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公民教育范文

2024-03-23

公民教育范文第1篇

摘 要:善治是指善于治理或好的治理。作為多元治理、和諧治理的治理境界,善治的實現是政治制度的終極目的,其本質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一種新型關系,是兩者的最佳狀態。由于傳統高校管治模式的弊病導致當前高校學生管理一定程度上的失靈,面對現實挑戰、內部體制弊端和高校教育改革的現實,由管治到善治是高校學生管理實現現代轉向的必然之路。

關鍵詞:管治;善治;高校學生管理;現代轉向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1.006

一、管治與善治之流辯

管治與善治同屬于社會管理的范疇,但分屬于不同的理念和向度,管治建立于傳統公共管理理論的基礎上,指的是管理者為實現“組織向管理目標”而對被管理者實行控制的一種管理過程,其強調的是控制,特征表現為等級制、強制性和缺乏參與性,是傳統威權政治體制下遺留下來的社會管理管理模式。而隨著20世紀80年代世界市場的形成,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信息技術變革所帶來的公共環境的變化以及人們權利意識的增強所導致的公民社會的興起,給世界各國政府帶來壓力和挑戰的同時也引起了各國政府對傳統管治模式的反思。正是鑒于國家的失效與市場的失效,“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以治理機制對付市場和政府協調的失敗”。

于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治理一詞開始納入西方學者視野并廣泛地被用于政治發展研究中。開其先河者為治理理論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詹姆斯·N·羅西瑙( James N. Rosenau )。在其看來,“治理指的是一種由共同的目標支持的活動,這些管理活動的主體未必是政府,也無須依靠國家的強制力量來實現”。而我國學者俞可平則認為:“所謂‘治理’,它是使相互沖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并且采取聯合行動的持續的過程。它既包括有權迫使人們服從的正式制度和規則,也包括各種人們同意或以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治理的基本特征是:治理不是一整套規則,也不是一種活動,而是一個過程;治理過程的基礎不是控制,而是協調;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門,或包括私人部門;治理不是一種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續的互動?!睆囊陨现形鞣綄W者的表述中我們認為,治理理論強調政府對于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權限和責任的有限性和社會包括政府、市民、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多元共治的多樣性,治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國家和市場在調控和協調過程中的某些不足,但其不能代替國家而享有政治強制力,也不可能代替市場而自發地對大多數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在現實的社會管理中也存在著治理失效的可能?;诖?,伴隨現代治理理論的發展和對英文good governance的翻譯,有學者提出了善治這一新概念并受到西方學界廣泛關注。我國學界和政府對善治引起關注并廣泛應用則始于中央編譯局俞可平教授對治理和善治的探討和總結,他認為:“概括起來說,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善治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的一種新穎關系,是兩者的最佳狀態?!蓖瑫r,他將善治的基本要素歸納為責任性、合法性、法治、透明性、有效性、回應性、參與性、穩定性、廉潔性和公正性。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善治是指善于治理或好的治理。作為多元治理、和諧治理的治理境界,善治的實現是政治制度的終極目的,其本質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一種新型關系,是兩者的最佳狀態。

二、高校學生管理由管治到善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治理尤其是善治理論的提出,不僅對世界各國國家社會管理層面,而且對高等教育內部管理層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面對當前高校學生管理的外部現實挑戰、內部管理機制的弊病和高校內部學生管理改革的內在需要,實現由管治到善治的轉向都顯得及必要和緊迫。

(一)由管治到善治的轉向是高校學生管理適應現實挑戰的需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縱深發展,中國教育在三十多年的求變中也進入了改革的深水區,世界形勢和格局的劇烈變化,各種社會思潮的泛濫和流行對中國高校的學生管理帶來了嚴重的沖擊,多元文化的碰撞和沖擊,加劇學生的心理困惑的同時也導致了高校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紊亂;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和融通所創造的沒有疆域和文化阻隔的網絡虛擬社會,以開放性、虛擬性為特征,導致社會權威解構、價值消解;經濟轉型、利益調整、階層分化所帶來的社會金錢觀、利益觀、道德觀的轉型和重建等都對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形成了嚴峻的現實挑戰,面對新的社會形勢和新的學生主體,傳統高校管治模式的改革已勢在必行,而強調多元參與、共同合作的善治理論則正好賦予了我們學生管理一個嶄新的視角。

