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漢字發展論文范文

2024-01-06

漢字發展論文范文第1篇

呂必松先生說過,“漢字教學是漢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漢語教學中如何處理語言與文字的關系,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 ① 正因如此,漢字教學也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一個難點,尤其是對“非漢字文化圈”學生的教學,更是難上加難。

作者:張曉濤

漢字發展論文范文第2篇

古今中國,無論是古代兒童背誦《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學讀物,還是現代教師讓兒童背誦、抄寫漢字,中國的幼兒漢字教育總是單純追求識記漢字的速度與數量,而忽視了漢字文化載體的功能,使漢字僅僅成為一種記錄語言的工具。這樣的漢字教育不僅忽視了對漢字形音義的解釋,更摒棄了漢字中所蘊含的深厚的漢文化,嚴重扼殺了兒童的思維發展和應有的人文素養,阻礙了兒童的健康成長。

1 漢字的本體特征使幼兒識字成為可能

大量研究表明,作為表意文字的楔形文字、圣書字以及甲骨文均由圖畫演變而來。但圖畫與表意文字又有本質上的區別:其一,圖畫形象逼真,具有藝術性和主觀性,不同人在表達同一意思時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觀感受創作出各具特色的圖畫;而表意文字最初雖形似圖畫,且初創文字隨意性較大、異體字較多,但伴隨其發展完善,字體逐漸固定,筆畫逐漸規范并被普遍認同,具有固定性、規范性和普遍性。其二,圖畫是用整幅圖表現某一事物或事件,是一種純粹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們無法在圖畫中找出與其一一對應的語素、字、詞;而表意文字在原始階段看似與圖畫無異,實則已具有與其相對應的發音,即體現出表意文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因此,文字被稱為“可以讀出來的圖畫”,即指那些表面看像圖畫但本質上已是作為記錄語言的符號的文字。①作為表意文字的漢字在經歷千百年演變后雖越發抽象化、符號化,但追根溯源依然可見上述特征。

隨著社會的發展,原始的甲骨文字已無法表達更多新生、復雜的事物,因此產生了“六書”的造字方法,即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我國當代學者唐蘭則認為造字法是“三書說”——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聲文字,指出象形、象意、形聲“足以范圍一切中國文字,不歸于形,必歸于意,不歸于意,必歸于聲?!雹谟稍S慎的“六書說”和唐蘭的觀點可以看出,象形不僅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而且由象形這一造字方法創造出的象形字也為其他造字法的使用提供了素材。無論字體如何更迭,表意的象形字大量見諸各個字體,而從字源上了解象形字的產生及構形,對于初識漢字的兒童掌握更多現代漢字的讀音、字義及成字規律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總而言之,漢字的本體特征具有以下幾點:其一,漢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尤以象形文字將形音義的結合詮釋得最為淋漓盡致。象形字由圖畫文字演變而來,不僅具有了作為語言符號的一切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生動形象、直觀有趣。其二,象形是漢字造字最基本的方法,象形字又為更多漢字的產生提供了基本素材,認識象形字有助于掌握更多的現代漢字,這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其三,漢字尤其是象形字,蘊含了華夏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了解象形文字及其發展變化有助于學齡前兒童接受良好的民族文化熏陶,實現多元化教育。

2 幼兒識字符合其身心發展的規律

2.1 兒童生理機能的成熟

人類的言語交流、動作協調、思維意識等生存手段均是由人體龐大復雜的神經系統操縱的,而這其中人腦又是各項活動信號發起的終端。人腦中存在數以千億的神經元,每個神經元又通過一千到幾十萬個突觸(即兩個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相互作用傳遞信號,可以說,突觸是大腦發揮其功能的關鍵部位。腦科學研究發現,人在生命前二十年里神經突觸的密度變化呈倒U形,即新生嬰兒的大腦皮層中只有很少突觸,隨著嬰兒的發育,腦皮層的神經元飛速生長并萌發出大量神經突觸,其數量在出生六個月時將增加7倍多,至兩歲時幼兒大腦皮層的突觸密度達到頂峰,每個神經細胞平均有15000個突觸,這約是成人數量的1.5倍。整個兒童期,突觸數量及活躍程度一直保持在遠高于成人水平上??梢?,兒童期是人腦突觸生長的高峰期,也是人類充分發展智力、學習知識技能的絕佳時期。

2.2 兒童心理發展的需要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會看見幼兒隨意在墻上、地上亂涂亂畫,這些看似無意義的符號實際上向人們展示了幼兒這一行為的動機——表達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傳遞心中的喜悅或憤怒等真情實感,試圖引起注意等心理活動。馬斯洛在解釋個體行為動機時強調這是需要的作用,所有行為都有其自身的意義,都有其特定的目標,而這種目標來源于行為者的需要,即需要影響、支配著人的行為方式和行動方向。兒童表達自我情感和與他人交流的迫切需要刺激其不斷學習新的技能。當兒童利用文字做到了通過言語表達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時,便開始意識到字詞的運用能夠為其與別人交流提供便利,由此也激發了兒童學習更多新字新詞和表達方法的動力。兒童的這種內部學習動機使幼兒識字教育獲得了很好的操作基礎和實施平臺。

通過以上對漢字成字規律及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的理論總結,可以看出,以象形字為媒介的幼兒漢字教育不僅是可行的,也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它不僅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而且傳遞了華夏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更豐富了兒童成長中的價值認識和情感體驗,對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注釋

①林成滔著.字里乾坤(第二版).中國檔案出版社,2004.8:37.

②唐蘭撰.中國文字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68.

參考文獻

[1]瓊·布魯克斯·邁克雷納,吉列·多利·邁克納米著.早期文字教育(中文版),賈立雙.譯.遼海出版社,2000.1.

[2]李靜著.漢字中的幼兒教育——幼兒漢字多元化教育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4.

[3][蘇]B.A.伊斯特林著.文字的產生和發展(中文版).左少興,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6.

[4]朱智賢,林崇德著.思維發展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4.

[5]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4.

