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創作藝術論文范文

2024-03-09

創作藝術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化遺產是一種原生態文化;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現代化進程加快,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文化遺產教育刻不容緩;我們要堅持可持續發展觀,把保護文化遺產理論滲透于國民教育體系之中,把民間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動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之中,構建科學有效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文化遺產教育;國民教育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之后,我國于1994年在全世界率先推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中國21世紀議程》,明確提出“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通過教育增強兒童和青少年的環境意識,以推進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環境教育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的話,那么,現在我們已賦予環境教育以新的內容,即認為,文化遺產也是一種生態環境。在這種生態環境中繁衍、生長了不同的民間文化之樹,如果文化生態環境受到了破壞,文化也就會凋零、消亡。從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我國共有31處文物古跡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保護文化遺產就是保護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發展,走向未來的文化根基。國務院決定從今年起,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主題是“保護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這表明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一、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對長城、故宮等物質文化遺產總的來說保護不錯,隨著社會發展,文化遺產的另一個組成部分——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保護,又被提到議程上來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它的范圍包括:口頭傳承以及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傳統表演藝術(含戲曲、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民俗活動、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指集中開展民眾傳統文化活動的地點,或定期展現特定事件的時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當前廣大群眾對此還不甚了解。應當看到,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現代化進程加快,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文化遺產保護,進行文化遺產教育刻不容緩。文化遺產保護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決不只是美術院校學生,或文物研究人員要關注的,需要全民族、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毛澤東同志說:“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品。對于這些,我們還是小學生。今年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寶的遺產?!雹俦Wo文化遺產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覺意識,增強全體人民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就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正因為如此,國家才設立“文化遺產日”,動員全社會保護文化遺產。因此,我們必須把文化遺產教育納入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中。

國民教育體系是主權國家通過制度或法律的形式,對本國所有享有公民權利的人所提供的一種不同層次、不同方位和不同類型的教育服務系統。我們認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由學校教育系統和校外教育系統構成,它是正規與非正規教育溝通。它具有全面性、普適性、開放性等特征。我們要堅持可持續教育發展觀,把保護文化遺產理論滲透于國民教育體系之中,把民間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動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之中,構建科學有效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在我們已注意保護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我們倡導面向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方位教育傳承的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是關系到民族群體和全社會的公共事業,更需要國家及民眾的互動協作,更需要一個面對歷史、現實與未來的理性與健康的文化心態和文化環境。所以,不僅是高等教育,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及社會教育,不同層次、不同社會方式的教育都應參與進來。

二、加強文化遺產教育

加強文化遺產教育意義深遠。文化遺產教育在推動民族文化創新、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族理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加強文化遺產教育,能促進先進文化建設。保護好文化遺產,關系文化血脈的傳承,關系精神家園的維護,關系先進文化的建設。一個國家要獨立,除了政治獨立、經濟獨立還不夠,還必須在思想文化上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我國文化遺產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機制、思維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識,是維護我國文化身份和維護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保護文化遺產關系到國家的文化安全。文化遺產是中國先進文化前進的根基,是我們認知自己的歷史,提升自己的素質,汲取創造新生活動力的精神源泉,是創建學習型社會中的基石之一,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關系到中華民族文化復興。

(二)文化遺產教育能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促進社會祥和,安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具有教育功能,對民族心理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梢蕴找比说那椴?,幫助識別真善美,可以培養人們健康、正直的倫理道德觀。民風民俗屬于非制度文化,它對于社會所具有的約束,是非強制性的,規范和教育功能往往是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方式來達成的,它的影響更久遠、更深刻。它對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加強文化遺產教育,可以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族理想。我們通過文化遺產教育,弘揚民族傳統,使教育扎根在本民族的土壤之上。教育在本土內生根,才能成為“活的教育”。比如,年畫藝術創作,不僅是反映中國農耕社會的一部“百科全書”、民俗生活的“大觀園”,也是一部展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革命斗爭史。山東濰坊年畫、江蘇桃花塢年畫、四川綿竹年畫、河南朱仙鎮年畫中表現的淳樸民風、愛國熱情、民族自強精神加強了民族文化的認同和對鄉土的熱愛,也極大激發了人們的文化自尊和民族自信。

(四)文化遺產教育可以促進校園文化的勃興。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教育功能,還具有娛樂性質。各級各類學??梢酝ㄟ^對本土民俗文化的發掘,把它們轉化為教育、娛樂資源。比如,校園可以舉辦競技活動抖空竹、跳獅子;舉辦昆曲、古琴比賽,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遺產教育活動,豐富校園文化。

(五)文化遺產教育能帶來旅游市場的繁榮?!拔幕钆_,經濟唱戲”。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民俗、風土人情頗為不同,通過文化遺產教育,人們認識到各種有益的民俗文化,進一步開發各種民俗傳統產品,風光旅游項目,如從本地區出發,舉辦“陶藝節”、“龍舟節”等節日文化慶典活動,繁榮、活躍、擴大了市場魅力和價值。

三、要重視對民俗民間文化的發掘、推廣

文化遺產教育具有重大意義。各級各類學校和社會都要重視對民俗民間文化的發掘、推廣,推廣中尤其應當加強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認知。盡快改變現行教育知識體系中,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認知嚴重欠缺的現狀。

(一)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

嬰幼兒階段是人生的起點,文化遺產教育要從幼兒園孩子開始。比如,木偶戲既保持和發揚了民間樸實熱情洋溢的風格,又突出了濃郁的地方色彩。把這樣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帶入幼兒園,木偶戲豐富的動作,生動的語言,變換的音樂無不給幼兒美的享受。使幼兒對古老神秘的中國文化又多了幾份了解。年畫,是傳統民俗的縮影,可以組織幼兒園孩子欣賞、臨??;也可以把民間傳統節日編成歌謠,讓幼兒傳唱,不但愉悅了身心,同時也使孩子明白了許多深刻的道理,更使他們欣賞到了中國特有的民俗文化。

中小學應當將本地區優秀的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教育內容。除了在有關課程中貫徹文化遺產的內容外,如在語文、常識、社會、地理、歷史等課中滲透文化遺產教育,還可以通過開設必修課或選修課,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比如,開設儺戲、刺繡、木雕,皮影、年畫等活動。為搶救和挖掘了將要失落的民間剪紙藝術作品,為培育新人,可把剪紙這門藝術送進中小學課堂,使這門傳統藝術又有新的發展空間。還可挖掘社會民間藝人的教育因素,組織現場參觀,社會考察。把文化遺產教育作為中小學活動的重要內容,有計劃開展系列化的教育活動。比如,展覽、開主題會、看影視、參觀訪問、開設課外興趣班,以各種喜聞樂見形式,加深對中小學生對文化遺產的認知。

