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態意識論文范文

2023-12-31

生態意識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當前南寧市農村經濟增長粗放、人們環境保護意識不足以及法規不完善等原因是造成農村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為此,本文分析了當前南寧市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并且針對目前所遇到的難題,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和重點研究方向,可為南寧市農村地區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現狀;方向

目前廣西南寧部分地區存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態災害問題,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臟、亂、差現象更為明顯。傳統粗放發展模式和生態保護意識淡薄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生態環境的污染,特別是農藥、薄膜產品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禽畜糞便污染, 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 這一切不但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而且阻礙了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資源開發過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不容小覷,政府和社會均面臨著嚴峻的環境保護形勢。

1.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容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已經嚴重影響到農產品的食用安全和村名的生存環境,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刻不容緩。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1)農村生態問題;(2)農村環境問題。保護農村生態主要是解決人類生產生活所引起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石漠化、生物滅絕等問題;而對農村環境問題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分析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探討治理農村污染的對策與措施,對以上兩點問題進行研究總結,如下圖所示。

2.廣西南寧農村生態環境現狀

2.1取得的初步成績

南寧市目前重點推進轄區生態村鎮建設,將其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證。各縣區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環保行動計劃的實施,積極開展生態村創建活動并取得好成績。目前已有將近20個行政村獲自治區級生態村命名,江南區吳圩鎮壇白村、馬山縣喬利鄉樂圩村和白山鎮合作村等行政村國家級生態村創建工作通過了自治區環保廳的初步驗收。

(1)實施水源、田園、家園清潔工程,重點對河流、道路、農村環境進行綜合整治,強化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及環境監管體系的建設。

(2)加快六縣六城區公益林保護示范區建設,開展村容村貌改造工程、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程、農村工業企業污染防治、水土保持預防保護、土地污染治理和農村環境保護整治示范工程。

(3)加強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實現農村供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83%。建設水土保持林、護坡、攔沙壩等生態工程,重點建設八尺江、鳳凰江、馬巢河、沙江河、心圩江支流(黃泥溝)、亭子沖、水塘江、那平江綜合治理等項目。

(4)開發和建設了多種綠色工程,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笆濉逼陂g,廣西南寧市共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積1425平方公里,實施水土保持生態修復面積2250平方公里,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實施率達90%以上,通過以上措施增強了農村自然環境保護的可持續能力和水平。

(5)開展農村飲水水源區森林保護小區區劃,并界定實施保護,提高公益林補償標準,加大公益林保護力度。

2.2存在的問題

(1)農村教育普遍落后,文化水平較低,欠缺科學生產方式、農業生產知識、基本環保知識和環保措施。

(2)農村基礎設施滯后,生活污水一般沒經過處理就直接排入河流或池塘,導致水體受污染,另外農村地區的現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還很低,容易造成“臟亂差”等現象。

(3)農村環境保護還存在立法空白,加上個別政府部門及其領導生態環保意識和環境法制觀念極其淡薄,導致農村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力度普遍不嚴。

(4)農村地區發展理念錯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亂砍伐森林資源、破壞植被、過分抽取地下水用于生產生活,導致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與美麗新農村、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要求不相適應。

(5)鄉村企業與農藥化肥污染、農膜污染對生態環境產生嚴重影響。

(6)農村地區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南寧市周邊農村地區的野生動植物銳減。

3.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未來方向

3.1逐步完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籌資模式

要想把生態環境治理好,首先應該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南寧市政府應該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生態保護、污染治理的籌資機制。要確保保護農村生態、治理農村環境污染的財政資金落實到位,優先安排生態農業項目建設,帶動農民向生態農業投資。

3.2建立農村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機制

南寧市政府已經明確提出要建立農村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機制,這就要求對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的管理主體、管護人員、資金來源和規章制度進行維護,這樣才能保證設施長期穩定運行并發揮效益。但靠政府的管理是遠遠不夠的,積極引導村民參與可事半功倍,要建立完善的村規民約,讓村名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

3.3實施規模農業生態建設,減少污染

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造成了農村環境大面積的污染,這其中最主要的當屬大量無機物質的使用造成的土地污染。因此南寧市要開展農村科技教育,指導農民科學使用新型肥料、低毒高效農藥等,大力倡導機械化耕作,推廣成熟的農業可以,以此減輕畜禽養殖,農藥,化肥,農膜的污染。地方政府要引導農民逐步向現代農業轉變, 大力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農村實用技術,推廣有機和綠色食品生產,使老百姓從中獲益。

