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支原體感染屬于什么病

2023-06-15

第一篇:支原體感染屬于什么病

支原體感染做什么檢查

支原體既不屬于細菌類別,也不是病毒類微生物,是微生物的一種單獨類型。支原體是已知的可以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也是最小的原核細胞。支原體廣泛存在于土壤、污水、昆蟲、脊椎動物及人體內,是動植物和人類的病原菌之一。那對于有相應病癥后需要及時的檢查,支原體感染做什么檢查呢?

支原體感染做以下幾種檢查:

1.血常規:周圍血白細胞計數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2.x線檢查:衣原體肺炎胸片無特異性多為單側下葉浸潤,表現為節段性肺炎,嚴重者呈廣泛雙側肺炎沙眼衣原體肺炎胸片顯示雙側廣泛間質和肺泡浸潤,過度充氣征比較常見,偶見大葉實變

3.直接涂片鏡檢:取咽分泌物痰、呼吸道教膜或其他部位標本做涂片,進行GZmesa染色原體染成紅色,始體染成深藍色。沙眼衣原體包涵體因含有糖原801染色染成褐色。

4.快速抗原檢測:多采用單克隆抗體直接免疫熒光法檢測標本中的衣原體還可應用2I—IsA法加入抗衣原體抗體、酶標抗體18G及底物進行比色定量檢測。這兩種方法簡便敏感

5.衣原體分離:肺炎衣原體培養最好用Hela細胞或Hep一2細胞一般取氣管或鼻咽吸取物作為臨床標本,及時接種。目前衣原體鑒定多采用Hela細胞或Hep一2細胞培養后通過特異性單克隆熒光抗體法(MFA)該技術敏感性高,特異性強,如能早期采集標本可醫院在48h內獲得陽性結果。

支原體感染是一種性傳播疾病,如果能夠明確原發感染,同時進行治療,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但是支原體感染是很容易反復發作的,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深入徹底的殺菌治療避免后期病菌的復發,患者朋友可以通過口服中藥婦炎丸來治療

支原體衣原體是性病的一種,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特殊類型,對人體的泌尿生殖系統的危害嚴重,而且發病后治療復雜難愈,因此一旦發現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是需要及時治療的。希望以上關于支原體感染做什么檢查的介紹可以幫助到大家。

第二篇:不同方法治療在女性解脲支原體生殖道感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不同方法治療在女性解脲支原體生殖道感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摘要:目的: 生殖道感染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解脲支原體感染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其感染后會出現外陰瘙癢、白帶增多及下腹墜痛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患者不孕。為了探討治療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體感染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旨在比較不同方法治療女性解脲支原體生殖道感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女性解脲支原體生殖道感染患者9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45例。對照組則使用多西環素聯合阿奇霉素進行常規的抗菌治療,觀察組的45例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外洗液進行外陰熏洗和陰道沖洗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對比研究兩組患者治療后轉陰率和復發率,觀察組的轉陰率明顯較對照組高,且觀察組的復發率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的總有效率,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5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抗菌藥物聯合中藥外洗液治療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體感染,可提高藥物的有效濃度,殺死病原體,降低復發率,且不易耐藥,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解脲支原體;生殖道感染;應用效果

支原體感染是影響人類生殖道健康的重要病原體之一,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可造成子宮內膜炎、不孕不育、盆腔炎,解脲支原體(UU)是的常見病原體之一,近年來由于UU耐藥株的不斷增加, 提高 UU感染者的有效治愈率已成為臨床醫生關注的問題。近年來由于抗生素濫用及應用不規范導致支原體耐藥株的不斷增多,其發病率、復發率及耐藥率逐漸增高。當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受損時,解脲支原體易從破損部位侵犯,引起生殖道感染,造成女性生殖器官物理性損傷和病理性改變[1-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女性解脲支原體生殖道感染患者9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所有病例均符合《婦產科學》[3]中診斷標準,生殖道分泌物拭子解脲支原體培養陽性,排除滴蟲、霉菌、衣原體、淋球菌等病原體感染。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45例。觀察組年齡22~45歲,平均34.5±1.1歲;已婚36例,未婚有同居史9例。對照組年齡23~47歲,平均32.6±1.2歲;已婚37例,未婚有同居史8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一般資料的比較 一般資料 年齡 體重

1.2 方法 1.2.1治療方法

觀察組 34.5±1.1 56.3±6.9

對照組 32.6±1.2 56.3±6.9

P值 >0.05 >0.05 對照組予鹽酸多西環素膠囊口服,0.1 g/次,2次/d及阿奇霉素片0.25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外洗液(內含黃芩、黃柏、魚腥草、蒲公英、百部、苦參、白花蛇舌草、蛇床子、茵陳、蒼術、土茯苓),水煎后外陰熏洗和陰道沖洗,1劑/d,1次/d。2組患者均于月經干凈后3~5d開始進行治療,連續治療14 d。治療期間禁房事,要求配偶同時檢查和治療。療程結束后1周、

1、2個月,專人復診進行生殖道分泌物解脲支原體培養。

1.2.2標本采集

宮頸分泌物:用無菌窺陰器擴張陰道,注意窺陰器上不能涂潤滑劑及消毒劑,以防干擾測定結果,用消毒棉簽擦拭宮頸口多余的分泌物,然后用滅菌棉拭子插入宮頸口內2~4cm處緩慢旋轉2~3圈,停留30s后取出,取出時注意不要碰到陰道壁,放于無菌試管內送檢支原體。

陰道分泌物: 用3支無菌棉簽取陰道側壁上1/3分泌物后送檢。 1.2.3分泌物的檢測

UU-DNA PCR檢測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擴增產物經含EB 染色劑的1.5%瓊脂糖凝膠電泳,將凝膠放置于紫外檢測分析儀上觀察,如450nm 處出現橙黃色條帶,則標本中 UU-DNA 陽性。 1.3療效判定指標

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生殖道分泌物支原體培養3次陰性;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生殖道分泌物支原體培養2次陰性;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生殖道分泌物支原體培養1次陰性;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改善不明顯,生殖道分泌物支原體培養3次陽性。復發:UU轉陰后3個月進行復查,UU呈現陽性。 1.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治療后UU轉陰率、復發率比較

