳大利亞

1、澳大利亞國徽上有袋鼠和鴯鹋兩種動物,其特有動物還有考拉和鴨嘴獸。

2、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羊只集中在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農業帶。由于地廣人稀,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產品大部分出口,出口產品有羊毛、小麥、牛肉。

3、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集中在沿海地區,出口比例大,稱“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目前,服務業成為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

4、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首都:堪培拉,最大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爾本。

城市:A悉尼, B堪培拉, C墨爾本,

河湖:D墨累河,E北艾爾湖

地形區:①大分水嶺,

②中央平原,里面有澳大利亞大盆地,又叫大自流盆地

③西部高原

海洋:④太平洋 ⑤印度洋

第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

第一節 美國

1.位置:北美洲中部,西半球和北半球。北部與加拿大相鄰,南部與墨西哥接壤。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瀕墨西哥灣,海上交通便利。

2.領土組成:陸地面積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和中國,居世界第四。本土有50個州(本土48個州,2個海外州:

3.人口和首都:有2.90億人口,以白種人為主,屬于移民國家。首都華盛頓,位于美國本土的東側,大西洋沿岸。

4.地形:平原為主組成——三個南北縱列帶; 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間低

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b.中部------廣闊的平原組成, 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

c.東部------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

5.河流和湖泊:.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長的河流

b.五大湖--------自西向東為蘇比利爾湖(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美國全境)、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最終通過圣勞倫斯河流入到大西洋,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其余均為美國與加拿大的分界線。

6.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7.農業地區專業化:

a.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高;農業生產專門化。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b.主要農產品:小麥、大豆、玉米。

c.主要農業區:乳畜帶(國土的東北地區)、玉米帶(國土的中部)、棉花帶(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小麥區(國土中部,在玉米帶的南北兩側)、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國土的西部地區)、亞熱帶作物帶(墨西哥灣沿岸)。

仔細看教材P85的農業帶的分布圖,注意發展農業的同時要保護環境。

8.工業:

a.特點:工業體系完整,部門齊全。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電子、汽車、飛機等居世界前列。

b.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最著名的是位于舊金山東南部的“硅谷”,它是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c.主要工業區:太平洋沿岸工業區,發展較快;南部工業區,開發較晚;東北部工業區,美國傳統的工業區。但是,美國的消耗量極大,是世界上進口汽車、鋼鐵、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9.城市:紐約:大西洋沿岸,美國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10.資源消耗大國

①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②能分析人均能源消費統計圖

11.美國對世界資源、環境的影響

(1)大量進口:煤炭、鐵礦石、石油和木材。

(2)大量排放:廢氣、廢水、廢物。

第二節 巴西

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東部,東臨大西洋。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2.首都:首都:巴西利亞。人口占南美洲人口總數的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3.地形:----平原和高原為主, 地勢——南高北低

a.亞馬孫平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這里的熱帶雨林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熱帶雨林區b.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4.氣候: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濕熱。

5.河流:——亞馬孫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長河

6.種族構成復雜:有土著印第安人、白仁、黑人、黃種人。各種族之間互相通婚,形成不同的混血型人,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

7.語言:巴西人民的民間娛樂項目為桑巴舞,每年還有狂歡節。語言——葡萄牙語。

8.農業是巴西重要的國民經濟基礎部門。熱帶經濟作物品種繁多,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巴西有“咖啡王國”之稱,咖啡園只要分布在東南部。

9.工業:a.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因為東南部是鐵礦產的主要分布地區。交通便利。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制造等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行列。從單一的農產品出口國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b.擁有采礦、鋼鐵、飛機制造、汽車、造船、食品等工業部門,是世界上鋼鐵、船舶、汽車和飛機的重要生產國家,工業產值居南美洲首位。其中,3/4的工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10.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而亞馬孫平原地區人口和城市稀少。圣保羅是最大的冬夜中心和城市,也是世界特大城市

