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煤礦安全管理范文

2024-04-02

煤礦安全管理范文第1篇

[摘要]雖然近年來黨中央相繼采取重大舉措加強安全工作,但由于我國安全生產基礎薄弱,保障體制和機制不健全,煤礦事故仍然頻頻發生。本文在闡述我國煤炭行業的現狀和事故多發原因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各類危機現象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旨在把危機管理理論引入煤炭行業作一些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 煤炭行業;危機;危機管理;安全生產

近年來,煤炭行業的生產事故頻頻發生,以2007年為例,從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網站上的年度事故通報中可以得知以下數字:3月10日遼寧撫順礦業集團老虎臺礦發生特大透水事故,29人死亡;4月19日河北峰峰礦業集團大淑村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17人死亡;5月5日山西臨汾蒲鄧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8人,另有2人下落不明;2007年8月17日山東華源煤礦發生特大泄水事故,死亡172人(注:①參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網站http://www.chinasafety.gov.cn/.)。這些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在國際上也造成了重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危機管理在煤炭行業中的應用研究已是十分緊迫,它關系到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強對危機的認識,了解其特點及其產生的誘因,學習和借鑒國外危機管理的先進理念和經驗,在此基礎上深化對危機管理的研究,探索其管理規律,提升政府危機管理能力,促進煤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顯得十分重要和緊迫。

一、 煤炭行業危機成因分析

(一)理念上的危機

各級政府、煤礦管理者以及基層職工的危機意識普遍淡薄,認識不到煤炭行業潛在危機爆發的危險性,這是目前煤炭行業危機管理現狀的一個最為深層和根本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方面納入危機管理范圍的突發事件還不多。目前我國以法律的形式納入危機管理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種:火災、洪水、地震、傳染病、核輻射和社會動亂,對于其它的突發性事件我國基本上是事發后才臨時采取應對措施,缺乏長效的管理,更不用說納入法制軌道,進行危機管理;另一方面平時缺乏教育培訓和實踐演習,致使社會民眾在突發事件來臨時缺乏自我救助的能力,煤炭行業更是如此。以2006年5月18日大同市左云縣張家場鄉新井煤礦特大透水事故為例,該礦批準開采煤層為4號煤層,但開采者非法越層越界開采,超能力生產,超定員下井,擅自越層開采8號、14-1和14-2號等煤層,組織大量人員下井,并在14-1號煤層越界至同煤集團燕子山煤礦礦區范圍,盜采其資源,與燕子山煤礦采空區貫通,造成了特大透水事故。這起事故是安全生產責任不到位,日常管理混亂,缺乏危機管理意識的典型案例(注:②參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事故查詢系統的事故分析http://media.chinasafety.gov.cn:8090/iSystem/shigumain.jsp.)。

(二)管理體制方面存在的危機

煤炭行業危機管理是一個綜合性系統管理工程,離不開社會各部門的積極配合、團結協作。雖然目前我國在一些領域建立了專業的危機檢測與預警機構,但社會各部門在面對突發事件時還不能做到密切配合,形成協同作戰的格局。究其原因:一是現行的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在客觀上造成了各個部門往往只對自己的主管上級負責,唯上級主管部門命令是從;二是部門利益的差異使有的部門為了自身利益,對一些應對突發事件的措施采取抵制或不予配合的態度;三是法律授權不明確。我國目前還沒有就突發事件在法律上對相關部門進行特別授權,這使有關部門針對突發事件采取特別措施后得不到其它部門的理解和配合。

從組織管理看,各應急部門的垂直突發危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較為完備,但各部門橫向之間的職責分工關系并不十分明確,職責交叉和管理脫節現象并存,缺乏統一協調。由于相互之間并沒有形成制度化的信息通報和信息資源共享機制,一方面災害主管部門時常感到應急救援力量和資源緊缺;另一方面感到協調困難,其他部門現有應急力量和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資源閑置。啟用應急指揮部雖可彌補這一缺陷,但其他應急管理階段的協調問題并未得到真正解決。因此,加快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協同行動,已成為應急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風險評估不足,預警機制不健全

為了避免事故,政府部門、煤炭企業應建立相應的監測體系,加強對煤炭行業災害風險的監測,開展有關災害風險的預報預警工作。但從全行業看,對災害風險信息的綜合利用、評估和趨勢預測則有所不足,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也不健全,不利于實現超前預防和早期預警。例如,山東華源煤礦“8.17”特大透水事故發生的前一天即16日已經下大暴雨,汶河的水位已經到達警戒線,但煤炭部門、煤監部門、氣象部門、水利部門等各部門都沒有意識到汶河支流柴汶河對煤礦的威脅,敏感性不強,即風險評估不到位,預警機制不健全,致使洪水泄入井下,172名職工遇難。

(四)信息溝通和共享欠缺,社會參與程度不高

由于信息公開制度的缺失,突發事件發生后,一些政府官員出于各種考慮,往往封鎖消息,甚至編造謊言欺上瞞下、謊報虛報情況。這是我國在危機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其結果是造成全社會范圍內謠言四起,并引起民眾的心理恐慌。煤炭行業的信息溝通欠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煤礦災害風險信息報告的標準、程序、時限和責任不明確、不規范,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要求,瞞報、緩報、漏報的現象時有發生;第二,煤炭企業和相關部門各個應急信息系統相互分割,缺乏互通互連,難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第三,缺乏綜合性的煤礦信息平臺和分析機制,無論是在信息收集匯總方面,還是在綜合評估和預測預警方面,都有所欠缺。提高煤炭企業危機管理能力,需要有全社會的參與,各種非政府公共部門、社會組織、社區、企業、新聞媒體和公眾在危機管理中都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但目前各個方面的參與程度都不高。

