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臨床輸血護理記錄單

2022-09-28

第一篇:臨床輸血護理記錄單

臨床輸血過程記錄單

井陘縣中醫院 臨床輸血過程記錄單

記錄人:

復核人:

記錄時間:

受血者姓名____________ 性別____ 年齡____ 科別____ 床號______病案號____________

血型:A 、B 、O 、AB

Rh(D)血型:陽性、陰性

(選用請打√)

輸血性質

□常規

□緊急

□火急

□大量

□特殊 供血者條碼號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型:A、B、O、AB

Rh(D)血型:陽性、陰性 血液成分:

血量_____________

□懸浮紅細胞(去除白細胞)

□懸浮紅細胞(Rh陰性、去除白細胞) □洗滌紅細胞(MAP) □洗滌紅細胞(鹽水) □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Rh陰性、去除白細胞) □單采少白細胞血小板 □單采冰凍血小板 □普通冰凍血漿

□普通冰凍血漿(去除白細胞) □新鮮冰凍血漿(去除白細胞) □普通冰凍血漿(病毒滅活) □新鮮冰凍血漿(病毒滅活) □冷沉淀凝血因子 □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滅活) 交叉配血實驗結果:□無溶血 □無凝集 觀察監護:

開始輸血時間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_日________時_________分

前15min輸血速度______ml/min或ml/(kg·h)輸血不良反應

□有

□無 15min后輸注速度_______ml/min或ml/(kg·h)輸血不良反應

□有

□無 輸血過程每小時監測

輸血不良反應

□有

□無 輸血完畢時間_______日________時________分

輸血結束后4h監測

輸血不良反應

□有

□無 輸血不良反應類型及描述:

處理情況:

提示:常規輸去白懸浮紅細胞1U 30─60min輸完。

常規輸血漿一般5─15ml/min。 備注:此單記錄完畢,保存于病歷。是醫生書寫輸血病歷的依據。

第二篇:輸血護理記錄單

安岳婦女兒童醫院

輸血護理記錄單

姓名:床號:住院號:

血液種類:血量:血型:

血袋號:

核對護士雙簽字:

輸血前沖管生理鹽水量:

輸血開始時間:

患者全身及局部情況:

輸血反應(無) (有):

輸血結束時間:

輸血后沖管生理鹽水量:

科室:

第()頁 患者血型:滴速:簽字:

第三篇:臨床輸血與護理

一、輸血相關的法律、法規: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2. 《血站管理辦法(暫行)》 3. 《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 4. 《臨床輸血技術規范》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6.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7. 《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

二、申請輸血的流程:

輸血流程:

1.輸血申請的一般要求

輸血申請審批要求:輸血申請單應有主治(以上)醫師審核、簽字。

輸血知情同意要求:必須進行知情談話并由患者或其親屬簽署《輸血治療同意書》。

輸血申請單填寫要求:專用申請單;不得缺項(除急診搶救外,應填寫所有輸血前檢查項目的結果)。 2.輸血流程:輸血申請De特殊要求

輸血前檢查:“輸血前四項”、肝功、凝血功能、血常規等檢驗。 血型鑒定:只要有輸血可能(擇期手術、創傷急診搶救等),應盡早做血型鑒定以確定患者血型是否屬稀有血型——醫生調整治療策略,血庫提前聯系血站備血。

