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傳播學發展論文范文

2024-03-09

傳播學發展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賦權”理論;參與式發展;邊緣群體

一、“賦權”及在發展傳播視野中的意義

近年來,賦權理論在許多學科領域得到闡釋和應用。社區研究者將賦權定義為“個人、組織與社區借由一種學習、參與、合作等過程或機制,獲得掌控與自身事務相關的能力,以提升個人生活、組織觀念與社區生活品質”[1]。管理學者認為“賦權是指下屬獲得決策和行動的權利,它意味著被賦權的人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權和獨立性。賦權是指發展積極的自我能力意識,對周圍的社會政治環境有一個批判性的、分析性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可以增強個人和集體的資源”[2]。賦權理論的前提是人有能力提高與他人、團體、社區的合作來解決自己的問題。賦權最本質的特點就是賦予社會成員管理自我、社區及相關事務的權力,并在管理和解決問題中與他人分享知識和技能。由于這一特點,賦權理論在諸如社區研究、媒介素養、青少年健康、女性研究等領域中都有相應的闡述和運用。在發展視野中,學者們從賦權理論的角度理解發展過程中賦予個人或社區權利的重要意義。根據Fawcett的觀點:“社區賦權是一個提高群體控制重要地位的過程,這些重要地位對于社區成員是非常重要的”。Cornell賦權群體(Cornell Empowerment Group)將賦權描述為“一個有意識的、以地方社區為中心的、正在進行的過程,包括相互尊重、危機反思、人道的群體參與,通過這一進程,使那些不能分享寶貴資源的人們能夠接近并控制這些資源”[3]。賦權是一種機制,通過這種機制,社區成員及其組織被動員起來,通過對話和社會行動參與到社區發展之中。

美國學者Srinivas R. Melkote和H. Leslie Steeves檢視了發展傳播理論的流變,系統闡述了賦權范式在發展傳播學中的運用。他們認為發展的真正含義是讓所有人獲得平等的資源與機會的一種過程?,F代化范式的實踐說明了發展傳播作為推進人類共同進步的一種策略,卻產生了剝奪,帶來了貧困。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比較復雜,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因素:首先,現代化范式中“責備受害者”的價值取向,認為貧困者之所以貧困是由于其內在的個性、心理以及文化等因素造成的,如果個人和群體不具備“所期望的”態度、見解、行為或其它特征,或者未能有效地參與社會事務,那么,這個人就是不完善的,是需要被教授技能或指導的,而對社會之于他們的損害卻熟視無睹。如Ryan指出,“責備受害者幾乎被用于所有的美國問題,如貧困者糟糕的健康狀況被解釋為受害者缺乏健康意識和健康信息。貧民窟的問題在于住戶的個性特征……是不適應大城市的文化生活”[4]。其次,受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一些社會理論家如斯賓塞(Herbert Spencer)等運用(或扭曲了)達爾文的觀點來解釋社會競技場中的適者生存,認為政府如果介入窮人的利益競爭,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后果,因為這妨礙了自然選擇的法則;再次,現代化范式維持了不平等的社會結構。Srinivas和Leslie認為,(發展項目的)政策規劃及其服務都力圖從改變貧困的個人著眼,忽視了個人與其生活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之間完整的依賴關系[3]。因此,究竟什么是發展,什么人決定發展,誰是發展的受益者,誰承擔發展的風險或代價等根本性問題的不同回答,將不同利益者區分開來。Srinivas認為:“任何一種剝削大眾、使有錢人和有權人獲益的政策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腳的。發展的目標應該是利益和風險在所有經濟和社會階層中更加平均地分配。主流范式中的西方模式對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并不適合,它們強調資本密集型的技術和中心化的規劃,這將增加精英階層的財富和權力。相反,非中心化的、地方參與模式將更為適合(發展中國家)”[3]。

70年代是發展傳播學研究的轉折點,在夏威夷大學舉行的專家會議[5]上,學者們回顧了傳播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勒納(D. Lerner)和施拉姆(D.Shramm)承認發展中“漏斗”傳播模式(單項路徑)被證明是無效的,這種坦誠也為人們尋求更有效的新路徑拓展了空間。一些研究開始探討新的、基于社會平等新范式。羅杰斯(E M.Rogers)總結了新范式的一些特點[5]:采用多維度的路徑,考慮社會平等、社會公正和經濟增長。即,新范式將發展不僅視為物質增長,同時也是社會文化進步,強調接觸傳播媒介、參與傳播活動、與社會文化語境相適應的傳播內容。新范式修正了舊范式,提出公平、參與是發展的本質所在。

盡管新范式鼓勵邊緣人群(或底層民眾)參與到發展項目之中。然而,這些發展項目或發展議題常常是由發展專家(或專業人員)提出的,他們通常不愿意放棄對發展過程的控制,致使發展項目在社會邊緣人群中得不到全面的理解和呼應,再加上其他一些諸如期望與利益之間的沖突等,使得這一范式在實踐中也同樣面臨破產的厄運。實踐表明,除了獲得一些主流范式所追求的發展指標外,發展項目在底層民眾與專家之間尚未達到分享知識、理念的效果,地區環境與文化適應等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3]。由于城市和農村的貧困人口、婦女和其他底層民眾依附于一種高度分層的、不平等的社會經濟結構中,較低的社會地位阻止了他們參與發展項目、進行知識分享。所以,沒有賦權的切實努力,所謂“參與”、“平等的知識分享”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一些學者甚至認為新范式在本質上不過是新瓶裝舊酒。

二、“參與式發展”與自主行動

20世紀以來,“參與式發展”成為發展傳播研究最突出的理論取向與方法論。參與式發展的核心概念即 “賦權”與“多樣性”,旨在使自上而下的傳播擴散模型轉化為“賦權參與”模式或多元化政策范式。這一理論尤其關注傳播權力與體制結構在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在傳播權力結構的框架中探討“參與式發展”與社會變遷的關系[6]。Kronenburg認為“參與式發展”的前提,是人類具有內生的創造知識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并不是“專家”的特權,它普遍存在于社會成員之中,包括識別社區發展的需求、診斷阻礙發展的障礙、尋找解決方案及付諸實施[3]。這是一種解決問題型的方法,目標在于揭示問題存在的起因、動員人的創造潛能、并通過改變環境達到解決社會問題、促進變革的目的。它的價值在于啟發性,使研究者和社區團體之間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形成所有參與者分析社區環境、促使社會行動的氛圍。在這一范式中,傳播必不可少。溝通、互動等人際傳播方式在達成發展目標、制定發展項目等方面不可或缺;利用適合地方特色的小眾傳播媒介(如幻燈、講故事或建立社區網站等)傳播社區文化、經驗以及發展理念,喚起更多人的理解、參與和互動。真正的參與應該是超越諸如更高的生產力、更高的正規教育、更高水平的消費等目標,對全球社會、政治、空間結構不公平的邊緣人口的啟蒙運動,促使他們知覺自己的需求,認識到其需求不能得到滿足的種種限制(包括其自身的因素),并計劃解決這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傳播是人們彼此間的對話、理解、認識共同問題的有用渠道,是解放精神和心理枷鎖的工具。通過啟蒙,傳播發揮其真正的功能,即溝通、在社區組織和成員之間建立共識[3]。這一點與早期芝加哥學派所倡導的傳播內涵基本是一致的。

參與行動是賦權策略的重要內容,參與行動研究(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PAR)主要關注貧困人口和邊緣群體窘迫的經濟收入和生活狀況,試圖制定明確的、本地化的、為當地人群賦權的社會行動,使之獲得與生俱來的社會權力。Rahman認為[3],控制貧困人口和邊緣人群的力量至少來自三個方面:1.控制物質生產方式;2.控制知識生產方式;3.控制使財富合法化的權力和不同知識有效性的權力。換句話說,擁有社會權力的人將他們的知識和生產技術合法化為優先知識。只要在社會不同階層之間存在知識的不平等,物質生產中的不平等就會存在。Srinivas和Leslie認為草根群體的話語權、大眾知識、文化意義被占統治地位的發展語境所低估,幾乎所有被邊緣化的人群都失去了在主流語境中的發聲的資格,被認為是不適當的和不科學的。參與行動研究(PAR)主旨在于解放貧困人口和邊緣化人群,使他們重新獲得知識和話語權。Srinivas和Leslie 構建了一個參與行動研究(PAR)的結構圖(見圖1),其中,人們用自己的方式發展自覺意識或提升對所處情境的分析判斷能力,并對這一過程進行批判式的自我評估,再與社區其他成員辯論,最終形成自發的參與行動。

圖1 參與行動研究(PAR)的實踐結構圖

注:資料來源Srinivas R.Melkote & H.Leslie Steeves, Communication for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Theory and Practices for Empowerment.p343,Published in 2001 by Sage Publications India Pvt Ltd.

