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

2023-02-06

第一篇: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節教案

中心發言人: 總課時:

第五章 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第一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

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本節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第一節。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加深對種群、群落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信息傳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內容的基礎。而通過本節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系統分析的方法,建構模型的學習方法有積極意義,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 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方面

(1)舉例說明什么是生態系統 (2)討論某一生態系統的結構 (3)嘗試建構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

2、能力方面

培養學生觀察、閱讀、分析、歸納、推理、綜合、語言表達能力

3、 情感目標

認同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形成生態意識和環境保護意志奠定基礎。 三

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師生、生生討論某一生態系統的結構。難點是從物質和能量的角度說明生態系統是一個整體。因此,課堂教學的關鍵是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討論,讓學生尋找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聯系,在討論中體驗物質與能量這一紐帶的存在,從而認同生態系統是一個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相互作用的統一整體。

四、教法

“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結合本節內容,教師通過圖、文、科學事件等創設教學情境,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思維,在思考中形成生態系統概念,構建生態系統結構。

五、 學法

高中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之一是“ 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結合高中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注重與現實生活聯系,運用多媒體課件,著力引導創新學生學習方法。

六、課時設計

2課時

七、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生態系統的概念和類型

1、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是指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

二、生態系統的結構:

1、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無機環境)

-①無機物質:CO

2、O

2、N

2、NH

3、H2O、NO3 等各種無機鹽 ②有機物質:糖類、蛋白質等

③其他:陽光、熱能、壓力、pH、土壤等

(2)生產者:主要是指綠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細菌等。 ①綠色植物

②藍藻、光合細菌(一種能進行光合作用而不產氧的特殊生理類群原核生物的總稱,如紅螺菌、紫硫細菌、綠硫細菌、紫色非硫細菌等)

③化能合成細菌:硝化細菌、硫細菌、鐵細菌、氫細菌等

(3)消費者:包括各種動物。它們的生存都直接或間接地依賴于綠色植物制造出來的有機物,所以把它們叫做消費者。消費者屬于異養生物。(從活體中獲取營養的、營寄生生活的)

①大部分動物(但不是所有的動物) ②非綠色植物(菟絲子等)、食蟲植物——豬籠草、茅膏菜、捕蠅草

③某些微生物(根瘤菌、炭疽桿菌、結核桿菌、釀膿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蟲草屬真菌等)、寄生生物(蛔蟲、線蟲、豬肉絳蟲、大腸桿菌等)、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噬菌體等)。

消費者的作用: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對于植物的傳粉和種子的傳播等有著重要作用。

(4)分解者:將動植物的遺體殘骸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主要是指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營腐生生活的生物。分解者不一定都屬于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屬于分解者)

①大部分微生物(圓褐固氮菌、反硝化細菌、乳酸菌等細菌,酵母菌、霉菌、蘑菇、木耳、靈芝等真菌、放線菌);

②一些動物(蚯蚓、蜣螂、白蟻、甲蟲、皮蠹、糞金龜子等)。

(5)生態系統中各成分的地位和作用: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為生物成分提供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是屬于自養生物,能制造有機物,為生態系統提供物質和能量來源,在生態系統中有著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態系統中的主要成分。消費者有利于生產者的傳粉和種子的傳播,保證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通暢進行。分解者的作用是把動植物的遺體殘骸分解成無機物,歸還無機環境,保證物質循環的通暢進行,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分。 (6)生態系統中各成分的關系

生產者和分解者是聯系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的兩大“橋梁”;生產者與各級消費者以捕食關系建立的食物鏈和食物網,是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渠道。它們的關系如下圖:

第二課時

2、營養結構

(1)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聯系。表示:草→兔→狐(注意:①箭頭方向,②第一環節一定是生產者)

(2)捕食鏈中生態系統的成分、營養級的劃分

同一種生物在同一食物鏈中只能有一個營養等級和一個消費者等級,且二者僅相差一個等級。

特別注意:

①食物鏈(捕食鏈)由生產者和各級消費者組成,食物鏈一般不會超過五個營養級,分解者不能參與食物鏈。

②食物鏈中的營養級是從食物鏈的起點(生產者)數起的,即生產者永遠是第一營養級,消費者是從第二營養級(即植食性動物)開始的。

③在食物網中計算食物鏈的條數,一定是從生產者開始一直到具有食物關系的最高營養級為止,中間不能斷開。

(4)食物網:一個生態系統中可能有多條食物鏈,各個食物鏈并不是彼此分離的,許多食物鏈彼此交錯連結的復雜營養關系,叫做食物網。(如圖)

(5)生物之間的關系:食物鏈中的不同種生物之間一般有捕食關系;而食物網中的不同種生物之間除了捕食關系外,還有競爭關系。

(6)某種生物數量的減少對其他生物的影響

①在某食物鏈中,若處于第一營養級的生物減少,則該食物鏈中的其他生物都將減少。 ②若一條食物鏈中天敵減少,造成被捕食者的種群數量先增加后減少,最后趨向穩定。 〖例題〗如下圖所示的食物網中,由于某種原因蚱蜢大量減少,蜘蛛數量將發生什么變化?( )

A.增加

少 B.減少

C.基本不變

D.可能增加也可能減【解析】A 本題考查食物網中各種食物鏈之間的關系。在該食物網中,由于蚱蜢大量減少,必然導致晰蜴和蛇的食源短缺,從而影響其數量使之減少。鷹作為該食物網中的最高級消費者,由于失去了原先占有的一個營養來源,于是鷹將增加對兔和相思鳥的捕食,這樣導致蜘蛛的天敵(相思鳥)數量減少,進而使蜘蛛的數量增加。 〖例題〗下圖表示南極洲生態系統,該系統的大魚因過度捕撈而急劇減少,那磷蝦的數量將會發生什么變化?

