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小學論文范文

2023-09-17

中小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較高的待遇和社會地位、嚴格的準入程序、理論—實踐型課程與教學與多元的職業發展路徑是新加坡中小學教師培養的核心特征。本文從發展歷程、基本路徑、質量保證體系方面,對新加坡中小學師資的培養模式進行整體分析和思考,以期為我國現代化教師教育體系改革提供國際視野和借鑒。

關鍵詞: 新加坡   中小學教師   培養模式

自二十世紀中期以來,和平與發展逐漸成為時代的主題,人才質量和科技創新水平成為社會進步、國家核心競爭力發展的動力支撐。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后,既面臨自然資源的匱乏和經濟基礎、教育體系的孱弱,又面臨東南亞國家崛起之間強烈的競爭。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國家發展戰略。作為人才培養的關鍵一環,教師教育模式一直受到新加坡社會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歷經改革后形成的高效率的、能夠履行國家使命的教育體系成了國家中長期以來高水平發展的基石。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國整體實力持續增強,民族復興步伐邁得愈發堅定,既往的教師教育體系滿足了上階段社會發展的需要,卻表現出與如今這一時代的不適應。新時代,我國在國家發展戰略上作出全新部署,教師教育體系改革成為其中重要一環。因此,有必要縱觀新加坡教師教育體系改革的發展歷程,充分吸取經驗。

一、新加坡中小學教師培養的發展歷程

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都有著時代的特征和局限,不同階段的教師教育模式之間既有共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體現了不同的培養模式,表現出了充滿差異的定位與社會功能。在獨立前,新加坡教師教育有著與時代相關的混亂特性,既沒有教師教育專門機構,又沒有對從業教師需要具備的各方面素質做統一規定。新加坡教師教育始于1950年的教師培訓學院的成立,依據新加坡教育部的政策和措施及國內教育的走向,教師教育在變革中不斷發展,經歷了以下四個基于社會發展制定目標和相關舉措的階段。

(一)量的補充與教師培訓:1950年—1972年

隨著戰爭的結束,東南亞各國和平共處的態勢逐漸明朗,人民生活穩定下來,學生入學人數急劇增多,學校數量隨之大幅增長。為了滿足教育事業發展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新加坡政府于1950年成立了教師培訓學院,為當時的各類學校教師提供在職培訓。1963年后,新加坡開始進行各階段全職教師的培訓。

這一時期,在職與全職教師的培養主要有四種方案(具體內容如圖1所示):

(二)質的提高與正規教師教育:1973年—1981年

建立在職和全職教師培訓體系后,新加坡中小學對教師量的訴求得到解決,隨之而來的是新問題——新加坡需要提升教育系統中教師的整體素質。因此,盡管新加坡教師教育仍未形成專業化教師人才培養體系,但工作重心已然逐步向保障教師培訓工作的條件和質量轉變。為規范教師教育工作管理,新加坡政府將教師培訓學院和新加坡教育部研究室合并,于1973年成立了新加坡國內唯一一所負責中小學教師和教務管理人員培養的專門機構——新加坡教育學院。該學院是新加坡教師教育發展中誕生的第一所高等教師教育學校,也是新加坡教師教育系統正規化的里程碑。1980年,為了滿足在職教師能力提升的需求,文憑教育替換了在職培訓,開始面向中學、大學預科和初級學院的教學工作者。主要面向基礎教育與特殊教育的全日制教師教育代替了在職教師培訓,成為新加坡教師培養的主要途徑,教師教育模式在培養目標、培養年限、課程設置和培養方案等方面都圍繞理論結合實踐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并開始注意培養過程中教師專業素養和其他素養相協調。

(三)教師教育的專業化:1982年—1990年

新加坡充分借鑒英美等國家先進教師教育模式的經驗,與本國教育體制相結合,并在上一階段課程設置和培養方案的基礎上設計出了一套符合國情的教師職前教育的課程體系,即“理論—實踐課程框架”,課程設置如圖2:

這一階段是新加坡教師專業化的起步,理論—實踐課程框架推進了新加坡教師教育的正規化、職業化發展。按照這一框架培養的教師不僅具備優秀的實際教學能力,而且對教育問題、教育理論有深刻的理解與認識。至此,理論結合實踐的特色成為新加坡教師教育培養模式經典的底色。

(四)教師教育的現代化:1990年至今

1991年7月,新加坡政府再次通過合并后設立專門教育機構的方式統一管理職前培養和職后發展性培訓的相關工作,即在新加坡教育學院與體育學院基礎上合并成立了國立教育學院,該學院有權為學生授予教育文憑和研究生文憑,新加坡教師教育自此正式進入高學歷教育階段。同年,新加坡成立了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作為擁有極大自主權的二級獨立學院并入其中,教師教育開始采用由教育部、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構成的三級教師教育管理模式,這一模式的形成與發展對新加坡教師的培養和終身發展產生了長期的影響。

新加坡的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模式屬于“非定向教師教育”,從實施機構細分的話,是“大學—中小學合作伙伴模式”。新加坡的教師教育經過六十多年的改革發展,到現在已經達到了比較合理的現狀,由國立教育學院統一負責教師的職前、在職培養,為學生提供學術和專業的發展,促使他們成為優秀的、滿足教育需求的教師。國立教育學院的教師培養采取至今仍然非常有實際意義的ASK三核模式:“A”即Attitude,即教師對教育教學的價值認同與態度,同時包含對時代發展、個人發展與職業發展的規劃意識;“S”即Skill,即有關教學管理、研究、設計和執行及與家長、學生交流的能力;“K”即Knowledge,包含教育學、社會學、哲學等內容,力求將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相結合。

二、新加坡中小學教師培養的基本路徑

(一)職前教育

新加坡中小學師資的職前教育是由國內唯一一所教師教育學院,即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完成的,突出特點表現為豐富而貼切實際的課程設置、重視教育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教學模式、“理論教師+實踐教師”的師資模式和嚴格的教育實習管理四個方面。

1.圍繞新加坡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各方面素養,國立教育學院開設了研究類、教育基礎類、學科知識與專業科目類及寫作與語言類課程。豐富而貼合實際的課程設置不僅滿足了培養教師專業技能的需要,還迎合了社會對于綜合素質較高人才的培養要求。

2.重視教育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教學模式表現為學生在課程學習中主要進行教學練習,在模擬教學中鍛煉教育實踐能力,具體教學過程如圖3:

3.“理論教師+實踐教師”的師資模式充分契合了培養具有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的師資的要求。理論教師是從世界各地招聘的具有博士學位的學者,主要從事專業學術課和教育理論課教學,并開展學術研究。實踐教師是從全國各中小學教學一線選拔教學成績突出的優秀教師,主要從事教學法、教學管理等與教育實踐能力培養密切相關的課程教學。