參與行動研究(PAR)是在地方或社區中產生的,使用的是本地或社區的物質和非物質資源,并由當地人或社區成員及其組織主導,外部專業人員是輔助者。這一路徑清晰地表達了主體-主體關系,它是兩個群體(社區成員與輔助者)間均衡的知識分享,而非自上而下的傳播或傳授。這種互動所產生的傳播模式必然是互動的、為各階層所參與的。它具有觀點的多樣性、祛中心化、非專業化、非制度化及傳受雙方的均衡交流的特點。參與行動研究強調人的自我發展的主動性,Tilakaratna歸納了參與行動及其達成的結果的四種類型[7]:1.防御行動,主要指保護瀕臨受到侵害、污染的現存資源。如由于建設水電站或煤礦等大型發展項目,致使社區生活方式或環境遭受破壞。防御行動包括抗議活動、向政府陳述或訴諸法律獲得補償等。2.維權行動,主要指以下的情境:貧困者和底層群體無法獲得改善其個人和社區生活條件的資源或機會,而他們在法律上通常是被賦予了可獲得資源或機會的權利的。如政府批準的農業貸款和援助項目,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這些項目的益處并不能滲透到這些人群中。此時,地方組織和社區需要堅定地維護自己接近資源的合法權利,以最大限度地獲取發展的利益。3.建設行動,這個行動主要是由社區發起和組織,以滿足當地需求為目的的自主發展項目。包括農業項目、健康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小規模工業項目或者其他幫助社區成員免受侵害的行動。4.替換行動,主要倡議替代那些不適應本地環境和文化的主流發展項目,以發展適宜本地生態平衡、文化環境的項目。如有機耕作沼氣工廠,本土健康保健,或復興本土傳播形式在內的文化實踐。 在非洲的農村社會里,由于階層差異和兩極分化不明顯,對土地使用也沒有太多的限制,因此,自主發展項目十分繁榮。如Rahman所言:這些國家統治者試圖推進他們的“發展”(現代化)觀念,而這些觀念明顯與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道而馳,而且經常對當地自然環境構成破壞。當地成員自發地推進他們信賴的、源自其傳統文化的自我發展項目,并試圖結成有機聯合來保護其自然環境[8]。

三、賦權范式

借鑒社區研究、教育學研究等領域的實踐及探索,Srinivas和Leslie比較了現代化范式的發展傳播與賦權范式的“參與式發展”的區別,如表1所示。

表1 發展傳播與賦權范式的“參與式發展”比較

注:資料來源Srinivas R.Melkote & H.Leslie Steeves, Communication for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Theory and Practices for Empowerment. P352,Published in 2001 by Sage Publications India Pvt Ltd.

現代化范式與賦權范式在發展理念、期望的成果、分析層次以及傳播模式等方面所表現的差別,有其不同的方法論背景。賦權范式強調是解放被控制的權力。如何將與發展相關的權力賦予需要發展的民眾,是賦權的重要內容。學者們通過分析第三世界背景下的權力控制,指出其主要形式如下[3]:1.權力是通過有組織的資金或有組織的人,或通過與這些資金或人相聯系的實體作為外在表現的;2.權力是通過控制重要的經濟、政治、文化和信息資源行使的。這些資源在某種程度上對于個人、組織和社會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是必需的。3.掌握權力的實體可以通過對目標群體減少(或增加)其獲得資源的途徑作為懲罰(或獎勵)來實現。4.通過控制發展議題、制定發展計劃或控制公共討論(如控制討論主題、時間、參與者以及討論的范圍等)行使權力。5.權力利還可以通過塑造意義來行使。通過宣傳神話、故事、意識形態或對公共信息資源的直接控制來達成。從這個意義上說,權力就是創造能力、解釋能力或講述關于個人、群體、社區、故事的能力。賦予民眾的傳播權力,意味著人們能通過各種傳播媒介(文本的、影像的、繪畫的等)記載其社區生活的故事和生活、歷史和經驗等,傳播文化資源。

四、賦權傳播中專業人員的角色

賦權過程中的權力控制取決于參與其中的個人和群體,而非專家、專業人員或外部輔助發展機構。發展專家、專業人員的角色只能是干預者,而不是關鍵的行動者。關鍵角色由社區成員承擔,他們在自己的生活背景中解決問題,在具體的經驗中學習和鍛煉。對于干預者的角色定位,Ascroft和Aunga認為“它最終是一個分析角色,必須能夠創造一種氛圍和心理環境,在這種環境中,捐助人和意欲受益捐助者能夠相互平等地參與制定發展決策[9]”。發展專家或專業人員不是像農業和健康推廣者一樣的專家,后者是農業和營養學領域的專業人士,較少接受傳播技術的訓練,他們缺乏足夠寬泛的洞察力以觀察或鑒別賦權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社會經濟和文化障礙,這使得多數推廣專家不能充任為民眾鼓與呼的角色。從此角度看,發展專業人員的角色其實是社會工作者。

賦權是以人具有識別、診斷自身需要和環境中各種問題為前提,具體包括:1.認識他們生活其間的社會、文化、歷史和政治現實;2.識別他們的需求和需要的資源;3.識別并能夠實施可能解決的辦法;4.識別并接近那些能夠滿足他們需求、解決他們問題的重要個人、代理機構和組織;5.提高表述問題、協商和仲裁等溝通技巧;6.組織社區成員,并推選領導代表其利益。當個人、社區組織缺乏上述某些或全部技能時,發展專業人員的角色就是幫助他們提高這些能力。通過與底層民眾的對話,幫助他們識別可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資源,接近那些能夠滿足其需求或解決問題的權威人士。通過合作、輔助等,幫助邊底層民眾拓展他們的環境。因此,發展專業人員需要具有溝通技術來訓練底層民眾如何中肯地表達問題、協商和解決沖突。Fawcee[3]等為發展專業人員在賦權過程中的作為提供了一個清單:1.傾聽來自社區、底層民眾的意圖,確定存在的問題、資源、障礙和可選擇的辦法。為制定行動計劃提供技術支持,在前期項目的選擇、設計和實施方面提供咨詢;2.增強群體能力,包括幫助發展組織機構,招募、發展志愿者提供技術支持,為保障金融資源提供基礎支持;3.解決社會和環境障礙。通過舉行焦點小組座談會,對社區成員利益進行評估,有選擇地使用社會營銷技術促成合適的項目實施,提供解決沖突的培訓,開發媒介活動;4.增加環境和資源支持。提供有關社區改革、行為變遷、社區滿意度等及時訊息和反饋意見。使用創新以適應當地需求、資源和文化傳統。為解決本地事務提供外界專家資源。發展專業人員在初期階段扮演發起者和領導的角色,當社區資源、成員行動力被調動或者激活后,其作用將漸漸變弱,并在社區成員獲得更大的發展能力之后,最終退出發展過程。

五、賦權發展的實踐探索

賦權理論提出以來,賦權傳播實踐多是由國際非政府組織(NGOs)在第三世界地區動員草根民眾參與、實施的,在其試驗探索中,媒體被用于服務社區的需求,參與、對話、文化整合。如斯里蘭卡廣播集團公司的Mahaweli社區廣播是以社區為基礎、強調參與、雙向傳播,通過以社區為基礎的廣播節目,使斯里蘭卡的農民和Mahaweli殖民地的人參與到自我依賴的發展過程中。多米尼加共和國的Enriquillo廣播是由歐洲和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資助的廣播電臺,目標是為本地農民和社區成員創造一個傳播渠道,支持他們主動發展,鼓勵本地文化的再現與繁榮。這個節目的顯著特點是,在廣播節目的管理和生產中,強調高度參與。近年來,這一運動在我國也不斷涌現。如卜衛和艾小明發起、參與的“視覺社運項目”就是一例,兩位學者關注的是北京朝陽區一個叫皮村的流動人口聚居區里外來人口的社會狀況,在這個移民社區里,社區組織“北京工友之家”建立了打工博物館、新工人劇場、工友影院,建有自己的樂隊、劇團,拍攝自己的紀錄片和電影。這些影像扎根于移民的生活,通過物件(圖片、實物)或自身的視覺再現,以主體身份進行自我敘述,打破主流媒體對話語權的壟斷[10]。再如福特基金資助的云南“婦女生育衛生與發展”項目中,53名農村女性自己拍攝了她們的生活場景,用照片故事表達她們的訴求,以影響生育健康的決策。還有云南博物館研究員郭凈在該省藏族地區請村民拍攝自己的生活。藏民扎西尼瑪的《冰川》記錄了自己家鄉卡瓦格博神山明永冰川以及明永村民在旅游開發中面臨的環境和文化問題,記錄了轉山者、游客、導游和村民對冰川旅游、冰川消融的看法,在多種聲音的講述中,讓人們思考如何保護冰川[11]。這些由民眾參與制作的、表達自身利益與話語權的影視作品是賦權運動的生動詮釋。

賦權理論著重底層民眾和邊緣人群自主的社會行動,賦予他們掌控自身發展的權力。它著眼于具體的社會情境,通過民眾與發展專家的互動、對話、溝通,診斷、識別社會變遷所需要的資源、存在的問題。傳播是平等和雙向的,社區成員是發展的主導者,發展專業人員或外部發展機構是輔助者。這一新的理論為我國發展傳播研究與實踐提供新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維基”詞條[OL].百科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cn/.

