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2023-03-17

第一篇: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的奮斗目標,積極回應了社會各界對司法公正和法治國家建設的關注和期待。這也表明,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法治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國家和社會活動各方面基本實現“有法可依”的歷史背景之下,法治國家建設的主要任務將從加強立法轉向更加注重法的實施,強調通過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實現建設法治中國的總體目標。這為我們明確了新時期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總體思路,對下一階段的法治建設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和促進作用。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目標以來,我國法制建設總體采取的是“立法先行”發展模式。在當時法制基礎相當貧乏的條件下,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當務之急就是加強立法、解決“有法可依”的問題。這種發展模式適應了當時的歷史需要,通過短時期大規模立法迅速扭轉了“無法可依”局面。

立法是法治運行過程的起點,而執法、司法、守法是對其的延續和發展。法治的目標與價值最終需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來實現。如果立法得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實施,現實生活中存在大量有法不依、有法難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那么法律將形同虛設,民眾就會失望,法律的權威就樹立不起來,法治建設也將陷入“口惠而實不至”的境地。

一言以蔽之,建設法治中國不僅僅是加強立法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立法與執法、司法的有效對接與貫通,是要把“紙面上的法”通過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真正轉化為“行動中的法”。為此,十八大報告在提出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工作總體布局之后,專門強調要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十八屆三中全會也著重闡述了當前保證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主要目標與任務。

法的生命在于被賦予真正意義上的實施。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多次就法律實施問題發表重要闡述。在紀念現行憲法頒行30周年紀念會上,總書記強調,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這就為新時期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指明了方向和基本思路。

十八屆三中全會為進一步保證憲法法律的實施進行了工作部署,指出要進一步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會忠于、遵守、維護、運用憲法法律的制度。

這表明,我們已經深刻意識到,能否實現“法治中國”的夢想,能否真正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不僅僅在于我們有無法律,更決定于這些法律能否得以真正意義上的實施,取決于這些法律能否通過執法和司法過程真正作用于社會生活。

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對于保證真正意義上的法律實施意義更為凸顯。這是因為,司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如果民眾尊重和信賴司法,這種尊重和信賴將有助于克服政府執法的缺陷;如果他們失去了對司法的信任和尊重,則他們對法律和秩序的尊重將會消失,從而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故可言,司法無公正即法律無公正,司法無權威即法律無權威,法律無公正無權威即無法治。如果司法缺乏公信力、權威性,存在大量徇私枉法、司法腐敗現象,那么立法乃至整個法治建設的成效將喪失殆盡。鑒于此,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于司法體制改革的目標與任務進行了詳細而深刻的闡述,為當前的司法工作明確了方向和基本思路。

第二篇:定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建設法治中國而奮斗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為建設法治中國而奮斗

宣講稿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很高興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就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進行交流。

大家知道,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綱領性文件。把依法治國作為中央全會的主題,這在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符合時代發展要求,順應黨心民心,十分必要、非常及時,對于“法治中國”建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所以,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是我們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今天,我向大家匯報的題目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為建設法治中國而奮斗”,匯報的內容有三點:

一、我國提出依法治國的歷程及其重要意義

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

一、我國提出依法治國的歷程及其重要意義

我們國家提出依法治國時間并不長,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首次寫入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1999年全國人大修改憲法,把這一條寫入了憲法中,變成了一項憲法原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當然在后來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報 1 告中,都有對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表述有一些差別。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首次提出了關于加強法治中國建設的要求,但前提還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這次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主題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點是要考慮全面這兩個字,因為在十八大以后,總書記在2012年12月4號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實施30周年的大會上,第一次提出把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放在一起,把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放在一起,反映了我們黨在治國理政方面,在法治重要性認識方面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提高。所以這次四中全會明確以依法治國為主題,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過去不少黨的報告中都有有關法治的內容,比如,1997年召開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02年在十六大報告中第一次提出“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并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到了十八大,我們明確提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并提出‘科學立法、從嚴執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針”。但是這一次全會的報告是完全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的,通篇都是有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因此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我們黨對法治,對依法治國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深化。把法治擺在了一個更加神圣、更加重要、更加基礎性的地位,所以也有人評價說,十八屆四中全會必將是我們黨的歷史上,我們國家的歷史上一個里程碑的會議。

具體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何在,為什么我們黨在這個階段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而且要以全會的形式討論依法治國,并且要通過這樣的一個決定呢?按照現在官方所披露出的信息,它的意義體現在四個方面。

2 第一個意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于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意義。

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有四個法治標準,一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二是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三是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四是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當時把這四個標準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法治標準,現在來看,我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目的首先是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服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服務。為什么呢?因為法治在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經濟的發展只能代表一個國家發展實力的一部分,包括軍事、包括科技,但真正有實力的是什么呢?我認為是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這種制度和政治文明所蘊含的歷史,以及所代表的價值方向,與其他物質文明相比,更有價值??倳浽谥v話中引用了法學界的一個觀點:“法律是人類最大的發明,別的發明使人類學會了駕馭自然, 而法律使人類學會了如何駕馭自己。”可以說法治它是一個國家價值的體現,也是政治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溫家寶曾提到,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從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變化,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我想這個評價是到位的,因為我們講法治不是簡單意義上把法律當工具去看待,我們更多的是把它看成是人類文明的結晶,一種共同的價值,而且這種價值的本身,對于一個國家的富強、文明、民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這次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重要內容,在這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第一個意義。

