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軍民融合合作合同

2022-07-18

第一篇:軍民融合合作合同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議書(編制大綱)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議書

相對于政府傳統項目開發模式及公共融資方式,PPP項目有以下比較優勢:

1、提高公共財政使用效率 PPP項目一般由社會私人資本或者聯合體融資建設及運營,提供公共服務。共用財政投入很少,較好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這對公共財政短缺的情況下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有比較重要的意義。同時,由于捆綁了建設和經營,并以服務和產出付費,使得私人部門能夠發揮最大的能動性,通過創新、自我施壓等避免項目成本超支。在風險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機制也使得項目失敗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資源的浪費。

2、保障項目和公共服務質量 評審中標的私人資本或聯合體組建項目公司建設項目并提供公共服務。聯合體一般是由建設方、融資方、運營方組成的利益共同體,它比傳統開發模式具有更好的內部協調能力。另外,很多PPP項目通過引進國際知名建設、管理機構,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

3、實現合作雙方互利共贏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雙方的權責利。在風險分配上遵循“最優承擔”原則,即將風險分配給最有能力承擔的一方。同時,全壽命周期特點使得合同具有較大的靈活空間,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機制既能維護共用部門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滿足私人資本的訴求。

PPP項目在第一個項目識別階段,項目發起時需要提供《項目建議書》。項目建議書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對于投資規模大、社會影響廣泛的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項目建議書主要是從項目自身的客觀條件方面考察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一般由項目發起人向發改委部門報送,提出立項申請,發改部門審查通過后下達項目建議書批復文件。經批準的項目建議書是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和作為擬建項目立項的依據。項目建議書的批復單位應為國家或地方發改委。

項目建議書大綱

一、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概況

(一)、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名稱

(二)、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規模

二、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必要性

(一)、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現狀及預測

(二)、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必要性

三、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規劃

(一)、擬建地點

(二)、建設方案

(三)、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度安排

四、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條件分析

(一)、政策條件

(二)、建設區建設條件

(三)、建設技術條件

五、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方案

(一)、投資估算

(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六、經濟效果和社會效益的初步估計

(一)、經濟效果

1、財務評價

2、國民經濟評價

(二)、社會效益

1、環境影響

2、社會影響

七、結論

第二篇:【軍民融合】軍民融合市場分析報告圖解

軍民融合市場分析

1、民參軍壁壘逐步打破,步伐加速 (1)軍工行業具有較高的準入門檻

民營企業參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需要取得軍工四證,均由文件審查和現場審核組成,軍方是最終用戶,起主導審查作用,最終進入裝備承制單位目錄周期一般為2-3年。

實際上具備四證遠遠不夠。各領域、各部門甚至延伸到軍工企業層面,都設置了相應的門檻,國防工業管理部門、軍隊、部分軍工集團各自認證范圍不兼容、不通用。即使就軍方而言,裝備研制生產尚未實現集中統管。

但市場準入逐步放開,民參軍企業數量快速增加。根據國防科工局會同總裝備部聯合發布的新版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目錄(2015年版),減少許可審批范圍,新版目錄的許可項目比舊版目錄減少了62%,進一步推動軍工開放,加快吸納民用優勢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 截至2016年3月,我國已有1000多家民營企業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比“十一五”末期增加127%。(2)信息不對稱我國裝備采購運行機制仍帶有計劃經濟體制,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絕大部分還是由國有軍工企業完成,并受制于保密等諸多因素,軍民間未建立權威、暢通的信息交互機制。

國有軍工企業在專屬領域深耕多年,建立了完整的信息獲取渠道。而民營企業對市場、產品需求信息掌握不足或滯后,需求導向模糊,或通過非制度化渠道如私人關系獲得信息成本高。

軍工集團分工明確,市場壟斷長期缺乏競爭,軍工企業以依靠訂單和標準采購等方式解決技術難題,民營企業難以通過技術轉讓獲得市場準入,且裝備采購部門不了解民營企業科研生產能力,積極性不高,招標過程邀標不全導致競爭不足。

目前線上信息平臺搭建完成,實體對接服務平臺建設有望逐步跟進。民營企業通過對接相關政府機構、積極參與軍地機構聯合組織的軍工博覽會、承擔十大軍工集團的外協項目等多種途徑推介自己,走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3)“條塊分割”,資金支持力度不同

國有軍工企業不僅可以優先獲得政府的軍品訂貨,而且可以得到政府在技術改造和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專項資金和技術支持。產業扶持對國企和民企還有較為嚴格的區別,民營企業即使能力具備也未必能直接承擔軍方的大中型科研項目。而軍選民用裝備的采購模式為“三自一參與”,及企業自籌資金、自主研制、自主開發,軍方參與,意味著軍方前期投入和科研費很少甚至幾乎沒有。

此外,技術要求高,質量要求嚴,后續保障時間長,且我國裝備需求有限,對于追求規?;a、最大化效益的民品制造商來說,不固定的資金支持及即便性能達標單需求較少的軍品訂單是重大問題,民營企業只有在明顯的技術優勢和成本控制優勢條件下,才有機會參與到軍工科研項目的競爭中。

2、民參軍程度

從融合程度上看,根據國防科大《中國軍民融合發展報告2016》,目前我國的軍民融合度在40%上下,正處于軍民融合發展初期向中期邁進、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進的階段。反觀軍民融合體系的領先者美國,其民營企業已囊括90%以上的國防軍工訂單。

從企業數量上看,2013年底全國2093家單位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其中軍工企業、民口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各占1/3,民口企業1400多家,但尚不能滿足我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需要,而美國從事國防軍工科研生產獲得DSS(國家安全服務局)授予相應安全級別的軍工項目承包商13500家。

從經濟規模上看,我國的民參軍企業仍為中小企業為主。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上市公司收購的民參軍標的共24個案例(不包括北京信威),2015年的平均凈利潤規模4714萬元,其中凈利潤規模大于1億元的僅有2個,即新研股份收購的明日宇航及銀河電子收購的同智機電;在7000萬-1億元的僅有4家,鼎立股份收購的洛陽鵬起、華訊方舟收購的南京華訊、雷科防務收購的理工雷科、天海防務收購的金海運,扣除這6家標的外的18個案例平均凈利潤規模僅2868萬元。

從涉足領域上看,軍品為主的民營企業,大多以生產元器件、零部件為主,部分民企的技術水平已超過軍工部門,初步具備研制生產現代信息化軍工裝備能力,但涉及關鍵子系統較少,總體裝配集成等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數民企現階段直接涉足核心和總體還不是很現實,比較可行的主要在電子元器件、零部件等先進制造、新材料等領域由配套供應商逐步過渡到生產骨干、核心軍品領域。

3、民參軍市場空間

我國軍民融合還有相當遼闊的發展潛力。我們假設中國國防預算以每年8%的增速穩定增長,2020年我國軍費規模將達到12984億元,其中武器裝備建設費用占比1/3左右。假設民參軍占比提升至50%,僅2020年民參軍市場規?;驅⒊^2164億元,無限潛力亟待開發。 (中信建投)

軍民科技融合協同創新聯盟

邀請函促軍民融合

鑄國之重器產業背景習近平主席提出“進一步做好軍民融合式發展這篇大文章,堅持需求牽引、國家主導,努力形成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明確指出軍工開放、軍轉民、民參軍、軍民資源和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方向。通過資產重組、相互參股、兼并收購等多種途徑推進改革,廣泛吸納社會優質資源,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深度融合格局。軍民融合進入黃金十年,擁有核心技術能力的民口企業有望切入高毛利的武器裝備采購領域。民企獲得軍工資質,將會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在大國崛起的背景下,軍工裝備領域的增量空間巨大;而軍工企業的先進技術,發力民用產品同樣具有比較優勢,而民營企業和軍工科研院所合作則可以利用更有效的激勵機制,調動人員積極性,讓企業運營的效率得到提升。

聯盟介紹軍民科技融合協同創新聯盟,以“互聯網+國防軍工”的定位,圍繞軍民科技融合開展廣泛合作與交流,提升武器裝備質量建設效益,促進部隊新的戰斗力生成。聯盟由國內一批軍民融合相關軍工集團、上市公司、協會學會、科研院所、投資基金、券商、銀行、民間智庫以及地方主管部門、產業園區等自愿加盟組成。定位:中國軍民科技融合領域,最專業的第三方高端人脈和價值分享平臺。使命:加速優秀民營企業進軍軍工市場,助推軍工科研院所的技術產業化。核心價值觀:情系軍營,富國強軍。 發展目標:每年組織2次成果對接會、組織8次百人以上會議、孵化15個軍轉民項目,深度幫助80個民參軍企業。

聯盟特色實名認證,建立高效透明,高度信任的信息溝通平臺

線上實時溝通,線下定期活動。保持高密度、高效率的商務溝通和合作。軍民科技融合領域第三方科技服務機構,專業化團隊,市場化運營、專業化服務。圍繞軍民融合重點行業,聚焦和推動產業鏈協同合作,推動國產化和電子化。重點對接:有核心技術的民參軍企業,有廣闊市場的軍轉民項目、技術、專利等。依托國防七校、軍工六校、兵工七子,十二大軍工集團,高科技產業園開展工作。與國內軍工行業協會、學會、媒體、聯盟、園區等建立戰略合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

