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古箏教學教案范文

2023-03-16

古箏教學教案范文第1篇

一古箏藝術發展現狀

古箏是一種古老的民族樂器, 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 是我國古代最有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 古箏藝術不斷推陳出新, 不僅在樂器的外形、構造上有所改進, 更在新曲目的創作和演奏技法上進行了較大的創新, 產生了以地方風格為依據的眾多古箏流派, 如趙玉齋先生在20世紀50年代創作的箏曲《慶豐年》中首次使用了雙手抓箏技法、趙曼琴在20世紀80年代創立了快速指序體系、著名古箏藝術家王中山先生則同時在演奏技法和音樂創作兩方面進行了創新, 使進行古箏曲創作的思維方式得到了拓展并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谠摾砟罡木幍闹~曲有《溟山》、《暗香》等, 還有《霍拉舞曲》等西洋樂曲。此外, 古箏的演奏形式也有較大的突破, 以往以獨奏和為歌曲伴奏為主, 現在重奏和合奏作品顯著增多, 說明古箏在群體中的表現力被逐漸挖掘并受到重視。并且古箏協奏曲的出現以及迅速發展也越來越豐富了古箏演奏的樂曲形式和風格, 調動了師生的積極性, 促進了古箏演奏和教學的發展。古箏是一門藝術, 具有繼承性和發展演變性。藝術反映出的社會生活面貌、人們的精神思想狀態, 是社會的縮影, 但不會隨著時代的演變而完全演化成新的事物, 對于其傳統精華部分有必然的繼承性。古箏藝術也具有這樣的特點, 它所有的發展和創新都離不開對傳統古箏藝術的繼承, 若摒棄傳統, 古箏便不能稱為“古”。

雖然古箏藝術一直在蓬勃、健康地發展著, 但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也曾遇到過阻力。當時存在著一股氣勢兇猛的反傳統思潮, 古箏藝術作為最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 自然也受到沖擊。他們認為這是封建社會的產物, 不適合當今的時代潮流;還有人認為古箏的表現技巧過于傳統和落后, 想要“另起爐灶”, 唯“新”是從。這些錯誤觀點對古箏界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如對古箏藝術傳統的學習不再熱情, 遠不如20世紀五六十年代老一輩藝術家對古箏傳統的癡迷。這種對傳統的生疏與遠離也同樣存在于當代的教學過程中。所以, 要想使古箏藝術穩定健康地發展, 使之屹立于世界民族藝術之林, 學習和繼承優良的傳統古箏藝術是十分重要的。

二目前古箏的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第一, 學生急于求成, 教師片面追求教學進度、學習成果, 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對音樂基本知識和演奏技能的傳授上, 忽視了古箏作為一門藝術其內在的文化屬性。它不是一門技術, 僅用花哨的演奏技法無法表達出古箏樂曲作品的思想感情, 在聽眾聽來, 彈奏出的只是華麗的音符。所以我們可以看到, 有些學生將曲子彈得很熟練, 基本指法演奏技巧也很到位, 但卻面無表情, 身體僵硬, 絲毫沒有音樂感染力, 無法打動聽眾。

第二, 新中國成立以來, 古箏各流派的風格和作品得到了繼承發展。但在古箏教學中教學曲目的選擇上, 各流派傳統的典型代表曲目卻很少, 或者幾乎沒有, 所選擇的箏曲大多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創作的作品。形成這樣的現象有一定的原因: (1) 傳統箏曲的演奏技法要求較高, 尤其對左手的韻律、音準要求近乎苛刻, 雖篇幅較短, 但難度很大。 (2) 不同的歷史文化、不同的社會時代背景、不同的地域生活習俗, 導致學生無法領悟到古人創作和演奏箏曲時的內心情感。因此, 現代的教學模式缺乏對優良傳統的繼承, 可能造成培養出的古箏專業人才在古箏創作方面有新意但缺乏古箏特有的民族韻味和情趣, 而在演奏時也會缺乏一些“古”的味道。

第三, 現在的教學方式仍以教師為主體,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 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 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在古箏知識和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學習對教師有很大的依賴性。限制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 學生學習古箏更多的像是在完成任務, 而不是對藝術的追求。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對音樂的靈感的培養更不利。

