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元素化學論文范文

2022-05-13

本論文主題涵蓋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元素化學論文范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摘要]無機化學系統講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用途及變化規律,是高等院?;瘜W化工類專業學生的第一門基礎課。元素部分是無機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無機化學的核心。無機化學元素部分內容零散,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不得要領,歷來是無機化學課程教學中的難點。

第一篇:元素化學論文范文

巧把化學元素化成德育元素

【摘要】《高中化學課程》中的“情感態度”的目標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學會關心環境、能源、衛生、健康等與現代社會有關的各種化學問題。養成科學態度,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等,這些詳盡的要求為高中化學教學進行德育滲透從范圍到內容再到目標均提供了明確的指引,發揮化學課堂教學進行德育滲透的作用,是德育賦予高中化學教學的責任和使命。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德育滲透

高中化學教學內容豐富,而高中又恰好是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利用豐富的學習內容進行有機的德育滲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等各種高尚的道德品質,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以說是恰逢其時。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巧把化學元素化成德育元素,把學生培養成學識淵博、情感豐富、品行端正、志向高遠的新世紀人才,是高中化學教師責無旁貸的任務。

一、滲透的必要性

1.課程標準的要求。課程標準中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高中的化學教育由以往的過度重視學科的知識傳授,逐步轉變為貼近生活和社會,尤其是以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的生活為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及時、優質、高效的德育滲透,是對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的落實和踐行。

2.學生成長的需要。高中階段是人一生中最為富貴的黃金時期,其年齡特點決定了其心理特點,處于半幼稚半成熟這樣的一種特殊的狀態,隨著高中課業負擔的加重,考試升學等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學生自身思維意識的發展,有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要求,比較容易出現一遇挫折即化為自卑等心理健康問題。因此,結合高中生以上的心理發展特征,充分利用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導,引導他們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3.時代發展的需要。隨著網絡的高速發展,高中德育工作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學生在網絡上比較容易獲得各種不完整的知識或者是帶有負面影響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阻礙了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和發展,加大了傳統德育教育模式的難度。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更需要借助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與時俱進,及時調整對高中學生德育滲透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

二、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可行性

1.教材中有大量可以挖掘的素材。如根據必修2第四章“開發利用金屬礦物和海水資源”的內容,進行相應的拓展,結合我國2017年5月18日上午國土資源部在試采海上平臺舉辦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現場會的資料顯示。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宣布我國海域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實現資源量占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為我國也為人類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商業性開發利用提供了相應的技術儲備,積累了該領域的寶貴經驗。并且打破了我國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長期跟跑的被動落后局面,對保障我國能源方面的安全、推動國家的綠色發展、建設海洋強國等諸多方面均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這些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極具說服力的鮮活素材。該節的第二個內容“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也包含著豐富的德育滲透契機。通過學習化石燃料的相關知識,并了解其對環境以及水力發電對環境的影響,了解除如何拓展開發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潔燃料和綜合利用資源以及開發新能源等內容,從中了解化石燃料燃燒對環境造成的各種影響,懂得如何選擇對環境污染較小的燃料,并深刻地認識到化石燃料綜合利用和開發新能源的重要意義及開發新能源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我國現當代化學取得的巨大成就。如被稱為中國化學史上豐碑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這是世界上首例在實驗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質,諸如此類的事例為進行德育滲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無數科學家愛國奉獻的事跡。像被稱為我國制堿先驅者的候德榜先生放棄美國的優厚生活條件和優越的科研條件,毅然回到祖國,經過努力發明了“候氏制堿法”。又如當代無機化學學科的奠基人之一的申泮文研制出中國第一代鎳氫電池這樣的事例多不勝數,也為進行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對這些材料進行有機的滲透,必定能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能激發起他們報效祖國努力學習的精神。

三、德育滲透的要求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首先要認真分析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分析教材中能夠進行滲透的契機和切入點,這樣才能提高滲透的效果,否則容易產生走過場的形式主義,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滲透是可以設計和操作的,主要抓住下面三個要點:

1.滲得準。對各個知識點是否具備德育滲透的切入點,能不能切入,怎樣切入,要做細致的分析和研究,把教學內容和德育滲透點設計成表格的形式,使整個學期甚至整個學年的德育滲透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做到一滲即準。