漢字發展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擬就近百年來的漢字規范工作進行討論,在對拼音化及簡化漢字的觀點進行了討論,并得出作為交際工具的文字,只要便于學習和使用、能很好地實現記錄語言、進行書面交際的目的,不管它是什么形式的符號都是可取的。

關鍵詞:漢字改革 拼音化 漢字簡化 文字發展規律

漢字從產生之日起,就在不斷地成長發展,對于漢字的整理和規范工作就未間斷過。本文主要探討近百年來的漢字改革問題。所謂的“漢字改革”,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指文字制度的改變,即指拼音化;另一方面指文字內部的整理和簡化。面對同樣的方塊字,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認識和看法,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評價和改革主張。

一、漢字改革的第一個方面——拼音化

對于漢字的拼音化改革,國內出現了幾個不同的派別。

(一)改革派

我們把極力支持漢字改革的一些人稱作改革派。從清朝末年到改革開放前,絕大部分學者都屬于該派,至今也還有部分人屬于該派。由于主張的不同該派又可以分為兩派,即并列派和廢棄派。

并列派主張設計拼音文字,但是并不主張廢棄漢字,他們主張漢字和拼音文字并行。這一派別主要為切音字運動的倡導者,代表人物主要有盧贛章、沈學、朱文熊、王照等人。他們改革的原因是,認為國家的強弱與漢字的難易程度有關,漢字的繁難阻礙了教育的普及,從而也阻礙了中國的富強。他們把中國落后挨打的局面歸結為漢字的繁難,認為漢字阻礙中國發展與進步的罪魁禍首。

廢棄派設計或主張設計拼音方案,并主張用拼音文字取代漢字,淘汰漢字是當時專家學者幾乎一致的呼聲。這一派別主要代表人物有錢玄同、魯迅、吳玉章、瞿秋白、毛澤東、周恩來等。主張廢除漢字的主將之一瞿秋白認為:“說到具體的中國文字,我們不能不說,這是比較落后的文字,比較落后的語言?!币虼?,他主張“中國的文字革命必須徹底地廢除漢字”,“拼音制度的新中國文字應當完全脫離漢字的束縛,用羅馬字母拼音”。瞿秋白對漢字表示了極大的憤慨:“這種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茅坑?!绷硪粏T主將錢玄同說:“漢字的罪惡,如難識、難寫,妨礙教育的普及、知識的傳播,這是有新思想的人們都知道的……文字改革,改用拼音,是絕對可能的事?!泵珴蓶|也多次指出“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這些觀點和言論,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而在當時則幾乎是全國上下一致的呼聲。其聲勢有如暴風驟雨,席卷神州大地,勢不可擋。

(二)美化漢字派

美化漢字派與前面的漢字改革派有著相對立的觀點,他們認為漢字不但很容易學,而且還有很多優點,比如它適應了漢語的特點;它以形表意,閱讀速度快;它是一種平面字,儲存的信息多,給人的視覺刺激優于線形字;它簡潔明確,有超時間和超地域的功能等。例如華中師范大學的曾性初認為:“漢字不是‘難學、難認、難記、難寫、難用……而是比其他幾種拼音文字易學、易懂、易記、易寫、經濟實用’?!?他們認為漢字的魅力,恰恰在于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每一個繁難的文字里,甚至一個筆畫里,都顯示出其固有的字理,充滿趣味性和故事性。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漢字,它不僅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也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藝術,它影響著中國人的理念,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把漢字傳承下去,讓它更好地為世界服務。該派還認為“漢字是開發智慧學習漢語的圖畫、積木和魔方”、“符號文字最具國際性,漢字是符號文字,漢字有希望成為國際文字”。但是并不反對對漢字進行合理的改革,只是反對廢棄式改革,主張繼承式的改革,即主張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三)科學評價派

科學評價派認為要努力避免片面性,既要看到缺點,又要看到優點。漢字有明顯的缺點,比如數量多、內部結構復雜、不少漢字或部分漢字失去字理、不便于外國人學習和國際間的交流。當然漢字也有自己的長處,如適應漢語的特點、能滿足漢語發展對語素書寫形式的要求;閱讀速度快;有超越時空等優點。他們認為評價漢字時要與特定的文字相聯系,不能進行純文字比較。漢語中存在大量的同音語素,對漢語來說,漢字就比拼音文字好,拼音文字無法區別同音語素。而對于英文來說,因為有多達8萬個單音節,同音語素少,所以比較適合用拼音文字。不同的文字適用于不同的語言,所以改革也要科學地去改。

二、漢字改革的另一個方面——漢字簡化

從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隸書、楷書一直到草書、行書等字形的演變,其中出于結構的整齊和表意的需要,漢字的字形出現過繁化現象,但是其發展的大趨勢是從繁到簡。清末俗體字運動、“五四”以后的簡化字運動、30年代的手頭字運動以及新中國成立后的幾次“漢字簡化方案”都是近百年來漢字簡化的具體表現。當然這多次簡化字運動,有的成功有的失敗,總的說來是功過參半。

但是,面對漢字的簡化改革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有不同的觀點,比如有的人認為繁體的“龜”字有美麗的背甲花紋,象征長壽;繁體的“龍”字有閃耀的滿身鱗片,象征神圣。而簡化了的“龍”甲紋不備;簡化了的“龜”鱗片未全,四肢殘缺,沒有絲毫莊嚴偉大之氣……繁體字承載著古老的中國文化,簡化后成了所謂的四不像。但是又有人認為,繁體的“神龍”和“靈龜”,難寫、難記、難識。不能為我們現代人更好服務的觀賞品,拿來又有何用,現在是“龍兒”和“龍孫”的時代了。近百年來的的漢字簡化改革運動,主要著眼于簡便適用,因此也就難免某些環節出現考慮不周的情況。部分人認為漢字簡化了,不利于我們更好地繼承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特別是部分簡化字簡化得極其不合理,也許會造成社會用字的混亂。

三、結論

綜上所述,無論是漢字的拼音化改革還是簡化改革,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一個艱難的歷程。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不能像上文漢字改革派或者漢字美化派那樣只看到漢字的缺點或者優點,我們要全面地看問題,既要看到漢字的優點也不能忽視其缺點。比如改革派中的并列派把當時中國的落后大部分歸結為漢字原因,是有失妥當的。文化的傳播只會反作用于經濟,經濟的不發達必然會波及到政治。生產力是基礎、是關鍵,文化并不是關鍵的制約因素,只起一小部分作用。對于簡繁體字的問題,傳統文化固然重要,我們固然要繼承,但是我們也不能抱殘守缺,而是要不斷地開拓進取,要創造更多更好的適合我們發展的機會。要更好地與國際接軌,簡化漢字是必要的,畢竟繁體的漢字筆畫太過于復雜,難記難寫。刪繁就簡,不但有利于我們自己更好地學、更簡易地記漢字,而且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國人來了解、學習中國文化,擴大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促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只有這樣,中國燦爛輝煌厚重的歷史文化才能弘揚。但要注意的是,簡化一定要合理,不能隨意。

漢字改革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是一項影響千秋萬代、關系全社會乃至影響世界的大事業,是一項必須經過全面認真研究和科學規劃后才可以付諸實施的大工程,需要我們一代人或幾代人的艱苦努力。我認為漢字改革得有一個總體的原則、總體的目標、總體的規劃:全面公正客觀地認識漢字的優點,著眼于長遠,通盤考慮、全面規劃,盡可能地保留現有漢字的優點,照顧大眾的心理適應能力,制定科學的改革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穩妥推廣實施。

至于漢字改革何去何從,其主導因素還是中國政治經濟環境的改變和漢字自身是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漢字的改革不能太過于主觀化,要遵循規律。只有遵循客觀規律,才能獲得滿意的結果。

參考文獻:

[1]林成滔.字里乾坤[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4.

