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新生老年護理專業論文

2022-04-28

想必大家在寫論文的時候都會遇到煩惱,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新生老年護理專業論文(精選3篇)》相關資料,歡迎閱讀!摘要: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家庭養老能力的降低,老年人的護理服務需求保障已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根據人口規模、老齡化趨勢及老年人健康狀態轉移概率預測,河北省的老年護理需求將迅速增長,2014~2050年的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規模,潛在需求將從163.77億元上漲到2262.85億元,有效需求將從62.14億元上漲到848.98億元。

新生老年護理專業論文 篇1:

人口普查背后我國老年護理面臨的現狀及分析

摘要:據統計,在最新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中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8.70%,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的不斷增快,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人口老齡化形勢日漸嚴峻已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其中老年護理人員建設存在不足,不能滿足當前老年產業的需求,亟待我們共同解決。

關鍵詞:老齡化,老年護理,人才培養

一、研究背景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展,我國一系列關于老年政策文件的相繼出臺:“對養老護理供給進一步擴大的意見,推進養老護理消費”,“國家積極的人口老齡化和長遠規劃響應”,“意見上推進養老護理”,“意見健康中國行動的實施”等發展這些數據文件的出臺,表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國家對此關注及投入力度越來越大,老年產業迎來新生,但仍存在一些問題?,F階段,專業教育缺乏統一規范、公眾對老年行業認識不足、老年護理工作者工資偏低、子女由于工作照護老年人的難度日趨增大等問題是我國老年行業需要解決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二、研究意義

在當今社會,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增長,其中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和獨立性老人的損失開始增加,在此情況下,老年護理專業的即時開展,有利于進一步建設我國現代化老年護理體系,提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水平,促進社會的穩定健康發展。

(一)有利于建設現代化養老護理體系

對于嚴峻的老齡化社會現象,我國提出了自己構建“以居家養老為主體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現代化養老護理體系。養老形式多樣化,即使在家里,也有社會養老護理人員陪同,針對中國當代老年人的情況進行多樣化服務,現代化建設社會發展養老護理體系也相繼制定,包括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強、技術經濟水平高、高素質人才的對策。

(二)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老年人養老需求也開始面臨個性化和多樣化,養老護理專業對人才的培養也要變得更加多元化,不能僅限于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技能的提高,還要能與老年人進行社會心理溝通,照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讓老年人在社區文化活動中體會到溫暖。養老護理專業人員達到敬老、愛老、助老,使老年人在以后的生活階段有快樂的回憶,要提高老人的身體健康指數。

(三)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

養老護理專業的開展,還可以通過減輕為人子女的各種社會壓力,讓子女沒有后顧之憂的進行自己的工作。世界衛生組織就全球老齡化趨勢,提出健康老齡化戰略。不僅需要不斷提高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生活狀態,還要提高老年人的幸福狀態,由此便可以有效緩解人口老齡化給社會經濟帶來的消極影響。隨著老齡化的影響減少,自然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四)有利于推動就業和再就業

人口老齡化趨勢正在上升,對高級護理專業人員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當代年輕人的概念是非常先進的,不再局限于養老金在家的老年人,開始社會養老模式,增加中老年人養老和醫療需求,逐步過渡正在增加。如今社會中就業形勢非常嚴峻,擴大養老護理專業技術人才數量,也就拓寬了就業渠道,可以促進相關工作人員的就業和再就業。

三、 國內、外現狀

(一)國內現狀

1. 整體學歷層次低,老年護理人才缺乏

目前,老年護理服務一線崗位的工作人員大多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職業培訓,整體教育水平較低,年齡結構過大,老年產業整體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相關經驗,團隊整體結構不科學、不合理。傳統老年模式僅停留在生存型老年層面,從事老年產業的人員主要還是偏向于社會人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老年人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必然會不斷提高,進而對老年護理專業人員的培養與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不僅在許多的基層迫切需要專業的護理人員,同時對養老護理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工作強度與福利待遇不匹配

當前老年護理人員的工資區間大多在三千元以下,而在我國大多數老年機構,一名社會老年工作者可能要照顧六到七位老人,不僅工作強度很大,而且收入和付出嚴重不成比例,社會的生活保障制度覆蓋面極低,職業前景不佳、工資較低等因素導致老年產業在社會體系中處于非常低的地位。

3. 行業標準缺失

缺乏策略文檔的制定,老年產業標準由國家使用其他規范性文件作為標準,這將導致發展不平衡,進展緩慢,老年護理人員在各個層面,很難滿足當今老年護理的具體需求,進一步影響發展。

4. 政策合力尚未形成

近年來,政府雖然加大了對老年機構的建設,但與龐大的老年人規模、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對于資金的使用效率也有待提升。此外,老年產業涉及多個部門,各相關政府部門分工也不夠清晰,監管信息的責任單位并沒有得到真正落實。

5. 專業發展面臨眾多難題

在國內開設老年護理專業的院校普遍面臨招生難、聲譽低的問題。只有少數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階段開設相關專業。雖然一些高校采取定向培養、學費補貼等措施,但招生情況仍不盡如人意。而專門涉及老年護理的比較少,社會機構培養的人員又缺乏針對性。

6. 老年文化活動形式單一

目前,大多數老年人的老年文化活動較為單一、層次不高,局限于文體娛樂方面,如看電視、唱歌、跳舞、跑步、打球等。這些活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精神上的空虛寂寞,但已無法滿足新時代老年人對多樣化精神文化的需求。