聯盟線上平臺航天航空群:主要邀請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工業、中航發動機等軍工集團及其旗下研究所、上市公司,相關的配套民參軍企業。海工船舶群:主要邀請中船重工、中船工業、中國海油等軍工集團及其旗下研究所、上市公司,相關的配套民參軍企業。光電信息群:主要邀請中電科技、中電信息等軍工集團及其旗下研究所、上市公司,相關的配套民參軍企業。軌道交通群:主要邀請兵器工業、兵器裝備、中車集團等軍工集團及其旗下研究所、上市公司,相關的配套民參軍企業。電力電氣群:主要邀請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電集團、中電投集團、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軍工集團及其旗下研究所、上市公司,相關的配套民參軍企業。機械制造群:邀請機械制造相關的材料成型制造、機械加工(冷、熱加工)、熱處理、表面處理、裝配及再制造等相關的領域的科研院所專家、企業家。加固機&服務器群:主要邀請服務器、加固機、工控機、嵌入式系統等特種計算機行業整機廠商和CPU、板卡、顯示、存儲、元器件等供應商公共安全群:邀請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領導和相關裝備供應商企業家。電源電機群:邀請電源、電池、電機,特種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等產業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領導。檢測檢驗群:邀請軍工實驗室領導以及實驗室相關的資質認證、建設、檢測檢驗、計量校準等設備廠商領導。協會聯盟群:邀請國內軍工相關協會、學會、聯盟、書刊、自媒體相關領導。軍政協同群:主要邀請主管軍民融合的地方政府、軍代局、國防院校、協會學會、智庫、軍民融合產業園領導投資機構群:主要邀請軍工集團投資部門、社會投資機構、券商軍工行業團隊、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服務機構領導市場與營銷群:主要邀請軍民融合相關的市場策劃、產品銷售等相關領導、專家地區群:按照省、直轄市劃分:建立有上海、北京、廣州、陜西、江蘇群、廣東、山東、湖南、湖北、川渝、福建、黑龍江、吉林、遼寧等。

第三篇:軍民融合政策

軍民融合政策放大招:

實施“兩證合一”、設立軍民融合產業基金、加快推進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培育一批軍民融合重點企業……

問題1:關于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

答疑專家:國家發改委經濟與國防協調發展司徐建平副司長

社會各界都特別關注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這項工作在中央軍民融合辦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軍委戰略規劃辦正共同研究推進。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十三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要加快推進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再一次明確提出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有關要求。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軍委戰略規劃辦積極配合中央軍民融合辦,認真落實中央領導同志有關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明確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試什么、解決什么問題。雖然過去我們也有各種產業園區,但是,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應該突出軍民融合的特點和本質特征要求。為做好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的頂層設計工作,我們正在按照中央軍民融合辦的統一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做好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硬杠杠、硬標準”的細化、實化工作,做到“進門有條件、建設有標準”,確保能盡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辦法。目前,全國申請建設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的熱情非常高,已有20多個省(區、市)正式提出創建申請。按照中央軍民融合辦的工作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軍委戰略規劃辦正在共同深化研究論證,爭取盡快提出一個具體實施意見建議。謝謝大家!

問題2:關于武器裝備市場準入“四證”管理 答疑專家:軍委裝備發展部合同監管局嚴曉輝處長

經批準,自10月1日起,全面試行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和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兩證合一”改革。下面,主要介紹三方面情況。

一、關于改革考慮

長期以來,武器裝備市場準入實行“四證”管理制度(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認定、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許可審查),對提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能力、提高裝備建設質量效益、確保國家秘密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社會主市場經濟逐步完善和武器裝備快速發展,“四證”管理與裝備建設發展不相適應問題逐漸顯現。2014年5月,在首屆軍民融合展覽暨論壇活動上,原總裝備部會同國家有關部門發布了《關于加快吸納優勢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的措施意見》,通過實施分類審查、大幅壓減許可項目、建立跨部門聯審機制、設置資格審查申請受理點等措施,加大了引導企業“參軍”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按照深入貫徹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要求相比,“四證”管理仍然存準入多頭、內容重復、取證周期長、企業負擔重、監管機制不健全等根本性問題,2016年1月,軍隊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后,軍委裝備發展部調整組建合同監管局,歸口全軍裝備采購市場的準入、退出等管理工作,歸口管理資格審查和體系認證工作,從管理體制上為軍隊主導的資格審查和質量體系認證“兩證合一”改革奠定了基礎。

二、關于改革內容

為深入貫徹習主席關于“堅決拆壁壘、破堅冰、去門檻,加快調整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重要指示,我們以裝備建設需求為牽引,以降低采購風險、培育競爭市場、提升裝備建設質量效益為目標,圍繞申請受理、計劃管理、審查實施、推薦注冊等環節,從形式和內容上對“兩證合一”改革進行系統研究論證,修訂了承制裝備分類、細化了審查專業領域范圍、開展了審查員和審核員培訓、開發了審查工具軟件等工作,在組織試點驗證基礎上,制定實施方案,明確改革內容。

一是調整承制單位分類。將裝備承制單位類別由三類簡化為A、B兩類:A類為軍隊專用裝備承制單位,B類為軍選民用裝備承制單位。

二是統一申請受理。依托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申請受理點,統一受理“兩證合一”后的資格審查申請。對首次申請A類裝備承制資格的單位,增加預審查環節,

三是合并審查內容。審查內容以資格審查要求為基礎,全要素、全條款融入GJB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內容,統一規范評判標準,全面評定承制單位綜合能力。

四是規范審查組織。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員、武器裝備質量體系審核員實行融合管理。審查組實行組長負責制和工作評價制,審查組專業配置覆蓋申請承制的裝備類別。

五是換發資格證書。統一發放新版《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證書》,有效期5年。A類裝備承制單位的新版證書增加“通過GJB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標識,兼具原“兩證”功能。 六是強化資格監管。加大裝備承制單位資格監管力度,健全日常監督、監督審查、重大事項專項審查等管理制度。

三、關于預期成效

“兩證合一”改革后,從企業來看,降低了進入門檻、減少了重復審查、減輕了企業負擔、縮短了取證周期,預計取證周期將由原來9-12個月減至3-6個月,這一改革將極大地助力企業“參軍”活動,引導和鼓勵更多優勢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領域;從準入管理看,改革后既保持了資格審查的權威性,又強化了質量體系認證的專業支撐作用,實現了“兩證”優勢互補,同時強化了對承制單位資格的監管,有助于提升裝備建設質量效益。

問題3:關于軍轉民和民參軍目錄編制發布情況 答疑專家:工信部軍民結合推進司曾開祥處長

大家好,我把目錄的編制過程和如何獲取目錄信息,給大家做個介紹。編制過程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確定軍轉民目錄、民參軍目錄的領域,領域確定是根據需求,民參軍目錄主要是根據軍隊和軍工集團的需求,比如前年是跟海軍,去年是空軍和火箭軍,今年也將針對新的需求確定民參軍的領域;軍轉民的領域確定,主要是根據軍工單位的優勢技術領域和民用市場的需求來確定。第二個階段,以工信部和科工局的名義向軍工集團、地方國防工辦下發項目征集通知,并由這些單位上報征集的項目,所以,在各個單位上報的過程當中,也進行了項目初步篩選。第三個階段,項目收集上來以后,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民參軍目錄的評審專家主要由軍隊需求部門的專家、軍工單位的專家組成,評估這些技術是否符合軍隊、軍工單位需求;軍轉民目錄的評審專家有少量的軍工單位專家,主要是民用市場的專家和投資專家,評估軍轉民技術在民用市場是否具有發展潛力,評審完以后,以工信部和科工局文件正式對外發布。關于發布渠道,也就是大家能夠獲得軍轉民目錄的渠道,會在工信部的官方網站,以及國家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上公開對外發布,少部分的紙質文件會向相關部門發布,對于編入目錄的單位會每個單位寄一份過去。對于民參軍目錄,因為存在涉密問題,所以在民參軍目錄的推送上,主要是向軍隊單位、各個軍兵種、原來總部的裝備主管部門、還有軍工集團,還有各個省的工辦,進行紙質文件的推送。下一步,會把民參軍目錄在國家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的內網,就是涉密網上進行發布,所有軍工集團和各省的軍民結合主管部門可在內網上查詢。謝謝!

第四篇:軍民融合興中原

豫 軍

(一)胡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必須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

這是我們黨撥開歷史云霧、把握時代脈搏、順應發展大勢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抉擇。

(二)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文明史,彌漫著綿延不斷的烽火硝煙,不斷向人們揭示一個既古老又新穎的命題:處理好“犁”與“劍”——即經濟與國防的關系,關乎國家強盛與安危。

清末白銀儲備世界第一,可八旗羸弱,鴉片戰爭喪權辱國。有“犁”無“劍”的教訓發人深省。

冷戰時期的蘇聯要“大炮”不要“黃油”,使經濟建設陷入窘境,導致國家解體。有“劍”無“犁”的悲劇歷歷在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歷史的警鐘仍在震蕩:“兵不強,不可以摧敵;國不富,不可以養兵。”經濟與國防,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必須并駕齊驅、同舉翱翔!

