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2022-04-17

小伙伴們反映都在為論文煩惱,小編為大家精選了《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論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一、紅色文化教育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把德育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個方面?!币运亩沙嗨疄榇淼臑o州紅色文化的精神的內涵,主要是堅定信念、英勇善戰,實事求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

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篇1:

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傳承

摘 要: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在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對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增強文化自信的今天,對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挖掘和傳承至關重要,因此,這就需要在提高認識加大宣傳,加強政府主導,提高經費投入,建立三級聯動機制研究保護機制,實現少數民族紅色文化進課堂等方面加大傳承力度。這既是當前文化建設的任務,也是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傳承

作為重要文化資源,國家一直都非常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特別是對于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形成的紅色文化成果。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進一步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將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好、利用好,將紅色傳統發揚好、傳承好,應該將紅色文化作為意識形態領域重要組成部分,做好部署和安排。我國是56個民族構成的國家,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其在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中形成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這種紅色文化更是因為與自己的民族特征相連而具有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對于這些紅色文化的保護、傳承和開發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和增進文化自信,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渠道和必然要求。

一、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和傳承的意義

(一)紅色文化的內涵及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特征

如何理解紅色文化?應該說,紅色文化的內涵與紅色的政治象征性息息相關,是紅色和文化的結合,由于紅色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在中國社會發展中賦予了紅色特定的文化內涵。

就其跨越的時段看,紅色文化應包括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等時期。因此,我們認為紅色文化在革命戰爭時期就是指中國共產黨團結一切愛國志士,并帶領他們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表現為人們可以開發利用的物質形態、信息形態、精神形態的歷史遺存;紅色文化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是指全國各民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同時包括了理想、信仰、道德追求和奉獻精神等。

少數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的紅色文化既具有紅色文化的共性,同時因為與本民族特征相聯系也具有了個性。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具備三個特征:革命性、民族性和時代性。革命性是指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無數少數民族的仁人志士為了驅逐入侵者而進進行的浴血奮戰,在保衛中華民族共有家園這一過程中形成的共同信仰與追求。民族性是指紅色文化包含兩方面,一方面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民族利益,也可以說是無產階級利益,具有專屬于我們民族的“紅色文化痕跡”;另一方面,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也具備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格,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各少數民族同胞積極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民族經濟,發展民族文化,并實現文化產業化,將本民族紅色文化以各種形式展現出來,體現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和多樣性。時代性是指紅色文化是一個時代產生的文化,但是它處于動態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時代特質。紅色文化是在歷史革命的長河中發展起來的,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高度融合的產物,它不是特定歷史時段的產物,而是不斷發展和豐富的文化形態。

(二)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的意義

少數民族人口雖少,但歷史文化資源相當豐富,尤其是在抗擊外來侵略、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創造先進文化做出過重要貢獻,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涌現出的英雄人物,這些都是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探討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問題,挖掘其民族紅色文化的咨政育人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蘊藏著豐富的教育思想,具備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我國優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中紅色文化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育人職能和優勢,“紅色基因”對青年一代成長具有特殊的作用。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與社會的快速發展,紅色文化在人們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意義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認可,紅色文化有益于堅定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信仰,有益于增強“紅色信仰”與“紅色使命”, 對紅色文化只有真信、真用、真學,才能更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文化具有“記憶功能”,紅色文化也“記憶”了可歌可泣的歷史,它所體現的是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仁人志士的革命情懷和奮勇拼搏、敢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它所頌揚的是正確的人生追求、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紅色文化在這方面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更要堅守本民族的“紅色信仰”,切實保證“紅色基因”得以保護和傳承,尤其是注重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傳承。此外,要將“紅色理論”和“紅色實踐”高度融合,“紅色理論”才不會空洞,才會更加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2.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是實現文化繁榮的重要內容

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是具有“紅色基因”的,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先進文化,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所謂先進,是因為紅色文化代表了中華優秀文化的前進方向。以紅色文化為主體的先進文化的影響力極大,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也占據著非常重要位置。紅色文化不僅是革命和建設改革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獲得革命勝利和開創幸福生活的文化,更是對中華民族優秀精神的承繼和拓新,其內含的堅強意志和優秀品格的“精神品質”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十八大后,中國共產黨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戰略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包含了文化繁榮和文化自信,中國夢的實現也依靠中國力量,中國力量來自各民族的力量,當然離不開少數民族文化的力量,因此,各民族的紅色文化是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也已成為民族精神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發展了中華民族文化,對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新時代,我們應該更加重視挖掘和弘揚少數民族紅色文化。