2.滲得巧。滲透的過程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做到有的放矢,在事例的引入、實驗的過程、題外話的拓展等等方面中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巧妙機智地使德育滲透工作做到水到渠成而不著痕跡。

3.滲得深。滲透后有否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否打動學生的心靈,有否身體力行,都體現了滲透的效果。借助視頻、圖片、故事、報刊等資料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德育滲透,比單純的說教滲透所產生的效果要大得多,要深遠得多。

四、德育滲透的內容

1.愛國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所有學科教育教學過程中不變的主線,以教材的內容為綱,以愛國主義為本,以化學課堂為載體,不論是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還是實驗探究的過程,抑或是自主研究的過程,都應該貫穿著這條主線,讓學生認識到我國化學科學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以此來增強學生發憤圖強報效祖國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2.環境教育?;瘜W科學的研究內容既與生活息息相關,也是與環境息息相關??v觀全球,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環境惡化,自然災害,等等對人類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而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酸雨等,又與化學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化學學科大量專業知識的學習、研究過程中,從現實生活中提取我國多起重大的環境污染事件,既讓學生懂得用化學的方法解決危機,又讓學生樹立了為人類興亡而奮斗的責任心。

3.科學精神?;瘜W領域的探究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更是充滿了艱辛和危險,可以說是荊棘滿途,每一次的重大發明或發現,無不是凝聚了無數的化學科研工作者的無數心血,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些都集中地體現了化學研究工作者們極其苛酷嚴謹的治學態度。其中著名的如發現了鐳的居里夫人,三十五年如一日地在極其難受的廢渣和廢氣的強烈刺激中尋找那若隱若現的鐳,在一噸多的工業廢棄物里經過艱苦的努力,才提煉出0.1克的鐳,長年在這樣惡劣環境下工作研究的居里夫人因此患上了癌癥,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她身上所體現的正是一個科學家對科學狂熱的執著,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科學精神,化學科學才有了今天的輝煌成就。這樣的事例無疑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培育的最佳事實。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更豐富的德育內容可以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有機的滲透,只要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學生比較關心各種現代社會都有關聯的化學問題,巧妙地把每一個化學元素,均化成德育的元素,進行有機的德育滲透,務求把他們培養成為具有正確的科學態度、擁有高度愛國主義精神、高度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高中學生。

作者:王紹紅

第二篇:無機化學元素部分教學體會

[摘 要]無機化學系統講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用途及變化規律,是高等院?;瘜W化工類專業學生的第一門基礎課。元素部分是無機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無機化學的核心。無機化學元素部分內容零散,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不得要領,歷來是無機化學課程教學中的難點。潛心研究教材,抓住重點和難點,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講夠重點、講透難點,是攻克無機化學元素部分教學難題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無機化學;元素化學;教學

無機化學是高等院?;瘜W化工類專業學生的第一門基礎課,也是藥學、環境科學、生物學等專業的基礎課之一。元素化學是無機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無機化學的核心。[1]學習元素部分,旨在使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各類元素和化合物的存在、制備、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2]但是,元素部分的教學歷來是無機化學課程教學中的難點,主要原因是元素部分內容龐雜、瑣碎、系統性差,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不得要領,抓不住重點。因此,潛心研究教材,抓住重點和難點,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講夠重點、講透難點,是攻克無機化學元素部分教學難題的方法和途徑。下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就無機化學元素部分的教學談幾點體會。

一、優選教學內容,化繁為簡

元素無機化學內容繁雜,涉及100多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用途及變化規律,常常令人望而生畏。[3]因此,教師在組織元素無機化學教學內容時,一定要吃透教材,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選擇相關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應體現相關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并能起到以點帶面、化繁為簡的作用。例如在p區元素的教學中,重點講授鹵素、氧族元素和氮族元素;對于各族元素,選擇其中一個或兩個元素進行精講。又如,對于內容較多的d區元素,教學時可重點講授第一過渡系的鉻、錳、鐵、銅。對授課內容精挑細選,不僅能夠巧妙地解決課時減少與教學內容增加的突出矛盾,還可以有效避免授課時面面俱到、泛泛而談的現象,有利于強調重點、化解難點。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便于學生掌握重點、理解難點。

