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基督徒服侍的意義

2022-07-17

第一篇:基督徒服侍的意義

基督徒的服侍

基督徒的服侍 可10:42-45 引言:有一天,一個人來到上帝那里,要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 上帝對那人說:“好吧,我讓你看看什么是地獄。”

他們走進一個房間,房間里有一大群人正圍著一大鍋肉湯,但每個人看起來都營養不良,饑餓而且絕望。原來,雖然他們手里都拿著一個可以伸到鍋里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他們沒法把湯送進自己嘴里。

上帝對那人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么是天堂。”

他們走進另一個房間,這個房間里的一切都和上一個房間一模一樣,還是一群人,一鍋湯,一樣的長柄湯勺。唯一不同的是:大家都在快樂的唱歌。

那人就問上帝:“我不懂,為什么一樣的環境和條件,他們快樂,而那個房間里的人卻悲苦?”

上帝微笑著慈愛的回答:“我的孩子,這很簡單,因為在這里,大家都在喂別人,而在那里,他們只喂自己。”

通過這個福音故事,我們看到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區別之一,就是基督徒彼此相愛,彼此服侍,而非基督徒則只顧自己,服侍自己?;酵降纳鼞撌欠趟说纳?,我常常這樣的禱告,讓我們成為耶穌的手和腳,服侍我們身邊有需要的人。我們來看一段經文:

可10:42-45 42耶穌叫他們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43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愿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44在你們中間,誰愿為首,就必作眾人的仆人。45因為人子來,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贖價。”

基督徒的服侍 一.要積極行動 要去是服侍的先決條件

經文說:“人子來,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

人子就是耶穌,耶穌來才發生服侍,服侍不是頭腦中發生的事,做計劃不是服侍,也不是靠說話成的。服侍必須要有實際的行動,耶穌來有服侍是具有積極的層面,實際上從高天降在地上。若沒有來的前提,服侍就不會發生了。

對于耶穌來說是要來,才有服侍的發生。那對于我們來說要去,進入到人群當中,才有服侍的發生。服侍要有積極的行動。

積極服侍的耶穌

在福音書中,我們看到耶穌不是停留在一個地方服侍,而是非常殷勤的奔走。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各會堂,教訓人,傳揚天國的福音,醫治各樣的病癥。

特別是馬可福音是站在耶穌作為一個仆人的形象描寫耶穌的,有一個文學特征,就是就、隨即、馬上、立刻、立即等迅速的動詞,不斷的出現,約出現了41次。也就是說馬可福音16章的經文,平均每章出現了

2、3次,可見耶穌有急迫的心,忙碌殷勤的服侍人群。 可1:10 10他從水里一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圣靈仿佛鴿子降在他身上。

原文的意思是耶穌受洗時,隨即從水里上來。耶穌沒有在水里多泡一會兒,或想一想再上來,而是迅速的從水里上來。因此有人說耶穌是急性子的人。

耶穌忙碌又快節奏的生活 可1:21早上教導

21到了迦百農,耶穌就在安息日進了會堂教訓人。 可1:23趕鬼

23在會堂里,有一個人被污鬼附著。 可1:29下午醫治西門岳母的熱病

29他們一出會堂,就同著雅各、約翰,進了西門和安得烈的家。 可1:32晚上醫病趕鬼

32天晚日落的時候,有人帶著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 可1:35第二天晨禱

35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里禱告。 服侍弟兄姐妹,就是服侍主 羅12:11 11殷勤不可懶惰。要心里火熱,常常服侍主。 太25:34-40 34于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35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36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里,你們來看我。’37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什么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38什么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39又什么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里,來看你呢?’40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德蘭修女的話

饑餓并不單指食物,而是指對愛的渴求;

赤身并不單指沒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嚴受到剝奪;

無家可歸并不單指需要一個棲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屏棄。 除了貧窮和饑餓,世界上最大的問題是孤獨和冷漠。 孤獨也是一種饑餓,是期待溫暖愛心的饑餓 教會目標:用基督的愛,溫暖你我他。(手語) 二.要降卑自己 降卑自己的耶穌

經上說:“人子來,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

人子來,不僅是一個積極的行動,而且是一個降卑的行動。耶穌的來是垂直的來,從高天降到地上,耶穌放棄了天上的生活,為了服侍人而來到地上。這是何等大的犧牲,他在天上,坐在寶座上,配受四活物,24位長老,千萬天使的敬拜和贊美。耶穌降卑了,放下了他所有的榮耀。

腓2:6-11 為門徒洗腳的耶穌

在約13章中記載耶穌為門徒洗腳,這本是仆人的行動,何等榮耀的主,何等謙卑的行動,耶穌向門徒彎腰給他們洗腳。

約13:14-15彼此洗腳=彼此服侍 降卑自己是服侍的前提

耶穌如果不降卑自己,也就不會來到地上,耶穌沒有來,也就沒有服侍的發生。因此,降卑自己是服侍的前提。要服侍一定要倒空自己,降卑自己。

尋求榮耀的人不能服侍,自夸驕傲的人不能服侍。 世上的人喜歡別人的服侍,不喜歡服侍別人。

雅各和約翰想坐在耶穌的左右位置上,就是想要接受別人的服侍。

耶穌卻指出神國里的秩序與世界上的秩序是相反的,在神國里,誰愿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愿為首,就必作眾人的仆人。

惟有成為奴仆,才能服侍。 恩賜配搭彼此服侍

我們的神在教會中設立了牧師、長老、執事、教師等職分,不是讓他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接受弟兄姐妹的服侍,而是去服侍弟兄姐妹。

不僅教會里的圣職人員要服侍弟兄姐妹,而且弟兄姐妹之間也要彼此服侍。 彼前4:10 詩歌: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我們要。。。。。。 三.要用心參與

