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小學美術校本課程教材

2023-05-06

第一篇:小學美術校本課程教材

小學美術校本教材

階段一

(一二年級適用)

教學目標:

1、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2、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制作活動的樂趣。

3、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階段二

(三四年級適用)

1、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愿望。

2、初步掌握線條、形狀、肌理等造型元素,掌握色彩的專業性知識,認識公共場合的標識,對我國傳統文化有所了解。

3、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階段三

(五六年級適用)

教學目標

1、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

第二篇:小學美術校本課程教材《中國畫》

小學美術校本課程教材《中國畫》 前言 校本課程——中國畫屬于丹青美術的范疇。中國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繪畫,是世界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從小學習國畫,能夠有效提高孩子對于國畫的認知和理解水平,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筆墨技巧,提高藝術欣賞能力,豐富想象力與創造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運用筆墨語言傳情達意,為日后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中國畫校本課程涵蓋了國畫中花鳥、果蔬的畫法,著重于單個題材的教學演示,從局部到整體,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地講解與示范,便于孩子掌握中國畫基礎的筆墨與造型技巧。以中國畫的特點為出發點,通過大量精選的實例,系統講解中國畫的表現技法,同時穿插學習國畫基本理論常識,更有助于提高繪畫水平,鍛煉審美能力,陶冶藝術情操。這里是孩子自由翱翔的天地,

目錄:

《中國畫》校本課程綱要……………………………….教學設計:

第一課:國畫起步……………………………………….第二課:水墨荷花的畫法……………………………….第三課:蝌蚪與荷葉的畫法…………………………….第四課:櫻桃的畫法…………………………………….第五課:小草魚的畫法………………………………….第六課:鴨梨的畫法…………………………………….第7課:草莓的畫法…………………………………… 第8課:枇杷果的畫法…………………………………. 丹青美術 《中國畫》校本課程綱要 一、課程概述 1.課程名稱:中國畫 2.課程范疇:丹青美術 3.課程內容:

能掌握筆和墨的應用,培養學生的國畫表現能力,會畫簡單的花鳥、瓜果、昆蟲等 教學重點:

筆法與墨的訓練 教學難點:

構圖,審美意識的培養 4.開發依據:

課程標準提出:嘗試不同工具,用紙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的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與交流, 5.課程目標:

總目標:

1.讓學生認識中國畫這門民族的傳統藝術中國國畫字畫,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繼承傳統文化的精髓國畫視頻,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使我們的優良傳統文化藝術得以繼承和發揚。

2.培養學生對國畫的興趣和愛好,進而增強對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情感和熱愛。

3.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國畫的基本技法和特點國畫山水,初步掌握以線造型和追求意象的特征及繪畫技法國畫欣賞國畫牡丹,使他們的造型能力、色彩能力、創造能力和文學素養得到提高。

4.培養學生具有國畫的欣賞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國畫欣賞,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

5.培養學生的國畫創作能力,為學生走進國畫藝術殿堂奠定基礎。

學期目標:

1.掌握筆、墨、紙、硯、顏料等工具材料的特點。

2.學會正確的握筆姿勢和良好的坐姿。

3.掌握正確的執筆、用筆和用墨方法。

4.在繪畫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墨與彩的樂趣。

5.初步學會墨色、水分的控制及筆和墨的應用,培養學生的國畫表現能力,會畫簡單的花鳥、瓜果、昆蟲等。

二、課程實施 1.學生情況分析:

中國畫校本課程選修人數有40人,學生來自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低中段學生對中國畫學習興趣極大,參與積極性很高,家長也很支持,但是學生年齡較小,學習能力較弱,這也正適合開設寫意花鳥課程,寫意花鳥是中國畫的入門課程,學習門檻較低,非常適合小學生的學習。

2.具體實施(在下表中填寫)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教學策略 第一周(2.19) 1.執筆姿勢及坐姿 2.怎樣運用毛筆筆法(中鋒、側鋒) 3.墨色的運用 4.顏料的調配等 1.創設學習情境, 2.注重文化引領, 3.教師示范、講解 4.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多角度立體式全面展示教學重點 第二周(2.26) 1.執筆姿勢及坐姿 2.怎樣運用毛筆筆法(中鋒、側鋒) 3.墨色的運用 4.顏料的調配等 第三周(3.5) 教學示范,學習各種線條的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四周(3.12) 教學示范,學習荷花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五周(3.19) 教學示范,學習荷花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六周(3.26) 教學示范,學習荷葉與蝌蚪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七周(4.5) 教學示范,學習櫻桃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八周(4.12) 教學示范,學習櫻桃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九周 教學示范,學習小草魚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十周 教學示范,學習小草魚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十一周 教學示范,學習鴨梨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十二周 教學示范,學習鴨梨的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十三周 教學示范,學習草莓的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十四周 教學示范,學習草莓的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十五周 教學示范,學習枇杷果的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十六周 教學示范,學習枇杷果的畫法;

注意掌控用筆及墨色。

第十七周 老師命題,由學生進行創作??偨Y,評比課堂作業 第十八周 學期總結 三、成果展示形式及效果:

學生進行繪畫創作的場景展示、學生國畫作品展示,形成濃厚的國畫學習氛圍。

教學設計:

第一課:國畫起步 教學目標:

1、學會正確的毛筆 掌握墨線的各種變化,簡單了解國畫用筆的方法;

學會欣賞自然界以及美術作品中的線條,感受線條的魅力和多變的特點;

能夠把線條運用到藝術創作中去,表現身邊的物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列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握筆姿勢、水墨的滲透、擴散特性,潑墨畫技法。展示部分優秀作品,使學生感到水墨畫其實并不難,們也能畫好水墨畫,激發興趣和信心。

2.五指握筆法對握筆的姿勢、指法和腕、肘部的運動和力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1)·姿勢 要求筆垂直于畫面上,不要出現斜角,要達到“筆如懸針”的狀態。

(2)·指法 五指并攏,拇指和食指捏住筆桿,中指勾住筆桿往里拉,無名指頂住筆桿往外推,小指抵住無名指。握筆的五指要有力度,切忌松垮,手掌要虛空,就象握住一只雞蛋,要求“指實掌虛”。

(3)·腕、肘 要求以肘作為支點,腕部虛懸,運動前臂。

對握筆的這些要求主要是針對中鋒用筆的線條,特別在進行線條練習的時候,更要嚴謹規范,這樣才能充分了解中國畫用筆的規律。當然,在實際繪畫中,不可能使用千篇一律的中鋒筆法,特別是寫意畫,筆觸的提按轉折、筆鋒的中側順逆等千變萬化,但是,用筆的一切變化都建立在正確的握筆方法和對用筆基本功的掌握上。

3.用筆與用墨 荊浩在《筆法記》中提出的關于繪畫技法的六個要點。

用筆和用黑是分不開的,所在稱為“筆墨”。用墨好,皆由于用筆。在《畫說》中提道:“古人云:有筆有墨,筆墨二字,人多不曉,畫豈無筆墨哉?但有輪廓而無皴法,即謂之無筆;

有皴法而無輕重、向背、明晦即謂之無墨。” (1)、積墨法:山水畫表現的對象比較復雜,要求畫面能有“大”、“多”、“深”、“厚”的感覺,為此,必須通過反復勾、皴、擦、點、染,層層遞加,始能造成深厚凝重,繁茂豐富的效果,這就是“積墨法”的長處所在。即使輕淡透明的畫,也非一揮而就,也需積染遞加,形成淡而不薄,輕而不浮的佳境。積墨雖難,也有規律,不難掌握,其要點有三:

①第一遍干定之后,再遞加第二遍,否則兩遍滲化一起,不但不覺深厚,反易臃腫浮漲。

②第二遍是第一遍的補充、交錯,不是第一遍的重復與描畫復線,加的結果是多種筆法的交匯統一,“錯綜而復雜”,猶如印刷術之套網紋。

③每加一次,都要保持極強的整體觀念,當疏則疏,當密則密,當重則重,當輕則輕,當強則強,當弱則弱。不可心中無數亂施筆墨,而是愈加到后來;

愈要有整體感。

(2)、破墨法:破墨,是在前一筆不太干時,趁勢再補充上去看來一筆,使其融和滲化,合二而一渾然一體,產生鮮活生動、和諧滋潤的效果。破墨時因筆墨先后有別又可分為六種用法:

濃破法 ----先施以淡墨點樹葉樹頭部分,待半干時,穿插以濃墨樹枝,立時枝葉交融,渾然一體,如天然生成。這種方法,畫樹最為適用,當然,只要用法得當,無處不可。

淡破濃 ----先用濃墨勾樹枝或房屋,然后趁其未干定時,加以淡墨點葉或皴擦房屋之檐下墻根,使其干濕滲化融合,產生自然銜接和渾然天成之感。

濕破干 ----先用干筆勾畫山的輪廓及皴擦山的脈絡,趁其似干未干之際,再交錯以濕筆皴、擦、點、染,使兩遍之間若接若離,渾厚起來。

干破濕 ----在反復進行積墨、破墨數遍之后,往往出現花(局部與局部不協調)的現象,需要調整整體。

墨破色 ----這種方法,花鳥畫多用,但山水畫的局部間或用之,如大筆畫出赭石或汁綠的水邊、土坡、岸邊之后,趁色不干,用墨筆點以小草,色墨交融,別有生趣。

色破墨 ----有時在用水墨畫完遠山后,趁其未干,追加一筆濕筆花青,色墨滲化,向外延伸,又天然生出一層色墨混化的遠山,別有天趣。

用筆技法:

一、筆鋒的運用方法:

筆鋒可分為“中、側、逆、拖、散”等。

中鋒用筆:握筆較直,筆尖在筆道的中間,筆痕呈圓柱形。

側鋒用筆:筆鋒略向左右傾斜,使筆尖、筆腰同時一側著力,筆痕變化較多,有時出現一面光一面成鋸齒形的效果,能同時表現線與面。

逆鋒用筆:將筆頭倒逆面行。順筆作畫時,筆根在前,筆尖尾隨;

