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關于鐵人王進喜的故事

2023-02-04

第一篇:關于鐵人王進喜的故事

鐵人王進喜的故事

1960年春,我國石油戰線傳來喜訊———發現大慶油田,一場規??涨暗氖痛髸痣S即在大慶展開。王進喜加入了這場石油大會戰。

困難:沒有公路,車輛不足,吃和住都成問題。 王進喜兩句話: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什么叫人拉肩扛:用滾杠加撬杠,靠雙手肩膀,奮戰3天3夜,38米高、22噸重的井架迎著寒風矗立荒原。這就是會戰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運鉆機”。

什么叫;“盆端桶提”:開鉆了,可水管還沒有接通。王進喜振臂一呼,帶領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臉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場端了50噸水。經過艱苦奮戰,僅用5天零4小時就鉆完了大慶油田第一口生產井。

想知道“鐵人”名字來歷嗎?

1960年5月,打會戰第二口井時,王進喜被砸傷的腿腫得很厲害,他兩次從醫院跑回井隊,拄著拐堅持工作。

一天,突然出現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粉,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漿池攪拌不開,王進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聲“跳”,便躍進齊腰深的泥漿池中,奮戰了3個多小時,終于制服了井噴。王進喜累得起不來了。房東趙大娘心疼地說:

1 “王隊長,你可真是鐵人啊!”“鐵人”的名字就是這樣傳開的。

在大慶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進喜為我國石油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獲“全國勞動模范”等光榮稱號。王進喜身上體現出來的“鐵人精神”,激勵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不愧為共產主義的先鋒戰士!)

時傳祥:掏糞工人

名言:“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

黨需要我干到什么時候,我就干到什么時候。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贊揚,被評為全國著名勞動模范。在1959年全國群英會上受到國家主席劉少奇的接見。感到了尊重與平等。(只有在新社會,與劉握手)

焦裕祿:

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樣。1962年冬天,他來到當時內澇、風沙、鹽堿“三害”肆虐的蘭考擔任縣委書記,帶領全縣人民戰天斗地,奮力改變蘭考貧困面貌。

名言:他常說,“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

路線教育,看電影,流淚

鏡頭1:一把破藤椅(“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

鏡頭2:在風雪鋪天蓋地的時候,他帶領干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群眾送救濟糧款,一句“我是你們的兒子”,魚水深情。民愛民親民,

2 充分反映了共產黨人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懷。

鏡頭3:自己的子女不“照顧”:大女兒守鳳去學校教書、“郵政局當話務員,都不中,要他到食品加工廠當了一名臨時工,安排到醬菜組,改造她的思想有好處。”臨走時,焦裕祿又強調一句:“你們不要以為是我的女兒,就另眼相看,應該對她嚴格要求。” 當時,焦守鳳不認為爸爸讓她經受勞動鍛煉是關心她,讓她養成自食其力的本領,心中“實在不滿意”。而今,已經退休的焦守鳳滿含感謝之情地說:“現在想想,爸爸對我們兄妹的愛是一種大愛,他是在教我們怎么做人,怎么生活啊!”

今年4月,習近平同志來到他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聯系點——河南省蘭考縣時,提出一個問題:“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在群眾心中鑄就了一座永恒的豐碑。大家來這里學習,要深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焦裕祿同志給我們留下了那么多,我們能為后人留下些什么?《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寫于1990年7月15日。

黨員干部怎么學習焦裕祿精神?

從公仆情懷、求實作風、奮斗精神、道德情操,把焦裕祿精神當鏡子照照自己。,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反復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有一點“辣味”,讓每個黨員干部都能紅紅臉、出出汗。

劉云山:敢向好人主義說不 真正紅紅臉、出出汗

3

古人說,“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焦裕祿精神的鮮明特點。焦裕祿同志不怕苦、不怕死,不為名、不為利,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他抱著病痛的身體,忍著肝病的折磨,常年奔波在農舍、田地,置身于群眾之中。每當風沙最大時候,就是他帶頭下去查風口、探流沙的時候;每當雨下得最大的時候,就是他帶頭下去冒雨涉水、觀看洪水流勢和變化的時候。他嚴守黨紀黨規,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自己和子女、親屬謀取任何好處。他親自起草了《干部十不準》,規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焦裕祿同志以勤政為民、廉潔奉公的實際行動,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眾心目中樹立了崇高的形象。

