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政府投資領域發展循環經濟論文

2022-04-11

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關于《政府投資領域發展循環經濟論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摘要: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發展循環經濟是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和環境治理方式的重大變革,在實踐中必須有權威的法律手段作為支撐、保障和引導。為保障和推進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必須制定一部具有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的“循環經濟促進法”。文章認為,在立法過程中,應該注意九個方面的問題。

政府投資領域發展循環經濟論文 篇1:

我國資源循環產業3年后產值預計達1.5萬億元

近期召開的“中國循環經濟論壇”通報,《全國循環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已經編寫完畢,報國務院批準后上半年發布。據權威人士透露,國家發改委正在指導各地制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同時將進一步完善國家對循環經濟的投融資支持政策。

國家發改委循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楊春平透露《規劃》目前形成了兩次征求意見稿,準備5月底報發改委主任辦公會,批準后再報國務院,預計上半年發布。

楊春平說,國家的“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十二五”期間資源產出率提高15%的目標,并且從推行循環型生產方式、健全資源循環利用回收體系、推廣綠色消費模式、強化政策和技術支撐等四個方面,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任務。為完成“十二五”時期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規劃》提出要實施“十百千”示范工程“十”是十大工程“百”是百個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千”是千家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和園區。其目的是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兑巹潯诽岢?,要構建循環型工業體系、循環型農業體系以及循環型服務業體系,同時要在社會層面上推廣循環經濟。

國家發改委表示,在《規劃》的指引下,發改委和有關部門正加緊指導各地科學編制本地區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緩解資源和環境壓力,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經國務院批準,從2005年開始國家發改委會同原國家環??偩?、科技部、財政部、統計局等六個部委,先后兩次從省市、園區、企業多個層面確定了178家單位開展循環經濟試點,隨后開展了礦產示范基地和無害化處理、有色金屬再生利用和生態工業園建設等,在這些重點領域開展循環經濟的試點工作。通過試點,探索出企業、行業、園區和區域等層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模式。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將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進一步完善關于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政策措施。在規劃、投資、產業、價格、信貸、債權融資產品、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上市融資、利用外資等方面,完善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

據透露,一是通過制定規劃引導社會資金。國務院將在上半年發布全國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同時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區域的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確定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領域、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為社會資金投向循環經濟指明方向,減少社會投資的政策風險。

二是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對社會投資的引導作用。中央財政將繼續安排資金支持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建設。各地在制定和實施投資計劃時,也要將“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等循環經濟項目列為重點投資領域。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大項目和技術示范產業化項目,采取直接投資或資金補貼、貸款貼息等方式加大投資力度。

三是發揮產業政策對社會資金引導作用。認真清理限制循環經濟發展的不合理規定,制訂并細化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政策體系,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加大循環經濟技術、裝備和產品的示范、推廣力度。

四是發揮價格杠桿對社會資金的引導作用。研究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相關價格和收費政策,引導消費者使用節能、節水、節材和資源循環利用產品,使得循環經濟項目能夠對社會資金產生巨大吸引力。

據專家計算,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十二五”期間我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到2015年相關產業產值有望達到1 .5萬億元。

(經 參)

政府投資領域發展循環經濟論文 篇2:

發展循環經濟要以法律手段作保障

摘 要: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發展循環經濟是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和環境治理方式的重大變革,在實踐中必須有權威的法律手段作為支撐、保障和引導。為保障和推進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必須制定一部具有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的“循環經濟促進法”。文章認為,在立法過程中,應該注意九個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資源節約;循環經濟;法律保障

作者簡介:劉俊娥,滄州師范??茖W校法政系副教授;張玉英,滄州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河北滄州 061000