通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轉陰率和復發率,觀察組的轉陰率為91.11%,觀察組的轉陰率明顯較對照組高,且復發率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轉陰率(%)與復發率(%)的比較

組別 觀察組(n=45) 對照組(n=45) UU轉陰例數

41 36

% 91.11 80.00

復發例數

3 12

% 6.67 26.67

P值 P<0.05 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5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比較

觀察組(n=45)

治療療效

例數

治愈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2.3不良反應的比較

25 12 6 2

% 55.56 26.67. 13.33 4.44

對照組(n=45)

P值

例數 22 10 4 9

% 48.89 22.22 8.89 20.00

<0.05 <0.05 <0.05 <0.05 <0.05

95.56

80.00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不適,其中對照組有18例,觀察組有16例,但均能耐受,治療不受影響,停藥后可自行緩解。其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日常更加關注女性婦科疾病,生殖道感染是婦科疾病中一種常見且多發性疾病,發病率逐年升高,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也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現如今已被人們廣泛關注。微生物感染所致炎癥是引起不孕不育的常見病因,究其病因有很多,如輸卵管因素、卵巢因素、子宮因素、宮頸因素、陰道因素、免疫因素等。不僅僅影響家庭關系,還會引發社會問題。

解脲支原體是其中常見的一種,具有尿素酶活性,能分解尿素,當泌尿生殖道發生炎癥,黏膜表面受損時,解脲支原體易從破損部位侵犯,引起女性陰道炎、宮頸炎和輸卵管炎等生殖道感染,造成女性生殖器官物理性損傷和病理性改變易導致不孕癥。目前不同的研究均證實UU感染與女性不孕癥相關[4-5]。從而為進一步研而支原體中的解脲支原體(UU) 是造成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目前不同的研究均證實,感染與女性不孕癥相關。研究顯示,在機體免疫力低下或局部微環境改變時,具有致病性的支原體通過其特殊的頂端黏附結構粘附于宿主細胞膜表面受體上,通過免疫介導損傷引起宮頸炎、子宮附件及盆腔炎癥性疾病,可導致輸卵管性不孕。此外女性生殖道內的能吸附于精子表面,將結合部位連接成卷曲狀態,降低精子的活力和速度,減弱精子對卵子的穿透能力[6]。還有研究顯示[7],UU感染婦女血清中,γ—干擾素水平升高,后者是引起遲發性過敏反應最重要的細胞因子之一,能通過免疫機制激發細胞免疫引起組織損傷,并與其他細胞因子共同發揮細胞毒性作用,引起輸卵管損傷。分析可能的機制為:UU生長能分解尿素產生 NH3,Mh 生長能分解精氨酸產生NH3,使局部環境的PH 升高,不利于乳桿菌生長,破壞女性生殖道的生態平衡,引起炎癥. 另一方面支原體感染宮頸后能破壞頸管內黏液栓,使阻止菌群上行的天然屏障受損,使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毒力作用更易發揮,引起下生殖道的感染上行致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盆腔炎性疾病。也有可能是陰道其他致病微生物的感染破壞生殖道黏膜,使得機體免疫力下降,支原體大量繁殖,對宿主細胞的毒力作用得以發揮[8]。由于支原體缺乏細胞壁,故對影響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頭孢菌素、萬古霉素等不敏感,UU由于被含有蛋白、脂質和膽固醇的細胞膜包圍,不能合成細胞壁的前體,而沒有細胞壁,所以爭內酰胺類抑制細胞壁合成的抗菌藥對其無效,但對作用于膜蛋白和胞漿蛋白的抗牛素如紅霉素等,則可通過抑制或影響其蛋白質、DNA、RNA的合成而影響細胞膜的完整性,殺傷支原體。近年來由于抗生素濫用及應用不規范導致支原體耐藥株的不斷增多,其發病率、復發率及耐藥率逐漸增高。臨床常使用能干擾蛋白質合成的抗菌素(如四環素、大環內酯類)及阻止DNA復制的抗菌素(如喹諾酮類)進行治療。然而近年來隨著抗菌素的普遍應用,UU耐藥性不斷增強,使臨床用藥面臨很大困難。近年來研究表明,支原體能在宿主體內的持續性感染是其致病的主要原因。在與宿主的長期共同進化過程中,支原體形成了多種逃逸宿主免疫反應的生存方式,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應答。目前通過表面抗原變異和對免疫系統的調節是支原體逃避宿主細胞的免疫監視,形成持續感染的重要特征[9-10]。因此,應更進一步了解生殖道解脲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局部與全身免疫改變及其之間的關系,了解哪些人群生殖道感染會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異常。根據其解脲支原體感染的癥狀表現,屬于中醫學“帶下病”“陰癢”“淋證”等范疇。中醫學認為,其多因脾虛生濕,濕熱下注,濕蘊生蟲,或房事不潔、外感穢濁,蟲蝕陰中所致,故治宜清熱利濕、殺蟲止癢為法。用中藥外洗方,方中黃芩、黃柏清熱燥濕,共為君藥;魚腥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茵陳清熱解毒、利濕通淋,共為臣藥;苦參、蒼術、土茯苓、蛇床子、百部善清下焦濕熱、殺蟲止癢,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止癢之功。通過中藥外陰熏洗和陰道沖洗直達病所,局部有效濃度提高,有利于殺死病原體,且可改善陰道內環境,從而達到重建陰道微生態平衡的治療作用,有效防止復發。

