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論文范文

2023-03-04

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美術教育;現代教育;美術心理學;鑒賞能力

一、現代美術教育現狀研究

當前,高校美術教育不斷取得新的發展,正在向著市場、世界化進程邁進,其發展進程也逐步呈現多元化趨勢。由于不同國家以及不同地區之間存在著不同的經濟和社會狀況,這就使得高校在現代美術教育方向方面有不同的側重點。在這種多元化的市場環境下,現代美術教育也在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手段,調整教學目標,為滿足不同的社會需求培養更多的人才。

傳統的美術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注重專業知識的教學,使得專業劃分較細,導致人才知識相對單一,知識結構不夠全面。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有些高校為了片面地與市場接軌,在學科設置和教學內容方面提高了實用性的要求,使得一些高?,F代教育更具有了功利性的傾向;另一方面,由于市場經濟的沖擊,當前部分高校學生在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等方面發生了不少改變,受到的沖擊和影響比較大。有些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較高的回報,卻不重視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片面追求實惠化和實際化的目標,學習觀念也帶有了明顯的功利性和傾向性,對于專業知識和基礎知識的學習卻有所忽略。如何正確引導學生改變這種學習觀念和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念,是現代美術教育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也是美術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二、美術心理學與美術教育的概念

美術心理學就是對美術創作過程中作者的心理活動,對美術作品欣賞者的心理活動以及美術作品所反映的社會心理等活動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這一研究過程主要是對情緒、認知以及意志等相關情緒的活動規律進行探討。美術教育是通過教師對美術作品的講解,讓學生能夠與美術作品的創作者進行無聲地對話和間接地溝通交流。這種溝通交流不需要學生與美術作品創造者面對面進行,但是卻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美術學理論知識和美術學基礎,能夠領悟到美術作品創作者隱含在作品之中的內在心理活動,能夠欣賞美術創造者的心路歷程。

三、美術心理學與美術教育的關系

(一)美術作品作者的創作心理與美術教育

任何一個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都是美術家用自己的筆來表現自己心理活動以抒發某種情感的過程,或者通過某種藝術形象來表現自己思想的過程。每一幅美術作品,作者在當時的創作過程中,肯定是一個構思過程與一個心理激蕩過程的交匯與升華??梢?,每一幅美術作品中都飽含著美術創作者心中的想法和千言萬語,飽含著美術作品創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美術創造者將作品完成之后,還要通過美術欣賞讓學生們了解其中的內涵,讓學生們能夠去挖掘其中的藝術魅力,去發現其中的藝術效果和社會效用。也只有通過美術教育,才能使學生能夠認識并且掌握發掘美術作品社會價值和社會意義的工具,構建起美術創造者同美術欣賞者之間溝通的橋梁,與社會聯系之間溝通的紐帶。

美術作品都有作者在創作時想要表達的內在含義,學習者想要深入了解,就一定要了解美術作品創作者的心理過程、心路軌跡,進而從精神上與美術作品創作者產生共鳴。從美術心理學角度來講,美術創作者在進行作品創作時,總會將自己頭腦中的創作沖動通過繪畫語言展示給讀者和欣賞者,有些可能會隱藏較深,有些可能會比較難懂,但是經過美術作品欣賞者或者學生的慢慢領悟和感受,總是能夠理解其中的含意,通過視覺美和韻律美以及作品的藝術美去領悟美術創作者的心理動因。同時,高校學生在對美術作品創作者的心理軌跡進行探索和追尋的過程,也是對自身欣賞能力和領悟作品內涵能力的提高,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到作者的內心深處,與作者在精神上產生共鳴。如,畢加索的作品《格爾尼卡》,畫中的公牛象征強暴,實際在暗喻受難的西班牙人;而畫中受傷的馬,則象征著光明與希望的燈火;抱著死嬰哭嚎的婦人和手握鮮花、斷劍、張臂倒地的士兵,這些畫面,我們從中感受到畫家對戰爭的殘酷,法西斯野蠻獸行的譴責以及強烈的抗議,以及對正義戰勝邪惡的必勝信心。

(二)美術作品的社會心理與美術教育

任何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都是美術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并且結合當時歷史情境和社會情境進而升華而產生的。也就是說,每一個美術作品都是人類社會對當前世界認識的物化形態。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以作者生活的社會歷史背景為依據的,而另一方面,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現實的真實情況也需要通過美術作品來展示,社會的真善美需要美術作品來宣揚,社會的假惡丑需要通過美術作品來鞭撻。英國著名哲學家科林伍德曾經說過,“沒有一個社會完全了解自己的內心,它就會在這一點上欺騙自己,但對于這一點的無知意味著死亡。”所以社會需要藝術家去挖掘,去體會。

學生如何去正確理解美術作品想要表達的社會內涵,如何去把握美術作品創作者的心理和審美意識等,這些對于高校學生提高自身美術欣賞能力和提高自身理解美術作品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過美術作品讓高校學生了解作品創造的時代背景、思想內涵以及創作意圖等,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從本質上理解作品創造的目的,讓學生通過作品表面進而看到其背后本質,從而提高自身理解能力和欣賞水平。正如美術心理學上所認為的“美術(欣賞)活動還會把觀者推向一種類似在海妖的美聲中陶醉的動人體驗。從美術家的創造到意趣無窮的觀看,這些都不僅僅是讀解式的認知,也是情感的沐浴。例如,學生在對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進行學習時,首先看到的是花卷中的各種生活場景,通過這些生活場景了解北宋時期的文化和風俗習慣以及北宋時期工商業的繁榮與興盛。同時,還可以從構圖手法、線條勾勒以及虛實結合的韻律感等方面了解到美術作品創作者張擇端的高超手法和嫻熟的技法。