4.嚴格的教育實習管理制度主要體現在針對四種不同類型師資的培養設置不同的要求:四年制本科小學教師需要完成總計22周的四次實習;一年制??菩W教師是一次實習,共10周;兩年制??浦袑W教師是兩次實習,共15周;一年制??迫A文教師是兩次實習,共14周。與我國師范類學生所需要進行的實習相比,新加坡的實習是針對不同類型的特殊需要區分的,且要求實習時每周課時量至少為10小時,能較好地提高教學實踐能力。

(二)職后教育

新加坡職后教師教育路徑非常清晰,主要是新加坡職后教師發展有界限明確、各成體系的三條路線,分別是教師路線、專家路線、領導路線。如圖4:

三、新加坡中小學教師培養質量保障體系

在對新加坡中小學教師教育發展的歷史和培養路徑進行分析和總結之后可以發現,國立教育學院從生源質量、課程與教學體系、教師隊伍建設、科學的培養方案和嚴謹的評價機制這五大方面建成了教師培養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此外,新加坡政府一直就保障教師待遇和發展、強化教師準入資格和規范在職教師發展路徑等方面不斷推動改革,為教師人才培養提供了外部保障,內外部質量保障的有機結合是新加坡中小學教師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核心所在。

在薪資待遇方面,新加坡教育部早就明確規定:中小學在職教師的薪酬待遇應等同公務員體系待遇,到現在新加坡中小學教師的平均薪資待遇也可以排在全球前五名,對想要進入教師行業的新加坡年輕人有著莫大吸引力。與此同時,與高薪酬相對應的自然是嚴格的教師職業準入機制。新加坡的教師準入機制與教師人才培養招生機制相結合,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統一負責。每一年國立教育學院都會根據學院內各年級學生人數的變化和國內中小學校當年教師崗位的缺額確定招收人數,并結合社會發展對新一輪教師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制定具體的招收方案。申請人首先應具備如下資格之一:擁有大學學位;擁有文憑;通過2個GCE“A/H2”水準(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普通教育高級證書);擁有IB文憑(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國際預科證書課程)。在申請時間截止后,國立教育學院統一對所有申請人按預先公布的方案進行資格審核與認定,一般只有三分之一的申請者能進入隨后的面試環節。面試官隊伍結構科學合理,既有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又有教育行政系統的管理工作者,只有在面試中被面試官認定為具備成為教師潛質的申請者才能進入國立教育學院學習教師教育相關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

新加坡中小學教師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在職前職后有著不同的指向。在職前教育體系中,教師教育質量是通過較高的準入門檻、高水平的教育學院、嚴謹的課程和教學、充分的教育實習這四個方面保證的,使得學生在教師專業技能和知識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在職后教育體系中,明確的多元化職業發展路徑、嚴謹的在職教師教學評估、高待遇與社會地位、完善的激勵機制、高水平的在職教育都助力于維系教師的敬業樂群精神,有利于推動教師主動積極地在接受職后教育中不斷自我提升。

四、結語

目前我國對現代教師教育體系改革與發展的關注方向在師德建設、培養培訓、管理改革、教師待遇、保障措施五個方面。2017年頒布《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提出了師范類專業國家認證標準。2018年頒布《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提出要健全教師培養體系,為我國教師教育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2018年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指明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筆者認為,拋開現如今教師教育體系改革在制度建設、機制建設、統一管理等具體工作中遇到的阻礙和挑戰,最大的問題其實體現在教師教育觀念上。傳統觀念上,我國教師教育主要在大學師范專業學習中完成,在校培養期間注重教育理論的系統學習,這種教育觀念影響下的模式往往忽略職后教育,加之實踐技能教育不足,最終導致新入職教師出現適應問題。為了應對新時代對教師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挑戰,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和待遇的同時嚴格管控教師職業準入標準,從師資培養的起點出發保障在校培養質量和就職后教師的實際業務水平。二,在注重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實踐的作用,鼓勵教師進行實踐活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提高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加強對教師專業道德倫理素養的考核是十分有必要的,力爭保持師資隊伍的較高道德水準。四,教師繼續教育體系需要完善并提高繼續教育水平。如改革教師評價體系,為教師提供多種晉升渠道等,有利于增強教師自我提升的意識和接受職后教育的積極性,推動各種形式的教師研修,進一步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張筱茜.新加坡教師專業發展管理制度及其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8(15):118-121.

[2]王鑠,包華影,劉遠霞.新加坡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與模式[J].比較教育研究,2017,39(02):87-92.

[3]潘娟.回應21世紀的挑戰:新加坡教師教育模式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1.

[4]萬明鋼.進入新時代的新師范教育[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5(05):69.

[5]高艷賀.新加坡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及其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02):14-17.

[6]NIE.NIE’s Journey from Concept to Realization: An Implementation Report[EB/0L].http://www.nie.edu.sg/files/booklet_web.pdf.2012-03-17.

中小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通過對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現狀進行分析,指出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迫切性與節能改造的必要性,提出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一體化技術的新策略,探討推行一體化技術的措施,旨在為其推廣實施起到借鑒和指導的作用。

關鍵詞: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節能改造;一體化

目前,按照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關于既有建筑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已經做出一些改善,但是二者缺乏有機結合,針對這一現狀本文提出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一體化技術的新策略,一體化技術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改造效率,為國家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從而為我國城市既有建筑的抗震減災與節能事業做出貢獻。

1 我國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的現狀

1.1 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緊迫性

國外對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十分重視,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標準法規。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存大量既有建筑雖然采取抗震加固措施,但存在大約20%~30%的建筑其抗震性能不滿足現行規范要求。此外,我國位于抗震設防區的7億多平方米需進行抗震鑒定的既有建筑中,尚有70%以上未進行抗震鑒定。由此看見,我國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任務日益緊迫。

1.2 城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必要性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能源和資源的消耗也逐年遞增,其中建筑能耗所占比重巨大,據建設部統計數據得知建筑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直接、間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會總能耗的46.7%,其中建筑直接能耗在我國社會能源消耗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從1978年的10%上升到2003年的27.5%(圖 1),并且這一比例還在逐年上升。

圖1 我國社會能耗總量與建筑能

2 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一體化技術策略的提出

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一體化的概念主要是針對我國既有建筑提出的,是結合新的歷史時期既有建筑同時面臨的抗震和節能雙重迫切要求,一體化技術的提出適應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需求,是解決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和節能的一個新思路和新策略,該策略的實施將提高工程改造效率、節約成本,符合我國大力倡導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本文主要從設計施工、質量驗收、政策管理、材料選取等方面對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進行探析。