(五)缺乏完整和統一的危機管理的法律、法規

西方發達國家成功的危機管理經驗之一是有一個比較全面的公共危機管理法律框架,在應對緊急事態方面有法律依據和支撐,政府、公民、相關的社會組織各自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行為,法律有基本的甚至是詳盡細致的規定,使得危機的處理有章可循。而我國目前卻沒有一部完整和統一的法律,各地方也沒有專門的危機管理的法規,只有一些零散的針對某類危機事件的管理制度。這就使危機管理缺乏法律保障,危機管理不科學、不規范、不得力,而且危機處理中的人為因素過重,行政干預過多,容易引起各方的分歧,甚至可能貽誤最佳救助時機。

二、完善煤炭行業危機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一)政府在煤炭行業危機管理中的作用

1.加強煤炭行業危機管理中決策系統的建設

決策系統是危機管理的核心,主要職能是對如何應對危機做出決策。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煤炭行業的危機管理大部分還停留在從工作經驗出發開“碰頭會”進行決策的水平。要提高危機管理中決策系統的創新能力,首先要重視煤炭行業及其危機知識基礎設施的應用。危機決策者要充分利用各級煤炭院校、培訓機構、研究實驗室、電信網絡、圖書館、數據庫等設施系統,完善決策研究的科學方法,將危機決策引入專門化的軌道。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危機決策者要積極順應科技發展的要求,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和電子政務發展的需要,利用高新技術進行信息的搜集、儲存、提取、分析和交流,提高危機決策的規范化、科學化和高效化程度。煤炭行業建立危機決策支持系統“不是要代替管理方面的判斷,而是去支持這項工作,并且使決策過程更加有效益”[1]。再次,要創新決策方法,應成立專門的獨立組織機構,公開甄別煤炭行業危機誘因,建設危機事件(礦難)“案例庫”,舉一反三,吸取教訓,最大限度地減少直至杜絕類似災難、事故的發生,并結合實際,為煤炭行業危機決策和管理提供新的方法。

2.建立健全煤炭行業危機管理的控制機制

在煤炭行業危機管理體系中,組織機構設置、決策機制和控制機制是實現危機有效控制的基礎。而控制機制在煤炭行業危機管理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完備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政府危機管理體系的成敗。管理學中把控制工作按時序劃分為前饋控制、現場控制(或實時控制)和反饋控制[2]。依此類推,也可以把政府危機管理體系中的控制機制劃分為前饋控制、現場控制和反饋控制。

前饋控制也即預防性控制。政府危機管理的最理想狀態是將危機消滅在萌芽或潛伏時期,政府應“使用少量的錢預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錢治療”[3]。當然前饋控制并不能消除所有的危機,但它可以為危機的現場控制制造良好的條件和贏得寶貴的時間。政府危機管理體系中的前饋控制系統的構建主要包括建立危機預警系統、制定危機反應和恢復計劃、舉行反危機演習與培訓等三個部分?,F場控制也稱實時控制,反映到政府危機管理過程中也即政府對具體危機事件的管理,它主要包括危機開始階段的應急管理、危機發展階段的反應管理和危機結束階段的恢復管理三個部分,即礦井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搶險和事故后的生產秩序整頓。反饋控制亦即政府危機管理評價,通過對政府危機管理進行評價可以發現政府危機管理體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改進的意見和措施并反饋到體系之中,從而不斷完善政府危機管理體系,降低危機事件的發生率和提高對事故處理的效率,就煤炭行業而言可以提高整個煤炭系統預防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3.完善危機管理相關法律體系建設

以法律手段來處理煤炭行業危機事件是世界各國普遍采取的措施和對策。近年來,我國雖先后制定了一些相關的法律,例如《安全生產法》、《煤炭法》、《消防法》、《礦山安全法》等,但這些法律本身的部門管理色彩較濃,缺乏對政府各部門間、政府和社會之間、部門與企業之間的協調與合作的規定。在應對高頻度的以及自然災害引發的煤炭企業緊急事件時,往往顯得力不從心。

4.建立長期相對穩定的專家咨詢機制

煤炭行業是特殊行業,技術性非常強,在危機決策中,專家不僅可以彌補決策者知識、經驗、能力和體力的不足,而且在決策的各個階段都可以為決策者提供專業性、技術性以及決策方法等方面的咨詢意見。然而目前參與政府危機決策的專家大都是“臨時征召”、“倉促上陣”,具有較大的隨意性。這不僅不利于專家作用的發揮,影響危機決策的質量,而且也不利于專家對危機相關領域的跟蹤研究。針對這種狀況,我國應建立長期相對穩定的政府危機管理專家聯系制度,分級建立煤炭行業專家庫,并按學科專長、知識技能等對專家進行合理分類,建立相應工作機制,一旦發生危機可直接根據危機類型迅速召集有關專家參與決策,從而提高決策的質量。

