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計劃范文

2023-09-01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計劃范文第1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高層次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切實做好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以下簡稱拔尖人才)的選拔管理工作,根據中央、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拔尖人才主要是指經選拔在我市從事科學研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技術開發與轉化、經營管理、文教衛體等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員。

第三條 拔尖人才選拔工作應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和控制總量的原則,不受身份、技術職務和資歷的限制,以對社會貢獻和政治表現為依據,嚴格按照選拔條件和規定程序進行,確保質量。

第四條 拔尖人才的選拔管理工作由市委組織部負責,具體工作由拔尖人才所在單位及主管部門負責。

第五條 對拔尖人才實行動態管理,每三年選拔一次,管理期限為三年。

第二章 選拔范圍和條件

第六條 凡在我市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未脫離專業技術崗位的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和在專業技術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黨政機關干部,均可參加拔尖人才的評選。已列入市管干部的,不再作為拔尖人才的評選對象。選拔拔尖人才,以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為主,年齡一般不超過52歲;對貢獻大、名望高、身體健康仍從事其研究領域工作的專家學者,年齡可放寬到57歲。

第七條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遵紀守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近三年在專業技術工作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一)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下列成績之一:

1、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主要研究人員;獲國家星火獎、專利獎、發明創造獎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的主要研究人員;

2、承擔國家基金項目或列入國家、省科技計劃項目科研課題的主要主持人或課題負責人,參加國家或省(部)重大科研、技術、工程項目(正在進行或已完成)實施的主要人員;

3、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省長特別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或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前三位人員;

4、以第

一、第二作者在國外雜志或國際會議上發表,并被SCI(科學引文索引)、SCIE(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會議索引)檢索的論文一篇,或以第一作者在國家一級期刊上發表本專業論文二篇,或獨立撰寫正式出版過專著二部,或參編國家計劃的教材二部,本人撰寫在10萬字以上;

5、獲兩項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前二位人員。

(二)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下列成績之一:

1、獲一項國家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獎、優秀教學成果獎或獲國家級榮譽稱號的教育工作者;

2、直接培養的在校學生在國際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獲二等獎以上或在全國中學生學科聯賽中獲一等獎的教師;

3、直接培養的在校學生在全省中學生學科聯賽中獲二項一等獎的教師;

4、獲一項省教育教學科研成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或兩項省教育教學科研成果、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的負責人(主持人)及獲省級榮譽稱號的教育工作者;

5、培養出打破全國記錄的運動員的教練員或直接為國家培養(兩年以上)輸送(三年以內)優秀運動員(在國家大型運動會或錦標賽中獲金牌)的教練員。

(三)在工程技術方面取得下列成績之一:

2

1、在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省重點工程中解決了重大理論或關鍵性技術、疑難問題,取得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并獲省(部)級以上獎勵的人員;

2、在市以上重點工程建設、重大技術改造、引進項目中,擔任設計、施工方面的主要技術負責人,并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

(四)在農業技術方面有下列成績:

從事農業栽培、農產品加工等相關技術研究、應用、推廣或引進、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成果,獲得一項三等以上國家農牧漁業豐收獎或一項二等以上省山區創業獎或取得了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人員。

(五)在醫療衛生方面取得下列成績之一:

1、在醫療衛生(含計劃生育)方面,技術或成果填補了省級以上本專業空白,并得到了推廣,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的人員;

2、在醫藥科研中,發明研制新藥、特藥,被省以上衛生或醫藥藥品監督部門認定,屬省內首創,療效顯著,并獲省(部)級以上獎勵的主要研究人員。

(六)在新聞出版方面取得下列成績之一:

1、在新聞宣傳工作中,成績顯著,獲國家級新聞作品評獎活動一等獎或連續三年來每年在國家級報刊(臺)發表頭條文章二篇以上的新聞工作者;

2、獲二項省級新聞作品評獎活動一等獎的專業人員。

(七)在文化藝術方面取得下列成績之一:

1、在中宣部、文化部、中國文聯主辦的全國性有屆次的權威性評獎活動中獲三等以上獎項者;

2、在省政府、省委宣傳部、文化廳、省文聯主辦的全省性有屆次的權威性評獎活動中獲二等以上獎項者。

(八)在管理科學方面取得下列成績:

在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首創或推廣、應用現代化管理方法,有重大改革和創新,使企業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達到國內行業先進水平,單位經濟效益居全國、全省同行業領先水平,主要產品獲國際、國家、

3 省(部)級獎,企事業單位通過國家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本人獲得省級以上獎勵或二次市級榮譽稱號的優秀管理者。

(九)在推廣應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下列成績之一:

1、完成科技項目產業化一項,項目投資額500萬元以上或轉化高新技術成果二項,累計成交額200萬元以上的;

2、在省(部)級以上的行業技能大賽中取得技術能手(標兵)稱號或在企業技改項目中發揮重要作用,并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企事業單位的技術工人。