3 第二個意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就是說我們推進依法治國,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保障,同時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我們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那么什么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呢?最重要的標志是什么呢?我認為就是法治,因為法治是制度的最高形態,我們講的治理體系,實際上指的就是一套符合現代理念的國家制度體系,這種制度體系和運用這種制度的能力稱之為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怎么才能體現一個國家制度的最高級形態?無一例外每個國家的法治所制定的法律得到良好的實施是最關鍵的,現在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于我們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確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打個比方,如果沒有法律的保障,我們的改革是很難進行下去的,我們每一項重大的改革都是以法治為引領推進和保障的。比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如果法律不做及時的修改,那就會出現法律和改革之間的巨大沖突,一方面政策改了,但是另外一方面法律沒有修改,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法治和改革之間要有密切的關系。最重要的是法治要起到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領推動和保障的作用,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制度體系才能夠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定型,越來越向法制化的方面邁進。最理想的就是當一個國家的各項治理制度,治理體系完備之后,最終應該都是以法治的形式所呈現的,沒有法治很難講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問題,這是第二個重要的意義。

4 第三個重要意義就在于,它是提高我們黨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必然要求。十六屆四中全會的時候通過了《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決定》,在這個決定中首次提出了依法執政的概念,過去我們都講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但是十六屆四中全會的決定首次提出了依法執政的概念,也就是說國家要依法治國,對執政黨而言要依法執政。所以現在習總書記把這幾項內容合在一起,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起建設。

所以依法執政被納入了整個國家的法治體系,法治框架上,依法執政實際上就是一個執政黨執政能力提升的一種表現。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黨中央關于黨內的法規和規范性的文件,制定的數量是非常多的,我們在去年還專門發布了黨內法規體系,黨內法規的制定條例和黨內規范性文件的備案辦法,我們俗稱叫做黨內的立法法。制定黨內的規則,包括黨章、黨內法規、黨的規范性文件意見等等,應該遵循什么樣的權限、程序,這說明我們在執政方面發生了變化,更加注重用法治的方式治國理政,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更加依靠法治來提升我們黨執政的能力,治國理政的能力,所以這一點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第三個重要意義。

第四個重要意義就在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于約束規范權力,保護公民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記得1997年剛剛提出依法治國的時候,很多人對這個概念還是有隔膜的,不能夠準確完整全面的理解,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國,很多省就開始提出各類依法治理的口號,包括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縣,有的地方提出依法治村、依法治家,各行各業提了很多的口號。這些口號提的對不對,也對也不對,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推行法治,依法治國必須落實到方方面面,所以推進依法治理有必要。但是另

5 外一方面對法治本身有誤解、誤讀的表現,因為法治的核心不是治老百姓,如果說用法律治老百姓、治民的話,那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法治,如果法治的重心放在治老百姓上,那就背離了法治的含義。英文中對法治的解讀更加準確,英文中有一句話,什么是法治,法的統治,它強調制定良好的法律,得到全社會的遵行,強調法律至上,強調程序正當,強調規則,也強調平等。所以說我們說的法治不是簡單管老百姓的法,那只能叫制度的制,真正的治是法的統治而不是人的統治。

國家機關也好,企事業單位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大家按照統一的、平等的規則來履行自己的義務,行使自己的權力,承擔自己的責任,這才是法治。2008年5月4號,時任總理的溫家寶同志,到中國政法大學去視察,他說今天我剛進你們的大門口看到你們校門口有一塊大石頭,石頭上有四個大字,叫做法治天下。他說我再說一下,法比天大、法治天下,他說現在都在講法治,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什么呢?五個方面,第一,憲法和法律的尊嚴高于一切。第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一切組織和機構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第四,立法要發揚民主,法律要在群眾中宣傳普及。第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有法不依,不如無法。

所以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法律的權威靠人民的信仰,靠人民的信賴和人民的維護,同時人民也有義務,有責任去維護法治的權威。

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那這次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概括起來是兩句話,一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

6 主義法治體系;二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也可以連成一句話,就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的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里我要解釋一下,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是黨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的概念,過去,我們有法律體系一說,大家都知道2011年吳邦國委員長代表全國人大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于2010年)已經形成,那個指的是立法層面的。目前,我們制定了242個法律,700多部行政法規,8000多個地方性法規,還有數以萬計的政府規章形成了一個多層次跨領域的完整的有機的法律規范體系,他講的是制度是規范。但是這一次不一樣,這一次不是講法律體系,而是講法治體系,一個律,一個治,一字之差意義完全不同。法治體系強調的是法律制定的完備,而且能夠得到切實的遵守和執行實施,又有相應的監督保障機制,這才叫法治體系。法律體系強調的是靜態的規范層面,制度層面的體系,而法治體系強調的是動態的立體的、完整的體系,所以說法治體系更全面。

我們這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就是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就是我們在立法層面要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個體系雖然已經形成了,但還是“毛坯房”,需要加工、裝修、完善。在法律的實施層面要形成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徒法不足以自行”,必須通過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把法律落實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把紙上的法律變成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鐵的法律。在監督層面我們要形成嚴厲的法治監督體系,必須對公權力、對執法權和司法權進行嚴密監督,主要是讓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形成一個監督整體,形成一個完整合力。在保障層面我們要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最根本的保障