血型復核:交叉配血前用重新采集的血樣復核血型,是減少血型報告錯誤、預防輸血差錯的重要措施。 3.輸血流程:提前申請

稀有血型:AB血型和Rh陰性血型的全血和血液成分,應提前申請、預訂。

血液成分:洗滌紅細胞、血小板、冷沉淀、輻照血等應提前申請、預訂。

重大手術:預計輸血量超過 1000 ml 提前申請;建議所有重大手術提前通知血庫備血。 4.輸血流程:緊急申請 情況——

術中輸血:(麻醉)醫師電話申請,立即填寫輸血申請單并送往血庫,術后補記賬。

搶救輸血:醫師電話申請,搶救告一段落后補寫輸血申請單、補記賬。 要求——

如果血庫沒有受血者血樣,應立即抽血、和輸血申請單一起送往血庫。

護士不能申請輸血;如屬轉述醫囑,應準確陳述醫囑、告知醫師和本人身份。

三、輸血護理的基本要求

1.臨床輸血的護理工作

輸血前查對:確認受血者,查對供血者和受血者相關信息,檢查血液品種、質量。

輸血操作:嚴格執行輸血操作技術規范。

輸血監護與記錄:觀察并記錄受血者體征、異常癥狀,輸血不良反應處理。

輸血后巡查:繼續監測輸血不良反應。 輸血用品處理:按醫療廢物處理。 2.輸血前的血樣采集 目 的:輸血前檢驗

血型鑒定

交叉配血

要 求:按照一般靜脈抽血操作要求

認真查對,防止抽血和標識錯誤 不合格:嚴重溶血、乳糜

放置時間太久

標簽缺少或與輸血申請單不符 3.輸血過程的血樣采集

目 的:輸血1000 ml 以上,重新采血樣交叉配血 要 求:在輸血、輸液的對側肢體抽血

多為大出血搶救,立即送往血庫

申請單、標簽正確無誤 4.冷鏈管理—取血

1、由醫務人員持“取血單”“取血箱”到血庫取血,雙方必須共同核實無誤后登記簽名。(非臨床醫務人員取血應拒絕發血);

2、血液制品發出后一律不得退回;

3、供、受血者標本應4℃保存至少7天;

4、信息登記、內容符合規范要求,可追溯性,所有相關資料保存十年。

5.冷鏈管理—取血流程 臨床取血工作流程圖 6.輸血前查對

輸血前應當由二名護士或一名護士和一名醫生進

行認真查對;查對無誤,兩人簽名;

查對后立即執行輸注操作;若放置或暫停輸注,

輸注前應重新查對; 7.輸血前查對要點

床邊當面確認受血者;

查對受血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床號、

血型是否正確;

查對《輸血報告單》上血型、血液編碼、數量是否與血袋標識一致;

檢查血袋包裝是否完好、標識是否清晰; 檢查血液外觀、有效期是否符合質量要求。 8.靜脈輸血基本操作步驟

準備輸血用品(輸血器、輸液器、注射用生理鹽水、消毒用品等)

輸血前查對。確定無誤后,將血袋中血液輕輕搖勻并掛在輸液架上,檢查、記錄病人基礎生命體征

按靜脈輸液技術操作,穿刺成功后先輸入少量生理鹽水,待滴注順暢后再開始輸血

輸注不同供血者血液、輸血完成后,應該用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

9.臨床輸血護理:一般要求 注意心理護理,減輕病人心理負擔

血液出庫后應盡快輸注,在臨床放置≤30min,以免變質、污染

開始輸血15 min、輸血結束后應記錄病人基礎生命體征

病人體溫≥38.5℃時,應暫緩輸血

開始輸血時應密切觀察體征和異常癥狀,輸血過程中和輸血結束后應注意巡查 10.禁止向血液中添加藥物

要求:除注射用生理鹽水外,禁止向血液中添加任何藥物。 原因:有些藥物可能改變血液pH、離子濃度、滲透壓,導致血液細胞發生凝集、溶血和血液成分凝聚、失活(如葡萄糖液可引起紅細胞凝集)。 11.掌握輸血速度

一般情況下,輸血速度為5~10 ml/min。

年老體弱者、嬰幼兒以及有心肺功能障礙者,輸血速度宜慢,1~2 ml/min。

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輸血時,輸血速度可達50~100 ml/min。 輸血速度應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則,輸血開始的前15 min控制在2 ml/min,并嚴密觀察,無不良反應再調整輸血速度。 血小板等成分輸注速度有特殊要求。

四、血液成分輸血與護理

紅細胞懸液的輸注:

1. 輸注前需將血袋反復顛倒數次,使紅細胞與添加劑充分混勻。必要時在輸注過程中也要不時輕輕搖動血袋使紅細胞懸起,以避免出現越輸越慢的現象。

2. 用輸血器輸注,不應與其它藥物混合輸用。

3. 如果血袋內有凝塊,阻塞輸血器,將血袋顛倒數次,用止血鉗夾住凝塊,可以繼續輸注。 洗滌紅細胞的輸注

1. 如果采用的是開放性制備,故應盡快輸注; 2. 因故未能及時輸注只能在4℃ 條件下保存24小時; 3. 紅細胞制品內不能加任何藥物,特別是乳酸格林氏液、

以防發生凝集或溶血反應(原因:生理鹽水懸浮,而不是

CPDA)