[2]宋業瑾.實用漢字[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3]唐蘭.中國文字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吉文輝.漢字改革百年回顧[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2006,(1).

[5]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6]韓梅.再論漢字改革[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3,(6).

(冉榮,廣西大學文化傳播學院)

漢字發展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民族文化;認同;漢字教育

10085831(2014)02018207

一、問題的提出

21世紀的中國社會正處于現代性促使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社會變革使中國社會的原主流價值系統已受到挑戰,各種不同價值觀相互激烈沖突。特別是西式消遣型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盛行,使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對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特色意識日趨淡化,浸入到了文化最微觀層次——語言。英語教育的火熱,漢語教育的被輕慢、漢語水平的下滑,打破了國人在自我和集體文化認同方面的穩定感和連續感,引發了民族文化的認同危機。“我(們)是誰”,“我(們)在哪兒”,“我(們)何去何從”,正成為廣泛人群的日常生活議題。

語言是文化的符號和內容,伴隨語言的消減,文化的多樣性也即消減。漢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元素,作為記錄漢語符號的漢字,更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而傳遞人類已創造的文化是教育的功能[1]。面對日益普遍化和趨同化的現代性,漢字教育必然面臨著一項艱巨而又義不容辭的任務與挑戰。同時,漢字教育聯結著文化認同,漢字文化教育也必然成為推動民族文化認同的有力途徑與方法。因此,如何通過漢字教育以強化民族文化的認同,正是本文嘗試解決的問題。

二、漢字的文化教育功能

(一)文化概念綜述

“文化”是學術發展史上最復雜的術語之一。從初始的“文化或文明是一種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一切能力和習慣”[2],經過“文化是特定生活方式的描述,表達了某種意義和價值標準”階段 [3],將文化視域從一種單純的文化領域擴展到了社會生活領域,使文化研究與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符號理論的引入,引領文化朝著自然的方向轉變。最終,以社會結構意義為價值取向的“文化”被當作是:一個整體社會中長期、普遍起作用的行為模式和行動的實際準則,構成常被歸為“生活方式”的那種東西。

“個體行為意義”上的“文化”是個體習得的產物,包括一個人類群體成員為了在他參與活動的這個群體中被相互接受地交往而必須知道的東西。文化被指是符號和意義,是一種相互聯系的,由傳統價值、現行公共知識和概念、具體行為、手工藝品等組成的系統,隱藏在有形中的物質、制度等里面的符號、意義、構思成為人類社會得以區分的標志[4]。文化的中心是“意義”,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體驗與內心世界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主觀意義[5]。人們通過對“意義”的感受、學習、體驗去認識事物。通過交際和模仿,將意義、構思有聲有形或悄無聲息地傳遞給下一代,浸潤著下一代[6]。因此,文化包含制度、藝術、符號、行為、價值觀等,它隱藏的意義、構思能夠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各種媒介實現著其本身固有的實踐性,影響著人類的行為與觀念。

(二)漢字的文化根源性

漢字是記載漢語符號的書寫體系,是古人“仰觀象于天,俯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取諸于身與物”創造出的,具有“點化成文、合文為字、以垂憲象”的結構特征。造字之初,其形體反映了上古社會形形色色的文化內涵,人們可以通過字形的分析窺測上古社會的生活狀況。在后世使用漢字的過程中,漢字又不斷凝聚社會文化,滋生文化,創造文化,最終締造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胚胎,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運思能力和價值取向,成為中華文化之源、中國文化的脊梁、中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漢字以意象結構直接體現著民族文化的全部蘊涵,其構形蘊藏著濃郁的人文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主體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不是把客觀事物和思維主體對立起來,不以外部事物及其客觀性質作為思維對象,而是從內在的主體意識出發,按照主體意識的評價和取向,賦予世界以某種意義,將主觀理念和情感投射到自然界[7]。因此,漢字的構建以人為立足點,將“文”“化”為關于自然萬物諸象,包括山川、天體、土地、森林、樹木等;“化”為人類物質生產方式和產品的總和,包括器皿、房屋、服飾、戲劇、藝術、莊稼、交通工具等;“化”為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范、制度,以及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以禮儀、民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包括語言、法律、制度、風俗、習慣、儀式等;“化”為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由于漢字獨特的認知方式在中國教育傳統中的作用,漢字作為一種認知體系滲透到教育的各個層面,在民族文化的發展與闡釋中發揮著難以估量的作用。在“文化認同”的語境下研究漢字教育問題,也就是在漢字文化系統之間的背景中對漢字進行“文化”的解釋與教學,使學習者了解各種文化因素是如何轉化成“漢字的一部分”,漢字又是如何表達一定的文化結構,進而達成和實現

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

(三)漢字教育的去文化性

中國傳統語言學對漢字認識的精髓在于指出漢語句子以“字”為立足點,是“因字而生句”,以字的流程顯局勢[8]?,F代結構主義語言學創始人索緒爾首次對人類文字的性質作了二重區分,指出漢字的“表意”與概念可以直接聯系,漢字具有獨立于口語的“第二語言”的特性[9]。作為“第二語言”的漢字融合了民族思維方式和文化精神,以意象結構直接體現著全部民族文化的蘊涵,關聯著國人的動態行為的聯想,傳遞著國人的情感與價值取向。由此可見,漢字本身是認同于文化的,具有獨特的文化教育功能。

然而,五四新文化運動引進了西方話語中心的反文字立場,反對漢字、漢字本體的文化闡釋模式,導致了中國傳統學術話語的崩潰,促成了文字成為語言的工具,語言學也變成了工具之學。“五四”拉開了一場持續近一個世紀之久的“去漢字化”運動,中國學術的主流也將“文”貶低為工具,使傳統以文字為本探求音形義關系的小學,被剝離成具有西方學術話語的語音學、詞匯學、語言學。傳統語文學深厚的人文精神被抽空,漢字濃郁的民族文化蘊涵被掩蓋在一套抽象的、形式化的符號規則系統和交際工具之下。其結果是漢字學成了漢語學的附庸,從未真正地獲得自己的學科話語和獨立的學術話語,漢字文化教育功能因西方語言中心的壓制而失語。至此,現代小學階段的漢字教育已經演變為“主要通過反復的讀音、拼寫操練和單調乏味地死記硬背語法來獲得字義的理解與實際的運用的識字教育”[10]。在中學的語文《新課標》雖然已經明確了“漢語言文字作為主體文化的存在”,但是囿于考試的沖擊和升學的壓力,語文教育已經丟掉了其承載的道德教育和文化性格培養的根基,丟掉了民族文化傳承的根本任務[11]。

對于教育功能來說,文化已經超越了書本上的符號或非符號形式的知識和課程中的教學內容層面,成為開發學生生命潛能的資源和力量,致使教育要對文化進行取舍、整合與轉化[12]。此種教育文化視域中的漢字教育實際上應該是一種獨特的文化教育,不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傳遞文化、整合文化、創生文化的內在意義。“文化的認同”恰恰是踐行和實現這種教育目的的必要路徑。