3 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一體化措施

3.1 設計施工一體化

既有建筑進行抗震加固和節能改造的實施過程中,雖然二者改造目的有所不同,但前期工作內容相近,大量前期準備工作都是共有的,如均需進行現場勘查,調查現狀與原始資料的符合度、與現行規范的符合度,需要對重要結構構件的安全性進行評價,對建筑整體進行綜合評價分析等等,工作繁雜,各項資源投入大。若能充分利用兩項工作的共同點,實現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設計施工的一體化技術,可將前期大量準備工作合二為一,避免分次重復作業造成的人力、物力等不必要的浪費,此外,在施工時作為同一單位的兩個分部工程可以進行統一管理和有效銜接,在降低綜合成本的同時還可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兩項工作相輔相成。

3.2 政策管理制度化

國家在宏觀管理方面,可以對兩項工作進行一體化并案管理,進行統一指揮安排,有利于加快我國城市既有建筑抗震防災和節能的工作進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對于既有建筑在新形勢下其抗震加固和節能改造應該達到的目標針對不同地區制定相應標準,使得加固和改造工作有可遵循的依據,又能避免“一刀切”的衡量標準。(2)對加固和改造成功的案例積極進行示范展示,將其經驗進行推廣,帶動項目的進行。(3)國家應該組織相關部門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和鼓勵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和節能改造工作的實施。(4)對于城市既有建筑抗震減災和節能改造項目相關部門應嚴把質量關,堅決杜絕驗收檢查過程的不良現象。

3.3 材料應用創新化

對既有建筑進行保溫節能與抗震加固過程中,建筑材料是影響這兩方面問題的重要因素。合理選用新型建筑材料,充分發揮其優良性能,對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⒅槭且环N無機玻璃礦物材質保溫材料,表面光澤平滑,理化性能穩定,具有隔熱防火、耐高低溫、抗老化等良好性能,該材料無毒無害、無輻射,是一種綠色、環保的高性能新型生態建筑材料。在對既有建筑進行抗震加固工程中可用于墻體的修復和補強,效果較好。

4 結語

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和實施,城市既有建筑的抗震減災和節能改造任務已經迫在眉睫,而一體化技術策略的落實和推行將會有效提高工程的改造效率,可以節約時間、節省人力和物力。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和節能改造一體化技術在設計、施工和經濟等方面的優勢已充分顯現,該項技術措施將很快被業界認同,全面應用于我國城市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和節能改造項目中。

參考文獻

[1] Fema547.NEHRP techniques for the seismic rehabilit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S].Washington D.C.: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2006.

[2] 馮琪.基于性能的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方法[J].山西建筑,2013(12).

[3] 馬云飛.山東省既有中小學教學樓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技術研究[J].山東建筑大學,2009.

[4] 李珠,岳俊峰,石峰,王澤.既有建筑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一體化技術[J].施工技術,2009(5).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科技攻關課題,課題名稱:既有建筑結構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一體化技術研究,項目編號:142102310469。

中小學論文范文第3篇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自1987年制定第一部地方性法規《杭州市環境噪聲管理條例》以來,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積極行使地方立法權已有31年,共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規200余件,現行有效地方性法規93件。

在31年的立法實踐中,歷屆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市委的領導和市政府的支撐下,圍繞中心工作,服務發展大局,助推杭州立法在立法項目選擇上注重特色,立法方法上講求民主,法規內容上追求管用,與時代同步伐,與改革同頻率,與實踐同發展,為杭州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日趨完善的具有杭州特色的地方性法規規章體系,在杭州加快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打造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窗口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探索發展期:順應時代特點,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

1982年,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關于修改地方組織法若干規定的決議》增加規定: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會,可以擬訂本市需要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提請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制定,并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至此,杭州及其他25個省會城市也擁有了地方性法規草案的“擬訂權”。

1986年,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對地方組織法作出第二次修改,規定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在不與上位法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準后施行。

從“擬訂”到“制定”,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地方立法之路由此起步。

1987年5月9日,杭州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杭州市環境噪聲管理條例》,這是杭州人大取得地方立法權后的第一次嘗試。

條例最大程度地體現了城市管理的特色,對當時交通噪聲污染偏高、機械噪聲超過國家標準、施工噪聲污染矛盾激化等問題一一回應,制定了禁止夜間鳴喇叭、禁止整車噪聲不合格者獲得行駛執照、防治噪聲污染的設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等實際有效的制度,踐行了杭州市地方治理“立法先行”理念,也折射出這一階段杭州立法的特點。

改革開放初期的杭州,社會蓬勃發展、制度需求旺盛,這一階段的地方立法順應時代發展特點,回應社會發展需求,重點聚焦城市管理和經濟發展領域,很好地發揮了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的作用。

在城市管理方面,為改善人居環境,推動城市化進程,確保國家機關履職行為有法可依,先后出臺城市規劃管理、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等條例。在經濟發展領域,先后出臺農業承包合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技術進步等條例,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供了制度基礎。

同時,這一階段的地方立法已經開始前瞻性地探索民生領域立法,先后出臺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辦法、私人診所管理、民辦中小學管理等條例。

高速拓進期:呼應全面發展,兼顧各領域需求

2000年3月15日,九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范了立法程序,賦予法制委員會統一審議職能。這對成長中的杭州立法而言,無疑是“加速器”。以此為節點,杭州立法進入了量質齊升高速拓進的階段。

2006年10月27日,杭州市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通過《杭州市居住區配套設施建設管理條例》。該條例大膽創新,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開發建設單位簽訂并在建設工程竣工后確認《居住區配套設施建設合同》為主要管理規范,來切實保證居住區配套設施的落實,解決了2004年國務院在行政許可清理中取消了綜合驗收所帶來的部分開發建設單位鉆政策法規的空子,改變配套設施的使用性質或后建甚至不建配套設施這一突出問題。

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在景區范圍內根據條例授權履行規劃、土地、房產、建設、環保及財政、統計、審計等方面的職能,用法規的形式確認和鞏固了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體制調整的改革成果,確立了西湖風景名勝區統一管理體制的法律地位。

志愿服務條例,創新設置“志愿服務工作委員會”的模式,引領了當時志愿服務的發展趨勢,為志愿服務活動安裝好“引擎”。

院前醫療急救管理條例,確定了分級調度的原則,奠定了分級救治的法律基礎,在國內率先對緊急現場救護行為免責進行規定,最大限度地鼓勵社會救助行為,促進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的健康發展。

這個階段的杭州立法適應杭州全面發展需求,兼顧各領域立法需求,經歷三次大規模的法規清理,同時在立法理念、立法實踐上注重創新,出臺了很多全國首創或領先、特色鮮明的法規。

為了依法推進城市建設、促進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先后出臺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交通建設工程監督管理、戶外廣告設施和招牌指示牌管理等條例。為了突出地域特色,加強特有區域管理保護,先后出臺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保護等條例。為了推進社會事業發展,為保護歷史文化名城提供法治保障,先后出臺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良渚遺址保護管理等條例。為了突出保障民生,回應百姓呼聲,先后出臺愛國衛生、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全民健身、家畜屠宰管理等條例。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階段,杭州還在全國率先以法規性決定的形式出臺了促進改革創新的決定。2013年12月31日,為貫徹《中共杭州市委關于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的決定》精神,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促進改革創新的決定,將改革創新確定為全市人民的共同任務,切實增強改革創新的自覺性、堅定性,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杭州的實踐,為杭州實現高起點上的新發展和建設東方品質之城、幸福和諧杭州提供強大動力。