近年來,隨著抗菌藥物的大規模使用,期間不規范用藥的比例增多,解脲支原體耐藥性也逐漸加強,單獨應用抗菌藥物治療療效均有所下降,本研究停藥后復發率達26.67%。也說明其耐藥的嚴重程度的增加。本研究加用中藥外洗液,中西結合治療解脲支原體生殖道感染療效顯著,復發率較低,且不易耐藥,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Kasprzykowska U,Elias J, Elias M,et al,Colonization of the lower urogenita tract with Ureaplasama parvum can cause asymptomatic infection of the upper reproductive system in women: a prelimimnary study.[J].Arch Gynaecol Obstet.2014,289(5):1129-1134. [2]吳曉鋒,海燕.女性不孕不育者免疫抗體檢測情況的臨床分析[J]. 中國性科學,2012,21(7):54—57. [3]谷成祥. 支原體和衣原體并發細菌感染與不孕癥關系的探討[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10) : 1249-1251. [4]Terada M,Izumi K,Ohki E,et a1.Antimicrobial efficacies of several antibiotics against uterine cervicitis caused by Mycoplasma genitaliurn[J].J Infect Chemother,2012,18(3):313—317. [5]Michou IV,Constantoulakis P,Makarounis K,et al. Molecular investigation of menstrual tissue for the presence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Ureaplasma urealyticum and Mycoplasma homimis collected by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infertility [J].J Obstet Gynaecol Res,2014,40(1):237-242. [6]夏如意,談珍瑜,劉文娥,等.盆炎丸治療多重耐藥解脲支原體感染的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2(3):53-55,67.

[7]Zhu Wenfeng,Yang Xinyuan,Huang Zhifeng,et a1.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and infertiljty ceIYical Chlamydia trachomatis and UreuPlasma urealyticum delec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J].China Journal of modem me(1icjne.2012.119 (9):70-72.

[8]黃新可,張羨,羅新,等.女性下生殖道沙眼衣原體及解脲支原體感染與輸卵管妊娠的相關性[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8):628-630. [9] Rybar R,Prinosilova P,Kopecka V,et a1.The effect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semen on sperm chromatin integ“ty and standard semen parameters in men from infertile couples[J].AndroIogia,2011,doi:10.1111/j.1439—0272.2011.01198.x.

[10]任小蓉,尚宏喜,劉恩讓,等.2011年深圳地區解脲脲原體藥敏及耐藥機制的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2,41(8):771-773.

第三篇:感染性腹瀉病防治基本知識

【了解感染性腹瀉病】 感染性腹瀉病指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其流行面廣,發病率高。 已知引起感染性腹瀉的病原體有數十種之多,多數為細菌性和病毒性腹瀉。

全年均可發病,具有明顯季節高峰,細菌感染性腹瀉一般夏秋季節多發,而病毒感染性腹瀉等則以秋冬季節發病較多。 某些細菌和病毒可在嬰幼兒兒群體中引起暴發流行。

【感染性腹瀉病的傳播】 感染性腹瀉病主要經食物或水通過消化道傳播,也可經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食用不潔食物或飲用不潔的水可造成感染。 與腹瀉病人、動物密切接觸也可能被感染。 食源性或水源性感染??梢鸺w發病。

【感染性腹瀉的主要癥狀】 感染性腹瀉病的主要癥狀為腹瀉,嚴重者可出現脫水等癥狀。

每日大便次數超過3次,可為稀便或水樣便,也可為粘液便、膿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痛、發熱、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適。

病情嚴重者,常并發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休克等。

【感染性腹瀉的治療】感染性腹瀉病的治療主要為預防脫水、治療脫水和對癥治療,不必禁食,補液以口服為主。 鼓勵進食營養豐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并加一些蔬菜、水果等。對于吃母乳的嬰兒除繼續母乳喂養外,可以添加輔助流質飲食(如米湯等),流質飲食中可加適量鹽。 一般不建議使用止瀉藥和止吐藥。

能口服者盡量使用口服補液鹽補液,不能口服者或腹瀉導致嚴重脫水者,應盡快到醫院接受靜脈輸液。

抗菌藥物的使用應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不可亂用抗菌藥物。

【積極預防感染性腹瀉病】 預防感染性腹瀉病的關鍵是把住“病從口入”關,搞好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 搞好環境衛生:管理好水源、糞便,消滅蒼蠅。

搞好食品衛生: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干凈,不喝生水、不吃腐爛不潔的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剩菜剩飯要加熱后食用,生熟食品分開放置,夏季注意涼拌菜衛生,防止蒼蠅盯爬。廚房用具應生熟分開,進食包裝、罐頭等食品前應注意保質期,不吃過期食物。 搞好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嬰幼兒的玩具應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病菌污染玩具而感染。

第四篇: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病培訓小結

為了進一步做好我區諾如病毒感染病防治診療工作,提高醫務人員對傳染病疾病知識的認識,更好的服務號廣大人民群眾,特邀請區疾控中心主任xxx、兒科主任xxx為我院全體醫務人員及基層衛生院醫務人員進行學習培訓。

針對此次培訓主要圍繞《諾如病毒相關技術指南及食源性疾病調查處置程序解讀》《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病》《麻疹》《手足口病診療指南》這四個大課題展開,首先由區疾控中心主任xxx為我們講解了《諾如病毒相關技術指南及食源性疾病調查處置程序解讀》主要內容包括了:

1、諾如病毒感染暴發調查和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5版)

2、食源性疾病監測與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處置程序。

諾如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腸炎的散發病例和暴發疫情的主要致病原,疾病負擔嚴重。諾如病毒感染發病的主要表現為腹瀉和/或嘔吐,國際上通常稱之為急性胃腸炎。傳播途徑分為:食源性傳播;水源性傳播;人與人傳播。標本保存和運輸:標本在4℃冰箱可暫存12 小時,之后標本應放置-20℃以下冷凍保存,需長期保存的標本應儲存在‐70℃冰箱,避免反復凍融。最后詳細列舉了

(一)報告內容

(二)報告主體

(三)報告流程。

隨后我院兒科主任xxx則為們解讀了《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病》《麻疹》《手足口病診療指南》等傳染病知識的診療方法。諾如病毒診斷方法;潛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長72h。感染者發病突然,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1)潛伏期24~48h;(2)50%以上發生嘔吐;(3)病程12~60h;(4)糞便、血常規檢查無特殊發現;(5)排除常見細菌、寄生蟲及其它病原感染。治療方法:目前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以對癥和支持治療為主,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預后良好。脫水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主要死因,對嚴重病例尤其是幼兒及體弱者應及時輸液或口服補液,以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疹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癥狀有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科普利克斑(Kop— liks spots)及皮膚出現斑丘疹為其特征。治療原則分為:一般治療、對癥治療、并發癥治療。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以柯薩奇A組16型(CoxA16)、腸道病毒71型(EV71)多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治療方式分為(一)普通病例(二)重癥病例(3)中醫治療(4)外治法等。