(三)恩格斯指出:“暴力的勝利是以經濟的力量,以經濟情況,以所擁有的物質資料為基礎的。”沒有經濟支撐的國防,是建在流沙之上的“海市蜃樓”。

馬克思認為:“軍隊不生產谷物,但生產安全。”沒有國防蔭庇的經濟,是輕輕一推就會倒下的“泥足巨人”。

(四)歷史的命題往往具有穿透時空的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上下求索。翻開厚重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富國與強軍始終是我們黨執著追求的宏偉目標。

新中國成立伊始,毛澤東同志堅持“軍民結合、平戰結合、寓軍于民”,一手抓經濟,一手抓國防;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提出“軍民結合、平戰結合、以民養軍”,把國防建設放在國家經濟建設大局下行動;

世紀之交,江澤民同志強調“軍民結合、平戰結合、大力協同、自主創新”,在經濟發展基礎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每一段艱辛的跋涉都是一次經驗的積累,每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禮。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我們不斷升華著對建設發展規律的理性認識,努力探尋著富國強軍的科學路徑。

(五)有一些意義重大的時刻注定要定格于時空坐標,成為永恒。

2009年7月24日,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圍繞走出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述了“軍民融合”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今年全國“兩會”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首次將軍民融合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從“軍民結合”到“軍民融合”,盡管僅僅一字之差,凸顯的卻是歷史的跨越,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圍繞大局、服務大局的責任與擔當,充分體現了我們黨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作風與品格,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探尋真理、把握規律的勇氣與智慧,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指導思想注入了新的內涵,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為走富國與強軍道路開辟了新的征程。

(六)融者,融入、融洽;合者,合拍、合力。

把不同的事物合成一體,使其比單一事物更有價值和效能,就是融合。

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使其同頻共振、一體推進,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就是軍民融合。

(七)軍民融合是對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內在規律的深刻揭示和準確把握,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和實踐運用。走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就是走科學發展之路。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融合體現了胸懷大局的戰略氣度。統籌兼顧富國與強軍的戰略目標是第一要義。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融合蘊涵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哲學道理。推進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是核心要求。

“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軍隊離不開人民,人民離不開軍隊”,融合彰顯了人民軍隊人民建、人民軍隊愛人民的政治優勢。戰斗力與生產力互利雙贏是本質特征。

“能利用民用資源的就不自己鋪攤子,能納入國家發展體系的就不另起爐灶”,融合包含了低投入、高產出的科學方法。謀求國防和軍隊建設質量效益最大化是價值追求。

(八)融合是時代的音符。當今世界,科技革命、產業革命浪潮迭起,新軍事變革風起云涌,國防與經濟、軍用與民用的壁壘日益打破,界限日益模糊,軍民一體潮流勢不可擋,軍民融合成為大趨勢下的必然選擇。

融合是市場的呼喚。軍隊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必須有“壯士斷腕”的勇氣,自降門檻,開門建設,融入廣闊的市場天地,在兼容并蓄中浴火重生、鳳凰涅槃。

融合是發展的必然。走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既可以避免軍民重復建設、分散建設,有效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又可以有效促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共同發展。謀融合就是謀發展,善融合必將大發展。

(九)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軍民融合作為嶄新的課題,仍然伴生著問題,伴隨著困難。

難在傳統思維的禁錮。囿于計劃經濟的思維定勢,把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看作彼此分割的兩個體系,沒有跳出各自為戰、體內循環、自我建設的誤區。

難在狹隘利益的束縛。局限于行業、部門、單位甚至個人利益,不能從國家利益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不愿融合,不樂融合,不敢融合,也不善融合。

難在制度機制的滯后。依靠行政手段、強制命令推進的多,依靠政策法規、制度規定推進的少,靠感情協調、關系落實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十)機遇與挑戰并存,動力和壓力共生。一個個難題,拷問著我們的政治智慧和素質能力,催生著領導理念、領導作風和領導方式的轉變。面對時代的考卷,河南人民迎難而上、步履鏗鏘,在探索中前進,在轉變中發展。

(十一)軍民融合,河南根基深厚。

“居華夏腹地,扼九州通衢,維天下大勢,系八方之安”,河南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春秋諸侯爭霸、戰國群雄逐鹿、魏武揮鞭中原、岳飛抗金鏖兵,英雄文化、尚武精神源遠流長。

“二七”罷工的狂飆、挺進中原的鐵流、淮海戰役的炮火、“小延安”竹溝的堅守、新縣將星的閃耀……革命薪火、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最后一粒米用來做軍糧,最后一尺布用來縫軍裝,最后的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他上戰場……”從淮海戰場的小推車、“香玉號”飛機,到“兵媽媽”喬文娟、“好軍嫂”吳新芬,河南人民愛國擁軍傳統歷久彌新。

(十二)軍民融合,河南思路清晰。

在軍民融合中始終圍繞“提升、拓展、運作、實效”4個關鍵詞發力使勁。

提升是思想的提升、認識的提升。認識達到什么程度,工作就能做到什么程度。各級黨委、政府堅持把推進軍民融合作為“一把手”工程,高站位認識,高起點運作,高標準落實。“地方黨委主要是服務軍隊和國防建設,做好擁軍優屬工作,支持配合部隊工作”、“轉業干部是人才,不是轉業是轉崗,不是安置是交流”,領導思想觀念的轉變,帶動全省上下對融合工作認識水平的躍升。

拓展是視野的拓展、層次的拓展。只有從表面的、具體工作的融合拓展到深層的、制度機制的融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問題。省委、省政府、省軍區去年專門下發加強和改進軍隊轉業干部安置、軍隊退休干部和傷病殘軍人移交安置工作的《意見》,今年又圍繞做好隨軍家屬安置、官兵住房保障、軍事設施保護和兵員征集等方面問題進行調研,拿出解決辦法措施。“位置再緊張,也要為團以上轉業干部落實實職”、“共和國衛士堅決平職安排,有幾個安排幾個”,這些決心和舉措在全國開了先河,贏得了好評。

運作是精神狀態、是工作作風。堅持動真情、辦實事、解難題,軍地每年互辦實事,對組織重大軍事活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主要領導親自協調解決問題、親自到一線看望慰問,近年來圓滿保障完成了全軍戰略戰役集訓、軍民通用裝備試點觀摩、“跨越-209”等重大任務,為軍事斗爭準備提供了有力支持。

實效是實事求是、是量力而行。既積極主動、盡力而為,又尊重規律,從實際出發,想好了再說,說了就要做,說到做到,說好做好。2008年以來全省各地共拿出30多億元支持國防建設,完成國防公路建設項目40個、部隊進出口道路建設項目145個,接受軍轉干部1.5萬名,樹立了承諾有度、承諾有信的良好形象。

好思路拓出新境界,好思路帶來新氣象。在軍民融合之旅上,有著光榮傳統的河南人民,再次用攻堅的勇氣、先進的理念、務實的行動,勇立潮頭、走在前列。

(十三)軍民融合,河南正在持續。

好的氛圍正在持續。“視軍隊如長城,把軍人當親人”,河南社會擁軍氛圍濃厚。高速公路交通網絡為部隊設立特殊出入口,航空公司專門為部隊制定多種應急預案,教育部門為軍人子女入學開辟綠色通道,司法部門為軍人軍屬設立法律咨詢服務站……“編外雷鋒團”、“湯陰經驗”、“三好活動”、“四個光榮”,一張張 “擁軍名片”,樹立起河南“擁軍標桿”,打造著河南“擁軍品牌”。

好的機制正在持續。普遍做到“三個納入”、“五個不忘”,即:把國防和軍隊建設納入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黨政軍領導干部政績考評。研究經濟社會發展計劃,不忘加強國防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不忘抓好全民國防教育;建設重點工程和城市改造,不忘國防設施;調整社會利益,不忘維護軍隊利益;編制財政預算,不忘雙擁經費投入。

魚水深情正在持續。“視人民如父母,把駐地當故鄉”。近年來,駐豫部隊先后出動40多萬人次,參加2008年抗擊冰雪災害、2009年特大旱災和2011年抗洪搶險等急難險重任務50多次,挽回經濟損失20多億元,涌現出“全國抗洪搶險模范干部”楊強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建立扶貧聯系點400多個,組織愛心捐款3000多萬元,援建農村學校360多所、衛生所400多個;駐豫軍事院校、科研院所、軍隊醫院采取與地方聯合辦學、共同研究、成果轉讓等方式,幫助地方培訓4000多名技術人員,轉讓科技成果80多項,譜寫出一曲又一曲軍民融合、攜手發展的宏偉樂章。

“五項行動”給力發展。省軍區黨委認真貫徹胡總書記“把政府所需、群眾所盼和部隊所能結合起來”的重要指示,大力實施幫建農村一線堡壘行動,大力實施幫扶糧食高產示范點行動,大力實施援建重點生態工程行動,大力實施打造中原紅色文化品牌行動,大力實施參加平安河南建設行動,廣大駐軍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各顯其能,千帆競發,把融合做到發展關鍵處,做到群眾心坎上,讓融合成為地方和軍隊的統一共識,讓融合成為軍民團結的生動實踐,讓融合成為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讓融合成為每一個人言行的高度自覺。

(十四)胡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再次強調:“必須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省委書記盧展工指出,要深化融合認識、擺正融合位置、把握融合關鍵、創新融合機制,持續探索走出一條具有河南特色的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

這是我們前進的號角,這是我們出征的鼙鼓。

深化融合認識。就是要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認識走出一條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國防動員、國防建設的重要性,自覺把這項工作納入地方黨委、政府的工作全局,使各項事業成為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整體。

擺正融合位置。只有找準站位、擺正位置,才能更加自覺地融合、更加有效地融合。對部隊來說,最重要的是把自身建設好,部隊建設搞得越好,對國家和地方的發展就越有影響力;對地方來說,主要是為部隊建設提供有力保障,為廣大官兵提供更好的服務,協調好部隊需要地方來做的各項工作,解決好部隊需要地方解決的相關問題。

把握融合關鍵。就是要從大處著眼,找準融合的結合點;從小處入手,抓住融合的切入點,通過具體的、實在的工作來體現融合、促進融合。

創新融合機制。就是要通過探索和完善,推動各項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逐步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互動互助互利的長效機制。不能今天想做就做,明天不想做就不做,關鍵要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做一件成一件,做一件制度化一件,五年、十年、一百年地持續做下去。

(十五)風鵬正舉,彰顯天地之中蓄勢而發;軍民融合,助推中原崛起再創輝煌。

勁吹軍民融合之風,熱播軍民融合之雨,盛開軍民融合之花,豐收軍民融合之果,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偉大事業必將呈現無限光明的美好未來!

