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車禍傷員急救護理論文

2022-04-24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車禍傷員急救護理論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菊磕康模禾接憚搨孕菘瞬∪说募本茸o理,用來給臨床護理工作做一借鑒和護理同仁共勉。方法:隨機抽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了50名重度創傷性休克病人,回顧性記錄病人的一般資料和搶救護理措施,系統總結搶救基本過程。結果:本次研究選取了我院2011年來收治的50例創傷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急救手段、基本護理和心理護理。

車禍傷員急救護理論文 篇1:

院前腹部創傷急救護理探析

【摘 要】目的:探討院前腹部創傷急救護理措施,總結些許醫學價值,從而為臨床提供借鑒意義。方法:選取我急救中心近幾年內收治的腹部創傷患者50例,從提高出車效率、評估現場病人等方面進行院前相關急救護理。然后調查患者對院前急救護理的滿意度,收集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對其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通過收集并總結這50例患者的滿意度,我們發現滿意度達到了90%,效果顯著。結論:院前腹部創傷急救護理是保護患者得到良好護理和優質服務的基礎,為患者爭取了治療時間,對維護醫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會治安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院前;腹部創傷;護理

腹部創傷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創傷,在平時和戰時發生的幾率比較大。人們一旦發生腹部創傷,如果只是單純的腹壁受損,對生命沒有危險,如果內臟器受損導致大出血,甚至休克,就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腹部創傷患者需要得到及時準確治療,才能避免危及生命。腹部創傷一般分為開放傷和閉合傷,開放傷是由火器或者利器引起,閉合傷則是因為類似擠壓等暴力導致的腹壁傷。所以,腹部創傷是一種傷害性比較大的創傷。對于醫院而言加強院前腹部創傷急救護理可以為患者爭取救治時間,提高治愈率。因此,本文通過選取我急救中心近幾年內收治的50例腹部創傷患者,對其采取院前急救護理,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選取的50例腹部創傷患者,均是我急救中心近幾年內收治的腹部創傷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為20—40歲,平均年齡為 30歲左右。受傷原因:發生車禍致傷23例, 16例為利器所傷,還有11例為高處墜落導致?;颊邚氖軅饺朐褐委熤g的間隔為1—2h不等。

1.2 院前急救護理

1.2.1 爭取送院時間,提高出車效率。對于腹部創傷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這就要求院方在接到呼叫電話時必須作出快速反應。記錄下接電話的時間、詳細出事地點、電話、患者表現和癥狀等,必要的時候可以采用電話指導的方式,讓現場人員在救護車到達之前采取一些簡單的急救措施。然后立刻派車出診,爭取在5min之內出車[2]。

1.2.2 現場患者的評估[3]。急救護士需要保持頭腦清醒,對患者作出預見性和危險性的評估,分清主次。如果遇到大批傷員的情況,護士需要先把無搶救價值的傷員放在一邊,并在其額頭貼上黑標簽,在危重但有搶救價值的傷員貼上紅標簽,再進行相關的急救。對于病情比較輕的患者,護士需要安撫他們,讓他們在一旁等候。院前腹部創傷急救的效果往往由能否迅速、準確判斷病情有關,評估重點一般為呼吸道、止血、休克的治療和脊椎的有效固定。具體如下。

(1)意識評估。通過呼叫確定患者是否有反應,對于沒有意識的患者,我們需要立即判定他們有無心跳和呼吸,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及時進行心肺復蘇。

(2)呼吸道評估。檢查患者呼吸道是不是保持暢通,有沒有異物阻塞,呼吸道內有沒有分泌物等。如果患者沒有呼吸,急救護士需要立即開放氣道,將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清除干凈。

(3)頭顱評估。觀察患者的頭圍是不是正常,有沒有出現局部畸形或者凹陷,表面有沒有出現擦傷、血腫等。

(4)腹部評估。急救人員需要觀察患者前腹壁和兩腰部,左右腹溝到劍突下整個區間。觀察外傷患者的腹部有沒有淤痕、傷口,并且指導他們保持安靜躺位,雙腿屈曲,不要擅自移動身體。

骨骼部位的評估。骨盆骨折是出血比較多的一個部位,也經常造成患者出現休克癥狀。在搬運患者時,我們尤其要注意先固定骨盆,搬運時小心。出現骨折患者,我們需要先進行簡單骨折固定,傷口處用無菌紗布和棉圈進行包扎。