(二)由管治到善治的轉向是革除高校自身學生管理弊病的需要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各高校學生管理大同小異,都是采取以學校管理為主、學生自主管理為輔,條塊結合、以條為主,專兼職人員共同參與的基本體制。學生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生行為規范和紀律、日常思想教育、學生評先評優獎勵、學生資助、勤工助學、就業指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宿舍管理、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管理、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等。學校采取的還是傳統的管治模式,使得制度不健全,管理缺乏有效程序;法治觀念不強,忽視學生權利;管理隊伍不穩定,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率低下;評價體系僵化,人才培養異化;班級組織渙散,師生關系疏遠等弊病嚴重存在。這些現象的存在嚴重背離了我們的人本教育理念。因此,只有實現由管治向善治的轉向,才能讓管理者和學生之間互相協調、良好互動、在公正、透明、法治的基礎上實現學校共同治理,進而最終實現學校和學生的雙贏目標。

(三)由管治到善治的轉向是適應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內在要求

社會發展與教育改革相輔相成、互相影響。誠如馬克思所言:“一方面,為了建立正確的教育制度,需要改變社會條件,另一方面,為了改變社會條件,又需要相應的教育制度,因此我們應該從現實情況出發?!闭腔谶@種認識,早在1984年,針對教育,我國就出臺了《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為我國的教育改革掀開了序幕。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以科學發展觀和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指導,從國家戰略的高度,明確推進教育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制定和實施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了新時期我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和指導方針。其體現在辦學體制方面為:堅持政府主導的同時,要重視社會參與,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體現在教育管理體制方面為:以簡政放權和轉變政府職能為重點,中央向地方放權、政府向學校放權,不斷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契合中國教育的改革目標和方向,實現高校學生管理由管治到善治的轉向便成了我們的必然選擇。

三、高校學生管理善治的路徑選擇

高等教育既承擔著科學、技術、文化傳播的重任,也肩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使命,要真正實現高等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達到高校正教育“至善”的目標,實現傳統管治模式向善治模式的現代轉向便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一) 治理主體的職業化、專門化是實現善治的前提

高校學生管理的治理主體指的是高校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具體事務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具體包括高校學工、團委等部門的教師,也包括各二級學院具體負責學生工作的黨委書記、學生科長和一線的班主任、輔導員。高校學生治理主體的職業化和專業化水平決定著高校善治的成效和質量。為此,高校一方面要嚴格按照國家學生管理相關規定做好學生管理的師資配備,并要根據高校自身實際需求制定學生管理者的選拔標準,力求將優秀的學生管理者納入主體的行列;另一方面要注重學生治理主體的專業培養和職業發展,要通過相關的學習培訓提高其素養和水準,同時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政策,為其職業發展提供發展空間,從而保證該隊伍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二)治理機制的多元化、合理化是實現善治的關鍵

治理機制指高校學生管理運行的根本體制和具體制度的總稱。高校學生管理要實現善治,工作機制的理順是關鍵,其具體要求是多元化和合理化。多元化強調的是解決機制單一的問題,合理化則強調的是可實施、可操作性問題。針對高?,F實情況,具體來說,高校要大力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機制多元化、合理化的問題:一是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互聯互通的溝通協調機制,力求實現學生事務管理主體多元化;二是建立以條為主、條塊分割的多級管理運作機制,實現各管理機制的聯動性和協調性;三是從責任主體、智能主體方面完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專門化制度建設;四是從學生管理制度專業化、精細化著手,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隊伍。

(三)治理環境的民主化、法治化是實現善治的核心

民主、法治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征,是踐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高校學生管理的善治是否能取得真正成效,必然依賴于公民與政府是否能進行積極有效的合作。誠如政治學者俞可平而言:“公民必須有足夠的政治權力參與選舉、決策、管理和監督,才能促進政府并與政府一道形成公共權威和公共秩序?!睘榇?,一方面,政府要在依法治校的基礎上與學校社會分享權力,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改革高校的行政管理體制,實行教師尤其是教授治校;另一方面,學校要根據我國高等教育法的相關規定實行民主管理,推進學生自治和學生參與,通過建立對話制度、學生參會制、民主評議制、學生代表大會制、直接選舉等方式擴大學生的民主參與,營造校園和諧、民主、平等的治理環境。

應該說,目前中國學生管理要實現從傳統的政府管治模式向善治模式轉變,雖然具有一定的現實條件和社會基礎,但由于受歷史和現實諸多原因的限制,這一目標的實現仍然任重而道遠,還有賴于學校、政府、社會、全體公民包括在校大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盛冰.高等教育的治理:重構政府、高校、社會之間的關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2] 詹姆斯·N·羅西瑙.沒有政府的治理[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種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會科學,2001(9).