目前,國內規定在2-6℃保存,自制備時起, 24h內輸用,運輸時溫度應在2-10℃。但是,國內也有人推薦洗滌后6h內輸用,在2-6℃保存不超過12h??傊?,從安全和療效的角度,洗滌紅細胞在洗滌后應盡快輸注。

特殊紅細胞的輸入

1. 少白細胞的紅細胞: 過濾去除白細胞的紅細胞懸液 2. 冰凍紅細胞: 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 3. 年輕紅細胞: 攜氧能力比一般紅細胞強 4. 輻照紅細胞: 滅活免疫活性淋巴細胞核的DNA

4℃ 條件下保存,原則是盡快輸注 血小板的輸注

1. 治療性血小板輸注:通過輸注血小板,替代補充有止血功能的血小板,起到止血作用;

2. 預防性血小板輸注:通過輸注血小板,替代補充有止血功能的血小板,起到預防出血作用; 3.

相對禁忌證:

(1)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 由于體內存在血小板自身抗體,輸注療效差。盲目和多次輸注,則可導致產生血小板同種抗體。 相對禁忌證:

(2)脾功能亢進和菌血癥引起的血小板減少; 輸注血小板指征從嚴,不主張預防性輸注。原因是輸注的血小板大量滯留在脾內或很快被破壞??赡芷鸩坏教岣哐“逵嫈?,而且增加發生同種免疫及其他輸血不良反應的風險。 相對禁忌證:

(3)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是一種罕見的出血性疾病。盡管TTP患者血小板計數很底并伴有嚴重出血,但不能輸血小板,因為是輸注后可促進微血栓形成,加重微血管血栓塞和出血。 血小板的輸注要求

1、輸注前要輕輕搖動血袋使血小板懸起,切忌粗魯搖動,以防血小板不可逆的聚集或破壞。

2、搖勻時出現云霧狀為合格,如有細小的凝塊可用手指隔袋輕輕捏散。

3、血小板功能隨保存時間的延長而降低,從血庫取來的血小板應盡快輸用。

4、輸注速率以患者可以耐受為準,一般輸注速率越快越好,以達到止血高峰(80~100滴/min,一次輸注時間不超過半小時);

5、在22±2℃振蕩條件下可保存5天;切忌4℃保存。 新鮮冰凍血漿 適應證:

(1) 單個凝血因子缺乏的補充;

(2) 肝病患者獲得性凝血功能障礙; (3) 大量輸血并發的凝血功能障礙;

(4) 口服抗凝劑過量引起的出血;

(5) 抗凝血酶Ⅲ缺乏;

(6) 免疫缺陷綜合征;

(7)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早已明確規定了新鮮冰凍血漿(FFP)的臨床適應證,把FFP當成凝血因子制劑使用才是合理的。

不主張用血漿補充血容量和營養,原因:

? 血漿未常規滅活病毒;

? 血漿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 晶體液、血漿代用品和白蛋白“擴容”更安全;

? 血漿當營養品使用要冒不必要的風險;

? 腸胃外營養療法既科學又安全。 新鮮冰凍血漿輸注

1、ABO同型輸注或相容輸注,一般速度5~10ml /min;

2、需在35℃~37℃水浴中融化,不能在室溫下自然融化或用來水融化,以免有大量纖維蛋白析出;

3、融化后的FFP應盡快輸用;在室溫放置不超過2小時,

不可重復冰凍,如在4℃暫時存放,應于24小時內輸注

4、不宜用于補充血容量和營養;

5、輸注前肉眼檢查應為淡黃色、半透明液體;如發現顏

色異?;蛴心龎K,不可輸注;

6、血漿冰凍后塑料袋脆性大,易破裂,應輕拿輕放; 冷沉淀 主要成分:

1、豐富的因子Ⅷ(約100IU);

2、豐富的纖維蛋白原(200-300mg);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4、纖維結合蛋白;

5、因子XⅢ。 冷沉淀的輸注

1、與受血者ABO血型同型輸注;

2、融化后的冷沉淀應在2小時內輸完,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輸注,因故不能及時輸注,不應再次凍存;