[2] 吳世文,融合文化中的受眾:參與和互動實現自我賦權[OL].人民網,2009-11-25.

[3] Srinivas R.Melkote & H.Leslie Steeves,Communication for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Theory and Practices for Empowerment,2001.

[4] Ryan William.Blaming the Victim. New York: Vintage Books,1976.

[5] Andrew A. Moemka:Communicating for Development A New Pan-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Pulished b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1975.

[6] 楊瑞明.發展傳播理論的演進及研究的主要問題[EB/OL].中國社會科學院網,2007-06-04.

[7] Tilakaratna, S. “Stimulation of Self-Reliant Initiatives by Sensitized Agents:Some Lessons from Practice.” In O.Fals-Borda and M.A.Raham. Action and Knowledge:Breaking the Monopoly with Participatory Action-Research. New York:Apex Press.

[8] Rahman,M.A.”The Theoretical Standpoint of PAR.”In O.Fals- Borda and M.A.Raham. Action and Knowledge:Breaking the Mono- poly with Participatory Action-Research. New York:Apex Press.

[9] Ascroft,J. & R.Agunga,”Diffusion Theory and Participation Decision-Making.” In S.A.White ets. 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Working for Change and Development. p295.New Delhi,India:Sage.

[10] 艾曉明,卜衛,馬杰偉,周佩霞.視覺社運:艾曉明、卜衛對談[OL/EB].中華傳媒網,2009-11-16.

[11] 韓鴻.參與式影像與參與式傳播——發展傳播視野中的中國參與式影像研究[J].新聞大學,2007(4).

傳播學發展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校史宣傳具有激發師生愛國愛校情感,弘揚學校優良傳統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高校校史宣傳中存在著缺乏宣傳對象細分定位、宣傳內容較為平淡乏味、宣傳模式單一、缺少互動性等方面問題,本文從“受眾心理需求”角度分析解決校史宣傳問題的新思路。

關鍵詞 受眾心理 校史宣傳 校史館

School History Publicize New Ideas Guided by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Audience

——Tak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History Museum as an example

LIANG Shuang, LIU Dongya, SHA Mi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History Museum, Shenyang, Liaoning 110004)

Key words audience; school history propaganda; school history museum

1 高校校史宣傳的重要意義

校史宣傳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外宣傳。高校通過校史宣傳能夠展示其辦學實力、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績和涌現的先進人物,突出學校的特色和辦學成績,使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校史宣傳的對象包括中小學生、老師、家長以及社會各大企事業單位的客人,因此對學校的招生宣傳和學生就業工作都有著直接的影響,關系著高校的生存與發展。同時校史宣傳也是學校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是對內宣傳。通過面向校內師生的校史宣傳可以激發師生愛國愛校的情感;通過對學校整個發展過程的了解可以增強師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堅定為校爭光、奮發圖強的理想信念;通過傳播學校長期積淀的人文精神內涵,可以弘揚學校的優良傳統,提升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有助于形成和諧的校園文化。

2 當前校史宣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宣傳對象細分定位

目前校史宣傳在內容上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缺乏對宣傳對象進行細分定位,鮮少考慮到宣傳對象各異的信息需求,無法做到有針對性地進行校史宣傳,從而影響宣傳對象的接收效果。以高校校史館為例,其參觀群體有著顯著的差異,首先從大方向分類包括:本校學生、教工、校外客人。這三類人群還可以進一步細分:本校學生還可以按照本科生研究生、不同年級、學院、專業進行劃分;本校教工可以按照不同職能部門、職稱等級進行劃分;校外人員可以分為校友、其他高校教師、政府官員、國外友人、中小學生等。每一個細化的分類人群都有各自的個性化需求、不同的學科背景和興趣愛好,因此參觀的重點也不同。然而各高校校史館講解員在接待參觀時一般都采用統一的解說詞,沒有考慮到不同參觀者的這種個性化需求,難以收到好的宣傳效果。

2.2 宣傳內容較為平淡乏味

目前高校校史宣傳內容多取材于高校校志、年鑒等,這些出版物多注重史實資料的客觀性、嚴謹性,風格較為平淡。如果用于校史編研是合適的,但是若用于向大眾做校史知識的普及與宣傳就顯得較為嚴肅,不易廣泛傳播。校史宣傳的這一問題在當前社會背景下顯得尤為突出,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社會競爭加劇,人們工作、學業壓力繁重,閑暇時間更傾向于接受輕松愉悅的信息。另一方面,新媒體迅速發展,資訊通過各種渠道遍布人們視野,分散人們的注意力。著名中文網站“搜狐”的首席執行官張朝陽曾說:“現在已不是信息最值錢的時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才是最重要的”。①由此可見,如果校史宣傳仍然無法突破內容平淡乏味的瓶頸,對人們的影響力會愈發微弱,其價值也難以得到發揮。

2.3 宣傳模式單一,缺少互動性

在校史宣傳過程中高校更重視宣傳主體和宣傳內容,校史宣傳的主體通常是各高校校史志編研部門和工作人員。高校通常會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校史編研隊伍使之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并且力求宣傳內容的嚴謹和客觀。然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對宣傳對象的重視。權威的宣傳主體容易給人以自上而下傳播的“被教育”感受,是一種單向的傳播模式。校史信息傳達至傳播對象即止,很少從宣傳對象角度考慮問題,較少關注宣傳對象的反饋和意見,缺乏與之互動、溝通,沒有形成雙向的交流模式,讓宣傳對象參與到校史宣傳中。

例如,目前校史宣傳的主要形式包括校史書籍出版、校史展覽、校史館講解、校史講座等。校史書籍出版后讀者的反饋,校史展覽結束后參觀者的意見,校史講座過程中觀眾的問題,校史講解中參觀者的感觸等等,這些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校史宣傳的良性循環。

3 以受眾心理需求為導向的校史宣傳

在當今信息時代的背景下,信息的傳播已不再是單向的從上至下的灌輸方式,開始向更加重視“受眾體驗”“公眾參與”等雙向交流的模式發展。而以上分析的校史宣傳工作中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對宣傳對象的關注和研究導致的。因此在校史宣傳中引入“受眾心理需求”的研究十分必要,我們應轉換思路與時俱進,更有針對性地增強校史宣傳的效果,充分發揮檔案資源“存史、資政、育人”的作用。

校史館是校史宣傳的重要基地,本文以東北大學校史館在校史宣傳方面的實踐經驗為例,對以下三種受眾心理需求進行分析,進一步探討促進校史宣傳工作的新思路。

3.1 關注受眾接近心理需求

每個人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與他人交往的社會生活,并因自身生活的需要,產生親和動機與依賴動機,即接近心理。②反映在校史宣傳與其對象的關系上,接近心里表現在校史宣傳內容和宣傳對象的知識、學科背景之間的相似程度,以及與宣傳對象人生經歷的距離。凡是與宣傳對象學科背景、人生經歷更貼近的校史內容,越能激發參觀者的興趣,提升關注度。

東北大學校史館每年九月份都會迎來大批大一和研一新生參觀,新生參觀都是以學院、班級為單位進行的,有著鮮明的專業性。由于新生的參觀數量大、時間緊,需要將正常四十分鐘的講解內容縮短在二十分鐘到半小時之內,因此我們會根據學生不同的專業背景,對校史內容進行選擇性介紹。比如東北大學校史館內有一個“知名教授”畫廊,陳列了學校自1923年建校到1949年間近五十位著名教授的照片和生平介紹。我們在為新生講解時會重點介紹與參觀新生專業相仿的教授的學術成就和人生經歷,使學生更樂于接受,并增加對本專業的認同感。