提質創新期:適應權限調整,突出特色確保良法善治

2015年3月,立法法修改,調整了地方立法權限,杭州立法從較大市的立法權限調整為設區的市的“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三方面立法權。杭州立法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進入新的階段。

2018年11月30日,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的決定》,條例將于2019年3月1日起施行?!疤峁┮苿又Ц哆M出站設施”“合理配置車站男、女衛生間和母嬰設施”等內容,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寫入條例,讓人眼前一亮。同時,條例“順勢而為”,積極回應了杭州城市軌道交通進入大建設大發展時期所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特色”是地方性法規的生命力。立法特色越突出,針對性越強,就越能解決實際問題,法規的實施效果也越好。這一階段正值杭州迎來“G20峰會”“亞運會”等重大歷史機遇,推進“數字經濟”和“最多跑一次”改革,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時期。杭州立法很好地適應了權限調整的新形勢,適應了城市發展的新趨勢,突出重點領域,結合杭州實際,堅持立改廢釋授并用,在保障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為新興領域新生事物的健康發展引領保障上作出新的貢獻。

這一階段,杭州先后出臺智慧經濟促進、城市國際化促進、會展業促進、跨境電子商務促進、績效管理等條例。如跨境電子商務促進條例,這是國內最早的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法規。杭州市以立法形式確立“六體系兩平臺”模式,推進了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區建設,有助于落實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落實“互聯網+”國家戰略,打造“網上絲綢之路”的重大舉措。

又如城市國際化促進條例,也是國內首部促進城市國際化的地方性法規,圍繞“建設什么樣的國際化城市”“怎么樣建設國際化城市”問題,對國際化目標、推進工作機制、經濟發展、城市環境要求、公共服務水平、對外文化交流、具體保障措施等都作出了創新性規定。

與此同時,市人大及其常委會還積極探索改革決策與立法決策協調同步,緊盯亟需破解的難點問題,先后通過授權決定、調整法規適用,保證市委重點改革任務實施。如為了推進居住證制度改革試點和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決定暫停施行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等等。

31年來,杭州地方立法堅持“不抵觸、有特色、可操作”的原則,始終聚焦深化改革和法治杭州建設,始終與杭州的改革開放同頻共振。堅持圍繞中心大局,堅決貫徹黨委重大決策部署。堅決貫徹全市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部署,并通過地方立法轉化成為全社會一體遵循的行為規范和活動準則。堅持服務改革開放,積極發揮地方立法引領和推動作用。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堅持以立法促發展。堅持問題導向,正確處理立法與改革的關系。每一部法規都要就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富有操作性和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法律基礎保障后續政策的合法性。堅持緊貼法治改革,深入推進科學民主依法立法。不斷建立健全立法機關主導、有關部門參加,人大代表、專家學者、企事業單位和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的科學民主依法立法工作機制。

回顧這31年的立法印記,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工作成績斐然,但新時期新階段呈現出許多新特征,同時也提出了許多新課題。站在“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起點上,杭州立法將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發展,為服務地方改革發展、提升地方民主法治水平作出新的貢獻。

(杭州市人大供圖)

中小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當前中小學教育評價面臨著外部評價主體缺位、評價標準單一阻礙個性化發展、對政策落實缺乏剛性要求與教育評價結果認同度不高等問題。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防止篡改、全程記錄和公開透明等特點,有助于破解教育評價的頑疾。區塊鏈技術在教育評價領域的運用策略包括:建立多方共同參與的中小學教育評價機制,破解評價標準化和發展個性化的矛盾,提升政策落實力,搭建區塊鏈信息數據平臺。在教育評價中運用區塊鏈技術時應注意數據存儲容量的限制,高信任度數據導致的低效率,以及去中心化帶來的數據風險。

關鍵詞 區塊鏈;中小學教育;教育評價

文獻標識碼 A

在比特幣興起后,區塊鏈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依托區塊鏈技術,教育評價能更好地實現時間的連續性、空間的全域性、價值的多元性、內容的復雜性、主體的多樣性等,有助于實現精準的科學評價。

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指揮棒”,教育評價決定著教育事業發展的方向,有什么樣的教育評價就會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1]。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下文簡稱《總體方案》),為新時代教育評價指明了方向。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錯誤傾向依然存在,對標《總體方案》的具體要求,現階段教育評價還存在多方面的問題。

一、當前中小學教育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外部評價主體缺位

對某一教育現象進行評價時,應盡可能做到評價主體多元化,讓該教育活動的各重要當事人都作為評價主體,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學生和社會等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以更好地促進教育發展。在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就指出要“開展由政府、學校、家長及社會多方面共同參加的教育質量評價活動”[2]。2020年,《總體方案》再次強調要“構建政府、學校、社會等多元參與的評價體系”。但一直以來,政府、社會、家長、學校與企業參與教育評價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能動性沒有充分發揮。在中小學教育評價中,社會評價得不到及時反饋,家長評價得不到重視,第三方評價流于形式,業內同行評價發展不均衡。這些導致中小學教育評價的主體單一,以行政性教育評價為主,由政府、學校、家長、企業和社會機構等聯合參與、共同打造的教育評價體系尚未建立。

(二)評價標準單一阻礙個性化發展

部分區域為了追求中小學教育評價的絕對公平,實行“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評價,統一評價標準,統一評價方式,違背了個性化教育發展的要求。這首先體現在評價標準單一上,部分區域為了達到表面上的公平,片面地以分數、升學率等量化指標評價中小學教學質量,忽視了學校的生源質量、建校時間等客觀基本情況,違背了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育規律。還有區域的評價方式過于統一,如使用定量評價對學校的生均面積、師生比、獲獎數量等進行定量統計,分級打分,對學校的評價以升學率高低論優劣,對學生的評價以分數高低論成敗。事實上,沿海發達地區中心城區的學校生均面積很難跟中西部地區的學校相比,人口外流大的鄉村師生比又會遠遠高于城市,特長生的文化成績考試分數也很難跟普通學生相比。在不同的辦學環境下,學校需要更具特色的辦學方式,這要求教育工作者敢于破舊立新,打破常規。但那些符合國情、契合實際的個性化辦學方式,會被過于統一的評價方式所制約,因為它們很難在絕對統一的評價方式中脫穎而出。

