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區域經濟學期末考試題

2023-03-20

第一篇:區域經濟學期末考試題

區域經濟學期末考試重點知識

經濟區域:經濟活動相對獨立、內部經

濟聯系緊密、體系較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間。

區域經濟學:研究對資源、要素和市場在空間上進行優化配置,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增進社會福利的經濟科學。 區域;是指擁有多種類型的資源,可以進行多種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社會經濟活動的一片相對較大的空間范圍

區域經濟學的核心問題:區域內經濟發展、區域間經濟關系

區位論:(1)古典區位論特點:從單一的企業或中心出發,研究成本和運費的最低化。(2)屠能的農業區位論:屠能(3)龍哈德三角區位論原料產地、燃料產地和銷售市場構成的“區位三角形”。(4)韋伯的工業區位論決定工廠最佳位置的因子主要有:運輸成本。勞力成本。集聚 近現代區位論:(1)克里斯托勒的中心地理論(2)廖什景觀,價格高低、需求強度、市場半徑、單位距離的產品運輸成本。(3)現代區位論的進一步發展 經濟區劃的方法:聚類分析法,地域分工分析法,經濟中心分析法,

中心地等級體系三原則:

1、市場原則

2、交通原則

3、行政原則 城鎮的經濟效應:聚集效應,規模效應,優位效應,創新效應,輻射效應

城鎮職能:經濟職能:貿易中心職能,服務中心職能,信息中心職能,生產中心職能,金融中心職能;其他職能:政治職能,軍事職能,文化職能,文化職能,

城鎮體系:指在一定區域內,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由職能各異、規模不等、相互分工又密切合作的城鎮組成的空間體系。

影響產業布局的重要因素:自然環境,自然資源,人口和勞動力因素,資金,市場因素,交通運輸,科技發展狀況 影響產業布局的主要機制:利益驅動機制。宏觀調控機制。

產業布局的一般區位選擇:主要影響因素有:運費、生產成本、市場價格。

1、選擇線路運費最低點

2、選擇總運費最低點

3、尋找勞動費用最低點

4、考慮聚集效應影響

影響產業布局的因子:

1、原料

2、原料指數

3、區位重量

4、勞動費指數

5、聚集效益指數

配第-克拉克定律: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接著向第三產業轉移。勞動力的分布在第一產業越來越少,二三產業越來越多。其原因是不同產業之間在收入上的差異。 霍夫曼比例:工業化進程中,消費品部門的增加值與資本品部門的增加值的比例

區域經濟關系不同區域之間形成的相互依存、促進和制約的經濟關系。 城市化是由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社會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現代城市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具體包括人口職業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轉變、土地及地域空間的變化。

區域合作形式合作經營,合資經營,三來一補(來樣加工、來件加工、來料加工)BOT

區域垂直分工不同區域在初級產品、中

間產品和最終產品之間的分工。

區域水平分工在不同產業部門之間或同一行業的不同生產環節,在不同區域分工進行。

依附理論又叫中心外圍理論,經濟發展過程中,勢必出現經濟增長的不平衡。經濟進步不同時在每一個地方出現,旦出現,形成經濟中心,巨大動力將會使經濟增長因素圍繞其進一步集中。 支柱產業指在國民經濟中生產發展速度較快,對整個經濟起引導和推動作用的先導性產業。

區域經濟學的對象、內容和任務是什么? 研究對象:(1)區域經濟發展及區內經濟結構2如何組織區域內經濟活動的路徑3研究區際關系,經濟分工與協作。內容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力的空間分布及發展規律,探索促進特定區域而不是某一企業經濟增長的途徑和措施,以及如何在發揮各地區優勢的基礎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提高區域整體經濟效益,為政府的公共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指導。

區域經濟學的現實意義1我國是一個自然、人文條件差異大、發展極不平衡的大國2西方國家都曾經出現過蕭條區、衰落區,我國某些老礦區集中的地區,人口超載地區等不同類型與成因的“問題區域”至今還沒有針對性強,具體可操作的區域政策3任何資源空間優化配置方案的實現,必須以各利益主體合理權益得到保證為前提。

區域經濟合作的意義沖突能夠兩敗俱傷,通過擴大開放,經濟合作,實現雙贏。(1)資本無孔不入,追逐最大利潤,擴大了空間經濟一體化。(2)市場擴大往往伴隨交易成本的降低。 經濟區劃應遵循什么原則?(1)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具有經濟區內相似性和區際差異性(2)地區優勢和國民經濟綜合發展相結合,地區生產的專業化分工與綜合發展相結合(3)地區經濟中心與經濟腹地相結合。以中心城市為核心,通過區域交通通訊網絡,上下級城市密切聯系,城市與農村相互結合成區域整體。經濟中心的規模和經濟實力決定了對周圍地區的輻射和吸引力的強弱(4)經濟區的界限與行政區域一致。統計數字可獲得性(5)同級經濟正確地理范圍上不重疊。

簡述城鎮的基本功能?經濟職能:貿易中心職能,服務中心職能,信息中心職能,生產中心職能,金融中心職能;其他職能:政治職能,軍事職能,文化職能,文化職能,

自然因素如何影響產業布局?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地質條件,植被條件,河流、山脈等,決定農業生產布局、工業門類、城市建設。自然資源(土地狀況,水源條件礦產資源,能源狀況)

有哪些社會因素如何影響產業區位布局?人口和勞動力因素(企業必須有最低的勞動力數量,新技術產業對科技人員的要求也有一個門坎數量,勞動力價格差異;資金(內部資金來自自我積累,部資金來自投資;市場因素(任何產品都有一個門坎需求量,低于此數值,企業就不能投產。保本需求量和銷售量。運輸,科技發展狀況(提高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擴展產業布局的地域范圍,改善資源的平衡狀況,使自由度增加,

優化產業分布,降低運輸和能源成本,改變產業內部結構,對能源和原料的依賴改變。

區際經濟關系對區域經濟發展有何影響?區域經濟關系:不同區域之間形成的相互依存、促進和制約的經濟關系。能否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對區域發展非常重要。(1)決定勞動力流動方向和結構,本區域勞動力素質高低(2)決定資本流動方向和結構,本區域資本存量多少和吸收外資多少(3)決定技術引進擴散速度、技術經濟效益(4)決定對本地自然資源利用程度,對外部資源使用狀況(5)決定區域內市場繁榮程度。 西部大開發如何搞好可持續發展

1轉變生產模式,推進經濟轉型2轉變消費方式,推進生活轉型建設環境友好型(1)進行宣傳教育(2)積極開發環境友好型產品和服務消費方式改革可以促進生活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調整3轉變思維方式,推進意識轉型,要重新審視人魚自然的關系,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的觀念

區域開發與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同; ①區域開發有明確的開發主體,始終控制著開發進程;區域經濟發展則是一個有很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持續不斷的客觀過程②區域開發是對未被利用火未被充分有效利用的資源進行開發利用;而區域發展可以是在與哪來基礎上進行量得擴展和質的提高③區域開發具有時效性;區域開發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比較區域創新與國家創新的不同區域創新體系是國家創新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和重要支撐;而國家創新體系則是形成各區域創新體系的基礎和相互聯結的紐帶。

1、創新要素構成的層次與邊界不同

2、主體性要素不同

3、網絡結構不同,國家創新是網狀結構,區域創新其結構可以是網狀或鏈狀,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區域經濟增長的基本經驗第一,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第二,資源配置趨向合理,地區優勢難以發揮。第三,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區域經濟發展和環境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第四,對外開放深入發展,西部大開發將成為新的熱點,區域經濟發展將獲得新的動力。第五,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立,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區域貿易將會更快發展,區域 關系將更趨于緊密。 經濟政策的作用1調節資源配置2加快區域經濟的要素流動3調整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4促進國際區域經濟合作5加快區域社會發展,振興文化教育和科技

第二篇:西方經濟學期末考試重點

? 西方經濟學 兩張復習資料的答案

選擇:

《西方經濟學》微觀選擇判斷

1~5

D D B D B

6~10 D A A A B 11~15 B C A C A

16~20 B B A A D 21~15 B C A A B

26~30 D A A C B 31~35 C D D C A 判斷:

1~5

√ √ × × ×

6~10 × × × √ × 11~15 √ √ √ √ √

16~20 × √ × × √

《西方經濟學》宏觀選擇判斷

選擇:

1~5 A A B D B

6~10 B D B D A 11~15 B A/D C C A

16~20 B B B B A 21~15 D B A B C

26~30 A C C D D 判斷:

1~5

× √ √ √ ×

6~10 √ × × √ × 11~15 √ × × × ×

《西方經濟學》微觀簡答題

1、發生下列情況蘑菇的需求曲線將怎樣變化?為什么? (1)衛生組織報告,這種蘑菇可以致癌。(2)另一種蘑菇的價格上漲了。(3)培育蘑菇工人的工資增加了。 答:(1)需求減少,需求曲線左移;

(2)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右移;

(3)需求曲線不變化,成本只影響供給,不影響需求。

2、供大于求,價格下降;價格下降后,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后價格又可能回升。請問這種觀點正確與否?為什么?

答: 不對,混淆了需求與需求量,當價格下降時,需求量增加,而不是需求增加

3、有人說氣候不好對農民不利,因為農業歉收,但有人認為氣候不好對農民有利,因為可以提高谷物價格,對這兩種議論你有何評價? 答:從理論上講,農業歉收導致供給減少,價格上升,糧食是缺乏彈性的商品,提高價格會使總收益增加,對農民有利。但實際上,農產品的價格基本不變,而農民歉收后,量減少了,總收益減少則對農民不利。

4、下列事件對產品X的供給有何影響? (1)生產X的技術有重大革新;(2)在X產品的行業內,企業數目減少了;(3)生產X的人工和原料價格上漲了;(4)預計產品X的價格會下降。

答:(1)供給增加;(2)供給減少;(3)供給減少;(4)供給減少。

5、規模報酬的遞增、不變、遞減這三種情況與可變比例生產函數的報酬遞增、不變、遞減的三種情況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答:規模報酬:1)長期的;2)都變

可變比例生產函數:1)短期生產函數,邊際報酬;2)至少有一個變。

6、SAC曲線與LAC曲線都呈U形,成因有何不同。 答:SAC是由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形成的,

LAC是由規模報酬遞減規律形成的。

7、為什么完全競爭中廠商不愿意為其產品花1分錢做廣告?

答:完全競爭的特征是:數目多,產品同質無差別,進退容易,且信息完全。因此花一分錢做廣告只是增加本廠商的成本,并不能為其帶來比其它廠商更多的收益,所以廠商不愿花一分錢做廣告。

8、為什么利潤最大化的原則MR=MC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可以表達為MC=P?

