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形勢與政策調查報告范文

2023-05-14

形勢與政策調查報告范文第1篇

一.對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視

蘇霍姆林斯基論及教師的教育素養時,他說,這是教育學的理論和實踐最主要的交接點,可見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極大的。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也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的基礎,作為一名形勢與政策課教師,不僅要在自己講授的課程中學識淵博、循循善誘,更要通過言傳身教,榜樣示范。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經常性、一貫性、必須性的工作,如果脫離或松懈,就會使我們的思想引導工作和學生的健康成長發生分離或留下隱患。學生在學校接觸最多的就是任課教師,任課教師利用這一優勢在教學的同時對學生施加正確的思想政治影響,成為我們專職工作部門的工作補充,又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豐富和深入。那么要使這項工作既全面、經常性開展,又不影響學生正常學習,同時又使學生樂于接受,就有賴于我們授課教師的積極參與。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影響,其作用更顯著,意義也更深遠。教師影響既生動又直接,成效更顯著??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教師良好的行為示范要勝過一百篇理論說教。利用教師自身示范對學生施以正面引導和潛在影響是學生比較直接、生動地接受正確思想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

二.實踐教學的心得體會

1.明確教學目的,多與學生交流

“形勢與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高校細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實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改進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方法,提高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效果,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我自身的經歷,談談在教育教學中如何藝術地運用好自身綜合素養,與學生溝通與交流的點滴感受。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教學目的能否實現,有賴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為了讓課堂氣氛活動起來,我們教師可以調動自身所有素養和靈活駕馭課堂節奏來實現,但要活而有度。為此,教師在平常的交流中就要明確告訴學生,上課是一個嚴肅的事情,它不等同于課外的生活。教師要善于根據教材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教學提問一要注意“問什么”,即要精心設計將要提問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討論的熱情。

2.教學內容緊扣時事,與國家政策方針一致

形勢與政策課是一門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高校培養目標為依據,緊密結合國內外形勢和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他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大學生開闊視野,即時了解和正確對待過內外重大時事,是大學生有堅定的立場和較強的分析能力。思想政治課教學區別與其他學科教學的典型特征,在于它的時政性。思想政治課教學要把握時代脈搏,高揚時代主旋律,盡可能選取典型的熱點時事作為教學案例和素材,巧妙地選用熱點時事,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把抽象、深奧的哲學道理變得形象、直觀,便于理解。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形勢、任務、發展要求及成就教育,國際形勢和我國的對外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對于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來關注和分析時事,提高政治鑒別力和領悟力,樹立大局意識,客觀分析、科學對待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和不斷發展變化的國內形勢,正確理解和把握國家的方針政策,找準發展的目標,加強品德修養與和諧人格的塑造,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3.教師的人格魅力在實踐教學中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大學教師,從教學實踐中,我深刻認識到,人格魅力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人格是教師魅力的核心,是教師對學生、事業以及自己的態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項單純的性格或特質,而是多方面的綜合呈現,它是通過長期的教育實踐而形成和發展的獨特的感染力、影響力與號召力之總和。優秀教師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淵博的學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具備這樣條件的老師不但在教育教學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處理、協調跟學生以及同事之間的關系,創造融洽和諧的工作氛圍,以利于獲得事業的成功。雖然思想政治課可以通過正確的教學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理論轉化為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然而“身教重于言教”,再強大的知識力量還需要思想政治教師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發揮。由此可見,形勢與政策課教師的人格魅力十分重要。

三.形勢與政策課與社會實踐

形勢與政策課不是一門理論課程,社會實踐也是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在教學工作中開展社會調查實踐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實踐教學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且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具體表現在:實踐教學既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又有助于大學生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此外,對大學生加深黨的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堅定黨的領導,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都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師在“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是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與效果的關鍵環節。此外,還要充分發揮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指導作用和引導作用。

形勢與政策調查報告范文第2篇

調查對象及方法

1.對象

對象:以云南紅河學院學生和任課教師為調查對象。

2.方法

方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 面對全校學生, 采取整群抽樣方法, 由學生自行匿名填寫, 以打消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的顧慮, 確?;卮饍热莸恼鎸嵭?。對任課的教師進行了談話、交談。

調查結果

1.調查對象的一般特征

本次發放問卷200份, 收回有效問卷195份, 有效率為97.5%。在195份有效問卷中, 大一的學生有60人, 占30.77%, 大二的學生有101人, 占51.79%, 大三的學生有21人, 占10.77%, 大四的學生有13人, 占6.67%。從整體上看, 大學生對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持肯定的態度, 認為學習形勢與政策是必要的, 對國際國內形勢也很關注, 但也有一部分學生持消極態度。

2.對形勢與政策的關注

您平時關注新聞類節目嗎?有81名 (41.54%) 學生回答, 我經常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媒體去了解新聞;有110名 (56.41%) 學生回答, 偶爾了解一下;有4名 (2.05%) 學生回答, 從來不關注。

您認為您對當前發生的國際國內時事是否了解?有3名 (1.54%) 學生回答, 非常了解, 如數家珍;有154名 (78.97%) 學生回答, 知道個大概, 對一些比較重大的時事還是有所了解的;有27名 (13.85%) 學生回答, 幾乎不知道;有11名 (5.64%) 學生回答, 說不清。