[4]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種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南京社會科學,2001(9).

[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I6卷[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54.

[6] 俞可平.治理與善治[C].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12.

公民教育范文第2篇

關于深入開展第十三個“公民道德建設月”活動總結

2014年3月是自治區第十三個“公民道德建設月”,今年“公民道德建設月”活動的主題是“愛國守法”。圍繞主題,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自治區黨委八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自治區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堅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堅持依法治區和以德治區相結合,弘揚和培育新疆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組織全校師生員工開展以“愛國守法”為主題的“公民道德建設月”一系列活動,取得了實效?,F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公民道德建設月”活動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

深刻認識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貫徹落實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實踐,堅持從具體小事情抓起,持之以恒、扎實推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筑學校各民族師生共有文化和精神家園,在全校各民族師生心中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1、開展“第十三個公民道德建設教育月”活動,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活動實施方案,組織召開動員大會,對學校“公民道德建設月”活動做了安排部署,各項活動安排明確了責任科室,文明辦協調指導,使公民道德建設教育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充分發揮學校宣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2、2014年3月13日,安排全體教職員工以黨支部為單位組織開展學習討論《關于組織學習<關于共產黨員、黨組織違反黨的政治紀律行為的處分規定>的通知》內容和聲討 1

“3.01”暴恐事件。同時,每一位教職員工手寫一份聲討文章,做了板報。

3、2014年3月16日晚上2012級計算機(1)班學生舉辦了題目為“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道德講堂。文明辦、德育辦、學生科成員,班主任和各班級代表等六十多人參加了道德講堂。講堂按照流程,通過大家齊唱歌曲“愛我中華”、聽取殘疾人劉勇的感人事跡、觀看全國道德模范阿里木·哈力克實際的短片、學生談感悟、班主任誦經典,班長向大家祝福,使師生再次深刻認識到了民族團結的重要性,認識到了只要互相團結、互相幫助才能創建和諧社會,才能促進長治久安和特區建設。

4、繼續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思想道德教育、文明餐桌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讓“我能行”、“只有努力才能改變,只要努力就能改變”觀念成為學校公民道德建設活動的主題,興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潮,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喻戶曉、深入人心。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使全校師生員工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和熏陶,在全校形成一批向上力量和向善力量。

5、2014年3月全校師生員工組織起來參加學校

2、3號住宅樓前面植樹和綠化、教學樓前后花園的綠化勞動,衛生死角的清理。師生的勞動熱情很高,掀起了綠化、美化校園環境的熱潮 。

6、充分利用校園廣播、電子屏,每天播放歌曲“一家人”,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實現中國夢為主題的宣傳資料,師生員工掌握了“實現偉大“中國夢、現代文化與我們同行、民族團結和宗教工作、愛國主義教育”等有關的知識。

二、 “公民道德建設月”活動“與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一反兩講”緊密結合起來

1、2014年3月12日,組織全校師生員工開展召開昆明“3.01”暴恐案件揭批聲討大會,3月14日下午以黨支部為單位每位職工聲討昆明“3.01”事件,并寫聲討文章。造成此次事件的這一小撮暴徒代表不了任何一個民族,更代表不了新疆,他們只是濫殺無辜罪惡至極的犯罪團伙,他們慘無人道的行為將會受到全國各族人民強烈的譴責和法律的嚴懲。認清暴力恐怖活動的本質,把握民族風俗、非法宗教活動、宗教極端活動的界限,自覺抵制宗教極端的破壞和滲透。我們要高舉民族團結的旗幟,各民族兄弟姐妹心手相連,一致對敵,徹底揭穿他們的謊言,團結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形成同仇敵愾、共同對敵的政治局面。