(二)大學教育

高等院校在文化遺產的人才培訓、智能參與、信息傳播和知識創新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近年來,一些高校在文化遺產教育方面已作了很好的嘗試。比如,中央美術學院在原民間美術研究室的基礎上,成立了我國高校內首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創建了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為主旨的新學科,將民間美術作為人類文化遺產正式系統地列入大學藝術教育,填補了高?!皩W院派”教育中長期忽視民間文化藝術認知教育的空白。但是,僅僅在美術院校進行文化遺產教育遠遠不夠,我們要將教育擴展到所有的高等院校中。我們必須做到:

1.大學作為人類文化遺產的傳習地,要倡導更加開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競爭和創新活力的教育理念,使文化遺產教育在知識傳播體系上形成多元化、開放化的特征。

2.大學現行教育知識體系中應當反映出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性和文化價值。大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應落實到學科創新發展和課程與教材的改革中。大學應當積極創建國家及社會文化遺產事業急需的新學科,為國家提供文化遺產信息、尤其是作為文化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科研信息。

3.積極協助、支持國家及政府制定適合國情和文化發展的文化政策和操作模式,肩負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的培養重任。打破單一文本式、學院式的學術模式,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來,為國家文化遺產事業提供優質服務。

4.應當積極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向世界的傳播、宣傳,增進人類文化的交流。使文化理念更具可操作性,加強信息型的實踐參與。

5.文化遺產的高校應盡快與政府和民間協作,探索發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用文獻形式把原有技術形態、文化方式、生產生活方式記錄下來,并搜集、整理、出版各地民間風俗文化。

(三)社會教育

除學校教育外,我們還要通過廣泛的社會教育,使公民自覺、自主地去保護、傳承、發展本社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1.保護好文化遺產,是政府的重要責任。我們對

遺產保護的工作原則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長遠規劃,分步實施;明確職責,形成合力”。政府主導,不光要拿錢,還要進行指導和規劃。文化大省江蘇在全國率先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法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江蘇省首次明確全省“遺產”保護范圍?!稐l例(草案)》規定:“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下列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本條例保護:(1)口頭傳統,包括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2)傳統表演藝術和民間美術;(3)傳統禮儀、節慶、體育等民俗活動;(4)傳統手工藝技能和民間傳統知識;(5)與第(1)、(2)、(3)、(4)項相關的資料、實物和場所;(6)其他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币粤⒎ǖ男问?,確立國家與公民面對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使命和應盡的教育傳承與認知義務。

2.各級政府應把做好對民俗和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性保護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設立專項保護基金,組織專人,在已經進行民間文化普查的基礎上,對其他民俗和民間文化進行普查、收集、整理,尤其是對一些瀕臨滅絕的民族藝術、民間絕技、民俗文化等遺產,或錄音或錄像,注重搞好傳幫帶工作,避免出現“人亡藝絕”現象。

3.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還必須依靠全社會的自覺,形成“保護文化遺產人人有責”的全民意識。社會上的力量包括一些著名企業,在獲得利潤回饋社會的時候,可以投向文化遺產的保護。政府一方面號召全社會特別是有一定能力的企業、機構、個人等來關心支持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另一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勵企業向文化投資,向文化事業包括文化遺產保護的投入。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文化事業,包括民間博物館、民間文化館。同時要積極引導社會方方面面、海外華僑及個人多方籌款,共同做好保護工作。

4.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人員素質。要深化改革,精簡機構,建立健全專門執法監督隊伍。要加強文化遺產教育培訓,提高世界文化遺產管理人員素質,并實行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機構的主要負責人要分批接受系統培訓,并取得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

5.出版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以規范有關行為,并引起全社會的更廣泛的重視。通過宣傳教育,普及與世界文化遺產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知識,讓更多人分享世界文化遺產蘊含的豐富價值,增強人民群眾對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愛護并參與遺產保護的風氣。

四、文化遺產教育中必須注意的問題

教育總是在傳遞、延續著一種文化,也不斷創造著文化,為文化的發展提供新血液、新生機和新的前途。

(一)文化遺產中有積極的和消極的成分。一般來說,積極的文化能隨著社會和文化的變遷而具有新的內容或形式,也成為現代人們必不可少的文化娛樂內容。如中秋賞月、重陽登高。消極和落后大都與封建意識和落后的自然經濟及迷信、宗教緊密相連。有關部門、專家應對文化遺產中內容加以界定,加以引導。如民族民間文化中很多與巫術、迷信交織聯系,而巫術、宗教與科學,都是人類文化的共同的構成因素,都是與人類共始終的。在承繼文化遺產時,我們首先要

把文化遺產中的精華與糟粕區分開來。

(二)保護傳統文化和文化創新、建設先進文化并不矛盾,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今天的保護和繼承,正是為了明天更好地開發利用和發展創新。我們不能把一些文化遺產放入博物館后,一放了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遺產,我們首先要原生態地將其保護下來,然后再加以分析,我們進行文化創新,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依托歷史,立足現實,尊重過去,面向未來,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繼承和科學揚棄,來創造和熔鑄既有豐厚歷史底蘊,又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新文化。

(三)不要讓“物質化”的趨向掩蓋了文化遺產的精神實質。因為不了解傳統節日的精神和文化內涵,而過多關注于物質形式表面,很多年輕人在傳統節日來臨時已經習慣于只關注該吃什么,以至于中秋節一度被稱為“月餅節”,而端午節則被稱為“粽子節”。加上商家出于商業目的的推波助瀾,使得傳統節日“物質化”的趨向掩蓋了其精神實質。我們只有真正領會了文化遺產的價值,才能將其精神內涵在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生活中,繼續存在并且發揚光大。保護傳統節日最緊要的是留住傳統節日的“文化記憶”,決不能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疏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懂得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不可替代的真正遺產。

(四)要在科學保護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利用,充分發揮世界文化遺產的教育、科學和文化、宣傳作用,不斷提高世界文化遺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五)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樹立起人性的文化尺度,要尊重民眾文化傳承的自發性、自主性和文化個性。不能忽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主體的民眾、尤其是農民群體。我國民間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生于民間、興于民間、藏于民間,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與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活動息息相通,我們要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把弘揚民間文化作為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科學利用農村民間文化資源,積極開展具有濃郁民間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促進農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宣言》的精神主題是希望傳承創造一個具有民族文化基因特色的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進行文化遺產可持續教育,正是延續我們民族的輝煌和夢想。設立“文化遺產日”后,我們要做的事還很多,文化遺產保護任重道遠。我們要從對國家和歷史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高度,充分認識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全面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觀,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把發展經濟與繁榮文化作為統一的目標,堅持文化遺產教育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注釋:

①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93,第1版,第2卷,第499頁

參考文獻:

[1]John Huckle,Stephen Sterling[英]主編,王民等譯:可持續發展教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298—299.

