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思想政治教育外語教學論文

2022-04-29

要寫好一篇邏輯清晰的論文,離不開文獻資料的查閱,小編為大家找來了《思想政治教育外語教學論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摘要:本文主要以高校外語教學為重點進行闡述,以高校外語教學融入思政教育的現狀為主要依據,從建立具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團隊、轉變教學觀念、建立激勵評價體系、挖掘充實專業內容、對教材的深刻挖掘、對課程體系的創新幾個方面分析高校外語教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其目的在于提高外語學生專業技能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推動我國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思想政治教育外語教學論文 篇1:

高職院校外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

摘 要: 隨著國際環境的不斷變化,國際文化、經濟的交流不斷加強,國與國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隨之面臨挑戰。高職院校外語專業大學生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有其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結合外語專業特色,有針對性地開展有特色的教育工作。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職外語教學 滲透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是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屬于社會各階層中文化程度較高的群體,學生的品性關系黨的建設和發展。我黨始終堅持高等學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把廣大青年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型人才。在高校中,外語專業學生受語言環境和跨文化背景的影響,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有其特殊性。針對外語專業的特點,把握專業學生的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為外語專業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的教育實踐活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政治保證。特別是外語專業的學生加強世界觀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大學生的成長和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有直接關系,教師要真正成為大學生的楷模,必須有堅定的社會主義信仰、高尚的理想情操和道德修養。

2.外語專業的特殊性

根據教育部的指導意見和學校辦學的指導思想,外語人才的培養具體體現在:培養具有較高的外語聽、說、讀、寫、譯等語言基礎能力;熟悉我國國情和外語國家社會文化背景;能運用外語和相關專業知識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外語人才,具備第二外語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復合型高級人才,尤其要將聽說素質放在首位。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服務于外語學科建設。

外語專業學生女生多,在人際交往、婚戀、心理方面的問題甚為突出。教師要掌握其關注熱點和心理動態,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目前,大學生處在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人生觀還不成熟,長期受異國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其思維方式、道德觀、價值觀容易隨之發生變化。這時教師,特別是黨員教師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加強作風修養,密切聯系學生,敢與學生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做斗爭。

3.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

部分教師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理論老師和輔導員的責任,認為大學生的個性和思想已經定型了,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實際上大學生更注意教師怎么做,更注重教師的德,這些將直接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承擔著高校育人的責任,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滲透于教學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高校教師的師德素質決定的。

高校中在一線工作的黨員教師人數偏少,高校更關注教師的業務水平、學術科研能力。對教師的思想引導、政治理論學習和黨建教育的時間、內容和形式都簡單化。而大學生人數相對基層黨務工作者人員來說教多,這就給發展積極分子帶來了困難。

4.滲透的方法與探索

高職院校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正進行體制改革與創新。這個過程中黨員教師要提高認識,帶頭參與工作,在工作中爭創一流,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4.1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外語本身就具有交際性、實踐性和工具性的特點,教師同時傳授語言知識、文化背景知識,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堅強、進取、豁達的性格,使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學生的日常學習、交往等活動中。

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還可以圍繞專業開展活動,突出重點、參與面廣、專業性強、學生參與熱情高,以專業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風建設。參加不同層次的第二課堂活動,有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如外文演講賽、口語角、外文歌曲比賽、配音大賽等第二課堂活動都是思想政治工作得以開展的有利渠道。

4.2積極開展黨員活動

以活動為平臺,黨員之間、黨組織與入黨積極分子之間積極溝通交流、增強凝聚力?;顒有问揭鄻?,不流于形式,做到既有政治意義,又有趣味性,引導大學生積極向上。用良好的黨風帶動校風、教風、學風的建設,推動學習、教學、管理等各項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4.3在備課內容中滲透

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結合學生實際設計話題,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探索話題的精髓,使學生在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思想的啟發與心靈的震撼,從而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外語教師要以嚴肅認真的態度、輕松愉快的方式引導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

5.結語

隨著我國同國際接觸逐漸增多,外語專業大學生受多元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隨之變化。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應引導學生對外國文化以理性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外語教學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滲透會影響學生的思想、人格,從而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肖龍井,張志剛.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歷程與啟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

[2]羅旭輝.高校中發展教師黨員工作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1).