3.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是文化多樣性功能的重要表現

文化軟實力表現為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強大的凝聚力,紅色文化的“紅色基因”所體現的民族精神及時代精神,是少數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載體,加強紅色文化工程建設,展現紅色文化多姿多彩的一面,是弘揚紅色文化精神、創新紅色文化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保障。少數民族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紅色文化,彰顯了本民族特點,表現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尤其是少數民族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紅色文化資源,涌現出的英雄人物更是少數民族的文化標識。因此,有效的保護傳承少數民族紅色文化遺產,對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的歷史、社會發展、經濟建設、民俗民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利于豐富紅色文化理論和實踐研究,為少數民族優秀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傳承研究開辟新路徑。通過不斷增強少數民族文化軟實力,加速發展我國紅色文化建設,增強我國文化競爭力。

4.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是進行文化產業建設的重要方面

少數民族紅色文化開發能夠更有效的促進當地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代代傳承,是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體現,由紅色文化形成紅色經濟,對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化產業在經濟發展中表現出了越來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承載著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傳達著十分有價值的文化信息。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探討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產業開發可行性及內容和影響,形成持續健康良性循環,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化,解放和發展民族文化生產力,以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民族經濟發展,從而帶動地域經濟發展。所以我們要在改革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發掘本地少數民族的紅色文化資源,對其進行保護和傳承,促使紅色文化在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二、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保護傳承的思考

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少數民族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其形成于近代,成熟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并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不斷發展和豐富,新時代賦予了紅色文化新的內容。因此,新時期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要從新的視角對紅色文化進行思考和審視,同時也要進一步挖掘時代賦予紅色文化的新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

(一)提高認識,積極宣傳

現今社會中,很多人對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認識淡薄,加強宣傳和正確的引導尤為重要,宣傳對信息傳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不僅如此,宣傳可以幫助人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宣傳的內容,并且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和體會。認識到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強化政府保護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職能。通過廣泛的宣傳和正確的引導,有效提升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傳播力度,從而在得到人們的認知之后,增強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自豪感。在宣傳過程中,要注重宣傳的方式與方法,將傳統的宣傳方式與新媒介相結合,圍繞重點、突出主題,切實增強宣傳的廣度和深度,從而達到較好的宣傳效果。

(二)加強政府主導,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紅色文化本身具有公益性,政府應當積極牽頭,建立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博物館,對民眾免費開放,加強對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認知度和認同感。政府應當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切實制定相關保護政策和機制,切實保證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得以繼承與弘揚。建立政府主導—媒體輿論引導—社會傳導的三級聯動機制,并形成合力,有效培育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基因。

(三)加大對紅色文化建設的經費投入

在傳承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進程中,政府要起主導作用,加大資金和經費的投入力度,撥款或籌資支持少數民族紅色文化重大項目的研究,大力發展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教育事業;投入資金建設民族紅色文化傳承場所,扶持民間公益文化事業、文化團體,使民族文化融入大眾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資源,是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而紅色文化是創造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鼓舞人民奮發進取的精神旗幟,最終是為了增強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軟實力的需要。所以要讓紅色文化遺產鮮活起來,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正能量。

(四)實現“走進課堂、走進教材、走進學生的頭腦”的“紅色夢”

新時代的大學生是弘揚和踐行“紅色夢”的生力軍,有效的將大學生的“中國夢”、“成才夢”與“紅色夢”緊密結合,是廣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職責?!凹t色夢”是伴隨著紅色文化信仰而實現的,因而加強新時代大學生的紅色文化意識形態建設迫在眉睫。實現“紅色夢”是教育目的,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新時代科學技術高度融合是教育的載體和手段,“紅色文化信仰”是實現“紅色夢”催化劑。全體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秉持將紅色文化“走進課堂、走進教材、走進學生的頭腦”的這一新理念和新思想,并深入挖掘“紅色基因”,以貼近學生思想實際的角度出發,才能最終實現對紅色文化的承繼和拓新。

(五)構建三級聯動機制,加大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保護力度

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也受到了影響和沖擊。因此,構建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命運共同體”,增進紅色文化保護力度空前重要。應當構建地方政府—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協會—高??蒲性核t色文化研究學會三級聯動機制,三者之間相互協調,共同增進紅色文化研究力度,并且通過大眾媒體對少數民族紅色文化進行廣泛宣傳,達到家喻戶曉的效果,真正實現少數民族紅色傳統文化與其他優秀傳統文化的“命運共同體”。

〔參 考 文 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1(02).

〔2〕〔4〕達斡爾族資料集(1-10集)〔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3〕呼勤.淺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J〕.理論研究,2010,(01).