答:1)特征(同7)

2)在完全競爭情況下,需求曲線是水平的,總收益曲線是過原點的射線,(因為不能控制價格)TR=P*Q

MR=P

所以可以表達為MC=P

9、雖然很高的固定成本是廠商虧損的原因,但永遠不是廠商關門的原因。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答:同意,廠商關門的原因取決于AVC,如果價格高于AVC,即使虧損仍可生產。(P85)

10、分析在一種可變投入生產函數下TP、AP、MP曲線之間的關系,依此分析說明在短期內企業對勞動要素的使用量并非越少越好。 答:(圖在P65)MP是由TP上各個點的斜率連成的,而AP是TP上各點與原點間的斜率組成的。當MP>AP時,AP呈上升趨勢;當MP

11、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的論述:“沒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卻很少能交換到任何東西。相反,鉆石似乎沒有任何使用價值,但卻經??山粨Q到大量的其他物品。” 請給出解釋。

答:商品的價格是由邊際效用決定的。因為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水的數量多,邊際效用低,因此價格低。而鉆石的數量少,邊際效用高,因此價格高。

12、你先擁有了一只鞋,當你獲得與之相配的另一只鞋時,這第二只鞋的邊際效用似乎超過了第一只鞋的邊際效用,這是不是違反了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答:不違反,因為一只鞋不能代表一雙鞋。鞋是按雙賣的,不是按只賣的。

13、請解釋下列情況為何正確:1)全世界的干旱使得從出售糧食中得到收入的農民總收益增加,2)但如果只是堪薩斯有干旱,就會減

少堪薩斯農民得到的總收益。

答:1)糧食是缺乏彈性的,全世界的干旱,會導致供給減少,因而價格上漲,總收益增加;

2)如果只有堪薩斯地區有干旱,其他地區的糧食會流進來,因而價格不會變動,所以會減少堪薩斯農民得到的總收益。

14、假設你是一個大型藝術博物館的館長。你的財務經理告訴你,博物館缺乏資金,并建議你考慮改變門票價格以增加總收益。你將怎么辦呢?你是要提高門票價格還是降低門票價格? 答:先做市場調查,確定其彈性如何,若富有彈性,則降低門票價格,若缺乏彈性,則提高門票價格。

15、家電行業的制造商發現,為了占有市場份額,他們不得不采取一些競爭策略,包括廣告、售后服務、產品外形設計,其競爭程度是很激烈的。因此,家電行業被認為是完全競爭行業。這種說法對嗎? 答:不對。完全競爭行業的特點是:數目多,產品同質而無差別,進退容易,且信息完全。而家電行業中的廣告,售后服務,產品外形設計等,說明產品是有差別的,因此,不是完全競爭行業,應是壟斷競爭行業。

《西方經濟學》宏觀簡答題

1.在統計中,社會保險稅增加對GDP、NDP、NI、PI和PDI這五個變量中哪個總量有影響?為什么?

答:社會保險稅的增加并不影響GDP、NDP和NI,但影響個人收入PI。社會保險稅增加會減少個人收入,從而也從某種意義上會影響個人可支配收入。然而,應當認為,社會保險稅的增加并不直接影響可支配收入,因為一旦個人收入決定以后,只有個人所得稅的變動才會影響個人可支配收入PDI。

2.乘數作用的發揮在現實生活中會受到哪些限制?

答:(1)社會中過剩生產能力的大小;(2)投資和儲蓄決定的相互獨立性;(3)貨幣供給量增加能否適應支出增加的需要;(4)增加的收入不能購買進口貨物,否則GDP增加會受到限制

3.政府購買和政府轉移支付都屬于政府支出,為什么計算總需求時只計算政府購買而不包括政府轉移支付?

答:政府增加轉移支付,雖然對總需求也有影響,但這種影響是通過增加人們可支配收入進而增加消費支出實現的。如果把轉移支付也計入總需求,就會形成總需求的重復計算。

4.什么是貨幣需求?人們需要貨幣的動機有哪些?

答:貨幣需求是指人們在不同條件下出于各種考慮對貨幣的需要。 (1) 對貨幣的交易需求動機;(2)對貨幣的預防性需求動機;(3)對貨幣的投機需求動機。

5.經濟中的自動穩定器有哪些?它們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答:自動穩定器主要有三種:(1)稅收的變動。在經濟擴張時有遏制作用,在經濟蕭條時有緩解作用。(2)政府的轉移支付。同稅收作用相同。(3)維持農產品價格政策。該政策使農場主可支配收入保持穩定。

6.什么是公開市場操作?這一貨幣政策工具有哪些優點? 答:公開市場操作又稱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劵,從而調節貨幣量的一項業務活動。

(1)按中央銀行意圖進行;(2)根據自己愿望確定規模;(3)操作規??纱罂尚?(4)缺乏剛性。

7.簡述通貨膨脹的含義及經濟效應。

答:通貨膨脹是指一般價格水平普遍的和顯著的上漲。

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主要有兩個方面:(1)收入財富分配效應,即收入和財富在不同的階層之間的再分配。(2)產量和就業效應,即不同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對于產量和就業的影響。 8.如何區分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和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答: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動AD曲線,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動AS曲線?!绢A測:此圖可能出畫圖題第二題】 9.通貨膨脹時收入和財富分配產生哪些影響? 答:(1)對工資薪金階層產生影響。 (2)使得以利潤為收入者受益。 (3)使得退休人員遭受的損失最大。 10.下列交易對GDP有什么影響?并說明原因。

答:(A)消費增加,GDP增加。(B)投資增加,GDP增加。(C)政府購買增加,GDP增加。(D)進口增加,凈出口減少,GDP減少。

僅供參考

第三篇:西方經濟學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一、填空題(每空 1 分,共 20 分)

1.生產可能性曲線是在________________既定的條件下所能達到的兩種物品最大產量的組合。

2.供給曲線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傾斜,表示某種商品的價格與供給量之間____________________變動。

3.當邊際效用為正數時,總效用是增加的;當邊際效用為零時,總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當邊際效用為負數時,總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期邊際成本是短期內每增加一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增加的成本總量。

5.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對整個行業來說,需求曲線是一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個別企業來說,需求曲線是一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利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生產要素的價格。

7.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擁有信息少的一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選擇,這種情況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個人收入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于個人可支配收入。

9.經濟增長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與完善,源泉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IS曲線是描述物品市場達到均衡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動關系的曲線。

11.如果把1995年作為基期,物價指數為100,200l年作為現期,物價指數為120,則從1995年到200l年期間的通貨膨脹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需求管理是通過調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標的宏觀經濟政策工具。

13.浮動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種。

二、單項選擇題:從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正確的,將其標號填在題后的括號內。(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1.只有在何種情況發生時,存在供給小于需求?( )

A.實際價格低于均衡價格

B.實際價格高于均衡價格

C.實際價格等于均衡價格

D.消除了稀缺性

2.在消費者收入與商品價格既定條件下,消費者所能購買到的兩種商品數量的最大組合的線叫做:( )

A.無差異曲線

B.消費可能線

C.等產量線

D.企業預算線

3.機會成本是指:( )

A.作出某項選擇時實際支付的費用或損失

B.企業生產與經營中的各種實際支出

C.作出一項選擇時所放棄的其他若干種可能的選擇中最好的一種

D.作出一項選擇時所放棄的其他任何一種可能的選擇

4.最需要進行廣告宣傳的市場是:( )

A.完全競爭市場

B.壟斷市場

C.壟斷競爭市場

D.寡頭市場

5.收入分配的平等標準是指:( )

A.按社會成員的貢獻分配國民收入

B.按社會成員對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分配國民收入

C.按公平的準則來分配國民收入

D.按效率優先的原則分配國民收入

6.勞動力總量包括:( )

A.工作年齡人口中的所有就業者和失業者

B.總人口中除非工作年齡人口外的所有工作年齡人口

C.總人口數

D.所有失業的工作年齡人口

7.美國經濟學家莫迪利亞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說認為人們:( )

A.依據當前的收入來作出消費決策

B.工作時期儲蓄以便為退休后的消費提供資金

C.依據持久收入來作出消費決策

D.在依據持久收入作出消費決策時要把暫時性收入的影響估算進去

8.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和賣出各種有價證券的目的是:( )

A.調節債券價格

B.實現利潤最大化

C.調節貨幣供給量

D.調節價格水平

9.由于經濟衰退而形成的失業屬于:( )

A.摩擦性失業

B.結構性失業

C.周期性失業

D.自然失業

10.屬于緊縮性財政政策工具的是:( )

A.減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稅收

B.減少政府支出和減少稅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減少稅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稅收

三、判斷正誤題:正確的命題在括號里劃“√”,錯誤的命題在括號里劃“×”。(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1.(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2.( )世界上許多城市對房租進行限制,這種作法稱為價格下限。

3.( )如果對食鹽的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只占一個極小的比例,那么對食鹽的需求就是缺乏彈性的。

4.( )寡頭市場上各企業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5.( )存在外部性時,社會邊際成本與私人邊際成本、社會邊際收益與私人邊際收益都不一定相等。

6.( )用消費物價指數、生產物價指數和GDP平減指數所計算出的物價指數是相同的。

7.( )充分就業意味著失業率為零。

8.( )貨幣供給量的變動會使LM曲線的位置平行移動。

9.( )在蕭條時期,為了刺激總需求,中央銀行要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有價證券。

10.( )在開放經濟中,對外貿易乘數大于一般的乘數。

四、計算題(每小題 5 分,共 10 分)

1.當人們的平均收入增加20%時,某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計算需求收入彈性,并說明這種商品是正常物品還是低檔物品,是奢侈品還是生活必需品。

2.社會原收入水平為1000億元,消費為800億元,當收入增加到1200億元時,消費增加至900億元,請計算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儲蓄傾向。

五、問答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

1.如何理解邊際產量遞減規律?

2.從投資的角度說明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原因。用圖形說明物價水平的變動如何引起總需求的變動,政府支出的增加如何引起總需求水平的變動?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資源

2.右上方

同方向

3.達到最大 減少

4.產量(產品)

5.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由既定價格出發的平行線

6.資本

7.逆向選擇

8.個人所得稅

9.制度 資源

技術進步

10.國民收入

利息率

11.20%

12.總需求

13.自由浮動(清潔浮動) 管理浮動(骯臟浮動)

二、單項選擇題:從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正確的,將其標號填在題后的括號內。(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1.A;2.B;3.C;4.C;5.C;6.A;7.B;8.C;9.C;10.A。

三、判斷正誤題:正確的命題在括號里劃“√”,錯誤的命題在括號里劃“×”。(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1.√;2.×;3.√;4.√;5.√;6.×;7.×;8.√;9.×;10.×。

四、計算題(每小題 5 分,共 10 分)

1.(1)根據計算收入彈性系數的公式:Ed=30%/20%=1.5 (3分)

(2)從其收入彈性為正值來看,該商品是正常商品;由于其收入彈性大于一,故該商品為奢侈品。(2分)

2.(1)邊際消費傾向MPC=△C/△Y=(900-800)/(1200-1000)=0.5;(2分)

(2)邊際儲蓄傾向MPS=△S/△Y=(1200-900)-(1000-800)/(1200-1000)=0.5。(也可以用1-MPC得出)(3分)

(以上兩個計算題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給一半分,也可以不寫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沒有式子不給分)

五、問答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

1.(1)邊際產量遞減規律的基本內容是: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當把一種可變的生產要素投入到一種或幾種不變的生產要素中時,最初這種生產要素的增加會使產量增加,但當它的增加超過一定限度時,增加的產量將要遞減,最終還會使產量絕對減少。(5分)

(2)這一規律發生作用的前提是技術水平不變。技術水平不變是指生產中所使用的技術沒有發生重大變革。(3分)

(3)邊際產量遞減規律研究的是把不斷增加的一種可變生產要素,增加到其他不變的生產要素上時對產量所發生的影響。(3分)