(二) 煤炭行業(企業)在危機管理中的作用

1.強化責任制,建立健全煤礦責任考核體系

責任制建設是搞好煤礦危機管理的根本性措施。首先要強化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其主要職責是:首先需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定安全規劃、安全目標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使企業安全與發展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組織制定安全技術培訓、考核方案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以安全為重點的干部考核制度,把安全業績作為管理人員晉升、獎勵的重要因素,使其及時、如實報告安全生產事故。其次要建立并嚴格落實各個崗位的安全責任制:必須建立各級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職能部門的業務保安責任制和各工種的安全崗位責任制,明確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和各個崗位的職工在安全生產中應負的職責,分級管理,層層落實。再次是要落實新建、改建、擴建礦井的安全管理責任。建設項目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辦理項目核準手續。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切忌盲目追求規模和速度。應嚴加審核建井隊伍的資質,杜絕井下工程轉包,井下工程嚴禁使用與資質不相符的施工隊伍。第四是加強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的跟蹤考核。要建立安全生產跟蹤考核制度,把考核結果與經濟利益掛鉤。

2.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培植危機意識

煤炭行業危機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在于建設先進的安全文化,這是實現煤礦長治久安的有效途徑。強化安全危機的培訓教育,提高員工素質是安全文化建設重要的一環。培訓中,對安全價值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灌輸、對價值觀及行動方式的培育都應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安全文化可在企業內部把全體員工的安全需要轉化為具體的奮斗目標和行為準則,形成職工的安全生產精神動力,使其從整體上、長遠上促進煤礦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職工的安全素養。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尊重人的價值、滿足人的需求、實現人的愿望、促進人的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據統計,近年發生的事故有85%以上是由于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只有通過精心構建一種先進、科學的安全文化,才能借助文化特有的影響力、滲透力和擴張力,引發職工安全觀念的變化,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安全觀,使危機管理工作獲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豐厚的文化底蘊。

3.發揮非政府組織(煤炭行業管理協會)的作用

煤炭行業危機管理的主體應該是全國和地方的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和煤炭企業,但不可忽視煤炭行業協會對煤炭行業危機管理的統領、協調和紐帶作用。我國的煤炭企業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如果成立這種地域性的行業協會將有利于對地區內的企業規制。2004年頒布的《行政許可法》也規定“政府不再干預由協會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事”。行業協會在煤炭行業的危機管理中可以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可以通過制定和優化煤炭行業標準、推動新技術的應用、加強技術力量的整合、開展應急救援方面的技術比武、開展危機(災害)治理的經驗交流等推動煤炭行業危機管理水平的提升。

4.加大安全投入,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

充足的安全投入是搞好煤礦危機管理的保障,各煤礦企業必須按規定足額提取安全費用。安全費用必須??顚S?,對提取不足、挪用安全費用、投入不到位的行為,應該追究責任。同時應積極推進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制定各崗位工作質量標準和各單項工程質量標準,由跟班負責人、安監員、質量檢查員依據標準對工作質量進行評估,推行作業現場精細化管理,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實現人、機、環境的高度和諧統一,提高安全保障水平,逐步實現煤礦企業的本質安全。煤礦企業要結合實際,建立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建立專職應急救援隊伍,保證資金投入,制定各類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加強預案宣傳和應急救援教育,公示應急救援流程,經常開展相關演練,普及事故災難預防、避險、報警、自救、互救知識,提高煤礦的防災抗災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5.加強和改進煤礦技術管理和現場管理

煤炭行業技術管理是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煤礦要健全以總工程師為核心的技術管理體系,總工程師要對技術工作全面負責。采、掘、機、運、通、安監、地測等基層單位必須配備專職技術人員,負責現場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煤礦行業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科技開發機制,建立安全科研機構,配備足夠的科研人員,保證安全科研經費,制定獎勵制度,特別是高瓦斯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要配備專門的瓦斯治理研究人員。同時要加強現場技術管理,礦總工程師要定期對技術措施、作業規程、操作規程進行審查,增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嚴格技術資料檔案管理,準確、及時標注圖紙資料,健全技術資料檔案,對記載礦井開采情況和隱患的技術資料以及周邊小煤礦的開采技術資料要妥善保管。許多礦井就是因為忽視了周邊小煤礦的開采技術資料而導致了礦難的發生。

總之,真正解決安全生產問題需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既要下大力氣解決當前影響安全的突出問題,又要研究影響煤礦安全的深層次問題;堅持當前和長遠相統一,既要抓好當前的薄弱環節,又要治理整改安全隱患,真正建立起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確實實現煤礦的安全生產。危機管理的特征決定了它區別于一般的政府公共管理。盡管本文應用危機管理理論結合煤炭行業實際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但煤炭行業危機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這需要政府部門、煤炭行業、專家學者、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2][美]哈羅德·孔茨,海因茨·韋里克著,馬春光譯.管理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3.p179,p560~563.