【解析】當大魚數量急劇減少,中間這條食物鏈不能為虎鯨提供大量的食物來源,虎鯨就會加劇對兩側食物鏈的捕食。對左側食物鏈來說,虎鯨較多地捕食須鯨,使須鯨數量減少,從而使磷蝦的數量增加。

(7)食物鏈的計數

在生態系統中,食物鏈不是單一存在的。由于動物的食物來源多種多樣,食物鏈常交織成網。在計數食物鏈的時候,要注意食物鏈的起止:起于生產者,沿著箭頭數,直到最后一個營養級,中間不能中斷。在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必定是生產者,草食動物必定在第二營養級,是初級消費者。在一條食物鏈中,營養級一般不超過五個,原因是生產者的能量流到第五營養級時,已經不足以維持一個營養級的生命活動。

〖例題〗下圖是一個陸地生態食物網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該食物網中,共有5條食物鏈存在

B.在該食物網中,H處于3個不同的營養級

C. 若B種群各年齡期的個體數量比例適中,則該種群的密度在一段時間內會明顯變大

D.在該食物網中,如果C種群的數量下降10%,則H種群的數量不會發生明顯變化

【解析】C 根據數食物鏈的原則,可知有如下食物鏈:①A→B→H,②A→C→D→H,③A→C→F→G→H ,④A→E→F→G→H,⑤A→E→D→H。H在這五條食物鏈中,分別處在第

三、

四、

五、

五、四營養級,因此它處于3個不同的營養級。B種群各年齡期的個體數量比例適中,屬于穩定型種群,種群密度相對穩定。由于C與B、E存在競爭關系,C數量下降,A的能量更多地流向B、E,并經過食物鏈傳遞給H,因此H的能量供給不會受到影響。

八、作業布置:《三維設計》P101-104

九、教學反思

第二篇: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習題

訓練4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

基礎過關

1.下列不屬于生態系統的行為信息的是(

) 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頻頻開屏 B.工蜂中偵察蜂所跳的“圓圈舞” C.某些鳥類的求偶炫耀 D.看家狗在外出時的頻頻撒尿

2.利用電子儀器產生與蜜蜂跳舞相同頻率的聲音。當蜜蜂感受到這一信息后,就會飛

到花園采蜜,這是利用什么信息提高作物產量(

) A.物理信息

C.生物信息

B.化學信息 D.行為信息

3.具有警戒色的生物會向其他的生物發出不能捕食的信息,警戒色從信息傳遞的類型

分析屬于(

) A.物理信息

C.生物信息

4.在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發生在(

) A.種群和種群之間 B.種群內部個體和個體之間 C.生物和環境之間 D.以上三項都有

5.研究人員最近人工合成了雌蟑螂吸引雄蟑螂時分泌的性外激素。研究人員把這種人

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浸入紙中,放在距雄蟑螂55 cm的位置,在1 min內有60%的雄蟑螂 被這種激素所吸引。以上材料不能說明(

) A.人工合成的蟑螂的性外激素具有揮發性 B.蟑螂的性外激素是一種信息素

C.信息能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D.信息傳遞能在種群的繁衍過程中起作用

6.下列信息的傳遞中,與其他3種不屬于同一類型的是(

) A.小囊蟲在發現榆、松寄生植物后,會發出聚積信息素,召喚同類來共同取食 B.榆樹通過分泌一種化學物質,與櫟樹產生相互拮抗的現象 C.雄蚊能根據雌蚊飛行時所發出的低頻聲波而找到雌蚊

B.化學信息 D.行為信息 D.群居動物通過群體氣味與其他群體相區別

7.如下圖所示為物種A與物種B的關系,則物種A與物種B之間的信息傳遞方向是

(

)

A.信息只能由A傳遞給B B.信息只能由B傳遞給A C.A與B之間可以相互傳遞信息 D.A與B之間不能相互傳遞信息

8.下列做法不屬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的是(

) A.捆扎稻草人驅趕稻田里的鳥類 B.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有害昆蟲 C.利用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 D.播放集群信號錄音招引鳥類 能力提升

9.蟑螂喜好在夜間出來活動??茖W家把蟑螂放在實驗室里 ,人為地將實驗室的白天和

黑夜顛倒,大約經過一個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時間活動(盡管實際上是白天)。 這個實驗說明(

)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變 B.信息傳遞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 C.行為信息可以影響蟑螂的行為 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10.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傳遞

B.在多細胞生物體內的細胞與細胞、個體與個體、種群與種群之間傳遞 C.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捕害蟲也屬于信息傳遞 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是生態系統的功能之一

B.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和生物種群的繁衍都離不開信息的作用 C.把信息傳遞應用在農業生產中可以提高農產品或畜產品的產量

D.有些金絲桃,能分泌一種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膚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誤食的動 物變盲或致死,從而使多數動物避開這種植物,這不屬于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 12.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的物理信息都來源于環境 B.植物都通過化學物質傳遞信息

C.信息沿食物鏈從低營養級向高營養級傳遞 D.信息可以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

13.下圖是有關生態系統的概念圖,其中①②③④分別是(

)

A.生態系統的結構 生態系統的種類 食物鏈和食物網 信息傳遞

B.生態系統的種類 生態系統的成分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 C.生態系統的結構 生態系統的成分 食物鏈和食物網 信息傳遞

D.生態系統的成分 生態系統的結構 食物鏈和食物網 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 14.招潮蟹是生活在海邊的一種甲殼動物,每到繁殖季節,雄蟹就會揮動紅色的大螯吸

引雌蟹,不同的招潮蟹揮螯的方式不同,如下圖甲、乙兩種招潮蟹。請據圖回答下列問 題:

(1)上述招潮蟹的揮螯行為屬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中的________信息。 (2)這種求偶行為的產生與體內分泌的____________有直接關系。 (3)上述實例表明,生物種群的________離不開信息的傳遞。

