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小學生必背古詩文

2023-06-27

第一篇:小學生必背古詩文75篇

小學必背75首古詩含注解49-75

古詩整理材料16

49、 江上漁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注釋

①漁者:捕魚的人。

②但:只。愛:喜歡。

③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 味道鮮美的魚。 生長快,體大味美。

④君:你。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

⑤出沒:若隱若現。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⑥風波:波浪。

⑦一葉舟:像落葉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譯文

江上來來往往無數人, 只知喜愛鱸魚之鮮美。

請您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隱時現在滔滔風浪里。

作品鑒賞

首句寫江岸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次句寫岸上人的心態,揭示“往來?的原因。后二句通過的視線,指示出風浪中忽隱忽現的捕魚小船,注意捕魚的情景。鱸魚雖然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對“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的規勸。“江上”和“風波”兩種環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態、“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強烈對比,顯示出全詩旨在所在。[1] 表達作者對漁民工作痛苦艱險的同情和對百姓的憐愛。 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 字希文,原名朱說。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謚號“文正”。漢族,祖籍陜西彬州(今陜西省咸陽市彬縣),生于蘇州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公元1015年(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進士,恢復范姓,后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這首詩概述這首語言樸實、形象生動、對比強烈、耐人尋味的小詩,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本文描繪了生活勞動的艱苦。指出江上來來往往飲酒作樂的人們,只知道品嘗鱸魚味道的鮮美,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魚人出生入死同驚濤駭浪搏斗的艱辛。

50、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注釋

1. 元日:農歷正月初一。

2. 一歲除:一年過去了。

3. 屠蘇:屠蘇酒。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來,全家老小朝東喝屠蘇酒。全句說,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意思是 說,喝了屠蘇酒,暖洋洋地感覺到春天已經來了)。

4. 曈曈:光輝燦爛。全句說,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

5. 總把新桃換舊符: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時候逢到新年,家家戶戶都用兩塊桃木板子,畫上兩個神像,掛在大門上,說是可以驅除魔鬼。

作者介紹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宋代詩人,漢族,字介甫,晚號半山,謚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后期社會經濟產生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時期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蘇軾,蘇洵,蘇轍父子三人稱為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曾經拜過歐陽修為師)。

賞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51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注釋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蘇省鎮江市,長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對。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蘇省揚州市邗(hán)江區縣南,與京口相對

3、一水:這里的“一水”指長江。

4、間(jiān):在一定的空間(時間)內。要注意不能誤讀成去聲,不是動詞“間隔”的“間”。根據本平仄格律、“間”字固有的詞義,以及古人語言習慣,此“間”字必須為平聲。“一水間”為體詞性偏正詞組,內部結構與“咫尺間”、“幾步間”、“一瞬間”、“一念間”相同,中心詞為“間”,限定成分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說京口和瓜州就一條(橫向的)河的距離之內。按古人文言的說法,即所謂僅“一水之遙”。王安石是想說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說它們之隔離。

5、鐘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詩人當時家居于此。

6、隔:間隔。

7、數重:幾層。讀shù chóng

8、綠:吹綠了。

9、何時:什么時候。

10、還:回。

譯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邊,我隔江遙望對岸的京口,心里想,這里與我居住的鐘山也就只隔著幾座大山,和煦的春風吹綠了長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時才能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鄉呢? 賞析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長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與這邊的“瓜洲”這么近,就一條江水的距離,不由地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座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鐘山只隔數重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為千古名句,再次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是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后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52、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注釋

①書:書寫,題。

②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隱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時的鄰居。也是作者元豐年間(1078-1086)閑居江寧(今江蘇南京)時的一位鄰里好友。本題共兩首,這里選錄第一首。

③茅檐:茅屋檐下,這里指庭院。

④無苔:沒有青苔。

⑤成畦(qí):成壟成行。畦:經過修整的一塊塊田地

⑥護田:這里指護衛、環繞著園田。據《漢書·西域傳序》記載,漢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領護。

⑦將:攜帶。綠:指水色。

⑧排闥(tà):開門。闥:小門?!妒酚?middot;樊酈滕灌列傳》:“高祖嘗病甚,惡見人,臥禁中,詔戶者無得入羣臣。羣臣絳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張守節正義:“闥,宮中小門。”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傳》:“[李靖]乃雄服乘馬,排闥而去。”

清侯方域《寧南侯傳》:“[左良玉]走匿牀下。世威排闥呼曰:„左將軍,富貴至矣!速命酒飲我!”

徐遲《祁連山下》:“風景排闥而入。”

⑨送青來:送來綠色。

這是作者題寫在湖陰先生居室墻壁上的一首詩。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是作者的朋友。 譯文

茅草房庭院因經常打掃,所以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ú輼淠境尚袧M畦,都是主人親手栽種。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田,把綠色的田地環繞。兩座青山像推開的兩扇門送來一片翠綠。

修辭手法

后兩首詩句,詩人運用了對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給山水賦予人的感情,化靜為動,顯得自然化,既生機勃勃又清靜幽雅。

簡析

這首詩是題寫在湖陰先生家屋壁上的。前兩句寫他家的環境,潔凈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兩句轉到院外,寫山水對湖陰先生的深情,暗用“護田”與“排闥”兩個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動與人相親,正是表現人的高潔。詩中雖然沒有正面寫人,但寫山水就是寫人,景與人處處照應,句句關合,融化無痕。詩人用典十分精妙,讀者不知典故內容,并不妨礙對詩歌大意的理解;而詩歌的深意妙趣,則需要明白典故的出處才能更深刻地體會。講了湖陰先生的無私教師育人的品質,贊頌了他的善施教化。

5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注釋

1.望湖樓:在杭州西湖邊。

2.翻墨:像墨汁一樣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蓋,掩蓋。

3.跳珠:形容雨點像珍珠一樣在船中跳動。

4.卷地風:風從地面卷起。

賞析

這首描寫了夏日西湖上一場來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寫黑云翻滾,第二句寫大雨傾盆,后兩句寫雨過天晴。大自然變化多么迅速,詩人用筆又多么神奇。

54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注釋

1. 瀲滟:波光閃動的樣子。

2. 空蒙:云霧迷茫的樣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賞析

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瀲滟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在善于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譽。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這個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55 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灑豚欲上時。

注釋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長歌和繪畫。這是蘇軾為惠崇畫的《春江曉景圖》所做的題畫詩。曉:早晨。

2.蔞蒿:生長在河灘上的一種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蘆芽:蘆筍。烹調河豚時,用蔞蒿和蘆筍做佐料,味道十分鮮美。

3.河豚:一種有毒的魚,經過加工后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時:河豚春天要從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將要逆流而上的時候。

解說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這些可都是烹調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將要回游的河豚是畫家畫不出的,詩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氣氛表現得多么真切啊

56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釋

(1)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2)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側:從側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識:認識;清楚。(注:這里不是看清楚,沒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

(6)緣:同“原”,因為;由于。

(7)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譯文

從正面看廬山的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人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是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啊! 賞析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额}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额}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

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

57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注釋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3. 項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后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譯文

活著的當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應是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賞析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齊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后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

58 三衢(qú)道中

(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詩人資料

曾幾 (jī)(1084~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贛州(今屬江西)人,徙居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畿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

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端膸烊珪酚小恫枭郊?卷,輯自《永樂大典》。

注釋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江區,因境內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

③小溪泛盡: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小溪,小河溝。泛,乘船。盡,盡頭。④卻山行:再走山間小路。卻,再的意思。

⑤綠陰:蒼綠的樹陰。陰,樹陰。

⑥不減:并沒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黃鸝:黃鶯。 賞析:

詩作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寫出行時間,“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節,往往多雨,但現在卻“日日晴”,寫天晴,也是寫詩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開朗!次句寫出行路線。詩人乘船去游山去了,“泛盡”了舟,到了小溪的盡頭,又換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樂無窮,其雅無窮,其趣無窮。第三句寫“綠陰”,游山歸來的路目,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譯文

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前行。 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詩意

這是一首紀行詩,寫詩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見聞感受。首句點明此行的時間,“梅子黃時”正是江南梅雨時節,難得有這樣“日日晴”的好天氣,因此詩人的心情自然也為之一爽,游興愈濃。詩人乘輕舟泛溪而行,溪盡而興不盡,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個“卻”字,道出了他高漲的游興。三四句緊承“山行”,寫綠樹蔭濃,爽靜宜人,更有黃鸝啼鳴,幽韻悅耳,渲染出詩人舒暢愉悅的情懷。“來時路”將此行悄然過渡到歸程,“添得”二字則暗示出行歸而興致猶濃,故能注意到歸途有黃鸝助興,由此可見出此作構思之機巧、剪裁之精當。

59 示 兒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注釋1. 示兒:給兒子們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國統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淪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區。 5. 家祭:對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親。

賞析

陸游是南宋愛國人,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消減?!妒緝骸吩娛窃娙伺R終寫給兒子的遺囑,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

60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注釋

題意思: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時候,走出籬笆門,忽然對面吹來一陣涼風,心中產生一股傷感,于是寫下這首詩。

(1)將曉:天將要亮。

(2)籬門:用竹片或竹竿編的門。

(3)三萬里:長度,形容它的長,是虛指。河:指黃河。

(4)“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計算長度的一種單位,八尺為一仞(一作七尺)。

(5)岳:指西岳華山。岳:指北方泰、恒、嵩、華諸山,一說指東岳泰山和西岳華山。

(6)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觸。

(7)遺民:指在金占領區生活卻認同南宋王朝統治的人民。

(8)淚盡:眼淚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慘、痛苦。

(9)胡塵:指胡人騎兵的鐵蹄踐踏揚起的塵土,指金朝的暴政。胡:中國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10)南望:遠眺南方。

(11)王師:指宋朝的軍隊。

譯文

三萬里黃河東流入大海,五千仞華山高聳接青天。鐵蹄下遺民欲哭已無淚,盼望官軍收失地又一年。 思想感情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愛國和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歷史背景

南宋時期,金兵占領了中原地區。詩人作此詩時,中原地區已淪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時愛國詩人陸游被罷斥歸故鄉,在山陰(今浙江紹興)鄉下向往著中原地區的大好河山,也惦念著中原地區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夠盡快收復中原,實現統一。

61、四時田園雜興(1) (宋) 范成大

晝 出 耘 田 夜 績 麻, 村 莊 兒 女 各 當 家。 童 孫 未 解 供 耕 織, 也 傍 桑 陰 學 種 瓜。

作者背景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市)人。雖寫過不少愛國詩篇,但最著名的還是田園詩,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的農村生活和風土人情。 注詞釋義

雜興:有感而發、隨事吟詠的詩。

耘田:鋤草。

績麻:即緝麻,把麻搓成線。

童孫:幼小的孫子。

未解:不能,不會。

供:擔任,擔負。

傍:靠近。 古詩今譯

白天出去鋤草夜里緝麻,農家兒女都能各自持家。小孫子還不會耕田紡織,也靠近桑樹陰學習種瓜。 名句賞析

《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宛如農村生活的長幅畫卷。本篇是其中的一首,寫的是夏日村莊的生活場景:男耕女織,日夜操勞,雖然辛苦,卻也其樂陶陶。最精彩的是后兩句。模仿是兒童的天性,農村孩子的游戲,也多是模仿大人的勞動。一個“學”字,透出兒童的天真活潑,極富生活情趣。詩中沒有出現老人的形象,但稱農夫農婦為“兒女”,稱小孩為“童孫”,分明是老農的口吻,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農家樂事圖。這里有寫實的成分,更蘊含著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理想。語言通俗淺顯,文筆清新輕巧,使人由景見情,給人以極美的藝術享受。

jiě gòng

bàng sāng yīn

62.四時田園雜興(2) (宋) 范成大

梅 子 金 黃 杏 子 肥, 麥 花 雪 白 菜 花 稀。 日 長 籬 落 無 人 過, 唯 有 蜻 蜓 蛺 蝶 飛。

譯文: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簡析: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兩句寫出梅黃杏肥,麥白菜稀,色彩鮮麗。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后兩句寫出晝長人稀,蜓飛蝶舞,以動襯靜。

jiá

注詞釋義:

1、梅子:梅樹的果實,夏季成熟,可以吃。

2、肥:指果肉肥厚。

3、麥花:蕎麥花。

4、菜花:油菜花。

5、日長:夏天已近,白天越來越長了。

6、籬落:籬笆。

7、惟有:只有。

8、蛺(jiá)蝶:菜粉蝶。

63.小 池 (宋) 楊萬里 泉 眼 無 聲 惜 細 流, 樹 陰 照 水 愛 晴 柔。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頭。

作者背景

楊萬里(1124-1206),南宋詩人,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是我國古代寫詩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詩通俗清新,流暢自然,人稱“誠齋體”。詩的內容以山水風光自然景色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經幽默地跟他開玩笑說“處處山川怕見君”。 注詞釋義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愛惜。

細流:細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風光。

尖尖角:指剛出生的、緊裹著的嫩小荷葉尖端。 古詩今譯

泉眼悄無聲是珍惜細細的水流,樹陰映水面是它喜歡晴日的溫柔。小小的嫩荷剛露出緊裹的葉尖,早飛來可愛的蜻蜓站立在上頭。

名句賞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之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陰、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詩從“小”處著眼,生動、細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動的富于生命和動態感的新景象,用來形容初露頭角的新人。

64.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 竟 西 湖 六 月 中, 風 光 不 與 四 時 同。 接 天 蓮 葉 無 窮 碧, 映 日 荷 花 別 樣 紅。

作者背景

楊萬里(1124-1206),南宋詩人,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是我國古代寫詩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詩通俗清新,流暢自然,人稱“誠齋體”。詩的內容以山水風光自然景色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經幽默地跟他開玩笑說“處處山川怕見君”。 注詞釋義

凈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曾做過直閣秘書等官。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

別樣:宋代俗語,特別的。 古詩今譯

畢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他季節確實不同。蓮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名句賞析——“映日荷花別樣紅。”

詩人駐足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全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詩人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風光不與四時相同,這兩句質樸無華的詩句,說明六月西湖與其他季節不同的風光,是足可留戀的。然后,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驚采絕艷的畫面:翠綠的蓮葉,涌到天邊,使人感到置身于無窮的碧綠之中;而嬌美的荷花,在驕陽的映照下,更顯得格外艷麗。這種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此破降墓P墨,給我們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65.春 日 (宋) 朱熹 勝 日 尋 芳 泗 水 濱, 無 邊 光 景 一 時 新。 等 閑 識 得 東 風 面, 萬 紫 千 紅 總 是 春。

作者背景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學家。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徽州婺(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寫過一些好詩,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觀書有感》等較著名。 注詞釋義