11.熱帶雨林的危機:存在的問題是①為興建大型干線公路,跨國公司大量砍伐。②發展采礦業,開辟大型農場。③墾荒的貧苦農民原始的遷移農業。使雨林面積大量減少,水土流失嚴重,珍貴野生動物遭劫,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因此,全世界希望巴西重點保護這片原始的熱帶雨林。

第十章 極地地區

一、南極地區

1、位置:南極圈以南的南極大陸和周圍的海洋合成南極大陸

2、地形:以高原為主

3、特征:氣候特征——裂風、干燥、嚴寒。有“冰雪高原”之稱;人類寶貴的淡水庫;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風雪最頻繁、風力最強的大陸。冬季和夏季之分;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4、極點:極點是南,沿經線其余方向為北,地球自轉呈順時針旋轉。

5、代表動物:企鵝

6、考察:我國先后建立了長城站和中山站

二、北極地區

1、位置: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包括北冰洋絕大部分,及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大陸的最北部和諸多島嶼

2、特征:格陵蘭島是地球上最大的島嶼;白令海峽

3、極點:極點是北,沿經線其余方向為男,地球自轉呈逆時針旋轉。

4、代表動物:北極熊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范文第6篇

一、板書課題:

師:從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經過唐朝的完善發展,明朝的強化,專制主義君主集已達到了頂峰。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清朝時君主集權強化的措施。

二、出示目標:

1、識記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的史實。

2、識記清朝的建立及對全國的統治。

3、識記清朝強化君主集權的措施,理解軍機處設立的意義及文字獄產生的危害。

三、自學指導:

【滿洲的興起和清朝的建立】:請利用3分鐘時間認真學習P90——91課文第一子目,精讀大字部

分,快讀小字部分,思考下列問題:

①、后金建立的時間、人物? ②、皇太極的統治管理措施?

③、清朝的建立時間?何時清軍入關?遷都何處?目的是什么?

【君主集權的強化】:請利用4分鐘時間認真學習P91——92課文第二子目,精讀大字部分,快讀小字部分,思考下列問題: ①、清朝君主集權強化的措施?

②、清朝設立軍機處的概況、影響??

③、清朝大興文字獄的時間、目的、影響?

四、先學: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注意了解學情,發現問題,并注意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或做適當的點撥。

過渡語:好,時間到,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看法:

五、后教:

【滿洲的興起和清朝的建立】:提問檢測學生自學效果,學生討論,學生更正,教師點

撥:

點撥:

①、后金建立的時間:1616年;人物:努爾哈赤。

②、皇太極的統治措施:發展生產,改革內政,選拔人才,改女真族為滿洲族。 ③、清朝的建立時間:1636年;建立者:皇太極(清太宗);清軍入關時間:1644年;遷都:北京;目的:逐步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過渡語:清朝入關后,統治的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大國,統治者本身又是一個少數民族,怎樣才能有效地實行統治并維護滿洲貴族的特權地位呢?

【君主集權的強化】:提問檢測學生自學效果,學生討論,學生更正,教師點撥: 點撥:

①、清朝君主集權強化的措施:A、設立軍機處;B、大興文字獄。

②、清朝設立軍機處的概況:A、清朝初期,設置內閣和六部,但軍國大事要經過議政王大臣會議來討論;B、雍正時期,設立軍機處,由皇帝親信大臣組成,軍國大事完全由皇帝決定,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C、乾隆時期:撤銷議政王大臣會議。影響: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 ③、清朝大興文字獄的時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目的: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來加強君主專制;影響: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六、課堂小結:

一、滿洲的興起————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

二、清朝的建立————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三、君主集權的強化————設立軍機處和大興文字獄

七、當堂訓練:(一個填空題2分,一個選擇題2分,一個簡答題3分。)

一、填空題:

1、后金建立的時間:( )年;人物:( )。

3、皇太極的統治管理措施:發展生產,改革內政,選拔人才,改女真族為( )族。

4、清朝的建立時間:( )年;建立者:( );清軍入關時間:( )年;遷都( );目的:以建立起對( )的統治。

5、清朝君主集權強化的措施:A、(

);B、(

)。

6、清朝設立軍機處的概況:A、清朝初期,設置( )和( ),但軍國大事要經過( )討論,連皇帝無權改變;B、( )時期,設立( )處,由皇帝親信大臣組成,軍國大事完全由皇帝決定;C、( )時期,撤銷議政王大臣會議。

7、清朝大興文字獄的時間:( )、( )、( )三朝;目的:從(

)領域控制知識分子加強君主集權;影響:造成了(

),( ),禁錮了( ),嚴重阻礙了( )和( )。

二、選擇題:

1、推翻明朝的時間和人物分別是( )

A、1616年,努爾哈赤 B、1644年,李自成 C、1636年,皇太極 D、1644年,努爾哈赤

2、明朝后期,統一女真各部并建立后金政權的是( )

A、完顏阿骨打 B、努爾哈赤 C、皇太極 D、忽必烈

3、下列政權把都城建立在今遼寧省境內的是( )

A、遼 B、后金 C、金 D、西夏

4、清朝第一個皇帝是( )

A、努爾哈赤 B、皇太極 C、多爾袞 D、順治

5、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清是在( )

A、1633年 B、1634年 C、1635年 D、1636年

6、軍機處設立于( )

A、康熙帝時期 B、雍正帝時期 C、乾隆帝時期 D、順治帝時期

7、清朝前期,掌握實權的是( )

A、宰相 B、宦官 C、外戚 D、滿洲貴族

8、在我國封建社會里,文字獄最嚴重的朝代是( )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9、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 )

A、資本主義制度開始發展 B、皇權得到限制 C、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 D、封建制度的沒落

10、撤銷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是( )

A、明成祖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1、清朝時,有人因為寫了“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詩句慘遭殺害;有一考官因處了一道“維民所止”而被免去官職。這反映了清朝統治者( )

A、大興文字獄 B、焚書坑儒 C、提倡言論自由 D、獨尊儒術

12、文字獄最嚴重的是在( )

A、順治、康熙、雍正時期;B、康熙、雍正、乾隆時期;C、乾隆、嘉慶時期;D、雍正、嘉慶時期

三、簡答題: (1)、軍機處是哪個皇帝設立的?設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在軍機處設立之前,清朝的軍國大

事主要由哪個機構來決定?

(3)、說說軍機大臣的組成及職責? (4)、軍機處的設立有何影響?

布置作業:練習冊第17課作業 教學反饋:

第18課 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

一、板書課題:

師:明清時期,中國開始遭到外來侵略,這是中國封建社會面臨的前所未有的社會危機。面對侵略,中國人民堅決抗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帝指揮雅克薩之戰抗擊沙俄勝利的故事。

二、出示目標:

1、識記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的簡況。

2、識記成功收復臺灣、清政府設置臺灣府、雅克薩之戰和《尼布楚條約》等史實。

3、理解清初取得反抗外來侵略勝利的原因和《尼布楚條約》的性質。

三、自學指導:

【“開辟荊榛逐荷夷”】:請利用4分鐘時間認真學習P94——95課文第一子目,精讀大字部分,快讀小字部分,思考下列問題: ①、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原因、過程、結果? ②、對鄭成功的評價?

③、臺灣府的設置概況?意義?

【雅克薩之戰】:請利用3分鐘時間認真學習P96——97課文第二子目,精讀大字部分,快讀小字部分,思考下列問題: ①、雅克薩之戰的原因、目的?

②、雅克薩之戰的過程、結果?意義?

