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蘭州理工大學理論力學

2023-03-06

第一篇:蘭州理工大學理論力學

蘭州大學力學發展

[蘭州大學報]不屈的使命 輝煌的成就 ——蘭州大學力學學科的發展歷程與辦學成就

『2011-05-27 09:44:01』『字號:大 中 小』『瀏覽:2544次』『打印』

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暨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引子

蘭州大學力學學科創辦50余年來,在老一輩力學家、力學教育家葉開沅教授與新一代學科帶頭人鄭曉靜院士、周又和教授的不懈努力下,在辦學的核心指標上開創了蘭州大學多項第一:國家首批博士點之一,培養出第一位院士、第一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第一項完全由校內成員獨立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葉開沅培養的學生中3人當選院士位列校內個人第一,唯一有本學科教師擔任國外學術機構主辦的國際學術期刊主編,唯一有二位教授獲寶鋼教育基金會高校優秀教師特等獎的學科,唯一的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唯一的非在職博士生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唯一的由教師個人爭取獲得的國際學術組織捐資在我校設立的人才培養獎勵基金、二篇學術論文獲國際學術獎勵(即最佳貢獻論文獎與最佳論文獎)。目前,該學科還擁有國家重點學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本科生人才培養省級基地、實驗教學省級示范中心、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教學成果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中科院院士、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等辦學條件與核心指標。面對國際間激烈的科技與經濟競爭,我國正在大力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高等學校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的使命更加重大。我校力學專業在極其困難條件下,經過幾代人的不屈努力和不懈奮斗,由“弱勢學科”逐步發展成為多項辦學指標位于學校前列的優勢學科,其崇尚卓越、追求一流的辦學經驗是值得我們加以總結與思考的。今天力學學科的“噴發”,是力學教師特別是學科帶頭人長期堅持“甘坐板凳十年冷、追求一流代代新”的辦學精神的必然結果。只有知道什么是好、也知道如何在西部地區不利環境與條件下去追求好,我們才有可能找到切實可行的辦學途徑并通過有效的實施來辦好學,才可能根據自身條件逐步發展成為好,才不至于鸚鵡學舌地生搬硬套別人的方法(或說法)以致于水土不服,才不至于沒有獨立見解地進行一些無謂的“空調”(讀tiao,即調整之意),進而才有可能避免某些“形左實右”的“亂調”。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肩負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重任的我們,要有長遠的辦學追求,尤其對于肩負更大使命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在此征途上既要言傳更要身教,要通過一步步的成功實踐、一步步的向前發展,來激勵斗志、鼓舞士氣,為后來者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辦學道路。為此,也需要對過去的辦學經歷進行有效總結,包括成功的與失敗的,這樣方可使未來的發展不至于有形無實,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真正實現國家的目標和人民的期盼。這里,我們僅針對力學學科的發展歷程、科研成果、科研與人才培養硬件條件作客觀表述,從中可以看出一些發展的脈絡。

發展歷程

蘭州大學力學學科創建于我國建設事業大發展的1959年。當時,在蘇聯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的推動下,力學被認為是與高新技術密切聯系的學科,全國許多重點大學相繼開始建立力學專業,蘭州大學力學專業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建立起來的。借鑒蘇聯莫斯科大學與北京大學力學專業的辦學經驗,蘭州大學所建立的力學專業及其教研室放在了數學系(隨后改為數學力學系),首任力學教研室的黨政負責人為潘朝艷同志和郭秉榮同志。當時,從已進校的數學專業學生中挑選出一部分轉到了力學專業,于1962年有了首屆畢業生。相關教師隊伍主要來源于北京大學等高校的畢業生或教師,如北京大學5位力學專業創辦人之一的葉開沅于1959年隨江隆基校長來到蘭州大學,北京大學力學專業畢業生程昌均、苗天德和王廷棟,清華大學力學班的湯任基與王凱,南京大學天文專業畢業生俞煥然,蘭州大學力學專業畢業生劉人懷、陳山林與王璞等在上世紀50年代末與60年代初期充實到蘭州大學力學專業的教師隊伍。到“文革”時,力學專業的教師與實驗人員達到40余人。在“文革”結束后不久,一批力學教師相繼調離蘭州大學到國內其它高校與科研機構,如劉人懷1978年調到中國科大,此后不久以出色科研業績在沒有博士學位的情形下成為國內首批獲洪堡獎學金資助赴陳山林1979年考入清華大學著名力學家錢偉長教授門下攻讀研究生等。 西德留學的學者;