〔5〕張磊.論黑龍江紅色文化資源的現狀與產業化開發〔J〕.紅色文化資源,2016,(01).

〔6〕郭淑梅.“紅色文脈”與黑龍江地域文化精神傳承〔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03-11(04).

〔責任編輯:譚 蕊〕

作者:于春梅

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篇2:

瀘州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開發與研究

一、紅色文化教育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把德育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個方面?!币运亩沙嗨疄榇淼臑o州紅色文化的精神的內涵,主要是堅定信念、英勇善戰,實事求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因此,瀘州紅色文化是新時期最好的大中小學德育資源,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共產主義理想與信念教育、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的最好素材。

瀘州紅色文化教育是社會各階層革命傳統教育的有效途徑。它產生于本鄉本土,具有“三貼近”的特點,它不僅對于瀘州近五百萬民眾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教育作用,而且隨著瀘州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也來瀘州旅游、學習、訪問。如果我們讓每一位來這里的學者、游客都能享受充分優質的瀘州紅色文化教育,將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我們只有辦好瀘州紅色文化教育,才能更好地弘揚革命傳統,讓革命精神一代一代往下傳,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不竭之源頭。我們只有讓瀘州紅色文化教育走進德育課堂,走進公民社會,走進千家萬戶,才能真正發揚革命精神的時代價值,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二、瀘州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標

瀘州紅色文化教育,要有一攬子的宏觀性戰略計劃,要堅持教材開發、教學研究、教師隊伍建設三位一體整體開發的原則。教材開發要緊緊圍繞瀘州紅色文化的科學內涵、歷史背景、時代價值等內容進行,尤其要重視研究在新時期歷史條件下如何踐行革命精神。教學研究要研究組織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切實貫徹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文化構建緊密結合的原則。

將瀘州紅色文化教育課程開發的視野擴展到全社會、各領域,以培養人民群眾的習慣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為直接目標,以構建瀘州紅色文化精神教育的社會文化氛圍為長期目的。課程開發要堅持學有所用,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現實生活的聯系,尤其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要與學生的生活、經歷、興趣有機結合。課程開發要堅持知識傳授與人文主義價值觀培育相結合。學習瀘州紅色文化,不只是為了了解瀘州紅色文化的概念、內涵、形成背景等知識,而是要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影響。如何把紅色文化蘊涵的人文精神融入到瀘州現代化建設的“中國酒城”建設戰略中去,是瀘州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的落腳點,也是進行瀘州紅色文化教育的最終目標。課程開發要以培育瀘州紅色文化精神的社會文化氛圍為最終追求。瀘州紅色文化教育應著眼于社會效益與長效機制的形成,堅持“大教育觀”。

三、瀘州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內容與組織方式

瀘州紅色文化思政教育教什么?采取什么樣的組織方式進行教學和宣傳?這是最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瀘州紅色文化,只有了解了瀘州紅色文化,才能使之融入學習者的頭腦,轉化為自覺的實踐行動。如前所述,瀘州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主要是堅定信念、英勇善戰,實事求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其次,要了解這一精神產生的背景及歷程。這主要是四渡赤水的背景及有關革命者的活動背景。再次,在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實踐瀘州紅色文化精神,是我們需要解決的新課題。革命精神是永恒的,瀘州紅色精神所蘊涵的開拓創新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依靠群眾、共克時艱、無私奉獻的精神,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可拋棄的精神動力。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為人民服務的世界觀、人生觀仍然是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傳家之寶。如何把這些精神融入社會主義祖國的建設事業中去,是弘揚革命精神的落腳點,也是進行瀘州紅色文化教育的最終目標。為此,我們初步設計為:

1. 專題課程

專題課程是圍繞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和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而設立。專題課程針對特定目標,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而設計。設計專題內容,以調動學生及民眾的學習研討積極性為基礎,分階段實施。

2. 現場教學與主題活動

近年來,隨著瀘州旅游業的發展和紅色資源的開發,分布在瀘州地區的革命遺址都得到了很好的修復,為瀘州紅色文化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果不利用好這些資源,是很可惜的。我們適時組織學生和干部群眾到革命紀念地進行現場教學并開展主題活動,讓學生和干部群眾在現場觀摩、現場教學、實踐活動中獲得知識,得到教育,具有直觀性強、給人深刻印象、發人深省等優點。

根據瀘州現存的革命遺址遺跡,結合進行紅色文化思政教育的要求,現場教學與主題活動參考框架如下:

3. 紅色文化建設

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開辟瀘州紅色文化教育專題櫥窗。我們要把已經有了的“基地”搞好,使之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公共場所的櫥窗文化是對學生和市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陣地。一般學校都可設置櫥窗展柜,堅持不懈地舉辦瀘州紅色文化專題展覽,適時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展出瀘州紅色文化圖片,這對同學們進行經常性教育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舉辦瀘州紅色文化論壇和網上祭奠英烈活動,讓學生們和人民群眾通過網上為英烈獻花、寫感言心得等形式以及在論壇上交流學習成果、研究體會,也是瀘州紅色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以高尚健康的輿論引導學生思考紅色傳統,思考如何實踐革命者革命精神品質和智慧,對形成瀘州紅色文化氛圍無疑具有良好促進作用。

舉辦瀘州紅色文化主題班會和故事會。在主題班會上,學生們可以暢所欲言,談身邊的事,談自己的想法,互相勉勵,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做瀘州革命傳統的宣傳者、實踐者。我們要通過生動活潑的故事會形式,使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從而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蔡開炳

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篇3:

紅色文化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摘 要]江西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紅色文化的故土。贛鄱大地,從南到北,處處洋溢著紅色的自信、力量和豪情。今日的江西又是生態經濟的倡導者和先行者,是綠色生態建設的熱土。紅色與綠色、文化與經濟,如何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進程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本文將作出自己的探索與解答。

[關鍵詞]紅色文化;生態經濟;鄱陽湖生態經濟區

[作者簡介]毛智勇(1962—),男,江西上饒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江西省社會科學院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中共黨史研究;樊 賓(1968—),男,甘肅靜寧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共黨史和蘇區史研究。(江西南昌 330029)

Title: Red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Author: Mao zhiyong & Fan Bin

Key words: red culture; eco-economy;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一、引言

2011年,在我國的文化建設史上,有兩件意義非同尋常的大事。首先,是這一年適逢建黨90周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80周年,以及辛亥革命100周年,紅色文化、革命文化的熱潮,席卷中國大地,紅色文化成為中國文化大發展的熱點、亮點。另一件大事,是在這一年里,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中國的文化建設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

紅紅火火的一年很快就過去了,紅色文化的熱潮不應該成為轉瞬即逝的歷史記憶,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反思近年來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的啟示,更好地引領和支撐地方社會和經濟建設,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成為當下一個迫切需要重視的課題。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革命戰爭年代開始,經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直到改革開放的今天,紅色一直是中國當代文化的主流色彩,紅色文化一直是中國現代的主流文化,凝聚著現代中國人道德理想與價值追求的紅色文化不僅沒有過時,而且影響力歷久彌新。從八一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鋒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載人航天精神、北京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等,這些富有時代特征、民族特色、奮發向上的紅色文化精神,不斷增強著我們的文化自信,也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贏得世界的認可和敬重。

對于江西而言,紅色是生活在這塊紅土地上的人們特殊而深沉的歷史記憶,它飽含著革命戰爭年代先烈們前赴后繼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傳承著一代又一代先輩們勇于創新、艱苦奮斗、追求理想、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紅色文化深入每一位江西人的內心深處,成為人們重要的精神源泉,今天又不可或缺地成為鼓舞全省人民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實現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寶貴精神財富。

然而,當改革開放走過了三十余年,已經進入深水區的今天,在思想大解放的中國,對于紅色文化的爭議也越來越激烈,對于紅色文化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形成傳統研究與網絡言論兩個陣地,體現著不同的視角和觀點。

近年來,涉及紅色文化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關系,尤其是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相聯系的研究論文主要有:李水弟、傅小清等人分專題研究了紅色文化的生成機制、政治內涵、價值形態、傳承價值、產業發展和開發策略等;黃三生等撰寫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紅色旅游資源整合與開發研究》(《求實》2009年第2期)、《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紅色旅游與生態旅游的和諧發展研究》(《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第10期)、《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區域紅色旅游合作研究》(《安徽農業科學》,2009年第5期)等,專題研究了紅色旅游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問題;王以第在《“紅色文化”的價值內涵》(《理論界》,2007第8期)、鄧壽群等在《論紅色文化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的經濟功能與價值實現途徑》(《江西網報》,2010年05月24日)中,探討了紅色文化的經濟價值、經濟功能及其實現途徑;葉桉以《紅色文化奠定綠色崛起之基》為題,提出優秀的文化集精神效應、實踐效應和環境效應于一體,聚歷史印證、文明傳承、政治教育、經濟開發等價值功能于一身。因此,文化力是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應通過發掘培育、繼承弘揚贛鄱大地最具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紅色文化,打造紅色文化品牌,為推動我省科學發展、綠色崛起提供強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動力。①?簡潔明了地分析了紅色文化與綠色崛起的關系,強調了紅色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強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動力。

