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知識產權范文

2023-11-04

知識產權范文第1篇

摘要 農業知識產權在激勵農業科技創新、糧食增產、糧食安全與保障、提升農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對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發展現狀及存在主要問題的分析,提出從制定戰略綱要、完善法律體系、提升管理水平、健全服務體系、加強人才培養、健全保護機制六個方面加強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黑龍江??;農業;知識產權;戰略綱要

A

在自然資源日益減少,科技成為農業生產力決定性要素的背景下,農業知識創新、傳播與應用等各環節之間的緊密銜接和循環運行構成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模式。2012 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黑龍江省是我國糧油、肉奶生產的核心基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農業是全省國民經濟發展與進步的重要支撐和源泉。改革開放以來,黑龍江省農業發展迅速,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不斷擴大,糧食作物總產持續增加,作物種植結構不斷調整,取得了較為矚目的成就。然而,知識經濟時代,傳統農業已逐漸喪失了競爭優勢,黑龍江省受到農業經濟增長方式、土壤功能減弱、農業災害以及農業勞動者素質低、國外生物資源入侵等因素影響,農業發展在新的形勢下面臨著嚴峻挑戰。因此,要實現黑龍江省農業新的發展,根本出路就是要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科技體系,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而農業知識產權發展是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科技體系,促進農業發展的根本保障。

1 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了反映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獲得授權和運用的現狀,根據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權公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數據庫,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產品登記公告,以農業植物新品種、農業專利、農產品地理標志等主要農業知識產權類型為對象,對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發展現狀進行分析。

截至2011年底,黑龍江省共獲得農業專利授權4 838件,其中發明1 154件,實用新型3 684件;獲得農業植物新品種授權183件,其中大田作物占97%;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99件,其中農業部共登記55件,國家質檢總局共批準31件,國家工商總局共注冊13件。從總體上看,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發展水平持續平穩提升,創造、運用、保護和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但面對黑龍江農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要求,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農業知識產權創造質量、效率不高

農業知識產權創造是農業知識產權發展的基礎,同時創造水平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反映農業知識產權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在農業知識產權創造數量上,截止至2011年底,黑龍江省農業新品種授權量、農業專利授權量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授權量綜合看可排在全國10名左右的前列。但從質量看,尤其是農業專利的維持率,截止到2011年底有效專利2 030件,其中發明624件,實用新型1 406件,其中有效發明維持年限不長,創造質量較創造數量指數明顯偏低。此外,從農業知識產權創造效率看,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的人均擁有量和單位投入的農業知識產權產出的指標均不高。因此,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創造仍處于發展初級階段,以數量型為主,尚未步入質量效益型發展軌道。

1.2 農業知識產權運用效果有待提升

農業知識產權運用主要從運用活動的數量和取得的效果兩方面來考慮。截止至2011年底,黑龍江省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數量全國第一,但在農業領域,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農業知識產權評估機構,市場運行機制不健全,農業專利等農業技術產權得不到科學準確的技術經濟估價,導致農業專利技術等流動不暢,嚴重影響了質押融資的效果。因此,2008 年以后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運用發展較快,運用水平有一定提升,但運用數量提升是運用發展的主因,尚未高效帶動黑龍江農業經濟的發展。

1.3 農業知識產權保護效果有待加強

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從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兩個方面的案件量及相關的指標來衡量保護取得的效果。這主要是基于以下認識,即我國施行的知識產權保護標準是與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保護的趨勢正處在不斷加強的過程中,各類創新主體對保護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在此過程中,保護的供給并不能完全滿足保護需求的快速增長,因此司法或行政的案件量等指標能較好地反映地區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我國沿海地區知識產權保護需求旺盛,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力度較強,而黑龍江省法院系統新收和審結的農業知識產權案件數量遠不及沿海地區,較非沿海地區的湖北、河南也有一定差距。從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發展趨勢來看,黑龍江省保護發展力度明顯不及遼津渝陜吉,效果未見明顯改觀。

1.4 農業知識產權服務、意識環境急需提升

農業知識產權環境主要考量了制度環境、服務環境以及知識產權意識環境三個方面。從制度環境看,黑龍江省根據實際情況,出臺了《黑龍江省農業技術推廣條例》、《黑龍江省專利保護條例》和《黑龍江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等地方性法規和相關政策,農業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已初步建立,但尚未出臺有關農業知識產權的專項戰略綱要;從服務環境看,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人員數量較少,發展水平不高,尤其是專利代理人數量遠不能滿足黑龍江省農業專利發展需求,較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有較大差距;從意識環境看,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意識還相對比較薄弱,權利主體主動申請和保護農業知識產權意識不足,每萬人專利、商標申請量和知識產權政府網站訪問量均居全國中游??傮w上,黑龍江省制度環境優化對環境發展指數的增長貢獻最大,因此,從制度環境建設逐漸深入推進服務與意識的發展,尚需較長一段過程。