(4)在其他生產要素不變時,一種生產要素增加所引起的產量或收益的變動可以分為產量遞增、邊際產量遞減和產量絕對減少三個階段。(4分)

2.(1)從投資的角度看,總需求與物價水平反方向變動,即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這一點可以用利率效應來解釋。利率效應就是物價水平通過對利率的影響而影響投資。物價水平→實際貨幣量→利率→投資→總需求。(5分)

(2)物價水平變動對總需求的影響可以用同一條總需求曲線上的上下移動來表示,即物價上升(從P2上升到P1),引起沿同一條需求曲線向左上方移動(從b點到a點),總需求減少(從Y2減少到Y1);物價下降(從P1下降到P2),引起沿同一條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移動(從a點到b點),總需求增加(從Y1增加到Y2)。(5分,其中作圖2分)

(3)當物價不變而其他影響總需求的因素變動時,總需求曲線平行移動。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總需求增加表現為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即從AD1移動到AD2。(5分,其中作圖2分)

第四篇:電大 西方經濟學期末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西方經濟學》模擬試題及答案 西方經濟學模擬試題一

二、單項選擇題:從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正確的,將其標號填在題后的括號內。(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哪一項會導致某種商品需求曲線向左移動?(B ) A.消費者收入增加 B.互補品價格上升 C.替代品價格上升 D.該商品的價格下降

2.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的不同點表示:(B)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費的兩種商品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費的兩種商品組合比例卻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費的兩種商品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費的兩種商品組合比例卻相同 3.利潤最大化的原則是:( B) A.邊際成本小于邊際收益 B.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 C.邊際成本大于邊際收益 D.邊際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4.下列哪一個不是壟斷競爭的特征?(A ) A.企業數量很少 B.進出該行業容易 C.存在產品差別

D.企業忽略其競爭對手的反應 5.隨著工資水平的提高:(B ) A.勞動的供給量一直增加

B.勞動的供給量先增加,但工資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勞動的供給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 C.勞動的供給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了 D.勞動的供給量先減少,后增加

6.一年內在本國領土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總和被稱為:(B) A.國民生產總值 B.國內生產總值 C.國內生產凈值 D.實際國內生產總值

7.由一種工作轉換到另一種工作而導致的失業稱為:(B ) A.總需求不足的失業 B.摩擦性失業 C.結構性失業 D.周期性失業

8.根據簡單的凱恩斯主義模型,引起國內生產總值減少的原因是:(A ) A.消費減少 B.儲蓄減少 C.消費增加 D.總供給減少

9.根據菲利普斯曲線,降低通貨膨脹率的辦法是:(C ) A.減少貨幣供給量 B.降低失業率 C.提高失業率 D.增加工資

10.緊縮性貨幣政策的運用導致:( C) A.減少貨幣供給量,降低利率 B.增加貨幣供給量,提高利率 C.減少貨幣供給量,提高利率 D.增加貨幣供給量,降低利率

1.微觀經濟學的中心是:(B)

A.價值理論 B.價格理論 C.生產理論 D.分配理論

2.當價格高于均衡價格時:(B)

A.需求量大于供給量B.需求量小于供給量

C.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D.需求量與供給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3.如果一種商品的需求的價格彈性為2,價格由1元上升到1.02元會導致需求量:(C)

A.增加4%B.增加2%C.減少4%D.減少2%

4.邊際產量遞減規律發生作用的前提是:(C)

A.所有生產要素投入同比例變動B.生產技術發生重大變化

C.生產技術沒有發生重大變化D.生產要素價格不變

5.經濟學家認為,工會的存在是:( A)

A.對勞動供給的壟斷 B.對勞動需求的壟斷

C.對勞動供求雙方的壟斷D.對勞動的供求都無影響

6.在下列情形中,應該計入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是:(A )

A.當年生產的拖拉機

B.去年生產而在今年銷售出去的拖拉機

C.某人去年購買而在今年轉售給他人的拖拉機

D.生產企業今年計劃在明年生產的拖拉機

7.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是:(A )

A.制度、資源、技術B.勞動、資本、資源

C.資本、勞動、制度D.勞動、資源、技術

8.產生價格粘性的原因在于:(C )

A.壟斷企業控制著價格

B.價格的變動與物品供求的變動同步

C.調整價格需要花費成本

D.價格的變動與工資的變動不同步

9.在LM曲線不變的情況下,自發總支出減少會引起:(D )

A.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利率上升B.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利率不變

C.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利率下降D.國內生產總值減少,利率下降

10.貨幣籌資是指政府把債券賣給:(A )

A.中央銀行 B.商業銀行 C.個人 D.企業

1.對一般的商品來說,當其供給不變時,如果其需求增加,則該商品的:(B ) A.均衡價格上升和均衡數量減少 B.均衡價格上升和均衡數量增加 C.均衡價格下降和均衡數量減少 D.均衡價格下降和均衡數量增加 2.總效用達到最大時:(B ) A.邊際效用為正 B.邊際效用為零 C.邊際效用為負

D.邊際效用達到最大 3.內在經濟是指:(A )

A.一個企業在生產規模擴大時由自身內部所引起的產量增加 B.一個企業在生產規模擴大時由自身內部所引起的產量或收益減少 C.一個行業的擴大對其中每個企業帶來的產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給一個企業所帶來的產量或收益的增加 4.短期邊際成本曲線與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相交點是:(A ) A.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B.邊際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C.平均成本曲線下降階段的任何一點 D.平均成本曲線上升階段的任何一點

5.完全競爭市場上的企業之所以是價格接受者,是因為:( C) A.它對價格有較大程度的控制

B.它生產了所在行業絕大部分產品

C.它的產量只占行業的全部產量的一個很小的份額 D.該行業只有很少數量的企業 6.用支出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時:( B) A.將人們取得的收入加總

B.將提供物質產品與勞務的各個部門的產值加總 C.將各生產要素在生產中所得到的各種收入加總 D.把購買各種最終產品所支出的貨幣價值加總 7.在總需求中,引起經濟波動的主要因素是:(B ) A.消費 B.投資 C.政府支出 D.凈出口

8.IS-LM模型研究的是:( B)

A.在利息率與投資不變的情況下,總需求對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決定 B.在利息率與投資變動的情況下,總需求對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決定 C.總需求與總供給對國民生產總值和物價水平的影響

D.在總供給不變的情況下總需求對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決定 9.周期性失業是指:( B)

A.經濟中由于正常的勞動力流動而引起的失業 B.由于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業

C.由于經濟中一些難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業 D.由于經濟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業 10.匯率貶值將引起:( A)

A.國內生產總值增加,貿易收支狀況改善 B.國內生產總值增加,貿易收支狀況惡化 C.國內生產總值減少,貿易收支狀況惡化 D.國內生產總值減少,貿易收支狀況改善

2.1.需求定理表明:( C)

A.隨著汽油的價格提高,對小汽車的需求量將下降 B.藥品的價格上漲會使藥品的質量得到提高

C.計算機的價格下降會引起其需求量增加 D.隨著乒乓球價格下降,對球拍的需求量會增加 2.無差異曲線的一般形狀是:(D ) A.與橫軸平行的一條線

B.與縱軸平行的一條線

C.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傾斜的一條曲線

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的一條曲線

3.在壟斷市場上,邊際收益與平均收益的關系是:(B ) A.邊際收益大于平均收益 B.邊際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C.邊際收益等于平均收益

D.邊際收益曲線交于平均收益曲線的最低點

4.當勞倫斯曲線和絕對不平均線所夾面積為零時,基尼系數:( B) A.等于零 B.等于一

C.等于無窮大 D.無法確定

5.壟斷之所以會引起市場失靈是因為:(A )

A.壟斷者利用對市場的控制使價格沒有反映市場的供求情況 B.價格管制

C.實施反托拉斯法 D.國有化

6.勞動力參工率是指:(B )

A.失業人數在勞動力總數中的比例 B.勞動力人數與工作年齡人口之比 C.就業人數在勞動力總數中的比例 D.工作年齡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 7.貨幣中性論是指貨幣的變動:( B) A.只影響實際變量而不影響名義變量 B.只影響名義變量而不影響實際變量 C.同時影響名義變量和實際變量 D.既不影響名義變量也不影響實際變量 8.引致消費取決于:( C) A.自發消費 B.邊際儲蓄傾向

C.收入和邊際消費傾向 D.收入

9.下面表述中哪一個是正確的:(C )

A.在任何情況下,通貨膨脹對經濟影響很小

B.在通貨膨脹可以預期的情況下,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也很大

C.在通貨膨脹不能預期的情況下,通貨膨脹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D.在任何情況下,通貨膨脹對經濟影響很大

10.當經濟中存在通貨膨脹時,應該采取的財政政策工具是:(C ) A.增加政府支出和減少稅收 B.減少政府支出和減少稅收 C.減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稅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稅收

1.只有在何種情況發生時,存在供給小于需求?(A )

A.實際價格低于均衡價格

B.實際價格高于均衡價格

C.實際價格等于均衡價格

D.消除了稀缺性

2.在消費者收入與商品價格既定條件下,消費者所能購買到的兩種商品數量的最大組合的線叫做:(B)

A.無差異曲線

B.消費可能線

C.等產量線

D.企業預算線 3.機會成本是指:( C)

A.作出某項選擇時實際支付的費用或損失

B.企業生產與經營中的各種實際支出

C.作出一項選擇時所放棄的其他若干種可能的選擇中最好的一種

D.作出一項選擇時所放棄的其他任何一種可能的選擇 4.最需要進行廣告宣傳的市場是:( C)

A.完全競爭市場

B.壟斷市場

C.壟斷競爭市場

D.寡頭市場

5.收入分配的平等標準是指:(C )

A.按社會成員的貢獻分配國民收入

B.按社會成員對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分配國民收入

C.按公平的準則來分配國民收入

D.按效率優先的原則分配國民收入 6.勞動力總量包括:( A)

A.工作年齡人口中的所有就業者和失業者

B.總人口中除非工作年齡人口外的所有工作年齡人口

C.總人口數

D.所有失業的工作年齡人口

7.美國經濟學家莫迪利亞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說認為人們:(B )

A.依據當前的收入來作出消費決策

B.工作時期儲蓄以便為退休后的消費提供資金

C.依據持久收入來作出消費決策

D.在依據持久收入作出消費決策時要把暫時性收入的影響估算進去 8.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和賣出各種有價證券的目的是:( C)

A.調節債券價格

B.實現利潤最大化

C.調節貨幣供給量

D.調節價格水平

9.由于經濟衰退而形成的失業屬于:(C)

A.摩擦性失業

B.結構性失業

C.周期性失業

D.自然失業

10.屬于緊縮性財政政策工具的是:(A)

A.減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稅收

B.減少政府支出和減少稅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減少稅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稅收

1.作為經濟學的兩個組成部分,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是:(C )

A.互相對立的 B.沒有任何聯系的

C.相互補充的 D.完全相同的

2.如果其它各種條件均保持不變,當X商品的互補品Y商品的價格上升時,對X商品的需求:(B )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無法確定

3.已知某種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彈性的,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賣者要想獲得更多的收益,應該:( A)