孔繁森的事跡簡介

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

1988年,孔繁森在母親年邁、3個孩子尚未成年、妻子體弱多病的情況下,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跑遍了全市8個區縣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鄉、村辦小學,全市56個敬老院和養老院,他走訪過48個,給孤寡老人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因西藏偏遠地區醫療衛生條件較差,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藥,送給急需的農牧民。一個醫藥箱雖然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對接受治療的患者來說,卻往往

1993年,孔繁森進藏工作期滿,但他繼續留在西藏,擔任了阿

4 里地委書記。不到兩年的時間,他跑遍了全地區106個鄉中的98個。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區,外出時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個人影。他們餓了就吃口風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來的雪水。旅途中雖然艱苦,孔繁森卻充滿樂觀,并風趣地對隨行人員說:“快嘗嘗,這是上等的礦泉水,高原沒有污染,等我們開發出來了,讓外國人花美元來買!” 在孔繁森的勤奮工作下,阿里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

親自到新疆塔城進行邊貿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他犧牲后,江澤民總書記于1995年4月29日親筆題詞“向孔繁森同志學習”,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也題詞“學習孔繁森同志熱愛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

鄧平壽:生前被稱為“泥腳書記”、“田坎書記”、“草鞋書記”、“挎包書記”

他下鄉從不坐車,他的辦公室永遠都向群眾敞開,他讓虎城鎮從一個山區窮鎮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鎮,最后病逝在工作崗位上。出殯那天,成千上萬的群眾,佩戴白花自發前來為他送行。

鄧平壽喜歡下鄉,除了鎮上開會和趕場,他都要往下跑,不坐車,用腳走,走一路,看一路,問一路,記一路?;⒊堑睦习傩斩颊f他“不架勢”(沒架子),給他編了一個 “四子歌謠”:不坐車子,不戴(草)帽子,不搖扇子,手上有塊汗帕子。

5 夜晚他總在做兩件事:一是打電話,17個村的村主任挨個打一遍,詢問各村的情況,交流他白天看到的問題。第二件事就是讀書,特別是農業技術書籍。

鄧平壽的節省出了名。他在縣里開會,總是當天趕回。1999年,他帶領鎮干部職工10多人到宜昌、武漢考察,原計劃6天的行程僅用了3天,節省開支5000多元。然而,鎮里有塊“永不消失的光榮榜”,榜上公布的都是捐款人員及數目,鄧平壽的名字總是排在第一,每年不少于5000元。而到他去世為止,他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只有900多元。

病逝后竟有數千名老百姓自發組織起來護送他的靈車回家,靠的正是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失去了一位自己的親人

牛玉儒:這是牛玉儒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日子:

化療剛結束,牛玉儒就于當日下午六點半回到呼市。此時,牛玉儒經過手術和化療體重已銳減26斤,腰圍從2尺9縮到2尺3,1米76的個頭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墒钦l也沒想到,第二天一早,牛玉儒拖著病體,以頑強的毅力檢查了東河工程、呼倫路改擴建工程、火車站廣場建設工程、新華廣場改擴建工程;

6月30日,牛玉儒第二次回呼市,出席全市基層黨組織慶祝"七一"大會;

7月16日,他最后一次返回呼市,參加市委召開九屆六次全委會議,做了近三個小時的工作報告;

8月4日,牛玉儒病情惡化。他讓李理撥通了主管經濟工作的市委副書記吳浩峰的電話,布置了工作。

8月6日,牛玉儒全身水腫,生命進入倒計時。他仍囑咐身邊的工作人員李理打電話報告自治區黨委領導,他一定回呼市參加自治區黨委中心小組學習活動,他對呼市的經濟社會建設還有許多想法和建議;

8月8日,牛玉儒生命垂危。當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吳浩峰趕到北京看望他時,牛玉儒已經進入肝昏迷狀態。

吳浩峰原本只想看一眼牛書記就走,可是牛玉儒一見老吳,就不讓他離開,示意他匯報呼市經濟工作。在吳浩峰匯報工作的短短20分鐘時間里,牛玉儒就昏迷了數次。

8月14日, 牛玉儒走了„„ 51年的人生,對于有著火一般工作熱情的牛玉儒來說,實在太短。

在牛玉儒眼中,群眾利益無小事。面對生死關頭他卻說:"我沒事"。這,是一個共產黨人的光輝寫照。 呼市的一位干部說:"我們入黨時都面對黨旗宣過誓,牛玉儒實現了自己對黨的莊嚴承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牛玉儒屬于這樣一種人,死亡對他們來說似乎無可奈何。他的全部精神反映在他的工作中,貫穿于黨的事業里。盡管他已經逝世,但知道他的人,與這個充滿激情的人交往過,回憶起他來,就感到,他仿佛還活在人們的心間。