第四, 教師隊伍的能力與素質急需提高。高等學校教師普遍存在演奏能力強但教學經驗不足、課堂組織教學能力差的現象。音樂中有些東西很抽象, 單純用枯燥的文字來闡述, 不能讓學生很好地領悟與掌握, 如把握彈奏力度的大小、某些演奏姿勢所需要的身體狀態等, 這需要教師不但精通古箏藝術, 更要有能力將其中的要點和精髓準確地傳遞給學生, 這對教師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三促進古箏教學進步的建議

第一, 教師應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要不斷學習, 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 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 掌握教學過程中必要的方式方法, 經常借鑒他人成功的教學模式, 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把教學古箏事業當成自己的終身事業, 竭盡全力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古箏專業人才。

第二, 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表現力、審美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 不只是單純地灌輸古箏基本理論知識、教授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內容。音樂與文化是緊密相連的, 古箏作為一門最古老的藝術, 承載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文化積淀, 其內涵之深刻、意蘊之豐富、文化韻味之濃厚, 都需要后人來傳承和發揚光大。教師應結合語文、歷史等學科, 讓學生深刻領悟到古箏的文化品格, 更加注重對古箏文化內涵的學習, 古箏教學應以此為核心和基本原則, 這樣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三, 在選擇教學曲目上有所側重。筆者認為在教學曲目的挑選中, 要增加傳統箏曲的比例, 對其演奏提出硬性要求。各流派的曲目都要有所涉及, 各種演奏技法也要多加學習, 同時, 對傳統箏曲的作者背景和創作背景都要進行深刻的了解, 充分體會曲目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增設傳統曲目, 不但有利于繼承傳統文化, 更有利于學生將來的發展, 使其創作不流于表面形式, 缺乏內涵。

第四, 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 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 利用多媒體技術, 為學生播放古箏曲目, 培養學生的審美和欣賞能力, 激發學生學習古箏的熱情。引進情境教學法, 音樂作品創作的素材和靈感都來源于現實的生活, 因此應經常帶領學生進行民間采風, 了解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 創設不同的情境, 讓學生置身于當時的背景進行演奏, 進行情感的挖掘, 使演奏達到聲與情的高度融合。不但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也可使課堂氣氛活躍和融洽, 師生之間既進行了很好的互動交流, 又有利于教學的進步。

第五, 20世紀90年代才出現的古箏協奏曲是一種新型的古箏演奏方式。古箏協奏曲表現為中西音樂結合, 可以是古箏與鋼琴、古箏與交響樂隊的協奏。它的出現使古箏藝術及其教學的發展邁入一個新模式。與以往的古箏獨奏相比協奏曲有較大的創新, 在技巧和手法上要求更高, 還要有良好的協調素質。這就促使教師需要更深入地學習研究新的技法。將古箏協奏曲作為教學內容, 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 開闊了學生和老師的視野, 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使他們對音樂有更好的認識, 這樣才能更好地彈撥出所演奏的作品。

四結束語

古箏教學是在長期的摸索中逐漸加強的。在教學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老師一定要有耐心、有責任心, 努力做到以樂輔德、促智、怡情, 從而真正達到育人的目的??傊? 古箏教學應與時俱進, 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 對古箏的一些創新內容在課堂上加以實踐利用, 在教學模式、方式方法上進行改革, 以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摘要:古箏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彈撥樂器之一, 是傳統民族文化的瑰寶, 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傳統的古箏藝術在時代的變遷下、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過程中, 也在逐步發展和創新。與此同時, 古箏教學存在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 筆者針對存在的問題, 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 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案, 使古箏教學得以有效進行, 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古箏專業人才。

關鍵詞:古箏藝術,發展現狀,教學,方案策略

參考文獻

[1]馮光玨.古箏藝術的傳統和創新[J].人民音樂, 1992 (3)

[2]蘭慶煒.古箏藝術的研究現狀與理論思考[J].大眾文藝, 2010 (4)

[3]葉明予.以情帶聲, 以聲抒情——古箏教學中的感悟[J].現代閱讀, 2012 (10)

[4]侯凌燕.淺談高師古箏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 2011 (2)

[5]李婷婷.古箏藝術的傳播與嬗變論綱[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5 (1)