7. 社會認可度低

受個人閱歷、文化習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社會各界對老年護理的認知仍處于初淺階段,理解也存在明顯差異,大部分人尚未認識到老年護理的本質意義。

(二)國外現狀

1. 德國

老齡化程度很高,形成以居家養老,社區服務,機構養老為基礎的多元化養老體系,護理人員在照顧老人方面分為五個層次。德國高度重視繼續護理學教育,即??朴柧?,學生的來源非常廣泛,有中專畢業生其他專業的工作轉學生,失業者,甚至彈性工作時間“全職媽媽”,這些學生通過規范化培訓,考核合格護理可用位置的適當的水平,且德國的養老護理培訓,更注重實踐教學,政府批準的養老金業務的培訓資質的授權下放,這些企業通過培訓計劃和考試后國家承認,作為一個執業資格基礎。

2. 新加坡

養老服務人員以護理為主,但是對護理工作人員進一步進行市場細分,將家政類的一并納人護士管理,從而避免多頭管理的缺點,將護理技術人員主要分為六類,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養老護理,一些新加坡的獨立醫生或護士可以進行獨立的臨床護理和教學,從而大大提高了養老護理人員從業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養老護理行業。

3. 日本

養老護理產業發展人才進行培養學生較為系統成熟與完善,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日本形成了一個多層次的福祉以及相關技術學科教育專業,現已發展到多所大專院校,形成了從研究生、本科、???、函授、夜大等多層次、多學科的培養管理體系。

四、建議措施

(一)政府層面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政府作為老年產業的主要抓手,應當主動擔當起監管方職責,積極推動老年產業運營制度的制定與落實。同時,應加強立法規范,對利用平臺做欺瞞、詐騙等的惡劣行為進行嚴厲懲處,保障與維護好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相關政府部門要積極發展老年產業,一方面需各級財政部門增加文化老年產業的資金投入;另一方面要采用稅收優惠、政府購買、費用補貼等多種方式鼓勵、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老年產業的建設當中。

2.保持相對有吸引力的薪酬水平

強化老年護理人才隊伍的政策保障,使人才可以獲得的薪酬與其個人所創造的服務價值和經濟發展建設中國社會生活環境效益相匹配。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讓公眾了解到我國老年護理行業對整體社會經濟的重要性,提高老年護理地位。通過建立多種獎勵和補貼制度,提高從業人員的待遇狀況,政府可通過一定的政策福利,招攬專業人才投身到老年護理行業,并通過稅收調整、資金支持等政策措施,才能招攬商家入駐平臺,吸引企業投身老年產業,進一步豐富老年護理內容。

3.制定職業認證與評價體系

想要不斷提高社會老年護理的質量,通過老年生活水平認證、崗位認證、老年隊伍建設等激勵手段是可以實現的。此外,需要建立良好的職業規劃和職業建設,完善職業發展體系,注重職業道德,搭建專門平臺,平臺的搭建需要專業人才的運營與維護,建立員工評價指標和信息管理平臺,科學管理各個崗位,靈活建設。

4.建立人才結構和管理制度體系

需要在民政部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設立專門的老年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機構,完善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人才漸進式培養的資金投入。設立專業的人員培訓管理機制,通過補貼或稅收優惠的方式可以加大宣傳力度,整合教育教學培訓學習資源,逐步加快老年護理人員培訓,鼓勵員工系統參加相關培訓和學習相關領域的老年護理知識,老年機構設立專業信息技術崗位,重點吸引人才。建立社會老年護理人才的推廣渠道,吸引人才在老年產業領域發展,改革試點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培養創新創業。

(二)院校層面

1.構建專業化團隊,完善院校教育體系

由于對老年護理專業缺乏了解,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體系不完善,高素質專業人才難以培養。合理縮短理論課程進行學習時間,不斷發展完善“理論實踐”課程體系,因材施教。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組建專業的老年護理研究團隊,了解社會老年人的需求,對完善人才培養目標和教育體系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應優化老年專業教育,制定系統的教學方法。使老年護理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得到分層次、分類式的培訓,以能夠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不同種類的需求,保證老年護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形成專業人才梯隊,穩定持續發展。

2.加強老年人才隊伍建設

建議高職院??梢栽诶夏曜o理專業中開設多元老年護理相關課程,或者一些開設社會工作專業的高??梢蚤_設老年護理相關課程,鼓勵學生畢業后從事相關工作。高校還可以和社區合作,開展定向培養,靈活教學,進行相關老年產業培訓,直接對接社區崗位。此外,相關行業部門還應該牽頭對當前的在職人員開展進一步相關培訓,迅速提升老年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更好地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3.中外合作培養,提升教育水平

專業建設應與本地區教育需求相結合,與國外的老年機,構相合作,通過引進各界的先進理論,可以參考國外文化管理模式,例如日本介護、新加坡六大類、德國五層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地進行崗位培訓指導,培訓學校和企業建立共同培訓計劃,并建立課程體系,建立新型教學實訓基地,結合師生共同努力促進就業,解決后續就業一系列問題。

4.加強人文關懷,做好宣傳教育

人文關懷素養的培養,需要不斷從社會發展層面加強對我國企業傳統中國文化的宣傳思想教育,通過社區家庭、老年護理機構、多媒體、網絡等渠道宣傳老年人的多種生活需求。使社會、事業單位和家庭不僅重視對老年人的照顧,而且可以兼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5.開展試點改革,形成校園文化