逆久=鋒用筆相反,筆尖在前,筆根尾隨,自上面下,自右而左逆毛而行。

拖鋒用筆:拖鋒也叫拖筆,露鋒。筆頭側臥于畫面,順毛而行,行筆放松,可邊行邊轉筆,筆痕舒展流暢,自然松動。

散鋒用筆:筆毛散開而行筆痕豐富虛靈,輕松飄逸。在寫意人物中,一般以中鋒為主,輔以側逆散拖,不可主次倒置。

二、行筆的方法:

凡行筆,都有起筆、運筆、收筆三個基本動作,起筆和收筆在注意逆入藏鋒,以自然含蓄,忌鋒芒畢露,如書法中“欲上先下,欲左先右”之意。運筆的關鍵在于掌握好力度和速度。行筆時的用筆的力度,在于掌握好提與按的力度,還要注意虛實。行筆時用筆的速度,包括快、慢、輕、重、頓、挫、轉折等運用,也有一定的規律??旃P是筆行的迅速,生動流暢,富于運動感??旃P適于表現運動感,但容易產生輕浮平滑的毛病。慢筆是行筆遲緩,積點成線,產生穩重、安定感,俚容易出現滯澀和毛病。轉折用筆,圓轉為轉,方轉為折,筆的轉折要掌握力量均勻,筆雖折而氣不斷。

三、勾勒,皴擦,點厾:

勾勒法。實際上就是用線的技法,線條是最有表現力的一種語言,中國畫始終把點、線作為最基本的手段。中國的藝術家始終刻意求索線條世界的奧秘,使線的表現力,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用線表現客觀物象的形、質、神、態、以及畫家主觀的情感、意趣。

皴擦的技法。過去多用于山水畫,現代寫意人物畫家,吸收皴擦的筆法,來補充、豐富線的造型。所謂皴,就是以連續用筆的復線,來表現物體的體感和質感,量感,用以調節線與線之間的關系,以某些線條無法表現的內容。所謂擦,即是以連續用筆時比皴筆更短促,用筆更虛靈、松動,要盡量不見筆痕。

點厾。厾法是一種擴大了的點,或粗肥的線,寫意人物畫中大面積的墨色,常用此筆法 二、體驗:

1.對比以前學過的鉛筆畫、蠟筆畫、彩筆畫中的線條,感受墨線的多變:請幾位學生上臺,分別用鉛筆、蠟筆、彩筆畫一條S線,而老師則用毛筆來畫,請臺下的學生仔細觀察,墨線與其他筆畫出來的線條有什么區別。從中感受墨線的粗細變化。

2.感受墨線的粗細變化:小比賽,誰能畫出最細的墨線?誰又能畫出最粗的墨線呢?讓學生自己研究怎樣才能畫出老師要求的效果。然后請學生上臺示范,引導觀察他們的用筆,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中鋒用筆和側鋒用筆的區別。再嘗試畫一條有變化的曲線,兩頭粗中間細,并引導反思:在畫這條線的時候,你發現了什么?感受提筆與按筆的區別。

3.感受墨線的曲直變化:在這個環節里,我們除了學會畫直線、折線和曲線外,還要懂得不同線條給人的不同感覺。我們先通過名家作品,感受不同線條的區別。大致的感覺是,曲線柔和、柔軟,直線平穩、硬朗。但欣賞名作時教師不宜多說,應該是多問。引導學生找出自己的感覺來。這樣他們的認識會更加深刻。在有了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畫圓圈和正方形。圓圈要注意手腕的轉動和中鋒用筆,方形則要主要拐角的地方要藏鋒。這些我們都可以在實例觀察、對比中引導學生掌握 4.感受墨線的干濕變化:方法與上面同。主要在練習時要注意水分的控制。

5.作品欣賞:包括名家的作品和小朋友們的作品,找找他們運用了哪些線條,并猜猜他們是怎樣畫出這些效果的。

第二課:水墨荷花的畫法 教學目標:

1.學習祖國傳統繪畫,傳承民族精神,陶冶美好的情操。

2.通過國畫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潛在的智慧與才能。

3.學習用潑墨法表現荷花,感受國畫中的筆墨情趣。

教學任務:

1.能控制毛筆的水份,并用不同層次的墨色來作畫。

2.能借助毛筆和水墨的功能來表現自己心中感興趣的事物。 3.能大膽的揮豪作畫,并加入自己的見解。

一、課前準備 1.毛筆、墨汁、宣紙、調色盤、水桶、書畫氈等。

2.教學相關資料及教師示范用具。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A、以詩歌導入荷花,讓學生在背誦與荷花有關的詩句中,感受詩人詩歌里,描繪的荷花美。

B、讓學生欣賞一些荷花的圖片,感受現實生活中攝影家眼中荷花的美。

C、通過欣賞古今國畫大師的荷花作品,讓學生感受畫家筆下的荷花的美,重點介紹張大千、齊白石、八大山人的畫,對他們的風格、題材及用筆用墨進行比較,感覺國畫托物寄情的功能。

(2)發展階段 A、教師黑板上示范作品,展示潑墨寫意荷花的繪畫過程,讓學生體會寫意國畫的用筆、用墨、用色及構圖。

B、學生自由練習,老師隨堂輔導,畫時播放古箏曲《高山流水》,營造古典美的意境,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繪畫中表揚,鼓勵學生,大膽、自由、輕松的繪畫。

C、作品完成后,將學生的部分作品粘貼在黑板上,通過學生自評、互評,以及教師的點評,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明白自身畫作的優缺點,從而更好的學習國畫。

拓展:

1.通過欣賞歷代國畫大師的梅、蘭、竹、菊“四君子”的國畫作品,揭示國畫的人文情懷,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國畫的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

2.學生課后自行完成2—3幅潑墨荷花作品。 3.查找、搜集與荷花、牽?;懊?、蘭、竹、菊相關的作品,體會畫家的托物寄情的意境,并試著臨摹一幅喜愛的作品 第三課:蝌蚪與荷葉的畫法 教學目標:學習寫意國畫的基本知識,感受筆墨韻味,激發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筆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顏料調配,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

教學難點:畫面的構圖,布局,把握蝌蚪與荷葉的外形特點。

教學過程:

導 入:

1.小朋友們知道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嗎?有誰能講一下? 2.好的,那你能畫出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嗎? 繪畫過程:

(老師進行示范)注意畫面布局。

1.復習上節課內容。

2.調出淡墨(在廢紙上試試輕重),畫出蝌蚪的一半身體,然后補上一筆畫出整個身體。

3.畫出蝌蚪的尾巴 4.調出藤黃,筆尖蘸濃墨,畫出荷葉(注意先后順序)。

5.蘸焦墨點出蝌蚪眼睛。

6.完成 7.由學生自己重新畫一遍,老師對個人進行詳細指導。

8.焦墨題名字。晾干完成。

小結:1.展示畫好的作業 2.評價作業優缺點、學生自評、互評。

3.要學生記住今天所講的主要內容,練習黃瓜的畫 法。

第四課:櫻桃的畫法 教學目標:學習寫意國畫的基本知識,感受筆墨韻味,激發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筆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顏料調配,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掌握材料的水分關系,調動學生主動性,大膽嘗試;

把握櫻桃的外形特點。

教學過程:

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以前學過國畫嗎? 那么你們知道國畫都需要哪些工具嗎?好,那我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我們畫畫的工具:

筆:狼毫、羊毫、白云;

墨:松煙、油煙;

紙:生宣、熟宣;

硯:研墨的石頭;

顏色:有十幾種或更多,主要的三原色是,朱紅、藤黃、花青。

2.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墨加入水之后有幾種顏色嗎?那你們就用手中的筆來試一下! 墨分五色:濃、淡、干、濕、焦。(老師示范,逐一讓學生領會。) 3.好,學完了墨的五種顏色,那我們就再來來學一學,毛筆的用法。

中鋒、側鋒 好了,小朋友們,那我們就一起來試一試,櫻桃該怎么畫的!(邊講邊示范,學生跟著畫)。

繪畫過程:(老師進行示范)注意畫面布局。

講解什么是藏鋒 露鋒。

藏鋒:筆鋒從內部開始起筆 露鋒:筆尖在外面起筆 1.找出顏色“曙紅”、“胭脂”“墨”“花青”。

2.白云筆潤水調曙紅,筆尖蘸一點點胭脂,用側鋒兩筆勾出櫻桃,留出高光點。

3.重復以上動作,將櫻桃錯落有致的放在一起,要有遮有擋、有疏有密。

4.一組櫻桃畫完后,用小筆蘸濃墨勾 櫻桃柄。

5.洗筆,擠出多余水分,調花青 勾盤子。(注意起筆露鋒,二筆藏鋒) 6.焦墨題名字。晾干完成。

小結:1.展示畫好的作業 2.評價作業優缺點、學生自評、互評。

課后小結:要學生記住今天所講的主要內容,多做練習。

第五課:小草魚的畫法 教學目標:學習寫意國畫的基本知識,感受筆墨韻味,激發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筆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顏料調配,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

教學難點:怎樣把握好小草魚的體型特點。

教學過程:

導 入:復習上節內容。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草魚是生活在哪里的嗎?(江河湖泊)。