勝日:風光美好的日子。

尋芳:游賞美景。

泗水:河名,流經山東曲阜一帶。

濱:水邊。

等閑:輕易,隨便。

總是:都是。 古詩今譯

良辰探尋美景在泗水之濱,無限的風光景物煥然一新。輕易便能識得東風的妖面,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芳春。

名句賞析——“萬紫千紅總是春。”

首句點明出游的時令、地點,下三句寫“尋芳”的所見所識。春回大地,詩人耳目一新。正是這新鮮的感受,使詩人認識了東風。仿佛是一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而百花爭艷的景象,不正是生機勃勃的春光嗎?詩人由“尋”而“識”,步步深化,統率全詩的則是一個“新”字。但泗水在山東,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傳道;而南宋時那地方早已淪陷于金國,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來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求圣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導的“仁”。這些意思如果用哲學講義式的語言寫出來,難免枯燥乏味。本詩卻把哲理融化在生動的形象中,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當然,如果讀者全不理會那些哲理,只把它當作一首游春詩來欣賞,那也是讀者的權利,朱熹是無可奈何的。

sì shuǐ bīn

66、觀書有感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注釋譯文

1. 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后為南溪書院)內。朱熹父親朱松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云:“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

2. 鑒:一說為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鏡子;也有學者認為鏡子。指像鑒(鏡子)一樣可以照人。

3. “天光”句:是說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

4. 徘徊:來回移動。 5. 為:因為。

6. 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里指方塘之水。 7. 那得:怎么會。 8. 那:怎么的意思。 9. 清如許:這樣清澈。 10. 如:如此,這樣。 11. 清:清澈。

12. 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

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觀書有感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凈, 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

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觀書有感二首作品鑒賞

從題目看,這兩首詩是談觀書體會的,意在講道理,發議論。弄不好,很可能寫成“語錄講義之押韻者”。但作者寫的卻是詩,因為是從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讓形象本身來說話。

是抒發讀書體會的哲理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半畝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畝地的一個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凈,“一鑒”的“鑒”,就是“鏡”,照人的鏡子,“鏡”和“鑒”是一個意思。“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那樣打開了。“半畝方塘”雖然不算大,但它卻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凈,“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來了。閃耀浮動,情態畢見。作為一種景物的描寫,這也可以說是寫得十分生動的。這兩句展現的形象本身就能給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凈,心胸開闊。這一種感性的形象本身,它還蘊涵著一種理性的東西。很明顯的一點是,“半畝方塘”里邊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夠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淺、很污濁,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準確地反映。

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作進一步的挖掘,寫出了頗有哲理的

三、四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問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當于“它”的意思,這里是指方塘。“問渠”就是“問它”。在這個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詩人并沒有說“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詩里邊突出了一個“清”字,“清”就已經包含了“深”。因為塘水如果沒有一定的深度的話,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態。詩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點。但是到此詩人并沒有結束,他進一步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問”那個“方塘”“那得清如許?”問它為什么這么“清”,能夠反映出“天光云影”來。而這個問題孤立地看這個“方塘”的本身沒有法子來回答。詩人于是放開了眼界,從遠處看,終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頭”,找到了答案。就因為“方塘”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給它輸送了“活水”。這個“方塘”由于有“源頭活水”的不斷輸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污濁,永遠“深”而且“清”。“清”得不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這么一種細致的情態。這就是這一首小詩所展現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義。

67.題臨安邸 (宋) 林升 山 外 青 山 樓 外 樓, 西 湖 歌 舞 幾 時 休? 暖 風 熏 得 游 人 醉, 直 把 杭 州 作 汴 州。

作者背景

林升,南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的一位讀書人,其他情況都無從查考。 注詞釋義

臨安:即詩中的杭州(在今浙江),南宋的國都。

?。郝玫?。

直:簡直。

汴州:北宋的國都,在今河南開封。 古詩今譯

山外有青山樓外有樓,西湖的歌舞何時方休?暖風把游人熏得陶醉,簡直把杭州當作汴州。

名句賞析——“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統治者不思收復失地,只想偏安一隅,在杭州大造宮殿園林,僅花園就修了40多所,其他貴族富豪的樓臺亭榭更是不計其數。這首詩的前兩句,從空間和時間的無限,寫盡杭州的山水樓臺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復象。“幾時休”三個字,責問統治者:驕奢淫逸的生活何時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復國的事業幾時能著手?然而,暖洋洋的風把游人吹得好像喝醉了酒,飄飄然,陶陶然,個個醉生夢死,毫無憂患意識,竟然把江南的杭州當作了中原的汴州。“暖風”語意雙關,既是溫暖的自然風,也是紙醉金迷的靡靡之風。末句既是諷刺,又是警告:長此以往,必將重蹈覆轍,杭州也會像汴州一樣,淪于金人的鐵蹄之下。全詩不用典故,篇幅極短而內蘊豐富,語言平易而憂憤深沉。

xūn dé

biàn

68.游園不值 (宋) 葉紹翁

yīng

應 憐 屐 齒 印 蒼 苔, 小 扣 柴 扉 久 不 開。 春 色 滿 園 關 不 住, 一 枝 紅 杏 出 墻 來。

chǐ

作者背景

葉紹翁(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原姓李,后嗣龍泉(今浙江龍泉)葉氏。長期隱居錢塘西湖,《游園不值》廣為傳誦。 注詞釋義

不值:沒有遇到主人。

屐:一種木頭鞋,底下有齒,可以防滑。

小扣:輕敲。

柴扉:用樹條編扎的簡陋的門。 古詩今譯

園主人該是怕木屐齒踩壞了蒼苔,為什么客人輕敲柴門久久地不開。那滿園的美麗春色怎能關閉得住,一枝紅色杏花已經早早探出墻來。 名句賞析——“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詩以“游園不值”為題,本是說自己游園的目的沒有達到??墒窃娙藚s由此生發感想。他想,這可能是因為主人怕踩壞園中的青苔,怕破壞了園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讓自己進來的緣故罷。短短兩句,寫出了詩人的善解人意,也寫出了他那一片憐春惜春的情懷!但這首詩更為膾炙人口的還是后兩句。柴門雖然不開,滿園春色卻難以關住,你看一枝紅杏探出墻頭,不正在向人們炫耀著春天的美麗嗎?“關不住”、“出墻來”,簡單的幾個字,寫出的并不僅僅是園中美麗的春色,還寫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寫出了一片春意盎然。盡管主人沒有訪到,但作者的心靈已經被這動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滿了!

juǎn

69.鄉村四月 (宋) 翁卷 綠 遍 山 原 滿 白 川, 子 規 聲 里 雨 如 煙。 鄉 村 四 月 閑 人 少, 才 了 蠶 桑 又 插 田。

詩詞注釋

1. 2. 3.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滿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光。川:平地。 子規:鳥名,杜鵑鳥。

才了:剛剛結束。蠶桑:種桑養蠶。插田:插秧。

鄉村四月詩句譯文

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鄉村四月作品鑒賞

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田野風光和農忙景象,前兩句描繪自然景物: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了出來。以“綠遍”形容草木蔥郁,“白滿”表示雨水充足,“子規聲”暗寓催耕之意,生動地展現出“鄉村四月”特

有的風物。后兩句敘述農事繁忙,畫面上主要突出剛剛收完蠶繭便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前呼后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卷。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綠的,原野是綠的,綠的樹,綠的草,綠的禾苗,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個綠色主宰的世界。在綠色的原野上河渠縱橫交錯,一道道洋溢著,流淌著,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滿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舉目望去,綠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籠罩在淡淡的煙霧之中。其實那不是霧,那是如煙似霧的蒙蒙細雨,不時有幾聲布谷鳥的呼喚從遠遠近近的樹上、空中傳來。詩的前兩句描寫初夏時節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廣闊,筆觸細膩;色調鮮明,意境朦朧;靜動結合,有色有聲。“子規聲里雨如煙”,如煙似霧的細雨好像是被子規的鳴叫喚來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后兩句歌詠江南初夏的繁忙農事。采桑養蠶和插稻秧,是關系著衣和食的兩大農事,四月正是忙季,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不停。對詩的末句不可看得過實,以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蠶,有人運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蠶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蠶桑,有人則只忙于其中的一項,少不得有人還要做其他活計。“才了蠶桑又插田”,不過是化繁為簡,勾畫鄉村四月農家的忙碌氣氛。至于不正面直說人們太忙,卻說閑人很少,那是故意說得委婉一些,舒緩一些,為的是在人們一片繁忙緊張之中保持一種從容恬靜的氣度,而這從容恬靜與前兩名景物描寫的水彩畫式的朦朧色調是和諧統一的。

這首詩全篇語言樸實生動,風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氣息,表達了作者對農民辛勤勞動的贊美之情。[2]

[4]

鄉村四月作者簡介

翁卷,字續古,一字靈舒,南宋詩人,永嘉(今浙江溫州)人,生卒年不詳,

他一生沒有做過官,屢考進士不中,布衣文人。與趙師秀、徐照、徐璣合稱“永嘉四靈” 。他的詩大多講究技巧,有清新淡遠的意味,講究錘煉字句,寫景善白描,時有佳句,為人傳誦,著有《四巖集》、《葦碧軒集》。

70.墨 梅 (元) 王冕 我 家 洗 硯 池 頭 樹, 朵 朵 花 開 淡 墨 痕。 不 要 人 夸 顏 色 好, 只 留 清 氣 滿 乾 坤。

作者背景

王冕(1287-1359),元代畫家、詩人。字元章,號煮石山農、飯牛翁、梅花屋主等。諸暨(今浙江諸暨)人。出身貧寒,少年時常常白天下田、放牛,晚上去佛寺長時燈下讀書。工于畫梅,又擅長作詩。詩風質樸自然。 注詞釋義

墨梅:用水墨畫成的梅花。

洗硯池:傳說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在池邊練習書法,在池水里洗刷毛筆,池水都變成了黑色。

淡墨痕:用洗硯的池水澆灌梅花,花朵上顯出淡淡的墨痕。

清氣:清香之氣。

乾坤:天地。詩中指人間。 古詩今譯

長在我家洗硯池邊的梅花樹,花兒朵朵都染上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夸獎它顏色美好,只求得讓清香之氣充滿乾坤。 名句賞析——“朵朵花開淡墨痕。”

這是一首語言質樸,不同一般的題畫詩。梅花本是彩色的,她不會因為墨池水的澆灌而變成黑色。顯然,這墨梅不是現實中所有,而是出自于詩人的畫筆之下;同時,這也不是對梅花外表之美的描摹,而是詩人對梅花品格的贊美。試想,那傲霜斗雪的梅花,即便沒有那嬌艷顏色,她那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凌寒獨開的高潔品格不照樣值得我們去歌唱、去贊美嗎?這同詩人自己不畏權貴、蔑視功名利祿的高潔情懷是多么一致。所以詩

人看來,他畫筆之下的梅花不需要有美麗的顏色,只要能長久保留住她的清香之氣就足夠了。這是詩人對梅花精神的獨特體會,也是這首詩的高妙之處。

71.石灰吟 (明) 于謙 千 錘 萬 鑿 出 深 山, 烈 火 焚 燒 若 等 閑。 粉 骨 碎 身 渾 不 怕,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間。

作者背景

于謙(1398-1457),明代軍事家、詩人,永樂進士。字廷益,號節庵,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詩歌語言質樸自然,不事雕琢。 注詞釋義

1、出深山:意思是說石灰是從深山中開采出來的。

2、等閑:尋常,平常。

3、清白:指石灰顏色純潔雪白。 古詩今譯

經過千萬次錘打出自深山,熊熊烈火焚燒也視若等閑。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一片清白長留人間。

名句賞析——“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是一首托物寫志的詩,相傳是作者17歲時所作。石灰是古人建筑中用于涂抹和粘合的主要原料,它由石灰石燒制而成,須經過山中千錘百擊的開采和熊熊烈火的冶煉。詩人把這一過程用擬人的方式形象地描寫出來,借石灰的自吟來表現詩人自己那種不畏艱險、不怕磨煉、敢于粉身碎骨的獻身精神和清白高潔的優秀品格。詩的語言簡潔、生動,全詩貫注著一種磊落剛正的英雄之潔氣,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72.竹 石 (清) 鄭燮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巖 中。 千 磨 萬 擊 還 堅 勁, 任 爾 東 西 南 北 風。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作者背景

鄭燮(1693-1765),清代書畫家、詩人。字克柔,號板橋,清乾隆年間的進士,興化(今江蘇興化)人。詩風質樸潑辣,在畫壇上也是獨樹一幟,稱其為“揚州八怪”之一。 注詞釋義

1、立根:扎根、生根。

2、原:本來。

3、破巖:破裂的巖石縫隙。

4、磨:折磨,挫折。

5、擊:打擊。

6、堅勁:堅韌、剛勁。

7、任:任憑。

8、爾:你。

古詩今譯

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松,根須已經深扎在巖石之中。歷經千萬次磨煉更加堅韌,任

xiè

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

名句賞析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佳。既是贊美了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風神;后兩句進一步寫巖竹的品格,她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長就了一身特別挺拔的豐姿,決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鄭燮不但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巖竹一樣剛強勇敢。

73.所 見 (清) 袁枚méi

牧 童 騎 黃 牛, 歌 聲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鳴 蟬, 忽 然 閉 口 立。

詞句注釋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蕩;回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陰的樹。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鳴:叫。 ⑦立:站立。

所見白話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

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

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所見創作背景

詩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見一個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于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這一幕觸發了詩人的詩興,就寫下了這一首“所見”。

所見文學賞析

這首詩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著痕跡。第二句調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從而形成一個高潮。一二句描寫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潑、悠然自得的可愛模樣和他的愉快心情,“騎”字直接寫出了牧童的姿勢,“振”字則間接點出他的心情。通過“騎”和“振”兩個動詞,把牧童那種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的心情和盤托了出來。他幾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簡直不知道世間還有“憂愁”二字。正因為心中歡樂,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繼續描寫神態。第三句是過渡,是作勢。寫牧童的心理活動,交代了他“閉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詩的轉折點。第四句,急轉直下,如千尺懸瀑墜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詞,把這個牧童發現樹上鳴蟬時的驚喜心情和機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忽然”發生了變化:由響而靜、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閉口注目鳴蟬的瞬間神態寫得韻味十足。而“閉”和“立”兩個動詞,則把這個牧童天真的神態和孩子式的機智刻劃得淋漓盡致。全詩純用白描手法,緊緊抓住小牧童一剎那間的表現,逼真地寫出小牧童非常機靈的特點,讓人倍覺小牧童的純真可愛。[4]