經上說:“人子來,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

弟兄姐妹,我們看到耶穌是多么愛我們,他親自來了,道成肉身進入我們的生活之中,體驗我們的處境,因此他成為忠信慈悲的大祭司,他對神滿有忠誠,對人滿有同情,他能體恤我們的軟弱。

服侍是什么呢?服侍就是參與,服侍就是用真摯的心參與,與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在一起。耶穌進入很多人的生命里面,進入罪人的生活里面,也進入病人的生活里面,也進入被壓制的人的生活里面,耶穌以心與他們同在就是服侍。

向病人以病人的心態與他們同在;向罪人以罪人的心態與他們同在;向被壓制的人以受壓制者的心態與他們同在,這就是服侍。服侍就是用心參與。

見證:沒有用心參與的服侍

在韓國有一位牧師,在教會里常常會跟弟兄姐妹握手,有時也會摸摸他們的頭,牧師就好象一位父親一樣。但每次摸了弟兄姐妹的頭以后,他都會去洗手。一些年長的弟兄姐妹,很喜歡牧師摸他的頭,摸了一次,還將頭伸進來,叫牧師再摸一次。

有一次,牧師去看望一位病人,他病了好久,躺在床上。因此病人也好長時間沒有洗澡,當然也好長時間沒有洗頭,身上散發著一股臭味。牧師還是象往常那樣給病人禱告,也摸摸他的頭。禱告完畢之后,他趕緊跑到洗手間洗手。在洗手的時候,被圣靈光照責備,原來牧師在給病人摸頭的時候,手在摸,心都在洗手間。

弟兄姐妹,這樣沒有用真摯的心參與的服侍并不討主的喜悅 四.要為人舍命 最大的服侍

經上說:“人子來,„„并且舍命,做多人的贖價。”

為人舍命是最大的服侍,是服侍的高潮。耶穌說:“人為朋友舍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人間最大的愛就是為人舍命的愛,愛一個人最好的表達就是透過實際的服侍的行動。耶穌通過流血舍命服侍了我們,他對我們的愛達到了頂峰。這是最大的服侍。

約壹3:16主為我們舍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舍命。

耶穌基督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他為我們舍命,我們也當追隨耶穌的腳蹤,為弟兄舍命。 在特殊的環境中,可能為弟兄姐妹流血舍命。殉道士的血是教會的種子。這是紅色殉道。 另一層的意義是我們的生命愿意為弟兄姐妹全然的奉獻,一生一世服侍弟兄姐妹,就是為弟兄姐妹舍命。這是白色殉道。

愛拼才會贏

世上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做:“愛拼才會贏。”弟兄姐妹,世上的事,你要拼命才能成功。拼命賺錢,才能賺到錢;拼命學習,才能將學習學好。同樣,我們服侍教會,服侍弟兄姐妹,也要拼命,才能作好。我們當為服侍神的教會而獻上我們的生命。為主將命豁出去了。

保羅是一個拼命傳福音的人。 徒20:22-24 百基拉和亞居拉夫婦是為主拼命的人。 羅16:2-3 3問百基拉和亞居拉安。他們在基督耶穌里與我同工,4也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不但我感謝他們,就是外邦的眾教會也感謝他們。

以巴弗提是一個拼命做主工的人。

腓2:30因他為做基督的工夫,幾乎至死,不顧性命,要補足你們供給我的不及之處。 初期教會為何如此復興,福音傳播是如此之迅速,是因為有一批為了福音拼命的工人。今天,我們的教會要復興,也需要有一批為了福音拼命的人興起來。

三勇士為大衛拼命取水 撒下23:13-17 為什么大衛的國度如此強盛,經久不衰?因為在他的國度里有一群愿意為他舍命的勇士。 同樣,神國勇士的我們也要這樣的拼命,神的國度才能繁榮昌盛。愿主興起我們做愿意犧牲自己的神國勇士,為了神的國,我們愿意為主付流血的代價,生命的代價,直到將福音傳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總結:以詩歌——《奉獻》作為結語

第二篇:基督教會洗禮的意義

圣經:

1、太28:19—20……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圣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2、可16:16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

3、約3:5……人若不是從水和圣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

4、徒2:38……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得赦

5、徒22:16起來求告神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

6、羅6:3-4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

7、加3:27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

8、弗5:25—26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要用水借著道把教會洗凈……

9、多3:5他(基督)便救了我們……借著重生的洗和圣靈的更新

10、來10:22……并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凈了就當存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

11、彼前3:21這水挪亞時代的洪水所表明的洗禮現在借著子穌基督復活也拯救你們……

什么是洗禮?我們為何要受洗?洗禮是照著主耶穌在太28:19所吩咐的奉圣父、圣子、圣靈的名向受洗的人把他浸在水中,舊約猶太人有類似受洗的儀式,受割禮(創17:10—14)使徒保羅指出信徒不再接受肉身的割禮(西2:11-12)水洗已取代了肉身的割禮在基督里主已替我們施行了屬靈的割禮,把我們的舊人犯罪的天性除掉,施洗約翰,施行的是悔改赦罪的洗禮,可1:4。但這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乃是從天上來的指示,可11:30。許多人接受他的洗禮,路3:7但有些文士們不愿受他的洗禮,因此靈性遭受虧損……沒有受過約翰的洗,竟為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路7:30)約翰單為那些結了悔改的果子的人施洗,并舉出所要求的果子(路3:8-14)-5加5:22圣靈的果子有顯著的相似,洗禮不意味著重生或赦罪,乃是說明一個已經發生的事實是里面的一種實在真正的回轉。歸還的一種明顯的標記。

(一)是順服基督的命令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6注意在受洗之先必須相信;

(二)效法基督的樣式彼前2:21……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是腳蹤行(約13:15)