2 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發展對策建議

2.1 制定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戰略綱要

2010年6月,為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關于制定并實施地區和行業知識產權戰略的部署要求,農業部針對我國農業知識產權發展現狀和農業發展需求,頒布了《農業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11年5月,黑龍江省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制定了《黑龍江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11—2020年)》。但至今黑龍江尚未出臺符合黑龍江省實際情況和發展特點的農業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統領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的發展。因此,應以國家農業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為依據,結合黑龍江我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針對黑龍江省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特點及獨特的地理、氣候和生態環境,制定《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在綱要中明確農業知識產權在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確立黑龍江農業知識產權重點發展方向,提出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發展的近期、中期和遠期戰略目標,主要實施步驟及保障措施等內容。此外,在此戰略綱要下,還應出臺包括財政、金融、稅收、貿易等各項相關配套政策,以推進黑龍江農業知識產權戰略的順利開展。

2.2 完善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法律體系

統一完善的農業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不僅有利于保護和促進農業科技的創新,促進農業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而且能夠有效利用及保護農業知識產權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強化農業科技競爭、人才競爭的優勢,是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的依據和基礎。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目前農業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已經初步形成,但還需進一步完善。一是制定和修訂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地方性法律規范,一方面根據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發展的現實情況,制定促進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發展的專門法規,尤其應盡快推進對遺傳資源、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地方性立法;另一方面修訂現有法律規范,注重與國家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的配套銜接,在保護已有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加大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此外,還應進一步完善反不正當競爭、科技等方面農業知識產權的相關地方性法規。二是根據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水平,研究制定符合黑龍江省實際情況的農業知識產權侵權賠償制度,依法保護農業知識產權人的經濟利益,為農業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查處提供科學合理的法律依據。

2.3 提升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

農業知識產權管理具有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農業知識產權發展的功能,因此加強農業知識產權管理不僅有利于實現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發展現代農業,還有利于應對國際競爭形勢,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農業知識產權管理應主要包括農業知識產權管理體制、管理流程和管理機制。因此,在管理體制方面,黑龍江省要健全農業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體制,構建跨地區、跨部門的農業知識產權行政管理合作機制,建立和完善對外貿易領域農業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建立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參與的快速應對涉外農業知識產權糾紛的處理機制。在管理流程方面,黑龍江省需要重塑農業知識產權管理流程,涉農企業應進行農業知識產權SWOT分析,并將這些信息反饋至新一輪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流程中,使企業具備對未來技術與市場的預測能力,促進知識產權管理的可持續發展;黑龍江省高校農業知識產權管理應借鑒美國高校知識產權的集中管理模式,立足于促進農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專業化和系統化,重點將技術信息提交、技術信息篩選與評估、農業知識產權申報、農業知識產權運營和收益分配作為管理流程的重點;農業科研單位應圍繞科研成果的產出,將立項、執行、驗收和實施作為管理流程的重點。在管理機制方面,黑龍江省應建立農業知識產權預警機制,減少農業知識產權創造和使用可能帶來的風險;建設農業知識產權溝通銜接平臺,將在農業知識產權管理中,獲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信息及時溝通反饋;建立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和收益分配體系,對在農業知識產權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獎勵,實現多層次、多元化的創新激勵機制;建立長效的農業知識產權文化培育機制,將知識產權教育納入普法規劃,建立政府主導、媒體支撐、社會廣泛參與的知識產權宣傳工作體系,通過宣傳、培訓、典型引導、參與管理等多種方式培育相關成員的農業知識產權文化,提高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和創造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2.4 健全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農業知識產權服務是在農業知識產權確認、利用和保護過程中,農業知識產權的服務機構,為客戶提供的咨詢、代理、檢索、評估、投資、訴訟等與農業知識產權有關的專業性的服務行為。農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以獨立性、公平性和專業性服務于市場,進行規范市場運作,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知識產權的利用和發展。農業知識產權服務主要包括農業知識產權代理、農業知識產權價值評估、農業知識產權保險和農業知識產權托管。目前,黑龍江省已經建立了農業專利代理、涉農商標代理、農業知識產權訴訟代理等為主要核心的農業知識產權服務體系,但從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發展需求考慮,黑龍江省應加快發展知識產權代理、咨詢、評估、轉化、交易和法律服務等各類中介服務機構,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規范知識產權中介服務市場,引導和幫助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建立行業聯盟,在行業內開展有序競爭和行業自律。在農業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方面,應制定對農業專利、農業植物新品種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等主要農業知識產權的價值評估標準,保障農業知識產權人在進行農業知識產權質押和交易中的經濟利益。在農業知識產權保險方面,2010年我國乃至國際首個險種——著作權交易保證保險產品在北京誕生,標志著保險作為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我國已進入知識產權領域,產生了知識產權保險,但目前未涉及其他知識產權類型。因此為推進知識產權保險在農業領域的生成,黑龍江省應首先實行政策性農業知識產權保險,對農業知識產權人收取較低保費,若保險公司或商業保險機構發生虧損,公共財政將給予一定的補償。在農業知識產權托管方面,雖然從2011年開始國家知識產權局已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全國32個城市59個中小企業集聚區開展知識產權托管服務,但基本上不涉及農業知識產權人,因此黑龍江省可先選取農業知識產權重點發展領域中的重點企業進行托管試點,這樣不僅可以幫助農業知識產權人解決在制定戰略、申請、使用、投融資和維權等方面的困境,還可以使中介機構拓展業務,提升能力。