郭明義事跡簡介

郭明義,當選2010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全國紅十字志愿者之星,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遼寧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他敬業愛崗、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感動了億萬群眾,被親切的譽為 “愛心使者”、“當代雷鋒”。

他先后捐款20萬元,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孩子;無償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第一批加入鞍山市造血干細胞捐獻和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行列。無論是身邊工友、同事,還是社會上素不相識的群眾遇到困難,他都毫不猶豫伸手相幫,有什么送什么。而自己的家卻幾乎一貧如洗。一家3口至今還住在鞍山市郊,一個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里,水泥地、白灰墻,沒有任何裝修。最值錢的電視機,還是團市委聽說他捐獻了3臺電視機后,專門送給他的。22歲的女兒至今住在只有4平方米的門廳里。

2010年8月1日,胡錦濤總書記對郭明義同志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郭明義同志是助人為樂的道德模范,是新時期學習實踐

8 雷鋒精神的優秀代表。要大力宣傳和弘揚郭明義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品德,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隨著郭明義同志先進事跡的廣泛傳播,郭明義愛心團隊迅速發展壯大,從2010年8月的40個分隊、5800多人,猛增到如今的160多個分隊、6萬多人,每天都有志愿者通過網絡、電話、書信等多種形式,源源不斷的加入。

生活依然被“三小”包圍:建立自己的小圈子,結交小兄弟,放縱小愛好。在小圈子里,遇事“酒杯一端放寬放寬”,選拔干部“筷子一舉可以可以”。

第二篇:關于鐵人王進喜演講稿

大慶油田是什么人拿下來的? 是王鐵人式的大慶人

世界第一流的大慶油田是什么樣的人快速建成的? 是王鐵人式的大慶人

世界油田開發技術的新高峰是什么樣的人攀登上去的? 也是王鐵人式的大慶人

當新中國迎著高天滾滾的寒流 戰勝重重困難走向初步繁榮富強時 涌現出了有鐵人之稱的英模共產黨員王進喜 他不僅是大慶精神的象征 更是社會主義時代中國工人階級骨氣的象征 他去世雖然已經許多年了 但鐵人精神卻深深根植在人們的心中

石油工人一聲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勁大 天大困難也不怕

寧可少活二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北風當電扇 大雪當炒面 天南海北來會戰 誓奪頭號大油田

干 干 干

這些激昂的話語 感動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石油人

1959年 王進喜在北京開群英會時 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車頂上背個大氣包 他奇怪地問別人 背那家伙干啥 人們告訴他 因為沒有汽油 燒的是煤氣 我們這么大的國家沒有汽油怎么行呢 我是一名石油工人 眼看著國家作這么大的難 還有臉問 他越想心里越沉重 到人民大會堂開會時 心情也不能平靜

一個人沒有血液 心臟就停止跳動 工業沒有石油 天上飛的 地上跑的海水行的都要癱瘓 沒有石油國家有壓力 我們要自覺地替國家承擔 這是我們石油工人的責任啊

1960年 正當我國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時 一聲春雷 我國發現大慶油田的喜訊傳來 遵照毛主席和中央的決策 我國石油戰線集中優勢兵力 在大慶展開一場規??涨暗拇髸?聽到這個消息 王進喜馬上向石油部領導申請到這個新油田來 去大慶的路上 他問戰友為什么去大慶 有人說 打井搞油唄 王鐵人說 這話也對 可不完全 我們一定要拿下個大油田 甩掉貧油國的帽子

王鐵人就是帶著這股氣到大慶來的

王進喜剛進大慶時 腳下荒原一片 朔風呼嘯 滴水成冰 吃的是苞米面 住的是四壁漏風的馬棚 面對惡劣的環境,王進喜沒有退卻,因為他認識到:這困難 那困難 國家缺油是最大困難 這矛盾 那矛盾 建設用油是大矛盾 鉆機到了,沒有吊車,也沒有拖拉機,設備卸不下來,他當時告訴同志們說,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帶領全隊30多個人終于將60多重的鉆機運到井場, 僅用四天時間就將40米高的井架就豎立在茫茫草原上。 打井得要水 可當時既沒水管線 也沒水罐車 咋辦 咱用臉盆端!(有人說:)這不瞎胡鬧嘛 哪個國家端水打井??? 有 就在中國他硬是用臉盆端了幾十噸水開了鉆 使大慶油田的第一口井噴出了高高的油柱