該在何時受洗,不是我要得到罪的赦免之時或我決定要作一個基督徒時或要在社交生活中更進步或為事業結婚的目的,而是長大到了解受洗之意義同時也達到先相信認罪悔改與主同死同埋葬同復活,是對世界的死和埋葬,復活表明今后是為主而活在于里面屬靈的意義,洗禮是一種信心行動被神恩召有能力過得勝生活,洗禮是一種命令,必須服從和降服連主耶穌在世都受了洗來成就諸般的義,我們更當如此我們用虔誠態度堅持地追求入洗禮的意義過得勝生活,榮耀歸主名。

二、圣餐禮

擘餅聚會

主耶穌離世之前和門徒在一起吃了最后的晚餐,猶大出去后主給11位門徒設立了另一件圣禮擘餅,林前11:23—29太26:26—29,可14:22—25路22:14—20約13:1—30從以上經文來認識理解擘餅聚會的屬靈意義無酵餅是主為我們舍去他的生命身體,杯是主用他自己的血在神與人之間所立的新約,吃餅端杯一為紀念主,二為表明主的死

(三),等候主的再來太26:29我們照主吩咐的去行,保羅告誡我們,參加擘前要按理慎重鄭重,不這樣先省查自己,沒有對付好罪,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受洗的人必須真正悔改,信靠主耶穌神的獨生兒子,明白一些基本道理,在生活中有重生的表現,凡犯罪如淫亂等嚴重罪行信徒應暫停他參加擘餅的權利。

擘餅后不是馬上到購物中心菜市場去購物,主的門徒第一次圣餐后就找一處安靜禱告的地方,讓這祝福能更加進深,在生活中長進,天天在主里得勝榮耀主名,傳福音要謙卑,毫無懼怕來到主桌子前存著感恩贊美的心紀念主,并默想主的救恩,主在世所受的苦,十字架的道路,我們要跟從主

走十字架道路,常常禱告多讀圣經預備迎見主再來感謝主大愛,感謝主的厚恩。

第三篇:基督徒的身份

基督徒的身份、本分、福分

經文:歌羅西書3:12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圣潔蒙愛的人,就要存(原文作“穿”。下同)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3:13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xian)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3:14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3:15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里作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且要存感謝的心。3:16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里,豐豐富富的存在心里(或作“當把基督的道里豐豐富富的存在心里,以各樣的智慧”),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3:17無論作什么,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他感謝父神。

我們活在世上有我們一定的身份,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因而有我們作為公民應盡的義務和享受的權利,如應遵紀守法,依法納稅以及服兵役等,從而可享受作為一個公民應享受的一切權利。義務與權利等于是我們的本分與福分。

作為一個基督徒,他同樣也有一定的身份、本分與福分。剛才這一段圣經就告訴了我們這一個問題,那就是基督徒的身份、本分和福分是什么,現在分開來與弟兄姊妹們分享:

一、基督徒的身份

西3:12“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圣潔蒙愛的人,就要存(原文作“穿”。下同)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這節圣經告訴我們基督徒的身份有三個,那就是:

1、神的選民;

2、圣潔的人;

3、蒙愛的人。

1、神的選民

舊約時代,神揀選以色列人作為他的子民,其目的是要通過他們使萬民得福,以色列人作為神的選民的標記是受割禮。新約時代,神的選民不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切信奉耶穌基督的人,正如彼前2:9所說的:“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新選民也有印記,那就是以弗所書1:13所說的:“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圣靈為印記。”“受了所應許的圣靈為印記”的意思是說,圣靈內住在一切真正信奉基督的人心里,在他里面統管他的一切言行,活出圣靈所結的果子,那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所以歸結起來說,舊選民是以民族分,新選民是以生命分,“在基督里”的人,就是神的選民。今天我們要牢記這個選民的身份,無愧于這個身份,不做與這個神圣身份不相稱的事。

新選民與舊選民一樣,神要通過我們使萬民得福,因此我們一方面要關愛眾人,另一方面,我們要關愛神的家,因為教會是耶穌基督的身體,教會興旺,我們高興;教會衰微,我們擔心;教會事工,我們參與;教會發展,我們關心。我們要真正成為神家里的人,成為基督身體上的肢體。

2、圣潔的人

這是基督徒的第二個身份,保羅寫信給以弗所教會的信徒說:“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寫信給在以弗所的圣徒……”(弗1:1),信徒又名圣徒,這并不是說,基督徒已經達到圣潔的程度,而是指信徒得著圣靈而分別為圣的地位(林前6:11)。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從地位上來說,已經分別為圣的,因此可稱為圣徒或圣潔的人。

當我們有了地位上的成圣后,還需要追求生活上的成圣,使我們的生活、行為能與圣潔的地位相稱。保羅同樣對以弗所的基督徒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圣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1—2)。

當主耶穌為門徒們洗腳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干凈了……”?(約13:10)?;酵饺缤粋€洗過澡的人一樣,過去的原罪、本罪都蒙寶血所洗凈了,但他仍然活在世界上,行走時腳上難免沾污到塵土和垃圾,因此他仍然要經常省察自己,經??恐鞯膶氀?ldquo;洗腳”。感謝主,他的寶血永遠有功效,如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虧欠神或虧欠人,只要真正悔改,仍能蒙主赦免,他仍是一個圣徒,一個圣潔的人。

3、蒙愛的人

基督徒不僅是一個圣潔的人,而且還是一個“蒙愛的人”,他所蒙的不是一般的愛,而是“圣愛”,因為神就是愛,他的特征有:

1)神的愛是一種犧牲的愛。十字架的愛,愛到把獨生子都賜給了我們。正如羅馬書8:32所說:“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舍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許多時候我們只要“萬物”,卻不要主自己,我們往往看重于神給我們物質上恩典,而沒有看到神最大的愛是把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都賜給我們。有了耶穌基督,一切福分包括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今世的以及來世的都有了。