2013年9月東北大學九十年校慶之際迎來了大批校友參觀,不同屆畢業的校友對校史館不同展廳的關注度不同。比如20世紀50年代畢業的老校友更關注“東北工學院”展廳的內容,和關于這一時期校領導的相關介紹,所以講解員對這一部分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反響熱烈。

3.2 關注受眾求樂心理需求

所謂“求樂心理”主要體現在:受眾渴望傳播主體能夠為他們提供一種輕松愉悅地獲取知識信息的途徑,為他們提供多種宣泄情緒和釋放心理壓力的通道。③以校史宣傳的主要對象——高校大學生為例,一方面學生渴望獲得關于自己所在學校真實、詳細的歷史知識;另一方面,處在緊張的學業壓力下,學生們不愿意在課堂外難得的課余時間里繼續接受書本式的說教。因此將“求樂心理”應用于校史宣傳上是有其必要性的,我們應在校史宣傳內容和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進,為宣傳對象提供輕松愉悅的氛圍,采用更生動幽默的表達形式,使宣傳對象更樂于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受眾“求樂心理”為導向的校史宣傳并不意味著單純迎合受眾需求,摒棄平淡乏味的歷史資料。反而需要更深入、廣泛地搜集更多真實嚴謹的校史資源,從中挖掘出鮮活的歷史故事以及重要校史人物的風趣語言,以求生動地體現校史宣傳的核心思想。東北大學校史館講解員介紹東北大學誕生背景內容時,引用了張作霖得知日本人極力勸阻成立東北大學后說的話:“他們越是反對咱老張辦大學,咱們就越是非辦不可,得快辦,要辦好,快出人才?!边@些體現歷史人物鮮明性格的語言,更反映出那個歷史環境下權力當局創辦東北大學的決心和緊迫性,也更容易激發參觀者的興趣。

3.3 關注新奇心理需求

(1)校史宣傳如何出“新”。第一,在校史宣傳內容和角度上出新。高校一般都會有比較固定的校史信息來源,往往是前人整理出版的校志、年鑒、大事記等。校史宣傳的內容大多重復利用這些已有資源,致使校史信息陳舊,無法適時更新。應該勤于在大量檔案資料中搜集、挖掘出新的校史內容,加以宣傳。此外,也可以在以往校史資源的基礎上選擇新的角度,以便引起公眾關注。

第二,突出區別其它高校的特色優勢。校史宣傳的新意,不僅體現在自我更新上,還反映在與其他高校的橫向比較上,高校獨特的辦學特色、文化傳統往往會令受眾耳目一新。2013年9月為迎接東北大學建校九十周年校慶,東北大學校史館完成了“現代東北大學展廳(1993年至今)”的改造工作,重新撰寫了此展館的展板腳本。不僅加入了體現東北大學十年來發展變化的新內容,也著重突出了東大在“產學研”緊密結合等辦學特色方面的內容。

(2)校史宣傳如何出“奇”。校史宣傳要想引發受眾好奇心可以在傳播方式上下功夫。例如在校史館的講解員接待過程中,可以通過提問等方式與參觀者進行互動交流,使之參與其中。東北大學校史館有一件珍貴的館藏文物,是1933年老東北大學時期一位畢業生的畢業證書。每次講解員講到此處都會引導參觀者仔細觀察這件展品的獨特之處,原來這個證書上有兩個張學良校長的簽字,講解員會進一步就此提出疑問,激發大家渴望了解兩個簽名背后故事的好奇心。原來除了畢業當年的校長簽章外,2001年證書獲得者的后人將它再次拿到張學良校長的面前,老校長激動地又在畢業證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如此通過提問等引發受眾好奇心的宣傳方式,更利于增強校史內容的傳播效果。

雖然本文認為校史宣傳應該更加關注受眾心理需求,但凡事都有一定的尺度,如果過度滿足受眾求樂、求新、求異的心理,就會使校史宣傳偏離“育人”的宗旨。因此以受眾心理需求為導向的校史宣傳工作,應該在堅持傳播內容“真實、準確”的基礎上進行,才能真正發揮校史資源的利用價值,增強校史傳播的影響力。

注釋

① 程子懿.探析新時期檔案宣傳工作的困境與出路[J].蘭臺世界,2013(Z2).

② 張駿德,劉海貴.新聞心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③ 呂斐宜.受眾心理與傳統文化傳播[J].貴州社會科學,2007(7).

傳播學發展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我國高校學術期刊長期存在傳播理念、社會功能定位觀和學術專業定位坐標的錯位傾向,為此,我國高校學報應努力找準學科之間的“切入點”和“生水點”,借助自身學科的優勢,引領本學科在全世界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校學報 傳播理念 功能定位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校學術期刊呈現出數量龐大(號稱世界第二)、學科雷同、內容重復、學術質量低下、發行量很小、資源浪費嚴重等情形。究其原因,重復辦刊是其主要癥結之一,其核心癥結則在于人們對高校學報的傳播理念及其功能定位所操持的錯誤觀念。對于這一點,目前乏人問津。在此,筆者擬圍繞高校學術期刊的傳播理念之誤與專業功能再定位等兩大基本問題,細致探討我國高校學術期刊的改革思路。

一、我國高校學報的傳播理念誤區

從人類知識世界的發展趨勢來看,無論是自然科學、技術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與藝術科學,每一門學科都不斷地向著深化、細化和縱橫跨界交叉的方向發展;反之,一門學科如果一味保持現狀、不與時俱進、不分化、不細化,則很難獲得深入發展,更談不到對知識的創新性發展了。一個學科的發展歷程是這樣的,一份學術期刊的發展歷程也是如此。

然而,我國的高校學術期刊長期存在的傳播理念、社會功能定位觀和學術專業定位坐標卻是封閉狹隘、膚淺低級的。正是這些思想誤區,才導致高校的學術期刊長期呈現出一系列的嚴重弊端。迄今為止,編輯出版與傳播學界尚未對此進行深入嚴肅的理性研判,從而致使我國的高校期刊改革工程思路模糊、舉步維艱。

為此,我們需要基于知識傳播學和學科發展規律,對高校學術期刊的基本理念進行理性反思與深刻分析,以期為未來的改革工作提供比較合理與可行的建設性思路。

(一)社會功能定位的理念誤區:自產自銷自用的“(組織)內向傳播”意識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學校的學報秉持本校主辦、主要反映本??蒲泻徒虒W成果的辦刊宗旨。這種對高校學術期刊進行社會功能定位的傳播理念,實際上屬于自產自銷自用的“小作坊式”的(單位)內向傳播意識、一種落伍陳舊和阻礙21世紀我國學術傳播事業與時俱進的非理性觀念。

這種理念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和傳統淵源。譬如1919年創刊的《北京大學月刊》的宗旨是成“為北京大學職員學生共同研究學術、發揮思想、披露心得之機關雜志”;[1]1935創刊的《復旦學報》的宗旨是“便于教師發表研究成果,交流經驗研究,促進科學研究工作的廣泛開展和重點發展”。[2]

根據傳播學的類型理論,組織性內向傳播是指發生在同一個社會組織之內(譬如一所大學、一個科研院所、一個專業性學會等)的信息交流活動;一個社會組織借此進行自由溝通、達到自我平衡和穩定發展的目的。因此,組織性內向傳播的核心是社會組織所進行的自我信息管理。外向傳播、國際性傳播及全球性傳播則完全不同于內向傳播,它們體現了現當代全新的信息傳播理念。高校的學術期刊不僅僅代表一所大學,不應滿足于內向傳播,而是應當成為一個國家在某個學科與專業領域具有的世界性水平的傳媒標記,應當追求并體現外向性、國際性和全球性傳播理想。

進而言之,在當今知識全球化和開放獲取網絡化的新時代,學術期刊需要在全球范圍內攝取與傳播原創性的一流知識,而不能滿足于循環刊布重復性的低層次知識。高校唯有依托一流知識,方能孵化與催生一流成果,方能推進本校師生的知識創新、教學創新與人才能力創新工程。大學及其傳媒的社會使命并不在于僅僅反映本校的教學科研成果、僅僅為本校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服務,而是應當反映本學科、本專業的全世界一流成果,借此促進本校的科研與教學工作,逐步培養優秀人才。

由此可見,我國盛行至今的旨在反映所在高校教學科研成果的學報傳播理念及辦刊宗旨其實是錯誤的,是不符合知識生產規律、學科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正是因著“自產自銷”式的內向傳播理念與辦刊宗旨,才嚴重限制了全球性作者與稿源,顯著降低了學報的用稿標準和學術水平。據統計,截至2007年,高校文科學報數量已達1300多家;[4]高校主辦的理工科學報計約1500多種。[5]事實證明,這樣的期刊是根本無法實現其基本的社會功能的,只能造成更多的人力物力時間資源浪費,加劇有償用稿、關系稿等庸俗化傾向,導致更多的垃圾文章泛濫于世、貽害莘莘學子!因而,大多數高校學術期刊亟需進行改革創新尤其是首先亟須扭轉錯位的傳播理念!