完善各種扶持政策,吸引大學生投入到老年行業。通過志愿服務傳遞偉大的愛。院校應建立一個完善的學分制度,使學生發展能夠通過專業學分互換制度、志愿者活動折換成相應的學分,將專業知識學習生活能力與綜合素質不斷提升自己需要進行有機融合。

(三)社會層面

1.規范人員培訓機制

通過增強培訓過程中的監督和反饋,制定老年護理工作人員的多元激勵制度,吸納有意向從業的人員,積極開展老年護理機構和社會的研究,收集老年機構人員和社會各界的反饋,以提高我國老年工作人員的培訓水平。

2.在線開發與培訓使用,推動學歷提升

在社會信息化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可以結合我國老年護理機構和老年人員的實際生活情況,通過開展網絡線上課程,使其可以做到實時、靈活的學習。不斷提高社會老年人員的整體素質,在各級機構開展高級管理人員培訓。探索培老年護理人員的教學模式,鼓勵和支持其提升學歷。

3.加強校企合作,提高就業保障

近年來,“訂單導向培訓模式”呈現穩步上升趨勢。在這種模式的指導下,高校和企業開設了訂單導向課程,直接與用人單位聯系,并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培養應用型人才。在這種模式下,一方面高校需負責教授專業知識,教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另一方面,企業負責制定知識和操作能力的目標,并根據實際需要派遣專業人員和學校教師開展教學活動。

4.促進產業升級,建立發展平臺

積極發揮社會老年護理培訓教育基地和老年科研管理機構的作用,加強老年保險服務、醫療一體化、老年信息、老年產品研究,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技術發展。加強老年產業實力,促進老年護理轉型升級,邀請老年專業知名人士講座,走訪大型老年產業群體。

5. 開展老年相關活動提升老年護理水平

一方面社區可以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的老年活動,并引導老年人積極參加,讓老年人感受真正的“老有所樂”;另一方面,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引導社會資本在社區內建立老年居家服務網點,為老年人提供各類老年產品;還可利用互聯網等平臺,開發專門適用于老年人的APP,為老年人提供專屬文化產品的服務。

四、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老齡化的不斷發展,對于專業老年護理技術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將不斷提升。為了彌補各方面的差距,政府、學校和社會的結合是必不可少的。既要在教學實踐中實施多元化戰略,因地制宜,又要使教育機構和社會企業培訓機構加強隊伍建設,逐步營造良好的產業氛圍,改變老年產業的現狀,為我國老年產業結構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鼓勵社會力量發展老年產業,推動老年護理與醫療衛生服務融合創新發展,促進老年機構改革,加強人才培養,提高我國老年護理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慶斌,我國養老護理需要解決雙向結構化矛盾[J]. 健康中國觀察, 2020(9).

[2] 林愛華,淺論養老機構留住用好核心人才的務實舉措[J]. 中國商論, 2020(17).

[3]于國東, 陳琴, 廖永珍,發達國家養老人才培養現狀及啟示[J].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3).

[4]左春雨,養老新業態下高職院校老年人才培養研究[J]. 教育與職業, 2020(14).

作者:劉承溪 辛瑩瑩

新生老年護理專業論文 篇2:

河北省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預測與保障對策

摘 要: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家庭養老能力的降低,老年人的護理服務需求保障已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根據人口規模、老齡化趨勢及老年人健康狀態轉移概率預測,河北省的老年護理需求將迅速增長,2014~2050年的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規模,潛在需求將從163.77億元上漲到2262.85億元,有效需求將從62.14億元上漲到848.98億元。為有效保障老年人的護理服務需求,應大力發展長期護理保險和培育老年護理服務產業,并打造京津冀護理產業集群等。

關 鍵 詞:人口老齡化;護理服務需求;評估;預測;保險政策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加劇,高齡人口增多,因慢性病、意外損傷、衰老等原因導致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數量也會不斷增加,加之現在青年人外移、家庭結構小型化等因素的影響,直接導致老年人的長期護理需求快速增長。護理服務需求和護理保障問題已經成為中國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河北省人口老齡化率和老齡化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 河北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約為1074萬,占人口總數的14.7%,高于全國平均老齡化率,老年人護理問題更為突出。[1-4]

創新老年人護理保險政策、 服務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前提是對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的客觀估計,但目前尚無針對河北省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的評估和預測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老年人護理相關政策的創新。本文基于宏微觀數據和科學的預測模型,對河北省2014~2050年的老年護理服務需求人口規模和貨幣化規模進行了評估和預測,以期為河北省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發展和護理產業政策創新提供決策依據。

二、預測方法、路徑與數據

本文綜合利用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數據(2008~2011年)、 中國老年家庭與養老服務全面調查數據(河北部分,2015年),基于馬爾科夫多狀態轉移方法(不同年度老年人不同健康狀態轉換的比例矩陣)、人口精算法、人口結構調整等方法,評估、預測河北省老年人長期護理需求。