[6]焦文彬.秦箏史話[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2

古箏教學教案范文第2篇

一、注重培養少兒學習古箏的興趣。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就是說, 興趣是人類潛能的“原動力”。作為教師以及家長, 應注重培養少兒學習古箏的興趣,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和“我想學”。要將啟發、引導和發展少兒的學箏興趣, 提高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予以研究。如果少兒對學箏過程感到興趣, 他們就會自覺的、主動的、興致勃勃的去學箏。否則, 少兒的學習很可能是形式的、勉強的、被動的。

在我的教學中, 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個別學生開始學古箏時興趣很高漲, 但后來興趣就逐漸下降, 甚至于坐在古箏前愁眉苦臉。原因是雖然家長喜歡古箏藝術, 很熱情的送孩子來學習, 但不考慮孩子的感受, 對孩子“恨鐵不成鋼”, 總是不斷地批評、責備、打罵、恐嚇, 使孩子對學箏產生枯燥、乏味、厭倦甚至憎惡、恐懼的抵觸情緒。誠然, 興趣并不能代替意志力的培養, 更不能代替才能, 但是有了興趣, 就可以使學生的潛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

因此,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育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而刻苦練琴, 還應該注重培養少兒的學習古箏的興趣。

二、循序漸進, 遵循少兒的認知規律。

古箏的學習, 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在當今學習古箏的熱潮之中, 許多家長對古箏的學習沒有正確的認識, 再加上考級風的盛行, 他們都認為不考級是白學了。尤其是有的家長攀比心理特別嚴重, 盲目攀高, 如果教師為了滿足家長的要求, 也急于求成, 不遵循少兒的認知規律, 只希望早日讓他們彈奏樂曲, 對學生提出過高的期望和要求, 往往就會扼殺學生原有的學習興趣。同時, 學生也總希望教師能給予他們較多的肯定、鼓勵與表揚, 當他們意識到自己沒有達到教師的要求時, 自然而然的會產生畏懼、厭學的心理。因此, 在學習的初級階段, 教師就必須根據少兒年齡小這一特點, 選擇簡易、合理、系統的古箏教材, 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循序漸進、一環扣一環的練習, 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習過程中不可讓少兒有過量的負擔及壓力, 通過基礎練習、練習曲、小型樂曲、大型樂曲幾個步驟, 逐漸增加難度, 最終達到提高演奏技巧的目的。

三、通過持之以恒的練習, 提高少兒的綜合素質。

通過幾年的扎實練習, 少兒一般都能掌握古箏基本的彈奏技能和技巧, 包括準確的彈奏姿勢、手型、正確的數節拍的方法、較強的節奏感, 有一定的視奏、視唱能力等。

從藝練功, 就要業精于勤, 持之以恒?;A訓練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雖然各種技巧不盡相同, 但要練好的唯一方法只有“多練習”, 沒有捷徑可走, 俗話說熟能生巧, 因此每天保證足夠的練習時間是必不可少的。

到了學習的中級階段, 對少兒學習的要求就不能僅僅滿足于準確、完整的彈奏樂曲, 而應逐步培養少兒內在的音樂感覺, 教會少兒思考為什么同樣的樂曲, 有的小朋友彈得很好聽, 有的卻不好聽呢?這不僅有技巧上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少兒內在的音樂感覺, 只有自己被樂曲感染了、感動了, 才能在演奏中去感染別人、打動別人。因此幼兒在彈奏中大型樂曲時, 要教幼兒用心去演奏、去體會, 提高音樂的表現力, 因為音樂的旋律不在樂譜上而在每個人的心里。

此外, 在練好獨奏樂曲的基礎上, 還可以通過齊奏、重奏、合奏的排練, 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從手齊到心齊, 進一步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和團結互助精神。