(十)獲國家、省以上優秀專家稱號的各類人才。

(十一)在律師、公證、刑偵、審判、檢察、交通管制或其他行業中做出突出貢獻,被公認為專業學科技術帶頭人,并在全省乃至全國享有較高聲譽的人員。

第三章 選拔方法和程序

第八條 選拔拔尖人才,采取組織推薦與個人自薦相結合的方法。

第九條 拔尖人才的選拔程序:

(一)公布條件。宣傳選拔拔尖人才的指導思想、標準條件和方法步驟;

(二)個人申請。由單位、學術團體向所在單位主管部門推薦,同時提交能夠反映本人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實績的論文、著作、獲獎證書等原始材料(管理型人才涉及經濟效益的材料,要有財稅部門的證明)。

(三)人選初評。各縣(區)、市直企事業各單位組織人事部門根據選拔范圍和條件對人選進行初評,初評時要組織專家和有關人員對被推薦對象進行考察,科學、公正、準確地確定初選人員,并將初選人員申報材料和論文、著作、獲獎證書等原始材料,報送市委組織部。

(四)專家評審。市委組織部將初審后的人員名單按專業類別分別送交各專業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由綜合評審委員會確定預選人員。

1、專業評審委員會組成:

為了使評審工作更加科學、公正、準確,評選設六個專業評審委員會,分別是:

(1)應用科學和理論研究專業評審委員會;

(2)教育體育專業評審委員會;

(3)工程技術和管理科學專業評審委員會;

(4)農業專業評審委員會;

(5)衛生醫療專業評審委員會;

(6)文化藝術專業評審委員會。

對上述六個專業評審委員會沒有包括進去的專業,由市委組織部根據具體情況,臨時定向組織專業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

各專業評審委員會由二十人組成,市委組織部負責聘任各評審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隨機抽取五至七名評委進行評審;綜合評審委員會由各專業評審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組成,主任由市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擔任;專業評審委員會的職責是對上報材料進行真實性和專業水平的認定,確定本專業范圍內拔尖人才人選,人選按拔尖人才名額的120%確定;綜合評審委員會的職責是依據總量控制兼顧專業覆蓋面的原則,按照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對人才的需求,對各專業評審委員會評選的人選進行綜合平衡,確定預選人員。

2、評委的選聘條件: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政治立場堅定,能夠認真貫徹實施黨的“科教興國”戰略;

(2)在本學科領域中有一定造詣,了解本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和專業人員狀況,具有高級職稱或榮獲過“秦皇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以上榮譽稱號;

(3)作風正派,為人公道,有較強的責任感和大局意識,在群眾中有較高聲望;

(4)非本批拔尖人才候選人。

3、評審:

各專業評審委員會在認真審查核實參選人員有關材料、證件的基礎上,對有關論文、論著的學術水平和獎項的級別、位次等予以確認,

5 并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排列人選名次,逐人寫出專業評議報告;綜合評審委員會進行綜合平衡后,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對入圍人選排列位次,確定預選人員,由新聞媒體予以公示。評審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評委出席方能召開,人選獲得應參加評審評委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票方為通過。

(五)確定人選。市委組織部會同有關部門對預選人員的政治表現、思想作風、專業水平、群眾基礎等方面進行考察,逐人寫出考察報告,經市委組織部部務會通過后,報市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常委會審批。

(六)市委、市政府命名。

第四章 管理制度

第十條 目標管理制度。在管理期內的拔尖人才根據自己所承擔的任務,結合實際,制定出在管理期間的工作目標、計劃和具體措施,認真填寫《秦皇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考績檔案表》,每年以書面形式向市委組織部報告一次業務工作、政治思想、生活學習等方面的情況。

第十一條 實績考核制度。市委組織部對拔尖人才的日常工作進行跟蹤考察,管理期內對拔尖人才進行一次考核,主要考核其思想政治表現、職業道德、工作實績及其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各單位、各部門每年對拔尖人才進行一次工作目標考核。對完成工作目標的發給全額津貼,取得突出成績的給予獎勵,沒有完成的視情況減發津貼。

第十二條 聯系制度。市委組織部、拔尖人才所在部門和單位領導與拔尖人才建立聯系制度,經常交流思想,掌握情況。所在部門每年就拔尖人才的管理情況向市委組織部報告一次。定期召開不同類型的拔尖人才座談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和要求。

第十三條 調整制度。在管理期限內,有以下情況之一,由市委組織部審查,報市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后取消其拔尖人才稱號和本辦法規定的待遇:

1、因個人原因給國家或集體造成重大損失和嚴重后果;

2、有嚴重違紀行為;

3、有違法犯罪或參加反動(邪教)組織行為;

4、經考察發現不適宜繼續作為拔尖人才管理。

第十四條 檔案制度。市委組織部建立拔尖人才檔案和信息庫。記錄拔尖人才的實績考核結果和調整情況。

第五章 管理內容

第十五條 給予拔尖人才政治上的尊重和保護。

(一)發揮好拔尖人才參政議政作用。必要時邀請拔尖人才參加有關專業研討會;大力宣傳拔尖人才的先進事跡,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社會政治地位。

(二)培養選拔復合型拔尖人才擔任領導職務。根據領導班子建設的需要,對適合擔任黨政領導職務和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復合型拔尖人才要大膽提拔重用。