這是一首反映兒童生活的詩篇,詩人在詩中贊美了小牧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畫面。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后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顯得特別專注。“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聽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這首詩正是在這種起伏變化中獲得了巨大的藝術效果。詩的語言,明白如話,質樸無華,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體會、去遐想、去思考。[5]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描寫,直接抒發生活的感受,看似閑情逸致,實則寄托情思。同時這首詩不顧及格律,活潑自由,語言淺顯明了,形象自然生動。綜觀全詩,它所描繪的和平、寧靜和優美如畫的田園風光,所刻劃的活潑、自在和天真無邪的牧童形象,表現了詩人的一種“真性情”。詩人曾經說過 “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諱言,詩所描繪、所刻劃的,正是詩人畢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強調的“真性情”。

作者簡介

袁枚(公元1716年一公元1797年),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詩人、散文家。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隨園,吟詠其中。廣收弟子,提倡婦女學文,女弟子尤眾。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與紀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等。

74.村 居 (清) 高鼎 草 長 鶯 飛 二 月 天, 拂 堤 楊 柳 醉 春 煙, 兒 童 散 學 歸 來 早, 忙 趁 東 風 放 紙 鳶。

注釋

①村居:在鄉村里居住時見到的景象。

②楊柳拂堤:像楊柳一樣撫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煙:春天水澤、草木間蒸發形成的煙霧般的水汽。

③散學:放學。

④紙鳶:泛指風箏,它是一種紙做的形狀像老鷹的風箏。鳶:老鷹。 村居白話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

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村居創作背景

詩人晚年遭受議和派的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于上饒地區的農村。在遠離戰爭前線的村莊,寧靜的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受到田園氛圍感染的詩人有感于春天來臨的喜悅而寫下此詩。

村居文學賞析

首聯寫時間和自然景物。生動地描寫了春天時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樹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里醉得直搖晃。“草長鶯飛”四個字,把春在的景物寫活,使讀者仿佛感受到那種萬物復蘇、欣欣向榮的氣氛,讀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動著春的脈搏。

頷聯寫村中的原野上的楊柳,“拂”,“醉”,把靜止的楊柳人格化了。枝條柔軟而細長,輕輕地拂掃著堤岸。春日的大地艷陽高照,煙霧迷蒙,微風中楊柳左右搖擺。詩人用了一個“醉”字,寫活了楊柳的嬌姿;寫活了楊柳的柔態;寫活了楊柳的神韻。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圖。

頸聯和尾聯寫人物活動。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孩子們放學早,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兒童正處在人生早春,兒童的歡聲笑語,興致勃勃地放風箏,使春天更加生機勃勃,富有朝氣。兒童、東風、紙鳶,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結尾兩句由前兩句的物寫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盡致。

《村居》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居住農村親眼看到的景象,詩人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繽紛的“樂春圖”。全詩充滿了生活情趣,詩情畫意。詩人采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將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展露無遺。本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字里行間透出了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3]

村居作者簡介

高鼎(1821~1861),字象

一、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清代后期詩人。高鼎生活在鴉片戰爭之后,大約在咸豐年間,其人無甚事跡,有關他的生平及創作情況歷史上記錄下來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詩卻使他名傳后世。著有《村居》、《拙吾詩稿》等。

gōng

75、己亥雜詩 (清) 龔自珍

yīn

shì

九 州 生 氣 恃 風 雷, 萬 馬 齊 喑 究 可 哀。 我 勸 天 公 重 抖 擻, 不 拘 一 格 降 人 才。

作者背景

龔自珍(1792-1841),一名鞏祚,字(?王+瑟)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道光進土,中國近代著名的啟蒙主義思想家,在詩歌創作上也有相當高的成就,詩風瑰麗,有“龔派”之稱。他的詩飽含著憂國憤世的激情和對理想的憧憬,語言恣縱雄奇。

注詞釋義

1、己亥:道光十九年。

2、九州:指中國。

3、生氣:活力,生命力。

4、萬馬齊喑:比喻當時的中國死氣沉沉。

5、喑:啞。

6、究:終究、畢竟。

7、重抖擻:重新振作、奮發起來。

8、不拘一格:打破常規,采用多種方式。

9、降:賜給、給予。這里有產生、選用的意思。

古詩今譯

九州內生機勃勃要有風雷激蕩,萬馬齊喑的沉悶局面實在可哀。我勸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打破一切清規戒律去選用人才。

名句賞析——“不拘一格降人才。”

這是首借題發揮,極力提倡“更法”,抒發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的詩作。龔自珍生活的時代正當清政府腐敗衰落的時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詩人用象征的

手法,寫了這首感情激越的詩篇。大自然要保持生氣勃勃的狀態就要有風雷的激蕩,如果在死氣沉沉的空氣中則一切都會窒息。同樣,中國要重現勃勃的生機,也必須要實行重大的變革。天公在詩中原指主宰宇宙的玉皇大帝,這里則借指清朝統治者。詩人希望當朝統治者能奮發有為,因而大聲疾呼,不拘一格地選用人才,表達出一種渴望社會變革的急切心情。全詩充滿了詩人關注社會政治的激情,想象奇物,氣勢生動,催人奮進,滿腔愛國熱情躍然詩中。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作者背景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郁頓挫,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 注詞釋義

官軍:唐王朝軍隊。

收:收復。

河南河北:泛指黃河以南以北地區,相當于今河南、河北、山東一帶。

劍外:劍門關之外,即今四川劍南一帶。

薊北:今河北省北部。當時為安、史叛軍根據地。

初聞:乍聽到。

涕淚:眼淚。

卻看:回頭看。

漫卷:胡亂地卷起。

縱酒:縱情飲酒。

青春:春天。指春光明媚。

巴峽:在今重慶市東的嘉陵江上。

巫峽:在今四川省巫山縣東。

襄陽:在今湖北襄樊。

古詩今譯

在劍門關外忽然聽說官軍收復了薊北,乍聽到止不住的淚水灑滿了衣裳?;仡^看妻兒沒有了愁容,胡亂收拾著詩書不禁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且縱情飲酒,明媚的春光伴我返回那久別的故鄉。立即動身走巴峽穿巫峽,然后經襄陽而轉向那舊都洛陽。 名句賞析——“青春作伴好還鄉。”

這是杜甫52歲流落到梓州時被稱為生平第一首快詩的佳作。因安史之亂而漂泊到劍門之外已是第五個年頭,杜甫無時不期望著能夠平息叛亂,葉落歸根。突然聽說官軍收復了薊北,喜極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傳”、“初聞”、“卻看”、“漫卷”、四個連續動作,把驚喜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在“即從”、“穿”、“便下”、“向”這四個富有動感節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著自己仿佛已經穿過巴峽、巫峽,路過襄陽、洛陽,回到了夢寐以求的家鄉。后人說:此詩句句有喜悅意,一氣流注,而曲折盡情,絕無妝點,愈樸愈真,如此等,都是非常精當的評語。

第二篇: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 詠鵝(上)

時間:2015-3-24 地點:北京吟誦QQ群 主持:朱思暢 主題:小學必背75首古詩 內容:《詠鵝》(上)

一、課前講解

1、九而吟誦精選集, 收錄246首作品,馬上就出版。一張CD一張DVD。其中大量的音頻進行了重新錄制。246首包括了小學和初中的150首,以及增加的蒙學、散文、書籍等。希望到時候可以跟老師們分享內容

2、小學必背75詩歌《詠鵝》

這首詩歌是非常有名,也是中國人都會的詩歌。

3、《詠鵝》的小故事

網上傳播的《詠鵝》的吟誦版本,開篇小設計十分有名的。“朱思凝,我來教你吟誦„„”

當年錄制的時候朱思凝很小?,F在我們重新錄制了《詠鵝》。

4、出版CD問題 還沒有公開發行的情況,這個是校內出版。

二、《詠鵝》講學

1、說故事

說起《詠鵝》我們有個小故事。浙江義烏是現在有名的商品地,義烏有個塔,叫大安寺塔。這個是北宋宋徽宗時期的塔,但是這個塔年久失修倒塌了,有的人就到了塔下找磚時發現磚頭上有字!大家一看,塔磚上居然刻著駱賓王的《詠鵝》,就可見這首詩歌是多么有名!

2、吟誦一遍《詠鵝》

3、吟誦注意

小朋友吟誦的時候可以調高一下高調、包括女老師也可以調高。

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設計調子的高低。

4、師生跟隨吟誦《詠鵝》

詠鵝

(唐)駱賓王 鵝 鵝 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青波

5、老師總結

說到《詠鵝》時,總會有老師問,我從哪里開始教授吟誦?我提供個小建議,如果一開始講授吟誦規則,可能聽課的老師和小朋友難以接受。我們可以先從《詠鵝》開始,

6、《詠鵝》怎么教?

我在上課的時候,先展示了這么一幅圖片,問:這個圖你知道展現是什么詩歌嗎?小孩往往能猜出來是《詠鵝》,因為有鵝。

“小孩是誰呢?” “駱賓王!”

“小孩邊上有河!河是干嘛的?可以猜測有鵝有用嘛!” “還有有石頭呢!” “小孩拿什么?” “筆!”

“拿筆在干嘛?” “寫詩?” “沒紙怎么寫?”

然后臺下的孩子開始猜測了:寫鵝上?寫石頭上?寫水里面?寫地上?

(1)老師此時總結詩歌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中國畫不是寫實的!而是寫意的,一種感覺!中國畫和西方的畫是不一樣(西方一開始的畫風是寫實的,但是由于照相機出現才發現寫實有些不切實際,于是改變了畫風,變成抽象、印象派等!),中國的畫是和現實生活完全不一樣的!拿著筆只是在告訴你一個意象,說明這個孩子有文化!怎么能表現作詩呢?也可以用根筆!

說到這也許有的小孩子知道了,哦!筆代表了作詩! (2)那么他怎么作詩呢?

不能拿著一張紙和筆,邊走邊寫,這個不現實。但是古代有個李賀,他就是背一籮筐,邊走邊寫。

怎么寫詩呢?我們先看看駱賓王,駱賓王七歲作詩,是個富貴家庭,當地的有名人,所以駱賓王的父親遵從了家族的習慣去山東做官,留下了老父親、兒子、妻子在義烏老家。

中國自古以來老人愛孫子,《禮記》記載“父親可以不抱兒子,可以抱孫子。”也可以看出孫子比兒子地位高。

爺爺天天跟門客夸孩子有多棒!當然有一天門客把孫子帶到了城外,詢問:“你會作詩嗎?”駱賓王:“會啊!” 但是這個時候沒帶紙啊!怎么作詩呢?肯定說到這里就有孩子說:“直接說出來!”

老師糾正:“說不對!應該是直接唱出來!” 然后老師示范吟誦

這個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并且教會學生了。 (3)虛注意的吟誦規則

對于初學的孩子我們要按照基本規則來做

“由易到難 由簡到繁”

面對吟誦,哪個最簡單?“依字行腔!依意行調” 吟誦大體下:短篇的小古體詩最簡單,指需要遵循入短韻長。 可以不提入聲字!可以悠揚的唱起來! 邊唱邊背,熟悉了文本,達到了目的! (4)點明入聲字

應該要不要點明入聲字呢?看自己的班級情況來定!如果孩子能接受就說明,不能接受的話就這樣說:

(就說本首詩歌有幾個字,需要讀短,為什呢?因為是入聲字!什么是入聲字呢?下節課再說!我們現在先來記住他們把它讀短。)

(5)文讀

文讀是文人讀書的方法,要盡可能讀懂中國人的發音,發音關鍵在于它有入聲字。只不過我們普通話中沒有了入聲字了,現在我們只是遵循了入聲短讀的特點,把入聲的處理上處理得短了一些,是今天最好的處理辦法。這個是最為現實的做法!(我們心里知道就好,學生沒必要知道)

吟誦的時候注意,短一點就ok! (6)入聲字短讀的好處?

歌曲的節拍變得好玩,輕快,可愛,符合少年心性!(不要拆解古詩,吟誦一邊整體感知,再拆解)

(7) 詩歌精彩之處

詩歌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入聲字,尤其是顏色搭配和動作。入聲字讓整首詩歌變得輕巧可愛。(曲:彎著脖子)

(8)韻字拖長

本首詩歌除了入聲字短讀,還有的地方必須要拖長,就是黃顏色的字體。

現在我們來試試拖長,看誰的氣拖長(拖長感覺到韻母都一樣,老師就可以解釋這個就是押韻,因為押韻好聽;但是第三句不押韻。都押韻的話太單調了。) (9)本詩擴展的地方

歌(出示象形字,一個哥字邊上一個欠,證明是一個人在張大嘴巴):一個人長著大嘴在有節拍的唱歌。(鴨子有節拍的嘎嘎)

波:讓孩子展開想象力去想像。

7、師生跟隨吟誦《詠鵝》

詠鵝 (唐)駱賓王 鵝 鵝 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青波

8、老師總結全新講法

我們可以選擇75首詩歌來講解,目的就是開展吟誦課。我今天也想借助《詠鵝》來讓大家知道怎么上吟誦課。

為了讓課豐富一些,(擬人:曲項向天歌)剛才不是說一個人張嘴唱歌!在這里把鵝比喻成人一樣唱歌,“歌”又是個韻字,是一個漢字,又是一個表示一個人的意象的亮點。

9、吟誦新錄制的《詠鵝》

第三篇: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

1、江南(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注解】這首詩描寫了采蓮時觀賞魚戲蓮葉的情景?!稑犯忸}》云:“《江南》,古辭,蓋美芳晨麗景,嬉游得時也。”后四句用重復的句式,表現了魚在蓮葉間穿梭往來的輕靈的樣子,傳達出采蓮人歡快的心情。古代詩歌中用“蓮”字還有一種原因,是因為“蓮”和“憐”同音,因此也借來表示“憐愛”的意思,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宋朝周敦頤的一篇《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更賦予蓮花以品性高潔的形象,從此蓮被譽為“花中君子”。

2、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zhāo)露待日晞(xī) 。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澲?,焜(kūn)黃華(huā)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注解】

1、葵:“葵”作為蔬菜名,指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对娊洝ㄡ亠L〃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其實大如指頂,皮薄而扁,實內子輕虛如榆莢仁。”本詩“青青園中葵”即指此。另有一種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簡稱.“葵”,用蒲葵葉做成的扇子稱“葵扇”。

2、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為

陽光照耀。

3、陽春:溫暖的春天。 布:布施,給予。 德澤:恩惠。

4、秋節:秋季。

5、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 華:同“花”。 衰:讀"cuī",古時候沒有"shuaī"這個音。

6、百川:大河流。少:年輕。老:老年。

7、徒:白白地 。

【譯文】園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葉上的露水被朝陽曬干。春天的陽光把溫暖布滿大地,萬物都煥發出勃勃生機。常常擔心秋天一到,美麗的花葉就會枯黃、衰敗。無數條江河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夠重新返回西方?