(二)專業功能定位的認知誤區:籠統、雷同和“小而全”的等勢冗余信息傳播觀

高校學報的辦刊宗旨決定了學報的學術坐標與專業功能區間格局。按筆者的理解,高校的學術期刊首先應當成為標記與引領一個學科與專業之全球發展潮流的學術“風向標”,其次才能談到造益本校師生攝取先進知識、轉化與創造新知識的區域性社會功能。然而,我國的高校學報所嚴重缺乏的恰恰是后面這項核心功能。

正是由于高校學報旨在服務于本校而非全球學術界、旨在發表本?;虮緡髡叩囊话阄恼露鞘澜绶秶鷥鹊脑瓌撔猿晒?、旨在探討與傳播一級學科層面的籠統問題而非二三級學科層面精細深刻新穎的具體問題,因而它必然會形成籠統、雷同、小而全、無級差和冗余度較高的信息傳播文本,進而會導致一系列的嚴重弊病。

第一,背離學科分工及信息分工原則,追求綜合性內容與“小而全”功能,導致學科雷同化、主題重復、傳播內容等級差(零勢能)、傳播價值低階、傳播功能孱弱、傳播效益低下。其深層原因在于,每所大學的學報片面追求大而全的學科體系和產供銷一體化的知識“小生產”模式,完全沒有發揮學科分工的專業優勢,從而造成了高校學術資源的分散、割裂、浪費和重復低效投資等境況,進而使得期刊及大學逐漸喪失了創新個性與全球性的知識競爭力,最終嚴重影響了高校學術期刊的傳播效率與社會經濟效益。

第二,體現出單向單質線性傳播模式、期刊信息傳播的交互滲透水平低下、競爭同質化、期刊母體的知識創新能力孱弱。從理論上說,學報應當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某個學科、某個專業的學術共同體評價相關科研成果的基本方式、充任知識傳播平臺與學術交流陣地。如果一所大學沒有獨特的具有國內外競爭力的優勢專業、拔尖人才隊伍和原創性成果,則根本沒資格主辦學報。然而,國內幾乎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學報,忽視了期刊與大學據以安身立命的“專業化”功能,偏離了“創造與傳播新知、培育創造性人才”這個根本目標。

第三,功能退化、品質銳降,失去了評價科研成果和引導學科發展的標示性功能,[6]難以成為學科發展與知識創新的領頭羊、火車頭、助推器。因而,高校期刊亟須改變那種小農式的內向傳播理念,樹立引領本學科學術研究的全新科學理念。這是一個學術刊物最神圣的使命。[7]

第四,無法造益高校、科研院所及專業學會的知識創新事業,甚至成為學科發展與知識創新的嚴重障礙。高校人文學報之所以會出現“貧血”“營養不良”和“乏力無能”的體征,主要是因為其所依托的母體——高校在學科、專業方面缺少獨特優勢、知識創新實力和個性競爭力,從而無法強力支撐學報傳播先進知識的頂級功能。[8]反過來,高校學術期刊的狹窄辦刊理念和低劣傳播內容又會嚴重誤導高校的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進而會嚴重阻礙期刊所在學校的學科發展、知識創新與人才成長。

二、國外學術期刊的傳播理念與操作模式

西方與中國的學術出版在體制上有很大的不同,很少有包羅萬象、由每個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9]譬如,哈佛大學沒有綜合性學報,主要是通訊(NEWSLETTER)一類的出版物。它的那些專業性很強的學術刊物則分別由不同的學院或系出版,大多在專業領域具有世界聲譽,如《哈佛商業評論》《哈佛教育評論》《領導雜志》等???。

總體而言,西方的學術期刊具有四大特點:一是具有為全世界讀者、作者服務的開放性觀念;二是其功能定位非常鮮明,綜合性期刊僅占極少數絕大多數都是專業性雜志;三是注重傳播專業性新知識、發揮學術評價功能、引領科學文化潮流;四是它們大多由大型出版集團負責出版發行、由來自大學或學術團體的知名專家負責期刊的編輯加工和外聯審稿等技術業務。

第一,期刊的出版管理采取以學會為主的“金字塔”模式。在西方,很多屬于同一個大類的幾十種期刊都由同一個學術組織主辦,如美國哲學學會主辦了8種學術期刊、英國的物理學會主辦了45種期刊,體現了資源共享和質量管理的顯著專業優勢。[10]它們大多采用大學出版社與眾多學會、教育機構、科研機構和行業組織進行多元化協作的“放射狀”期刊管理模式。在這方面,牛津大學出版社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該出版社共出版230多種學術期刊,其中三分之二的期刊屬于該社與全世界100多個學術組織合作創辦。[11]

第二,對學術期刊注重規范的品質管理和品牌輻射戰略。例如,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兩種學術期刊《核酸研究》及《實驗植物學雜志》被“專業圖書館協會”評為生物學與醫學領域一百年來最具影響力的百強雜志。據美國湯姆遜科技信息研究所2008年報告,牛津大學出版社超過四分之一的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位于世界前10%之內,四分之三的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位于世界前50%之內。以2009年的統計結果為例,牛津大學出版社所出版的影響因子超過5.00的學術期刊有12種。

第三,以巨無霸出版集團為主的“綜合集成性+專業交叉性”期刊定位模式。譬如,英國的自然出版集團隸屬于麥克米倫出版有限公司,共出版學術期刊計約103種,主要傳播自然科學、生物科學和人文社科研究的前沿內容;其中包括世界頭號學術期刊《自然》及其36種子期刊(屬于二三級學科)、《科學美國人》等綜合交叉性權威期刊。它們充分體現了對全球學術研究與知識發展的強大影響力。[12]又如荷蘭的愛思維爾出版集團,每年出版學術著作、教材及科學普及讀物等22000多種,出版2475種高品質的學術期刊;其中包括最負盛名的《柳葉刀》雜志及其8種系列雜志,《神經元》《神經成像》《神經肽》等系列性專題定位精細的生命科學雜志,集中反映20個二三級學科之世界性最新進展的系列期刊。[13]同時,該出版集團的學術期刊不但包括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還有120多種期刊涉及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等諸多領域,其中,大多數期刊具有二三級學科的精細定位特點及學科交叉性質。

三、高校學術期刊實現傳播創新的改革思路

學術刊物體現了學術共同體的某種評價標準,代表了某個專業領域的最高知識水平。進而言之,高校學報的根本出路在于依托獨特性專業、傳播原創性知識、孵化公理性精神。

具體來說,基于優勢學科和專業化特色重新定位高校期刊的學術功能與傳播價值,不但能夠有效杜絕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浪費,徹底清除學術垃圾產品的滋生源頭,顯著提高高校個性化與差異化的知識創新與教育創新水平,深度凸現高校學術期刊的獨特性知識競爭力及專業性學術價值,還能對我國高校、科研院所及專業性學會的學科建設、專業發展、知識創新與人才培育工程發揮前瞻性的戰略引領與資源整合作用,有效改變一級學科扎堆、二三級學科次發展、專業之間冷熱不均、冷門學科專業人才青黃不接面臨消亡的境況。

(一)基本原則

學科作為知識的分支形式,具有相對獨立性與彼此關聯性。它不但是高等學校用以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發展科學技術文化的思想平臺,而且也是其用以傳播知識、培養公民的理性素質和建構社會文明的智慧方式。進而言之,具體學科的發展水平乃是體現一所大學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的主要標志。

根據路徑依賴理論,創新乃是通常發生于交叉地帶的一種邊際行為;學術媒體的傳播創新需要編輯出版工作者對知識傳播平臺進行二度創新。[14]具體而言,我們需要遵循當代的學科發展規律,選擇那些自組織(分化、深化、細化)程度更高、學科交叉性更強、專業知識與理論范式的知識整合水平更高的學科與專業,以此作為學術期刊的知識傳播平臺。尤其是三級學科能夠發揮對一二級學科的分化、細化和深化功能,因而有助于大學及學術期刊實現高階層面的知識創新與傳播創新。