2、3月14日下午組織全校教職工聽取了自治區消防大隊講師團的講座。通過聽取講師吾買爾江的舉實例所講的競賽講座,教職工學到了家庭消防安全知識。

3、利用團隊日,各班級學生結合昆明“3.01“事件聲討討論會,進行“一反兩講”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的宣傳學習,認清暴力恐怖活動的本質,把握少數民族風俗、非法宗教活動、宗教極端活動的界限,提高了學生抵制宗教極端的破壞和滲透的思想認識。

4、在校黨政辦的緊密組織安排下,2014年3月19日下午舉行了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實現中國夢集中教育活動”知識競賽。競賽由三個黨支部選派的三名代表分別組成三個小組參加了競賽。競賽有個人必答,各組必答、搶答、選答風險題、問附加題、群眾問答等形式進行了。全校教職工都參加了。競賽氣氛活躍,通過選手多種形式回答問題,教職工學習了實現偉大“中國夢、現代文化與我們同行、民族團結和宗教工作、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建設、新疆“三史”、“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四個意識等有關的知識。

三、 “公民道德建設月”活動與認知和踐行“新疆精神”“喀什責任”緊密結合起來

1、3月21日,團委牽頭組織安排,與市庫辦文明辦聯合舉行了“諾肉孜節文藝演出,演出中師生演員們以熱愛偉大祖國、民族團結、唱響春天為主要內容,以獨唱、獨舞、集體舞、朗誦散文、現代舞、小品等形式表演節目,做了一次愛國主義、民族團結、道德修養的宣傳教育。同時給師生員工帶來了春天的喜悅及節日的歡樂,豐富了師生的文化精神生活。。

2、結合教育月活動,通過宣傳欄、廣播、校內網站、知識競賽、諾肉孜節文藝匯演等形式把“新疆精神”、“六種責任”、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教學工作的各方面,滲透到師生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使之內化為師生政治思想意識、外化為師生的自覺行動。結合精神文明創建、道德教育工作,開展“做現代文明人”活動。使各族師生不斷樹立進步、開放、包容、文明、科學的理念,摒棄封閉、落后、保守、愚昧的思想,以開明開放的心態廣泛學習先進文明成果,成長為具有現代思想觀念和現代文化知識、掌握現代生產技能的現代化的建設者。

3、以“踐行喀什責任,做有道德、有文明學生”為主題,通過廣播宣傳、黨團日活動、志愿服務等形式,宣傳“新疆精神”把“喀什責任”進學校、進班級、進家庭,使新疆精神和“喀什責任”成為全校師生員工遵循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在全校形成了圍繞長治久安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的良好氛圍。

四、“公民道德建設月”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緊密結合起來

1、在“三.八”婦女節前夕,組織10名退休女職工,46名在職女職工和臨時工參加的座談會及趣味娛樂活動。校長馬合木提.阿布力孜、副校長阿吾孜.肉孜等同志也參加了座談會,并作節日祝賀講話,肯定了女職工在學校教育教學、行政管理、后勤服務工作中的無私奉獻精神,發放紀念品,

4送去了水利廳黨組和學校黨委對他們的關懷和溫暖。

2、結合教育月活動,在師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教育各族師生增強感恩意識,心向祖國、心向黨。通過開展活動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引導各族師生員工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特別是黨員干部、教師、學生會干部、班級干部起到民族團結的帶頭者和表率,全面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打好了及時的基礎。

3、通過集中學習、聲討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對師生員工加強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識普及教育、普及民族宗教政策,提高師生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圍繞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制意識和現代意識,對教職工進行國家意識高于民族意識,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個人身份認同高于其他身份認同教育,引導教職工正確處理國家利益與本民族利益的關系,自覺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著力宣傳我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踐踏,教育師生員工自覺學法、懂法、守法。

4、結合教育月活動,對師生員工宣傳自治區各個歷史時期涌現出的民族團結先進典型,引導師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人人成為民族團結的踐行者,人人爭當民族團結的模范。

通過公民道德建設月活動的開展,使全體師生員工的思想覺悟及道德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不但教職工愛崗敬業的精神有了很大的增強,辦事效率及為民服務的意識有了進一步提高,而且學生自我約束自覺性有了極大的進步,校園環境得到了較大改觀,進一步促進全校樹立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