A.適當降低價格 B.適當提高價格 C.保持價格不變 D.加大銷售量

4.在短期中,當邊際成本曲線位于平均成本曲線上方時:(B )

A.平均成本是遞減的 B.平均成本是遞增的

C.邊際成本是遞減的 D.邊際成本保持不變

5.一個行業有很多企業,每個企業銷售的產品與其他企業的產品略有差別,這樣的市場結構被稱為:( A)

A.壟斷競爭 B.壟斷 C.完全競爭 D.寡頭

6.貨幣中性論認為,貨幣的變動:( B)

A.只影響實際變量而不影響名義變量 B.只影響名義變量而不影響實際變量

C.同時影響名義變量和實際變量

D.既不影響名義變量也不影響實際變量

7.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是由于:(D)

A.物價水平上升時,投資會減少

B.物價水平上升時,消費會減少

C.物價水平上升時,凈出口會減少 D.以上都是

8.在IS曲線不變的情況下,貨幣量減少會引起:(C )

A.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利率下降 B.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利率上升

C.國內生產總值減少,利率上升 D.國內生產總值減少,利率下降

9.根據菲利普斯曲線,降低通貨膨脹率的辦法是:(C )

A.減少貨幣供給量

B.降低失業率

C.提高失業率

D.增加工資

10.凱恩斯主義貨幣政策是要通過對( C)的調節來調節利率,再通過利率的變動影響總需求

A.貼現率 B.準備率 C.貨幣供給量 D.貨幣需求量

三、判斷正誤題:正確的命題在括號里劃“√”,錯誤的命題在括號里劃“×”。(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1.( ×)對“人們的收入差距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的研究屬于實證方法。 2.(√ )當我們想讓人們節約水時,提價是最有效的方法。 3.( ×)一種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產中的作用有多大。

4.( ×)與單一定價相比,歧視定價獲得的利潤更多,因此壟斷者普遍采用歧視定價。 5.(× )市場失靈的存在要求由政府來取代市場機制。

6.( √ )貨幣數量論認為,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越多,商品價格水平越高,貨幣價值越小。 7.( √ )在短期內,價格的粘性引起物價水平與總供給同方向變動。 8.( √ )投資函數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9.(√ )經濟周期的中心是國內生產總值的波動。

10.( √ )匯率貶值會使國內生產總值增加,貿易收支狀況改善。 1.( ×)2001年12月31日的外匯儲備量是流量。

2.( √)如果消費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價格不變,則消費可能線向右上方平行移動。 3.( ×)技術水平不變是指生產中所使用的技術沒有發生變化。 4.(√ )壟斷競爭市場上,企業的成功取決于產品差別競爭。

5.(√ )壟斷的存在會引起市場失靈。

6.( √)凱恩斯主義與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在理論上的分歧是市場機制是否完善,在政策上的分歧是是否需要政府干預經濟。

7.(√ )只要人們普遍接受把“萬寶路”香煙作為交換媒介,“萬寶路”香煙就是貨幣。

8.( √)乘數的大小取決于邊際消費傾向。

9.( √)圍繞菲利蒲斯曲線的爭論,不同的經濟學派表明了他們對宏觀經濟政策的不同態度。 10.(× )物價穩定就是通貨膨脹率為零。 1.( √)只要有人類社會,就會存在稀缺性。

2.(√ )在市場經濟中,價格的調節可以使資源配置達到最優狀態。 3.( × )兩種生產要素的最適組合之點就是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的交點。 4.( × )一般來說,會計利潤大于經濟利潤。 5.(×

)由于寡頭之間可以進行勾結,所以,他們之間并不存在競爭。 6.(×

)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經濟增長問題。

7.(×

)充分就業就是在一定年齡范圍內的人都有工作。 8.(×

)根據簡單的凱恩斯主義模型,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是由物價水平決定的。 9.( × )簡單規則的貨幣政策就是要保持貨幣供給量不變。

10.( √)在開放經濟中,國內支出(即國內總需求)與對國內產品支出(即對國內產品總需求)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1.(√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2.(× )世界上許多城市對房租進行限制,這種作法稱為價格下限。 3.( √)如果對食鹽的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只占一個極小的比例,那么對食鹽的需求就是缺乏彈性的 4.(√)寡頭市場上各企業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5.(√ )存在外部性時,社會邊際成本與私人邊際成本、社會邊際收益與私人邊際收益都不一定相等 6.( ×)用消費物價指數、生產物價指數和GDP平減指數所計算出的物價指數是相同的。 7.( ×)充分就業意味著失業率為零。

8.( √)貨幣供給量的變動會使LM曲線的位置平行移動。

9.(×)在蕭條時期,為了刺激總需求,中央銀行要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有價證券。

10.(×)在開放經濟中,對外貿易乘數大于一般的乘數。

二、單項選擇題:從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正確的,將其標號填在題后的括號內。(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三、判斷正誤題:正確的命題在括號里劃“√”,錯誤的命題在括號里劃“×”。(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1.(√)在市場經濟中,價格的調節可以使資源配置達到最優狀態。

2.(×)在無差異曲線與消費可能線的交點上,消費者所得到的效用達到最大。

3.(×)技術水平不變是指生產中所使用的技術沒有發生變化。

4.(√)完全競爭和壟斷競爭的區別主要在于產品是否有差別。

5.(×)用先進的機器代替工人的勞動,會使勞動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6.(×)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經濟增長問題。

7.(×)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大于充分就業的國內生產總值時,經濟中存在失業。

8.(×)無論在長期或短期中都存在的失業就是自然失業。

9.(×)物價穩定就是通貨膨脹率為零。

10.(×)開放經濟中的總需求和封閉經濟中的總需求是完全相同的。 1.(√ )價格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起到調節經濟的作用。 2.(×)序數效用論認為,商品效用的大小取決于它的使用價值。 3.(×)兩種生產要素的最適組合之點就是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的交點。

4.(√)實際的基尼系數總是大于零而小于一。

5.(√)造紙廠附近的居民會受到造紙廠污染的影響,這就是負的外部性。

6.(×)充分就業與任何失業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經濟中有一個失業者存在,就不能說實現了充分就業。

7.(×)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就是充分就業的國內生產總值。

8.(√ )經濟繁榮與衰退的主要原因都在于投資的波動性。

9.(√ )在經濟繁榮時期,總需求大于總供給,經濟中存在通貨膨脹,政府通過緊縮性的財政政策來壓抑總需求,可以實現物價穩定。

10.(×)匯率貶值就是指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下跌了。

名稱解釋:

1)總效用:指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從一定數量的商品的消費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總和。 2)邊際效用:指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增加一單位商品的消費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3)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在一定時間內,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4)消費者剩余:消費者在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時愿意支付的最高總價格和實際支付的總價格之間的差額。 5)無差異曲線:用來表示消費者偏好相同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組合的?;蛘哒f它是表示能夠給消費者帶來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組合。

P81 6)邊際替代率: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消費者增加某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時所需要的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被稱為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P85 7)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的連續增加,消費者為得到一單位的這種商品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是遞減的。P86 8)預算線:又稱預算約束線、消費可能線和價格線。預算線表示在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的價格給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兩種商品的各種組合。

P88 9)替代效應: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進而由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稱為替代效應。

P99 10)收入效應: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實際收入水平變動,進而由實際收入水平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稱為收入效應。

P99 1)機會成本:指生產者所放棄的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2)顯成本:指廠商在生產要素市場上購買或租用他人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的實際支出。 3)隱成本:指廠商本身自己所擁有的且被用于該企業生產過程的那些生產要素的總價格。 4)經濟成本:指顯成本與隱成本的總和。

5)經濟利潤:指企業的總收益和總成本之間的差額,簡稱企業的利潤,也稱為超額利潤。 6)正常利潤:指廠商對自己所提供的企業家才能的報酬支付。 7)邊際成本:廠商在短期內增加一單位產量時所增加的總成本。 1.壟斷市場:整個行業中只有惟一的一個廠商的市場組織。

2.價格歧視:以不同的價格銷售同一種產品。

1)一級價格歧視:廠商對每一單位產品都按消費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出售。P221 2)二級價格歧視:對不同的消費數量段規定不同的價格。

P222 3)三級價格歧視:壟斷廠商對同一產品在不同的市場上(或對不同的消費群)收取不同的價格。

廠商生產和銷售有差別的同種產品的市場組織。P226 4.寡頭市場:又稱為寡頭壟斷市場,是指少數幾家廠商控制整個市場的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的這樣一種市場組織。

P234

(名詞解析)帕累托標準、改進、最優

P330 帕累托標準:如果至少有一人認為資源配置狀態A優于B,而沒有人認為A劣于B,則從社會的觀點看有A資源配置狀態優于B。這就是帕累托狀態標準,簡稱帕累托標準。

帕累托改進:如果既定的資源配置狀態的改變使得至少有一個人的狀況變好,而沒有使任何人的狀況變壞,則認為這種資源配置狀態的變化是“好“的;否則認為是”壞“的。這種按照帕累托標準來衡量”好”的狀態改變稱為帕累托改進。

帕累托最優:如果對于某種既定的資源配置狀態,所有的帕累托改進均不存在,即在該狀態上,任意改變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個人的狀況變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狀態變壞,則稱這種資源配置狀態為帕累托最優狀態。 第十一章

1.(名詞解析)公共物品、公共資源、信息不對稱、逆向選擇、敗德行為 1.公共物品:一類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競用性的物品

P386 2.公共資源:一類不具有排他性但卻具有競用性的物品

P386 3.信息不對稱:市場主體進行交易時,由于商品本身的信息不易獲取,獲取的方法渠道、搜集成本等原因使得雙方擁有的交易信息不完全對等的狀況。信息不對稱一般性影響可分為: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P398 4.逆向選擇:由于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和市場價格下降產生的劣質品驅逐優質品,進行出現市場交易產品平均質量下降的現象。

P398 5.敗德行為:又稱道德風險,指在協議達成后,信息多的一方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來損害對方的利益。

P403 選擇題:

1.線性需求曲線中點的點彈性為單一彈性,中點以下部分任何一點的點彈性為( B )。

A.富有彈性;

B.缺乏彈性;

C.完全彈性;

D.完全無彈性。

2.如果某商品價格變化引起廠商銷售收入反方向變化,則該商品是( A )。

A.富有彈性 ; B.缺乏彈性;

C.完全彈性;

D.完全無彈性。

3.如果一條線性需求曲線與一條曲線型的需求曲線相切,則在切點處兩條需求曲線的價格彈性系數( B )。

A.不相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根據切點位置而定。

4.在下列價格彈性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 )。

A.需求量相對變動對價格相對變動的反應程度;

B.價格變動的絕對值對需求量變動的絕對值的影響;

C.價格的變動量除以需求的變動量;

D.需求的變動量除以價格的變動量。

5.假如生產某種商品所需原料的價格上升了,這種商品的( B )。

A.需求曲線將向左方移動;

B.供給曲線向左方移動;

C.供給曲線向右方移動;

D.需求曲線將向右方移動

6.當消費者的收入增加80%時,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則該商品極可能是( A )。

A.必需品;

B.奢侈品;

C.低檔商品;

D.吉芬商品。

7.當出租車租金上漲后,對公共汽車服務的( B )。

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

8.對大白菜供給的減少,不可能是由于( C )。

A.氣候異常嚴寒

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種植;