最后xxx主任對手足口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治療方法及預防等作了詳細講解。

此次培訓不但詳細介紹了諾如病毒的一系列診療方法,也將冬春季高發的傳染病防治方法都做出了詳細的講解,讓我們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對傳染病有所防護,也能夠更好地為廣大患者做出診治,此次培訓全區醫務人員都能積極參加,培訓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五篇:病理科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管理制度

一、病理科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管理小組職責

標簽:感染控制、環境安全。 成員:

1、組長:病理科主任:

2、組員:病理科感控安全員: 職責

1、對醫院感染控制負責,對病理科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事件處理統籌安排。

2、定期檢查病理科感染控制和環境安全,進行相關知識及法規的培訓。

3、在發生突發感染控制和環境的安全事件時,指揮有關人員立即到達現場的規定崗位,采取相應的對應措施。

4、安排有關人員開展相關的搶險排?;驅嵤┚戎喂ぷ?。

5、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報請醫院感染控制與安全管理領導小組,上報上級領導及部門迅速依法采取緊急措施。

二、病理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 目的:對醫院工作者及患者健康與安全負責的精神,加強病理科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應急處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證在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發生緊急安全事件時,做到應急準備充分,信息渠道暢通,反應靈敏,從而遏制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事件危害的進一步擴大,保證相關人員的健康,保證公眾健康和社會穩定。

(二)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2.設施規范管理到位 3.主動監測反應及時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發生病理科內部的、實驗室安全相關的危害工作人員健康以及社會公眾健康和社會穩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的污染事件;

2.工作人員受到實驗室內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學試劑被泄漏出、排出事件。 4.由于停電、火災等不可預測因素所引起的其他污染事件。

(五)預案啟動

當出現

(三)中的任意情況,啟動本預案。

二、人員組成與職責任務

(一)人員組成:病理主任: 組員:病理科感控安全員:

(二)職能與工作

1、制定病理科感染控制和環境安全防護措施,規劃對病理科實驗室的硬件建設、組織實施科學管理。在感染控制和環境安全事件發生時,決策指揮,全面部署。

2、制定病理科感染控制和環境安全管理辦法,建立規章制度和實驗室操作規范,對病理科各類實驗室的安全進行監督檢查,督促各項生物安全管理責任和措施落實到位;突發事件發生時,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實施全面的應急工作。

三、預防預警

(一)預防

1.加強科室標準化建設,對科室設備的配置、個人防護和科室安全行為應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做出明確規定。

2.建立科室有毒有害化學試劑專庫。對于傳染病病原樣本、劇毒化學品建立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

3.增強安全意識,合理完善病理科感染控制和環境安全的各項規章制度。把安全管理責任和措施落到實處,消除安全隱患??剖夜ぷ魅藛T應自覺遵守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規定,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技術規范開展研究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強安全保衛,防止不法之徒盜竊有毒有害化學試劑,對公眾健康產生嚴重損害,影響社會穩定。

(二)預警

1.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為有毒有害化學試劑建立檔案和使用記錄,有害物質的排放應有記錄,填寫準確。每次使用后及時登記,發現遺失或被盜,立即報告(見處理程序)。

2.建立病理科工作人員健康檔案,定期體檢。發現與實驗室生物安全有關的人員感染或傷害應立即報告。

3.定期開展自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發出預警通報。

(三)應急控制措施

感染控制和環境安全事件發生后,立即啟動應急機制。在第一時間向醫院相關部門報告(醫務科、保衛科),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害的蔓延。

三、病理科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人員準入制度

標簽: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

1.病理科工作人員必須接受相關生物安全知識、法規制度培訓并考試合格。

2.從事病理工作人員必須進行上崗前體檢,由單位組織實施。體檢指標除常規項目外還應包括與準備從事工作有關的特異性抗原、抗體檢測。體檢合格后建立健康監測檔案,不符合崗位健康要求不得從事相關工作。

3.從事病理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相關專業教育經歷,相應的專業技術知識及工作經驗,熟練掌握自己工作范圍的技術標準、方法和設備技術性能。

4.從事病理技術人員應熟練掌握與崗位工作有關的病理診斷和病理技術方法,能獨立進行日常病理診斷和病理技術工作。有效保證所承擔環節的工作質量。 5.從事病理技術人員應熟練掌握常規消毒原則和技術,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原則和上報程序。

6.在滿足上述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必須是自愿從事相關病理工作,了解所從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風險。

7.病理科輔助人員(如保潔人員)應掌握責任區內生物安全基本情況,了解所從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風險,接受與所承擔職責有關的生物安全知識和技術,個體防護方法等內容的培訓,熟悉崗位所需消毒知識和技術,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原則和上報程序。 8.外單位來參觀、學習、工作人員進入病理科工作區域應遵守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相關規章制度。一個月及以上的準入需到醫務科備案。

四、病理科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中設備檢測、維護制度

標簽: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

1.科室內各種設施要符合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及其他相關規定,所使用的所有儀器應經過安全使用認證。病理科科供電線路中必須安裝斷路器和漏電保護器。

2.科內大型儀器、設備、精密儀器由專人負責保管、登記、建檔,儀器設備的使用者,需經專業技術培訓,持證上崗. 3.科內儀器設備應在檢定和校準的有效期內使用,并按照檢定周期的要求進行自檢或強檢,對使用頻率高的儀器按規定在檢定周期內進行期間核查。

4.主要儀器設備應建立使用記錄,有操作規程,注意事項,相關技術參數和維護記錄,并置于顯見易讀的位置。儀器使用者必須認真遵守操作規程,并做好儀器設備使用記錄,定期維護儀器設備。

5.儀器設備所用的電源,必須滿足儀器設備的供電要求。用電儀器設備必須安全接地。電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儀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斷路保護時,必須在查明斷電原因后,再接通電源。不準使用有用電安全隱患的設備(如漏電、電源插座破損、接地不良、絕緣不好等)。 6.儀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異常,隨時記錄在儀器隨機檔案上,維修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并做維修記錄。