三、文化認同的理論本質及其特征

(一)認同理論的歷史演變

認同(identity)是一個從心理學引入文化研究領域的重要概念。哲學上認為“認同”是同一事物“在變化中的同態或差別中的同一”。心理學意義上的“認同”一詞最早由精神分析學派大師弗洛伊德提出。他認為,認同是個體與他人、群體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趨同的過程。之后,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13]。經過發展,這一心理學術語已經成為社會科學各個理論共享的理論詞匯。另外,認同理論還深受米德 “符號互動論的”影響,把世界看成是符號的、象征的世界,相信主體在積極介入經驗世界時,通過互動的方式重構自身。

20世紀70年代,泰弗爾等人提出“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用于對群體社會行為的解釋?;诂F實沖突理論:如果群體目標不一致,一個群體以其他群體的利益為代價獲得自己的目標,就會出現競爭,群體間就傾向于有歧視的態度和相互的敵意;如果群體的利益一致,所有群體都朝同一目標努力,彼此之間更容易建立共同的、友好的、合作的關系。泰弗爾采用最簡群體實驗范式,創建了微觀“群體世界”,研究得出結論:當被試單純地知覺到分類時,就會分給自己的群體更多的資源和正向的評價。這種認知上的分類,會讓我們主觀上知覺到自己與他人共屬,而產生一種認同感,出現內群體偏向和外群體歧視[14]。社會認同理論把認同當作是個體對其所屬群體的認知和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認為群體間個體會出現互動與分化、整合的趨勢。此理論的建立,引起了對全球化中的國家認同、公民身份認同、文化認同等問題的討論。

曼紐爾等人主張的后現代認同理論及其研究取向是現代認同理論的新趨向。他們關注全球化與現代性對個體或群體認同的意義,認為“認同”是人們意義與經驗的來源,應該把意義構建的過程放到一種文化屬性或一系列相關文化屬性的基礎上加以解釋,因為這些文化屬性相對于意義的其他來源要占有優先地位。他們指出:認同只有在社會行動者將意義進行內化,并圍繞這種內在化過程建構其自身所理解的意義時,它才能成為認同[15]。后現代理論探討認同意識及其如何生成,引發了個體的身份認同、性別認同和文化認同的深入探討。

(二)文化認同的實質

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指個體對于所屬文化以及文化群體形成歸屬感及內心的承諾,從而獲得、保持與創新自身文化屬性的社會心理過程[16]。文化作為一個相對具有獨立意義的屬性能夠形成個體內群體認同,個體在選擇自己所認同的群體時,有意識地依據由語言、文化價值和文化習俗等因素構成的文化屬性來進行。民族文化認同選擇意味著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族群的最顯著特征是其獨特的文化,族群中的成員的識別特征主要是文化性的,而不是其他特性的。

文化認同的心理機制包括文化類屬(cultural categorization)、文化比較(cultural comparison)、文化區辨(cultural distinctiveness)和文化定位(cultural definition)四個基本過程[17]。在個人層面上,影響著個人社會身份認同和自我認同,引導著人們忠于文化,從而保存和光大文化,最終將其納入個人的價值觀這一深層心理結構之中。文化認同是一種社會整合的巨大的社會心理資源,以文化為凝聚力整合和標識著多元文化中的人類群體,構成不同類型的文化群體。

漢字教育視域下的文化認同,主要體現在對中國傳統社會所創造和擁有的漢字文化的學習和接受,是學習者對漢字所蘊藏的意義、價值觀及其相關的習俗、生活方式等文化因素的選擇、獲得、保持的心理過程。在學習者學習、使用漢字符號過程中,他們會遵循共同的漢字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漢字思維模式和漢字使用規范,獲得漢字文化群體認同感(sense of we-ness)。漢字文化認同就是學習者所進行的對漢字意義的文化探求、認知、構建的心理過程。

同其他認同形式一樣,文化認同的實質是自我的身份以及身份正當性的問題。具體地說,一方面,要通過自我的擴大,把“我”變成“我們”,確認“我們”的共同身份;另一方面,又要通過自我的設限,把我們同“他們”區別開來,劃清二者之間的界限。文化認同的獨特之處就在于,認同的指標不是人們的自然屬性或心理特征,而是人們的社會屬性和文化屬性。通過漢字教育而達成的民族文化認同,是借助對漢字的字形結構、價值觀念、思維模式等文化因素的剖析,引導學生認知、理解漢字包涵的文化因子,構建自身的文化理念,確定“我(們)”的正當身份,獲得諸如“我(們)是誰”、“我(們)在哪兒”、“我(們)何去何從”等問題的解答,強化我們自身的民族文化認同。民族文化認同語境下,“我(們)”的身份確立過程就是“中華文化”的構建過程。是藉由漢字的教育,給學生樹立中華文化的主流范疇,使他們接受一整套中華民族的生活方式,獲得中華文化的歸屬感、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使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得以確立和強化。

(三)文化認同特征

語言是文化認同形成的中介因素,個體社會化過程要借助一種普遍使用的語言。由于語言又是文化的標識內容和符號代碼,文化價值和文化習俗等因素必須藉由語言的運用才能得到表達與闡釋。而語言蘊育于社會文化之中,其語言內容、結構形式、表達方式都是在社會文化中構建的。語言、文化、認同具有內在的同一性,正是這些諸多的同一性構成文化認同的主要特征。

其一,“意義”是認同形成的基礎。文化語言學家帕爾默指出:“意義”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體驗,通過人們的內心世界主觀作用而成;“意義”是人們對地球、太空、太陽的共同認識,對火、水、基本顏色的共同感知,對人之外貌、意圖和一般場景的識別;“意義”也是文化與新經驗的碰撞聲,這聲音來自傳統對新生事物的同化和吸收,來自語篇與語境的交融,是在社會文化中構建成約定俗成的、人們互為預設的、共享共知的世界觀[18]。語言是認同建構和維持的重要原材料,語言、文化和認同有直接的同構關系,“意義”則是三者同構的堅實基礎[19]。

其二,“認知”是認同產生的條件。認知語言學研究表明:語言之所以能夠表達意義,從根本上講就是認知模式激活的結果;而認知模式基本上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塑造成的,人們腦海中場景或語篇模型的形成則始于相關認知模式的激活與匯集;分散在大腦中的概念結構可以同時也可以依次激活,它們相互之間發出的共鳴聲就是語言;由多維度和多層面的語義、語音、語法和世界觀所激活的圖式,經過長期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伴隨,形成了套置的結構,正是這些結構使語言意義能夠得以構建與獲得[20]。因此,認同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體的認知,這些認知是由社會文化、社會群體組成和激發的。學習者會分解語言材料中的為社會所承載的文化因子,運用策略或者自然地與原認知觀念進行匹配,產生認同。