2.你們能抓得到他嗎? 那么我們把它畫到紙上好不好? 繪畫過程:(老師進行示范)注意畫面布局。

1.準備花青、墨。

2.控制毛筆水分,調和花青,在蘸重墨。

3.起筆露鋒,中鋒下壓一筆畫出魚的身子。

4.用筆上殘留的顏色畫出 魚尾、背鰭(中鋒下壓)。

5.用重墨點出魚眼、魚嘴。

6.調淡墨中鋒勾出魚頭、魚的身體(中鋒)。

7.側鋒畫出魚的雙鰭。

8.換大筆,調淡墨,筆尖蘸濃墨,側鋒畫出荷葉,側鋒干墨畫出莖,濃墨中鋒勾葉莖。

9.重復以上動作,畫出多條草魚,注意要動態不一,大小長短。

10.等待畫干,完成,題名字。

小結:1.展示畫好的作業 2.評價作業優缺點、學生自評、互評。

課后小結:要學生記住今天所講的主要內容,注意筆法的運用,多做練習。整理工具。

第六課:鴨梨的畫法 教學目標:學習寫意國畫的基本知識,感受筆墨韻味,激發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筆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顏料調配,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

教學難點:顏色的搭配。

教學過程:

導 入:復習上節內容。

1.小朋友們喜不喜歡吃鴨梨? 2.吃鴨梨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好處嗎?(能祛痰止咳,對咽喉有養護作用;

易被人體吸收,增進食欲)。

3.那么你們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嗎?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范。) 繪畫過程:

1.準備顏色:赭石、藤黃、紫色、綠色、墨。

2.小筆調淡赭石,畫出鴨梨外輪廓(中鋒兩筆畫完)。

3.重復以上動作,畫出另一個鴨梨輪廓(可以根據想象多畫幾個)。

4.調淡墨,點出鴨梨的斑點,要有變化。

5.狼毫筆調出濃墨,中鋒畫勾梨把,要有弧度。

6.在鴨梨外輪廓下方畫兩串葡萄,中鋒用筆,一筆一顆,重復動作。

7.調淡紫色,筆尖蘸墨,中鋒露鋒勾出盤子。

8.大筆調淡藤黃,填上鴨梨外輪廓的顏色。

9.焦墨題名字。晾干完成。

小結:1.展示畫好的作業 2.評價作業優缺點、學生自評、互評。

課后小結:要學生記住今天所講的主要內容,注意筆法的運用,顏色可以適當調多一些,要大膽。不怕錯,多做練習;

整理工具。

第7課:草莓的畫法 教學目標:學習寫意國畫的基本知識,感受筆墨韻味,激發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筆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顏料調配,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

教學難點:怎樣掌控好壁上的兩種顏色。

教學過程:

導 入:復習上節內容。

1.小朋友們都吃過草莓嗎? 2.那你們還記得草莓長得什么樣嗎? 3.好,誰能給我畫一下? 繪畫過程:(老師進行示范)注意畫面布局。

1.學生找出顏色,藤黃、曙紅、胭脂、墨。

2.大筆調藤黃(保證水分),筆尖蘸曙紅,中鋒頓筆自下向上畫出草莓左半部。

3.用同樣的筆法畫出右半部(注意停筆時間不要過長)。

4.小筆調藤黃由下向上點出草莓的小刺(注意刺不易過大)。

5.重復以上動作,畫出多個草莓。

6.小筆調濃墨,在多個草莓上點葉蒂(露鋒快速點出),勾柄(中鋒)。

7.可根據學生喜好,畫上盤子,或者上節課的東西。

8.焦墨題名字。晾干完成。

小結:1.展示畫好的作業 2.評價作業優缺點、學生自評、互評。

課后小結:同學們已經基本上掌握了繪畫的技巧,那么下次課,你們就可以畫出你們喜歡的東西,或者你吃過的東西。要大膽嘗試。

第8課:枇杷果的畫法 教學目標:學習寫意國畫的基本知識,感受筆墨韻味,激發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筆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顏料調配,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

教學難點:葉子的畫法及大小的控制。

教學過程:

導 入:復習上節課內容 1.小朋友們你們吃過枇杷果嗎?我還真沒吃過? 2.它是什么味道的? 3.好,既然我沒吃過,那就畫一畫解解饞吧。

繪畫過程:(老師進行示范)注意畫面布局。

1.找出顏色,藤黃、赭石、墨。

2.中筆調藤黃(注意水分),筆尖蘸一點赭石,中鋒頓筆畫出枇杷形狀。

3.重復動作,多畫幾個(可大可小,三個一組、兩個一對)。

4.用濃墨畫臍,淡魔勾枝。

5.中筆調花青,筆尖蘸淡墨,側鋒畫葉子。

6.等待畫半干,小筆勾出葉筋。

7.焦墨題名字。晾干完成。

小結:1.展示畫好的作業 2.評價作業優缺點、學生自評、互評。

課后小結:注意畫面布局,整體統一,多多練習。

附學生作品:

第三篇:小學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

江山市江東小學課題組?

[摘要] 校本課程開發是我國基礎教育三級課程管理的重要內容,它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趨勢之一。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校本課程開發正成為學?,F在和今后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也是教師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本課題研究以美術教學為例,結合教學實踐,從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課程資源的整合、開發的原則、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和具體的實施、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效果及注意的幾個問題等幾方面闡述了基層美術教師依托當地的社會資源,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個性差異、學校的傳統與優勢等因素,通過搜集素材來新編或改編教材,完成校本課程的開發,并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他們的美術修養,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 校本課程

社會資源

整合

學生發展

第一部分

背景及意義

近年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重點轉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999年6月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三級課程”取向。 標志著“校本課程”真正成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課程建設的重點之一?!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理念 ?課題組負責人:何耀勝

報告執筆者:何耀勝

其他成員:姜建忠、陳軍、林敬華

和實際情況自主開發一部分課程,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要,使課程更加符合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特點,從而提高課程的實效,它是國家和地方課程有利的補充。

《美術課程標準》非常重視課程的開發和利用,在《美術課程標準》第四部分實施建議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同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并重?!睹佬g課程標準》中指出,本次美術課程改革的最主要的突破點在于”重視以學生為主體的美術學習,注重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系,給予教師更大的教學空間”旨在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美術,引導他們把美術學習與生活經驗、周圍環境相結合。在《美術課程標準》實施的過程中,要真正體現上述突破,作為美術老師在利用好原有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還必須積極投身于校本課程的開發和教學實踐。

美術教育現狀也要求美術教師根據實際開發校本課程,現今的小學美術課本一般只有20課。而課程設置要求小學階段每星期要上2節課,所以美術課本往往半個學期就上完了。而另外半個學期就要教師自己找教材上課。利用各種資源開發符合實際的校本課程,讓學生學的快樂,在培養美術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其他的綜合能力,教師教的也輕松。所以開發美術校本課程具有現實的意義。

第二部分

實踐與探索

小學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

一、美術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準備—對美術資源的調查和整理

課程資源是指在學科教學中可供利用的各種顯性和隱性的因素、素材、條件等。課程資源的整合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前提和基礎。而作為美術教師則要努力調查和整理各種美術課程資源并加以整合,從而促進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等方面的綜合,通過建立在廣泛的社會、文化情景中的、以美術為主題并融合其他學科部分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主動地融會不同學科的內容,使他們獲得探究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課程資源種類繁多,內容復雜、形態豐富、性質各異,所以為了便于掌握和利用,我們主要分校內和校外的課程資源進行整合。

(一)校內美術資源的整合

校內美術課程資源指學校范圍內可以用于美術學科教學的各種人員、物質、人文、活動、信息方面的因素、素材和條件等,是美術學科教學最重要的資源,也是其他美術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

1、整合人文資源

美術課程的人文資源包括:美術教師群體、師生關系、班級組織、少先隊組織、校園環境風格、校風

校紀等非物質性資源,這些是美術教育實施的軟環境,其質量的優劣及對現有人文資源的利用水平對美術教育質量的影響非常關鍵,不少學校美術教育發展質量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人文資源的質量不高,相反人文資源質量和利用水平較高的學校在美術教育方面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人力資源是人文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課程中最活躍、最能動,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其中美術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教育理念、教學技能技巧、教學研究能力等則是美術課程資源的核心部分。在對課程資源的認識上,圖書館、圖片是資源,更要看到人,人是美術教學資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教師本人。此外,還有學生、家長、當地的藝術家和民間藝人等。在對眾多美術課程資源進行整合時,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師的主體和“凝結核”作用。只有充分發揮了教師的能動作用,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吸收新的信息,拓寬教學思路,調整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方法,從而使得美術教學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使美術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

2、開發活動資源

學校舉行的各種與美術有關的活動如美術興趣小組、美術知識講座,美術知識競賽、美術作品比賽和展覽等,或者需要借助美術手段的活動如校園環境布置、文藝演出的舞臺布置與宣傳、各種其他活動的場所布置與宣傳等,都是美術課程的活動資源,它們既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拓展,也是檢驗、評價美術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學校教師和管理者要積極創造條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活動資源,為學生的一展身手提供舞臺。

3、整合學科資源

學科資源指在學校教育課程體系內其他學科中與美術有關的課程資源。這些學科中有不少知識、技能可以用于美術教學或與美術課程資源組合運用,包括音樂、常識、語文、體育等學科資源的利用可以更好的拓展美術教學的內容,使美術教學更富有吸引力。

4、利用信息資源

信息化進程的飛速發展為美術學科提供了大量信息化資源。綜合探索活動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教師鼓勵學生在校內外充分利用網絡,獲取最新的美術或與美術有關的信息;教師自己則利用網絡,不斷獲取美術教育的信息;了解美術教育的新動態,開發富有創意的教學內容及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信息技術與美術的整合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美術課堂教學。

(二)校外美術資源的整合

校外美術課程資源是指學校以外家庭、社區乃至整個社會中可以被利用于美術教育的各種信息、設施、條件及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是美術教育得以廣泛、高效實施的重要條件。

1、地方美術課程資源

地方美術課程資源也稱民間美術資源,是指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術資源。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教材的編寫和教師處理教學內容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這就使得我們把更多的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納入美術教學系統成為可能,美術教師在實施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采納本地區最有特色和影響的美術資源或結合身邊的鄉土美術文化組織自己的教學內容,這一方面豐富了美術課程的內容,而且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美術教育的質量;另一方面對地方美術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也