在網絡應用和傳播日益廣泛、深入,影響力日益擴大的背景下,對紅色文化的探討同樣成為網絡文化的一個熱點。以人民網的強國論壇、天涯社區的天涯論壇、新華網、大江網、共識網、中紅網、烏有之鄉、中國選舉與治理網和一些政府網站為代表,各種觀點相互激蕩,體現了思想解放、百家爭鳴的言論氛圍,也產生了許多有影響力的思想和觀點。此外,還有中國紅色文化網、中國文明網、江西紅色文化網等專題網站,對紅色文化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和探討。

本文試圖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就紅色文化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有關問題進行簡單梳理,探索兩者之間的關系和作用,認為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相輔相承、相互作用,體現著精神與物質之間的辯證關系,對于建設富裕和諧秀美江西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二、紅色文化及其本質屬性

近年來,在大力推進紅色文化建設的進程中,以江西和重慶為代表,對于紅色文化有了更深更廣的理解。江西省委宣傳部的領導與網友聊到,紅色文化給人一種昂揚向上,給人一種精神支柱的作用。之所以稱之為紅色文化,是已經把這種革命歷程當中的精神提升出來,提升成為一種文化。所以,它強調的是精神,是格調,是意境,是信仰,是追求,而絕不是簡單的重復過去的革命斗爭過程。①黨史研究專家何友良把紅色文化解讀為:“一種勇敢承擔時代使命,以破壞舊世界、舊文化,創建新世界、新文化為內涵的現代文化成果?!雹谥貞c市政府發言人概括:“紅色是有別于黃色、灰色、黑色的主流文化,這是一個概念。第二,紅色文化,是包括古今中外,一切勵志建新,有利于人們健康向上發展的都是紅色。當然,革命文化也是紅色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雹?/p>

對弘揚紅色文化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紅色文化的本質是精神控制,不能解決中國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同時他們還把紅色文化等同于極左思想,認為“極左思想,是二十世紀人類社會最大災難之一。中華民族,便是受極左思想傷害最深的民族之一”,疾呼“再也不能讓極左思想在中華大地泛濫,再也不能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受極左錯誤禍害”。④

針對這些爭論,有學者指出:紅色文化中有很多我們優良的革命傳統,比如,民族獻身精神、自強不息的精神,這些是值得后人去紀念和繼承。但有些“紅”卻是“極左”思潮的產物,它們同樣分享了“紅”這個概念。對此,我們必須十分慎重,不能籠統地談紅色文化。對紅色文化首先要有明確界定,要從新時期視角與時代需要予以甄別與繼承。⑤

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中,有必要首先對紅色文化的概念和本質進行界定。既不能簡單地把紅色文化等同于革命文化,甚至是極左思想,也不合適將其外延無限擴大,不著邊際地包羅萬象。

紅色文化,應當是指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在革命戰爭年代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時期所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包括物質文化遺存、思想觀念和時代精神。紅色文化傳承著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和“五四”以來科學、民主的思想,同時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包涵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集中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特征,如時代性、科學性、群眾性、創造性、民族性和民主性等。

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思想主題,這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紅色文化凝聚著鮮明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的精神。這是紅色文化超越時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激勵后來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動力與源泉。我們知道,改革開放30多年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改善,在擁有豐裕物質生活的同時,我們一些人卻出現了理想、信仰的缺失,而紅色文化的興起在某種程度上正好滿足了人們這種心靈需求,這象征了中國社會精神信仰追求的回歸,折射出人民信仰的價值體系的重構,代表了社會前進的方向。在如今和諧多樣的文化環境、文化模式中,紅色文化越發凸顯其作為主流價值取向的突出地位。

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本質屬性,這就是開拓創新?;仡欀袊伯a黨領導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光輝歷程,不難發現紅色文化的本質和靈魂,就在于創新。紅色文化首先具有革命性的品質,革命就是革故除舊、不破不立,這與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所遵循的原則是一致的;其次,紅色文化具有群眾性的品質,近年來中外學者們從各個角度研究了中國革命,提出中國革命是群眾運動式的革命,紅色文化從來就是根植于廣大民眾的普羅文化,而人民群眾正是推動創新的基本力量,紅色文化與創新的主體是一致的;第三,革命的成功不是盲動、蠻干的結果,必須尊重中國社會的基本國情,必須獨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社會主義建設同樣必須尊重世情、國情、省情,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創新同樣要尊重客觀規律,講求科學發展;第四,紅色文化自身的發展歷程證明,它是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延續的,具有生命力的創新文化。