公民教育范文第3篇

【該文章閱讀量:91次】【字號:大 中 小】

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是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重要命題,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當前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公民意識,是指公民對自己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是公民以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為依據,以自身作為國家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會生活等活動主體的一種心理感受與理性認識。公民意識是在現代法治環境下形成的民眾意識,它要求公民具有作為國家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權利觀和義務觀,秉持合理、合法、守法的基本理念,形成對待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關系的正確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

根據我國憲法關于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公民意識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內容。一是公民的主體意識,即公民作為國家主人和社會主體的意識。公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自覺關心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榮譽和安全。二是公民的權利意識,即公民對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某種行為合法性的意識,以及對他人合法權利的尊重。三是公民的責任與義務意識,即公民必須履行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的意識。四是公民的法律意識,即公民要有尊重法律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公民不僅要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而且要同各種違法行為作斗爭。五是公民的道德意識,即公民在國家經濟、政治、文化與社會生活中必須具有的道德規范意識。公民要正確處理個人與國家、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此外,公民意識還包括公民應具有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等方面的意識。

公民意識是構成民主法治國家制度的心理基礎和思想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民意識教育逐步加強。1982年《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的報告》提出,要“養成社會主義的公民意識”。1986年《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要求,“在全體人民中堅持不懈地普及法律常識,增強社會主義的公民意識”。2001年黨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2006年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等,都從道德建設方面強調了培育公民意識。通過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國民眾的公民意識明顯增強。在1998年抗洪、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抗擊雨雪冰凍災害特別是抗震救災等斗爭中,民眾的公民意識得到了集中體現。面對罕見的地震災害,災區民眾奮起拼搏自救,體現了公民的主人翁意識和自立自強意識;災區民眾和救災人員舍己救人、相互扶助,體現了公民的高尚道德意識;各地各界踴躍為災區捐款捐物,體現了公民的責任感和同胞意識??梢哉f,抗震救災的英勇斗爭,譜寫了我國公民意識發展史上的新篇章。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民眾的公民意識逐漸生成并得到彰顯,反映了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但總體上說,我國民眾的公民意識還處于培育和發展過程中,公民意識教育還急需加強。有些人對公民意識還不甚了解,對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認識模糊;有些干部好以“父母官”自居,有意無意地“為民作主”;公民意識的宣傳教育針對性不強,實際效果不佳,等等。在我國13億人中大力加強公民意識教育,任重而道遠,當前首先要提高思想認識。

大力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有利于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公民意識體現公民的精神風貌,是構成公民素質的重要內容。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進程中,一定要把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提高到振興中華、提升綜合國力的高度來認識,通過公民意識教育,增強公民意識,使人民群眾的各項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們更加自覺地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得到大力弘揚,使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得到大力加強,使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大力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民主法治理念是公民意識的重要內容,公民意識教育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息息相關。通過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使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本質得到更好體現,使公民的政治參與、民主管理意識得到普遍增強,使基層民主得到切實發展,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

大力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然要求全體公民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明顯提高,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與和諧的人際關系,促使社會秩序更加良好,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公民具有強烈的公民意識,對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權利和義務有清晰的認識,能夠很好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會真正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有多方面的工作要做,我們要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基礎性工程來抓,切實抓出成效。

要以基層群眾自治和社區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公民意識教育和培養的實踐活動?;鶎雍蜕鐓^是人民群眾的主要活動場所。要把公民意識教育納入社區發展規劃,充分發揮社區的集聚功能、自治功能、服務功能,使之成為公民意識教育和培養的重要載體。要按照十七大精神,在建立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擴大基層群眾自治范圍、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在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的過程中,融入公民意識教育內容,培育公民的自主自律意識、民主參與意識、權益保護意識、社會公益意識等,促使公民意識不斷發展成熟。

要以青少年群體為主要對象,著重抓好他們的公民意識教育。青少年時期是公民意識養成的重要時期?!吨泄仓醒腙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等都提出,要深入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強公民道德教育,切實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積極營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這些,都與青少年公民意識教育有密切關系。在中、小學教育中加強公民意識培育,應圍繞回答什么是合格公民和怎樣做合格公民的問題,強化對中小學生公民意識的教育培養。