[2]陶立瑤.民俗學概論[M].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33—36.

[3]刁培萼.教育文化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2.53—55.

創作藝術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莫扎特; 歌劇; 藝術特征

偉大的作曲家莫扎特(沃爾夫岡Amadeus mozare)在1756年1月27日生于奧地利薩爾茨堡,1791年12月5日去世。

莫扎特時代是歐洲最強烈的反封建的歷史時代,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正在成熟的,革命的啟蒙思想越來越深入人心,封建文化的思想逐漸被人唾棄,它在在政治經濟上的作用也逐漸滲透到更深文化藝術層面。

莫扎特音樂在他成長的不同歐洲地區流傳,感動著無數的知識分子,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影響很大。莫扎特對自己卑微的地位很不滿意,他痛恨老一代作曲家,包括他的父親,那種逆來順受的性格,他用自己強烈的自尊心取代了卑微感。莫扎特艱難的生活,疾病和上流社會貴族對他的寒冷態度并沒有影響他的創作,憂郁,沮喪和他獨到的能量充分得以體現,只是創作風格有了很大的變化。如果說莫扎特早期的音樂是華麗的,細長的,和有趣的高貴宮殿風格,那么后來的莫扎特在音樂中更多的是憂傷,是對黑暗和壓迫的社會深層人的同情,悲傷和矛盾心理在他的歌劇中得到體現。莫扎特說他的歌劇就是他的思想,他的音樂創作思想代表了真正的德國歌劇創作精神。

當時的歌劇代表了貴族的文化藝術修養,在歐洲很受歡迎,甚至使每個國家的舞臺都被意大利歌劇狂熱者壟斷。莫扎特深深的蔑視他們的盲目崇拜。在1785年3月21日詩曼海姆教授來電:“你認真的態度越發像你想象中的德國人了”。莫扎特在與朋友的談話中多次表示:“寫一個德國歌劇,這是我多年最熱切的愿望。”晚期的莫扎特經常有很多幻覺,當他疲勞時,似乎總有一個內在的聲音在鼓勵他,對他說:“是親愛的上帝把我帶到這個世界!”,抱著對上帝的感恩之心,他一次次地從抑郁的心情中走出來??梢哉f,莫扎特對民族歌劇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稱為德國國家歌劇院的創始人之一。

莫扎特是音樂界的奇才,當他十二歲的時候,以法國作家盧梭的作品“鄉村仆人”為藍本,創作了小歌劇《巴斯汀與巴斯汀娜》,這是一部用德文寫的歌劇。隨后,又天才地創作了一個完整的德國歌劇《后宮誘逃》,這部歌劇的創作手法極其成熟,超越了莫扎特的年齡范圍。歌劇《魔笛》是莫扎特代表作品,他的歌劇特點是從對話與唱詞到音樂都具備明顯的德國民族特色,尤其是他創作的歌劇中的奇妙旋律,調式,音樂的和聲,可以看出莫扎特成熟地掌握了德國民間音樂的旋律特征,他用分解和弦,四個八度音階起拍,和常用大調或分段曲式形式等進行創作。特別是《魔笛》這部的歌劇,它是以德國文學體裁為基礎,用德語演唱的歌劇。劇里的帕帕基諾的音樂曲式是具有鮮明的德奧民間音樂風格的歌曲,如《魔笛》的第一幕中的第二曲和第二幕的第二十曲的帕帕基諾詠嘆調,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梢钥闯?,這部歌劇不僅是莫扎特的代表作,而且也是他所有歌劇當中最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氣息的作品。莫扎特不僅使用了以往的宣敘調,同時也對《費加羅的婚禮》或《唐璜》里意大利式的宣敘調進行改變,也借鑒使用了近似巴赫受難曲當中那種深刻抒情的德國式宣敘調。盡管《費加羅的婚禮》是用意大利文寫的,但是此歌劇音樂也是德國化的。除了部分曲調借用了西班牙風格以外,幾乎其它都是跟德國民歌密切有關的,甚至有的直接采取了德國的民歌,如《費加羅的婚禮》第一幕里的第二場和第八場中的費加羅謠唱曲和詠嘆調,全是采用民歌調式的獨唱曲??梢哉f,莫扎特是開創德奧民族風氣創作的先河之人,他解決了民族歌劇創作中采用曲調的手法和應用的方法。

莫扎特很重視每個作品中的角色定位及角色的音樂風格,重視音樂中對人物形象的特性及人物塑造的心理描寫。在歌劇中,他經常使用音樂賦予每個角色的獨特個性,使作品散發出其美妙的藝術風格。對于音樂在歌劇中的地位與作用問題,他多次明確地講明自己的觀點,如,“在歌劇中,詩歌必須服從音樂”,就此可以看出莫扎特非常重視在作品中的形象塑造和刻畫主角的情感。在音樂會上,從莫扎特對歌劇的分析上,我們可以經??吹剿谇又杏羞@樣的速度術語,例如allegro(快板),allegretto(小快板),vivace(很快 活潑的快板)和presto(急板的快板)等等。莫扎特在創作中注重在旋律上追求自然風格,精巧的,優雅的,純凈的輕音樂線條,他的作品強調節奏明快,這種手法使音色顯得透明,圓潤,優雅和生動,充分體現了典雅輕快的音樂特征。

莫扎特他最好的四部歌劇《后宮》、《費加羅的婚姻》、《唐璜》和《魔笛》,在當時引起了很大轟動,成為世界歌劇舞臺上的經典劇目。莫扎特一貫重視劇本和歌詞的影響,他注意音樂與戲劇元素之間的平衡,而當時對意大利歌劇只強調獨奏部分而忽略其它樂器的作用, 突出聲樂技能太多,忽略了歌劇的共存的思想內容,為此,這使莫扎特不僅成為當時音樂界最耀眼的明珠,也成為歌劇創作的領軍人物,不斷涌現出的歌劇繼承了格魯克歌劇改革思想,強調音樂在歌劇中的主導地位,最直接和最生動地反映了莫扎特的藝術觀。