C.大白菜的價格下降;

D.化肥價格上漲。

9.假設某商品的需求曲線為Q=3-9P,市場上該商品的均衡價格為4,那么,當需求曲線變為Q=5-9P后,均衡價格將( A )。

A.大于4;

B.小于4;

C.等于4;

D.無法確定。

10.某類電影現行平均票價為4元,對該類電影需求的價格彈性為1.5,經常出現許多觀眾買不到票的現象,這些觀眾大約占可買到票的觀眾的15%,采取以下( B )項方法,可以使所有想看電影而又能買得起票的觀眾都能買到票。

A.電影票降價10%;B.電影票提價10%;C.電影票降價15%;D.電影票提價15%。

11.一種商品價格下降所引起的該商品需求量變動的總效應可以分解為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兩部分,總效應為負值的商品是( C )。

正常物品;

B.低檔物品;

C.吉芬物品;

D.必需品。

12.已知一元錢的邊際效用為3個單位,一支鋼筆的邊際效用為36個單位,則消費者愿意用( A )來買這支鋼筆。

A.12元;

B.36元;

C.3元;

D.108元。

13.若消費者消費了兩個單位某物品之后,得知邊際效用為零,則此時( B )。

A.消費者獲得了最大平均效用;

B.消費者獲得的總效用最大; C.消費者獲得的總效用最小;

D.消費者獲得的總效用為負

14.若商品X的價格發生變化,X的替代效用小于收入效應,則X是( C )。 A.正常品或低檔品

B.低檔品

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

D.必需品。

15.根據可變要素的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之間的關系,可將生產劃分為三個階段,任何理性的生產者都會將生產選擇在( B )。

A.第Ⅰ階段;

B.第Ⅱ階段;

C.第Ⅲ階段。

16.對應于邊際報酬的遞增階段,STC曲線( B )。

A.以遞增的速率上升;

B.以遞減的速率上升;

C.以遞增的速率下降;

D.以遞減的速率下降。

17.下面情形表示生產仍有潛力可挖的是( C )。

A.生產可能性邊界上的任意一點;B.生產可能性邊界外的任意一點;C.生產可能性邊界內的任意一點。

18.等成本曲線繞著它與縱軸Y的交點向外移動表明 ( C )。

A.生產要素Y的價格下降了;

B.生產要素x的價格上升了;

C. 生產要素x的價格下降了;

D. 生產要素Y的價格上升了。

19.AC曲線呈U型特征是(

B )作用的結果。

A.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 B.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C.邊際生產率遞減規律。

20.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向右上方傾斜的部分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線( C )。

A.向右下方傾斜的部分 ;

B.最低點;

C.向右上方傾斜的部分;

D.向左下方傾斜的部分。

21.已知產量為8個單位時,總成本為80元,當產量增加到9個單位時,平均成本為11元,那么,此時的邊際成本為(

B )。

A.1元;B.19元;C.88元;D.20元。

22.對應于邊際報酬的遞增階段,STC曲線( C )。

A.以遞增的速率上升;

B.以遞增的速率下降;

C.以遞減的速率上升;

D.以遞減的速率下降。

23.市場上廠商的數目很多,廠商之間各自提供的產品有差別,廠商對價格有一定的控制權,廠商進入或退出一個行業比較容易,以上描述的是(

B )市場的特征。

A.完全競爭;

B.壟斷競爭;

C.壟斷;

D.寡頭。

24.在短期內,(

A )是完全競爭廠商的收支相抵點。

A.SAC曲線與SMC曲線的交點;

B.MR曲線與SMC曲線的交點;C.AVC曲線與SMC曲線的交點。

25.在MR=MC的均衡產量上,企業( C )。

A.必然得到最大利潤;

B.必然得到最小利潤; C.若獲利,則利潤最大;若虧損,則虧損最小;

D.不可能虧損。

26.在(

A )條件下,廠商的AR曲線、MR曲線和需求曲線d三條線是重疊的。

A.完全競爭;

B.壟斷競爭;

C.壟斷;

D.寡頭。

27.在成本不變的一個完全競爭行業中,長期中需求的增加會導致市場價格(

B )。

A.提高;

B.不變;

C.降低;

D.先增后降。

28.某企業生產的商品價格為6元,平均成本為11元,平均可變成本為8元。則該企業在短期內( A )。

A.停止生產且虧損;

B. 繼續生產且存在利潤;

C. 繼續生產但虧損;

D.停止生產且不虧損。

29.在西方經濟學中,( A )市場模型通常被用來作為判斷其它類型市場的經濟效率高低的標準。

A.完全競爭;

B.壟斷競爭;

C.壟斷;

D.寡頭。 30.壟斷條件下,當商品的需求的價格彈性小于1時,廠商的邊際收益(

C )。

A.大于0;

B.大于1;

C.小于0;

D.小于1。

31.壟斷利潤屬于( C )。

A.經濟成本;

B.正常利潤;

C.經濟利潤;

D.隱成本。

32.在一種只有固定成本的生產活動中,四個寡頭廠商面臨的市場需求曲線為P=100-Q,在古諾模型的條件下,每個廠商實現最大利潤,那么,下面論述正確的是( B )。

A.每個廠商生產25單位產品;

B.市場價格為P=20;

C.行業供給量為60單位;

D.以上均不對。

33.土地的供給的價格彈性( A )。

A.等于零;

B.無窮大;

C.小于1;

D.等于1。

34.生產服務源泉的供求是指( B )。

A.買和賣生產服務本身;

B.買和賣生產和服務的載體;

C.買和賣生產服務本身和生服務的載體;

D.都不是。

35.某人在工資率為每小時2美元時每周掙80美元,每小時3美元時每周掙105美元,由此可斷定( A )。

A.收入效應起著主要作用;

B.替代效應起著主要作用;

C.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都沒發生作用;

D.無法確定。

36.經濟租金等于要素收入與其( C )之差。

A.固定成本;B.變動成本;C.機會成本;D.平均成本。

二、判斷題

1.需求曲線的斜率就是需求彈性。錯

2.消費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費支出在預算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該商品的需求彈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3.在其它條件不變情況下,需求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對

4.無差異曲線上任何一點的商品邊際技術替代率等于無差異曲線在該點斜率. 錯

5.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供給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的反方向變動和均衡數量的同方向變動。對

6.收入效用表示消費者效用水平發生變化,替代效用不改變消費者的效用水平。對

7. 價格下降時,任何商品的替代效應都是正數。對

8.需求曲線上與每一價格水平相對應的商品需求量都是給消費者帶來最大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的需求量。對

9.只要邊際產量大于平均產量,邊際產量就把平均產量拉上。對

10.邊際技術替代率等于兩要素的邊際產量之比。對

11.當總產量在開始時隨著勞動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時,總產量曲線的斜率為負。當總產量在以后隨著勞動投入量的增加而減少時,總產量曲線的斜率為正

12.平均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的關系表現為:兩條曲線相交于平均產量曲線的最高點,在此點之前,邊際產量曲線高于平均產量曲線,在此點之后,邊際產量曲線低于平均產量曲線。對

13.當廠商的經濟利潤為零時,廠商仍然得到了全部正常利潤。對

14.只有在LAC曲線的最低點上,LAC曲線才相切于相應的SAC曲線的最低點對

15.企業所追求的最大利潤指的就是最大的超額利潤。 對

16.總可變成本不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即使產量為,零總可變成本也仍然存在 錯

17.LAC曲線和SAC曲線都呈先降后升U型,兩者形成U型的原因是相同的 錯

18.廠商的收益就是廠商的銷售收入。

對 19.在任何情況下,只要廠商實現了MR=MC,廠商就一定能獲得利潤。錯

20.如果企業沒有經濟利潤,就不應當生產。錯

21. 任何行業都應該引進競爭機制。錯

22市場的競爭程度越高,則經濟效率越高;市場的壟斷程度越低,經濟效率越低錯

23.壟斷程度越高需求曲線越陡峭;壟斷程度越低,需求曲線越平坦。 對

24.如果壟斷廠商在短期內獲得利潤,那么,在長期內他會保持利潤的。

25.壟斷廠商在長期內通過對生產規模的調整一定能獲得利潤。錯

26.完全壟斷企業是價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隨心所欲地決定價格。錯

27.要素市場上的完全競爭廠商與產品市場上的完全競爭廠商沒有區別。錯

28.在使用一個生產要素的情況下,完全競爭廠商對要素的需求曲線與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曲線是完全重合的。對

29.任意一種資源,如果它在某種用途上的機會成本等于零,則它對該種用途的供給曲線就垂直。對

30.任意一種資源,如果只能用于一種用途,則該資源對該種用途的供給曲線就一定是垂直的。 對

31.要素供給曲線總是向右上方傾斜的。

32.對于不同的資本來說,它們的價值或者年收入可能不同,但年收入與資本價值的比率卻趨于相等。

多選題

21、需求的變動引起( ac )

A :均衡價格同方向變動 B :均衡價格反方向變動

C :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 D :均衡數量反方向變動

E :供給同方向變動

22、 下列彈性的表達中,正確的是( ade )

A :需求價格彈性是需求量變動對價格變動的敏感程度B :需求價格彈性等于需求的變動量除以價格的變動量 C :收入彈性描述的是收入與價格的關系D :收入彈性描述的是收入與需求量的關系 E :交叉彈性就是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對另一種商品需求量的影響

23、 屬于等產量曲線的特征的有( bcd )

A :等產量曲線凹向原點B :等產量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C :等產量曲線有無數多條,其中每一條代表一個產值,并且離原點越遠,代表的產量越大

D :等產量曲線互不相交E :等產量曲線與等成本線相交

24、 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處于長期均衡時( cde ) A:SMC=SMR=SAC=SAR B:MR=LMC=SMC C:MR=AR=MC=AC D :MR=LMC=SMC=LAC=SAC E :P=LMC=LAC=SMC=SAC

25、勞動、土地、資本和企業家才能等生產要素的價格分別是( abce ) A :工資 B :利潤C :利息D :稅率E :地租

21、 某種商品的供給曲線的移動是由于( bce )

A :商品價格的變化B :互補品價格的變化 C :生產技術條件的變化D :產量的變化 E :生產這種商品的成本的變化

22、 邊際成本與平均成本的關系是( ace ) A :邊際成本大于平均成本,邊際成本上升

B :邊際成本小于平均成本,邊際成本下降

C :邊際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 :邊際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E :邊際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

23、 下面何種情況發生時,企業的利潤最大( ab )

24、 在虧損狀態下,廠商繼續生產的條件是( bd )

A :P=SAFC B :P > SAVC C :P

25、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ac ) A :競爭性 B :非競爭性 C :排他性

D :非排他性 E :競爭性與非競爭性

21、需求定理是指( ace )

A :商品價格提高,對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B :商品價格提高,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 :商品價格下降,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 :商品價格下降,對該商品的需求量減 E :商品與價格成反向變化

22、 效用是( abc )

A :指商品滿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B :一種主觀感受 C :客觀存在的 D :使用價值 E :價值

23、 在長期平均成本曲線下降的區域( ae )A :長期平均成本小于等于短期平均成本 B :無法確定 C :長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平均成本最低點的連線 D :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點在長期平均成本上 E :長期平均成本與各條短期平均成本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最低點的左側