3.4切實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

轉變農村工業增長方式就是要引導農村和鄉鎮企業走高效、優質、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一方面需要根據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建立循環性的生產工藝,實現生產工藝生態化。另一方面要依靠新技術清除農村工業污染物,恢復農村建設新面貌。利用以上途徑從根本上緩解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3.5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宣傳以提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廣西南寧要加快建立健全各項農村生態保護法律、法規, 把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上升到法律法規的高度,并將其納入國家法制化管理體系之中,對一些不適用于新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要進行修改,通過以上措施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法律保障。

利用多種渠道加強宣傳,以培養農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潛移默化中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要深入開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從下一代抓起,在中小學素質教育中添加農村生(下轉第418頁)(上接第319頁)態環境保護知識,使孩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如果能夠讓農民從生態環境保護中獲得實惠,這樣就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到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行動中來。

4.結束語

綜上所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正面臨著嚴峻的局面,為加快新農村的建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扭轉局面。目前,南寧市正通過政策措施(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法制建設等)和技術措施(依靠科學技術、建立示范基地等)逐步改善南寧市的形象和投資環境,相信在這樣氛圍下,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將會有所改善,山清水秀的局面將永久保留,南寧市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也將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陳錦昌.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思考[J].青海環境,2007,03:125-131.

[2]張雅光.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對策研究[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8,01:77-80.

[3]卓吉華.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J].新重慶,2007,05:44-46.

[4]唐萍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問題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5]羅春玲.加強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J].科技風,2009,05:100.

生態意識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 ,小康社會,環保意識,生態文明

一、什么是生態文明

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生態文明”。有專家認為,生態文明并不是指自然生態的“文明”狀態,而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對待生態。生態是各種力量相互制約的結果,也是各種力量協調共生的結果;也有學者認為,生態文明不僅僅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還包括人與人的關系。綜合專家的看法,我們可以對生態文明作出初步界定:生態文明首先應該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 、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以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為著眼點。生態文明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既追求人與生態的和諧,也追求人與人的和諧,而且人與人的和諧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梢哉f,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傳統文明形態特別是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類文明形態和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

二、為什么要建設生態文明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弄清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意義。常話道:“思想

是行動的先導。”如果認識不到位,就不能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自覺投身于生態文明建設中。筆者認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

(一)生態文明建設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個人,別說人了,一個活物應該這么活著,春天的時候門開著,風進來,花香進來,顏色進來。有時候你碰到雨,或者碰到霧的時候,你會忍不住想要往肺里,深深的呼吸一口氣,又凜冽,又清新。”這是柴靜在2015年的《穹頂之下》紀錄片中說的一段話,我覺得受益匪淺。對美好生活環境的追求 ,是每個生物體的基本權利,也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震驚全世界的“六大污染”( 意大利塞維索化學污染事故、美國三里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氣爆炸事件、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事故、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德國萊茵河污染事故)、“八大公害”( 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美國洛杉磯煙霧事件、美國多諾拉事件、英國倫敦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愛知縣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和“十大事件”( 北美死湖事件、卡迪茲號油輪事件、墨西哥灣井噴事件、庫巴唐“死亡谷”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印度博帕爾公害事件、切爾諾貝利核漏事件、萊茵河污染事件、雅典“緊急狀態事件”、海灣戰爭油污染事件)。這些公害和污染事故,都對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污染,導致許許多多正常人及動物非正常死亡,殘廢,或患病,給人類和生態環境帶來災難性后果,人類對資源的利用已經大大超過地球的承載能力。人類只有大力建設生態文明,才有可能持續的生存于這片土地上。

(二)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國雖然堪稱地大物博、資源富饒的國家,然而中國又是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無論哪種資源,人均擁有量在全世界都是很低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環境保護工作在逐步加強。同時,人民群眾對生產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但是,由于中國的經濟增長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傳統發展模式上,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中國集中出現,環境與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資源相對短缺、生態環境脆弱、環境容量不足,逐漸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生活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奧運會環境

治理、鄱陽湖生態治理、贛南稀土礦地區環境治理都花費了巨大的財力,事實也證明,如果依然固執地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及其得不償失的。