測算思路參考了國內外部分研究的具體思路和方法,主要路徑和方法與作者團隊之前預測中國整體失能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思路一致,具體公式說明不再贅述,總的研究思路包括如下四個步驟。[5-9] 第一,基于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運用年齡移算法,通過對生育率、死亡率、性別比等參數的合理設定,得到新生人口數和生存人口數,繼而得到未來我國2015~2050年的全國人口發展變化。在充分考慮人口遷移率的基礎上,采用人口結構調整思路和方法,根據2010年河北省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充分考慮遷移率、出生率、死亡率變動, 擬合河北省占全國人口的結構比例變動趨勢,結合全國人口預測結果,推算獲得河北省2015~2050年的人口發展變化趨勢。 第二, 基于CLHLS的2008~2011年縱貫數據,運用馬爾科夫鏈方法建立健康狀態轉移概率矩陣,估算老年健康狀態轉移概率。 健康狀態轉移矩陣的估算是不同護理狀態老年人規模預測的關鍵(Karlsson,M,Mayhew,L and Rickayzen,B,2007)。[10]在老年健康狀態轉換概率預測結果方面,研究采用了胡宏偉(2015)的預測方法,主要是在馬爾科夫多狀態轉移計算過程當中, 綜合運用了二元Logit、 多元Logit模型,計算相應條件分布概率,具體轉化概率結果也與胡宏偉(2015)的研究基本一致。[5] 第三,結合河北省人口預測結果和老年健康狀態轉移概率,估算、預測不同失能狀態老年人的數量規模。第四,結合全國養老服務調查數據,估算和預測2015~2050年河北省老年護理服務需求量和貨幣化結果(CPI調整后的實際貨幣規模), 并結合支付能力估算有效需求規模。上述步驟中的兩個關鍵分別是不同護理狀態老年人的規模預測和最終不同需求的規模預測。綜合比較已有的關于老年護理失能預測的方法和路徑,本研究的設計是較為合理、可行的。

三、評估與預測結果

(一)河北省老年失能人口規模評估與預測

預測結果如表1所示。 河北省失能老年人規模龐大、增長迅速。河北省處于失能狀態的老年人口將從2014年的437萬人增加到2050年的1160萬人;同時,廣義失能老人占總體老年人的比重將從2014年的58.84%上升至2050年的68.33%,失能老年人口超過了總體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二。其中,常規意義上的失能老年人(即中度與重度失能老年人)占比將從2014年的21.24%上升到2050年的30.19%,而重度失能老人占比將從2014年的7.12%上升至2050年的11.65%,這也是老年長期護理服務所主要面對的群體。

需要強調的是,以往學者失能人口預測,大多是僅考慮重度失能老年人,這實際上是并不充分的。[11-12] 事實上,即使輕度失能也會產生護理服務需求,部分輕度失能老人,也是需要做周期性護理、治療或康復訓練的。如果不將輕度失能、中度失能老人計入失能老年人規模, 中國失能老人將被低估,特別是護理需求市場將被低估,不利于老齡護理產業政策制定者和企業家把握未來市場規模和發展。所以,綜合來看,本研究的老年人失能狀態估算分別估算了不同失能狀態老年人的規模和趨勢,能夠更為結構化地全面反映我國老年人人口結構和規模,更為科學、合理。

(二)河北省老年護理潛在需求與有效需求人口規模預測

服務需求實際上可以分為潛在需求和有效需求兩類,潛在需求即是有需要,不論其是否具有購買力,而有效需求則是有需要同時也有購買能力,下文將全面估算和預測老年人服務的潛在需求和有效需求。對河北省老年護理服務潛在需求的變化趨勢進行預測,結果見表2。2014~2050年,河北省老年人各項長期護理服務的潛在需求人口規模均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增長較快的有助餐、儀表修飾、特殊關懷等。排在常規失能老年人(中度失能與重度失能) 潛在需求規模前三位的長期護理服務是健康咨詢與管理、助餐、用藥服務。另外,開展文化娛樂活動、陪同就醫服務潛在需求人口規模也較大。

進一步預測河北省失能老人護理服務有效需求(有需要且有支付能力)的變動趨勢,結果見表3。2014~2050年,失能老人對各項護理服務的有效需求規模增幅均較大,上升幅度均超過了100%。其中,助餐、健康咨詢與管理、用藥服務、陪同就醫以及臨終關懷等項目的有效需求規模大、 增速快,表明這些服務是提供有償護理服務的重點項目。

(三)河北省老年護理服務需求貨幣化規模預測

分別加總潛在需求人數與有效需求人數,分別得到了河北省所有失能老人長期護理服務的潛在需求人數總規模與有效需求人數總規模,再與調研所得的加權護理服務單價相乘,得出總體需求的貨幣化規模??紤]到價格變動,以收入增長速度預測以后具體年份護理服務單價,并扣除CPI因素影響,估算具體護理服務項目在未來特定年份的貼現實際價格。河北省老年長期護理服務狀態需求總費用預測結果見表4。

在潛在需求規模的貨幣化方面,從表中可以發現,在日常生活照料服務方面,助餐服務的費用增長較快,費用最高,在2050年將達到692.66億元, 其次是協助更衣服務,在2050年將達到98.73億元; 在醫療保健護理服務方面, 康復理療和用藥服務的費用增長都較快,費用也較高,在2050年將分別達到395.16億元和207.15億元; 在精神慰藉服務方面,主要體現了臨終關懷的費用變化情況,費用增長也較快,在2014~2050年期間,總費用將從45.70億元上漲到646.01億元。老年護理服務潛在需求總規模將從163.77億元(2014年)上漲到2262.85億元(2050年),增速迅猛。