每一幅美術作品產生的當時的社會因素都有很多,不可能都包含其中。但是,作為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還是要學會從作品中感受到其深刻的社會因素和歷史因素。這也是高校學生提高自身美術欣賞能力的原因,也是美術作品所具有的內在藝術魅力。心理學家艾倫·溫諾說道:“畫家在描繪滿頭密發時,只是非常逼真地畫出幾縷而把其余的部分畫得很模糊,但是觀賞者設想出模糊的部分并且竟然想象自己看到了細微的發絲。實際上觀賞者并不對實際不存在的頭發產生幻覺,他們細心就能清楚地看到,畫家僅僅描繪了幾縷發絲。然而,人們對畫的知覺不是一般的反應,因此往往不在意所描繪的景物比真實的景物少了多少。”這種欣賞者在欣賞作品時所具有的心理因素與人們常說的“舉一反三”、“見微得著”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學生自身心理感受與美術教育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學習也是對美術作品的一次細致的欣賞,而從其本質上來講是一種精神活動,是學生運用自身的藝術修養和對美術作品的感知能力去進行體驗和感悟,進而對美術作品進行再創造的一個過程。這一個過程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因此,學生首先要從自身心理感受上進行提升,進而提高自身藝術欣賞水平。就像法國雕塑家羅丹所說的“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每一幅美術作品的作者創作時的審美活動,都充滿著突發性與不確定性,而學生對作品進行欣賞時的審美活動同樣也充滿著即時性,二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從這一點來說,就要求欣賞者不能忽略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要以之去印證和對比創作者當時創作時的心理心境。這也是美術心理學上認為的“對每一幅美術作品的探究,都隱藏著內容以及情感復雜而豐富的主體評價。由于這種評價與情感經驗相互交織在一起,所以就特別真實自然,因此很強的頡抗性在心靈的提高或塑造肯定一般不會碰到。”然而,美術學習和藝術欣賞畢竟是學生單獨個體的精神活動,在學習美術作品和欣賞時需要靜觀默察、揣摩品味作品的主題思想,體味作品的藝術內涵,并與創作者創作時的心理狀態發生共鳴。如清代朱耷的《荷花水鳥圖》以高度概括、刪繁就簡、以白當黑、虛實互襯的表現手法,刻畫了一支殘荷,一只孤立在危石上,縮著身體、翻著白眼的水鳥。欣賞者可以從中深刻體味到畫家冷漠、孤傲、白眼向人的性格特征。再了解其生平以后,又能使人等同身受地體會到他身為亡明皇室后裔對清統治者的抗議以及其在精神上的極大痛苦,那種“橫涂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的心境就躍然而現了。

參考文獻:

[1]高建立.論高校藝術教育在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中的作用[J].藝術教育,2012,(7):120-122.

[2]宋濤.試論當代大學公共藝術教育面臨的困境與出路[J].中國高教研究,2013,(10):89-92.

[3]呂型偉,閻立欽.構建美術教育實踐平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0,(2):45-51.

[4]路家明.素描:通往藝術設計的橋梁———談“體驗性”素描實驗教學[J].北方美術,2013,(1):31-35.

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企業;財務分析;問題;對策

一、引言

企業財務分析是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的基礎上對企業的過去一定經營期間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利潤、資金流入流出情況及所有者權益變動情況的分析,企業財務分析工作是企業會計記賬工作的延伸,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始,從企業財務分析工作中可以發現會計記賬工作的準確性,會計記賬程序的合理性,也可以發現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可以挖掘企業潛在的資源。但是當前企業財務分析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財務分析工作依據的數據不準確、不完整,財務分析人員不專業,財務分析方法比較單一,財務分析工作與業務脫節,財務分析工作比較滯后,財務分析結果應用有限。

二、企業財務分析的意義

(一)企業財務分析有利于會計監督和控制職能的實現

財務分析人員通過財務分析方法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項目進行分析,通過分析財務報表項目的增減變動情況,可以發現會計記賬人員平時記賬時對會計準則及會計政策更新變動掌握的情況以及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履行情況,分析各類財務指標信息可把控企業制度的執行情況;分析企業的預算執行情況可掌握經營活動和財務目標間的偏差??傊?,財務分析有利于會計監督和控制職能的實現,有利于發現企業會計記賬人員平時工作中的疏忽,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會計核算項目的準確性,及時彌補了企業對外披露財務信息的準確性。

(二)企業財務分析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規避財務風險

財務分析人員通過對生產環節關鍵生產指標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以為生產管理人員提供合理化建議,有助于解決他們日后生產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提高生產效率,為企業創造價值。通過財務分析可以發現會計記賬是否準確,通過對企業的籌資方式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企業哪種籌資渠道比較合理,分散企業籌資的風險,可以規避財務風險。

(三)企業財務分析為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考評、獎懲提供依據

財務分析是將客觀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判斷,通過企業的財務報表的各個項目增減變動情況,可以了解整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針對不同具體項目的增減變動情況,具體分析產生的原因,在進一步分析經營管理者的業績,責任落實到個人。財務分析在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考評、獎懲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企業的各個層級的管理者進行考核提供依據。

三、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分析工作依據的數據不準確、不完整

財務分析對數據的質量要求很高,如果財務報表上的數據計算方法不一致,數據不準確或者缺失,數據覆蓋面的深度和寬度不夠等,都會影響財務分析的質量,可能影響各類隱性問題不被發現,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財務分析工作的準確性。很多企業做財務分析一般比較重視財務指標的運用,輕視對非財務指標的分析,實際非財務指標的分析對企業的影響也不可小覷,例如稅率政策的變化、關稅的調整、國際貿易壁壘等表外因素的變化也會影響財務分析的完整性。

(二)財務報表分析人員整體專業水平、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財務報表分析需要專業的分析人員,了解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及專業知識,當前企業大多都沒有設置財務分析崗位,財務分析工作大部分上都是財會記賬人員來完成的,甚至有的一些企業財務分析工作由行政部門文職人員來完成的,只能根據報表上的一些數據生硬的套用財務分析指標的公式,對計算出來的結果不能很專業的加以分析產生的原因,這樣分析出來的結果對企業的生產經營作用不是太大。另外企業的財務分析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財務分析人員不僅要具備財務分析的各項技能,還需要了解國內國際經濟變化趨勢,稅收政策的變化,行業發展變動走向等。