24、 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短期均衡的條件是( abc ) A :MR = MC B :P = MC C :AR = MC D : AR=AC E :TR=TC

25、一般來說,壟斷存在的缺點是( abc ) A :缺乏效率 B :缺乏公平

C :與完全競爭或壟斷競爭相比,產品價格高,產量低

D :與完全競爭或壟斷競爭相比 ,產品價格低,產量高 E :利潤低

21、 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有(abce )

A :購買欲望 B :商品的可替代程度C :用途的廣泛性D :商品的價格 E :商品的使用時A :MR=MC B :TR與TC的差額最大C :正常利潤最大D :TR=TC E :MR=AR

22、 消費者剩余是指( ce )

A :需求曲線之上,價格線以下部分

B :供給曲線之上,均衡價格以下部分

C :需求曲線之下,價格線以上部分

D :消費者的最大滿足程度 E :消費者從商品的消費中得到的滿足程度大于他實際支付的價格部分

23、 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bcde )

A :是正的 B :是負的 C :具有遞減的趨勢

D :等于該兩種商品的邊際效用之比 E :是指消費者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不變的前提下,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時,而需放棄另一種商品消費數量

24、 邊際技術替代率( ac )

A :是在產出量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個單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種投入要素的技術上的比率 B :是在產出量變動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個單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種投入要素的技術上的比率 C :是負的,并且呈遞減趨勢 D :是正的,并且呈遞減趨勢 E :是負的,并且呈遞增趨勢

21、 需求的價格彈性的種類有(abcde ) A :Ed>1 B :Ed=1 C :Ed =0 D :Ed <1 E :Ed=∞

22、 短期成本分為( acd )

A :短期平均成本 B :短期機會成本C :短期總成本

D :短期邊際成本 E :短期生產成本

23、 價格歧視分為( abd )

A :一級價格歧視B :二級價格歧視

C :五級價格歧視D :三級價格歧視 E :四級價格歧視

24、 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acde ) A :市場上有很多生產者和消費者

B :行業中廠商生產的產品是有差別的

C :行業中廠商生產的產品是無差別的

D :廠商和生產要素可以自由流動

E :購買者和生產者對市場信息完全了解

25、 形成市場失靈的主要原因有( abde )

A :壟斷 B :不完全信息C :供求關系D :外部性 E :公共物品

21、 政府對商品的調節通過價格進行,其對價格實施( ce ) A :政府直接定價B :指導價C :支持價格 D :建議價E :限制價格

24、 按競爭與壟斷的程度,我們將市場分為( abcd ) A :完全壟斷市場 B :壟斷競爭市場

C :寡頭壟斷市場 D :完全競爭市場 E :營銷市場

25、 外部性可以分為( abcd )

A :生產的外部經濟 B :生產的外部不經濟

C :消費的外部經濟 D :消費的外部不經濟

E :政府的外部經濟

21、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是(abce)

A :由消費和儲蓄的關系決定的 B :收入為消費和儲蓄之和

C :當收入一定時,消費增加儲蓄減少

D :當收入一定時,消費減少儲蓄減少

E :當收入一定時,消費減少儲蓄增加

22、在以價格為縱坐標,收入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ce) A :水平的直線被稱為長期總供給曲線

B :水平的直線被稱為短期總供給曲線 C :垂直的直線被稱為長期總供給曲線

D :垂直的直線被稱為短期總供給曲線

E :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被稱為短期總供給曲線

23、用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可以直接決定(ac) A :國民收入B :投資 C :價格水平D :利息率E :儲蓄

24、按照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總供給減少會使均衡國民收入減少,這種情形的總供給曲線應是(ac)

A :短期總供給曲線 B :長期總供給曲線

C :向右上方傾斜的總供給曲線

D :垂直的總供給曲線 E :向右下方傾斜的總供給曲線

25、公共財政的基本特征是(abc)

A :滿足社會公共需要B :具有非盈利性 C :收支行為規范化

D :公共分配 E :具有盈利性

21、西方經濟學宏觀消費理論包括(acde) A :杜森貝的相對收入理論 B :理性預期理論

C :凱恩斯的絕對收入理論 D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論

E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論

23、非關稅壁壘主要有(abcd)

A :進口配額 B :出口配額 C :反傾銷稅 D :出口補貼 E :當邊際效用為正時,總效用遞增

24、資源稟賦理論與相對優勢理論的差別是強調(bd) A :勞動價值理論 B :一般均衡理論

C :相對優勢 D :比較優勢 E :序數效用

25、要提高國民收入增長率,就要(ad)

A :提高邊際消費傾向B :降低邊際消費傾向 C :提高邊際進口傾向 D :降低邊際進口傾向 E :提高邊際儲蓄傾向

21、總需求的構成(abcd) A :居民的消費 B :企業的投資

C :政府的支出 D :凈出口 E :居民的收入

22、影響總需求的因素有(abcde)

A :價格水平 B :收入水平 C :預期 D :財政政策 E :貨幣政策

23、自然失業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bcd)

A :勞動力供求狀態 B :勞動力結構的變化 C :政府政策的影響 D :結構性因素的影響 E :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24、在以下理論的分析中考慮了人們對未來的預期(bce) A :短期菲利普斯曲線 B :長期菲利普斯曲線

C :貨幣主義學派通脹理論

D :新古典綜合學派通脹理論 E :滯脹理論

25、中央銀行具有的職能是(abde)

A :制定貨幣政策 B :發行貨幣 C :為政府創造利潤

D :調控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E :代理政府發行或購買政府債券

21、國民收入變動的一般規律是(abcd)

A :投資增加,國民收入增加 B :投資減少,國民收入減少

C :政府支出增加,國民收入增加D :政府支出減少,國民收入減少 E :消費增加,國民收入減少 F :消費增加,國民收入減少

23、按失業產生的原因,可將失業分為(abcde) A :摩擦性失業 B :結構性失業

C :周期性失業 D :自愿性失業 E :季節性失業

24、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abd)

A :描述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之間關系的曲線

B :描述貨幣工資變動率和失業率之間關系的曲線

C :反映貨幣主義學派觀點的曲線

D :反映新古典綜合學派觀點的曲線

E :反映理性預期學派觀點的曲線

25、屬于內在穩定器的項目是(bc)

A :政府購買 B :稅收 C :政府轉移支付

D :政府公共工程支付 E :以上說法均正確

21、居民消費函數的構成是由(ab)

A :初始消費支出 B :邊際消費傾向決定的引致消費

C :基本的投資支出

D :政府的支出 E :凈出口

22、下列表述正確的是(cd)

A :總需求曲線是反映總需求與利率之間關系的曲線

B :總需求曲線上的點不表明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 C :總需求曲線是表明總需求與價格水平之間關系的曲線

D :在以價格和收入為坐標的坐標系內,總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 E :在以利率和收入為坐標的坐標系內,總需求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

23、總需求的構成(abcd)

A :居民的消費 B :企業的投資

C :政府的支出 D :凈出口 E :居民的收入

24、以下何種情況會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abc) A :增加自主性支出 B :減少自主性稅收

C :增加自主性轉移支付 D :增加稅收 E :減少支出

25、資本證券是指(bc)

A :購物券B :股票 C :債券 D :支票 E :商業票據

21、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是(abce)

A :由消費和儲蓄的關系決定的 B :收入為消費和儲蓄之和

C :當收入一定時,消費增加儲蓄減少

D :當收入一定時,消費減少儲蓄減少

E :當收入一定時,消費減少儲蓄增加

22、總需求和總供給決定的均衡點,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b) A :產品市場處于均衡 B :貨幣市場處于均衡

C :人才市場處于均衡

D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處于均衡而勞動市場處于非均衡 E :勞動市場處于均衡而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處于非均衡

23、居民和企業持有貨幣的動機的選項有(bcd) A :儲備動機 B :交易動機 C :預防動機

D :投機動機 E :以上都是

24、依據凱恩斯貨幣理論,貨幣供給增加將(ac) A :利率降低 B :利率提高 C :投資和總需求增加

D :投資和總需求減少 E :對利率和總需求沒有影響

21、邊際消費傾向與邊際儲蓄傾向的關系(abd) A :MPC+MPS=1 B :MPS=1-MPC C:APC+APS=1 D:MPC=1-MPS E :APC=1-APS

23、下列因素中可能造成需求拉動通貨膨脹的有(abc) A :過度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B :過度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C :消費習慣突然的改變D :農業的歉收 E :勞動生產率的突然降低

24、貨幣需求大小與(ac)

A :收入成正方向變動B :收入成反方向變動 C :利率成反向變動 D :利率成同方向變動 E :價格無關

25、組成國際收支平衡表的項目有(abde) A :經常項目 B :資本項目 C :調整項目

D :錯誤與遺漏項目 E :官方儲備項目

判斷題:

26、當消費者的收入發生變化時,會引起需求曲線的移動。錯 誤

27、任何情況下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都是反方向變化的。錯 誤

28、富有彈性的商品漲價總收益增加。錯 誤

29、一般來說,農產品的蛛網形狀為封閉型。錯 誤 30、邊際技術替代率是負的,并且呈遞減趨勢。正 確

31、當長期平均成本曲線處于遞減階段時,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線最低點的右端。錯 誤

32、壟斷行業由于有規模經濟存在,可以比競爭行業產量更高,價格更低。錯 誤

33、對任何企業來說,如果邊際成本降低,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該企業應當降價銷售。錯 誤

34、勞動的市場需求曲線就是勞動的市場邊際產品價值曲線。正 確

35、外部經濟說明私人成本低于社會成本。錯 誤

26、在幾何圖形上,供給量的變動表現為商品的價格-供給量組合點沿著同一條既定的供給曲線運動。正確

28、在一種可變投入生產函數條件下,可變要素合理投入區域應在AP>MP>0的階段。正 確

29、短期總成本曲線與長期總成本曲線都是從原點出發向右上方傾斜的一條曲線。錯 誤 30、對任何企業來說,如果邊際成本降低,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該企業應當降價銷售。錯 誤

31、突點的需求曲線是表示一個寡頭壟斷企業當它要提價時,對手企業也同時提價。錯 誤

32、在完全競爭市場上,無論是產品市場還是要素市場,其價格都是一個常數。正 確

33、甲、乙兩國的基尼系數分別為0.1和0.2,那么甲國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國平等。正確

34、外部經濟有利于資源配置。錯 誤

35、公共物品的生產決策與私人物品的生產決策一樣由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決定。錯 誤

27、 已知某兩種商品的交叉彈性小于零,則這兩種商品是獨立品。錯 誤

28、當邊際效用減少時,總效用也是減少的。錯 誤

29、消費者均衡就是消費者獲得了最大邊際效用。錯 誤

30、生產擴展路線是在不同生產規模下,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正 確

31、在長期中無所謂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分。正 確

32、生產者的行為目標是利潤最大化原則。正 確

33、三級價格歧視所獲得的生產者剩余比一級價格歧視的大。錯 誤

34、在生產要素市場上,需求來自個人,供給來自廠商。錯 誤

26、生產者預期某商品未來價格要下降,就會減少該商品當前的供給。錯 誤

28、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彈性小于1,則這種商品是奢侈品。錯 誤

29、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其互補商品的需求將上升。錯 誤 30、當邊際效用減少時,總效用也是減少的。錯 誤