四、尊重學生, 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在和孩子們的接觸過程中, 我發現每個學生都有極強的自尊心, 只有尊重學生才能讓學生欣賞自己, 從而更好的要求和教育學生。教師應該主動去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做一名“嚴師”固然會讓學生因為畏懼而認真練箏, 但也會不同程度的引起學生的抵觸心理, 相比較而言, 耐心的講解、和藹的態度會讓學生更樂意接受, 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 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沒有絲毫被強迫的感覺, 這無疑是一種成功的教育。同時少兒的年齡特征決定了古箏教學的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激勵的過程。一句贊美的話語、一個肯定的目光, 都會不同程度的激起少兒學箏的熱情……在對學生的鼓勵中, 尤其要學會接納學生的失敗和不足, 只有這樣, 鼓勵才會更具目的性和針對性。鼓勵并不是代表沒有批評, 而是將批評融于鼓勵之中, 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老師是他的知心朋友。

五、在學習中恰當運用少兒的競爭心理。

在古箏教學中, 少兒還有一種明顯的心理特征——競爭心理。即:少兒在學箏過程中, 往往表現出自己要比其他小朋友彈的好、得到老師更多的表揚、自己要把其他小朋友比下去的心理狀態。

少兒, 怎么會產生競爭心理呢?一方面是由于少兒的好勝心和自尊心在發生作用;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少兒的虛榮心較強, 自己如果比其他小朋友彈的好, 就會得到家長, 特別是老師的表揚。

在古箏教學過程中, 教師可根據少兒喜歡競爭這一心理特征, 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演出、比賽, 通過觀摩和交流不僅可以豐富孩子們的舞臺經驗, 還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只要節目得到大家的肯定、認可與贊賞, 對孩子們而言就是莫大的鼓勵, 高漲的練琴興趣就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運用少兒的競爭心理, 固然可以提高學習成績, 但若用之不當, 也會產生消極的作用。例如:少兒本來就有一定的虛榮心, 如果讓表演、比賽成了他們學習古箏唯一的動力, 就會使他們的虛榮心越來越膨脹, 反而養成一種不良的心理品質。所以, 教師在使用這一方法時, 必須明確:表演、比賽只是一種手段, 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少兒的學箏興趣及演奏水平。

藝無止境, 法無定則。各種教學方法也不是完全獨立的, 它們必須有機的結合起來。因此, 在古箏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不斷了解學生、走進學生、與學生交朋友, 才能培養學生學箏的持久興趣, 讓學生在自由、積極和愉快的音樂實踐中, 自主地感受音樂的無限魅力。

參考文獻

[1]張弓-古箏彈奏指南[M]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 1989年

古箏教學教案范文第3篇

古箏教師在古箏教學中應改變以往單調乏味的教學,不斷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等方面探索多元化的教學,真正促進古箏教學的發展,激發起學生學習古箏的熱情和興趣。本文嘗試從以下幾個主要的方面探索古箏的多元化教學:

一、古箏教學觀念的多元化

多元化教學,就是指教師在教授古箏時應改變原先傳統的古箏教學時的方法,用多元化形式去改造現有的古箏教學。其中,要想真正實現古箏教學的多元化,首當其沖的就是教師教學觀念的多元化。

首先,古箏是我國古老的樂器之一,代表了我國歷史上極高的音樂造詣。傳統的古箏教學中,教師通常只是單純的強調對傳統曲子的學習和演奏,忽視了古箏學習的與時俱進。教師首先要轉變思想,對古箏教學進行多元化的改造,嘗試將一些新元素加入到古箏教學中去。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鑒目前音樂選秀類節目(像《中國好聲音》)中一些流行元素的唱法,選擇適合的曲目,鼓勵學生用古箏進行伴奏,使老歌新唱,這樣不但能夠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使古箏教學真正走向實踐,提高教學效率。

其次,當今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各類文化互相融合,互相學習。古箏教學也要嘗試面向國際化,不斷從國際上優秀的音樂教學中汲取經驗。學習國外在音樂教學中先進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消化吸收將其進行本土化改造,以創造出適合中國古箏教學的多元化方式。比如說,教師在古箏教學中可以引進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為學生學習創造寬松的環境,鼓勵學生用游戲的方式進行學習,提倡在課堂上學生的即興演奏等等。教師要善于吸取國外這些先進的教學理念,提倡多種文化的融合,不斷改善古箏教學,使古箏真正走向國際化。