又是一個刺骨的深夜 大家筋疲力盡卻無法入睡 寒風如刀 穿過窩棚的漏洞 無情地肆虐著 大家都在焦急 這樣下去 明天的工程可咋辦時 一聲怒吼 王進喜站了起來 振臂一揮 共產黨員都給我堵風口去

有幾個積極分子沒過去 他惱了 吼起來 如果你們沒準備好為黨、為人民犧牲 就把你們的入黨申請書收回去

1970年的國慶 王進喜去北京參加了國慶觀禮,還以中共中央委員的身份檢閱了游行隊伍 可國慶節剛過 他的病突然急劇惡化了 臨終前 他顫抖著取出一個紙包 打開是一筆錢一張單子 錢是住院以來組織給他的補助款 單子上一筆筆記得清清楚楚 一分未動

請把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 不困難

空氣停滯了 只聽到人群的抽噎和呼喊 哀傷彌漫 悲情難抑

1970年11月15日23時42分 王進喜同志因醫治無效不幸病逝 享年47歲

工人們說,王鐵人這個人,國家就是他的命 就是把他的骨頭砸碎了 也找不出半個我字,我

1們說王鐵人就是飄揚的五星紅旗,永遠映照在我們的心中,在荒涼的戈壁灘上,他用我們七尺男兒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長城,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廣袤而深厚的土地永遠是他的陣地,他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一個石油人的故事

王鐵人雖然積勞成疾倒下了 但是鐵人精神卻薪火相傳 一個王鐵人倒下了 千千萬萬個王鐵人站起來了

而女子鐵人隊——32654鉆井隊即是其中鮮為人知卻光彩熠熠的閃光

誰能告訴我6年的時間里她們打了多少口井

誰能告訴我何人踏遍了黑油山 百口泉 紅山嘴

讓我帶著驕傲的聲音告訴你

那是克拉瑪依的紅花 國家第一支女子鉆井隊——32654鉆井隊

1958年8月7日克拉瑪依第一支也是中國第一支女子鉆井隊成立了 這些從五湖四海相聚于此的姑娘們 此時只有一個心愿 早日拿下大油田!

不一樣的油田一樣的決心 不同的時間 同樣的信念

當她們在心底吶喊筑成信念的時候

當他們用熱情點燃夢想飛揚的時候

當他們以激情為力付諸行動的時候

(她們說)我們不怕苦不怕累 我們學文化鉆技術 我們過五關斬六將 我們一定要為祖國做貢獻

大地在炙烤著鐵姑娘們 嘴唇干裂 汗流浹背 井架失靈 她們忍受著 堅持著戰斗著 百里戈壁 千里飛沙 萬里狂風 豆大的沙打在臉上 火辣辣地疼著 但鐵姑娘的字典里 永不言棄 功夫不負有心人 1958年8月21日女子鉆井隊承辦的第一口井出油了 那黑乎乎的原油涌出的一刻 大家激動地高聲呼喊

我們的井出油了 我們的井出油了

鐵姑娘們的淚也刷刷流下 流進笑彎了的嘴角。。。。

激情燃燒的歲月 激情燃燒的鉆井姑娘 她們熱血沸騰 熱情滿腔 心系祖國 生命的藍圖定格在沙漠 生命的價值詮釋在油田 把情傾注在戈壁 把心交給了石油

時間如歌 歲月如河 32654鉆井隊淡出了歷史 鐵人精神卻一代代傳承 在新時期繼續發光發彩 在眾多鐵人式的傳奇中 有一個白白凈凈的女孩子 下面是一段關于她的訪談和情景回放。。。

四月的大港油田,惠風和暢,草長鶯飛

高聳的抽油機下(放幻燈片),初升的太陽映襯著一抹絢麗的紅色,那是一名石油工人在工作,她是那么的靚麗耀眼,就像迎春綻放的一朵紅花。一副眼鏡,高高的馬尾,不時露出文靜質樸的微笑。如果不是看到那雙有些粗糙干裂的手和那身火紅的石油工裝,誰也不會想到這位34歲,身材嬌小瘦弱的女子,是一位扎根采油一線15年的石油工人!!!

(蔡指著尤立紅說)她就是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廠油水井五組長,中共黨員尤立紅!