為了有效更新高校學報的傳播理念、推動學術期刊的改革與發展,我們應當參照下列基本原則:

1.努力找準每個高校的學術期刊在各學科之間的“切入點”,以此創建與發展具有深廣前景及深厚潛質的新興交叉學科,形成相互支撐、互補互動、相互融合的知識生長點。作為知識傳媒的高校學術期刊,更應體現學科發展的深層規律、借助自身在三級學科層面的深化細化優勢與精細定位的前沿品格來引領本學科的全球性發展。

2.一所大學、一種期刊在加強學科建設方面需要確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戰略理念。優勢和特色既是學科建設的生命線,也是構成一所大學、一種期刊的獨特競爭力的核心特點;特色學科是衡量一流大學及一流期刊的首要尺度。同時需要指出,即便是世界一流大學,它的每一個學科也不可能都是世界一流學科。具體而言,就是需要突出重點、首先要突出本校的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以此定位學術期刊的功能區間,進而帶動整個學校的學科發展與學術創新,切實提高教學、育人與文化傳播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二)操作路徑

對于高校的學術期刊系統而言,其專業功能的重新定位與優化集成工作需要清晰界定自己的目標群體、受眾資源和客戶資源,以便借此培育品牌、提高期刊的附加值、避免同質化競爭、打造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1.轉換思想路徑、更新辦刊體制。(1)基于全球化專業分工與輻射知識創新價值的傳播理念,以期刊所在高校及掛靠學會的具有獨特競爭力的學科專業來命名刊物,旨在凸現不同高校的學科優勢、專業特色、人才優勢和信息數據實驗設備等資源優勢,借此實現刊物、學術、高校、人才和資源的最大化效益及協同聯動發展的系統化目標。(2)專業化管理制度。期刊的行政管理由所在高校及期刊社負責,學術管理則由其所屬的專業性學會及期刊編委會負責,期刊的技術性管理由編輯部主事之。(3)期刊全程運作的網絡化制度。(4)創置期刊的學科專業國際文獻資源庫系統。

2.優化高校、學會及科研院所的學科坐標,重新定位學術期刊的專業功能。(1)調研學科目錄,確定高校文科期刊的學科名稱框架。(2)基于信效度較高的系列科學指標,調研高校、科研院所及專業性學會的科研綜合水平,為實現期刊的學科定位提供科學依據。(3)調研高校學報現狀,為期刊的專業屬性定位及名稱改革提供決策依據?;谛判Ф容^高的系列科學指標,對高校期刊的特色優勢、學術影響力及社會經濟效益進行綜合的客觀評價。

3.高校學術期刊系統的專業化改革細目。筆者根據國家學科目錄統計,屬于人文社會科學范疇的一級學科共13門,二級學科共180個,三級學科950個;屬于文科性質的一級、二級和三級學科,計約1200個;其中,需要擁有期刊平臺的重點學科計約640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及全國性一級學會主辦的大多數一級學科專業期刊,可予以保留和強化,其數目計約100個。另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學科代碼統計,屬于一級學科的自然科學共39個,二級學科382個,三級學科1142個。所有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一級學科總計52個,二級學科562個,三級學科2092個。

(1)依托國家級研究機構、國家級學會及201 1年確定的11所超級重點大學等,辦好我國的5-10種元綜合性期刊及次級綜合性學術期刊,以便克服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綜合性學報多、專業性學報少的嚴重弊端。有人說:“學報是個筐,什么學科的論文都可往里裝?!睂W科大而全,論文多而雜,不但吸引不了更多讀者,影響了利用率,反而淹沒了優勢學科的研究。學報不能成為“雜”刊,而應是小而精的專業性學術期刊。[15]

(2)依托省市區級研究機構、二級學會及985大學等綜合性科研型學術機構,重組與辦好定位于52個一級學科的學術期刊。

(3)依托省市區級研究機構、二級學會及211工程大學等綜合性科研型學術機構,重組與辦好定位于560個二級學科的學術期刊。

(4)依托教學研究型、教學型及應用型大學與三級學會等專業性學術機構,重組與辦好1000種定位于三級學科的學術期刊。

按上述關閉、重組和新創刊的改革力度計,大約可優化形成1600種高品質的學術期刊,同時淘汰1200種重復雷同的低劣期刊,從而實現對高校學術期刊的徹底改革,真正發揮學術期刊的科研評價功能,使之真正走向知識全球化、專業品牌化、學科差異化、學術原創性、稿源國際化和人才世界化的天地,輻射深廣的智慧價值、取得顯著的產業效益。同時,唯有實施這樣的改革才能真正恢復學術期刊引領學科潮流和專業方向的旗艦功能,進而有力推動大學、科研院所和專業性學會發揮智能優勢,提高知識創新、教學創新、傳播創新和人才培養的獨特能力與水平。趁

參考文獻:

[1]孟大虎.特色欄目建設與綜合性社科期刊的競爭優勢[J].大學出版.2008(1).

[2]姚遠.中國大學科技期刊史[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3]董璐.傳播學核心理論與概念[H].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尹玉杰.中國大學學報的現狀與改革切入點研究[J].清華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4).

[5]李若溪,顏帥,趙大良,等.高??萍计诳母锏娜舾裳芯糠较蚱c議[J].編輯學報,2010(2).

[6]吳贛英.學術期刊對科研成果的評價機制研究[J].中國出版,2010(5).

[7]陳建中.引領學術理論研究是專業學術期刊的神圣使命[J].中國出版,2008(12).

[8]宋冬英.試論高校學報的核心競爭力[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1(2).

[9][13]涂曉華.中外期刊出版管理比較[J].編輯學報,2010(4).

[10][11][12]鄭建濤,卜彥芳.解讀英國出版業的“達·芬奇密碼”[J].編輯之友,2010(1).

[14]尹韻公(主編).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H].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15]汪曉村.論高校學科專業設置的理念與機制[J].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

傳播學發展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進城農民工是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涌現出的一個特殊群體。文章從社會化理論的視角分析了該群體發展訴求的本質以及教育與培訓促進其社會化的必要性,并對該群體再社會化的具體實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再社會化;進城農民工;教育與培訓

文獻標識碼:A

文獻標識碼:1001-7518(2011)07-0030-04

一、進城農民工的發展訴求——再社會化

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城市數量增長和城市化發展就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國作為全球一個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也隨之進入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數據顯示,1978年我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7.9%,到2009年已經發展到的46.6%,年平均上升0.9個百分點,大量農村人口在城市化浪潮的席卷下轉移進入了城市,他們不僅面臨就業與生活的困境,同時也面臨完善與發展的難題。大量農民工已經進入城市。他們具有強烈的發展愿望,他們向城市轉移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個體的生存問題,而是更加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個體在城市的發展,以及像現代市民一樣生活。

進城農民工的發展訴求從表面上看是個體身份的轉變與確立,從本質上看則是他們改變、學習、提升、再適應的過程,即社會化的過程?!吧鐣?socialization)一詞于1895年由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G·Simmel)在“社會學問題”中開始使用,通常指個體在社會影響下,通過社會知識的學習和社會經驗的獲得,形成一定社會所認可的心理——行為模式,成為合格社會成員的過程?!吨袊蟀倏迫珪?,社會學卷》中對社會化的解釋為:“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從一定的意義上講,剛出生的嬰兒是同其他動物無多大差別的生物人或自然人,社會通過各種教育形式,使自然人逐漸學習社會知識、技能與規范,從而形成自覺遵守與維護社會秩序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取得社會人的資格?!鄙鐣瘜τ趥€體而言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根據人的發展周期和各個發展階段的特點,社會化可以分為早期社會化(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繼續社會化(成人期)和再社會化三個時期。

對于我國廣大進城農民工而言,他們除了要和社會其他成員一樣完成自身的繼續社會化,同時還要面臨來自農村鄉土社會和城市現代工業社會的巨大差異,必須在早期社會化和繼續社會化的基礎上實現個體的再社會化,即當個體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角色發生巨變時,為了適應新的環境和角色而全面放棄原已習得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重新確立新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進行新的學習的過程。城市與農村環境上的差異不僅使進城農民工因人力資本所造成的謀職和生活的不適性表現出來,而且使他們在城市生活與工作方式和觀念上的不適性更加突出,這些不適性促使進城農民工群體在主觀上要求逐步提升自我知識、能力和觀念。產生強烈的再社會化的主觀愿望。