關于河北省所有失能老人長期護理服務有效需求的貨幣化規模,結果顯示,在日常生活照料服務方面,主要是助餐服務的費用增長較快,費用最高,在2050年將達到400.17億元;在醫療保健護理服務方面,康復理療和用藥服務的費用增長都較快,費用也較高,在2050年將分別達到113.09億元和54.20億元;在精神慰藉服務方面,主要體現了臨終關懷的費用變化情況,費用增長也較快,在2014~2050年期間,將從14.48億元上漲到193.67億元。河北省老年護理服務有效需求總規模將從62.14億元(2014年)上漲到848.98億元(2050年)。

進一步將河北省老年人潛在護理需求總人次、有效護理需求總人次、潛在護理需求貨幣規模、有效護理需求貨幣規模預測結果趨勢匯總,結果見圖1。

四、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1. 老年護理需求人數將快速增長。河北省廣義失能老年人口將從2014年的437萬人,上升至2050年的1160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比例將從58.84%升至68.33%;其中,重度失能老年人數也將從2014年的53萬人上升到2050年的198萬人,相應占比也將從7.12%上升至11.65%,這部分人群也是老年長期護理的主要服務對象。

2. 老年護理服務市場需求規模龐大、增速迅猛。河北省老年護理服務潛在總需求將從2014年的163.77億元, 上升至2050年的2262.85億元, 有效需求總規模將從2014年的62.14億元,上升至2050年的848.98億元,老年護理服務市場應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視。同時,各護理子市場規模發育、發展迅速,政府、市場應充分重視,相應的公共服務和市場服務供給都應不斷滿足人口變動所衍生的相應需求。

(二)政策建議

1. 鼓勵發展商業護理保險, 建立老年護理保險體系,為老年護理提供融資支持。金融支持是老年護理服務消費的直接基礎, 如果沒有包括護理保險在內的一系列金融支持,河北省老年人護理服務的實際需求和購買需要都將受到抑制。為了應對不斷膨脹的老年長期護理服務需要,應盡早著手構建包括商業護理保險和社會護理保險在內的老年長期護理保險體系。[13-15] 一方面,應當大力鼓勵商業護理保險發展,為其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規范商業護理保險公司的經營行為。同時,建立老年人基本護理保險制度體系,以社會護理保險形式滿足老年人最為基本的護理需求,部分服務以公共品和準公共品集成的基本公共服務包形式面向全體老人提供,并確保低收入等弱勢老年群體被充分覆蓋和保障。在社會長期護理保險的構建和發展方面,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且,在制度構建、 政策創新方面要積極參與、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例如可以借鑒山東省青島市的社會護理保險制度框架,基于現有醫療保險體系,構建具有一定醫療特色的社會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為河北省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釋放和購買能力擴展奠定金融基礎。

2. 大力完善老年產業政策,培育老年產業市場。面對嚴峻的老年護理形勢,一方面,應不斷完善老年護理產業發展支持政策,適當加大財政、稅收支持力度,發揮政策支持和引導作用,進而撬動社會資本進入,推動整個產業高速發展。此外,還應進一步加強城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大力完善縣區級居家養老指導中心、鄉鎮(街道)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村)級居家養老服務站(農村幸福院)三級網絡;還應加快社區設施改造力度,提升社區滿足老年人公共服務需求的能力。同時,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營造平等參與、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大力發展老年護理服務業,提供方便可及、價格合理的各類老年護理服務和產品,滿足老年護理服務的多樣化、多層次需求。[16] 此外,還應當鼓勵社會組織參與到老年護理服務中來,并結合自身優勢,在服務承接、非營利護理服務供給、慈善等具體領域發揮作用。

3. 打造京津冀養老產業集群與產業承接基地。河北省應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環京津地區城市群在區位、成本、政策等方面的優勢,承接養老產業轉移,打造區域產業基地。應鼓勵建設一批功能突出、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老年護理服務基地和產業群,打造區域乃至全國性的老年護理與服務品牌,引導和培育老年護理產業鏈,扶持河北省老年服務產業企業走規?;?、集團化、連鎖經營發展模式。

4.重視養老機構建設、改革和發展。一方面,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應根據城鄉規劃布局要求,統籌考慮建設各類養老機構,在資金、場地、人員等方面,進一步降低門檻,簡化手續、規范管理,為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提供便捷服務。鼓勵投資養老服務業,鼓勵個人興辦家庭化、小型化的養老機構,社會力量興辦規?;?、連鎖化的養老機構。另一方面,應加大公辦養老機構的改革試點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嘗試公辦養老機構改變性質、轉變治理結構、改變運營方式等,加強服務項目和設施安全標準化建設,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最后,應加強公辦養老機構的托底作用,重點為“三無”(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和扶養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的供養、 護理服務,逐步形成公辦養老機構托底、 社會養老機構唱主角的格局,逐步改變目前公辦養老機構一床難求的局面。

5. 重視老年護理人才體系隊伍建設。河北省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部門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門人才,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大專院校對口專業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此外,還應依托院校和養老機構建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加強老年護理人員專業培訓,對符合條件的參加養老護理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從業人員按規定給予相關補貼,在養老機構和社區開發公益性崗位,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從事養老服務。

6. 重視農村老年護理體系建設。由于人口流動和城市化快速發展,農村地區的實際老齡化比例較高,而農村家庭護理服務供給能力下降,社會護理服務供給機構在農村尚未開始發展,農村老年人長期護理問題更為嚴重,應當予以重視。一方面,鼓勵農村興辦養老機構,繼續加大財政對河北省農村幸福院的支持力度,并鼓勵有條件的農村互助幸福院嘗試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同時,還應當進一步提升河北省低保、五保標準,提升農村五保機構的供養護理能力。

參考文獻:

[1]杜鵬,武超. 中國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狀況與變化[J]. 人口研究,2006(1):50-56.