尤 :我出生在油田,從小在油田長大,上的是油田的技校,畢業后又如愿以償的進入油田工作,就連我的名字也有個‘尤’字”

蔡: 九六年你從技校畢業,被分配到大港油田工作的那一刻就與石油結下了不解之緣吧? 尤:是的,從那以后我的人生與石油就系在了一起。

蔡:是什么給了你精神支柱?是什么讓你如此堅定?又是什么讓你確立了這種信念?

尤:是有著30多年黨齡的父親給我的一種精神,一種石油人的精神,當這種精神扎根在血

液和骨頭里的時候,那就變成了一種性格,一種比塔吊鐵臂還要堅定的個性力量!作為老石油的父親叮囑我,不管干什么,要干就要干的最好!十五年來我一直將這句話作為自己的信念!

蔡:聽說每次春季檢修,騎在抽油機上上做防腐的總是你!這些活可通常都是男員工的事啊 尤:是啊,可有些男同事站在3米高的減速箱還心存余悸呢,更別提八九米的游梁了,而誰說女子不如男呢?我就偏要巾幗不讓須眉,既然我是一名石油工人,就有義務在崗位上干好我應該干的事。并且我性子野,不怕!

蔡:06年,當接到中央企業職業技能大賽采油工比賽的三個月集訓通知的時候,你生完孩子,剛重返工作崗位,手也生疏了,教材改版了,計算機操作也不熟練了„„你猶豫過嗎?退卻過嗎?你,舍得還小的孩子嗎?

尤:猶豫過,孩子剛過周歲,揮舞著小拳頭含糊不清地叫著“媽媽”,那么可愛的孩子,我怎么能不猶豫呢~~~~~~,孩子當然舍不得,但還從來沒想過要退卻。

( 蔡上前,對觀眾說)就是這樣,封閉集訓的140個日日夜夜,尤立紅體重減少了十斤,筆記做了5萬字,制圖畫了百余張,卷子摞起來有半米高,操作練習不下300次。最終她和隊友代表大港油田闖入決賽,并一舉奪得金牌!!!

蔡:二三十歲,對于一個少女,青春年華你本該對鏡貼花黃 柔情似水,年輕美麗你本該飛花亂愁腸 佳期如夢,但十五年的時間,你選擇了不愛紅裝愛工裝,你選擇了奮戰在一線,你選擇了石油工人,你,后悔嗎?

尤:不,從不后悔!

蔡:為什么?(驚訝)

尤:因為女兒當自強!(微笑)

蔡:為什么?(沉穩)

尤:因為我是一名石油工人!

蔡:為什么(高亢)

尤: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堅定)

蔡:一項項的殊榮,引人注目;34歲的人生,光彩熠熠,這就是石油女工、共產黨員尤立紅。

九十年之于世界,彈指一揮;九十年之于人生,幾經滄桑;九十年之于奮斗,初露鋒芒;九十年之于我黨,青春正當。

回首九十年征程,遙想我黨初建之時,百廢待興,步履維艱,政治跌宕,時局變化。歲月流轉,時光荏苒,且看今日之中國,如日中天,舉國上下,心心相連,累累碩果,世界驚贊。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千萬英雄群體中,不僅有李四光、王進喜等人無私奉獻的身影,而且留下了“采油鐵姑娘”戰天斗地,奮勇拼搏的閃光足跡。

斗轉星移,時光如梭。當初風華正茂的姑娘們如今都已步入中年,但說起采油的歷史和奮斗的歷程,她們無不如數家珍,歷歷在目。

這么多年,變的是隊名,不變的是頑強的作風;變的是井數,不變的是工作的高標準;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鐵姑娘”的精神。

作為女子采油隊的傳承者,鐵姑娘們始終把女子采油隊精神作為“傳家寶”,努力把女子采油隊精神根植于心中,并成為她們的前進動力和工作標尺。

用好傳家寶。當年,女子采油隊的女工自覺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扎根于采油一線,培育過硬作風,錘煉形成了“奮發實干、吃苦奉獻、勤學苦練、力爭上游”的女子采油隊精神。

她們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讓全部干部、員工深刻認識到傳承女子采油隊精神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時代賦予北六人的神圣使命。在創建百年油田的征程中,只有不斷發揚女子采油隊精神才能創造出新的更大的輝煌。

當好火車頭。努力發揚集體的火車頭作用,把“團結、互勉、自律、爭先”作為干部的行為準則。堅持做到:艱苦工作干在先,解決問題想在先,廉潔自律做在先,隊干部帶頭實干,身教勝于言教,他們的榜樣作用贏得了員工的滿意和信服。