3、敕(chì)勒(lâ)歌(南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qiïng)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注解】1.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2.陰山:陰山山脈,起于河套西北。橫貫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偏西一帶。3.穹廬:游牧民族所住的圓頂帳篷。即今蒙古包。4.野:為了押韻,此處也可以按古音讀作yǎ。5.見:同“現”, 這里不讀jiàn。

【翻譯】遼闊的敕勒川在陰山腳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帳篷,籠蓋了整個原野。蒼天遼遠空曠,草原一望無際,微風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4、詠鵝(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注解】①詠:用詩、詞來敘述或描寫某一事物。詠鵝:用詩詞來贊美鵝。 ②項:頸的后部。這里指鵝的脖子。 ③掌:詩中指鵝的腳掌。 ④撥:劃。

【原文大意】鵝,鵝,鵝,彎曲著脖子對天唱著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在綠水上,紅掌撥動

著清澈的水波。

5、風(唐)李嶠(qiáo)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注解】

1、解落:散落。

2、三秋:秋季三個月,即指整個秋天。

3、二月:

4、早春,農歷二月。 【翻譯】:風吹落了很多的秋葉,催開了早春二月的鮮花;吹過江,卷起千層高的大浪;吹入竹林,吹歪了萬竿的竹子。 簡析:

秋風一吹來,便會使枝葉零落,令人感到蕭瑟、凄涼;但是一到了二月,和煦的春風一起,花朵綻放花蕾,大地又充滿了生機。有時大風從江面上吹過,掀起千尺巨浪,有時微風吹入竹林,千萬根竹子隨著風東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象。

這是一首歌詠風的詩。在詩人眼中,風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會隨著時間、地點的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的面貌,給人不一樣的感受。詩中所描述的,便是作者平日的觀察。 這首詩讓人看到了風的力量:風,能使晚秋的樹葉脫落,能催開早春二月的鮮花,它經過江河時能掀起千尺巨浪,刮進竹林時可把萬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6、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⑴ 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本詩描寫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⑶ 妝:裝飾,打扮。⑷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⑸ 絳: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狀物體分成若干部分。⑺ 二月:農歷二月,正是仲春時節。 ⑻ 似:好像,

如同。 【譯文】 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7、回鄉偶書(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注解】鬢毛衰:老年人須發稀疏變白。 衰:衰敗、疏落。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剜l時已年逾八十。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 相見:即看見我;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翻譯】:青年時離鄉老年才歸還,口音未變卻已鬢發疏落容顏衰老。村童看見我卻不能相認,笑著問我這客人是從何處而來。

8、涼州詞(唐)王之煥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rân)山。 羌(qiāng)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注解】①王翰寫有《涼州詞》兩首,慷慨悲壯,廣為流傳。而這首《涼州詞》被明代王世貞推為唐代七絕的壓卷之作。②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區的特產。這里指精美的酒杯。 ③沙場:平坦空曠的沙地,古時多指戰場。 ④君:你。⑤琵琶:這里指作戰時用來發出號角的聲音時用的。⑥催:催人出征。⑦涼州詞:“涼州歌”的唱詞,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⑧欲:將要。 ⑨征戰:打仗。 【譯文】:舉起晶瑩的夜光杯,斟滿殷紅的葡萄美酒。正要開懷暢飲,忽然,錚錚縱縱的琵琶聲從馬上傳來催人出征。如果醉倒在沙場上,請你不要見笑啊,從古至今征戰的人有幾個是活著回來的呢?

9、登鸛(guàn)雀樓(唐)王之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注解】:鸛雀樓:在今山西省蒲縣西南,傳說鸛雀經常棲息于此。 【韻譯】: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評析:這是一首登高望遠詩。寥寥數語,把景色寫得浩瀚壯闊,氣魄雄渾,放眼宇宙之無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詩的兩聯皆用對仗,而且對得順乎自然,氣勢充沛,浩大無邊,渾然天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被作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銘,遺芳千古。

10、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注釋】①曉:天剛亮的時候,春曉:春天的早晨。②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③啼鳥:鳥的啼叫聲。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譯文】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 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 昨天夜里風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11、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注釋】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黃河,在這里指的是黃沙。孤城: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這里指玉門關。 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八尺。羌:古代的一個民族。 6)羌笛:羌族的一種樂器。 楊柳:指一種叫《折楊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贈別的風俗。度:越過。 【詩意】: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云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立在高山之中,顯

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折楊柳》去埋怨春光遲遲呢, 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12、出塞(sài)(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huán)。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jiào)胡馬度陰山!

【注釋】 關:邊關。 度:跨越。飛將:指漢武帝時,鎮守邊關的大將李廣,因英勇善戰,有著“飛將軍”的美名。 【譯文】:邊關依舊還是秦漢時的邊關,明月還是那輪明月。在漫長的邊防線上,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去邊防線打仗的戰士也還沒有回來。 要是鎮守盧龍城的大將軍衛青和飛將軍李廣今天還依然健在,絕不會讓敵人的軍隊翻過陰山。

13、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1.芙蓉樓:原名西北樓,在潤州(今

江蘇省鎮江市)西北。2.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3.寒雨:寒冷的雨。4.連江:滿江。5.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6.平明:清晨天剛亮。7.客:指辛漸。8.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9.孤:獨自,孤單一人。10.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11.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12.一片冰心在玉壺:我的心如晶瑩剔透的冰貯藏在玉壺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 【譯文】:透著寒意的雨灑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清晨,當我送別友人之時,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樣孤獨寂寞。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一顆珍藏在玉壺中的冰一樣晶瑩純潔。

14、鹿柴(zhài)(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注釋】:(1)鹿柴(zhài):“柴”同“寨“,柵欄。此為地名。(2)但:只。聞:聽見。(3)返景:夕陽返照的光。“景”古時同“影”。 (4) 照:照耀(著)。 【譯文】幽靜的山谷里不見人, 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落日的余輝映入了深林, 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注釋】 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朝雨:早晨下的雨。(1)使:到某地出使。(2)安西:指唐代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附近。(3)渭城:故址秦時咸陽城,漢代改稱渭城(《漢書·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時屬京兆府咸陽縣轄區,陜西咸陽縣東。(4)浥:(yì):濕潤,沾濕。(5)客舍:旅店,本是羈旅者的伴侶;楊柳更是離別的象征。(6)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顏色。(7)君:指元二。 (8)更:再。(9)陽關:漢朝設臵的邊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古代跟玉門關同是出塞必經的關口?!对涂たh志》云,因在玉門之南,故稱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10)故人:老朋友,舊友。(11)更盡:再喝完。(12)朝(zhāo):早晨、清晨 【譯文】:早晨的細雨打濕了渭城的沙塵,青磚綠瓦的旅店和周圍的柳樹都顯得格外青翠欲滴與明朗。請您再喝一杯離別的酒吧,只是因為向西走出了陽關,就再也不會碰到知己的老朋友了。

16、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釋】:⑴ 九月九日:指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⑵ 憶:想念。[2-4] ⑶ 山東:指華山以東(今山西),作者的家鄉蒲州就在這一帶。⑷ 異鄉:他鄉、外鄉。⑸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⑹ 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⑺ 茱萸:一種香草。古時重陽節人們插戴茱萸,據說可以避邪。(8)山東兄弟[1]:山東指華山以東。王維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而王維當時在華山西面的長安,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短接[》卷三十二引《風土記》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頭,言辟熱氣而御初寒。” 【譯文】我一個人孤獨地在異地他鄉漫游,每到佳節就加倍地思念親人。我知道在那遙遠的家鄉,兄弟們一定在登高望遠;他們都插著茱萸,就為少了我而感到遺憾傷心。

17、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直譯】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韻譯】 皎潔月光灑滿床,恰似朦朧一片霜。仰首只見月一輪,低頭教人倍思鄉。

18、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注釋】:呼作:稱為。 白玉盤:指晶瑩剔透的白盤子。 疑:懷疑?,幣_: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處:《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賓于西王母,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武帝內傳》稱王母為“玄都阿母”。仙人垂兩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樹。當月亮初生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月亮漸漸圓起來,就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仙人,傳說駕月的車夫,叫舒望,又名纖阿。 團團:圓圓的樣子。圓影:指月亮。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白兔老是忙著搗藥,究竟是給誰吃呢?言外有批評長生不老藥之意。問言,問。言,語助詞,無實意。與誰,一作“誰與”。蟾蜍:《五經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蟾蜍,傳說月中有三條腿的蟾蜍,因此古詩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詩中蟾蜍則另有所指。 羿:我國古代神話中射落九個太陽的英雄?!痘茨献?middot;本經訓》記載: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烏”即日,《五經通義》:“日中有三足烏。”所以日又叫陽烏。天人:天上人間。陰精:《史記·天官書》:“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精也。”陰精也指月。淪惑:沉淪迷惑。 去去:遠去,越去越遠。 凄愴:悲愁傷感。 【譯文】: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把它稱為白玉盤。 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著雙腳嗎?月中的桂樹為什么長得圓圓的?白兔搗成的仙藥,到底是給誰吃的

呢?蟾蜍把圓月啃食得殘缺不全,皎潔的月兒因

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天上人間免卻災難清明安寧。月亮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沒有什么可看的不如遠遠走開吧。心懷憂慮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慘悲傷讓我肝腸寸斷。

19、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釋】:這是一首氣勢磅礴的山水詩,描寫的是廬山瀑布。廬山雄偉峭拔的香爐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氣蒸騰,煙霧繚繞,遠看瀑布像一條白鏈高掛在前邊江面上。它那陡峭迅疾的氣勢,叫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之上瀉落下來了啊!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來就是瀏覽勝地。2.香爐——爐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3. 紫煙——山上水氣在陽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煙霧。4. 前川——山前面的河水。5. 銀河——天河。6.九天——天空最高處。

這首七絕,描寫廬山瀑布的壯觀。首句寫陽光燦爛、紫煙繚繞的香爐峰,算是鋪設背景;然粕刻畫瀑布的形象:

“瀑布掛前川”,寫瀑布從山頂直垂下來,就像懸掛在山前河道的上空一樣;“飛流直下”,寫瀑布的水流迅猛如飛,一瀉到底;“三千尺”,夸張地說香爐峰高,瀑布水長;“銀河落九天”,用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比喻瀑布的壯麗形象和雄偉氣勢,讀起來仿佛看見那銀白耀眼的光澤,聽到那驚心動魄的轟響。從“遙看”到“疑是”,由見景而生情,使人感受到詩人欣賞瀑布時的興奮和喜悅:啊,我當是銀河從天上跌下來啦!

這首山水小詩,寫得有聲有色,情景交融,深深地激發著人們對廬山風光的向往和祖國山河的熱愛;而廬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隨同這首詩,宛如天上皎潔明亮的銀河,在作者眼前閃閃發光,永不消逝。

【直譯】 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20、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①汪倫: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涇(jīng)縣(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時,附近賈村的汪倫經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宋蜀本《李白集》此詩題下有注曰:“白游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醞美酒以待白,倫之裔孫至今寶其詩”。據此,后人多以為汪倫是一“村人”。今人汪光澤、李子龍先后發現涇縣《汪氏宗譜》、《汪漸公譜》、《汪氏續修支譜》,確知“汪倫又名鳳林,仁素公之次子也,為唐時知名士,與李青蓮、王輞川諸公相友善,數以詩文往來贈答。青蓮居士尤為莫逆交。開元天寶間,公為涇縣令,青蓮往候之,款洽不忍別。公解組后,居涇邑之桃花潭”(詳見《李白學刊》第二輯李子龍《關于汪倫其人》)。按此詩或為汪倫已閑居桃花潭時,李白來訪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寶十三載)自廣陵、金陵至宣城,則此詩當不早于此前。 ②踏歌:民間的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③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兑唤y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 ④不及:不如。

【譯文】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 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2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釋】:⑴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于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⑵故人:老朋友,這里指

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辭:辭別。⑶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⑷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⑸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3-5]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長江浩浩蕩蕩地向著天邊奔流。

22、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zhāo)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huán)。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chïng)山。

【注釋】⑴發: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節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⑵朝:早晨。辭:告別。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⑶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展葌黜?,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還:歸;返回。⑷猿:猿猴。啼:鳴、叫。?。和O?。 ⑸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譯文】: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云繚繞,如在云間,景色絢麗!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已經到達。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蕩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蕩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23、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釋】: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所以叫“天門”。中斷:指東西兩山之間被水隔開。 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開:開掘;開通。 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兀恨D變方向,改變方向。 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 出:突出,出現

【譯文】:譯文一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出現,一葉孤舟從天地之間慢慢飄來。譯文二 天門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豁然斷開,江水從斷口奔涌而出。浩浩蕩蕩的長江東流到此(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著向北流去。兩岸邊的青山,相對著不斷現出,(令人有兩岸青山迎面撲來的感覺)。我(仿佛乘坐)著一艘小船(從天邊)披著陽光順流而下。

24、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xūn),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1)董大:指董庭蘭,是當時有名的音樂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稱“董大”。

(2)黃云:天上的烏云,在陽光下,烏云是暗黃色,所以叫黃云。(3)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陽黯淡無光。(4)莫愁:請不要憂愁 。(5)知己:知心的好朋友。 (6)誰人:哪個人。(7)識:認識. (8)君:你,這里指董庭蘭。

【譯文】夕陽西下,黃云千里,日色昏昏。北風吹送著大雁,大雪紛飛。不要發愁,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沒有知己。天下的人誰不知道你才藝高超的董琴師啊。

25、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注釋】白鷺――一種水羽毛鳥,羽毛白色,腿很長,捕食魚蝦。西嶺――指岷山,在成都西面。東吳――指現在江蘇省一帶地方,古代是吳國所在地。 【譯文】 兩只黃鸝在新綠的柳枝間鳴唱,一行白鷺列隊飛向青天。從窗口望去,西嶺上千年不化的積雪,似乎近在眼前;門外江上停泊著行程萬里、從東吳歸來的航船。

26、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注釋】:(1)乃:就。(2)發生:萌發生長。(3)潛:暗暗地,悄悄地。(4)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5)野徑:田野間的小路。(6)曉:天剛亮的時候。(7)紅濕處:指有帶雨水的紅花的地方。(8)花重:花沾上雨水而變得沉重。(9)重:讀作zhòng(重在這里的意思是:花朵包含雨水故曰重)(10)錦官城:成都的別稱。 【譯文】:春雨知道適應季節,當萬物萌發生長時,它伴隨著春風,在夜晚偷偷地及時降臨,滋潤萬物又細微無聲。郊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朵躲在黑暗之中,江上漁船的燈火卻格外明亮。待到天明,看那細雨滋潤的紅花,映著曙光分外鮮艷,飽含雨露的花朵開滿了錦官城。