7 就是黨的領導,還有隊伍保障、人才保障、財政保障等。同時還要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制度體系,這是《決定》的一個重大創新,為什么要把黨內法規體系納入總目標?我們黨是執政黨,黨內法規既是管黨治黨的重要依據,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有力保障。1978年鄧小平同志就曾經深刻指出:“國要有國法,黨要有黨規黨法。黨章是最根本的黨規黨法。沒有黨規黨法,國法就很難保障。”所以現在媒體和社會解讀的時候,往往說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包含了五個體系,這五個體系就是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和健全的法規制度體系。這五個體系是第一次提出,所以,意義重大。

那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具體而言就是這么五個體系,建成一個五個體系的法治體系,建成一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體而言按照決定的要求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律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這是我們說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一個具體的內容。

當然,還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且對如何實現這個總目標提了特別的要求,就是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須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這里,我重點談談堅持黨的領導問題。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問題,是《決定》回答的最重大問題,回答得非常透徹、清晰、旗幟鮮明。為什么 8 要回答這個問題?一個原因是這個問題關系國本,關系我國法治的根本;另一個原因是社會上有不正確的認識,國外有各種攻擊言論混淆視聽。

堅持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第一位要求,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我們說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最根本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習近平在關于《決定》的說明中指出:黨與法治的關系始終是我國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這一問題處理得好,則法治興;處理得不好,則法治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件大事能不能辦好,最關鍵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確、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具體講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根本制度基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支撐,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

應當看到,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完全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我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不是要虛化、弱化甚至動搖、否定黨的領導,而是為了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改善黨的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也是與西方資本主義法治最本質的區別。我們要清醒認識到,一些敵對勢力或政治異見人士鼓吹和宣揚“西方憲政”“三權分立”“司法獨立”,其要害就是質疑、削弱和否定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領導;一些人提出“黨大”還是“法大”等似是而非的命題,發出把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的噪音,不是政治上的糊涂,就是別有用心。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從理論上主動澄清和

9 駁斥把黨與法、黨的政策與法律、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的錯誤觀點,始終堅持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領導核心地位不動搖。

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特別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主要任務是什么?目標明確了,體系是清晰的、完整的,如何來實現這個目標,推進這個體系建設?重點有六個任務。

第一個任務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

決定中有這樣一句話“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在法治社會中,有良好的法律是前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

對于這一任務,《決定》提出了四點要求,一要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二要完善立法體制;三要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四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每一點中都有很多方向性的改革措施,我們看一下媒體關注比較多的“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這可以說是一個亮點所在。

對于憲法,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憲法是國家的總章程、是根本大法,它規定了國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長期以來我們的憲法意識淡薄,憲法的觀念不夠,落實憲法、實施憲法的保障制度機制不完備,違反憲法的現象時有發生。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說因為哪個人違反憲法被追究責任,或者哪些事情違反了憲法定了性,或者被曝光,很少。

10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連憲法的尊嚴都得不到應有的捍衛,何談“法治”。

2012年12月4號,總書記強調了“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這次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把憲法擺在了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提出“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機制,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我們能夠看到的有兩點。

一是將每年的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大家知道我們現行《憲法》是1982年12月4號頒布的,當時中共中央和司法部也聯合發過文,把12月4號作為中國的法制宣傳日,它的核心也是宣傳《憲法》,但是每次宣傳側重具體的部門法宣傳。這次《決定》把12月4號作為憲法日,明確提出“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

憲法日意味著什么呢?實際上是喚醒全民族對憲法的高度認同和重視。雖說這是一個很小的改變,但是它的影響卻是很深遠的,這對增強全社會憲法的意識會有很大的作用。

二是建立憲法宣誓制度。為什么要建立宣誓制度?

第一個原因,每一個國家公職人員,人大和常委會選舉任命的官員,都要明白自己的權力是從哪里來的,都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要明白權力的來源。每個公務員都要有很強烈的使命感、榮譽感、責任感,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我們將要在全社會弘揚憲法精神,公務員首先要弘揚憲法精神,就需要有必要的儀式,向憲法宣誓就是一個必要的儀式。

第三個原因,這也是借鑒國際慣例。目前國際上有142個國家有成文憲法,其中97個國家都有憲法宣誓制度。

11 我們看到,美國總統選舉后,總統宣誓就職的時候,手是要按在憲法上,對著首席大法官來宣誓,要忠于憲法、維護憲法、實施憲法,我們沒有這樣的制度,所以這一次四中全會明確規定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全會決定規定,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最高人民法院已經部署初任法官要向憲法宣誓。

另外,《決定》提出編纂民法典。

這是關注比較多的,那么,什么是民法典?它有什么作用?《民法典》指一部完整全面的民法法律,關于物權、債權、民事責任等與公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保護密切相關的重要規定都包含在其中。

在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中,民法典的地位僅次于憲法。

民法典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石,沒有民法就沒有市場經濟。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是否健全,須以民事立法的健全為前提,其標志是有一部完善的民法典。

