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瑞士與中國的文化差異

2023-03-25

第一篇:瑞士與中國的文化差異

中國與瑞士的關系

一、政治關系

瑞士于1950年1月17日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年9月14日,中國同瑞士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并互派公使。1956年1月和1957年4月,中瑞先后將外交關系由公使級升格為大使級,并互派大使。

1951年11月,瑞士在上海設立總領事館,1962年12月關閉。1995年4月,瑞士駐上??傤I事館重新開館。2006年10月,瑞士駐廣州總領事館開館。

1954年4月,中國在日內瓦設立總領事館。1988年9月,中國駐日內瓦總領事館關閉,中國駐蘇黎世總領事館開館。

瑞士是最早承認并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建交61年來,兩國關系發展平穩。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兩國關系有了進一步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兩國高層互訪頻繁,經貿合作不斷擴大,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

(一)重要訪問

1954年6月12日,出席日內瓦會議的周恩來總理兼外長順訪瑞士。

1961年5月29日,出席日內瓦會議的陳毅副總理兼外長赴瑞士首都伯爾尼拜訪瑞士聯邦主席瓦倫和外長彼蒂彼愛。

1973年5月,瑞士前外長彼蒂彼愛訪華;6月,瑞士前外長施皮勒訪華。

1974年8月,瑞士聯邦委員兼外長格拉貝爾訪華,格是中瑞建交以來第一位正式訪華的瑞士國家領導人。

1975年4月,瑞士聯邦委員兼交通動力部長里恰德訪華。

1978年5月,谷牧副總理訪問瑞士。

1979年4月,全國政協副主席榮毅仁率中國政協代表團訪瑞。

1982年6月,國務委員兼外長黃華出訪途經瑞士,瑞士聯邦副主席兼外長奧貝爾會見并宴請。

1985年6月,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漢生率中國人大代表團訪瑞。

1986年11月,瑞士聯邦副主席兼外長奧貝爾訪華。

1987年3月,國務委員兼外長吳學謙訪瑞。

1992年1月,李鵬總理訪瑞并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

1994年1月,喬石委員長訪瑞。

1995年1月,朱镕基副總理訪瑞并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4月,瑞士聯邦委員兼外長科蒂訪華。5月,瑞士議會國民院議長福萊和聯邦院議長屈希勒率瑞士議會代表團訪華。這是瑞士兩院議長首次聯合率團訪華。10月,瑞士聯邦副主席兼經濟部長德拉米拉率經貿代表團訪華。

1996年9月,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訪瑞;10月,瑞聯邦主席德拉米拉訪華,這是瑞士聯邦主席首次訪華。

1997年5月,鄒家華副總理訪瑞。

1998年1-2月,李嵐清副總理訪瑞并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

1999年3月,江澤民主席訪問瑞士,這是中瑞建交以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對瑞士進行國事訪問。

2000年1月,吳邦國副總理訪問瑞士并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6月,溫家寶副總理訪問瑞士。9月,中瑞建交50周年,國家主席江澤民與瑞士聯邦主席奧吉以及外交部長唐家璇與瑞士聯邦委員兼外長戴斯互致賀電。同月,瑞士聯邦主席奧吉訪華,并出席中瑞建交50周年慶?;顒?。

2002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組織部部長曾慶紅訪問瑞士,雙方簽署了《中瑞兩國政府管理培訓項目技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2003年4月,瑞士聯邦委員兼國防部長施密德訪華。5月,瑞士聯邦委員兼外長卡爾米-雷伊訪華。6月,胡錦濤主席出席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經停瑞士,并與瑞士聯邦主席庫什潘舉行會晤。11月,瑞士聯邦主席庫什潘來華進行工作訪問。

2004年6月,曾培炎副總理訪問瑞士,雙方簽署《旅游目的地國實施諒解備忘錄》。10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上將訪問瑞士。同月,瑞士聯邦委員兼內政部長庫什潘應邀赴上海出席國際文化政策部長級會議,并訪問西藏。

2005年1月,黃菊副總理赴瑞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并會見聯邦主席施密德。7月,瑞聯邦委員兼經濟部長戴斯來華參加WTO小型部長會議并訪華。

2006年1月,曾培炎副總理赴瑞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并會見聯邦主席洛伊恩貝格。2月,李肇星外長訪瑞。同月,瑞聯邦委員兼國防部長施密德訪華。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訪瑞。10月,瑞聯邦副主席兼外長卡爾米—雷伊訪華。

2007年1月,國務委員華建敏赴瑞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4月,李肇星外長應約與瑞聯邦主席兼外長卡爾米-雷伊通話。7月,瑞聯邦委員兼經濟部長洛伊特哈德訪華,

代表瑞政府宣布承認我完全市場經濟地位。9月,楊潔篪外長出席第62屆聯大期間會見瑞聯邦主席兼外長卡爾米-雷伊,并與其共同簽署《中瑞關于加強對話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10月,瑞前聯邦主席奧吉出席上海特奧會開幕式。11月,瑞聯邦委員兼司法警察部長布勞赫訪華。

2008年1月,曾培炎副總理赴瑞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并會見聯邦主席庫什潘。5月,瑞聯邦委員兼經濟部長洛伊特哈德訪華,并出席瑞航自蘇黎世至上海首航儀式。8-9月,瑞聯邦主席兼內政部長庫什潘和聯邦委員兼國防、民防和體育部長施密德分別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開幕式。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訪瑞。10月,瑞聯邦議會國民院議長布永訪華。11月,劉延東國務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統戰部部長杜青林分別訪瑞。