27、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釋】遲日:春天日漸長,所以說遲日。 泥融:這里指泥土滋潤。鴛鴦:一種水鳥,雌雄成對生活在水邊。 【賞析】這首詩描寫了春天美好動人的景色。第一,二句大處著眼,視野開闊,描寫了自然界的大環境。詩的開頭突出“遲日”,統領全篇。正因為春天來到,才會出現“花草香”“泥融”“沙暖”等現象。后兩句生動地描寫了兩種可愛的動物,寫燕子的動態,顯出春意繁鬧;鴛鴦的靜態顯得悠閑自在。動靜搭配,相映成趣。這首詩意境優美,格調清新,自然流暢。

【中心思想】這首詩抓住陽光、江山、春風、花草及其香味、燕子和鴛鴦、泥融與沙暖等特有的春天景物,給讀者描繪了一幅明麗紛繁的春景圖,表達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后暫居草堂的安適心情,也表達了詩人對初春時節自然界一派生機、欣欣向榮的歡悅情懷。

28、江畔(pàn)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yǐ)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注釋】1.獨步:一個人散步或走路。2.蹊(xī):小路。3.嬌:可愛的。4.恰?。呵∏膳錾?。一說鳥叫聲。5.留連:即留戀,舍不得離去。本詩句用來形容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戀戀不舍的樣子。“留連”是個“聯綿詞”。構成聯綿詞的兩個字僅僅是這個詞讀音的記錄,而與詞義無關,所以一個聯綿詞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書寫形式,如“留連”也寫作“流連”,詞的意義仍然一樣。 【譯文】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壓垂了枝條。嬉戲流連的彩蝶不停地飛

舞,自在嬌媚的黃鶯啼鳴恰恰。

29、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注釋】①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此詩題目也作《夜泊楓橋》。*夜泊:夜間把船??吭诎哆?。②江楓:寒山寺旁邊的兩座橋“江村橋”和“楓橋”的名稱。楓橋也叫封橋 。據《大清一統志》記載,橋原本不叫楓橋,這里原來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來船只停泊的碼頭,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經常進犯,故當時每到夜晚都要將橋封鎖起來,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橋。③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④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另一種說法,“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⑤夜半鐘聲:當時僧寺有半夜敲鐘的習慣,也叫"時間鐘"。

【譯文】在月落村,伴著幾聲烏鴉的啼叫,抬頭仰望天空就好像一層薄薄的秋霜朦朦朧朧,再去看江村橋和楓橋,漁火點點,只剩我獨自對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30、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注釋】①滁(chú)州:州名,轄境相當于今安徽滁州、來安、全椒三市縣地。②西澗:滁州城西郊的一條小溪,有人稱上馬河,即今天的西澗湖(原滁州城西水庫)。③獨憐:獨愛,有偏愛之意。④黃鸝:黃鶯,一種鳥類,叫聲婉轉動聽。⑤深樹:樹蔭深處。⑥春潮:春天的潮汐。⑦野渡:荒郊野外無人管理的渡口。⑧橫:指隨意漂浮。 【譯文】我非常喜愛這河邊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樹林的深處,不斷傳來黃鸝鳥的叫聲,是那樣婉轉動聽。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獨自橫漂在河邊上。

[題解] 這是寫景詩的名篇,描寫春游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而嫉高媚;后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

31、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暉: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韻譯】: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32、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注釋】①呈:恭敬地送給。②天街:京城街道。③潤如酥(sū):滋潤如酥。酥:乳汁,這里形容春雨的滋潤。④最是:正是。⑤處:時。⑥絕勝:遠遠勝過。⑦皇都:帝都,這里指長安。⑧水部張十八員外:指張籍(766—830)唐代詩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員外郎。水部此處代指工部。

【韻譯】春雨如絲如縷地飄灑在京城長安,雨珠像酥油一樣滋潤著大街小巷。 春草剛剛萌生,遠望一片淡綠,近看卻綠色全無。

早春是一年中春光最好的時候啊,遠遠勝過柳色如煙遍布京城的暮春時節。

33、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ruî)笠(lì),綠蓑(suō)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注釋】:[1]西塞山:即道士磯,在湖北大冶縣長江邊。[2]鱖(音貴)魚:俗稱“花魚”、“桂魚”。[3]箬笠:用竹篾編成的斗笠。⑤蓑衣:用草或棕編成的雨衣。 【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的飛翔,桃花盛開,水流急湍,水中的鱖魚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的垂釣,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離去。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34、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shán)于夜遁(dùn)逃。 欲將輕騎(jì)逐(zhú),大雪滿弓刀。

【注釋】1.塞下曲: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2.月黑:沒有月光。3.單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領。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4.遁:逃走。5.將:率領。6.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7.逐:追趕。

【譯文】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 大雪紛飛落滿身上弓刀。

35、望洞庭

(唐)劉禹(yǔ)錫(x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注釋】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3.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 ,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 這里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譯文】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36、浪淘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bǒ)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譯文】彎彎曲曲的黃河來自天涯,奔騰萬里,它攜帶的泥沙也經歷浪淘風簸。如今我想沿著黃河滾滾的波濤,直上九天銀河,到牽牛星和織女星的家中去做客。 這句話寫黃河的雄偉。

37、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注釋】1.離離:繁盛的樣子。 2. 原:原野。 3. 榮:繁盛。 4. 遠芳侵古道:伸向遠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遠芳:牽連一片的草。 5.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綠色連接著荒城。6.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這兩句借用《楚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孫:貴族。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樣子。

【譯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掩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38、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注釋】①撐(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進。 ②蓮:詩中指白荷花結的蓮蓬。 ③解:明白,懂得。 ④蹤跡:行動所留下的痕跡。 ⑤浮萍:一種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詩歌譯文

【譯文】1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譯文2池塘中一個個大蓮蓬,新鮮清香,多么誘人啊!一個小孩兒偷偷地撐著小船去摘了幾個又趕緊劃了回來。他還不懂得隱藏自己偷摘蓮蓬的蹤跡,自以為誰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駛過,水面原來平輔著的密密的綠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顯的水線,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39、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ān)。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注釋】①日出句:早晨太陽出來以后,照得江邊盛開的花兒,紅艷得比火還要紅。 ②春來句:藍,用藍草制成的顏料,也叫靛青。春江青碧,好像靛青的顏色一樣,在陽光下泛著綠波。 【譯文】 春日,朝陽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紅得勝似烈火;江水碧綠的顏色,只有藍草可以相比。這一切,怎能不撩起我對江南的回憶?詩人用對比、夸張的手法,對江南水鄉的誘人春色進行了形象的描繪,紅綠相映,光彩奪目,印象強烈,引人入勝。

40、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zhì)子學垂綸(lún), 側坐莓(mãi)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注釋】:蓬頭:頭發亂蓬蓬的樣子[1]。稚子:年齡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綸:釣魚。綸:釣魚用的絲線。莓:一種野草。 苔:苔蘚植物。映:遮映 借問:向人打聽。魚驚:魚兒受到驚嚇。應:回應,答應。 【譯文】:一個蓬頭稚面的小孩在學釣魚,斜身坐在野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連忙遠遠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41、憫農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釋】1.憫:憐憫。2.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的土。

【簡析】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第

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里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

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于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42、憫農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sù),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注釋】 1.憫:憐憫。2.粟:(sù) 【簡析】這是一首揭露社會不平、同情農民疾苦的詩,著重寫舊社會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第

一、二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以“春種”“秋收”,農民的勞動。從“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形象地寫出豐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無閑田”,更寫出全國的土地都已開墾,沒有一處田地閑臵著。此句與前兩句的語意互相補充,進而展現出碩果累累,遍地金黃的豐收景象。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在豐收的年頭,照理該豐衣足食了吧?誰知結句卻是“農夫猶餓死”。這真是觸目驚心!一個“猶”字,發人深思:到底是誰剝奪了勞動成果,陷農民于死地呢?“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凝聚著詩人強烈的憤慨和真摯的同情。

4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suō)笠(lì)翁,獨釣寒江雪。

【注釋】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棲鳥不

飛,行人絕跡,大雪之中天地幽寂。千山,所有的山。鳥飛絕,沒有了飛鳥的蹤跡。萬徑,所有的路。人蹤滅,沒有行人的蹤跡。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天地皆白,寂靜無聲。漢江之上,孤舟之中,一老翁在雪中垂釣。蓑笠翁,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人。 【譯文】所有的山川,都看不到飛鳥的影子,所有的道路,都沒有人的蹤跡。然而,卻有一位老翁坐著一條孤零零的小船,身披著蓑衣,頭戴著斗笠,在飄灑著大雪的寒冷的江面上獨自垂釣。

44、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注釋】①尋:尋訪。 ②隱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

③不遇:沒有見到。 ④童子:小孩。這是指隱者的弟子。 ⑤言:回答,說。 ⑥云深:指山上云霧繚繞。 ⑦處:地方。 【譯文】 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童子,他說,師傅已經采藥去了。 還指著高山說,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45、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注釋】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時候的山。

3、徑:小路。

4、斜:此字讀xiá,為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為。

7、霜葉:被霜打過的楓葉。

8、遠上:登上遠處的。

9、山:高山。

10、車:轎子。

11、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

【譯文】深秋時節,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霧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車來,是因為這傍晚楓林的美景著實吸引了我,那被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的花兒還要紅。

46、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注釋】:①清明――我國傳統的掃墓節日,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②欲斷魂――形容愁苦極深,好像神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③借部――請問。

【譯文】:清明節的時候,詩人不能夠回家掃墓,卻孤零零一個人在異鄉路上奔波,心里已經不是滋味;況且,天也不作美,陰沉著臉,將牛毛細雨紛紛灑落下來,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濕漉漉的。詩人啊,簡直要斷魂了!找個灑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詩人想著,便向路旁的牧童打聽。騎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遠處一指――哦,在那天滿杏花的村莊,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攬行人呢!

這首小詩,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活靈尖現的雨中問路圖。小牧童的熱情指引,自然會

叫詩人道謝連聲;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

詩人心頭喚起許多暖意!

47、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48、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注釋】 ①:山峰。 ②:在詩中為都的意思。 ③:在詩中為占其所有的意思。 ④:在詩中為醇香的蜂蜜。

【譯文】 不管是平平的地面還是在高高山峰,所有鮮花盛開的的地方,都被蜜蜂們占領。它們采盡花蜜釀成蜂蜜后,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49、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注釋】:①漁者:捕魚的人。 ②但:只。

愛:喜歡。③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 味道鮮美的魚。 生長快,體大味美。 ④君:你。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⑤出沒:若隱若現。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⑥風波:波浪。⑦一葉舟:像落葉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譯文】:江上來來往往無數人, 只知喜愛鱸魚之鮮美。 請您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隱時現在滔滔風浪里。

50、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tú)蘇。千門萬戶瞳(tïng)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注釋】1.元日:農歷正月初一。2.一歲除:一年過去了。3.屠蘇:屠蘇酒。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來,全家老小朝東喝屠蘇酒。全句說,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意思是 說,喝了屠蘇酒,暖洋洋地感覺到春天已經來了)。4.曈曈:光輝燦爛。全句說,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5.總把新桃換舊符: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時候逢到新年,家家戶戶都用兩塊桃木板子,畫上兩個神像,掛在大門上,說是可以驅除魔鬼。 【譯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飲美味的屠蘇酒時,又有和暖的春風鋪面而來,好不愜意!天剛亮時,家家戶戶都取下了舊桃符,換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51、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注釋】: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蘇省鎮江市,長江的南岸。3.瓜洲: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4.一水:一條河。古人除將黃河特稱為“河”,長江特稱為“江”之外,大多數情況下稱河流為“水”,如汝水、漢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這里的“一水”指長江。5.間(jiān):在一定的空間、(時間)內。要注意不能誤讀成去聲,不是動詞“間隔”的“間”。根據本詩平仄格律、“間”字固有的詞義,以及古人語言習慣,此“間”字必須為平聲。“一水間”為體詞性偏正詞組,內部結構與“咫尺間”、“幾步間”、“一瞬間”、“一念間”相同,中心詞為“間”,限定成分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說京口和瓜州就一條(橫向的)河的距離之內。按古人文言的說法,即所謂僅“一水之遙”。王安石是想說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說它們之隔離。6.鐘山:今南京市

的紫金山。 7.只:只有,只是 8.隔:間隔。 9.數重:幾層。讀shù chóng 10.綠:吹綠,又?!杜R川先生文集》卷二九作“自”。茲據張氏涉園影元本《王荊文公詩箋注》卷四三校改。 11.還(huán):回。 【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是隔著一條江, 山也就只是隔著幾重山巒而已。 春風又把江南大地吹綠了, 明月啊,你什么時候可以照著我回到故鄉呢?

52、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yán)長掃凈無苔, 花木成畦(qí)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tà)送青來。

【注釋】①書:書寫,題詩。②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隱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時的鄰居。也是作者元豐年間(1078-1086)閑居江寧(今江蘇南京)時的一位鄰里好友。 ③茅檐:茅屋檐下,這里指庭院。 ④無苔:沒有青苔。⑤成畦(qí ):成壟成行。畦:經過修整的一塊塊田地 。⑥護田:這里指護衛、環繞著園田。⑦將:攜帶。 綠:指水色。⑧排闥(tà):開門。 闥:小門。 ⑨送青來:送來綠色。 【譯文】:茅草房庭院經常打掃,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ú輼淠境尚谐蓧?,都是主人親手栽種。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田,并且環繞著農田。兩座大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

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注釋】:1.望湖樓:古建筑名,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時吳越王錢弘俶所建。 季節;夏季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層很黑。3.醉書:飲酒醉時寫下的作品。4.遮:遮蓋,遮擋。5.白雨:指夏日陣雨的特殊景觀,因雨點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襯托下,顯得白而透明。 6.忽:突然。 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開闊而且平靜。8.跳珠:跳動的珍珠,形容雨大勢急。9.卷地風:龍卷風。10.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譯文】:忽然間狂風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云和白色的雨點,此時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就像天空一樣廣闊無邊。

54、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liàn)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mǒ)總相宜。

【注釋】:①瀲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閃動的樣子。②方好:正顯得美。③空蒙:細雨迷茫的樣子。④西子:西施,春秋時代越國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稱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嬋、楊玉環)之首。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市)西,所以稱為西施。 ⑤相宜:也顯得十分美麗。 【譯文1】:西湖水光在陽光的照耀下閃動著,波光粼粼,看起來美麗極了。山色在云霧的籠罩下。半明半暗,隱隱約約,雨中的西湖也顯得非常奇妙。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諠鞯纳缴撬诺难b飾水光是她濃艷的粉脂,不管怎樣裝扮都那么美麗。 【譯文2】: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適宜。

55、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lïu)蒿(hāo)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tún)欲上時。

【注釋】:惠崇:北宋名僧能詩善畫,《春江

曉景》是他的畫作,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蘇軾的題畫詩也有兩首,這首是題鴨戲圖的詩。蔞蒿(lóu hāo):一種生長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黃色,莖高