2.5 加強黑龍江省農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

培養知識產權人才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與培養創新型人才、尤其是創新型科技人才的主要配套工程和重要實踐路徑。而知識產權制度正是用機制激勵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的最優化模式,知識產權運作正是用事業凝聚人才、用實踐造就人才的最重要資源。未來世界的競爭,主要是知識產權的競爭;未來世界的知識產權競爭,主要在于知識產權人才的競爭。黑龍江省應健全農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機制,建設農業知識產權人才庫,提高農業知識產權人才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是通過政府政策引導和扶持,鼓勵有條件的知識產權咨詢、代理、檢索、評估、投資、訴訟等中介服務機構進行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的申報,加快農業知識產權代理人的培養,尤其是農業專利代理人,鼓勵具有農學知識背景的人才報考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擴大農業知識產權代理隊伍。二是建設農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基地,一方面在有條件的農林高等學校的農林本科專業開設農業知識產權課程,在培養農業推廣碩士時將農業知識產權設為必修課;另一方面,依托國家知識產權培訓(黑龍江)基地,聘請農業知識產權專家開展形式多樣、不同層次的農業知識產權專項培訓和學術交流,以培養更多各類農業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同時,還要選拔農業科研骨干“走出去”到外地學習先進經驗。

2.6 健全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機制

執行是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關鍵,黑龍江省一方面要提高農業知識產權執法人員自身的保護意識和執法素質,另一方面還要建立黑龍江省農委、知識產權局、工商局等多部門的執法協作和聯動機制,對侵犯農業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加大懲處力度,切實維護農業知識產權人的利益。此外,加強對農業知識產權保護,還要建立多層次高水平的司法體系。目前,黑龍江省已初步建立了知識產權審判體制,但由于審理農業知識產權案件不僅要求熟知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還要精通相關專業技術,因此黑龍江省還應根據實際需求進一步創新審判體制,在有關審判庭里設立專門審理知識產權案件的合議庭或單獨設立農業知識產權審判庭,聘請不同農業領域的科技專家參與案件審理,以提高農業知識產權案件的審判質量,保證司法的統一,充分發揮司法保護農業知識產權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崇實.經濟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知識產權范文第2篇

[摘 要]企業知識產權是有國家強制力保障的一種合法的專有與壟斷權,以知識產權戰略參與市場競爭具有獨特的優勢,也更直接有效。文章簡要描述了: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概念,分析了知識產權戰略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間的緊密關系,提出了知識產權戰略設計的主要內容,并對知識產權盈利模式作了總結。

[關鍵詞]知識產權戰略;核心競爭力;競爭優勢

[文獻標識碼]A

[

知識產權范文第3篇

摘 要:知識產權分析評議越來越普遍應用于重大經濟科技活動。在人才引進中,通過對擬引進人才的知識產權情報進行分析,對人才匹配度、人才創新能力和引進的知識產權風險等進行評價,提出合理化建議,就能幫助單位引進契合需求的人才。

關鍵詞:知識產權;分析評議;人才引進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0.094

黨和國家歷來重視人才工作。打造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人才隊伍,除了自己培養之外,還要有針對性地引進所需要的人才。引進什么樣的人才、怎么引進人才、引進是否會有風險等,正是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要解決的問題。

一、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概述

(一)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的基本內涵

評議的本質“是對將要最終表決或做出決定的事項進行周到而全面的分析研究,發表觀點意見、提供咨詢建議,代表了通過開放而審慎的程序達成決策的理性共識”[1]。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2014年印發的《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指南》,知識產權分析評議被定義為“綜合運用情報分析手段,對經濟科技活動所涉及的知識產權,尤其是與技術相關的專利等知識產權的競爭態勢進行綜合分析,對活動中的知識產權風險、知識產權資產的品質價值及處置方式的合理性、技術創新的可行性等進行評估、評價、核查與論證,根據問題提出對策建議,為政府和企事業單位開展經濟科技活動提供咨詢參考”[2]。廣東省知識產權局2019年發布的《廣東省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指南》將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定義為,“利用知識產權情報信息和方法對相關經濟科技活動進行綜合分析與評估,查找出活動進展中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潛在問題,并合理運用知識產權戰略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避免經濟科技活動因知識產權問題導致重大損失,為政府決策和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提供咨詢參考?!盵3]