(三)財務分析方法比較單一,財務分析工作比較滯后

目前大部分企業財務人員對企業的償債、運營、獲利、發展能力分析,通常采用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進行財務報表分析,這幾個常用的分析方法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依賴性很大,由于財務報表是會計的產物,會計有特定的假設前提,并要執行統一的規范。我們只能在規定意義上使用報表數據,不能認為報表揭示了企業的全部實際情況,所以這幾種常用的分析方法也有各自的局限性。由于財務報表信息的滯后性,導致財務分析工作的滯后性。

(四)財務分析工作與業務脫節

當前企業財務人員不參與企業的日常產銷例會,對企業的具體業務運作不是太清楚,甚至有些管理人員認為產銷會,只與生產部門和銷售部門有關,與財務部門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聯系,導致財務人員不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只管做自己的財務賬,進行一些比較簡單的財務報表分析,對生產經營活動沒有指導意義,財務管理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對企業的生產活動失去了財務管理的應有的價值。

(五)財務分析結果的應用受限

當前企業領導層由于不太懂財務工作,認為財務部門只是后勤服務部門,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幫助不大,所以財務工作得不到領導的重視,財務分析結果得不到廣泛的應用,認為財務部門只要把賬記好了就行了,其他的一律都沒有參與的資格似的,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很大的打擊,慢慢地財務部門就變成不重要的部門了,最后財務部門真正地變成了其他部門的服務部門,財務管理的作用也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到最后出了問題,又來責怪財務沒有發揮好財務管理及監督的責任。

四、完善企業財務分析的對策

(一)提高財務分析工作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

在財務分析工作開展之前,財務人員需要對分析的財務數據進行修正,檢查一下財務數據計算的方法是否一致,財務報表的數據是否準確或是缺失,財務報表的數據深度和寬度是否達到要求等,通過修正好的數據再進行財務分析工作,這樣得出來的分析結果才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在財務分析工作中非財務指標的分析也很重要,非財務指標對不同的企業影響程度不同,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關稅壁壘、中美貿易摩擦等非財務指標對企業的財務報表影響也很深遠。在財務分析工作中不僅要重視財務指標的運用,還要兼顧非財務指標的分析,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構成一個企業財務分析工作的一個整體,二者缺一,都談不上財務分析工作的完整性。

(二)提高財務分析人員的專業性,綜合素質

企業財務分析具有一套專業的知識體系,組織架構。要想把企業的財務分析工作分析得透徹,財務分析人員要具備專業的知識體系,組織架構,企業最好能設置企業財務分析工作崗位,有專人負責企業的財務分析工作。財務分析人員最好招聘正規機構專門培養的人才,這樣的人才對企業的財務分析工作上手快,自成體系,工作效率高,責任心強,有利于企業財務分析工作的進展。

(三)財務分析方法的綜合運用,提升財務分析工作的及時性

財務分析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根據財務分析的目的與要求編制分析程序,選擇分析方法,由于許多財務分析方法都有各自的優點和局限性,所以在進行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時,盡量采用多種方法對其進行分析,得出更準確的分析結論,確保能為企業的管理層提供合理化建議,為企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同時也要提高財務分析工作的及時性,財務信息的及時性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非常重要,及時的財務信息可以及時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生產效率??傊?,財務分析要注重事前、事中與事后分析相結合,這對整個財務分析方法體系都是適用的。

(四)財務分析工作離不開企業的業務活動,應建立財務業務分析體系

首先財務分析人員要參與企業的日常的產銷會,了解企業的具體業務活動,為企業的財務分析工作打下業務的基礎,了解了具體的業務之后,再去做財務分析工作,心中會有數,遇事不慌。以財務報表為出發點,輻射到各業務模塊,通過企業的財務報表分析報告可以了解整個企業的運營情況,如果哪個指標超出了合理的范圍,通過平時了解的企業的業務活動,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釋,所以企業的財務分析離不開業務活動,財務分析人員要懂業務,結合企業的具體業務活動的財務分析才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企業最好建立財務業務分析體系,二者相互緊密的結合,定能為企業以后的發展有所幫助。

(五)提高財務分析結果的價值,擴大財務分析結果的使用范圍

管理層要重視財務分析工作,了解財務工作,重視財務分解結論的質量,提高財務分析結果的利用價值及使用范圍。讓財務人員多參加一些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讓財務分析工作做得更好,讓財務分析結論更具有價值。

五、結語

綜上所述財務分析對不同的企業,面臨的問題與解決的措施都會有所不同,希望每個企業都能尋找一條適合自己企業財務分析方法,建立健全分析體系,為自己企業以后的發展指明一條道路,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同時提升財務人員的社會價值,財務人員在企業的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同時財務人員也要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傅金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02):29-30.

[2]馬文婷.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企業,2021(01):167-168.

[3]鄭小明.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納稅,2021,15(02):107-108.

[4]吳林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商訊,2021(02):49-50.

[5]丁常香.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1(01):153-154.