7.儀器設備使用結束后,必須按日常保養進行檢查清理,保持良好狀態。 8.所有儀器設備應加貼唯一性標識及準用、限用、禁用標志。

9.在壓力容器、大功率用電設備、高速旋轉設備運行期間,必須有人看守,并有處理事故的相應措施及設備。長期用電設備(如冰箱、培養箱)應定期檢查,并記錄運行情況。 10.因故障或操作失誤可能產生某種危害的儀器設備,必須配備相應的安全防護裝置。

11.使用直接接觸污染物的儀器設備前,必須確認相應的安全防護裝置能正常啟用。實驗工作完成后,必須對接觸污染物的儀器設備進行相應的清洗、消毒。

12.科內應指定專人對安全設備和實驗設施/設備維護管理,保證其處于完好工作狀態。儀器設備較長時間不使用時,應定期通電、除濕。有記錄,保持設備清潔干燥。

13.冰箱應定期化冰、清洗,發現問題及時維修。實驗區冰箱內禁止放個人物品及與實驗無關的的物品。

14.所有儀器設備在維修和維護保養前運出實驗室前必須進行消毒處理。

五、病理科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防護制度

標簽: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

1、工作人員工作時,應著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實驗室工作人員手部皮膚易發生破損,在進行有可能接觸污染材料的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但到污染區以外的地方活動必須脫掉手套。手套不能隨便放置和丟棄,只能放置在污染區和丟棄在醫療垃圾桶中。

2、在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面部時,應加戴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醫務人員的身體時,還應當穿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隔離衣。

3、使用后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以防刺傷。禁止將使用后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后的針頭、刀片等銳器。

4、在使用通風柜時,應在操作前5分鐘打開

5、進行體液細胞學檢驗或操作均應在通風柜進行,進行離心操作時應蓋好離心機機蓋,待停機5分鐘后才能打開機蓋取出離心物品,應在通風柜內打開離心管。

6、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應分類收集,并在醫療垃圾袋上粘貼專用標識。

7、技術人員結束操作后應及時洗手。

8、每天對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常規消毒。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污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后,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并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報告。

9、當各作人員身體表面被感染性材料污染時,應緊急沐浴,去除污染。所穿著工作服應進行消毒處理。

10、當發生皮膚被污染、刺傷時,應當立即脫離污染環境,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如有傷口,應當從傷口近心端向傷口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立即向所在科室領導及感染管理科進行報告,追蹤可能污染源的流行病學資料,接受指導和治療。

11、當眼部被污染性材料或液體污染時,應即用沖眼器沖洗之后到眼科就診。

六、病理科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中操作安全規程

標簽: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

1.工作人員接觸病人組織或體液等標本時均應戴手套進行操作,到污染區以外的地方活動必須脫掉手套。

2.微生物實驗室操作要戴口罩、工作帽,要在通風柜內操作。 3.工作中產生的廢棄物及時放醫療垃圾桶中。

4.每次取材后取材醫師必須清潔取材臺面和下水槽,臺上物品和樣本擺放整齊。 5.每天取材后臺面用紫外線燈消毒。

6.感染冰凍樣本取材后臺面即刻用福爾馬林液沖洗,器械用消毒液浸泡。 7.取材器械消毒液每周更換,必要時隨時更換。

8.取材后的樣本及廢棄手套按規定處理,不得與生活垃圾混放。 9.注意保持工作室內空氣的流通。

10.工作完畢后工作場所要消毒,工作人員應及時洗手。 11.工作中若發生個人身體損傷,應立即妥善處理。 12.嚴格按垃圾分類要求分裝垃圾。

七、病理科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中生物病理樣本管理制度

標簽: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

1.科室負責人應依照國家衛生主管部門或醫院主管部門的要求保存或運送病理樣本,定期進行安全檢查。

2.普通病理標本實行責任人保管制,即病理標本在送達病理科至取材前由病理技術人員負責管理,取材后至病理標本銷毀前由病理報告醫師管理,存放在指定的位置。特殊病理標本(教學、科研等)由專人保存。做好病理樣本進出和儲存記錄,建立檔案。 3.保管人妥善保存病理標本,防止病理標本丟失及腐爛。

4.對于病理生物標本應密封分類保存,包裝材料必須符合防水、防破損、防外泄的要求。 5. 病理樣本運送、銷毀時,必須有專人護送,護送人員應接受生物安全相關知識培訓,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八、病理科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中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標簽: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

分類收集工作制度

1. 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于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的包裝物或者容器內(附1)。

2. 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對醫療廢物包裝物或者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破損、滲漏和其它缺陷。

3. 對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藥物性廢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廢物,但應當在標簽上注明。

4. 廢棄的毒性等藥品及其相關廢物的管理,在醫務科、醫院感染管理科指導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執行。

5. 化學性廢物中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的處置同(4)。 6. 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具有傳染性的標本及排泄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7. 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雙層包裝物,并及時密封。

8. 放入包裝物或者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取出。 醫療廢物產生地工作制度

1. 科室應當設立固定的醫療廢物暫時存放或交接地點,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方法按院感染科指示進行。

2. 嚴格區分一般廢棄物、生活垃圾(黑色塑料袋)、醫用固體廢棄物(黃色塑料袋)及醫用銳利廢棄物(防水、耐刺堅固容器),分別放置,嚴格管理。 3. 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緊實、嚴密。

4. 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應當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增加一層包裝。

5. 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容器外表面應當有警示標識,在每個包裝物、容器上應當系中文標簽,中文標簽的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等。

6. 醫療廢物運出后,及時對暫存地點及工具進行清潔和消毒。

7. 禁止在非收集、非暫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禁止將醫療廢物混入其它廢物和生活垃圾。