(4)在草原上,當草原返青時,“綠色”為食草動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 能夠依據兔留下的氣味去獵捕兔,兔同樣也能夠依據狼的氣味或行為特征躲避獵捕。上 述描述中涉及的信息有________,同時可以知道,信息傳遞能夠調節生物的__________ 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________。

15.當煙草葉片受到甲種蛾幼蟲的采食刺激后,會釋放出一種揮發性的化學物質。這種

化學物質白天會吸引甲種蛾幼蟲的天敵,夜間會驅趕乙種蛾,使其不能在煙草葉片上產 卵(乙種蛾幼蟲也采食煙草葉片),如圖所示。

試回答:

(1)煙草釋放的這種化學物質屬于 __________信息,這體現了信息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煙草的這種特性,我們可以人工合成類似的物質應用于農業生產中,對有害動物 進行控制。這種方法屬于________防治,其優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種蛾幼蟲與煙草的種間關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種蛾幼蟲與乙種蛾幼蟲的種間關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個性拓展

16.請根據提供的材料用具探究螞蟻之間的信息傳遞。

材料用具:少量的白糖或動物油、放大鏡、挖掘器、筆、記錄本、樟腦球。 方法步驟: (1)觀察覓食過程

①選擇觀察地點:選擇一個螞蟻活動______的蟻穴,將少量______放在離洞口20 cm的 地方。

②觀察:用__________仔細觀察,特別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為, 再觀察與其他螞蟻的接觸行為,并將整個過程記錄下來。 (2)觀察樟腦的影響

用樟腦球在螞蟻爬過的地方輕劃幾下,觀察____(前或后)面螞蟻的行為變化,并記錄。 (3)觀察蟻穴內部情況

經過一段時間后,用__________小心挖開蟻穴觀察螞蟻將__________________,同時觀 察內部螞蟻的種類,并記錄。 (4)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A 3.A 4.D 5.C 6.C 7.C 8.C 9.A 10.B 11.D 12.D 13.C 14.(1)行為 (2)性激素 (3)繁衍 (4)物理信息、化學信息、行為信息 種間 穩定性 15.(1)化學 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2)生物 不污染環境 (3)捕食 (4)競爭

16.(1)①較活躍 白糖或動物油 ②放大鏡 首先發現白糖或動物油的螞蟻 (3)挖掘器 食物運送到哪里 (4)螞蟻之間存在多種信息傳遞方式

(2)后

第三篇:必修三第五章第四節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

第5章

第4節

基礎訓練·

1. 母雞發現蟲子后會發出“咯咯”的叫聲,致使小雞馬上跑過來。從信息分類角度分析,母雞發出“咯咯”的叫聲屬于(

) A.物理信息

B.化學信息 C.行為信息

D.營養信息

2. 在動物園里,經??梢钥吹娇兹搁_屏,這屬于一種什么信息(

) A.物理信息

B.化學信息 C.行為信息

D.說不清

3. 關于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說法錯誤的是(

) A.蝙蝠對周圍環境的識別、取食與飛行,幾乎完全依賴于聲波

B.某些植物如萵苣、茄子、煙草的種子必須接受某種波長的光信息才能萌發生長 C.自然界中,某些植物的開花也需光信息刺激 D.生物種群的繁衍無需信息傳遞 4.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有些植物的開花需要光信息的刺激 B.昆蟲信息素中性信息素占少部分

C.煙草植株受到蛾的攻擊會產生一種信息素

D.蚜蟲受到七星瓢蟲的攻擊時,會產生一種信息素,其他附近的蚜蟲感知后會離開 5. 世界上每年有大面積的農田、草原和森林遭受病蟲害、鼠害、鳥害。從環保的角度你認為最好的防治措施是(

) A.生物防治

B.化學防治 C.機械防治

D.人工捕殺

6. 世界上有4000多種蟑螂。蟑螂可以傳播多種病菌,蟑螂糞還可使人過敏。這種害蟲很難被消滅。研究人員最近人工合成出雌蟑螂吸引雄蟑螂的性外激素成分,他們認為可借助這種人工合成物質開發誘捕雄蟑螂的新方法。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把這種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浸入紙中,放在距雄蟑螂55 cm的位置,結果在1 min內有60%的雄蟑螂被這種激素所吸引。研究人員還在豬圈里放置了千分之一克這種性外激素,結果一個晚上誘捕30只雄蟑螂。以上材料不能說明(

) A.蟑螂的性外激素由雌蟑螂分泌,具有揮發性 B.蟑螂的性外激素是一種信息素

C.信息能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D.信息傳遞能在種群的繁衍過程中起作用

7. 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做過以下實驗: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叢林包圍的屋里,把一只雌蛾扣在籠子里,周圍撒滿樟腦。盡管外面風狂雨驟,還有幾十只雄蛾撲向紗籠,此現象說明(

) A.昆蟲間通過信息相聯系,這種信息是無線電波 B.昆蟲間通過信息相聯系,因為昆蟲都具有趨化性 C.昆蟲間通過信息相聯系,聯系的媒介是陰雨天氣

D.昆蟲的雌雄個體間通過信息相聯系,這種信息是化學信息——性外激素

8. 當一只蚜蟲受到攻擊時,就會釋放出一種起警告作用的化學物質,以便使鄰近的蚜蟲迅速地逃避敵害,這種現象所屬的特征及所釋放的化學物質分別是(

) A.種間互助,告警外激素 B.種內互助,告警外激素 C.種間互助,性外激素 D.種內互助,性外激素

9.某種植物上棲息著一定數量的甲、乙兩種昆蟲和蜘蛛。甲、乙兩種昆蟲均以該植物為食,蜘蛛以乙昆蟲為食。甲昆蟲在白天活動,乙昆蟲在夜晚活動。甲昆蟲采食該種植物的葉片后,植物會釋放出揮發性的物質X,X既可吸引甲昆蟲的天敵,也能驅趕乙昆蟲。請回答: (1)上述現象中,X分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間進行傳遞。