二、古箏教學內容的多元化

目前,我國古箏教學中沒有統一的國家頒布的教學標準和教材,通常都是古箏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自己以前老師教授的內容進行教學。先暫且不說每個老師的教學能力如何,但就從教師教學的內容上來分析,我們可以顯而易見的發現,古箏教師教授的知識大多來自于自己當時學習的內容,而社會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人們對于古箏學習的需求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因此古箏教學內容也要與時俱進,將以往不適合現代社會的內容去除,大膽吸收借鑒適應時代發展的流行元素。

另外,目前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學習古箏的人群日益呈現多元化趨勢,既有高校里面專門從事古箏學習的專業學生,也有很多對古箏感興趣的小朋友和成年人這類業余愛好者,因此,古箏教學也要適應不同的學習人群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比如,在古箏教學中可以嘗試將教材分等級,初級階段的教學內容要適應初學者的要求,選取一些簡單且大家耳熟能詳的曲子進行練習,這一階段要格外重視對學生指法、節奏等的教授,同時還要盡量讓學生欣賞一些比較經典的曲目(重在欣賞不要求彈奏),以此逐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并進一步激發學生繼續學習古箏的熱情;中級階段的教學應在初級階段的基礎上適當的加大學習的難度,教師可以選取一些較為復雜且經典的曲目讓學生進行練習,或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曲子進行學習,這個階段的學習應重視雙手的配合和在彈奏過程中對情感的表達;高級階段多學生的要求更高,教師在選擇曲子時要適當選擇一些具有技術性的經典性曲目,該階段不單要求學生能熟練無誤的進行彈奏,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與人配合,演奏出曲子中蘊含的豐富情感,要能以情動人,做到真正用音樂打動人心,這一階段還需要演奏者能夠即興演奏,并能夠根據具體情景的變化進行音樂的改編和再創作,使音樂真正具有屬于自己的風格。

三、古箏教學手段的多元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教學手段也開始變得更加多元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極大地豐富了古箏教學的形式,使原先單調乏味的教學變得更加油吸引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斷高漲。所謂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指將各種教育器材和教材,如幻燈片、投影儀、電視機、計算機、多媒體等搬入課堂,與教師講解融為一體,更直觀應用于各個教學領域,充分借助于現代化多媒體設備設施來輔助傳統教學。目前比較流行的慕課,微課等都可以大膽引入到古箏教學中來,多媒體教學能夠用其豐富的聲音、色彩以及動畫等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各種感官的運用,相比于教師單調的彈奏教學,這種信息化的教學方式更加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多種感官的充分調動更加有助于學生快速的領略音樂的內涵以及蘊含的豐富情感。另外,信息化的運用還能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學生可以自己查找網上的古箏教程進行學習,也能夠將教師課上展示的內容拷貝下來課下仔細斟酌,這種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也使的古箏教學不再僅僅局限于課堂,極大地擴大了古箏教學的受眾。

參考文獻

古箏教學教案范文第4篇

摘 要:在“古箏熱”背景下高校古箏教育面臨著一些困境,阻礙了古箏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表現為古箏老師教學實力一般,教學效果差、古箏教學課本缺乏創新,缺乏高層次教材、高校古箏學習風氣不正,學術造假嚴重,為了改變這樣的現狀,保證古箏教育能夠健康發展,需要從加強古箏老師的專業學習,建立高素質教學團隊、強化古箏學習學風建設,改善校園學習環境、不斷完善古箏老師管理體系,取消資格證書終身制三個方面進行。

關鍵詞:“古箏熱”;高校;教育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流行音樂、鋼琴演奏迅速發展并占領了大片的市場,給傳統民族音樂帶來了非常大的打擊,使得許多傳統民族音樂慢慢地淡出歷史舞臺,然而古箏卻并沒有因此而衰敗,反而因為自身的獨特優勢而廣為流傳。古箏樂器具有方正得體的造型,能夠彈奏出旋律優美的樂章、模仿其他樂器的聲音,同時也能更好地傳達出民族藝術歡快、和諧的內涵,受到了社會許多人群的喜愛,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引起了一股“古箏熱”?,F階段,古箏廣泛流傳于全球各地,并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強烈的古箏熱潮。在“古箏熱”的背景下如何加強高校古箏教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古箏教育改革必須要緊隨時代潮流,在傳統元素中不斷進行創新,促使古箏演奏具有更大的影響力,此外,加強古箏教育也能夠促進音樂學的進一步發展,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本文研究了現階段高校古箏教學面臨的困境,結合“古箏熱”浪潮促進高校古箏教育改革的逐步完善。