您覺得形勢與政策課的開設有助于您了解時事新聞嗎?有115名 (58.97%) 學生回答, 有幫助, 是我了解時事新聞的窗口之一;有44名 (22.56%) 學生回答, 沒幫助, 不感興趣;有36名 (18.46%) 學生回答, 說不清。

3.學習形勢與政策的目的

您學習這門課最大的目的是什么?有25名 (12.82%) 學生回答, 獲得學分;有106名 (54.36%) 學生回答, 擴大知識范圍;有19名 (9.74%) 學生回答, 提高“三愛” (即愛黨、愛國、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的覺悟;有33名 (16.92%) 學生回答, 認清“四情” (世情、國情、黨情、民情) ;有2名 (1.03%) 學生回答, 其他。

4.形勢與政策的開設方式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開設上, 您更喜歡哪種形式?有92名 (47.18%) 學生回答, 專家、教授開辦的講座;有53名 (27.18%) 學生回答, 公共課教師定期授課;有31名 (15.90%) 學生回答, 校內外領導作的相關政策的答疑、解釋;有17名 (8.72%) 學生回答, 輔導員定期組織大家學習相關資料;有2名 (1.03%) 學生回答, 通過電視, 播放新聞。

5.形勢與政策的考核方式

關于形勢與政策的考核, 您認為什么樣的形式最能反映大家的學習情況?有38名 (19.49%) 學生回答, 出案例題讓大家分析;有65名 (33.33%) 學生回答, 選擇一定的主題寫論文;有24名 (12.31%) 學生回答, 課堂測驗與大家平時的課堂表現作為依據;有68名 (34.87%) 學生回答, 課堂測驗與課外表現相結合, 與大家綜合量化考評結合起來。

對策

1.加強形勢與政策課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要使高?!缎蝿菖c政策》課教學在實施過程中規范化、制度化, 統一思想, 提高認識是基礎和前提。冷戰結束后, 西方敵對勢力把意識形態滲透的重點指向我國, 企圖動搖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青年學生是它們進行滲透的重點和突破口。如美國中央情報局修訂完善的《十條誡令》前三條分別規定:盡量用物質來引誘和敗壞他們的青年, 鼓勵他們藐視、鄙視并進一步公開反對他們原來所受的思想教育, 特別是共產主義教育。為他們制造對色情產生興趣的機會, 進而鼓勵他們進行性的濫交。讓他們不以膚淺、虛榮為恥。一定要毀掉他們一直強調的刻苦耐勞精神;一定要盡一切可能, 做好傳播工作, 包括電影、書籍、電視、無線電波和一切新式的宗教傳播。只要讓中國的青少年向往我們的衣、食、住、行、娛樂和教育的方式, 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定要把他們青年的注意力, 從以政府為中心的傳統引開。讓他們的頭腦集中于體育表演、色情書籍、享樂、游戲、犯罪性的電影以及宗教迷信。因此, 加強高校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教學, 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 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 使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十分重要。高校領導、教師、學生要充分認識加強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 是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迫切需要;是使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的迫切需要;是維護社會穩定的迫切需要。

2.成立《形勢與政策》教研室

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 必須要在校黨委的領導下, 建立和形成職責分明、齊抓共管的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建議由宣傳部、社會科學部和教務處負責形勢與政策的相關事項, 成立《形勢與政策》教研室, 教研室設在社會科學部。社會科學部負責組織上課;教務處負責學生成績的記錄;宣傳部負責協調及與外界的聯系, 組織《形勢與政策》的講座。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加強形勢與政策課教師隊伍建設, 是進一步搞好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基本條件。要堅持走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聘教師相結合的道路。既要配足少而精的高素質的專任教師, 又要廣泛整合教育資源, 充分調動學校黨政領導干部、學生輔導員的積極性, 充分發揮相關學科專家名師以及地方黨政領導、先進人物和杰出校友的優勢, 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因此, 要改變《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單一地由社會科學部和政治系教師承擔教學任務的情況, 建議由宣傳部、社會科學部、政治系、團委、學生處以及各院系的總支書記和總輔導員組成, 充分發揮學校的合力, 共同教育學生。從調查的情況來看, 專家學者、領導干部為高校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 是深受大學生歡迎的, 因此,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請學校領導和聘請校外相關方面的知名專家、學者來作講座。

4.教學內容的編撰

教學內容是教學的中心, 是達成教學目標的基礎。由于《形勢與政策》課程在內容休系上有一個顯著特征即時效性, 也可稱為動態性或現實性 (因為形勢與政策本身既具有不斷發展變化的一面, 又具有相對穩定的一面, 而且人的思想既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 在教學實施時, 既要突出現時性又要兼顧系統性。教學內容的編撰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第一, 成立“形勢與政策教學內容編撰小組”, 每學期初根據教育部社科司下達的《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的要求, 組織相關人員學習《要點》, 根據形勢的發展和學生實際情況討論確定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的基本要求。