(三)缺乏剛性要求與過程性評價

一方面,在教育評價相關政策落地的過程中,部分“硬指標”可能被弱化為“軟任務”,導致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例如,學校對學生個體綜合素質評價缺乏具體措施,再加上政策在具體實施層面的剛性要求還亟待完善,因此僅依靠行政指令讓學校落實破除“唯成績”“唯分數”等評價要求難以實現。另一方面,當前教育評價中缺乏過程性評價。在學生評價方面,過程性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認知發展,同時也注重學生的學習動機,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課外學習進行全面評價,例如用出勤率、課堂表現、課堂練習作業來評價交互學習質量。[3]當前的教學評價主要以紙為媒介,數據采集和監控的各個環節都比較落后,工作效率較低。如數據收集難、處理難、反饋難和效率低等,都不利于開展需要收集大量數據的過程性評價[4]。

(四)教育評價結果認同度低

評價結果認同度低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信度較低。目前,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是在以省為單位建立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平臺上完成的,由于它是由考生所在的學校進行操作,為了不影響名校錄取,一些所謂“優秀”的學生的評價結果往往都被控制在“A”等層次。[5]二是實質性評價不足?!犊傮w方案》發布后,部分地區結合區域特色,積極探索變革教育評價方式,依托“互聯網+教育評價”的平臺優勢,從個性化發展的維度對學校學生展開評價。但大部分流于形式,只是披上了互聯網的外衣,“唯升學率”“唯分數”的評價換湯不換藥。各地雖然想方設法地改革教育評價方式,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但迫于現階段中考、高考的壓力,評價結果如不能與考試成績有機結合,又很難得到家長乃至社會的認同。

二、區塊鏈技術在教育評價領域的運用

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分布式數據庫,數據的發送、接收、傳輸、審核和保存都是基于分布式數據結構,而非以某個機構為中心。區塊鏈的每一個區塊,就像電腦硬盤的每一個扇區。通過加密技術,區塊鏈可以防止保存的信息數據被篡改。區塊鏈與個人電腦硬盤的不同之處在于這塊“硬盤”并非個人或者某個機構私有,而是所有人公用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其中讀寫數據,每一個人又都能看見其他人讀寫數據的情況。整個區塊鏈更像是一個共享賬本和分布式的數據庫,類似在共享賬本上“記賬+認賬”的過程,具有去中心化、防止篡改、全程記錄、可溯源、數據信息集體創建、所有信息全體維護和公開透明等特點。因此,區塊鏈技術的運用有利于推動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進一步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

(一)建立多方共同參與的中小學教育評價機制

在多方共同參與的中小學教育評價機制中,每一個評價主體都是區塊鏈中的一個節點,可以單點發起、點上發聲和鏈上評價,讓教育評價工作形成多方合力。在教育評價區塊鏈中,每一個評價主體都能按照一定的規則向其中寫入數據,不再有外部評價主體和內部評價主體之分。例如,對學生開展評價的主體可以從教師擴大到家長、同學和實習的企業,甚至可以擴大到學生經常坐的公交車司機,經常吃飯的食堂窗口的打飯阿姨;對學校開展評價的主體可以從教育主管部門擴大到家長、學校所在的社區工作者等。只要按照一定的規則,多元化的評價主體都可以加入教育評價區塊鏈,都能在其中留下自己的評價。

(二)破解評價標準化和發展個性化的矛盾

教育評價主體可以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的特點,發揮其全程留痕的優勢,記錄每一個學生學習成長的全過程,建立成長學習檔案,對學生成長過程展開客觀綜合評價,繪制每一個學生的“數據畫像”。這個畫像可以覆蓋學生德、智、體、美、勞方方面面的情況,既能夠幫助學生認識最真實的自己,又能在大學招生、專業分配與就業等方面給相關單位提供更全面的參考依據。也就是說,學??梢砸罁皵祿嬒瘛币虿氖┙?,用人單位可以憑借“數據畫像”知人善用,實現人盡其才,從而打破目前“唯分數”“一考定終身”“唯升學率”的教育評價格局。對學校而言亦是如此,教育部門可以建立每一所學校的發展檔案,從而開展個性化精準評估。

(三)提升政策落實力,消除評價盲區

區塊鏈先天的分布式結構和拓展功能,能夠讓常規性監督評價觸及盲區,破解過程評價監督難題?!皡^塊鏈+智慧監管”模式有利于精準監控“唯分數論”“唯升學率論”的苗頭并及時給予糾正。同時,區塊鏈技術還能有效掃除評價盲區,實現對學生學習軌跡的跟蹤。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教育平臺上,所有收集統計的學習成長數據以分布式儲存的方式存在于區塊鏈上,包括學生學習時間、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表現和參加實踐活動的情況等。學生如果想獲得更高的評價,只能認真進行每一次學習,并對自己的數據負責。

(四)搭建區塊鏈信息數據平臺

教育部門可以積極利用區塊鏈技術搭建信息數據平臺。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數據平臺可以確保參加評價各主體填報數據的真實性,這是開展教育綜合評價的基礎。

不同于中心化的數據存儲方式,分布式結構的區塊鏈中所有的數據信息通過點對點傳輸儲存在每個區塊上,每個區塊均可擁有一份完整的本地數據,實時更新后就能實現鏈上所有數據信息的如實記錄,有效打通評價主體間的“數據壁壘”,實現信息和數據共享。分布式的數據結構可以真實地記錄學生學習成長的每一個步驟,記錄學生獲得的每一個證書、發表的每一篇文章、完成的每一次作業、上課的每一次發言等。因為所有評價主體都參與了數據記錄,且區塊鏈的數據記錄是不變并且永久保存的,即使修改單個單據也不能改變其他單據的數據記錄。所以記錄的數據可以完全杜絕弄虛作假。

三、教育評價中運用區塊鏈技術的注意事項

(一)數據存儲容量的限制

一是多元化評價主體分布式地寫入數據,會導致數據的量相當驚人,這就需要極其龐大的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試想一下我們每個人都把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長檔案保存起來,那將需要多么龐大的存儲資源和電力資源。儲存的數據量也會受到單節點的區塊大小所限制。隨著區塊鏈系統的不斷運行,它所產生的數據會不斷累積最終到達一個不可存儲的地步。二是不同區塊之間的協同也需要占用大量的網絡存儲資源,一個學生獲得的獎勵需要在所有人的見證下同時同步到所有區塊上,讓所有相關成員同時同步看到,依靠現有的網絡技術并不容易。

(二)高信任度數據導致的低效率

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數據庫中,為了防止數據被篡改,也為了把記錄的數據展示給每一個鏈上的人,相關人員需要大量的時間成本去管理,這也就意味著效率較為低下。例如,一個學生獲得了一次“優秀學生”獎勵,在常規的中心化數據庫,只需要把這個獎勵存在中心數據庫中,任何一個教師或者學校要對這個學生展開評價就可以去中心數據庫中查詢這個獎勵。但是這個獎勵怎么來的,中心數據庫的管理員是否徇私添加了無中生有的獎勵?這些都不得而知,難以令公眾信服。然而在分布式數據庫中,這個獎勵并未儲存在某個中心數據庫,而是在全體相關人員的見證下,儲存在每個區塊上。好比發一個文件公示和把文件抄送到所有相關人員處的區別,毫無疑問把學生的學習成長全過程抄送給其他人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將數據存儲在每個區塊上也將大大增加時間成本,導致較低的工作效率。