四川汶川地震災害發生后,瑞方在第一時間向我表示慰問和援助意愿。瑞聯邦主席兼內政部長庫什潘及外長卡爾米-雷伊對中國發生地震災害表示同情和慰問。據不完全統計,瑞方向我提供的帳篷總計1046頂,各類援助物資總額約計105萬美元。

2009年1月,溫家寶總理赴瑞出席達沃斯世界 經濟論壇年會并正式訪問瑞士。2月,中方派采購團赴瑞,與瑞方合作伙伴簽署了總額3億美元的經貿合同。4月,瑞聯邦委員兼環境、交通、能源和電信部長洛伊恩貝格訪華。6月,科技部長萬鋼訪瑞。10月,瑞聯邦委員兼司法警察部長維德默-施魯姆普夫訪華。

2010年1月,李克強副總理赴瑞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并正式訪瑞。5月,衛生部長陳竺出席世界衛生組織部長級會議期間在日內瓦與瑞聯邦委員兼內政部長布爾克哈爾特舉行了工作會談。6月,瑞聯邦委員兼外長卡爾米-雷伊訪華。7月,吳邦國委員長訪瑞并出席第三次世界議長大會。8月,瑞聯邦主席兼經濟部長洛伊特哈德訪華并出席上海世博會瑞士國家館日活動。9月,瑞士聯邦副主席兼環境、交通、能源、通信部長洛伊恩貝格來華參觀上海世博會。12月,中瑞外長通話。

(二)友好省州/市關系

1982年,中國昆明市與瑞士蘇黎世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

1994年,中國長沙市與瑞士弗里堡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

2004年,中國北海市與瑞士盧加諾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

2007年,中國上海市與瑞士巴塞爾州建立友好省州關系。

2008年,中國黃山市與瑞士因特拉肯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

二、經貿關系

1974年12月,中國同瑞士簽訂《中瑞貿易協定》并成立了中瑞貿易混合委員會。1979年瑞士政府給予中國普惠制待遇。2011年1月,商務部長陳德銘在瑞士出席2011年達沃斯

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期間同瑞士經濟部長阿曼共同簽署《關于啟動中瑞自貿協定談判的諒解備忘錄》,宣布中瑞自貿區談判正式啟動。

雙邊貿易:瑞士是中國在歐洲重要的貿易伙伴。2010年中瑞雙邊貿易額200.7億美元,同比增長110.3%。其中,我出口30.3億美元,增長14%;進口170.4億美元,增長147.4%。我進口以機械電子、化工醫藥等產品為主;出口以初級加工產品和原材料為主,近年來制成品出口比重不斷增加,主要有紡織、機電、化工等產品。

對華投資:瑞士1982年開始在華投資,中瑞合資迅達電梯有限公司是中國批準成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資工業企業。截至2010年底,我累計批準瑞在華投資項目1301個,實際利用瑞資36.2億美元。瑞士在華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電氣、機械、醫藥化工、食品等領域,投資區域主要在沿海城市和經濟特區。

1996年10月,中瑞兩國政府簽署了《關于建立中瑞合資企業項目融資基金的諒解備忘錄》,1998年1月“中瑞合作基金”正式成立,旨在為中瑞中小企業間的合資項目和其他形式的合作提供融資支持。

金融合作:2003年5月,中國證監會與瑞聯邦銀行委員會簽署了《證券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目前,瑞士共有5家銀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銀集團、瑞士蘇黎世銀行、瑞士歐洲金融銀行集團下屬的瑞士有限公司)和3家保險公司(豐泰保險公司、蘇黎世保險公司和瑞士再保險公司)在中國共設立了7家代表處和5家營業性分支機構。其中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和豐泰保險公司已分別在上海開設分行。

技術合作:截至2010年底,我累計批準從瑞技術引進合同2040個,金額約為49.2億美元。

三、文化、教育、科技和旅游領域的合作

(一)文化交流

近年來,中瑞兩國文化交流不斷擴大,兩國的文藝演出團體如芭蕾舞團、交響樂團、戲劇團體等進行互訪演出。雙方還舉辦了旅游、繪畫、電影和藝術等交流展覽。此外,民間友好組織和學術團體交流日趨活躍。

1999年3月,中瑞兩國政府簽署了《中瑞文化合作意向聲明》。

1998年11月25日,中瑞首次聯合發行郵票。

2005年8月,中國首次作為主賓國參加瑞士日內瓦節。

2006年起,中瑞已連續三次聯合舉辦盧塞恩中國新春音樂會。

2008年11月,瑞士愛瑞文化基金會與中瑞文化機構和高等院校合作,在兩國多個城市舉辦為期兩年的文化推介活動,以進一步深化兩國文化交流。

2009年瑞士弗里堡嵐德威軍樂團赴華巡回演出。

2010年,瑞士在華舉辦“愛因斯坦展”、“東西合璧的剪紙藝術展”和“幸福60年攝影展”。“文化風景線藝術節·中國主賓國”活動在巴塞爾舉行。“感知中國·日內瓦行”活動在日內瓦舉行。

(二)教育交流

中國自1978年開始向瑞士派留學人員。截至目前,我在瑞留學生累計約2000人。

1999年3月,中瑞兩國政府簽署《中瑞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意向書》,雙方于2002年將該意向書有效期延長至2005年。