三、如何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關鍵是要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建設生態文明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十七大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兩個字的改動,寓意深遠,意義重大,針對性和指導性更強,有著深刻內涵。經濟增長方式是指通過不同要素投入和技術組合獲得經濟增長的方法和模式,強調的主要是提高經濟增長效益;而經濟發展方式除了涵蓋前者的含義外,還對經濟發展的理念、戰略和途徑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強調的不僅是提高經濟增長效益,還包括促進經濟結構優化、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發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內容。

(二)加快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以能源資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進行生產、以節約的方式進行消費為根本特征的社會。它不僅體現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更是一種全新的社會發展模式,它要求在生產、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以節約使用能源資源和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從而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具體說來,它是一種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以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遵循自然規律為核心,以綠色科技為動力,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合理進行功能區劃分,倡導環境文化和生態文明,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

(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與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融合共建

首先,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凸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取向,發揚傳統文化的生態倫理觀。制定和實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道德規范,推動形成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提倡自然的生活理念,使生態意識成為自覺的民族意識,上升為全民族的倫理道德,形成全社會崇尚生態文明的新風尚。其次。要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強化生態文明意識與知識普及。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學校主體教育中,多方面、多層次、多渠道深化受眾的生態文明觀念,鼓勵和支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設。通過生態文明理念、知識、制度以及生態文明試點實踐經驗總結等專業教育,提升各級領導干部、企業法人代表的生態文明建設的管理水平。切實讓生態文明教育進基層,實現生態文明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終身教育。再次,要在文化產業大發展中全面融人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創造大批熱愛生態、生命、生活,與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優秀作品,形成具有國際影響的生態文化競爭優勢[1]。

(四)發展循環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

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循環經濟以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為原則,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為核心,以資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為重點,通過調整結構、技術進步和加強管理等措施,大幅度減少資源消耗、降低廢物排放、提高勞動生產率。努力促進資源循環式利用,鼓勵企業循環式生產,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形成能源資源節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和消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關系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關系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必須充分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艱巨性、長期性,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大保護生態環境的力度,更加科學利用自然為人類的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堅決禁止掠奪自然、破壞自然的做法,堅決摒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恢復的做法。把共建綠色絲綢之路的思想貫徹落實[2],把祖國建設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美好家園,既是億萬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五、結束語

我們每個人都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節約資源從我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以羅保銘等“綠色中國焦點人物評選”人物為榜樣,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生態文明融合共建道路。

參考文獻

生態意識論文范文第3篇

高校是國家對人才培養的場所, 因此適當加強學生對生態意識的教育, 可以實現將生態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過程之中, 這樣學生的生態觀、生態道德觀能夠正確樹立。二十一世紀國家、社會需要綜合性的人才, 大學生即將面對社會, 企業需要大學生不僅有過硬的身體素質、知識, 還需要各種綜合的素質, 生態文明意識也算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梢韵胂肟慈绻恳晃划厴I的大學生, 在面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 都具備著良好的生態文明意識, 那對我們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將會是何等的幫助。

現今, 我國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自然資源銳減的當下, 經濟的發展與環境矛盾日益激化, 而大學生作為建設中國的中堅力量應該有生態文明意識, 為生態文明社會的建立付出努力。面對這樣的情況, 高校就更應該加強大學生生態意識的培養, 為大學生建立生態意識。高校多多開展大學生生態教育的課程, 這也是為社會輸送、發揚生態保護意識人才的關鍵。

二、生態意識培養的核心內容

1、生態危機意識

所謂的生態危機則是指, 在相對的發展環境下, 企業的生產、人們的生活都會導致某個地區的生態環境以及生態平衡遭到危害, 以此形式下發展大大影響了人類今后的生存。人類為了生活而發展產業, 大量的破壞環境、污染環境;也正因如此, 出現了當前局勢下人類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產生了一種恐懼, 而這種恐懼則是人類以往為了發展而破壞的環境。然而, 當下人類破壞環境而為自身造成的影響有:全球變暖、泥石流以及溫室效應, 這些都是因為人類大量的工業生產、大量的砍伐樹木、大面積的開采山林、挖礦等。所以, 當前學生應該樹立保護好生態環境的良好素質, 只有將一代又一代人培養成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公民, 只有這樣才可以將我們生活的地方、生活的家保護好。