莫扎特有很多種類的歌劇,但重點是喜歌劇,特別是1781年喜歌劇的創作之后,涌現出大量作品,共有九部歌劇,六部戲,另有兩部是含有非常豐富詼諧內容的喜劇歌劇,莫扎特創作的藝術特點,戲曲改革風格,幾乎都是基于喜劇歌劇的改革。幾乎所有的喜歌劇或喜劇歌劇都代表著莫扎特對歌劇創作的摯愛。莫扎特曾經說過:我們要永恒的音樂,因為音樂可以影響不同性格的人物,改變我們的生活。這也正是莫扎特歌劇創作的動力。

目前在歐洲的歌劇舞臺上又開始上演莫扎特的《魔笛》,而且引起音樂界的一片熱議?!赌У选穭撟饔?791年,從它的創作時代背景可以深刻的體會到為什么它會一直影響到今日?!赌У选分v述了一位王子受委托,帶著魔笛與一位捕鳥人去神廟解救夜后的女兒。象征光明的祭司幫助王子認識了夜后的險惡一面,讓王子和少女通過了考驗獲得了愛情,驅走了黑暗和邪惡勢力的夜后和摩爾人。這個故事情節譏諷了當時歐洲權貴的貪婪和勢力心態。在這部歌劇中,無論是民歌風格的小曲還是復雜的合唱與賦格、無論是曲調語言還是和聲語言、無論是人物刻畫還是戲劇表現,都在莫扎特音樂風格中,以通俗、質樸,帶有濃厚的德國民族色彩的音樂語言和文化語言表現出來??梢哉f這部作品不僅完美的表現出德國音樂創作手法的嚴謹風格,也反應出作者的創作思想,依舊遵循愛情和正義永遠是音樂家創作的主旋律和動力這一思想原則。正如他給父親的信中寫道:“假如我能幫助把德國歌劇提高,我該會多么受人愛戴啊”。

參考文獻:

[1]王春燕.淺談莫扎特歌劇的平衡特質[J].美與時代,2003(11)

[2]王春燕.莫扎特歌劇的審美價值[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4)

[3]黃曉和.《伊多美涅奧》——莫扎特歌劇創作原則的初步體現[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1(04)

作者簡介:

張竹,女,碩士研究生,講師,畢業于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聲樂表演專業,現任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音樂系 教師。

創作藝術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雕塑創作能夠對藝術的價值加以呈現,傳統雕塑作品主要以純手工制作為主,這一制作方式的缺點在于細節粗糙、效率偏低等?,F如今,3D打印技術的出現和不斷發展,為現代雕塑創作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不僅更高地要求著雕塑創作水平,還大大影響著藝術領域的發展。本文主要闡述3D打印技術的特點和原理,分析這一技術在現代雕塑創作中的影響和具體應用。

關鍵詞:現代雕塑創作;3D打印技術;影響

近年來,各個領域中開始逐漸應用雕塑藝術作品,如:城市景觀設計、藝術展覽活動等。但是在傳統的雕塑創作中,所應用的技術已難以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創作失敗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就促使3D打印技術逐漸得以應用,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現代雕塑創作的水平和質量。3D打印技術是基于三維褥子模型軟件的應用,借助可固化成型的材料進行逐層打印,從而呈現出雕塑模型,類似空間真實物體的再現。對于3D打印技術在現代雕塑創作的應用,創作者們仍需對各方面因素進行充分考慮,以此來確保這項技術的應用優勢得以全面發揮,創作出更加優質的雕塑作品。

一、簡述3D打印技術

3D打印技術主要是一種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成型的技術,該技術的創作依據為:計算機原有的相關文件,借助塑料、粉末狀金屬等可粘合材料,通過紙疊法或是光固法來對已設計好的模型加以層層打印。將這一技術應用到雕塑創作中,可較好的推動現代雕塑的創作和創新,還能夠更好地滿足當代人們對雕塑藝術的審美需要。

針對3D打印技術來說,該技術的原理和打印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其中打印機主要是在電腦上對相關數字文件進行設計,然后將已設計好的文件傳送至噴墨打印機中,然后借助墨水學將二維圖像打印在紙上。3D打印技術則是借助計算機輔助設計藍圖,且通過相關數字切片,把已處理的信息傳送至3D打印機上,然后逐層疊加全部的數據,最終獲得固態物體。

當前3D打印機主要包括:(1)熔積成型技術,這類打印機的工作原理類似于傳統噴墨打印機,借助分層重復性的進行噴墨,來逐層疊加成三維立體形態;(2)激光燒結技術,借助粉末微粒打印,在鑄模托盤中對其進行噴撒,然后合理控制激光,依據模型選擇性的進行逐層燒結平鋪,再借助氣流或是水來將多余的粉末除去,從而獲得成型物體。

二、3D打印技術對現代雕塑創作的影響

(一)有利于提高雕塑創作的效率和精準度

在傳統的雕塑創作中,所需步驟非常繁瑣,且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有操作都要求創作者具備很強的專業素質和高超的創作手法,且對相關工具、原材料等均具有很好地要求,這就致使雕塑創作效率相對較低?,F如今,通過在現代雕塑創作中引入3D打印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現代雕塑創作的效率,還可以較好地規避風險,減少誤差的發生。同時,針對泥塑而言,可借助先進技術制作的電腦數據模型,能夠讓創作者和模型間接接觸,這就防止創作出可能發生的風險;還能夠調節數據模型,讓其不管是在整體上,還是在局部上,均具備良好的實用價值。

針對雕刻制作而言,3D打印技術可通過機器來實現精細化制作,讓整個創作過程極具規模性,特別是在復刻一些精密儀器或是物體的過程中,能夠盡可能地避免人工雕刻中出現的誤差或是細節錯誤,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雕刻作品的生產成本。如:在“愛神維納斯”的雕像創作中,創作者分別使用了傳統雕塑技術與3D打印技術,經過對比兩種創作技術可以發現:在相同時間之內,傳統雕塑技術并不能完成雕塑,僅僅能夠完成雕刻制作,并不能夠完成細節部分的處理;而3D打印技術不僅完成了整個雕像的創作,還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人物的表情等細節;由此可見,相較于傳統雕塑技術,3D打印技術具有重細節、誤差小及效率高的優勢。