[3][美]戴維·奧斯本蓋,特德·蓋布勒著,上海編譯組譯.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p234.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risis Management Theory in Coal Industry

Shang LeiLiu Zhongbo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2249;

Work Safety Administration of Zaozhuang, Zaozhuang Shandong 277101,China)

Key words: crisis; crisis management; coal industry; colliery accidents; safe production

煤礦安全管理范文第2篇

1 加強施工管理, 切實落實管理責任

為了保證煤礦安全施工, 應重視基層工作的管理, 加強質量標準化的水平。構建完善的法律管理體制將安全施工責任制落實到個人或崗位, 制定上級對下級負責, 員工聯保的安全施工機制。相關管理人員應定期深入施工現場進行監督檢查, 及時對施工地點的動態安全進行檢測。實現現場安全管理由單一、粗放、機械性轉換為多變、靈活、集約性的管理;實現質量標準化及安全等級由靜態標準轉換動態標準;將事故的事后分析轉換為事前的探索、查找、消除。施工先車燈工作人員都要取得必要的安全資格證書, 對于特殊工種還應嚴格做到持證上崗;加強施工設備及材料的管理, 嚴格摒棄不滿足施工標準的設備及材料;對煤礦中的提升、運輸機電及通風等重要的系統, 要害位置, 需要進行嚴格的安全運行標準規范, 相關技術管理及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合格驗收并簽字確認;對于不滿足運行標準的情況, 應嚴禁生產, 在煤礦生產過程中, 對于不安全的因素及不規范施工, 應隨時摘牌, 準確整改后進行二次驗收;重視工程施工設計的審核, 工程質量以及施工檢測驗收等工作, 采取質量責任制。保證管理體制無缺陷, 施工環境安全標準。且煤礦施工應嚴格根據“一井一制”的施工安全標準, 并配備必要的安檢人員進行現場跟班檢測;定期組織外委工程的質量檢查與驗收, 及時處理發生的問題, 對于情節極為嚴重的情況, 應立即停止作業。并根據相關標準進行懲處。

2 健全機構規劃完善目標

把安全監督、檢查和質量標準化工作合為一體, 設立專職的安全質量標準化監督、檢查的崗位, 設專職機構, 全面負責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 負責日常的考核、監督和檢查指導工作。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年度總體規劃和年度達標計劃, 制定評審標準, 落實制度, 逐項跟進。認真研究具體方案, 實施細則, 為更好的標準化工作鋪墊。根據相關計劃, 進行定期的每月檢測驗收, 并進行隨機抽樣檢查, 及時發現施工問題, 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 將施工的問題及改良在每月質量標準化例會上, 進而分析研究, 制定可行的方案, 對下月的工作目標與計劃進行規劃。驗收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考核, 并相互之間進行制約監督, 共同發展。項目管理人員應大力對驗收工作進行支持, 樹立嚴謹、細致的施工作風。保證施工設備及材料始終在安全運行的狀態下。只有充分的保證設備齊全, 施工靈活可靠, 才能保證人、物、體系的和諧安全統一。重視質量問題, 即使是一個小夾板螺栓沒擰好, 尺寸上存在較小誤差, 都需要認真的對待, 嚴格根據制度規范進行整改。任命工作質量優異的班組為安全質量標準的樣板區隊, 給予合理的獎勵, 采取典型引導、以點帶面的方式, 促進整個煤礦生產的質量標準施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使質量標準化的建設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 結合煤礦現場的施工環境與人員行為操作, 對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各個工序制定合理的操作管理體制, 并不斷的改善修整;致力于構建以施工目標、責任、信息等為主的保障系統。

3 提高資金投入, 不斷創新

煤礦作業應積極引進新型技術與先進設備, 使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將科技融入煤礦生產中, 促進技術發展??萍歼M步與新型技術的運用, 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和改善煤礦的經濟效益與安全狀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 激勵調動專業技術人員工作積極性, 推廣應用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 圍繞安全生產、質量標準化開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質量標準化建設要結合礦井地質開采條件實際, 制定相應政策, 落實專項基金, 加大質量標準化建設投入。強化現場技術管理, 編制切實可行的作業規程, 杜絕技術管理工作的隨意性, 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及時調整生產計劃, 嚴禁超能力組織生產會戰, 通過加大技術投入, 降低職工的勞動強度, 為安全生產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積極改善安全生產條件, 推廣應用信息化、自動化及監測監控等手段, 發揮科技創新對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作用, 解決影響煤礦安全的水、火、瓦斯、地溫等突出問題, 降低安全風險。在實際工作中, 機電自動化監測設備存在著一些與實際情況不相適應的地方, 煤礦主要領導應對此項工作給予高度關注, 對技術創新參與人員給予適時獎勵, 引導工程技術人員積極參與技術改革與創新活動。物和系統的本質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點環節之一, 推進本質安全必須加大老設備更新換代、老系統的技術改造, 進一步提高系統、裝備運行的安全可靠性, 減少人員投入, 因為生產環境少一個人, 就會多一份安全。

結束語

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是企業安全文化的基礎, 也是保證煤礦生產安全、人身安全的一種手段, 是高產、穩產、均衡生產的前提條件, 是煤炭工業步入新型產業道路的必然結果, 是廣大煤礦工人的迫切愿望, 也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生產的具體體現。

參考文獻

[1]鄭德寶.夯實安全基礎保障安全生產[J].安全監察與管理.