2004年1月,雙方簽署了《關于在中國公共領域進行中瑞合作管理培訓項目技術合作的協議》。

2006年10月,中瑞雙方簽署《中瑞2006-2008高等教育合作備忘錄》。

自1985年以來,瑞士13所大學中有6所先后與我國有關大學和科研機構簽署了校際交流協議或科研合作協議。

(三)科技交流

1989年2月,中瑞兩國政府簽署《中瑞科技合作協定》,正式建立了兩國政府間科技合作關系。1995年4月,中國國家科委同瑞士國家科研基金會簽署《科技合作備忘錄》。2003年11月,中瑞簽署《中瑞科研合作諒解備忘錄》,在民間科技合作與交流方面,兩國有關對口部門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開展多種合作活動。2007年4月,中瑞簽署聯合聲明,確定兩國將合作實施《2008-2011年科技合作備忘錄》。2008年8月,瑞在上海設立其第四個海外“科學中心”。11月,兩國簽署《中瑞科技合作聯合聲明》。2009年4月,中瑞簽署在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自然災害防治領域的合作協議。

(四)旅游合作

1998年5月,中國國家旅游局在瑞士蘇黎世設立旅游辦事處。1999年3月,瑞士國家旅游局北京辦事處成立。

2001年11月,云南玉龍雪山與瑞士馬特洪峰結為姊妹峰。

2002年7月,安徽黃山與瑞士少女峰結為姊妹峰。

2004年6月,中國國家旅游局與瑞士聯邦經濟總局(代表聯邦委員會)簽署《關于中國旅游團隊赴瑞士旅游及相關事宜的諒解備忘錄(旅游目的地國)》,同年9月1日生效。

第二篇:郭友監事長出席中國建設銀行蘇黎世分行與瑞士蘇黎世州銀行

業務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外部宣傳稿)

9月29日,中國建設銀行蘇黎世分行與瑞士蘇黎世州銀行在洛桑舉行《業務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中國建設銀行監事長郭友、營運業務總監牟乃密,以及蘇黎世州銀行董事長約格•穆勒-剛茨(Jörg Müller-Ganz)出席了簽約儀式并見證了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建設銀行蘇黎世分行總經理龔偉運代表蘇黎世分行、蘇黎世州銀行機構和跨國業務部主管史蒂凡尼諾•伊瑟勒(Stephanino Isele)代表蘇黎世州銀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郭友監事長在致辭中表示,瑞士是全球重要的離岸金融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業務的領導者,建設銀行十分重視瑞士及歐洲市場發展,作為人民銀行指定的瑞士人民幣清算行,建行希望與蘇黎世州銀行加強合作,共同助力瑞士和歐洲離岸人民幣中心建設,服務中瑞兩國客戶,推動兩國經貿金融合作和實體經濟發展。蘇黎世州銀行董事長約格•穆勒-剛茨(Jörg Müller-Ganz)在致辭中回顧了蘇黎世州銀行與建設銀行及蘇黎世分行的合作情況,表達了未來進一步加強兩行合作的愿望。

蘇黎世州銀行成立于1870年,為瑞士第一大州立銀行,同時也是瑞士第三大銀行。該銀行由蘇黎世州政府控股,信用評級為AAA級,經營穩健,管理完善。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于1954年,是一家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規模、盈利能力及核心指標躋身于世界大銀行的前列。建行在中國內地設有分支機構近15,000個,服務于390多萬公司客戶、3.4億個人客戶,與眾多支撐和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優質企業和大量高端客戶保持密切合作關系。近年來,建行海外業務加速發展,目前已在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9家一級機構,境外各級機構總數240余家。 建設銀行蘇黎世分行與蘇黎世州銀行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今年8月31日,蘇黎世州銀行與建設銀行蘇黎世分行簽署了人民幣清算服務協議,正式成為瑞士人民幣清算參加行,為兩行后續人民幣業務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次簽署《業務合作備忘錄》將有助于雙方進一步在結算清算、金融市場、債券交易、貿易融資及離岸人民幣等業務領域開展合作,提升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實現互利共贏。

第三篇:香港小包中國郵政小包瑞士小包服務特點

香港小包中國郵政小包瑞士小包是眾多ebay,敦煌,阿里巴巴平臺賣家發貨首選香港小包中國郵政小包瑞士小包一級代理-互聯易物流為眾多互聯網賣家提高安全,高效,經濟,實惠的服務,上網快,離港時間和價格均好,發達國家正常能在10-15天簽收, 為眾多賣家節省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從而受到眾多賣家的青睞,

香港小包中國郵政小包瑞士小包服務特點分析

香港郵政小包(香港小包)的優勢分析

1、資費低。相對于其它運輸方式(如EMS、DHL、UPS、Fedex、TNT等)來說,香港郵政小包(香港小包)服務有絕對的價格優勢。采用此種發貨方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升價格競爭力。

2、簡便性。香港郵政小包(香港小包)交寄方便,且計費方式全球統一,以重量“克”計算費用,不計首重和續重,大大簡化了運費核算與成本控制。

3、全球化。香港郵政小包(香港小包)可以將產品送達全球幾乎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客戶手中,只要有郵局的地方都可以到達,大大擴展了外貿賣家的市場空間。

4、通關效率高。由于香港是自由港,從沒有發生扣關的情況。

5、敏感產品服務。根據公司的業務狀況,可以為客戶提供敏感產品的郵遞。

6、適用的貨物范圍廣。一般無特別的限制,除了國際違禁品以外

中國郵政小包優勢分析

1)價格實惠,中國郵政小包相對于其它運輸方式(如DHL、UPS、FedEx、TNT等)來說有絕對的價格優勢,同時比香港小包價格也要便宜;