(二)不斷豐富了雕塑作品的形式

在傳統的雕塑創作中,因為所應用的材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這就使得雕塑作品主要是木雕和石雕等。而在現代雕塑創作中,通過引入3D打印技術,可以應用各種各樣的制作材料,這就能夠制作出更加豐富多樣的雕塑作品,如:不銹鋼雕塑、樹脂雕塑及鑄銅雕塑等。同時,創作者也可以借助3D打印技術,用實體的形式來呈現出自己心中所想的雕塑作品。在各個時代背景下,創作者們可以借助這一技術來表達自己的各種理念和情感,這就使得雕塑作品具有更加多樣化的表現形式,也為創作者的雕塑作品設計思想提供了較好的載體。如:現如今,現代工業的迅速發展,對全球生態環境造成了諸多不良影響,這時雕塑創作者們開始探索如何在雕塑創作中呈現出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也就是借助3D打印的各種工業零件,來對大自然中的動植物進行制作,力求通過自己的雕塑作品來警示人類“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此外,這一先進技術也更好地滿足了雕塑創作們天馬行空的需求,為其創作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使其創作出的作品更具創造性和創新性,還能夠讓創作者無任何后顧之憂的進行設計,無需擔心圖紙無法變成現實,從而進一步拓寬雕塑創作者的創作領域,為其提供更加豐富的靈感源泉,最終設計出更加多樣化的雕塑作品。

(三)衍生出了現代化雕塑工作者

在現代雕塑創作中引入3D打印技術,能夠實現將虛擬數據轉變成實體物品,促使傳統雕塑創作發生了顛覆性變革。該技術有機融合了傳統雕塑的可觸摸性與數字雕塑的不可觸摸性,從而讓以往只是一門手工藝的雕塑專業,轉變成現在能夠在電腦前操作的高科技產業,故而衍生出了一批新型的雕塑專業工作者。由此可見,3D打印技術既能夠為雕塑藝術家們提供更好地渠道,還能夠為雕塑專業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就業方向。同時,當前社會對雕塑藝術作品有了更大的需求,這就開拓了一定的市場,從而促使3D打印技術下的雕塑作品制作成本低,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購買雕塑作品,從而實現消費者和雕塑專業工作者之間的互惠互利。

此外,3D打印技術具有非常強大的功能,不僅能夠滿足各類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還能夠為相關專業方向的學生提供新的就業途徑。當前我國很多藝術類院校都緊跟時代發展的趨勢,紛紛開設了雕塑專業,這一專業方向的學生需要學習美術、城市景觀、視覺設計、雕塑等多種課程,而在雕塑課程中引入3D打印技術,能夠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新的手段和理念,且雕塑專業畢業的學生除了可以擔任傳統雕塑與城市建設等崗位,還能夠在數字雕塑類企業或是3D打印雕塑類企業就職??梢哉f,3D打印技術在現代雕塑創作中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大大提升雕塑創作的活力。

(四)降低雕塑作品的藝術性

因為3D打印技術完全是在電腦上進行創作,這就使得該技術的應用存在很大的劣勢,即極易被復制。每一個藝術作品都應該是獨一無二和極具個性化的,但是3D打印技術讓人們能夠更加簡單的復刻和模仿,從而大大影響了創作者的創作理念和信心。同時,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主要體現在:其蘊含著創作者的心血和情感,在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都力求把自己的雕塑作品創作成有內涵、有深度、有思想的藝術作品。故而僅僅借助3D打印技術往往不能實現雕塑作品的價值。在傳統的雕塑創作中,每一件雕塑作品的價值在于獨一無二的,而3D打印雕塑的價值則是“復刻”,正是如此,傳統雕塑作品和3D打印雕塑作品都是各自獨立存在的,3D打印技術無法完全替代傳統雕塑技術,而雕塑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也不能完全依賴3D打印技術。對于一件雕塑作品而言,創作者就是靈魂,要想生成一件具有實際價值的雕塑作品,必須充分融入創作者的想象。3D打印技術作為現代社會的新型技術手段,雖能夠幫助創作者更加精準地、簡便地進行雕塑創作,但不能實現作品的藝術性價值,所以要想真正創作出好的作品,必須充分融合起創作者的創作思維和3D打印技術。

三、3D打印技術在現代雕塑創作的具體應用

一是,雕塑作品創作前期引入傳統手工方式。在現代雕塑創作前期,創作者需要借助手工創作方式開展創作,從而借助三維掃描來獲取到實際的模型數據,然后借助計算機技術來加以二次創作;再借助3D打印技術來實現作品輸出后,進一步完善和修改作品,通過這種有機融合現代先進技術和手工創作的方式,來有效提高創作者的效率。

二是,雕塑作品創作中對計算機的優勢加以充分發揮。在現代雕塑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可借助計算機中心建模和精準地數值計算,獲得更加規范和精準地模型數據,打破傳統雕塑創作中的局限性,有利于創作者更好地進行推算,并進一步延展雕塑空間,從而制作出具有具象性和抽象性的雕塑藝術作品。

三是,基于3D打印技術的材料特點進行雕塑創作。3D打印材料的種類非常豐富,不同類型的材料則具有不同的特點,如:石膏的特性是細膩易碎,尼龍的特性是獨特的彈性等?;诖?,在現代雕塑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可結合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來加以自由創作和發揮,從而創作出多種各樣的雕塑作品。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雕塑創作中有效引入3D打印技術,不僅有利于提高雕塑創作的效率和精準度,還能夠不斷豐富雕塑作品的形式,為雕塑創作者提供新的就業渠道,然而該技術也存在一些劣勢,需要創作者進行深入探索,確保該技術的優勢得以全面發揮,創作出極具個性化、有實際價值的雕塑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趙盾.探究3D打印技術在雕塑藝術創作中的應用[J].藝術大觀,2019(04):196-197.

[2]毛東.3D打印技術對雕塑藝術的影響探討[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9(02):157-158.

[3]楊德安.淺析3D打印技術的繁榮對傳統雕塑的影響[J].文化產業,2020(11):15-16.

[4]李清波.淺談3d打印技術對現代雕塑創作的影響[J].傳播力研究,2019(28):271.

[5]劉旭,何冠融.3D打印技術在雕塑創作中的深度運用探析[J].新一代:理論版,2019(04):28.