醫療廢物對外交接、登記制度

1. 依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填寫和保存轉移聯單。

2. 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及經辦人簽名),登記資料保存3年。

九、病理科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中化學試劑安全管理制度

標簽: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 易燃及可燃物品

1、主要試劑:二甲苯、乙醇、乙醚、丙酮等

2、減少可燃物品在科室的存儲量,防止發生火災的危險

3、以上試劑應存放在通風良好,遠離火源的地方

4、易燃物品不得與強氧化劑一同保存

5、易燃物品不得放入冰箱保存

6、應急:一旦發生可燃、易燃物品的瓶子打碎事件,立即用清水稀釋液體,開窗通風,并通知保衛部門協助做好消防工作。 腐蝕、刺激化學品

1、主要試劑:氫氧化鈉、鹽酸、硫酸、甲醛、冰醋酸等

2、工作人員在搬運、分裝或使用試劑時,做到輕拿輕放,做好防護措施,帶防護鏡及乳膠手套

3、處理以上試劑時,科室加強通風,工作人員穿防酸裙,膠鞋,接近水源。

4、試劑存放地應貼有警示標識

5、應急措施:上述試劑一旦誤與皮膚接觸,應立即除去遮擋的皮膚,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請有關醫生救治。

十、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緊急情況處理規程及應急預案

標簽: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 1.意外事故應急預案的實施原則

(1)在科室發生任何意外事故時,都要遵循“安全第

一、救人第一”的原則。

(2)一旦發生意外事故,發現人應立即通知科主任或安全員以及醫院相關部門負責人,情況緊急者可直接撥打報警電話(如火警等),同時報告具體事宜: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員的傷勢情況及損失情況。

(3)立即通知醫院搶救小組迅速組織搶救受傷人員,疏散現場的其他人員。

(4)做好現場的消毒、清理工作,調查事故原因,將調查報告上報院里。詳細記錄意外事故處理的經過。

2.緊急情況應急預案: 意外刺傷、割傷和擦傷

1)工作人員一旦被意外刺傷、割傷和擦傷,應脫去隔離衣,立即沖洗傷口、擠出局部血液,用碘酒和75%酒精消毒。

2)立即通知科主任和安全員受傷的原因及可能污染的病原,根據所污染的病原情況采取相應的醫學處理。如被HBV等病原污染的銳器刺傷,應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及其它相關疫苗;如被HIV病原污染的銳器刺傷應在兩個小時內服用AZT等抗病毒藥物。 3)科主任向醫務科和院內感染科報告,院內感染科負責記錄備案。 4)將其正確的醫療資料存檔,分析事故原因,記錄意外事故處理經過。 打碎或濺出傳染性物質

1)如不慎打碎污染了傳染性物質的容器或小瓶及包括培養物在內的感染性物質濺出,應先用一塊布或紙巾蓋上,再把消毒液倒在上面,至少作用30分鐘,才能把布或紙巾及打碎的物品清理走。

2)玻璃碎片應用鑷子夾取,不能用手直接拿;污染區域應用消毒液擦拭干凈。 3)將布、紙巾及打碎的物品放入盛污染廢棄物的容器里。 4)上述操作均應戴手套進行。 離心管碎裂

1)當沒有密閉離心桶的離心機正在運行時離心管發生了破裂或懷疑破裂時,應關閉開關并保持離心機蓋子關閉30分鐘。

2)通知生物安全員,在生物安全員的指導下進行清理。

3)必要時,在一層手套外再戴一雙手套,夾取碎片時要用鑷子。

4)所有打破的管子、玻璃碎片、套管、及轉軸都應放在無腐蝕性的消毒液里(10%“84”消毒液)浸泡消毒或高壓處理。

5)離心杯應用消毒液進行擦拭并用清水洗凈,干燥后再使用。 危險化學藥品溢出

1)向生物安全員或科主任通報情況,同時上報醫院有關部門,疏散現場不必要的人員撤離現場。

2)照顧可能已經受化學物質污染的人員并采取適當的醫療處理措施,較為嚴重的傷害者應立即被送至急救室或特定的醫院進行緊急的醫療處理,將其醫療資料存檔。 3)如果溢出物是易燃品,熄滅所有明火,關閉可能產生火花的電器。 4)避免吸入溢出物的揮發氣體,如果安全的話,需要進行通風。 5)將溢出物清理干凈。 實驗室火災

1)實驗室一旦發現火情,發現人應立即用樓道中間位置的消防器材進行滅火,并迅速報告科主任或消防安全員(值班時報告保衛科和總值班)。

2)如是初起小火,在科主任的組織及保衛科協助指揮下,協同在場人員進行滅火;如情況緊急可直接撥打火警電話“119”,告之火災地點、時間、類型、事態、損害情況和報警人身份。同時報告醫院疏散指揮組進行疏散。

3)在保證疏散通道暢通的情況下,要“統一組織、鎮靜有序、避開火源、迅速撤離”火災現場。

4)被疏散人員通過樓梯時應靠右側行走,留出左側便于搶救傷員和搶險人員通過。 5)在保證人員安全的情況下,應盡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貴重儀器設備和重要資料。 6)離開危險區域的人員不要圍觀,應迅速倒疏散指定集合地點集合以便清點人數及時匯報。 實驗室斷電

1)科室檢驗設備均配有UPS電源,防止瞬間斷電對檢驗工作的影響及對設備造成的損害。 2)如發生瞬間斷電,對科室正常工作基本上不會有影響。但科室工作人員或值班人員在正常供電后,應對冰箱等所有用電設備進行檢查,如儀器設備運行正常無須采取措施;如設備出現異常情況或持續報警,應立即通知配電室或器械維修組。

3)如實驗室發生非瞬間的斷電,應立即通知總務科,并詢問停電原因及時間,如被告之是醫院一路或雙路電停止的情況,會立即啟動“醫院防停電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在醫院恢復正常供電之前,工作人員或值班人員應將儀器設備的開關暫時關閉,待恢復供電之后,重新開啟設備。如儀器出現異常,采取同2的措施。

十一、病理科醫院感染與環境安全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嚴格區分污染區、非污染區。未固定病理標本取材應按照“P2”級實驗室要求設計和操作,并設置單獨的洗手池、洗眼器等設備。