2)郵寄方便,可以寄達全球各地,只要有郵局的地方都可以送到(極少數國家地區除外);

3)中國郵政小包安全、掉包率低;郵包交代理處理完后即可在網站上查詢跟蹤。

瑞士小包產品優勢

1、中轉靈活。通過瑞士郵政郵寄的小包,將空運至瑞士郵政處理中心直接處理,然后分發寄往目的地國家。

2、時效快。一般情況下包裹離開三態的當天晚上就能到瑞士郵政網站上查詢跟蹤到信息,第二個工作日就能安排離港飛往中轉地。妥投時間一般為8-18個工作日。

3、查詢方便。掛號件可直接根據跟蹤號在瑞士郵政網站上查詢實時信息(美國,及大部分西歐國家都可以查詢到妥投信息)。

其他服務:UPS3.8折起收貨;DHL西歐區特惠價;香港EMS,香港小包,航空大包,東南亞專線,歡迎來電咨詢公司現在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國際物流操作管理系統,客戶可以方便快捷的在公司網站客戶端自助查價 下單 跟蹤 對賬,為您的工作提高效率,也能讓我們更好的為您服務!黃 壹伍零壹叁壹叁伍捌柒零扣扣 貳捌伍捌捌柒叁肆壹肆

第四篇:中國文化的內涵與特征

中國文化的內涵與特征(1)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蔚為大觀。數千年來,它伴隨著中國人的發展與進步逐漸成形,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中國人的立身處世、言行舉止,似乎無一不體現著中國文化;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每一件什物,幾乎也都浸潤著濃郁的中華文化。但是一旦旁人問起來,要你用三言兩語準確地概括一下中華文化的內涵與特征,恐怕多數人都會瞠目結舌,不知從何說起。畢竟,中華文化支脈太龐雜、流變太頻繁,要想真的說出個所以然來,實在是不容易辦到。不要說外國人不解,就連中國人自己,怕是也會覺得茫然。前面那幾位中國人在老外面前所遇到的尷尬,其實也是不難理解的。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正因為中華文化太豐富、太精深,所以我們覺得實在很難理出一個頭緒。而相對淺易的美國文化,就容易理解多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中國人的一些日常行為中,提煉出中國文化的精髓。比如說,中庸、和諧、天人合

一、經權之道等等,就是很典型的中國文化特征??傮w來看,中國文化有如下幾點鮮明特征,值得我們注意:

中庸,是圣人孔子所極力推崇的“至德”,孔子心目中的理想道德叫做中庸。中庸之道,實在是中華民族累積凝成的民族智慧。中庸的精義,似乎不出《論語》的一句話,那就是“過猶不及”。就是說,萬事都不要過分;如果做得過頭了,那還不如不做。然而時下許多人所理解的中庸,卻成了做事無原則、無標準、和稀泥、不偏不倚、模棱兩可、首鼠兩端的代名詞,似乎奉行中庸之道的人都是庸庸碌碌、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這實在是對中庸真義的誤解。為人如果做到了“中庸”,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呢。

要身體力行“中庸之道”,最要緊的是要有一個“度”的把握。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限度,如果超越了限度就不好了,哪怕是好事也會因此而變成壞事。事情做得過了頭還不如做不到,這就是“過猶不及”。我們不妨拿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形容詞來舉例:“怯懦”是“不及”,“張狂”是“過”,而“勇敢”則是“中庸”;“吝嗇”是“不及”,“奢侈”是“過”,而“慷慨”則是“中庸”;“自卑”是“不及”,“自負”是過,而“自信”則是“中庸”。試問,這樣的中庸,又有什么不好呢?

中庸的現實意義,用現代語言來說,即是“合理化”。朱熹解釋中庸說:“凡其所行,無一事之不得其中,即無一事之不合理。”管理的中庸之道,正是今日大家所重視的“管理合理化”,要使個人的自由在與組織一致目標之間得到一個平衡,重視團體不必輕忽個人,注重現實同時并不拋棄理想。

至于一項措施合理不合理,還要看時空能否配合,所以中庸說:“君子而時中”。這里所謂的“時中”,用時髦的話來講,就是指“與時俱進”,它要求人們行事能適應時代需要,求得能適合此時此地的合理化措施。

中庸不是平庸,所以絕非因陋就簡,當然更不能隨俗浮沉。真正的中庸,必須力爭上游,日新月異。首先要堅持“有所不為”,然后才能“有所為”;站在“有所不為”的立場來“有所為”,找到“此時此地最合理的決策”,并且確實盡力去執行。這些看起來很平常,其實要實行的話相當困難。

中庸之道還有一層涵義,那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變有所不變”。既不偏激,也不矛盾,時時求其命中目標,符合“時中”的精神。不管是變還是不變,為還是不為,都希望能做得恰到好處,能夠不偏不倚、不溫不火。只有這樣,才算符合中庸。

誠然,中庸之道堪稱為人處世的最高準則,但卻是很難為人所把握好的。千百年來,正因為人們對中庸的片面認識和錯誤理解,使得國人的行為出現了較大偏差。漸漸地類似于“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頭鳥”一類的諺語流行開來, 壓抑了人的個性,漸漸地造就了一批溫和、謹慎、克制、保守的中國人。他們遇事不敢承擔責任,卻有著“推”、“托”、“拉”的本事,人人都不敢為天下先。如今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不管是排隊還是走路,多數人更喜歡夾在中間,既不愿領頭,當然也不愿意殿后。這或許也算得上是“中庸之道”給國人帶來的影響吧。