(三)去中心化帶來的數據風險

去中心化雖然消除了信任危機,但是也為教育評價管理者、組織者帶來了新的難題,管理者和組織者很難規范每一個讀寫數據的行為。去中心化意味著人人平等,管理者、組織者并沒有更高的權限去修改數據,即便數據被非法利用,管理者、組織者也無能為力。試想,如果一個小學生因為偷了同學的五元零花錢被區塊鏈真實記錄并分發給所有區塊,那么即便刪除了數據,誰又能刪除人們的記憶呢?技術是冰冷的,而教育評價需要溫情。因此,在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教育評價領域的時候,需要我們在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之間進行權衡,設計出更加適合教育評價領域的用戶隱私保護策略。另外,

區塊鏈不是法外之地,去中心化的前提是必須樹立規則意識。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也使得監管者必須盡快完善法律規則與技術規則,從而更好地抵御數據風險。

(李棟,華中師范大學教育集團,武漢430079;劉嘉敏,華中師范大學海豐附屬學校,廣東 汕尾 516400)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 10/t20201013_494381.html.2020-10-13.

[2] 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 00729_171904.html.2010-07-29.

[3] 藏鴻雁,梁曉琦,顏煜宇.成人學習過程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以電視大學為例[J].教育探索,2012(10):59-60.

[4] 鄭秀敏,朱德全.美國基礎教育教師教學評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路徑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2(4):115-120.

[5] 劉源,謝先成.植根家鄉,做一名有教育情懷的校長——訪安徽省霍邱縣第一中學校長楊明生[J].教師教育論壇,2021(6):4-7.

實習編輯:劉 源

中小學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中小學生 學習減負 提出對策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的教育問題更是關乎每個家庭的大事,我的孩子正在上初中,每天背著一個重達10多斤的大書包來回往返于學校和家里,每天有做不完的作業,叫苦不迭。家長看在眼里,也沒有辦法,因為這是一個普遍現象。長期以來,中小學生書本多、課程多、作業多、考試多、補習多、競賽多,是我國基礎教育“特有”的現象。其結果導致中小學生背負了沉重的學習負擔、精神負擔,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被忽視。近年來,教育部門在“減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學生負擔過重的現象沒有從根本的上得到遏制。目前,減負雖已經喊了多年,但收效卻不盡人意,且有越減越重、越演越烈之勢。而且由于對“減負”的概念不真正理解,對“減負”的目的不真正明確造成了很多減負誤區及危害。究其原因,是沒有觸及問題的實質,即教育觀和教育思想的轉變問題。下面我將從中小學生負擔過重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為什么要減負及如何減負幾個方面說說我的看法。

一、中小學生負擔過重形成的原因

我國中小學生過重學習負擔的形成的深刻的社會、歷史、經濟背景。從根本上講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用人制度不完善,就業競爭引發升學競爭;教育觀念落后,考試制度存在缺陷;教育結構和規模不能完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等。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造成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原因既有現行政策上的原因,又有深遠的歷史根源。從現行政策上來看,現行的考試制度、升學制度、就業制度和設置各類重點學校的做法,是學校對學生“加負”的直接原因。從歷史根源來看,始于隋文帝時代的科舉制度,1400多年以來,“以考擇優”、“以考取士”的一套做法,代代相沿,影響深遠,以至于形成了今日的應試教育,且有著深厚的社會基礎。同時歷史遺留還有一個傳統的觀點認為:教育等于學校,學校是傳授知識的場所。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傳授知識與接受知識的關系,就是老師講,學生聽,教師的嘴成了“知識的溪流”,學生就成了“知識的容器”。隨著“知識爆炸”,課本的內容不斷拓展,作業量也越來越多,這必然導致學生負擔過重。這種舊的教育模式已經背離了時代精神,不僅加重學生的負擔,而且扼殺青少年的創造性。

另外,目前許多家長在認識和理解上存在不同的差異。他們認為只有學習優秀,成績突出,考上大學就是好孩子,就算完成了培養任務,就如釋重負了。因此,往往會出現白天教師在學校把負擔減了下來,實施了素質教育,晚上家長則開小灶,請家教,搞應試強化培訓,進行模擬訓練,甚至比實施減負之前更是變本加厲。對此,家長們也有他們的苦衷,他們頗感無奈地說:“白天,學校實施減負,孩子在校里學的東西少了,晚上回家就要補上。自己也不忍心看到孩子們天天學習如此辛苦,但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殘酷無情的現實告訴我們不得不對孩子嚴格要求,增加將來競爭能力的‘砝碼’。在擠‘獨木橋’的局面還沒有徹底改變之前,確實不敢絲毫放松對孩子的要求。升學看分,求職憑分靠學歷,晉級靠分掙文憑,現實就是這樣,不容許我們對孩子有一丁點兒的‘仁慈’之心,我們的良苦用心孩子日后會理解的。”看來,這也是課業負擔減而不輕的一個重要因素?,F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很高,家長直言:雖然“減負”了,但升學時衡量的標準還是分數,這種“考試成績論英雄”的體制不變,他們不敢放松孩子的學習,甚至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期盼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父母不惜財力、物力、人力,精心去培養孩子;從而剝奪了孩子的禮拜天、節假日。鋼琴班、美術班,名目繁多的各種補習班的學習,使孩子累得夠嗆,難怪有的孩子怕過星期天和節假日。調侃稱之為“黑色禮拜天”、“黑色節假日”,看來正是不科學的應試教育制度是目前學生負擔過重形成的罪魁禍首。

二、中小學生過重的負擔造成的危害

學生過重的學習課業負擔嚴重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名目繁多的課程、考試、作業、補習、競賽,使學生幼小的心靈承受了沉重的壓力和負擔,致使學生怕老師、怕上課、怕考試。學生學習時間過長,導致學生睡眠嚴重不足,身體素質下降。近視眼、神經衰弱、脊柱彎曲等病癥的學生越來越多,從而嚴重摧殘了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出題者絞盡腦汁,出一些偏題、怪題、難題去為難學生。學校、教師為了對付考試,不惜犧牲學生寶貴的時間,增加課時,加大課業量,搞“題海戰術”,辦各種名目的收費補習班。一些學校和任課教師為了一已榮譽,不惜以占用學生大量時間為代價,學生因完不成繁重課業任務而受罰的現象十分普遍,造成師生情感對立,學生厭學、輟學現象十分嚴重。一些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眼睛只盯著中考和高考學科,即中考和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能開足開齊國家規定的所學課程,有的學科干脆不開,致使學生知識面狹窄。如此教育現狀,與黨的教育方針背道而馳。照此下去,推行素質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話。