元素的性質是元素無機化學講授的核心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由于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又決定用途,因此教師應將原子結構、分子結構、化學熱力學、動力學、氧化還原等化學基礎理論貫穿于整個元素無機化學教學過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化學基礎理論揭示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及變化規律,使元素化合物知識系統化和深刻化。另一方面,學生也應自覺應用化學基礎理論去理解、判斷、解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質,善于發現和總結規律,繪制同一元素不同物質間的聯絡圖以幫助記憶。[4]

根據特征電子構型,無機化學元素被劃分為s區、p區、d區、ds區和f區,位于同一區域的元素因價電子構型相似而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質。因此,建立以區劃分內容,加強通性講解的教學體系值得借鑒。周期系將百余種元素聯系在一起,表示出元素之間橫縱、上下、左右、對角、區域性的關系。講授各區元素的通性,能讓學生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全貌和共性,體會個性與共性、局部和全體的哲學思想,從而啟發學生根據某元素的性質,發揮想象力,推測該區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組成、結構與性質。[5]這種教學體系既精簡了教學內容,又能讓學生學得快、記得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優化教學方法,化難為易

要把元素化合物這部分知識講活、講透,使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就必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6]授課時要靈活運用問題式、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激發他們對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的協調發展。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密切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和學科發展前沿,提煉其中的元素無機化學問題,及時為課程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增加課堂教學的知識性、趣味性,留住學生的學習熱情,保持其對元素無機化學的好奇心、求知欲,激發學生對元素無機化學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巧用比喻,將某些抽象的理論、難懂的概念形象化、淺顯化、通俗化。例如,講解金屬離子的配位數,中心離子的半徑越大,越易形成高配位,但中心離子半徑過大,配位數反而減少這一知識點時,可用吃飯用的圓桌子來進行比喻——圓桌半徑越大,可容納的人就多些,但如果桌子太大,就餐時就只有坐同一邊,才能夾到菜,這樣可坐的人反而少了。[7]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一些學生理解不深、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從而激發學生深入鉆研,相互啟發,開闊思路,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討論式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在教學中體現了積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8]例如,在學完p區元素后,組織學生就“p區元素單質與化合物的性質及其遞變規律”這一問題展開討論。通過討論式教學,學生能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升華、在討論中學習、在學習和掌握知識,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9]

三、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驗課教學不僅是無機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幫助學生理解基本原理、基本理論,掌握物質基本性質的重要途徑。根據無機化學授課內容和教學進度,精選經典無機化學實驗,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完成化學性質檢驗和化合物制備,實現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飛越。[10]

四、改革考核辦法,引導學生自學

元素化學部分內容多、課時少,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全由教師講授,應留部分章節給學生自學,布置自學思考題,引導學生自學,撰寫自學報告。例如,將p區元素中的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以及整個s區元素留給學生自學,引導他們在自學過程中積極思考,自覺歸納學習要點,在完成自學報告的同時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

另外,無機化學元素部分涉及的元素多、內容雜,如果采用閉卷考試,勢必增加學生負擔,使其更加抵觸對該課程的學習。在課終考核時,可借鑒“有限開卷,獨立完成”的考試方式。課程學習之后,要求學生對學過的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并寫出書面小結作為作業;在考試時,可以用小結作業作參考進行“有限度”的開卷考試;考試結束后,學生將小結作業連同試卷一并上交,教師以此作為學生成績的評定依據。[11]

五、結束語

無機化學元素部分涉及繁雜的化學現象和化學反應方程式,是無機化學教學中的難點,需要教師精心組織教學內容,潛心鉆研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只要教師善教,學生樂學,就能實現教學相長,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 注 釋 ]

[1] 文君.無機化學中元素化學教學的探討[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5(2).

[2] 黃群增.無機化學中元素化學部分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3).

[3] 高春朵.活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素質——談元素無機化學的教與學[J].菏澤學院學報,2005(5).

[4] 劉偉.無機化學元素部分學法淺說[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5] 謝鋼,楊奇,陳三平,等.如何加強和提高元素化學教學[J].大學化學,2012(5).

[6] 段曉英,梁萍.淺談元素化合物的教學方法[J].河北工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2(1).

[7] 方正軍,陳建芳,鄔峰.談無機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09(5).

[8] 張澤會,劉冰,黃濤,等.元素無機化學教學中“歸納總結法”的研究與探討[J].廣東化工,2012(13).