綜上所述,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就是通過對查詢、搜集和其他可得到的公開的知識產權信息進行分析,從知識產權這一緯度對相關經濟科技活動的可靠性、可行性、合理性及潛在價值和風險等進行評估和篩選,提出合理化建議,為政府、企事業單位開展經濟科技活動提供決策咨詢和參考。

(二)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的價值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重要的新動能。對創新的追求,使得知識產權正在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開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有助于了解經濟科技活動所涉及的知識產權狀況,明晰工作目標和方向,識別、防范和應對潛在的知識產權風險,助力科技創新。因此,要重視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對重大經濟科技活動的決策參考作用,推動建立重大產業規劃、政府重大投資活動等開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引導企業自主開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讓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為創新發展提供制度支撐,提高創新效率,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的應用

自2011年開始,我國開始著手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目前來看,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已初具規模并達成社會共識。2011年,國務院發布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中,首次提出“建立重點產業知識產權評議機制”,推動知識產權融入產業的升級轉換并發揮實效。這是我國首次提出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的概念。同一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并印發的《集成電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也提出“在專項工程中開展知識產權評議”。2012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的《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在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知識產權創造中,應“建立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審議制度”。

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2年8月發布了《重大經濟科技活動知識產權評議試點工作管理暫行辦法》,啟動了知識產權分析評議試點工作。隨后,知識產權分析評議試點工作也在地方相繼啟動。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于2014年印發了《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指南》,對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的類別內容、具體實施和實施團隊等進行了規定。

目前,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正在向縱、橫兩個方向深入??v向上看,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在積極引導地方知識產權局開展工作,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地方知識產權局將分析評議工作納入到工作體系中。橫向上看,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與相關部委展開合作,協助有關部委和中央企業解決在科技創新管理、投資并購策略方面的一些實際問題。在近些年的企業投資并購、技術引進、產品出口、招才引智等重大經濟科技活動中,正在越來越多地采用知識產權分析評議這一有效的項目評價和篩選方法。

二、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在人才引進中的應用

(一)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在人才引進中的作用

不同類別的經濟科技活動所面臨的知識產權問題不同,因此,針對不同經濟科技活動的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的目的、評價內容也就不同。比如,科研立項前的知識產權分析評議主要是防止重復立項、重復研發,明確科研的目標和方向,確保創新效率。對于科技人才引進而言,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引進主體對于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層次科技人才的需求,要解決的是擬引進人才所擁有的知識產權的真實性、有效性、與引進主體引進需求的匹配度、人才的創新能力以及人才知識產權風險等。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對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科技人才特別是高層次科技人才引進都是一項非常重大的舉措,投入巨大,如果未進行嚴格的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盲目引進,不僅可能因知識產權或創新能力問題沒有達到預期目的,還有可能因此惹上官司,為單位帶來困擾和麻煩。

(二)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在人才引進中的實踐

早在201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就開始了包括“海鷹計劃”高端人才引進在內的三個人才知識產權分析評議試點項目。2014年8月,浙江省在“千人計劃”人才評選中采用了知識產權評議。2016年相關部門對第十三批國家“千人計劃”創業人才47名擬入選人員申報的知識產權信息進行了分析評議。2017年,湖北省知識產權局設立了“高端人才引進知識產權評議”和“海外高端人才引進知識產權評議”項目。同年,廣東省在“珠江人才計劃”評選中引入了知識產權評議。

此外,江蘇、北京、四川和湖南也在落實高層次科技人才(或海外人才)政策中引入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制度,通過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制度,甄別、引進了一批真正具有創新能力的高層次科技人才。

(三)人才引進中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的主要內容

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2014年印發的《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指南》中將包括人才引進在內的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的內容分為了三個模塊:法律類分析、技術類分析和市場類分析。法律類分析模塊包括:知識產權法律信息查證、知識產權權屬關系查證、知識產權法律風險分析、知識產權相關權利義務調查、目標市場知識產權法律環境調查、知識產權相關協議條款審查、知識產權穩定性評價、知識產權保護強度評價等。技術類分析模塊包括:專利技術趨勢分析、專利技術競爭熱度分析、創新空間分析、創新啟示分析、技術可替代性分析、技術核心度調查、技術創新度評價、技術成熟度調查等。市場類分析模塊包括:產業知識產權競爭狀況調查、知識產權關聯度調查、目標對象知識產權策略及實力評價、知識產權資產審計與評估、知識產權經濟效益調查等。

《廣東省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指南》中從人才匹配度調查、人才創新能力和人才引進風險三個方面對人才引進中的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的內容進行了分類,其中人才匹配度調查主要包括引進方所需技術或學科調查和相關技術人才分布;人才創新能力主要包括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專利法律狀態、境外專利擁有量、專利產出率、專利穩定性分析和專利價值度分析;人才知識產權風險主要包括協議風險、職務發明與專利權屬風險等。如果是企業人才引進要增加專利實施的侵權風險,如果是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引進則要增加非專利文獻以及學術道德行為分析。