第二, 建立教案審批制度, 對教員編制的教案進行課前審核修改, 切實把好教案質量關。

第三, 增設社會實踐內容, 并以教學計劃形式統籌安排, 逐步形成封閉與開放相結合的教學內容體系??紤]到學校的實際, 社會實踐的內容可以采取假期參與社會調查和組織觀看形勢錄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5.課時的安排

2004年11月, 中宣部、教育部頒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 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時明確規定:形勢與政策課按每學期16周, 每周1學時計算。在課時的安排上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

第一, 每個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將課時安排固定在每學期的政治學習 (星期四下午) 時間進行, 每次上2學時, 避免與實驗課、體育課相沖突。

第二, 合理安排專任教師的課時和外聘的本校教師以及校內外專家、學者授課和講座的時間安排。如, 可以將專任教師的授課時間安排在10個課時以內 (6個課時講國際國內政治形勢, 4個課時講重大政策) , 外聘的本校教師以及校外專家、學者授課和講座的時間各安排6個課時。

第三, 為保證所有學生接受的教育的相似性, 在分散課時安排的基礎上盡量采用大班授課的方式。對于學校領導、校外專家、學者授課或講座則采取“形勢與政策報告會”的形式對全校師生公開進行。

第四, 由于畢業班在第八學期忙于撰寫論文和聯系就業, 《形勢與政策》課可采取學生自學, 完成相關的作業即可。

6.成績考核和錄入

形勢與政策課以課堂作業形式每學期對學生進行隨堂考核, 題目由任課教師根據講課內容擬定, 學生因特殊原因缺課, 需有證明和有關負責人簽字確認, 并自學指定材料和補交課堂小論文。

形勢與政策課跨越八個學期, 前七學期社會科學部負責考核和成績保管, 到第八學期時, 總計前面的成績作為必修課由教務處登錄學生總成績, ??魄拔鍖W期社會科學部負責考核和成績保管, 到第六學期時, 總計前面的成績作為必修課由教務處登錄學生總成績。

7.課時薪酬的計算

形勢與政策調查報告范文第3篇

論文題目: 《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收獲與感悟 》 院系班級: 自動化1106 姓 名: 學 號:

輔導老師: 晉振華 完成日期: 2014年5月

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收獲與感悟

摘要:《形勢與政策》課是思想品德課中的一門必修課程,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是學校德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幫助我們正確 認識到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國家改革與發展所處的國際環境、 時代背景。能夠使在校大學生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了解。

隨著世界的不斷變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事,形勢與政策也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在不斷的變化著。而這些形勢與政策的變化也對我們的生活有著一定的影響。作為一名大學生,對社會的了解是必須的。

關鍵字:形勢政策、大學生、國家形勢

從進入大學到現在,形勢政策這門課程已經伴隨了我們三年,當時的我們是懵懂的,兩耳不聞窗外事 一心只讀圣賢書,眨眼間,我們已經大三,我們不能只是對課本上的東西精通,我們還要對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充分了解,我們即將進入社會,現在社會飛速發展,每天都有新的事情發生,我們必須看清如今的形勢,因為周圍的各種變化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發展,尤其是形勢和政策的變化,因此,我們必須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緊跟社會發展,從而發展自我。

1.形勢與政策與我們緊密相連

形勢與政策課是一門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密結合國內外形勢,緊密結合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對大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作為大三的我們,即將進入社會,未來的社會是我們的舞臺,我們要在這個大舞臺中盡情的展現自己,我們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我們的前輩們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2.我國當前所面臨的形勢及解決政策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2014年,我國面臨的形勢依然錯綜復雜,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世界經濟復蘇仍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一些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帶來變數,新興經濟體又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競爭更趨激烈。我國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也在發生深刻變化,深層次矛盾凸顯,正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到了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同時要看到,我國發展仍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推進,區域發展回旋余地大,今后一個時期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有基礎也有條件。我們必須防微慮遠,趨利避害,一定要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實施創新驅動,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加強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3.通過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心得與體會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首先,老師上課非常生動,同學們都非常喜歡聽,而老師的思維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豐富多彩,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位大學教師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眾能力,在這里,我們不僅享受著知識的積淀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陶醉。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為俊杰”,今應為“適時務者為俊杰”。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著可選擇度,決定著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斗,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里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柜?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云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4.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為了更好的把握住自己,必須在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應該學習好《形勢與政策》課,這樣在我們才能更好的為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有必要。因為,高等學校的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中國,了解了世界,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也為我們走出學校進入社會提前上了一課,讓我們感受到社會的形勢和國家政策,好讓我們更有準備的為人民服務,為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宣部、教育部下發的“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

[2]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2013理論熱點面對面》[N].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3]胡錦濤.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M].求是.2006(9)。

[4]胡錦濤.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

形勢與政策調查報告范文第4篇

摘    要: 2018年國家發布的《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是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其在肯定專題式教學作為形勢與政策課程主要授課方式的同時,就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程專題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傮w來說,規范化建設將成為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形勢與政策課專題教學將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師資隊伍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出現新的調整與變化,從而更好地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形勢及要求。