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高等教育恢復正常及本學科帶頭人葉開沅教授的冤假錯案被徹底平反,蘭州大學力學學科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在葉開沅教授的帶領下,1981年申請的固體力學碩士與博士學科培養點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成為蘭州大學的6個首批博士點之一,葉開沅教授也成為該學科點的唯一博士生指導教師。從此,蘭州大學力學專業開始了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新時代。1986年,蘭州大學力學系獨立建系,葉開沅教授出任首任系主任,從而使其辦學理念得到了有效的貫徹執行。在葉開沅教授的指導下,鄭曉靜以其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成果于1988年獲首屆中國科協授予的“中國青年科技獎”和1991年獲國家教委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聯合授予的“做出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葉開沅教授也因此被甘肅省授予“優秀博士生指導教師”稱號。到上世紀末,在本博士學科點被批準為博士生指導教師的還有:湯任基(1985;1986年調出)、程昌鈞(1989;1996年調出)、朱正佑(1993;1996年調出)、苗天德(1995;2006年退休)、俞煥然(1995;2006年退休)、鄭曉靜(1995)、周又和(1998)。在葉開沅教授卸任力學系主任后,苗天德教授(1991-1994)和俞煥然教授(1994-1999)先后繼任力學系主任。1991年,由苗天德教授領銜申報的力學二級學科巖土力學碩士點獲批準設立,在1997年國家進行學科調整時,這一碩士點從力學學科中被取消,于是被學校轉化為地質工程碩士學科點。1997年鄭曉靜教授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并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成為蘭州大學首位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當時還稱其為“總理基金”)的教師。同年,鄭曉靜教授因其教學與科研的成績獲寶鋼教育基金會授予的“中國高等學校優秀教師特等獎”,并被甘肅省政府授予“甘肅省優秀專家”稱號。

IEEE超導委員會主席Spargo教授(右)和該委員會獎勵委員會主席Nisenoff教授(左)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2008IEEE應用超導國際會議開幕式的授獎儀式上向周又和教授(中)授于2007發表在IEEE Trans.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學術期刊上的“最佳貢獻論文獎”。

1991年9月北京大學力學系主任、中科院院士、時任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的王仁教授在蘭州大學出席全國現代力學與數學學術會議后,得知蘭州大學已開始電磁固體力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的研究,欣然約請周又和與鄭曉靜面談并給予了熱忱鼓勵。面談完后在王仁先生下榻的蘭州大學外賓招待所樓前用王仁先生所帶的相機攝于此照片,大約三周就收到了王先生寄來的這一照片。左為周又和(時任蘭州大學力學系講師),中為王仁院士,右為鄭曉靜(時任蘭州大學力學系副

教授)。

1999年6月,力學系與物理系、材料系、現代物理系一道組成了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周又和教授出任其力學系主任。1999年3月,申報的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固體力學學科崗位被批準設立,同年底周又和被批準為該崗位的特聘教授(第二批)。1999年,固體力學學科被甘肅省批準為省級重點學科。1999年底,葉開沅指導培養的學生劉人懷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蘭州大學首位獲院士殊榮的畢業生。2000年,周又和教授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并獲寶鋼教育基金會“中國高校優秀教師特等獎”。2003年由鄭曉靜教授領銜申報的工程力學碩士學科點被批準設立,2004年由周又和教授與鄭曉靜教授領銜申報的力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被人事部批準設立,2005年工程力學博士學科點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同年力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獲批準設立。

1994年7月-1995年7月底,周又和作為日本資助的外國研究員在東京大學核工程研究實驗室進行合作研究。在周又和教授及其研究成果的促成下,日本東京大學電磁固體力學知名學者K. Miya教授任會長的日本應用電磁材料與力學學會兩度向蘭州大學捐資400萬日元的研究生獎勵基金。圖為周又和于1995年3月陪同Miya教授來蘭州大學講學并與學校商談設立基金期間的合影。左為周又和(時任蘭州大學力學系副教授),中為Miya教授,右為鄭曉靜教授。

2005年6月,力學學科與地質工程學科、土木工程學科(后者由力學學科于2002年負責組建)一道成立了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周又和出任院長,王省哲任該學院的力學與工程科學系主任。2005年底,“理論與應用力學”本科專業被甘肅省批準為人才培養與科研基地。同年,周又和被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授予“全國師德標兵”稱號,2006年他又被中國科協授予“西部開發突出貢獻獎”。2005年以來,學校按學科點成立了固體力學研究所與工程力學研究所,周又和教授與鄭曉靜教授分別擔任這兩研究所的所長(后者于2010年由黃寧教授接替),而且周又和教授被指定為力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負責人。2005年底,以風沙環境力學成果為主申報的“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批準建設,2008年通過建設驗收正式掛牌,周又和教授被任命為重點實驗室主任,劉人懷院士被任命為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2007年協同甘肅省地震局一道申報的“蘭州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站被批準建設,周又和兼任副站長。2007-2008年,由周又和領銜并組織協調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以力學為主)、物理與科學技術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核科學與技術學院一同申報的“特殊功能材料與結構設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獲批準建設(申請書由王省哲主寫和統稿),王省哲擔任該實驗室的一研究室主任(注:后期的建設因周又和已擔任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學校決定讓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一教授擔任該B類重點實驗室的主任)。2005年力學一級學科入選為甘肅省重點學科,2007年固體力學學科入選為國家重點學科。2006年和2008年,由周又和領銜的力學教師隊伍先后入選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創新團隊”和國家級教學團隊。2007年周又和為本科生主講的《理論力學》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2008年周又和獲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09年周又和教授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理論與應用力學”本科專業入選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教學研究項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完成人:周又和、王省哲、武建軍、鄭曉靜)。2009年底鄭曉靜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院士,2010年她又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工程領域的院士(即原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0年,葉開沅教授指導培養的孫博華博士(1989年獲博士學位)當選為南非科學院院士,成為該學科培養的第三位當選院士的學者。2010年,周又和指導的博士研究生張興義的博士學位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此前,鄭曉靜與周又和指導的博士中,已有6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即武建軍,2004;王省哲,2005;黃寧,2005;高原文,2006;王記增,2009;茍曉凡,2009)。2010年,以力學為主的學院工程實驗中心被甘肅省批準為省級本科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力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獲批準設立。同年,鄭曉靜院士被國外學術機構聘請擔任《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CMC)》這一SCI收錄國際學術期刊(影響因子超過2)的共同主編,周又和被邀請擔任國外三種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委。