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804年3月公布的《法國民法典》,又被稱為《拿破侖法典》。1799年,剛剛通過政變掌握政權的拿破侖,就開始編纂法國民法典。拿破侖曾講過:“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40多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于這一切的記憶。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侖的赫赫戰功隨著滑鐵盧失敗早已煙消云散,但拿破侖民法典卻從法國走向全世界,成為大陸法系國家民法的藍本。

完整的民法典內容復雜、體系龐大,是一項極為艱巨的系統工程。我國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三次啟動民法典的制定,但受當時的歷史條件所限,始終未能完成。2002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民法典草案,但鑒于民法典內容復雜、體系龐大、學術觀點有分歧,采取了“變批發為零售”的漸進式路徑,先出臺單行法,在條件成熟后再以此為基礎研究制定一部完

12 整的民法典。截至目前,已經制定了《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一系列單行法,民法的法律體系初步形成。再加上“各個單行法相互之間存在著較嚴重的重復、沖突與矛盾的現象。此外,某些重要的制度沒有由單行法加以規定,導致現行立法格局存在著嚴重的缺漏”,在這樣的情況下,編纂體系完整的民法典顯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第二個任務就是“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偟膩碚f,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任務非常的重。在我國,80%左右的法律法規都是由行政機關執行的。行政機關能否依法行政,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法律實施的整體水平和法治國家建設的整體進程。

這次我們提出,政府建設的總目標是要建設法治政府,而且要加快建設。 那么,法治政府應該是個什么樣子呢?標準是什么?《決定》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六個標準——“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

2004年國務院通過的《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明確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基本上建成法治政府。結果到了今年正好是十年,法治政府沒有建成。十八大報告提出,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候法治政府基本建成,還有六年時間。六年之內我們的法治政府能不能基本的建成,這個確實還對于我們各級政府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這些年來,我們的行政機關在依法行政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但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從“談法治時滔滔不絕,做決策時權力滔滔”的思維慣勢,到個別地方用“紅頭文件”否決生效的司法裁定,再到信奉“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的強制、暴力拆遷事件,少數干部依舊沒有跳出“人

13 治”、“權治”的窠臼。

為了確保各級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中嚴格實施法律、依法行政,《決定》從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六個方面進行了部署,每一項措施都緊緊圍繞“保證法律嚴格實施”這個中心展開。

這里,我們重點強調以下幾點。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我們看在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前面,我們加上了兩個字“依法”,也就是說,政府做任何工作都要在法律范圍內活動,《決定》講了這樣幾點,

首先,行政機關“法定職責必須為”。 法律法規授權的職責必須要做,還要做好。

其次,行政機關“法無授權不可為”。政府的權力是人民通過法律授予的,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沒有法律依據不得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決定。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堅決消除權力設租尋租空間。

最后,推進各級政府事權規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層級政府特別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權法律制度,強化中央政府宏觀管理、制度設定職責和必要的執法權,強化省級政府統籌推進區域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職責,強化市縣政府執行職責

2、在依法決策方面,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為什么要強調這一點呢?就是老百姓說的出現了“三拍”現象即“拍腦瓜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今天這建個高樓,明天那里搞個新城,熱

14 衷于搞政績工程,這些看起來很美,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沒有任何實際效益,有時還會留下一個“爛攤子”。而決策者往往還能升官走人,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決策者不需要承擔責任。

以后所有的重大決策都要終身負責了,有了這個“緊箍咒”我相信很多領導做決策時都會十分慎重,不認真決策最后責任是你自己的,而且是終身承擔。出了問題,還要堅決執行倒查機制,要回頭看誰做的決策。

3、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2008年以后實施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允許老百姓對政府提出公開的要求。我們政府公開了大量的信息,但是與老百姓的這種需求要求發展相比的話,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間。

我前一段時間看了國務院各部委的網站。國務院50多個部委每年收到老百姓申請部委信息公開的案件數量,最多的一個部委達到了4萬多件。4萬4千件是住房城鄉建設部,據說住建部有兩三個人管信息公開工作,每年要面對4萬多個信息公開的要求,這個壓力非常大,但是必須做。下一步國務院要求進一步擴大政務公開的范圍,要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以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以后公開就是常態,什么都要盡可能的公開,不僅信息要公開,政務活動也要公開。而且有些地方探索,比如說老百姓列席政府常務會議、列席人大的會議;有些提出會議要公開,要上網,要直播;有些提出過程信息也要公開,不光結果要公開,過程也要公開。所以這次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的“五公開”。這“五公開”制度也是對政府的一個挑戰?,F在老百姓的公民意識、權利意識、民主意識不斷增強,信息公開的強烈要求會逼迫我們政府不斷擴大公開范圍。