關鍵詞:新時代;形勢與政策;專題式教學;路徑

2018年4月12日國家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兑庖姟分赋?,“形勢與政策”課是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都很強的一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新時代國內外形勢的重要渠道[1]。如何使“形勢與政策”課發揮《意見》中提出的功能定位和目標,是所有擔任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師正積極探索但同時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诖?,本文在分析形勢與政策課專題式教學的優勢與弊端的基礎上,剖析和解讀《意見》對新時代形勢與政策專題式教學的要求,進而提出未來高校形勢與政策專題式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向和路徑。

一、當前高校形勢與政策專題式教學的優勢與弊端

所謂專題式教學,就是以教學內容為基礎,結合學生思想世界與社會現實問題,以學生為本,以問題為核心來組織課堂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2]。大學形勢與政策教學內容與專題式教學模式的使用要求高度契合,從而使其成為形勢與政策課程的主要教學模式,但同時該教學模式在形勢與政策課程運用中也凸顯出一定的弊端。

就形勢與政策課程專題式教學的優勢而言,主要有三點:首先,專題式教學對當前熱點問題的深入挖掘大大提升了形勢與政策課程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年上半年的形勢與政策課為例,面對朝鮮半島形勢的迅速轉變,課程專門設置了朝鮮半島核問題專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朝鮮半島局勢的實質和未來走向。這不僅大大調動了學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國際視野。其次,專題式教學運用所帶來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彌補了形勢與政策課程師資力量不足的缺陷,也有利于任課教師發揮專業特長和優勢。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形勢與政策課程為例,開課時就將每個學時的課程內容分為國內部分和國際部分,這樣擅長講授國內形勢的教師專門講授國內形勢與政策,而有著國際問題研究背景的教師則專門講授國際形勢與政策。課程實行統一備課制,這既保證了教學內容的統一性,同時又鼓勵教師根據專業特長確定講授重點,實現了統一性與靈活性的結合,也保障了授課內容的專業性。再次,專題式教學為增強大學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信心和社會責任感提供了新途徑。專題式教學的最大特點是每一次課程都是一次小型講座,都是對當前國內外正在發生的一個熱點的生動闡釋,其在宣傳、闡釋、貫徹十九大精神中的優勢尤為明顯。當其他課程正努力研討實現十九大精神如何進教材、進課堂和進師生頭腦(簡稱“三進”)時,形勢與政策課程內容則以通過多個專題講座將十九大精神第一時間送進了課堂,教師也在形勢與政策的集體備課中,早早實現了十九大精神進教師的頭腦,進而實現進學生的頭腦。

就形勢與政策專題式教學的弊端來說,教學效果和考核方式是需要解決的挑戰。一是形勢與政策課程專題式教學會因大學生相關背景知識的缺乏而導致授課效果大打折扣。形勢與政策課程的主要講授對象是大一和大二的學生,他們大都不是政治類專業,相關的背景知識有限,專題式教學集中圍繞形勢與政策“焦點問題”深入講授的做法有時會讓學生聽不懂和聽不明白。二是專題式教學使得課程的評價和考核面臨挑戰。就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而言,由于任課教師的不斷變換,導致很多時候學生都不清楚是對哪一位任課教師做出評價,評價結果可想而知。至于對學生的考核,鑒于專題教學是由多個教師輪流完成的,教師很難對學生有全面的了解,對學生的評價重心仍是落在期末的“卷”上,使得教師難以對學生進行一個完整、準確的考核評價[3]。

二、教育部對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頂層設計與基本要求

2018年4月12日,體現國家對形勢與政策課程頂層設計的文件——《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作為2018年教育部社科司的一號文件印發,不僅顯示了教育部對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期待和重視,而且就該課程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建設要求和指導原則。

首先,《意見》肯定了形勢與政策課程專題教學,同時提出要加強專題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兑庖姟访鞔_要求,形勢與政策課程要定期組織任課教師開展集體備課,確定教學專題、明確教學重點、研制教學課件、規范教學要求, 這就意味著專題式教學是形勢與政策課的主要授課方式,因而也就要求進一步強化專題式教學在形勢與政策課程中的運用。對于專題式教學帶來的問題,《意見》提出形勢與政策課“可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擴大優質課程的覆蓋面,提升“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效果”[4]。由此,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將實現“專題教學+”的模式,即“課上專題講授+課下自學”的混合教學模式。

其次,《意見》對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程開展專題式授課的內容做非常明確的規定?!兑庖姟分赋?,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程重點講授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重點講授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從而實現引導大學生樹立四個“正確認識”①。據此,今后形勢與政策課程要開設的四個教學專題:一是全國從嚴治黨形勢與政策專題;二是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與政策專題;三是港澳臺工作形勢與政策專題;四是國際形勢與政策專題,并為每個專題需要涵蓋的內容做出了規定[5]??梢哉f,《意見》的上述規定使得專題式教學內容的選擇更加明確,有利于課程的規范化建設。