文獻標識碼:A

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循環經濟模式要求遵循生態學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過程中,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它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遵循“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采用全程處理模式,以達到減少進入生產流程的物質量、以不同方式反復利用某種物品和廢棄物的資源化目的,是一個“資源一產品一再生資源”的閉環反饋式循環過程,實現從“排除廢物”到“凈化環境”再到“利用廢物”的過程,達到“最佳生產,最適消費,最少廢棄”。發展循環經濟是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和環境治理方式的重大變革,在實踐中必須有權威的法律手段作為支撐、保障和引導。為了防治污染、保護環境,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后,制定了4部環境法律、8部資源管理法律、20多項環境資源管理行政法規、260多項環境標準,初步形成了環境資源保護的法律體系框架。然而,現行環保法律的立法觀念還局限于“污染治理”或“末端治理”的思維模式上,這與循環經濟的理念是有相當差距的。所以,應該盡快對現行的環保法律進行系統的修改與整合,以“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原則為指導,制定一部具有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的“循環經濟促進法”,來保障和推進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本文認為,在立法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明確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職責。其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循環經濟工作的組織和領導,自上而下確定專門機構和專人負責,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認真研究和解決推進循環經濟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其二,循環經濟作為政府的重點投資領域,現階段,國家的財政支持將是發展循環經濟重要的資金來源。中央、省、市、縣各級政府都要建立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并把其納入各級財政的年度預算。對一些重大項目進行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支持,并發揮好政府投資對社會投資的引導作用,特別是對要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對重點項目在貸款上予以支持。加大對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資金投入力度,特別是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好的項目,要從政策上、資金上給予重點扶持。建立綠色財政補貼制度,對循環經濟相關產業在成長初期,特別是因新產品的研發而出現暫時虧損,或新產品為打入國際市場而出現的暫時虧損予以財政補貼。其三,建立政府綠色采購制度。通過政府綠色采購計劃拉動循環經濟相關產業發展,并影響社會公眾。其四,要把發展循環經濟目標分解為具體年度目標,納入責任制,實行年度考核,把各級政府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成效作為其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把各級政府發展循環經濟目標和任務的完成情況作為其政績考核的標準。

(二)明確公民個人和所在社區的責任。發展循環經濟涉及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要充分發揮科協、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培訓活動,運用各種手段和輿論媒體,加強對循環經濟和節約型社會的宣傳教育,大力宣傳循環經濟的理念和重大意義,普及循環經濟知識,增強全社會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讓循環經濟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把節能、節水、節材、節糧和垃圾分類回收等活動變成全民的自覺行動,逐步形成循環型社會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通過形式多樣地開展發展循環經濟系列宣傳活動,積極倡導綠色生產、綠色營銷和綠色消費,引導公眾優先采購和使用可再生利用產品、環境標志產品和綠色產品。循環經濟促進法應當明確規定公眾參與建立循環經濟發展的內容、渠道、方式,鼓勵和支持公眾的創造精神,逐步建立起公眾參與、公眾受益、公眾監督下的生態文明。

(三)明確生產單位的責任。例如,要求企業在設計、生產產品的過程中,把產品的再利用率作為一項重要指標,納入到企業的經濟考核指標中,為企業履行產品回收的義務創造條件;要制定強制實施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名錄,將那些大量消耗資源能源、嚴重污染環境的重點企業列入名錄之中,要求其必須承擔回收和循環利用廢棄產品以及負擔部分處置費用的義務,并規定重點產品的回收利用標準。

(四)明確生產單位利用、處置原材料和廢舊資源的基本順序。在生產過程中,第一順序是,要盡可能減少資源能源消耗和廢物產生。第二順序是,要盡可能地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防止其過早地成為廢物。第三順序是,要在產品所設計的功能消失即報廢后,將其全部或者一部分轉化為資源來加以利用。也就是說,要將廢物最大限度地轉化為資源,變廢為寶、化害為利。第四順序是,要將無法回收和利用的物質集中焚燒發電和供熱,盡量回收熱能量。第五順序是,將熱回收之后仍然剩余的廢物集中安全填埋。