從大部分地方發布的人才引進項目評議內容來看,評議內容規定比較粗糙,主要包括引進人才擁有的知識產權數量、法律狀態、權利歸屬、技術水平或高度,如果是創新人才,要增加對權利穩定性風險的評議,如果是創業人才,則評議產業化的知識產權風險和技術壁壘等。

人才引進中進行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所要解決的是引進什么樣的人的問題,考察一個科技人才是否符合引進單位的要求,不外乎這三個方面:一是擬引進人才是否具有創新能力,二是所具有的創新能力是否與引進單位的人才需求相吻合,三是人才引進后是否會存在相關風險等。通過對擬引進人才的知識產權進行分析評議,能輔助引進單位遴選到更為合適的人才。

三、人才引進知識產權分析評議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了解引進單位的真實需求

了解引進單位的真實需求是做好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的前提。不同的單位對人才引進有著不同的目標,對人才考量的指標也有所不同。比如,地方政府可能是基于產業競爭引進人才,高校和科研院所可能更注重基礎研究,而企業可能更注重能夠產業化實施的技術。因此,分析評議工作開始前要和引進單位充分溝通,了解其真實的人才需求。

(二)引進人才要結合單位實際

在進行分析評議前,首先要對引進單位做詳實的調查,了解單位既有的研究基礎、創新能力和人才狀況,在分析評議特別是在提出人才引進建議時,注意擬引進人才是否能與原單位人才組成團隊,形成合力。

參考文獻:

[1]孟海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基本問題研究[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3(2):427.

[2]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指南[Z].2014-12-23.

[3]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廣東省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指南[Z].2019-1-20.

[責任編輯 張翼翔]

作者簡介:孫英偉(1969— ),女,漢族,河北元氏人,教授,研究方向:知識產權、民商法學。

王翔(1979— ),女,漢族,新疆和靜人,講師,研究方向:科技法學、民商法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石家莊市科技局石家莊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高層次科技人才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制度研究》(項目編號:185790125A)的項目研究成果。

知識產權范文第4篇

[關鍵詞]知識產權貿易壁壘;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戰略

我國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進出口貿易額連年增長,貿易地位持續上升,所遭遇的貿易壁壘的增速也較快。在反傾銷、保障措施等為國人熟知之后,一種新型的貿易壁壘——知識產權貿易壁壘成為困擾制造商和出口商的難題。僅2002年,我國71%的出口企業和39%的出口產品不同程度地遭遇到國外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限制和影響,造成損失約150億美元;而在2006年,美國對來自中國的機電產品便發起6起知識產權貿易壁壘調查。

一、知識產權貿易壁壘的界定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知識產權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無形財富,同時又是創造人類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工具和手段。經濟全球化使知識產權不僅滲透到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之中,而且正在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貿易形式,這就是知識產權貿易。WTO的建立標志著國際貿易新體制的誕生,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知識產權貿易在國際貿易中上升為主導地位的標志。在WTO框架下,知識產權貿易已上升為國際貿易的三大支柱之一,而且在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中到處都有與知識產權有關的問題。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智力資源打破了國界,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促進了全球的經濟發展。

知識產權是法律賦予知識產權所有人對其創造性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知識產權是一種財產權,知識產權所有人可以通過對其所擁有的知識產權的許可或轉讓而獲得收益。知識產權制度作為激勵科技進步、鼓勵創新與壟斷智力成果之間折衷調和的產物,本質上是為了保證不讓競爭對手使用自己的技術或銷售自己的產品而擁有一種壟斷性權利。但這種“法定壟斷權”的目的是通過對相關權利人的法定保護,鼓勵創造性的智力活動,從而促進技術進步與社會經濟發展。而當知識產權的排他性應用到跨國生產經營中時,一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就與進出口貿易聯系起來了,就可能成為各國重要的貿易政策之一。當知識產權固有的壟斷性超出了合理的范疇,扭曲了正常的國際貿易時,便成為知識產權貿易壁壘。本質上,知識產權貿易壁壘就是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二、知識產權貿易壁壘的主要表現形式

目前對知識產權貿易問題的研究與對貨物貿易及服務貿易問題的研究相比寥若晨星,而且對此關注最多的是法學家,討論的焦點問題是如何建立完整的適合我國國情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對知識產權貿易壁壘概念的界定在理論上還沒有統一,但從少數發達國家的實際做法來看,知識產權貿易壁壘的表現形式可以概括如下:

1 由專利權構成技術性貿易壁壘。發達國家利用其強大的技術優勢制定一系列技術標準,筑起由專利權構成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高新技術的發明者都有著極強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高新技術領域的技術成果幾乎被專利技術所覆蓋。而在高新技術領域制定技術標準時,沒有成熟的公知技術可供使用,一些標準化組織為了制定法定標準,就要與知識產權人談判,簽訂合同,當然在使權利人得到利益的同時,對權利也做出一定的限制,如專利權人應對使用者提供不可撤銷的權利許可等。還有的高新技術發明者,有足夠的壟斷能力,不希望成為法定標準,而憑自己的技術優勢形成事實標準。與專利技術相結合的技術標準比傳統的技術標準更具有殺傷力,發展中國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往往要不可避免地向權利人支付高額的使用費,極大地限制了高新技術產品的自由流通。