1.2.3 積極搶救休克:在送往醫院的途中,要注意做好患者生命體征的監護,嚴密觀察病情的變化。護士需要保障患者的氣道通暢,并做好抗休克工作,保證靜脈通路的通暢,一般建立兩道通路的輸液。如有外出血應立即控制,對于開放性傷口,我們需要進行無菌包扎,脫出的內臟切勿立即納入腹腔,可以用無菌紗布予以覆蓋,扣上清潔彎盤,等到進入醫院再進行處理[4]。

2 結果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各種各樣的疾病紛至沓來,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后代的延續。近些年人們醫學觀念的改變,急救臨床護理得到了全面開展,發展形式也趨于多樣化,護理工作變得較為繁重。加強院前急救護理有助于提高醫療的服務水平,可以保護患者得到一個比較好的護理,在維護醫院正常工作秩序方面起了較為重要的作用。除外,還可以滿足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各項需求,有利于增加治療的成功率,護士的各項業務素質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5]。

對于醫院來說,加強院前急救護理可以大力推進醫院文化建設,全面提升醫院的社會形象,勢必贏得良好的社會形象和社會效益。同時,在社會樹立起良好的職業形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從而提高醫院的信譽度,提升醫院綜合競爭力。由于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醫學技術不斷發展,國家三農政策的支持,醫改的實施,這都為醫院提供了資金、技術和法律上的支持,使得院前急救護理的實施更為方便。急救人員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溝通,有利于幫助急救護理工作的開展,提高了整個急救護理過程的內含,最大程度的滿足了患者的各項需求。

綜上所述,院前腹部創傷急救護理可以減少醫患糾紛,提高護理質量,而且為醫護人員和患者創造了更為安全、規范的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 楊德淑,張惠.31例嚴重腹部創傷患者的術后護理[J]. 局解手術學雜志,2011,20(1):110—111.

[2] 孫建軍,葉巽,潘國兵,等. 急診CT對腹部創傷的診斷價值[J]. 慢性病學志,2010,12(10):1177—1178.

[3] 章躍武,朱希松,吳渭賢,等. C T 增強掃描對外傷性脾破裂的診斷價值[J ]. 實用放射學雜志,2009,21(3):268-270.

[4] 邢麗珍,溫國云. 影響院前急救護理質量的原因及對策[ J ].護理研究,2010,12(18):73-74.

[5] 劉佳,李文. 院前急救出診工作中常見隱患及防范措施[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3(6):187-188.

作者:施曉紅

車禍傷員急救護理論文 篇2:

50例創傷性休克病人的急救護理

【摘 要】目的:探討創傷性休克病人的急救護理,用來給臨床護理工作做一借鑒和護理同仁共勉。方法:隨機抽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了50名重度創傷性休克病人,回顧性記錄病人的一般資料和搶救護理措施,系統總結搶救基本過程。結果:本次研究選取了我院2011年來收治的50例創傷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急救手段、基本護理和心理護理。通過早起病情判斷、嚴密觀測患者體征、提供抗休克治療和開展心理護理等手段,50例患者經搶救存活48例,都取得良好的搶救效果,死亡2例,搶救成功率96%。結論:及時正確的創傷性休克急救護理,對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防止并發癥,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關鍵詞】創傷性休克;病人;急救護理

創傷性休克是嚴重創傷的常見并發癥,創傷性休克是指同一患者同時或相繼遭受外力,如車禍、高處墜落、擠壓撞擊、爆炸、打架、刀刺等,引發多處解剖部位或臟器的損傷引起。創傷性休克的特點是傷情重、變化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亂,病死率高,有突變、多變、易變的特點。搶救創傷性休克,必須優化急診救護程序,做到搶救迅速、及時、準確、得力,以提高搶救成功率。2011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了50名重度創傷性休克病人,現將急救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齡36.3歲,全部為復合傷,其中顱腦外傷合并多發性骨折20例,胸部復合傷合并多發性骨折25例,腹部復合傷合并多發性骨折5例;交通意外傷4例。高空墜落傷8例,銳器傷7例,其它傷21例。肝破例7例,肝破裂并發肋骨骨折8例,脾破裂72例,脾破裂并顱腦損傷11例,受傷時間2-36小時不等。