一、“古箏熱”概述

古箏作為我國古老的民族樂器,具有非常悠久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48~481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并在現代的陜西、甘肅等地區廣為流傳,在歷史發展中具有重大的影響力[1]。然而,隨著西方小提琴以及鋼琴等現代化樂器傳入中國,給傳統的民族樂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許多民族樂器也因此逐漸沒落,而古箏作為傳統民族樂器中的一種,不僅沒有隨著其他樂器沒落,反而迎來了自身的鼎盛時期,并形成了較強的“古箏熱”。在整體社會大環境的作用下,許多人們對古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為了迎合這樣的浪潮,很多高等院校紛紛加強對古箏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古箏學習中,此外許多培訓機構也抓住了社會潮流的尾巴,為許多業余古箏學習者提供培訓學習,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古箏等級考試、比賽以及表演等活動,將古箏學習又推向了新的高潮,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幾年來,學習古箏的人數逐年上升,我國已有大約535萬人進行古箏學習,其學習人數已經超過了小提琴學習者,在全球各地如美國、加拿大、英國以及法國等國家亦具有超過百萬的古箏學習者,由此可見,“古箏熱”已經沖破國門向世界舞臺進軍[2]。

二、“古箏熱”背景下高校古箏教育面臨的困境

在“古箏熱”浪潮的帶動下,社會中存在多種形式的古箏教學,具有代表性的有以高等院校為代表的學校教育、各種古箏培訓機構以及民間師傅傳授等。高校教育是古箏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技術高超的古箏人才,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環境的變化,高校在開展古箏教育時面臨著一些困境,阻礙了古箏教學的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古箏老師教學實力一般,教學效果差

在“古箏熱”背景下,涌現出了大批的古箏教學者,為古箏的進一步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然而這些老師普遍存在教學水平一般、演奏水平不高的問題,造成實際教學效果較差。許多老師具有多年的古箏演奏基礎和實踐經驗,也能夠很好地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靈活應變,但是這些老師不能夠很好地應用現代化教學方式和思維,自己也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一些老師屬于臨時抱佛腳從其他專業轉過來的[3]。例如,一些老師本來是教“揚琴”或者“二胡”等樂器的,在“古箏熱”的推動下,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就臨時學習古箏進行古箏教學,這樣的老師僅僅能夠達到彈準音符的層次,要達到教學水平還相差甚遠。

(二)古箏教學課本缺乏創新,缺乏高層次教材

高校在開展古箏教學時,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圍繞專業課進行,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主要講授課本理論知識,而現階段高校古箏教材比較單一,并且教材內容相對陳舊,學生通過課本教材只能學習到古箏演奏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而隨著學生學習活動的不斷深入,必須要逐步進入高級別的古箏教學中,而這種時候缺乏高層次的教材,阻礙了高校古箏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此外,近年來也有許多新的古箏教材出版,但是大多還是以古箏基礎學習為主,對于高層次的理論指導教材依舊沒有。

(三)高校古箏學習風氣不正,學術造假嚴重

風氣不正是現代高校古箏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目前許多古箏學習者缺乏良好的鉆研精神,學習積極性不高,學術造假嚴重,造成校園內部不良風氣橫行。學術造假問題頻出主要是由于道德問題以及體制問題引起。

首先,一些高校學生道德觀念不強,許多學生急功近利,會鋌而走險去追求更大的利益,使得校園內部出現許多造假事件。

其次,高校的教學體制也不合理,學位獲取方式缺乏靈活性,考核標準也不科學,造成許多學生為了獲得更高的成就不得不進行學術造假[4]。

三、“古箏熱”背景下高校古箏教育改革路徑

(一)加強古箏老師的專業學習,建立高素質教學團隊

古箏老師是高校開展古箏教學的重要人物,老師的古箏水平以及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到古箏教學效果,所以必須要加強古箏老師的專業學習,不斷提高古箏老師的個人素養。