其三,“建構”是認同達成的途徑。認同不僅僅是一個自我觀念,也是對社會觀念的一種趨同過程,存在于個人、群體和社會之間。個體總是處于認同的建構中,不斷地將客觀事物納入自我的觀念體系中,用于指導個體自身的行為。認同是一種建構,具有積極性、創造性的個體能夠依據自身認知理解、構建社會因素、文化和意識形態,通過語言建立對外界一切的認同[21]。社會文化中的諸多“意義”,通過語言的傳達和人們的認知,藉由歷史、語言和文化資源進行構建,獲得諸如“我(們)是誰”、“我(們)來自何方”、“我(們)將會怎樣”等認識,語言的獲得過程即為文化認同的構建過程。

四、文化認同語境中的漢字教育理念

語言學習中個體認同的研究表明:認同在語言學習中是不可或缺的,學生在某種程度上會對語言產生認同;學生認同這個群體,他們能夠詮釋該群體及其行為方式,正負面的反饋信息都能有效地激發他們加入該群體的強大積極性,他們有能力促使自己適應該群體;在教育方面,學生的語言認同機制會直接影響對該語言的定位、態度、評價以及語言結構的分析[22]。這些研究結果對語言教育理論產生了新的挑戰,教育必須對學生能產生語言文化認同這一現象做出回應,教育理論必須轉變觀念。因此,結合以上理論與論述,筆者提出文化認同視域下的漢字教育理念。

(一)超越的教育目的

漢字教育中的文化不僅僅是一種已創造出來的、已定型的存在,以及以往歷史的積淀,更是一種人與周圍世界相互作用的關系。文化認同是人的活動,它不停止在歷史或自然過程所給定的東西上,而是堅持尋求增進、變化和改革;不是單純地問文化是怎樣的,而是問它應該怎樣的。文化認同要求個人和群體不斷地采取主動行為,建立新的文化起點,從而以這種方式突破自然的固有性。正是這種活動為漢字歷史文化提供了動態因素。認同的觀念使文化沖出了“產品型”、“過去時”、“凝固態”的限定,擴展到“策略型”、“未來型”和“流動態”,給文化的內涵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中華文化在漢字教育中的功能強調的將是形成學生對周圍世界和自己的一種積極而理智的,富有情感的探索、創造、超越意識的態度與作用方式,是開發學生生命潛能的一種力量。此種文化教育觀是根植于中華文化的傳統與現實的土壤之中,旨在孕育出超越歷史與現實的文化,重建新的主流價值體系,維護和提倡中華文化體系中的高雅、經典文化。通過漢字教育,使學生建立中華文化價值觀取向,達成中華民族身份和國家身份的確立;培養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和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興趣;使學生具有積極的、理性的研究態度和承擔維護發揚光大本民族文化的責任心,以造就具有扎根于本土又向世界開放的文化心態和創造現代文化能力的新人。

(二)多模態的教育技術

文化是培養精通概念的環境和手段,可以藉由現代化的數字媒體而變化成中心概念深入學習者的心里。漢字的意義來自于人們與自身生存環境的理解與交融,是中國人對自然萬物意義的感知與類比。以漢字意義為基礎,經過多模態的傳媒中介,將各類意義還原為圖片、文字、儀式、風俗等客觀形式存在,從卡通、新聞、音樂、電視、小說、運動、電影、廣播、戲劇等多種渠道與形態中發現漢字的各種意義與表現方式。作為意義的構建者,大眾媒介通過文字、圖片、錄像等的全球性直播和日常性傳播,將西方的自然和社會景觀拉近至國人眼前的同時,也為海外華人社會提供了當代中國觀念、習俗和生活方式的理想圖景,為中國文化共同體想像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符號資源,鑄就并強化了中國文化認同的生成與推動過程[23]。通過媒介傳播的漢字,一旦呈現在學生面前,就是一幅幅由線條組合而成的圖畫,往往使初學者的腦海中浮現種種圖像,成為他們理解漢語的重要參照物。這種方式有效地呈現了漢字特定的意象性,構成了漢字學習的“共享背景”或“文化知識”,最大程度造就了學生認知模式激活狀態。大眾媒介將文化因素融入到漢字的形、義、音中,通過學生對此種漢字意義的理解、攝取,與自身原有的認知內容發生融合,經過反復積極的區分、篩選、比較、評價等思維過程,形成對漢字意義的建構,并將意義納入已有的認知心理結構中,使文化認同得以形成。

(三)文化性的課程設置

文化認同視域下的課程,不只是書本上保存下來的各種關于字形結構、發音與意義的漢字知識,而是要求整個漢字課堂教學和課外的每一項活動,都應滲透、彌漫著文化氣息和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按歷史的發展過程和現實的狀態,課程設置首先需要反映出對現存的漢字文化作生成狀態的判斷和價值評析:判斷漢字文化現象出現的條件,評析漢字文化合理的成份與程度,它在現實中是發展是不足還是過度以及分布狀態與特點。并依此把握中華文化的特質與特殊價值,為混亂走向有序、無度走向有度創造必要的客觀條件。此外,課程的設置必須能夠體現漢字結構的內在關系以及具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漢字之間的關系,列出縱橫交叉的關系網絡,判斷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方向與性質,諸如互補、互斥、包容與被包容。通過關系分析,可將上述經過評析的各種漢字文化聯結,置于相互作用場之中,并給予恰當的定位(包括分層、分類、分階段),形成新的漢字文化模式。最后,課程要圍繞漢字教育目的,根據對象的年齡特點和學生需要、潛力的差異,從內容到形式進行改造。既要有相對穩定、對所有學生都適應的部分,還要提供可供學生選擇的多樣化的活動內容與方法,形成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文化內容與方式的機制。課程的設置應該注重文化認同方式的多元性,并闡明文化活動是認同產生的重要資源。這些活動包括對話表演、角色扮演、主題辯論和代碼轉換,能多方發展學生的聽說能力,綜合運用所學漢字的表達方式。課程必須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培養學生的文化品位和鑒別能力,這才有可能使學生從根本上建立中華民族文化認同。

(四)具備文化自覺性的教師

文化知識傳達的關鍵是教師,文化認同語境下的教師應該具有文化的自覺性。這種自覺表現在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對外來文化的尊重;對民族文化價值的理解以及對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和使用;文化能力的提升,用自己的眼睛做文化觀察,用自己的嘴和筆表達和傳播[24]。文化能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教師必須具有對文化現象的思考、分辨,以及對新文化的接納與創造。漢字文化能力要求教師:(1)必須認識學生的漢字文化認同及實踐,包括學生漢字學習內容、學習態度、學習方式以及價值觀念,這是教師對學生漢字的最基本的信息了解。(2)把漢字本身當作是學習的焦點,應該從漢字的形式、功能、多樣性等方面視作一個整體,并且與認同、文化、態度聯結起來。(3)通過廣泛的反饋和探索提高語言意識,在語言、文化、認同之間建立誠實、開放的對話,幫助學生展開對漢字功能、形式、主要用途、認同方式等方面的對話,了解學生的已知信息和漢字的多角度運用。(4)促進學生廣泛地定期閱讀與寫作,學生應該大量閱讀各類小說、散文、研究論文,以及各類漢語言文字主題的文獻。同時,教師要賦予學生各種各樣的寫作機會,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5)創造機會和任務使學生獲得大量漢字文化實踐,滿足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懂得如何運用文化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漢語言文字技能和文化知識。