[6]張迪.基于數字技術的雕塑藝術創作方法分析[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0,49(08):52-53.

[7]王超.3D打印技術對現代雕塑創作的影響分析[J].科技資訊,2020,18(14):50+52.

創作藝術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北石窟寺是隴東高原地區規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院,其中165窟是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以七佛造像為主。165窟是北石窟營造者精心設計的產物。七佛造像具有北方民族敦厚樸實、雄大粗獷的特點,但在粗獷樸拙中不失細膩,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隴東地區的藝術特色,在佛教造像藝術史上具有獨特的意義。

【關鍵詞】北石窟 165窟 造像藝術

北石窟寺位于絲綢之路東段,陜、甘、寧、蒙毗鄰地區的甘肅省慶陽市境內西南25千米處的覆鐘山下,是隴東地區留存的最大的一處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509),歷經西魏直至明清時期不斷修建,規模宏大,歷史悠久?,F存窟龕308個、石雕造像約2429身、石碑8通、陰刻和墨書題記152方、彩繪壁畫90多平方米、清代建筑遺跡3處[1]。其造像精美,題材獨特,風格別致,是隴東地區佛教文化的藝術典型。據考證,北石窟的創建者為北魏涇州刺史奚康生。北石窟寺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魏時期,北石窟寺所開洞窟有165窟、113窟、229窟、237窟、244窟、250窟以及樓底村1號窟等,其中以165窟最為宏大壯觀且藝術影響深遠。165窟在明清時期被稱為“佛洞”,居于北石窟主窟群的中心位置??吒?4米、寬21.7米、進深15.7米,平面呈橫長方形,覆斗形頂,方形門,門上設明窗??邇人谋谙掠兴卧獣r期重砌的高壇,壇高1.2米、寬0.98米。石窟東壁、西壁和北壁內容以七佛造像為主,并配有十身脅侍菩薩,窟門內兩側各雕一身彌勒菩薩,有一騎象菩薩、兩身阿修羅天、二天王、千佛、佛傳和佛本生故事等(圖1)。

165窟是北石窟寺開鑿時代最早、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北魏洞窟,也是北石窟寺的精華所在。其中東壁雕三身立佛、四身脅侍菩薩,南北壁各雕兩身立佛、三身脅侍菩薩。七佛造像高8米,脅侍菩薩高4米。七佛造像每佛鑿有舟形背光,背光交接下部雕脅侍菩薩,頂部四披雕伎樂天、供養人。165窟七佛均為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圓,其中五身額上刻有毫光,細眉大眼、高鼻厚唇、大耳寬肩,給人一種敦厚威嚴、體魄雄健之感(圖2),令人聯想到北魏馬背上打天下的統治者應是如此身體強壯,充滿威嚴和氣吞山河的氣勢。從165窟窟形特點及造像風格來看,165窟在建窟前應該已有明確的建窟計劃和安排,窟形特點和造像風格絕不是隨意發揮,而是經過精心、嚴密的設計。因此165窟的建造結構和造像藝術特征應具有完整的計劃,各部分雕刻的聯系也較緊湊[2]。正是因為是精心設計,165窟給人一種窟形宏大、莊嚴震懾之感,其中七佛造像更顯得高大雄健,令廣大信眾望而生畏、頂禮膜拜而心無雜念。165窟的建造有可能采用了洛陽寺院的規范,應當是來自洛陽的部分工匠的技藝和當地工匠的宗教信仰及藝術審美相結合的產物。和洛陽龍門石窟造像的技術手法與藝術風格相比較,165窟七佛造像雖然有繼承龍門造像之處,但手法上顯得較為粗獷,造像顯得較拙。七佛造像內著僧祇支,外著雙領下垂褒衣博帶式袈裟,內衣束帶于胸前打結,佛衣下端可見衣裾三層,所著服飾衣紋給人細膩流暢之感。七佛均右手前舉,左手指向前下方,掌面顯得寬大厚重,雙手施無畏印和與愿印。主尊和北壁兩身立佛造型粗壯、面容寬大,雕刻較為粗獷(圖3)。南壁兩身立佛面形稍窄、鼻梁棱起,鼻子比主尊和北壁兩身立佛的略小,主尊和北壁立佛鼻頭大而扁平??傮w來說,南壁兩身立佛比主尊和北壁兩立佛顯得俊秀,雕刻較為精細美觀。造成這種風格差異的原因可能與建造時間的先后和建造工匠的不同有較大關系。從七佛造像和其他造像的比例來看,七佛顯得端莊高大,身高比脅侍菩薩高一倍,建造者主要是為突出七佛的高大威猛,讓廣大信眾在心靈上有所震撼而臣服。在165窟高14米的空間內,七佛造像高8米,脅侍菩薩高4米,這種比例顯然是經過精心設計的。165窟的高度、寬度及進深和高8米的七佛、高4米的脅侍菩薩及其他造像的高度,比例和諧統一,在變化之中有統一,統一之中有變化,既能突出七佛主體,表現七佛的高大、威嚴、神圣,又能彼此呼應。這種空間比例尺度是宗教信仰和建造者特定需求的產物,起到從精神上震懾信眾的目的,信眾一進入165窟空間之內,便覺高不可及、威嚴神圣。通過比較北石窟165窟和云岡石窟二期洞窟,洞窟形制、造像風格二者有相似之處,165窟有大同云岡石窟的風格特征,但在局部細節上又有創新之處。

165窟是北石窟寺創建年代最早、規模最大、藝術成就最高的洞窟,其豐富的內容和題材,對佛教教義做了全面的闡釋。其中七佛造像有人認為應是以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到宣武帝元恪這七位皇帝為偶像來開鑿的。165窟東壁正中應為釋迦牟尼佛,右為過去莊嚴劫三佛,即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左為現在賢劫三佛,即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波佛。七佛造像在佛教石窟寺中具有獨特的意義,其窟形宏偉,國內罕見。七佛均具有我國北方民族質樸、淳厚的特色。佛內著僧祗支,外著雙肩搭寬博袈裟,下著裙。衣彩繪方格,給人一種厚重感,衣紋細密而流暢[3](圖4)。七佛的形象造型包括服飾從多方面體現出佛教與皇權的威嚴。七座高達8米的大佛沿三壁環列并排開來,這種超越一般佛窟布局的獨特方式,從數量和體量上形成了強有力的氣勢。七佛造像以泰山壓頂之勢立于信徒面前,供其膜拜,巨大的體積顯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對主持開窟的北魏權貴來說這種做法也許對穩定北魏王朝的統治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七佛順洞窟壁面向前微傾,胸部、腹部特別突出,有一種向前傾倒之勢,從側面看呈倒、順兩梯形組合,使向前微傾的不穩定趨于平衡。這種造型異于其他佛窟,使信眾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迎面而來的動勢。同時,所有的衣褶紋飾都是用陽線或浮雕刻出,形成了一種堅實、厚重的體量感。

