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問題解析及對策——以慶云縣為例

2022-11-30

一、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現狀及取得的成效

(一)慶云縣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現狀

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始于2008年10月,改革以整體規劃為引領,分兩步實施。慶云縣2010年底完成縣直預算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2014年9月底完成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十年來,慶云縣國庫集中支付資金從2008年55萬元,89筆,發展到2018年的445788萬元,59246筆。2014年年底,慶云縣在全市率先完成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目前,慶云縣已完成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新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變了財政性資金多重賬戶分散撥付的方式,為財政資金安全高效運轉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慶云縣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取得的成效

1、有利于資金支付控制,提高預算的約束力。

改革后,財政部門控制了資金支付的“龍頭”,要求部門嚴格按預算提請支付,對無預算、超預算以及不按預算規定方式使用資金的情形拒絕支付,增強了預算執行的約束力,維護了預算的剛性。財政部門對涉及民生保障和經濟發展方面的重點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資金發放到個人,減少了資金擠占、挪用、滯撥等問題,提高了財政專項資金撥付率,對全面落實黨和政府各項重大決策發揮重要作用。

2、有利于監督,提高財政資金運行透明度。

改革后,財政資金在財政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內運行,從預算分配到資金支付全過程都清晰可查。財政部門利用國庫集中支付信息系統查詢預算單位資金收款人、支付多少、何時支付、支付內容、操作人員等相關信息,有效提高財政資金運行透明度。財政部門由原來的事后監督變為了現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督,為防止腐敗提供了制度保障。

3、有利于財政資金集中管理,增強財政保障能力。

改革后,資金不再層層撥付到預算單位,預算單位收到資金可用額度,預算單位未實際結算前,資金留存在財政國庫,由財政集中管理,財政庫款規模顯著增加,增強了財政保障能力。

4、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賬戶管理制度。

改革后,財政性資金在國庫單一賬戶體系中統一管理??h級財政部門為健全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加強預算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必須規范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管理,清理預算單位實有資金賬戶。慶云縣財政局2016年至2018年三年內清理預算單位違規實有資金賬戶126個。2019年月,慶云縣財政局出臺了《慶云縣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管理辦法》,嚴格規范了行政事業單位賬戶開設、變更、撤銷事項,明確規定行政事業單位沒上級文件一律不得開設專用資金賬戶。

二、目前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面臨的問題及原因解析

(一)部門預算編制不細化、預算執行不均衡。

部門預算是國庫集中支付工作的源頭,部門預算不細化、不全面制約了國庫集中支付工作的推進。部門預算編制應遵循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科學性、穩妥性、重點性、透明性、績效性等原則。慶云縣縣級預算單位在編制預算時支出經濟科目未編制到末級,編制的內容缺乏完整性、數字缺乏真實性。預算單位項目預算編制缺乏分級管理,項目預算支出內容較少,涉及的層面窄,大部分項目沒有二級項目。預算單位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無法實時監控到項目資金真實流動情況。部門預算編制內容不全面導致年終追加預算的問題比較突出。預算單位財務人員支出無計劃,財政部門下達指標后,預算單位不是按進度或需求提前做支出計劃,而是等到實際支出發生時才提報計劃,造成預算執行的不均衡。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理念落后、財務工作人員專業知識欠缺。慶云縣縣級91家一級預算單位,2/3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理念落后??h級行政事業單位200多名會計從業人員中,半數以上沒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或不具備財務專業知識。二是近幾年來,慶云縣城建力度大,財政支出壓力較大,受縣級財力限制,年終追加預算情況嚴重。

(二)代理銀行及清算銀行資金支付效率低。

一是代理銀行方面未單獨設立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窗口??h級代理銀行窗口容量有限,代理銀行只指定專人辦理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業務,但是未提供單獨窗口。代理銀行辦理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業務時,需先墊付資金,再清算。因代理銀行內部相關管理規定要求墊款時間不能超過一天,代理銀行只給預算單位半天時間辦理國庫集中支出業務。這種情形導致預算單位資金支付時效性較低。二是縣級人民銀行國庫部門服務意識薄弱??h級人行每天只給代理銀行提供一次資金清算的機會。如果當天不能清算的資金,代理銀行就要墊付一天。代理銀行一般會等墊付資金清算后才給預算單位辦理國庫集中支付業務。