[9] 李靈芝.凸顯以學生為主體的元素化學教學模式探索[J].科技信息,2013(9).

[10] 周小霞,劉作華,趙先英,等.藥學專業《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設計[J].廣東化工,2009(199).

[11] 羅一帆,龔孟濂,毛宗萬,等.改進元素無機化學教學方法的嘗試[J].大學化學,2002(2).

[責任編輯:劉鳳華]

作者:周小霞 肖湘 季衛剛 趙華文 趙先英

第三篇:應用地球化學元素特征判別沉積環境

摘 要:在沉積學當中,沉積環境是其中的一項重要的研究內容。在先前中,人們對于沉積巖當中所留存的原生沉積結構來作為依據來開展研究工作?,F在沉積地球化學這個學科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和進步,沉積環境研究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補充,所以可以已經可以借助于沉積巖對于沉積和成巖過程當中的同位素的遷移和聚集過程當中所體現出的一系列特點來進行判定,現在已經在沉積學當中占據重要地位。本文針對這些內容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沉積環境;元素特征;地球化學

在沉積學的相關研究領域當中,沉積環境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一方面表示著沉積地質作用現場所形成的環境,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物化表現。在過去,我們的研究當中,大多是通過沉積物當中的原生結構和所沉積的古生物來對于環境進行分析,現在該學科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可以實現對于沉積物成巖時期的分布特點來對于其沉積環境進行判斷。

1 對于氧化-還原環境的判斷

古海洋大概在10-5億年前開始形成氧化環境,在長期的發展過程當中,全球經歷了多次的全球性的缺才演化成了現在的氧化環境。這樣看來,海水當中的沉積物當中,很多元素的分異和富集都會在一定響度上受到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其中的很多種多價態的元素也會受到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而出現改變,所以沉積物當中的元素含量也會出現變化。其中的Ni和Co元素在還原狀態下,就會由于富集而沉淀。但是其中的Fe可以借由其多價態的變化,也就是黃鐵的礦化程度來對于古海洋環境當中的氧化還原反應環境來進行判斷,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不同的元素的分異和富集當中的情況可以用于對于氧化還原環境來進行展示,用于判斷其反應條件。

(1)U及其U/Th指標參數。U在海水中常以UO2(CO3)34-形式存在,并且具有較高的溶解度,而在還原條件下則以擴散的形式從海水進入沉積物,并還原成UO2、U3O7或U3O8等氧化物沉淀在沉積物中,形成U的富集。Th在海水溫度下是一種不易發生變化的元素,通常富集在粘土碎屑中。所以依據U、Th兩種元素的活躍性差異,U/Th值可以作為判別氧化還原環境的一個指標。當U/Th1.25時,判斷為缺氧環境。

(2)Co、Ni及其Ni/Co指標參數。Co、Ni一般以+2價離子形式溶于海水中,不會和還原性高的H2S發生價態變化而形成硫化物沉淀。Co在氧化環境中以離子形式或以絡合物形式賦存。在缺氧環境中以硫化物形式存在。Ni在氧化環境中以Ni2+、NiCl+以及溶于海水的NiCO3形式存在;在中等程度還原條件下,由于缺乏錳氧化物和硫化氫,絡合物中的Ni會被分離出;在強還原條件下,Ni易形成硫化物。這兩種元素會在還原環境中富集并且含量有所相關,又因為元素差異性導致含量有所不同,故可用Ni/Co值作為鑒定海洋氧化還原環境的一個參照。當Ni/Co7.00時,判斷為貧氧或缺氧環境。

2 對于古鹽度環境的判斷

對于古氣候的分析來說,古鹽度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應用古鹽度就可以很好地分析和還原古氣候。舉例來說,可以對古鹽度來進行計算,確定沉積相的中心位置,并且將元素地球化學特征來對于古地理和環境之前的關系來進行厘清,其一方面可以將古海洋的環境恢復出來,同時也可以從其鹽度的變化情況體現其中的氣候變化,可以以此為基礎,對于地球的氣候演化情況有一個更明確的判斷。