(2)影響甲昆蟲活動的信息有兩大來源,分別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影響乙昆蟲活動的信息種類是____________。蜘蛛在蜘蛛網上捕食乙昆蟲所利用的信息種類的____________。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質X,短期內該植物上甲昆蟲天敵和乙昆蟲天敵數量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植物與甲昆蟲的天敵,植物與乙昆蟲 (2)無機環境

生物

化學信息和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甲昆蟲天敵數量增加,乙昆蟲天敵數量減少

·能力提升·

10. 某一品種的菊花通常在秋季開花,若欲使其在夏季開花,應當采取的關鍵措施是適當時期(

) A.補充光照使光照時間延長 B.適當提高溫度

C.遮光使光照時間縮短 D.適當多澆水 答案:C 11. 如下圖是有關生態系統的概念圖,其中①②③④分別是(

)

A.生態系統的結構

生態系統的種類

食物鏈和食物網 信息傳遞

B.生態系統的種類

生態系統的成分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 C.生態系統的結構

生態系統的成分

食物鏈和食物網 信息傳遞

D.生態系統的成分

生態系統的結構 食物鏈和食物網 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 12. 若圖示表明的是物種A與物種B的關系,則物種A與物種B之間的信息傳遞的方向是(

) A.信息只能由A傳遞給B B.信息只能由B傳遞給A C.A與B之間可以相互傳遞信息 D.A與B之間不能相互傳遞信息

13. 以下關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生物如果沒有接受信息、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談不上對環境的適應 B.可提高農產品和畜產品的產量,也可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

C.短日照作物黃麻,南種北移可延長其生長期并提高麻皮產量,是行為信息的應用 D.在任何生態系統中,能量、物質和信息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14. 煙草和萵苣的種子,在萌發時必須要有光信息。這些種子常被稱為“需光種子”;另外一類植物,如瓜類、茄子、番茄和莧菜的種子萌發,見光則受到抑制,這類種子稱為“嫌光種子”。下圖的實驗是用一種半休眠狀態的萵苣種子進行的。這種種子在黑暗中的萌發率

為50%。分析回答:

(1)圖中表明,在600~700 nm紅光區下,種子的萌發率____________,這表明紅光這種光波信號對種子萌發有____________;但是,當種子一進入720~780 nm遠紅光區,萌發便受到____________。

(2)光作為信息對同一種植物種子的萌發作用有____________性。

(3)陽光是生態系統重要的____________之一,它發出的____________信息對各類生物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答案:(1)最高

促進作用

抑制

(2)兩重

(3)生態因素 物理

·創新·實驗·

15.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手段,昆蟲之間也存在著可用于交流的“信息”,使昆蟲表現出復雜的行為。昆蟲的交配求偶就是通過某種信息長距離傳遞實現的,如燈蛾的雌蟲能吸引11 km外面的雄蛾,天蠶蛾的雌蟲腹部或停息過新羽化的雌蟲的物體,都能吸引雄蟲。為了探究昆蟲交配求偶的秘密,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一:將某昆蟲未交配的雌蟲放在誘捕器中,將誘捕器懸掛于田間,一夜后,發現捕捉到許多同種雄蟲。

實驗二:將未交配的雌蟲先放到封閉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誘捕器中,將誘捕器懸掛于田間,一夜后,未發現捕捉到雄蟲。

實驗三:將未交配的雌蟲腹部用小刀割下,再放在誘捕器中,將誘捕器懸掛于田間,一夜后,未發現捕捉到雄蟲。

實驗四:將未交配的雌蟲放在誘捕器中,在誘捕器的周圍澆一桶汽油,將誘捕器懸掛于田間,一夜后,發現捕捉到許多同種雄蟲。

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中,放在誘捕器中的雌蟲能夠吸引雄蟲,這是由于昆蟲具有________性。 (2)實驗一與實驗二比較說明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二與實驗三比較說明________________。

(4)實驗四汽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但仍能捕捉到雄性昆蟲,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

(5)這個實驗使人們受到啟發,可能通過這種方法,來控制和誘殺害蟲,請指出一種可能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趨(化)

(2)昆蟲間進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種揮發性的化學物質

(3)這種物質是由昆蟲的腹部分泌的

(4)干擾雌雄蟲之間的信息激素的交流 這種信息激素具有較強的專一性

(5)將這種物質提取出來,制成誘芯,置于誘捕器中,用于誘殺昆蟲(或將這種物質提取出來,制成溶液,于田間噴灑,干擾雌雄蟲之間的正常交尾,從而達到控制害蟲種群數量的目的。其他情況,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第四篇:高中生物第五章試題總結

高中生物章節考查試題

班級____ 學號____ 姓名____ 得分____

一、 判斷題(每道小題 1分 共 4分 ) 1. 受精后的雞卵從母雞體內產出后,即進入胚后發育階段 (

) 2. 哺乳動物的精子或卵細胞內,只能有體細胞每對同源染色體中的一條染色體 (

) 3. 減數分裂也是一種有絲分裂,因為分裂過程中出現紡錘體 (

) 4. 減數分裂四分體時,染色體數目沒增加,DNA數量增加一倍 (

)

二、 單選題(每道小題 1分 共 50分 ) 1. 把一粒蒜瓣種在地里可以再長出一株蒜苗,這說明生物具有 [

] A.適應性 B.應激性C.生長現象 D.生殖和發育現象 2. 種子中不屬于胚的組成部分的是 [

] A.胚芽 B.胚軸 C.子葉 D.胚乳

3. 玉米的下列結構,能發育成胚乳的是 [

] A.受精的極核 B.極體 C.受精的極體 D.極核 4. 很多雙子葉植物種子沒有胚乳,原因是 [

] A.胚珠里沒有極核B.極核沒有受精

C.受精極核不發育成胚乳D.在胚和胚乳的發育過程中,胚乳被子葉吸收 5. 種子植物個體發育的起點是 [

] A.配子 B.種子 C.卵細胞 D.合子

6. 圖中生物的生殖現象屬于出芽生殖方式的是 [

]