四、先學: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注意了解學情,發現問題,并注意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或做適當的點撥。

過渡語:好,時間到,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看法:

五、后教:

【“開辟荊榛逐荷夷”】:提問檢測學生自學效果,學生討論,學生更正,教師點撥

點撥:

①、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原因:A、明朝后期,荷蘭殖民者侵占了臺灣;B、清初,鄭成功在東南沿??骨?,決心收復臺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過程:A、1661年,鄭成功率領艦隊抵達臺灣西海岸,攻破了荷軍占領的赤嵌樓;B、拒絕荷軍頭目揆一的無理要求;C、1662年初,荷蘭殖民者投降。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結果: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②、對鄭成功的評價: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③、臺灣府的設置概況:A、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B、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意義: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過渡語:就在中國人民為鞏固東南海防而斗爭的同時,在我國東北地區的黑龍江流域遭到了來自于歐洲的沙俄的侵略。為了反擊侵略者,維護國家的主權,康熙皇帝組織了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雅克薩之戰】:提問檢測學生自學效果,學生討論,學生更正,教師點撥

點撥:

①、雅克薩之戰的原因: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的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修筑碉堡,妄圖進一步擴大侵略;目的:保衛祖國疆土。

②、雅克薩之戰的過程:A、康熙皇帝命令清軍水陸并進,擊潰雅克薩的侵略軍;B、清軍撤走后,沙俄再度侵入,康熙帝再次派兵擊斃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沙俄同意通過談判解決邊界問題。結果:1689年,中俄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意義: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

六:課堂小結:

一、“開辟荊榛逐荷夷”————收復臺灣

1、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

2、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

3、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

二、雅克薩之戰————抗擊沙俄

1、17世紀中期,沙俄侵入黑龍江流域

2、雅克薩之戰

3、1689年《尼布楚條約》

七、當堂訓練:(一個填空題2分,一個選擇題2分,一個簡答題3分。)

一、填空題:

1、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背景:A、明朝后期,( )殖民者侵占了我國寶島( );B、清初,( )在東南沿??骨?,決心收復臺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過程:A、,( )年,( )率領將士抵達臺灣西海岸,鄭成功先擊敗盤踞在( )的荷軍;B、拒絕荷軍頭目( )的無理要求;C、( )年初,荷蘭殖民者投降。

2、對鄭成功的評價: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 )。

3、臺灣府的設置概況:A、( )年,清軍進入臺灣;B、( )年,清朝設置( ),隸屬( )省。臺灣府的設置意義:( )的設置,加強了( )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 )海防。

4、雅克薩之戰的背景:( )世紀中期,( )的勢力侵入我國( )流域,以( )和(

)作為擴大侵略的據點。

5、雅克薩之戰的過程:( )皇帝命令清軍抗擊圍攻俄軍,并擊斃侵略軍頭目( )。

5、雅克薩之戰的結果:( )年,中國和( )在( )簽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邊界條約。它是一個( )條約,意義: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 )和( )流域包括( )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二、選擇題:

1、1624年,侵占我國臺灣的殖民國家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日本 D、荷蘭

2、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時間是( )

A、1652年 B、1661年 C、1662年 D、1672年

3、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早在1684年清政府就設置了臺灣府,當時臺灣府隸屬于( ) A、福建省 B、浙江省 C、江蘇省 D、廣東省

4、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設臺灣府的相同作用是( )

A、驅逐殖民勢力 B、維護國家主權 C、加強專制統治 D、鞏固清朝海防

5、組織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的皇帝是( )

A、順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6、歷史上中俄雙方簽定第一個邊界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尼布楚條約》 C、《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D、《中俄北京條約》

7、根據《尼布楚條約》的規定,下列哪一地區不屬于中國領土( ) A、黑龍江流域 B、烏蘇里江流域 C、外興安嶺以北 D、庫頁島

8、清朝設置臺灣府深得人心,其根本原因是( )

A、驅逐了荷蘭殖民者 B、維護了國家統一 C、鞏固了海防 D、開發了邊疆

9、1662年,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的是( )

上一篇:優秀學生自我總結范文下一篇:競選書記演講稿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