15 大家知道,去年發生了陜西的“表哥”事件。陜西安監局局長楊達才一次出現在車禍現場處理車禍,但是按照他的說法是一不小心表情有所放松,就被記者抓拍了一個“微笑哥”,緊接著發現他戴著不同的名表,最后抓出一個“表哥”來。這個事件發生的同時,有一個大學生第一時間向財政廳要求財務公開,要求知道楊達才一個月掙多少錢。他說,現在的政府三公經費都公開了,為什么楊達才不公開,這個不公開沒有理由。陜西財政廳拖了10多天,在截止日期最后一天答復了一個信息上面寫著:某某某同學,你申請的信息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圍,祝你學習進步。但是這小伙子出名了,現在全國各地哪兒抓住一個貪官,向當地財政部門申請公開貪官收入的人越來越多。所以,老百姓的意識越來越強了,我們現在強調的政務公開、司法公開,甚至立法公開、黨務公開、重大事項公開,這是大勢所趨,誰都阻擋不了這個發展的大勢,只能順應這個大勢逐步擴大政務公開的范圍,從決策到執法到財務到管理到結果都要公開,盡可能地公開。這是我想說的第三個重點任務,就是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方面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的一些要求。

第三個任務是“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全會強調: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習近平曾經引用過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段話:“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這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如果司法這道防線缺乏公信力,社會公正就會受到普遍質疑,社會和諧穩定就難以保障。因此,全會決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所以,《決定》對保障司法公正做出了新部署,重要的有以下幾點:

1、領導干部干預司法將被記錄追究。

《決定》對此做了明確的要求?!稕Q定》要求對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主要有三個措施,第一是全程留痕,就是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要記錄在案。第二要公開通報,領導干部插手司法活動情節惡劣的要公開通報。第三,如果干預個案,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規追責責任。這一制度的建立將有效遏制領導干部干預具體案件。但“誰來記錄,誰來處理,下一步制度如何落地至關重要。

“一個表述出來,還需要進一步的解讀,需要配套跟進,需要制度上的細則,需要有專門的人來做這件事,使表述落到實處。”對接下來的相關制度規定拭目以待。

2、明確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回法庭,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長期以來,我國司法受到地方化和行政化的干預嚴重,“民告官”的司法途徑不暢通成為司法體制的最大短板。三大訴訟中,行政訴訟受地方公權力機關“人、財、物”的影響最大,存在“立案難、審理難、執行難”三大頑疾。“民告官”的渠道不暢通,導致了兩個不正?,F象:一是大量本該通過行政訴訟解決的行政糾紛進入了信訪渠道,出現“信訪不信法”現象;二是行政案件“判后必上訴”現象屢見不鮮。為此,四中全會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回法庭,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這有利于增強司法獨立性、權威性和公正性,防止公權力對司法的干預。

3、明確提出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 不能否認,當前,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問題較為突出,一些司法人員作風不正、辦案不廉,辦“金錢案”、“關系案”、“人情案”,造成了一些案件辦案質量不高甚至冤假錯案時不時出現。由此在造成司法公信力嚴重減損

17 的同時,也引發了大量上訪事件的發生。這次四中全會是針對法官、檢察官等司法人員“量體裁衣”進行的這一制度設計,就是要在司法領域強化責任主體意識,形成權責統

一、“誰裁判、誰負責”的制度機制,對自己所辦案件“終身”負責,以此增進辦案人員的秉公辦事的責任心和審慎度,從而提高司法的公正度和公信力。

4、加強人權司法保障。

現在公安部門刑訊逼供少了,但有些地方變相地刑訊逼供的現象仍然時有所見,如搞在審訊中搞車輪戰、不準嫌疑人睡覺。在眼前吊個大燈泡,你困得不得了就招了?,F在高法規定,凡是通過凍餓曬烤獲取的證據,都屬于要在審判中排除的非法證據。過去我們常說既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過去重點是放在不放過壞人上,今后必須放在不冤枉好人上。甚至哪怕可能放過壞人,也絕不能冤枉好人。因為壞人總要做壞事,今天沒抓住他,下次也會抓住。但如果冤枉好人,就可能影響他的一生甚至家屬子女的生活。而且好人占絕大多數,如果好人可以被隨便冤枉,那么大家都沒有安全感。

《決定》提出健全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的法律制度。對避免冤假錯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如果沒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下一個受害者。

第四個任務,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關于守法)。 法治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只有人們發自內心地認同法律、信賴法律、遵守法律,才能形成推進依法治國的強大力量。

判斷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一個社會是不是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最主要的標志就是看其治理方式是不是法治,看其國民是不是普遍樹立了對法治的信仰。

18 92年的時候張藝謀拍攝的一部農村題材的影片《秋菊打官司》走紅大江南北,使“討個說法”成為老百姓當中的流行詞匯,現在很多人遇到事也會說“我到法院告你去”,這種公民法律意識的覺醒,是我們樂見的。但是由于受我國長期厭訟思想的影響,很多人還是遇到事情仍然會采取一些簡單的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以暴制暴”的處理方式,這與我們建設法治社會是相悖的。要建設法治社會,就要引導全民樹立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治意識。

關于樹立法治意識,四中全會提出,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模范守法,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誰執法誰普法”,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加強公民道德建設。

第五個任務是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

這是黨中央第一次明確提出法治工作隊伍建設,而且是三支隊伍的建設。首先,要建設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加強人大和政府的立法隊伍、行政執法隊伍、司法隊伍建設,這三支隊伍要互相打通、互相交流。其次,要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主要是律師隊伍建設,律師隊伍應當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最后,要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要用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全方位占領高校、研究機構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陣地,而不能照搬西方的法學理論。

第六個任務是關于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

第一,堅持依法執政。黨政主要負責人就要切實履行好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政法委員會是黨委領導政法工作的組織形式,必須長期堅持。