有著積極的意義。

2、社區美術課程資源

社區美術課程資源:指學校所處的社區內可供利用的美術課程資源。教師要到社區中進行調查,本地都有哪些文化資源。還可以通過發動學生和家長了解本地的歷史、藝術、人物等,從而使美術教學緊密地聯系當地的實際。一般說,調查美術資源可分為三個部分:“物質”與“場所”資源——有自然景觀、物產、寺廟、公園、游樂場等;“動態”資源——生活特色、慶典、民俗活動等;“人物”資源——當地的藝術家、民間藝術家或其他名人等。調查可以用文字、攝影、攝像,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寫生和拍攝,分門別類進行整理。

3、自然美術課程資源

自然美術課程資源:指自然界中可用于美術教學的自然風景、物產資源等各種因素。這些可以為美術的寫生、采風等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是美術教學最好的素材之一;山區的竹林、水畔的大樹、筆直的大路、河邊的鵝卵石等等則為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術教學活動提供物質條件。因此,自然界中有著大量可以開發和利用的美術課程資源,通過研究、取舍、開發、利用這些資源,對拓展美術課程的空間,豐富美術課程的內容,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校外美術課程資源的利用能大大拓展美術實踐活動的空間,是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校外資源在與學?;顒?、人事資源相結合后,形成了自己的個性,它與校內資源及教科書等國家課程的結合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美術教師在對這些資源調查后要進行整理、研究、取舍,為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提供參考和作好準備。

二、美術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趣味性原則——注重兒童興趣,滿足學生發展要求。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應注重趣味性,不論在內容的選擇還是課程的實施方式上都應有所創新,形式應更豐富多樣,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小學生的心智發展變化往往和美術學習的興趣有密切的聯系。

低中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美術活動有濃厚興趣,中年級則開始思維的分化,對符號的象征意義和抽象思維產生興趣,教師在開發校本課程的過程中應針對不同的年級開發不同的課程,采用不同的實施方式。如低年級可多開展一些美術活動,高年級可增加社會實踐活動。

2、社會性原則——與當地的社會、經濟、生活相結合。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盡可能運用自然環境資源(如自然景觀、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環境,(如活動、事件和環境等)進行美術教學,使學生養成關注社會、學會欣賞的習慣”。

校本課程的開發不能與當地的社會環境相脫離,當地的社會環境中蘊含著校本課程開發的豐富資源,并能為校本課程的實施提供各種有效的途徑。同時,當地的社會、經濟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他們的耳聞目睹,往往能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另外,像我市的一些廣場、風景區、公園、博物館等使美術課走出了課堂,為學生提供了美術活動的場所,他們通過寫生、參觀、討論等形式,提高了美術創作水平和鑒賞能力并進一步提高了學習美術的興趣。

3、綜合性原則——利用多媒體渠道進行美術活動。

教師要把本地的文化資源,我國和世界優秀的藝術作品、網絡資源納入校本課程開發中,這些資源不僅向學生提供了美術的造型、色彩、材料等資源,還提供了相關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有的還涉及民族、宗教、民俗、地理等。這就正好說明了美術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綜合性。

三、小學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和應用

(一)整合校外美術課程資源開發校本課程。

校外美術課程資源是指學校以外家庭、社區乃至整個社會中可以被利用于美術教育的各種信息、設施、條件及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的利用是美術教育得以廣泛、高效實施的重要條件。

1、美術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教材的新編

教材的新編是教師根據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在對已有課程資源進行篩選、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學校的傳統與優勢,針對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而開發的全新的課程。如《家鄉特產包裝設計》《藝術節節設計》《廿八都建筑考察》《江郎山輔助風景設計》《江山古道文化》《樹種草籽貼畫》《我們身邊的民間手工藝》等。

案例1:家鄉特產包裝設計(五年級)

設計理念:我市有許多地方特產、特別是蜂產品、獼猴桃、江山白鵝、白菇等,這些特產學生們都有所了解,比較熟悉,對家鄉特產進行包裝設計,不僅是對第十冊第三課《圓柱體、立方體透視現象》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拓展,同進也可以讓學生們了解一些簡單的設計知識,運用所學知識宣傳家鄉、改造家鄉、服務社會。

活動過程:教師在課前讓學生對江山特產進行調查,內容包括特產的形狀、顏色、生活習性、營養價值、種養規模、銷售狀況等,并利用課余時間通過書店、網絡等渠道,了解有關產品包裝設計的知識。課中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的調查結果,增加并完善對家鄉特產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出示幾件包裝設計作品,讓學生運用有關設計知識欣賞并討論作品的優缺點,并請各組代表發言、教師總結。接下去請各同學或單獨或二人合作自選一樣特產進行設計,并寫出設計意圖,教師巡視指導。課后舉行家鄉特產包裝設計展覽,并由同學投票評出“最佳設計”、“最具創意設計”等獎項。

案例反思:特產是每個地方的特色、把地方特色融入美術教學之中,使學生的學習能聯系實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主動地學習,課前準備有利于學生養成調查研究的好習慣。同時這樣的活動過程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設計水平,同時也是一種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案例2:春游寫生(3—6年級)4個半小時

設計理念:春、秋游是學校每年都要舉行的活動。學生們的興趣很高,活動的內容無非是走到目的地后,大家坐在一起吃東西,吃完后到處玩,到中午時家長接送回家。我校美術組在得到學校支持后,舉行了“游春、看春、畫春”活動。鼓勵、指導學生們到各春游點去寫生,把畫和玩相結合。

活動過程:游前的準備至關重要,教師請同學欣賞不同形式的風景寫生作品(有線描、水粉、有大師作品、也有同年齡段學生的作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寫生與想象畫、設計、創作作品的異同,并適當滲透寫生中取景、構圖、作畫步驟、光色效果的表現等知識和技法,以避免學生到目的地后無從下筆。游中同學較分散,教師則加強巡視,對寫生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示范。游后教師組織同學對作品進行自評、互

評、教師評,以提高學生的寫生水平。讓他們體會成功的樂趣,為以后學生寫生習慣的養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案例反思:把學校常規活動同美術教學相結合,讓孩子們在玩中畫,在玩中學。孩子們感到有樂趣,而且貼近生活、接近自然的寫生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寫生習慣,有的同學到哪里玩也會帶一支筆幾張紙,畫上幾筆,同學們更愛畫畫了。但因參與面較廣,教師在自己指導的同時,應著力培養幾個水平較好的同學充當助手,讓他們互相切磋、互相指導、互相學習,效果會更好。

從以上教學案例可看出:美術校本課程的新編在與本地資源、學?;顒尤耸沦Y源等相結合后,形成了自己的個性,是對教科書等國家和地方課程有效的補充。同學們感到新鮮、開心,學得主動,自然學習的效果也就好了。

2、美術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教材的改編

美術教材的改編:改編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蜃陨淼默F實條件,對己有的教材作局部的內容修改充實或結構調整。在實際教學中美術課本上的圖片往往是有限的,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在教學中教師要花費一些時間,找一些相關的圖片、知識、音樂、影片等,對原有內容進行充實,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案例3:昆蟲世界(一年級)

一年級第二冊《昆蟲世界》一課旨在讓學生通過觀察課本上的圖片及一些昆蟲畫作品,運用似人化的手法描繪昆蟲的幾種有趣的動態,啟發并引導學生從畫昆蟲開始,去探索大自然中生物界的奧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了解到學生們知道的昆蟲并不多,而且形象也較模糊。另外,課本上提供的昆蟲圖片和作品也相當有限,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在課前先布置學生了解昆蟲的形態、特點,生活習性,搜集昆蟲圖片并觀察一種昆蟲。同時教師通過上網(北京昆蟲網等)搜集到有關昆蟲的圖片,知識、生活錄像、兒童畫的昆蟲作品,并到儀器室借到了昆蟲標本。在上課時教師充分利用這些資源,讓學生欣賞、觀看,學生們從來沒看過這么有趣的圖片, 感到很新鮮,一個個睜大了眼睛,暢游在昆蟲世界中,對昆蟲有了系統的了解,畫出來的畫也就更具有特色和富有個性,從而取得了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案例4:家鄉的橋(三年級)(作品見附頁3)

研究的背景

橋是人類為了滿足交通的需要而對自然所作的一種改造,隨著人類實踐的不斷發展,按地理條件賦予了橋梁不同的特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市陸續建造了彩虹橋、北關橋,在建迎賓大橋,千姿百態,風格各異的大橋成為了江城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為此,同學們對家鄉的橋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橋也是學生寫生、攝影非常好的對象。

研究的基本過程

第一階段:激發興趣,提出問題

1、江城有許多橋,你知道哪一些?你都游覽過嗎?