作者:鄭春梅

思想政治教育外語教學論文 篇2:

高校外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以高校外語教學為重點進行闡述,以高校外語教學融入思政教育的現狀為主要依據,從建立具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團隊、轉變教學觀念、建立激勵評價體系、挖掘充實專業內容、對教材的深刻挖掘、對課程體系的創新幾個方面分析高校外語教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其目的在于提高外語學生專業技能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推動我國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高校;外語教學;思政教育

1高校外語教學融入思想教育的現狀

1.1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重視

現階段,大學外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普遍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應由對應教師開展教學,同外語教學并無關聯。所以,大部分外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都較為重視外語語言的綜合運用,并沒有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在定位和實施教學目標時,就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在教學當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阻礙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

1.2思想政治教育有待加強

外語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教材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而教材的編寫與出版更是同社會需要具有密切關聯。從我國現階段外語教材的編寫情況來看,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并不充足,教育素材有待增加,尤其是需要重視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F階段,大部分高校選擇的教材都具有較高專業性,其中所體現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并不是很充分,從而導致英語課堂很難融入思想政治教育[1]。

2高校外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2.1建立具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團隊

大學生選擇外語專業的原因,同自身背景與需求具有密切關聯。針對此,高校就需要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提高學生專業技術水平,同時在教學活動當中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所以,為了能夠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就需要先提高教師自身的政治素養與文化素養。

(1)轉變教學觀念。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的引導者,而且教師自身代表著學校與國家的政治立場。但從當前高校外語教學開展的情況來看,各個高校由于專門設立了思想政治課程,每一個專業都有專門的輔導員與班主任。所以,部分外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都會存在思想政治同本專業課程沒有任何關聯,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也并不是外語教師所應承擔的責任的觀念。此種觀念的存在,加上部分教師自身政治水平具有一定限制,從而導致外語課堂當中并沒有充分反映出思想政治。高校外語課堂滲透德育教育,是我國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與我國未來發展具有密切關聯[2]。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教師的教學活動貫穿學生學習生活全過程,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直接影響著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所以,所有的高校教師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應承擔起育人職責,都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優勢,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針對此,外語教師就需轉變自身教學理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當中融入德育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課堂當中,教師需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潛移默化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在教學實踐當中,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養,積極了解國內外政治形勢,在課堂講解理論知識時,適當融入政治時事,讓學生對政治時事有基本了解,并且明確外語同德育之間的聯系,更加積極地探索學習知識,從而充分滿足社會發展基本需求[3]。與此同時,注重課程創新,采用不同的方式將德育滲透到外語課堂當中,培養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

(2)建立激勵評價體系。高等院校各個專業當中的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以教師都兼有育人職責。針對此,廣大教師就需要端正自身態度,提高自身責任感,言傳身教,以自身傳統的美德、品質等影響學生,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堅持立德樹人這個根本。

根據我國制定的相關政策規定,各個高校需要對這些政策進行充分理解,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建立激勵評價體系,重點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針對外語教師的評價,不僅僅需要重視專業教學質量,還需將思想政治素養作為其中的一個評價內容,從而激勵教師不斷提升自身政治素養。如:教師在評定職稱、評獎評優等制度當中,可以適當對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進行量化。如果有老師思想政治存在問題,那么就可以采取一票否決制,不考慮其評優評獎[4]?,F階段,針對學生的考核評價較為重視課程考試成績,忽略了學生價值觀、道德觀的評價。針對此,需要同時建立學生思想政治評價體系,將定量與定性進行有效的結合,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量化專項劃分,制定個性化評價,將思想政治評價作為考核當中一項內容。

2.2挖掘充實專業內容

在課堂教學當中,教材在其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外語專業的教材不僅僅承載著理論知識內容,還包含了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能夠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1)深刻挖掘教材內容。在外語專業教材當中,其中包含較多國外課文。而受到相關體制因素的影響,教師不應只關注教材當中的知識點內容,而忽略了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教育內容,并不利于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格。針對此,教師就需要對課文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深入挖掘教材當中的知識內容,從而促使學生道德素養得到有效提高,培養出專業素質型人才。在外語課堂當中,提高學生專業能力水平,僅僅是完成了教材目標的一部分,教師更是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將理論知識同實踐知識進行有效結合,引導學生通過外語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例如在教材中涉及到節日的內容時,春節對中國人的文化意義堪比圣誕節對西方的文化意義,但是很多教材將較多的篇幅用在描述春節文化的風俗習慣等,但是對這些風俗習慣的成因以及其隨著時代發展有怎樣的發展并沒有進一步探討。除此之外,可以補充一些外國人看待中國這一傳統節日的看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反思和審視自身傳統文化。經過一系列口頭和書面的訓練后,學生不僅僅注重提高自身外語技能水平,更是深刻理解我國傳統文化,并積極發揚我國傳統文化[5]。在外語課堂當中,還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活動設計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教學目標當中,讓外語教育和思政教育兩者相輔相成,更好地融合。

(2)創新課程體系。從我國各個高校的教學情況來看,思想課程主要指的就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體系,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關鍵途徑,而課程思政關鍵就是轉化教學體系。課程思政的應用,能夠突破傳統德育教育具有的局限性,突破各個學科之間所具有的局限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并且將這教育目的貫穿到專業課程教育當中。而且,在開展專業課教學時,更是需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其中,注意拓展專業課內涵,外延專業課知識,構建具有良好整體特點的思政體系[6]。與此同時,還應注意創新課程體系,進一步提高外語專業思想道德素質,更好地延伸外語專業課程教學目標,轉變傳統專業教學方式,深入分析學生知識層次,提高學生道德素養。