紅色文化是在中國地面上生長出來的,深深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盡管與過去相比,所處的環境有異、條件不同,但其精神、原則和內容,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就眼下我們所面臨的情況來看,尤有弘揚之必要,因為,它對于克服困難、繼續前進具有巨大的積極意義。①

三、紅色文化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關系

江西是一片紅色的土地,是紅色文化的搖籃,江西人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江西90%以上的土地上都曾經留下過革命斗爭的舊居、舊址,留下過可歌可泣的故事,紅色的江西,猶如一個沒有圍墻的革命歷史博物館,為中國革命史增添了厚重的一頁,成為今天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弘揚紅色文化,促進綠色崛起,江西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江西不僅要成為生態經濟建設的排頭兵,也應成為紅色文化建設的生力軍。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當今時代,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誰占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夠更好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奔t色文化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浸潤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引領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重要著力點和制高點。

(一)紅色文化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內在聯系

現代社會的發展是經濟、政治與文化全面、共同發展的時代,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片面追求政治掛帥和經濟增長,都是不足取、做不到的。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今世界,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強弱不僅要看物質財富的積累,而且要看文化事業的發展水平,要看人才資源和智力資源開發的程度。隨著社會產業結構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的轉化,決定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是文化建設和人的素質的提高。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文化建設是現代化事業的決定性因素。正如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應該有繁榮的經濟,也應該有繁榮的文化。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資源的開發?!敝袊纳鐣髁x現代化,是經濟、政治和文化三位一體的現代化。

文化既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目標;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是民生幸福的關鍵內容;既直接貢獻于經濟增長,又對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①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集中體現,江西是紅色文化的故土,在動員和凝聚人心,激發熱情和干勁,促進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為戰略目標的綠色崛起方面,紅色文化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事關江西全省4500余萬人民的福祉,事關區域生態環境的保護與開發的成效,也必將為世界大湖流域生態安全和經濟發展提供可供借鑒的重要經驗。與黨領導下的各個歷史時期一樣,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同樣需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開拓創新的精神,清正廉潔、求真務實的干部隊伍,最重要的是,要有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的群眾基礎,而所有這些恰恰是紅色文化所倡導和包涵的主要內容。

從文化自身的層面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中的“生態”概念,不僅包括這一區域的自然生態、經濟生態,更包括這一區域的文化生態。首先,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存在著一條生態鏈。先進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其次,文化自身也存在著生態鏈。文化既具有橫向之間的關聯性、依存性和互補性,又具有內部的延續性和求變性。②文化的生態性,同樣蘊含著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的多樣性,江西的文化生態,無疑更是缺少不了紅色元素。紅色文化汲取了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優秀的成份,同時吸收了西方先進的社會改造理論,尤其是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煥發出無盡的力量,必然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和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中,發揮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江西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寶貴的精神財富,只有通過先進思想和優秀文化的力量,在全社會激蕩起不甘落后的志氣、奮起直追的勇氣,后來居上的豪氣、把全省上下的干勁調動起來、智慧凝聚起來,才可能超越自我,提速發展,實現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的重任。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有助于揚正氣、促發展,使文化成為經濟發展的趨動力,成為社會和諧的凝聚力,同時也使文化在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和生態和諧中得到更好的發展與繁榮。

(二)紅色文化對于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政治引領作用

紅色文化見證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歷史,昭示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真諦,紅色文化發揚光大的進程,正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形成和穩固的過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是全省人民的宏偉事業,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有利于堅定理想信念,從歷史的高度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礎國情、省情,堅持改革開放的大方向,引領江西人民自覺地與黨中央的大政方針保持一致,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齊心協力建設美好家園。

紅色文化倡導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理想道德情操,江西紅色文化資源內容豐富,每一處革命遺跡、每一件珍貴文物都是生動的教材,折射出先輩們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和愛國情操。紅色文化形式的多樣化,使人們在寓教于樂中受到潤物細無聲的熏陶。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有利于發揮地方文化優勢,更好地凝聚人心,激勵江西人民團結一致、豪邁昂揚、奮發向上的建設熱情,使紅色文化成為助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強大動力。

紅色文化的本質屬性是開拓創新,是積極的、進取的、昂揚向上的先進文化,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有利于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深刻認識和自覺運用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不把書本當教條,不照搬外國模式,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實施兩年以來,江西與全國其他地方一樣,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在世情、國情、省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我們面前。江西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在崛起進程中,不僅面臨著加快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雙重任務,而且還將面臨許多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困難與挑戰。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江西綠色崛起,必須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支撐。實踐證明,由堅定的政治信仰產生的百折不撓的革命意志,是中國共產黨人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力量源泉。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并大力加強對共產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真正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堅定信心,對建設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堅定追求。①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對于加強對廣大黨員和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實現江西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決心和信心,無疑具有強大的政治引領和支撐作用。