和諧

中國人很早就具有“天人合一”的觀念,這是一種人與自然有機統一和諧發展的思想。中國人追求的是人與宇宙天地乃至世間萬物的和諧與共生。這里的“天”,可以看做是原始的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而這些原則和觀念同時也是人心中所固有的。在這個層面上看,“天心”與“人心”是一致的;所以說,“順天”必“應人”,“應人”即“順天”,兩者事實上是統一的。歸根到底,所強調的還是“以人為本”。這應該可以算是中國最原始的“人本主義”觀念了。

對比歐美的宗教信仰,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楚。西方人相信人是神創造的,凡事都應該服從神的意旨,成為人為神而生的神本主義。歐美的科學文明,又證明人不過是萬物中的一種,神是人想象中的產物,根本沒有神的存在,以致物質享受高于一切,成為以物為本的物本主義。

中國人把宗教當做一種生活工具,神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把科學技術看成生活的另一種工具,科技根本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最看重的,不是神,也不是科技,而是人,從而走出了一條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之路。

中國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大概就是以“和諧”代替“斗爭”,用“互助”代替“競爭”。“拿和諧來解決問題”成為多數中國人不變的特色,使得中國文化中,“和合性一向大于分別性”。

管理的和諧性,最要緊的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間的安和樂利。雙方一旦產生嚴重的抵觸或對立情緒,就意味著會失去中國管理的基本精神了。

然而和諧并不反對競爭,天下事非競爭不能進步。但是中國人懂得“用讓來爭”,和合當中有競爭,爭到不傷和氣而又圓滿解決問題,這確實是很不容易的了。

因而,中國人特別重視和為貴。有道是,“君子和而不同”,盡管大家可以有著不同的看法,卻不可不在和諧的氣氛中找出孰是孰非。組織成員,不可以為反對而反對,但是基于共同的目標,提出一些積極性、建設性的異議,有助于集思廣益,這才是組織進步與發展的動力,非常必要。

但是,萬一事物之間達不到協調的立場,那該怎么辦呢。我們深知一切都可能有矛盾,但是矛盾可以促成變化,帶來進步。然而矛盾未必就一定意味著對立、沖突,它往往可以調和、化解掉。西方人最佩服中國人的地方,便是這個“化”字,一切矛盾統統化掉,化得好像沒有矛盾一樣。

從表面上看,多數中國人凡事習慣于講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似乎是馬馬虎虎把事情處理完畢,有草率的味道。實際上我們是透過良好的協議,先把事情分解成若干癥結,然后逐一化解,才可能大事變小事,小事變無事。這就是中國人的“求和”思想。“求和”包括著愛好和平、追求和諧、待人和氣等幾方面,性格上也就表現出平和、寬容、順從、團結、依賴等特征。

另一方面,就中國人的個性心理特征而言,由于受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中國人在性格氣質上歷來都表現出求和的一面,“以和為貴”成了大多數中國人進行社會交往所恪守的信條。所以世所公認,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國民講究謙恭禮讓,從不好勇斗狠,時時刻刻至少在表面上都不忘了一團和氣。

追求和諧是中國人求和心理的又一大體現,一方面,中國人重視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種敵對力量,而把它看成是和人類相輔相成的,即相互依靠、相互成就的密切關系。所謂天人合一,就是天人有統一的關系。而西方人則推崇征服自然、戰勝自然,往往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把自然看成是敵對力量。

此外,中國人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諧,講究倫理道德,重視人際關系。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出了中國人際關系的共同心理。只要人心團結,事業自然會無往而不利?!兑捉洝酚性?,“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便是“和為貴”的生動詮釋。因此,大多數中國人在社會交往中都以“和為貴”作為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和”不僅是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的基礎,同時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大家對“將相和”的故事,應該都不陌生吧。

戰國時候,趙國得和氏璧,秦國愿以十五城易璧,趙王為此進退兩難,宦者令繆賢薦其舍人藺相如出使秦國,藺相如憑其機智,完璧歸趙。后來在澠池之會上他又為趙取得外交勝利,其官職位居猛將廉頗之上,廉頗不服,宣稱要面辱藺相如。藺相如為此常躲避廉頗,還向自己手下解釋說應當“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聞之,負荊上門請罪,二人遂結為生死之交。秦國見藺廉二人團結一心,數十年不敢侵略趙國。“將相和”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保持強盛,政府中主要成員必須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彼此互相尊重、互相信賴,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而對企業來說,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如果企業的中層人員有分歧、鬧對立,往往是最棘手的,危害也最大。

中國文化的內涵與特征(2)

感應

中國人受自身文化傳統的影響,同時也基于人的本能,行事前總要問個吉兇禍福。畢竟趨利避害、趨吉避兇,乃是人之常情。甚至中國一度有不少人專以替人預測兇吉、指點迷途為業,也就是所謂的“相面算命”,深為國人所篤信。而中華原典《周易》,某種程度上便是一本教人預測吉兇禍福的書。如果將這些一概斥之為“封建迷信”,似乎也很難說得通。

如何預測未來以趨吉避兇,有賴于感應。中國人早就知道,利害跟吉兇并不是準確的對應關系,利可能吉、也可能兇;而害亦如此。與其為了求取邪利、暴利招來兇禍,不如承受小害以期大吉,這就是“吃虧便是占便宜”的道理。吉兇必有征兆,要用誠心來感應,所以《中庸》說:“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防之;至誠如神。”