(三)做好拔尖人才思想政治工作,關心他們政治上、思想上的進步。定期組織拔尖人才學習黨的重大方針政策,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素養,樹立求實、創新、協作、獻身的良好職業道德,激勵他們在我市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十六條 合理使用拔尖人才,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

(一)對拔尖人才的工作,應根據其專業特點合理安排,充分發揮其特長。對專業不對口的,要有計劃的逐步予以調整。

(二)盡量減少拔尖人才的社會兼職,使其專心致志地從事本職工作。確因工作需要兼職的,應征得本人同意,并報市委組織部備案。

(三)無特殊情況,拔尖人才的工作崗位不得輕易變動。調出本市工作的,必須事先報市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再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七條 幫助拔尖人才更新知識,提高業務素質。

積極創造條件,有計劃地組織拔尖人才進行國內外的學術、技術交流。在安排出國考察或選派出國留學進修人員時,優先從年輕拔尖人才中挑選。

第十八條 為拔尖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

(一)拔尖人才申報的科研項目,在同等條件下,本單位優先申

7 報,各級主管部門優先審批,科研經費要確保??顚S?。

(二)以拔尖人才為主承擔的工作任務,配備助手和其他人員時,應盡量尊重拔尖人才本人的意見,以形成最佳群體結構。

(三)拔尖人才科研成果的開發應用,所在單位和有關部門在政策、經費等方面予以優惠。

(四)拔尖人才可優先申報推薦專業技術資格,優先聘任專業技術職務。

第十九條 改善拔尖人才的生活條件。

(一)市財政按管理期內拔尖人才的實際人數撥付管理經費,根據組通字[2000] 23號文件精神,每人每月發給技術津貼費150元。享受政府特別津貼和獲國家、省優秀專家稱號的人員,不重復享受此待遇。管理期內去世、已調離本市及正式辦理退休手續后又未被單位續聘的,從離崗之日起不再發放津貼。

(二)拔尖人才夫妻兩地分居的,可根據本人要求將其配偶調到拔尖人才所在地。

第二十條 關心拔尖人才的身體健康。

(一)衛生行政部門每年組織拔尖人才進行一次體檢。體檢費、醫藥費由拔尖人才所在單位負責。

(二)每年為拔尖人才安排10天以上的休息療養時間。學習考察與休息療養可以結合在一起,由市里統一組織,經費由拔尖人才所在單位實報實銷。

第二十一條 連續兩次評為拔尖人才的,由拔尖人才所在單位一次性獎勵5000元;拔尖人才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并被本單位續聘的,繼續享受規定的保健待遇至屆滿為止。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二條 對扶持、保護拔尖人才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壓制、刁難甚至打擊拔尖人才的單位和個人,及時查處,情節嚴重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第二十三條 優先從拔尖人才中向上級推薦省管優秀專家、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人選。

第二十四條 各縣(區)、市直各部門,可參照本辦法,結合實際情況和行業特點,制定選拔管理拔尖人才的具體辦法,并報市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第二十五條 過去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本辦法由市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計劃范文第2篇

基本情況:

常樹青,男,漢族,中共黨員,河北省獻縣人。河北省滄州市第一中學辦公室主任,首屆河北省歷史學科骨干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擔任高中歷史課。1963年6月5日出生。1984年7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論文和實習均為全系第一名,四年全日制本科,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在河北師范學院歷史系畢業,分配到滄州市一中任教至今。199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3年來,一直從事高中歷史教學工作,擔任10年班主任,13年辦公室副主任、主任。2002年7月任我校下基層工作隊隊長(新華區鞠官屯中學,支教一年)。2001年6月被聘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2002年6月被聘為陜西師范大學《中學歷史報》特約編輯、駐滄州市記者站站長,2003年被聘為北京《發現雜志社》理事。

二、學歷情況:

常樹青老師1984年7月畢業于河北師范學院歷史系,全日制,學制四年,本科學歷,歷史學學士學位。

三、

現任專業技術職務及評審時間:

常樹青老師現任中學歷史高級教師,評審時間為2000年。

四、

歷年進修學習和培訓情況:

1、1998年8月——2000年8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生班結業,被評為優秀學員。

2、1999年——2002年參加了“跨世紀園丁工程”首批省級骨干教師培訓,2005年被河北省教育廳命名為首屆河北省歷史學科骨干教師。

3、2004年參加河北省新教材培訓,被河北省教育廳命名為河北省歷史新教材培訓高級專家。

4、2005年12月,在中共滄州市委黨校參加中共滄州市委組織部組織的縣級后備干部培訓,成績優秀。

5、一直堅持參加教育系統組織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成績優秀。

五、工作經歷:

1、1984年7月畢業于河北師范學院歷史系,分配到滄州市一中任教至今(共23年)。

2、23年來,一直從事高中歷史教學工作,擔任10年班主任。

3、1990年和1991年擔任兩屆學校教工團支部書記。

4、1991年暑假受學校指派參加了市委組織部舉辦的“滄州市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培訓班”。