(3)改革教學方法。為了能夠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更加順利地開展,就需要根據學生身心特點進行全面考慮。當學生步入到高校校園之后,代表著學生已經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步入社會,所以心智并不成熟。針對此,教師就可以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將思政元素融入到其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以各種形式用英語來描述問題、分析問題、表達立場、陳述利用,為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奠定基礎[7],同時潤物無聲地進行思政教育。

3結語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高校外語教師是課堂當中的引導者與指揮者,應該全面落實教書育人的責任,堅持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在外語課堂當中融入思想政治,探討分析教學內容,探索其中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題,遵循相關基本原則,合理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與外語知識,在提高學生外語基本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就需將教材當中同德育相關的內容進行深層挖掘,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將思政教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內容上將母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并重,促進外語教育培養出具有正確價值觀、中國文化情懷和國際視野全面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劉紅梅.高校外語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索[J].科教導刊(中旬刊),2020(1):83-84.

[2]石麗娜,余葉盛.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推動課程思政教育深入展開[J].海外英語,2019(23):112-113+137.

[3]劉靜.思政理念觀照下的高校外語類課程體系構建與探索[J].英語廣場,2019(7):85-86.

[4]楊清玉.大學外語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9,21(1):103-106.

[5]王靜.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研究[J].智庫時代,2018(51):27-28.

[6]張愛文.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途徑探索[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8,33(18):17-22.

[7]柳逸青,王鑫,劉曉,等.高校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難點剖析與路徑探索[J].高教學刊,2018(6):141-143+146.

(責編:楊梅)

作者:許明

思想政治教育外語教學論文 篇3:

高校外語教學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策略研究

[摘           要]  高校外語教學構建課程思政體系,意在解決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困境,高校外語教學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能夠很好地契合當前思政教育實際,在培養學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使學生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全面提高外語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關    鍵   詞]  高校;外語教學;課程思政體系;構建策略

課程思政是在高校不同科目中貫穿思政教育理念,能夠充分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教育資源,不僅能通過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達到傳授知識與引領價值的目的,還能使專業課程與思政理論課程達到相互協調、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作用,使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最終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目前在高校外語教學課程中,構建思政體系過程還面臨諸多問題,表現為外語教學過度重視語言技能培訓輕價值考量、輕中國價值觀念與文化傳承等,這些問題都影響了高校外語專業中課程思政的有效實施,直接弱化了高校外語專業思政教育功能。要擺脫高校外語教學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問題,應通過改變高校外語教學培養標準、優化外語教學教材以及優化外語專業教師隊伍等,擺脫外語專業課程思政體系構建的桎梏。

一、高校外語教學課程思政體系構建價值

(一)有利于提升外語教學與思政課程的協同性

所謂協同,是為了達到既定目標而使不同要素進行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將系統內部元素形成合力聯動,使各要素之間能夠優勢互補、相互協調,從而產生大于各要素功能相加的整體功能,即用“1+1>2”的效應構建外語教學課程思政體系,以達到更好的育人目標。將思政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外語教學中,能使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發揮最佳效果,為構建全方位、全課程、全過程的協同育人機制的外語教學課程思政提供有力支持。學生可通過學習本國時事政治,了解國情,進而堅定理想與信念,為其他專業課程思政提供豐富資源,從而構建外語教學全課程育人體系教學。

(二)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全球化經濟發展的今天,外語人才在各國之間聯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肩負著中國了解世界文化以及世界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責任。為此,外語人才培養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世界傳播的重要渠道,也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手段。高校外語教學課程思政注重對大學生正確的政治觀、經濟觀、文化觀、歷史觀等方面的價值引領,在引導學生學習國外文化的同時,適當引導學生導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價值理念[1],從而推動外語專業人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對外傳播,使其具有國際性特點。外語教學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能夠注重學生對外語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注重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價值觀念融入外語學習中,加強高校外語專業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以此提高學生用外語表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外語專業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在學生對本民族文化進行深入了解后,容易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與認同感,進而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心。同時,高校外語教學課程思政側重于引導學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正確看待交際雙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提升學生處理好文化差異等方面的能力,重視培養學生在交際中輸出中國文化,進而提升外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同時還培養了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高校外語教學課程思政體系構建過程中的問題