31、基數效用論的分析方法包括邊際效用分析和無差異曲線分析方法。錯 誤

32、如果企業沒有超額利潤,就不應該生產。錯 誤

33、在完全壟斷市場上,一家廠商就是一個行業。正 確

34、在生產要素市場上,需求來自個人,供給來自廠商。錯 誤

35、邊際產品價值是生產要素的邊際產品和產品價格的乘積。正 確

26、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其互補商品的需求將上升。錯 誤

27、因為邊際效用遞減,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正 確

28、價格下降時,任何商品的替代效應都是正數。正 確

29、邊際產量遞減,平均產量也遞減。錯誤

31、短期內,隨著產量的增加,AFC會變得越來越小,于是,AC曲線和AVC曲線之間的垂直距離越來越小,但決不會相交。正 確

32、MC曲線AC曲線相交于MC曲線的最低點。錯 誤

33、在AC曲線最低點的左側,MC>AC,在其右側,MC

34、在完全信息條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價格一定會刺激消費者對該商品的需求。正 確

35、公共物品必須同時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正確

26、在幾何圖形上,供給量的變動表現為商品的價格-供給量組合點沿著同一條既定的供給曲線運動。正 確

27、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彈性大于0小于1,則這種商品是低檔商品。錯誤

28、AP曲線與MP曲線交于MP曲線的最高點。錯 誤

29、生產擴展路線是在不同生產規模下,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正 確 30、在任何時候,只要商品價格高于平均變動成本,企業就應該生產。正確

31、在市場經濟中,完全壟斷是普遍存在的。錯 誤

32、壟斷行業由于有規模經濟存在,可以比競爭行業產量更高,價格更低。錯 誤

33、生產要素市場的需求是一種直接需求。錯 誤

34、廠商使用生產要素最優數量的原則是邊際產品價值等于生產要素的價格。正 確。

35、在一定條件下,增加公共物品消費者人數并不需要減少其他消費品的生產。正 確 判斷題:

26、邊際消費傾向越大,乘數越大。正 確

27、凱恩斯認為,短期中決定消費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正 確

28、在三部門經濟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緩解緊縮性缺口。正 確

29、當物價上升時,財富效應使實際財產增加,總需求增加。錯 誤

30、總需求曲線的斜率越大,一定的價格水平變動所引起的國民收入的變動越小。正 確

31、長期總供給曲線垂直于橫軸。正 確

32、奧肯定理說明了失業率和總產出之間高度負相關的關系。正 確

33、在任何經濟中,只要存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就會表現為物價水平的上升。錯誤

34、需求拉動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貨幣追逐較少的產品”。正 確

35、貨幣乘數是銀行所創造的貨幣量與最初存款的比例。錯 誤

26、根據簡單儲蓄函數,引起儲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上升。錯 誤

27、總需求曲線的斜率越大,一定的價格水平變動所引起的國民收入的變動越小。正 確

28、總需求曲線在橫軸上的截距越大,一定的價格水平變動所引起的國民收入的變動越小。錯 誤

29、總需求曲線的兩個決定因素是國民收入和價格水平。錯 誤

30、在同一條短期總供給曲線上,物價水平與總供給之間是同方向變動的關系。正 確

31、失業率是指失業人口與全部人口之比。錯 誤

32、根據短期菲利普斯曲線,失業率和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是正相關。錯 誤

33、自動穩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經濟的不穩定。正 確

34、提高存款準備率是為了增加銀行的貸款量。錯 誤

35、人力資本理論雖然沒有解釋列昂惕夫之謎,但發展了資源稟賦理論(H-O模型)。錯 誤

26、西方經濟學家在消費理論中,是從不同角度研究收入和消費的關系。正 確

27、根據簡單儲蓄函數,引起儲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上升。錯 誤

28、利率效應是指利率水平的變動對消費的影響。錯 誤

29、由物價水平變動所引起的總需求變動與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總需求變動在總需求曲線上是不同的。正 確

30、奧肯定理適用于所有國家。錯 誤

31、在任何經濟中,只要存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就會表現為物價水平的上升。錯 誤

32、在LM曲線不變的情況下,IS曲線的彈性小,則財政政策的效果好。正確

33、古典貨幣數量論和現代貨幣數量論都認為貨幣流通速度取決于國民收入和利率的變化。錯 誤

34、在匯率不變的情況下,解決外匯不足的辦法是減少出口,或者增加進口。錯 誤

35、資源稟賦理論亦稱H-O模型,認為兩國資源比例的差異并非引起貿易的決定因素。錯 誤

26、只要投資增加國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加,這就是乘數理論所揭示的一般原理。錯 誤

27、投資乘數是投資引起的收入的增加量與投資增加量之間的比率。正 確

28、投資增加、消費增加和政府支出增加都會使國民收入增加。正 確

31、自然失業率是指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造成的失業率。正 確

32、周期性失業就是由總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業。正 確

34、按支出法計算國民收入時,轉移支付也是國民收入的組成部分。錯 誤

35、國際收支平衡表不設錯誤和遺漏項目也是平衡的。錯 誤

26、投資乘數是投資引起的收入的增加量與投資增加量之間的比率。正 確

28、只要通貨膨脹率低,不一定是爬行的通貨膨脹;只要通貨膨脹率高,就一定是惡性的通貨膨脹。錯 誤

29、結構型通貨膨脹是由于產業結構不合理而引起的。錯 誤

30、在不考慮稅收的情況下,平衡預算乘數為1。正 確

31、從經濟政策的角度來看,政府的購買性支出對經濟運行產生的影響大。正 確

33、支票和信用卡實際上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貨幣。正 確

34、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調節經濟。錯 誤

35、在匯率不變的情況下,解決外匯不足的辦法是減少出口,或者增加進口。錯 誤

26、在一般的情況下,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國民消費傾向變的越來越小。正 確

27、凱恩斯認為,短期中決定消費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正 確

28、在三部門經濟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緩解緊縮性缺口。正 確

29、當物價上升時,財富效應使實際財產增加,總需求增加。錯 誤

30、短期總供給曲線的斜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勞動需求曲線的斜率也是影響因素之一。正 確

32、支票和信用卡實際上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貨幣。正 確

33、提高存款準備率是為了增加銀行的貸款量。錯 誤

34、外匯儲備增加會減少一國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能力。錯 誤

35、資源稟賦理論亦稱H-O模型,認為兩國資源比例的差異并非引起貿易的決定因素。錯 誤

26、當物價上升時,財富效應使實際財產增加,總需求增加。錯 誤

27、短期總供給曲線的斜率越小,一定的價格水平變動所引起的國民收入變動量越小。錯 誤

28、摩擦性失業與勞動力供求狀態相關,與市場制度本身無關。錯 誤 30、結構型通貨膨脹是由于產業結構不合理而引起的。錯 誤

31、 “擠出效應”大,財政政策對經濟活動的影響越大。錯 誤

32、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調節經濟。錯 誤

33、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在必要時對企業發放貸款。錯 誤

34、外匯儲備增加會減少一國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能力。錯 誤

35、如果外匯供求對貨幣貶值是敏感的,即有較高彈性,那么貶值對彌補逆差是無效的。錯 誤

填空選擇題:

36、 1.無差異曲線:( b )是用來表示給消費者帶來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滿足程度的兩種商品不同數量的組合。

2.預算線也稱消費者可能線:(d )是在消費者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各種商品的數量組合。

3.收入效應:( f )是指當消費者購買兩種商品時,由于一種商品名義價格下降,可使現有貨幣收入購買力增強,可以購買更多的商品達到更高的效應水平。

4.序數效用:(a )是指按第

一、第二和第三…序數來反映效用的序數或等級,這是一種按偏好程度進行排序的方法。

5.替代效應:(e )是指當消費者購買兩種商品時,由于一種商品價格下降,一種商品價格不變,消費者會多購買價格便宜的商品,少買價格商的商品。

6.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c )是指消費者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不變的前提下,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時,而需放棄另一種商品消費數量。

37、 1.完全競爭:(a )

a 是指競爭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結構。

2.價格歧視:(c ) c 是指壟斷者在同一時間、對同一產品的不同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

3.一級價格歧視:( d )d 也稱完全價格歧視,是指廠商按每一單位產品消費者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確定單位產品的價格。

4.完全壟斷:(b )b 是指整個行業中只有一個生產者的市場結構。

38、 1.經濟租金:( a )a 是準租金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素質較差的生產要素,在長期內由于需求增加而獲得的一種超額收入。

2.利率:(b )

b 又稱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貸資本的比率。

3.基尼系數:( d )d 是意大利統計學家基尼根據洛倫茲曲線提出的一個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標。

4.洛倫茲曲線:( c )c 是美國統計學家洛倫茲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國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種曲線。

39、 1.非對稱信息:( a )a 是指市場上買賣雙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對稱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選擇:( b )b 是指在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差的商品總是將好的商品驅逐出市場。

3.外部經濟:( e )e 是指某個家庭或廠商的一項經濟活動給其他家庭或廠商無償地帶來好處,顯然,這項經濟活動的私人利益小于社會利益。

4. 委托代理問題:( c )c 由于經濟不斷發展引起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使廠商內部各經濟行為主體之間產生目標差異,不把追求利潤最大化作為目標,于是產生委托代理問題。

5.外部性:( d )d 是指單個家庭或廠商的經濟活動對其他家庭或廠商的外部影響,亦稱為外在效應或溢出效應。

36、 1.限制價格:( b ) b 亦稱最高價格,是指政府對某些商品規定最高上限,防止價格過高,控制通貨膨脹。

2.需求價格彈性:(c )c 是指需求量相對價格變化作出的反應程度,即某商品價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對該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減少百分比。

3.需求的交叉彈性:( e )e 是指相關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需求量相對另一種商品價格變化作出的反應程度,即商品A價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時,引起對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減少的百分比。

4.蛛網理論:( g )g 是指用彈性理論考察價格波動對下一周期生產的影響及由此產生的均衡變動情況,是一種動態分析。按照這種理論繪制出來的供求曲線圖,形狀近似蛛網,故名為“蛛網理論”。

5.支持價格:( a )a 亦稱最低價格,是指政府對某些商品規定價格的下限,防止價格過低,以示對該商品生產的支持。

6.需求收入彈性:( d )d 是指需求量相對收入變化作出的反應程度,即消費者收入增加或減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對該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減少的百分比。

7.供給價格彈性:( f )f 是指供給量相對價格變化作出的反應程度,即某種商品價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時,對該商品供給量增加或減少的百分比。

37、 1.壟斷競爭:( c )c 是指許多廠商生產和銷售有差別的同類產品,市場中既有競爭因素又有壟斷因素存在的市場結構。

2.三級價格歧視:(b )b 是指廠商對同一產品在不同的消費群,不同市場上分別收到不同的價格。 3. 寡頭壟斷:( d ) d 是指少數幾個廠商控制著整個市場中的生產和銷售的市場結構。

4.二級價格歧視:( a )a 是指廠商按照消費者不同的購買量段收取不同的價格,購買量越小,廠商索價越高,購買量越大,廠商索價越低。

38、 1.邊際產品價值:( b )b 是生產要素的邊際產品MP和產品價值P的乘積。

2.收入效應:(d )d 是指工資率提高,個人的經濟實力得以增強,包括閑暇在內的正常需要相應增加。

3.邊際生產力:( a )a 是指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生產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產力。