煤礦安全管理范文第3篇

新世紀以來, 我國的煤炭工業經過了幾十年的不斷改進, 雖然對安全的重視不斷提高, 但是傷亡事故卻仍舊時常發生, 重大的惡性事故也時有發生。發生的這些事故不僅讓人民生命財產慘遭巨大的損失, 并且還在國內外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安全事故的發生原因除了社會的因素、歷史的因素、社會經濟的因素之外, 不僅因為員工的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的生產環境等直接原因, 而且還有更深層次的本質原因, 即管理原因。尤其是隨著煤礦供電得電壓等級的逐漸增高, 煤礦機電系統應用的方面也越來越廣。曾經的先進設備如今已經完全落后, 煤礦原來的機電設備的能力顯然不夠, 導致經常出現大的機電事故, 給安全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1 煤礦機電設備技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煤礦機電設備問題

缺少保護機電設備的裝置, 不能夠達到《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有些煤礦企業為了使生產進度加快, 使得設備的實際運行負荷遠遠的超過了額定設計能力。維護人員很少重視機電設備的陳舊問題, 造成機電設備安全性能很差, 有很多的安全隱患存在, 使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加大。

1.2 缺少機電標準化的工作意識

一些煤礦沒有專門管理機電標準化的人員, 即使擁有這樣的人員, 大多也是兼職。甚至有些機電的職工標準化意識較低, 沒有依照國家相關的標準對煤礦流動的設備及固定的設備來進行管理。與此同時, 在一些設備管理的環節上做的不夠充分, 比如在采購、選型、驗收和安裝等環節, 設備的標志不全, 缺少相關的編號等等。

1.3 機電管理部門的問題

即使很多的煤礦都設立了煤礦機電科, 主要對機電生產和機電管理的工作負責, 但是, 許多煤礦機電設備管理部門往往都忽視了機電設備技術的管理, 卻只注重生產這一方面。不但導致機電管理網絡時有中斷現象發生, 還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缺乏管理機電的人員, 不能使得機電的專業組織健全, 從而使得機電管理部門的作用漸漸淡化。

1.4 需要提高設備操作人員的素質

基于煤礦企業自身的特點, 很多煤礦的技術操作人員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被迫只能招聘一些新的員工, 沒有機電管理的經驗, 同時專業素養不高, 技術水平也偏低, 還經常發生違章作業, 導致機電隊伍的整體素質偏低。

2 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合理應用

2.1 加大對煤礦機電安全的科技投入

當前煤礦企業頻繁發生機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機電安全管理的技術落后。煤礦機電安全管理的目的是確保煤礦機電的安全, 進行相關計劃、決策、控制和組織等活動。對機電安全的投入資金要合理地進行安排是使經濟效益提高、使安全生產搞好的重要方式。使安全科研的投入加大是加大安全科技投入至關重要的一點。安全技術的專項經費一定要全用來改善機電安全的生產條件。還要積極的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煤礦、礦山企業的各級主管部門, 對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要認真貫徹, 堅持“管理、培訓、裝備”三并重的原則, 實施“安全、高效發展”戰略, 基本方法為“完善標準, 整章建制, 責任落實, 對安全管理的行為從嚴規范、業務保安的行為、員工操作的行為”, 對干部員工隊伍建設、重大災害防治、安全管理示范礦井三項工作要重點突出, 使安全監察、安全責任、安全文化、技術支撐、制度標準、激勵約束的六大保障體系徹底完善, 目標要明確, 信念要堅定。所有人員都參與進去打一場關于安全生產的持久戰, 提供安全保障的工作思路為了使安全生產年的各項任務能夠圓滿的完成。同時, 國家機電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通過相關渠道, 爭取使煤礦山機電生產科技的投入加大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技術創新計劃、高技術產業化中。

2.2 機電結構體系的構建

機電結構體系的合理構建是保證機電能夠運行平穩的基礎, 對煤礦的機電系統來說。不光要滿足電網高效的要求并且還要滿足電源可靠的要求。使用雙電源、雙回路得供電方式是使可靠性提高的最有效手段。因此我們要確保煤礦有兩路獨立的電源線路, 任何一回路出現故障時, 另外一回路可以擔負煤礦的全部負荷, 當一回路正常運行時, 另一回路一定要帶電備用;對主要通風機、一定要有專用的雙回路對于瓦斯抽放泵等重要的一類設備, 要有同等可靠的雙電源對其輔助的設備及控制同路與主設備之間。其次要對供電電源合理的選擇, 因為電源的二段母線在分列運行時, 與二段母線的饋電線路相接才可以構成雙回路的電源, 這是由一個電源變電所引出回路電源必不可少的條件。在論證所選電源的可靠性時.除了要注意環境的距離和電源的容量以外, 還應對電源變電所的運行方式注意。

2.3 實現機電運行的安全監控

裝備煤礦機電系統要用機電監測監控系統, 對設備的運行狀態和電網的安全參量進行實時的監測, 這將使煤礦電氣自動化水平極大程度的提高。例如福建省煤炭資源的條件比較復雜, 煤層的厚度不一, 很難形成較大的生產規模, 福建煤電所屬的礦井也是如此。對于如今煤炭價格的低迷情況, 公司應科技興礦, 使生產水平提高。在公司設備最先進、科技含量最高的兩個省級重點工程———昌福山煤礦礦井、高陂煤礦建設的過程中, 公司對各種各樣的節能新設備, 安全風險評估、安裝安全監控等各項管理系統進行推廣, 使安全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 創下福建省年產21萬t以上礦井建設周期的最短紀錄, 僅用3年11個月的時間完成礦井立項開工建設到竣工投產。不停的進行科技的投入, 逐步改善安全生產的狀況。使用安全綜合的監控系統, 可以實時的監控整體的生產環境, 及時把存在的安全隱患排除。