再次,《意見》對新時代形勢與政策專題式教學課時和教師隊伍做出了的規劃?!兑庖姟芬笮蝿菖c政策必須嚴格落實學分,保證本、??茖W生在校學習期間開課不斷線。本科每學期不低于8學時,共計2學分;??泼繉W期不低于8學時[6]。不僅如此,《意見》則明確了形勢與政策課教師隊伍的組成和來源,即按照“優中選優”原則,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哲學社會科學專業課教師、高校輔導員等擇優遴選“形勢與政策”課骨干教師。實行“形勢與政策”課特聘教授制度,分層建立特聘教授專家庫,選聘社科理論界專家、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各行業先進模范等參與“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積極邀請黨政領導干部上講臺講“形勢與政策”課[7]。這樣的舉措不僅能使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師隊伍有了保障,而且也進一步提升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最后,《意見》也為形勢與政策課程專題式教學的效果評價指明了方向。就考核主體而言,《意見》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單位是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考核主體,統一管理任課教師,而其他如黨委宣傳部、教務處等相關部門配合做好教學管理工作[8]。而對于如何評價課程效果和對學生進行課程考核,《意見》也要求評價要注重考核學習效果。具體來說,成績考核以提交專題論文、調研報告為主,重點考核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了解情況。按照學期進行考核,各學期考核的平均成績為該課程最終成績,一次計入成績冊。

三、對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專題式教學改革方向的思考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程建設和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的演變,國家對形勢與政策的日益提升的重視度對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規范化要求也愈來愈高②。依據《意見》的頂層設計,新時代高校形勢與政策專題式教學可以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師隊伍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規范化改革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和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要求。

就教學模式而言,探索專題教學新途徑是未來形勢與課程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兑庖姟访鞔_肯定了專題是形勢與政策教學的主要途徑,但必須對專題式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和更新,從而更好地發揮其授課效果。為此,今后的形勢與政策專題式教學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改革努力:一是在教學形式上,可以采取將專題教研團隊與教學實施團隊結合起來,探索“按課題組進行備課、按專題實施教學”的新形式[9]。二是在教學途徑上,采取傳統的講授方式和網絡在線課程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從而將大大提升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效果。

就教學內容而言,改革和做好課程教學內容的遴選和設計是形勢與政策課程未來改革的關鍵。形勢與政策課程的目的是宣傳黨中央大政方針,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就要求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程應該按照《意見》的要求涵蓋全國從嚴治黨形勢與政策、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與政策專題、港澳臺工作形勢與政策以及國際形勢與政策等四個方面的專題,同時結合形勢與政策四年不斷線的課程特性,做好四年形勢與政策課程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安排,將講授的系統性和時效性體現出來是未來形勢與政策的基本取向。

就師資隊伍而言,建立專職教師負責,兼職教師配合和參與,涵蓋經濟政治社會各領域優秀人才和管理者的全方位形勢與政策教師構成體系成為必然的趨勢。新時代形勢與政策教師隊伍建設需從以下方面做起:一是堅持專任教師的選拔依據“優中選優”的原則,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哲學社會科學專業課教師、高校輔導員等教師隊伍遴選課程教學骨干。二是在兼任形勢與政策教師的選擇上,高校將建立涵蓋社會各領域理論家、單位負責人、黨政干部、先進模范人物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并探索如何建立“形勢與政策”課特聘教授制度。

最后,改革現有的教學管理模式也是新時代提升形勢與課程專題教學效果的必然選擇?!兑庖姟窞樾聲r代的教學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形勢與政策”課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管理體系,并且要充分保證規范開課[10]。具體來說,在課程管理上,改革后的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程管理模式只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二級機構——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部)統一組織開課、統一管理任課教師,其他職能部門如黨委學生工作部、教務處等積極配合。在學分落實上,擠壓形勢與政策課程學分的情況將改善。在課程考核上,改革后的形勢與政策考核將更加注重內容和過程考核,并且以撰寫專題論文和調研報告為主,實行每個學期都要考核的機制。所有這些改革都將使該課程更好地滿足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要求。

從目前來看,新時代的形勢與政策課程將仍然以專題式教學為主要手段,但是與以往相比,新時代的形勢與政策課程將在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師隊伍以及教學管理出現新的調整和變化,從而更好地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新時代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要求。作為該課程的責任單位——全國普通高校按照《意見》的要求,同時結合自身校情進行形勢與政策課程改革也成為必然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

注釋:

①四個“正確認識”是《意見》為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程設定的最終目標,也是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程專題內容選擇的基本原則,即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

②石珉將新中國成立以來高校形勢與政策的發展劃分為初創探索階段(1949—1960年)、地位確立階段(1961— 1986年)、改革發展階段(1987—1999年)和全面創新階段(2000年以來)等四個階段。具體分析可參見石珉:《高?!葱蝿菖c政策〉課程設置的歷史沿革》,《池州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第130—133頁。

參考文獻:

[1][4][5][8][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Z].教社科〔2018〕1號.

[2]蔣紅艷.專題式教學在形勢與政策課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

[3][7]教育部:高校學生每學期“形勢與政策”課不低于8學時[EB/OL].(2018-04-27)[2018-07-05].http://www.xin    huanet.com/local/2018-04/27/c_1122752563.htm.

[6]鄧輝.高校學生每學期“形勢與政策”課不低于8學時[N].    光明日報,2018-04-28.

[7]祝穎麗.“形勢與政策“課程建設八大問 教育部印發《意見》給出答案[EB/OL].(2018-04-27)[2018-07-13].

http://edu.china.com.cn/2018-04/27/content_50975187.    htm.