要以整個社會為平臺,動員和整合全社會力量進行全方位的公民意識教育。公民意識的教育和培養,離不開社會大環境。要健全公民利益表達機制,完善政務公開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及新聞發布會制度等民主制度,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廣度和深度。要在黨的領導下,健康、有序地發展公益性民間組織,發揮社會組織在公民意識教育和培養方面的積極作用。廣泛開展學習型個人、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城市及學習型社會創建活動,促進公民意識和公民素質的全面提高。

(作者: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教授)

公民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舊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我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建設的要求,已無法跟上時代的潮流,必須向著日益全球化的經濟體系邁進。這就需要我國對公民教育進行普及,使我國公民認識到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權利和義務,培養公民的綜合素質,使更多公民投身到市場經濟體系中,為我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原動力。

關鍵詞:公民教育;市場經濟;思政教育

引言

公民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公民的綜合素質和文化水準,這是西方國家為促進現代化經濟建設而提出的一種全民教育。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價值觀念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為了保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跟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潮流和對我國公民民主政治的普遍,我國對公民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一、培養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一)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區別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經過一些思想政治觀念的宣傳,培養人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夠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公民教育的目的包括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使公民能夠適應日新月異的現代化發展;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個人價值觀念,使公民能夠跟上現代化市場經濟的潮流,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培養公民對公民權利與義務的認知,使公民能夠利用自己的權利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在享受權利的同時明白自己的義務,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由此可見,公民教育的普及才是現代化建設的基礎,能夠推動我國未來社會主義的發展。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轉向公民教育已經是當下的一種必然趨勢。

(二)公民教育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性

現代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有很多,比如,需要人才具備一定的視野和發散性思維,對市場的未來和前景有大致的方向,能夠把握商機,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創造利益。在拓展市場方面,需要人才具備很強的獨立意識和進取心。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依靠個人力量建立起自己的商業圈,包括對人才方面的錄用,對人脈關系和利益群體方面的建立,對商業發展的大膽設想等等。市場經濟對人才方面的需求與公民教育的意義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比如,公民教育的意義在于培養公民的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使公民在使用自己的權利時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為自己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公民使用自己權利的同時也需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原動力。

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日益全球化,對人才的需求也越發強烈。對于市場經濟中的一些不良現象進行剔除,比如,一些家族化企業中的血緣紐帶和等級劃分,這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的是一種公平性和公正性,只有公開的市場經濟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創造出更大的平臺。這與公民教育中需要公民合理運用自己的權利與義務有相似之處,都需要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公民教育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的重要性

想要使公民參與民主政治,實現公民自己做主的前景,就需要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使公民擁有獨立自主的意識,在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后,積極參與民主政治,為自己的公民權利爭取屬于自己的幸福。社會主義民的內容有很多,包括選舉、參與、法制、自由和制約。

公民應該認識到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在生活中積極參與民主政治,在選舉相關政府部門領導時,公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將選票投給能為公民創造美好生活的領導。選舉的方式根據區域的大小有間接選舉和直接選舉這兩種。對于社會上存在的一些違反或無視法律規范和道德標準的現象,公民要培養打擊這種不良現象的意識,為社會主義民主的美好未來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國家給予了公民自由選擇的權利,公民要合理利用自己的權利,不能因為個人喜好而背離自己的道德標準,要聽從大家的意見,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使用權利。公民加強自己的監督意識,對政府進行監督,尤其是一些關系到民生和未來走向的發展的政策,公民要有意識地施行監督權利。當然,政府有關部門對公民的權利也要進行監督,培養公民的道德素養和公民義務。

民主政治的美好前景就是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立法,通過立法和制度使社會秩序和諧發展。而想要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公民教育對社會中的主體即公民本身進行培養。公民教育要對公民的文化水平進行提高,加強公民的法律意識。同時,對公民的道德標準也要進行規范,使公民的道德素養不斷提高,逐漸符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要求。只有公民自己擁有強烈的法律意識,充分使用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國家才能夠通過立法對社會進行治理。

(四)公民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是希望公民能夠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和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公民擁有自由選擇權,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或需要選擇自己的想要的事物。而傳統的文化主要服務于階級,注重培養人們的功利心,使人們為了物質上的享受而不斷爭渡上游,融入到以階級為主的少數群體中。這種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建設的理念和目標相沖突,達不到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要求。