第五篇:人防軍民融合發展

推進人防建設規劃與城市建設規劃相融合。在工作中,市人防辦主動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推動去產能、去庫存等政策貫徹實施,認真做好人防行政審批服務工作。結合我市城市建設發展,編制完成《攀枝花市人民防空“十三五”發展規劃》和《攀枝花市人防建設規劃(2015-2030)》。并與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專項規劃統籌銜接,抓好規劃審查、審批和落實工作。城市地下交通、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建設落實防護要求,城市地下空間建設兼顧人民防空需要,實現人防建設與城市規劃的有機統

一、協調發展,努力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積極推進人民防空建設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合,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融合。一是嚴格執行人防易地建設費征收法律法規,不斷推進城市結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工程建設,擴大人防工程總量、增加人均掩蔽面積。“十二五”期間,全市結合城市建設和地下空間開發新增人防工程建筑面積231558.16平方米,相比“十一五”時期增加了約240%;人防工程竣工面積67962.58平方米,年均新增面積1.35萬平方米,“十二五”末全市人防工程累計使用面積達到327300平方米,全市市級累計收取人防易地建設費達1億元。2017年力爭收取人防易地建設費2000萬元以上,實現社會資金投資人防工程建設8500萬元。二是把繼續探索人防工程網格化管理新模式,將人防工程日常管理融入東區炳草崗街道陽城社區綜合治理體系,確保人防工程始終保持較好的使用效能和戰備狀態。

充分開發利用人防工程作倉儲、物流、商貿、蘑菇種植、車庫等,增強經濟活力和人防發展后勁。利用人防資源積極服務民生,特別是近五年來全市新建小區地下車庫主要由人防工程提供,有效緩解地面車位緊張情況。同時積極向社會提供就業崗位,讓人防建設真正惠及民生,造福于民。預計“十三五”期間,將新增停車位2500個,安排就業3000人,直管人防工程開發利用率達70%,平戰結合凈收入450萬元以上,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著力抓好攀枝花市人防基本指揮所、民防宣教中心兩個PPP項目的建設,繼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人防建設,積極探索推廣人防工程建設PPP模式,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和融資方式多樣化,不斷增強人防事業發展的生機和活力。在已有的竹湖園地下商城、市中心廣場地下宮商城等一批項目的基礎上,以社會資金為主投資上億元打造市中心廣場人防商業項目,建成后既可起到疏散交通、人車分流的作用,還可增加區域商業設施,提供數百個的就業機會。同時城市人民防空綜合防護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邵陽傳媒網9月9日訊 (供稿 邵陽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夏日的愛蓮文化廣場環境幽雅,花木掩映,游人如織,已成為我市一處不可多得的城市亮點。這是我市深入推進軍民融合在人防建設領域的生動實踐。

實踐證明,只有把人防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人防工作才有生命力。近年來,市人防辦立足人防建設基礎差、底子薄的市情,全力貫徹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按照人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建設原則,充分發揮人民防空獨特優勢,不斷豐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圍,提高融合層次,高起點規劃,引進全國人大代表鄧國強投資建設了人民廣場人防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承建了愛蓮文化廣場人防工程,啟動了疏散基地項目建設,并科學安排好其他各類人防工程,人民防空真正成為護民工程、利民工程、惠民工程、發展工程,較好地實現了戰備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融合統一。 增強人防實力。市人防辦堅持以經濟建設帶動城市建設,以人防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在城市建設中落實人防要求,科學安排各類人防工程,加大了對人防工作的投入力度,人防事業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人防工程體系更加完善、合理,人均人防掩蔽面積大幅增加,在為我市城市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使人防建設規模、速度和效益與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一些指標步入全省乃至全國先進行列,人防事業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推動經濟發展。人民廣場、愛蓮文化廣場兩處單建式人防工程拉動投資9億余元,疏散基地將拉動投資6億余元。其中人民廣場項目平時開發作為金百匯商業街,引進步步高超市作為旗艦店,共800多個地下商鋪,已成為我市一處重要的經濟增長點,直接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間接提供就業崗位上萬個,每年創造利稅1000多萬元。愛蓮文化廣場建設了兩處下沉式廣場,為平戰結合發展小商業創造了條件。

改善城市面貌。人民廣場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按舊城改造的最高標準,完成了區域內10余種市政管線管網遷改施工和提質改造,同步對人民廣場、東大路、東風路、五一南路進行了提質改造,完成城市配套改造面積5.5萬平方米。使人民廣場從原來的“亂窩子”變成了市民過街、購物、停車、創業、休閑、避暑的重要平臺。愛蓮文化廣場項目配套完成城市改造面積12.5萬平方米,將行政中心和文化藝術中心有機地結合起來,其地面愛蓮文化廣場已經成為邵陽的新地標。人民廣場、愛蓮文化廣場兩個項目均設計建設了大型地下車庫,建設地上地下停車位2000余個,有效實現了人車分流,緩解了城市停車難問題。疏散基地將規劃建設成為一個環境優美的市民公園。

錘煉人防隊伍。市人防辦將自建項目當成戰場、考場和舞臺,通過項目建設,著力促進人防干部職工提升能力本領、錘煉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效能,讓人防干部職工在項目建設一線成長。人防干部職工們憑著“艱苦奮斗、勇于創新、不畏險阻、聚力攻堅”的奮斗精神,用智慧和汗水,克服了施工環境不佳、地質條件復雜、建設資金短缺、施工條件艱苦等重重困難,努力把每一個人防項目建成精品工程、示范工程、融合工程,在為人防建設、城市建設和經濟建設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為自己的人生寫下精彩的一筆。

二、荊門人防推進軍民融合發展的具體實踐

(一)建立了軍民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荊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軍民融合發展,積極主動作為,成立了由軍分區司令員任組長的軍民融合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了軍民融合項目工作辦公室,由市經信委國防科工辦專門負責全市軍民融合工作的推進,加強與省國防科工辦、省市軍分區、省市人防辦、各軍工集團的溝通聯系,以項目工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推進軍民融合取得實效。

(二)強化了規劃引領和政策推動作用。2015年編制出臺《荊門市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十三五”規劃》,高起點謀劃荊門軍民融合深度發展。2016年市經信委從推動人防工程項目對接和落地建設、推進民品參軍拓展市場、促進軍民技術交流合作、加強要素保障等四大方面出臺了《荊門市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為我市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同時,荊門人防主動作為,協調市發改委、住建、規劃、交通、衛生、文體等部門,在全省率先編制《荊門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將城市地下空間的防護、交通、商業、醫療、文化娛樂、公共停車場等各種功能優化布局,深入落實“平戰結合”建設方針,促進城市建設協調發展。

(三)拓展了人防工程的公共服務功能。今年10月,雙喜片區公共人防工程兼顧市民廣場地下停車場項目已竣工驗收,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戰時能夠掩蔽人員6500余人,平時功能為停車場,可為社會提供442個停車位。從今年2月份開始,荊門人防強力推進天龍公共人防工程,工程總建筑面積12.5萬平方米,戰時功能為人員掩蔽部和綜合物資庫,平時主要功能為地下停車場、運動休閑及商業經營,建成后將成為省內規模最大的單建掘開式公共人防工程,2000個停車位將有效解決象山大道停車難問題,同時將為社會提供就業800多個,運動休閑和商業經營將為我市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年來,牌樓、泉洼、周河三個人防疏散地域相繼建成,不僅提供了人口疏散和安置保障能力,而且促進了新農村建設,融入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人防發展要與時俱進,首先要轉變人民防空建設發展方式,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深化改革,推進軍民融合,努力實現更好質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發揮人民防空的公共服務功能,把人民防空工程用作公共服務設施和用于搭建“雙創”平臺,發展新業態。充分利用現有人民防空工程,最大限度服務交通、停車、商業、倉儲、休閑、宣傳教育等。建一個工程之初不僅要考慮其戰備效益,還應充分調研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能只依靠政策性收費來籌措人防建設資金,而是以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采用PPP模式利用社會資本投資人防工程建設。

三、主動作為,將融合式發展落實到位

第一、制定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范性文件。隨著襄陽市“兩個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加強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規劃和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迫切需要有一個指導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規范性文件。但目前我國有關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綜合性立法卻十分薄弱?!度嗣穹揽辗ā?、《物權法》、《城鄉規劃法》、《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規定》等法律、規章明確了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基本原則,但對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中存在的諸多實際問題未作具體規定。地方立法現狀也比較滯后,僅廣州、深圳等地出臺了一些政策性文件。因此,制訂可操作性強的地方規范性文件,指導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非常必要。2012年,市民防辦按照市政府領導的批示,迅速成立專班,組織精干力量赴廣州、溫州、上海、南京等城市,對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情況進行考察調研。認真搜集資料撰稿,查找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參考借鑒了先進城市的成功經驗,結合襄陽實際,代市政府起草了《襄陽市市區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向市政府報送了《關于我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調研報告》和《關于〈辦法〉起草說明的情況匯報》等文件材料。在市法制辦的指導審核下,與上位法律法規政策進行了嚴肅認真的比對,進行逐條梳理和斟酌,兩次召開政府協調會,充分吸納了市直各有關部門的意見,反復修改,幾經易稿,經過7個多月的精心打磨,2013年6月,該《辦法》經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襄陽市成為全省第一個出臺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范性文件的城市。