(三)紅色文化對于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經濟價值功能

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遠不止喚醒記憶、堅定信念這么簡單。文化與經濟的關系不可分割,文化其實就是經濟的尖兵,是為經濟發展服務的。重慶致力于打造紅色文化,其實就是以軟實力角逐經濟競爭。②江西(包括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內)的革命老區多數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紅色旅游,可以使這些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地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而且利用紅色資源所具有的經濟開發價值,將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這種經濟發展方式是科學的、低碳的,有利于推動當地經濟結構的調整,培育特色產業,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紅色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江西經濟發展新的亮點。近年來,江西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把江西建設成為紅色旅游強省和旅游產業大省,利用紅色資源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比如,推出了大型情景歌舞《井岡山》、大型電視連續劇《井岡山》、《紅色搖籃》和井岡山革命斗爭全景畫等,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從2005年起,每年舉辦一次紅色旅游博覽會,全面展示江西的旅游精粹,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2006年“五一”期間,江西電視臺舉辦的首屆紅歌演唱會一炮打響,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年,“中國紅歌會·紅歌總動員”進行創新,在海選階段,全國五大唱區共有10多萬人報名參賽,江西臺的每場播出,除投票短信外,都能收到文字短信4000至5000條,“五一”黃金周的7天直播里,收視率同比上升38%,并帶動井岡山的旅游人數創下歷史新高。2009年,我省紅色旅游接待人數達到4158萬人次,比2005年增長2.7倍,紅色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總量的42.6%。其中,井岡山的紅色旅游業發展尤為迅猛,接待游客人數超過41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29億元。統計顯示,江西紅色旅游規模已占全國1/3,成為全國紅色旅游發展的“領跑者”。①紅色文化帶來的經濟效益已經成為江西革命老區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專題研究紅色文化價值內涵的學者認為,紅色文化具有經濟助推價值,主要體現在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經濟發展的重要媒介,同時紅色文化產業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②究其內在原因,是因為紅色文化中蘊含的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思想,堅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的科學態度,發揚民主、和衷共濟、充分調動大多數人的積極性的政治追求,不怕犧牲、不怕困難、不屈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等,都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必須的。

基于這樣的認識,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應當是互為表里、相輔相成的,文化事業的滯后會使經濟建設缺少原動力,經濟建設落后則會使文化發展缺乏必備的物質條件。一個區域實現現代化的標志,不僅在于經濟的增長,同時必須具備文化的發展和繁榮。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需要4500萬江西人民將紅色文化的資源和精神轉化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優勢,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實現經濟與文化的共同發展與繁榮。

(四)弘揚紅色文化,促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意義

對于弘揚紅色文化持不同見解的人而言,經濟建設與紅色文化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甚至認為,傳承紅色文化就是堅持極左思想,妨礙經濟建設,更深一層的含義無非是社會主義制度不利于發展經濟。三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已經以雄辯的事實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在經濟建設方面的優越性,但對于紅色文化熱潮所引起的爭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對于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經濟發展、社會和諧離不開良好的人文環境,更離不開精神的追求和動力。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實施兩周年之際,建設者們以自豪而審慎的態度回顧過去,不由得感嘆:“江西加快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宏偉事業,因為獲得了深層次的文化動力,步履更加堅定?!雹奂t色文化無疑是這種深層次文化動力的重要源泉,那種認為在經濟建設當中紅色文化只是個噱頭和點綴的看法不攻自破。

紅色文化的發展創新對于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眰鞒泻秃霌P紅色文化,有利于豐富人民群眾生活,倡導積極、健康的文化娛樂和生活方式。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西方發達國家以及日本、韓國的各種形態的文化產品已經對我國文化市場形成大范圍、多角度、深層次的沖擊,我國的傳統文化同樣面臨著被分化、同化的危險。發掘和利用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功能,不僅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也對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影響的紅色文化產業新品牌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劉思敏博士看來,紅色文化的再度興起,總體上象征著中國社會信仰追求的回歸,折射出人民信仰的重構,代表了社會前進的方向。