周又和教授(即站立的右邊者)在2005年12月于波蘭召開的國際動力系統理論與應用會議上主持分組學術會議,照片中的論文報告人為本屆國際學術會議的

大會主席(即站立的左邊者)。

截止目前,該學科在崗教師22人,其中教授9人(含兩院士1人,國家杰青2人、長江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人、全國優博入選者1人)、副教授5人;力學實驗人員3人,其中高級實驗師1人;在固體力學與工程力學這二個招生博士點上,擁有博士生指導教師8人。近年來,每年招收本科生近50人、碩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

科學研究及成果

蘭州大學力學學科秉承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辦學宗旨,通過以科學研究帶動教師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在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方面均取到了顯著成效。葉開沅在1959年來蘭州大學前,在著名科學家錢偉長院士(當時為學部委員)的指導下,在北京大學針對當時非線性固體力學的熱點課題之一的柔韌板殼非線性力學開展理論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他們一道完成的科研項目于1956年獲首屆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59年葉開沅來蘭州大學后,在蘭州大學力學專業的創辦與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文革”前,該學科的科研工作主要圍繞葉開沅早年在北京大學所形成的研究方向——柔韌梁板殼結構的幾何非線性彎曲與失穩開展理論研究。

在2006年于蘭州大學召開的“中美土壤風蝕與環境力學國際研討會”上,鄭曉靜教授作學術報告,坐在前排左邊者為土壤風蝕的國際知名學者Gillette

教授。

(一)以前的主要科研情況

(1)板殼非線性力學。在葉開沅教授的指導下,上世紀60年代劉人懷的本科畢業論文(1963)及他畢業后留校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這一領域。他們針對求解薄板非線性彎曲的有效方法即“錢偉長攝動法”在非線性柔韌扁球殼穩定性問題分析時所遇到的困難,一道提出“修正迭代法”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這一方法在夾層薄板薄殼非線性彎曲與失穩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被學界認為是一高精度的有效分析方法,這是30年后劉人懷作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重要成果之一。進入上世紀80年代,隨著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針對當時圓(環)板非線性大撓度問題求解的近似解析方法在手工推演到高階解時計算量顯著增加的問題,葉開沅與其學生及合作者一起提出了計算機推演計算攝動解與迭代解的“解析電算法”。其博士研究生鄭曉靜、周又和針對圓薄板大撓度問題的精確解及各類解析方法的收斂性證明這些棘手難題、柔韌結構非線性靜動力學為基礎的諧振彈性元件的載荷-頻率特性等定量分析課題所開展的博士學位論文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兩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成果分別于1992年和1996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鄭曉靜的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成果被學術界評價為是“國內外少見的優秀工作”,“已處國內外領先地位,是五十年來該課題最完備的一項研究”?;卩崟造o博士學位論文所撰寫的專著《圓薄板大撓度理論及應用》于1992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此外,葉開沅與其博士生孫博華一道,還開展了錐殼、錐殼與圓柱殼的組合結構彎曲的力學特性研究,獲得了一些新結果。

(2)非均勻力學及結構優化。在上世紀60年代,這類研究工作極少,葉開沅是我國這一領域研究的早期開拓者之一。1965年,他提出了用分段局部均勻化的近似方法來逼近非均勻體的階梯折算法,利用每段上的彈性解和不同段在交界處的位移與力的連續條件及邊界條件,就可以給出非均勻彈性構件力學問題的解的基本代數方程組,進而可以獲得問題的解。在此基礎上,他完成了一系列論文,給出了非均勻柱、梁、板的變形、振動、穩定性等力學問題的解的解析表達式。進入80年代,鑒于非均勻彈性力學的解析解已得到,葉開沅教授開始推動將這一研究結果應用于結構優化的力學研究中。他與合作者俞煥然教授共同給出了工程結構優化設計問題的一種解析表達方式,由此得到了由其它數值方法難以得到的一類經典問題的優化結果。這一結構優化方法改變了全部用數值計算求解優化問題的困境,提高了結構優化的計算速度和精度,為結構優化設計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葉開沅與俞煥然在非均勻力學及結構優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于1987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結構的屈曲、分叉與非線性分析。這一方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為程昌鈞教授和朱正佑教授。他們與其博士生尚新春、何錄武、楊驍等人一道從非線性分析出發,針對結構靜載失穩的分叉特征開展理論方法及定量研究,獲得了一些有價值的成果。相關研究成果于1992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基礎類)一等獎。