二、教育與培訓促進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

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的實現,需要教育與培訓增強其在城市發展多個層面的適應性,而該群體的城市適應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經濟層面適應、社會層面適應、文化和心理層面適應。經濟層面適應是個體城市適應的基礎,對于進城農民工而言,其進入城市謀生首先是著手解決個體在經濟層面的城市適應性問題,即必須通過個人努力獲得一份能夠滿足個體生存需要的職業,以及與其相關的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但進城農民工的訴求并非僅局限于此,他們希望實現個體職業身份與社會身份的統一。實現個體在社會層面、文化和心理層面的全面適應,從而滿足他們從農村人向城市人、從農民向市民轉變的發展訴求。

(一)通過教育與培訓提高知識和技能水平,實現經濟層面的城市適應

進城農民工為了在城市謀得一份滿足生存與發展的職業,實現個體的再社會化,需要教育與培訓更新和豐富他們在就業、創業和生活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使其適應全新且快速發展的城市環境。對于大量進城農民工而言,他們不但在文化程度上普遍低于城市市民,而且在職業技能培訓和專業技能的掌握上也有所欠缺。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農村勞動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城鄉具有大專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是20:1,受高中教育人口比為4:1,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比為0.91:1,受小學教育的人口比為0.37:1。進城農民工中接受過短期職業培訓的占20%,接受過初級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占3.4%,接受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占0.13%,而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高達76.4%。文化知識、專業技能的缺乏導致我國進城農民工在進入城市這一新的生存空間,面臨全新的工業化、現代化生產方式與機器設備時通常底氣不足,他們大多要從簡單的、職業地位偏低的工作做起,面臨艱難、繁重的工作環境。再加上進城農民工對法律、權益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內容知之甚少,缺乏自我維權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他們通常在工作和生活中處于弱勢,難以滿足我國城市化、現代化發展對勞動者素質的要求。只有通過教育與培訓實現他們在早期社會化和繼續社會化基礎上的再社會化,才能快速縮小進城農民工與城市市民在人力資本水平上的差距,使進城農民工能夠盡快適應城市這一新環境。

(二)通過教育與培訓增強觀念意識和行為能力,實現社會、文化和心理層面的城市適應

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的實現,還需要教育與培訓增強其在社會層面、文化和心理層面的城市適應性,使他們具備適應城市這一新環境的觀念意識和行為能力。進城農民工在經濟層面的適應是個體城市適應的基礎,是其進入城市謀生必須著手解決的問題,但進城農民工的訴求并非僅局限于此,他們希望實現個體職業身份與社會身份的統一,實現個體在社會層面、文化和心理層面的全面適應,從而滿足他們從農村人向城市人、從農民向市民轉變的發展訴求。進城農民工社會層面的城市適應,主要是指轉移人口實現生活方式上的城市性。城市化發展對于每一個轉移勞動者而言,不僅是生存空間和發展地域的變化,更是一種生存方式的變化。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會客觀條件制約下,社會中的個人、群體或全體成員為一定的價值觀念所引導的、滿足自身生存發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動的穩定形式和行為特征,早在1938年。學者路易斯,沃爾斯(Louis Wirth)就曾在其文章《作為生活方式的城市主義》中明確提出“城市化作為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這一觀點。進城農民工除了要形成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以外,還需要在文化和心理層面形成其對城市生活的適應性,即形成對城市社會的歸屬感和適應城市文化的價值觀念。從進城農民工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來看,他們更加傾向于認為自己是城市的一員,應該得到城市市民的同等的社會地位。據調查顯示:新生代進城農民工認為“農民工還是農民”的僅為18.94%,認為“農民工不以務農為主,應該得到市

民同等社會待遇”的占56.82%。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發展訴求的實現,需要通過教育與培訓樹立其與城市文明和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公民意識、主體意識、法制意識,能夠形成與市民溝通與合作共事的能力,能夠在與市民交流與共同工作的過程中,融入市民群體中,形成對城市社會的歸屬感,從而全面適應城市社會。

三、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教育與培訓的實施

(一)拓寬教育培訓內容

教育與培訓是實現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的重要手段,只關注該群體生存而忽視其再社會化發展的教育與培訓內容僅僅局限于工作知識和技能這一維度。對于他們的再社會化發展而最終成為未來城市新市民所應該具備的觀念意識和綜合知識素養并未提及或者尚不全面,而這些內容恰好是轉移勞動力從“農民工”向“現代市民”轉化時所面臨的素質瓶頸。因此,必須拓寬進城農民工的教育與培訓內容,多方面提升進城農民工的綜合素質,以使他們能夠實現對城市這一新環境的全面適應。

拓寬進城農民工的教育與培訓內容,必須將過去單一化城市生存、就業知識和技能拓寬為集知識、能力、觀念意識三個維度為一體的現代市民綜合素質。其一,觀念意識維度。教育與培訓要著重轉變進城農民工對于事物的認識態度和情感,將主體意識、公民意識、法制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塑造納入到教育與培訓的內容之中,使轉移人口消除對城市的隔離感,形成城市主人的自覺意識,將自身發展與城市發展緊密聯系起來,發揮個體主動性,承擔公民義務,增強城市歸屬感,實現人與社會、人自身的和諧而持久的發展。其二,知識素養維度。教育與培訓要幫助進城農民工不斷豐富自身知識,掌握工作崗位變化和社會快速發展對勞動者所需的文化知識、專業技術知識、安全知識、維權知識、求職知識。具備與現代城市生活相適應的城市生活知識,成為能夠適應城市第二、三產業發展需要和社會知識化、信息化發展所需的知識型勞動者及學習型公民。其三。行為能力培養。進城農民工教育與培訓不僅要使受教育者獲得在城市工作必需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要使他們具備學習的能力,對已有的知識進行鞏固。對新知識進行消化,將學習成為其內在需求和發展的支撐手段;使他們掌握業緣式人際交往的能力,轉變其原有的同質性與血緣、地緣本位的交往方式,促進他們形成市民社會的復雜而間接、交往面廣的異質性與業緣本位人際交往:使他們形成應變能力,應對和實現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各種被動變化和主觀改變,適應實踐活動中人員、崗位、內容、方式的各種變化,不至于在多變的社會發展中陷入被動局面,實現他們的可持續發展。

(二)強化多元主體職責

為了實現進城農民工的再社會化發展,必須充分發揮職業技術學校、成人教育與培訓學校、企業和社區多元主體的有效功能,通過進一步強化多元主體的職責,增強他們的工作實效性,完善進城農民工的素質結構,從而促進他們在城市的后續發展。

其一,強化企業培訓功能。企業作為進城農民工的重要聚集地和實現個體繼續發展的重要媒介組織,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規定:“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費,從業人員技術素質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開支”,對聘用的進城農民工進行崗前準備性培訓和在崗提高性培訓。企業可以建立自己獨立的專門培訓機構或組織,也可以和職業學校、成人學校等部門合作,對進城農民工進行專業技能、知識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主體意識等綜合素養。其二,強化成人教育與培訓機構功能。作為在職人員進行繼續學習的通道,成人教育具有與全日制學校學歷相同的權威性,必須成為進城農民工繼續提升自身學歷水平、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成人教育一方面要發揮其學歷提升的重要作用。使進城農民工能夠通過業余時間的學習獲得系統性的專業教育,實現學歷補償和提高,使他們的文化程度能夠達到高中及以上水平,另一方面,成人教育要增強其崗位培訓的作用,充分利用其資源對進城農民工進行各類崗位培訓,使已經具有一定職業工作能力的轉移人口能夠通過繼續教育實現個體實踐能力與人文素質的整體提升,使他們能夠通過這種非學歷教育的形式為個體的后續發展積聚實力。其三,發揮職業學校的教育與培訓功能。在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最初階段,職業學校要充分發揮其對即將進入城市和已經進入城市人群的準備型和補償型的教育與培訓功能,使大量擬轉移勞動力能夠在農村當地獲得各類準備性培訓,使那些缺乏培訓但已進入城市的轉移勞動力能夠獲得短期補償性培訓。完成上述工作后,職業學校還要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發揮對在職人員進行崗位培訓、轉崗和素質晉升的功能,通過周期性的崗位培訓更新他們的知識內容,提高他們的學習、實踐與創新能力,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使轉移勞動力能夠在“合格農民工素質”的基礎上具備“現代市民素質”,使那些具有強烈發展訴求的進城農民工能夠具備社會流動的技術資本和綜合素養。其四,發揮社區的教育與培訓功能。社區在教育與培訓上具有對象大眾化和內容多樣性的天然優勢,實現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的發展目標,必須強化社區的教育與培訓功能的發揮,在學習時間和教學模式等多方面充分考慮靈活選擇性和實效性,利用辦新市民學校、農民工培訓班等方式,在進城農民工的閑暇時間,對其開設文化知識、職業技術、公民素質、家庭教育等課程,通過豐富多樣的社區活動,提高進城農民工對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構建學習型和諧社區,促進進城農民工不斷學習和提升,推進其再社會化進程。