(1)Sr、Ba及其Sr/Ba指標參數。Sr和Ba的化學性質在某些方面十分相似,但在不同的沉積環境中會有較大差別。由于Sr在水體中的遷移能力要大于Ba,所以當水體的鹽度增加時,兩者會有較明顯的差異。在低鹽度水體中,Sr和Ba均以重碳酸鹽的形式存在。當水體鹽度增加,礦化度上升時,Ba會率先以BaSO4的形式沉淀出來,而后Sr會逐漸富集,隨水體鹽度的增加而沉淀析出,形成SrSO4[6]。因此可以利用Sr與Ba的比值關系來作為判別古鹽度變化的指標。當Sr/Ba1.0時,判斷為海相沉積物。

(2)Rb、K及其Rb/K指標參數。K是一種應用性很廣的元素,它不僅和泥巖中碎屑礦物的含量有關,還影響著黏土礦物中伊利石的含量。而Rb大多呈懸浮膠體狀態搬運,在還原環境中膠體狀的Rb會因凝絮效應沉淀,很容易被粘土礦物和有機質吸附。所以當盆地中水體的含鹽度升高時,其吸附的Rb的含量也會增加,故可用Rb/K來作為一個反應水體鹽度變化的判別標準。當Rb/K0.006時,判斷為正常海相沉積物。

3 地球化學元素分帶的地質環境意義

在不同的地質歷史階段,可以說不同的自然因素都會由于其不同的原因而互相影響,所以沉積環境也在不斷變得復雜?;椎纳登闆r對于水環境和沉積相以及地球化學環境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如果其基底在較大幅度的變化階段,那么當時氣候也以溫暖濕潤為主,當地的地表水體也在較大,所以也形成了深水環境,所以此時,沉積相也呈湖相。但是如果其基底升降較緩,那么其當時氣候較為干燥,水量減少,所以沉積環境也會出現變化。在不同的時期,其各種因素也會出現不同的變化,所以在這個深化過程當中, 地層的巖性和化學元素含量并不能完全反應出對應關系,在不同的因素作用之下,其沉積環境往往會變得更加復雜。

在同一個分帶內,地球化學環境和沉積相可以反應出一定的古氣候,但是并不是按某一固定的模式來深化。氣候冷暖變化在不斷進行,同時水體的總量也在變化,沉積環境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各帶形成以小周期循環為特點的振蕩環境,每個帶還可分成若干亞帶“文中各帶沉積環境演化趨勢和規律的結論,只是以某種作用為主的概括,這種規律和趨勢與各深度段乃至各測點的實際情況并不完全吻合。

古氣候經歷了由早更新世晚期的暖濕和溫干的循環周期演化到中更新世的溫濕和溫干的又一個循環周期,到晚更新世,又經歷了由溫濕到冷濕,再到溫干的循環周期,全新世以來,古氣候繼承了晚更新世的溫干特征,繼續向更加溫干方向演化,地球化學環境總的演化趨勢由以還原作用為主漸變為以氧化作用為主,地層沉積的水環境由深水漸變為淺水,沉積相由湖相漸變為河流相,古氣候由溫濕漸變為溫干。

4 總結

本文針對一些元素在不同沉積環境當中的變化特征進行了總結,結合地球化學學科當中的相關理念來對于不同的沉積環境進行判斷,給相關研究的開展提供了一些參考。舉例來說,U、Th、Ni和Co等等元素有一定的分異和富集反應,其可以用于指示古海洋氧化和還原變化的條件;而Ba、Rb、Sr、k這元素類型也可以很好地將水體鹽度變化情況表現出來。這樣看來,應用地球化學和元素分析可以很好地判斷出沉積環境當中的很多變化內容,對于海陸相沉積和古氣候研究來說作用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謝淑云,鮑征宇.多重分形與地球化學元素的分布規律[J].地球與環境,2003,31(3):97-102.

[2]張立.基于核主成分分析和多重分形的地球化學綜合異常信息提取[D].成都理工大學,2014.

[3]李堃,胡光道,劉才澤.個舊地區地球化學元素的多重分形特征及找礦預測[J].礦產與地質,2006,20(4):498-502.

[4]謝淑云,成秋明,鮑征宇,et al.不同級次水系沉積物中地球化學元素的多重分形分散模式研究[C]//全國數學地球科學與地學信息學術會議. 2009.

作者:趙玉林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消費陷阱論文范文下一篇:造價審計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