第二、把人民防空規劃納入了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市民防辦根據城市所處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地位,結合城市防空襲預案、人口密度、水陸交通及行政管理區劃等現狀,通盤規劃城市建設與人防工程、通信警報、應急機制和應急平臺、人防宣傳等項建設,確保從源頭上合理規劃布局人防項目建設,形成完整的城市人防綜合規劃體系。2013年市民防辦聘請清華同衡城市規劃設計院公共安全研究所編制了《襄陽市城市地下空間和人防工程規劃》,2014年9月通過專家評審,目前已報市政府審批。

第三、切實將人防建設主動融入城市建設大局。首先,把人防建設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從源頭上落實了人防工程建設要求,貫徹人防標準規范。切實將規劃內容落到實處,不論新區開發還是老城區改造,都要依法修建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同時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人民防空建設,確保城市發展到哪里,人防工程就建設到哪里。統籌規范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充分發揮人防工程在節約城市建設用地、緩解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的獨特作用,不斷提高城市品位,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例如在東津新區規劃建設中,至始至終都貫徹了人防要求,落實了地下空間與人防工程規劃,確保了新區建設與人防工程建設的同步推進。

其次,主動融入城市建設。積極推進人防工程結建。近三年來,襄陽市人防結建工程審批量、竣工量以及易地建設費征收都實現了大幅度的同步增長,是這多年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其三,充分開發利用人防工程。利用人防工程作倉儲、物流、加工、商貿、車庫等,增強經濟活力,增強人防發展后勁。利用人防資源積極服務民生,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購物、健身等場所,積極努力多向社會提供就業崗位,讓人防建設成果真正惠及民生、造福于民。同時把落實防護要求作為建設質量的抓手,提升人防工程建設質量,在規劃設計、審查審批、施工監理、竣工驗收全過程都主動融合,嚴格落實防護要求,確保人防工程建設質量關,為“兩防一體化”提供安全的避難場所。同時加強人防工程的日常監督管理,如:消防安全管理、市場管理、工程維護管理等,也已成為人防工程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四、切實將人防建設主動融入應急管理體系。一是積極主動參與。市民防辦以人防戰備資源積極參與政府搶險救災、應急救援為切入點,將人防建設全面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人防部門作為應急管理成員單位,承擔了相應職能。二是實現資源共享。充分利用人防戰備資源為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搶險救災和應急救援服務。三是完成指揮平臺對接。加強基本指揮設施和信息系統建設,保證各級指揮中心之間及其與各專業應急救援指揮部之間的互聯互通,為應急救援提供指揮保障。四是抓好人防專業隊伍建設。要把人防專業隊伍納入政府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突出抓好人防特種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和訓練,將其作為政府處置突發事件的有生力量,以增強應急保障能力。五是實行聯合訓練。與湖北省機動通信局聯合開展訓練,互相學習觀摩,開展現場培訓,相互交流提高。

同時,為進一步融入應急管理,市民防辦重點推進人防信息化建設。人防信息化建設是人防工作的重頭戲,是戰時人防部門組織指揮的根本保障,也是大力推進融合發展的根本保證。首先,抓好指揮所建設。人防機動指揮所和固定指揮所的建設,實現地面與地下、固定與機動、上級與下級互聯互通。其次,抓好信息系統建設。健全完善各級各類指揮信息系統,合理配備設備設施,提高科技含量,優化結構關系,拓展指揮功能,全面推進多模式,多手段的相互融合,建成統一高效,快速靈敏的信息傳輸平臺,確保戰時指揮機關和平時應急救災指揮部的命令暢通,情況及時掌握。積極利用人防信息網絡資源,按照平戰結合、資源、整合、信息共享的要求,把人防指揮體制與政府處理公共突發事件體制有機銜接起來,把人防各類專業隊伍納入地方應急救援隊伍,將其作為政府防災救災的重要力量;把人防指揮設施、信息傳輸網絡和警報設備設施用于保障平時應急救援行動

第五、切實將防空知識宣傳主動融入社會科普教育。把人民防空知識與社會科普教育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各種科技資源,大力推進科學普及,推動人防教育與防災應急教育相結合,要通過完善體系、建立陣地、改進方式,不斷提高宣傳教育的質量和效果。開展城市防空防災演練,深化防空防災教育培訓,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國防觀念和防災避險防護意識。普及防空防災知識,提升群眾防災技能,是避免災害、有生力量減員的重要環節。因此,人民群眾的防空防災教育,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僅人防部門的力量遠遠不夠,必須走融合式發展模式,動員社會的各方面力量,齊抓共管,做到電視有影、電臺有聲、報刊有文等宣傳教育效果,讓群眾充分了解防空防災知識,掌握基本技能,提高防護能力,實現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在災難來臨時得到有效保障。這幾年,市民防辦通過在各級各類學校中開展防空防災教育和應急疏散演練訓練,提高了大、中、小學生的防空防災意識和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每年的防災減災日、科技周、科普日、國防教育月、國家憲法日,該辦都通過新聞媒體、各種新媒體和現場宣傳等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和普法活動,提高公眾的防空防震意識,同時也擴大了民防工作的社會影響和認知度。

人民防空訓練軍民融合式發展問題研究 時間:2017-02-23 來源:中國論文網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時期,更是加快推進人民防空建設事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人民防空訓練作為人民防空建設中最具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如何著眼于軍事斗爭人民防空準備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在人民防空訓練領域,著力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全面提高人民防空訓練保障現代化水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重大課題。

一、深刻理解人民防空建設軍民融合式發展本質內涵

人民防空建設實現軍民“融合式發展”,是指把人民防空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深入融入經濟社會建設發展體系之中,全面推進經濟、科技、教育、訓練、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在更高的層次、更廣的范圍、更深的程度上把人民防空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結合起來,為實現人民防空現代化提供豐厚的資源和可持續的后勁,實現“1加1大于2的效益”。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我國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為人民防空建設與經濟社會融合式發展指明了方向。

人民防空建設與經濟社會融合式發展,其本質是將人民防空建設有機地融入經濟社會建設,謀求人民防空事業的創新發展,提升綜合效益是人民防空建設與經濟社會融合式發展的根本目的。

二、不斷完善人民防空戰備訓練軍民融合式保障機制

在當前和平時期,特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民防空戰備訓練工作難落實的重點對象是建立在有關行業、單位的專業隊伍。目前,人民防空領域自身掌握的專業隊伍僅為信息保障、生化救援方面的少量人員和工程設計、搶修方面的部分技術人員,換言之,專業隊伍多數組建在有關行業、單位之中。對此,我們要建立完善各種訓練保障機制:

(一)加強專業隊伍編成和應急使用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門主導,與有關部門、單位協商協作構建,采取基于任務需求的模式,對各種專業力量進行統編混配,以滿足聯合行動的需要;應急使用機制的建立結合防空防災一體化實踐的探索適時促成,人民防空部門承擔什么樣的平時應急救援職能任務,即應有調度使用相關專業隊伍的權力;應急救援設施設備的添置、更新和補充機制,以專業隊伍所在行業、單位負責為主,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給予一定經費補助和負責戰時防空襲特需器材工具的模式建立。

(二)與當地省軍區(警備區、衛戍區)各級軍事機關協調建立與民兵訓練相結合的訓練保障機制

將人民防空專業隊伍訓練納入到民兵訓練之中,混合或各自編組,共同安排訓練計劃,統一組織施訓,訓練設施、教員等保障共享,訓練經費從民兵訓練經費、人民防空訓練經費和專業隊伍所在單位有關經費中支出。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機制與各自專業隊伍的戰時編成和使用無關,僅僅是解決平時訓練問題。

(三)與有關行業、單位單獨建立人民防空專業隊伍訓練保障機制

圍繞在職在崗訓練、分隊合同訓練和城市人民防空綜合演練,在科目、內容、時間、人員、經費、考核等方面的安排上,針對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制度規定,日常訓練機制主要是結合專業隊伍所在單位生產、業務等平時工作,形成以在職在崗為主練技術、以短期大分散小集中教學培訓為主練戰術、以結合本單位組織的平時應急處突訓練為主練協同、以訓練計劃和檢查考核為抓手的訓練機制,促進訓練任務的落實。

三、逐步構建人民防空網絡化訓練軍民融合式保障平臺

網絡化訓練是信息化條件下訓練的基本形式,也是目前人民防空訓練的“短板”,主要體現在各級各類信息系統和信息網絡的聯合、集成不夠,與地方相關部門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網絡聯動不夠,有些省市的建設發展也比較滯后,應適應需要,區分類別,加大投入,強化統管,積極加快推進。

(一)建立網上訓練平臺

省級以上人民防空部門,應建設能夠融合的廣域訓練專網,架起“信息高鐵”,進一步走開網上訓、網上演、網上考、網上研的訓練路子;具備兼容交鏈條件下的各級人民防空指揮機關,應以一體化指揮平臺為核心,研發移植各類指揮、防護目標、疏散救援模擬仿真、態勢生成、導調傳輸、教學授課、訓練管理等軟件系統,充實完善各類數據庫,構建具有區域異地授課、多級同網聯訓、聯演、聯研、聯考等多種功能的訓練綜合信息平臺。

(二)廣泛開展網絡運用訓練

在使用管理中發現問題,進而完善、豐富和拓展功能。相互存在“煙囪”和“隔斷”的單位,應按照統一數據格式和交換協議,自上而下總體設計、由下而上逐級集成,盡快整合網絡信息資源,形成通聯鏈路。信息化建設落后的單位,應集中力量,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加快推進訓練信息網絡系統和軟件系統的建設發展,特別是要注重充分利用指揮所信息系統,日常辦公系統和其它可資利用的黨政機關網絡系統,通過加注訓練功能,提供訓練保障平臺。