(4)連續統力學與巖土力學。這一方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為苗天德教授。在他的指導下,前期主要與研究生王正貴、朱久江等人一道針對濕埳性黃土與滑坡等力學特性開展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于1988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3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后期(1998年以后)與研究生馬崇武、慕青松等人針對金川公司礦石開采中的力學特性與風沙地貌動力學等開展了研究。

(5)斷裂力學。這一方向的學術帶頭人為湯任基教授,主要開展三維裂紋的斷裂力學分析研究。在湯任基教授于1986年調到上海交通大學后,這一研究方向主要由其碩士研究生王銀邦繼續(后者為葉先生培養的第一位博士,曾任組院前的力學系副主任,組院后任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2002年調到中國海洋大學)。

(6)流體力學計算方法。這一方向的主要成員為王璞教授與何光渝副教授(前者于上世紀80年代去加拿大后居留國外,后者于1992年調離)。他們針對流體力學問題主要開展樣條近似解法的研究,其成果于1987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7)固體力學與凍土力學實驗。這一方向的主要成員為王廷棟教授(2002年退休),主要針對一些工程問題開展固體力學實驗與凍土力學實驗測量的研究。

本照片為在我校舉辦的“2007海峽兩岸工程力學研討會”兩岸到會學者的合影。前排左起第5為美國工程院院士,曾任臺灣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所長、國際波動力學的著名學者、電磁固體力學創始人、曾任美國康納爾大學理論與應用力學系主任的鮑亦興教授。其緊鄰右側為鄭曉靜教授,前排左1為周又和教授。

(二)目前主要開展的多場耦合非線性力學研究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在鄭曉靜教授和周又和教授的帶領下,蘭州大學力學學科的科學研究逐步拓展到電磁固體力學和風沙環境力學等復雜系統的多場耦合非線性力學等研究領域。

電磁固體介質的多場耦合非線性力學研究領域。本學科是國內的早期開拓并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單位。主要針對鐵磁、超導、超磁致伸縮材料、壓電等電磁與智能材料結構在電磁場作用下的力學特性,開展了從表征電磁力、建立多場耦合非線性本構模型到提出多場耦合非線性分析方法與調試計算程序等基礎環節的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獲得了一系列實質性的突破。在所建立相關理論模型基礎上,其定量預測結果均與實驗吻合良好,從而為這一領域的力學研究建立了基本的理論模型和分析方法。1999年,在他們研究成果基礎上撰寫的專著《電磁固體結構力學》(作者:周又和,鄭曉靜)獲國家科學技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后由科學出版社出版,這是這一領域國內的第一部著作。通過這一系列研究,他們培養出的博士王省哲、王記增、高原文、茍曉凡和武建軍先后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張興義的博士學位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獨立完成的相關成果于1998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人:周又和,鄭曉靜)、2005年獲教育部提名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完成人:周又和、鄭曉靜、王省哲、高原文、王記增、李世榮、武建軍)、200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完成人:鄭曉靜、周又和)。有關超導懸浮振動漂移特性的理論研究論文于2007年在IEEE Trans.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后(作者:茍曉凡、鄭曉靜、周又和),于2008年被 IEEE 超導委員會授予該期刊論文2007最佳貢獻論文獎 (即the Best Contributed Paper Award 或 Van Duzer Prize), 這是該國際學術組織首次授予中國學者的學術獎勵、也是該國際學術組織唯一授予非電工電子學者的獎勵。其次,這一領域的模型、方法與理論等研究結果得到了國內外學術同行的充分肯定與認可,包括電工、超導、材料、動力控制等領域的學者。而且在這一研究的初期及后來的發展過程中,周又和在日本東京大學核工程實驗室受國際電磁固體力學知名學者Kenzu Miya教授資助以外國研究員身份開展合作研究取得成果后,促成日本應用電磁材料與力學學會于1995年和2007年兩度向蘭州大學共捐贈400 萬日元的研究生獎勵基金。此外,王省哲教授與新加坡教授合作完成的學術論文于2008年在國際學術期刊Int. J.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IJSSD)上發表后,獲該學術期刊授予的2008最佳論文獎(即Best Paper Award 2008)。

在2009年于我校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召開的“大氣邊界層中的多相流,即土壤風蝕、沙塵暴、風沙躍移運動與風吹雪”國際學術會議上,美國三院院士(即科學院、工程院、藝術與科學院)、國際著名流體力學家Dan Joseph教授在作完學術報告時,鄭曉靜教授提問并與之進行學術討論。圖中作報告者為Dan Joseph教授,提問者為鄭曉靜教授。在鄭曉靜教授于此次會議上就其領導的研究組實現百年百平方公里沙丘場的跨尺度理論模擬與演化的大規模計算模型、方法及結果作完學術報告后,Dan Jesoph院士高度贊揚這一研究工作為“The central role of Lanzhou University in these kinds of studies