(一)教學中過于看重語言技能培養

人們的思維模式容易受到語言是文化傳播的載體影響,簡單地將外語當作是一種技能與工具,忽視了外語教學中人文知識的傳輸。在高校外語教學過程中,過分重視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與外語實際應用技能的考查,但相對缺乏相應的道德與價值觀念考量,這點從《人才培養方案》的主體內容中可以看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內容設置過多,而道德培養方面內容設置罕有涉及。盡管近年來為改變德育方面存在的現狀,教育部門出臺了相應文件,并采取大量措施,然而受到根深蒂固的觀念以及長期奉行的標準影響,高校外語專業仍然以采用從知識方面衡量人才的標準,存在忽視加強學生道德修養以及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方面的思政教育能力培養的問題。

(二)教材內容設置相對欠缺

現行的高校外語教材其內容方面過分偏重于西方價值觀念的推銷,而忽視了中國價值觀念的選擇與方向。雖然教材在內容上突出了一定的人文性,但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梳理不難發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內容在課文中較少,價值觀念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鏡子,其背后所蘊含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思想觀念與價值觀念的不同之處。外語教材內容若過多追求教材國際化,而將外國國家經濟、人文科技、地理、政治體制等內容過多設置于中國外語教材之中,減少本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介紹,會導致西方政治文化意識、理念、價值觀念充斥大學生思想,使高校外語專業的學生長期受到西方價值觀念輸出,從而出現思想偏頗,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和踐行帶來較大阻礙,也會影響思政教育擴充的教學成效,使課程思政融入高校外語教學中的規劃無法順利實施。

(三)教學過程中民族傳統文化認同度低

高校外語教學活動承載著教師為學生傳授知識,提高其技能的全過程,是學生獲取關于知識與外語信息提高和掌握外語能力、形成思想價值觀念的主要渠道。外語教學活動,對外語專業大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外語技能、形成外語專業素養起著重要作用。而當前教學活動中,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內容較缺乏,這樣的教學活動普遍存在于各高校外語專業中,大學生長時間受到西方文化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影響,缺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勢必使外語專業大學生在西方文化思想沖擊下,出現不同程度的思想外國化,不利于課程思政在外語專業中的開展[2]。

三、高校外語教學課程思政體系構建策略

(一)課程內容方面

首先,例如聽力課程中,學生在聽取西方國家評論時事政治時,教師需要對學生及時進行政治觀教育,引導學生客觀對待中西方因不同文化差異所產生的政治立場,進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教師可在相關材料選擇上側重于與中國國內相關的時事政治、國內評論報道國際熱點問題及其相關內容。其次,在口語課程中,教師可適當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督促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詞匯的積累與學習,在課堂上可設置傳統節日專題講解,培養學生能夠流利說出中國文化的能力,從而培養能夠將中國聲音傳向世界的外語人才。最后,寫作或翻譯等課程中,教師可以強化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熏陶,引導學生能夠明辨隱藏在西方文化背后的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通過學生的寫作內容來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防范西方文化不良思潮對學生思想的侵害[3]。

(二)課程設置方面

首先,在課程設置上,高校外語專業應開設一些中國傳統文化課程,讓學生能夠通過例如中國文化導論、中國文化簡史等課程,將中國文化意識、中國傳統價值觀對學生進行輸入,促進學生在學習中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另外,可以開設利用外語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課程。例如將中國名著、古詩等經典翻譯成多種語言的課程,通過開設這類外語介紹中國文化課程,不僅能夠促進外語專業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外語表達中國文化,使其掌握扎實的表達方式與翻譯技巧。

(三)加強外語教學專業師資力量建設

將課程思政應用到高校外語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具備課程思政能力。外語專業教師應深刻認識到外語教學不僅是簡單的傳授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及語言技巧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應更新自己對外語專業課程的理念認知,正確認識到外語專業深藏的育人價值與意義,牢牢把握教書育人的理念精神,進而提高課程思政體系在外語專業教學的可行性。其次高校應定期對外語教師進行有關傳統文化方面的培訓,通過傳統文化專題講座以及制訂外語教師進修傳統文化的計劃、建立民族文化課程培訓班等形式,對外語專業教師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傳承,引導外語教師深刻體驗傳統文化,促進教師不斷豐富傳統文化知識,從而應用到外語教學中。

四、結語

經濟全球化使高校外語專業學生扮演著國家與國家之間聯系的橋梁角色,也承擔著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偉大使命。將課程思政應用到高校外語專業教學中,是貫徹落實思政育人理念的重大舉措,也是推進高校外語教學應用課程思政建設影響、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最有效措施與方法。

參考文獻:

[1]崔國鑫.高校外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思考與探索[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0(10):37-42,77.

[2]肖玥瑢.高校外語專業課程思政的探索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2020(23):42-43.

[3]杜剛躍,孫瑞娟.高校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1(4):122-126.

編輯 魯翠紅

作者:楊俊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師生班級文化班級管理論文下一篇:實訓管理下的旅游管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