(五)制定發展循環經濟的獎懲激勵制度。發展循環經濟要加強使用經濟激勵機制等手段,制定扶植循環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政府激勵是指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政府除應當承擔管理和監督職責外,更應通過法律設立各種激勵制度,采取各種獎勵措施,對循環經濟活動中有突出貢獻的生產者、消費者實施表彰和獎勵,以促進更多的主體積極參與到循環經濟活動中來。這些法定激勵手段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利用各種融資手段籌集建設資金,支持循環經濟項目的實施。建立完善循環經濟多元化的投資機制。二是在招商引資和加工制造業的轉移中,要堅持對國內外各行業的技術先進性進行評估,其優惠政策要納入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要求,防范高能耗、重污染項目的引進,亦不向周邊城市轉移。三是要通過建立“獎勵基金”和采用各種獎勵辦法,實行資源回收獎勵制度,調動各方面回收資源的積極性。四是發展和扶植實行循環生產模式的新興產業。五是通過價格、稅收和財政政策,對再生資源利用企業及購買再生資源產品的企業和個人實行稅收優惠,可逐步取消對資源和能源的補貼,以減少其過度使用與消費;對環境、資源使用者視其使用程度或污染程度開征環境稅,以厲行節約,保護環境。六是加強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管

理制度建設,扶植園區信息中心、廢物處理中心建設,促進園區生態鏈的實現。七是要盡快建立綠色GDP考核目標管理體系,把“單位GDP能耗”作為考核體系的重要指標。八是對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棄物不作為原料送入下一個生產環節而給環境造成污染和損害的企業課以重罰,把環境的污染、資源的破壞減少到最低限度,以避免提高了的經濟效益被過大的生態、社會代價所抵消。

(六)建立相關依托協會或其他中介組織為發展循環經濟服務的機制。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和群眾性技術經濟合作組織建設要求,建立相關的中介組織和服務制度,促進有回收產品和包裝廢物意愿的企業聯成網絡,并發布廢品回收信息,從而使個人、企業、政府合為一體,加強交流,調劑余缺,推動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共同發展。特別是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要立足農村資源優勢,積極引導建立各具特色的農村專業協會和中介組織,把依托專業協會宣傳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作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組織農民抵御市場風險,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利用協會植根基層、會員多、聯絡廣、在群眾中威信高的優勢,充分發揮協會作用,要求各個專業協會把科普宣傳、推廣循環經濟應用技術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以引導農民增強公眾環保意識。

(七)建立循環經濟的科技支撐和示范制度。先進的技術是循環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循環經濟的發展,最終要靠技術進步。在科技開發和成果轉化方面,政府有關部門對循環經濟技術領域的項目。特別是環保產業的項目,要予以大力支持。鼓勵有關部門和企業積極研究開發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無害或低害的新工藝、新技術,如信息技術、水重復利用技術、能源綜合利用技術、回收和再循環技術、重復利用和替代技術、環境監測技術以及網絡運輸技術等。鼓勵積極研制和開發清潔生產技術,推廣無害或低害的新工藝、新技術,實現少投入、高產出、低污染,把對環境污染的排放消除在生產過程之中。對研究和處理廢棄產品的研究機構,包括研究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延長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鏈接技術、“零排放”技術、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術及回收處理、綠色再制造等技術的機構,給予政策上的扶持。同時,依靠國內外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支持建立循環經濟信息系統和技術咨詢服務體系,向社會發布有關信息,開展咨詢、技術推廣、宣傳培訓等。

(八)依法明確規定工程項目的審批準入門檻。把符合循環經濟的設計原則和方法應用到各類工程、產品和服務的設計中,實現資源和廢物的跨產業循環利用,使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使工業、農業和消費構成大的循環圈。要使循環經濟在資源型工業項目中具有一票否決權,不做循環經濟規劃的項目將一律不能通過審批。在項目審批、產業園建設、工業園建設都要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進行設計、生產,對高消耗、低產出、污染重的企業,應敢于承受經濟增長的壓力,不惜放慢發展速度,也要盡快淘汰出去,同時抓緊時間將循環經濟的技術搞上去。