感應的具體表現,叫做“知細”,就是指要能體察到一些微小的事物,從很小的端倪或征兆推測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古人云,“明察秋毫之末”,“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便是“知細”的體現??鬃诱f,能辨析事理于細微的,可算得神圣的人物。君子上不奉承權貴,下不慢瀆貧賤,不為小人所利用而受其牽累,可算是知細了。“細”指微渺難見的動機,吉兇的先兆。君子于是非善惡之間能合理取舍,能辨析細微、當機立斷,決不拖延。

“知細”才能夠“見細”,于是才會有“先見之明”,于是對于一切問題,都能夠輕松愉快地應付裕如。

對于管理者來說,如果不能知細,難免會使決策居于盲目,這樣勢必導致輕舉妄動,使管理行為失效,甚至招來災禍。管理者能夠知細,事先看出預伏的危險,便能夠及時防微杜漸,使許多小問題化解掉,就不會形成大問題。老子說:“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都是希望我們知細、見細并及早思患預防,以趨吉避兇,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居安思危”。這也就是說對管理者而言,對任何問題,當其微小時,即予以有效處置,便是最理想的管理態度。

經世致用的務實精神

中國人務實,這是不爭的事實,一部分中國人乃是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中國古代技術領先而科學落后,就是“實用主義”的后果之一。中國從來都不乏能工巧匠,但有幾個能在理論上有高深造詣的?中國人注重能夠直接給生活帶來好處的技術領域的探索和革新,卻從來沒有建成過一套完整的科學知識體系,不無遺憾。中國人誠然很聰明勤奮,而且也善于學習。但傳統的中國人學習的目的,乃是為了求取功名,將來好謀得一官半職、光宗耀祖。無論是“格物致知”也好,“修身養性”也罷,看似注重的是個人修為,而它們的落腳點,最終都在“治國平天下”上面??梢娭袊说男袨榇蠖加衅涿鞔_的動機,這純是因國人的“務實”精神所致。

此外,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中國人具有現實主義特性。中國的土地上沒有產生具有世界影響的宗教,僅有的一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其理論中也夾雜了許多世俗化的東西,它并不像佛教那樣提倡清心寡欲、舍己度人,而是對人生采取了一種更為超然放達的態度。即使是超凡脫俗的佛教,一來到中國,也往往被世俗化、功利化了,例如產生于中國的所謂“凈土宗”,就背離了“艱忍苦修”的佛教傳統,使之具有了“中國特色”。

即使這樣,許多中國人對宗教也都是漠不關心的。中國人完全沉溺于世俗的興趣之中,沉浸在感性的生活之中,因此他們的生活完全是唯物質主義的,他們熱切追求富裕和享受的快樂而無暇他顧。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國人,是不會輕易信奉鬼神的。因為《論語》中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既然孔夫子都敬鬼神而遠之,那還有多少人會對虛無飄渺的神靈頂禮膜拜呢?其實對中國人來說,宗教不過是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嗜好所追逐的時髦而已。不像當代信奉某種宗教的人,一生下來就必須信仰某種宗教,就要成為教徒,絲毫不能有個人選擇。

通權變達

中國人做事,從來不固執一理、毫無變通,但中國人也向來看不慣那些圓滑機巧、見風使舵的人。中國人的行為講求實用,在某種程度上很好地貫徹了“實用主義”。這種求真務實、經世致用的心態和理念得以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繁衍至今。然而,中國的文化傳統也向來不提倡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我們的祖先并不諱言“君子愛財”,但是在這個前提下,還必須“取之有道”。由此可見,這里所提倡的,就是一種通達權變的務實精神。

中國人誠然有傳統、務實、固執乃至保守的一面,恪守禮教很少變通,但是同樣也很強調“權變”的重要性。孟子就十分推崇“權變”精神,而反對偏執迂腐、頭腦僵化的做法。他舉了如下的例子:中國雖然講究“男女授受不親”,但是也有“嫂溺叔援,權也”的說法。意思是,在通常情況下,和自己的嫂子進行身體接觸是不合禮儀倫常的,但是如果在嫂嫂落水、即將溺斃的緊急情況下,就不能死守“男女授受不親”的教條,而應果斷地施以援手。這可以認為是中國最原始的“權變”觀念。

中國人把這一套權變的理念歸納為四個字,即“執經達權”。這里的“經”指的是慣常的原則和制度,而“權”自然就是權變。中國人的務實精神,一切都體現在這四字之中。要求我們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靈活機變,既不能事事都遵循一理,不敢稍加變達,也不能遇事毫無章法,甚至進行無原則的妥協。

樂天知命

2003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SARS風暴肆虐祖國大江南北,給民眾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恐慌。不過從這場危機中中國人普遍反映出的心態來看,多少也能看出傳統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很多中國人在這場風波中并沒有顯得驚惶失措、人人自危,他們的心態倒是顯得很樂觀,并不認為非典能對自己有什么威脅。隨便找個網上論壇看看上面的言論,你會發現非典時期的典型論調,正是“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有些人對這種心態大加貶斥,認為是一種消極蒙昧的“僥幸心理”。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也未嘗不是一種豁達開通的樂觀主義精神。

多數中國人好像都很信命,把很多事情都看做是天意的安排。這樣一來,似乎很多人的主觀努力,在天命面前,都是徒勞的。人們只要心安理得地服從命運的安排就可以了。只要你的行為符合倫理道義,上天就一定會善待你。這樣的天命觀,多少有些消極無為,常被人指責為是典型的“逆來順受”,卻符合多數中國人的心態。一些中國人遭到了打擊以后,總喜歡首先把責任推到“天”的頭上,先“怨天”,再“尤人”。中國人對于天命,最典型的思想是“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人的富貴、榮辱,乃至生死,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人還要爭什么呢?