5、1994年2月至今擔任13年辦公室副主任、主任。1999年至今兼任學校行政黨支部組織委員、紀檢委員。

6、1998年12月任滄州市青年歷史教師教學研究會理事長。2006年3月任滄州市歷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7、2000年8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生班結業,被評為優秀學員。

8、2003年任滄州市政府督學。

9、2004年2月被聘為滄州市教研室兼職教研員。

10、2004年7月被省教育廳聘為河北省歷史新教材培訓高級專家。

11、2005年12月被聘為首屆滄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約研究員。

12、2002年7月至2003年9月任我校下基層工作隊隊長(新華區鞠官屯中學支教一年)。

六、2002年以來完成教學情況:

2002年初至同年7月,常樹青老師擔任高一3班、4班、9班、10班歷史教學。主要進行,主要學習高中中國近代現代史上、下冊,周學時數12節,學年總學時數近450節,學生數240人

2002年7月至2003年9月任我校下基層工作隊隊長(新華區鞠官屯中學支教一年)。常樹青老師作為下鄉支教隊長,帶領支教隊員一道幫助該校進行教學業務指導與培訓,并親自授課,舉辦教學講座,組織課堂教學比賽,并深入教學第一線聽課、評課,對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該校在當年的中高考中取得了突出成績。因效果顯著,2003年7月,常樹青被滄州市委評為干部下基層工作先進工作隊員,職稱考核優秀并榮立三等功。

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常樹青老師擔任高三3班歷史教學。主要高考復習,周學時數6節,學年總學時數140多節,學生數60人。高考平均分為滄州市第一名。

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常樹青老師擔任高一7班、8班、13班、18班歷史教學。主要學習高中中國近代現代史上、下冊,周學時數12節,學年總學時數近450節,學生數240人。

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常樹青老師擔任高二文科班3班的歷史教學。主要學習高中歷史世界近代現代史上、下冊,周學時數6節,學年總學時數140多節,學生數60人。

常樹青老師在教學中注意體現素質教育思想,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成績都有不同的進步和提高,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授課很受學生歡迎,取得突出教學效果。

七、獲獎情況:

1、2001年2月《中學開設歷史選修課、活動課的基本構想》獲中國教育創新論壇征文評比二等獎。

2、2001年7月滄州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3、2001年5月首屆“滄州市十佳(杰出)青年教師”并記三等功。

4、2002年職稱考核優秀,記三等功。

5、2003年職稱考核優秀,記三等功。

6、2002年以來連續被評為市教委系統教育法制工作先進個人。

7、2003年6月被滄州市委命名為滄州市優秀共產黨員。

8、2003年7月被滄州市委評為干部下基層工作先進工作隊員。

9、2005年12月被河北省教育廳命名為河北省首屆高中歷史學科骨干教師。

八、公開教學情況:

常樹青老師自1993年開始執教市級大型觀摩課(原高中歷史世界史《美國內戰》)以來,除每學期為本校青年教師上示范課外,多次執教省市級公開課、觀摩課、示范課,為來自天津、張家口等地和滄州各縣市的聽課教師做觀摩課。近幾年來幾乎每年都應《滄州晚報》邀請,為滄州的高三學生、學生家長現場答疑,解決孩子復習時在學習、心態方面及高考報志愿遇到的各種問題。

常樹青老師年多次為滄州市高中歷史教師舉辦大型公開課、講座、新教材培訓,并多次擔任河北省、滄州市評優課、說課比賽評委,為省市歷史學科教學的改革、發展、創新和學科整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九、組織指導課外活動情況:

多年來,常樹青老師經常帶領歷史組老師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辯論會、故事會、撰寫歷史小論文、滄州地方史研究等。讓學生開拓視野,得到鍛煉。作為河北省新教材培訓專家,對8個縣市試驗區初中歷史教師進行培訓,并結合實際在高一年級進行教研實驗,編輯出版了學生個人成長史專輯《追尋夢中的太陽》一書。 200

5、2006年,在滄州師范??茖W校組織的滄州市高中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和高中骨干教師市級培訓中,為受訓教師上專題課和公開課,教學效果良好深受廣大教師好評。

十、論文論著:

(一)論著:

1、2003年6月,《當代教育教學論壇》(副主編),中國文學藝術出版社,國家級。

2、2004年3月,《名人名文名詩精粹》(主要撰稿人),新華出版社,國家級。

(二)論文:

1、2001年1月5日,《教師應該偏愛后進生》,《河北科技報》,省級。

2、2001年2月16日,《怎樣制作和使用學習卡片》,《河北科技報》,省級。

3、2001年3月5日,《軍機處—專制皇權達到頂峰的標志》,《中學歷史報》,省級。

4、2001年3月16日,《關于2001年歷史高考命題趨勢的幾點思考》,《河北科技報》,省級。

5、2001年3月20日,《學雷鋒關鍵是抓住實質》,《北京青年報》,省級。

6、2001年4月25日,《五四巾幗英雄鄧穎超》,《中學歷史報》,省級。

7、2001年4月,《中學開設歷史選修課、活動課的基本構想》,《中國教育創新論壇》第二卷,新華出版社,國家級。

8、2001年6月12日,《2001年歷史高考復習應對策略》,《滄州晚報》,市級。

9、2001年7月,《開展社區教育,構建全方位育人體系》,《河北教育管理》第二期,省級。

10、2001年9月7日,《注重歷史教學評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河北科技報》,省級。