(三)積極推進城市各類信息網絡資源共享共訓

緊貼人民防空的職能任務,把最大限度的利用城市網絡信息資源,開展人民防空訓練演練,作為平時人民防空訓練的重要內容,努力實現多贏的局面。

四、積極探索人民防空基地化訓練軍民融合式保障模式

建設發展以信息化為主體特征的現代化人民防空訓練基地,是提升人民防空訓練質量效益,保障人民防空聯合訓練、集成訓練的重要依托。各級人民防空部門應本著兼顧兼容的思路,與城市相關訓練培訓機構合作,建立相對穩定的訓練場所,同時,充分利用人民防空指揮所、應急指揮中心、疏散基地、辦公場所等環境和條件,構建人民防空訓練基地。

(一)建立集中訓練基地

國家層面,應在各戰略方向,與有關軍區、省市合作,建立一定數量的國家級人民防空訓練基地。

(二)建立區域性訓練基地

各省市應搞好統籌規劃,合理利用相關資源和力量,統一組織建設本地區人民防空訓練基地。

(三)建設本級訓練場所

市、區、縣人民防空部門要根據本單位實際,結合工作任務,建設本級的集成訓練場所。

通過三級聯建,進而形成規?;?、集約化、網絡化、配套化和布局合理、系統強大、手段先進、功能完備、多場聯動、軍民融合保障的新型基地體系,滿足信息化條件下各級一體、跨區支援保障,聯合訓練的總體訓練保障需求。

五、努力提升人民防空模擬仿真訓練軍民融合式保障層次

信息化條件下人民防空訓練,很多訓練內容都可以通過模擬仿真來實現,因此,加強人民防空模擬仿真訓練環境和條件建設,是提高模擬仿真訓練效果的有效途徑。

(一)建立軍地聯合協作攻關機制

通過組織產學研用一體化科研力量,聯合協作攻關,多途徑改造、研發信息化程度高的模擬仿真訓練軟件系統和訓練裝備器材。

(二)集中建立人民防空模擬仿真訓練室

在各級各類人民防空訓練場所和專兼用訓練系統,訓練中心,嵌入、安裝模擬仿真訓練軟件,提高人民防空訓練實戰化的逼真程度。

(三)加強人民防空復雜電磁環境下的模擬仿真訓練

著眼信息化戰場的復雜電磁環境,最大限度運用信息化手段,構設種類多樣、動態交迭的電磁環境,以建實戰化背景為目標,提高模擬仿真訓練效果。

人民防空是一項全民的事業,是一項為民造福的事業,人民防空訓練作為人民防空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經濟建設和城市建設緊密相連,因此,加強人民防空訓練,實現軍民融合式發展,全面提高人民防空訓練保障現代化水平,是人民防空建設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

全市人民防空會議強調:加快構建人民防空體系 創建軍民融合發展新格局

河北省人民政府網站 2016年08月31日

8月30日,全市召開人民防空會議,認真總結我市“十二五”人防建設經驗,安排部署“十三五”人防建設任務。會議強調,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強化使命意識,充分認識加強人民防空的重大意義,加快構建人民防空體系,努力形成人民防空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市委副書記、市長邢國輝,市委常委、石家莊警備區司令員鮑際國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石家莊作為國家一類人防重點城市和首都的南大門,在維護首都安全維穩方面發揮著重要的“護城河”作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切實增強推進人防建設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強化舉措,最大限度把人防工程建設的潛力挖掘、釋放出來,把人防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要求,強化融合意識,在城市建設中統籌規劃人民防空建設,堅持規劃引領、重點突出、多元投入,把人防工程規劃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專項規劃,抓好重點區域公共人防工程建設;在經濟建設中強化重要經濟目標防護能力,加強數據管理,強化安全監管,提高防護能力;在社會服務中充分發揮人防潛力,全面提升現有人防工程的服務能力,積極拓展新建人防工程的公共服務功能,充分發揮人民防空在應急指揮中的作用。

會議強調,人防工作是一項涉及全社會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加快形成人防建設的巨大合力,各縣(市)區要把人防建設擺上重要位置,納入政府任期目標,健全機構,配齊人員,確保工作有效開展。要加強宣傳,營造環境,提高全社會的人防意識。各部門要加強配合,有序推進,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盤活資源:人防工程“住”進大產業——吉林省發展人防經濟走軍民融合式發展路

子引發的思考

發布時間:2017-08-25 來源:中國軍網

“等閑”之處莫等閑

近年來,在區域經濟發展的版圖上,曾經以“共和國長子”聞名于世的東北地區一度暗淡下來。面對去產能、調結構的雙重壓力,東北地區“保增長”壓力巨大。壓力亦動力,思索亦探索——在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這塊黑土地上的人們在思考:如何讓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與軍民融合兩大國家戰略相互銜接形成合力?如何立足優勢、順勢而為,在雙重變奏中找出區域經濟發展的良機?

吉林省軍地各級在探索中發現,挖掘人防工程的潛力,把“閑置”的人防工程利用起來,此舉不僅滿足了安全需要,更催生了裂變效應,帶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為老工業基地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融合眼看到兩面:把閑置工程用起來 “地下長城”應運而生

5月16日,吉林省首家戰備級大數據災備中心建成并正式投入運營。這是全國首家利用人防工程建設的戰備級大數據災備中心。

如何對重要經濟目標進行防護,又不給經濟社會造成沉重負擔?這曾經是讓吉林省人防辦主任王涌慧特別犯愁的一個課題。

放眼當今社會,數據既是經濟建設的血液,更是未來戰爭的命脈。伴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重要經濟目標,已經從過去單純的水源、電站及市政基礎設施延伸到如今的網絡大數據中心。2016年5月,第七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提出:要把網絡信息數據安全上升到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高度。

當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趕上千載難逢的大機遇,人防工程作為曾經的閑置工程也被重新納入吉林省黨政領導的視野:“地下長城”應運而生,省去了征地、建設和維護等費用,大幅減少了數據中心的建設投資,還保護了生態環境,真正實現人防建設、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專家考察認為,與傳統的地上數據災備中心相比,這一有益探索的重大意義在于積極推動人防融入軍事斗爭準備、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

融合手熱情召喚:把閑散資金聚集起來 “民間資本”用得其所 記者在災備中心看到,人防工事內溫度恒定,可控制在8至14℃。一排排機柜擺放整齊,各種供電、制冷機器高速運轉。“災備中心具有防核、防化、防磁暴、防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能力,使數據真正實現了‘高枕無憂’。”一位工作人員介紹。

大產業“住”進人防工程,充分發揮了人防工程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的職能使命?,F在看,利用人防工程建設戰備級大數據災備中心,有兩個“好”:第一好是總體運營費用較地面節省60%;第二好是具備防核、防化、防磁暴、防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戰爭級防護能力。

這兩個“好”能夠呈現在世人面前,還要歸功于“民間資本”的巨大貢獻。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探月工程都能向民間資本開放,人防工程為什么不能?“我們就是要讓‘民間資本’上天入地!”決策者的豪邁激活了“民間資本”的熱情。統計顯示,“十二五”期間,吉林省人防系統降低民間資本建設人防工程的門檻,全省民間資本投入24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長了130%。

北部戰區一位領導說,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就得像發現人防工程一樣,不斷發現潛在的“富礦”;就得像吸引“民間資本”一樣,善于凝聚各方力量。

融合策務實求真:把等閑優勢發揮出來 告別“老三樣”時代

在全國首家戰備級大數據災備中心建成并正式投入運營發布會上,中國聯通、國科量子、中交信通、世紀互聯等十余家企業爭相簽約。

過去,這些人防工程被不少人認為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包袱”。而今,豐富的人防工程資源無疑成了吉林發展的“財富”。從“包袱”到“財富”,變劣勢為優勢,中間的“路徑選擇”就是走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省領導介紹,吉林在鞏固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老三樣”的同時,把發展大數據產業作為彎道取直、后發趕超、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一條新路。

已經正常運行的大數據災備中心,可為各行業提供優質的數據處理、存儲和災備服務。而今,打造成國際化的數據處理與數據災備產業基地,已成為中心上下齊心協力努力的一個方向。

從經濟建設的跟跑者到大數據產業的領跑者,吉林省新興產業發展走在了全國前列。經濟觀察家認為,這歸功于軍民融合與老工業基地振興兩大戰略的相互銜接、相映生輝。 初嘗甜頭的東北人并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他們在思考:東北地區還有哪些優勢資源可以挖掘?哪些領域可“復制”人防工程的現成經驗?軍民融合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去產能、調結構的過程中,究竟還能扮演什么角色?