2、生態道德意識

生態道德意識在道德層面上是道德范疇具有特殊含義的一部分, 是反映生態環境的主要本質、是體現人類保護生態環境的道德要求, 成為人們的普遍信念而對人們行為發生影響的基本道德規范。它要求人們能夠辨別生態道德行為并樹立正確的生態責任意識, 使得生態道德作為一種信念存在于人們內心, 并能時時指導和制約人們的行為。生態道德要求人類在面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態度和行為上遵循道德的規范與原則。

3、生態參與意識

當前局面, 保護生態環境是每個學生、每個公民必須要做到的。然而, 學生更應該肩負起保護生態環境的擔子, 并且, 還要大力宣傳保護生態環境, 將所有人民都拉攏到保護生態環境的圈子里。只有加強學生自身的保護環境的素質, 才可以起到作用, 其次還要在學生生活中引導學生保護生態環境,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讓我們攜手共創綠色家園。

三、生態意識培養的有效途徑

1、完善生態保護法律法規

制定法律法規是約束我們全體公民行為的一種必要手段, 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也同樣適用。通過制定與完善生態環境方面法律法規來幫助高校大學生增強生態文明意識, 是一條有效地途徑。目前, 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方面難免會產生一些問題, 這就要求政府部門不斷改善生態文明方面的法律法規和道德規范, 以達到制約與引導每個大學生都能自覺地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列中來。政府部門要把大學生生態文明問題作為法律法規制定出發點與落腳點。

2、增設生態環境教育公共課程

目前, 我們國家很多高校也開始增設生態環境教育的課程, 尤其是在公共課程上有明顯的增加趨勢。但是, 也有部分高校沒有開設這樣的課程, 這些高校過于尊重傳統式的教學, 對專業學科的重視遠遠高于生態文明的建立, 這對大學生的生態意識培養有很大的不利。因此, 高校應高認清當下現狀, 環境問題不容忽視, 應該在保證學生在專業課不受影響的情況下, 多多開展生態文明培養的課程, 為社會、國家培養出更加優秀的綜合性人才。

3、營造綠色校園文化

大學生的生活區域則是自身的校園。然而, 只有將自身的校園打造成綠色校園, 才可以良好的宣傳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當前局勢下, 我國很多高校都已建設校園為根本, 來加強學生自身的保護生態環境的素質。而學校是傳播道德精神與保護生態環境意識的地方, 建設綠色校園的本質是指, 培養大學生自身的道德觀, 以此加強學生的自身意識, 同時, 還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隨手關燈的習慣, 做到低碳環保也是一種保護環境的措施。只有建設綠色校園、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只有這樣生態環境才可以得到保護, 只有這樣才可以感染其他公民, 以此形式做到保護環境的意識。

四、結論

總的來說, 當下是高速發展的社會, 當代大學生應該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 而生態文明意識可以說是目前大學生必備的一項優秀的素質。因此, 高校應該做好大學生生態意識建立的教育任務。只有大學生真正建立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大學生作為建設中國的中堅力量應該有生態文明意識, 為生態文明社會的建立付出努力, 承擔起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的任務。

摘要:生態文明意識建立是保證未來地球生態環境發展的關鍵, 大學生最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堅力量, 他們的生態文明意識、道德建立為環境發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文章簡單闡述了培養大學生生態意識的意義, 之后介紹了生態意識培養的三點核心內容, 最后提出了生態意識培養的有效途徑, 希望對我國生態文明社會的建立能夠起到借鑒的作用。

關鍵詞:生態意識,培養探索

參考文獻

[1] 于冰.和諧社會視閾下大學生生態意識的培養[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0:90-92.

[2] 孟凡周.低碳經濟背景下大學生生態倫理意識的培養[J].萍鄉高等??茖W校學報, 2010, 04:84-86+96.

[3] 高健.論德育中大學生生態意識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 2014, 20:61-62.

生態意識論文范文第4篇

一、武威農村農民生態文明意識現狀調查

此次農民生態文明意識調查對象從涼州區、民勤、天祝的農村選擇了不同地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鄉村治理水平高低不同的一些村組的部分村民做了500份無記名的調查問卷。

在調查過程中筆者從性別、年齡結構、文化程度等, 有針對性的選取調查對象。調查內容大致五個部分, 包括生態文明知識的了解途徑、生態文明踐行度、生態文明知曉度、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在調查過程中發放500份問卷, 其中有效問卷475份, 有效率為95%, 設計問題20道。問卷中筆者對最能反映農民生態文明意識的6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