2 注冊陷阱。典型的注冊陷阱是設置專利網,即企業的某個技術獲得專利后,以其為基本專利,將改進技術和外圍相關技術均申請專利,形成一個由基本技術同改進技術、外圍相關技術共同構成的專利網,從而形成本企業強項技術的專利壁壘,使競爭對手無法突破。如美國菲利普石油公司不僅擁有PPS樹脂的基本專利,還有300多項有關PPS樹脂的制造、應用等外圍技術專利,當其基本專利到期后,這些外圍技術專利在美國依然有效。

3 擇時起訴侵權專利。在市場比較幼稚、起訴侵權得不到利益時,被侵權的知識產權擁有者并不起訴,等到市場培育起來以后,知識產權擁有者便可理所當然地利用知識產權保護條款逼迫侵權企業要么退出市場,要么支付巨額的專利使用費,借雞生蛋,坐收漁利。DVD專利使用費案就是這種情況:2002年2月,我國出口到歐盟的DVD因侵犯知識產權,被歐盟成員國英國和德國的海關扣押,要求對國內的DVD整機生產廠商征收產品凈售價的4%或每臺4美元的技術專利使用費,向DVD解碼器征收凈售價的4%或每臺1美元的技術專利使用費,向DVD光盤征收每碟7.5美分的技術專利使用費。

4 知識產權內部化。知識產權內部化是指一些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為保持在高技術領域的壟斷優勢,其高技術或含有技術專利的商品、專有技術的商品主要流向擁有多數或全部股權的國外子公司,即使在技術創新成果與企業現有經營不相吻合的情況下,企業也往往不是輕易地單方面出讓該項技術成果,而是將它作為交叉許可的籌碼以換取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企業的技術成果。

5 由標識性權利構成技術性貿易壁壘。國際標準化組織和一些工商業團體經常把一些標識注冊成證明商標,一些國家或地區往往把是否帶有證明商標作為商品進口的必備條件,就構成了由標識性權利組成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事實上,一些企業在許可他人使用專利技術的同時,也往往把商標一同許可,所以被許可企業商品是否帶有許可商標也成為是否侵犯他人專利權的一個衡量標準。有時,某些專利技術雖已過了有效期,成為公知技術,但商品上的商標權可以不斷延續。要使用這些技術代表的標識,也必須得到許可,否則就會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因此,證明商標也成為一種知識產權貿易壁壘。

6 濫用知識產權保護邊境措施和臨時措施。進口邊境措施和臨時措施是《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要求必須實行的,但如果權利人惡意申請臨時措施或海關扣押或海關手續過于繁雜,會使進口人付出高額的成本,甚至遭受重大損失。出口邊境措施是TRIPs規定可以實行而并非必須實行,設立出口控制,通關履行繁雜的手續,提交各種授權文書和商業票證,不僅拖延時間,而且為出口增加了交易成本和意外風險。因此,對知識產權保護邊境措施和臨時措施的濫用,也構成了知識產權貿易壁壘。

7 濫用網絡著作權。按照各國傳統的著作權法,公眾可因科研、教學、個人研究需要而使用受著作權保護的客體。但在互聯網上,許多應為大眾知悉的信息被網絡商及版權人封鎖起來,如應當公開為公眾服

務的商業信息、報刊、已發表文章、法律法規、國內外法院判決的案例被匯編成數據庫而受到特殊保護,這種信息壟斷會妨礙著作權客體的交流及商務活動的展開。

8 嚴格限制平行進口。平行進口一般是指未經相關知識產權權利人(版權人、專利權人和商標權人)授權的進口商,將由權利人自己或經其同意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投放市場的產品,向知識產權人或獨占被許可人所在國或地區的進口。被平行進口的產品與特定的知識產權相關,是有著合法來源的真品,以低價與進口國或地區市場上原有的同一版權產品、專利產品或商標產品展開競爭。平行進口的進口國或地區存在反對平行進口的相關權利人。在美國,平行進口的反對者通常P2"灰色市場商品”指稱平行進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平行進口現象極為普遍,以至于被視為一種產業。即使是嘗試統一規范國際貿易領域知識產權問題的TRIPs在這個問題上也保持中立,規定TRIPs進行的爭端解決中不得借TRIPs中的任何條款涉及知識產權窮竭問題。正因為如此,無論認為侵權還是合法,許多國家的法律條文在規定平行進口時多附有靈活條件。所以,平行進口很容易為發達國家的利益、個人的意志所左右,不可避免地產生濫用知識產權的問題。

三、知識產權貿易壁壘的應對

隨著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的不斷增加,我國正在成為世界各主要國家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重點防范對象,對外貿易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因此,為促進對外貿易健康發展,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必然,加強對我國自有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也勢在必行。