記者感言 ■劉建偉

用好這個“超級杠桿”

一個小小的思路轉變,從一項滿足安全之需新舉措做起,到形成發展合力,激活整個大數據產業,再到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為老工業基地振興注入活力動能。這的確是人們始料未及的。

之所以能激發如此大的動能,是新舉措背后的大戰略。如果說人防工程如一個支點,軍民融合就是一個蘊含巨大能量的“超級杠桿”——找不準位置,就會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沉重“包袱”,而拿捏得當就能產生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帶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多方效益。

用好“超級杠桿”,一要敢用,二要會用,三要善于做好示范。一人一地用好“杠桿”,滿足的只是局部需求;大家都能用好,迎來的是滿盤皆活。

謝伏瞻強調,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當今世界并不太平,做好人防工作有備無患。要準確把握人民防空的新定位、新目標、新使命、新要求、新路徑,深刻認識人防的戰略性、重要性、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把人防工作真正擺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的大局中統籌安排、同步推進,把人防工作做好。 二要明確目標任務。按照總書記提出的“堅持人民防空為人民,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建設強大鞏固的現代人民防空體系”的奮斗目標,認真落實我省關于深入推進人民防空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和人防建設“十三五”規劃,推進重大工作專項和重大項目建設,努力推動河南人防建設進入全國先進行列,為建設強大鞏固的現代人民防空體系作出積極貢獻。 三要堅持融合發展。轉變人防建設發展方式,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堅持人防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注重人防建設與城市總體規劃有機銜接,統籌城市地上地下空間一體規劃建設,把人防工程建設與市政、住建、交通、環境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滿足防空襲、防災害、防事故、防恐怖襲擊等需要,服務于交通、停車、倉儲等民生領域,有效履行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的職能使命。

四要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對人防工作的絕對領導,落實好人防軍政共同領導體制。各級黨委、政府和軍事機關要高度重視人防工作,及時研究解決人防建設重大問題。要加強人防部門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調動人防戰線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共同努力把河南的人防事業做好。

山東省推進人防工程軍民融合式發展建設紀事 (2012-06-29 16:54:08) 轉載▼

標簽: 分類: 山東人防 雜談

今年5月3日,是濟南“五三慘案”84周年紀念日。這天,隨著防空警報拉響,由山東省人民防空辦公室組織的城市防空襲演練,在濟南市天橋區、濟陽縣等地拉開帷幕。記者在山東物業管理學院看到,參演師生快速從教室跑出進入地下防空設施,演練秩序井井有條。

新形勢下,山東省把人防工程建設與城市建設、應急建設結合起來抓,走出了一條人防工程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新路子。如今,人防工程已成為齊魯大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人防工程利用——年產值達22億元

站在青島中央廣場規劃圖前,感受到的是青島人對人防工程謀篇布局的大手筆:中央廣場有三層地下空間,總建筑面積15.7萬平方米,是目前亞洲規模較大的地下商業中心。

地下空間開發程度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也考量著這座城市決策者的人防觀念。“十一五”期間,山東省各地認真開展人防工程建設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編制工作。截至目前,該省已有81個縣市區完成了人防工程建設規劃工作,并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付諸實施。德州市推出的“地下德州”戰略,明確提出“建地上必須先建地下,建地下必須兼顧人防”的要求,制定出臺《德州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逐步建立以地下商業中心、停車場、過街通道、商業街為主要內容的地下人防工程開發利用體系。

與“十五”末相比,山東人防工程平時開發利用面積增長189%,利用率達到70%,創造就業崗位16.25萬個,年產值達到22億元,增長33%,年創利稅達到8334萬元,增長46%。

人防工程建設——五年增加130%

著眼人防工程與城市建設同頻共振,山東各地積極利用舊城改造、新區建設、道路拓寬、廣場建設等機遇,提高人防建設與使用的效率。近年來,山東省每年建成的人防工程,相當于增加了2000畝土地。

“十一五”期間,針對人防工程防護體系不健全、專用人防工程不能滿足城市防空需要的問題,在健全省市縣三級防空指揮所建設的同時,該省大力推進醫療救護工程、專業隊工程建設,提高各種專業工程的比例,為戰時防空襲、平時防災救災提供了配套完善的防護工程。記者了解到,較之“十五”末,目前該省人防工程總量增長達130%,城市人均掩蔽面積增加0.23平方米,同時,各類專業救護防護分隊相繼成立,各類應急應戰設施不斷完善。

從遠處眺望山東省立醫院東院,令人驚嘆的是船式樓群設計,4座大樓猶如一個個展開的風帆在遠航,而看不到的景觀在地下。這座醫院在規劃之初,濟南市人防辦就與工程方積極協商設計,建成了戰時救護所、醫療救護器材庫、醫療救護車車庫等地下人防工程,滿足了戰時防空襲、平時救災醫療救護需要。

人防工程資金——社會籌集300多億元

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石油、化工等戰爭潛力工業和城市供電、供氣、供水、通信等生命線成為空襲重點目標。這個殘酷現實讓滿懷憂患意識的山東各級決策者們清醒地認識到,現代戰爭中城市人防建設任務更加繁重。

以前,人防工程建設投資主體單

一、建設數量少。為解決人防工程融資難問題,山東省人防辦與相關部門聯合出臺政策,明確法定義務之外建設的人防工程產權歸投資者所有、將地下空間使用權納入土地拍賣市場等舉措。這些政策措施極大地調動了社會參與的積極性。近幾年來,山東省積極引進社會資金建設人防工程,走出了一條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路子。在2011年“魯港合作招商周”活動中,該省有75個人防工程建設項目簽訂社會化合作協議,總建筑面積達213萬平方米。濟寧市的太白樓路、臨沂市的人民公園、青島市的海琴廣場等地下人防工程都是通過明晰產權、招商引資、利用社會資金建成的。

近5年來,山東省共吸引300多億元社會資金投入人防工程建設,有力地推進了人防建設的科學發展。 山東省人民防空辦公室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國家改革戰略全局,作出戰略部署,為深化人防改革指明了路徑。人防是國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是現代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人防戰線的全體干部職工必須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形成推進人防深化改革的強大合力。

一,充分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

1、深化改革是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35年的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革命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要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要破解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除了深化改革,別無他途。

2、深化改革是推動人防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60多年的人防建設發展歷史表明,人民防空始終與國家安全形勢息息相關,與戰爭形態巨變同影相隨,與經濟社會發展密不可分。因此,人民防空必須乘勢而上,搶抓機遇,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提高人防建設發展質量效益,有效履行好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救援的歷史使命。

3、深化改革是破解人防發展難題的重要途徑??倳浢鞔_指出:“改革是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經過60多年來的建設,人民防空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著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的問題。比如機制體制與完成人防工作需要不相適應,現代化水平與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要求不相適應,專業隊伍與完成應急任務不相適應,管理方式與市場配置不相適應等。要破解這些難題,只有深化改革,別無路徑。因此,我們必須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思,堅定信心,時不我待,敢于擔當,攻堅克難,不斷開創人民防空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二、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推進人防建設融合發展,既是新時期人防建設科學發展的必然戰略選擇,也是人防建設領域的一場深刻改革。第六次全國人防工作會議提出融合發展以來,各級人防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探索,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為人防加快發展,加快轉型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但融入范圍還不夠,融入深度還不深,融入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尤其是在推進過程中還面臨許多問題,有許多工作亟待改進和加強。因此,我們必須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實踐,徹底打破人防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城市發展相互分割,不相適應的格局,筆者認為應著力在以下三個方面上下功夫。

一是要在完善融合機制上下功夫。完善融合機制就是要充分發揮人防軍政共同領導的這一特有體制機制,健全建立推動融合發展的統一領導,工作協商,需求對接,資源共享等制度機制,暢通融合發展渠道,努力形成職能明確,責權一致,領導履職,協同到位,運轉順暢的互動格局,做到有位到位,有名有實,履職盡責,為融合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要在提升融合層次上下功夫。提升融合層次,就是要實現在頂層設計上融合,切實把人防建設真正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各級軍民融合式發展規劃,納入相關部門工作計劃,納入各級領導述職內容,在制定政策法規,籌劃重大項目,安排建設投資等相關活動時切實落實規劃任務,真正做到同規劃、同建設,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權大于法的傾向,始終做到一旦規劃確定,就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規劃,監管規劃,真正在互利雙贏,共同發展上做文章,推動人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城市建設協調發展。

三是要在拓展融合領域上下功夫。拓展融合領域,就是要緊緊抓住經濟和社會發展大繁榮的有利機遇,乘勢而上、主動作為,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積極推進在經濟建設、城市建設中落實人防要求,把融合深度發展貫穿到人防工作全過程。要抓住當前國家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國防建設轉型期,經濟發展增長期,城市建設推進期,全面推進人防建設融入經濟建設,城鎮化建設,公共安全建設,新農村建設等,真正建設成為功能齊全,配置合理,管理有序的人防綜合防護體系。第

一、在應急管理上拓展。要進一步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充分利用人防信息網絡、人防指揮所、疏散地域、物資儲備、專業隊伍等戰備資源,為防災救災和重大安保行動提供支援,并在實戰處突中錘煉隊伍,檢驗裝備,提升能力。第二,在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上拓展。要充分發揮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主力軍作用,主動參與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促進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落實人防要求,為完善城市功能做出積極貢獻。第三,在重要經濟目標防護建設上拓展。要強化防護目標監管,防護手段完備和防護行動組織上的主導作用,協調推動相關部門建立建設管理的長效機制,監督指導重要經濟目標單位落實防護要求和建設任務,落實年度目標考核,推動重要經濟目標防護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第四,在市場資源配置上拓展。要解放思想,轉變作風,求真務實,按照“環節最少,程序最優,效率最高”的要求,簡化審批程序,創新審批方式,做到放權、分權,該放的放到位,該管的管到位,凡是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地方政府和部門自行設定的前置條件一律取消,凡是能交給市場和社會的全部取消,凡是能下放的全部下放,更多、更快釋放改革紅利;要以市場為導向,放寬門檻,反對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積極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組建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人防投資公司,參與城市基礎建設和地下空間開發建設,參與人防工程設計、監理,創辦人防設施設備廠等(除保密要求外),對社會投資兼顧防空需要的城市基礎建設項目,在稅收減免,資金補貼,貼息貸款和用電用水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努力把人防建設置于全國和戰區大局,積極主動融入社會經濟發展,打造新的人防增長極;堅持平戰結合方針,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在確保戰備效益的前提下,充分激發社會組織和中介機構活力,參與人防投資建設,參與市場管理,以市場帶動人防產業,以人防產業促進人防建設現代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貢獻。第