二、武威農村農民生態文明意識現狀調查分析

(一) 農民生態文明知曉程度

在調查結果當中農民對“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一問當中, 有10%的人認為發展經濟更重要, 有34.5%的人認為保護環境更重要, 還有49.5%的人認為這兩個方面都同等重要, 最后有6%的人不知道哪個更重要。

從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 在一些新農村建設比較好、基礎環境建設起步早、起點高的村組, 生態文明意識聽說過和比較了解所占比例比較高, 但在問及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這類問題時, 認為生態環境更重要和兩者同等重要的人數超過83%, 而對此類問題不了解和不關心的占不到8%。

(二) 農民生態文明踐行度 (見表1)

上述圖表選取了農民生產、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 針對這四個問題, 筆者可以分析出農民的生態文明意識已經有一部分轉化成行為動力, 只有在方便了農業生產和生活的情況下, 農民才會做出環保行為。

(三) 生態文明評價 (見表2)

調查結果反映出, 首先是政府對農村環境治理還有待加強, 對排污企業還需嚴管, 其次對生態環境宣傳加大力度, 要做到深入人心, 使農民真正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不只是國家的事、政府的事、環保部門的事, 而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四) 生態文明知識的了解途徑

在走訪一些偏僻村組的過程中, 農民對于“通過什么渠道或方式來熟悉生態文明知識”這個問題中, 通過電視、廣播了解的占37%, 通過互聯網或手機信息了解的占30%, 通過報紙、雜志、圖書了解的占15%, 最后通過標語、宣傳欄和專業人員不定期宣講了解的占18%。

三、當前武威市農民生態文明意識滯后的原因分析

(一) 農民生態文明意識滯后的特征

一是農民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與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相悖, 并且不會輕易改變。除了從上自下的環保政策宣傳不到位, 農民自身也沒意識到其行為已經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之外, 加之農村各項環?;A設施滯后, 已無法跟上農村快速的經濟發展, 最終導致農村生產、生活垃圾無法處理。

其次, 農民還沒有認識到破壞生態之后帶來的后果。隨著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環境問題日益凸顯, 地方政府又沒有及時進行治理, 這樣不僅破壞了農民自身居住的環境, 更影響到后代的生存空間。而農民卻沒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加之又缺乏改變自身行為的主動性和持續性。

最后, 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方面, 又缺乏溝通與交流, 對現代新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接受比較慢。多數農民由于相關知識欠缺、自身素質不高等原因導致理解有困難, 從而不能科學合理地進行農業生產, 進而造成農業二次污染。

(二) 武威市農民生態文明意識滯后的原因分析

1. 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對習慣思維的影響

現代農業生產中大量施用化肥、農藥, 這些非自然的人工化合物已經超出了自然的凈化能力, 形成化學殘留物質, 滯留于土壤、空氣與水體中, 形成新的環境污染的源頭。為此一些農民依然沒有認識到現代農業生產模式所帶來的巨大變化, 心理依然保持著對傳統農業生產的認知, 更沒有重視現代農業的生產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導致農民生態意識欠缺。

2. 農民生態文明意識知識學習欠缺

現有的教育資源還不能夠滿足農民對教育的需要。特別是科學素質教育, 使部分農民沒有掌握現代農業生產的科學知識, 無法全面理解化肥、農藥的使用與生態環境相互之間的因果關系, 化肥、農藥的大量長期施用, 不僅影響施用地的生態環境, 而且損害千里之遙的地方——河流下游的生態環境。

四、培養農民生態文明意識的有效途徑

(一) 加強立法工作, 用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對農民的環保知識教育

立法部門盡快出臺《環境教育法》, 就農民環境教育制度的相關內容設置專門章節。目前我國現有的相關法規中雖然有關于公民環境教育、公眾生態意識培養的條款, 但是還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 表現為規則的剛性不強、不成體系。因此, 當務之急是提高農民生態意識, 包括制定農民環境教育制度相關的環境教育法。用法律的剛性條款, 防范地方政府對生態環境教育的不作為或亂作為。鑒于生態意識、環境教育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 國家應該把接受生態環境教育作為每個公民的義務加以規定, 尤其加強對農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學習與培訓。