11、2002年1月,《關于中小學教師知識結構不斷更新的思考》,《中小學教育與管理》第一期,省教育廳、河北師大學報,省級。

12、2003年6日,《拓寬教育途徑,提高創新意識深化研究,(探究)性學習模式改革》,《當代教育教學論壇》,中國文學藝術出版社,國家級。

13、2005年1月25日,《寒假,我們如何學習》,《滄州晚報》,市級。

14、2005年2月27日, 《給高

三、初三同學的幾點建議》,《滄州日報》,市級。

15、2005年3月15日,《研讀考綱, 夯實基礎, 適量做題,查漏補缺——給2005年高考考生的幾點建議》,《滄州晚報》,市級。

16、2005年4月14日,《高三“???rdquo;后如何做好試卷分析》,《滄州晚報》,市級。

17、2006年2月19日,《立足學科 ,適當綜合, 梯度訓練, 培養能力——2006年高考文綜復習技巧》, 《中學歷史報 》,陜西師范大學,省級。

18、2006年3月9日,《文綜復習:梯度訓練, 培養能力》,《滄州日報》,市級。

十一、承擔研究課題情況:

常樹青老師在參與高中歷史教學和學校管理的同時,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注意培養和帶動本組的青年教師,使他們在教育教學中取得很大進步,近幾年,歷史組有他指導的多名教師在省市級各種評優課中獲獎。

1、“九五”期間參與了學校教科室主持的中央教科所批準立項的科研課題“中學生學習策略分析”(已結題)。

2、“十五”期間,參加了河北省重點科研課題“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研究” ,本課題2006年已結題。

3、1996年3月份,成為“中學歷史思維方法指導與訓練”滄州市市級科研課題主持人,培養同學們的抽象思維和高度概括問題的能力,同學們反應這種方法較好。

4、自選教改課題——歷史列表與專題歸納法。在20多年探索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和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5、自選教改課題——中學歷史結構教改實驗。這種方法主要是從宏觀上讓同學們掌握教材的結構網絡,把教材內容納入教材結構體系,指導原則是“宏觀把握、微觀入手”,使同學們所學知識結構化、網絡化,既擴大了同學們的視野,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6、自選教改課題——中學歷史選修課、活動課、研究性課程及校本課程的探索。

常樹青老師對歷史目標教學法、歷史列表與專題歸納法、歷史知識結構教學法、歷史思維方法進行長期研究與探索,并取得重要成果。撰寫了5部國家級專著:任副主編編寫《高中歷史知識結構》(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高中歷史分類復習與測試》(海洋出版社出版);編著《五四愛國運動》(入編《愛國主義教育文庫·近代風云卷》,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編著《當代教育教學論壇》(任副主編,中國文學藝術出版社);編著《名人名文名詩精粹》(主要撰稿人,新華出版社)。發表《提高科研意識,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等50多篇論文2000年7月撰寫的《中學開設歷史選修課、活動課的基本構想》獲河北省中學歷史教學論文評選一等獎(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該文2001年2月獲《人民教育編輯部》舉辦的中國教育創新論壇征文評比二等獎。2000年9月撰寫的《提高教育科研意識,推進素質教育——關于中小學教研工作的研究與思考》獲河北省第七屆優秀教育、教學科研論文三等獎; 2003年6月撰寫的《拓寬教育途徑,提高創新意識 , 深化研究(探究)性學習模式改革》發表在《當代教育教學論壇》(中國文學藝術出版社)??蒲谐晒袆撔?,有深度,有推廣價值,取得顯著成效。

十二、指導培養教師情況:

1、在擔任年級備課組長期間,為提高年級整體教學水平、指導培養青年教師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2、在學校以培養青年教師為主題的“青藍工程”活動中,先后與李琪等青年教師結成師徒,進行一幫一培養。

3、2004年2月,被滄州市教研室聘為首批歷史兼職教研員。在市教育局主管局長、主任的鼎立支持下,任勞任怨,不計報酬,比較好地完成了任務,主要工作:一是改選了滄州市歷史專業委員會,經民主選舉常樹青老師擔任理事長。二是組織滄州市首屆青年教師說課比賽,并推薦指導兩名青年教師(滄州市第一中學的張澤玲老師、孟村中學的常虹老師)于2004年6月參加河北省同類比賽雙雙獲得一等獎;2005年推薦的滄州市第三中學的陳環老師參加河北省評優課比賽,獲得河北省第一名,為滄州市爭得了榮譽。三是組織滄州市初高中各類考試出題工作。包括各年級統考、會考、中高考模擬題??荚囶愋投?,工作量大,對教材把握程度高要求高,從考試情況看,效果比較好,領導和老師們都比較滿意。