(五)積極參與、創新的學生

按照特納和泰弗爾的社會認同理論,個體會自動地將文化分門別類,自動區分內群體與外群體。個體通過分類,會將自我也納入這一類別中,將符合內群體的特征賦予自我,進行定型。文化比較會使積極區分的原則發揮作用,個體積極的自我評價的需要得到滿足[25]。在比較的過程中,個體傾向于在文化的維度上夸大群體間的差異,給予群內成員更積極的評價。個體的所有行為,無論是人際的還是群際的,都是通過自我激勵這一基本需要所激發的。在群體內個體自我激勵的動機會使個體在群體文化比較的相關維度上表現得更出色,更能清晰地辨別出不同文化間的差異。

文化認同的構建過程是個體積極參與的創造過程。大眾傳媒將優秀文化傳統中字形之美、音韻之美呈現給學生,造成多樣的形文之美和聲文之美,引導學生在吟誦與寫作過程中體驗、感悟和生成漢字文化;把獲得、創造與發展真正整合起來,使漢字學習成為學生發現新的可能性和培養突破原有經驗、視野、認識、能力統一的過程;把學習書本的以各種符號為載體的知識與獲得感性的實踐經驗有機整合。通過積極的參與,學生能在理解漢字原義和本義的基礎上,賦于傳統以新的解釋,使傳統價值轉化為現代價值;通過積極的比較與區辨,學生能夠找到自我位置,認清自己,發現別人,從認知、感情、行為上確立中華民族的身份,認同中華民族文化,獲得語言、文化、國家的歸屬感,并將積極地維持該文化認同以提高民族自尊心理和民族責任感。

五、結語

文化認同視域下的漢字教育僅僅是一個無形的文化教育理念。我們只能從理論的詮釋和教學的實踐中審視它的存在。從認同理論的角度來說,漢字文化在歷時與共時的層面上都存在“同一性”與“差異性”問題。個體對于漢字文化的思維觀念與現實存在之間持有一種互為建構的關聯意識,這種關聯意識是區別于其他文化形式而專屬于漢字文化的本質特性。每一個參與漢字文化的個體都是該文化的潛在解釋者,他們會根據自身的需要,通過對象、觀念、行為等要素決定漢字文化認同的方式與內容。一旦對文化的認同性解釋開始多樣化,那么這種文化認同將成為多種話語的集合體,構成解讀漢字文化的基本語境。這種文化認同的過程可能是一種統一漢字文化多樣性的過程,或者是展現漢字文化認同多樣性的過程。因此,對漢字文化認同的產生、維持和變化的研究,不僅是漢字文化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在“文化差異”的研究理念中實現其文化反思與實踐的重要手段。參考文獻:

[1] 王道俊.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25.

[2] TAYLOR E B. Primitive culture[M]. London: John Murray, 1981: 1.

[3] WILLIAMS R.

[4] BULLIVANT B M. Culture maintenance and evolution[M]. 1984:4-17.

[5] WUTHNOW R, HUNTER J. Cultural analysis[M].Boston, London, Melbourne and Henle: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25.

[6] NABUZOKA D, Empson J. Culture &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28-30.

[7] 申小龍. 漢字構形的主體思維及其人文精神[J]. 學術月刊, 1994(11): 74-82.

[8] 申小龍. 論漢字的文化定義[J]. 漢字文化, 2006(6): 19-23.

[9] 索緒爾. 普通語言學教程[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0: 47.

[10] SHEK KAM TSE, FERENCE MARTON, WING WAH KI, et al. An Integrative Perceptual Approach for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J]. Instructional Science, 2007(35): 375-406.

[11]王強. 關于中學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1(6): 4-8.

[12]葉瀾. 世際之交中國學校教育的文化使命//“新基礎教育”探索性報告集[M]. 上海:三聯書店, 1999: 194-207.

[13] ERIKSON H E. Identity: Young and crisis[M]. Oxford, England: Norton &Co, 1968:5.

[14] TAJFEL H.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M].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16.

[15]胡斌. 文化認同——音樂人類學研究的重要理論視角[J]. 音樂藝術,2010(3):70-75.

[16]楊宜音. 文化認同的獨立性和動力性:以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的演進與創新為例[A]. 海外華族研究論集. 臺北:華僑協會總會出版,2002:407-420.

[17] TURNER J C, HOGG M A, OAKES P J, et al.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68-73.

[18] PALMER G B. 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M].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6:4.

[19] BELZ J A. Second language play a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multicompetent self in foreign language study[J]. Language, Identity & Education, 2002,1(1):13-39.

[20] LEE S K. Multiple identities in a multicultural world: A Malaysian perspective[J]. Language, Identity & Education,2003, 2(3):137-158.

[21] GU MINGYUE M H TONG K. Space, scale and languages: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crossboundary students in a multilingual university in Hong Kong[J]. Language and Learning ,2012,26(6): 501-515.

[22] NERO S J. Language, identities, and ESL pedagogy[J]. Language and Education,2005,19(3):194-213.

[23] 石義彬、熊慧. 中國文化認同研究理論、語境與方法[J]. 新聞傳播, 2011(3):7-11.

[24] 成尚榮. 母語教育與民族文化的認同[J]. 教育研究,2007(2): 22-25,32.

[25]吳文瀚.當代藝術傳播向度轉變之評析[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169-172.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Characters Education and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HUANG Xuemei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P. R. China)

Chinese characters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 Chinese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ition period. As the second language, Chinese characters are the basic elements and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Strengthen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haracters education is to enhance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Identity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cognitive attribution and sense of group identity. According to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dentity, Chinese characters education firstly is following the cultural ideas of common Chinese characters, reducing the meaning to the content of daily life through the mass medias to carry on the cultural explanation and teaching of characters in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e systems, then learners can get the sense of weness on Chinese characters culture group, establish and strengthen the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through the choice, in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n cultural factors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on, maintainance and change of cultural identity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culture and also the means to realize the cultural reflection and practice.