3、冷沉淀在室溫下放置過久也可使因子Ⅷ活性喪失,故融化后必須盡快輸注;

4、冷沉淀容量僅有20ml~25ml,成人一般多袋聯用,輸注時護士應注意隨時更換血袋; 輸血護理原則 安全輸血護理的必然性

輸血是由血液中心、血庫、臨床科室共同完成的治療任務,而護士是輸血治療實施過程中最后一步的具體執行者。如果輸血護理工作制度嚴密,操作程序規范化,可以起到為患者安全輸血的最后把關作用。 安全輸血護理的必然性

對于負責執行輸血的護士。除要求有熟練的業務技術(掌握血液成分的性質、特點、輸用方法、適應癥、禁忌癥、各種輸血反應及搶救措施)外,還必須具有良好的責任意識,應自覺地,一絲不茍執行輸血護理的常規工作。

五、輸血不良反應處理

常見的輸血反應

即 發 反 應

遲 發 反 應

發熱反應

溶血反應 疫

過敏反應

移植物抗宿主病 性

溶血反應

輸血后紫癜 反

輸血相關的

血細胞或血漿蛋白 應

急性肺損傷

同種異體免疫

細菌污染反應

含鐵血黃素沉著癥 免

循環超負荷

血栓性靜脈炎 疫

空氣栓塞

出血傾向

輸血相關性疾病 反

枸櫞酸中毒 應

非免疫性溶血反應

電解質紊亂

肺微血管栓塞 輸血反應的觀察

輸血前患者的體溫、脈率、血壓及呼吸頻率,輸血

后5~15min,護士應留在床邊,觀察患者情況; 輸血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經常監視患者的情況并記 錄觀察結果;

輸血后24h內所排尿液進行測量,要求患者觀察尿有無變色現象;

輸血反應的處理程序

發生輸血不良反應,特別是溶血反應和細菌污染反應,應立即對癥治療和調查分析原因,二者同時進行。按下列步驟進行:

1、立即停止輸血,同時觀察剩余血外觀;

2、采病人血及血袋中剩余血(最好和血袋一起)送血庫檢測;

3、留取反應后第一次尿送檢(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屬血管內溶血,尿中有血紅蛋白);

4、血庫收到輸血反應的樣本后,應立即做以下檢查: 檢查:

1. 復核用血申請單、血袋標簽、配血試驗記錄及輸血報告單; 2. 復查患者ABO血型(輸血前的標本及反應后采集的標本); 3. 復查獻血者血標本及血袋中剩余血的ABO血型; 4. 患者輸血前、后血標本與血袋中剩余血作交叉配血試驗,采用鹽水法與凝聚胺法,最好采用抗球蛋白法配血; 5. 輸血前患者的血標本作Rh血型(尤其是D、E)檢定; 6. 反應后要及時采血做直接抗球蛋白試驗和抗體篩選試驗; 7. 懷疑是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應取血袋血直接作涂片或離心后涂片鏡檢找細菌,取血袋血和反應后病人血液,分別在4℃、22℃和37℃作需氧菌和厭氧菌細菌培養。

六、輸血差錯預防和處理 血型的復核--安全輸血De要求

血型鑒定的誤差:國際上ABO血型鑒定試驗最低誤差發生率為2 ‰(技術方法學原因);

技術原因:紅細胞抗原太弱,高效價冷凝集素,前帶現象,獲得性免疫性疾病,試劑與操作等;

其他原因:抽錯標本,貼錯標識,報告錯誤等;

防止血型不合輸血: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與查對制度;醫護人員不能僅憑自己印象或患者主訴記錄、填寫血型,要求所有輸血的患者都要進行血型初檢與復核; 輸血錯誤的后果嚴重 據統計

在美國,輸血時受血者確認錯誤的發生率約為1/12萬~1/19萬,因受血者確認錯誤導致死亡的約為1/60萬~ 1/80萬(發生次數/輸血次數); 在英國,每輸注1次/16400 U RBC,發生上述錯誤;

1999~2000年,英國報告了57例誤輸ABO血型不相容紅細胞的事例,4個受血者死亡; 發生輸血錯誤的可能原因 輸血申請單錯誤 受血者血液樣本錯誤 血型報告錯誤 血庫發血錯誤 受血者確認錯誤 血液標識錯誤(血站)