2、工作人員上班穿戴整潔,操作時戴口罩、帽子、防護眼罩和手套。

3、保持室內清潔整齊,空氣新鮮。標本取材室、制片室等的甲醛、二甲苯有害濃度應在規定范圍內,每年檢測一次。

4、檢查標本前須戴手套、檢查時不得觸摸檢查臺以外之器具。

5、檢查標本用過之器械用加酶清洗劑,清洗后送高壓蒸氣滅菌,手套等一次性物品按醫用垃圾統一回收焚燒處理。取材后剩余的標本在保存期限后應作為醫療廢棄物統一回收焚燒處理。

6、工作中產生的二甲苯、甲醛等液體必須統一采用專用儀器回收處理。嚴禁隨意倒入下水道。

7、工作后,檢查臺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傳染病、腫瘤標本檢查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檢查臺。

8、每日下班前室內用紫外線照射消毒60分鐘,每半年檢測紫外線強度一次,并記錄在冊。

9、每半月清理暫留小標本一次,丟棄標本用黃色垃圾袋封口后焚燒處理。

十二、病理科對冰凍切片中有害樣品的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管理制度

為確保病理科工作人員身體健康,防止有害樣品污染,對冰凍樣本和特殊情況下送檢的新鮮樣本和劇毒標本,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此項措施,保障和維護工作人員人身安全。

1、對有污染的、傳染性疾病離體新鮮送檢冰凍切片的安全細則

1.1在冰凍切片前應和手術室或手術科室主管醫師聯系,了解患者所患疾病的種類,傳染途徑,預防措施,必要時和感控科取得聯系。當有污染的樣本送到科室時,標本袋上應貼上經血傳播隔離標識貼(紅色圓餅貼),同時在標本袋的標簽上寫明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區、床號、標本來源、感染病原。同時事先與其他冰凍切片病例預約時間分開,操作后及時消毒。負責冰凍班的當班人員負責樣本的處理、使用工具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不要污染其他無污染區域,工作人員均穿、,在冰凍切片以感染的組織標本時戴口罩、戴手套、穿工作鞋、工作服和/或隔離衣和/或戴眼罩操作。

1.2冰凍切片工作時不要用戴手套的手摸暴露的眼睛、鼻子和皮膚。 1.3不要戴著手套、戴口罩、穿工作鞋和/或隔離衣和/或戴眼罩離開工作場所或在實驗室周圍走動。

1.4切片時必須嚴格按操作常規進行。刀具防護板和手柄鎖嚴格按規定操作。使用鑷子,玻璃片必須小心,以免刺傷皮膚。裝置或拆卸儀器時,要防止儀器損壞而引起割傷。使用銳器如小刀、等工具都要求小心操作。 冰凍切片工作結束后,要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手。要用有效的多用途消毒劑對工作臺面進行消毒,用紫外線燈消毒工作間。

1.5冰凍切片后或新鮮送檢檢查的污染的樣本要及時用固定液及時固定組織樣本。

1.6 取完材后樣本要按時進行處理。

1.7實保持驗室清潔、整齊,不要放無關的材料和設備,以防污染。。

1.8污染工作間不得飲水、吃東西和吸煙或使用化妝品。也不得儲放食品或個人用品。 1.9劇毒標本應告訴臨床醫師不可操作冰凍切片診斷程序。 2 其它安全細則

2.1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具備安全意識,嚴格遵守工作人員安全防護制度和國家《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2.2認真做好冰凍室的消毒工作,定時用消毒液消毒地面,定時進行室間消毒。

2.3 冰凍切片前必須認真掌握冰凍機的使用說明,如有必要,可進行適當的培訓,保證儀器操作規范,確保人身、儀器設備安全。

2.4非工作員,參觀人員不要在處理污染樣本時進入冰凍室。

2.5消毒劑及時領取、配制,定時檢查。定時進行冰凍切片機的消毒工作。 2.6。每天早晨清潔員按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統一用消毒液拖地一次。 3.溢灑和接觸污染物事故的處理

3.1溢灑物質首先蓋上紙巾或其他具有良好吸水性的材料,在溢灑地區和周圍傾倒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然后傾倒在吸收性材料上,等10分鐘后再清洗干凈。全部過程均應戴上手套操作,戴有手套的手應避免直接與已經消毒的溢灑物質接觸。

3.2刀片或其他銳器所致傷口、切口和溢灑、潑出的標本物質所污染的皮膚,均應徹底用肥皂和自來水沖洗干凈,同時應擠壓傷口使污染的血液流出。

3.3應將一切溢灑事故及有可能接觸到溢灑物質的事件向科主任匯報,并做相應的事故記錄,并給予合適的醫學評價、監測、處理。

3.4實驗時手部污染,應立即用75%乙醇溶液或含有效碘0.2%的安爾碘皮膚消毒劑消毒3~5分鐘,再用肥皂洗手并沖洗干凈;如誤將污染物吞入口內,應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錳酸鉀溶液或3%雙氧水漱口,根據實際情況服用有關藥物。如發生職業暴露,應立即按醫院預防保健科職業暴露處理措施進行處理,并登記。

3.5實驗過程中,如污染了實驗臺或地面,應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覆蓋其上30分鐘,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應立即脫下,高壓滅菌。 4對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衛生和醫學監測 4.1上崗前必需進行個人全面體檢。 4.2 按照醫院要求每年體檢一次。

4.3如科室工作人員同血液或病毒污染材料有非腸道或粘膜接觸,對原材料必須進行鑒定,有條件的要作病毒及抗體試驗,如原材料呈HIV抗體或抗原陽性,必須報告,并做出醫學評價。工作人員應在接觸后6周復查,并在以后定期復查(接觸后12周和6個月)。 5污染材料和醫療廢物的處理

5.1冰凍切片使用的器械,必須放在工作地點防刺穿的金屬或塑料容器內,這些器械在清洗和分裝前先用高壓消毒或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1小時后清洗、晾干。工作人員在消毒和清潔時必須戴手套。

5.2懷疑被污染了的工作服或其他防護服,應放在科室專一的容器內,用高壓蒸汽或其他消毒方法消毒并清洗。

5.3冰凍切片一次性使用的器械,應放在工作地點不會被刺穿的容器內,所有的污染物質最好都在工作區內消毒;也可將污染物放在容器內封好,然后從工作區運至中心處理地點處理。

十三、病理科冰凍切片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防護措施

風險認定和評估結論:

病理科工作人員在進行冰凍切片診斷工作時高度存在感染結核桿菌、乙型肝炎病毒、HIV三種病原微生物的風險,有通過銳器破損皮膚而感染工作人員的機會。在操作上對于有高風險的人員,如免疫缺陷者,要嚴格限制進入。嚴格執行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1.對有感染的病例如要開展冰凍切片診斷,臨床必需提前一天到病理科預約并提示患者感染的種類。

2.術中執行冰凍切片時,對于刀具和銳器要有警示,要用專門存放銳器的容器盛裝。在個人防護上,要求穿隔離衣,戴手套操作,出實驗室時應將隔離衣脫下;在可能接觸病原時要戴一次性使用的手套,但不要戴手套摸暴露的眼睛、鼻子和皮膚和接觸清潔表面(如電話等),脫去手套后要洗手;取材進行操作時,要進行面部保護,如套口罩、眼罩、面罩等。要有泡手消毒缸和洗眼臺。

3.不要戴著手套、戴口罩、穿工作鞋和/或隔離衣和/或戴眼罩離開工作場所或在實驗室周圍走動。

4.在受到任何污染時和工作結束后,要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手。

5.在進行接觸HIV材料的工作時,應關冰凍切片室的門,并且在門上貼上“生物危害,請勿進入”的標志。

6.嚴格控制非實驗人員進入冰凍切片室,

7.每天早晨清潔員按污染區統一用消毒液拖地一次。 8. 溢灑和接觸污染物事故的處理

8.1溢灑物質首先蓋上紙巾或其他具有良好吸水性的材料,在溢灑地區和周圍傾倒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然后傾倒在吸收性材料上,等10分鐘后再清洗干凈。全部過程均應戴上手套操作,戴有手套的手應避免直接與已經消毒的溢灑物質接觸。

8.2刀片或其他銳器所致傷口、切口和溢灑、潑出的標本物質所污染的皮膚,均應徹底用肥皂和自來水沖洗干凈,同時應擠壓傷口使污染的血液流出。

8.3應將一切溢灑事故及有可能接觸到溢灑物質的事件向科主任匯報,并做相應的事故記錄,并給予合適的醫學評價、監測、處理。 9污染材料和醫療廢物的處理

9.1使用的器械,必須放在工作地點防刺穿的金屬或塑料容器內,這些器械在清洗和分裝前先用高壓消毒或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1小時后清洗、晾干,然后再包裝和送高壓消毒。工作人員在消毒和清潔時必須戴手套。

9.2懷疑被污染了的工作服或其他防護服,應放在科室專一的容器內,用高壓蒸汽或其他消毒方法消毒并清洗。

9.3一次性使用的器械,應放在工作地點不會被刺穿的容器內,所有的污染物質最好都在工作區內消毒;也可將污染物放在容器內封好,然后從工作區運至中心處理地點處理。 9.4 實驗時手部污染,應立即用75%乙醇溶液或含有效碘0.2%的安爾碘皮膚消毒劑消毒3~5分鐘,再用肥皂洗手并沖洗干凈;如誤將污染物吞入口內,應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錳酸鉀溶液或3%雙氧水漱口,根據實際情況服用有關藥物。如發生職業暴露,應立即按醫院預防保健科職業暴露處理措施進行處理,并登記。

9.6實驗過程中,如污染了實驗臺或地面,應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覆蓋其上30分鐘,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應立即脫下,高壓滅菌。

10.有感染的病例一做完冰凍切片,病理技師立即對冰凍切片機實施消毒處理。 11對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衛生和醫學監測 11.1上崗前必需進行個人全面體檢。 11.2 按照醫院要求每2年體檢一次。

十四、病理科環境安全保衛制度

(一)防火、防盜、防事故措施

1.加強思想教育,科室定期召開安全會議,查找不安全的因素及苗頭,并及時糾正和防范。 2.大門和辦公室鑰匙不交給科外人員使用,調離科室人員交回大門及辦公室鑰匙。非工作人員進入實驗室須經實驗室工作人員批準。

3.節假日安排人員值班,值班時注意檢查門、窗、水電關閉情況。 4.私人的重要物品、錢、物不放在辦公室。 5.最后離開科室人員務必鎖好門。

6.科室時刻備好滅火器,以備急用,并定期檢查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實驗室內禁止亂拉臨時電源線。

(二)應急事件的處理

1.菌(毒)株、樣本等感染性物質、劇毒物質等實行專人負責,并建立保存記錄。當發生上述物質的遺失、被搶等意外情況時,應啟動應急預案。應急事件發生時,首先保持鎮定,在場人員迅速組成領導小組,統一聽從指揮。 2.立即撥打院行政值班室電話,報告情況。

3.根據應急事件性質,及時撥打救助電話,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

(三)節假日安全管理與防范 1.嚴格執行醫院各項規章制度。

2.凡節假日前,安排好值班、后備值班人員,及時將排班表上交醫院總值班室,以便掌握科室情況,及時處理發生的各種問題。

3.所有節假日值班人員,不得遲到、早退,禁止擅離職守。

4.節假日中的一切檢查都要認真細微,病理報告做到準確無誤,為臨床醫療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5.安全管理工作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到各級主管人員的責任制度。 6.節假日上、下班前檢查好門、窗、水電、氣等是否處于安全狀態,注意電源、火源。掌握消防設備、滅火器材的使用。生物安全實驗室工作人員應定期對重點防火部位、易燃易爆化學品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及時消除隱患。定期對生物安全實驗室高壓蒸汽滅菌器進行校驗,確保消毒效果、計量檢定符合國家壓力容器管理的有關規定。 7.發現隱患或事故苗頭及時解決或上報。

(四)安全責任人職責

1.組織本單位學習有關安全工作的政策法令和規章制度,做好技術安全和其它各項安全工作。

2.參加并主持本單位安全操作規程的制定。

3.注意本單位的事故隱患,積極向有關部門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化建議,有效制止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行為。

4.參加本單位各項事故的調查處理,定期參加安全工作檢查。 5.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一旦出現事故要追究當事人責任。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治庸問責工作自查報告下一篇:中央脫貧攻堅政策解讀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