7. 薊的根都能生芽,這些芽能夠形成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叫 [ ] A.出芽生殖 B.營養生殖 C.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

8. 種子胚乳發育過程胚乳核中染色體來自父本的有 [ ] A.1/2 B.2/3 C.3/4 D.1/3

9. 在果樹種植中,桃樹嫁接比種子繁殖優越,是因為后代個體 [ ] A.形成新的基因型 B.植株數量可以很快增長 C.保持親本已有基因型 D.結的果實中無核 10. 在蛙胚發育過程中,由卵裂期的植物極細胞分裂而成的是 [ ] A.球狀胚 B.外胚層 C.中胚層 D.內胚層

11. 油菜和小麥的胚萌發成幼苗時,供給營養物質的部位分別是 [ ] A.子葉和子葉B.胚乳和胚乳C.子葉和胚乳D.胚乳和子葉 12. 與無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后代 [ ] A.更象它們的親本 B.有更多的染色體

C.有更強的生命力和變異性 D.有更強的遺傳性 13. 卵原細胞是經過下列哪種方式形成的? [ ] A.無絲分裂 B.有絲分裂C.減數分裂 D.基因重組 14. 下列生物中,能用出芽方式繁殖后代的生物是 [ ] A.馬鈴薯B.草莓C.酵母菌D.吊蘭 15. 被子植物胚的發育是指 [ ] A.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 B.受精卵發育成胚 C.胚珠發育成種子 D.子房發育成果實

16. 在10個初級精母細胞形成的精子和10個初級卵母細胞產生的卵細胞,如果全部受精,能形成受精卵的數目是: [ ] A.5個 B.10個 C.20個 D.40個

17. 小麥和草履蟲的生殖方式,分別屬于哪一組 [ ] A.卵式生殖和分裂生殖 B.營養生殖和出芽生殖 C.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 18. 由原腸胚的外胚層發育形成的組織是 [ ] A.神經組織 B.上皮組織C.結締組織 D.肌肉組織

19. 我們所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營養物質依次是取自于植物種子的 [ ] A.胚乳、子葉、子葉、胚乳B.胚乳、胚乳、子葉、子葉 C.胚乳、子葉、子葉、子葉D.子葉、胚乳、胚乳、胚乳 20. 胚胎發育的早期與胃形成有關的胚層是: [ ] A.內胚層 B.內胚層和中胚層 C.內胚層和外胚層 D.中胚層

21. 原腸胚是高等動物胚胎發育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其主要特點是 [ ] A.兩個胚層和具原腸腔B.具原腸腔和囊胚腔 C.三個胚層和具囊胚腔D.三個胚層和具原腸腔 22. 以下有關受精作用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受精卵中全部遺傳物質的一半來自精子 B.受精時,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的細胞核融合 C.合子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D.合子中的染色體數與本物種體細胞染色體數一致 23. 豌豆和根霉分別屬于下列哪組生殖方式? [ ] A.配子生殖和分裂生殖B.營養生殖和出芽生殖 C.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D.卵式生殖和孢子生殖

24. 高等脊椎動物和人體以下各器官分別來自外、中、內胚層的是 [ ] A.脊髓、睪丸、子宮 B.汗腺、眼球、心臟 C.毛發、腎、卵巢 D.指甲、脊柱、鼻粘膜

25. 黃豆種子中貯存養料的結構是由什么發育而來的? [ ] A.受精極核 B.受精卵 C.子房壁 D.珠被 26. 同源染色體是指 [ ] A.由一條染色體經過復制形成的兩條染色體 B.來自于父(或母)方的全部染色體 C.形態基本相同的染色體

D.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彼此聯會的染色體

27. 認真觀察下圖的細胞特點,該細胞與下列哪項相符 [

] A.有絲分裂前期 B.有絲分裂后期

C.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D.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28. 小麥種子中貯藏營養物質的結構,是由什么發育而來的 [

] A.受精極核 B.受精卵 C.子房壁 D.珠被

29. 秋天,在蘋果樹上如發現個別芽變,欲將變異芽的性狀保留下來,則應 [ ] A.等第二年開花時進行自花授粉B.等第二年開花時接受同株花粉 C.等第二年開花時接受異株花粉D.取下變異芽嫁接到砧木上

30. 如果有15個初級卵母細胞,5個初級精母細胞,它們都正常發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數目是 [ ] A.20個B.15個C.10個D.5個

31. 高等動物的胚胎發育過程中,組織分化發生在 [ ] A.卵裂期 B.囊胚期 C.原腸胚期 D.原腸胚以后

32. 對減數分裂區別于有絲分裂的下述概括中,揭示減數分裂過程不同于有絲分裂的本質特征 [ ] A.多發生在配子形成的過程中 B.染色體復制后細胞分裂兩次

C.出現同源染色體聯會和分離等的核相變化 D.子細胞染色體數目比母細胞減少一半

33. 有關無性生殖的敘述,除哪項外其余均正確 [ ] A.無性生殖不產生生殖細胞

B.無性生殖產生生殖細胞,但不分雌雄 C.無性生殖產生的生殖細胞不經過兩兩結合 D.母體通過無性生殖可直接產生新個體

34. 關于減數分裂的描述,下面哪一種是正確的? [ ] A.第一次分裂,著絲點不分裂、同源染色體配對 B.第一次分裂,著絲點分裂、同源染色體不配對 C.第二次分裂,著絲點分裂、同源染色體配對