2.4 促進機電設備安全制度建設

制定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約談、隱患問責、管理人員下井、領導干部聯點包礦、整合礦井過渡期的安全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當做一項課題來研究安全管理、安全制度, 實施安全制度, 構建的安全管理體制機制要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總經理安全辦公例會的制度, 以便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能夠解決, 安排部署中長期的安全工作。對通風區隊長兼礦長助理的制度要嚴格落實, 加強礦井“一通三防”的工作;使總工程師在礦井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能夠突出, 調整為行政“二把手”把高瓦斯礦井的總工程師;對“六長”配備高度重視, 加強“六長”的安全資質培訓, 充實礦井的專業技術力量。對安全生產的責任要嚴格的落實, 對安全事故問責和績效考核的力度要加大;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大打安全生產翻身仗”的活動結合起來, 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安全管理問題大討論”;開展群眾工作和“工人先鋒號”的班組競賽、“安康杯”的競賽, 打造以安全為宗旨的企業文化。使教學管理制度和培訓機構章程修訂完善, 堅持培訓計劃完成情況與單位安全績效相掛鉤, 把培訓結果當做學員個人安全技能賬戶的考核依據。

3 結語

總而言之, 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的生產中永遠不變的主題。要想讓企業長遠的發展, 一定要保證安全生產。發展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的工作, 很大程度的為煤礦的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進而使煤礦企業的發展更加順利。但在機電技術管理的工作中依然有很多不足, 造成一定的影響對安全生產, 所以, 要加強機電技術管理的工作, 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 確保在安全生產的同時還使企業的發展健康長遠。

參考文獻

[1]王金力.加強科學管理, 建設現代化煤礦[J].神東科技, 2009, 2 (1) :36~38.

[2]田豐, 余天龍.兩種機械電氣設備調試程序的分析比較[J].華東電力, 2010 (06) :23~25.

煤礦安全管理范文第4篇

1 新時期煤礦機電技術管理中的問題及對安全生產的影響

煤礦機電技術管理是新時期煤礦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與安全生產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目前我國對此要求十分嚴格,但現實中由于相應政策和要求并沒有貫徹到底,工作中依舊還存在不少隱患,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項。

1.1 制度問題

煤礦機電技術管理與其他的管理工作一樣,需要以制度作為依據和保障。然而,長期以來煤礦企業的重心一直都放在生產上,對于機電技術管理則大多并未給予足夠的關注,致使相應制度的建設也明顯滯后,甚至部分礦井至今都未形成規范制度。缺乏健全的制度,會導致管理中存在疏漏,進而使得安全風險的防控有效性差,最終造成安全生產受到威脅。

1.2 養護問題

機電設備是煤礦生產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直接關系到生產效率。但是,由于礦區往往環境惡劣,再加上企業不重視對此進行養護,這些設備在使用中也存在很大的風險。比如,部分礦井當前依舊在使用一些嚴重老化或者過時已久的設備,盡管設備還可以運轉,但零部件卻大多都已經處于異常狀態,在使用的過程中極易造成意外事故,威脅操作者及周圍作業人員的安全,一旦設備失控或者作業精度出現問題,將造成難以預料的后果。

1.3 成效問題

迫于外部壓力,煤礦企業目前大多已經加強了管理,但是,成效依舊未明顯改善。導致此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水平偏低,當管理與生產規模不匹配的情況下,成效必然會很不理想。比如,部分企業片面的認為改進機電技術管理就是強化對通風設備及排水設施的管理,沒有考慮其他方面,致使管理廣度不夠,生產中的安全隱患依舊比較多。

2 關于做好機電技術管理工作、保障安全生產實現的相關建議

2.1 修正現行制度

鑒于目前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工作中依照的制度還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現實中有必要重視對其實施修正,以促進管理的系統化。在進行的過程中,需要將新時期的管理要求融入其中,以保證管理深度。修正制度的目的是提升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因而,更新工作要求的同時,還需要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機制,促進新制度的落實和執行。這一點是改進工作的基本要求,若新制度得不到貫徹,那么“修正”和“完善”也將毫無意義,管理改進永遠無法實現。為了避免出現“陽奉陰違”等現象,工作中還需要消除管理人員的應付心理,增強其責任意識。而對于目前管理中存在部分管理者推諉責任的情況,在管理制度中有必要對管理責任進行清晰界定,以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為指導,理順權責關系,明確每一位管理者的責任范圍。這樣做不僅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還可以避免問責難等情況。另外,為了使相關管理人員真正重視機電技術管理工作,還需要以考核為輔助,進一步強化管理者的責任意識。