(九)加強回收立法。使回收產業盡快成為新型產業。有關部門預測,近一兩年內我國家電產品將大批更新。據社會保有量測算,進人更新期的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平均每年將在400萬臺以上。廢舊產品如不經妥善處理,將造成空氣、土壤和水體污染。如何在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有效回收廢舊產品,減少環境污染,已是我國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解決上述問題,第一,要加強立法工作,強制對廢舊產品進行回收,實現廢舊產品的資源化和無害化。第二,使回收產業盡快成為新型產業,必須倡導發展循環經濟。國家要加強政策扶持,增加入,做好回收產業化的系統規劃、布局和準入制度。第三,國家應在組織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進行應用基礎研究的同時,組織產、學、研聯合攻關,促進回收產業的健康發展。第四,我國應建立廢舊物可循環名錄,賦予企業回收處理廢舊物的責任和義務,建立廢舊物處理報告制度。另外政府對企業的廢舊物回收處理、再利用等全過程應予以監督管理和指導。

發展循環經濟,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必須有完善的社會主義法制作保障。相信走發展循環經濟之路,人類文明形式將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生態環境惡化、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等經濟發展與社會、環境不協調的問題將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未來社會必然是一個具有可持續發展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社會。

[責任編輯:白 云]

作者:劉俊娥 張玉英

政府投資領域發展循環經濟論文 篇3:

關于擴大內需與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考

【摘要】本文認為,當前擴大投資,必須依靠科學發展觀,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把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措施,把促進改善民生和發展方式的轉變結合起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擴大內需 投資 循環經濟

一、引言

當前,受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經濟也出現了嚴重下滑,需求不足。在此情況下,我國政府推出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擴大內需。而回顧改革開放的30年,我國經濟發展始終保持一個相當高的發展水平。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沉積了一些不和諧、不協調的因素,如盲目投資、資源濫開濫采,以致造成生態鏈條的失衡、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嚴重地威脅著經濟社會乃至整個生態系統的和諧發展。對此,我們已經有了深刻的教訓。未來的經濟社會如何發展?是繼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還是堅持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戰略位置上;是走先破壞后治理的發展道路,還是走保護生態平衡、發展循環經濟的道路;是追求單純的GDP,還是追求綠色GDP?這的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發展性的大問題。尤其是在今天,又一輪新的投資正在啟動,如何處理好擴大內需與保護環境的關系?這不得不引起我們認真思考。

二、擴大投資,推動經濟快速增長

擴大內需主要是擴大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它們是社會總需求的組成部分。擴大投資、增加消費能改善有效

需求不足,提高社會總需求,進而增加國民收入和就業,同時,由于乘數的作用,擴大投資和消費還能對國民收入產生乘數效應。進而國民收入的增加又會形成對支出進一步增加的需求,從而出現“支出增加——收入增加——支出進一步增加——收入進一步增加”的加速原理。顯然,擴大投資與增加消費對啟動需求、促進國民收入的增加、拉動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特別是當前,在人們收入水平還不高的情況下,在消費顯得較為謹慎的背景下,投資需求可以通過經濟的景氣、就業崗位的增加、收入的提高、投放現金等影響消費,并通過就業、收入及收入預期的影響對消費起傳導作用,從而使得擴大投資對拉動內需尤為突出。

的確,從我國政府所推出的十大項擴大內需的措施來看,投資都非常明確。其中,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到鐵路、公路等重大基礎性設施投資,再到災后重建;從安居工程到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再到提高城鄉居民收入,都是著眼于既關注百姓的未來生活以改善民生,又沒有過多涉及那些帶來高增長的高能耗產業。不過,從政府擴大內需的著力點來看,主要是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包括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生態環境等中國社會原本就存在的薄弱環節。就中長期而言,這些投資無疑對于經濟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與基礎設施投資需求相關聯的產業鏈條較短,近期雖然也能帶動基礎原材料產業的發展,但帶動作用有限。因此,對政府來說,實施擴張的財政政策和松動的貨幣政策,加大投資力度,從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入手,其目的在于通過“公共支出”起到啟動作用,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毫無疑問,政府的投資,由于投資乘數的作用,加上松動的貨幣政策,對于民間實體經濟增長是不言而喻的,是可以進一步地促動個人、企業等的連鎖投資的。比如,保障性安居工程就能帶動水泥建材等多個方面,投資鐵路的2萬億也能帶動電力、鋼鐵等發展。還有許多產業如電力、機械、汽車、紡織、電子、醫藥、化工、食品等都會在政府投資的帶動下得到相應的發展。應該說,在政府投資的帶動下,民間投資對穩定就業、拉動經濟增長是有巨大作用的。