(三)完善外部保障措施

教育是現代社會大系統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各項調整、變革都逃脫不掉教育系統之外的社會大系統的影響,尤其是對于進城農民工的再社會化問題,不但需要通過教育與培訓系統的努力,增強其在城市社會的綜合適應性,而且需要來自教育系統之外的相關部門及有關措施給予有力保障,通過多方協調共同促進進城農民工的再社會化。

其一,政府支持。為了實現進城農民工的再社會化發展,政府必須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政策支持上,政府應該充分認識到實現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的緊迫性,制定專門政策,明確各職能部門的相關職責,建立統籌協調的領導體制和分工負責、相互協作的推進機制,以督促教育、勞動保障、農業、建設、財政等多個部門的積極協作,明確責任分工,并納入工作考核內容職責:明確勞動力輸出地和輸入地政府的教育與培訓職責,制定鼓勵政策。在資金支持上,要建立和劃撥專項資金用于進城農民工的素質提升,減少或減免教育與培訓過程中各種不必要的服務費用,同時監督企業、相關教育與培訓部門的工作實效。其二,戶籍改革。為了促進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目標的達成,我國必須對城鄉二元戶籍制度進行進一步改革,確立以職業為身份確認標準的戶籍制度,徹底取消過去農業和非農業戶口的二元劃分,統稱為居民戶口,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此外,對城市落戶政策進行相應調整,鼓勵農村勞動力到城鎮落戶,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為基本落戶條件。改變戶籍這一先賦性因素的決定作用,加大后致性因素對個體城市落戶的影響性,使進城農民工能夠憑借自身在城市的努力工作、穩定就業、人力資本獲得市民這一社會身份,最終實現個體職業身份與社會身份的統一,成為城市新市民。其三,傳媒引導。大眾傳播媒介必須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功能,杜絕對進城農民工的歪曲報道,為進城農民工的發展創造平等的社會氛圍。大眾傳媒不僅能夠消除進城農民工在城市繼續發展的不良影響,而且對于實現進城農民工的社會化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大眾傳媒為進城農民工提供了接觸現代社會思想與行為的途徑,能夠使他們通過耳濡目染,逐漸轉變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形成與城市和現代社會相一致的素質結構。為了實現進城農民工的再社會化發展,大眾傳媒必須發揮應有的導向與促進作用。

傳播學發展論文范文第5篇

一、傳播學對新媒體藝術設計的要求

(一) 藝術與科技充分融合

新時期下, 現代傳播在表現形式、內容、傳播對象、媒介以及理念方面都出現了較大的變化, 特別是受眾逐漸知識化和年輕化, 其對傳播內容也提出個性化要求, 要求作品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 畫面完美逼真, 可以通過觸摸媒體、數字電視、互動媒體以及智能手機等形式播放。在此背景下, 藝術設計需要在工作效率、工作方式、工作組織、外部造型、表現形式以及設計理念方面融入新元素, 實現藝術與科技的充分融合。

(二) 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

現代傳播要求藝術作品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大范圍的傳播, 以往的廣播、報紙以及電視等傳播媒體, 存在社區、地理以及行業的邊界差別, 難以建立順暢的傳播機制。因此, 為了提升傳播速度和范圍, 藝術設計要利用新媒體的傳播優勢, 保證作品在最短時間完成高效傳播。

二、實現新媒體藝術設計持續發展的相關途徑分析

(一) 加強新媒體的思想認識

在信息時代下, 藝術設計要結合傳播發展的實際需求, 做到不斷提升、與時俱進。新媒體藝術的信息更加巨大、手段更加先進以及畫面更加豐富, 如何正確處理數字技術與藝術設計, 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 是藝術設備面臨的重要問題。當前, 隨著我國科技的持續發展, 人們對藝術的追求更加迫切, 因此, 藝術設計也要注重提升自我, 加強美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究, 利用先進的數字手段, 進而提升設計作品的畫面美感和視覺傳遞效果。

(二) 提升藝術設計的互動性和豐富性

傳播效果和傳播內容是傳播鏈條的兩個關鍵環節。首先, 隨著傳播對象逐漸趨于知識化和年齡化, 以往的被動傳播方式已經逐漸被時代摒棄, 受眾希望更多的參與到藝術設計中, 因此, 藝術設計只有具備較強的互動性, 才能獲得廣大對象的接受和認可, 進而提升其傳播效果。新媒體藝術設計可以突破以往的固化設計思維, 實現傳播對象、使用者與設計者的交流互動, 發揮新媒體的互動優勢, 同時, 利用新媒體的遠程功能, 還可以促使傳播對象直接參與到設計中, 而這種交流模式能夠改善設計作品的內涵與造型, 優化藝術設計的文化環境, 提升整個社會的審美水平, 對藝術設計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其次, 隨著時代的發展, 傳播對象對其內容的要求也逐漸提升, 想要充分適應時代多元化的要求, 需要通過先進的數字技術, 實現立體與平面的自由轉化, 完成多維度和二維的自如穿梭, 進而設計出更加多變精美的圖形、線條和色彩, 帶給受眾以夸張奇異的藝術畫面。

(三) 培育現代化的復合型人才

在信息時代下, 受眾對傳播內容的文化元素和內在品質更加關注, 以往的快餐式文化逐漸被時代淘汰, 受眾希望接收到更加富有文化內涵的設計內容。同時,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 藝術設計逐漸帶有鮮明的商業色彩, 設計人員需要重新思考市場經濟與藝術設計的關系, 在注重藝術設計創新的同時, 還要考慮市場的功利性, 擺正藝術理念的地位, 將作品市場和藝術理念充分融合, 進而創作出更加富有生命力的藝術作品。

為了充分使用現代傳播學對新媒體藝術設計人才的迫切需求, 高校需要結合藝術設計和新媒體的特點, 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人才培養規劃和方案, 為社會輸送具有藝術基礎、精通藝術規律以及掌握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現代化人才, 保證藝術設計的后期制作、中期創作以及前期構思完美銜接, 提升設計品質。同時, 高校還要結合時代特點, 構建符合市場需求的教學體系, 積極設立書籍裝飾、平面設計、攝影、裝飾設計、環境設計以及新媒體技術等學科, 實現學科之間的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流。高校還要積極開設藝術工作室和實踐平臺, 將實踐與理論有機融合, 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身技能, 為我國輸送更多的藝術設計方面的人才。

(四) 將受眾需求和藝術設計有機融合

當前, 受眾的接受能力和知識層次不斷提升, 藝術設計需要在繼承以往設計優點的基礎上, 結合受眾的實際需求, 實現傳播內容的多元化和創新性, 在設計創意中考慮媒體形式和受眾文化背景, 在構圖過程中, 要充分運用現象學、類型學以及文化學等理論基礎, 在韻律、結構和色彩方面, 結合受眾特點和喜好, 進而帶給受眾以心靈和視覺方面的震撼和享受。

三、結語

總而言之, 藝術設計是時尚與傳統的有機融合, 其具有較強的時代性, 以此, 在新媒體藝術設計中, 要融入傳統元素、時尚元素以及時代元素, 考慮受眾的審美需求, 進而設計出符合時代發展的作品, 實現藝術設計的健康以及穩定發展。

摘要:新時期下, 隨著我國新媒體的蓬勃發展, 實現新媒體與藝術設計的融合, 是藝術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本文主要針對傳播學事業下新媒體藝術設計的發展進行分析和闡述, 希望給予我國相關領域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傳播學,新媒體,藝術設計,發展

參考文獻

[1] 侯守金.數字時代的新媒體藝術設計——略談新媒體藝術設計的特點[J].藝術與設計 (理論) , 2010, 2 (01) :23-24.

[2] 何忠.新媒體時代的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論新媒體藝術對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影響[J].美術大觀, 2009 (07) :112.

上一篇:創作藝術論文下一篇:文化意識教育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