(作者單位:無錫市太平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社會政策;社會組織;社會管理

自2008年,我國人均GDP突破3000美金后,人們的關注重點由溫飽方面開始轉移到生活品質方面,有關社會管理方面的各種問題也被社會各界所關注。雖然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已經卓有成效,但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方面的各項工作還沒有全面展開,相關的路線與方針還沒有明確。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社會管理體制方面所暴露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嚴重阻礙了我國社會發展的進程。當前的社會管理體制已經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該方面的改革工作勢在必行。到底什么是社會管理呢?怎樣來提升社會管理效率呢?如何對社會管理進行評估呢?到目前為止,社會各界還沒有給出統一而正確的答案。在本文中,筆者將對這些問題展開分析,進一步梳理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方面的有關內容。

一、當前社會管理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長久以來,我國學術界并沒有將社會管理作為獨立的研究方向,有關該方面的認識多局限于經濟體制之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實行“單位-街居”的社會管理模式,在城市里通過單位來管轄職工,再輔助街道來管理其他社會成員,進而在城市中實行社會管理的全面覆蓋。這種模式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能夠有效地控制社會成員,有利于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此模式的出現和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相吻合,將政治、經濟與社會管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但是也留下了制度方面的隱患。單位制的實行使得社會出現過度依賴性。而街道制的實行主要是靠街道辦事處與居民委員會,這兩機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多扮演著政府部門的執行者,被動地按照政府的指示開展工作,工作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長期以來人們往往認識不深入,只是把社會管理簡單地理解成社會福利事業管理。

在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整個社會的結構發生了變化,社會成員的流動性加強,在現實中,單位制已經難以維持。但是很多政府部門受以往思維方式的影響,還沒有對社會改革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在經濟體制發展變化后,運用街居制來單方面地推進社會管理工作,難以滿足復雜而多樣化的社會需求。在單位制逐步消亡,而街居制難以全面實現功能的狀態下,社會管理出現主體缺乏的情況,管理能力非常差,在環境、治安、娛樂、衛生與教育等多個方面都難以完全覆蓋。這樣下去很容易出現社會管理的空白區域,對社會的發展與穩定都帶來負面應用。這種情況下,構建新的社會管理體制尤為迫切,非常有必要針對當前社會管理的內涵展開研究,歸納出合理的路徑。

二、社會政策與社會組織視角下的社會管理改革

在以往計劃經濟體制下,社會各界普遍對社會管理缺乏關注,對其認知非常淺薄。當前經濟社會下,在深刻理解社會管理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如政策執行情況和社會組織狀況等。社會管理、社會組織和社會政策三方面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構建成社會管理體系。

一是以社會政策的視角來了解社會管理。盡管政府以外的機構也能夠有政策,然而社會政策這種一般性的表達方式多是用來界定和公民福利相關的國家所起到的作用。這也說明,社會政策的制定與推行主要依賴國家公共權力。從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社會政策涵蓋扶貧、就業、教育、住房、衛生等多個方面。從這個角度來講,社會管理就是社會政策的有效執行,是相關主體在社會政策的要求下,依照社會政策的有關內容協調社會成員在各個方面的社會事務,為社會成員提供社會性的公共服務,有助于提升社會成員的生活品質。社會管理應從全民整體的需求出發,推進社會公平,解決多種社會問題,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社會管理的核心工作在于有效執行各種社會政策,而社會政策多是由政府等部門制定的,與社會管理的手法與方式關系密切。

所以,在理解社會管理的過程中,應明確社會政策的界定范圍,借助多種專業化的工具與方法,使得社會政策能夠落實成為社會公共服務,有效地解決多種社會問題。社會管理不同于公共事業管理,其需要依照既定的行政程序來進行。針對社會成員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社會服務,有助于實現社會資源的整合,從而達到社會政策的根本目標。

二是從社會組織的角度來了解社會管理。政府是國家權力的核心,對公共資源的分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當前社會中,除了政府之外,社會組織成為了最大的社會管理主體,其在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一般來說社會組織的成熟度與社會管理水平成正比例關系。在構建社會組織的過程中,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的相關經驗,以美國為例,該國有一半以上的社會服務是由非盈利組織提供的。政府應積極為社會組織的發展構建法制環境,并出臺有效的政策鼓勵與引導其發展。英國通過構建制度化伙伴的關系來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到社會管理中。政府與社會組織的關系應呈現出制度化與法制化的特點,其應積極引進那些成熟度非常高的團體組織參與到社會管理中。

三、從多層次構建社會管理體制

在我國,社會管理應及時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而進行調整,始終堅持社會需求導向。政府與社會組織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進社會管理水平的提升。社會管理體制方面的改革工作應從管理方式、投資渠道與評估方法等多方面共同推進。

一是在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原則下,實現分類管理體制。一方面針對各種社會事務建立有針對性的社會管理政策與制度;另一方面針對不同的社會組織,施行不同的鼓勵政策。社會組織一般包括民間公益組織和民辦非盈利企業,前者會面向整個社會開展各種公益性的慈善活動,所以應實行全面的免稅優惠政策,相關部門還要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后者應帶有互利性質,所以應從政策方面入手,鼓勵其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并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二是確立社會管理目標,實現管理效率。針對管理目標,政府部門應積極選擇多種評估指標,使得社會管理效果能夠被量化,從而為政府的相關決策提供客觀依據。在當前,這些指標應包括城鎮基尼系數、社保覆蓋率、教育普及率、失業率與犯罪率等。

三是加強社會慈善資本的管理。長期以來,人們角色社會管理方面的各項投入是不追求經濟價值的。多種資金匯總成為非常龐大的社會慈善資本,針對這一資本做好管理與投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相關主體應構建科學的投資體系,在創新與效率的理念下,來提升資金的經濟價值與利用程度。這方面可以引入專業的投資管理公司。在加強社會慈善資本管理的過程中,還應該積極構建社會經濟部門。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生活品質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經濟部門的成本非常低,卻能夠向人民群眾提供高水平的生活性服務,既提升了社會管理水平,也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除了這些以外,鼓勵和引導社會服務領域的投資活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僅能夠滿足社會需求,還能夠實現經濟與社會兩方面的共同發展。(作者單位:華僑大學)

參考文獻:

[1] 謝宇,安建增.論社會政策比較研究的三重維度[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2).

[2] 陳婧雯.基于社會管理與服務對新農村建設保障研究[J].商,2014(10).