was new to us”。

風沙環境力學研究領域。從2000年開始,該學科針對我國北方沙漠化過程及沙塵暴等重大環境課題,將研究拓展到這一研究領域。主要針對風沙運動的基礎力學問題如隨機粒-床碰撞模型、風沙電實驗、風-沙-電多場耦合的躍移運動理論研究、風沙運動的風洞實驗及高精度數據處理方法、野外沙塵暴測試系統的研制與調試以及實測數據分析等開展了深入研究,獲得了一系列規律性的研究成果。其研究結果在國際國內學術期刊上發表后,受到包括《Nature》等著名學術期刊上的顆粒物理、地學、大氣、太空科學和醫藥等非力學學科的國際學者的廣泛引用,并多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大會邀請報告。相關的部分研究成果于2006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0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鄭曉靜:2/10;周又和:7/10)。由鄭曉靜教授獨立完成的英文學術專著《Mechanics of Wind-Blown Sand Movements》于2009年作為環境科學與工程的系列叢書由Springer Verlag出版。與此同時,一批年輕學術骨干得以成長,包括黃寧教授、武生智教授、武建軍教授、謝莉副教授等人,其中,黃寧教授于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在鄭曉靜教授的指導下,梁軼瑞博士自主開發出了有關風沙電場測量精度更高且能測三維分量的儀器,正在申報發明專利。在這些研究成果的支撐下,促成蘭州大學力學學科于2010年經中國力學學會推薦申報的以“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事件動力學(即The dynamics of extreme events influenced by climate change)”為主題的IUTAM高級別小型學術研討會(即IUTAM Symposium)被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IUTAM)批準,將于2013年在蘭州召開。會議主席由鄭曉靜院士和英國劍橋大學Paul Linden教授共同擔任,秘書長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黃寧教授擔任。

甘肅省最大的風沙力學多功能環境風洞

目前,在這兩復雜力學領域已培養出博士30余人,其中部分留在本學科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成為本學科新一代的學術骨干。

科研與人才培養硬件條件

2002-2007年期間,通過參與“985工程” 的平臺建設和“211工程”的學科建設,已建立了能開展風沙環境力學、電磁結構多場耦合研究的實驗平臺和高性能并行計算機群等,為蘭州大學力學學科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支撐。目前,擁有科研用實驗設備近600臺件,總值2000余萬元。建成了多功能環境風洞、工程與科學高性能計算中心、民勤(甘肅)風沙野外觀測站、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蘭州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站(國家級臺站,協同甘肅省地震局共建)等科研平臺,購置與研制了高溫超導磁懸浮測試系統、力磁耦合測量系統、輸沙強度測量系統、粉塵儀、低溫系統、幅射探測儀、植物生長儀、便攜式多功能地質雷達、土壤非飽水率儀等大型科研儀器設備。2008年來的后續實驗室的硬件建設已獨立立項列入“211工程”三期建設和“985工程”的繼續建設項目。除此之外, 2005年前后新購置了總價值400余萬元的本科教學實驗設備。此前,蘭州大學力學學科的實驗設備總價值僅150萬元,而且幾乎都是1990年前購置的,現已基本上全部被淘汰。

美國康納爾大學理論與應用力學系主任、航空工程系主任、美國工程院院士、電磁固體力學開創人、電磁固體力學與非線性動力學的國際知名學者F.C. Moon教授在2004年來蘭州大學講學期間,周又和教授與鄭曉靜教授陪同他參觀力學實驗室。圖為周又和教授向Moon教授演示沙粒帶點現象的定性方法。

結束語

本文是在應中國力學學會編撰《中國力學教育的發展》之約所撰寫的“蘭州大學力學學科發展概況”(周又和撰稿)的基礎上而寫的,除正文部分外,其余為本文所新加。對于一個學科的發展,如何評價與定位是一件看似簡單而實質上很復雜的事,涉及到方方面面。這里,我們僅就與此相關的主要話題談一點體會與思考來作為本文的結束。

1、本文標題中用“不屈的使命”這是沒有問題的,這已從正文中的客觀表述得到了驗證。至于“輝煌的成就”之提法,我們深知這是需要界定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才能成立的。如果將其放置在國家乃至于世界范圍,這些成績只不過是幾個“瞬間”冒出的“泡泡”而已。但當我們將其放置在百年蘭州大學這一時空內時,我們就不難發現這些成績還是算得上“穩定”位于學校前列的。當然,各學科有各自的特點,這不像體育比賽的項目,可以用同一把尺子去度量。這就需要我們各自去“盤點”自身的“家底”,通過總結來推進辦學,本文就是在這一想法下寫成的。

2、本文作為我校力學學科辦學歷程的總結,與大多數寫史的手法相類似,即只寫了成績而沒有提及辦學中的經驗教訓。我們未能脫俗,也按這類“潛規則”進行。事實上,在辦學過程中,總結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平臺建設與隊伍建設以及與它們相互關聯的管理等方面的經驗教訓可能更有利于改進我們的工作,更有利于發展。尤其對于那些由“空調”與“亂調”所形成的觀念、政策、機制和體制等進行深層次的總結與改進,必將更能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但這畢竟不是件容易的事,加之我們學院也還沒有足夠的積累,所以,本文沒有對此進行總結。