第二,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

第三,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稕Q定》中指出,把法

19 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還需要強調的是,第一次作出規定:“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干部重要內容,在相同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法治素養好、依法辦事能力強的干部。對特權思想嚴重、法治觀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評教育,不改正的要調離領導崗位。”這一規定針對性很強,十分管用。只有在干部提拔、使用、管理上真正堅持、嚴格貫徹法治導向,才能切實提高領導干部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

韓非子曾說過“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總之,《決定》作為法治中國建設的路線圖和施工圖已經繪就,下一步就看在座的各位如何落實,相信通過大家努力法治中國離我們越來越近。以上就是我向大家匯報的學習四中全會《決定》的一點認識,談的不對的地方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第三篇:加強農業法治宣傳教育 全面推進農業法治建設

2011年以來,全市各級農業部門按照“六五”普法規劃和《市人大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十二五”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以“法律進機關”、“法律進鄉村”活動為抓手,廣泛深入開展農業法治宣傳教育,全面提高農業部門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增強農民群眾守法用法的意識,為促進全市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 法治保障。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農業法治宣傳教育保障體系。一是健全組織機構。我委成立了“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任組長,黨組成員任副組長,委屬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政策法規科,制定了辦公室工作職責和工作制度。委屬各單位辦公室兼作本單位的普法機構,確定專人為普法聯絡員,明確了職責要求。各縣(市、區)農業部門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將普法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與其他各項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做到了“三個納入”:即納入了工作計劃;納入了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支部和職工學習計劃;納入了工作目標考核。每年至少召開2次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普法工作。建立了機關學習制度和獎勵制度、職工學法考勤制度。三是制訂學法計劃。結合工作實際,印發了《全市農委系統法制宣傳教育第六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每年還制定了《全市農業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要點》和《機關干部學法計劃》。

四、編發和征訂普法資料。市種子管理站編印了《農作物種子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選編》300冊,分發給相關領導、農業部門干部職工和服務對象。統計征訂了《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讀本》、《公務員學法用法讀本》等“六五”普法教材。配合市人大正在編印《農業農村經濟法律法規匯編》。

二、突出重點,切實加強公務員尤其是領導干部和行政執法人員學法用法。全面落實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法制度,把憲法、國家基本法律和與農業農村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列入中心組學法的重要內容,作為其它工作人員學習培訓的必修課。“六五”普法以來,市農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涉法學習24次。按照市政府部署,每年組織我委縣級領導干部參加全市領導干部法制講座。委屬單位、機關黨委和各黨總支(支部)根據學法計劃安排,結合自身實際,通過集中學習、干部教育在線學習和自學等形式開展學法活動。堅持以考促學,以賽促學,每年組織行政執法人員參加全市依法行政知識考核,參考率及合格率均達到100%。去年市農委代表隊在全市森林防火知識競賽中,榮獲一等獎。每年舉辦全市農業行政執法培訓班,組織執法骨干參加全國、全省農業行政執法培訓。今年我委對全市執法骨干60多人進行了集中培訓,邀請省農委領導專家講授了肥料、農藥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知識。

三、創新普法載體,搭建農民學法平臺。為調動農民群眾學法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委著眼于農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結合自身工作職能,發揮專業技術優勢,扎實推進“法律進鄉村”活動,在服務群眾中加強法治宣傳教育。一是積極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為暢通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渠道,提高放心農資產品覆蓋面,市農委每年都舉辦形式多樣的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推廣活動。今年,市農委和市科協在宜秀區黃梅村共同舉行了送科技和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現場咨詢活動,設立農業及衛生醫療咨詢臺16個,利用宣傳車、展板、明白紙等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集中宣傳農業法律法規,普及假劣農資識別常識及實用農業技術,現場接待咨詢500多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000多份。二是扎實開展農業科技服務活動。新型職業農民是發展現代農業、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農業部門一項重要職責,市農委結合農民特點及生產經營需要,創新培育模式,科學設置培訓課程,精心安排培訓內容,要求各級培訓機構將涉農法律法規作為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努力在建設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同時,培養一支農村“法律明白人”隊伍。如今年宜秀區農業局在羅嶺鎮妙山等四個村開展的農民專業培訓中,聘請省市專家講授《漁業法》等法律法規,發放宣傳材料120余份。據統計,去年全市共培訓新型職業農民2440人。各地農業部門還將農業法治宣傳教育與農業技術推廣等工作結合起來。懷寧縣農委通過編發手機報、制作電視專題等形式,推廣農業實用技術、宣傳強農惠農政策和農業法律法規。望江縣農委結合農資企業年會、包村聯戶工作和農業生產技術培訓會等,向農資經營人員、種糧大戶、家庭農場主等,普及農資識假辨假和依法維權等知識。三是依法化解涉農矛盾糾紛。近年來,隨著我市農資打假力度不斷加強,農資質量水平穩中有升,但農資質量糾紛仍時有發生。我委堅持以普法促維權,在維權中普法,通過提供法律服務,普及法律知識,傳播法治理念,引導當事人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去年,我委受理農業投入品質量糾紛和投訴53起,辦結率100%;市種子站平息了2起種糧大戶群體上訪事件,妥善解決了雜交水稻品種“廣兩優100”、“Y兩優2號”、“鹽兩優888”等種子質量糾紛,協議理賠受損農戶47.3萬元。