正如雅各一樣,原來他只抓地上的一切,他只身拿著杖過約但河,但他回來時競成了兩隊了,但當他帶著眾多的牛、羊和財寶到了雅博渡口時,面臨他哥哥以掃帶著四百人,以掃要干什么,是殺雅各以報舊仇還是來歡迎他,真可謂生死未卜,在這關鍵時刻,神又向他顯現并且與他摔跤,這時雅各抓對了,他抓住了神自己,并且說:“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創32:26)。從此雅各成為以色列,大腿雖然瘸了,但雅各的生命卻改變了,由于神感動以掃,雅各又主動向他的哥哥和好,送上厚禮,竟然出現:“以掃跑來迎接他,將他(指雅各)抱住,又摟著他的頸項與他親嘴,兩個人就哭了”(創33:4)。這樣化干戈為玉帛的場面多么動人。

由此可見,雅各過去的抓,抓來的東西雖多,如果他的哥哥以掃是來殺他,那必然是家破人亡的悲慘局面,由于雅各最后抓住了神自己,不僅保存了世上的一切并且生命更新,雅各變為以色列。

2)神的愛是永不止息的愛。愛我們到底的愛,看顧我們,不僅靈魂也包括身體,是全方位、全時間的愛。當有人救我們脫離疾病,脫離貧窮,我們會十分感謝,但神是救我們脫離死亡的權勢,是我們靈魂的大救主,我們豈不更應感激不盡嗎?

3)神的愛是大能的愛。世上的父母親對兒女的愛是偉大的,但往往“愛莫能助”,因為人的愛總是有限的,力量的有限與時間的有限.唯有神的愛是大能的愛,永恒的愛。

二、基督徒的本分

基督徒的本分不外乎愛神愛人,基督徒應遵守和實行“大誡命”。“大誡命”是什么?“內中有一個人是律法師,要試探耶穌,就問他說:„夫子,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22:35—40)。

這里說明基督徒不僅應重視“大使命”,更應重視“大誡命”。而愛神又體現在愛人上,因此一個基督徒的本分,就是“要愛人如己”。西3:12—14“……就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彼此包容,彼此饒恕……”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包容和饒恕是愛人的具體表現,也是基督徒本分——愛人的具體表現,但這一切屬靈美德的源頭是愛。

歌羅西書3:14上說:“……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愛如同鏈條一樣,把一切屬靈的美德聯系起來,成為前進的輪子,一切美德,如果沒有愛,憐憫、溫柔、忍耐等就將統統變成虛假,成為假冒為善,成為鳴的鑼,響的鈸一樣。

三、基督徒的福分

歌羅西書3:15--17講到基督徒的福分有三個,首先它不是說基督徒信主后能夠發財,可以有多少享受等,而是說:

1.“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里作主”(西3:15)

首先有“基督的平安”,“基督的平安”不同于世上的平安,它是面對十二級臺風這樣的逆境,因有基督而享受的內心平安。

有一個畫家收了三個學生,畢業時他要三個學生各畫一張反映“平安”內容的畫。第一個學生畫好后交給老師,這張畫完全是一個靜的場面,風不吹,草不動,河水也平靜如鏡,畫家看后說:畫得不錯,但不是很好。

第二個學生也畫了一張完全安靜場面的畫,除了風平浪靜外還畫了一只黃狗睡在茅草屋前打瞌睡,真好像夏天的中午,大家中餐后都在午睡一樣,真是安靜極了,畫家看后仍不滿足,認為還不是最好。

第三個學生畫了一張完全是動的場面的畫,好像十二級臺風過境,狂風暴雨,一株大樹在臺風中搖擺不停,但在這株樹的樹權中有一個鳥巢,一只母鳥用翅膀庇護著四只小鳥安睡在狂風暴雨中。

畫家看了十分滿意,認為它才反映出平安的真正主題。

基督的平安就是這樣的光景,雖然環境是狂風暴雨,但有基督的庇護,我們仍可享受內心的平安,這種平安是環境和人都不能改變它的。

基督徒不僅有“基督的平安”,而且基督的平安還要在我們心里作主,決定我們該做什么或不該做什么。當我們獲得重生后,新生命恢復了我們良心的功能,能分辨是非,因而神的旨意往往通過我們的良知告訴我們,凡行之言之感到內心是平安的,這就是該做的該言的;凡內心感到不平安的事,那就不是神要我們行的,這就叫“基督的平安在心里作主”,這是基督徒的第一個福分。當我們面臨抉擇時,我們有原則可循,當然神的旨意一定是要我們遵紀守法,因為一個好的基督徒必定是一個好公民。

2.基督徒的第二個福分是“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里”(西3:16)

我們有“基督的平安在心里作主”能明辨是非,抉擇方向,又有基督的道理作為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使我們行走有光亮,不致走偏或絆倒。在這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基督的道理要豐豐富富的存在心里,而不是僅僅掛在嘴上,做做樣子,像當日的法利賽人一樣。今天有些基督徒不是把基督的道理存在心里,而僅僅是掛在嘴上或留在教堂里,聽道而不行道。對于這樣的人。他們就享受不到這個福分。 3.基督徒的第三個福分是:“凡事可奉主耶穌的名”(西3:17)

可奉“基督的名”是我們可享有的第三種福分,“名”就是屬性,“基督的名”就是基督的屬性,基督的屬性最基本的就是愛,由愛派生出公義和公平等。因此我們行事為人要符合基督的屬性,我們不能一方面奉主的名但行出來的卻不符合主的屬性,這是妄稱耶和華的名?;酵降亩\告也是這樣,為什么我們都要以“奉耶穌基督的名”這句話,作為禱告的結束呢?這一方面是說明我們所愿所求,都是靠著耶穌基督;另一方面是我們要注意到我們整個禱告的內容是否可以奉耶穌基督的名,是否有悖于基督的屬性,這是我們在禱告中應注意的。