四、五尺,剛生時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釋: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黃色,可入藥) 蘆芽:蘆葦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魚的一種,學名“鲀(tún )”,肉味鮮美,但是卵巢和肝臟有劇毒。產于我國沿海和一些內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上:指魚逆江而上。 時:時間,這里指季節。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開始抽芽了,而這恰是河豚從大?;貧w,將要逆江而上產卵的季節。

56、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釋】: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面。 各不同: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 緣:同“原”,因為;由于。此山:這座山,指廬山。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里墻壁上的。 【譯文】:從正面看廬山、從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57、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譯文】:活著的當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

應是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注釋】: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杰”。②亦:也。③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④項羽(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后被劉邦打得大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因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 ⑤江東:項羽當初隨叔父項梁起兵的地方。

58、三衢(qú)道中

(宋)曾畿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注釋】: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江區,因境內有三衢山而得名。②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③小溪泛盡: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小溪,小河溝。泛,乘船。盡,盡頭。 ④卻山行:再走山間小路。卻,再的意思。⑤綠陰:蒼綠的樹陰。陰,樹陰。⑥不減:并沒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黃鸝:黃鶯。 【譯文】: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前行。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59、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注釋】示兒:告訴兒子。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什么也沒有了。 但:只是。九州:古代中國分為九個州:冀州、兗(yǎn)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這里代指的是中國。同:統一。王師:指南宋的軍隊。 北定:將北方平定。 中原: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儀式。無:通“勿”,意思是不要。乃:你 ;你的。無

忘:不要忘記。翁:父親,爸爸。 【譯文】:死去元知萬事空:我本來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但悲不見九州同:只是為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王師北定中原日:當宋朝的軍隊收復祖國領土的那一天,家祭無忘告乃翁:在祭祀祖先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把這件事情告訴我。

60、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rân)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注釋】:(1) 將曉:天將要亮了。(2) 籬門:籬笆的門。(3)迎涼:出門感到一陣涼風。(4)三萬里:長度,形容它的長,是虛指。河:指黃河。(5)“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計算長度的一種單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約合二十三厘米。 (6) 岳:指五岳之一西岳華山。岳:指北方泰、恒、嵩、華諸山,一說指東岳泰山和西岳華山。(7)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極高。摩:摩擦、接觸。(8)遺民:指在金占領區生活的漢族人民,卻認同南宋王朝統治的人民。(9)淚盡:眼淚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慘、痛苦。(10)胡塵:指金的統治,也指胡人騎兵的鐵蹄踐踏揚起的塵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國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11)南望:遠眺南方。(12)王師:指宋朝的軍隊。 【譯文】: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 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詩意:秋天夜里,天快要亮了,走出籬笆門不禁感到迎面吹來的涼風十分傷感。

61、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yún)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注釋】四時:四季。 耘田:鋤地。 【譯文】 白天鋤地,夜晚搓麻, 農家男女都幫著父母做事,干家務,讓父母休息。 小孩子哪里懂得種田織布之事,也學著大人在桑樹陰下種瓜。

62、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jiá)蝶飛。

【譯文】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蝴蝶和蜻蜓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兩句寫出梅黃杏肥,麥白菜稀,色彩鮮麗。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后兩句寫出晝長人稀,蜓飛蝶舞。

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被視為田園詩的典范。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人用黃、肥、白、稀四個字將江南夏日風光描述得形象 逼真。第三句,從人們院前的靜寂來表現農人早出晚歸,辛勤忙碌。最 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別有意趣。

63、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注釋】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珍惜,

愛惜。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④小荷:指剛剛長出水面的嫩荷葉。⑤尖尖角:還沒有展開的嫩荷葉尖端。 ⑥頭:上方。

【譯文】小泉無聲像珍惜泉水淌著細流,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里柔和的風光。鮮嫩的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經有蜻蜓落在它的上頭。

64、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注釋】:①曉出:太陽剛剛升起。②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④畢竟:到底。⑤六月中:六月中旬。⑥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⑦同:相同。⑧接天:像與天空相接。⑨無窮:無邊無際。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⑩映日:太陽映照。?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譯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蓮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65、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sì)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注釋】:

1、勝日:原指節日或親朋相會的日子,這里指天氣好的日子。

2、尋芳:游覽(河邊),欣賞春花。

3、泗水濱:泗水,河名,在山東省;濱,水邊。

4、一時:一下子。

5、等閑識得東風面:等閑,尋常、隨便;識得,感覺到;東風面,春風的面貌及其精神。 【譯文】:良辰探尋美景在泗水之濱,無限的風光景物煥然一新。輕易便能識得東風的妖面,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芳春。 6

6、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注釋】:①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后為南溪書院)內。朱熹父親松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云:“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②鑒:古代的鏡子。③“天光”句:是說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徘徊:移動。

④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里指方塘之水。那(nǎ)得:怎么會。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許:這樣清澈。如許:如此,這樣。 ⑤為:因為。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的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譯文】: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被打開,清澈明凈,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閃耀晃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67、題臨安邸(dǐ)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xūn)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biàn)州。

【注釋】:

1、題:寫。

2、臨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3、邸(dǐ):官府,官邸(dǐ),旅店,客棧。這里指旅店。

4、休:暫停、停止、罷休。

5、暖風:這里不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風,還指由歌舞所帶來的令人癡迷的“暖風”——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風。

6、熏:以氣味或煙氣烤制物品。

7、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茍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貴族。

8、直:簡直。

9、汴(bià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北宋京城。

【譯文】:美麗的西湖大部分環山,重重疊疊的青山把西湖擁在懷里,一座座樓閣雕梁畫棟,不計其數,西湖游船上輕歌慢舞日夜不歇。游客在西湖游山玩水,飲酒作樂,和煦的春風吹得這些游人昏昏欲睡,怎么還會記得丟失的北方領土,淪落的舊都!在他們眼里,杭州就是汴州,沒什么兩樣。

68、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jī)齒印蒼苔,小扣柴扉(fēi)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注釋】①游園不值――想游園卻沒有人在。值,遇到;不值,沒有遇見。②應憐――應該愛惜。應,應該;憐,愛惜。 ③屐齒(jīchǐ)――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兒,叫屐齒。④小扣――輕輕敲門。⑤柴扉――用木柴、樹枝編成的門。⑥ 由“一枝紅杏”聯想到“春色滿園”,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 【解讀】詩人想去朋友的花園中觀賞春色,但是敲了很長時間門,也沒有人來開。主人大概不在家,又可能是愛惜青苔,擔心被游人踩壞,從而不開門。但是一扇柴門,雖然關住了游人,卻關不住滿園春色,一枝紅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墻來。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贊美之情。 【譯文】: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jī)踩壞他愛惜的青苔, 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 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69、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注釋】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滿川:

指河流里的水色映著天光。3.川:平地。4.子規:杜鵑鳥。5.如:好像。6.才:剛剛。7.了:結束。8.蠶桑:種桑養蠶。9.插田:插秧。 【譯文】:山陵、原野間草木茂盛,遠遠望去,一片蔥郁。稻田里的色彩與天光交相輝映,滿目亮白。杜鵑聲聲啼叫,天空中煙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榮。四月到了,農民都開始忙了起來,村里沒有一個人閑著。他們剛剛結束了種桑養蠶的事情又開始插秧了。

70、墨梅(元)

王冕(miǎn) 吾家洗硯(yàn)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流清氣滿乾(qián)坤(kūn)。

【注釋】(1)墨梅:用墨筆勾勒出來的梅花 (2)吾(wú):我,自己。(3)吾家:我家。因王羲之與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認為王姓自是一家。(4)洗硯池:寫字、畫畫后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5)池頭:池邊。頭 :邊上。 【譯文】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夸它的顏色好看,只要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71、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fãn)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注釋】(1)石灰吟:贊頌石灰。吟:吟頌。指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2)千錘萬鑿:無數次的錘擊開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千、萬:指撞擊次數多,不是實指一千一萬。錘,錘打。鑿,開鑿。(3)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閑:平常,輕松。 (4)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人間:人世間。 【譯文】(石頭)只有經過多次撞擊才能從山上開采出來。它把烈火焚燒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72、竹石

(清)鄭燮(xiâ)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ěr)東西南北風。

【注釋】①竹石: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青山不松口一樣。竹 石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來,原本,原來。⑤破巖:破裂的巖石。⑥磨:折磨,挫折,磨煉。⑦擊:打擊。⑧堅韌:堅定而又柔韌。⑨任:任憑。⑩爾:你。

【譯文】: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頑強地生存著。

73、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注釋】: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⑶ 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樾(yuè):樹陰涼兒。 ⑷ 意欲:想要。⑸ 捕:捉。 ⑹ 鳴:叫。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他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74、村居

(清)高鼎(dǐng)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yuān)。

【注釋】 ⑴ 村居:住在農村。 ⑵ 拂堤楊柳:楊柳枝條很長,垂下來,微微擺動,像是在撫摸堤岸。 ⑶ 醉:迷醉,陶醉。 ⑷ 散學:放學。 ⑸ 紙鳶: 鳶:老鷹。紙鳶:風箏。 【題解】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詩人高鼎。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后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方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75、己亥(hài)雜詩

(清)龔(gōng)自珍 九州生氣恃(shì)風雷, 萬馬齊喑(yīn)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釋】1.這是《已亥雜詩》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國。2.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3.恃(shì):依靠。4.喑(yīn):啞。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究:終究、畢竟。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擻:振作精神。6.降:降生。

【譯文】只有風雪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氣,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語終究是一種悲哀。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第四篇: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注音版)

目錄

1

江南(江南可采蓮) 2 長歌行(青青園中葵) 3 敕勒歌(敕勒川) 4 詠鵝(鵝鵝鵝) 5 風(解落三秋葉) 6 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 7 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 8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 9 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 10 春曉(春眠不覺曉) 11 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 12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13 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 14 鹿柴(空山不見人)

15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 16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 17 靜夜思(床前明月光) 18 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 19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 20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

21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22 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 23 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 24 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 25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26 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 27 絕句(遲日江山麗)

28 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 29 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

漢樂府 漢樂府 北朝民歌 駱賓王 李嶠 賀知章 賀知章 王之渙 王之渙 孟浩然 王翰 王昌齡 王昌齡 王維 王維 王維 李白 李白 李白 李白 李白 李白 李白 高適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 張繼

30 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 31 游子吟(慈母手中線)

32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 33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34 塞下曲(月黑雁飛高) 35 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 36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37 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 38 池上(小娃撐小艇) 39 憶江南(江南好)

40 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 41 憫農(鋤禾日當午) 42 憫農(春種一粒粟) 43 江雪(千山鳥飛絕) 44 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 45 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 46 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 47 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 48 蜂(不論平地與山尖) 49 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 51 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 51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 52 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

5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云翻墨未遮山)54 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 55 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 56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 57 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 58 三衢道中(梅子黃時日日晴)

59 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

60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韋應物 孟郊 韓愈 張志和 盧綸 劉禹錫 劉禹錫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 胡令能 李紳 李紳 柳宗元 賈島 杜牧 杜牧 杜牧 羅隱 范仲淹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 蘇軾 蘇軾 蘇軾 蘇軾 李清照 曾幾 陸游 陸游

61 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 62 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 63 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

64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 65 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 66 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 67 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 68 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 69 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 70 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 71 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 72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73 所見(牧童騎黃牛) 74 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 75 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

范成大

范成大 楊萬里

楊萬里

朱熹

朱熹

林升 葉紹翁

翁卷

王冕

于謙 鄭燮

袁枚

高鼎

龔自珍

1. jiāng nán

hàn yuâ fǔ

江 南 漢 樂 府

jiāng nán kě cǎi lián lián yâ hã tián tián 江 南 可 采 蓮, 蓮 葉 何 田 田。 yú xì lián yâ jiān 魚 戲 蓮 葉 間。

yú xì lián yâ dōng yú xì lián yâ xī

魚 戲 蓮 葉 東, 魚 戲 蓮 葉 西。 yú xì lián yâ nán yú xì lián yâ běi 魚 戲 蓮 葉 南, 魚 戲 蓮 葉 北。

2.cháng gē xíng hàn yuâ fǔ

長 歌 行 漢 樂 府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zhāo lù dài rì xī 青 青 園 中 葵, 朝 露 待 日 晞。 yáng chūn bù dã zã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陽 春 布 德 澤, 萬 物 生 光 輝。 cháng kǒng qiū jiã zhì kūn huáng huá yâ shuāi 常 恐 秋 節 至, 焜 黃 華 葉 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hã shí fù xī guī 百 川 東 到 海, 何 時 復 西 歸?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少 壯 不 努 力,老 大 徒 傷 悲。

3. chì lâ gē běi cháo mín gē 敕 勒 歌 北 朝 民 歌

chì lâ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陰 山 下。 tiān sì qiï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廬, 籠 蓋 四 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蒼 蒼, 野 茫 茫,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風 吹 草 低 見 牛 羊。

4.yǒng ã luî bīn wáng 詠 鵝 駱 賓 王

ã ã ã 鵝,鵝,鵝,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曲 項 向 天 歌。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白 毛 浮 綠 水, hï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紅 掌 撥 清 波。

5. Fēng lǐ qiáo 風 李 嶠

jiě luî sān qiū yâ 解 落 三 秋 葉, nãng kāi âr yuâ huā 能 開 二 月 花。 guî jiāng qiān chǐ làng 過 江 千 尺 浪, rù zhú wàn gān xiã 入 竹 萬 竿 斜。

6. yǒng liǔ hâ zhī zhāng

詠 柳 賀 知 章

bì yù zhuāng chãng yī shù gāo 碧 玉 妝 成 一 樹 高,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萬 條 垂 下 綠 絲 絳。 bù zhī xì yâ shuí cái chū 不 知 細 葉 誰 裁 出, âr yuâ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二 月 春 風 似 剪 刀。

7. huí xiāng ǒu shū hâ zhī zhāng 回 鄉 偶 書 賀 知 章

shào xiǎo lí jiā lǎo dà huí 少 小 離 家 老 大 回, xiāng yīn wú gǎi bìn máo shuāi 鄉 音 無 改 鬢 毛 衰。 ãr tïng xiāng jiàn bù xiāng shí 兒 童 相 見 不 相 識, xiào wân kâ cïng hã chù lái 笑 問 客 從 何 處 來。

8. liáng zhōu cí wáng zhī huàn

涼 州 詞 王 之 渙

huáng hã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黃 河 遠 上 白 云 間, yí piàn gū chãng wàn rân shān 一 片 孤 城 萬 仞 山。 qiāng dí hã xū yuàn yáng liǔ 羌 笛 何 須 怨 楊 柳, chūn fēng bú dù yù mãn guān 春 風 不 度 玉 門關。

9. dēng guàn quâ lïu wáng zhī huàn

登 鸛 雀 樓 王 之 渙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盡, huáng hã rù hǎi liú 黃 河 入 海 流。 yù qiïng qiān lǐ mù 欲 窮 千 里 目, gâng shàng yì cãng lïu 更 上 一 層 樓。

10. chūn xiǎo mâng hào rán

春 曉 孟 浩 然

chūn mián bù juã xiǎo 春 眠 不 覺 曉, chù chù wãn tí niǎo 處 處 聞 啼 鳥。 yâ lái fēng yǔ shēng 夜 來 風 雨 聲, huā luî zhī duō shǎo 花 落 知 多 少。

11. liáng zhōu cí wáng hàn

涼 州 詞 王 翰

pú táo měi jiǔ yâ guāng bēi 葡 萄 美 酒 夜 光 杯, yù yǐn pí pá mǎ shàng cuī 欲 飲 琵 琶 馬 上 催。 zuì wî shā chǎng jūn mî xiào 醉 臥 沙 場 君 莫 笑, gǔ lái zhēng zhàn jǐ rãn huí 古 來 征 戰 幾 人 回?