四、普治并舉,推進農業法治宣傳教育深入開展。我委注重執法與普法相結合,將法治宣傳教育融入農業行政執法全過程,在推進農業執法中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確保農業法律法規公正有效實施。近年來,全市各級農業部門切實履行農資市場監管職責,以“春、夏、秋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為抓手,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等違法行為。2014年全市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出動執法人員6205人次,檢查企業6924個次,立案查處168件,挽回經濟損失376萬元。去年全市沒有發生一起重大假劣農資坑農害農事件,促進了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第四篇: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努力建設法治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已于2003年8月27日經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將于今年7月1日起開始施行。我們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要切實轉變思想觀念,積極用《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來規范行政行為,堅持依法辦事,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努力建設法治政府。

一、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認識實施《行政許可法》的重大意義

《行政許可法》是一部規范政府行政許可行為的專門法律?!缎姓S可法》所確立的合法原則,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便民原則,救濟原則,信賴保護原則,監督原則等六項基本原則以及一系列制度措施,不僅是對行政許可本身的規范和重大改革,也是對整個政府工作的進一步規范,對于促進政府對經濟社會事務的管理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第一,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集中體現?!缎姓S可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受法律保護,行政權力必須依法行使,行政行為要符合法律規定,行政機關違法同樣承擔法律責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同時確立了在政府管理工作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優先、市場優先、社會自律優先的原則,這對于培育社會自律機制,密切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關系,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第二,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是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根本途徑。規范許可行為是建設法治政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我們要貫徹實施好這部法律,加速建設法治政府的進程。

第三,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的重大舉措?!缎姓S可法》從調整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公權力與私權利的關系出發,嚴格控制行政許可設定權,明確規定了行政許可事項的范圍。這有利于減少和限制不必要的行政許可事項,促進政府職能切實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第四,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是為各類經濟主體及其經濟活動創造寬松環境,加快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缎姓S可法》從行政許可的設定、條件、期限、收費和實施主體,作出了明確規定,目的就是要革除生產和流通領域中一切人為的障礙,降低行政機關的管理成本,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創造寬松的環境,促進商品流通和服務市場化,加快經濟發展步伐。

第五,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是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防止公共權力濫用的有效手段?!缎姓S可法》強化了監督制約,有利于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防止權力濫用和權錢交易。

《行政許可法》的出臺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一件大事。我們要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執政為民,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高度,深刻理解實施《行政許可法》的重大意義,真正把貫徹實施這部法律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第一,牢固樹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和掌握《行政許可法》的有關知識,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把依法行政貫穿于行政管理的各個環節,列入各級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的考核內容。要強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知識培訓,并把依法行政情況作為考核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重要內容。要積極營造全社會遵法守法、依法維權的良好環境,逐步形成與建設法治政府相適應的良好社會氛圍。

第二,認真開展行政許可規定清理工作。要嚴格對照《行政許可法》,對現有的行政許可事項進行全面清理,不符合規定的,一律予以取消,確需保留又符合規定的,按規定程序上升為地方性法規,并全面清理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確保按時完成清理任務。

第三,要理順行政執法體制,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各級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都要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要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主體,做到職權法定,防止多頭執法,積極探索和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開展綜合執法的試點及推廣工作,減少行政執法層次。要完善行政執法機關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努力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過錯追究制和評議考核制,保證行政權力的依法有效行使。

第四,抓緊建立行政許可配套制度,保證《行政許可法》實施落實到位。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要高度重視,務于今年7月1日前建立統一受理行政許可申請、統一送達行政許可決定制度,建立健全受理、審查、聽取行政許可申請人和利害關系人意見、聽證、招標、拍賣、考試、檢驗檢測檢疫、登記等實施行政許可的具體工作程序制度,建立行政許可責任追究制度。還要積極探索和建立相對集中許可權制度和行政許可的統一辦理、聯合辦理、集中辦理制度。各項配套制度要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切合實際,內容具體,操作性強,確?!缎姓S可法》全面貫徹實施。

第五,進一步完善行政監督制度,強化對行政權力的監督。要按照“誰許可、誰負責、誰監督”的原則,加強對行政許可活動的監督檢查,把事前審批與事后監管有機統一起來,建立和完善行政處罰、行政復議、行政許可和行政應訴等制度,及時發現和糾正違法行政行為。堅持做到有權必有責、有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

三、推進政府管理創新,建設行為規范的法治政府

第一,行政許可設定要于法有據。實施《行政許可法》,要求我們必須徹底改變行政許可過多過濫的現狀,進一步維護法制統一,確保政令暢通,消除市場分割、地區保護和行業壟斷。要求我們必須大力推進政府管理創新,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政府職能,加快實現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充分運用間接管理、動態管理和事后監督管理等手段對經濟和社會事務實施管理。

第二,行政許可管理要公開透明?!缎姓S可法》規定,有關行政許可的事項、條件、標準、程序、期限、收費都要公開,行政許可的實施和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以外,也應當公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享有陳述權、申辯權,行政許可直接涉及申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重大利益的,可以要求舉行聽證。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消除政府特權思想,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行政決策機制,實行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堅決防止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現象。