基督的名實在重要,超乎萬民之上,“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2)。

使徒時代的教會,彼得、約翰上圣殿去,有一個人,生來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來,放在殿的一個門口,那門名美門,要求進殿的人周濟,他看見彼得、約翰將要進殿,就求他們周濟。彼得、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你看我們。”那人就留意看他們,指望得著什么。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于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徒3:1—7)。

使徒時代教會是很貧窮的,彼得也是很貧窮的,但他卻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就成為最富足的最有能力的能夠叫一個生來是瘸腿的起來行走。

教會貧窮沒有關系,但卻不能沒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如果教會沒有這個名,這個教會就是最可憐的、最貧窮的。當時老底嘉的教會,自認“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啟3:17),那就是外面富足,里面貧窮,在人看來是富足,在神看來是貧窮,究其原因,是由于他們丟失了“基督的名”,他們把教會的元首耶穌基督拒之門外。因此主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老底嘉教會墮落到已經成為“沒有基督的基督教”!這種光景不值得我們現在的教會警惕嗎?!

我們要時常檢查我們的教會,誰坐在教會的寶座上,在我們的教會中有否像老底嘉教會一樣,把基督關在門外,甚至像當時別迦摩教會一樣,有“撒但的座位”?在我們教會中有否“破口”,有哪些“破口”?同時我們更要檢查自己,我們的心里誰在掌王權,坐寶座?

愿主恩待他的教會,使她更圣潔,成為金燈臺,真正成為永生神的家,耶穌基督的身體和圣靈所居的殿。愿主也恩待他的兒女們,使我們牢記自己的身份是神的選民,是圣潔蒙愛的人,因而就當有與身份相稱的本分,即愛神愛人,這樣才能享受神賜給我們各樣的福分。

第四篇:基督徒的婚姻

一、婚姻的由來

1、神造:創2:18 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2、神配 創2:22—25 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說:這是我骨中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所取出來的。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女聯合二人成為一體。

婚姻是神是智慧的創造和設計,處處透出神對婚姻的美好心意和計劃。以圣經宣告婚姻中兩人成為一體的特性以及愛的特性,人類通過世上短暫的婚姻生活,使人類得以繁殖沿序下去,生生息息不得斷絕。同時也彰顯一個奇妙的圣愛婚姻—基督對教會的愛,這值得婚姻中的雙方一生去體味。用自己的婚姻生活去榮耀神。

二、主耶穌重申婚姻 太19:4—6 主耶穌說:“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分開。 弗 5:25—29 圣經上說: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已。

丈夫也要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

三、婚姻的生活

夫妻原本是兩個不同的人,都要是在主里成為一體,這里有許多的功課要我們去學習。

林前11:3 我愿你們知道,基督是各人的頭,男人是女人的頭,神是基督的頭。

圣經生動地用一個人的形象—頭和身子的組合來描寫婚姻的關系,這說明雙方相互間需要和諧,需要配搭分工,需要有愛的血液,在婚姻肌體中流通。就能成為一個幸福和諧、甜密溫馨的家庭,因為這個家有主的同在。

來 13:4 婚姻人人都當尊重……這是神嚴肅的告誡,因為有許多人對婚姻家庭的破壞和輕率,使神所設計的婚姻的神圣和美妙蕩然無存,忠貞相愛的婚姻是一個被人所稱贊的幸福安心的港灣——沒有猜疑和背叛,沒有指責和傷害,只有愛與信任,盡情享受主里的福樂。 世上沒有一件事不需要付代價的,幸福的婚姻的更需要雙方效法基督,甘愿付出、同心營造,愿神帶給你們美滿的婚姻祝福。

許多人羨慕在教會里所舉辦的婚禮那確是一生中最莊嚴、最神圣的時刻,表明婚姻不是世俗的事物。

其實每一次的婚禮,都是對當初伊甸園中神創造美好婚姻的再現。然而,神更要他們的兒女用一生守住這份純潔的愛,至死忠貞。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價值遠勝珍珠。她丈夫心里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她一生使丈夫有益無損。箴31:10——12 婚姻的原則:

1、一夫一妻制

2、信與不信的人原不相配

3、婚姻是永久性的 (1)婚姻的結合是終身的 (2)神恨惡離婚的事 (3)表達愛情的親密 (4)給家庭帶來快樂

4、二人結伴同行天路,同心敬畏真神

5、生養敬虔的后裔,同心孝敬父母

6、建立基督化的家庭

7、應有教會證婚:是蒙神賜福的途徑

8、不可鋪張浪費

9、不可二次舉行

教會的祝福:“愿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愿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愿耶和華向你仰臉,賜給平安”

民6:24—26

奉主耶穌的名

阿門

第五篇:基督徒的完全

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們重新祈求你的恩典,主啊,不僅是你的恩典,還有掌管我們的大能也是需要的,求你讓我們的思想變為你的思想,讓我們訴說你的話語,賜我們智慧能從事你的工作,求你幫助我們能有膽量,處理一切的事情,求你幫助我們獨自站立信靠你,主啊,我們現今這堂課要學習你對我們的標準和方向,求你幫助我們領悟,奉耶穌的圣名祈求。阿們!