在價值觀念方面,公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不能被社會上一些人當做工具利用,因為這是一種不尊重公民權利的表現,對公民價值觀念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正確的價值觀念包括對他人權利的尊重;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能夠幫助自己的新鮮事物要積極,不能因為偏好而忽視;對自己的定位要明確,不能盲目自大,當然也不能妄自菲??;要積極參與公民之間的交流,克服性格上的弱點,只有通過交流才能知道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流;對于那些不良現象要抵制,不能因為巨大的利益而冒風險違反法律條文等等。

公民教育想要擁有理性的眼光就需要擁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對立法中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認知有了解,這離不開公民教育對公民的培養。公民想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就需要公民擁有獨立自主意識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也離不開公民教育。由此可見,公民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1]。

二、公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一)缺乏接受公民教育群體

公民教育過程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使大部分人的心態無法快速從服從命令的狀態中獨立自己的人格,從而解放自己的思想,對公民教育的展開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礙。造成這種局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公民的文化水平受到限制;公民的法律意識薄弱,無法認識到一個公民應有的權利和義務;公民的獨立意識較低,習慣了社會上的各種服務角色;公民的素質教育較低,缺乏建設和諧社會的心理等等。

(二)缺乏合適的公民教育環境

由于我國人口基數較大,因此在實施公民教育的時候無法找到合適的場地對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著重培養部分社會人員,通過這些人帶動社會全體的進步。思想政治教育在操作上的可能性很大,而公民教育是面對我國全體公民,若是只對一部分公民進行教育,那就達不到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

三、公民教育實施的辦法

(一)高校對學生實施公民教育

高校教育是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最后一段學習生涯,對學生這個公民群體實施公民教育能夠促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發展。大學生作為一個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應該具有獨立的人格,具有對公民權利與義務的認知,擁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和綜合素質。這方面需要高校對大學生的公民教育進行具體的實施方案。高校對學生實施的公民教育屬于狹義模式的公民教育,見表1。

比如,在教育教學上增加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和人文素養方面的內容,通過教師課堂上的傳播,使大學生對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學??梢越M織活動,對大學生的獨立意識和道德素養進一步培養。如組織一些愛心活動,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大學生涯中鼓勵大學生去了解社會形態,包括鼓勵大學生實習和創業,使大學生對社會生活盡快了解。高校培養出的一批批接受過公民教育的具有綜合素質的大學生,就像是一股股清流,能夠對社會上的公民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使公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規范,加強公民對自身的培養意識,對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現代化的進程起到促進作用[2]。

(二)通過網絡對公民進行教育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手機、電腦等網絡工具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我國可以通過這些網絡平臺對我國公民實施教育。比如,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加強公民的法律意識,宣傳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或者在網絡上傳遞正能量,增強公民的道德素養。我國可以在網絡上建立創業公會,為創業者提供更多的機會,適當地為創業者開設一些綠色通道等等 [3]。

結語

在加快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轉型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在公民教育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這需要相關部門和社會公民相互協調,為實現全民教育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劉紅梅,陳桂瓊.對經濟新常態下做好國企思政教育的思考[J].中國有色金屬,2017,(2).

[2] 劉勇,劉開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網絡思政探討[J].濟寧學院學報,2015,(5).

[3] 周敏.關于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思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1).

[責任編輯 柯 黎]

公民教育范文第5篇

摘 要:在中國教育法治發展過程中,權利保障是其中的核心問題,而在權利保障中,又主要是公民受教育權的保障問題。針對公民受教育權的保障,建國后尤其是20世紀后期改革開放以后,從受教育權的立法、實施和救濟等方面采用多元的保障機制,使公民的受教育權利得到充分的實現,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關鍵詞:教育;法治;權利保障

一、教育權利的立法保障

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后通過的幾部憲法都確認了公民的受教育權。早在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就將我國的教育性質界定為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并提出將“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作為教育的主要任務。無論是我國1954年《憲法》還是1982年《憲法》都規定公民的受教育權,并且規定舉辦各種學校,普及義務教育,發展學前、中等、職業和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強教育設施建設,在對人民群眾進行廣泛教育的同時,鼓勵廣大人民群眾自學成才、掃除文盲,鼓勵在合法的前提下興辦各種教育事業。