12. chū sài wáng chāng líng

出 塞 王 昌 齡

qín shí míng yuâ hàn shí guān 秦 時 明 月 漢 時 關, wàn lǐ cháng zhēng rãn wâi huán 萬 里 長 征 人 未 還。 dàn shǐ lïng chãng fēi jiàng zài 但 使 龍 城 飛 將 在, bú jiào hú mǎ dù yīn shān 不 教 胡 馬 度 陰 山。

13. fú rïng lïu sîng xīn jiàn wáng chāng líng

芙 蓉 樓 送 辛 漸 王 昌 齡

hán yǔ lián jiāng yâ rù wú 寒 雨 連 江 夜 入 吳, píng míng sîng kâ chǔ shān gū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luî yáng qīn yǒu rú xiāng wân 洛 陽 親 友 如 相 問, yí piàn bīng xīn zài yù hú 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壺。

14. lù zhài wáng wãi

鹿柴 王維

kōng shān bú jiàn rãn 空 山 不 見 人, dàn wãn rãn yǔ xiǎng 但 聞 人 語 響。 fǎn jǐng rù shēn lín 返 景 入 深 林, fù zhào qīng tái shàng 復 照 青 苔 上。

15. sîng yuán âr shǐ ān xī 送 元 二 使 安 西 wâi chãng zhāo yǔ yì qīng chãn 渭 城 朝 雨 浥 輕 塵, kâ shâ qīng qīng liǔ sâ xīn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quàn jūn gâng jìn yì bēi jiǔ 勸 君 更 盡 一 杯 酒, xī chū yáng guān wú gù rãn 西 出 陽 關 無 故 人。

wáng wãi

王 維 16. jiǔ yuâ jiǔ rì yì shān dōng xiōng dì

九 月 九 日 憶 山 東 兄 弟

dú zài yì xiāng wãi yì kâ 獨 在 異 鄉 為 異 客, měi fãng jiā jiã bâi sī qīn 每 逢 佳 節 倍 思 親。 yáo zhī xiōng dì dēng gāo chù 遙 知 兄 弟 登 高 處 biàn chā zhū yú shǎo yì rãn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17. jìng yâ sī 靜 夜 思 chuáng qián míng yuâ guāng 床 前 明 月 光,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 是 地 上 霜。

jǔ tïu wàng míng yuâ 舉 頭 望 明 月, dī tïu sī gù xiāng 低 頭 思 故 鄉。

18. gǔ lǎng yuâ xíng 古 朗 月 行 xiǎo shí bù shí yuâ 小 時 不 識 月, hū zuî bái yù pán 呼 作 白 玉 盤。 yîu yí yáo tái jìng 又 疑 瑤 臺 鏡, fēi zài qīng yún duān 飛 在 青 云 端。

wáng wãi 王 維

lǐ bái

李 白

lǐ bái 李 白 19. wàng lú shān pù bù lǐ bái

望 廬 山 瀑 布 李 白

rì zhào xiāng lú shēng zǐ yān 日 照 香 爐 生 紫 煙, yáo kàn pù bù guà qián chuān 遙 看 瀑 布掛前川。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chǐ 飛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yí shì yín hã luî jiǔ tiān 疑 是 銀 河 落 九 天。

20. zâng wāng lún lǐ bái

贈 汪 倫 李 白

lǐ bái chãng zhōu jiāng yù xíng 李 白 乘 舟 將 欲 行, hū wãn àn shàng tà gē shēng 忽 聞 岸 上 踏 歌 聲。

táo huā tán shuǐ shēn qiān chǐ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bù jí wāng lún sîng wǒ qíng 不 及 汪 倫 送 我 情。

21. huáng hâ lïu sîng mâng hào rán zhī黃 鶴 樓 送 孟 浩 然 之lǐ bái 李 白

gù rãn xī cí huáng hâ lïu 故 人 西 辭 黃 鶴 樓, yān huā sān yuâ xià yáng zhōu 煙 花 三 月 下 揚 州。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 孤 帆 遠 影 碧 空 盡, wãi jiàn cháng jiāng tiān jì liú 唯 見 長 江 天 際 流。

ǎng líng

廣 陵

gu

22. zǎo fā bái dì chãng lǐ bái

早 發 白 帝 城 李 白

zhāo cí bái dì cǎi yún jiān 朝 辭 白 帝 彩 云 間, qiān lǐ jiāng líng yí rì huán 千 里 江 陵 一 日 還。 liǎng àn yuán shēng tí bú zhù 兩 岸 猿 聲 啼 不 住, qīng zhōu yǐ guî wàn chïng shān 輕 舟 已 過 萬 重 山。

23. wàng tiān mãn shān lǐ bái

望 天 門 山 李 白

tiān mãn zhōng duàn chǔ jiāng kāi 天 門 中 斷 楚 江 開, bì shuǐ dōng liú zhì cǐ huí 碧 水 東 流 至 此 回。 liǎng àn qīng shān xiāng duì chū 兩 岸 青 山 相 對 出, gū fān yí piàn rì biān lái 孤 帆 一 片 日 邊 來。

24. biã dǒng dà gāo shì

別 董 大 高 適

qiān lǐ huáng yún bái rì xūn 千 里 黃 云 白 日 曛, běi fēng chuī yàn xuě fēn fēn 北 風 吹 雁 雪 紛 紛。 mî chïu qián lù wú zhī jǐ 莫 愁 前 路 無 知 己, tiān xià shuí rãn bù shí jūn 天 下 誰 人 不 識 君。

25. juã jù dù fǔ

絕 句 杜 甫

liǎng gâ huáng lí míng cuì liǔ 兩 個 黃 鸝 鳴 翠 柳, yì háng bái lù shàng qīng tiān 一 行 白 鷺 上 青 天。 chuāng hán xī lǐng qiān qiū xuě 窗 含 西 嶺 千 秋 雪, mãn bï dōng wú wàn lǐ chuán 門 泊 東 吳 萬 里 船。

26. chūn yâ xǐ yǔ dù fǔ

春 夜 喜 雨 杜 甫

hǎo yǔ zhī shí jiã dāng chūn nǎi fā shēng 好 雨 知 時 節, 當 春 乃 發 生。 suí fēng qián rù yâ rùn wù xì wú shēng 隨 風 潛 入 夜, 潤 物 細 無 聲。 yě jìng yún jù hēi jiāng chuán huǒ dú míng 野 徑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獨 明。 xiǎo kàn hïng shī chù huā zhîng jǐn guān chãng 曉 看 紅 濕 處,花 重 錦 官 城。

27. juã jù dù fǔ

絕 句 杜 甫

chí rì jiāng shān lì 遲 日 江 山 麗, chūn fēng huā cǎo xiāng 春 風 花 草 香。 ní rïng fēi yàn zǐ 泥 融 飛 燕 子, shā nuǎn shuì yuān yāng 沙 暖 睡 鴛 鴦。

28. jiāng pàn dú bù xún huā dù fǔ

江 畔 獨 步 尋 花 杜 甫

huáng shī tǎ qián jiāng shuǐ dōng 黃 師 塔 前 江 水 東, chūn guāng lǎn kùn yǐ wēi fēng 春 光 懶 困 倚 微 風。 táo huā yí cù kāi wú zhǔ 桃 花 一 簇 開 無 主, kě ài shēn hïng āi qiǎn hïng 可 愛 深 紅 愛 淺 紅?

29. fēng qiáo yâ bï zhāng jì

楓 橋 夜 泊 張 繼

yuâ luî wū tí shuāng mǎn tiān 月 落 烏 啼 霜 滿 天, jiāng fēng yú huǒ duì chïu mián 江 楓 漁 火 對 愁 眠。 gū sū chãng wài hán shān sì 姑 蘇 城 外 寒 山 寺,

yâ bàn zhōng shēng dào kâ chuán 夜 半 鐘 聲 到 客 船。

30. chú zhōu xī jiàn wãi yīng wù

滁 州 西 澗 韋 應 物

dú lián yōu cǎo jiàn biān shēng 獨 憐 幽 草 澗 邊 生, shàng yǒu huáng lí shēn shù míng 上 有 黃 鸝 深 樹 鳴。 chūn cháo dài yǔ wǎn lái jí 春 潮 帶 雨 晚 來 急, yě dù wú rãn zhōu zì hãng 野 渡 無 人 舟 自 橫。

31.yïu zǐ yín mâng jiāo

游 子 吟 孟 郊

cí mǔ shǒu zhōng xiàn yïu zǐ shēn shàng yī 慈 母 手 中 線, 游 子 身 上 衣。 lín xíng mì mì fãng yì kǒng chí chí guī 臨 行 密 密 縫, 意 恐 遲 遲 歸。 shuí yán cùn cǎo xīn bào dã sān chūn huī 誰 言 寸 草 心, 報 得 三 春 暉?

32.zǎo chūn chãng shuǐ bù zhāng shí bā yuán wài 早 春 呈 水 部 張 十 八 員 外 hán yù

韓 愈

tiān jiē xiǎo yǔ rùn rú sū 天 街 小 雨 潤 如 酥, cǎo sâ yáo kàn jìn quâ wú 草 色 遙 看 近 卻 無。 zuì shì yī nián chūn hǎo chù 最 是 一 年 春 好 處, juã shâng yān liǔ mǎn huáng dū 絕 勝 煙 柳 滿 皇 都。

33.yú gē zǐ zhāng zhì hã 漁 歌子 張 志 和

xī sài shān qián bái lù fēi 西 塞 山 前 白 鷺 飛, 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ãi 桃 花 流 水 鱖 魚 肥。 qīng ruî lì lǜ suō yī 青 箬 笠, 綠 蓑 衣, xiã fēng xì yǔ bù xū guī 斜 風 細 雨 不 須 歸。

34. sài xià qǔ lú lún

塞 下 曲 盧 綸

yuâ hēi yàn fēi gāo 月 黑 雁 飛 高, chán yú yâ dùn táo 單 于 夜 遁 逃。 yù jiàng qīng jì zhú 欲 將 輕 騎 逐, dà xuě mǎn gōng dāo 大 雪 滿 弓 刀。

35.wàng dîng tíng liú yǔ xī 望 洞 庭 劉 禹 錫

hú guāng qiū yuâ liǎng xiāng hã 湖 光 秋 月 兩 相 和, tán miàn wú fēng jìng wâi mï 潭 面 無 風 鏡 未 磨。 yáo wàng dîng tíng shān shuǐ cuì 遙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bái yín pán lǐ yì qīng luï 白 銀 盤 里 一 青 螺。

36.làng táo shā liú yǔ xī

浪 淘 沙 劉 禹 錫

jiǔ qū huáng hã wàn lǐ shā 九 曲 黃 河 萬 里 沙, làng táo fēng bǒ zì tiān yá 浪 淘 風 簸 自 天 涯。 rú jīn zhí shàng yín hã qù 如 今 直 上 銀 河 去, tïng dào qiān niú zhī nǚ jiā 同 到 牽 牛 織 女 家。

37.fù dã gǔ yuán cǎo sîng biã bái jū yì 賦 得 古 原 草 送 別 白 居 易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yí suì yì kū rïng 離 離 原 上 草, 一 歲 一 枯 榮。

yě huǒ shāo bú jìn chūn fēng chuī yîu shēng 野 火 燒 不 盡, 春 風 吹 又 生。 yuǎn fāng qīn gǔ dào qíng cuì jiē huāng chãng 遠 芳 侵 古 道, 晴 翠 接 荒 城。 yîu sîng wáng sūn qù qī qī mǎn biã qíng 又 送 王 孫 去,凄 凄 滿 別 情。

38. chí shàng bái jū yì

池 上 白 居 易

xiǎo wá chēng xiǎo tǐng 小 娃 撐 小 艇,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偷 采 白 蓮 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ì 不 解 藏 蹤 跡, fú píng yí dào kāi 浮 萍 一 道 開。

39.yì jiāng nán bái jū yì 憶 江 南 白 居 易

jiāng nán hǎo fēng jǐng jiù cãng ān 江 南 好, 風 景 舊 曾 諳。 rì chū jiāng huā hïng shâng huǒ 日 出 江 花 紅 勝 火, chūn lái jiāng shuǐ lǜ rú lán 春 來 江 水 綠 如 藍。 nãng bú yì jiāng nán 能 不 憶 江 南?