Key words: national culture; identity; Chinese characters education

(責任編輯 彭建國)

漢字發展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標志設計不僅僅是一個圖案設計,而是要創造出一個具有商業價值的符號,并兼有藝術欣賞價值。象征性表現是標志設計至關重要的一種方法,并表現出自己的特質。標志的形態要與其在形式、功能和審美上相輔相承,并通過象征性表現來準確地解釋設計觀念,最終走向“文化圖形”的形成。

關鍵詞:標志設計;漢字標志;象征性表現;文化

標志設計在特定的環境中能明確表示內容、性質、方向、原則及形象,主要以文字、圖形、記號、符號、形態等構成視覺圖像系統。其中,文字作為標志設計的主要組成元素,近年來不斷推陳出新,其特殊的符號性質也在現代標志設計中占據著越來越有力的競爭地位。象征性表現形態正是標志設計最主要的表現形態之一,也是漢字標志設計里至關重要的一種方法。

一 標志設計

(1)標志的基本概念

標志之“標”有標準、規范之意;“志”指記住而不忘。標志有符號、記號、象征、表征等意,由此,我們可以將標志定義為:用特定而明確(標準、規范)的圖形(文字)來表示和代表事物或信息且易于識記的視覺符號。

而如何評判一個標志的好壞呢?優秀的標志設計,應該考慮注入企業深刻的思想與理念內涵,方能傳達出鮮明、獨特、優良的企業形象,達成差異化戰略之目的。隨著商業信息傳遞與科技文化交流速度加快,一切標志設計都極其講求效率,標志設計的文字和商業符號一樣,都朝著一個共同方向發展,即要求簡潔、共識,同時講求造型美觀、大方、具有個性。下面我們就通過具體的案例來分析標志設計的優秀與否。

如圖1所示為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標志設計,不難看出,此標志由漢字小篆體“大唐”二字構成。從字形上看,標志將漢字小篆體“大”和“唐”兩字演變疊加在一起,比例協調,圓中有方,方中有圓,寓意公平、公正、團結、和諧。標志上部“大”字出頭,預示著該集團公司將不斷進取,不斷發展壯大,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圖形上來看,標志形似大鐘,給人一種穩如泰山的感覺,體現了該集團公司穩健和務實的作風,并寓意基業穩固。再從色彩上看,該標志選用正紅色,鮮艷醒目,視覺沖擊力強,容易使人產生記憶。紅色歷來被認為是中國的代表性顏色,將紅色規定為集團公司的標準色,寓意集團公司的事業紅紅火火。

再如圖2所示,此標志為東莞農村商業銀行的標志,此標志來源于東莞城市標志“紐帶”,東莞農商行作為東莞本地的優質金融機構,是東莞城市形象的最佳代表,其核心價值觀也與東莞城市精神“海納百川,厚德務實”一脈相承。

標志四部分連接成一個閉合的整體,說明東莞農商行具備包容練達、穩健安全的優秀金融機構品質,也表達了東莞農商行愿與東莞各界同心同德構筑更加美好和諧的未來?!霸O計是生活中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想到北京那些從五六七十年代留下來的一幢幢毫無生氣的、毫無風格的、毫無個性的,同時也毫無功效科研的那些灰色的紅色的建筑時,我又想到,失敗的設計絕不是美好的,失敗的設計甚至還不如沒有設計。有一次,一位剛剛來到中國的外國平面設計師問,是不是中國所有的銀行都是聯營的,因為他在中國見到的幾家銀行的標志中都有外圓內方的影子。這讓每個中國人對我國設計師的靈感匱乏而感到尷尬。

(2)標志設計

標志設計是將環境與標志這兩個領域進行結合的一個完整的概念,它不是純粹的對環境空間功能和形式,或對單純的平面標志形態的獨立的研究,而是在注重環境功能的基礎上,對特定環境中的標志系統科學的、系統的、整體的、多元的研究。標志使環境不再單調,藝術化的標志更為環境增添了新的活力,無論你身處何地,整齊有序的標志系統在環境中處處指引著方向,藝術化的標志載著智慧和文化,傳遞著一個個美麗的細節,不斷地沖擊著我們的視覺感受。近年來,基于漢字的標志設計不斷推陳出新,佳作頻現。漢字以其圖形化的象形造型和深刻的語義內涵越來越受到平面設計界的重視,成為設計師們熱衷選用的設計切入點。從符號學原理分析,中國漢字的原始雛形是圖畫,也是一種符號,是一種特殊的平面圖形設計。中國漢字的演化歷史,實際上就是中國人運用圖形設計藝術的歷史使用漢字圖形藝術作為標志設計體和源泉,漢字的個性化特征使它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獨具魅力。古老的漢字跨越數千年時空,至今仍充盈著旺盛的生命力和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下面我們來看幾個漢字標志的例子。

2010年世博會會徽,就是以漢字“世”為基礎設計的,其中暗含三人合臂相擁的圖形,象征著“你、我、他”全人類,表達了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洋溢著崇尚和諧、聚合的中華民族精神。這一漢字書法的“世”字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篆刻的“京”字可說是異曲同工,交相輝映。

中為洋用,“中國與世界接軌”已成為發展趨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國的實力與日俱增,有目共睹,洋文不再令我們見而起敬,而越來越多的洋人鐘愛漢文化。漢字將成世界設計的重要素材,有其獨特的優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如圖4所示,該設計是經過慎重評選,經國際奧委會批準確定下的,名為“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奧運會是國際上最隆重、影響最為深廣的體育盛會,它的會徽不僅僅只被主辦國的民眾所認可,還要被全球民眾所接受?!爸袊 の鑴拥谋本弊龅搅诉@一點。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曾高度贊揚說:“北京奧運會會徽將成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且最為被人們熟悉的標志之一,將成為奧林匹克運動史上最出色且最有意義的標志之一?!彼杂≌伦鳛橹黧w表現形式,用中國傳統書法加以表現,它的古樸、典雅,體現出了中國數千年悠久深厚的文化神韻。同時,它又巧妙地幻化成一個人形,在向前奔跑,在熱烈的舞動,這不僅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也表達了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美好憧憬和歡迎八方賓客的熱情與真誠。它將中國特色和奧林匹克運動元素巧妙結合在一起,不失為中為洋用的典范,身為中國人,應該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

在黑童話創意工作室之VI設計課題中,如圖5所示為黑童話創意工作室的標志設計。此標志為了體現產品特色和企業理念,以插畫設計中紅黑色調作為其主色調,并運用插畫設計的線條元素作為其輔助圖形,并與字體緊密結合,比例協調?!昂谕挕比值淖煮w體現出一種拙趣的感覺,更加闡釋了黑童話創意工作室的行業特色,并且為了與傳統童話區分開來,在標志中著重突出“黑”字,運用黑白對比的方法將“黑”字體現出來,在字體大小上也加以體現,整個標志傳達著企業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以形象的視覺形式宣傳著企業,又以自己特有的視覺符號系統吸引公眾的注意力并產生記憶,使消費者對該企業所提供的產品產生最高的品牌忠誠度,進而提高該企業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提高企業士氣。