(三)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配套改革不完善,影響國庫改革成效。

一是公務卡制度改革不完善。慶云縣縣級預算單位在職在編人員7163人,實際辦卡量1600張,辦卡率22%;二是縣級預算執行動態監事項內容不全面。慶云縣預算執行動態監控自動阻斷事項為:預算單位通過零余額賬戶向本單位其他賬戶劃轉資金;預算單位月度提取現金超過5000元;預算單位通過零余額賬戶劃轉資金給個人超過10萬元;預算單位通過單位零余額賬戶對單位企業劃轉資金超過20萬元??h級預算執行動態監控事項單一,智能化程度低,未充分運用預算信息數據、支付方式等信息提高智能綜合監控分析水平。

(四)預算單位撥款手續煩瑣。

預算單位部門預算批復后,預算單位按月申請撥款時還需填寫紙質撥款憑證報送到業務科室,再傳國庫科;如果是追加預算還需到預算科辦理追加手續,到業務科室,再到國庫科。預算單位撥款的流程長,資金支付效率低。

三、解決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問題的對策

(一)提高預算單位負責人對預算編制、執行、財務核算等方面的重視程度。

一是由縣級政府定期組織預算單位負責人學習《預算法》,提高預算單位負責人對預算編制執行的認識。二是財政部門定期組織預算單位負責人及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公務卡改革、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及財務核算等理論及業務知識。使預算單位負責人及財務人員通過培訓,增強單位會計主體意識、預算意識。預算單位負責人督促本單位分析經濟業務特征以及內部狀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財務管理制度。預算單位財務人員嚴格依照財經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辦理業務,承擔本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審核、監督責任。

(二)提高金融機構服務水平。

一是由縣級金融服務中心出臺金融機構考核制度,督促金融機構提高對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收支業務的服務水平。二是由縣級財政部門舉行金融機構業務人員培訓班。使金融機構業務人員通過培訓提高工作能力,提高服務質量。三是建立財政部門、預算單位、銀行交流溝通制度。通過交流溝通機制,三方共同分析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確保國庫集中支付中資金運行的順暢。

(三)加快部門預算管理制度改革。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相互依存、相互配套、相輔相成。部門預算編制應遵循統籌兼顧、勤儉節約、量力而行、講求績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則。預算單位應按照政府收支分類合理編制預決算,不斷細化部門預算編制,提高預算編制的透明度,確保部門預算編制依法、依規進行。

(四)加快推進縣級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

一是實施電子支付化能使業務人員從打印憑證、人工核算、手工蓋章、取單送單等大量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提高財政資金支付效率。二是從基礎上筑牢財政資金安全防線。電子支付化能實現“環環相扣、互牽互聯”的內控機制,任何人都無法單獨完成資金支付交易,支付流程中任何操作都運行在系統的有效監督下,最大限度杜絕了資金支付的管理漏洞。三是從整體上提升國庫管理水平。通過對現有國庫管理方式進行全流程、全方位和重新審視,建立起動態校驗、電子驗章、自動對賬、全程跟蹤的新型業務管理方式,可以為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健全動態監控機制、完善信息分析利用等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有利于全面提升財政國庫管理水平。

(五)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配套改革。

一是加強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管理,進一步完善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完善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管理,嚴格審批預算單位銀行賬戶開戶、變更、銷戶,建立預算單位銀行賬戶動態監控信息系統。二是完善公務卡制度改革,擴大公務卡制度的實施范圍,提高公務卡的使用效率,加強公務卡的管理。

摘要:國庫集中支付是指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 財政性資金支出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支付到用款單位或個人的一項國庫管理制度。國庫集中支付改革, 是公共財政基本框架建設的重要內容, 是加強財政國庫管理的重要手段。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有利于資金支付控制, 增強預算約束力;有利于財政資金集中化管理, 增強財政保障能力;有利于提高資金運行透明度, 杜絕財政及預算單位對財政性資金截留、擠占、挪用現象等問題。本文就慶云縣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取得的成效及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 提出進一步完善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問題,解析

參考文獻

[1] 江蘇省蘇州市國庫支付中心課題組.江蘇蘇州:深化國庫集中支付改革[J].中國財政, 2019 (07) :66-67.

[2] 王歡.關于加強中央預算單位財政授權支付資金監控的思考[J].財政監督, 2018 (14) :71.

[3] 王英.淺析如何優化縣級財政國庫管理制度[J].科技經濟導刊, 2016 (28) :222.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互聯網+”背景下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下一篇:微生物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辯證觀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