[2]顧大男,曾毅. 1992-2002年中國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變化研究[J]. 人口與經濟,2006(4):9-13.

[3]韓麗. 中國老年人護理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來自CLHLS數據的實證[J]. 社會保障研究,2015(01):45-51.

[4]孫正成. 老年長期護理現狀調查與需求分析——以浙江省17個縣市為樣本[J]. 社會保障研究,2013(2):16-22.

[5]胡宏偉,李延宇,張瀾. 中國老年長期護理服務需求評估與預測[J]. 中國人口科學,2015(3):79-89.

[6]蔣承,趙曉軍. 中國老年照料的機會成本研究[J]. 管理世界,2009(10):80-87.

[7]曾毅,陳華帥,王正聯. 21世紀上半葉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成本變動趨勢分析[J]. 經濟研究,2012(10):134-149.

[8]Peng R,Ling L,He Q. Self-rated health status transition and long-term care need,of the oldest Chinese[J]. Health Policy,2010,97(2-3):259-266.

[9]Gu D,Dupre M E,Warner D F,et al. Changing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expectancies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 Gender differences from 1992 to 2002[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9,68(12):2170-2179.

[10]Karlsson M,Mayhew L,Rickayzen B. Long term care financing in four OECD countries: Fiscal burden and distributive effects[J]. Health Policy,2007,80(1):107-134.

[11]黃楓,吳純杰. 基于轉移概率模型的老年人長期護理需求預測分析[J]. 經濟研究,2012(S2):119-130.

[12]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課題組. 全國城鄉失能老年人狀況研究[J]. 殘疾人研究,2011(2):11-16.

[13]曾毅. 中國人口老化、退休金缺口與農村養老保障[J]. 經濟學(季刊),2005(3):1043-1066.

[14]田香蘭. 日本的消費稅調整與醫療護理體制改革[J]. 社會保障研究,2015(2):76-82.

[15]唐幼純,姜蘇娟,王維. 上海市長期護理保險給付水平研究[J]. 社會保障研究,2012(2):163-170.

[16]黃成禮. 中國老年人口的健康、負擔及家庭照料[J]. 中國衛生資源,2006(5):208-210.

(責任編輯:李丹;校對:龍會芳)

作者:課題組

新生老年護理專業論文 篇3:

我國建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研究

摘要: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最突出問題是老人護理問題。在介紹美國、德國、日本等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的基礎上,分析了國外護理保險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為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老年護理保險制度提供參考。我國的老年護理保險制度模式應以強制的社會性長期護理保險為主,同時鼓勵并支持發展商業性護理保險,為從社會保障方面解決老年護理難題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老齡化;老年護理保險;護理制度建立

引言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標準,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10%以上,或者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7%以上,就把該國家或地區稱為老齡化國家或地區。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步入老齡化國家行列。20世紀末,65歲以上老人的人口比例:意大利為18%,希臘為17.2%,比利時為16.8%,西班牙為16.7%,法國為15.9%,德國為15.8%,英國為15.8%,奧地利為15.5%,葡萄牙為15.3%,芬蘭和丹麥均為14.8%,盧森堡為14.3%,荷蘭為13.6%,愛爾蘭為11.2%[1]。

目前世界上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的國家大部分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而我國情況特殊,未富先老。以2000年11月1日零時(北京時間)為標準時點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國65歲及以上的人口已經占到總人口的6.96%,這就意味著到2000年末我們國家已經進入到老齡化社會。而且我國和別的國家不一樣,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我國人口基數大、增幅大,老齡化壓力更為明顯。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北京時間)為標準時點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全國總人口為13.397 248 52億人;0—14歲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說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生育率持續保持較低水平,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人口的老齡化,必將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老人的護理問題。老年護理保險是解決當前中國乃至全世界老年問題的新方案。

一、我國建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的必要性

如前所述,我國已在2000年來就進入老齡化社會,并且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老人護理問題亟待解決。目前,我國老人的護理基本上沿襲的是居家養老方式,以配偶子女護理、雇工護理為主,社會福利院(養老院)護理為輔。在這一模式下家庭無疑成為老人養老護理的主要承擔者。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結構、思想觀念等的變化,這種居家養老的家庭護理模式也面臨著沖擊。由于農村大多數地區的養老保障制度還不完善,農村老年人口的養老、護理與城市相比較更加缺乏保障[2]。

而隨著家庭結構的簡化,家庭規模趨向小型化,空巢老人越來越多,相當一部分老人過著獨居或與配偶共同居住的生活,很多家庭陷入晚輩無力或無暇照顧老人的困境,急需社會化護理服務的發展。因此,老年護理保險存在著巨大的需求空間。家庭護理功能的弱化,迫切要求新的護理模式的出現。在當今經濟社會,老年護理社會化勢在必行。