(二) 深入宣傳和普及生態文明知識

一是, 強化對農村基層干部的指導, 樹立正確的生態發展觀, 重視并關注生態環境發展, 積極、主動引導農民更新觀念、接受各類環保培訓, 逐步形成友好型生態環境發展模式。二是, 提升農民自我學習能力。農閑時節, 組織農民開展自我學習生態文明的政策和法規, 從內心真正樹立起生態文明意識。三是加強現代農業科技培訓和農業生產技術指導。部分農民還是缺乏現代農業生產技術, 習慣使用傳統農業生產技能從事現代農業活動, 最終導致環境資源的浪費和污染。

(三) 建立形式多樣的農民生態意識培養機制

地方政府在對農民生態意識培養方面, 方式、方法呆板、僵硬, 農民不易接受, 無法取得好的成效?;鶎痈刹靠梢栽谵r閑時節, 主動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民家中以及農民休閑、娛樂的場所, 用農民看得明白、聽得懂、容易理解的方式宣傳生態環境知識和樹立生態保護意識。在此過程中, 要特別注意我們宣傳的方式、方法, 做到語言樸實、平易近人, 耐心細致的講解政策、法規。

(四) 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的參與機制。

強化農民的生態意識的途徑不是讓民眾被動地接受環境教育培訓, 而是讓民眾主動融入大自然, 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感悟自然帶給人類的多樣價值。同時, 社會還應該保護民眾生態環境相關權益, 讓民眾切實感受到生態文明帶給人們的經濟效益、社會效應。反之農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愿望不能實現, 心理上容易產生生態環境的好壞與自己無關。所以自上而下必須采取積極、有效措施, 健全和完善相關制度, 從不同方面消除農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阻礙, 使農民更加方便、順暢地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活動中, 不斷增強他們的生態文明意識。

摘要:本文從生態文明與農民意識的關系入手, 深入研究武威農民生態環境意識現狀, 對三縣一區部分村莊農民對生態文明的認同度、生態文明知曉度、生態文明知識的了解途徑、生態文明踐行度、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五個部分, 對農民生態文明意識的現狀進行分析, 找其根源, 最后提出提高農民生態文明意識的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武威,生態文明,農民生態意識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2010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DB/OL]. (2011-06-02)

[2] 高紅杰.我國農民生態倫理意識解析[J].商業時代, 2010 (36) :11-12.

[3] 高越紅, 東梅.農民生態文明意識的培養及其重要性分析[J].農業科學研究, 2017 (2) :62-66.

[4] 秦旭慧, 梁劍峰.新時代農民生態文明意識初探[J].農業開發與裝備, 2018 (9) :43+51.

生態意識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從美學角度看,秘書的職責是創造美學價值,秘書需要具備相應的美學及修養。本文從美學修養的概念出發,論述美學修養的重要性,探索提高當代秘書美學修養的路徑。

關鍵詞: 秘書 美學 修養

一、引言

自“美學修養”一詞出現以來,國內外學者對此進行了諸多相關研究和探討。關于秘書美學修養的研究,在于將美學修養應用于秘書這個特殊職業之上,各學者的研究給秘書職業者提供了相應的指導和借鑒,以至于秘書在工作崗位中更游刃有余。首先在國內,各研究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探討秘書的美學修養,為理論和實戰研究做出重要的貢獻。例如陶榕、趙宗乙的《秘書工作主體的美學審視》、丁紅,馬維娟的《論現代秘書的美學修養》、周明辰的《秘書審美意識淺議》一文,等等,關于這個方面的探索成果數量較多,內容較廣,意義較深遠。其次,作為企業的發展文化,他們有高層次嚴格的追求,希望秘書在工作過程中有著過于成熟的審美觀。美學修養的形成對秘書工作具有重大深遠的意義,這些研究對當代秘書美學修養的養成提供了借鑒的價值。

二、美學修養的重要性

美學修養屬于個人素養和能力,快速分辨出事物美的能力。各行各業都根據其職業規則和職業素養形成相應的美學修養,這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職業職能,秘書應該具備相應的素養并且能協助上下級運用到工作和接待中,使工作高效率地完成,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體現自己的專業能力,豐富自己的內涵和底蘊。例如,秘書工作的美學修養包括內在氣質美、語言藝術美、工作藝術美、外在形象美、人格藝術美。這五個方面能夠共同促進秘書在工作過程中相互依存的美學依據,美學修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不僅是個人素養的提升,還能塑造整體的形象,有利于形成強大的社會和民族的內在凝聚力,為世界創造美。