1 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目前,國外向我國進行知識產權權利訴求的動向越來越趨于集團化,趨于官民一體化,甚至由政府出面,通過政治、經濟、外交等多種手段向我國施壓。發達國家利用知識產權向我國發難的產品,往往是新興高科技出口產品,具有明顯的競爭力,而且往往是在產品高速成長期向我國發難,一旦出現問題,將使全行業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我國的對外貿易已經發展到了要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階段,通過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配合國家技術發展戰略,以專利戰略為龍頭,建立與發展階段相適應的保護制度,并制定配套政策體系,增強國家整體競爭力,從根本上解決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壁壘問題。

2 建立預警與應急機制。在政府有關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通過行業企業的聯合行動戰略,建立相應的信息咨詢服務網絡和本行業知識產權預警聯絡點,對本行業重大知識產權事件及時做出反應,為出口企業提供可靠的經營決策信息來源,以加強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之間的聯系與溝通。同時,政府部門積極主動地收集和掌握國外對華貿易政策的發展趨勢、正在實施或擬定中的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壁壘措施,以便于迅速有效評估貿易伙伴的貿易政策與措施的變化對相關產業和貿易的影響,并分析是否符合多邊貿易規則,適時采取調整和應對措施。

3 加強企業間的戰略協作。面對專利標準化、標準壟斷化的趨勢,可由行業協會牽頭,各行業企業加強相互間的戰略協作,結成標準聯盟,共同確立產業標準,以分散標準化的風險。加強企業聯動,利用一定地域內的特有資源,發揮產業集群的優勢科技力量,開發自主知識產權。建立大企業主導下的R&D體系,形成獨立的、自主的技術創新能力,使自己獲得更多的知識產權,從根本上規避和跨躍發達國家構筑的知識產權壁壘。

4 強化企業知識產權意識。加強企業對以知識產權為主的國際標準和質量認證體系的學習與借鑒,了解出口國相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正視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和知識產權方面擁有的優勢以及對我們形成的巨大壓力,盡快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業、技術和產品,改變專利工作的被動局面。認真開展出口前的知識產權調查工作,有可能侵犯外國公司知識產權的,則應及時對產品進行修改,以免成為侵犯知識產權的被告方;有可能存在專利侵權的,可以通過更換非專利方法來避開侵權,也可以達成專利權所有人的使用許可,或者與進口商達成協議,由進口商對侵權行為承擔責任。設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加快專門人才的培養,以便在企業被起訴時就應訴成本、不應訴的實際損失和潛在損失進行分析,主動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進行抗辯,提高應對知識產權的訴訟能力。

責任編輯 一凡

知識產權范文第5篇

關鍵詞:知識產權;廣西;發展戰略

一、廣西知識產權發展的背景與方向

(一)知識產權制度在中國的發展

知識產權是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在一定時間內有效。主要指智力發明比如創造、文學和藝術作品和在商業中使用的商標、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以被確定為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萍嫉目焖侔l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正在不斷發展完善。知識產權制度是一種基本的法律制度,對于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科技創新、文化繁榮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中國現代知識產權制度建設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近年來,知識產權保護的行政執法力度在不斷加大,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在不斷增強。2008年6月5日,《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正式發布,明確提出到2020年把中國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奮斗目標。

(二)廣西知識產權的發展方向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加深,中國加強了同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尤其是同周邊國家的合作與交流。廣西省在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合作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同東盟各國的經濟活動中,知識產權無疑是中國企業不可回避的、最重要的主題詞。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廣西對外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成為建設創新型地區的重要支撐,成為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隨著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正式發布,2009年廣西頒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知識產權的戰略意見》,明確提出把知識產權戰略作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到2020年,全區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0%以上,發明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5%以上,在重點優勢產業領域取得500項以上重大發明專利。全區版權作品登記量年均增長10%以上,版權產業出口額增長20%以上。培育40個中國名牌、500個廣西名牌和60個地理標志產品。培育一批擁有知名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優勢企業和企業集團,形成200家以上具有示范效應的優勢企業[2]。全區知識產權法治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市場主體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明顯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逐步形成,公眾知識產權意識明顯增強,重點優勢產業領域攻克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并形成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能夠有效支撐創新型廣西建設,知識產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顯著增強。

二、廣西知識產權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一)廣西知識產權發展的現狀

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頒布實施后,國家知識產權局又發布了《2012 年全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報告》。報告從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環境等幾個方面對全國各區域2012 年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和知識產權發展趨勢進行了全面的監測和分析。2007 年以來,中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水平逐年提升,特別是2008 年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后,提升速度明顯加快。從經濟區域來看,中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呈現出東強西弱的趨勢,區域差別顯著。東部地區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平均值達到 73.25,遠高于西部地區 51.73 的平均值。在下頁圖1中可以看出廣西在2007—2012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年均增長率的排名中居27名,僅僅優于云南,青海,海南和西藏四個地區,屬于全國發展較為緩慢的地區。圖2中可以看出廣西在2012年全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排名中位于25名,可見廣西的知識產權是在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全國范圍內仍屬于落后地區的現狀沒有改變。