我們來研究一下基督徒的完全,我們向人傳道時這個概念必須要在心中,而且我們想要明白主的旨意時,這個概念必須要在心中:上帝要從你們身上得到什么?向我們的旨意是什么?要得到什么——特別是在我們的品行上、我們的信仰上,主希望我們攀到什么程度?上帝今天早上向你們的旨意是什么呢?我們在圣經中經常讀到上帝希望我們完全,但不是許多人能明白,大部分基督徒對此沒有多少關心,即使有關心,也有誤解。完全的概念是什么?上帝知道我們是怎樣的存在,知道我們的軟弱不足,所以,上帝不會命令我們做不到的,也不會強求我們,父母不會強求兒女做不到的。上帝比父母更慈愛,因為上帝向我們命令做什么是由于他知道他的旨意和目的,上帝一切的命令都是應許。上帝命令我們做什么都是因我們做得到,即使我們做不到,但他會賜我們能力,所以才向我們命令。我們聽到上帝說“你要完全”時,你應當高興,心情愉快,也要有盼望。相反,人們聽到完全的話語卻反感、不滿,為什么?因為我們不想變為這樣的,而且我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認為這是非常艱難的旅程,我們為什么總是喜歡停留在不安全、不安寧的狀態中呢?我們為什么總想停留在罪中呢?這是錯誤的想法。我們要渴慕在主里的完全,也要喜樂。所以,這個問題是我們不得不研究的話題。

【太5:48】“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這里有上帝給我們的高標準,如同父完全一樣,這是什么意思?我們怎能像上帝一樣完全呢?不可能,我們不能創造,也不能展望未來,沒有他的全能,這是怎么可能的呢?如同上帝在他的領域完全一樣,我們要在自己的領域完全,上帝在他的立場是完全的,這完全是一個狀態。有什么樣的心態呢?有什么品行呢?就是指的這個狀態。

大家傳講圣經時說,我們要按圣經而活,也強調我們要按話語去行,要按主的旨意去行;所以,我們就指出謬道,也追求按圣經教導去行,我們也強調要遵守主的誡命,我們也強調

第四條誡命的遵守,我們具備了遵守其他所有誡命的品行時,才可能遵守第四條誡命,其他誡命都遵守的品行已具備的人,他的外在表現就是遵守安息日。人們說:“我們是不完全的。”說:“我們不能得勝一切罪。”說:“這是罪人不可能做到的。”人們抗議說:“我們完全遵守誡命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對福音有錯誤的認識,那么對遵守誡命就是非常模糊的概念。所以人就說:“我們因信就得救了,是上帝憐憫我們,讓我們得認證而已,不是我們能做到這一點,而是把我們看成這樣。”因為對福音有如此錯誤的概念,人們就認為無法遵守誡命。所以,我們要正確理解——基督徒的完全是什么?也要正確向別人傳講,這概念要非常明確,

基督徒的完全

1因為這概念跟福音有很大的關聯。

第三位天使的信息說到:“不要拜獸和獸像。”這里還有一點,它的結論在【啟14:12】“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們是守上帝誡命和耶穌真道的。”忍耐到底的圣徒就在此。“雖然你們是埋怨、不平、抗議,但是上帝真正的圣徒就在此。”上帝給我們顯明了他的證人,向我們提出遵守誡命的百姓,所以,沒人可以找借口,天使也不能,任何人也不能,任何宇宙居民也不能。他們是怎樣的人呢?守上帝誡命,有耶穌真道的人;是有耶穌信心的人,也是遵守誡命的人,因他們有耶穌曾有的信心,也是照著這樣的信心去做的人。

【林后7:1】“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凈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上帝,得以成圣。”使徒保羅在這里說,我們要完全?!咎岷?:18】“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兇惡,也必救我進他的天國。愿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這里說上帝從諸般的兇惡中拯救我們,不是部分的罪,不是90%,而是100%,是完全地,是從一切的罪惡中脫離?!颈撕?:11-12】“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這里說到了,你們進入上帝的國時要豐豐富富地得到,這里說,我們要完全,也是說,上帝說你們必定能完全。

我們想要信這一點,必須要先信圣經是上帝靈感所寫,必須要信賴。雖然許多人也認為圣經是上帝的話語,但沒有完全地相信,沒有當作真正的應許來接受,是半信半疑。上帝說,耶穌再來的時候將給我們永不朽壞的身體,到了那時候才給我們完全的身體和性情,現在我們是不可能擁有這個。但品行不完全的人,是不能得到完全的身體的,如果給不完全品行的人完全的身體,就出大事了,因為他會隨意犯誡命,也會找借口,他會成為另一個撒但。所以,有完全品行的人才能得完全的身體。

【猶24-25】“那能保守你們不失腳,叫你們無瑕無疵、歡歡喜喜站在他榮耀之前的我們的救主獨一的上帝,愿榮耀、威嚴、能力、權柄,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他,從萬古以前并現今,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圣經對我們說的是非常明確的,耶穌再來的時候,我們要在主面前毫無瑕疵,這是極端嗎?如果這是極端的,為什么圣經有記載呢?【帖前5:23】“愿賜平安的上帝親自使你們全然成圣。又愿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但這里并沒有結束,【帖前5:24】“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他必成就這事。”

這是多么驚人的話語啊,上帝命令我們要完全,希望我們是毫無瑕疵的;這里說上帝是信實的,所以,他會成就。不是我們成就,而是上帝成就。這是圣經對我們的命令,這是上帝向我們的旨意,上帝向我們的旨意是圣潔。那這完全是指的什么呢?如果我們不能在主面前得以完全,不能守誡命,這將是上帝的責任,這不是我們的錯,所以,上帝向我們應許:給我們力量能去遵守所有的命令,這是上帝在我們心中的作為,而不是憑我們自己的努力作出來的。當然,我們要與上帝一起合作,但這事是創造,這是上帝的作為,不是我們做出來的。

【約一5:1-4】“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上帝而生,凡愛生他之上帝的,也必愛從上帝生的。我們若愛上帝,又遵守他的誡命,從此就知道我們愛上帝的兒女。我們遵守上帝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并且他的誡命不是難守的。因為凡從上帝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這里說,愛上帝是什么?就是遵守他的誡命,這是多么明確的話語。很多人說愛上帝,卻是感情性的,憑著他的感受而說;但圣經說,愛上帝是遵守他的誡命。你若愛上帝就會信賴他,就會愿意遵守他的命令,就會愛他的旨意;所以,遵守上帝誡命的生活就會成了我們的喜樂,也會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完全”這意思并不是指你不可能再犯罪的狀態,這是對完全的誤解之一。完全的狀態,并不是指你不可能再犯罪的意思。