[9]盧艷蘭,張吉雄,龔春明.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改革與建設 新路徑探究——基于對江西省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調研[J]. 新余學院學報,2015,(6).

形勢與政策調查報告范文第5篇

關鍵字:貿易政策;產業政策;政策協調;聚氯乙烯

在自由貿易機制不斷發展壯大的今天,世界各國都從中享受到了豐厚的回報。但部分國家肆無忌憚的傾銷行為也給他國產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傷害,如中國在加入WTO以后,其不斷擴大的貿易往來招致他國頻繁的傾銷行為。截止2018年年底,按照WTO涉案方“一國一起”的計算方法,累計對外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290起。本文結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以及《外商投資指導目錄》等產業政策共同實施的背景下,對聚氯乙烯行業面臨的影響進行討論,分析國內聚氯乙烯產業在弱勢狀態下緣何出現跨越式發展進而深陷產能過剩的泥潭。最后,本文對行業存在的問題以及政策協調的對策提出看法。

一、聚氯乙烯產品簡介及產業發展歷程

(一)聚氯乙烯產品簡介

聚氯乙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英文名為Polyvinyl chloride(簡稱PVC)。聚氯乙烯的主要生產流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稱為電石法,一類稱為乙烯法。聚氯乙烯的生產始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0年代,而后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現如今已成為化工行業重要的組成部分。聚氯乙烯的需求主要來源于建筑行業,建筑行業對聚氯乙烯的需求量占比超過60%。除基礎設施建設需要之外,居民住宅需求的擴張以及持續的工業化進程也極大的消耗了聚氯乙烯產品。

(二)起始階段:擴大生產時期與對外反傾銷

隨著改革開放的大幕拉開,國內經濟建設進入了騰飛階段,隨著建設步伐急速加快,對塑料制品的需求也不斷旺盛,尤其是國家開始提倡“以塑代木、以塑代鋼”的綠色發展理念,更是拉動了塑料工業的迅猛式發展,之后便出現了聚氯乙烯行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國內廠商供給不足、對外依賴度的居高不下、市場依賴國外進口。1996年至2002年期間,國內聚氯乙烯產品的自給率低于70%。同時期的國外企業生產規?;@著,技術成熟度高,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價格低廉,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而本土廠商工藝成熟度低,產量規模小,出廠價相比進口價格不具優勢,產品價格長期維持低位,這對于尚處“幼稚”的行業來說,是一種致命的打擊。進入21世紀后,中國正式加入WTO,大幅下調進口關稅,對外貿易總量迅速攀升。受此影響,聚氯乙烯產品進口總量逐步擴大,國內生產廠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2003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聚氯乙烯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自2003年9月29日起5年,稅率區間為6%-84%。從此,聚氯乙烯產業進入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雙重保護階段。

(三)轉變階段:產能過剩與貿易摩擦

受產品價格走高的影響,國內生產廠商開始大幅擴充產能,各地區加速上馬各類生產項目。此外1998年版和2000年版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將大型合成樹脂以及乙烯氧氯化法制聚氯乙烯列入鼓勵類項目。2005年版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20噸/年及以上的氧氯化法制聚氯乙烯列入鼓勵類。將20萬噸/年一下的氧氯化法制聚氯乙烯和12萬噸/年以下的電石法聚氯乙烯裝置列入限制類。自2003年起到2007年,聚氯乙烯行業產能年均增長率超過20%,其中,2005年產能增長率高達46.4%。到2006年年底,國內聚氯乙烯產能已高達1158萬噸之多,電石法所占比例上升到70%以上,而乙烯法所占比例下降到30%以下。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相應企業失去了對產業發展的長遠規劃,對其他企業和總量信息了解不足,導致固定投資出現“潮涌”現象。各地區企業選擇盲目擴張,出現了一批技術差、規模小、環保不達標的廠商,這便為后期的產能過剩埋下隱患。到2006年年底,國內聚氯乙烯市場風云突變,價格急轉下調。當政策制定者意識到行業高速發展形成產能過剩之時,聚氯乙烯行業已經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危機,并選擇將過剩產能轉移到國外。2004年以前,中國每年出口的聚氯乙烯產品總量低于3萬噸,占比當年產量不到1%。2004年起,聚氯乙烯出口出現飛躍式增長,2005年,出口數量僅有11.86萬噸,到2007年,便躍升至71.04萬噸,增長幅度高達498.9%。然而,出口數量激增的背后,不是世界市場需求大幅增長,而是廠商為緩解企業的過剩產能,出口他國,便造成了貿易摩擦。從2006年起我國出口的聚氯乙烯產品遭受多國的反傾銷調查。調查情況如表1。