2 護理方法

2.1 控制出血

在創傷中,因大出血引起的休克占首位。應立即找出失血原因及部位并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制止和減少大出血,如局部壓迫、止血帶止血、加壓包扎等。同時立即給病人建立兩條靜脈通道或行中心靜脈插管,一條用于補液,另一條用于輸注藥物。以保證膠體、晶體、各類藥物及全血的輸入,保證中心靜脈壓的測量。建立靜脈通路,迅速補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環血量是搶救創傷后休克的重要措施之一??焖俳?條靜脈通道(直型套管針,不上肝素帽)輸液、輸血,擴充血容量,維持循環穩定,確保維持液體快速輸送,如外周靜脈循環差可同時做深靜脈穿刺置管。液體的復蘇遵循先晶體后膠體的原則。中度休克患者在30min內快速輸入平衡液1000~2000mL,中分子右旋糖酐500mL;重度休克在30min內輸入平衡液2000mL以上,血定安1000mL。保證靜脈道暢通,根據血壓情況調節滴數。有明顯大血管活動性出血時用橡皮止血帶止血,加壓包扎,抬高損傷部位的肢體。氣壓止血帶止血,上肢壓力33. 25~39. 90kPa、下肢壓力53.20~66.50kPa。記錄上止血帶的時間上肢不得超過1. 5h、下肢不得超過2h,注意輪流松帶,以防肢體壞死。密切觀察記錄出血量,做好交班。輸液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呼吸及尿量變化,當血壓回升大于90/60mmHg,心率減慢到100次/分以下時,適當減慢輸血、輸液速度,避免發生肺水腫及心衰。

2.2 保持呼吸道通暢

顱腦外傷、內臟出血、肋骨骨折或血氣胸病人大多有血塊、痰液或胃內容物誤吸,導致呼吸道阻塞,應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并給氧,以減輕組織缺氧狀況,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建立人工氣道避免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立即解開(或剪開)患者的胸罩、衣褲,按急救程序ABCD法檢查,即A(airway氣道)有無堵塞,B(breathe呼吸)深度和頻率,C(circulate循環)脈搏、血壓、末梢循環, D(Drugs藥品)。保持呼吸道通暢及充分給氧,必要時面罩高流量吸氧?;颊叨喟橛泻粑щy甚至窒息,必須吸引或用手清除口腔及鼻咽部的血液、分泌物、嘔吐物、沙子及泥土、假牙等,將患者的頭偏向一側,以防止誤吸。對舌后墜者用拉舌鉗拉出并固定。對于呼吸衰竭者做好人工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準備,并備好呼吸機,調節參數,協助醫生行氣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及時給氧,開始氧流量一般5-6L/min,持續吸氧一般氧濃度不宜超過40%,流量2-4L/分,以后再根據病人的呼吸情況和血氣分析結果調節氧濃度和給氧時間。

2.3 止痛

疼痛引起的休克僅次于出血,要及時確認引起疼痛的原因并對癥處理。按醫囑應用有效鎮痛劑嗎啡5~10mg,杜冷丁50~100mg;通過談話、聽音樂、深呼吸等心理疏導的方法轉移病人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對止痛藥物的依賴;操作輕柔、準確、細致,盡力避免疼痛的刺激。

2.4 觀察指標

2.4.1 意識水平及表情變化??焖贉蚀_評估傷情。力爭在最早的時間內迅速評估傷情,包括瞳孔、神志、呼吸、血壓、脈搏、四肢溫度、傷口出血、四肢活動情況等,快速對患者的病情作出初步判斷,同時通知值班醫生。創傷早期,機體代償能力尚好,全身血液重新分配,腦供血得到相對保證,呈輕度缺氧狀態,病人意識清楚,表現為緊張、興奮、煩躁不安。隨著腦血流灌注不足逐漸加重,病人由興奮轉為抑制,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應答反應遲鈍、意識不清甚至昏迷。對煩躁者,除積極搶救治療外,應妥善保護,必要時可作適當約束,以免墜床或誤拔治療管道等;對于吵鬧不合作者,應想到是病理現象,在積極治療的同時,溫和、耐心地加以撫慰;病員表現意識模糊,應貫徹保護性醫療制度,避免在傷員面前匯報或談論危重病情,增加惡性刺激,對昏迷者則按昏迷護理常規護理。