五、在推進人防事業單位改革上拓展。要加快推進人防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力度,切實剝離與人防部門有關聯的企業,切實解決好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管辦不分,混崗安置等問題,在處理好改革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堅定不移地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做到該分流的分流,該合并的合并,該撤銷的撤銷,因事設崗,因崗設人,使其身份清楚,職責清晰,崗位明確,更好發揮作用。

盤點2017年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十大歷史性事件 2018-01-01 泓泉淼淼

編者按:2017年,注定是載入軍民融合光輝史冊的戰略性元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這一年,把軍民融合作為必須堅定實施的國家戰略并寫入黨章,成立軍民融合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統領全局工作,將軍民融合與創新驅動結合提出軍民融合創新體系,審議國防科技工業、軍事后勤、基礎設施等重要領域軍民融合指導性文件等等,無不體現了領袖對于軍民融合的重大關切和戰略定位。

☆按重要程度排序 事件一:高規格領導機構和高層次辦事機構成立

2017年1月22日,為了加強軍民融合發展的集中統一領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由總書記擔任主任,作為中央層面軍民融合發展重大問題的決策和議事協調機構,對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負責。副主任包括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三位時任常委,四位常委在一個新設立領導機構任職的在十八大以來只有2個,除了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就只有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了。細心的網友細數了委員會成員,除了前面提到的四位常委外,還有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軍委2位副主席、中央政法委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時任職務,現在有得已是常委)。 辦公室為中央序列,由時任常委的一位副總理兼任,金壯龍擔任常務副主任(正部級),金壯龍曾在國防科工委部門任職,有軍工背景也有民用背景,特別是直接領導下C919大飛機的成功足顯其領導才干。網上披露的四位局長是來自發改委、工信部、軍委戰略規劃辦等部門的核心崗位領導。這樣的豪華陣容,這樣的高職配備足顯中央對于軍民融合辦事機構的重托和厚望。 事件二:黨的十九大正式將軍民融合納入國家戰略體系并寫入黨章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軍民融合的新論斷新要求,作為五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五個更加注重”之一,明確了軍民融合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習近平強軍思想的重要內容;明確了軍民融合發展在強國強軍中的戰略地位,把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一同作為必須堅持的國家戰略;明確了新時代軍民融合發展的戰略目標,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以及戰略任務,要強化統一領導、頂層設計、改革創新和重大項目落實,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這些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體現了我們黨對新時代軍民融合發展特點規律的認識升華,是習近平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思想的最新成果,具有長期指導意義。 事件三: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

2017年6月20日,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標志著這個機構正式運轉,更重要的是領導架構首次對外披露。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工作規則》《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工作規則》,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及其辦公室揚帆起航。會議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軍民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軍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進而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明確了軍民融合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吹響了邁向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號角。 事件四:軍民融合創新體系首次提出

2017年3月12日,總書記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深厚土壤,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開展軍民協同創新,推動軍民科技基礎要素融合,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下更大氣力推動科技興軍,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為我軍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要在國家戰略布局中統籌謀劃軍事戰略,加強同國家戰略規劃對接,積極促進軍地各個創新要素之間的聯系與互動,有效推動國家和軍隊在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方面全面互動。推動融合由傳統領域向新興領域拓展,形成多維一體、協同推進、跨越發展的新興領域融合發展布局。 事件五: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

2016年9月22日,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標志著這個機構步入正軌。這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三五”國防科技工業發展規劃》《關于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十三五”期間推進軍事后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實施意見》《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密切相關的建設項目貫徹國防要求管理辦法(試行)》,向軍民融合發展重點領域聚焦用力,以點帶面推動整體水平提升。明確國防科技工業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是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需要。確立了現代后勤就是軍民融合后勤的理念,主動把軍事后勤保障的力量之源扎根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土壤之中,努力構建現代化的軍事后勤軍民融合體系。要求加大經濟建設項目貫徹國防要求力度,促進軍地資源共建共享,是利國利軍利民的大事。 事件六:省級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相繼成立

2017年10月11日,一則新聞,河南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決定設立中共河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河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是省委層面軍民融合發展重大問題的決策和議事協調機構,統一領導全省軍民融合發展工作,向省委常務委員會負責。同時設立中共河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列省委工作機關序列,負責全省軍民融合發展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督導落實。這揭開了省級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的序幕,從發布的新聞看,后續黑龍江、四川等省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相繼成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依據本區域軍民融合特點和規律,建立軍民融合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逐步形成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統一領導,各領域分工協作、各地區具體落實的工作運行格局。 事件七:軍民融合發展頂層設計初成體系

2017年12月26日,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17工作總結和2018年工作籌劃,可以看到全國軍民融合大體面貌,其中,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參與《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綱要》編制,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軍委戰略規劃辦提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去年中央還發布了《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再加上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披露,當前人防、交戰、國民經濟動員等專項規劃已發布實施,20個省份出臺軍民融合發展規劃。由此可知,將逐步形成由頂層的《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綱要》《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到各領域專項規劃,再到各地區發展規劃,形成軍民融合發展頂層設計體系,值得拭目以待。 事件八:《“十三五”科技軍民融合發展專項規劃》公開印發

2017年8月24日,科技部、軍委科技委聯合印發《“十三五”科技軍民融合發展專項規劃》,部署“十三五”期間推進科技軍民融合發展有關工作。之所以作為重大事件,不僅是科技興軍、科技創新的引領地位,更是為科技領域的開放姿態,專項規劃全文公開印發,對廣大科技工作者參與軍民融合給予了極大的鼓勵,發揮了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瞄準2020年基本形成軍民科技協同創新體系,推動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科技深度融合發展格局,規劃部署了7個方面16項重點任務,推出強化科技軍民融合宏觀統籌,推進軍民科技協同創新能力建設,推動科技創新資源統籌共享,促進軍民科技成果雙向轉化等任務。 事件九: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展覽如期舉行

2017年9月18日,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中國科學院、全國工商聯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開幕。為什么說重要,是這個展覽上一屆總書記親自出席。這一屆首次由新組建的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領銜第一主辦方,成為當前國內武器裝備軍民融合領域最具權威性、綜合性、示范性的一項國家級戰略和論壇活動,可謂大手筆。這次展覽,聚焦信息技術領域,分設室內展示和網上展示,共354家企業422項技術成果參展,同期舉辦政策輔導、機制創新、信息技術等專題論壇?;顒又黝}集中,參展廣泛積極,內容豐富多樣,發揮了展示技術成果、搭建交流平臺、推進相互合作的積極作用。 事件十:第二屆中國軍民兩用技術創新應用大賽成功舉辦

2017年9月29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防科工局、軍委裝備發展部、軍委訓練管理部、全國工商聯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第二屆中國軍民兩用技術創新應用大賽頒獎。這次大賽是貫徹落實總書記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思想的一次生動實踐。大賽以“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為主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7個重點領域,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11個軍工集團公司選送816項創新成果參賽。經過初賽、半決賽和決賽,42項軍民兩用技術創新成果分獲金銀銅獎,78項優秀成果獲得優勝獎。大賽搭建起了跨軍地、跨領域、跨所有制的展示交流平臺,加快推動軍民兩用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事件,如中央發文規范以軍民融合名義開展活動、各部門實施軍民融合探索活動、各地成立軍民融合示范產業園和智庫、各大學會組織成立軍民融合專業委員會、各大企業和機構成立軍民融合研究院等等,盡管沒有列入十大歷史性事件,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仡?017年,可以稱之為軍民融合國家戰略元年,展望2018年,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將在全黨全軍全國全面展開,戰略規劃深入實施,重大項目持續推進,示范帶動探索建設,加快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習近平指出,人民防空是國之大事,是國家戰略,是長期戰略。改革開放以來,人防事業取得新的成就,為維護國家安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新形勢下,希望人防戰線的同志們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國防意識、責任意識,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建設強大鞏固的現代人民防空體系作出新貢獻。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人民防空為人民,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要提升履行使命任務能力,提高防空襲斗爭能力,有效履行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職能使命。要轉變人防建設發展方式,樹立和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推進軍民融合,努力實現更好質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要發揮軍政共同領導優勢,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軍事機關要加強組織領導。

李克強出席會議并講話。他指出,人民防空是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要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人民防空發展方式,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堅持人防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不斷提高戰備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要從國家發展和安全高度深刻認識人民防空工作的重要性,構筑好人民防空的“地下長城”,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二要在新型城鎮化中統籌推進人民防空建設。把人防工程作為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重要載體,更好發揮地下資源潛力,形成平戰結合、相互連接、四通八達的城市地下空間。三要增強重要經濟目標防護功能。建立分級分類防護機制,對已建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實施防護改造,對新建目標同步落實防護措施。推動部分重要經濟目標逐步轉入地下。四要開發利用人民防空資源。既要發揮人防的公共服務功能,從實際出發,把人防工程用作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和搭建“雙創”平臺,發展新業態;又要發揮人防應急救援支撐功能,納入城市應急救援保障體系,增強公共應急能力。五要積極推進人防市場化改革。創新投融資機制,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人防設施建設、經營和管理。六要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各級政府要把人民防空建設發展擺上重要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各級人防部門要主動做好軍地溝通協調,促進形成人防工作合力。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加拿大簽證申請表下一篇:精妙勵志格言集錦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