40.xiǎo ãr chuí diào hú lìng nãng

小 兒 垂 釣 胡令能

pãng tïu zhì zǐ xuã chuí lún 蓬 頭 稚 子 學 垂 綸, câ zuî mãi tái cǎo yìng shēn 側 坐 莓 苔 草 映 身。 lù rãn jiâ wân yáo zhāo shǒu 路 人 借 問 遙 招 手, pà dã yú jīng bú yìng rãn 怕 得 魚 驚 不 應 人。

41.mǐn nïng lǐ shēn 憫 農 李 紳

chú hã rì dāng wǔ 鋤 禾 日 當 午, hàn dī hã xià tǔ 汗 滴 禾 下 土。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誰 知 盤 中 餐, lì lì jiē xīn kǔ 粒 粒 皆 辛 苦。

42.mǐn nïng lǐ shēn 憫 農 李 紳

chūn zhîng yī lì sù 春 種 一 粒 粟,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萬 顆 子。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無 閑 田, nïng fū yïu â sǐ 農 夫 猶 餓 死。

43.jiāng xuě liǔ zōng yuán

江 雪 柳 宗 元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ã 千 山 鳥 飛 絕, wàn jìng rãn zōng miâ 萬 徑 人 蹤 滅。 gū zhōu suō lì wēng 孤 舟 蓑 笠 翁, dú diào hán jiāng xuě 獨 釣 寒 江 雪。

44.xún yǐn zhě bú yù jiǎ dǎo

尋 隱 者 不 遇 賈 島

sōng xià wân tïng zǐ 松 下 問 童 子, yán shī cǎi yào qù 言 師 采 藥 去。 zhǐ zài cǐ shān zhōng 只 在 此 山 中, yún shēn bù zhī chù 云 深 不 知 處。

45.shān xíng dù mù

山 行 杜 牧

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ã 遠 上 寒 山 石 徑 斜, 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u rãn jiā 白 云 生 處 有 人 家。 tíng chē zuî ài fēng lín wǎn 停 車 坐 愛 楓 林 晚, shuāng yâ hïng yú âr yuâ huā 霜 葉 紅 于 二 月 花。

46.qīng míng dù mù

清 明 杜 牧

qīng míng shí jiã yǔ fēn fēn 清 明 時 節 雨 紛 紛, lù shàng xíng rãn yù duàn hún 路 上 行 人 欲 斷 魂。 jiâ wân jiǔ jiā hã chù yǒu 借 問 酒 家 何 處 有, mù tï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 牧 童 遙 指 杏 花 村。

47.jiāng nán chūn dù mù

江 南 春 杜 牧

qiān lǐ yīng tí lǜ yìng hïng 千 里 鶯 啼 綠 映 紅, shuǐ cūn shān guō jiǔ qí fēng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風。 nán cháo sì bǎi bā shí sì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duō shǎo lïu tái yān yǔ zhōng 多 少 樓 臺 煙 雨 中。

48.fēng luï yǐn

蜂 羅 隱

bú lùn píng dì yǔ shān jiān 不 論 平 地 與 山 尖, wú xiàn fēng guāng jìn bâi zhàn 無 限 風 光 盡 被 占。 cǎi dã bǎi huā chãng mì hîu 采 得 百 花 成 蜜 后, wâi shuí xīn kǔ wâi shuí tián 為 誰 辛 苦 為 誰 甜?

49.jiāng shàng yú zhě fàn zhîng yān

江 上 漁 者 范 仲 淹

jiāng shàng wǎng lái rãn 江 上 往 來 人, dàn ài lú yú měi 但 愛 鱸 魚 美。 jūn kàn yí yâ zhōu 君 看 一 葉 舟, chū mî fēng bō lǐ 出 沒 風 波 里。

50.yuán rì wáng ān shí

元 日 王 安 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í suì chú 爆 竹 聲 中 一 歲 除, chūn fēng sîng nuǎn rù tú sū 春 風 送 暖 入 屠 蘇。 qiān mãn wàn hù tïng tïng rì 千 門 萬 戶 曈 曈 日, 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iù fú 總 把 新 桃 換 舊 符。

51.bï chuán guā zhōu wáng ān shí

泊 船 瓜 洲 王 安 石

jīng kǒu guā zhōu yì shuǐ jiān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間, zhōng shān zhǐ gã shù chïng shān 鐘 山 只 隔 數 重 山。 chūn fēng yîu lǜ jiāng nán àn 春 風 又 綠 江 南 岸, míng yuâ hã shí zhào wǒ huán 明 月 何 時 照 我 還?

52.shū hú yīn xiān shēng bì wáng ān shí

書 湖 陰 先 生 壁 王 安 石

máo yán cháng sǎo jìng wú tái 茅 檐 長 掃 凈 無 苔, huā mù chãng qí shǒu zì zāi 花 木 成 畦 手 自 栽。 yì shuǐ hù tián jiāng lǜ rào 一 水 護 田 將 綠 繞, liǎng shān pái tà sîng qīng lái 兩 山 排 闥 送 青 來。

53.liù yuâ âr shí qī rì wàng hú lïu zuì shū

六 月 二 十 七 日 望 湖 樓 醉 書

sū shì 蘇 軾

hēi yún fān mî wâi zhē shān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bái yǔ tiào zhū luàn rù chuán 白 雨 跳 珠 亂 入 船。 juǎn dì fēng lái hū chuī sàn 卷 地 風 來 忽 吹 散, wàng hú lïu xià shuǐ rú tiān 望 湖 樓 下 水 如 天。

54.yǐn hú shàng chū qíng hîu yǔ sū shì

飲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蘇 軾

shuǐ guāng liàn yàn qíng fāng hǎo 水 光 瀲 滟 晴 方 好, shān sâ kōng mãng yǔ yì qí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yù bǎ xī hú bǐ xī zǐ 欲 把 西 湖 比 西 子,

dàn zhuāng nïng mǒ zǒng xiāng yí 淡 妝 濃 抹 總 相 宜。

55.huì chïng chūn jiāng xiǎo jǐng sū shì

惠 崇 春 江 曉 景 蘇 軾

zhú wài táo huā sān liǎng zhī 竹 外 桃 花 三 兩 枝, chūn jiāng shuǐ nuǎn yā xiān zhī 春 江 水 暖 鴨 先 知。 lïu hāo mǎn dì lú yá duǎn 蔞 蒿 滿 地 蘆 芽 短, zhâng shì hã tún yù shàng shí 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時。

56.tí xī lín bì sū shì

題 西 林 壁 蘇 軾

hãng kàn chãng lǐng câ chãng fēng 橫 看 成 嶺 側 成 峰, yuǎn jìn gāo dī gâ bù tïng 遠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不 識 廬 山 真 面 目, zhǐ yuán shēn zài cǐ shān zhōng 只 緣 身 在 此 山 中。

57.xià rì juã jù lǐ qīng zhào

夏 日 絕 句 李 清 照

shēng dāng zuî rãn jiã 生 當 作 人 杰, sǐ yì wãi guǐ xiïng 死 亦 為 鬼 雄。 zhì jīn sī xiàng yǔ 至 今 思 項 羽, bù kěn guî jiāng dōng 不 肯 過 江 東 。

58.sān qú dào zhōng zēng jǐ

三 衢 道 中 曾 幾

mãi zi huáng shí rì rì qíng 梅 子 黃 時 日 日 晴, xiǎo xī fàn jìn quâ shān xíng 小 溪 泛 盡 卻 山 行。 lǜ yīn bù jiǎn lái shí lù 綠 蔭 不 減 來 時 路, tiān dã huáng lí sì wǔ shēng 添 得 黃 鸝 四 五 聲。

59.shì ãr lù yïu 示 兒 陸 游

sǐ qù yuán zhī wàn shì kōng 死 去 元 知 萬 事 空, dàn bēi bú jiàn jiǔ zhōu tïng 但 悲 不 見 九 州 同。 wáng shī běi dìng zhōng yuán rì 王 師 北 定 中 原 日, jiā jì wú wàng gào nǎi wēng 家 祭 無 忘 告 乃 翁。

60.qiū yâ jiāng xiǎo chū lí mãn yíng liáng yǒu gǎn 秋 夜 將 曉 出 籬 門 迎 涼 有 感

lù yïu 陸 游

sān wàn lǐ hã dōng rù hǎi 三 萬 里 河 東 入 海, wǔ qiān rân yuâ shàng mï tiān 五 千 仞 岳 上 摩 天。 yí mín lâi jìn hú chãn lǐ 遺 民 淚 盡 胡 塵 里, nán wàng wáng shī yîu yī nián 南 望 王 師 又 一 年。

61.sì shí tián yuán zá xìng fàn chãng dà 四 時 田 園 雜 興 范 成 大

zhîu chū yún tián yâ jì má 晝 出 耘 田 夜 績 麻, cūn zhuāng ãr nǚ gâ dāng jiā 村 莊 兒 女 各 當 家。 tïng sūn wâi jiě gîng gēng zhī 童 孫 未 解 供 耕 織, yě bàng sāng yīn xuã zhîng guā 也 傍 桑 陰 學 種 瓜。

62.sì shí tián yuán zá xìng fàn chãng dà

四 時 田 園 雜 興 范 成 大

mãi zi jīn huáng xìng zi fãi 梅 子 金 黃 杏 子 肥, mài huā xuě bái cài huā xī 麥 花 雪 白 菜 花 稀。 rì cháng lí luî wú rãn guî 日 長 籬 落 無 人 過, wãi yǒu qīng tíng jiá diã fēi 惟 有 蜻 蜓 蛺 蝶 飛。

63.xiǎo chí yáng wàn lǐ

小 池 楊 萬 里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ì liú 泉 眼 無 聲 惜 細 流,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g rïu 樹 陰 照 水 愛 晴 柔。 xiǎo hã cái lîu jiān jiān jiǎo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zǎo yǒu qīng tíng lì shàng tïu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頭。

64.xiǎo chū jìng cí sì sîng lín zǐ fāng

曉 出 凈 慈 寺 送 林 子 方

yáng wàn lǐ 楊 萬 里

bì jìng xī hú liù yuâ zhōng 畢 竟 西 湖 六 月 中, fēng guāng bù yǔ sì shí tïng 風 光 不 與 四 時 同。 jiē tiān lián yâ wú qiïng bì 接 天 蓮 葉 無 窮 碧, yìng rì hã huā biã yàng hïng 映 日 荷 花 別 樣 紅。

65.chūn rì zhū xī

春 日 朱 熹

shâng rì xún fāng sì shuǐ bīn 勝 日 尋 芳 泗 水 濱, wú biān guāng jǐng yì shí xīn 無 邊 光 景 一 時 新。 děng xián shí dã dōng fēng miàn 等 閑 識 得 東 風 面, wàn zǐ qiān hïng zǒng shì chūn 萬 紫 千 紅 總 是 春。

66.guān shū yǒu gǎn zhū xī

觀 書 有 感 朱 熹

bàn mǔ fāng táng yí jiàn kāi 半 畝 方 塘 一 鑒 開, 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îng pái huái 天 光 云 影 共 徘 徊。 wân qú nà dã qīng rú xǔ 問 渠 那 得 清 如 許, wãi yǒu yuán tïu huï shuǐ lái 為 有 源 頭 活 水 來。

67.tí lín ān dǐ lín shēng

題 臨 安 邸 林 升

shān wài qīng shān lïu wài lïu 山 外 青 山 樓 外 樓, xī hú gē wǔ jǐ shí xiū 西 湖 歌 舞 幾 時 休 ?

nuǎn fēng xūn dã yïu rãn zuì 暖 風 熏 得 游 人 醉, zhí bǎ háng zhōu zuî biàn zhōu 直 把 杭 州 作 汴 州。

68.yïu yuán bù zhí yâ shào wēng 游 園 不 值 葉 紹 翁

yīng lián jī chǐ yìn cāng tái 應 憐 屐 齒 印 蒼 苔, xiǎo kîu chái fēi jiǔ bù kāi 小 扣 柴 扉 久 不 開。 chūn sâ mǎn yuán guān bú zhù 春 色 滿 園 關 不 住, yì zhī hïng xìng chū qiáng lái 一 枝 紅 杏 出 墻 來。

69.xiāng cūn sì yuâ wēng juǎn

鄉 村 四 月 翁 卷

lǜ mǎn shān yuán bái mǎn chuān 綠 滿 山 原 白 滿 川, zǐ guī shēng lǐ yǔ rú yān 子 規 聲 里 雨 如 煙。 xiāng cūn sì yuâ xián rãn shǎo 鄉 村 四 月 閑 人 少, cái liǎo cán sāng yîu chā tián 才 了 蠶 桑 又 插 田。

70.mî mãi wáng miǎn 墨 梅 王 冕

wú jiā xǐ yàn chí tïu shù 吾 家 洗 硯 池 頭 樹, gâ gâ huā kāi dàn mî hãn 個 個 花 開 淡 墨 痕。 bú yào rãn kuā hǎo yán sâ 不 要 人 夸 好 顏 色, zhǐ liú qīng qì mǎn qián kūn 只 流 清 氣 滿 乾 坤。

71.shí huī yín yú qiān

石 灰 吟 于 謙

qiān chuí wàn záo chū shēn shān 千 錘 萬 鑿 出 深 山, liâ huǒ fãn shāo ruî děng xián 烈 火 焚 燒 若 等 閑。 fěn gǔ suì shēn quán bú pà 粉 骨 碎 身 全 不 怕, yào liú qīng bái zài rãn jiān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間。

72.zhú shí zhâng xiâ

竹 石 鄭 燮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ú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lì gēn yuán zài pî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巖 中。 qiān mï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 千 磨 萬 擊 還 堅 勁, rân ã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 任 爾 東 西 南 北 風。

73.suǒ jiàn yuán mãi

所 見 袁 枚

mù tïng qí huáng niú 牧 童 騎 黃 牛, gē shēng zhân lín yuâ 歌 聲 振 林 樾。 yì yù bǔ míng chán 意 欲 捕 鳴 蟬, hū rán bì kǒu lì 忽 然 閉 口 立。

74.cūn jū gāo dǐng

村 居 高 鼎

cǎo zhǎng yīng fēi âr yuâ tiān 草 長 鶯 飛 二 月 天, fú dī yáng liǔ zuì chūn yān 拂 堤 楊 柳 醉 春 煙。 ãr tǒng sàn xuã guī lái zǎo 兒 童 散 學 歸 來 早, máng chân dōng fēng fàng zhǐ yuān 忙 趁 東 風 放 紙 鳶。

75.jǐ hài zá shī gōng zì己 亥 雜 詩 龔 自jiǔ zhōu shēng qì shì fēng lãi 九 州 生 氣 恃 風 雷, wàn mǎ qí yīn jiū kě āi 萬 馬 齊 喑 究 可 哀。

wǒ quàn tiān gōng chïng dǒu sǒu 我 勸 天 公 重 抖 擻, bù jū yì gã jiàng rãn cái 不 拘 一 格 降 人 才。

zhēn珍

第五篇: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

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新課標)

1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澲?,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4詠鵝 (唐)駱賓王

鵝 ,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5風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6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7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8涼州詞 (唐)王之煥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9登鸛雀樓 (唐)王之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0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1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12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13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14鹿柴(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16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8古朗月行(節選)(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19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20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2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22早發白帝城(唐)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23望天門山(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24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25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26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7絕句(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8江畔獨步尋花(唐)杜

黃師塔前江水東,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29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30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3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2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33漁歌子(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34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35望洞庭(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36浪淘沙(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椗?。

37賦得古原草送別(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38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9憶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

40小兒垂釣

唐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41憫農(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42憫農(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43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4尋隱者不遇(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45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46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47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48蜂(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49江上漁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50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5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52書湖陰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54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55惠崇春江曉景(宋)蘇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56題西林壁(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57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58三衢道中(南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59示兒(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60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61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62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63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64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65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66觀書有感 (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67題臨安?。ㄋ危┝稚?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做汴州。

68游園不值(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69鄉村四月(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70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71石灰吟(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72竹石(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73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74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75己亥雜詩(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小學建黨節活動簡報下一篇:收費站業務培訓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