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格式條款;解釋;規則

作者簡介:邢培泉(1962—),男,河南杞縣人,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法律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從事經濟法學與民商法學研究。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06-08—10

一、關于格式條款解釋性質的辨析

關于格式條款解釋的性質,我們首先要討論格式條款解釋是法律解釋還是合同解釋。理論上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有學者認為,格式條款是企業自立之法,是一種交易制度或規范,應采用與解釋法規相類似的方法,即法律解釋。也有學者主張,格式條款的解釋應依據法律行為或契約的解釋原則,須顧及各個交易當事人的具體意見探求各當事人的真意,考慮當事人對于約定條款的理解,進行合同解釋。學界的通說認為,不能因為格式條款與一般合同條款有所不同而否認格式條款的合同性質,格式條款解釋應該劃入合同解釋的范疇。

既然認為格式條款解釋為合同解釋,那么與合同解釋性質的認定相似,關于格式條款的解釋屬于事實問題還是法律問題,以及如果解釋錯誤,是否可以提起上訴,學者們之間的認識也很不一致。合同解釋的性質,大陸法上有三種學說:一是“事實問題說”。事實說認為,證書文字的解釋是法律問題,除此之外的合同解釋均為對事實的確定,因此,合同解釋是事實問題。日本的司法實踐中多持此說。依事實問題說,當事人使用的語言、文字,采取的行動,周圍的情形,當事人的經濟或社會目的,何種交易習慣等,都是事實問題,均應依證據確定此種事實并得出解釋結果。二是“法律問題說”。法律說認為,合同解釋不是對事實的確定,而是運用解釋規則,對事實進行法律判斷和價值判斷,并且對合同的解釋,關系到訴訟上的爭執是否妥當,涉及到法律適用是否妥當、判決有無違背法律規定等,因而是法律問題。目前,法律說是多數說,三是“折衷說”。折衷說主張將合同的解釋分為兩類:一類是就合同意思表示的事實的客觀性進行判定,是事實問題;另一類是對合同意思表示的法律價值作出判斷,以決定是否給予法律救濟,是法律問題。英美法系在理論上認為,合同是明確當事人賦予合同的合理意思,因此是事實問題而非法律問題。但在審判職能劃分上,陪審團負責審理事實,法官則負責對法律的審理,上訴法院一般只就后者進行復審。有趣的是,陪審團是事實問題的審理者,但書面合同的闡釋及推定卻在法官的專有管轄范圍內,這經常被稱為“法律問題”。筆者對此的看法是:一般的合同解釋首先是事實問題,在事實問題的基礎上也存在法律問題。對于格式條款而言,兼具合同條款與規范條款雙重性質的特點,決定了其在解釋性質上與普通合同相比,更應當屬于法律問題。而且格式條款多是由經濟上處于強勢地位的一方當事人起草,產生不公平條款的可能性較大,其解釋要遵循某些特定的規則,以謀求法律的公平與正義。故其法律問題的色彩較一般合同更為濃烈一些。

二、格式條款解釋主體和對象的界定

格式條款解釋的主體問題,是指格式條款應當由誰進行解釋,這也存在較大爭議,并由此形成廣義說和狹義說兩種觀點。廣義說認為,格式條款解釋的主體不僅包括法院、仲裁機關,還包括當事人本身及其他人。狹義說認為,格式條款解釋的主體僅限于受理合同糾紛的法院和仲裁機構。合同解釋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不明確、不具體的合同內容歸于明確、具體,使當事人間的糾紛得以公平合理解決。因此,在合同解釋實踐中,當事人間在不發生合同爭議或雖有爭議但已協商解決的情況下所進行的一般意義上的合同解釋,是沒有法律價值的;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依賴于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等訴訟參與人的解釋,也無法實現合同解釋的目的。真正具有法律意義的合同解釋,只能是在處理合同糾紛過程中對作為裁判依據的事實所作的權威性說明。由此不難得出結論,惟有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法院或仲裁機構,才為合同解釋的主體,而格式合同作為合同之特殊形式,自然其解釋主體亦為法院或仲裁機構。

明確格式合同解釋之主體惟有法院或仲裁機構,而排斥包括當事人在內的其他主體,實際上是對格式合同相對人請求司法救濟權的保護。眼下,商家往往在各種格式合同中訂有類似“最終解釋權歸本商家”的條款,若承認商家為法律上格式合同解釋之主體,再基于以上意思自治使商家解釋享有“最終”性,即消費者不得再就條款爭議尋求其他解釋,包括法官和仲裁員的可能賦予的救濟性解釋,那消費者就等于說已經失去了請求司法救濟的權利。因此,應當否認商家為格式合同解釋的主體,商家沒有格式條款的解釋權,更不用說通過意思自治賦予商家解釋權最終性。

關于合同解釋的對象,從本質上講其只能是意思表不。在合同中,該意思表示表現為合同條款,合同條款之外的材料只是解釋合同所使用的手段或素材。具體到格式合同條款解釋的對象,筆者認為,是當事人表示的外部的共同客觀意思。格式條款解釋首先是當事人的共同表示意思,如果該種意思不能確定,應依一般使用者合理的期望來解釋,而不能僅以當事人或與當事人具有同等資格的人對合同的理解來解釋格式條款,因為格式條款的相對人是不特定的人,在探求當事人的共同意思時,自然不能以當事人或與當事人有同等資格的人的理解作為對格式條款解釋的基礎。

三、格式條款解釋具有的特殊性

在基本性質上,格式條款仍屬于合同條款,因此對格式條款的解釋,一般而言仍然應當適用普通合同解釋的規則,但應以與合同解釋的目的不相違背為限。并且要特別強調的是,格式條款與普通合同的條款不同,它不是基于雙方當事人自由決定的合意,而是由經營者一方制定提供的,所以不能與一般法律行為進行同一解釋。

格式合同從外觀上看也是當事人之間的合意,但格式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卻是由當事人一方預先擬定的,相對人根本沒有參與,而只有被動的接受。如果對格式條款的解釋仍然適用普通合同解釋中探求當事人真意的各項原則,無異于幫助條款制定人確定條款內容。所以,為使格式條款的解釋能對當事人雙方產生公平的效果,并且在特定情形下更有利于相對人,在探求當事人真意時,應當較普通合同的解釋更加注意解釋的客觀性,運用客觀合理的標準,而不是從條款制定人的角度來尋求條款的含義,即“一般條款的解釋,原則上適用普通契約之解決方法,即應探求當事人真意不得拘泥于言詞文字。不過,由于條款系營業所有人一方所制定,