4、近五年來,除本校青年教師外,對學校重點幫扶的滄州市新華區鞠官屯中學,常樹青老師作為下鄉支教隊長,帶領支教隊員一道幫助該校進行教學業務指導與培訓,使該校在當年的中高考中取得了突出成績。

總之,23年來,常樹青老師作為滄州市首屆歷史學科帶頭人,首屆河北省歷史學科骨干教師,河北省歷史新教材培訓高級專家,滄州市歷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滄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在平凡的歷史教學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績,在滄州地區及河北省中學歷史學界產生了廣泛影響,逐步成長為一名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有著崇高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有較高理論水平、較強科研能力,教學效果顯著,有著較大影響的優秀教師。

滄州市第一中學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計劃范文第3篇

典型事跡材料

某某,女,漢族,1975年10月出生,本科學歷,現任中教一級教師,1998年8月在大名縣實驗學校參加工作。

1998年8月,本人邢臺大學畢業參加教育工作。作為年青的教師,一貫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能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熱愛教育,熱誠教學,熱心教研,遵紀守法,作風正派,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克己奉公,愛心助人,事事處處能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默默工作12年,根據工作需要,服從組織安排,從不討價還價。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本人深感教育乃立國之本,而中國現行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手段已落伍于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我潛心研究教育,在積極做好本職工作,爭創一流佳績之余暇,著意從事教育科研與改革,為培養“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默默無聞地的甘作園丁,樂為人梯。

本人致力于教學創新,探索數學課教學的最佳途徑,勇于打破傳統的封閉式教學,大膽推行開放型教學,使教育效果、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在教學過程中她總結出出自己的教學方法即“用心靈贏得心靈。”

一、用愛心感染學生

愛心是具體的,瑣碎的,我每天早晨巡視教室,看看學生有沒有到齊,早上是否吃過了早餐,各種學習用品是否都帶齊了,

1 學生有無身體不適,遇到天冷或天熱的時候,同學們的衣服穿得是否合理。學生生病時,我帶他去看病。張英同學乘車的錢沒了,我掏錢給她搭車,留守兒童朱潔學習跟不上進度,我就主動幫她補課……。家長感激,學生感動,我關心學生就應該像關心自己孩子一樣,既關心他們的生活,又關心他們的健康,還關心他們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是否懂得怎樣做人。這些看起來很平常,其實這正是一名教師愛心的具體表現。十二年來,就是這樣播撒著愛的種子,收獲著愛的碩果。家長們都說:“有朱老師教我們的孩子,放心!”。

二、用激勵激發潛能

自從走上工作崗位,具體工作中,本人一直注重運用激勵機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室后墻設立了一個“我最棒”專欄,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爭奪“小星星”比賽。比賽規則是:凡是小組內成員有好的表現,就為該組加一顆星星,一周一小評,“小星星”數量最多的小組為本周優勝組,一學期一大評,在每個學期結束時,總結一下本學期中獲優勝組次數最多的一組為該學期優勝組,在自己的工資中取出一部分資金為該組成員頒發獎品,以表鼓勵。

有了“我最棒”,孩子們有了明確的追求目標,培養了集體主義精神,為了得到“我最棒”,孩子們紀律增強,即使刮風下雨,也努力做到不遲到,上課認真聽講,大膽發言。孩子們學習態度端正了,都能按時完成作業,打架、罵人、調皮搗蛋的孩子

2 少了,團結互助,互幫互學的表現多了……。同時我還善于用表揚的力量,面對學生的點滴進步,不失時機的給予表揚,用表揚樹立學生的信心,消除他們對教師教育的反感和抵觸情緒,讓孩子明白自己有很大的潛能,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

同樣,孩子的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協作,家訪是連接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紐帶,它可以使兩者有機結合,對學生進行統一教育,使學校教育更富有實效。學生本身對家訪表現出一種畏懼和擔心。究其原因,原來在孩子心目中,只有他們在學校犯了錯誤時,老師才會去家訪,老師到家后表揚少,批評多,等老師走后,就會被家長訓斥,重者還要被打。所以,孩子們躲避家訪,反感家訪。為了消除孩子們的疑慮,我便試著改變家訪策略,當孩子進步了,要去家訪;當孩子做了好人好事,也去家訪……。把家訪當作對學生的一種獎勵,讓家長和教師一起分享孩子們成功的快樂。

現在每當有人羨慕地對我說:“你的學生怎么那么喜歡上你的課!”,我總是笑著說:“我是用心靈贏得心靈啊!”。是啊,學生管理工作雖然瑣碎繁雜,千頭萬緒,但是只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無微不至的細心,足以融冰的愛心,那就一定能贏得孩子們那天真無邪的童心!