在憲法的指引下,我國相關教育法律也都分別對公民的受教育權等教育領域的權利從不同的層面加以立法保護。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了不同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群體,均可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權,并規定了受教育者享有參加各種教育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備和資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等權利。同時也規定了當受教育者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收到侵害時,依法申訴或者提起訴訟的權利。

二、教育權利的實施保障

如果僅有立法上的受教育權保障,而沒有實施方面的保障,受教育權的實現就是一紙空文,所以我國教育立法和教育政策對公民的受教育權提供了實施方面的保障,以確保公民受教育權的根本實現。

1.資金保障

公民受教育權的實施保障,基礎和關鍵是資金的保障?!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2012年達到4%?!?012年,《教育規劃綱要》中確定的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4%的目標順利實現,教育經費保障水平邁上新的臺階。2015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升至25 861.87億元,①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4.26%,比上年的4.10%增加了0.16個百分點。中央財政合理安排教育經費,轉移90%支付資金用于支持農村、民族及貧困地區。同時,嚴格教育經費監管,增強財務信息透明度,教育經費審計監督和專項檢查常態化,建立以提高經費使用效益的教育績效撥款制度。

2.資助保障

對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經濟資助,也是公民受教育權的根本保障。國家累計資助各教育階段學生共計金額5 564.43億元,從而幫助許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有力支持了教育事業發展,特別是在鼓勵大學生到中西部地區就業、投身國防建設方面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3.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也是公民受教育權保障的重要條件之一。近年來,學校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學校安全也成為了當前學校各項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目前,國家法律、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等學校安全法律體系在我國已基本確立。比如《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侵權責任法》、《刑法》等有專門涉及學校安全問題的具體條款。教育部2006年頒布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2002年頒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對學校如何開展安全工作、如何處理安全事故做出了具體的規定。在此基礎上,教育部還頒布了《中小學安全崗位職責分工指南》、《中小學幼兒園應急演練指南》等相關文件,對基層學校的安全工作加以指導,為提高學校安全工作水平,預防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公平保障

公民不僅僅享有受教育權,其受教育權在實現過程中還需要得到公平的保障。近些年,我國將教育公平作為教育領域的重點工作,大力推進教育公平發展,保障公民受教育權的公平實現。主要措施是將教育資源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以及弱勢群體傾斜,逐漸縮小教育差距。正視城鄉教育差距,有針對性地發展農村教育,進一步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支持鄉村教師發展。實施農村數字教育資源配備計劃,實施農村學校膳食營養改善計劃,以定向招生形式擴大農村貧困地區招生規模,實施農村學校校舍改造計劃,積極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建設。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在高考、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設立殘疾人服務政策,為殘疾人專設中醫專業碩士學位。

三、教育權利的救濟保障

如果僅僅在立法層面和實施層面對教育權利加以保障,而忽視對教育權利的救濟保障也是不行的。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加強受教育權實體權利保護的同時,也加強受教育權的程序保護,在公民受教育權受到侵犯的情況下為其提供完善的救濟手段。這對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避免其受教育權利受到侵害具有重大的作用。

公民受教育權的救濟保障主要包括申訴、復議和訴訟等。我國法律首先規定了公民受教育權的申訴救濟。當公民的受教育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等國家行政機關申訴理由、請求處理。根據《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了我國公民對于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對于公民的申訴、控告、檢舉,相關責任機關或責任人必須徹查處理,不得壓制、打擊、報復。在我國的《教育法》和《教師法》當中,具體規定了教師申訴制度和學生申訴制度。在公民的受教育權受到侵害時,可以依法向有關部門進行申訴。

其次,我國立法還對公民受教育權提供了行政復議的救濟手段。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發布實施,該法為教育行政復議行為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當公民的受教育權受到行政部門的妨礙時,公民可以依法向上級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政府機關提出重新處理的申請,由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教育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審查并作出處理決定。

再次,我國立法對公民受教育權還提供了訴訟的救濟手段。公民可以根據自己受教育權受到侵害的不同性質,通過刑事訴訟、民事訴訟或者行政訴訟等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上一篇:游戲指導論文下一篇:調度管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