D.第二次分裂,著絲點不分裂、同源染色體不配對 35. 高等植物所特有的生殖方式是 [ ] A.出芽生殖 B.分裂生殖C.營養生殖 D.卵式生殖 36. 受精卵發育成胚的過程中,細胞分裂的方式屬于 [ ] A.無絲分裂B.有絲分裂C.減數分裂D.無法確定 37. 原腸胚的主要特點是 [ ] A.具有囊胚腔和原腸腔 B.具有一個囊胚腔,偏向動物極 C.細胞開始分化為各組織、器官 D.具有三個胚層和原腸腔 38.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第一次分裂中不出現的是 [ ] A.四分體平分為二 B.同源染色體分離

C.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D.著絲點一分為二

39. 在減數分裂的四分體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之比是: [ ] A.1∶1 B.1∶4 C.1∶2 D.2∶1 40. 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點是 [ ] A.染色體復制 B.同源染色體分離C.染色體減半 D.姐妹染色單體分開 41. 在以下的組織或器官里既有能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又有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是: [ ] A.在人發育成熟的睪丸里 B.人的胚胎時期C.根尖生長點 D.子宮里 42. 下列哪一種結構的染色體數是3N [ ] A.胚乳 B.胚 C.胚柄 D.子房 43. 人體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是 [ ] A.精子細胞 B.卵細胞C.口腔上皮細胞 D.極體 44. 下列各項中,由胚胎的外胚層發育成的是 [ ] A.呼吸道上皮 B.真皮 C.消化道上皮 D.神經系統

45. 人的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人體皮膚生發層細胞在有絲分裂前期的染色體數目是 [ ] A.23個 B.46個 C.92個 D.184個

46. 某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的染色體數目是40條,那么該物種配子的染色體數目是 [ ] A.10條 B.20條 C.40條 D.80條

47. 某生物的卵原細胞中染色體數為18個,在四分體時期內含有的染色單體個數是 [ ] A.9 B.18 C.36 D.72 48. 某動物有兩對同源染色體,下列各圖表示卵細胞形成過程中不同時期的五個細胞,按其分裂的先后順序排列的次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⑤④ D.②③⑤①④

49. 要形成20粒玉米種子,所需花粉粒、精子、極核、胚珠數依次是[ ] A.20、20、40、20 B.

10、20、40、20 C.20、40、40、20 D.

10、20、20、20 50. 某生物體細胞內有3對同源染色體。其中A、B、C,3條來自父方,A'、B'、C',3條來自母方,該個體產生的配子中,同時含有3個父方染色體的可能性是 [ ] A.1/4 B.1/8 C.1/16 D.1/32

三、 填空題(1-4每題 1分, 5-7每題 2分, 8-11每題 4分, 共 26分) 1. 蛙的幼體和成體差別很大,而且形態的改變又是集中在短期內完成的,這種胚后發育叫做_____________。

2. 胚乳核的染色體來自父方或來自母方的數目比是____________。

3. 青蛙產卵2200個,在產生這些卵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曾退化了的極體的最多個數是___________。

4. 人有46條染色體,初級卵母細胞和次級卵母細胞中四分體個數分別是_____。 5. 玉米種子萌發初期營養物質主要來源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黃豆種子萌發初期營養物質主要來源于②__________________。

6. 皮膚的生發層由______胚層發育而來,卵巢由_____胚層發育而來。 7. 蛙胚的外胚層是由受精卵的___________半球細胞分裂而成。血液、睪 丸、腎是由__________胚層細胞分化而成的。

8.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是:能夠維持__________相對恒定性,對生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都十分重要的。

9. 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屬于分裂生殖的是_______,能進行孢子生殖的是______,屬于出芽生殖的是_____,屬于卵式生殖的是_________。

A.痢疾桿菌 B.瘧蚊體內的瘧原蟲 C.酵母菌 D.果蠅

10. 被子植物受精后,由_________發育成胚,由__________發育成胚乳,由________發育成種子,由_________發育成果實。 11. 狗的體細胞中有78條染色體,雄狗的精原細胞染色體數目是________條,精細胞染色體數目是________條;雌狗的次級卵母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是______條,它們的一個受精卵中,有同源染色體________對。

四、 簡答題(第1小題 2分, 2-3每題 4分, 4-5每題 5分, 共 20分) 1. 下圖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1)第二次分裂末期該細胞中有_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該細胞中有_________個染色單體。(2)該生物體正常的染色體數應為_________個。

2. 參照圖回答:

(1)A細胞經過________分裂形成的B細胞處于_________期。 (2)A細胞經過________分裂形成的C細胞處于_________期。 (3)A細胞經過________分裂形成的D細胞處于_________期。 (4)A細胞經過________分裂形成的E細胞處于_________期。

3. 下圖為二個細胞的圖象,甲的體細胞有8條染色體,乙的體細胞有4條染色 體。請根據圖象回答。

1)甲細胞進行的是____________分裂。細胞處于__________時期,其中染色體有_____對,分裂結果形成的新細胞叫_________。

2)乙細胞進行的是____________分裂。細胞處于__________時期,分裂結果最后形成的新細胞是____________,其中染色體有_________對。

4. 下面是薺菜胚的發育簡表,據表回答:

(1)①—④的名稱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狀細胞從周圍_________供給_________。

(3)胚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構成。

5. 圖所示為幾個細胞的分裂相,試據圖回答:

(1)圖A是______細胞的__________后期,其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

(2)圖B是______細胞的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

(3)圖C是______細胞________分裂______期,其判定的依據是_______。

高中生物章節考查試題答案

一、 判斷題

1. ×2. √3. √4. √

二、 單選題

1. D2. D3. A4. D5. D6. D7. B8. D9. C10. D 11. C12. C13. B14. C15. B16. B17. A18. A19. B20. B 21. D22. A23. D24. D 25. B26. D27. C28. A29. D30. B 31. C32. C33. A34. A35. C36. B37. D38. D39. C40. D 41. A42. A43. C44. D45. B46. A47. C48. D49. C50. B

三、 填空題 1. 變態發育 2. 1∶2 3. 6600個 4.