4.替代效應:( c )c 是指工資率越高,對犧牲閑暇的補償越大,勞動者越愿意增加勞動供給以替代閑暇。

36、 1.供給:(c ) c 是指某個廠商或全部廠商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價格條件下,對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數量。

2.均衡價格:( e ) e 是指一種商品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相等,同時需求量和供給量相等的價格,是由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的交點決定的。

3.供求規律:( f ) f 是指當需求量大于供給量時,價格上升;當需求量小于供給量時,價格下降,這就是市場價格變化的具體規律,一般稱之為供求規律。 4.需求規律:( b ) b 也稱需求定理,是指商品價格提高,對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反之,商品價格下降,則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這種需求數量和商品價格成反方向變化的關系稱需求規律或需求定理。

5.供給規律:( d ) d 也稱供給定理,是指商品價格提高,對該商品的供給量增加,反之,商品價格下降,則對該商品的供給量減少,這種供給數量和商品價格成同方向變化的關系稱供給規律或供給定理。

6.需求:( a ) a 是指個人或所有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價格條件下,對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購買的數量。

37、 1. 效用:( a ) a 是指商品滿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2.總效用:( c )c 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消費一種或幾種商品所獲得的效用總和。

3.消費者均衡:(f)f 是研究消費者把有限的貨幣收入用于購買何種商品、購買多少能達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費者的最佳購買行為問題。

4.基數效用:( b )b 是指按

1、

2、3…基數來衡量效用的大小,這是一種按絕對數衡量效用的方法。

5.邊際效用:( d )d 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增加單位商品消費所引起的總效用增加量。 6.消費者剩余:( e )e 是指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和實際支付價格之差,是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所得好處的總和。

39、 1. 生產函數:( a )a 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與其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

2. 利潤:( c )c 一般是指經濟利潤,也稱超額利潤,是指廠商總收益和總成本的差額。

3. 總產量:( d )d 是指一定的生產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產量。

4. 邊際產量:( f )f 是指增加一個單位可變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產量。

5. 機會成本 b )b 是指生產者為了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所放棄的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 平均產量:( e )e 是指單位生產要素提供的產量。

37、1.短期成本 e )e 是指廠商在短期內進行生產經營的開支。

2.邊際成本:( g )g 指每增加一單位產品生產所增加的總成本。

3.邊際技術替代率:( b )b 是指在保持產量不變的條件下,增加一個單位的某種要素投入量時所減少的另一種要素的投入數量。

4.生產擴展線:(d )d 是指每一條等成本曲線和等產量曲線的切點所形成的曲線。

5.等產量曲線:( a )a 是指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生產一定產量的兩種生產要素投入量的各種不同組合所形成的曲線。

6.等成本線:( c )c 是指在生產要素的價格和廠商的成本既定的條件下,廠商可以購買的兩種生產要素組合所形成的曲線。

7.長期成本:(f )f 是指廠商長期生產一定量產品所需要的成本總和。

39、 1.外部不經濟:( a )a 是指某個家庭或廠商的一項經濟活動能給其他家庭或廠商帶來無法補償的危害,顯然,這項經濟活動的私人利益大于社會利益。

2.私人物品:(c )c 是指所有權屬于個人的物品,是具備競爭性和排他性,能夠通過市場機制達到資源優化配置的產品。

3.科斯定理:( b )b 是一種產權理論,是解決經濟活動外部性的重要理論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內容是指在市場交換中,若交易費用為零,那么產權對資源配置的效率就沒有影響。

4.公共物品:( d )d 是指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場機制實現有效配置的產品。

36、 1. 總供給:(c) c一般是指全社會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價格水平條件下的總產出或總產量。

2. 總供給—總需求模型:(e) e把總需求曲線和總供給曲線放在一個坐標圖上,用以解釋國民收入和價格水平的決定。

3. 總需求曲線:(b) b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4. 總供給曲線:(d) d是一條先平行于橫軸、后向右上方傾斜、最后垂直于橫軸的曲線。

5. 總需求:(a) a一般是指全社會在一定價格水平條件下,對產品和勞務的需求總量。

37、 1. 結構性失業:(c) c是指由于經濟結構的變化,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在職業、技能、產業、地區分布等方面的不協調所引起的失業。

2. 自然失業率:(e)

e是指由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形成的失業率。 3. 摩擦性失業:(b)

b是指勞動者正常流動過程產生的失業。

4. 周期性失業:(d)

d是指因勞動力總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業。 5. 失業率:(a)

a是指失業人數占就業人數與失業人數之和的百分比。

38、 1. 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b) b是指社會總需求增長過快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普遍持續上漲。 2. 菲利普斯曲線:(d) d是表示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 3. 通貨膨脹:(a) a一般是指產品和勞務價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續上升。 4. 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c) c是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條件下,由于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價格水平的普遍持續上漲。

39、 1.絕對優勢原理:(a) a是指一國生產某種商品所花成本絕對地低于別國,就具有絕對優勢。 2.對外貿易乘數:(c) c是指國民收入變化量與引起這種變化量的最初出口變化量的倍數關系。 3.相對優勢原理:(b) b是指一國與他國在生產不同商品上的相對成本不同,仍可以生產其相對成本較低的商品以換取其生產中相對成本較高的商品,從而得到比較利益。

36、 1. 乘數:(d) d 國民收入變動量與引起這種變動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間的比例。

2. 投資乘數:(e) e是投資引起的收入增加量與投資增加量之間的比率。

3. 潛在國民收入:(b) b是指充分就業時的國民收入均衡。 4. 均衡國民收入:(c) c是指小于充分就業時的國民收入均衡。 5. 邊際儲蓄傾向:(a) a是指增加的儲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37、 1. 結構性失業:(c) c是指由于經濟結構的變化,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在職業、技能、產業、地區分布等方面的不協調所引起的失業。 2. 自然失業率:(e) e是指由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形成的失業率。 3. 摩擦性失業:(b) b是指勞動者正常流動過程產生的失業。 4. 周期性失業:(d) d是指因勞動力總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業。 5. 失業率:(a) a是指失業人數占就業人數與失業人數之和的百分比。

38、 1.匯率:(b) b是指用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即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交換比率。 2.浮動匯率:(d)d是指一國政府對匯率不予固定,聽任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的兌換比率浮動的一種制度。 3.固定匯率:(c) c是指把各國貨幣的兌換比率穩定在一定幅度之內的一種制度。

4. 國際收支平衡表:(a) a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與所有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交往收支狀況的統計報表。

36、 1. 消費函數:(a) a 一般是指消費與收入之間的數量關系。 2. 邊際消費傾向:(c) c是指增加的消費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3. 平均儲蓄傾向:(e) e是指儲蓄占收入的比例。 4. 儲蓄函數:(b) b是指消費占收入的比例。 5. 平均消費傾向:(d) d一般是指儲蓄和收入之間的數量關系。

38、 1. 稅收:(b) b是指政府為實現其職能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 2. 政府購買支出乘數:(d) d是指國民收入變化量與引起這種變化量的最初政府購買支出變化量的倍數關系,或者說是國民收入變化量與促成這種量變的最初政府購買支出變化量之間的比例。 3. 財政政策:(a) a是指政府通過改變財政收入和支出來影響社會總需求,以便最終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 4. 公債:(c) c是政府對公眾的債務,或公眾對政府的債權。 5. 轉移支付乘數:(e) e是指國民收入的變動量與引起這種量變的轉移支付變動量之間的倍數關系,或者說是國民收入變化量與促成這種量變的政府轉移支付變化量之間的比例。

39、 1.存款乘數:(a) a是指把派生存款D為原始存款的倍數。 2. 貨幣乘數:(b) b一般是指由基礎貨幣創造的貨幣供給。 3.公開市場業務:(d) d是指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或售賣政府債券,以增加或減少商業銀行準備金,從而影響利率和貨幣供給量達到既定目標的一種政策措施。 4.貨幣政策:(c) c是指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來調節貨幣供給量以實現經濟發展既定目標的經濟政策手段的總和。

37、 1. 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b) b是指社會總需求增長過快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普遍持續上漲。 2. 菲利普斯曲線:(d) d是表示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 3.通貨膨脹:(a) a一般是指產品和勞務價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續上升。 4.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c) c是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條件下,由于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價格水平的普遍持續上漲。

38、 1.存款乘數:(a) a是指把派生存款D為原始存款的倍數。 2. 貨幣乘數:(b) b一般是指由基礎貨幣創造的貨幣供給。 3.公開市場業務:(d) d是指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或售賣政府債券,以增加或減少商業銀行準備金,從而影響利率和貨幣供給量達到既定目標的一種政策措施。 4.貨幣政策:(c) c是指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來調節貨幣供給量以實現經濟發展既定目標的經濟政策手段的總和。

37、 1. 財政制度的自動穩定器:(c) c是指政府稅收與轉移支付具有適應經濟波動而自動增減,并進而影響社會總需求的特點,一般稱這樣的財政政策及其效應為財政制度的自動穩定器。 2. 稅收乘數:(a) a是指國民收入變動量與引起這種變動的稅收變動量之間的倍數關系,或者說國民收入變化量與促成這種量變的稅收變動量之間的比例。 3. 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d) d是指由擴張型財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資減少,總需求減少,導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4. 財政赤字:(e) e又稱預算赤字,是一國政府財政支出超過收入的差額。

5. 平衡預算乘數:(b)b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數量增加或減少時,國民收入變動量為政府收支變動量的倍數。

38、 1.貨幣需求:(a) a是指人們在不同條件下,出于各種考慮對持有貨幣的需要。

2.基礎貨幣:(c) c是指流通于銀行體系之外的通貨總和,即公眾、廠商與銀行的現金總額和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之和。 3.貨幣供給:(b) b是一個存量指標,它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某一時點上所擁有的貨幣數量。 4. 派生存款:(d) d是指銀行之間的存貸款活動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額。

38、 1.財政制度的自動穩定器:(c)c是指政府稅收與轉移支付具有適應經濟波動而自動增減,并進而影響社會總需求的特點,一般稱這樣的財政政策及其效應為財政制度的自動穩定器。 2.稅收乘數:(a) a是指國民收入變動量與引起這種變動的稅收變動量之間的倍數關系,或者說國民收入變化量與促成這種量變的稅收變動量之間的比例。

3.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d) d是指由擴張型財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資減少,總需求減少,導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4.財政赤字:(e) e又稱預算赤字,是一國政府財政支出超過收入的差額。

5.平衡預算乘數:(b) b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數量增加或減少時,國民收入變動量為政府收支變動量的倍數。

第五篇:福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西方經濟學期末考試復習范圍

以下為閉卷部分的復習重點:

經濟人假設及其意義需求和需求量及其變動需求價格彈性消費者剩余可變成本、平均成本、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及其關系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及其特點自然壟斷基尼系數外部性、公共產品與市場失靈

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平均消費傾向和邊際消費傾向、平均儲蓄傾向和邊際儲蓄傾向投資乘數菲利普斯曲線擴張性(緊縮性)財政政策擴張性(緊縮性)貨幣政策

制度構成及其功能凱恩斯革命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全域結對幫扶工作方案下一篇:企業經營管理實訓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