完全并不是“完全主義”,完全和“完全主義”是截然不一樣的。完全主義是什么呢?完全主義是指你要得到“完全”才能得救,他們認為“完全”是你總在思想中要不斷努力,征戰又征戰,攀登又攀登,要達到一個目的地,這就是“完全”,所以,認為“完全”是必須要達到某個指定的位置,這是錯誤的,是猶太人的思想,也是法利賽人的想法,我們稱之為律法主義。比如,“我們必須要達到某個目的。”這就變成了完全主義,其中需要我們必須不斷地行動,不斷地努力,結果必須要達到某個目的,這是不可能的,是錯誤的想法。在福音中不僅有自由主義,也有律法主義。我們說的完全并不是指我們不能再犯罪了,亞當也是完全的狀態,但他受誘惑跌倒了,所以,完全的人也是可能跌倒;我們說的并不是“完全主義”,不是說我們必須要達到某個地步的我們的行為和努力,這是律法主義。那圣經說的完全是什么呢?這是一種狀態。比如說,你拿著很昂貴的東西,不小心摔倒了,把它摔壞了,難道這樣你就被說成是不完全的嗎?不是的。完全,包括我們的不安和不足,也包含了我們傾向于罪的狀態,雖然是這樣的狀態,但你還是愿意把自己完全獻上,遵守他的誡命和旨意。健忘癥是罪嗎?當然,我們不能隨便忘掉一些事,健忘癥很嚴重的人可能要總拿個本子記著,但由于你忘記了,或你失誤而摔壞了什么,這不是不完全。當然,我們通過圣靈要達到不停地成長,為了結出這完美的果子,我們必須成長,但上帝說的“你要完全”是另一個意思。當然,要完全必須要結出許多的果子,但這種結果子的成長必須要繼續,到天國還要繼續,我們要永遠地學習,我們要永遠地成長,向著更高的標準,向著上帝的品行,更親切,更溫

柔,我們要永遠地成長,所以,我們并沒有一個最終的目標說已經成就了。所以,我們要達到的這個完全不是指定的最終目的,而是指內心狀況。我們現在說的完全是要依靠上帝的能力而達到的。我們什么時候完全?當我們的意思屈服于上帝時,當我們的思想和計劃與上帝的想法一致時,當我們的心與上帝的心聯合的時候,當我們自己在主面前完全屈膝的時候,這就是義的狀態,這種心是不犯罪的,這種心會恨惡罪,這種心不會不順從,這是內心的狀態,是上帝再創造的狀態,是圣靈居住的狀態,圣靈主管我們的狀態。即使我們有罪的本性,即使有罪的傾向,即使有罪的習慣留下的傷口,但我把心獻給了主,把自己的意思屈服了,這時主就以圣靈居住在我們心中。圣靈居住在心中是什么意思?人們以感情去思想,想得抽象。圣靈居住在心中是什么意思?圣靈是個靈,上帝是個靈,圣靈怎么居住在心中呢?難道像個鬼魂嗎?是這樣進入體內嗎?怎么進來呢?怎么居住在心中?怎么在我們大腦中呢?這是指我們的思想、內心和想法因著圣靈的感動和指示,屈服在他面前的意思;我們按父的意思生活,就是活出了父的旨意,按父的命令去行,父說:“你不要做這個,要做那個。”“我知道了。”然后照著去行,那我活出的就是父的生活,活出了他的旨意和命令。如果我按照上帝的命令生活,當我的思想和上帝的命令沖突時,我要屈服和死去自己的想法,接受上帝的意思,而且照著行,順從他的命令和旨意而行,那我們就活出的是耶穌的生活,不再是活出自己的意思,而是活出上帝的意思,這就是耶穌住在我心中的意思,這就是圣靈居住在我們心中的意思。不難吧?你們就這樣教導別人就行。所以,完全指的是我們屈服于主的內心狀態。比如說,“我把心獻給了上帝,屈服了。”這是非常抽象的,總是在主面前要屈膝跪著禱告嗎?不是的,是指內心的狀態。是什么狀態?向主屈服。是怎么顯明呢?就是遵守他的誡命。遵守他命令和話語的狀態,這就是完全,圣經說這是完全的,是可以做到的。怎么做?得到上帝的能力,信了福音,你信而順從這就是福音的能力,不是理性上認可,而是讓你能夠達到這個程度,我們其實已具備了這個力量。

【彼后1:3-4】“上帝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欲來的敗壞,就得與上帝的性情有份。”我剛忘記了說這是幾章,這是失誤,難道這是罪嗎?不是的。完全是指把我們的這些軟弱都包括了。這里說,這奇妙的上帝的大能已經有了,我們怎么敬虔度日的能力已經具備了,這理由是什么?“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你只要認識主就行了。什么樣的耶穌?道成肉身的,百分百的,擁有完全墮落的亞當夏娃后裔的身體,他向我們顯明了完全屈服的生活,向我們顯明了屈服是什么狀態。難道沒有試探嗎?沒有誘惑嗎?沒有試煉嗎?不是的,這些都有,但做了正確的選擇,不是跟隨自己的意思,而是跟隨主,不是跟隨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盼望,而是上帝的旨意,這在耶穌的生活中顯明了。我們也知道,這里記載的是:已經有上帝的大能賜給了我們,我們只要接受、使用就行了,我們有依靠的能力,有選擇的自由,我們憑著信做就行了,而且你想成為這樣的只要交托就行了。這多么明確啊,這里說,我們要脫離世上從情欲來的敗