3、我校力學學科辦學已50余年,而我們學院成立還不到6年,本文以學院的名義來寫似有“摘桃子”的嫌疑。應該來講,力學學科近幾年的“噴發”是這一學科長期積累的結果,是其學科帶頭人及教師們努力奮斗的結果,這點是確定無疑的。實際上,以力學為主的各學科發展也的確為學院贏得了良好的聲譽(5年連續被學校評為優秀)。作為學校辦學主體的學院,對于所屬學科的辦學成績給予肯定是正常的,也是應該的。否則,就會使其學科感到是在“寂靜環境”中“自娛自樂”,就會使參與者“甘坐冷板凳”的自愿奉獻演變為管理層使他們“干坐”的漠視,即使他們的工作已得到國家層面上的認可也罷。當然,學院在為各學科的發展上,無論是在形成教師個人既獨立又合作的科研方面,還是在學科既自主發展又相互支持方面,出臺了一些有利于形成良好學術氛圍的有特色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服務等。如,在學院成立之初,為了促進各學科教師團隊的形成,在制定“崗位業績津貼”的分配方案時,就決定將學校計算到個人的津貼直接分配到本人;當津貼超過了學校規定的部分時,由其本人直接在其小組成員內調整。學院的科研經費能由建院初年的不足500萬元上升到2010年的1200萬元以上,津貼分配的這一調控措施可能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又如,經學院的促進和力學的參與,土木工程學科的“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碩士點在學院初年獲批設立,地質工程學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也于2009年獲批設立,扭轉了地質工程學科長期無本學科在崗教師擔任博士生指導教師的局面(現已有3位),等等。

4、有關“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的關系”一直是高等教育探討的重要話題??傮w來講,一個學科的發展依賴于一批為此學科努力工作的教師,尤其依賴于其學科帶頭人的出色工作和引導,這已成大家的共識。除此之外,還特別依賴于其學科帶頭人的研究工作確實是在該學科完成的(這一點往往不為人所重視,似乎不成問題)。惟有如此,才可能通過其科研業績來帶動學科隊伍水平的提升,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進而來保持學科的穩定發展和可持續發展?,F在,很多情況下,大家都在強調與“強手”合作來實現“跨越式發展”。這種想法是好的,但卻對其自身獨立發展有所忽視,往往容易被某些“聰明者”利用,成為其謀取不當利益的“漏洞”。那些對其學科發展、人才培養或隊伍建設沒有起到多少實質性推動作用的看似“光鮮”的“合作”科研成果,其“獨立的真本事”就值得商榷。我們無疑需要合作和交流,但這種合作應該是實質性的“為我所用”,即要能促進隊伍建設、人才培養與學科發展。與此同時,這種合作也不應傷害到其它學科經獨立努力才取得的發展(現實中就有以合作研究成果的數量評價來沖淡獨立研究成果質量的現象)。當然,成果總是多多益善,沒有什么不好,但評價要客觀得當。從力學學科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這個學科獨立完成的科研成績就強有力地推動了學科發展、隊伍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

5、如何對待與使用引進的“洋”人才和本土成長的“土”人才是近些年來高等教育探討的又一重要話題。應該講,如果確實是從“能力和業績效果”方面來評估人才,就不存在這類話題(如在歐美日等西方發達國家),因為這是使用人才的正常環境。實際上,我院也一直重視與國際學術界的合作與交流,也在努力物色和引進高層次人才。如在2008年7月國家下達執行“千人計劃”前夕,學校動員各學科著手物色符合條件的國外正教授,周又和院長積極響應,于8月在赴美領取國際學術獎勵途徑洛杉磯時,就邀請加州大學Riveriside分校機械系蔣慶教授,參與蘭州大學力學學科“千人計劃” 的申報。蔣教授答應并參與了當年年底在蘭州大學的申報,只是后來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院士親赴美國邀請他從而使他改變了申報單位,并于當年成功獲批。又如,2010年我院力學教師與德國學者建立了合作研究與交流框架,德方由此合作獲得了歐盟的立項支持,等等?,F實中,人們經常企望以“洋”來突破“土”。當然,在中國大學工作的幾乎全是中國人,即使引進的“洋”人才也多為中國人。這樣,“土”人才似乎太多了,往往不被重視。與之相類似,還有所謂的“學緣結構”問題。這些似乎都成為阻礙教育與科技發展的重大問題,只要改革就可以帶來學科與人才培養的大發展。事實上,這是將問題簡單化了,是只知國際一流辦學之皮毛、沒有認真掌握其實質精髓的一知半解,甚至是“形似而實不是”的“簡單”模仿辦學。我國著名力學家錢學森是先“土”后“洋”再回國服務的享譽國際的一流杰出領軍科學家,他的“世紀之問”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梢?,即使像他這樣的大家,也難以實現培養國際一流領軍人才的辦學目標,從而可知這一使命之艱巨。與評價其它事物一樣,這是一個復雜的多維度問題,特別是如何確定評價標準。事實上,“洋”人才與“土”人才各自既沒有都好,也沒有都不好,不能“一刀切”、絕對化。我院力學學科的發展就再好不過地證明了“土”中也有好的這一事實。我們辦學,是否應在立足本土的基礎上堅持“土”“洋”并重(包括環境與氛圍,精神的與物質的),并通過探索能促進學科發展的有效途徑來實現高水平人才培養的目標呢?這不僅值得我們關注與思考,更需要通過不斷的成功實踐來推進。