二 標志設計的象征性表現

(1)何謂象征性表現

所謂象征,黑格爾把它看成是意義及意義的表現,他說:“意義就是一種觀念或對象,不管它的內容是什么,表現是一種感性存在或一種形象?!边@里的象征是指事物的外在表現形式特征和性質暗示一種抽象的、普遍性的意義。黑格爾從邏輯與歷史統一的方法出發,認為“象征無論就它的概念來源,還是就它在歷史上出現的次序來說,都是藝術的開始?!币虼?,藝術從產生之初就打上了“象征”的烙印。它作為設計中常用的一種方法,象征性表現形態廣泛存在于中國傳統器物和現代設計產品中。其與漢字的巧妙結合,可使標志產生極具個性的視覺效應和讓人自覺接受的心理效應,其原因之一在于給漢字形象賦予象征意義時,設計師“以情觀物”,懷著對漢字文化深層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感,給對象涂上濃厚的感情色彩,正是這種情感的“移入”作用,把設計者主觀的情緒,情感和感受融匯在藝術或據此物化的設計形象上,使之浸透在主觀情感色彩中,從而獲得一種感人至深的審美效應;其次,這種象征性的表現正是基于中國本土文化,它是儒學道家、是易經禪學、是書法文人,它給我們當代設計提供的是一個底蘊深厚、博大精深的人文背景,其衍生出來的視覺藝術表現形式對處在同一個文化圈的人們的心理上有著相對固定的意義指向,這成為漢字標志在視覺傳達中獲得強滲性、時效性、藝術性的有力保證。

象征如何在標志設計中體現。標志是一種以特定形象來表達一定含義的符號,為了使形象與要表達的意義之間建立相對準確的聯系,人們在標志設計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就是象征。例如中國農業銀行標志以麥穗圖形為主體,直截了當地表達出銀行的行業的特征。麥穗中部橫與豎的十字形處理不僅極簡練地概括了麥穗形,而且恰成一個“田”字,從而更加強了“農業”的含義;北京申奧標志以一個“動態的五環”象征“中國”與“奧運”的內涵。所以陳漢民先生曾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比喻和象征手法,就沒有標志藝術?!?/p>

(2)象征性表現

1)標志的抽象性象征表現

四川電視臺的臺徽是一個由“四川”二字組成的旋轉光環。如圖6所示,四川國際電視節意義非凡,其標志設計要具備確定性、符號性和巧妙性三個特點,既要表達民族性和國際性等抽象意味,還要體現電視的光、色彩、速度、空間、滲透感等特點。設計師想直接用電視屏幕和旋轉著延伸的光環來表現上述特征,開始光環并沒有“四川”二字,設計師從光環的虛筆中領悟到某種類似書法的心境和意境,然后才從中產生出隱含中國書法氣質的“四川”二字,這兩個字并不是具象的“四川”二字,而是極其抽象的。圖案中旋轉著多股紅綠藍光環,用此抽象的圖形勾畫出“川”的字體形態,并體現出電視屬性。表現出四川電視臺“友好、交流、合作”的宗旨,同時又表現了電視超越時空的特性,使人感覺到小小屏幕包含著無限的空間。熒屏選用綠色,則象征著舉辦地天府之國的勃勃生機。

2)標志的具象性象征表現

以三源坊珠寶首飾標志為例,如圖7所示,設計師隨著對產品認識的深化,逐漸將首飾產品自身的感性特點(華貴優雅、含蓄精巧、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等)進行整合。設計以這種紛繁復雜的表象作為前提條件,對其進行了解、綜合。但這不是理性邏輯的了解與綜合,不是對事物感性形態(特別是個性)進行洗滌并概括出普遍抽象內容,而是根據設計需求在表象中尋找與主體情感、直覺、認識相對應的同構元素,即鈴鐲的一環這一概括性、可視性的具象因素來構筑設計。在鈴鐲的雛形上象形“天”、“人”二字,賦予其“天人合一”的象征意義,使整個標志自然流露出那種濃濃的傳統情結和嫻雅雋永的文化意境,給人溫婉和潤、平靜致遠的美的享受。

3)標志的情感性象征表現

再來看黑童話創意工作室的標志設計,首先在對黑童話創意工作室的系列插畫設計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將黑童話自身的感性特點相整合,“黑童話”三字在黑體“黑童話”的基礎上進行字體變形處理,賦予其可愛的象征意義,使整個標志流露出童話色彩,在體現黑童話創意工作室行業特色的同時,將人們帶入黑童話的童話色彩中去,給人一種重回童年的樂趣。像這樣賦予其設計師獨特的情感,頓時使整個標志流露出一種拙趣的感情色彩。不難發現,象征性表現形態其實就是通過將一件事物與另一件事物發生聯系,來產生出雙重的效果,將人們帶入另一種美的意境。

綜上所述,象征性是由人類最自然的本性催發而生的創造物,這個創造物實際是人類內心世界的一種象征,是人類心靈最顯著的、最真實的外化,是一個被人格化的象征對象,蘊涵著強大的超越性精神力量,人們的思想、愿望、等精神性的東西都凝結到標志符號上,從對象化與自我實現的角度看,標志符號象征性成了人的精神對應物,它的主要意義在于創造某種人格理想或精神境界。一旦某些事物或圖形成為象征角色時,它們就具有了超凡的魔力,并且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精神及行為方式。

三 象征性表現的意義

漢字是形象化的形態和準確豐富的語義兩者的完美結合體,其特殊的符號性質在現代標志設計中有著極其有利的競爭優勢。針對漢字這一特殊的、沒有“舶來品”借鑒的設計題材,其象征性的表現形態也有著自己的特質,成功的構思使得漢字標志設計在傳達之中有著文化的傳承,在文化特性的理解之中促成創造新視點的形成,在造型之中將生活具體化——“傳達、理解、造型”三者在相互關聯中最終走向‘文化圖形’的形成。漢字標志設計本身便是這么一種文化圖形。

四 結語

設計一個優秀的標志作品,并不是僅僅停留在從字體本身或是傳統符號上借用外形,它在于設計師的設計觀念及審美思想如何與這些客觀物象進行完美融合。而設計作為“造物”與“審美”活動中產生的具體意識形式,在客觀物象和主觀情思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之過渡到具體的設計形象,象征性表現形態作為設計最主要的表現形態之一,并作為漢字標志設計里至關重要的一種方法,隨著漢字標志設計的不斷廣泛應用,其圖形化的象形造型和深刻的語義內涵越來越受到平面設計界的重視,它通過象征性表現拉近與設計者渴望表達的某種抽象意念之間的距離。而漢字作為一種文化,歷經幾千年的演變,其形態不勝枚舉,千姿百態,都呈現出不同的藝術表現魅力。因此對象征性表現的研究,已是現代平面設計師進行創作設計的重要課題之一,把握好標志的象征性表現,是做好設計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貝莉.《論漢字標志設計的象征性表現》.蘇州大學藝術學院,2003年03期.

[2] 黃有柱.《論設計藝術的特征及表現形態》.襄樊學院美術學院,2002年11期.

[3] 德.黑格爾-朱光潛譯.《美學》.商務印書館,1979年.

[4] 辛華泉編譯.《視覺傳達基礎》.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年.

[5] 葛濤.《漢字圖形標志設計的“勢”與“意”特征》[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7年3期.

上一篇:中法文化差異論文下一篇:文化產業發展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