所以在一些中國人看來,樂天知命、順乎自然之道,是他們人生態度的基本出發點,同時也是他們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理想與現實、生存與死亡等一系列現實現象和現實關系的基本準則。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人是自然界和宇宙的一分子,人的生命只是自然運動過程中的一個有機環節。人的一切活動,當然最好要遵從天命。

中國古人的“天命觀”相當濃厚,認為天命不可違抗。每當事情遇到挫折,總是無可奈何地嘆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時候,在上方谷用火攻計困住司馬懿的大軍。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卻不料天降一場大雨,頓時澆滅了進取中原、復興漢室的希望。這個時候,孔明只得老淚縱橫,仰天長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話說當年楚霸王自刎烏江的時候,也是長嘆一聲:“天亡我,非戰之罪也。”可見古人也是很有趣的,如果成功了,自然那是老天保佑;如果不幸失敗了呢,還是要怪罪到老天頭上,反正沒自己什么事,讓人覺得“皇天不佑”是事情沒成功的好借口。即使到現在,有些中國人遇到什么不順的事,往往也會大呼:“天哪”。就跟西方人常掛在口頭的“My God”似的??墒?,就是老天再對不住你,你又能怎么樣呢?還能把天捅個窟窿不成?要是真的觸動了老天,那可不是好玩的。傳說中倒是有一位神話人物共工,一氣之下怒觸不周山,導致天傾地陷,結果引來了曠世浩劫,這就是人與天作對的結果。

但如果人們過于遵從天命,或者認為,反正一切都會有上天安排,自己的一切抗爭都無濟于事,從而心安理得地接受命運的擺布的話,無疑是一種十分消極的態度。而傳統的中國人中,持這種心態者大有人在。他們面對社會的不平或制度的黑暗,很少主動站起來要求改變(只有當忍無可忍的時候,才會爆發農民起義,這是特例,也是極端);只要不直接威脅生命,一切都可以忍受并屈從,并且把希望寄托在來世。中國的老百姓當慣了“順民”或“良民”,他們能做的,只能是祈禱上天能給他們帶來一兩個青天大老爺。就像包拯包青天,海瑞海青天那樣的;或者期盼上天能降生一個好皇帝,能勤勉政務、體恤萬民;或者又期望能出現豪俠義士主持公道,劫富濟貧、除暴安良??傊?他們都是把希望寄托在上天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總希望能發現什么“救世主”,幫助他們脫離苦海。中國的老百姓,最頂禮膜拜的,不是法力無邊的如來佛祖,不是至高無上的玉皇大帝,而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南海觀世音菩薩,可見他們的精神寄托何在。

第五篇:中國茶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整合

摘要:中國文化是經過數千年發展演變而成的獨特的文化模式和規范,是民族,社會結構,多層次的文化整合系統,漫長的歷史積淀,使中國茶文化更顯深沉,更顯凝重,在它的廣袤和無限的豐富性面前,我們難以估量出那沉甸甸的分量。中國茶文化是各國茶文化的搖籃,頗受國內外友人推崇。茶文化之核心為茶道,茶道是茶與道的融合和升華?,F企業不僅是一經濟活動,也應該成為一種審美的茶文化活動。本文從茶文化的歷史出發,說明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應該把茶文化融入企業文化中,通過對茶文化意識的自覺和深化,開設自己的茶室,同時推動企業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雙向發展。“蘇茗茶行”旨在給企業文化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同時,幫助企業提升文化品味,使蘇茗這個品牌走向更廣闊的新天地。

關鍵詞:茶文化

企業文化

蘇茗茶

整合

發展

我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采茶和飲茶的國家。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中華民族之國粹。古時,有“神農氏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說法。多少年來,中國茶文化吸取了民族優秀傳統中無比豐盛的營養,容宗教哲學、繪畫、美學等各家之長,發展成為我國文化寶庫中極其珍貴的遺產,在歷史的長廊中熠熠生輝。

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其歷史悠久。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后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的規模。漢朝,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代,茶葉昌盛,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貢茶和賜茶。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貿易發展。茶文化是伴隨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以雅為主,著重于表現詩詞書畫、品茗歌舞。中國的茶文化帶著東方農業民族的生活氣息藝術情調,追求清雅,向往和諧,基于儒家的治世機緣,倚于佛家的淡泊節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貫徹普及清和、儉約、廉潔、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并演變為各民族的禮俗,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

我的家鄉——宜興,有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區茶文化,這些都和歷史有關。據《宜興縣志》記載,宜興在夏商周時期,屬揚州,名荊溪。春秋時屬吳;戰國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勾踐滅吳,隸越;周顯王十四年(前355年),楚宣王滅越,屬楚;吳、越、楚時,宜興由荊溪改成荊邑,秦始皇統一全國以后,荊邑更名為陽羨縣。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廢義興郡,改陽羨縣為義興縣,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年),避王室諱,始改義興為宜興縣。