故所謂當事人原意云者事實上僅指營業所有人一方之意思而已,為顧及他方相對人之利益,應注重客觀之妥當性。”

正因為在格式條款的形成過程中,顧客事實上對于格式條款的內容是毫無影響力,主觀上對條款內容也只能持漠然態度。因此,在解釋格式條款以探求當事人真意時,顧客的意思沒有任何意義,這就使格式條款與普通合同的解釋之間存在重大差別。在格式條款的解釋中,重要的不僅在于對合同當事人個人的意義,更在于對條款內容的社會意義的探究,這是因為格式條款是制定者為了與大多數不特定的相對人訂立合同時而預先制定的,其適用范圍具有廣泛性。在任何一個特定的格式合同中,相對人都是大量潛在的訂約人中的分子。為使格式條款的解釋能夠對廣大潛在訂約者具有普遍的適用價值,就應當摒棄當事人在合同中的個別意思表示,更多地注重解釋的客觀意義。因此,“在對于定型化契約為之法之解釋時,實不能如往昔一般,仍嚴格囿于‘當事人真意之探求’,反而似應以大多數消費者利益之尊重為前提,依照當時存在之一般人正常、合理的觀點去追求法律上之公平正義,具體言之,就某一特定之定型化契約為法之解釋時,其所應探討之主要內容應是,為該定型化之契約對象之所有消費者共通利益之確保,以及就企業之利益所應加以考慮之企業經營之合理性與合目的性”。格式條款解釋目的上所采的客觀理解標準,恰恰符合了在契約社會化的背景之下合同解釋理論的變革。

四、格式條款解釋應當適用的具體規則

第一,通常理解標準解釋。即“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時,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這里所謂通常理解,應指合同當事人之通常理解,但這里的合同當事人只能強調為合同相對人而不能為條款擬定人,且通常理解標準也并非僅以作為特定合同相對人的單個主體的理解為尺度,而應以此類格式條款適用范圍內的相對人群體的一般的、合理的、正常的理解為標準。此解釋規則,是合同解釋客觀原則、統一原則的具體化。合同解釋的客觀原則,是指探求當事人真意時,應依客觀表示的規范意義而定。在格式合同解釋中,客觀原則演化為兩項下位原則,即解釋資料客觀化原則和法益衡量原則。這里的通常理解標準規則,是前一下位原則的體現,即當事人除有特別約定外,對于合同締結時的特殊環境及當事人的特殊意思表示,不應列入解釋的考慮因素,而應依該合同類型的一般共同真意,作為解釋依據。所謂的共同真意,乃指該類合同類型上的一般消費者對附合合同所能理解的意義。然而,“合同解釋畢竟以個性化為本制裁特征,因而對格式合同條款之統一解釋也只能是指以該條款所預定適用的特定或不特定某地域或某職業團體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可能性為基礎進行解釋。”這一原則要求,對格式合同相對人群體中有特殊地位、知識、技能的人,仍應適用一般理解的解釋,惟此才能真正實現格式條款的保障交易迅捷安全進行的優勢。

第二,個別約定優先或非格式條款優先采用的解釋規則。所謂個別約定,即當事人雙方就其合同內容經個別協商后所作出的具體約定。由于格式條款是當事人一方為與不特定多數人訂約而預先擬定的合同條款,故在性質上屬于一般的、通用的合同內容。如果雙方當事人就他們之間的個別合同經協商后,就合同內容的全部或一部分達成了約定,應當首先尊重當事人的特別意思,優先適用個別約定條款。此源于法律解釋原則的特別規定優先于一般規定。其他國家立法也多采用此規則,如德國《一般交易條件法》第4條規定:“個別商議條款具有此一般契約條款優先的效力。”我國臺灣《消費者保護法》第14條規定:“定型化約中之一般條款抵觸非一般條款之約定者,其抵觸部分無效。”因格式條款由使用人一方預先擬定,非格式條款則需經當事人雙方協商共同制定,更能體現雙方當事人的真意,故其效力理應優于格式條款效力。但需注意,如格式條款比非格式條款更有利于相對人,相對人卻不知情而進行個別協商時,應考慮格式條款效力優先。這正如勞動法中的勞動合同作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個別協商的內容其標準不應低于該用人單位集體合同中的相應標準,惟此才能更有利于相對人。當然,合同中的非格式條款雖然具有優先效力,但仍應考慮合同文本的上下文進行解釋,而且在可能范圍內應與格式條款配合解釋,以此才符合合同訂立的目的。

第三,條款有疑義時,應作不利于使用人的解釋。即“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關于合同解釋,羅馬法以來主要有三種特別解釋規則:一為誤載不害真意,二為言行不一的矛盾行為不予尊重,三為有疑義時,應作不利于條款制定人的解釋??梢姳疽巹t乃源于羅馬法上的“有疑義時應作不利于條款制定人之解釋”的法諺。對此解釋規則,后世各國的判例學說多予承繼。如德國《一般交易條件法》第5條規定:“一般契約條款之內容有疑義時,由條款利用者承受其不利益。”我國合同法也是如此規定,據此進行解釋才真正符合誠信和公平的基本理念。關于合同解釋,我國學者多認為有償合同應按雙方都比較公平的含義解釋。毫無疑問,格式合同均為有償合同,但對其解釋卻強調不利于條款制定人,這從表面上看似乎對制定人不公,實則不然。所謂有償合同應按雙方都比較公平的含義解釋中的合同,應基于當事人雙方充分的契約自由才強調雙方的公平。然格式合同中條款制定人享有完全的意思自由,而相對人則只能附從,其契約自由受到極大的限制,如此仍按對雙方都比較公平的原則解釋格式條款,其結果必然是條款制定人的權利過分得到保障。因此采“不利于條款制作人”的解釋規則恰恰是公平地分配了風險、義務,最終對雙方當事人均公平。此規則也是合同客觀解釋原則的第二個下位原則即法益衡量原則的具體運用。