學生負擔過重造成的另一個可怕后果是給學生的心理上造成極大的危害,我們看過的例子還少嗎?有的學生不堪重負自殺,有的學生因考學受挫精神失常,有的大學生只注意學習書本知識,不注意其它方面的培養,成績好,但品行有問題,最后淪為殺人犯。還有的大學生高分低能,踏入社會后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給社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學生心理負擔過重是比較“隱性”的問題,也是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最為突出的方面。那么,學生心理負擔過重直接來自何處?我認為,首先是家長?,F在,一般家庭都只有一個子女,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實社會,許多家長常常手持升學這根大棒在孩子面前亂舞,由望子成龍到逼子成龍。其次是學校。如果學校教育思想不端正,教師教育方法不適當,都會增加學生的心理壓力,按照考試成績排名次,使后進學生整日忍辱負重,自覺低人一等,抬不起頭來。有的教師歧視后進學生,更刺傷學生的心。中小學生畢竟尚未成熟,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壓力過大往往會適得其反,不僅功課不能學好,而且心理上受到扭曲,甚至發生病變。由于精神重壓,導致孩子說謊、逃學、離家出走,甚至違法犯罪,釀成如此悲劇,實在值得深思。讓我們靜下心來去反思一下教育吧。重智育而輕德育;重分數而輕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豈能造就社會有用人才?素質教育要求教育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發揮學生個性特長。而以上所有的這一切都與素質教育的要求和社會的飛速發展背道而馳。

三、如何真正做到減負

“減負”勢在必行,否則將影響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教育部提出的“減負”,順民心,順民意。站在教育發展、社會發展的角度,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問題,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也指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實施素質教育是一場深刻的教育改革,而減負是民心所向、人心所思。是讓中小學生脫離書山題海的良好途徑,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題之一。研究中小學生的減負策略,正確處理好減負與進一步提高素質教育質量的關系,對于提高義務教育實施水平,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減負”的措施,僅僅是量的減少,沒有觸及到教育觀念、教育目的、教學制度、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因此,這種“減負”只是治標而不治本。俗話說,“查漏要找因,醫病要治根。”要想真正把“減負令”落到實處,關鍵是要制定查處違規活動的規章制度,同時建立全面、公正、合理的評估,“考試成績論英雄”在教育界早己形成氣候,要想真正“減負”,必須從依學生考試成績評定學生優劣、獎懲教師的傳統入手,建立相應的法規,用法規規范扭曲的應試教育制度。下面我從學校領導、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教師、家長以及社會環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入手,談談如何利用幾方面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協調好學生減負問題。

1.思想觀念和認識上的問題。盡管“減負”已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但還有少數領導把“減負”與提高中小學生文化知識水平對立起來,認為“減負”后,中小學生文化知識水平會降低;有的教師將“減負”后推進素質教育簡單理解為就是多搞課外活動;有些家長對“減負”仍持反對或懷疑態度,學校“減負”,家長“加負”。其次是雖然學校和社會已停辦各類中小學生補習班,但有關部門對城市中火爆的家教市場難以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第三是“減負”后,可供學生活動的社會公益場所不足,而游戲機房太多,以至于一些中小學生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玩游戲機上了。

2.學校領導及上級領導的作用。當前,“減負”工作要真正落到實處,學校主管領導必須高度重視,轉變觀念,改變以“分”看人的做法。從應試教育樊籬中解放出來。不折不扣地執行上級關于“減負”的有關政策,并把“減負”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嚴格要求每個任課教師按照上級“減負”有關政策去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并把“減負”與教師的獎勵評先進掛起鉤來,鼓勵廣大任課教師多在教學環節上下功夫,多在教改上下功夫,提高課堂45分鐘的利用率。作為學校領導或上級領導,應該是減負的主要源頭,因為領導看人一般都看分數,如看學生的學習成績、看教師的教學實績,所以形成“以分數論英雄”的評價機制。因此,領導眼睛里千萬不要只有分數,除了分數就容不進任何東西,看人也只看其分數,就連教師的教學也不例外,領導注重教師的教學實績之后,那么教師就加強了這方面的要求了,這本無可厚非。但有些教師通過增加過重課業負擔來提高“分數”,達到上級規定的硬性指標,學生的負擔就不會減輕,減負還只是空談。

3.教師的作用。素質教育主渠道在課堂,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老師必須把“減負”落實到課堂教學各環節中。首先我認為要轉變教師的觀念。一是由學生被動接受向學生主動發展轉變。二是由“教書匠”機械傳授向掌握教學系列自覺進行教改轉變。三是由向機械學習時間擠時間到向可變時間轉變。四是由單一教學手段向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轉變。其次是要提高教師素質。教師是“減負”的重要實施者和參與者。教師的觀念和能力直接影響“減負”的效果。單純給學生減輕課業負擔,而教學效益和教育質量并不見有多大改變。只有教師確立了科學的教育觀,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高屋建瓴地指導學生科學地獲取知識,否則,如果教師還停留在原來的水準上,對發展訊速的教育動態和教育內容一無所知,用已過陳舊的知識指導學生,減負只能是一句空話,教育也不可能有什么起色。教學不得法已是一個很普遍問題,也是導致學生負擔過重,產生厭學情緒的重要原因之一。21世紀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的作用是啟發學生的思路和指導研究,培養學生“舉一知百”和“異想天開”的活潑的想象力,進而培養他們的創造力。這就是當今世界先進的教育思想,是我們進行教育改革的目標。

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教師還要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必須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每位任課教師要精心備課,即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講課要抓住重點難點,不面面俱到,做到不給學生吃夾生飯,不搶占學生自習課時間。留作業要適量留自主型作業,有梯度作業,兼顧各類作業;不留超時超量作業,隨意性作業,懲罰性作業。并做到學生能當堂完成的作業,老師不要留到課下,能自習課完成的作業不留到家里;學校、教務處和班主任要協調好各科的作業量。在作業的時間和作業量上嚴格控制,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切實把“減負”落到實處。

4.家長在中小學生減負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切實為學生減負,僅靠行政命令,靠學校單方面努力還遠遠不能達到既定的目的,還缺少不了家長的大力支持與積極配合。家庭內部也要給孩子一道“減負令”,家長配合得好,減負工作和學校教育就在家庭中得到鞏固和強化。反之,則很有可能極大削弱甚至抵消家庭中的學校教育內涵。家長要為孩子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切不可把家長意愿強加給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切,往往事與愿違。其實家庭作業的形式很靈活,不只是習慣意義上的溫習功課。例如,國外的學期作業,像現在春天來了,就讓每個孩子都去觀察一種植物的生長過程,花、草、樹都行,什么時候發芽、開花、結果等,做一個生長報告;一周作業,讓孩子從父母、報紙等處了解某個社會問題,寫寫報告等,以開拓孩子的思維空間;至于輔導班,課余時間多了,上上也未嘗不可,但這種輔導班決不是課堂教育的簡單重復,也不是以考試增加學分為目的的藝術教育,而是純粹以陶冶身心為主的音樂、美術等練習??傊?,給孩子們一個自由的空間,是為了讓孩子們自由地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家長、社會和學校應該努力創造這方面的條件,這才是“減負”的真正目的。