首先,要督促老師不斷地進行理論知識學習,不斷彌補自身的不足。老師在學習過程中,不單單是學習古箏教學與演奏方面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進行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的學習,這些輔助課程能夠有效地幫助老師提高教學效果,也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要注重老師的道德素養培養。老師的道德素養在教學開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須要為老師建立明確的師德標準,要求老師嚴于律己,以高標準約束自己,將最高超的藝術造詣和心得無私地傳授給學生[5]。

最后,老師要建立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不斷加強自身的古箏教學素養。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出現了越來越多新式的古箏彈奏方法,老師只有持續不斷地進行學習,才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靈活運用新教學模式和理念開展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古箏課堂教學效果,為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古箏人才奠定基礎。

(二)強化古箏學習學風建設,改善校園學習環境

強化古箏學習學風建設是確保古箏教育朝向正確方向發展的前提保障,也能夠促使校園學習環境的不斷優化[6]。首先,加強學風建設必須要鼓勵學術研究,掀起學術研究之風。一方面要求古箏專業的研究生對大學期間學習的所有古箏課程以及其他課程知識進行歸納和整合,并就每一部分內容書寫一份心得論文,在了解許多學科的部分理論知識后,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確定好研究方向,進而使得學生在畢業時可以提交一份完美、有創意的學術論文。另一方面,要求古箏專業的博士生結合導師的意見和建議,認真翻閱大量的書籍并借鑒前人成就,編輯出一部有思想、有內涵的學術專著。其次,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高等院校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創新,加強學生獨立思想的培養,要求學生嚴格執行學術規范相關要求,秉承學術誠信的思想,堅決不做出踐踏學術尊嚴的行為,積極舉報和反抗學術抄襲、學術造假事件,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嚴格遵守學生規范。最后,取消古箏專業對論文發表的強制規定。這樣的規定能夠有效地治愈學術不端行為,不再強制要求學生在畢業時必須要提交一份畢業論文,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研發成果進行自由的安排,當產生了新思想、新成果時,需要在第一時間進行發表,而對于一些沒有產生成果的學生,可以暫緩發表論文,也允許這部分學生正常畢業。

(三)不斷完善古箏老師管理體系,取消資格證書終身制

為了更好地促進高校古箏教學改革的落實,創建科學的古箏老師資格考試以及認證制度非常有必要,也是完善古箏老師管理體系的重點內容。高校教育部門、文化部門以及古箏協會通過對古箏老師的文化水平、從事教育事業時間等方面進行考核,決定是否頒發資格證書,對于一些大學本科古箏專業畢業的老師,并具有兩年以上教學經驗的老師可以在首次直接獲得資格證書,對于一些大學??茖W歷、古箏專業老師,并且具有五年以上教學經驗的老師也可以在首次直接獲得資格證書。此外,為了避免一些獲得證書的老師喪失上進心,取消資格證書終身制,老師需要在證書到期后重新考取,促進老師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和學習[7]。

四、結語

古箏作為我國傳統民族樂器中的一種,能夠在西方樂器的沖擊下屹立不倒,并引起了“古箏熱”必然有著自身的優勢,高校在開展古箏教育中,必須要加強古箏老師的專業學習、強化古箏學習學風建設以及完善古箏老師管理體系,為高校古箏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陸晶.新世紀四川古箏藝術的創新與探索——以教育和藝術實踐為線索[J].四川戲劇,2018(11):148-151.

[2]張璟.實施古箏演奏教育,感受民族音樂魅力——評《古箏藝術理論與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2018(12):147.

[3]劉娜.文人音樂精神在古箏演奏與教學中的美學價值——以《谿山琴況》、《樂記》為例[J].藝術研究,2017(04):124-126.

[4]馮婷婷.音樂教育教學研究之——中國傳統樂器“古箏”演奏技法的發展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6(1):197-198.

[5]沙里晶.古箏普及教育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兼談開展非專業古箏師資培訓的建議[J].音樂創作,2013(8):186-187.

[6]王莉萍.高師古箏集體課教學改革研究——以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為例[J].藝術研究,2013(1):106-107.

[7]陳萍.民樂考級對古箏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長春大學學報,2011,21(11):122-124+130.