建好先鋒隊。弘揚女子采油隊精神,就要體現在各項工作爭先創優的實際行動上。我們要堅持貫徹“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管理理念,倡導“干就干好,出手過硬”的工作理念,大膽探索科學、高效、精細的管理方法,促進各項工作的全面開展。

石油產業的創新之路到今天依舊薪火相傳。目前,中國石油產業正在進行的石油科技現代化之路,在新技術、新體制、新政策的鼓勵下,越走越順利。

新時期、新口號,但唯一不變的還是那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黨以其特有的先進性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道路。石油工業的崛起更是彰顯了我們的經濟實力和黨的先進性。

同頂一片藍天,同踏一方熱土,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奮斗,必將成就出一個愈加強大的團體。

時代前進了,奮發實干的進取精神不能變;科技進步了,嚴細認真的工作作風不能變;條件改善了,吃苦奉獻的優良傳統不能變。無論到何時,“鐵姑娘”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石油人繼續高揚“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主旋律,向著百年油田的目標闊步邁進。

回眸昨日,祖國成就輝煌;立足今日,中共青春正當;展望未來,我們任重而道遠。然而,昨天已成歷史,明天只是憧憬,世上沒有停滯不前的腳步。我們唯有把握今天,在激揚的青春歲月里,勇于開拓、敢于創新、不畏艱難、勇攀高峰,才能在新世紀里立足。愿中國石油產業的發展再創佳績。讓我們高舉五星紅旗,高唱紅色凱歌,踏上中國共產黨這列特快列車。向著美好明天前進!前進!

音樂家把青春譜成曲 乞求他可以延綿不止

文學家把生命作成詩 希望他能夠美好如意

如果青春的蓬勃朝氣是那清新的綠色 生命的熱烈奔放是那一抹紅色

我們石油人就是那紅與綠的追尋者 就是詩與歌的創作者

高聳的井架上 有力的是石油人與之榮辱的責任

堅固的鉆頭里 有聲的是共產黨人與之俱進的心跳

風雨如故 時人自前

篝火熊熊 燃不盡片片豪情 鉆塔巍巍 壓不倒錚錚鐵骨

石油人的情與愛播種出油花朵朵 竟芳在四季如春的神州華夏

共產黨人的血與汗揮灑出銀河閃閃 流淌在深邃曠遠的蒼穹碧宇

時光荏苒 歲月難返

不變的是發自心底的吶喊 讓祖國大地為之震撼

領域內的壯志激起千層波浪 與搏天的雄鷹一同飛入九霄云端

凜冽的北風只是冬季一貫的武器

鋼鐵鑄就的戰士 毫不畏懼偷襲的嚴寒

烈日高懸 那只是上天變幻的考驗

熱愛祖國的英雄們啊 襟懷坦蕩 揮汗如雨

年輕的你我 該怎樣表述自己滿腔的熱血

就讓青春作證 歲月為伴 攜手并肩 同行在輝煌燦爛的石油戰線

第三篇:“鐵人”王進喜的歷史真相

“鐵人王進喜”的英雄形象是怎樣樹起來的。在中共的造假宣傳中,“鐵人王進喜”是不可忽視的人物,六十年代中國大陸有句口號: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鐵人王進喜”作為大慶油田先進人物的代表,真可謂家喻戶曉。然而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在電影《創業》中是這樣描繪的,王進喜是大慶油田第一口油井的采油隊隊長,帶領著石油工人戰天斗地,艱苦創業,篝火下學馬列,泥漿池里堵井噴等等、等等。

真實的情況是,在王進喜第一次被調往大慶油田時,大慶油田已經打出了20口油井。泥漿固井也只是當時開采油井的一道工序,并不是發生井噴時才采取的緊急措施。由于當時的技術設備十分落后,沒有大型的混凝土泥漿攪拌設備,用泥漿固井的效果很不好,當時的石油工人普遍沒有文化,也不懂用泥漿固井的基本常識。是大慶油田第一口油井采油隊的兩位技術人員(其中一位姓劉),出于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不顧一切的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才有了大慶第一口油井。 而這一切與王進喜沒有任何關系。另外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泥漿是下沉的,人工攪拌泥漿必須下到泥漿底層掏挖,非常難。而電影中的王進喜,兩只胳膊只在表面劃拉,做戲嘛。“篝火下學馬列”的事情是有的,并不是工人們的“思想覺悟”有多高,而是因為工人們太苦了,早上頂著星星出工,晚上伴著月亮回到窩棚。只給菜窩窩團子吃,工人們吃不飽怨氣很大。于是領導強迫大家學馬列。 當年的石油部長康世恩,在聽取大慶油田建設匯報時,時任大慶油田第一口油井技術工作的老工程師,向他如實的匯報了這一過程??凳蓝鲗θ斯嚢枘酀{的事很感興趣,說:不錯,應該樹個典型。但是他并不想把奮不顧身跳進泥漿池的技術人員——“知識份子臭老九”樹為典型。而是轉身對一同前來匯報工作的大慶油田負責人說:找個人選樹個典型。