165窟宏大的規模,首先決定于其主持營造者為涇州刺史奚康生。作為朝廷顯貴、威震一方的奚康生,在涇州地面擁有絕對性權威,這使得北石窟165窟在規模上成為全州之最。奚康生可能想通過建造規模如此之大的北石窟來體現自己作為涇州統治者的神圣權威,并以此來消解自己曾殺人如麻的罪孽?;谒倪@種心理,在進行選材時,他選用了“七佛”這個主題?!对鲆及⒑洝吩疲骸捌叻鹛熘刑?,照明于世間?!逼叻鹉軌蚪獬耸篱g的一切苦難。同時,將七佛分布在三個不同的壁面上,造像風格獨特而新穎,在同時期的七佛造像中很少有這樣的例子。七佛的這種排列方式,不僅很好地利用了洞窟內絕大部分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七佛造像的藝術表達空間,而且恰如其分地使七佛成為洞窟內絕對的主體部分[4]。整個洞窟高14米,佛像高達8米,再加上佛壇距地1.2米高,七佛造像就占了整個高度空間的大部分天地,有一種頂天立地的感覺。165窟將七佛并列排開分布在三個壁面上,和相對較小洞門形成了鮮明對比,當信徒從較小的洞門進入之時,猛然展現的大空間給信眾心理上的震撼,進一步顯現出165窟的容量之大和七佛具有的獨特的審美效果。

古人有“天圓地方”的宇宙觀,特別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有“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天地觀。因此,以奚康生為代表的北魏鮮卑權貴所主持開鑿的北石窟寺,在設計觀念上秉承了北方民族獨特的居所傳統。165窟的穹廬窟頂,不僅有天圓地方觀念的體現,而且也是鮮卑族的文化傳統的體現(圖5)。然而165窟的真正建造者是廣大勞苦工匠,他們大多數接受了佛教的洗禮,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自己所建造的佛像身上,這些佛像給予了他們靈魂的歸宿。他們所雕刻的大佛,以泰山壓頂之勢立于信徒面前,供其仰拜,巨大的體積顯示了其震撼人心的力量。他們把“佛的世界”世俗化,佛和人一樣,都想擁有一個美好的居所,而在北魏北方民族的統治者看來,這種穹廬頂的建筑就是人間天上最美好的居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165窟的穹廬造型是鮮卑等北方民族居住環境和黃土高原窯洞造型混合的產物。

165窟的雕鑿技藝傳統化是主基調。所謂傳統化,就是繼承了我國秦漢以來的雕刻藝術傳統,從165窟的造像和浮雕中都可以看到漢魏時期的形體質樸渾厚、線條強健有力的特點。尤其是窟頂西坡上的佛本生故事為題材的巨大浮雕是漢代所創的以畫面突出底面的突雕手法。而窟中的七佛菩薩雕像等,又在突雕浮雕的基礎上,向外突出,形成了近于立體的圓雕,以突出其雄姿偉態。為了更加突出這種態勢,整個雕像特別注重大塊面的展現,體塊感很強。雕像上的所有衣紋,都用陰線或浮雕刻出,這種造像風格在整體上形成了一種堅實厚重的體量感,給人心理上一種崇高和威嚴感。雕刻者采用粗獷奔放、生動細膩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間表現出無限的想象,體現了北方民族樸實敦厚的個性特征。既濃縮洗練,又細致入微,充分體現了隴東高原地區的傳統文化底蘊。隴東高原一帶,介于農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之間,既是農耕文化的發祥地,又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狩獵地,由此形成了隴東地區特有的樸拙、蒼勁和粗獷的藝術特色。這些造型特征在當地的剪紙、皮影、石雕等造型藝術中都有體現,其形象比例夸張,不受比例透視的限制,重視大輪廓的簡練概括。165窟七佛造像樸拙、粗獷的特征,也體現了這些文化傳統特色。比如佛像頭部比例夸張,按正常視角,占去了整個身軀的1/5,但對于觀者而言,由于大視角的仰視,頭部顯得比較平衡。同時,雕像的胸、腹部特別夸張,手臂、胳膊部位的轉折帶有一種拙澀感。再加之方敦、厚實的臉型,厚厚的嘴唇,寬大的鼻頭和突出的眼睛都顯示出一種蠻悍勁[5](圖6)。由于注重大的體塊轉折,造像的外輪闊簡練明了,用刀刻線,堅挺硬直,剛勁有力,節奏頓挫而且流暢,這都體現了隴東高原獨具特色文化傳統。

165窟中最突出的形象就是七佛,這是犍陀羅的遺風,還有三頭四臂的阿修羅天,在國內外石窟中都少有雷同。七佛造像高于彌勒菩薩,從側面折射出北魏時期明顯的社會等級制度。再者,七佛信仰的流行,與中國古代追根問祖的傳統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反映了北魏統治者對七世先祖的信仰,有可能借助七佛造像來表達對先祖的懷念。奚康生在造北石窟時,正好經歷了七代皇帝的統治,所以有人認為七佛是北魏七代最高統治者的象征不無道理。165窟的七佛不僅吸收了外來犍陀羅的七佛并立的布局形式,而且在一定意義上和中國的歷史不謀而合,使得七佛更顯得與眾不同。

165窟獨特的造像藝術集雄大、渾樸、粗獷、優美于一體,結合了傳統藝術的恢宏氣勢和隴東高原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其天衣無縫的雕鑿技藝,豐富的造像內容、題材以及服飾的變化,是北石窟寺的精華和我國佛教藝苑中的奇葩和瑰寶,對后世的人物雕塑以及繪畫藝術創作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北石窟寺165窟七佛造像作為北魏石雕中一顆璀璨的明星,造像題材精美豐富,特色鮮明,保存完整,是中國佛教藝術史上光輝的一筆[6]。

參考文獻:

[1]甘肅北石窟寺文物保護研究所.慶陽北石窟寺內容總錄[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6.