(《蘭州大學報》2011年5月10日第

5、6版)

第二篇: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團委學生會科技實踐部工作計劃

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團委學生會

科技實踐部2011-2012年工作計劃

一、科技實踐部概述

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學生會科技實踐部是在學院的領導下負責開展學校每年一度的創新創業項目以及與社會實踐類活動相關的工作??萍紝嵺`部宗旨是為我院學生提供科技與社會實踐類活動的平臺,大力開展我院學生科技創新與社會實踐類活動、提高我院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我院在學生科技活動與社會實踐方面的社會影響力。

二、主要工作

1. 協助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結構模型設計大賽以及辯論賽的宣傳、組織、管理與協調工作。

2. 對全院科技創新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相關工作進行統籌規劃、對活動的開展進行考察監督、并承擔著在學生科技創新和社會實踐類活動的拓展工作。

3. 讓更多的人通過這個平臺得到鍛煉,向全校同學展現我院同學的科技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的成果。

三、具體工作安排

1.2011年9月督促創新創業各項目負責人網上填寫項目進展報告書,

網上審核,向校團委提交紙質版中期檢查報告。著手準備組織工學杯辯論賽。

2.2011年10月組織工學杯辯論賽。

3.十一月下旬關注學校對于暑期社會實踐優秀組織單位、優秀團隊、優秀指導教師、先進個人、優秀論文表彰的決定,同時通知創新創業項目各領隊結項的通知;

4.組織創新創業評審工作

5. 繼續開展《工學講堂》

6. 2012年4月初通知各班班長關于創新創業的申報通知及后期整理各團隊申報材料

7. 2012年5月下旬關注校創新創業立項結果的通知

8. 2012年6月上旬通知各班班長關于暑期社會實踐的申報通知及后期整理各團隊申報材料

9.2012年7月上旬關注暑期社會實踐的立項結果的通知;

10.繼續為學院拉贊助,增加經費來源。

第三篇:2018年北京理工大學理論力學考研高分經驗分享

新祥旭分享

本人今年報考北理工,專業課是理論力學,考試分數是145分,總分是386分,已經擬錄取,現在準備向學弟傳授一下經驗。 1.時間問題

我是和同學一起在5月份開始復習的,因為當時還有課程,所以復習的效率并不是很高,我真正開始復習是在暑假時,暑假當時和好多同學一起,大家一起去教室自習,一起去食堂吃飯,那時還沒有感覺考研時間很緊湊,有時也會去學校游泳池游泳,不過基本時間還是能保證的,基本上是上午看英語和政治,下午和晚上看數學,有時晚上也會背誦英語作文和做些政治大題。至于9月份以后具體什么時候開始復習,我建議大家基礎很差的同學可以去報個考研輔導班,尤其是專業課,一對一的輔導我覺得很有針對性。新祥旭就很不錯,我覺的要看個人的理力基礎.我想大部分人之前一定是學過理力這門專業課的,如果你當時覺的學的比較吃力或者不太明白,最好9月初就馬上開始.如果你覺的當初學的還湊合,沒有覺的理力有多難,那完全可以10月份再開始.不過我還是想說一下,因為如果10月份開始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其他學科的準備,并且產生心理負擔.所以建議大家還是10月之前開始理力的復習. 2.資料問題

我想說一下專業課的問題,我的專業課資料是輔導班的時候老師發放的 ,叫《新祥旭高分通關寶典》里面包含了近幾年的真題,還有押題,想說的是考試時候竟然遇到了原題。專業課如果選擇理論力學,拿高分也不難,今年我理論力學考了145分,所以說理論力學目標一定要高,否則考研會很吃虧。不得不說的是,北理工水小平寫的這本理論力學確實是偏難的,很多地方都講的比較深??梢哉f,如果學好這套資料,對于考研復習是非常必要的。上輔導班的時候有免費的資料可以送給要考的學生。大家有需要的可以聯系我。 3.真題

北理工的理論力學考試一般模式比較固定,是6道大計算題.每一題20分到30分,也就是說你不需要背誦任何的概念或者定義.關鍵是了解如何做題.六道計算題分別考察運動學,靜力學,動力學.但是每道題的計算一般都比較大,計算題大家不僅要注重時間,更要保證準確率,今年我一同學就是專業沒有保證準確率,導致今年沒過線,所以同學一定要保證準確率。01年到13年的真題我做了兩遍,基本上一天一套真題,有時候一天兩套真題,重點難點要多練,最后我基本上是一個類型的題目反復做,所以才有了專業課145分的高分。 學習方法建議