2、橋不僅是一種交通設施,同時也是我們進行考察研究、設計、寫生的好去處。

3、提出研究課題,初步指導考察方法,教給攝影、寫生的基本知識。 第二階段:展開觀察、研究活動

1、查閱資料:去圖書館、閱覽室、書店、網站查找橋的有關資料,了解生活和橋的關系、文化與橋的

關系,家鄉建設與橋的關系。

2、社會調查:可以向民間老人、橋梁設計師調查橋的設計理念、橋的民間傳說等。

3、實地觀察:橋的外觀、橋的流量、實地寫生、拍攝

4、設計大橋:學生做小小設計師,根據獲得的知識設計一座大橋。

在觀察活動階段,教師要分好小隊,讓學生帶上必要的工具(筆、紙、相機等)利用雙休日與老師或家長一同考察研究。

第三階段:整理資料、交流討論、成果展示

1、整理分析:同學們自己把近階段通過考察研究,查閱資料所得到的信息在小隊內進行整理、分析。

2、研討、交流:怎樣設計出一座美觀實用的大橋(形狀、色彩、材質與周邊環境的關系等)

3、考察研究成果匯報展覽(照片、資料、寫生稿、美術日記、橋的設計稿等)橋的制作模型布置于班級或學校宣傳窗。

4、教師總結,提出建議

案例反思:把本地的鄉土資源融入美術教育中,通過人人參與,親身去體驗、觀察、調查、整理、寫生、攝影、設計,讓每個學生全面發揮各種感官的作用,培養了美術審美和設計能力,同時激起了探索和創新的積極欲望,并為今后逐步形成一種日常學習生活中求難質疑、探究,勤于求知的心理傾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案例5:小運動員(第八冊)

在教學小運動員一課時,教師收集了部分素材作為教材的補充:

1、數碼相機拍下了本班學生課間活動的部分情景;

2、學校運動會上運動員的比賽瞬間照片;

3、我國健兒(占旭剛、劉翔、姚明等)在國際大賽上的英姿;

4、用Flash軟件制作的伴著國歌聲各運動員的比賽集錦動畫。這些來自他們的生活,他們所熟悉的材料的運用,使本課教學資源得到了很好的補充和拓展,學生不僅較好的完成了創作,同時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操,努力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以上教學案例可以看出教師在對原教材分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美術課堂或課外、利用網絡、通過教師或其他途徑,搜集了大量素材,把這些素材運用到教學過程中的各個部分,這也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一部分。這些素材是同學們感到新鮮的,而又與他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從而使他們認識到美就在身邊,美術能為人類服務;同時培養了他們愛生活、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對于美術教師,教材的改編充實是每節課的事,因為我們總是要讓學生了解的更多,而美術不僅僅是繪畫或設計,與之相關的人文、地域、政治、地理等知識也對美術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整合學科資源開發美術校本課程

1、利用學科資源,拓寬教學內容。

學科資源指在學校教育課程體系內其他學科中與美術有關的課程資源。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科資源,發揮各學科的優勢,把這些課程中可以用于美術教學或與美術課程有關的知識和技能與美術學科進行整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美術教學的內容。在實際教學中音樂與美術的整合最多(聽音樂畫線條、用音樂渲染氣氛),語文與美術的整合則通過畫插圖、美術日記的形式實現。另外科學、體育(體育動作寫生)等資源都可以和美術教學結合運用,這些資源的利用使美術教學更富有吸引力。有的學科則借助

美術的手段來更好地實施教學,如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等課程,通過美術的形式,讓學生直觀地理解和接受知識,同時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另外信息化進程的飛速發展為美術學科提供了大量信息化資源。教師鼓勵學生在校內外充分利用網絡,獲取最新的美術或與美術有關的信息;教師自己利用網絡,不斷獲取美術教育的信息;了解美術教育的新動態,學習富有創意的教學內容及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信息技術與美術的整合教學,引導學生學習制作個人美術網頁或班級、學校的美術網頁,開展學生間、學校間的學生作品交流。

2、增加臨摹教學補充校本課程。

臨摹能使學生更快地找到進入繪畫的鑰匙,從而發現藝術的規律,增強學習的信心。臨摹的方法很多,內容也很豐富,要把握學生不同的需求和不同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臨摹內容和方法,中高年級一般可選擇線描作品,特別是卡通畫作品進行臨摹??刹捎?ldquo;實臨”“意臨”“創臨”三種形式。實臨,即寫實性臨摹,要求比例、人物造型、線條處理等盡可能和原作相同,從中學習造型方法。意臨,即寫意性臨摹,不求與原作絕對一致,但要體現個人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把自己的思想和個性融于作品之中。 創臨,即寫意性臨摹,對原作借題發揮,改頭換面,任意處理或加工,充分展示藝術的感受力和創造性,另外還可選擇國內外大師作品,如選擇野獸派、抽象派、印象派進行臨摹。

3、利用廢舊材料組合開發校本課程。

將生活、生產中的各種廢舊材料搜集起來,啟發學生用這些材料組成新的視覺藝術形象,這對培養兒童創造性是有益的。“創造原理,最終是信息的截斷和再結合,把集中起來的信息分散開,以新的觀點再將其組合起來,就會產生新的事物或方法”。學生在將舊東西組合成新的視覺藝術形象的過程中,必然要大膽設想,通過其雙手創造出一個新的藝術形象。

(三)借助活動載體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學校舉行的各種與美術有關的活動如美術興趣小組、美術知識講座,美術知識競賽、美術作品比賽和展覽等,或者需要借助美術手段的活動如校園環境布置、文藝演出的化妝與宣傳、各種其他活動的場所布置與宣傳等,都是美術課程的活動資源,它們既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拓展,也是檢驗、評價美術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學校教師和管理者要積極創造條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活動資源,為學生的一展身手提供舞臺。

另外可以將校本課程開發與學校特色建設結合起來,因地制宜,營造具有濃郁的美術特色的景點和校園文化。如給學生搭建“卵石鋪繪畫”、“墻面彩畫”、各班“我們的繪畫天地”、“樓道畫廊”、“美術宣傳櫥窗”、“校園風景樹造型”、“草坪的色彩搭配”等園藝設計平臺,讓全體師生共同創新參與設計建設,最終使校園的每一處景點都可以成為學生感受文化品位和得到精神感動,思想愉悅的場所。

第三部分

效果與結論

一、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促進了學校、教師、學生三方的發展

1、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校本課程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是新鮮的,同時又是他們所熟悉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加上教師在實施過程中采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引導他們主動學習,他們體會到了成功的樂趣,從而又促進了對美術國家規定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學習。

2、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校本課程給學生提供了比規定課程更加豐富的情境,更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和大膽想象,而且在美術活動中學生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從而不斷變換思維方式和角度使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創造性得到培養和發展,同時能使他們在掌握有關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關心,獲得為社會需求而學習的策略。

3、有利于培養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在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過程中,對教材資源要分析研究,并按照自己的認識對教材進行加工、制作、修改和補充。教師是課程開發的主要參與者,這就要求教師學會學習,學習網絡知識、學習有關的人文地理等其它知識,從而改變美術教師單一的學科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拓展了知識面。

4、促進了學校的和諧發展。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使學生創作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術作品,有繪畫、手工、泥塑等,形式內容豐富,而由其為內容的“繪畫天地”、“樓道畫廊”、“美術宣傳櫥窗”無不透出濃濃的鄉土和生活氣息,構成了獨特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了和諧校園的建設。

二、美術校本課程開發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首先要轉變觀念,善于研究,教師要理解課程開發的內涵和外延,認識教科書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學會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方法。使學生喜聞樂見、身邊熟悉的事物進入課堂,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2、對地方文化資源的利用要根據多樣化和選擇性的原則,經過挖掘、整理、篩選、分類、整合,才能有針對性地加以利用。同時教師必須了解本地的文化資源,能夠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利用這些資源,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利用不能局限于編寫教材,更重要的是教師能把課程資源合理、有機地結合自己的教學,作為教學內容必要的擴展、延伸和補充。

4、要取得學校、家長、社會的支持和幫助。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很多是社會實踐活動,需要家長、學校、社會的支持和配合,學生們才能更有動力和教師一起完成課程開發并在實踐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學校的圖書館、實驗室、實踐基地,校外的圖書館、展覽館、工廠、農村、部隊都是課程開發的資源和實施場所,都是學生們的第二課堂。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是發展學生潛能、促進教師、學校發展、發揮社會功能和實現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徑。校本課程開發正在成為今后我國學校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也是教師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作為基層美術教師,我們將在實踐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在努力實現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等規定性課程優質化的同時,積極探索校本課程的建設,使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能更好的服務教學、服務于學生,有效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主要參考書目:

《美術課新標準解讀》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小學美術新課程教學論》 陳衛和

高等教育出版社 《課程管理、開發和評價》 魏國棟

呂達主編

《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訊培訓叢書

第四篇:美術校本教材

在學校領導和教研處的幫助指導下,我們美術組的兩位老師共同努力、收集整理了日常教學的資料,完成了美術教學的校本教材的編寫工作,目的在于從日常教學中總結經驗,選擇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讓孩子們更加熱愛美術學習。也志在和其他老師共同分享共同交流和進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還將不斷去反思總結,去積累去發現,配合學校藝術工程教育的實施開展去整理編寫出更多高質量的校本教材,服務教學服務學生!!!也歡迎大家給我們提出寶貴意見,我們一定會虛心接受,爭取更大進步!!!