2.4.2 皮膚色澤、溫度、濕度的變化。早期因循環血量減少,皮膚蒼白發涼,特別是口唇、甲床由紅轉為蒼白。隨著血流緩慢,缺氧加重,皮膚、黏膜發紺及灰白,四肢濕冷。到后期皮膚出現淤斑及出血點,則提示有DIC發生的可能。

2.4.3 心率、血壓的變化。大多數失血性休克病人,心率增快多出現在血壓降低以前,心率在120次以上。創傷早期,血壓僅表現為脈壓差減小,隨著休克的加重,血壓逐漸降低,嚴重創傷病人甚至來診時已經測量不到血壓,應密切觀察心電示波的心率變化,5~10min測量一次血壓。

2.4.4 尿量的變化。尿量是腎臟灌流狀況的反映,也是判斷休克極為重要的指標,對創傷性休克病人應立即留置導尿管,便于觀察記錄尿量。搶救中一般均需留置導尿,觀察尿液的顏色、性質和尿量,了解有無泌尿系統損傷及損傷程度。

2.4.5 中心靜脈壓及周圍淺靜脈充盈度的變化。中心靜脈壓顯示右心房和胸腔大靜脈的血壓。下降表示靜脈回心血量不足,上升表示補液量過快或心功能損害。淺靜脈癟陷表示循環血量不足,充盈提示病情好轉。心臟泵功能監測,通過監測血壓、心率、中心靜脈壓(CVP)及肺毛細血管楔壓(PCWP)等血流動力學指標,及時發現糾正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

2.4.6 呼吸、SPO2的變化。創傷性休克病人呼吸頻率增快,頻率增加,注意觀察呼吸頻率及方式,同時注意SPO2的連續變化,如呼吸困難進行性加重,SPO2<90%,經吸氧不能糾正,應警惕ARDS的發生。

2.4.7體溫的變化。體溫顯示體溫中樞的恒定作用。休克時血管收縮體溫往往偏低,且肢端和肛門的溫度差大于正常值。溫差的大小可作為判斷周圍循環灌注狀態的參考。

3 結果

本次研究選取了我院2011年來收治的50例創傷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急救手段、基本護理和心理護理。通過早起病情判斷、嚴密觀測患者體征、提供抗休克治療和開展心理護理等手段,50例患者經搶救存活48例,都取得良好的搶救效果,死亡2例,搶救成功率96%。

4討論

現代社會中,交通事故及其它各類意外創傷不斷增加,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公害,嚴重危害人類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各種嚴重創傷會導致失血性休克。急救護理措施正確和時間及時與否,對降低死亡率和傷殘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4]。

創傷性休克的患者,病情危重,發展迅速,處理原則是搶救患者的生命、預防并發癥,要求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首先處理呼吸道梗阻、活動性出血等緊急情況,防止和避免損傷,護理人員要具有豐富的臨床搶救經驗和熟練的技術操作,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和生命指證,定時測血壓、脈搏和記錄意識、表情、瞳孔、周圍循環、CVP等情況;隨時檢查并保證患者輸液、輸血、導尿等各管道通暢,嚴格無菌操作,準確記錄液體出入量和病情變化,對休克的患者置無菌尿管,記錄每小時尿量,觀察尿的顏色和測尿體積、質量,以評估休克的程度和腎功能,為診斷提供依據,在做好休克護理的同時,做好基礎護理、生活護理及心理護理,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舒適、整潔、安全的醫療環境,有利于機體的恢復,提高了治療率,杜絕了并發癥的發生。

近年來,創傷性休克時有發生,已經成為危險人類生命安全的一大隱患。導致創傷性休克原因包括:胸部外傷引起的血氣胸,腹部外傷引起的肝破裂、脾破裂,骨盆骨折、粉碎性四肢骨折和其他嚴重創傷等。對創傷性休克患者開展急救,要求醫護人員必須有高度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熟練的急救技能和豐富的急救經驗。臨床上,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護理工作有爭分奪秒的要求,對患者創傷部位進行快速、有效的各項急救措施,于此同時為急診醫生的治療打下良好基礎。

在急救護理過程中,不僅提供生理護理,也需要對情緒有波動的患者和患者家屬提供心理護理。穩定患者的情緒,鼓勵寬慰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懼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對于患者家屬,需要解答家屬疑問,及時告知家屬患者的病情進展,增進雙方溝通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參考文獻

[1] 肖建芬. 嚴重多發性創傷225例急救護理總結[J].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1, (02): 133-134.