(責任編輯:李凌峰)

古箏教學教案范文第5篇

一、古箏集體課的教學優勢

1. 可以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隨著大學生們對傳統樂器學習興趣的不斷提高, 學習古箏學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古箏課程為選修課, 教授古箏的老師數量較少, 有限的古箏教學資源, 根本無法滿足古箏教學的需要, 甚至會對古箏教學質量造成一定影響。實施集體課教學模式后, 能夠接受古箏教學的學生數量會大大增加, 古箏老師的教學負擔也會相應減輕, 不僅充分利用了有限的教學資源, 教育成本的投入也會相應減少。

2. 可以全面提升教學實踐水平

采用集體課的教學模式, 教學氛圍更加活躍, 學生能夠在課上進行良性的互動交流, 取長補短, 有利于學生對古箏相關知識、演奏技巧的掌握。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古箏技藝, 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可得到全面的提高, 這是傳統古箏課堂所無法做到的。

3. 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集體課可采取合奏、齊秦、伴奏等授課方式。學生通過聆聽、分析、揣摩其它學生的古箏表演, 來鍛煉自身敏銳的聽覺, 并養成良好的節奏感和團隊協作能力, 這些能力都是古箏舞臺表演所必需的。通過長期的集體課練習, 音樂表現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二、古箏集體課教學的實施對策

1. 落實編組形式的動態化

古箏集體課可采用編組的教學形式, 教師對剛入門的學生進行隨意性的編組, 然后對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逐步了解, 隨時調整編組方式。將學習程度、曲目比較接近的學生編入同一小組, 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古箏水平。另外, 動態分組方式的落實, 也能夠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 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因此而得到激發。進行動態編組以后, 學生的學習目標會更加明確, 古箏教學效果自然會得到充分的保證。集體課人數上, 由于古箏教學的特殊性, 古箏集體課課堂學生的數量, 應盡量控制在十人左右。

2. 實現課堂座位設置的合理化

古箏演奏的技術性較強, 其教學方法與其它理論性學科相比也更加復雜。古箏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互動與溝通, 教師也應該隨時觀察到每位學生的動作細節, 以保證教師對每位學生的古箏演奏能力全面掌握。因此, 古箏集體課教學時的座位設置必須合理, 要保證教師的視線可以輻射到每位學生, 對每位學生的指法運用情況一望而知, 以便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古箏彈奏中的錯誤指法??蓪⒄n堂座位設置成“八”字型, 這樣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教師單獨指導時間, 也可方便學生提問或觀察老師的指法演示, 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3. 實現教學環節的科學化

古箏集體課教學主要分為回課檢查與新技術、技法訓練兩個環節。通?;卣n檢查的流程為, 教師先對演奏的速度進行明確, 然后學生們進行齊奏, 老師認真欣賞學生的演奏, 并及時發現演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學生齊奏完成后, 老師對不完善的地方進行一一點評和示范講解。齊奏之后, 老師可讓每位學生或個別學生進行獨自彈奏, 并讓其它學生進行點評, 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也可以加深學生對關鍵環節的印象, 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行新技術訓練時, 老師先進行示范、講解。講解的內容可包括與古箏曲相關的創作背景、曲式結構及風格等。示范的內容包括新曲目的演奏技法、音樂表現手法等, 尤其注重對要點與難點的強化訓練。教師可邊講解、邊示范演奏, 并要求學生做好課堂筆記, 最后指導學生對新技術進行演奏, 并提出相應的意見。

4. 實現教學方法設計的多樣化

古箏集體課教學也應該像其它課程一樣, 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師可采用講授、演示、討論、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來進行課堂教學。也可以積極的運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比如多媒體、網絡技術等, 利用網絡收集大量的與古箏教學有關的視頻、資料等, 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各種復雜的演奏技法, 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直觀、形象。另外, 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舞臺表演、舞臺觀摩的機會, 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還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結語

古箏集體課教學模式的實施, 可以有效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大幅提高古箏教學的實際效果。但是, 在個別課轉化為集體課的過程中, 對古箏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古箏課的教師, 應該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 不斷提升自身的古箏彈奏技術和藝術修養, 并在此基礎上, 對集體課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方法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張磊.淺析高校古箏集體課教學的應用[J].科教縱橫, 2011, 11:269.

[2]林浦風.古箏集體課教學探索[J].黃河之聲, 2010, 2:41~42.

上一篇:小班活動教案下一篇:信息技術教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