[2]鄧建吾.慶陽寺溝“佛洞”介紹[J].文物,1963(7).

[3]甘肅省文物工作隊,慶陽北石窟文管所.慶陽北石窟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823.

[4]魏文斌.七佛、七佛窟與七佛信仰[J].絲綢之路,1997(03).

[5]劉治立.北石窟造像類型及佛教文化底蘊[J].隴東學院學報,2005(3).

[6]董文強.近五十年來北石窟寺考古研究綜述[J].隴東學院學報,2015(2).

創作藝術論文范文第5篇

高校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做好新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對日后班級集體的建設。優良學風的形成和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大學新生正處于青少年向成人的轉變期,面對新環境,新的人際關系以及新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等問題,容易感到困惑。特別是藝術專業的新生。其思想和行為與其他專業新生相比,有著自身的特點。為此,新生班主任應全面分析藝術專業新生的特點。根據其特點。抓住工作重點。積極有效地開展新生班主任工作。

一、藝術專業新生特點分析

新生班主任要想對剛進校門的新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管理,就必須對新生的特點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概括來說,藝術專業新生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思維活躍。個性鮮明

藝術創作要求要有獨創性和與眾不同的亮點,這樣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才能彰顯出藝術的獨特魅力,引起觀眾的共鳴。受創作思維和藝術觀念的影響,藝術生一般思維活躍、個性鮮明。在日常言行中,表現出獨特的個性和強烈的獨立意識。他們比較注重強調自我個性的發展,對協作精神、集體觀念和團隊意識相對較弱。

(二)綜合文化素質薄弱

根據國家的教育政策,藝術類專業高考考生,除了需要進行文化課考試外,還必須增加藝術專業考試,綜合兩者分數擇優錄取??梢哉f,藝術生不僅需要扎實的文化功底,還需要具備相應的藝術素養,但藝術專業的大學新生,綜合文化素質整體卻比其他專業的新生薄弱。究其原因。與高考招生對藝術生的文化課成績要求比其他專業低有相當大的關系。

(三)學風不夠嚴謹,紀律松懈

新生在高中學習階段,一些老師和家長為了激勵考生考上大學,通常給考生虛構一個理想的大學校園生活。例如:“大學就是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學學習很輕松”等等。部分新生受這些觀念的影響。對待學習的態度不夠端正,學風不嚴謹。另外,許多新生在高中階段都參加過各類考前藝術培訓班,這些培訓班一般只注重藝術專業技能的教授,對紀律基本不過問。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一些新生進入大學校園后,紀律松懈。對大學的規章制度要求不適應,出現較多的是遲到、早退、逃課等違紀現象。

(四)經濟壓力大

藝術類專業因專業本身特點,一般學費較高,家庭需要支出一筆不小的資金,經濟壓力比較大。學習藝術專業需要一定的經濟條件,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并不寬裕,甚至較為貧困。由于家庭經濟條件的制約,這些貧困生進入大學后,基本都申請了助學貸款,此外,還千方百計申請勤工儉學的崗位。由于經濟上的困難,往往容易產生自卑等不健康心理問題,從而給這些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不良的影響。

二、新生班主任工作重點探析

針對上述藝術專業新生的特點,筆者結合在普通高校擔任班主任的工作經驗,認為藝術專業新生班主任的工作重點可以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

(一)了解新生的基本情況

新生班主任對所帶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做一個全面了解,有助于日后管理好班級。新生在入學報到時,一般需要填寫學生的基本信息和家長聯系方式等內容。仔細翻閱學生填寫的信息,就能了解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如家庭狀況,出生年月,生源地等等。掌握了學生的基本情況,就可以為以后選拔班干部作參考資料以及學生入學后的學習情況做比較。同時,了解新生的家庭經濟狀況,也可以為日后貧困生的認定提供第一手資料。

(二)做好新生入學教育

新生入學教育是新生了解學校、了解專業和明確學習目標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新生接受大學教育的第一課。班主任應積極配合學校組織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入學教育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校史、校規教育

學校的歷史記錄了學校的成長軌跡,了解學校的歷史發展可以讓新生更好地面向未來,樹立起“今日我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我為傲”的意識。新生班主任可以組織新生參觀校史館或校史展,幫助新生了解校史、校訓和校園文化。還可以通過學習校歌和合唱校歌等形式來讓新生增強歸屬感、認同感和主人翁意識。

大學的教育和管理模式與中學不大一樣,加強校規的教育可以讓新生更好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新生班主任可以通過組織新生開展校規學習的主題班會來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讓他們明白自己應該承擔的道德和法律責任,強化他們的法律意識和自律精神。特別是讓新生重點學習與切身利益相關的學分制、各種獎懲制度、請假的審批程序以及貧困生的認定規范等等內容。

2.思想教育

大學新生一般是18-20歲的青年,思想還不是很成熟,還沒有形成穩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強化新生的思想教育,增強大學生的道德觀念和社會公德意識尤為重要。新生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展一些集體活動。培養新生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還可以通過組織新生觀看教育影片,參加講座等形式,培養他們謙虛、謹慎的人生態度和良好的社會道德,使新生在日常言行中體現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思想道德素質,

3.學風教育

大學的教學方式與中學大有不同,教學關系從中學的以“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中心。學生除了課堂聽課外,課后還需要花大量時間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同時,大學的學習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實踐性和學習自主性。因此,新生班主任需要引導學生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培養他們良好的自學能力,形成優良的班級學風。

4.心理教育

新生進入大學后,面對新環境和新的人際關系,通常容易產生陌生感和失落感,從而導致心理失調。新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勢必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新生班主任可以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向學生講解新生入校后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提醒學生注意進行自我心理調節,樹立起心理健康的意識。同時,還可以邀請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師,給新生傳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幫助他們正確看待自己,認識自己,消除心理矛盾。

三、結 語

新生班級的管理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對新生班主任來說,應熱心盡責,與時俱進,多與新生進行交流溝通,幫助他們及時調整心態,使其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同時,培養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引導他們創建具有凝聚力的班集體,為日后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家華、王金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曾薇,《論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代教育論壇》,2008(12)

3.陳文芳、熊江波,《淺談新時代高校新生班主任工作》,《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07(7)

4.趙治斌、馮黎,《高職院校新生班主任工作探析》,《廣西教育》,2009(33)

5.何婷英,《探析高校新生學長制》,《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3)

上一篇:藝術設計教學論文下一篇:傳播學發展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