第三,行政許可服務要便民快捷。行政機關必須進一步樹立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方便群眾辦事,防止多頭審批、重復審批,有效實施行政管理和提高行政效能。

第四,行政許(本文權屬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查看)可權要與責任掛鉤、與利益脫鉤?!缎姓S可法》對行政機關違法、越權以及不遵守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許可,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同時規定實施行政許可原則上不得收費,以確保權力與責任掛鉤、權力與利益脫鉤。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強化責任意識,勤政廉政,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務。

總之,《行政許可法》的貫徹實施,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依法行政進程、建設法治政府征途中的一場攻堅戰,是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我們要以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為契機,積極用《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來規范行政行為,努力開創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加強法治煙草建設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日臻完善,煙草行業如何才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為加強法制煙草建設創造良好環境?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有關舉措淺談自己的一些觀點。

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首先,全面推行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提高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在學法制度建設方面,領導干部要通過召開讀書會、參加專題研討班等形式,帶頭學習與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其次,建立依法行政情況考察和法律知識測試制度。對擬任單位或部門領導職務的干部,要考察他們掌握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和依法行政的情況,作為任職考核的主要內容之一。再次,實行專賣行政執法和法制工作人員法律法規知識考試制度。擬從事專賣行政執法和法制工作的人員,必須參加由省局(公司)統一組織的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取得相應資格方能上崗。最后,完善行政執法和生產經營人員學法制度。要有計劃地組織行政執法和生產經營人員學習有關法律法規知識,并將培訓成績作為任職晉升的依據之一。

完善決策機制,提高依法決策水平。建立健全行政決策機制,科學合理地界定行政決策權,對相應的權限、程序、時限、公布形式等作出規定并公開發布;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聽取意見和聽證制度,廣泛聽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完善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對事關行業發展和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事項,要進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評估;堅持重大行政決策的合法性審查制度和重大行政

決策集體決定制度,未經合法性審查或經審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有關會議討論;建立重大行政決策實施情況評估制度,定期對決策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反饋,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公眾對決策實施的意見和建議,全面評估決策執行效果。

提高規范性文件運行質量。首先,完善規范性文件制定制度,確保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嚴格遵守法定權限和程序,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其次,完善規范性文件發布制度,凡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規范性文件,必須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媒體等向社會公布,便于相關利益方查詢、下載,未經公布的規范性文件,不得作為行政管理的依據。再次,完善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規范性文件應當在規定期限內報同級政府法制部門和上級單位備案審查,做到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切實維護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最后,健全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定期對已公開發布的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對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與上位法相抵觸或相互之間不協調的規范性文件,要及時修改或廢止,并向社會公布相關情況。

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一是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要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善于用法律手段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要更加重視執法管理向執法服務的轉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要加大行政執法力度,依法查處造假、售假等涉煙違法案件,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二是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要強化程序意識,細化執法流程,規范

取證活動,保障執法程序的公正性。要完善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執法案卷評查、質量考核、滿意度測評等工作。要完善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科學合理地細化、量化自由裁量權并完善適用規則,通過制定嚴格的約束機制規范自由裁量權的行使。三是完善行政執法體制和機制。繼續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明確各級煙草專賣部門行政執法權限,推進綜合執法,減少執法層級,提高基層執法能力,切實解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執法缺位和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要改進和創新執法方式,堅持管理與服務并重、處置與疏導相結合,充分發揮行政指導、行政協調的作用,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此外,還要通過加強投訴網絡建設、建立行政執法監督員制度等措施,不斷完善行政執法監督體制和機制。

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接受各方監督。一是加大行業信息公開力度,凡是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信息,都應向社會主動公開。二是健全行業信息公開制度,從主動公開、依法申請公開、信息發布保密審查、信息公開考核評價等方面予以細化,實現行政權力運行的公開化、透明化。三是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依法依規開展職工代表各項活動,保障與發揮工會組織和職工代表在審議企業重大決策、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等方面的作用。四是保障和支持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依法獨立行使監督權,對群眾舉報投訴、新聞媒體反映的問題,有關單位或部門要認真調查核實,及時依法做出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向社會公布,同時嚴格行政問責,確保有錯必糾、有責必問。

增強依法行政工作的執行能力。一是健全推進依法行政的組織領導體制和機制。建立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的依法行政領導小組,完善工作協調機制,統一領導本單位依法行政工作;實行依法行政工作“一把手”負責制,要求“一把手”切實擔負起依法行政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將依法行政任務與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考核。二是加大對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力度。按照建設法治煙草的目標和要求,逐步完善考核機制,科學設定考核指標,細化考核標準,把依法行政納入各單位目標管理考核體系,不斷增強各單位工作人員推進依法行政的責任心和自覺性。三是大力開展依法行政宣傳調研工作。要把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作為依法行政的基礎工程來抓,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確?;顒尤〉脤嵭?,切實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制觀念以及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加強依法行政理論研究,緊緊圍繞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高行政服務效能等熱點、難點問題做深入調查研究,探討新思路、新方法,用不斷發展的科學理論指導不斷發展的實踐,努力使法治煙草建設取得新突破。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下一篇:青年教師讀書感悟免費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