司法實踐中各國雖較多采用此規則,但仍多持審慎態度。如德國關于保險合同的判例認為,合同條款含義不明,應為利于投保人而不利于保險人的解釋,但這種不利于保險人的解釋,必須基于投保人全體的誠實信用和交易習慣進行解釋也能得到有利解釋。同時也有學者提出,有利于消費者之解釋不能漫無標準,應受以下條件限制:一是附合合同由企業而非第三公正人擬定;二是有疑義的合同并顯著違法,而且依有利于合同生效之原則,該解釋不影響合同基本效力。從我國實際情況看,因我國的格式合同條款目前為止均為企業一方單獨擬定,而非出自公正第三人,這樣,我國關于“不利于條款制定人”的解釋規則在適用時應受上述第二個標準的限制即可。

總之,對格式合同的解釋應堅持客觀、公平、誠實信用總的指導思想,并具體運用上述三個規則,嚴格限制條款制作人的權限,以盡可能地保護相對人主要是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實現社會正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漢代;燈具;仿生;裝飾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An Analysis of the Bionic Design and Decoration of Lamps Made in Han Dynasty

LI Pei-hao(Academy of Arts for Jiangsu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Key words :Han Dynasty; lamps; bionic; decoratio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裝飾是原始人最早就掌握的藝術,修飾、打扮的使用功效上,體現著一個種族的特征,對神的崇拜在除了直接體現在圖騰之上,在器物的裝飾中也有深入的體現。漢代燈具在保持戰國以來的傳統基礎上,更多的在形式上追求新意,有所突破與變化,是我國燈具發展史最為重要的一個時期。漢代燈具與漢代其他器物在設計風格上有著統一,也有獨特的表現方式,漢代燈具注重仿生裝飾形態的設計,其裝飾元素物象眾多,構思新巧,結構合理。以常見的云紋、弦紋、菱形紋等為最基礎的裝飾紋樣,以仿人物形、動物形、植物形為裝飾形態的表現元素,集審美、科學為一體。燈具的仿生設計不是現代意義上的仿生學科,是依附于裝飾之上的設計。

一、裝飾紋樣

紋樣在傳統裝飾中占首要表現地位,紋樣是古代藝術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按照一定圖案結構規律經過便化、抽象等方法而規則化、定型化的圖形。①漢代燈具的裝飾紋樣充分體現漢代仿生形態設計,幾何紋是對物象的抽象化描繪;動物紋、人物紋則是高度概括仿生形態設計。在燈體外表面刻繪當時流行的云氣紋、回紋、蟠龍紋、夔紋、鳳紋等紋樣或采用彩繪、錯金銀、鎏金、透雕等裝飾工藝,設計簡潔大方,裝飾合理適度。

(一)幾何紋

幾何紋樣是以點、線、面為構成元素,按照特定形式排列組合而成的抽象圖形。早在原始社會的人們已經熟練掌握了運用幾何紋樣來裝飾器物。漢代燈具的幾何紋設計主要以弦紋、菱形紋、齒紋、繩紋、云紋、火焰紋、水紋為主要紋樣。其中,云紋是漢代紋樣中主要的紋飾,展現云的形態特征,是對得道成仙的精神寄托;火焰紋是漢代陶制多枝燈常見的裝飾紋樣,在端頭插有火焰形花飾;水紋由曲線構成,是對流動中水產生的波紋的幾何概括。以幾何元素組成的云、火、水等紋樣,都是對自然界物象直接仿照后經過抽象的提煉而產生的結果。

(二)動物紋

動物紋是漢代燈具中重要的紋飾,漢代是封建社會早期,生產力比較低下,人們認為動物具有神化的能量,借助動物力量去戰勝外力的觀念在漢代人心中根深蒂固。漢代燈具動物紋主要包括飛禽、魚等現實形態和龍、風、羽人等神化形態,這些仿生動物形態都不同程度地被人們賦予活動性、神秘性和力量性,具有神化色彩等多種意義相互聯系。

漢代燈具仿生裝飾紋樣是實用與審美結合的典范,紋樣所具有的仿生裝飾性,在題材方面,比春秋戰國時期更為多元化,以動物紋為主流,幾何紋、植物紋均有所發展;在設計觀念方面,漢代人既服從于天、神,又對現實生活進行生動描繪,體現了漢代人的思想意識和審美觀念,是漢代文化意識、社會風俗、精神面貌的反映。

二、裝飾造型

燈具裝飾造型變化豐富,沒有專屬的形制制度。漢代燈具空間塑造可以分為仿器皿型和仿生型等兩種燈具造型形態。仿器皿型主要以仿豆形燈為主,仿生型又分為仿人物形、仿動物形和仿植物形等三種形態。本文主要論述仿生型燈具的裝飾特色。

(一)人物形

仿人物形態燈具為傭人、宮女、西域著衣或裸體外族人的形象,多為跪坐的造型,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等級的階級觀念,及使用者控制、占有的欲望。聞名中外的長信宮燈是仿人物形的經典之作,為一位宮女跪坐左手執燈的形象,宮女神態安逸,上身平直,跣足,頭梳髻,巾幗,內著廣袖,外著長衫,通體鎏金,光彩熠熠。仿人物形的燈具,經藝術處理,生動自然,多為手托燈,也有用頭頂的燈,顯得意蘊性十足。除傭人、少數名族或外族人物造型燈外,還出現了母子燈和羽人形燈,母子燈是當時追求多子多福的意識思想的主觀反應,是歷史文化、審美趣味的產物;羽人即飛仙,形象是手臂為羽翼或者肩生兩翼,體現了漢代對長生不老、升仙的祈求。