這位領導馬上領會,推薦了他的手下王進喜,這個毫無作為,無功受祿的王進喜,就成了家喻戶曉的模范人物。

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老石油人都已年事已高。作為歷史的見證人,他們對中共的造假宣傳十分厭惡。很想還原這段歷史真相。曾經有中共的官方媒體,邀請這些真正的創業者,撰寫中共的石油史。由于這些歷史的見證人,堅持還原歷史真相,而不了了之。

第四篇:鐵人爺爺王進喜

《鐵人爺爺王進喜》說課稿

教育幼兒園

陶靜靜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鐵人爺爺王進喜》下面我將解說設計意圖,說活動目標,說教法學法,說活動準備,說活動過程,說活動評價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的理解和認識。

一、說設計意圖

《鐵人爺爺王進喜》是一節小班社會領域課,在當今物質條件比較優越的時代,孩子們更多的感受來自家庭及各方面的寵愛,成為家中的“小太陽”,物質需要有了不同程度的滿足。為了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讓幼兒初步了解老一輩石油人的艱苦創業史。培養幼兒勤勞簡樸,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讓我們的孩子對“鐵人精神”有更深刻的體驗和認知。能夠震撼孩子們的心靈,滌蕩他們的情感。將對老一輩石油人的崇敬,對做為鐵人后代的自豪之情,潛移默化地植入幼兒心中。

二、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

1.認知:認識鐵人爺爺了解鐵人爺爺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2.能力:能用連貫的語言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1 3.情感:感受鐵人爺爺不怕吃苦,甘于奉獻的精神。 4.教材的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指導幼兒大膽連貫的講述,因為小班幼兒的語言還不是很豐富,所以要教師引導和教授幼兒用藝術的語言表述情感作為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充分利用多種教育手段來引起幼兒注意。訓練聽說能力,主要采取直觀法、講述法、提問法、討論法,根據幼兒思維特點所決定的,幼兒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采用直觀看圖,多媒體引起幼兒注意。能讓幼兒更好的了解鐵人爺爺,同時為幼兒的語言表達做充分的準備,通過提問法可以刺激幼兒的表達欲望。又根據幼兒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邏輯思維在發展的特點,采用對話的形式來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口語對話能力,學法:欣賞法、講述法。

四、說活動準備:

鐵人爺爺教學圖片及其他人物圖片若干張,鐵人爺爺工作及生活圖片,鐵人爺爺工作視頻,《敬愛的鐵人爺爺》教學大書,禮物。

五、說活動過程

活動中,為了圍繞目標,動靜交替,多種教育形式相結合,我是這樣設計活動過程的:

1.教師介紹鐵人爺爺(這樣直接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鐵人爺爺的圖片

提問:你知道他是誰嗎?(他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鐵人”

2 王進喜)他是老一輩石油工人,他是我們大慶的英雄。也是我們國家的英雄,你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知道他的名字。小朋友們都是大慶石油人的后代,是可愛的小油娃,我們都要記住這個響亮的名字)

2.教師引導幼兒觀看鐵人爺爺的圖片,(讓幼兒對鐵人爺爺有一定的了解,為以下的環節做好鋪墊工作)

(1)幼兒觀看鐵人爺爺的圖片,觀察鐵人爺爺的體貌特征。

提問:鐵人爺爺戴的什么?穿著什么?手里拿著什么?鐵人爺爺的表情怎樣?(引導幼兒說出鐵人爺爺的體貌特征,如頭戴前進帽,身穿羊皮襖,手拿白毛巾,很高興等)

(2)教師在前面放若干張人物圖片,讓幼兒指出哪個是鐵人爺爺

3.觀看教學圖片、視頻,了解鐵人爺爺工作和生活的環境。(了解鐵人爺爺的創業史,激發幼兒對鐵人爺爺的崇敬之情)

(1)出示教學圖片,教師邊敘述邊引導幼兒討論。(鐵人爺爺生活的年代條件很艱苦,住的是干打壘、地窖子、井場,井場上沒有房子,鐵人爺爺說:“天當被,地當床,北風當當電扇,大雪當炒面”一年四季不分白天和黑夜鐵人爺爺都在打井,可是鐵人爺爺從來不叫苦,不叫累)

(2)討論: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住的、吃的都是什么?天熱了,天冷了我們都在做什么?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是從哪里來的?