本人先任語文教學,并且在《學習方法報》報上發表了名為《中學語文教師應具備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論文,之后根據工作需要又在教學中任歷史課程,為了及時掌握當前教育研究的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計劃范文第4篇

●就像巴西的足球得益于全民對足球的參與一樣, 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也要基于大眾教育的基礎, 而且應該從小開始。

“錢學森之問”是時下很多人熱議的話題。為什么培養不出拔尖創新人才?要回答這個問題并不容易, 因為涉及到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社會用人制度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從國際教育發展的視野來看, 筆者覺得, 拔尖創新人才難涌現, 與我國對科技教育重視不夠, 科技教師質量有待提高, 科技教育方式較為落后大有關系。

當前, 世界發達國家都把加強科技教育作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 科技教育不僅受到政府的重視, 還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亞洲近鄰新加坡。新加坡每年都會為100個科學和工程學的學生提供獎學金, 讓他們到國外大學讀博士。由于國家對科技教育重視, 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0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 新加坡的學??茖W開展情況以及青年人對科學的興趣指標都名列第一。還有一個是美國。2006年美國政府公布了提高美國競爭力計劃, 其中就包括鼓勵兒童學習更多的數學和科學, 以提升青少年的創新能力。

正是由于新加坡和美國將科技教育擺到了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戰略位置, 并通過科技教育培養了大量的拔尖創新人才, 兩個國家才顯示出較強的創新力。波士頓咨詢公司2009年公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 新加坡的創新能力名列第一, 美國排在第8位。

反觀我國, 我們對科技教育的重視程度還遠不夠, 無論是在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方面, 還是在科技教育理念、方式和活動形式方面, 或者在科技教育師資方面, 都不及世界發達國家。打一個淺顯的比方來說, 科技教育就好比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土壤, 科技教育搞得好, 土壤肥沃, 自然能夠長出參天大樹, 培養出世界頂尖的人才;科技教育搞不好, 土質貧瘠, 那想要長出大樹, 就比較困難了。因此, 要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 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強科技教育, 從政策支持、教育理念、師資隊伍、教育方式等方面, 改善創新人才培養的“土壤”。

加強科技教育, 首先應該從娃娃抓起, 應通過設置相應的科技教育的課程和計劃, 引導青少年關注并喜歡上科技。在國際上, 很多國家都非常重視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對人的創造性的培養。然而, 對于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四門課程, 我國在課程設置方面卻相對滯后, 小學三年級才開設科學課程, 并且不是核心課程;技術教育在高中才開設, 由于不是高考范圍, 缺少操作性的學習環境與相應資源的支持。當下, 我們應加大對這些基礎課程的引導力度, 讓學生從小就對科學、技術、工程產生興趣, 進而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和探究成為相關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

其次, 政府應當加強對科技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我們也常常說要重視科學探究, 但是往往缺乏相應的配套資源支持, 科學教室依然是按照過去做科學實驗的標準配備, 缺乏開展科學探究所需要的更廣泛的教學資源的支持, 導致很多科學教育活動無法展開。世界上很多國家, 在推進科技教育的過程中, 都非常重視對科技教育的支持。包括2009年奧巴馬發起的“教育創新”運動在內, 近年來, 美國通過開發新型的互動科學游戲、設立國家實驗室日等科技活動, 極大地提高了青少年對科技的興趣, 進而提升了國家的創新能力。

加強科技教育還要改善對科技教育師資的培養。師資是開展科技教育的重要資源,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很重視科技教育師資的培訓。例如, 2004年, 英國貿工部、財政部、教育和技能部聯合發布了《2004-2014年科學與創新投入框架》, 其中一項內容就是提高高等院校和中小學自然科學教師的素質。為了落實這一目標, 英國在大學建立了9個國家級科學學習中心進行科學教師的培訓工作, 切實提高科學教師質量。而目前我國也進行了很多科技教育師資培訓, 但是培訓效率和質量都并不盡如人意, 此外, 我國科學教師與科技輔導員沒有資格標準, 還缺乏科技教師專業發展的課程和培訓環境。這些問題, 都需要從國家政策層面引起重視, 加以解決。

最后, 要堅決扭轉科技活動功利化的傾向??萍蓟顒邮俏覈囵B科技后備人才的有效途徑和手段, 學校的科技活動不能受到功利性目標的影響, 不能讓在大賽上獲獎成為內驅力。筆者認為, 真正能夠培養學生創造性的科技活動需要時間和資源, 眼下像錢學森在中學時經歷的那種生物課可以去野外采集標本, 有很多時間可以從事課外活動已經很少見了。要扭轉這一傾向, 政府要加大對科技教育的投入, 學校要為學生的科技活動提供時間和必要的材料。

就像巴西的足球得益于全民對足球的參與一樣, 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也要基于大眾教育的基礎, 而且應該從小開始。如果青少年從小沒有受到良好的科學與技術教育, 教育制度缺乏培育創造性的空間, 很難通過對少數人的培養而產生拔尖創新人才。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計劃范文第5篇

一、慢下來, 減少高中教育的浮躁與功利

“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旨在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雖然問法上有些片面 (因為杰出人才的培養不單是學校這個小環境, 更需要國家社會這個大背景) , 但冷靜反思我們的學校教育, 浮躁與功利之風盛行。家長為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不惜花高價讓孩子參加如奧數、藝術等培訓班, 也不管孩子是否有興趣、是否有這方面的天賦;為了讓孩子考名牌大學、重點大學, 家長讓孩子加班加點接受各種補習訓練, 其結果是成績也許是上去了, 也考上了重點大學、名牌大學, 但卻過早地讓孩子失去了求知欲和好奇心。有的學校為了使自己的名氣更大, 不惜犧牲學生的選擇權, 動員甚至強迫學生報考北大、清華。在這種急功近利思想的驅動下, 家長浮躁功利了, 學校浮躁功利了, 社會浮躁功利了。他們錯把短期目標的達成當成了評價學生成就的唯一標準, 把學生終身發展的賭注下在了如何獲取高分上, 把本應百年樹人的教育當成高效運轉的制造工廠, 拔尖創新人才談何培養?