5.環境的重要作用。環境相當重要。我們的影視制作和書籍出版單位,要從培養青少年的學習興趣、開發青少年的智能、豐富青少年的想象力的角度出發,多出好影片,好電視劇,好的文學作品,科幻小說,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中小學生過重的負擔實際是我們就業壓力的提前。它是我們經濟體制運行過程中諸多矛盾在孩子身上的表現。所以單靠教育部門的幾個減負文件減去幾個課時,削減幾本教材輔導書就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前提下,在拓寬就業渠道,創造盡可能多的就業機會上下一番苦工。當人們不再為就業而擔心至少不是過于擔心的時候,我們的中小學生才能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過重的課業負擔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總之,綜上所述,減負不減質,減負不等于不做作業,也不是不考試。它減掉的是頻繁的考試和機械、盲目的作業,減負工作的真正目的是把孩子從過重的課業負擔中解脫出來,讓孩子生動活潑、主動全面地發展,健康地成長。在寬松的,屬于自我的空間里生活、學習接受全面的培養和訓練,進而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存、學會創造、把握自我、戰勝自我、走向成功。我們真心希望孩子的書包從此不再沉重,孩子的心靈不再沉重,孩子的一切不再沉重。

工作單位:陜西省綏德縣滿堂川鄉土地岔完全小學郵編:718000

中小學論文范文第6篇

一、新課程理念下對音樂教學“音樂性”的理解

1.“音樂性”體現了音樂課程的學科性質

音樂課程實施教學的載體是音樂,如果離開了音樂這個載體,以其他學科的內容取而代之,那么音樂課程的學科地位就不存在,音樂教學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我們要為學生提供富有音樂性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音樂的奧秘,可以說“音樂性是衡量一堂課是否是高質量音樂課的重要標志”。

2.“音樂性”是音樂教育實現以審美為核心的重要條件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是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音樂審美教育在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音樂課程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其特點就是情感審美。羅丹說:“藝術就是情感”,音樂美,就是一種特殊的情感表達方式。因此,音樂教學的重要機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師面對有情感的學生,通過音樂進行審美的傳遞、體驗和交流。音樂教學的全過程,應是一種自覺的審美體驗過程,這個過程應貫穿著所有的審美因素,并以美感的發生為根本內容,只有在長期的、反復的美感發生和發展中,音樂教育才會影響學生的情感意向,形成審美情操,從而使人格得以完善。也就是說,在音樂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征,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進行整體把握。只有當學生對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體驗時,才會產生對美的熱愛;只有把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和想象與音樂情感聯系起來,才能真正體現音樂審美的意義。因此,具有深刻審美內涵的音樂教學必定是富有音樂性的。

3.“音樂性”的實現要以教師自身的發展為基礎

在保證音樂教學音樂性的條件中,教師的教學策略占有重要地位。音樂新課程目標的實現與每一位教師息息相關。教師是新課程的執行者、實踐者,是課改過程中最積極能動的因素。教師要用辯證的觀點看待課改,用辯證的觀點去理解教學新理念,理性地決策自身的教學行為,并通過潛心鉆研新課標,重新認識新課標背景下音樂教學的重要地位,思考有效地加強音樂教學音樂性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扎實的專業基礎上,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從大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著眼,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音樂教師只有深刻領會音樂教育的學科功能和育人功能,才能正確把握音樂教學的音樂性,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

4.“音樂性”是音樂本色教學的回歸

音樂課程改革的目的是使音樂教育的功能、內容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有利于學生的發展。音樂教師應多關注學生,關注音樂,實實在在著眼于學生的發展。“真實、質樸”的課堂才是一種富有生命力的美的課堂,因為,美的事物首先是“真”,“真實、質樸”才接近人的天性,更加符合人成長的規律,更加科學合理。因此,我們呼喚音樂教學本色的回歸——音樂教學應有的音樂性!

二、加強音樂教學“音樂性”的有效策略

1.正確理解學科綜合,確保音樂課程的學科地位,突出音樂教學的“音樂性”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提倡學科綜合”,這無疑是對傳統教育觀念的一大突破。它表明各學科課程在經歷了教育改革的洗禮后,以一種開放的態勢來重新審視學科的發展,在拓展學科視野,拓寬教育途徑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由于一些教師沒有把握好尺度,致使其他學科的內容或與音樂相關的文化內容大量占據音樂課堂,造成喧賓奪主的現象。課改中的綜合是為了更好地感受、理解音樂,是為了更好地學習音樂,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情趣。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把握一個“度”,這個“度”就是以音樂為本。教師不管采用哪個學科哪種方式引題,都要盡快地切入到音樂場面的教學上,在課堂上讓音樂早一點響起,早一點亮出“音樂”的招牌。

2.合理使用多媒體,突出音樂聽覺藝術,回歸音樂教學的“音樂性”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音樂教學容量等方面確實有其獨特的優勢,但一定要記住音樂是聽覺藝術,我們必須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如果不顧及教學內容是否需要,單純追求所謂課堂效果,為了電教而電教,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豈不是本末倒置?那種制作花哨,只圖表面熱鬧的課件,忽視了對音樂內涵的關注,不僅起不到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音樂實踐的作用,而且會分散學生對音樂的注意力,禁錮學生的思維空間,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教師成為多媒體的“操作員”,師生間和諧的人際關系被冰冷的“人機”關系所取代。多媒體對于音樂教學來說,就像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得恰當,便能提高教學效益,反之,會影響和降低音樂教學質量。

3.緊緊抓住音樂要素,深化音樂審美,提升音樂教學的“音樂性”

音樂要素是音樂教學的靈魂,是音樂教學之根本,在各領域開展音樂教學都必須緊緊抓住音樂要素。如欣賞教學,我們要引導學生運用音樂要素去分析音樂作品,這才是深層次的欣賞。音樂欣賞為欣賞提供了最好的審美實踐機會,使欣賞者感受音樂語言美的同時,還能夠從音樂作品的題材、體裁、風格、格調中理解音樂的內容、形式、哲理的美。在教學中,應充分揭示音樂要素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讓學生親身感受音樂中最激動人心和極具表現力的部分,幫助學生逐步加強對各種音樂要素的敏感反應,即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這也是音樂教學要義所在。

我們只有深刻理解音樂教育理念,保持清醒的頭腦,并經常在實踐中反思、探索、不斷改進,才能真正把握好音樂課堂,音樂教學才不會失去音樂性,才會綻放更迷人的光彩!

上一篇:工藝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文體意識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