2.2 從資金投入上給予安全生產可靠保障

機電設備對煤礦生產效率影響極大,所以,無論是從經濟效益上講,還是從企業發展角度來講,煤礦企業都有充足的理由重視機電設備養護及更新。企業發展中,目光必須放得長遠一些,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還要為長遠發展做好規劃。煤礦生產中所使用的設備會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而逐漸老化,這是無可避免的,企業必須要正視這一點。經濟成本固然重要,但設備養護也是必須的,企業應理性看待設備養護這一開支的必要性。鑒于當前煤礦機電設備普遍相對陳舊的現實,煤礦企業除了要注重對這些設備進行及時的檢修之外,還應另投資金添置新設備或者更換舊設備。在更新設備這個問題上,企業應正確認識先進設備引入為自身發展帶來的好處,明確此舉是利大于弊的。簡單來講就是,盡管先進設備的引入需要更多的資金,但是,其在提高生產效率方面創造的價值是遠遠高于耗費的成本的,所以,眼前的資金投入是為了以后更好的發展,是完全必要和值得的。比如,先進的監控設備能夠起到危險提示的作用,可減低爆炸事故的發生率。爆炸損失是遠高于設備成本的,因而,企業引入先進設備的做法,盡管看上去投資較大,但實際上其可能蒙受的損失卻因此減小了。只有意識到這一點,企業才會真正重視設備問題。所以,當前階段煤礦企業有必要適當加大在設備養護與更新方面的投入,以此來給予安全生產可靠的保障。

2.3 在積極推進制度建設的同時,引入專業人才

針對當前機電技術管理中成效不佳的問題,該文建議積極推進制度建設,并對相關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督促。國家和煤礦企業對于此項工作均提出了一些要求,但在具體工作中,這些要求大多并沒有貫徹到底。這種局面的產生,一方面應歸于執行力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缺乏健全制度的保障。在這方面,目前最緊迫的任務之一是盡快建立起考核機制,借助考核的形式,來督促相關要求的落實。同時,管理中也應結合新時期的形勢,對管理要求進行更新,以保證新出現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眾所周知,礦井是一個安全風險較高的場所,但是,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參與管理的人員需要不時下井。此項要求使得管理人員心理上存在負擔,久而久之這種負擔就會使得管理人員對下井心生不滿,進而提出離職。所以,目前這方面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專業人才留下的幾率低。再加上礦井大多環境惡劣,此項工作的人才補充是相當困難的。對于這種情況,建議煤礦企業從提升此類管理崗位的薪資水平、改善福利待遇等方面入手,來提升崗位吸引力,進而達到引入專業人才的目的。另外,對于在職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也是必要的。培訓是提升他們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有助于緩解目前人才資源相對不足的局勢。

3 結語

整體而言,煤礦機電技術管理中依舊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克服,安全生產也無法得到保障,各種事故發生率高居不下。對于二者的關系,該文認為機電技術管理是安全生產的基礎和保障,只有做好機電技術管理,方有可能實現真正的安全生產。所以,在當前階段,煤礦企業必須將機電技術管理工作切實重視起來,借助有效的改進措施,來盡快改變煤礦生產安全風險過高的現狀。

參考文獻

[1]唐強.淺析如何加強煤礦機電技術管理[J].機械研究與應用,2015,28(5):216-217.

[2]?;郗?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創新的探索與實踐[J].經營管理者,2015(16):208.

[3]路龍.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的創新和應用淺談[J].工業B,2015(49):78.

[4]王浩宇.淺析煤礦機電技術一體化應用研究[J].工業B,2015(38):218.

煤礦安全管理范文第5篇

1.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對于煤礦安全生產應用的重要性

煤礦安全生產是十分重要的問題,而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對其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對于工作人員來說,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可以進一步的對工作人員的技術進行培訓,進而可以提高其專業的技術和素養。第二,對于設備的使用制度來說,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可以幫助建立較為科學的設備使用制度,讓工作者更加了解設備,并可以正確的使用設備,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減少設備的磨損消耗問題,還能夠保障煤礦的安全生產[1]。第三,對于機電設備的日常維護是一個較為重要的事情,它不但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還可以在兼顧安全系數的同時進一步節約成本,而這些,都離不開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第四,對于設備的科學使用以及生產的過程來說,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可以更好的提高設備的使用程度以及生產過程中信息化的程度,可以使得整個網絡平臺安穩運行,并還能進一步的改善在傳統的生產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降低企業出現安全事故問題的概率。

2.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

(1)擴增高新技術的投入

隨著一些煤礦安全生產的進行,我們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高新技術的投入,如此一來,可以更大程度的實現設備的使用效率以及可以更好的提高生產效率,保證企業可以獲得較為可觀的收入和效益。再者,一般情況來說,引發事故的大多原因是煤礦機電技術管理不得當,所以,通過提高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可以更進一步的確保生產的安全性,進一步的與實際相吻合[2],使煤礦生產過程更加安全。為了可以更好的提高煤礦機電技術管理,資金方面要進行合理安排,實現生產水平和機電技術全面的改造和升級,加大對于煤礦機電技術的管理力度,推動其工作的開展,進而確保對于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可以有效有序的進行,由此煤礦安全生產便可以進一步的完善,并且也可以將機電管理的效果充分的進行體現。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可以保證煤礦機電管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企業需要根據其生產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些符合企業發展道路并且可以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規章制度,進一步的加強管理者對于制度以及執行的觀念,讓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有章可循,不論在哪一個工作環節,都可以依法遵循規章制度工作。再者,還應引進一些較為先進的檢測設備,對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乃至每一個細節都進行監督管制(如圖1),對工作過程可以做到實時監控[3]。當有不好的情況發生時,監管設備可以及時的作出反應,工作人員便可以根據設備的提醒將隱患排除。對于工作人員也應該設立一些獎賞制度,要做到獎罰分明,對于認真工作、工作效率較高的工作人員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嘉獎;而對于那些工作不認真、不負責的工作人員也要做出相應的懲罰措施,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也可以進一步的淘汰一些工作態度不良好的員工,使整個企業的工作氛圍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3)加強設備前期的管理工作