1、摘要:“小小蠟筆穿花衣, 紅黃藍綠真美麗„„”,這首兒歌伴隨著多少人的童年,小時候我們總愛拿著蠟筆,墻壁、衣服、手都是我們繪畫的對象,孩童的世界如同畫筆那樣的五彩繽紛,每一只蠟筆都點綴著我們美麗的童年。下面就為大家來講講蠟筆。

蠟筆是什么 蠟筆怎么用 蠟筆畫繪畫技巧

蠟筆是將顏料摻在蠟里制成的筆,畫畫用,有數十種顏色。蠟筆沒有滲透性,是靠附著力固定在畫面上,不適宜用過于光滑的紙、板,亦不能通過色彩的反復疊加求得復合色。它是兒童學習色彩畫的理想工具,一些畫家用它進行寫生和色彩記錄。蠟筆可以采用澆鑄法和擠壓法制造蠟筆,一般配比為40% C16~C18脂肪酸,40%蠟,5%各種顏料和15%各蠟筆種填充料。

蠟筆畫還可以通過自由掌握的粗細筆觸直接進行藝術造型,產生高度概括的藝術形象,具有特殊的稚拙美感。當然象類似的方法很多,接下來結合平時的繪畫,具體介紹一些我們在研究中總結和探究的方法:

1、平涂描邊法 首先平涂色彩,涂完后再取一較深的相近的顏色在所圖內容的邊緣勾勒。這樣一來色彩有起伏,不單調。

2、多色相接法

可以選多色彩在同一塊面內,分別涂色使之相連。多種色彩地組合,能使畫面色彩豐富,適合低年級小朋友使用方法。

3、接色法

取相近的兩種、三種或四種相近的顏色,(暖色或者冷色)。在外圍先涂較深一圈的色彩,再依次用較淡的蠟筆,以覆蓋原有較深的色彩的二分之一左右進行涂畫。這樣一來,可以使色彩漸變均勻,由深到淺或者有一定的立體感。

4、強烈對比法

用對比強烈的色彩進行對比繪畫,提高視覺沖擊力,增強畫面效果。

5、點畫、線描法

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主要用于背景或者某一部位的裝飾。通過同一種或者多種顏色的蠟筆,有點或者線來裝飾畫面,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畫面效果。

6、薄畫法

運用這種方法需要一定的基本功,在繪畫的時候,小男孩的頭發,充分利用紙的白色,運用黑色時由深到淺,慢慢留出一點點白,這樣一來,頭發很有真實感。

7、刮畫法

用鮮艷的蠟筆涂滿整張紙,再在上面覆蓋一層黑色或深顏色。然后有刮刀或者堅硬的東西刮畫出形象。有另一種效果。

8、 蠟筆水粉結合法

蠟筆不融于水,可通過蠟筆繪畫勾線水粉上色的方法,凸顯畫面效果。蠟筆是兒童學習色彩的理想工具,其實蠟筆繪畫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如畫在不同顏色的紙上也會有不同的效果。 素描基礎教程

(一) --序言及學習須知

學畫畫關鍵有3點,就是動手、動手、再動手。

素描的概念(兼思想教育、熱身)

素描從廣義上講,顧名思義,包含有“樸素的描寫”之意。它是用鉛筆、毛筆、鋼筆、碳筆,甚至是現在流行的手寫版的畫筆等工具做單色的描繪。

但從狹義上講,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包括繪畫、建筑、雕塑等)的基礎訓練學科。是通過線條、色塊的深淺把我們所畫的物象的體積的感覺和空間的感覺真實的表現在平面的紙上。學習美術必須打好素描基礎。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素描也是獨立的藝術形式。藝術使人產生美感,只有建立在美感基礎上的訓練,才是我們需要的。在素描的基礎聯系過程中,必須循 序漸進、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日積月累才能做到得心應手,以情動人、以美悅人。相信大家都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做到心專、腦動、眼準、手勤,持之以恒必將 會有令人驚喜的收獲。

一、畫素描需要的工具及如何使用

1、用筆的要求

鉛筆:美術鉛筆的鉛芯有不同等級的軟硬區別.硬的以"H"為代表,如:1H、2H、3H、4H等,前邊數字越大,硬度越強,即色度越淡;軟的以"B"為 代表,如:1B、2B、3B、4B、5B、6B等,數字越大軟度越強,色度越黑;學生用鉛筆一般是HB形,軟硬適中.對於初學繪畫的可從HB到4B中選擇 三種類型就可以了。

炭筆:炭筆的用法和鉛筆相似,炭筆的色澤深黑,有較強的表現能力,是畫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畫人物肖像尤佳.但畫重了很難擦掉。

木炭條:木炭條是用樹枝燒制而成,色澤較黑,質地松散,附著力較差,畫完成后需噴固定液,否則極易掉色破壞效果。

炭精棒:炭精棒常見的有黑色和赭石色兩種,質地較木炭條硬,附著力較強,可用可不用固定液。

利用鉛筆表現明暗的方法:

(1).鉛筆直立地以尖端來畫時,畫出來的線較明了而堅實;鉛筆斜側起來以尖端的腹部來畫時,筆觸及線條都比較模糊而柔弱。 (2).筆觸的方向要整理才不致混亂。

2、橡皮:畫畫用的橡皮一般常用的有香型的較軟的橡皮和可塑性橡皮,可塑性橡皮如同橡皮泥,用起來非常方便 鉛筆畫使用橡皮擦注意事項:

(1).初學時往往總覺得畫一筆不滿意時,就馬上用橡皮擦去了,第二次畫得不對時又再擦去,這是最不好的習慣。一則容易傷害畫紙使紙張留下疤痕,再則畫時就越畫越無把握了,所以應極力避免。

(2).當第一筆畫不對時,盡可再畫上第二筆,如此畫時就有一個標準,容易改正,等濃淡明暗一切都畫好之后,再把不用之處的鉛筆線,用橡皮輕輕擦去,這樣整幅畫面就清楚可愛多了。

(3).其實畫面上許多無用的線痕,通常到最后都會被暗的部份遮沒了,我們只需把露出的部份擦去,這樣也較為省力。同時不用的線痕,往往無形中成為主體的襯托物,所以不但不擦去無害于畫面,有時反而收到無形的效果,這是我們不可不注意的地方。

3、用紙的要求

畫素描通常在專用的素描紙上進行,選用素描紙時,要注意紙質堅實、平整、耐磨、紋理細 膩、不毛不皺、易于修改(好麻煩啊,不過為了能畫出好的作品,也沒辦法,呵呵),如素描紙、鉛畫紙,如太粗、太薄、太光滑的紙都不適合鉛筆畫素描。初學者 使用的紙張大小以8開或4開為宜,16開大小的銅版紙和復印紙,則適合用鋼筆、圓珠筆畫素描。

4、畫板和畫夾

畫板和畫夾都有不同的型號,大小可隨自己的畫幅而定,初學者選用590X440mm左右的為宜.畫板比較堅固耐用,畫夾則方便攜帶,是外出寫生的好幫手。 另外還需準備美工刀等其他一些工具。

二、學習素描應注意的一些事項

1、位置的選擇和作畫姿勢

正確的寫生姿勢、有助于整體觀察和表現方法的運用。在繪畫時身體應與畫板相距一臂左右。如有條件,畫板放在畫架上最好,如果沒有畫架,畫板放在大腿上也 可以。畫架一般放置在繪畫者的右前方。畫者與寫生對象之間的最佳距離,通常是對象高度或寬度的3倍到5倍之間,良好的習慣有助于繪畫技能的提高。

2、握筆方法

畫畫的握筆方法是和平時寫字有區別的.通常的握筆方法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鉛筆(如圖1),小指作支點支撐在畫板上(或懸空),靠手腕的移動來畫出線條(如圖2),只在細部刻畫時才會采用象平時寫字的握筆姿勢,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點來移動手腕完成(如圖3)

3、作業時間控制

通常一幅素描一般安排在2-3小時之間,若是畫面復雜,一次不能完成的,可以用多次完成。

4、作業目標安排

按造型因素做分解練習,有目的地集中解決難點,如:形體概括練習、比例和結構分析聯系、透視與結構聯系、結構與色調表現練習,作業目標應明確,以利于學習和掌握技法表現規律及藝術表現規律。

5、培養科學思維方法

造型規律的掌握與運用是培養正確的思維方法的過程。在素描訓練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習者解決各種關系的思維能力,如正確把握主觀與客觀、感性與理性、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等。

素描基礎教程

(二) --學習素描 造型基本因素

1、形體的點、線、面

我們所描繪的物體都是立體的,而最基本的形體是立方體、球形、柱體與椎體。素描寫生可從這四類形體出發,去研究主體構成的基本因素與形體塑造的關系

點 點表示位置,是形體塑造的標記,對于造型有著特定的數量意義。先看位置點,找出它的基點與頂點、右點、左點、近點和遠點,這些點規定著物體的整體范圍和個面之間的大小比例關系。再看轉折點,這些點如同交通樞紐,聯系著形體中的線與面。 線 線由點的定向運動產生。線條是點運動的延續,連接起點和終點的是線,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無數的線組合而成。線是形體塑造的中堅,線有著無窮的魅力。

輔助線 是指在形體塑造的過程中所借助的假設線。這些線,有助于我們把握形體的動勢和形體的整體特征,有利于我們表現形體時能做到從整體到局部有序的進行。

輪廓線 輪廓線反映的是形體轉折部分。在繪畫過程中,輪廓線的表現要求由直線到曲線,有外輪廓到內輪廓,從而形成物體的立體框架。

面 無數點的組合或無數線排列后的效果,在視覺上形成了面,而面運動產生了體。在造型過程中,面可分為兩類,即直面與曲面。

直面 立方體在畫面上一般是以正面、側面、頂(底)三個面呈現。

曲面 球體借助于光線,在畫面上一般是以亮面、暗面、明暗交界線(面)、反光面和投影組合而成。

任何一種復雜的形體,都可以由立方體、球體體面關系去理解和分析。

2、比例與分割

比例是指物體間或物體各部分的大小、長短、高低、多少、窄寬、厚薄、面積風諸方面的比較。不同的比例關系形成不同的美感,觀察與表現比例關系有個較好的方法,如先抓住相比關系因素的兩極,再確定中間部分,依次分割下去,就可以確定出任何復雜的比例關系

3、特征與基本形

物體的形體特征,是指物象都有自己的特征,使之相互之間得到區別。我們要對形狀進行概括與歸納,形成了一個基本形的概念,如圓形:人臉、蘋果、罐子、太陽;方形:課桌、書籍、電視機、房子等,因此可以這樣說,抓住了基本形就基本抓住了形體的主要特征。 從形體總體出發,對物體的原形進行簡化,省去煩瑣的細枝末節,以形成簡單的幾何形狀。首先是抓住它的平面形,是方、是圓還是角;再看它的體積特征,屬于立方體、球體還是柱體。在具體作畫時,先目測高度,再目測寬度,最后作上、下的寬窄比較,就能把握住形體的基本特征。