老年人能否得到基本的長期的生活護理,應當成為衡量我國社會保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發展老年長期護理體系是我國政府和全社會共同的任務和使命。我國目前的護理事業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與我國目前的老人護理需求相比,在質量、規模、水平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著這樣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尚未建立成熟的護理體系。一般來說,成熟的長期護理體系應當包括正規的醫院護理、廣泛的社區服務、家庭護理、療養院等。而我國目前仍然以家庭護理模式為主,嚴重缺乏專業護理機構和專業護理人員。二是護理資金嚴重缺乏。而老年護理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我國老齡化進程快,且人口基數大,老年護理資金全部由政府承擔是不現實的,而如果全部仍然由家庭負責,對于相當部分的家庭來說也是沉重的負擔。因此,合理建立我國老年護理制度任重道遠。

二、國外老年護理保險制度介紹

不斷加劇的老齡化和高齡化的態勢,對老年人的照顧和護理產生極大的需求,于是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形勢的發展,國外出現了老年護理保險。老年護理保險產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人口老齡化。20 世紀60 年代,西方國家老齡化形勢已非常嚴峻,瑞典、法國等許多國家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了10%。伴隨著人口老齡化,需要長期醫療護理或日常生活護理的患病老年人日益增多, 由此導致老年護理需求急劇增加。同時,家庭護理功能的弱化使得許多老人求助于住院護理或入住專業護理機構,龐大的醫療費用和專業護理費用給老人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而在老年護理保險產生以前,各國無論是社會醫療保險還是商業醫療保險均不保障護理費用支出,投保的老年人于是將醫院當作護理場所,大量老年人長期的住院費用加劇了各國醫療保險的支出。因而,建立專門的護理保險制度成為社會醫療保險及商業醫療保險經營者的共同要求[3]。

20世紀70年代首先在美國出現了商業性的護理保險,而作為社會保險形式的法定護理保險則于1986年首先出現在以色列。以色列是最先引入保險技術、推出法定護理保險的國家,隨后奧地利、德國、日本等國家相繼建立了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目前,國際上比較成熟的長期護理保險模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即以美國為代表的商業保險模式和以德國、日本為代表的社會保險模式。

(一)美國護理保險制度介紹

由于美國的護理保險是以商業保險形式實施的,像其他商業壽險險種一樣,健康狀況差的人一般不能投保。保險費主要來源于被保險人,保險人的給付與投保人的繳費相關性很強,這是商業保險的特征。最高給付額越高,給付期越長,等待期越短,年齡越大,有病史等,則保費就越高。美國的護理保險一般采用現金直接給付護理費用,采取的是費用償還的模式[4]。美國的老年護理保險產品是由商業保險公司開發的,投保人通過自愿方式購買老年護理保險合同。這種護理保險模式具有明顯的優點:保障水平高、保障全面、有針對性。當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有投保門檻限制(如健康標準),只能滿足收入達到一定水平的消費者需求,而且營業過程中存在著高風險、高賠付,對精算技術和風險分散能力的要求也比較高。

(二)德國護理保險制度介紹

德國的護理保險法是于1994 年頒布的,但是它的產生能夠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1974年德國老年救助委員會發出一份鑒定書,從那些生活在養老院中無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的經濟狀況出發,對老年保險系統要確保老年人從業時的經濟地位與社會地位的功能提出了質疑。于是,如何立法保障生活困難的老年人以及他們的家屬成為德國政治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議題。1980年聯邦政府委托成立的專門小組在認真考察各種不同建議的基礎上,提出將護理需求作為應對新的生活風險納入國民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立法目標。1994年德國頒布了護理保險法,1995年1月1日正式實施生效,護理保險成為繼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事故保險、失業保險四大險種之后的“第五大支柱”險種,這是德國社會保障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德國的護理保險服務分為居家護理和住院護理兩大類,并先后于1995年4月1日和1996年7月1日實行。德國的老年護理保險是一種義務保險,法律規定參加每個法定醫療保險的人在其法定醫療保險機構參加護理保險。根據德國的健康保險制度,德國公民可以向公共疾病基金或者私營健康保險公司繳付保費參加強制性老年護理保險,而公民的收入水平決定其參加何種籌資安排方式[5]。德國的護理保險費一般由政府、企業、個人和醫療保險機構四方負擔,政府承擔1/ 3 以上,企業與個人負擔較小,對某些特殊低收入者免收保險費。

(三)日本護理保險制度介紹

日本的老齡化程度嚴重,巨大的長期護理需求使得日本政府決心推出護理保險體系。1995年日本政府提出了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議案,但是直到1997年12月才在國會獲得通過,并且在2000年4月1日才開始實施。2000年10月1日起,日本公民開始繳納第一期護理保費,從而宣告了日本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建立,并且極具社會性。日本的護理保險制度旨在運用社會保險的機制,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實施社會化的護理服務,對克服由于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社會負擔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為典型的社會性護理保險制度,日本護理保險相關費用的來源中,一半來自患者之前繳納的保險費,另一半則來自政府部門的補貼。其中政府部門的補貼構成為,中央政府負擔50%,都道府縣和市町村各自承擔25%,按照2:1: 1的比例進行分配。而中央政府承擔的比例中,又有20%用于社會統籌,作為一種專項基金在全國范圍內不同的市町村之間進行劃撥和調配。日本的護理保險多以提供護理服務的實物方式進行給付,并輔之以現金給付方式。被保險人需要護理服務時,首先要提出申請,經專門機構審查認定后,護理保險管理機關將根據病人實際身體狀況提供相應內容、相應等級的護理服務。2004年7月,日本厚生勞動省對護理保險制度進行了重新審議,深化了改革方案,明確劃分了護理、養老和醫療保險制度之間的職能,以消除社會保障體系中重疊部分和空白部分,提高社會保障制度的運行效率。創建了綜合護理預防體系,并以市町村為責任主體,將預防與護理服務相結合,加強對現有設施的更新改造和提高醫護人員的護理水平等[6]。