最近的幾年,廣西知識產權的發展邁出了跨越的第一步,專利創造能力也登上了一個新臺階,但與發達省市相比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為此廣西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知識產權發展戰略,以“抓創造、促運用、重保護、強管理”為主線,全面開展全民參與的發明創造活動,大力倡導努力實現發明專利實現倍增的目標,質量數量同樣重視抓專利申請成果。2013年廣西年度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達1.438萬件,比上年增長121%,又一次的實現倍增,年增長率再次位居全國第一。“十二五”計劃實施以來,廣西省發明專利申請并受理的數量達到了2.3644萬件,順利地完成發明專利倍增計劃。2013年全區3種專利受理量突破2萬件,同比增長71%。全區擁有發明專利1 295件,比2012年增長43.73%,增長率位居全國第一。廣西專利綜合實力指數上升兩位,由全國第二十五位升至第二十三位[3]。

表1中可以看出,廣西各地市專利申請量2013年度較2012年有了明顯的提高,其中柳州市和北海市增長率均超過了百分之百,玉林市和河池市增長率也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授權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河池市與北海市均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梧桐市的授權增量達到了百分之一百五十。但我們也可以看到桂林市授權量同比增長只有百分之三左右,可見廣西省內的知識產權發展還存在著很大程度的不均衡。

(二)廣西知識產權發展的問題

近年來廣西知識產權的發展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特別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頒布后開啟了廣西知識產權全面發展的新篇章,但是就總體而言,廣西知識產權的發展在全國范圍內仍舊處于落后地區,廣西知識產權的發展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1.企業知識產權意識薄弱,缺乏擁有自主,各地域發展不均衡

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廣西企業普遍存在知識產權意識薄弱,創新能力不強,難以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和品牌。主要原因為一是產業發展層次不高,占主導地位的是勞動密集型、資源型產業,參與競爭主要不是依靠研發核心技術,而是建立在勞動力和資源上的低成本優勢。二是多數企業不重視研發,研發機構不健全。今年來知識產權在廣西各省市雖然取得了不同的發展和進步,但個別地區存著較大的差距。以2013年的發展為例,柳州市和北海市增長率均超過了百分之百,玉林市和河池市增長率也在百分之七十以上,而南寧和桂林兩大市增長只有百分之五十幾。這與地方知識產權發展的投入和重視有直接關系。

2.創新人才缺乏,高質量科研成果、專利不多

廣西科技人才資源總量小,高層次創新人才短缺,國家兩院院士1 300多人中廣西僅有1人,各領域科技領軍人缺乏,企業高級工程師不足,致使高質量科技成果和專利不多。人才不足已成為企業創新最突出矛盾,制約著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在廣西一些中心城市,很難招聘到區外重點大學畢業生,就是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在當地也很難招聘到企業需要的科研人員。

三、廣西知識產權發展的戰略選擇

(一)著力提高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能力,加強對知識產權的管理。

激勵知識產權創造,制定和完善知識產權創造的激勵政策措施,強化科技創新活動中的知識產權政策導向,堅持技術創新以能夠合法產業化為基本前提,以獲得知識產權為追求目標,以形成技術標準為努力方向。推動企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的主體,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在知識產權創造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動全民創新,促進知識產權的多產出和高水準。促進知識產權運用,建設和完善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服務體系,搭建知識產權運用、轉化服務平臺。引導和支持高校院所建立技術轉移機構,與企業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鼓勵、引導和支持金融及風險投資機構加大對專利等知識產權實施與產業化的資金投入。強化知識產權管理,加強各級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建設,強化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構職能。引導和支持企業特別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推動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發中心等創新組織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和管理制度,提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組織專利創造和運用行動,促進重大發明專利產出

實施重大發明專利研發與產業化專項,圍繞重點優勢產業、特色產業以及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領域,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專利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研究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專利技術,促進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形成戰略優勢。推動技術創新成果專利化,以鼓勵和支持發明專利申請為重點,加大資助和獎勵專利申請的力度,引導企事業單位將專利工作融入技術創新全過程,提高運用專利制度保護技術創新成果的能力,推動技術專利化,提升發明專利和職務發明專利的比重,并促進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Z].2008.

[2] 廣西知識產權局.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意見[Z].2009.

[3] 廣西專利信息統計[EB/OL].廣西知識產權局門戶網站,http://www.gxipo.net/tjxx/zlxxtj/685106.shtm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Guangxi Based on

the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SUN Sheng-dong,DONG Xiong-bao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Guilin 541000,China)

Key words:intellectual property;Guangxi;development strategy

[責任編輯 陳 鶴]

上一篇:農民財產性收入下一篇:共有產權房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