(3)觀看鐵人爺爺工作視頻。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3 4.游戲:鐵人爺爺我愛你(通過游戲,讓每個幼兒有機會表達內心的情感)

選一件禮物送給扮演鐵人爺爺的老師,并說一句表達心情的話,在游戲中,我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方式,分享他們的快樂。

5.引導幼兒翻看《敬愛的鐵人爺爺》教學大書并作簡單的講解(進一步了解鐵人爺爺,激發幼兒對作為鐵人后代的自豪之情)

6.活動延伸

親子小制作:鐵人宣傳報,并將宣傳報粘貼在幼兒園的環境中(讓更多的幼兒和家長感受鐵人精神)

六、說活動評價

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滲透。本次活動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體現了“整合”的設計思想。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我相信通過這個活動,一定會激發幼兒對作為鐵人后代的自豪之情。當然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評委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4

第五篇:鐵人王進喜專題

《鐵人王進喜》讀后感

歲月淡去了舊時的記憶,卻注定抹不去烙在我們心頭的“鐵人精神”。最近我又閱讀了一遍《鐵人王進喜》 這本書,把我重新帶回了那波瀾壯闊的崢嶸歲月。

翻開書頁,字里行間把我帶入了那個漫天風雪、滿眼荒涼的艱苦歲月,王鐵人的一句“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邁宣言讓人們熱血沸騰,“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胸懷石油、胸懷國家的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鐵人精神震撼了我的心靈。 昏暗簡陋的工棚,超負荷的體力勞動,一天五兩的糧食定量,鐵骨錚錚的話語?!惰F人王進喜》這本書以真實的筆觸把王進喜被還原成一個出大力、流大汗、普普通通的基層“師傅”。他說糙話,急了打人,腳砸傷了會疼,肚子餓了也會腿軟胳膊軟。但是,在種種困難面前,他的“心不軟”——打井缺水,他帶著全隊人馬從幾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沒有吊車,拿自己的脊梁當吊車;壓井噴的水泥散不開,他跳進泥漿池里充當“人體攪拌機”。用青春、熱血與激情,戰天斗地把貧油落后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里。。。。。

掩卷深思,我被先輩們的事跡深深感動了,“鐵人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這句話對我的震撼最大?,F在我也是一名石油測井人,聯想到自己的工作環境,各種新型的設備隨處可見,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我們很少會想到那個年代在物資貧乏、環境惡劣的條件下,石油工人們是在用一種怎樣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打出了中國的第一口油井。我們不會再用身體攪動泥漿,我們不會再靠人拉肩扛將鉆機拉上井架。物質條件變了,但我們的靈魂依然需要鐵人那樣堅強。在盛行“解構崇高”的年代,我們依然需要那個年代留下的精神,這種精神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是一種奮發進取的力量,今天中國的崛起需要這樣一種精神。

通過閱讀《鐵人王進喜》這本書王進喜一個散發著高尚人格魅力的形象已躍然紙上。許多事物深埋在歲月中便成了塵土,有的事物深埋在歲月中卻成了琥珀。鐵人精神是一段值得珍藏的歷史,是一種歷久彌新的記憶,是一個永留史冊的傳奇…… 鐵人精神的骨子里有干任何事情都為國家著想的強烈主人翁精神、有積極想辦法開采石油的敬業精神、有踏踏實實的干事創業精神、有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有甘當一輩子老黃牛的奉獻精神、有干一看三想五的創新精神。中國石油人依靠這種“鐵人精神”譜寫出了一部充滿著無私奉獻、忘我拼搏、艱苦創業的壯麗史詩。

今天我作為新時代的中油測井員工,對《鐵人王進喜》 這本書的拜讀,使我對鐵人精神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鐵人精神” “鐵人精神”將永遠是我們不竭的動力和制勝的法寶。“鐵人精神”必將作為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薪火相傳。歷久彌新,永不褪色,!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關于社會實踐調查報告下一篇:關于四個人的友誼作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