23、0 5. ①胚乳 ②子葉 6. 外,中 7. 動物,中

8. 每種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2分),遺傳,進化(2分) 9. A、B、C、D 10. 受精卵,受精極核,胚珠,子房 11. 78,39,39,39

四、 簡答題 1. (1)0,0 (2)8

2. (1)有絲,后

(2)減數,減數第二次分裂后 (3)有絲,中

(4)減數,減數第一次分裂中

3. 1.甲:減數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4,精細胞 2.乙:有絲,分裂后期,體細胞,

24. (1)頂細胞,球狀胚體,基細胞,胚柄 (2)吸收養料,胚體發育

(3)子葉,胚芽,胚軸,胚根

5. (1)植物,有絲分裂,著絲點分裂,染色體平均分配到細胞兩極 (2)動物,減數,第一次分裂聯會,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 (3)植物,間,核仁、核膜存在,染色體、紡錘體沒有出現

第五篇: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2節《細胞的能量通貨-ATP》教案

第五章第2節

細胞的能量“通貨”——ATP

一、教材分析

中學生物學課程通常包括十大主題,在細胞這一主題中,初中側重于細胞的結構,而高中則側重于細胞亞顯微結構和功能,細胞的各種生命活動,突出了“活細胞”的特性,加強了物質和能量代謝的內容。ATP是生命直接能源物質,是細胞內能量轉換和傳遞的“中轉站”,它既區別于被形容為“生命燃料”的糖類和儲能物質脂肪,又為后續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具體能量的轉化過程作了鋪墊,在所有生物的代謝中占有普遍的重要地位。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簡述ATP的化學組成和特點,寫出ATP的結構簡式;解釋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科學意識,科學精神。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ATP化學組成的特點及其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2)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四、學情分析

必修1第二章學生已經學習了糖類、脂肪、蛋白質等有機物,已明確了主要能源物質、儲能物質、能源物質等概念,這為進一步學習ATP是直接能源物質作了鋪墊,也是在本節課的學習中需要注意區分的幾個概念;必修1第三章以及初中時學生也已經接觸了有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現象,這又為學生學習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能量的轉化奠定了基礎。

五、教學方法

1.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

2.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布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課件制作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1·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新課引入、展示目標 [溫故知新]

細胞中的下列物質中有哪些含有能量(

)

A、糖類 B、脂肪 C、水 D、無機鹽

[問題探討]“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讓我們重溫唐代詩人杜牧這首情景交融的詩句,想象夜空中與星光媲美的點點流螢,思考有關的生物學問題。

1、螢火蟲發光的生物學意義是什么?

2、螢火蟲體內有特殊的發光物質嗎?

3、螢火蟲發光的過程有能量的轉換嗎?(教材問題探討)

由于是小組討論,得出的結論五花八門,有道理的給予肯定。這些問題是為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后面要進行的實驗奠定基礎,對學生有學習與借鑒的意義。

[提出課題]細胞的能量“通貨”—ATP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ATP的功能

教師: 聯系“螢火蟲發光器”的經典實驗,引導思考,設計實驗,用培養皿、試管、活螢火蟲(摘下其尾部發光器備用)、ATP制劑、質量濃度為1.2g/dL的葡萄糖溶液、生理鹽水、蒸餾水以及必需的實驗用具。

問題:

1、你能否設計實驗?

A搗碎的發光器、生理鹽水加入ATP制劑5mL

B搗碎的發光器、生理鹽水加入葡萄糖溶液5mL

C搗碎的發光器、生理鹽水加入蒸餾水5mL

2、選擇螢火蟲的發光器為實驗材料的優點。

(參考答案:主要是它發光的現象容易觀察等)

3、將發光器搗碎的目的:

(參考答案:增大發光細胞與溶液接觸面積,加快化學反應速度。)

4、本實驗的原理是:

(參考答案:蒸餾水不是能源物質,葡萄糖不是直接的能源物質,他們都不會使熄滅

·2·

的離體發光器重新發光,,而ATP能使離體的發光器重新發光)

理解關于變量、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對照實驗,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將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 用此“虛擬實驗”與教材的探究活動比較,可以進一步驗證ATP在生命活動中起到的作用。接著向學生出示ATP片劑或注射液的使用說明書,說明ATP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已經用于醫療實踐,并加深學生對ATP功能的理解。 探究二:ATP的結構

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生物學的一個基本原理,ATP具有怎樣的結構和特點才能擔當“如此重任”呢?引出后面的內容“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鍵”。此時讓學生閱讀教材回答學案上的下列問題:

1、寫出ATP(三磷酸腺苷)的分子結構,并標出所有符號代表的意義。

2、ATP中的兩個磷酸基團之間(P和P之間)用“~”表示的化學鍵是_________。其水解過程中,釋放的能量是一般共價鍵的____倍以上(如ATP水解生成ADP和磷酸時,釋放的能量多大30.54KJ/mol,而6---磷酸葡萄糖水解為葡萄糖和磷酸時,釋放的能量只有13.8kJ/mol)。含有高能磷酸鍵的化合物統稱為______________。

3、ATP中________________(哪個)高能磷酸鍵,在一定條件下容易水解生成____和__________放出能量,生成的兩者________(容易/難以)再捕獲能量重新生成ATP。ATP在細胞內形成后不到1分鐘的時間就要發生轉化,一個成年人在靜止狀態下,24小時內竟有40kg的ATP發生轉化。

在第三個問題中的后半部分相當于閱讀材料,教師可在學生填寫完后對答案時提出疑問或者讓學生自己提出疑問,進入后面的課題。

限于學生的化學基礎,關于ATP的結構,在此不宜過于深入。但要知道學生分析教材中的三個色塊代表的含義,明確ATP結構簡式中所有符號代表的含義,特別要強調ATP中大量的化學能儲存的部位,通過查找并分析相關數據來分析ATP中高能磷酸鍵與一般化合物中普通化學鍵的區別。