4、轉折與輪廓

當構成物體的面發生方向上的變化,形體的面就出現了轉折。方形物體轉折明顯,稱為折,圓形物體轉折緩慢,稱為轉。一般的物體的邊緣可以看作是轉折,立方 體外緣內的棱為轉折,叫內輪廓。球體內側的明暗交界可視為轉折,也屬于內輪廓。在造型過程中,當我們以線去體現形體的轉折處,即為輪廓線。根據形體轉折內 外的部位,輪廓線可分為外輪廓線和內輪廓線。在作畫起稿過程中,應集中表現物體的輪廓,抓住輪廓的方法可采取由外到里的方法。

5、結構與構成

結構是指物體本身個部分組合和構造。物體都有內部和外部的構成因素和結構關系,各部分的互相連接穿插、重疊、相離等決定了物體的形體。在素描訓練中,對結構加進一些主觀成分和表現手法,反映在畫面上的形體結構,可看作一種構成。

6、透視與空間

一切物象占有一定的空間,物與物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空間距離。如畫者與寫生物的空間距離,被畫物體之間的空間距離,被畫物本身前后的空間距離,被畫主體 與背景的空間距離。。。。在素描中,利用物體的透視變化產生距離感,表現空間的技法,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透視原理的運用。 幾何透視法

幾何透視法產成與數學原理,是把幾何透視運用到繪畫藝術表現之中,是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技法。它主要借助于遠大近小的透視現象表現物體的立體感。

平行透視 當立方體的六個面中,有一個面與畫者的位置呈平行狀態時,畫者所看到的是它面產生的透視變化。

平行透視

成角透視 當立方體的一個角正對畫者時,立方體所有的面都產生透視變化

幾何透視法包括三個要素:視平線,一般是指畫者平視時與眼睛高度平行的假設線。視平線決定被畫物的透視斜度,被畫物高于視平線時,透視線向下斜,被畫物 低于視平線時,透視線向上斜。心點,是指視覺中心。它位于畫者的核心部位。在平行透視中,一切透視線引向心點。距點,視點至心點的距離叫距點,如果把視距 移至視平線上心點的兩側,所得的點為距點。 空氣透視法

空氣透視法是借助空氣對視覺產生的阻隔作用,表現繪畫中空間感的方法。它主要借助于近實遠虛的透視現象表現物體的空間感。其特點是產生形的虛實變化,色調的深淺變化,形的平面變化,形的繁簡變化。

7、明暗與調子 認識素描中的明暗

(1):明暗產生的原因:有光源(不論是自然光源、人工光源)照射,就有了明暗之說; (2):明暗的基本法則: 光源直射處(向光)是明亮部。.光源照射不到之處(背光)是黑暗部。反射光所形成的是中間灰色部分。

物體的形象在光的照射下,產生了明暗變化。光源一般有自然光、陽光、燈光(人造光)。由于光的照射角度不同,光源與物體的距離不同,物體的質地不同,物 體面的傾斜方向不同,光源的性質不同,物體與畫者的距離不同等,都將產生明暗色調的不同感覺。在學習素描中,掌握物體明暗調子的基本規律是非常重要的,物 體明暗調子的規律可歸納為“三面五調”

A:三面 物體在受光的照射后,呈現出不同的明暗,受光的一面叫亮面,側受光的一面叫灰面,背光的一面叫暗面。這就是三面。

B:五調 調子是指畫面不同明度的黑白層次。是體面所反映光的數量,也就是面的深淺程度。對調子的層次要善于歸納和概括,不同的素描調子體現的不同的個性、風格、愛 好和觀念。在三大面中,根據受光的強弱不同,還有很多明顯的區別,形成了五個調子。除了亮面的亮調子,灰面的灰調和暗面的暗調之外,暗面由于環境的影響又 出現了“反光”。另外在灰面與暗面的交界的地方,它既不受光源的照射,又不受反光的影響,因此擠出了一條最暗的面,叫“明暗交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五 大調子”。當然實際畫起來,不僅僅是這五的調子,還要更豐富。但在初學時,我們起碼要把這五種調子把握好。在畫面中樹立調子的整體感,即畫面黑、白、灰的 關系,運用好這幾大調子來統一畫面,表現畫面的整體效果。

畫面構成

一張白紙無所謂空間,一旦畫上了筆觸,便破壞了紙面的完整與穩定,即出現畫面構圖分割現象。若是畫上一個物體,紙面就形成了空間,再畫上兩個以上的物體,就得考慮形體的組合方式。繪畫的基本訓練是培養大家如何把空間的物體轉移到平面的畫面上,解決畫面構成問題。

1、形體組合與畫面切割

同屬于繪畫的構圖問題,構圖是畫者根據表達的意圖與主題的需要,對畫面所進行的整體布局。在形體組合這個問題上,我們要注意:(1)不同位置的組合,(2)不同質的組合,(3)不同量的組合。

2、角度確定與空間序列

畫者與物體的角度主要有兩種,即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畫面中造型因素均應按空間位置的變化而變化,為了使畫面中造型因素有條不紊,需要物體在特定的角度下形成明確的空間序列。

上面這幅作品由三個立方體構成,并以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作為三個立方體的這個整體形狀位置,從而形成了三角形的構圖。畫面圖示了三種切割變化形式。(1)框太長 (2)框太大 (3)框為宜

素描基礎教程

(三) --實戰練習

準備好必要的工具了嗎?下面我們將進入實質性的素描學習,先從練習線條開始,就象達芬奇當初畫雞蛋一樣,我們應該不用象他畫那么長時間,因為我們是21世紀的中國有為青年 好了,學完一些枯燥但又不得不學的的基礎知識,我們開始實質性的練習,不過不是畫MM,是畫線條,因為MM是由無數的線條組成的 線的種類和注意事項

1、線的表現形式

線條是素描訓練中塑造對象的主要手段。對初學者來說,掌握線條的曲直輕重極為重要。在練習線條過程中,要注意用筆的方式,落筆時要體會手、腕、肘的運動 對線條的影響,畫出線條輕重、濃淡、疏密的關系,讓線條在平穩、自然、有序、順暢中得到輕松的展現。正確的排線是兩端輕,中間重的線條,方向一致,疏密勻 稱,能變換排線方向,一層一層加深,切忌亂涂(可不是涂鴉啊)

⑴、在素描中線的表現方式靈活多樣,也非常豐富,可以用排線的方法來表現一個面,線的輕重變化形成面的虛實凸凹等復雜的變化.這些都需要學習者從練習中去體會. ⑵、線的畫法是落筆輕,中間重,收筆輕,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形成兩頭虛中間實的線(如圖4).這樣畫出的線容易銜接,在整個畫的過程中也容易把握整體的效果(如圖5).

⑶、帶鉤的線和兩頭齊的線在素描當中都是忌諱的,這樣的線在銜接上會造成明顯的接口,也容易造成線條的雜亂(如圖6).

⑷、排線是初學畫畫應特別注意的.雖說畫無定法,但在沒有達到一定程度時,講究線的排放不但有利於學習的循序漸進,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線條練習

步驟一:畫出你喜歡的幾何圖形

步驟二:從圖形的左邊開始畫起,把每個圖形都畫出深淺調子,注意與臨近圖形的深淺變化,邊緣要畫的整齊。

步驟三:畫背景時要注意,圖形邊緣深的,背景畫淺;圖形淺的,背景畫深。背景深與淺的過渡要自然

以上關于素描的基礎知識就講完了,希望大家能認真去體會,并能運用到之后的練習中。這樣會使大家事半功倍。

小學生剪紙輔導步驟

剪紙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一種優美的民間藝術。剪紙藝術作為在我省許多少地區都存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單純、明快、樸實,富有裝飾性,其以健康樸實的美感、夸張變形的藝術風格、豐富多樣的表現題材吸引著許許多多的老百姓,也吸引著富有夢幻色彩、充溢審美理想的許多孩子,故而這似乎就為剪紙的承傳、發展有了一個后繼有人的天然基礎。一把剪刀一張薄紙,讓孩子們在剪紙實踐中養成了耐心、細致、整潔的習慣,更給他們以美的陶冶,發展智能,促進孩子心靈手巧和對祖國傳統藝術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在小學教育這塊廣闊的天地里,如何發揮學校特色教學的優勢開辟剪紙教學,與孩子們在剪紙園地上快樂地學習,共同成長著并收獲著是我們應該思考的課題。

一、輔導順序——“三步走”

我們所面對的學生是充滿個性的活生生的人,然而學生的年齡不同,因此存在著心理與生理上的差異。針對不同年齡特征、不同程度的學生,我安排了“折”、“剪”、的順序,并且是互相滲透過渡、交替進行來輔導。

1、“折”。孩子對紙有著特殊的親和力,在他們還很小的時候,一張紙在手中會不經意被折出一個小物件,這時折紙的隨意性很大,或者說孩子只為了感官觸覺上的滿足,并未注意到怎么樣折得好看些。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由易到難地安排了折紙練習:折紙花樣、折紙拼貼拓印(小孩頭像、小動物、小景等),讓學生在教師的導學下自主開展探究性學習,在課堂上逐步掌握了折紙的方法,為有意識地輔導學生進入剪紙的初始階段作了準備。在輔導低年級學生折紙時我鼓勵學生結合運用有趣的圖形,運用平面與對折相結合,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嘗試。折紙特別適合小學低段學生練習,在撕中孩子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煉,提高手的靈活性的同時初步培養學生做事耐心細致的習慣。