宜興的茶文化,在紫砂文化中有著主要的位置,或者說,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篇章。宜興的自然條件很好,不僅是江南的魚米之鄉,也是我國產茶名區之一。根據古書所說的宜興漢時即有“陽羨買茶”,漢王到茗嶺“課童藝茶”的傳說,以及鄰近地區和《桐君錄》“晉陵皆出好茗”的相關記載,宜興至遲在三國和東晉時,其地便以產茶和飲茶。被后世尊為茶神的唐朝人陸羽,晚年隱居浙江苕溪,寫作《茶經》,書中就有了關于宜興產茶的記敘。“陸羽名荒舊茶舍,卻教陽羨置郵忙”。盧仝曰:“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他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寫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的詠茶名句。晚唐杜牧在《題宜興茶山》一詩中,開篇就說“山實東南秀,茶稱瑞草魁。”稱冠于唐的“陽羨茶”到了宋代,仍為文人雅士所好,所產“雪芽”在宋代久負盛名。大文豪蘇東坡曾擔任湖州刺史,與宜興聯系較多,后又被貶,居住在宜興,與宜興的茶和紫砂壺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對宜興的茶文化和紫砂文化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次韻完夫再贈之什,某已卜居毗鄰與完夫有廬里之約》詩中寫道:“雪芽為我求陽羨,亂水君應響惠山”。 明末至整個清代的數百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宜興茶的生產和經營逐步成為南部山區的特色。另外,宜興的紫砂壺聞名世界,它不僅具有實用性能,更具藝術鑒賞價值,深得歷代收藏家和好茶者所珍愛。隨著文化內涵的豐富多彩與創作工藝的日益提升,紫砂陶藝已臻妙境。好茶配好壺,可以更好的體現茶的韻味和品茶的情趣。

說到底,茶文化是伴隨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物質文明和建設文明的發展,給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茶文化內涵及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新和發展。新時期的茶文化融進現代科學技術、現新聞媒體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代化社會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茶的價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識進一步確立,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其內涵迅速膨脹,影響擴大,為世人矚目。

以茶會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功能之一。社會發展的經驗表明,現代化社會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精神文明,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身養德。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會名流和文人雅士都愿參加;茶文化也是大眾文化,影響到社會。

因為一生愛茶,我一手創辦了宜興蘇茗茶行。蘇茗,顧名思義,就是指江蘇名茶。以蘇茗為品牌,一是因為該茶的原產地在江蘇宜興,而宜興又是江蘇產茶最早、知名最早、產量最多的地區。二是宜興產茶的企業多、品牌雜,與全國其它茶區相比,知名度低,而蘇茗茶行正要獨樹一幟,以茶文化為突破口,與企業文化相連,成為一個有地方特色的茶業品牌。在我看來,宜興的的確確是文化底蘊特別深厚的地方,企業非常多,來宜興考察的文人墨客,商賈雅士很多,幾載歲月流轉,我極力全心打造“蘇茗”誠信品牌,同時躬耕茶文化的研究與推廣,更希望通過企業來搭建一個穩固的平臺,使企業文化因茶文化而錦上添花。

目前,企業經營活動既是一種經濟活動,同時也是審美活動,因為當今的時代生活正在迅速的被藝術化。市場經濟,優勝劣汰,講利益,重效益,企業與企業之間競爭激烈,緊張的工作、應酬、復雜的人際關系,致使依附在企業家身上的壓力不輕。我認為現在有許多企業經營者尚未清醒地意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他們經營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硬性競爭的水準之上,企業家的審美修養和審美水平亟待提高。如果說美好的企業形象能使企業“秀于外”,那么深厚蘊藉的企業文化則能使企業“慧于中”。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企業與一個文化修養淺薄的企業相比,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精神圖騰,它像基因一樣,深深植根于企業的生命之中,使企業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具有永久的魅力。一個企業,參與茶文化,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儒雅脫俗的經營氣質,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范等去“以茶會友”。我的理念是,不管與誰參與茶事活動,一定要融入哲理、倫理、道德,享受生命的樂趣。我認為,企業家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的中樞神經和指揮系統,在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應該盡善盡美,不善不美只會導致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惡性循環,毫無人性可言,也毫無美和效益可言。在古代,茶總是和風雅相關,天下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不厭其煩地對其頌揚過。作為一名出色的企業家,完全可以開辟一間屬于自己企業的茶室,裝修得古典一些,比如墻上掛有裝裱好的字畫,放置竹制的桌子,藤編的坐椅,精致的茶具,幾盆蘭花,將企業的宣傳資料分門別類,有條理的放在壁櫥里,古色古香,文化氣息撲面開來,耳目為之一新,身心為之一爽??蛻魜碓L,先進茶室,在咿咿呀呀的古琴聲中坐下來,沏上一杯茶,靜靜地嗅著裊裊茶香,望著清澈晶瑩的茶湯,一小口一小口地細品,此時,茶香彌漫全身,直潤到心底。喝茶不是解渴,而是悠然雅興,“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然后找出話題的切入口,豈不樂哉!品茶的時候品性情,企業家在這樣的物鏡、情境下,向客戶傳授一些茶文化知識,調動客戶的審美眼光與心靈之光,不僅能通信息,交流感情,增進了解,溝通友誼,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即使人情再冷漠,也會因您這位企業掌舵人的文化品味所折服。偶爾,約公司員工,在茶室里小坐,輕呷一口茶,談談工作上的遇到的實際問題,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更飽滿的激情去應對人生的挑戰,這樣能使企業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不僅經濟上了新臺階,而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何樂而不為呢?茶,是友誼的橋梁,社會和諧的載體,是企業發展的文明窗口。在企業的茶室品茶,使陌路人能與你同行,使同行者與你并肩,“普事故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企業文化的美才是企業深層次的美。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是這樣,一個企業同樣如此。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人性的弱點讀后感大全下一篇:人是要有點精神的意思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