需要注意的是,擴大投資需求會產生兩個效應:一個是增長效應,即通過擴大投資,確保經濟增長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防止出現大的起落;另一個是結構效應,即增量上的投資會帶來存量上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演變。這種演變既可以變好,也可以變壞。比如,企業投資和政府投資的目的是不同的,投資商都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他們作為“經濟人”選擇投資時,往往會從短期考慮,以選擇那些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而這些項目往往技術裝備要求不高、自主研發要求不強、科技實力要求不高、又可以在短期內奏效,如采掘業、建材業、紡織業等。并且,隨著經濟的景氣、利潤的增多,企業投資會不斷增加,其結果對資源和能源的需要也在不斷地提高,以致可能會出現投資熱,從而造成對環境的破壞。

所以,我們絕不可忽視投資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要在擴大投資的同時,依靠科學發展觀,“堅持既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又有利于推動結構調整”的發展思路,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把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措施,把促進改善民生和發展方式的轉變結合起來,保持經濟較快增長,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三、擴大投資需求,應與發展循環經濟結合起來

當前如何才能既保持經濟較快增長,又使經濟社會實現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要把擴大投資需求與促進產業升級結合起來,把擴大投資需求與推進節能減排結合起來。當前我國經濟所面臨的矛盾,從表面上看是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等外部因素影響所致,但究其內在原因,還是產業層次低的結構性矛盾在經濟運行層面的集中顯現。因此,在新一輪擴大投資中,要更加注重推進產業升級,重點要圍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打造高增長、高效益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同時,要更加注重節能減排,既要淘汰落后產能,更要在增量擴張上進行優化。因此,發展循環經濟是關鍵。

循環經濟的核心就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其基本原則是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就是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盡可能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并努力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而產業結構優化符合上述所有原則,在循環經濟情況下,產業結構優化應不僅是考慮經濟效益的提高,更要協調生態安全。因此,它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創新型的經濟增長模式。

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是在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指導下,按照清潔生產的方式,對能源及其廢棄物實行綜合利用的生產活動過程。循環經濟也是綠色經濟,它要求遵循生態學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在不斷循環利用物質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從而不斷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擴大投資需求,應把發展循環經濟結合起來。首先,社會需求不足、生產相對過剩,這是當前面臨的主要矛盾。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急需通過新的經濟增長點來拉動內需。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等循環經濟工程資金需求量大,是吸引社會資金、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領域。政府應切實承擔起自己的職責,通過各項政策引導投資、降低市場準入,使各方資金合理進入循環經濟投資領域,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

其次,大力推進產業結構按循環經濟要求去發展。2009年1月1日,《循環經濟促進法》正式實施,在擴大內需過程中,應對貫徹《循環經濟促進法》的企業予以鼓勵,建立激勵機制,降低企業負擔,比如建立資源回收與再資源化產業、環保產業和生態產業的退稅或補償機制,對準備進入或已經投資環保產業、生態產業的企業給予最大幅度的產業政策支持,讓其從發展循環經濟中獲益,以促使循環經濟產業得到更快發展。

最后,在鼓勵企業投資的同時,對于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環境保護部門要加強服務,加快審批;而對于不符合產業政策的,特別是“兩高一資”、污染嚴重的項目,環保部門不得審批。

(責任編輯:胡婉君)

作者:胡放之 楊金磊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我國出口貿易利益流失問題論文下一篇:知識社會會計教學質量研究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