七、輸血不良反應防范處理 輸血不良反應的預防

合理用血,嚴格掌握輸血適應證 嚴格控制血液質量 嚴格執行輸血操作規程 嚴格執行輸血過程的監護 發現輸血反應,及時、正確處理 密切觀察患者體征和異常癥狀 輸血開始前,觀察并記錄基礎體征

輸血開始15分鐘內,密切觀察病人基礎體征和異常癥狀 輸血過程中,觀察并關注病人自述

輸血過程病人應注意保暖,以免出現畏寒現象而誤認為輸血反應

不鼓勵在夜間進行選擇性輸血 控制輸血速度

全血、紅細胞成分開始輸注時,速度宜慢,密切觀察;然后根據年齡、病情調整速度 及時發現異常

及時發現 —— 病人主訴+觀察發現 異常 —— 發熱、寒顫、心悸、呼吸困難等 果斷決定是否立即停止輸血

1、如果發生與輸血有關的任何反應(局部蕁麻疹除外),必須立即停止輸血

2、以注射用生理鹽水保持靜脈通道 立即呼叫醫生,再次確認病人

3、醫生應該即刻到達現場

4、護士必須立即再次確認病人,首先確定是否輸錯了血液——輸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

(特別是紅細胞成分,即使只有少量)可能導致嚴重損傷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緊急處置和救護,進一步查對

再次檢查血液質量,必要時向血庫人員咨詢

第四篇:臨床輸血護理質量控制試題

科室

姓名

得分

選擇題:(單選或多選)

1、臨床輸血中常見的錯誤有:

(

) A. 先采集標本、后貼標簽;

B. 同時采集兩名患者的標本,為防止錯誤在兩只試管上分別標注患者信息;

C. 從留置針處抽取標本,不用重新穿刺,方便快捷;

D. 患者一入院,抽取許多管血標本;醫囑出來打印標簽貼到試管上; E. 讓患者或家屬自己送標本到輸血科或檢驗科。

2、醫務人員(含護理和醫技人員)應該熟知的輸血法律法規有:(

)

A. 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 B. 臨床輸血技術規范 C. 輸血標本采集流程 D. 輸血前核對制度

E.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3、采集交叉配血標本的步驟有:(

) A. 校對并發送醫囑; B. 打印相應采血條碼;

C. 將采血管貼上條形碼,需雙人核對無誤;

D. 攜帶申請單和有標簽的試管到床旁再次核對患者所有信息無誤后采集患者的配血標本;

1 / 6

E. 將申請單和標本一起送至輸血科;

4、常見的配血標本錯誤:(

) A. 采錯人;

B. 將血樣注入錯誤的采血管中; C. 血標本量少或溶血; D. 血標本標簽模糊,貼錯; E. 同時采集2名患者的血標本;

5、運送交叉配血標本正確的有:(

) A. 標本采集完成后,盡快處理,盡快送檢; B. 采用加蓋封閉的運送箱,保證標本不受污染 C. 患者、家屬或未經培訓的護工; D. 當班護士; E. 經過培訓的護工;

6、取血步驟錯誤的:(

) A. 打印取血單并到輸血科取血;

B. 與輸血科工作人員共同核對(三查八對制度);C. 仔細檢查血液質量、劑量、品種和有效期等;D. 雙方核對簽字;

E. 血液未放在封閉的專用的取血箱中;

7、護士在輸血前應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有:(

A. 疾病的診斷; B. 輸血史;

2 / 6

) C. 過敏史; D. 妊娠史; E. 傳染病史;

8、輸血護理床邊核對的內容有:(

) A. 血液的種類和劑量; B. 血液的有效期; C. 交叉配血實驗結果; D. 血型;

E. 患者的姓名、住院號、床號等

9、血液輸注前還需要進一步做的步驟有:(

) A. 必須由2名醫護人員核對患者有關信息;

B. 患者處于昏迷、意識障礙或不會說話的新生兒及兒童,還需要與其家屬共同確認身份;

C. 確認無誤后方可輸血并記錄核對護士的姓名及輸注時間; D. 以上都對; E. 以上都不對;

10、開始輸血后對患者進行監測的內容有:(

) A. 輸血開始后需要觀察至少15min,并記錄; B. 輸血過程中至少30min觀察一次; C. 輸血結束后4h需要觀察患者一次; D. 輸血結束后12h需要觀察患者一次; E. 輸血結束后24h需要觀察患者一次;