三、提高當代秘書美學修養的路徑

(一)博覽群書,提高文學素養和品質修養。

閱讀書籍是豐富知識,增加閱歷,改善自身精神風貌的絕佳途徑。閱讀圖書可以提高秘書獨立思考能力,豐富他們的知識,在長時間的積累下,逐步形成優秀的文學素養,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養成良好的品質修養,對秘書的聽說藝術美、外在形象美、內在氣質美、工作藝術美、人格藝術美等皆有裨益,有利于秘書美學修養的提高。注重提高秘書人員的文學修養,并且深入了解社會生活、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同時不斷提高知識水平,擴大閱讀面,了解各行各業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與人溝通技巧和能力,不斷積累更新職業職場技能。無論書寫任何種類的文章,都必須查閱大量資料,了解相應的專業知識,才能保障文章內容的有效性和學術性?,F代秘書人員不僅要秉承過去秘書的嚴謹態度、規范的工作風格,還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探索。

(二)積極進取,提高職業道德修養。

刻苦鉆研以此提高秘書職業道德素養是秘書充分提高秘書美學修養的第二條路徑。秘書必須在平時工作環境下保持積極進取的態度和知難而上的精神,努力完善自我,在工作中提高職業道德修養。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質,通曉職業規范,謹守基本的職業道德底線,并以謙虛的態度積極向優秀的秘書模范學習,在堅守職業道德品質的過程中提升聽說藝術美、外在形象美、內在氣質美、工作藝術美和人格藝術美。

秘書職業道德修養要求秘書擁有良好的自覺性,一個有著自覺性的秘書能夠自覺地通過學習培養職業操守、專業度等,同時明確秘書職業道德修養的含義,然后形成秘書職業的正確人生與價值觀。由于大多數秘書的工作是一些煩瑣的幕后工作,因此周圍環境的影響會使秘書人員本身的價值觀受到改變。社會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惡的一面,做好自己永遠不會錯。例如,在利益面前,保持原有的自身價值觀與人生觀,學會拒絕,不要羨慕更不要貪小便宜。因此,秘書人員在工作中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不動搖,堅定不移地做好分內工作。

秘書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兢兢業業、誠誠懇懇,全面反映工作內容,做到真實不虛假,不妄言不兩舌不做花架子,幫助領導看清事件真相,認真縷清工作發展和狀態變化。在現代秘書工作中,秘書不再是一味地盲從,培養實事求是的勇氣及堅持原則的精神。同時在工作中不斷提高業務能力,例如,基本的專業知識及熟練掌握秘書相關其他專業技能與知識,培養與時代相適應的各項業務能力,樹立高效的時效觀念,協調好信息觀念,做好決策參謀工作,更要在工作中努力向前輩學習更多的專業技能及工作能力,以此提高價值,成為身上的閃光點。

(三)欣賞藝術作品,培養審美能力。

增強審美感知能力、審美欣賞能力、審美創造能力的必要途徑是欣賞藝術作品?;緦徝滥芰κ敲缹W修養的基礎條件,欣賞藝術作品正是培養這種能力的絕佳途徑,欣賞藝術作品,或音樂作品潛移默化的熏陶,或美術作品的悉心鑒賞,或電影作品的激情觀賞,秘書能感受到自己的審美細胞正在被召喚,而自己也朝著美的方向努力,這些都是培養審美能力的渠道。秘書以獨特的感受能力融入對美的理解和期待,做出審美評價,并將之與自身秘書工作結合在一起,在工作中逐步培養審美能力,更加注重聽說藝術美、外在形象美、內在氣質美、工作藝術美、人格藝術美等各項美學修養的提高。

1.信息處理美。秘書面對復雜的、包羅萬象的各種數據信息時,絕對不能雜亂地交給領導當作后續決策參謀信息。需要他們通過自身的審美觀念對工作信息進行比較、挑選、鑒別并做最后的綜合處理,幫助領導確定審美導向,追求審美能力,達到優化決策參謀上的成功。

2.決策優化美。審美創造力可以通過對目標優化而體現,在審美活動中,對工作中的缺陷進行檢查。秘書在工作中的主要功利價值與審美價值的突出表現,體現在對領導決策需要提供的服務價值。秘書在工作中首先要幫助領導發現實際現象與理論現象之間的問題,主動以領導意圖為出發點,提前做好調查、研究,并制訂若干個較為完善的決策方案。在這一過程中,秘書審美能力始終在工作過程中表現著,以促進審美目標的實現。