對于ATP的形成途徑,因為學生還沒有學習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過程,在此雖不宜太具體的講解,但教學中應抓住教材中“ATP再生迅速且含量穩定、移動迅速、供能高效”的特點,引導學生分析ATP在能量“轉移”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物質變化總是伴隨著能量的消耗或釋放,線粒體的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核糖體合成蛋白質、細胞膜主動運輸、高爾基體合成分泌功能等需要能量,“產能”和“耗能”在空間上存在矛盾:細

·3·

胞內有多種能源物質,如糖類、脂質等有機物都儲存著大量且穩定的能量,這些能源物質的穩定性,利于大量儲存能量,但不利于及時靈活的利用這些能量,能量的“穩定儲存”和“靈活利用”之間也發生了抵觸。讓學生感悟在神奇的自然選擇過程中之所以“選中”ATP作為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是因為ATP既解決了線粒體“產能”和細胞各處都要“耗能”在空間上的矛盾,又解決了能量在糖類、脂肪等物質中“穩定儲存”和細胞代謝需要“靈活利用”的矛盾。從而正確理解ATP在能量代謝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能量“通貨”。引導學生從兩種不同角度分析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提高學生分析與推理能力的過程。 探究三: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教師:如果一個人不吃不喝,大約至少能活3天,也就是我們體內的自由水可以使人使用3天。那么人體如果沒有ATP的合成,又能活多長的時間呢?(聯系人體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據顯示〗:氰化鉀它就是阻止人體內新的ATP合成的毒藥,人中毒后在3~6分鐘內就會死亡。但一個成人一天在靜止狀態下所消耗的ATP為48kg,在緊張活動的情況下,ATP的消耗可達0.5kg/min。

〖問題〗:大家可以跟自己的體重比一下,能得出什么結論呢?

(通過師生互動,得出ATP的特性就是:含量少,轉化快。這對于構成細胞內穩定的供能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問題〗:ATP和ADP是怎樣相互轉化的?

具體教授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學案填寫如下內容:

1、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ATP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條件)

2、ATP水解時放出的能量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ATP在細胞內的含量是_________的,但ATP在細胞內的轉化是_________的。

4、對人和動物來說,ADP轉化成ATP所需能量,來自________作用,對綠色植物來說,ADP轉化成ATP所需能量,來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ATP作為直接能源物質,水解后可用于各種生命活動,如轉變為:________(用于合成代謝)、___________(用于肌肉收縮)、____________(用于物質的主動運輸)、____________(生物電、生物發光)、____________(用于維持體溫)等。

另外做設計部分此類內容的綜合性稍高點的題目作為鞏固練習,難度不宜太高。 〖問題〗:ADP轉化成ATP的過程中,所需要的能量由誰來提供呢?

·4·

(學生結合書上圖片,開動腦筋,自己找出ATP形成的途徑,并理解;教師再作詳細總結。) 探究四ATP的利用

〖教師〗:(1)吸能反應總是與ATP水解的反應相聯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應總是與ATP的合成相聯系,釋放的能量儲存在ATP中。能量通過ATP分子在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之間循環流通。

(2)細胞內儲存能量的物質有糖類、脂肪、蛋白質等,細胞內消耗能源物質的順序是:糖類

脂肪

蛋白質。一般情況下生物體內細胞利用的能源物質是糖類,而且糖類中的能量需要分解釋放傳遞給ATP,轉變成活躍的化學能,才能供給各種生命活動利用,從而解決能量的“穩定儲存”和“靈活利用”的矛盾。

(3)直接供給生命活動能量的能源物資是ATP。在生物體內能量的轉換和傳遞中,ATP是一種關鍵物資。ATP是生物體內能量轉換的“中轉站”,它有利于能量的運輸和協調供給,如線粒體呼吸釋放能量合成的ATP,可以轉移到細胞膜用于主動運輸和細胞分裂等生命活動,從而解決“產能”和“用能”在空間上的矛盾。

〖學生活動〗:結合課本圖,討論ATP還有哪些用途,從而對該圖進行補充和完善。 (ATP中的化學能可以轉變成機械能、化學能、電能、滲透能、光能等其它形式的能量。)回歸〖情景創設〗引入中顯示的各項生命活動,再次與學生共同討論ATP中能量的利用過程。

強調此轉化過程能量是不可逆,反應過程也是不可逆的。(可以讓學生關于這個文圖展開討論,提示:從反應過程的酶、反應場所、能量不同幾個方面分析討論。)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課堂實錄)

(五)發導學案,布置作業

九、板書設計

細胞的能量“通貨”——ATP

一、ATP是各項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全稱:三磷酸腺苷

結構簡式:A-P~P~P

二、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ADP+Pi+能量ATP

·5·

三、ATP的生成途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四、ATP的利用 肌肉收縮(機械能) 吸收和分泌(滲透能) 合成物質(化學能) 神經傳導和生物電(電能)

十、教學反思

本節課按照課標要求,倡導學案式教學,以小組互助然后填寫學案的方式組織教學,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構建過程。本節課不僅較好地利用了教材上的“問題探究”,而且善于從現實生活中尋找更加靈活的典型例子,巧妙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一正一反,相互輝映,使學生充分體會什么是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以及什么是對照實驗,有利于引導學生學會確認和控制變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本節課大量采用鼓勵性評價機制,發揮學生潛能,注意培養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創新,大膽猜想的科學精神和態度價值觀。學案教學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只是抬著頭聽講或者是無意義的討論,而是要不停的將所討論所思考的結果填寫在學案上,讓學生養成隨時動筆記的習慣,促進學生積極改變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建構知識。不足之處是:時間較緊,使得一部分鞏固練習留待課后完成。

·6·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高中體育衛生工作計劃下一篇: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