對于設備的管理來說,要以“預防為主”。在對設備進行使用之前,就應該從思想上對其進行重視,要對其進行妥善的使用,避免一些因使用不當而導致設備損傷的事故。首先,對于設備的選型管理,要確保設備的選型正確,而這一問題卻常常被工作人員所忽視,那么因此對于新工藝的投入也會有影響。選型工作是一個比較靈活的工作,它需要根據不同的問題制定不同的分析原則,而對于不同的地域和煤層也要有不同的分析選型。選型設備還要以地質勘查的資料為前提去進行準備,比如:在對井田進行開采之前,要出具可行性及必要性的報告,如此也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再者,對于設備的類型選擇也要盡量滿足煤層條件;要確保選擇的設備有特定的標準規定以及說明,這樣可以保證工作人員可以快速的熟悉并使用設備,盡管不同的設備使用方法都有所不同,但是設備的標準一定要滿足國內通行,這樣的話,如果一旦出現一些故障也可以對其進行及時的維護和修理,不至于在故障發生之后,無法找到可以替換的零件等情況的出現,這樣也進一步的保證了設備的安全管理。

(4)強化現場管理

對于一臺機電設備來說,工作人員要定期對其進行檢查,對于相關的保護設置的檢查更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周期,最少也要滿足每周檢查兩次。在日常的檢查中,要檢查仔細,當發現問題時,也要及時上報,如果沒有維修人員可以進行現場及時的維修,還應下達一份隱患告知單,讓工作人員知曉設備的問題所在。對于一些較為重大的問題,如:失爆等[4],要立刻斷開電源對其進行檢修。在完成檢修之后,也要每天填寫檢查記錄,并將其送給相關的管理人員并簽字確認,以便可以讓管理人員實時的明確設備的情況。再者,企業也應該每個月不定期的安排人員對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防爆的質量,抽查的數量要確保一半的設備以上。要知道,設備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管理人員要不時的對設備進行現場檢查,對每日投用的設備更是要進行循環檢查,確保設備的完好性和運行性,進而保障整個生產系統的安全運行。

(5)加強設備的后期維護

除了要對機電設備的前期選型和現場的運營維護之外,還要將機電安全生產的各個細節落實到實處,而后期的維修檢測便是其中較為重要的問題之一,但是,對于機電設備的后期維護來說,也是較為難以落實的一個環節,就其后期的管理來說,要想全面貫徹的落實維修制度,不僅要加大其執行的力度,還要在思想上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首先要讓工作人員明確自己的工作任務,并且要時刻保持清醒,在對待安全問題上要保持思想的高度統一,再者,還要開設一些培訓活動,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5],還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座談會或者是交流會,讓工作人員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工作經驗以及遇到的問題和如何對其進行解決,通過這種類型的交流,讓各個工作人員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巧。還有就是要培養工作人員操作的規范化,在對設備進行使用的過程中,不但要有意識的對其進行保護,還要有一定的能力對其進行專業的使用,確保不會因為一些錯誤操作導致機器的損壞。企業的員工也要積極的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去,為企業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的提高企業的安全性和規矩性。

3.分析總結

安全生產不論是對于哪一種工作都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對于煤礦安全生產更是如此,他是一個企業當中較為核心的一部分。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的安全生產中也更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它不僅關系到生產的安全問題,他還直接可以對礦井的生產造成影響,進而進一步的也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影響?;谶@些問題的出現,企業應當加大對設備的管理力度,從設備最開始的前期選型到中期的管理以及后期的維護,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應該安排專業的管理人員對其監督和管理。企業要加強重視設備的檢車防護工作,以及對于信息的監管工作。再者,還要加強對于企業員工的培訓工作,為了可以更好的保障煤礦的安全生產,要深化設備、對設備進行更新改造。以此來實現煤礦機電設備的高效、科學的管理,確保煤礦的安全生產,并使其更上一層樓。

摘要:煤礦在我國是十分重要的資源之一,他對我國的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都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可謂是一員大將。眾所周知,煤礦是不可再生的一種資源,現如今,隨著我國對煤礦的大量挖掘,煤礦資源也變得越來越少,所以對于煤礦的管理和保護又成為了較為重要的一個問題。并且,在對煤礦進行開采的時候,最受關注的便是人們的安全問題。在以前,我們經??梢钥吹揭恍┮驗槊旱V開采而產生的一些安全事故,每每發生這一類的事故,都讓人痛心不已。本篇文章以煤礦安全問題為大背景,對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應用進行了分析總結,以期能夠提高煤礦生產的管理秩序以及提高其安全系數,進而進一步的促進煤礦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煤礦安全生產,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春彥,鄧桂波,劉永強.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石化技術,2020,27(05):231+248.

[2] 張凱.論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礦業裝備,2020(02):68-69.

[3] 劉麗芳.研究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20,40(04):88-89.

[4] 張艷慧.煤礦機電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24):215-216.

上一篇:收益法論文下一篇:碩士教育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