中國共產黨的建立,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思想在中國的傳播標志著紅色文化的產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民族解放戰爭中,紅色文化同當時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社會生活內容相融合而逐步形成。對紅色文化的深層次內涵進行透徹的挖掘和提煉,既是對紅色文化的繼承和借鑒,也必將有利于將紅色文化的精髓和精神發揚光大,對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推動紅色文化發展,促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自從2009年底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江西全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的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上下一心,在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方面取得輝煌的成就。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實踐告訴我們,弘揚紅色文化是一種凝聚人心、鼓舞干勁的有效方式,紅色文化的升溫和政府的倡導須臾不可分開,相對于當前社會的背景而言,它可以說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弘揚紅色文化,既是落實《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的需要,又是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一個重要手段。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是事關江西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紅色文化是江西極為突出和重要的文化資源,我們應當建立切實有效的長效機制,推動紅色文化持續發展,促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總體規劃的順利實施。

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要堅持和鞏固紅色文化的主導和主流地位。紅色文化是能夠體現江西地方特色和優勢的重要因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中,江西應當理直氣壯地將紅色文化放在主導和主流地位,以引領和支撐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實現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目標。

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要主動融合多元文化,汲取豐富的精神營養,借鑒不同的體制和機制。我們倡導的紅色文化,包含著幸福、和諧、積極和健康等元素,是當前中國社會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的傳承也不能僅僅局限在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層面上,而需要更加關注、尊重、貼近人性,要不斷推出新鮮的、具有時代氣息的精神文化產品。只有將紅色文化納入中國歷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宏大視野之中,結合其自身延續和發展的向度,自覺參與到全球性的文化交融進程中去,把握紅色文化的歷史走向和時代特征,才能更好地推進紅色文化的繼承創新,重拾、重構和重塑紅色文化在中華文化發展中的主導和主流作用。

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重在弘揚紅色文化的精神實質,尤其要重視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在國務院2009年12月正式公布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中,提到紅色的共有8處,主要是針對紅色旅游而言的,尚未上升到紅色文化產業和紅色文化的層面。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進程中弘揚紅色文化,不能局限于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內有多少紅色文化資源、紅色旅游資源,而應立足江西全省的紅色文化資源的整合和開發,著眼全國紅色文化資源的共享與共建,甚至可以放眼世界各國為爭取民族解放和富裕強盛而創造的文化資源,深入發掘紅色文化的本質屬性和精神實質,揚棄其中極端、過激的成分,防止極左傾向,汲取有利于社會和諧和經濟發展的文化內容,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營造積極、健康、和諧的精神文化氛圍。

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既要堅持政府的倡導和引導,又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避免強硬的灌輸和訓導模式,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高民眾的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滿足人民大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通過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讓千百萬江西人民切實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將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化為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的實際行動,自覺、自愿地成為紅色文化的宣傳者、傳播者、繼承者。

責任編輯:龍迪勇

①葉桉:《紅色文化奠定綠色崛起之基》,大江網2010年04月12日, http://www.jxnews.com.cn/jxrb/system/2010/04/12/011347301.shtml, 2011年10月8日。

①陳東有:《以鄱陽湖生態文化為主線,振興文化產業,繁榮文化事業》,人民網2010年11月18日, 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143124/147550/13255583.html, 2011年11月2日。

②舒曉露:《紅色 江西人的文化名片》,大江網2005年11月11日, http://www.jxnews.com.cn/xxrb/system/2005/11/11/002160456.shtml, 2011年11月1日。

③《小康》專訪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外宣辦主任、市政府發言人周波,2011年3月7日。

④《什么是紅色文化?》,《天涯觀察》第177期,天涯論壇2011年5月15日,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163538.shtml,2011年12月1日。

⑤蕭功秦:《談“紅色文化”》,《國際先驅導報》2011年9月20日。

①劉國昌:《弘揚紅色文化有什么社會意義?》,環球網2011年6月3日,http://opinion.huanqiu.com/rdl/2011-06/1734167.html,2011年10月30日。

①任仲平:《文化強國的“中國道路”——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人民日報》2011年10月15日。

②李玉英:《打造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文化品牌》,《理論導報》2008年第8期。

①習近平:《在紀念中央革命根據地創建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8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網2011年11月5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6142609.html,2011年11月11日。

②兩江三龍:《打造紅色文化,重慶以軟實力角逐2011》,重慶新聞網2011年1月5日,http://www.cq.chinanews.com/n/20110105/271288.shtml,2011年10月10日。

①陳東有:《以鄱陽湖生態文化為主線,振興文化產業,繁榮文化事業》。

②王以第:《“紅色文化”的價值內涵》,《理論界》2007年第8期。

③《富裕和諧綠中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實施兩周年》,《江西日報》2011年12月5日。

作者:毛智勇 樊賓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法律解釋大眾化職業化論文下一篇:研究文化市場法制探析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