3.語言說寫美。準確而優雅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是秘書應該具備的專業技能,一篇字字珠玉的好文案能給秘書帶來成就感。秘書在長期工作中,應當有著一定的審美標準,保證公文的簡潔、準確、樸實,還要保證公文的生動、規范、正確及字跡工整。良好的口才、幽默甜美的語調不僅能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而且讓對方心情愉悅、細細品味。

(四)在實踐中貫徹審美意識,形成良好的美學修養。

在實踐中培養和貫徹審美意識是任何一項工作形成美學修養的必經之路。在實踐中貫徹審美意識,形成良好的美學修養是秘書提高美學修養的第四條路徑。實踐中的審美意識需要秘書在聽說、外在形象、內在氣質、工作藝術、人格藝術等各項工作中都融入自身的審美創造思想,并與時俱進,充分吸收專業的思想和知識,在長期有意識的前提下培養和形成良好獨特的個人美學修養。

1.以裝飾提高儀表美。自然人以服裝、化妝及所處的周圍環境為襯托,表現人的氣質、內涵、性格及修養。秘書工作者通過適當的搭配和穿著展現更好的工作狀態。另外,秘書的穿衣風格要配合適當的場合,還要和領導保持一致,堅決不能奇裝異服或另類,適宜淡妝頭發整潔干凈,不佩戴夸張的首飾,更不能一味地追趕時尚。秘書的裝扮簡單意義上來說,是整體形象給人以親切、淡雅的感覺,在什么場合就化適合的妝容,例如,可以佩戴簡易的耳環及手鏈等,起到點綴的作用,也是對他人尊重的體現。另一方面,秘書既是領導的影子,又是企業的門面,因此秘書的裝飾不僅要給人大方的感覺,更要讓他人持重,達到畫龍點睛之效。

2.以自身提高內在美。在通過裝飾加強秘書的外在美的同時,內在美也是相當重要的。秘書在工作中要樹立良好的、正確的理想,盡管工作內容有些枯燥無味,但秘書如果能夠將自身奮斗目標與工作內容相結合,并努力實現,那么秘書工作就會顯得有趣多彩,秘書也會感到生活充實。同時在工作中要明確服務意識,保持頭腦清醒,把握好自身的角色作用,遵守職業道德,甘于平凡,誠實守信,才能形成良好的職業品行與道德修養,提高個人美學修養,得到領導與同事的認可。

四、結語

當代秘書美學修養的提高需要從語言藝術美、外在形象美、工作藝術美、內在氣質美、人格藝術美五個方面著手,廣涉書籍,提高文學素養和品質修養、積極進取,提高職業道德修養、欣賞藝術作品,培養懂美的能力,在實踐中激發和培養,形成良好的美學修養。

秘書技能不是看看就會的,要在長期磨煉中探索和學習。對于秘書的美學修養進行研究,對現今秘書工作者具有啟示性意義,并能促進秘書工作的開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劉樹玲.文學修養對秘書工作的影響[J].科技致富向導,2010(29):69-109.

[2]鄧千流,劉潯.接受美學理念下的秘書學專業教學現狀研究[J].吉林教育,2016(2):1-3.

[3]劉潯.接受美學視野下的秘書學專業課程教學改革[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6(3):113-116.

[4]來玉英.副語言運用在秘書公關口語表述中的美學價值[J].文教資料,200(24):43-45.

[5]周明辰.秘書審美意識淺議[J].秘書之友,1992(Z1):73-75.

[6]來玉英.秘書工作言語表述的基本美學要求[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2(3):92-95.

[7]楊俊,郭青林.秘書工作的美學原則[J].秘書,2009(6):3.

[8]張立斌.關于文秘素質的美學思考[J].秘書,2002(10):11-12.

[9]程華芳.淺論當代女秘書的美學修養——以女性正面形象塑造為視角[J].商情,2012(4):168.

[10]莫函蓓.淺談當代女性的美學修養——以當代女秘書為例[J].讀寫算,2014(2):364-365.

[11]丁紅,馬維娟.論現代秘書的美學修養[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345-348.

[12]王婷.論職業秘書的氣質培養與塑造[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3(2):93-96.

[13]譚澤媛.優秀秘書洋溢的“美”[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9(11):208.

上一篇:生態文藝論文下一篇:生態健康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