其實, 教育是慢的藝術。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工業和農業最大的不同在于, 工業可以是快節奏的、大容量的、流水線的、批量生產的, 而農業則是有季節的、有時令的、有成長規律的, 是需要播種、施肥、除草、噴藥的, 是需要土壤、水份、陽光和等待的, 它是一個慢的過程。對待孩子的成長, 家長和老師來不得半點兒急躁, 要遵循教育內在的規律, 尊重它自然生長的性態, 減少教育的浮躁與功利, 重在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為孩子未來的發展奠基。在學校的教育活動中, 老師不能“恨鐵不成鋼”, 希望什么都會“立竿見影”, 對學生有太多的期待, 一下子就想讓他們糾正所有缺點, 改掉一切壞毛病, 而一有問題或違紀, 就去責備他們, 懲罰他們, 失卻平和的心態, 缺乏足夠的耐心, 將教育簡化為訓斥、禁止與懲罰。有時對學生的違紀, 老師慢兩拍, 放一放, 冷處理, 留給學生反思的時間, 更是一種教育藝術。學科教學中, 老師不能像做工程一樣趕時間、搶速度, 一味追求高頻率、快節奏, 要把握張弛有度的課堂教學節奏, 給學生留足思考、理解與品悟的空間和時間, 多一些等待與期望。

二、放開來, 保證學生動手的時間與空間

我國教育在較長時期內的狀態是往往采用統一教育內容、統一教育模式、統一教材、統一教法等手段管理學校、培養學生的“千校一面”“萬生一模”的同質化發展態勢。這種同質化的學校教育不僅與中國教育戰略轉移時期的要求相抵觸, 而且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理念相沖突, 與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的方向相背離;既不符合學校發展的基本規律, 也不符合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根本策略。長期的應試教育, 扼殺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現在的高中實驗課, 大多成了教師的展示課 (有時展示都沒有) , 學生只記住了什么樣的實驗有什么樣的結果, 而對實驗過程的觀察、實驗因子的控制從不知曉。這種實驗對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毫無幫助, 當然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著名科學家丁肇中曾說過, “科學家不是學出來的, 而是做出來的”, 因此, 我們不但要指導學生做好課程要求的基本實驗, 還應該開放實驗室, 讓學生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探究性實驗, 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發現力、歸納力及探索精神, 培養學生求真務實、敢于鉆研的意志品質。同時, 一個思想僵化、行為保守的人是不可能成為拔尖創新人才的。因此, 學校要進一步解放思想, 還學生獨立自由的思維 (活動) 空間, 要組織形式多樣、方法靈活的社團、沙龍等, 給學生創設活躍思維的情景, 搭建激發靈感的平臺, 讓學生的各種奇思異想, 在活動中得到展現, 思維得到啟迪, 從而擦出創新的火花。學校還要創設民主的課堂氛圍, 建立人格平等的師生關系。質疑是創新的基礎, 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 給學生在學習內容上、時間上留有更多的選擇余地。提倡學生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鼓勵學生挑戰課本, 挑戰老師, 逐步養成反思和質疑的習慣, 為培養創新思維打下良好基礎。

三、請進來, 拓寬高中學生的眼界與胸懷

思路決定出路, 視野決定高度。因此, 學校應該經常請一些專家、學者, 特別是利用好校友資源, 請一些有建樹的校友到學校作報告、講學、開設選修課, 有條件時可將他們聘為導師和授課老師, 讓學生盡早接觸前沿科技知識, 了解科技發展動向。同時, 應該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通過聯合培養、短期考察等方式, 分期分批將學生送到國外一流中學學習和交流, 并與國外一流中學建立友好關系, 讓一些優秀學生到學校學習, 這種文化的交流、思維的交流與行為方式的交流, 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 開闊學生的胸懷, 培養出的學生真的是才具有“世界眼光, 中國情懷”。

學生眼界與胸懷的拓展, 除了“請進來”外, 還要強調的是必須以通才為基礎。人文領域的研究需要自然科學素養, 自然科學的領域也需要人文精神來支撐, 特別是前沿科學的研究, 更需要扎實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基礎知識。在高中過分強調文理科學習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因此對那些在高中學習中已開始嶄露頭角的學生, 更應該強調通識教育。只有全面發展的學生才能成為未來的拔尖創新人才。

上一篇:科技先進人才工作計劃下一篇:國有企業人才工作計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