壞,這里還說,我們要參與上帝的性情。要躲避我們的情欲,脫離敗壞。我們有沒有世上的情欲呢?有沒有敗壞的呢?都有,這是我們的肉體所愿的,我們的罪的本性喜歡這樣,我們要脫離,而且要接受上帝的品行。怎樣做呢?我們可以選擇。用什么?用我們的意志。這里說:我們可以脫離罪的本性的勢力。如果我們發現了主的應許,“我知道了,我愿意做,我愿意順從。”這是我們的選擇,我們把這稱為屈服,這就是信賴主,高舉主的意思,這就是順從。順從,沒有愛和信賴是做不到的。大家順從主吧!大家信賴主吧!躲避我們一切本性的軟弱吧!我們要脫離我們的情欲、世上的貪欲,就是曾經犯罪墮落的時候那種對罪的傾向,要躲避;即使這些在呼喊我們、誘惑我們,我們還是要躲避它們。而且要按主的意思生活,這就是上帝的品行;要恨惡罪,愛義,只按主的命令和旨意行,這是上帝的品德,這是上帝的性情,我們也能做到,這就是圣經說的完全。完全不是要達到的境界,而是內心的狀態,所以我們就可以完全。

約翰衛斯理因為理解了這事,所以,他開展了圣潔的運動。他開始組織了圣潔的群體,開展了圣潔的工作,他說:“沒有對罪的得勝和圣化就沒有得救。”所以當時的教會都謾罵他,定罪于他,教會反對這個思想,而且定罪于他,想殺他,當時的英國國教驅趕他,這是長老教會的前身。所以,約翰衛斯理就逃到了礦山,給礦工們傳福音,給他們傳講:罪的本性是可以得勝的,給他們傳了福音,說他們也可以得到改變,給他們勇氣和盼望,向他們傳講了上帝圣潔的標準,這些礦工就眼中流淚,他們的臉是黑的,沾滿了炭,所以他們哭的時候,兩條眼淚流出來像河水一樣,這黑炭的地方就洗除了,謬道洗除了,他們開始理解了福音。

但大家看現今的教會,如此信的人沒幾個,因為對完全有了誤解,魔鬼讓他們有誤解,我們要解開,這誤解是巴比倫葡萄酒之一,我們要改變,要傳正確的福音,永遠的福音,要傳從起初到末后永不改變的福音,這天國的福音傳遍了,耶穌就來了,世界就結束了,這是我們的使命,這就是你們的使命,也是我的,為此我們要獻出生命,獻出時間,獻出才干,一切的健康都要獻上,這就是傳道工作,傳講上帝的旨意。

【徒26:18】“我差你到他們那里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上帝;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業。”這是保羅去大馬士革遇見耶穌的事,耶穌說:“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你要與他們同得基業。”上帝向教會的旨意是什么?上帝希望他們怎樣?希望我們罪得赦免,希望我們潔凈,成圣,完全成圣。圣潔就是完全,這不是目的地,而是內心的狀態。我們現今,此時此刻就可以完全,我們現今就可以經歷罪得饒恕,我們現今就可以屈服在主面前,我們在主面前此時此刻就可以獻上內心,可以把內心獻給主,并且接受主的意思,可以恨惡罪,可以下決心遵守他的誡命,“啊,主啊,我愛你,在你面前做錯了,求你饒恕,幫助我,我現在決意要完全按你的旨意生活。”我們現在就可以得以完全,這是指內心的完全狀態,就是屈服于圣靈,接受主的意思,這是信心,是信賴,要相信主在我們心里必成就,主的心和我們的心成為一樣的,主的意思與我們的意思一致,主的目的和我的目的要一樣,我們就活出了耶穌的生活,這就

是穿上義袍的意思,這就是變為義的意思。

【帖后2:13】“主所愛的弟兄們哪,我們本該常為你們感謝上帝,因為他從起初揀選了你們,叫你們因信真道,又被圣靈感動,成為圣潔,能以得救。”

上帝對約伯怎么評價?說他是完全順從的、脫離罪惡的一位。但是約伯怎么評價自己?他承認自己的不足。但他的心完全屈服在主面前,上帝稱他是完全的。上帝怎么評價挪亞?上帝稱他完全,在人看來他有很多軟弱,但他每天完全屈服在主面前,上帝在當時認證他是完全的人。

有一位叫查爾斯的人坐在客廳,是寒冷的冬天,他的房間燒著火爐,讀著書,但窗戶上總是有“咚、咚、咚”的聲音,他往外看也看不到什么,過一會聲音又出現,原來是麻雀撞到窗戶上,掉下來,但它們又撞……因為外面的麻雀太冷了,想到溫暖的地方,但它們不知道有玻璃,所以飛過來撞到窗上掉下來。他就把門打開了,屋里有很多谷物,有草,很暖和,他就呼喊:“來吧!你們進來吧!別死了。”但鳥聽不懂,總是逃跑,想要去死。這時候人就領悟了:原來因為這個原因耶穌才到這個地上來,為了向我們這些聽不懂的人講話,用我們聽得懂的語言教導我們,他成為我們當中的一個人,這就是耶穌的一生,所以,我們就可以理解上帝的品行。

我們可以完全嗎?是的。我們應當完全嗎?是的。因為完全是我們內心的狀態,我們在主面前完全屈服的內心的狀態,這時上帝可以重新創造我們,我們要經歷這事,向別人傳講,這是我們的義務。

禱告:慈悲的父啊,我們信賴你的命令,信賴你的旨意,我們也愿意,我們將自己的意思交托在你手中,我們愿意脫離一切從情欲來的敗壞,而接受你的意思,與你的性情有份。求你幫助我們,讓我們的心一向都能屈服于你,主啊,你知道我們的軟弱,知道我們的不足,你知道我們因罪的本性而憂傷著。主啊,但我們信賴你的話語,相信你的能力。讓我們成為完全的人,讓我們成為你完全的證人,我們盼望耶穌速速再來,求你通過我們結束福音收割的工作。求你特別愛中國,幫助中國,奉耶穌的圣名祈求。阿們。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經典語錄摘抄大全下一篇:堅定信心拼搏實干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