二、聚氯乙烯行業發展過程中涌現出的問題

(一)行業周期換擋過快

1998年國家出臺《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聚氯乙烯行業迎來高速發展的春天,在國內產量供不應求、急需進口的情況下,國內氯堿企業分分上馬聚氯乙烯建設項目。2002年,我國企業對外提出反傾銷訴訟,終裁認定來自日本、韓國、美國、中國臺灣等地區的聚氯乙烯產品存在傾銷。2003年起,聚氯乙烯產品大幅漲價,行業存在巨大利潤空間,各地投資分分上馬,新建、擴建大批項目。產能增長率長期維持20%以上高位,產量從2001年的308.8萬噸躍升至2007年的971.7萬噸,漲幅高達214.6%。在高亢的投資熱潮背后,是逐年遞減的產能利用率。數據顯示,從2003年起,產能利用率逐漸下降,到2008年僅有56%,距2003年的82%利用率減少26%。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指引下,我國中西部地區將氯堿產業列入招商引資項目,以改善地方經濟,創造稅收。單純的產能擴張和簡單的運營模式復制,使行業在高速發展之后,面臨同質化產品競爭加劇、低端產品占比過大、產能結構性過剩等一系列問題。從國際上對產能過剩的判定標準來看,低于80%的產能利用率即可歸類為產能過剩,而我國聚氯乙烯產業從2006年起,常年低于70%,2012年,行業平均開工率僅有56%,市場價格觸及企業平均生產成本,部分企業選擇完全停產。至此,產業面貌已經從21世紀初的弱勢狀態轉入激化競爭的態勢,而這種轉變僅僅3年便完全實現。

(二)產業政策削弱貿易政策的保護力度

貿易政策中的反傾銷行為,是進口國政府本著保護本國產業安全為宗旨,對他國實施的有損或威脅本國產業的行為的反制,其目的是救濟本土產業免遭外部沖擊。然而,在對外征收反傾銷稅的同時,作為產業政策的《外商投資指導目錄》,將聚氯乙烯生產加工納入鼓勵類項目,這無疑給原本已被限制的企業換了一種身份再次進入本國市場。2002年,被征收10%反傾銷稅的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寧波成立臺塑工業(寧波)有限公司。2003 年,被征12%反傾銷稅的臺灣華夏海灣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我國寧波動工建設聚氯乙烯裝置,年產超 30 萬噸, 2005年,被征6%反傾銷稅的韓國 LG 化學公司在天津開展聚氯乙烯原料合資項目,總投資3億美元。2006年底,日本東曹在廣東建設年產22萬噸的聚氯乙烯生產項目。三大涉案方中國臺灣、日本、韓國等,憑借有利的技術和資金優勢不斷加大對國內涉案產業的投資力度,一方面將原本通過貨物貿易形式出口到中國的聚氯乙烯產品直接在中國生產,繞開了高成本、程序繁瑣的反傾銷調查。另一方面利用我國廉價的勞動成本,給加工貿易帶來了極大的利潤空間。外資引進在提高聚氯乙烯產能、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形成技術和市場方面的壟斷勢力,迫使國內企業迎接價格和產品質量兩個維度的競爭,從而削弱反傾銷對聚氯乙烯的保護效果,再次導致生產技術和規模不具競爭優勢的本國聚氯乙烯企業陷入被動局面。

(三)產業結構分散,低效產能占比過高

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山東、山西、內蒙古等26個省區共建有92家聚氯乙烯生產廠,其中10萬至20萬噸及20萬噸以上產能占比分別為32%、35%。生產規模偏小,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嚴重,競爭力低下。國內總產能超過1000萬噸,但是產能超過30萬噸的企業屈指可數。該年度我國聚氯乙烯實際產量為864.1萬噸,同比增幅高達29.3%。其中,采用乙烯法生產工藝的產量為239.76萬噸,占總產量的27.7%;電石法原料路線的產量為624.3萬噸,占比為72.3%。2006年新增的157萬噸聚氯乙烯產量中,采用電石法工藝生產的產品占比高達95%,共計150萬噸。反觀全球,約90%以上的聚氯乙烯已采用乙烯法工藝。電石法生產聚氯乙烯不僅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巨大的能源消耗,還因電石法聚氯乙烯質量較低,不能用于生產高檔型材原料,只能用于中低檔型材和管材等制品原料,約束了行業擴展的空間。政策支持聚氯乙烯產業發展,卻忽視產業發展方向的引導,使得產業結構處于低端鎖定,電石法生產設備占比高達65%,而具有長遠發展價值的乙烯法企業僅有不到35%的領地。因電石法的過度擴張,市場出現價格大幅走低的現象,此外國際油價不斷高漲,不具備規模優勢的企業出現嚴重虧損,有能力投產乙烯法的企業僅剩下行業內的龍頭企業。

三、建議與對策

(一)政策制定需要各部門共同協商

中國的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由商務部和發改委各自制定,制定標準與目標均存在異同,產業政策主要依據當下國家宏觀經濟環境,有針對的引導產業發展方向,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而貿易政策主要表現為對外貿活動制定管理的方針和原則。從聚氯乙烯產業發展路徑來看,作為反傾銷的貿易政策疊加了鼓勵行業發展的產業政策之后,對行業形成了雙重呵護,這直接誘發企業投資“潮涌”現象。從這一現象著手,本文認為,作為后繼出現的政策措施應充分考慮已有的政策影響,要科學度量政策影響力度,避免片面決策引起不良后果。如在考慮他國傾銷行為造成低價侵害之外,還應考慮本國企業一旦得到保護可能出現非理性投資行為。因此,在正式確立反傾銷稅率之前,應與產業政策的制定者共同商討市場主體可能形成的投資預期,應設置一個既有效減少傾銷損害,又不至于為國內廠商提供過高的利潤空間的保護稅率。