1.參考書的閱讀方法

(1)目錄法:先通讀各本參考書的目錄,對于知識體系有著初步了解,了解書的內在邏輯結構,然后再去深入研讀書的內容。

(2)體系法:為自己所學的知識建立起框架,否則知識內容浩繁,容易遺忘,最好能夠閉上眼睛的時候,眼前出現完整的知識體系。

(3)問題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總結成問題寫出來,每章的主標題和副標題都是很好的出題素材。盡可能把所有的知識要點都能夠整理成問題。

2. 學習筆記的整理方法

(1)通過目錄法、體系法的學習形成框架后,在仔細看書的同時應開始做筆記,筆記在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影響看書的速度,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會發現筆記對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課本的內容都很有好處。

(2)做筆記的方法不是簡單地把書上的內容抄到筆記本上,而是把書上的內容整理成為一個個小問題,按照題型來進行歸納總結。

3.真題的使用方法

分析試題主要應當了解以下幾個方面:命題的風格(如難易程度,是注重基礎知識、應用能力還是發揮能力)、題型、題量、考試范圍、分值分布、考試重點、考查的側重點等??忌梢愿鶕@些特點,有針對性地復習和準備,并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這樣既可以檢查自己的復習效果,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待改進;又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使之條理化、系統化。

第四篇:華中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818《理論力學》 考試大綱考研大綱[大全]

理論力學

考試復習大綱

理論力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技術基礎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程專業中許多課程均以理論力學為基礎。本課程的理論和方法對于解決現代工程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理論力學課程內容:

靜力學基本公理,約束與約束力,平面任意力系的簡化與平衡,物體系的平衡,平面簡單桁架內力計算方法,靜定與超靜定的概念,空間力系的簡化與平衡,滑動摩擦與滾動摩擦。

運動學點的運動合成,科氏加速度,剛體平面運動的速度分析方法,剛體平面運動的加速度分析方法。

動力學基本概念,動量定理,質心運動定理,剛體對于定點的動量矩定理,剛體對于質心的動量矩定理,剛體平面運動微分方程,動能、勢能、動能定理,達朗貝爾原理,虛位移原理及其在靜力分析中的應用。單自由度系統振動方程與振動特征量。

參考教材:理論力學.上下冊 .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編.

第五篇:理論力學論文

一個學期一晃而過,現在課已經到了最后,步入復習階段的自己回過頭來思考理論力學這門課程,思考自己學習理論力學是一個什么樣的過程,思考自己在理論力學課上自己到底收獲了什么。

首先,理論力學的確如老師在第一節課上告訴我們的一樣,這是一門聽上去十分簡單,做起題目來十分困難的學科。的確如此,我們可以發現,每一章節其實真正講知識內容的部分十分之少,反而大篇幅的是講例題,而且對于理論力學的知識點,其實大部分我們都已經在大物或微積分等其他課程上有一定的接觸,并不是全新的,陌生的內容,因此,我想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會認為上課簡單,至少都能聽的懂的原因。那為什么我們會做題難呢?這也就是這門課程的特色,我個人認為,至少到目前為止都這么認為,理論力學強調的并不是理論,而是應用,我認為理論力學與其稱之為理論力學,不如稱之為應用力學,這門課程講求的是用理論的方法來解決更為實際的問題,這也就是與大學物理最大區別,這個可以從例題中就可以看出,大學物理的例題大多還處于理想條件的假設下,而理論力學,至少從他的結構上,跟趨近于生活實際。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理論力學做題目會難得,因為他要求我們在理論力學上需要掌握的就是在知識的基礎上把它們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去解決實際的問題。

理論力學這門課程,我認為學好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例題的重要性要高于知識點。首先是因為他的知識點我們都有過一點的接觸,其次是這么一個講究知識運用的課程,他運用知識的方法的重要性遠遠高于其知識本身。所以,個人認為要想學好理論力學,一定要把握住例題,在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更看重知識點運用的方法。通過不斷的練習來鞏固對方法的熟悉度。這也就出現了另一個與大學物理很大的區別,大學物理很多時候不算到最后一步是不知道答案的,而理論力學只要找準了方法,差不多這道題就結束了。

事后回想一下,整個學習理論力學的過程其實是十分有意義的。在最開始,在看完知識點之后就去做作業,毫無思路之后再回去看知識點,認為是自己知識點掌握的不好,但是往往是看過之后還是同樣的結果,因為忽略了例題,其實書上的知識點實在是太少了。在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后,發現例題的重要性之后,更加看重例題,在做作業之前先把例題分析一遍,鑒于本科目是開卷考試,有時在面對著題目實在無任何思路的時候還是可以對照例題來尋找相似點,從而來結題。

這個課程講究運用的特色其實不止從課程本身中郵體現,從張老師上課的方式我們就可以十分清晰的感覺的到??偣策M行了兩次的實踐,每一個實踐,為了達到之后的效果,都是需要我們把理論力學的知識充分運用到實踐中。而且在鞏固知識點的同時,還為了我們一次溝通能力,執行力上的提升。

綜上所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張老師把這門課程的特色真正的發揮出來了,我認為這是一門十分有收獲的課,作為一門基礎課,真正發揮了他的作用,為我們之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也實現了從理論到運用的過渡。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勵志世界名著的讀后感下一篇:路政大隊綜治工作小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