德國和日本的老年護理保險由法律強制實施,基金由國家、企業、個人共同承擔,這種模式覆蓋率廣,且無投保門檻限制,容易實現社會公平目標,缺點在于政府的財政壓力較大且保障水平較低。這些國家長期護理保險的開展有效地分擔了家庭及個人的長期護理費用,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老年護理問題,對后來者有極大的借鑒價值。

三、國外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的經驗教訓及對我國的啟示

(一)國外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老年護理保險是當今世界社會保險體系的新生事物,從誕生到發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各國的探索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經驗。

1.完善的立法是護理保險得以順利實施的法律保障。例如德國頒布的《護理保險法》、《聯邦照料法》、《負擔平衡法》、《聯邦補償法》等。日本的《介護(護理)保險法》、《護理保險法等的部分修改法律》等。

2.統一的機構管理和專業的人員配備是護理保險成功開展的保證。很多國家一般都有上至中央政府的高級主管單位,下至地區和基層的管理機構。如英國的勞動社會部,德國的社會護理保險公司,荷蘭的國家健康保險基金委員會等。護理人員應當主要由專職的護士和家庭服務員組成,而且所有的護理人員應當取得相應資格證書上才能上崗。

3.細致深入的調研和實施前的充分準備是護理保險制度順利實施的前提條件。法國在實施護理保險制度之前作了10年的準備工作。德國在推出護理保險之初,把護理保險服務分為在宅護理和住院護理兩個階段逐步實施,以減少因經驗不足所引起的失誤。

(二)國外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的教訓及對我國的啟示

當然,各國對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的探索也為我們提供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可鑒教訓和啟示。

1.高標準的護理服務帶來了巨額的財政負擔。護理服務具有剛性,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相適應。應當劃定護理服務等級,合理界定給付水平,既能夠充分體現護理保險的保障功能,又不會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

2.護理人員的待遇與能力不相適應,影響了服務質量。由于護理需求過旺,有資格的護理人員供給明顯不足。所以應加強護理人員的儲備和培訓,并且對其報酬相關事宜予以明確規定。

3.護理服務外延界定不清,與其他社會保障項目相交叉,給實務操作帶來難度。因此護理服務應當與其他社會保障項目界定清楚。

四、我國建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的探索

我國經濟發展、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人口老齡化等方面有著不同于其他國家的特征,因此不能把其他國家的護理保險制度生搬硬套,必須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老年護理保險制度。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特殊,未富先老。許多發達國家在進入老齡化社會之前,已經具備了很高的經濟發展水平,有強大的經濟后盾來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壓力。而我國目前經濟水平有限,與老齡化的壓力相比力不從心。因此,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難實現老年護理保險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我國地區間經濟發展也不平衡,存在著一定的貧富差距,將護理保險在全國范圍內強制實施也不現實。而以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保險市場的成熟程度,像美國那樣以商業保險的形式實施也不合理。所以,根據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經濟發展水平,我國的老年護理保險體系應該是一種多層次的模式,而不能是社會性保險或商業性保險的單一模式,需要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并行發展,由社會保險解決基本護理問題,鼓勵有支付能力的消費者購買商業護理保險來滿足多樣化、高層次的護理需求。

我國開展老年長期護理保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從政府的角度出發,應完善相關立法,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做好長期護理需求的預測,研究長期護理保險繳費起始年齡、繳費標準,劃分長期護理等級等,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長期護理保險法》。應積極鼓勵壽險公司開發長期護理保險,為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對護理保險的范圍、標準、支付辦法等做出明確規定,以規范長期護理保險市場的法制化發展。二是從商業保險公司的角度出發,積極開發多樣化護理產品,滿足老年人不同層次的護理需求。而且鑒于老年護理保險具有風險大、難度高的特點,保險公司應當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精算技術和風險管理能力,實現老年護理保險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三是從社會的角度出發,要致力于提高護理機構的服務質量,規范老年護理服務標準,為老年護理保險的發展提供穩固的基礎和廣闊的空間[7]。

結語

我國在2000年末就已經進入到老齡化社會。而且人口基數大、增幅大,老齡化進程快、壓力大,隨之而來的老年護理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在我國建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勢在必行。國外的實踐證明,老年護理保險是解決當前中國乃至全世界老年問題的新方案。以美國、德國、日本等為代表的國家在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為我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寶貴經驗和可鑒教訓。我國應在借鑒他國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老年護理保險制度。

參考文獻:

[1] Schnepper, JeffA,2001:Can you afford long-term care? USA Today 130,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Nov.

[2] 黎建飛,侯海軍.構建我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研究[J].保險研究,2009,(11) .

[3] 楊紅燕.發達國家老年護理保險制度及啟示[J].國外醫學(衛生經濟分冊)2004,(1) .

[4] 呂學靜.社會保障國際比較[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

[5] 何林廣,陳滔.德國強制性長期護理保險概述及啟示[J].軟科學,2007,(5).

[6]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日本的社會保障制度簡介,2007.

[7] 王秀華.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老年護理保險之路[N].中國保險報,2010-08-06 (2).

作者:張磊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技術完善機械制造論文下一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