[2] 熊紅喜, 高玉蘭. 腹部嚴重多發性創傷休克患者術前的急救護理[J]. 吉林醫學, 2013, (02): 363.

[3] 湯華. 急性嚴重多發性創傷患者的護理[J]. 基層醫學論壇, 2012, (15): 1940- 1941.

[4] 許斌景, 玉娜. 52例創傷性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護理體會[J]. 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2.04, (04): 233.

作者:高麗萍

車禍傷員急救護理論文 篇3:

多發傷的急救護理

【摘 要】目的:總結嚴重多發傷的急救護理經驗。方法:對62例嚴重多發傷的患者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隨訪12個月,恢復良好25例(40.32%),中殘10例(16.13%),重殘5例(8.06%),植物生存2例(3.23%),死亡20例(32.26%)。結論:快速及時搶救,密切觀察病情,重點注意解決威脅生命的征象,是成功搶救的關鍵。

【關鍵詞】多發傷;護理

1 臨床資料

62例嚴重多發傷患者,男50例,女12例,年齡12~74歲,平均(36.6±13.5)歲。原因主要為車禍、高處墜落、擠壓、鈍器、刀傷。在救護過程中死亡20例,死亡原因主要是休克、多臟器功能嚴重損傷、嚴重顱腦損傷。

2 救護

2.1 程序化的護理

程序化護理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保證,我們采用了ABCDE醫生護士搶救配合程序[1]。即在搶救中A頭部位置由護士負責,主要負責預防呼吸道阻塞;B醫生站在患者右手位,負責實施胸外按壓;C護士站在左手位置,負責生命體征的監測;D護士站在患者右腳位置負責記錄特護單;E醫生站在患者左腳位置,負責指揮搶救,術前準備,補充物品藥品。

2.2 呼吸道的護理

保持呼吸道通暢是急救過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措施。首先要檢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其通暢,用吸引器清除阻塞物,必要時給予氣管插管,保證足夠的氧氣供給;若吸氧狀態下,血氧飽和度低于85%,氧分壓低于60mmHg,應使用機械通氣,以減少低氧對全身臟器的損害[2]。

2.3 循環支持的護理 循環支持的護理主要應針對失血性休克,要采取先搶救后診斷的方法進行抗休克治療,應迅速找出出血的原因并加以緊急處理,糾正低血容量。盡快建立2條以上的靜脈通路,一般先快速輸入晶體液,后輸膠體液。

2.4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多發傷患者病情變化快,應嚴密監測記錄生命體征、中心靜脈壓和心電圖,留置尿管觀察尿量,進行采血、配血、行血氣分析監測,以判斷傷情估計出血量。血壓不穩定前不要搬動患者,確定手術方案后配合進行必要的術前準備。

2.5 預防感染的護理, 3d后患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3],預防感染和成功修復組織的基礎是及時的清創,6~8h內應盡快做好清創術,同時早期合理應用抗生素,盡可能在創傷后第一時間內靜脈應用。

2.6 心理護理 多發傷多屬意外傷害,是一種突發性災害,容易使患者緊張、恐懼心理,加重原有病情。護理人員在搶救患者的同時,應及時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同時做事情要從容鎮靜,一定要有熟練的技術、穩重的姿態,給患者及家屬增加信任感和安全感,尊重病人的隱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3 體會

多發傷患者的急救是一項緊急又復雜的工作,它涉及到傷員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要做到“忙而不亂、膽大心細、爭分奪秒、嚴格查對”,迅速準確評估傷情,根據緊急程度對癥治療。凡影響呼吸、循環功能的創傷必須最早予以處理。平時要定時培訓、模擬訓練,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提高專業技能,建立緊急救護預案和流程,提高急救護理工作質量,使患者得到及時正確的救治。

參考文獻:

[1] 章建霞,盧美云.交通事故致嚴重多發傷的程序化急救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5,12(6):437-438.

[2] 鄒艷清,揚松菊,聶晶. 急診胸外傷患者的護理[J]. 黑龍江醫學,2001,25(8):617.

[3] 黃碧紅.實用重癥監護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4(24):676.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

作者:呂建燚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市場定價機制探索論文下一篇:語文詩情畫意管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