(二)動物形

仿動物形態燈具為牛、羊、朱雀、玄武、鳳鳥、魚雁等祥禽瑞獸的動物形象,表達象征吉祥長壽的內涵,從物質的側面印證了漢代是讖緯神學,追求陰陽變化的時代。以雁形燈為例,仿鴻雁的裝飾造型分為兩種,其一,仿單雁足燈具,豐富了燈座的整體造型,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意;其二,仿雁的完整形態,如山西博物館藏雁魚銅燈,燈的整體造型為鴻雁回首口銜魚狀,造型完整,雁魚形體態豐腴,豐富的彩繪紋飾也是雁魚燈的一大特點,雁魚燈的雁冠繪有紅彩,通身色翠綠彩。

漢代仿動物形燈具造型,現實動物與神化動物并存,既寫實又有夸張,是漢代人對于美好生活愿望的表現,是心理期盼的表現,如,在燈具中常出現兩種牛的形態:一是四肢粗短、身材龐大的犀牛;二是體格健壯的黃牛。這種形象的燈具同時出現于漢代,可見當時人們對牛的崇拜②。

(三)植物形

仿植物形態的燈具為多枝燈,它同仿動物形態燈具一樣,傳達著使用者內心對祥瑞的追求。多枝燈裝飾性極強,造型是對樹的抽象化的提煉,可以稱作連枝燈、百花燈等,高低錯落的燈枝有規律的分層排列。有四枝燈、七枝燈、九枝燈、十二枝燈、十三枝燈等等。在多枝燈的燈柱、燈枝、燈盤、燈座也有仿人物、動物形紋樣或者造型。多枝燈是我國古代觀物取象的最為典型的事例,從裝飾造型特征來看,多枝燈并不是寫實意義上的形象,是經過提煉的形象,是一種人造的形象,是設計者主觀思維的選擇。

漢代燈具因空間擺放位置的不同而有“座”、“立”、“行”、“吊”等不同樣式,仿生的裝飾性同時存在于各種樣式的燈具中。其中,座燈數量最多,用于室內局部照明,漢代人們是席地而坐,故座燈都比較偏小,放置在書案上與人們跪坐的高度大體吻合;立燈多為較大的多枝燈,全部點燃時,照亮了室內更多的空間;行燈用于夜晚外出時的照明,方便在室外行走;吊燈懸掛移動方便,但數量較少。燈具仿生裝飾造型在客觀上反映了漢代的形式美學概念,體現出漢代人生活理念及仿生形態的設計觀。仿生造型的漢代燈具,具有語無論比的觀賞價值,有的還具備一定的科學實用價值,點燃時仿生形態在火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三、仿生裝飾的作用

漢代燈具的使用,使夜宴的歌舞升平成為可能,通宵達旦的場面無不顯示了燈具的實用價值。燈具的仿生裝飾設計也是使用者身份、地位與財產等級的象征,既豐富了燈具造型形態,又可以增加了漢代人的審美情趣。

(一)實用

漢代燈具的仿生裝飾造型以帶有導煙管座燈是最具科學性的設計。其一,型燈體為中空設計,內部空間或貯藏清水,把導煙管完美的同構設計為燈體本身的有機部分,如仿人形態的手臂,仿動物形態的角、頸等,在燈油燃燒的過程中產生的煙塵由導煙管導入燈具內部或與清水溶合達到過濾的作用,從而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其二,這種燈體空間結構設計科學,可以拆卸,便于攜帶、清洗,如長信宮燈就是由六部分組裝而成;其三,燈罩的移動設計可以調節光照位置和照射強度,同時也起到防風的作用。

(二)象征

形是器物制造時所遵循的制,它直接顯示出使用者所推崇的物質形式思想與理念。仿生裝飾有其特有的符號性,是使用者身份、地位與財產等級的象征,也是使用者對于美好生活的祈求。如,雁被漢代人視作信使,有 “鴻雁傳書”之說,又由于雁雄雌配偶忠貞不渝和飛行有序,因此也常被用于婚姻、贄禮等,故鴻雁又有喜慶吉祥的意思;仿羊形態的燈具,“羊”同“祥”,其造型憨態可掬,簡約大氣,象征著吉祥如意。精美華麗的青銅燈具,不僅滿足了這些權貴們的照明和審美需要,還可以滿足他們借燈顯示身份地位,借燈長明以求吉祥長壽的心理需求③。

(三)審美

仿生裝飾設計燈具以多樣的實體空間展示出使用者的社會地位,審美喜好和生活方式。仿生裝飾燈具的精妙設計之處在于若白天不用燈具照明,燈具則轉變成為一種完完全全帶有美好象征愿望的裝飾藝術品,供使用者觀賞,如臥羊銅燈,燈盤與羊背同構設計,不使用時將羊背朝下與羊身相扣,就成為了一件精美的雕塑飾品,燃燈時只需要將羊背朝上翻起作燈盤,整體塑造大氣飽滿,羊形象憨態可掬,這是使用者祈求吉祥如意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燈具是人生活的伴侶,使用的過程中,逐漸從它的物質屬性中提煉出社會的思想與藝術。就漢代燈具設計來說,照明功能無疑是主導地位,燈具仿生裝飾設計雖具有從屬性特點,但裝飾文化作為物體系建構出漢代人的生活理念、審美觀念與文化體系,揭示漢代設計思想的發展水平及其文化內涵,它的造型形態顯示出漢代審美風格趨向,它的裝飾工藝呈現出漢代精神層面的追求,指向漢文化體系構建的科學性、藝術性和實用性多元化并存的特征,散發出大漢王朝對器物設計的美學思想。對漢代燈具仿生裝飾形態設計研究,可以再現漢代燈具的可視化物質形式、工藝流程與技術發展為微觀特色,為我國工藝技術文化提升軟實力。

注釋:

① 李硯祖.裝飾之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6.

②王強.流光溢彩——中國古代燈具設計研究[M].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09:148.

③高豐.中國器物藝術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289.

上一篇:教育技術下一篇:學生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