2、“剪”。由折到剪的過渡是低中段剪紙練習的銜接,兩者交替進行的。學生折折剪剪,體會折紙與剪紙的不同藝術效果。學生欣賞了剪紙作品特有的藝術效果,在濃厚的興趣中初步掌握剪紙的表現方法和較靈活地運用剪刀后,此時他們更樂于用剪刀剪,這樣能讓圖樣表現出更干脆與復雜的美的效果。我在輔導中年學生剪紙時,先從引導學生識別剪紙的裝飾符號,掌握剪制要領入手,將欣賞與嘗試性模仿練習相結合,接著指導學生將單線起稿到修改成剪紙稿和掌握一些剪紙構圖知識,最后讓學生大膽想象,在作業中表現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將同樣的內容剪出與眾不同的效果。如在對折剪的課堂中安排將數張不同顏色的紙疊在一起剪小樹,讓剪刀在紙上游走,一會兒工夫數條不同顏色的金魚展現在學生面前,然后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構圖方式貼上,在學生作業中,我們感覺得到學生手的靈活性進一步提高,創造個性得到了發揮,同時學生學會用剪刀去表現剪紙圖樣的過程中,感受作業成功的樂趣。

3、“刻”。剪紙也叫刻紙,剪紙作品由于是在紙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須采取鏤空的辦法,由于鏤空,就形成了陽紋的剪紙必須線線相連,陰紋的剪紙必須線線相斷的結構。而刻出來的更豐富細膩,符合高段學生對美的追求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將南方刻紙主題內容表現得更細膩、更精致、更豐富,體現出南方剪紙玲瓏剔透,清新柔麗的美,讓人感受刻紙的表現形式與內容的復雜與精深。在輔導學生時,做好剪紙方法的遷移,剪刻結合,我指導學生自制刻刀,掌握刻刀的用法,將畫稿放在頂層與十余張紙疊在一起刻也能輕松完成,進一步培養學生耐心、細致做每一件事良好習慣,學生的動手能力進一步得到了培養。

二、學習過程——“四步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剪紙輔導過程中我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前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知識技能的心理規律,讓學生學剪紙的過程成為自主、快樂、探究、嘗試的過程。

1、賞。欣賞一開始就從學生對作品的直覺入手,調動學生的主體思維參與作品欣賞,注重對作品的主觀感受。在教學中把欣賞與觀察、討論、研究相結合引導學生主動積極的探索,同時注重培養他們的協作、互助的合作精神。在輔導學生正式學剪紙之前,首先得激發學生對剪紙濃厚的興趣。我從剪紙書籍、收集到的各地剪紙名師的一些作品,抽時間讓學生欣賞,學生每當看到一幅幅剪紙作品,總會情不自禁地贊嘆作者的心靈手巧。學生在比較欣賞中體會祖國各地、各位藝術家剪紙的不同風格,感受剪紙的美,同時在賞中學生初步了解了剪紙的藝術特點。

2、仿。在欣賞中,學生對剪紙作品表現方法的體驗光靠眼、嘴來理解是不完整的,教師應調動學生眼、腦、口、手立體化,全方位的揣摩、體驗作品,而這手的體驗要靠“臨摹”的方法來實現。再說學生好奇又好動,在對剪紙充滿濃厚的興趣后,接下來他們便急于去動手實踐。教師應千方百計讓學生在嘗試中體味樂趣。剛開始輔導學生時對于小學生來說要剪一幅像樣的作品較難,加上那么多的剪紙技巧與基礎知識,教師泛泛而談學生難免會感到乏味。于是我講練結合,如講到剪紙紋樣、陰刻、陽刻等知識時,分頭找些范例讓學生仿著作品剪一剪、刻一刻。當一幅幅作品經學生巧手“克隆”后,學生的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在模仿中學生逐步掌握了構圖、剪紙的技巧與表現方法。同時體會了剪紙“千刻不斷,萬剪不亂”的獨特藝術美。

3、改。剪紙家的作品不管表現得如何全面、生動、具體,總會留有許多“空白”和“不確定性”,需要欣賞者通過想象去豐富和補充。這種“空白”和“不確定性”正是對欣賞者想象力的召喚與等待,它召喚著欣賞者運用想象力對藝術作品所留的空白進行填補。在學生模仿剪刻一段時間后,學生已基本掌握了剪紙基礎知識與表現方法。很多學生在這一階段養成了耐心、細致的作業習慣。這時有必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對原作改一改,在剪紙中逐步滲透自己的情感與想象力,表現出自己滿意的效果來。例如對范例的增、刪、改。在指導時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地進行,這一階段直接為創作作了準備。

4、創。教師的責任是為正成長的學生提供支持性、保持性、引導性的教育環境。兒童的心靈最純潔,兒童的情感最真摯。他們樂于通過藝術現象創造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在教學中教師要允許學生有自由發揮的余地。剪紙源于生活,因此創作中我重點指導學生觀察生活,善于從生活中找到表現的題材,同時我盡量多地向學生提供形象資料,加強課堂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的形象貯存增多。學生創作指導由簡到繁,由單獨紋樣到組合圖形,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用剪紙表現出來,鼓勵學生多多觀察,細細領會,大膽創新。慢慢的,程度好的學員冷不丁會給大家一個驚喜,同時我千方百計引導學生敢創、會創。

隨著城市化、信息化、現代化的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我們的民間藝術愈加顯現出不可替代的價值。在剪紙教學活動中,我深深體會到剪紙藝術不僅是抒發情感、陶冶情操的載體,同時也是培養少年兒童熱愛祖國、熱愛民族藝術和民間美術的重要手段,是彰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標識

水粉畫基礎知識介紹

水粉畫是什么,水粉是什么。

水粉畫時將水粉顏料用水調和繪成的畫。水粉顏料不透明,如果運用得當,能兼有厚重和鮮明的效果??梢援嬙诋嫾埳?,也可以畫在木板或畫布上。水粉在眾多的色彩繪畫工具中最突出的特點是容易調和,孩子們能輕易地調出千百種色彩,而且水粉也不需要使用過于復雜的技法,比較容易表現。厚涂時具有油畫一樣的覆蓋性及較強的附著性,薄鋪時又似水彩般流暢與滋潤。

準備哪些工具材料。

1、顏料

水粉顏料也稱廣告色、宣傳色或美術色,包裝上有錫管裝和瓶裝兩種。

2、調色盒

一般選用格子深而多的大號塑料調色盒,顏料則按冷暖、深淺次序排列擠好,以擠出格子容量2/3的量比較合適,方便孩子調色時任意取色、取量。(對于常用的白色、黃色等可適當多擠一格)

調色盒內顏色的正確排列

3、畫筆

準備大、中、小號的水粉筆3至5支,可買單號

5、

7、

9、11號或雙號

4、

6、

8、10號。新買的畫筆要用清水泡軟,洗凈筆毛上的膠質后方可使用。每次繪畫后要洗凈殘余顏料,晾干后存放,可適當延長畫筆的使用壽命。

4、畫紙 質地結實,不吸水,表面不過分平滑,且有一定厚度的紙即可,如鉛畫紙、水粉紙、彩色卡紙等均可。紙的尺寸不小于8開,便于孩子有足夠的空間發揮。

5、其他

除了以上材料,還需要一只涮筆的小水桶;抹布或海面一塊。

常見的幾種用筆方法

干筆:飽和的色彩調好后,吸去筆上的水分進行干畫。

濕筆:筆上含水量較豐富,暈染時色彩自然,滲開銜接。

勾筆:用葉筋筆飽和的顏料畫較流暢的線條。

擺筆:利用水粉筆的寬度蘸色橫擺筆,匯點成面。

基本畫法

厚涂法:幾乎不加水稀釋顏料,用干筆作畫的方法。

薄鋪法:用飽含水分的濕筆在大面積的畫紙上著色,并趁濕連續著色。

認識色彩 色彩知識

相鄰色:兩個相鄰的顏色

對比色:又稱補色,即圖中箭頭所指向的兩個相對的顏色。

色彩的感覺

色彩有極強的情感表現力,對情感的影響作用較大。不同的顏色在心理上產生不同的冷暖感覺;紅、橙、黃等顏色,像太陽、像火,使你感到溫暖和熱烈,這些是暖色;讓你感到涼快和平靜的是深深淺淺的藍色、綠色,像天空、海洋和森林,這些是冷色。

色彩的調配

顏色通過調配可以產生豐富的變化。

取一種顏色,加入不同數量的黑色和白色,調配后產生灰暗或明亮的變化。

第五篇:美術校本課程總結

美術校本課程心得體會

時光流逝,轉眼又一個學期過去了。本著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原則,使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形成個性品德的目的。其主要目標就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健康、正確的審美觀念,使他們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人才。在這個學期的興趣小組活動中,每一個學生都很積極努力,在繪畫水平和審美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時,我從四方面總結了這學期美術興趣小組的教學體會:

一、切實的學習計劃

我們的興趣小組成立初,首先決定在每個班中選拔一些有一定繪畫才能的學生,讓他們接受繪畫方面的系統訓練;注重培養他們在繪畫上的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以興趣引導他們對繪畫有一定的認識和感悟。

在興趣小組的活動中,要特別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他們的個人創意,發揮繪畫特有的魅力,使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了長足進步和發展。

二、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本學期的活動中, 主要從繪畫方面著手,以基礎課程線描、色彩為主。一方面,學生對美術書中有關這類的內容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另一方面,讓他們從中體驗到繪畫的樂趣。 同時,我在教學中采用欣賞、模仿、添加、想象、創造等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長足的奮斗目標

有人說,美術組活動就應該以繪畫為主,培養學生繪畫能力和技巧。我覺得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應該在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基礎上,經過教師的適當指導與培養,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優點,使其形成自身的特點。讓他們覺得在每次活動中都很開心,都有收獲。這才能讓學生樂于參與你興趣小組的活動,才能真正溶入繪畫的興趣中去。

四、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

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教師是課堂教學中唯一主角的現象,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系。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總之,美術興趣小組的建立是很有意義的,他為許多喜歡美術的同學深入學習美術創造了一個平臺,增強了他們的美術素養,從而激發他們對美術學習的信心和決心。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小學美術部室工作計劃下一篇:縣畜牧業生產調研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