3 / 6

11、輸血常見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有:(

) A. 發熱反應 B. 溶血反應

C. 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 D. 過敏反應 E. 艾滋病

12、輸血常見的癥狀有:(

) A. 發熱 B. 寒戰 C. 頭痛 D. 皮膚瘙癢 E. 呼吸困難

13、輸血過程中患者出現疑是不良反應的一些癥狀,需采用的措施有:(

) A. 立即報告 B. 暫停輸血 C. 保持靜脈通路

D. 醫生處理癥狀消除后,將剩余的血液繼續輸注給患者; E. 做好搶救前準備

14、紅細胞的輸注和護理包括:(

) A. 儲存溫度為2~6℃,稍復溫后即可輸注; B. 血袋反復顛倒數次,使紅細胞與添加劑充分混合;

4 / 6

C. 輸注過程中若出現滴速不暢,可擠壓血袋使血液通過Y型管; D. 在血液輸完時可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血袋; E. 必要時在輸注過程中輕搖血袋使紅細胞懸起;

15、血小板的輸注和護理包含有:(

) A. 輸注前將血袋混勻,切忌劇烈搖動,以防血小板損傷; B. 以病人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輸注; C. 可不用輸血器輸注;

D. 因故未能及時輸注時,可放在冰箱保存;

E. 因故未能及時輸注時,可在常溫(22±2)℃下暫存;

16、血漿的輸注和護理包含有:(

) A. 融化后應盡快取回輸注; B. 顏色異?;蛴行鯛钗飫t不能輸注; C. 新鮮冰凍血漿一經融化不可再冰凍保存; D. 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時輸注,可在4℃冰箱暫時保存; E. 血漿輸注速度應盡可能的快;

17、冷沉淀的輸注和護理包含有:(

) A. 冷沉淀1U容量為20~30ml; B. 應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輸注; C. 可以加入10~15ml0.9%氯化鈉溶液稀釋; D. 未能及時輸注的冷沉淀需要存放在4℃冰箱; E. 未能及時輸注的冷沉淀也可以冰凍保存;

18、輸血后的護理包含有:(

)

5 / 6

A. 輸血后護士需常規對病人進行關心和詢問; B. 認真逐項完整填寫輸血護理記錄; C. 輸完的血袋應盡快送回輸血科保存; D. 以上都對; E. 以上都不對;

19、臨床輸血護理質量管理內容有:(

A. 輸血相關的法律法規知曉率達100%; B. 輸血前護理; C. 輸血中護理; D. 輸血后護理; E. 心理護理;

20、醫院用血管理委員會成員包括:(

A. 醫院院長; B. 分管業務副院長; C. 職能科長;

D. 各臨床輸血相關科室負責人; E. 護士長;

6 / 6

)

)

第五篇:臨床輸血護理管理制度

生效日期:2011年3月修訂日期:2013年5月 嚴格執行衛生部管理《臨床輸血技術規范》衛醫發【2000】184 號文件,參照制定臨床輸血護理管理制度。

1、輸血前由兩名醫護人員核對交叉配血報告單及血袋標簽各項內容,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準確無誤方可輸血。

2、輸血時,由兩名醫護人員帶病歷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門急診/病室、床號、血型等,確認與配血報告相符,再次核對血液后,在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雙簽名,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3、取回的血應盡快輸用,不得自行貯血。輸用前將血袋內的成分輕輕混勻,避免劇烈震蕩。血液內不得加入其他藥物,如需稀釋只能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

4、輸血前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連續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血輸盡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繼續輸注。

5、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后快,再根據病情和年齡調節輸注速度,并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路;立即通知值班醫師和輸血科(血庫)值班人員,及時檢查、治療和搶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記錄。

6、輸血完畢,醫護人員對有輸血反應的應逐項填寫患者輸血反應匯報單,并返還輸血科保存。

7、輸血完畢后,醫護人員將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貼在病歷中,并將血袋送回輸血科保存。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立車工安全操作規程下一篇:領導不信任下屬心寒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