(二)政策實施階段要動態考察產業發展路徑

行業景氣度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行業生命周期的轉變有其演變的規律。以聚氯乙烯為例,在2003年對外征收反傾銷稅起,行業的擴張便如火如荼,每年的產能擴張率超過需求增長率。當一個行業產能有超過市場需求的傾向時,保護性政策便需要及時調整,避免企業不受限制的擴張行為。如果說產業政策與貿易政策各自根本性目的是增強產業競爭力,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話,那么,受扶持的產業在出現經營性競爭激化的局面后,便不能繼續放任產業無序的擴張。國際上以產能利用率是否低于80%為界,判定產業是否存在產能過剩。結合我國國情,本文認為當某行業在基于政策保護后出現供給層面的單方面擴張情形,在產能利用率接近或低于80%這一界限時,就需要留心今后可能的惡化趨勢。實際情形顯示,多數行業在出現產能利用率下降的趨勢初期都未引起政策層面的足夠關注,當出現行業危機時才出臺各類準入規范,這種事后補救行為無益于中長期的穩定發展。因此,作為宏觀管控的政府部門,需要及時留意行業投資熱度,適當降溫才是行業穩定發展的長遠之策。

(三)企業決策需要更多理性

從企業角度看問題,就不難理解造成產能過剩的原因。企業決策者在嗅到行業存在利潤空間的時候,會立馬做出投資決策。當市場中的每一位決策者都感受到行業的春天到來之時,便會快馬加鞭,加速行業演變的進度。這背后是因為作為企業決策者缺乏對行業整體投資情形的準確判斷,對未來收益情況的過高預期導致每位企業主很難放棄觸手可得市場利潤。以聚氯乙烯為例,早在對外反傾銷之前,國家便出臺多項產業政策支持聚氯乙烯發展,就這一時期來看,行業的發展明顯處于一種按部就班的節奏,因為此時市場受制于國外更低的價格競爭。市場中僅有部分有長遠規劃的企業在此時擴建生產,但當更大政策利好來臨時,市場價格迅速走高,原本沒有擴建計劃的企業看到未來巨額的利潤回報,大舉投資辦廠,有序的供給格局被打破,結局是數年之后,部分工廠幾乎處于停工狀態,高額的停工成本加劇企業的破產。因此作為企業的決策者,在做投資之前更應當保持充分的理性,要對市場需求能力做出準確的判斷。及時觀察市場格局的變化,留意產品價格波動背后的經濟原因,充分調研產業內市場結構,避開錯開密集投資的高發期。在選擇投資項目時,應避開市場單一,同質化嚴重的品種,將視線轉向差異化、有特定需求市場的細分領域。此外,對于以犧牲環境換取利潤的行為要及時制止,只有將心思放在主營業務的創新上,才能在市場的巨浪中波瀾不驚。

(四)化解產能過剩問題亟待合理的對策

各行業出現產能過剩情形時往往會表現出一定的共性,如低效產能占比過量,落后產能得不到淘汰。以聚氯乙烯行業為例,2006年,產能超過20噸/年的企業的總生產能力占比行業總體生產能力僅為35%。而國際前五的生產企業年產能超過100萬噸,相比之下,我國的聚氯乙烯企業生產規模過小,產能集中度過低,這正是聚氯乙烯行業所面臨的棘手的問題。因此,如何淘汰落后產能,如何擴大企業生產經營規模成為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突出重點。本文作者認為,若能夠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將化解產能過剩問題的完成情況納入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或者是將各地區企業能耗、排污等情況納入政府考核環節,那么地方政府會表現出極高的熱情來化解低效落后的產能。此外,我們還可以借鑒日本的產業發展經驗,如在聚氯乙烯行業協會中設立“企業退出補償基金”,由行業內部會員企業集體出資對退出企業進行補償,以改善企業所面臨的短期壓力,從而有效增強企業主解決落后產能問題的決心。

參考文獻:

[1]Prusa, Thomas J. “Anti‐dumping: A growing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trade.”World Economy 28.5 (2005): 683-700.

[2] 傅耀.產業升級、貿易政策與經濟轉型[J].當代財經,2008(04):73-79.

[3] 李燕,張波.我國產業政策與貿易政策的協調問題研究——基于制度性貿易摩擦背景下的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2012(02):41-45.

[4] 沈瑤, 顏琿. 銅版紙進口反傾銷到出口被“雙反”引發的思考——論中國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協調問題[C].中國貿易救濟與產業安全論叢. 2013.

[5] 宋學義.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J].國際經濟合作,2013(04):14-18.

[6] 田玉紅.美日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協調體制的比較與啟示[J].財經問題研究,2008(05):98-102.

[7]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現象”與產能過剩的形成機制[J].經濟研究,2010,45(10):4-19.

[8] 江飛濤,耿強,呂大國,李曉萍.地區競爭、體制扭曲與產能過剩的形成機理[J].中國工業經濟,2012(06):44-56.

上一篇:家鄉發展調查報告下一篇:城鄉教育差異調查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